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艾叶的功效与作用

艾叶的功效与作用

艾叶的功效与作用

艾叶的功效与作用范文第1篇

1、能祛寒、除湿、通经络。因现代人普遍寒湿重,所以艾草就成了治病不可缺少的帮手。用它跟生姜一起泡脚能快速祛寒湿,祛虚火、寒火,可以治疗口腔 溃疡、咽喉肿痛、牙周炎 、牙龈炎、中耳炎等头面部反复发作的这些与虚火、寒火有关的疾病。艾草泡开后再对一些温水泡脚,泡到全身微微出汗,不能大汗,再多喝一些温水,一般连泡次,也就是2-3天后,同时要多喝温开水,不吃寒凉的食物,注意休息这些因虚火、寒火引起的头面部、咽喉部的不适都会明显好转或消失了。

2、可缓解风寒感冒 、头痛 、咳嗽。用艾草加生姜泡脚,水以能浸到踝骨为宜,浸泡至脚面发红为止,这种方法可缓解风寒感冒 、头痛 、咳嗽。

3、可降血压。在血压升高时,可用热的生姜水浸泡双脚15分钟左右。热的生姜水浸泡双脚,可反射性引起血管扩张,使血压随之下降。

(来源:文章屋网 )

艾叶的功效与作用范文第2篇

其实艾叶不仅是一种食材,而且也是一种有2000多年历史的药材。早在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记载艾叶的疗效与用法。艾者,有治理、安定之义。《释名疏证补》云:“艾,治也”。因艾可治病安身,是以得名,药用其叶,故名艾叶。孟子曰:“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指出了艾叶的神奇功效。

艾叶为菊科植物艾的叶,为多年生草本,生于路旁、草地、林缘等,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其喜温暖湿润气候,耐旱、耐荫,以土层深厚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土壤最宜生长。常在4~7月花尚未开、叶正茂盛时,采叶阴干。艾叶多皱缩,有短柄,完整叶呈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粗锯齿,上表面灰绿色,有稀疏的柔毛,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质柔软,气清香,味苦。以叶厚、色青、背面灰白色、绒毛多、香气浓郁者为佳。临床应用的艾叶以陈久者为好。

艾叶性味苦辛、温,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湿止痒、安胎等功效。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曰:“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本草正》也说:“艾叶,能通十二经,而尤为肝脾肾之药,善于温中、逐冷、除湿,行血中之气,气中之滞,凡妇人血气寒滞者,最宜用之。或生用捣汁,或熟用煎汤,或用灸百病,或炒热敷熨可通经络,或袋盛包裹可温脐膝”。艾叶止血宜炒炭用,理气血宜生用。但阴虚血热者当慎用。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艾叶主要成分为挥发油,还含有鞣质、黄酮、醇类、多糖、微量元素及其他有机成分等。对艾叶油平喘有效成分进行系统的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单萜类、倍半萜类的化学结构与平喘作用有关。取艾叶油0.25~0.5毫克/千克,对大鼠进行灌胃或腹腔注射,结果显示各组均有明显的镇咳作用。艾叶油还有祛痰、抗过敏、利胆的作用,如将艾叶油制成混悬液(艾叶油25微升/毫升),可使大鼠胆汁流量增加。艾叶油还对离体蟾蜍心和兔心有抑制作用,并能对抗异丙肾上腺素的强心作用。将艾叶油对兔子进行腹腔注射,结果显示有镇静作用。此外,有研究表明,艾叶不同炮制品的凝血时间也不同。体外实验证明,艾叶油对球菌和大多数革兰氏阴性杆菌均有抑制作用。综上所述,艾叶有抗菌、抗病毒、平喘、镇咳、祛痰、抗过敏、护肝利胆、止血和抗凝血、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可治疗崩漏、痛经、习惯性流产、支气管炎、肺结核、感冒等多种疾病。

民间常用艾叶红糖水治疗痛经:生姜5片,大枣5枚,艾叶15克,红糖适量,水煎服。亦有取艾叶6克,生姜2片,水煎去渣代茶饮,治疗寒性泄泻。对月经过多、血虚者可吃艾叶阿胶粥:取阿胶20克,干艾叶10克,红糖1大匙。干艾叶先以3碗清水煎煮20分钟,倒出药汁。将阿胶捣碎,加入药汁中煮至完全溶解(边煮边搅),加红糖拌匀。每日2次。

艾叶的另一个用于临床的重要用途为艾灸,艾灸是靠点燃艾绒的热力而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的目的。在日本应用艾灸预防保健、延年益寿,是作为一年中的大事来办的;艾灸在韩国更是深入人心,普通主妇都会用艾灸缓解一些身体的小问题。

哪么如何进行艾灸呢?艾灸前先要将曝晒干燥的艾叶,筛去杂梗和泥沙,放在石臼中,用木杵捣碎,就得到了淡黄色、洁净细软的艾绒。有了艾绒就可以制成艾炷和艾条。

取纯净陈久的艾绒置于平板上,用拇、食、中三指边捏边旋转,把艾绒捏成上尖下平的圆锥形小体,不但放置方便平稳,而且燃烧时火力由弱到强,患者易于耐受,此即为艾炷。有条件的可用艾炷器制作。以艾炷施灸时,每燃尽一个艾炷,称为一壮。根据临床的需要,艾炷的大小常分为小炷如麦粒大,可直接放于穴位上燃烧(直接灸);中炷如半截枣核大;大炷如半截橄榄大,常用于间接灸(隔物灸),如隔姜灸和隔蒜灸。一般临床多用中炷,炷高1厘米,炷底直径约0.8厘米,炷重约0.1克,可燃烧3~5分钟。一般若作直接灸,可用细艾绒;若作间接灸,可采用粗艾绒。

艾条是用艾绒卷成的圆柱形长条。根据内含药物之有无,又分为纯艾条(清艾灸)和药艾条两种。一般长20厘米,直径1.2厘米。将艾条的一端燃烧,对准施灸部位,约距1.5~3厘米进行熏灸。具体又分为温和灸(点燃的艾条对准施灸部位进行熏灸,病人感到舒适且无灼痛感,以皮肤潮红为度)、雀啄灸(点燃的艾条对准施灸部位,象鸟雀啄食一样,一起一落,一远一近)、回旋灸(点燃的艾条悬于施灸部位上方2~3厘米处移动,往返回旋)。此法操作简便,疗效良好,无痛苦及副作用,故临床应用更为广泛。

根据被施灸者年龄、体质的不同,每周可灸2~5次。

艾灸除对哮喘、肺结核、痢疾、疟疾、肠炎等有显著疗效外,还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防治。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施灸能提高白细胞的功能,加速抗体形成,增加机体防御力,对呼吸、循环、消化、生殖等系统有调节作用,起到一定的保健防病作用。

艾叶的功效与作用范文第3篇

一个水里生,一个土里长,一个是挺拔如利剑,一个是曲折如花边,本是两种相异的植物,却因端午的到来,在各家的门楣上相逢了。

羽毛状分裂的叶片,初升的艾草浑身有一层白色反光的绒毛,随着叶片的成熟伸展,叶面的绒毛会消失,而叶背的绒毛则一直保留着,风一吹过,银色的光泽泛起。绒毛温柔而细腻,像少女的脸庞,这野地里随处就能茂盛长起一大片的植物,又有着母性的坚强。

从初春采食嫩芽制成青团,到夏季长成后被用来给婴孩洗澡祛痱,再到老了后晒干用来做艾灸,似乎它的一生也伴随着家庭中女性角色的光辉。

艾草,就是这样在民间传统中建立起高于其他野草的影响力。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诗王风采葛》中真挚而直接的恋情,仿佛给青青艾草也蒙上了一层浪漫的色彩。

而艾草最高的识别标准还是它的味道,揉碎一片艾草,那强烈的气味,辛辣而又清凉。这独特的味道来自于植物体含有的一系列桉树脑、艾草油、侧柏酮、三萜类化合物和香豆素。这样的艾香有抑制细菌的作用,但虫类对此,则是唯恐避之不及的,因此有直接驱虫的作用,且能清热解暑、防湿止痒。也正因为如此,端午节悬在门前的艾被认为有辟邪的功效。无论喜欢还是厌恶,你一定会被母亲教育道,这样浓烈的味道是好的。

我们通常所说的艾草,其实包含了菊科蒿属的好几种不同的植物,它们在外形、气味功用上都相似。

古诗曾这样称赞艾草:端午时节草萋萋,野艾茸茸淡看衣,无意争颜呈媚态,芳名自有庶民知。艾草芳香且有益健康,这样接地气的野草,百姓无不喜欢。

晋代已经开始把艾蒿挂在门上。到了南北朝时代,挂艾蒿发展为挂艾人。宗懔《荆楚岁时记》说:五月五日,四民共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悬门户上,以祛毒气。把从野外采来的艾蒿捆成一个人的模样挂在门上,为的是提高艾蒿辟邪的功能。

菖蒲的叶子又直又尖,形状类似宝剑,美其名曰蒲剑。它的叶子含有挥发芳香油,散发出柠檬味道的清香。传说,它还是制作一款苦艾酒的添加物,还会被用来制造香水。

菖蒲属天南星科菖蒲属的植物,又名菖阳、尧韭或水剑草。叫菖阳是因为其得阳气之先,《吕氏春秋任地》中说:冬至后五旬七日,菖始生。菖者,百草之先生者也,于是始耕。

菖蒲清香主要来自菖蒲中含有的细辛醚及少量丁香酚和黄樟油素,其味辛、苦,性温,能开窍化痰,辟秽杀虫。古人会用菖蒲酿酒,这种酒也从唐代就开始盛行,唐殷尧藩诗云:少年佳话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北宋时代,每逢端午节宫廷匠人就用菖蒲根雕刻张天师像,四周用染成五色的菖蒲叶子加以装饰。明代沿袭这种习俗。高濂《遵生八笺》记录明人习俗云:端午日以菖蒲根刻作小人,或葫芦形,佩以辟邪。

水生的植物带着水灵劲儿,菖蒲脆生而挺拔,菖蒲的亲戚还有石菖蒲、花叶菖蒲。花店里还有做鲜切花的唐菖蒲,水生的还有黄菖蒲,它们其实都是鸢尾科的植物,开出的花就和菖蒲的肉质花序不同。一般在端午时节悬挂的是散发着柠檬香的菖蒲。

宋代欧阳修就有词云: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古人还赋予菖蒲以人格,将四月十四日定为菖蒲的生日:四月十四,菖蒲生日,修剪根叶,积海水以滋养之,则青翠易生,尤堪清目。又因为在端午悬挂菖蒲,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菖蒲具有吸附空气中微尘的功能,古人夜读,还会在油灯下放置一盆菖蒲,可免灯烟熏眼之苦,又清雅养眼。还有人取菖蒲叶尖上的露水来洗眼睛,也有很好的明目功效。

艾草有调经止血、安胎止崩、散寒除湿之效。治月经不调、经痛腹痛、流产、子宫出血,根治风湿性关节炎、头风、月内风等,为医家最常用之药。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镇静及抗过敏作用;护肝利胆作用等。长期使用艾草叶的副作用:如果挥发油(香味成分)使用过多,对神经会有抑制。

艾草也是一种很好的食物,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在中国南方传统食品中,有一种糍粑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原料做成的。即:用清明前后鲜嫩的艾草和糯米粉按1∶2 的比例和在一起,包上花生、芝麻及白糖等馅料(部分地区会加上绿豆蓉),再将之蒸熟即可。在广东东江流域,当地人在冬季和春季采摘鲜嫩的艾草叶子和芽,作蔬菜食用。

菖蒲辛温而芳香,入心、肝经,与粳米冰糖煮粥,则香甜可口,可醒脑开窍,和中化湿。菖蒲虽属辛温之剂,但以芳香为用,其性走窜,具有散风湿、宣经络、开窍通闭的功效,还可以振清阳之气,聪耳目而醒神健脑,并能和中开胃,因痰湿蒙蔽、清阳不升而引起的神志昏迷、耳聋不聪、头目不清、精神迟钝、记忆模糊、癫狂、痴呆以及湿浊中阻、脘痞不饥等,均可服用。

中医认为,心藏神,心主神明,也就是说神志疾变多与心脏有关,无论热陷心包,还是痰迷心窍,均从心治疗,而菖蒲入心经,《重庆堂随笔》称:石菖蒲舒心气,畅心神,怡心情,益心志,妙药也。自古以来,均用治疗神志不清,热病神昏,癫痫,痰厥之症,久经实践,确有效验。因此,用以煮为药粥,实为一种临床辅助治疗的好方法。若遇痰迷心窍,神志昏迷者,可取本粥的粥油部分鼻饲入胃。

但需要注意的是:菖蒲粥性偏燥散,凡阴亏血虚及精滑多汗者,不宜食用。

艾草、菖蒲都被民间视为防疫驱邪的灵草。《本草菖蒲》载日:典术云:尧时天降精于庭为韭,感百阴之气为菖蒲,方士隐为水剑,因叶形也。因为菖蒲的叶子形状似剑,古时人们称之为水剑。

在民众信仰中,宝剑具有驱魔镇妖的能力。把菖蒲称为蒲剑,就是看重它的辟邪作用。随着历史发展,最初只在门上挂艾蒿的习俗,慢慢发展为同时悬挂菖蒲和艾蒿,并合称为蒲剑、艾旗。

五月是恶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端午节又叫五月端。五月是整个热天的开端,五毒蛇开始活跃,魑魅魍魉也会猖獗,以艾草和菖蒲为武器,把瘴气挡在门外,以艾草与菖蒲为药,把毒物祛除,是针对五月这个恶月所采取的积极预防的措施。

吴自牧的《梦梁录》卷三记载南宋杭州的端午:以艾与百草缚成天师,悬于门额上,或悬虎头白泽。

端午实际上还是古人的卫生节,因为端阳一过,天就炎热了,蚊、蝇等害虫开始繁生、传播。古人在五月五日,将煎草蒲、艾草、凤仙、白玉兰等花草或柏叶、大风根、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可治皮肤病、去邪气。所以,在端午节以蚊虫讨厌的艾草和菖蒲做一次驱毒祛害之举也是很符合科学道理的。

艾叶的功效与作用范文第4篇

材料

艾叶、云南火腿肥肉,猪精瘦肉,胡萝卜,桂圆肉,盐,鸡蛋清,生粉,大蒜。

制作方法

1.将猪瘦肉和火腿肥肉放入搅拌机搅成细泥;

2.在肉馅中放入1/2蛋清,顺一个方向搅拌至吸收,再分次加入少许水搅打,待肉泥充分吸收后再续水;

3.大火烧水,放入洗净的艾叶焯一下,捞出沥水,剁成细茸;

4.将胡萝卜和桂圆肉放入搅拌机内搅打成细泥;

5.将上述材料全部混合一起,加入盐、胡椒粉拌匀;

6.热锅里烧油,放入大蒜、姜粒等作料,入锅爆香后加入水,水后放入拌好的艾叶丸子,待丸子浮出水面,调入少许盐即可。

TIPS

春夏季节,孩子容易过敏,艾叶的食用有助于去湿,去寒,防止皮肤过敏。

儿童服用此汤还有暖胃,增进食欲的作用。但不宜多吃。

嫩艾叶用来做丸子,摘下来的茎和叶可熬水泡脚,除湿降火效果不错哟。

艾叶还具有抗真菌的作用、平喘作用、利胆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止血作用、对胃肠道和心血管系统都有保护作用。

食材检阅

艾叶

介绍:艾叶性味与归经:辛、苦,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新鲜艾叶可做艾叶饺子,艾叶水糕等,还可与鸡蛋同煎炒,有暧胃,增进食欲的功效。

功效:①对女人来说,艾叶能祛寒、除湿、通经络,并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降湿杀虫的功效。②对月经不调、痛经、宫寒不孕、胎动不安、心腹冷痛有很好疗效。

黑松露土豆泥

材料:土豆300克,胡萝卜1个,猪肉50克,黑松露酱5克,芝士,盐,牛奶适量。

制作方法

1.将洗干净的土豆放入蒸锅里蒸熟;

2.将已蒸熟的土豆去皮,并用容器倒成泥状;

3.猪肉和胡萝卜搅拌成肉泥放入土豆泥中,再将黑松露,芝士,盐,牛奶加入搅拌均匀;

4.煎锅放入适量食用油预热,将拌匀的材料放入煎锅中,用中火将两面煎至微黄即可。

TIPS

做土豆泥的土豆,请尽量选购小土豆,皮比较黄的,这种土豆比较清甜而带有糯性;

煎土豆时可先用中火煎3分钟,再改用小火慢慢煎至有锅巴,这样就可外焦里嫩;

在煎制食品时,尽量选用不沾煎锅,这样可防止食物粘锅焦糊。

食材检阅

松露

科普:松露是一种多生长在松树、栎树、橡树下的一年生天然真菌。其栉松风、沐晨露而长,又称“地菌”、“块菌”等,在欧洲被称作“黑色的金刚石”。

功效:①松露中含有种类多样的蛋白质、18种氨基酸(包括人体不能合成的8种必需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多种维生素、锌、锰、铁、钙、磷、硒等必需微量元素,以及鞘脂类、脑苷脂、神经酰胺、三萜、雄性酮、腺苷、松露酸、甾醇、松露多糖、松露多肽等大量的代谢产物。

艾叶的功效与作用范文第5篇

艾草的作用

艾草,又名艾蒿、艾叶、艾青、家艾,是一种我国以及东亚地区广为应用的药用香料植物。《晶珠本草》载:“艾草有野艾、草艾和小艾三种。其中野艾冠厚实,呈花形,茎短小;草艾生长于草甸沼泽地带,叶对生,花黄白”。野艾花叶茂盛,做艾炷较好。草艾分大小两种。其中小艾不适于艾灸,大艾生于田梗地头,或种植于家园,枝高叶大,也可用于做艾炷。市场上所售的野艾和家艾都属于菊科植物。也都称为艾草。其中家艾因生长在村落附近,人工加以种植,长势较好。野艾则是天然生长的,长势较小。从杀菌作用和气味上讲,家艾不如野艾,从节日装饰来看,野艾则不如家艾。

艾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含有维生素和钙、磷、铁、锌等多种矿物质元素,其性凉、清热解毒,具清凉、平抑肝火、祛风湿、消炎、镇咳等功效。因含有侧柏莲酮芳香油而具有独特风味。其中抗癌微量元素硒是公认抗癌植物芦荟的10倍。另外,它对降血压、降血脂、缓饵心血管疾病均有较好的食疗作用,是一种典型的保健蔬菜。

春天是艾草生长的季节。如果用新鲜的艾草上汤白灼或炒等做法来烹饪,都能在春天潮湿的季节里起到一定的预防感冒和祛湿的作用。不过,艾草是野菜的一种,虽然有药用价值,但是并不宜长期食用,一至两个星期吃一次就能达到不错的预防感冒效果了,食用过多,反而不利于人体健康。

艾草“辟邪”之说

艾草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每至端午节之际,人们总是将艾草插在门前,用以辟邪避疫保平安。一般人也是因为这个习俗而知道艾草。究竟艾草能不能辟邪呢?

有研究表明。端午时,天气转热,空气潮湿,蚊虫滋生,疫病增多,艾与菖蒲中都含有芳香油,可用来防虫防蚊(直接悬挂也有此效果。但烟熏更好);燃点艾条还可灸治多种病症。梅雨季节。采几棵放置家中,调节空气;天气闷热,放些新鲜艾草到厕所里。除去异昧;盛夏之夜,家里焚燃艾叶,驱逐蚊子;孩子们身上长了毒疮脓疖,将艾叶熬成水喝下去或擦洗患处;若遇创伤流血。则将干艾叶揉成绒状敷上止血。如此看来,将艾草悬挂门口确实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清明时节吃艾草做的点心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习俗。将采来的嫩茎叶捣烂,再与面粉团或糯米混合揉搓,就制成江南地区著名的小吃――青团子。成为清明节的一种传统时令饮食习俗。包括日本等东亚国家也有此习惯。在以前,每年到清明前一段时间,广东东莞的老人们就会从田里摘来野生的艾草,和米粉掺在一起,做成艾角给小孩们吃,老人们认为,在收割完稻子的田里生长出来的艾草是最好吃的,做出来的艾角也最香。但是这种传统的习俗现在已经被当地的人们渐渐地淡忘了。甚至许多人已经不认识艾草了。

熏艾可减少过敏源

艾叶燃烧的烟对引起不同传染性、流行性疾病的多种致病细菌、真菌和病毒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艾叶烟熏,可以在室内形成空气药分子膜层,而悬挂的艾叶其挥发性物质的挥发,在人体周围空气中也能形成天然消毒气幕。经呼吸系统侵犯人体的细菌、病毒最易蓄积于鼻窦腔与咽喉,艾草中天然杀菌、抗病毒成分可于鼻窦腔、喉头与气管中形成“药膜”,大量积聚抗体,达到灭菌、杀毒、防止染病的效果,故悬挂艾叶及燃烧艾叶的确有预防过敏的作用。下面教你几招艾草防过敏小秘方:

1、将新鲜艾草洗净。注意艾草的边缘很割手,清洗时一定要多加注意,不要被割伤。

2、将洗净的艾草剪成适当长度的小段。

3、将剪好的艾草段放进事先准备好的中药袋中。如果家中没有中药无纺袋。也可以用洗衣服的网袋装,但注意网袋的网洞不可以太大,否则,漏在浴缸中很难清理。

4、将装好艾草的中药袋放进放入温水的浴缸中,用手好好地搓揉布袋。几分钟后水就会变成绿色,这时艾草的香味也会随着水蒸气散发出来。十分好闻。

另外。用干燥的艾叶草熬成的浓缩液。可以直接涂抹在皮肤搔痒或湿疹上,效果明显。

艾草人馔吃法多多

香艾汤圆:包好馅后用水煮熟即可。成品色泽碧绿,味道甘香。这样对怕热气的人也可尝尝艾草的美味了。

香艾肉圆:把肉和艾叶分别剁碎后加入适量盐、姜、味精、花生油、生粉、鸡蛋拌匀,然后用常法加工咸肉圆或肉饼。或煮、或煎、或蒸均可。

香艾饺子:把猪肉或鸡肉以及艾草分别剁碎后加入盐、味精、生粉搅拌成馅。包成饺子煮熟即可。

香艾煲鸡:嫩鸡一只切块放入砂锅内。加入姜丝,煮至开后再加入艾叶,见艾叶熟即可起锅。用新鲜艾草煲鸡没有老艾那么苦,食之有一股浓香。

艾草煮鸡蛋:将艾叶洗净,放入锅内,加水。置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煮25分钟,停火,过滤,收取药液,备用;红糖切成屑:鸡蛋煮熟、去皮;将熟鸡蛋放入锅内,加入艾叶药液和红糖,置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煮8分钟即成。功效:温经止痛,散寒止血。适用于痛经,崩漏,胎动不安,腹中冷痛。皮肤瘙痒等症。

相关期刊更多

医药保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医药保健杂志社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辽宁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