首页 > 文章中心 > 粉末冶金的优缺点

粉末冶金的优缺点

粉末冶金的优缺点

粉末冶金的优缺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粉末冶金;发展;探究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6.011

1 粉末冶金的起源c概述

1.1 粉末冶金的起源

在1930年代,螺旋磨削后还原铁粉,因此铁粉和碳粉制成的铁基粉末冶金方法的机械零件获得快速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粉末冶金技术就得到了快速发展,新的生产技术和技术设备,许多新材料和产品可以衍生出一些特殊材料的制造领域,成为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粉末冶金的概述

粉末冶金是一项能将金属粉末或金属粉末(或金属粉末和非金属粉末的混合物)作为原料烧结,制造出金属材料、复合材料以及各种类型的产品技术。粉末冶金方法和生产陶瓷有相似的地方,都是粉末烧结技术的一部分,因此,一系列粉末冶金新技术也可用于陶瓷材料的制备。由于粉末冶金技术的优点,它已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性新材料,在整个工程系统领域的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但是从定义上说粉末冶金产品往往是远超出了材料和冶金的范围,通常跨越多个学科(材料、冶金、机械、力学等)的技术。特别是现代金属粉末3 d打印技术,集机械工程、AUTOCAD、逆向工程技术,分层制造技术、数控技术、材料科学、激光技术共同与粉末冶金产品技术进入一个更全面的现代技术的学科。

2 我国粉末冶金面临的技术难题

我国冶金技术目前的困难,是如何积极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团队已成为国家和企业急需的解决问题。我们都知道汽车零部件核心技术的价值所在,高价值主要包括:发动机进排气阀,发动机连杆,传动齿轮同步器锥环和泵在主从动齿轮等等。在这些零部件中,主流技术,粉末冶金技术。如:连杆是发动机的重要部件之一,许多进口车型的绘图规则都有连杆疲劳试验载荷,而且载荷下的载荷疲劳循环次数每年超过500多万次。而国产汽车发动机连杆锻造钢连杆和连杆疲劳铸造用途大多数次大于500000周以上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汽车钢部件的连杆没有切割,微小缺陷对连杆的疲劳寿命影响较大。国外主流主要采用粉末锻造,如:别克汽车,德国的宝马,GNK公司制造的连杆甚至达到了1041MPa的抗拉强度。因此,要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首先必须加强对粉末冶金技术的发展,加强国内零部件的竞争力,从技术薄弱为突破点。

3 粉末冶金在我国工业家族中的布局与现状

3.1 布局

根据中国粉末冶金协会的统计数据,34家企业有国内大中型粉末冶金生产(占全国64%),53家企业数量累计产量长期53家企业生产比重高达85% ,大多数都是粉末冶金部件制造商有34家公司专注于进行改革发展。 在过去十年中,我国受益于汽车生产的增长,汽车用粉末冶金零件的需求也呈现快速增长的局面。 未来,除了汽车工业本身的成长,粉末冶金部件的需求也将从双重替代进口替代和加工零件更换中受益,粉末冶金用量将得到明显改善,保护传统粉末冶金汽车备件的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自2008年以来,从行业发展趋势,由于价格优势,世界粉末冶金生产焦点逐渐转向中国,日本的生产,有明显的下降。根据中国粉末冶金协会在34家粉末冶金企业生产基地,2009/2010/2011粉末冶金自行车用量分别为3.1 / 3.6 / 3.76 kg / m,消费增长趋势明显,2011年略有下降,2012年并恢复到3.71 kg / m的水平。行业信息网络认为,考虑到车辆节能,产品轻便和精确的吸引力,随着中国粉末冶金生产企业的未来规模大,技术加强的成本优势仍强,进口替代粉末冶金零件在需求增长的趋势下将继续发生。

3.2 现状

根据中国研究结果,2017年我国粉末冶金产品的平均自行车用量至少为8公斤,这个差异不从国外计算粉末冶金用量(进口或部分装配件)的发动机,这部分进口替代需求构成了粉末冶金部件未来需求增长的一部分。我们保守估计,未来车辆本地化的粉末冶金的更换率约为自行车用量的7% - 9%。研究及相关原材料,辅助材料,各种粉末制备,烧结设备制造设备的生产。 产品包括轴承,齿轮,硬质合金刀具,模具,摩擦产品等。 军事企业,采用粉末冶金技术生产铠装穿刺鱼雷,制动副坦克等飞机的重型武器装备。 粉末冶金汽车零部件近年来已成为粉末冶金工业在中国最大的市场,约60%的汽车零件用于粉末冶金零件。

4 粉末冶金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4.1 发展

粉末冶金工业在中国已经有近十几年的快速发展,但与国外工业仍存在差距如:企业规模小,经济效益远,与国外企业长距离。 各种产品交叉,企业竞争激烈。况且大多数企业缺乏技术支持,研发能力,产品规模低,难以与国外竞争。加工设备及配套设施落后。产品的出口贸易渠道常被限制。

4.2 前景

随着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上述问题已显著经改善,因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际市场将逐渐使粉末冶金市场将进一步得到扩大的机会。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引入粉末冶金和相关技术水平的外国资本和技术,我国冶金项目有就是这样得到改善和发展的。依据目前的数据,我国的粉末冶金零件与各项产值超过55.1亿人民币,占全球市场份额非常的小,根据我国国粉末冶金制造业在2014年和2018年生产报告和销售记录预测出转型的升级空间等。中国粉末冶金行业中的54家企业协会统计,2013年我国粉末冶金零部件的生产总值实现了主营业务收入484.11亿元,增长40左右同比增长了2个百分点,利润为7.6亿元人民币,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左右。在生产粉末冶金零部件行业里头实现了工业产值突破了57亿多元人民币,其中新产品的产值达到了7.3亿RMB,新产品(新产品输出/工业产值)所占比例为14.4%。且行业销售产值达到57.73亿元RMB,其中出口价值8.28亿元RMB,出付价值/工业销售价值的21.62%。从生产规模和销售规模分析,根据中国粉末冶金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粉末冶金零部件的行业产量2.61142亿吨,增长49.31%;销售了182万吨左右,增长63.75%。先后通过引进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自主发展创新,在我国粉末冶金工业的新技术的表现和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在各种我国的机械通用零部件行业里,粉末冶金行业是这一年增长和发展得最快的一个产业,我国家的GDP增长率是36.12%。当下全球制造业迅速转移到中国的步伐正在加速,各种汽车工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都离不开粉末冶金的各项技术,因此。粉末冶金行业的发展给各种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个个有利的机会和良好的市场空间。所以,我国将粉末冶金产业列为了我国优先发展的行业,并鼓励外企和投资公司对其进行大力发展。

5 结束语

粉末冶金工业是机械工业在重要零部件制造中的基础。 近年来,中国自行发展通过不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创新,粉末冶金工业和技术在中国的组合显示出了快速发展的趋势,是中国机械通用部件行业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 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特别是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势头强劲的推动下,中国粉末冶金行业增长强劲。 粉末冶金汽车配件占45%以上,粉末冶金汽车配件成为中国粉末冶金行业最大的市场。

参考文献:

[1]张福明,钱世崇,殷瑞钰.钢铁厂流程结构优化与高炉大型化[J].钢铁,2012(07).

[2]张福明,崔幸超,张德国,罗伯钢,魏钢,韩丽敏.首钢京唐炼钢厂新一代工艺流程与应用实践[J].炼钢,2012(02).

[3]殷瑞钰.高效率、低成本洁净钢“制造平台”集成技术及其动态运行[J].钢铁,2012(01).

[4]顾里云.首钢京唐钢铁公司能源管控系统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冶金自动化,2011(03).

粉末冶金的优缺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粉末冶金;球磨粉末;Ti-45Al-5Nb合金

【中图分类号】TH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7-0055-1.5

TiAl金属间化合物具有低密度、高强度、优异的高温抗蠕变和抗氧化性等优点,在航空航天以及汽车工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高Nb含量TiAl合金保持了TiAl合金上述一系列优点,同时高含量难熔元素Nb的加入提高了合金的熔点及有序温度,降低了扩散系数,改善了高温抗氧化性能,被视为最具有开发潜力的新一代高温结构材料之一。然而,该合金存在严重的室温脆性,断裂韧性和裂纹扩展抗力也很低,且该合金属于难塑性加工材料。这些缺点阻碍着该合金的广泛应用。目前,该合金制备的工艺主要是铸锭冶金,该工艺存在成分偏析和组织粗大等缺点,且成本高,工序复杂。近年来,粉末冶金制备技术引起广泛关注。与铸态合金相比,粉末冶金合金的组织更均匀细小,而且,由于粉末冶金工艺可以实现近净成形,从而避免对合金的后续塑性加工,成为国内外学者制备TiAl基合金广泛关注的工艺。本文采用元素粉末冶金法制备高Nb-TiAl合金,对组织性能进行了研究。

一、实验

将平均颗粒尺寸小于48μm的高纯Ti、Al粉以及平均颗粒尺寸小于45μm的高纯Nb粉,按Ti-45Al-5Nb(at.%)成分配比,在行星式球磨机中进行机械球磨,球磨参数为:球料质量比为20∶1,转速为400r/min,球磨罐和磨球材料均为不锈钢,球磨时充高纯氩气保护,球磨时间为8h。随后,利用真空热压烧结系统对球磨获得的Ti/Al/Nb复合粉末进行反应烧结,烧结工艺参数为:烧结温度分别为1250℃、1300℃、1350℃,压制力为40MPa,保温保压时间为2h,整个烧结过程中真空度不低于10-2Pa,最后得到Φ60×13mm的三种烧结块体材料。

应用XRD分析材料物相组成,利用光学显微镜(OM)和配有能谱(EDS)分析系统的场发射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Hitachi S4700(SEM)观测粉末的颗粒形貌演变、烧结块体试样组织。为选择典型粉末形貌,球磨粉末试样首先在烧杯中用酒精分散振荡,用滴管滴到钢制载物台,风干使酒精挥发制得粉末扫描样品。

二、实验结果与分析

1.球磨粉末特性

图1为复合粉末随球磨时间增长形貌演变的扫描和背散射图像。从中可以看出,球磨时间累计至4h,Ti、Al颗粒均为明显片状形貌,部分片状颗粒已发生破碎和粘合。随时间进一步延长,片状颗粒不断破碎,8h时片状颗粒破碎基本完成,形成了大量的碎小颗粒。通过背散射图像对比可以发现,Ti和Al的粉末颗粒在变形过程中形成明显的片状结构,而Nb元素颗粒则更多以碎小颗粒存在,并粘附在其他两种粉末上。这是由于Ti和Al的塑性比Nb较好,特别是低温环境下Nb有很严重的脆性。在巨大外力的快速作用下应力集中严重,从而直接破碎成细小颗粒。

图1 不同球磨时间下Ti-45Al-5Nb粉末形貌(BSE)

(a)4h;(b)6h;(c)(d)8h

Ti-45Al-5Nb复合粉末经8h球磨得到的XRD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发现,复合粉末中并未产生新相,说明机械球磨过程中Ti、Al、Nb三种元素粉末仅实现机械结合,并未发生合金化反应。在球磨过程中,由于采用间隙球磨方式,粉末和罐体的温度得到很好的控制,这也限制三种元素之间的扩散速度,而且粉末的能量不足以推动Ti、Al元素之间的扩散反应,另外,Nb元素在低温环境中的扩散系数非常低,基本不考虑其反应。利用XRD结果计算复合粉末中三种元素的平均晶粒尺寸为19.7nm,三种粉末的晶粒均得到明显的细化。

2.烧结坯物相分析

利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三种烧结坯所得结果如图3所示。从图谱可以看出,三种烧结温度下合金中单质元素相完全消失,表明Nb元素完全固溶于TiAl合金中。同时,三种合金新生成的物相均以γ-TiAl为主,α2-Ti3Al次之,同时都有少量的B2相形成。对比发现,随着烧结温度提升,α2相含量有所减少,γ相含量增加。另外,1300℃和1350℃烧结合金的衍射峰相对于1250℃烧结合金向左有小角度偏移。这可能是由于Nb元素在更高烧结温度下扩散更加充分,其分布更加均匀,使三种物相的晶格常数变化引起的。

图2 Ti-45Al-5Nb合金烧结XRD图谱

三、结论

1.采用元素粉末+机械球磨工艺制备Ti-45Al-5Nb复合粉末,充分的细化和均匀了三种元素粉末,Ti、Al粉末发生塑性变形成细小片状,而Nb则破碎成细小颗粒。经过8h球磨可以得到较好的复合粉末。经过球磨的复合粉末未发生合金化反应。

2.采用真空热压烧结工艺制备高致密的Ti-45Al-5Nb合金材料,在1250℃和1300℃烧结得到细小的近γ组织,在1350℃烧结得到的是近片层组织,同时三种烧结坯组织中均有B2相颗粒生成。

【参考文献】

[1]APPEL F,OEHRING M,WAGNER R.Novel design concepts for gamma-based titanium aluminide alloys[J].Intermetallics,2000,8.

[2]DUAN Qin-qi,LUAN Qing-dong,LIU Jing,et al.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directionally solidified High Nb containing TiAl alloys[J].Materials & Design,2010,31(7).

[3]王衍行,等.高Nb-TiAl合金粉的制备及其特性[J].航空材料学报,2007,27(5).

[4]LIU B.,LIU Y,ZHANG W,et al.Hot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TiAl alloys prepared by blended elemental powders[J].Intermetallics,2011,19(2).

[5]胡连喜,王尔德.粉末冶金难变形材料热静液挤压技术进展[J].中国材料进展,2011,30(7).

粉末冶金的优缺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粉末冶金,材料摩擦,主要因素

 

1.材料组织和亚结构的影响

试验表明激光淬火硬化区的组织和亚结构是影响激光淬火铁基粉末冶金材料摩擦学特性的主要因素。

铁基粉末冶金材料经表面淬火处理后表现出良好的耐磨性能与淬火组织中各相的形态、大小与分布有关。在表面处理超快速加热条件下,马氏体继承了高温状态下奥氏体碳浓度微观不均匀性,获得了极细针状马氏体与板条马氏体的混合组织,提高了淬火组织的强度和硬度。此外,马氏体还继承了奥氏体的高密度位错,造成了强烈的静畸变效应,从而提高了磨损过程中的塑性变形抗力和断裂强度,提高了裂纹萌生的应力,也改善了耐磨性能。在淬火过程中形成的下贝氏体,内应力小、裂纹少,组织均匀、热稳定性高,具有较高的韧性及形变硬化能力,粘着磨损抗力优于马氏体。

表面处理前的磨痕形貌可见严重塑性变形和粘着现象,主要为塑性变形引起的粘着磨损机制。而表面淬火处理后的磨面较平滑。其滑动摩擦体系是在氧化磨损和塑性变形导致的多种磨损机制共同作用下的材料损耗过程。

表面淬火后得到的是马氏体/下贝氏体复相组织,由于表面硬度较前一材料略低,其磨损表面可见轻微犁削磨损现象,磨损率高于孪晶马氏体/位错马氏体混合组织。但是,在较高载荷下,马氏体/下贝氏体复相组织具有较好的强韧性搭配,具有较低的裂纹和缺口敏感性,在磨痕中可以观察到裂纹尖端的钝化现象,没有发生孪晶马氏体/位错马氏体混合组织中在高载荷下常见的裂纹快速扩展的情况,因此在较高载荷下表现出较好的耐磨性。

残余奥氏体在淬火组织中是一个强韧相,一方面,残余奥氏体细化,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硬度;另一方面,又具有极好的韧性,在磨损过程中优先发生塑性变形,因堆垛层错能较低,易形成扩展位错,导致位错密集,产生明显的加工硬化效果。同时在变形过程中,一部分残余奥氏体应变诱发马氏体,松弛应力集中,减慢裂纹萌生和扩展过程。因此,适量的残余奥氏体的存在也可改善淬火层的耐磨性能。

在表面相变硬化过程中,残余奥氏体的极高位错密度和马氏体晶粒的晶格缺陷会阻碍疲劳源的萌生与裂纹的扩展,从而改善了材料的抗疲劳性能。另外在相变硬化过程中,由于材料内部的温差和马氏体形成时体积大大膨胀,在表层形成很大的残余压应力,而残余压应力能松弛材料内部的应力集中,因此能有效地改善抗疲劳性能。

铁基粉末冶金材料中存在的游离态石墨在摩擦过程中不断覆盖摩擦界面,可以形成稳定的润滑工作层,可以防止摩擦副的咬合,也起到了很好的减磨作用。

铁基粉末冶金材料中存在的少量合金碳化物不仅可以强化基体,在摩擦磨损过程中,还可在磨损表面起到承受载荷、限制两对磨材料直接接触的作用,减少了两接触表面的真实接触面积,从而可以对提高材料耐磨性起到一定的作用,在本试验材料中由于合金碳化物的含量太低,所以其作用并未表现出来。

2.孔隙的影响

粉末冶金材料的多孔性为材料摩擦磨损行为的研究增加了新内容,成为区别于其它致密材料磨损的一大特点。对孔隙在磨损过程中的作用,至今还未得出一致的看法。

S.C.Lim和J.H.Brunton 用装有扫描电镜的动态销-盘型磨损台架研究了烧结铁的无润滑磨损机制和孔隙在磨损过程中的作用。发现磨损与开口孔隙的数量有关。在干摩擦情况下,孔隙是产生和留集磨屑的地方,这一作用使材料的磨耗降低。其试验结果表明,低载时孔隙度高反而磨损小,高载时影响不大。当表面产生材料流变(滑移或机械抛光)而将大多数开口孔隙覆盖时,磨损行为与非烧结铁相似。

密度对磨损率的影响是孔隙在摩擦磨损过程中微观作用的宏观表现。在本试验研究的摩擦磨损过程中,孔隙既可集留磨屑又是磨屑的产生源之一。在较低试验载荷下,孔隙的主要作用是集留磨屑,使摩擦表面变得更加光滑。在这种情况下,孔隙度高有助于磨损率的降低。在较高试验载荷下,孔隙的集留磨屑效用降低,孔隙成为裂纹源及产生磨屑的场所。孔隙是以两种形式产生磨屑的:(1)孔隙边缘物质碎裂、脱落。 (2)孔隙作为应力集中源产生裂纹,裂纹沿粉末颗粒的弱连接处而引起撕裂。当试样与对偶材料相对滑动时,由于摩擦发生粘着,使试样表面发生剪切应力,当剪切应力超过屈服强度时,表面材料发生塑性流变,并在孔隙边缘发生应力集中,当应力达到材料的剪切强度时,便出现裂纹。裂纹沿粉末颗粒、烧结颈等脆弱处或沿连通孔隙扩展,于是发生撕裂,产生磨屑,同时孔隙又是阻止裂纹进一步扩大的因素。随着密度的提高,孔隙减少,孔隙的上述作用也相对减弱,从而材料的磨损性能相对改善。因此要提高铁基粉末冶金材料在较高载荷下的耐磨性,必须提高材料的密度级别。

3.摩擦表面膜的影响

摩擦表面和亚表面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决定了材料的摩擦磨损行为。摩擦表面层理论认为:在摩擦副两个表面的相互作用下,材料表面将产生一个不同于基体材料的表面层。该层在形成过程中有物理的、力学的作用,如塑性变形、固态相变和晶粒碎化;也有化学的作用,如摩擦副之间的化合物、材料的氧化和腐蚀等。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摩擦表面层的形态、成分和性能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常见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主要由塑性变形层组成的摩擦表面层;另一种是主要由表面涂抹层组成的摩擦表面层。本试验过程中在铁基粉末冶金材料的磨损表面也观察到存在摩擦表面层,厚度约在几百纳米到几微米之间。论文大全。论文大全。

表面淬火处理后铁基粉末冶金材料表面得到了混合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的混合组织,材料的表层及次表层硬度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磨痕形貌表明,铁基粉末冶金材料的磨损率主要取决于试样表面氧化膜的生成及损耗速度。因此,可以认为其占主导地位的磨损机制是氧化磨损,同时存在磨粒磨损。在摩擦滑动过程中,次表层不发生或仅发生微量塑性变形,摩擦热使表面温度升高,这有利于氧化反应的发生,在摩擦表面生成氧化膜,可起到保护表面的作用。论文大全。由于氧化膜的存在,表面淬火处理后的磨损试样表面较光滑,摩擦磨损性能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陈爱武.PA/Cu复合粉末激光烧结成型机理研究[J].工程塑料应用,2008,(06) .

[2]陈昕,葛琼,刘鹤.中碳硅锰钢氧化脱碳特性的研究[J].鞍钢技术, 2004,(01) .

[3]于同仁,惠卫军,张步海,苏世杯.中碳钢形变及冷却过程中的组织演变[J].安徽冶金, 2006,(01) .

粉末冶金的优缺点范文第4篇

化学共沉淀-共还原法制备Fe70Ni27Co3触媒粉末及金刚石合成实验研究赵文东 徐骏 郭宏 李成栋 朱学新 宋月清 (8)

火花等离子体放电法制备高温合金粉末鲍俊敏 葛昌纯 郭双全 张宇 沈卫平 (14)

爆炸冲击合成法制备氮化碳粉末的研究于雁武 刘玉存 郑欣 李玉平 (20)

时效制度对粉末冶金高温合金FGH95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贾建 陶宇 张义文 张莹 (25)

流动温压成形“十”字形零件及其烧结工艺的研究郑军君 倪东惠 胡昌旭 肖志瑜 周水波 李元元 (32)

加入纳米Ni粉对微米级Fe粉试样烧结工艺及性能的影响王树杰 樊云昌 王建强 孟凡爱 (37)

高性能硬质合金长条薄片状制品的研制贾佐诚 吴诚 (47)

燃烧合成/准热等静压TiC-Fe基复合材料耐磨损性能的研究李斌 刘宗德 陈勇 侯世香 (50)

2009年欧洲粉末冶金大会在哥本哈根召开 (7)

美国Spheric科技有限公司加强营销力量 (7)

美国企业联合开发难熔材料过滤布 (13)

全球粉末冶金材料性能数据库再次升级 (19)

化学成分和奥氏体化温度对粉末冶金钢硬化性能的影响 (46)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出:《关于施行修改后专利法有关事项的通知》 (19)

申请国外专利可获财政资助 (31)

国资委力推央企并购重组 (31)

黄冈市中基窑炉有限公司 (F0004)

全国超微粉碎设备标准制订工作启动 (36)

复合稀土钼次级发射材料的放电等离子快速烧结(SPS)的制备方法 (36)

(Ti,V)C35CrMo原位烧结钢结硬质合金的热处理及性能的研究龚伟 李自胜 (41)

Hoeganaes有限公司将扩大在华业务 (53)

专利信息 (54)

高能球磨制备NiCr-Cr2O3-BaF2/CaF2复合粉末及其爆炸喷涂层的性能张有茶 贾成厂 何利民 李伟光 米青田 (1)

球磨时间对放电等离子烧结合成Ti3SiC2纯度的影响郭淑兰 张志俊 (7)

甘油体系中纳米铜粉的制备研究王鸿显 吴飞飞 杨思维 (12)

机械合金化3Y2O3-5Al2O3粉末的研究孟庆新 李海云 金松哲 (17)

超细WC-Co硬质合金的微波烧结研究鲍瑞 易健宏 杨亚杰 彭元东 (22)

纳米弥散第二相对变形弥散强化铜合金亚结构的影响程建奕 余方新 杜大明 马明亮 (27)

含碳量对烧结铜钢尺寸与性能的影响杨传芳 王士平 胡焕芝 王昊 (32)

小型环路热管多孔镍毛细芯的研制曲燕 王君 章大海 (38)

粉末冶金铁基软磁材料的发展与应用Kalathur Narasimhan Francis Ha (43)

稀土永磁材料的现状及发展林河成 (47)

近年铁基粉末冶金行业发展浅析孙世杰 (53)

美国阿诺德磁技术公司转让在中国的工厂孙世杰 (6)

《微米级羰基铁粉》国家标准正式霍静 (59)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10年理事(扩大)会议在京召开 (59)

德国EOS公司开发出两种新材料孙世杰 (11)

美国金属粉末工业联合会2010版检测标准孙世杰 (11)

山特维克公司投资直接激光烧结技术孙世杰 (42)

利用声波探测金属注射成形零件中的缺陷孙世杰 (42)

专家分析2010年粉末冶金行业的发展 (16)

国际镍市场分析 (31)

国务院部署贯彻落实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21)

国家发改委《加快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发展的指导意见》 (37)

贯彻实施《钢铁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 (52)

专利信息 (60)

低成本等离子体球化技术制备热喷涂用球形钨粉的工艺研究郭双全 葛昌纯 冯云彪 周张健 (1)

热电池粉末压制成形的有限元模拟研究岳胜利 付庄 詹世涛 赵言正 (5)

纳米钨铜复合粉末的压制成形研究谭敦强 杨小霞 刘兵发 (11)

铝-金刚石双相连续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郭静 孙久姗 孙璐 贾成厂 (17)

放电等离子烧结温度对W-9.8Ni-4.2Fe合金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李小强 辛红伟 胡可 (21)

钼对铁基粉末冶金自材料力学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丁存光 柳学全 李红印 丁光玉 (26)

烧结气氛对Mo_2FeB_2金属陶瓷组织与性能的影响李文虎 (31)

热压烧结法制备W-15Cu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研究杨梨容 魏成富 栾道成 王正云 (35)

粉末冶金齿轮材料进展Francis Hanejko (40)

液相还原法制备超细铜粉的工艺与表面改性研究进展谭宁 郭忠诚 陈步明 黄峰 (47)

硬质合金新进展贾佐诚 陈飞雄 吴诚 (52)

中科院启动“科技创新工程:2020跨越方案” (10)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晓京 (10)

国知局、工信部联合《关于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的通知》 (16)

中国钢协粉末冶金分会主要金属粉末的生产统计数据 (16)

Dynamet科技有限公司的钛合金开发项目获得资助路讯 (16)

Hart金属有限公司的镁合金粉开发项目获得了美国政府的资助路讯 (20)

2010年初国际汽车市场概况路讯 (34)

Parmatech-Proform有限公司建立新的金属注射成形零件生产厂路讯 (57)

国外信息

夫浪和费研究院的科研人员数字仿真金属粉末在模具中的分布孙世杰 (51)

Harbec塑料有限公司计划扩大直接激光烧结技术的应用孙世杰 (59)

德国探索将存储信息的芯片烧结到金属零件上孙世杰 (59)

中国金属学会2010年工作会议在闽召开 (59)

中国机协粉末冶金专业协会2009年度创新产品奖及粉末冶金机械零件生产应用领域统计 (58)

专利信息刘曼朗 (60)

氩气雾化制备高温合金粉末的研究袁华 李周 许文勇 张国庆 (1)

影响电积法生产铜粉的电耗因素及对策汪锦瑞 段建军 (6)

不同球磨介质在片状铝粉制备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舒畅 谢光荣 曾鹏 (10)

气流法制备氮化镁工艺研究陈发勤 谭敦强 李建国 陈强 (15)

碳化法制备纳米级氧化锌新工艺田伟军 (19)

细晶钨合金密度均匀性研究刘桂荣 蒲治军 王玲 裴燕斌 (24)

不同形貌部分合金化CuSn10粉末对含油轴承烧结性能的影响董小江 汪礼敏 张景怀 刘宇慧 王林山 (28)

放电等离子烧结参数对TiC/Fe复合材料密度和硬度的影响何林 刘颖 李兵红 曹卉 李军 (33)

钴对凝胶注模成形医用植入钛合金材料的影响樊联鹏 邵慧萍 杨栋华 郭志猛 林涛 (38)

粉末冶金高温合金中的原始颗粒边界(PPB)问题赵军普 陶宇 袁守谦 贾建 韩寿波 (43)

粉末冶金技术在钢铁循环经济中的应用颜炼 李森蓉 (50)

欧美高氮不锈钢开发和应用现状 (5)

日本粉末冶金工业协会2009年年度报告 (22)

Intrinsiq材料有限公司获得新型低温制造纳米颗粒技术孙世杰 (23)

Federal-Mogul有限公司开发高温环境中使用的粉末冶金新产品孙世杰 (23)

钢泡沫可望被应用于生物移植 (55)

循环经济项目将获投融资支持 (14)

环保部推进三大环保科技工程 (32)

总理提出六项政策措施确保“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实现 (37)

国际AcuPowder有限公司恢复铜粉生产 (18)

统计数字显示粉末冶金行业出现了明显的复苏迹象路讯 (27)

比利时优美科公司贵金属销售收入大幅增长路讯 (55)

赫格纳斯公司推出一系列自行车驱动电机路讯 (55)

Russell Finex公司向中国企业提供新型筛粉设备路讯 (42)

第六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在京召开 (42)

专利信息 (56)

均匀沉淀法制备超细钼粉陈敏 郝俊杰 覃慧敏 (1)

抗坏血酸还原制备微细银粉的研究刘书祯 谈定生 吕超君 (5)

针织圆机用粉末冶金长滑块的研制丁华堂 (10)

钨粉粒度和烧结工艺对高比重钨合金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王季林 (16)

铝电解用铜基连杆材料的烧结致密化及其抗氧化性徐磊 周涛 李志友 (22)

硬质合金中大孔洞群形成原因分析张立 余贤旺 王振波 王元杰 (28)

粉末注射成形催化脱脂工艺研究郑礼清 李笃信 李昆 赵莉 王田军 白锋 (32)

低温燃烧法合成纳米MgO粉体工艺的研究陈爽 严红革 陈超 李红艳 (36)

Al含量对燃烧合成Ti3AlC2的影响陈秀娟 马淑芬 徐桂强 李军库 王思谦 (41)

Al2O3-CeO2-ZrO2-Ni系球磨过程中的分散性和相变研究何秋梅 (45)

我科学家开发出可吸收电磁波材料 (9)

“2009年全国粉末冶金学术会议”即将召开赵慕岳 (21)

中国奇瑞汽车有限公司与美国麦特达因公司开展合作孙世杰 (21)

2008年北美地区粉末冶金行业发展报告孙世杰 (15)

美国金属粉末工业联合会颁发2008年度粉末冶金设计竞赛奖孙世杰 (31)

日本住友电子烧结合金有限公司开发出高效齿轮泵转子 (27)

德国EOS公司将展示激光烧结新技术 (27)

瑞典鲍迪克公司投资大型热等静压系统 (27)

英国GKN烧结金属公司看好金属注射成形技术 (40)

国家将修订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921项 (51)

科技部四大举措力促科学发展 (51)

我国首个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颁布 (51)

粉末冶金的优缺点范文第5篇

1高速压制成形技术最新研究进展

1.1成形装备

成形设备是实现粉末冶金高速压制成形的硬件基础,是发挥高速压制成形技术优势的前提条件,因此成形设备的研究进展也是高速压制技术研究人员关注的重点。为使冲击锤头获得高速度和高能量脉冲,目前可以采用的技术包括压缩空气、燃烧汽油-空气混合气、爆炸、电容器放电、叠并磁场、磁力驱动和机械弹簧等[2]。目前,基于液压驱动、重力势能驱动、机械弹簧蓄能驱动的高速压制成形设备进展较快。Hydropulsor公司以专利技术液压动力单位控制油路系统实现锤头的高速下降和提升,可实现高速的冲击压制和在极短时间间隔内多次高速压制,该公司已经成功开发出第四代HVC压机,可供应2 000t、900t、350t、100t等不同规格的机型,并销往多个国家和地区,对高速压制成形技术的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该类HVC成形设备成本较高、售价高昂,且压制速度通常在10m/s以下,无加热等辅助装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普及。重力势能驱动的HVC成形装置具有成本低廉,压制速度调节范围大等优势引起了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华南理工大学肖志瑜教授等人[3]自行设计制造了一种重锤式温粉末高速压制成形试验装置。该装置采用独特的冲击结构,直接利用重力势能获得压制能量,通过调节重锤下落高度获得不同的冲击速度,最大理论速度可达18.78m/s,与Ku-mar[4]等人采用的重锤式试验装置冲击速度只能达到10m/s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该装置通过加热圈直接对模具进行加热,替代了热油加热,简化了加热元件的安装,加热温度可以精确控制,通过测温仪可以读出模具温度。同时,拿掉加热圈,就可以进行传统的高速压制,从而进行高速压制和温高速压制的对比实验,为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华南理工大学邵明教授等人[5],自行设计和制造了一种基于机械弹簧蓄能的粉末冶金高速压制压力机,并用于基础探索研究。该设备可以将气动、液压或其他动力机构能量储蓄在机械弹簧中,通过一个锤柄锁紧释放机构将压缩弹簧的机械势能瞬间释放,驱动冲击锤头达到10m/s以上的高速度,使压制瞬间的重锤冲击速度达到HVC技术的要求,并将冲击波通过上模冲传递给金属粉末颗粒,使其在极短时间内致密成形。

1.2模具结构优化

模具的稳定性和寿命影响着高速压制技术的工业化应用,而改善高速压制模具寿命的手段不外乎于合理选材和优化模具结构设计。在高速压制过程中,上模冲要承受剧烈的冲击,因此宜选用韧性好的材料;而模具结构优化方面,一般认为冲锤与模冲直径相等且均为等截面杆时,对模冲寿命和撞击效率来说 都 是 最 佳 选 择,但 这 势 必 会 缩 小 高 速 压 制(HVC)技术的应用范围,因此需要对模具进行进一步的结构优化,目前利用高速压制技术除已成功制备了圆柱体、环形、棒体和凸轮等单层零件外,还可以成功制备轴承盖、牙齿冒等复杂多级产品。如Hinzmann[6]等人即成功设计出可用于多级零部件高速压制成形的模具,他指出模具设计时采用单个上模冲和每级一个下模冲的结构更有利于模具寿命和冲击能量的传递;Le[7]等人用高速压制的方法将WC-Fe等材质成功压制成多级试样,并对界面的凝聚力和界面几何尺寸进行了分析;法国机械工程技术中心(CETIM)采用HVC技术成功制备了多阶零件和有内齿或沿高度方向有外齿的复杂形状部件[8];Eriksson等人[9]采用HVC和弹性模相结合的方法,使冲击能量通过弹性模以准等静压方式转移至零件的不同部位进行压制,成功制备了形状复杂的3D齿帽零件。

1.3成形过程数值模拟

数值模拟能大幅度降低设计成本、缩短设计周期,因此对高速压制致密化过程的数值模拟也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对于粉末压制成形的数值模拟,目前主要是基于金属塑性力学和广义塑性力学两种方法,但在低密度情况下,其假设条件与实际情况有出入,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粉末压制模型是以完全致密化材料的基本模型为基础,加上给定的一系列引起塑性流动的条件而建立的。Haggblad[10,11]等利用Hopkinson实验装置对硅胶和钛粉进行高速压制,根据所得数据分别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用有限元法模拟了硅胶模中压制钛粉的情况得出密度分布和最佳尺寸设计,其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中南大学的郑洲顺教授[12]等对高速压制成形过程中应力波的传播特征和粉末流动过程进行了数学建模和数值模拟,其研究结果表明,高速压制过程中,应力波的传播会使粉末应力突跃到峰值,每层的应力峰值随时间以指数衰减,从上层到下层应力峰值呈指数下降;应力波作用后,铁粉压坯垂直方向的线密度值从上层到底层递减,中间各层的线密度均匀;压制过程开始后,密度最先变化的是底层的单元,它们之间的空隙迅速缩小(对应颗粒重排),顶层的单元继续往下运动(对应颗粒塑性变形),顶层颗粒受压继续往下运动而底层颗粒运动基本达到平衡,粉末的密度分布开始趋于均匀,这一过程与高速压制成形的试验结果相符[13]。Jerier等[14]建立了一种高密度粉体接触模型,并在YADE开源软件系统上进行了离散元(DEM)数值模拟,其结果与多粒子有限元数值模拟及试验结果吻合程度均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离散元法(DEM)数值模拟不能正确推演高密度粉末压制过程应力演变的缺点,为金属粉末高密度压制的数值模拟拓展了新理论和新方法。秦宣云[15]等通过等效热阻法建立了粉末散体空间导热的并联模型,并考虑了热辐射的贡献,推导的有效导热率的计算公式表达了分形维数、温度对有效导热率的影响。

1.4致密化机理

高速压制技术已经成功用于生产实际,但高速压制的致密化机理目前尚无定论,HVC致密化机理的分 析 也 一 直 是 研 究 热 点 之 一。果 世 驹 教 授 等人[16]提出了“热软化剪切致密化机制”,据此给出了相应的压制方程,该方程可合理地定性与定量解释高速压制下粉末压坯的致密化行为与特性;Sethi等人[2]认为HVC过程中并无冲击波产生,粉末体受冲击时,应力波形是一种逐渐上升的波形,在冲击速度不是非常高的情况下,很难在粉末内产生真正的冲击波;北京科技大学曲选辉教授等人[17]对铁粉、铜粉、钛粉等多种粉末进行的压制中证明了HVC过程中温升现象的存在,但并未发现绝热剪切现象;易明军等[18]初步研究了HVC过程中应力波波形的基本特征和对压坯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应力波为锯齿波形,每一个加载波形上都有数个极值点,其持续时间受加载速率的影响,且应力波在自由端面反射后会造成拉应力,从而导致压坯表面分层和剥落。陈进[19]对高速压制致密化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他认为粉末剧烈的塑性变形和颗粒间的摩擦产生较大温升,对粉末致密化起到主导作用。此外在成形过程中,气体绝热压缩对致密化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即在高速压制时,瞬间内气体难以逸出而产生绝热压缩,使温度升高,从而使孔隙中气体分子的热运动加速,使粉末散体的传热增强,能量沉积在颗粒界面而使其软化,有利于进一步致密化。此外,高速压制的压坯密度不仅取决于冲击能量,还与压坯质量有很大关系,因此应该采用既能体现冲击能量又能反映压坯质量的质量能量密度的概念,即单位质量的压坯在压制过程中所受到的冲击能量,单位为J/g。闫志巧等[20]通过钛粉高速压制试验得知,对外径60mm内径30mm圆环形压坯,质量能量密度为40.1J/g时相对密度达到76.2%;而对直径20mm的圆柱形压坯,质量能量密度为121.7J/g时相对密度达到96.0%;不同压坯形状的致密化机理有所不同,圆环形压坯主要以颗粒滑动和颗粒重排为主,而圆柱形压坯主要以塑性变形为主。目前HVC研究的压制速度一般在10m/s左右,其机理无法套用爆炸成形的致密化机理,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与探索,尤其是重点研究粉末颗粒的微观行为,如粉末塑性变形、粉末碎裂等,以及粉末颗粒界面的显微组织形成与演变,粉末颗粒边界的扩散、焊合过程,孔隙形状的演变等现象。

1.5 HVC的成分体系适应性

近几年,国内外研究人员已经对铁粉、铜粉、钛粉、合金钢粉末、软磁材料以及聚合物等成分体系的高速压制致密化行为进行了初步探索,如Bos[21]等人所在的SKF公司用HVC技术大规模制备高密度、高强度的铁基和316L不锈钢零件,所生产的铁基齿轮件密度可达7.7g/cm3;王建忠[22,23]等人对铁粉和铜粉的高速压制试验表明:单次压制铁粉时,当冲击能量增加到6 510J时生坯密度达到7.336g/cm3,相对密度约为97%;单次压制铜粉时,当冲击能量为6 076J时,试样的生坯密度达到最大,为8.42g/cm3,相对密度约为95%;Eriksson[24]等人采用HVC技术制备了致密度为98.5%的钛/羟基磷灰石复合压坯,在500℃的低温即可实现材料的烧结;闫志巧[25]等人的研究表明,高速压制可制备高密度的钛粉压坯,当冲击能量为1 217J时,直径为20 mm圆柱试 样的压坯密度 最 大,达 到4.38g/cm3,相对密度为97.4%;中南大学的王志法[26,27]教授等人在950℃高速压制获得了相对密度大于80.65%的W骨 架,从 而 为 高 温 熔 渗 制 备90W-10Cu复合材料奠定了基础;Andersson[28]等人指出,由于高速压制(HVC)技术能显著提高磁粉的压制密度,从而能大幅提高其磁性能,使软磁材料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和更广泛的应用范围;Poitou[29]等人对聚四氟乙烯进行高速压制,发现其密度、晶体质量分数、抗磨损性能等物理和力学性能相对常规压制有所提高;Jauffres[30,31]等人采用高速压制技术对超大分子量聚乙烯进行成形,研究发现其杨氏模量、延伸率、屈服强度、蠕变强度和耐磨性等各项性能指标均优于传统压制成形方法。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拓展合金钢粉末、复合材料粉末、铜合金粉末、钨合金粉末、铝合金粉末、磁性材料及非晶合金材料等成分体系的高速压制技术,从而为制备高密度高性能粉末冶金制品提供新途径。

2高速压制成形技术的发展方向

高速压制是在传统模压中输入高速度机械能产生的新型压制技术,作为近十年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其相关基础研究还不够系统和深入。此外,为了进行技术创新,可以考虑将高速压制技术与温压、模壁、复压复烧等工艺有机地结合起来,更深入、更全面地进行探索。尤其要深化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2.1温高速压制

华南理工大学肖志瑜教授等人[3]提出了一种高速压制和温压相结合的温高速压制(warm high ve-locity compaction,简称WHVC)技术的思路,并设计制造出了实验装备,开展了相关基础研究,并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其实验结果表明,温高速压制能否获得更高的压坯密度,取决于粉末的种类和特性。对于316L不锈钢粉末、混合铁粉、电解铜粉等粉末来说,温高速压制压坯密度高于传统高速压制,这是因为:(1)在温度场条件下,粉末中潮气得到充分挥发,同时粉末中气体也得到较好地排出;(2)在一定的加热温度下能够降低粉末的屈服强度,延缓其加工硬化程度并提高其塑性变形能力,塑性变形能力的改善为颗粒重排过程提供协调性变形,克服粉末颗粒之间的相互牵制,从而降低颗粒重排阻力,有利于颗粒重排的充分进行。而对于铝粉来说,温高速压制和传统高速压制致密化程度相差不大,这是因为铝是面心立方结构的金属,且具有12个滑移系,发生滑移的临界分切应力很小,塑性变形能力非常高,传统高速压制已经能够达到理想的压坯密度。在实验基础上,还对温高速压制的致密化机理和应力波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在致密化过程中温升效应起了很大作用,致密化过程主要以剧烈塑性变形和颗粒冷焊为主。截止目前,温粉末高速压制成形技术的研究只有华南理工大学开展,其研究具有前瞻性和新颖性,有望在高密度成形中获得新的突破。

2.2条件对HVC结果的影响

由于高速压制自身的特点,HVC成形粉末时可在少量剂甚至无剂的条件下成形[32],减少了脱脂和间隙元素引起的污染。如何在剂最少的前提下获得最理想的致密化程度是一个重要的研究目标。对于铁基、铜基等成形性较好的粉末通常采用模壁(即外),如邓三才等[33]研究了模壁对Fe-2Cu-1C粉末高速压制成形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模壁能有效降低粉末与模壁之间的摩擦,减少粉末颗粒与模壁冷焊的机会,相对提高有效压制压力,从而获得较高的生坯密度和生坯强度,以及较弱的弹性后效;此外,在相同压制速度时,有模壁时的最大冲击力要高于无模壁时的最大冲击力,且脱模力要小5~20kN。对于钛粉、钼粉等高硬化速率粉末的高速压制,通常采用内部添加剂的方式(即内),如闫志巧等人[34]研究了剂含量对钛粉高速压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剂,可以提高钛粉成形时的质量能量密度,从而获得更高密度的压坯。当剂加入量为0.3%(质量分数)时,钛粉成形的最大质量能 量 密 度 为0.192kJ/g,压 坯 密 度 为4.38g/cm3,相对密度为97.4%。此外,适量的剂能提高钛粉压制过程中的最大冲击力降低脱模力,但却会显著降低压坯的强度,密度较低的纯钛压坯的强度显著高于致密度较高的含剂压坯。对于不同剂含量的压坯,当密度接近时,其强度相差不大。在更广泛的成分体系内,研究方式、剂种类、剂添加量对高速压制成形效果的影响,开发适合高速压制条件下的新型剂,如高分子极性剂、大分子极性剂、无机层间化合物剂等都是今后较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2.3复压复烧对HVC效果的影响

一般认为,与传统压制压坯密度只取决于压制压力而不随压制次数的增加而显著提高不同,高速压制的能量是可以累加的,即可以通过多次小冲击能量的压制得到与一次大冲击能量压制相同的效果,但王建忠等[35]对铁粉进行高速压制时发现,在总冲击能量相同的情况下,分两次压制制备的压坯密度最大,分三次压制的最小,一次压制的居中。Metec粉末冶金公司采用高速复压技术(HVR)制造出密度为7.7g/cm3的铁基粉末冶金制品,此外还通过高速压制316L不锈钢金属粉和1 385℃烧结工艺生产出高密度不锈钢零件,此类不锈钢制品在抗拉强度、冲击韧性和延展性等方面性能均较为突出。陈进等[36]在多次压制的基础上对铁粉进行了复压试验,即在两次高速压制之间引入预烧结工序,其研究结果表明,在冲击能量相同的条件下,复压比二次高速压制得到的生坯的密度更高,且随着复压冲击能量的增加生坯密度逐渐增大,在相同复压冲击能量下,预烧结温度为780℃时生坯密度最高,径向弹性后效最小。复压能大幅度提高生坯密度,主要是因为压坯经过预烧结阶段的回复与再结晶,粉末颗粒的强度和硬度下降,弹性储能得到一定的释放,再进行复压后,剂的去除促进更多的粉末颗粒发生塑性变形、微观焊接和熔合,颗粒界面得以消失,这有利于致密度的提高。此外,复压能量更多用于预压坯的塑性变形,弹性能量释放的少,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压坯尺寸的弹性膨胀,使得压坯与模具模壁的摩擦减小,从而导致复压时的脱模力较单次高速压制时显著降低。Fe-C粉末复压压坯经过复烧之后,密度高,孔隙少,珠光体较多且分布均匀,裂纹可能在晶粒内部沿着珠光体相或颗粒“烧结”界面展开,诱发了沿晶断裂,使得抗弯强度明显增强。复压复烧工艺是进一步发挥高速压制优越性的重要方向之一,需要进行更广泛、更细致、更深入的研究。

相关期刊更多

粉末冶金技术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粉末冶金工业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