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缺失的遗传学效应

缺失的遗传学效应

缺失的遗传学效应

缺失的遗传学效应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

保护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不仅是涉及民族命运的重要问题,同时是建设全人类文化、使人类文化得以多样性发展的基础。区分消费文化和认同文化,对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吸纳外来文化和继承固有传统,二者所形成的张力对创造新的文化起着重要作用。优秀的非物质文化具有鲜明的共享性特点,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才具有了世界意义。

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缺乏普遍的民族自觉

许多地方对非物质文化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非物质文化保护没有摆到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没有行之有效的规划和措施,致使非物质文化不能得到积极保护,甚至遭到不适当开发,加剧了文化资源的破坏和毁灭。同时,全民保护非物质文化的意识不强,还没有成为群众的自觉行为。

2.非物质文化生态环境恶化

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非物质文化的生存屏障十分脆弱,文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大批有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的村落、村寨遭到破坏,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技艺、习俗、礼仪等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

3.非物质文化资源流失状况极为严重

非物质文化资源大多分散存留或流传于民间。最能体现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文物、工艺品和有代表性的民间文化实物,由于岁月的流逝和各种劫难,木来就传世不多。近年来,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有关机构和个人,通过各种渠道私下收购、倒卖非物质文化珍品,使这些文化资源大量流失。虽然各级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以及相关单位做了大量保护工作,但由于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缺少懂行的专门人才、缺少强有力的管理手段、缺少经费的支撑,使得我国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流失愈演愈烈。

4.非物质文化的继承后继乏人,一些传统技艺面临灭绝

许多非物质文化艺术属独门绝技,口传心授,往往因人而存,人绝艺亡。目前,掌握一定传统技艺的民间艺人为数不多,或年事己高,或生活困难,他们掌握的工艺技艺随时都在消失,民间技艺的传承后继乏人。

二、开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

1.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应树立的意识

(1)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危机意识和安全意识。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资源中相当一部分毁损严重,濒临消失。因此相关部门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大宣传,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各级政府要结合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将文化资源的保护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对各地的非物质文化资源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普查、编目,从而有的放矢地依法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管理。

(2)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意识。要实现对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就必须实施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战略,建立良好的非物质文化生态环境。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正确处理好抢救、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要及时抢救和保护损毁严重、濒临消失、不可再生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同时,要把保护与开发利用结合,在保护的同时,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3)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要彻底抛弃传统的发展观、文明观中的糟粕,树立起新的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既要防止对非物质文化盲目的、无序的、过度的甚至是破坏性的开发,又要防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的做法,还要特别注意保护好非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生态环境,着眼长远,合理利用。

2.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建设

要加大培训力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对各级各类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素质要求很高。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抓好业务骨干和工作队伍的培训工作。培训要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文化部负责培训到省级文化部门,省级文化部门培训到市县,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人才培训体系。

3.加强宣传教育,在社会营造良好的保护意识和氛围

加强宣传教育,是提高全民保护意识的有效措施。人民群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传承者,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倘若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无论多么美好的蓝图,都只能是政府和官员们的一厢情愿。所以,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不只是某些部门、某些人的事,而是一个全社会共同参与,且常抓不懈的大事,这件大事应当成为全民的共识、全民的自觉行动。我们应通过新闻媒体,加强舆论宣传,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使人人都懂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明了为什么要保护,以及怎样保护,从而让“保护”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全社会形成爱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气,使每一位公民都能为中华民族拥有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而自豪,从而自觉地珍惜它。

同时,非遗保护要从小抓起。现在社会已经开展了“非遗进校园”活动,就是把学生作为非遗传承的主体,不仅是临时、短期地让非遗走进校园展览、展示、展演、做讲座等,更在学校建立非遗传承基地,由专职教师在学校进行持续性、常态化教学活动,把非遗项目植入校园生活,编写出适合不同年级段学生的教材,并将它们与美术、音乐、体育、德育等课程以及乡土文化有机融合,形成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让非遗之花在校园绽放。让“非遗”进校园,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而且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非遗保护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善。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原则,以文化战略的眼光来审视问题,从全局的、宏观的、历史的和人类文化发展的视角来思考和分析问题,我们所从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才会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陈华文.关于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思考[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17-20.

缺失的遗传学效应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物学复习;试题解析;学科复习启示

笔者在高三教学实践中,遇到这样一道题目,难度虽然不大,但仔细想来,与新课程要求的培养学生的生物实验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初步的研究能力有一定联系,在此简要做一介绍。

1.试题分析

遗传学上将染色体的某区段及其带有的基因一起丢失称为缺失,缺失杂合子生活力下降但存活,缺失纯合子(雄性个体X染色体片段缺失视为缺失纯合子)死亡。现在有一个红眼雄蝇XAY与一个白眼雌蝇XaXa杂交,子代出现一个白眼雌蝇,请用两种方法判断此蝇出现是因为基因突变引起,还是由于缺失引起?

方法一:

方法二:

解析:根据题目对缺失纯合子定义,可判断一红眼雄蝇XAY与一白眼雌蝇XaXa杂交得一只白眼雌蝇的原因可能有二:一是

该果蝇发生基因突变,二是发生X染色体片段缺失。如何作出判断呢?联系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结构缺失)的内容,前者是碱基对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结构改变——结果形成等位基因,基因数未变,属分子水平,光镜下看不到;而染色体片段的缺失——染色体上许多基因会丢失,是细胞(染色体)水平变异,显微镜下会呈现特殊的“缺失环”,因此方法一答案较易想到:取该果蝇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制作装片,用显微镜检查分裂中期图像,

以确定染色体的结构特点。第二种方法:因为涉及果蝇基因或基因型的情况,自然会联想到遗传杂交,但其又分为自交、杂交、测交、正反交,如何选择和判断得出结论呢?最后结合试写图解和排除法,用该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类似测交),根据子代结果来推导:若杂交子代中雌与雄果蝇数比为1∶1,则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如果是X染色体缺失造成,则含缺失X染色体的雄性个体不能生存(因雄性个体X染色体片段缺失也视为缺失纯合子,且缺失纯合子常导致个体死亡),所以杂交后代的比例为雌∶雄=2∶1。

2.变式训练

例题:科学家研究黑腹果蝇,刚毛基因(B)对截毛(b)为完全显性。若这对基因存在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则刚毛雄果蝇表示为XBYB、XBYb、XbYB;若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表示为XBY。

现有多种纯种果蝇若干只,请利用一次杂交实验来推断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

上,请写出遗传图解,并用文字简要说明推断过程。

解析:综合分析题目要求,结合教材基本遗传杂交实验知识和逐一排除法,杂交、测交、自交,再加上通常有的正交和反交,因为是动物,排除自交,基本确定测交实验较为合理。因为讲述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时候,就多次提及测交实验的作用。选用隐性纯合子和待测个体杂交,判断其基因型或者产生配子的类型。这里应用假设分析逆向推断法:假设位于X上,分析现象结果;假设位于常染色体上,分析现象结果。将结果当成条件,若出现某一相应情况,即确定基因在X或常染色体上(同源还是非同源)。

答案:用纯种截毛雌果蝇与纯种刚毛雄果蝇杂交,观察记录子代的性状表现:

①若子一代雌雄果蝇均为刚毛,则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②若子一代雄果蝇为截毛,雌果蝇为刚毛,则这对等位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

反思:此两题是高三复习迎考中遇到的较为典型的遗传实验题目:考查伴性遗传,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内容,应是一道中等难度题;题中加上染色体缺失导致纯合子致死和X、Y染色体同源区段基因的新情景,而且提及雄性个体X染色体片段缺失就视为缺失纯合子,结果使得题目变得复杂了。但平心静气作梳理,结合教材内容的联想回忆,以及题目信息的获取和应用,应该能够逐步得出相应的答案。

3.几点启示

启示1:复习要重视指导学生对知识整合及对比

教学中教师须根据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学生知识基础、思

考力现状等,指导学生利用串连及比较复习法,对知识进行整合对比,如:第一章蛋白质的组成元素、基本单位、合成场所、结构和功能,第五章蛋白质的合成受基因控制,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生理过程,复习时可把分散在各个章节知识串联起来,使学生对知识有全面的理解,并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

另外比较法的运用,易于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防止概念混淆,如:DNA和RNA比较,原核和真核细胞的比较,DNA复制、转录、翻译合成蛋白质之间比较,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的比较,自交和自由的比较,复习膜的流动性,可联系到主动运输、内吞、外排、受精作用、细胞融合、卵裂、递质的释放等。这样有利于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的发展,从而提高解题能力。

启示2:复习中要重视解题时逆向思维的培养

有的题目给出的条件带新信息,富有干扰性,有的题目给出的条件与供选答案表面上没有联系,或者所给条件有的是解题必需条件有的则是陷阱条件。执因索果的正常解题行不通,而从结果找条件,进行逆向思维反而容易求得正确答案。比如此题的第二种方法就可以先把两种原因可能性当成结论,在此基础上画遗传图解,就可以把相关的结论写出了,那么就是题目答案了呈现的条件(若怎么样——条件,则有什么结论)。

启示3:复习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反思和拓展训练

缺失的遗传学效应范文第3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患者来源于本院优生优育专科门诊。年龄25~40岁,平均29.6岁。流产次数3~7次,平均42次。所有病例均无正常足月分娩史,其中妊娠<12周流产者34例,另13例为妊娠<12周、妊娠>12~<28周流产兼有者。由专科医生排除男女双方生殖系的器质性病变及内分泌疾病,患者表型及智力均正常。

1.2方法

由我院产前诊断实验室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制备染色体并进行G显带,每例计数30个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并对其中3~5个进行核型分析。核型异常者按照人类染色体命名的国际体制(ISCN)1978年确定异常类型,对染色体异态性辅以C显带,以显示其着丝粒及长臂变异情况。

2结果

47对习惯性流产夫妇中,染色体变异中平衡易位1例,占收检人数的1.06%;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4例,占受检人数的426%;Y染色体变异4例,占受检人数的426%,见表1。见图1~4。

的频率在欧美为0.25%,我国为0.47%。而有反复流产史染色体异常率比一般群体高12倍。1982年郑增淳综述习惯性流产夫妇的染色体异常率最低为1%,最高为12.5%,平均为4.9%1?本组资料染色体异常率平均为9.6%(9/47对)与文献报道基本相符。在9例染色体异常中男性5例,女性4例。有学者认为男性正常的精子比异常精子优先受精,而女性的卵子则没有任何选择的机会,因而染色体异常发生在女性的机率多于男性。但本文资料显示:流产夫妇染色体异常在性别上无明显差异。因此临床上男女双方的核型分析均不可忽视。

染色体异常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4。自然流产,主要由胚胎染色体异常所造成,这已被事实所肯定。尽管其中绝大多数是在致畸因素作用下发生新的畸变,但流产夫妇的染色体异常仍被认为是在自然流产的夫妇中染色体易位的发生率显著增高,可达510%。多数学者认为平衡易位因为没有遗传物质的丢失,其个体表型是正常的,但可以遗传,对子代的影响随其异常类型而有别。根据遗传学规律,在减数分裂中可产生正常和异常的配子,当与正常配子结合形成正常、平衡易位、部分三体、部分单体4种类型的合子,后3种合子由于基因量的严重失衡,可导致不育、反复流产、死胎或生育染色体异常后代。本组检出9例异常核型,其中只有1例为平衡易位,与文献报道有差舁1]。可能与检测人群的选择、显带技术、地域及理化环境有关。

本组检出4例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携带者。倒位携带者亦无遗传物质的丢失,但在配子形成的第1次减数分裂中期,倒位染色体和正常同源染色体有可能在倒位片段内发生同源配对和交换,可形成4种配子:一种为正常,一种为倒位,二种为部分重复和缺失。异常配子与正常配子结合后,大部分的受精卵发育为染色体异常的胚胎,从而导致自然流产。一般认为,臂间倒位片段的长短关系到子代胚胎的存活。倒位片段越长,则该片段内配对交换的机会越多。但由于非倒位片段比较短,重复或缺失较少,因此,对子代生存的危害不会太大。相反,倒位片段越短,则配对交换的机会越少,一般不会形成新的组合,但是,一旦发生了配对和交换,因非倒位片段较长,交换后重复或缺失的部分较多,将会导致胚胎死亡。另外,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虽然没有遗传物质的丢失,由于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变化,就有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位置效应。此外,断裂点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及断裂点的周围发生细微丢失,也会引起不同程度的遗传效应。因此,根据遗传规律,倒位有1/4机率生育正常儿,但其遗传效应主要决定于重复,缺失片段的长短以及其所含基因的致死效应:3。从本组4例临床情况均是多次流产其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来看,应着重考虑后种可能。

缺失的遗传学效应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生境破碎;种群;进化

中图分类号 Q94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0-0147-02

生境破碎正导致许多在育种领域中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的野生植物资源快速灭绝,生境破碎是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威胁,已成为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有效的保护需要深入了解种群对生境破碎的反应[1]。理论上认为生境破碎会降低种群内遗传变异,增加种群间遗传分化,影响种群生存力[2]。生境破碎的一个主要后果是由于遗传漂变、近交、基因流下降导致的遗传多样性的丧失。但在一定的进化时间框架内,人类活动导致的破碎化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影响种群的进化结果仍是不清楚的[3]。该文对在破碎生境中影响植物种群进化动态的几个因素进行综述。

1 遗传多样性的改变

遗传多样性是物种进化的基础。在破碎过程中,残存的小种群是原来大种群的一部分,因此会导致遗传变异的丧失。破碎化的小生境上维持的种群较小,由于近交,种群越小杂合度的丧失也越快。近交对种群的另一个主要的影响是通过近交衰退降低种群的适合度,这在异交为主的植物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遗传变异的下降增加有害等位基因的积累与表达,长期来说,遗传变异的下降能降低物种对环境压力的反应能力,因为适应进化需要一定数量的遗传变异[4]。许多物种表现出对生境破碎的敏感性,如Sorex araneus的破碎小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显著下降[5],生境破碎引起的隔离可以导致种群间的分化,如破碎生境中,Caesalpinia echinata种群间遗传分化加大[6]。但由于破碎的历史长短、繁育系统等原因影响,有些物种并不表现出遗传多样性的下降,如Dalbergia monticola的遗传多样性在种群之间的差别并不大[7]。

2 近交比例的增加及近交衰退

生境破碎导致的种群分隔和基因流下降,首先导致的结果增加近交,降低种群杂合度和个体平均适合度[8]。近交具有导致种群进化改变的潜力,近交最有可能发生在隔离的小种群中。近交衰退是由近交带来的一个主要后果,许多研究都考虑近交与近交衰退间的关系,当有害隐性基因纯合化后,近交衰退便会发生,当种群中近交经常发生时,通过自然选择的作用,隐性有害基因得以清除,这样近交衰退的程度就很微弱,这个过程称为净化,致死与半致死基因可以立即从种群中清除,而微弱的有害基因很难被清除,近交衰退的程度能在正常种群中维持,但在小的隔离种群中不能维持。另外,近交衰退在植物生活史不同阶段发生的程度也不一样,近交衰退发生状况比较复杂,要完整地衡量植物生活史中的近交衰退常需相当大的精力[9]。即使存在近交,也不一定会带来近交衰退的负面效应,尤其是自交亲和的植物,已经历了遗传瓶颈清除了大多有害等位基因的种群,对近交具有一定的抗性[10]。

3 遗传漂变

遗传漂变是指等位基因频率在世代间的随机变化,它是非定向进化因子,其最终结果是使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固定,导致种群内等位基因的丢失,虽然频率较低的等位基因对遗传多样性的贡献较小,但对适应特殊环境却相当重要。当种群间缺少基因流时,遗传漂变会导致遗传多样性的丧失[11]。保护遗传学尤其关注那些引起小种群遗传丧失的因素,其中一个就是遗传漂变,遗传漂变在小种群中能够强烈的发生,在一个充分小的种群里,漂变甚至能压过自然选择的作用,最终导致适应性性遗传变异的损失及有害突变的积累[12]。

4 种群间基因流的改变

基因流作为一种进化力量具有重要作用,理论预测适当大小的基因流能有效防止遗传漂变,防止局部的、方向性选择的多样化效应,基因流尤其对小种群的进化具有强烈的影响[13]。植物种群间基因流主要表现为花粉、种子的扩散,是直接影响种群生存的最重要的过程,影响着种群间的遗传分化[14]。生境破碎限制了很多物种种群间的基因流,改变了基因流在种群内和种群间的分布格局。但也有研究显示,生境破碎增大了种群间的基因流,如同未破碎化的种群相比,Acer saccharum片断化种群间的基因流增加了[15]。种群间基因流在物种的微进化方面起着主要作用,当一个物种限定于一个缺乏外界基因流的小种群中时,它的遗传特征受遗传漂变及近交的影响非常强烈[16]。

5 小种群的局部灭绝

由于生境的破碎与丧失,一方面,致使植物适生空间的面积大幅度减少,并使环境中的不稳定因素增加,加大了物种灭绝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原先大面积的种群,在生境破碎日益严重的今天都有退变为小种群的危险,而小种群的生存又面临极大的遗传风险,更易受到环境波动、灾害和遗传多样性等随机因素的影响,灭绝概率较高。小种群常常面临拓殖新生境可能性的减小及病虫害暴发可能性增加的趋势[17]。

6 结语

生境破碎是当前自然环境的一个普遍现象,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威胁,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当对野生种群进行监测,进行种群生存力的分析,对数量下降的种群进行必要的人为干涉,以将其从受威胁状态中挽救出来,长期监测工作十分必要,分析种群在数十年甚至数百年里的变化情况,充分了解种群在破碎生境中的进化动态,为种群的保护提供指导。

7 参考文献

[1] EZARD T H G,TRAVIS J M J.The impact of habitat loss and fragmen-tation on genetic drift and fixation time[J].Oikos,2006,114(2):367-375.

[2] BACLES C F E,LOWE A J,ENNOS R A.Genetic effects of chronic habitat fragmentation on tree species:the case of Sorbus aucuparia in a deforested Scottish landscape[J].Molecular Ecology,2004,13(3):573-584.

[3] GIBBS J P.Demography versus habitat fragmentation as determinants of genetic variation in wild populations[J].Biological Conservation,2001,100(1):15-20.

[4] VANDEPITTE K,JACQUEMYN H,ROLDAN-RUIZ I,et al.Landscape genetics of the self-compatible forest herb Geum urbanum:effects of habitat age,fragmentation and local environment[J].Molecular Ecology,2007,16(19):4171-4179.

[5] WHITE T A,SEARLE J B.Genetic diversity and population size:island populations of the common shrew,Sorex araneus[J].Molecular Ecology,2007,16(10):2005-2016.

[6] CARDOSO S R S.High levels of genetic structuring as a result of popu-lation fragmentation in the tropical tree species Caesalpinia echinata Lam[J].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2005(14):1047-1057.

[7] ANDRIANOELINA O,FAVREAU B,RAMAMONJISOA L,et al.Small effect of fragmentation on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Dalbergia monticola,an endangered tree species of the eastern forest of Madagascar,detected by chloroplast and nuclear microsatellites[J].Annals of Botany,2009,104(6):1231-1242.

[8] 沈泽昊,吉成均.景观遗传学原理及其在生境片断化遗传效应研究中的应用[J].生态学报,2010,30(18):5066-5076.

[9] TAMAKI I,ISHIDA K,SETSUKO S,et al.Interpopulation variation in mating system and late-stage inbreeding depression in Magnolia stellata[J].Molecular Ecology,2009,18(11):2365-2374.

[10] KRAMER A T,ISON J L,ASHLEY M V,et al.The paradox of forest fragmentation genetics[J].Conservation Biology,2008,22(4):878-885.

[11] CHANG C S,CHOI D,KIM H,et al.Genetic diversity and mating system of the threatened plant Kirengeshoma palmate(Saxifragaceae)in Korea[J].Journal of Plant Research,2007,120(1):149-156.

[12] WILLI Y,BUSKIRK J V,SCHMID B,et al.Genetic isolation of fragme-nted populations is exacerbated by drift and selection[J].Journal of Evolutionary Biology,2007,20(2):534-542.

[13] ELLSTRAND N C,DEVLIN B,MARSHALL D L.Gene flow by pollen into small populations:Data from experimental and natural stands of wild radish[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1989, 86(22):9044-9047.

[14] BOHRER G I L,NATHAN R A N,VOLIS S.Effects of long-distance dispersal for metapopulation survival and genetic structure at ecological time and spatial scales[J].Journal of Ecology,2005,93(5):1029-1040.

[15] 李静,叶万辉,葛学军.生境片断化对植物的遗传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4(A02):193-199.

缺失的遗传学效应范文第5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分析;保护措施;利用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历史资源、文化资源、科学资源和经济资源,如果能够对其进行合理的利用,必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然而,从目前的现实情况看,我们大多数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概念还未建立,保护意识非常浅薄,大量极具保护价值的民间文化遗产正在逐渐从我们身边流失掉。为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我们进行认真梳理和深入挖掘,并寻找其合理的利用价值。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如下:

1、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不足

当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实际上,对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早已被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遗产”中于世纪之交启动的一个新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提出,或者说它之所以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不是偶然的,而是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我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陌生及认识不足,其原因:一是缺乏法规措施、缺乏智能资源、缺乏抢救保护资金;二是某些文化遗产的传承渠道不畅、原生态传承缺乏自觉、民俗流变冲击大;三是教育领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重视和价值认识,造成教育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相脱节,从而不能培养出提供文化遗产所需要的社会人才;四是缺乏对民族文化资源整体价值的评估,文化遗产保护观念相对滞后,缺乏正面主导参与等等。

2、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逐渐消亡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承载着民族一代代人的文化记忆,是民族多样性的文化符号,但这些记忆和符号是极易消失的,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忽略和忘记,且较之有形遗产,它们更加脆弱和不可再生。

比如,有一位扎巴老人能够演唱世界最长的史诗《格萨尔》,它能够演唱其中的34部,当他1986年逝世的时候,我们仅记录25部半,其余随着他的逝世而亡佚;满族坤宁宫祭神音乐中三弦和琵琶的伴奏乐谱也随着清王朝的灭亡而消失;千百年来传唱的川江号子曾经是长江的魂魄,如今已成没落的千古绝唱。类似的情况在国内,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还有很多。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强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全面保护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工程,它与物质文化遗产有天然的联系,二者是相辅相承,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有的甚至是一种伴生现象,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是其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是其文化遗承的基础。所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和宣传应该全面详细,不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割裂开来。

2、提倡原生态保护,建立规模适当的保护区

众所周知,野生动物的保护不能够依靠动物园圈养,必须依附相应的自然环境。与之相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要提倡原生态保护。

特定的文化空间产生了特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依赖特定的文化空间而生存。只有在相应的文化空间中才能认识特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面目,也只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放在它所依存的环境中加以保护,才能是完整的保护,其相关信息丢失得最少。有鉴于此,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有必要建立适当规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保护区,使被保护的遗产项目依其自然的生存方式得以延续。

3、利用地方文化馆,切实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方文化馆作为政府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是群众文化的龙头,在社会群众文化中具有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具有人才优势、阵地优势和资源优势等三大优势。

地方文化馆的业务干部可以围绕自身的业务,承担起本专业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关职责,还可以协调当地各类文化艺术骨干,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充分发挥自身具有的人才优势。地方文化馆还拥有群众文化活动设施,便于开展展示、培训、交流等活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保护、研究、展示的硬件,可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另外,地方文化馆还有着雄厚的资源优势,可以把宣传和介绍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重要任务,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宣传教育计划,推广全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是多层次、多角度的,科学、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将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魅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极为丰富,品类繁多,不仅有民间文学、民间美术、传统工艺、手工艺、还包括民族语言、服饰、饮食、风尚习俗以及民间仪式、节庆、竞技活动等表现形式,它们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如可将民间美术设计在人们的日常用品中,或产品的包装上面;将传统工艺、手工艺制作成有特色的纪念品;结合旅游开发,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平台,让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有一个鲜活再现的载体。可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并合理开发利用,有利于传承、延续、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文化魅力。

2、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一种经济资源,更是一种永恒的精神的宝藏。旅游业在当今时代的快速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机遇,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得到了切实的体现;同时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还是一种需要大力开发的旅游资源,它的发展潜力巨大。这种资源不同于普通的物质文化遗产,它更体现了一种精神力量;它能够充分展示出我们中华民族的独特魅力和丰富的内涵。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更多

企业文化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黑龙江省委奋斗杂志社

微生物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院

时代教育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成都日报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