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归集业务考察报告

归集业务考察报告

归集业务考察报告

归集业务考察报告范文第1篇

一、工程勘察设项目档案的内容及重要性

1、 工程勘察档案内容

指在勘察过程中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历史记录,是经过鉴定、整理并归档的项目文件。主要包括:勘察合同或委托书、勘察纲要、工程勘察报告正式文本、野外地质编录、原位测试、土岩试验报告、水样分析报告等全过程的原始资料,以及作业过程中的工程勘察野外工作验收表和成果审查过程中的工程勘察项目成果质量检查评定表。

2、工程勘察档案的重要性

工程勘察是建设工程的必须程序,是对场地、地基等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的查明,为工程建设的设计提供地质依据。关系工程的安全性,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二、工程勘察档案的特点

1、工程项目的阶段性使档案资料形成的阶段性

一项工程一般都要经过如勘察准备阶段、初步勘察阶段、勘察施工采样阶段。一个阶段勘察工作完成后再开展下一阶段的勘察工作。每个不同勘察阶段互相联系又有严格的区别,各个勘察阶段分别组成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由此决定勘察技术资料形成的阶段性。

2、工程档案组成的成套性

工程项目作都是按照严格的、科学的勘察程序,一个环节紧扣一个环节有规律地开展勘察工作。把一项工程勘察所形成的全部勘察技术文件资料及实验室资料,按项目组成一套完整、准确、系统的档案,其中每一张图纸、每一页文字或表格都是该套档案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就是它的成套性。

3、工程项目档案内容有很强的专业性

一项工程勘察是由多种专业技术人员按专业技术规范开展具体工作,既有一定分工,又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因此,工程勘察档案在收集整理时,都要考虑勘察技术资料专业性,以及专业之间的联系特点。明确图纸文件所属专业与工程勘察之间的类属关系。作为档案管理人员应学习勘察专业的基础知识,了解各专业的业务范围,能识别和区分各专业的图纸文件,不断提高文件材料分类的准确性,提高管理水平。

三、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重视不够

单位一般比较重视项目的取得及效益,认为档案管理就是后

勤服务工作,不直接参与项目的现场直接工作,只是简单的移交、接受和借阅登记管理,所以在安排人员落实待遇问题上难免有考虑不到,直接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和进步。

2、专业技术人员的档案意识不强

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只重视现场工作及报告编写,觉得报告已交出这个项目就结束了。对档案重要性认识不足,所以在工作中没有养成重视档案收集的习惯,造成项目原始记录不符合规范要求,野外勘探记录部分不完整,一些资料的签字不全等。一些技术人员可能因为项目多,在项目结束后不及时归档,长期保存在个人手中,这就容易造成损坏或丢失,影响档案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四、如何做好工程勘察项目档案的管理

1、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档案意识

对专业技术人员定期进行档案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归档意识,在工程项目档案形成时就严格按照档案管理要求进行收集整理。在项目质量管理中应加强对项目归档的要求,对专业技术人员设置奖罚办法,按规定完成档案资料移交后,才可视为完成整个项目工作。督促他们在项目完成后及时将资料归档。

2、建立健全工程档案管理制度

把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纳入日常工作,领导牵头,明确管理人员,从资料的收集,立卷归档,移交,调阅等方面制定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管理制度。

立卷归档和移交方面,是在项目完成后必须在规定时间归档,由项目负责人负责收资料,系统整理后,填写工程勘察项目资料存档交接表,项目负责人签字后,及时向部门档案管理员移交。内容应该包括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这样可以保证资料的及时归档。

档案资料的借阅也应有相应的规定,部门内部人员借阅,可以在档案室登记借阅,外部人员借阅应有部门领导签字同意。档案管理员要登记借阅日期并经常查看借阅目录催促及时归还,保证档案资料的完整,防止长期借阅在外容易丢失

3、按要求规范工程项目勘察档案归档

根据市建委检查提出的一些建议?我单位进一步完善了档案归档要求。?勘察报告编制工作是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原始资料编录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了保证勘察报告的质量,原始资料必须真实、系统、完整。因此,对岩土工程分析所依据的一切原始资料,均应及时整编和检查,各责任人应对所提交的成果资料正确性负责,内容应填写完整,各成果资料应有试验人(完成人)、检查人或审核人签字。对勘察原始资料的校审应真正落到实处。?工程勘察需存档的资料主要包括:工程合同及任务书、勘察纲要、原始资料(包括施工平面图、各种现场原始记录表、室内土工实验原始记录等)、各种图表的中间成果及计算过程、正式报告文本、审图中心审查意见及回复等。勘察报告必须有完成单位的公章、资质章、法定代表人,项目负责人、审核人、签章。

4、重视档案存档硬件设施的设立,配备必要的档案装具

硬件设施是档案管理的保证,单独设立一间档案室,配备必要的铁质档案柜,购买档案盒,每一个项目的勘察资料都是一个独立档案项目。所以档案柜档案盒需求量大,一个项目一个档案盒,归档整齐,一目了然,便于查找。

5、在管理工作中可以发挥和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

归集业务考察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人事档案;内容;来源;鉴别;利用

人事档案是组织人事等部门按照党的有关政策,在培养、选拔和任用干部等工作中,形成的记载个人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工作表现、工作实绩等内容的文件材料,是历史地、全面地考察了解和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中组部的《干部档案工作条例》,人事档案管理包括:档案管理的体制、机构和职责;档案的内容和分类;档案的管理范围;档案材料和收集、鉴别与归档;档案的保管与保护;档案的提供利用;档案的转递等。

人事档案作为国家档案中的一种特殊的档案,依据中央组织部及国家档案局的要求,在档案管理中有其完整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对档案材料的收集、鉴定、整理、查阅、保管范围以及转递程序都有原则上的要求,确保了人事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从规章制度上杜绝了涂改、撤换、销毁、伪造等违法违规事件的发生,保障了档案材料自身的原始性和真实性,保障了人事档案的利用价值。

人事档案不仅是考察了解和选拔干部的重要依据,更多的利用于人事工作中。档案作为记录个人经历,政治面貌,品德作风等内容的重要材料,在现阶段仍发挥着凭证、依据和参考的作用。

本文介绍人事档案管理的一些有关概念及知识,期望强化有关人事档案的概念及管理意识、了解有关人事档案知识,以利于人事档案的管理与科学的利用。

1 人事档案内容和分类

档案的内容分为;

第一类履历材料:履历表、简历表,干部、职工、教师、医务人员、军人、学生等类人员登记表,个人简历材料,更改姓名的材料。

第二类 自传材料:自传及属于自传性质的材料。

第三类 鉴定(含自我鉴定)、考核、考察材料。以鉴定为主要内容的各类人员登记表,组织正式出具的鉴定性的干部表现情况材料;作为干部任免、调动依据的正式考察综合材料;考核登记表,干部考核和民主评议的综合材料。

第四类 学历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材料。学历、学位、学绩、报考高等学校学生登记表、审查表、毕业登记表、学习和培训结业成绩表、学历证明材料、选拔留学生审查登记表;培训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表,专业技术职务考绩材料,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审批表等材料。

第五类 政治历史情况的审查材料。包括甄别、复查材料,审查结论、上级批复及有关的依据材料;入党、入团、参军、出国等政审材料;更改民族、年龄、国籍、参加工作时间等的组织审查意见,上级批复以及所依据的证明材料。

2 档案材料的来源与收集

人事档案材料产生于现实工作之中,从其来源看,有个人形成的,也有组织上形成;从材料形成过程来看,即有在现实工作中由组织和个人自然形成的,也有组织上为了解个人情况而专门布置填写的。所以人事档案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有材料增加。

档案材料主要来源、收集及补充约有以下途径:

2.1 通过组织、人事部门收集职工工作中形成的档案材料。

2.2 通过教育院校、培训部门收集学生登记表、报考登记表、毕业生登记表、学习成绩表、学位审批材料、学历证明、培训结业成绩、鉴定等材料。

2.3 通过所在单位收集在党、团组织建设中形成的入团材料、已批准转正的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入党申请书、转正申请书、自传、政审材料、党员登记表、个人总结、退党等组织意见材料。

2.4 通过评定专业技术资格部门,收集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工作中形成的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申报表、专业技术职务考绩材料、聘任专业职务的审批表、晋升专业职务(职称)审批表。

2.5 通过有关部门收集表彰奖励活动中形成的先进工作者的登记表、先进模范事迹材料等。

2.6 通过纪律检查、监察、司法及有关的行政部门,收集形成的处分决定、免予处分的处理意见、记过材料、查证核实报告、上级批复、个人对处分决定的意见、本人检查、交待材料、通报批评材料,法院判决书,复查甄别报告、决定、上级批复材料。

2.7 通过审计部门收集形成的对经济工作中的评价材料,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等材料。

2.8 通过科技部门、报刊等收集科研成果及重大影响的论文、著作、译著等的目录。

2.9 通过卫生部门收集工作人员因病、工伤、意处事故、致残的体检表、鉴定等有关材料。

3 档案材料的鉴别及归档要求

为保证档案材料的原始性、客观真实性,保证人事档案的安全与利用,严格控制进档材料的来源与收集是必要的,对档案材料的鉴别也是必不可少的:

鉴别归档材料,必须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以有关规定为依据,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形成材料的历史条件、材料的主要内容、用途及保存价值,确定材料是否归档。

对收集、补充的档案材料必须来源清楚,甄别材料的真伪及价值,确定材料是否归档。

属于归档的材料应真实客观,材料必须文字清楚,对象明确,手续完备,属于成套的材料必须完整齐全,有些材料需经组织审查盖章或本人签字后方能归入档案。

归档材料应是原件,一般不得使用复印件代替原件存档。

4 利用人事档案的有关查阅原则

查阅档案单位及查阅人,在其批准权限、职责范围内,因工作需要查阅和借用干部档案,须以《干部档案工作条例》中的查阅原则为依据,遵守档案的提供利用之规定。

查阅单位及查阅人应携带填写规范、经单位组织负责人批准并加盖公章的《查阅人事档案介绍信》,填写查阅《干部档案审批表》查阅档案,不得凭借调查证明材料介绍信查阅干部档案。

凡查阅干部人事档案,利用单位应派中共党员干部到保管单位查阅室查阅,档案一般不外借,如必须借出使用,要说明理由,经主管部门负责人批准并严格履行登记手续,限期归还,妥善保管,严格保密,不得擅自转借,不准交给无关人员和本人翻阅。

查阅干部人事档案一般要求两人或两人以上,查阅档案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制度和阅档规定,严禁涂改、圈划、抽取、撤换档案材料;任何个人不得查阅或借用本人及其直系亲属的档案。

借用、查阅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拍摄复制档案内容,因工作需要从档案中取证的,须经档案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办理。复制的档案材料,不得给无关人员观看或自行转递,用毕负责销毁。

参考文献

归集业务考察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原始资料档案;收集与管理;具体措施

在工程地质勘察的过程中,把所获得的勘察原始资料和信息进行收集、整理,是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随着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工程地质勘察原始资料档案的收集与管理工作正在不断完善,但还存在档案资料不完整、缺乏统一的管理模式,缺乏复合型档案管理人员等问题。

一、工程地质勘察原始资料档案的特征

(一)专业性。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包含了勘察、室内土工试验,波速测试、静力触探试验等多样化的专业知识和学科,这就使其档案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多样性,一般情况下不同的专业技术文件不能混为一体。因此在工程地质勘察原始资料档案的管理工作中,要求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从而能快速精准地区分各专业的文件及相关图纸,进而对相关文件进行正确的分类处理。

(二)系统性。工程地质勘察一般是以独立的工程建O项目作为对象,勘察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是有效连接在一起的,使工程勘察技术资料同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其他资料有机地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其中的每一个部分都不可缺失。

(三)阶段性。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具有特定的流动性,只有在野外作业完成后才能进行资料整理、提供勘察报告、土工试验报告、波速测试报告、静力触探试验报告等。在不同阶段的勘察工作中,产生有不同的技术资料,管理人员要做好具体的阶段性资料的收集整理,并且要注意不同阶段勘察资料之间的关联性。

(四)时效性。因为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具有针对性,仅服务于相应的工程项目。这个原因导致在项目设计、施工阶段对勘察报告会进行反复的查阅和使用。在项目竣工以后,对勘察报告的使用率会随之降低。所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及相关资料的档案具备的时效性特别强,其作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减。

二、工程地质勘察原始资料的收集内容

在收集工程地质勘察原始资料时,不仅要对工程勘察原始资料进行收集,还要对工程勘察的由来、工作过程以及工作成果进行收集。一般情况下,收集资料时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第一,把业主提交的工程项目批准文件、施工或勘察许可文件、工程项目的坐标与标高资料、项目已有的技术资料和图件、勘察合同文件、勘察任务书等原始文件进行统一的收集保存;

第二,针对各个勘察任务书要求,将勘察部门所编写的工程地质勘察大纲文件以及在勘察过程中调整大纲相应的批文等资料一并收集保存;

第三,收集在勘察工作完成后所编写的勘察报告、土工试验报告、波速测试报告等相关报告以及相关的图、表资料和勘察原始记录表、原位测试记录表、钻探原始记录表等;

第四,相关专家的咨询意见、施工图审查意见等相关图文资料以及工程勘察过程中所采用的工程地质调查、工程地质测绘及长期观测等形成的全部原始资料进行收集管理归档。

三、做好工程地质勘察原始资料档案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对工程档案管理加以重视。所谓的重视,就是要深刻认识工程地质勘察在经济建设中“防灾”的重要性,特别是分管领导要重视档案管理工作,设立档案管理机构,配备相关人员,比较大的项目要配备兼职资料收集、保管人员。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还要具备协调技术人员或兼职档案人员、相关部门的能力。建立和完善工程地质勘察的档案管理机制,制定科学的激励和约束制度,激发档案管理人员、兼职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责任心,提高档案资料收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从而保障技术资料档案的真实科学、规范严谨。

(二)把现代科技运用到档案管理中。传统的档案管理手段会一定程度地增加工作量,工作枯燥繁杂,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有所削减,降低工作效率。在新形势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加强数据库建设,使工程地质勘察档案管理进入电子化和数字化时代是档案管理的必然要求。要在工程地质勘察档案管理中投入必要的硬件和软件设施,进一步保障工程地质勘察原始资料在传输和应用工作中的安全性,夯实工程地质勘察原始资料的使用基础。

(三)建设全面的档案管理制度。制度建设是搞好管理的必要途径,档案管理部门要依据法律法规和单位的管理制度制定档案管理和工程地质勘察档案管理制度,规范档案管理。根据工程项目的特征,制定符合实际的工程地质勘察档案资料收集工作规则,做好规范的表格以及验收凭据单等资料,这也是把工程地质勘察档案管理好的基础。通过制度,让管理档案的人员、技术人员明晰自身所要承担的工作责任,加强责任心以及法律意识。这样才能保障工程地质勘察档案的完整、真实、科学。

四、结语

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使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变得越来越繁重,勘察技术和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做好工程地质勘察原始资料档案的收集与管理工作有利于工程项目设计、施工的顺利进行。在收集管理过程中,建立、健全统一的档案管理模式,重视加强工程地质勘察复合型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不断总结工程地质勘察档案收集与管理经验,确保工程地质勘察资料档案收集的完整性,使工程地质勘察资料档案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陈h,郎宏彦.如何做好工程地质勘察档案管理工作[A].《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6.

归集业务考察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基层;劳动保障监察;档案管理;问题;对策

劳动保障监察案卷档案是指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在依法开展劳动保障监督检查和处理各类劳动用工举报投诉案件过程中形成的,能反映案件真实情况、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证物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是整个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的经验总结,它充分反映了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业务技术水平和辖区内企业用工情况,同时,它也是劳动违法案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或涉嫌犯罪移送公安机关查处的原始凭据,是做好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重要环节。为进一步促进劳动保障监察案卷档案管理工作,现就基层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在案卷档案收集、整理、归档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一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

(一)案卷中执法文书制作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如下:

1. 执法文书制作内容表述不准或过于简单。主要表现在引用法律法规不准确、不完整;执法人员随意使用难懂的简略用语、方言和口头语,叙述事实逻辑混乱,表述不清;涂改现象严重,使档案失去应有的原始性和可靠性,降低了其参考价值。

2.填写劳动保障监察文书时空项严重。如各类文书的编号、签发日期、负责人、经办人签字、行政机关名称等空项严重或填写不全,对文书的真实性和后期的档案整理都造成了影响

3.卷宗内执法文书不全。如无投诉登记表、立案登记表、送达回执或结案报告等,如在办理欠薪案件中,经常在办案过程中因劳资双方协商达成一致,案件了结,而执法人员多因事情已解决,思想松懈,疏忽对案件文书的完善,甚至出现连结案报告都不写的现象。

4.案卷内文书装订顺序不统一。由于没有统一的装订要求,文书装订过程中存在随意性,经常出现同类文书装订位置不同的现象。

(二)案卷收集、归档不规范。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劳动保障监察案卷归档范围不明确,入档归档不及时。长期以来对劳动监察案卷归档范围、时效不明确。时效唯一可以依据的是《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5号),其中第四十条只是作了“劳动保障监察案件结案后应建立档案,档案资料应当至少保存3年”规定;对档案资料归档范围界限模糊,没有明确的规定。而在实际处理案件过程中,所有材料都由承办人掌握,根本不可能及时整理归档。等案件处理完毕后,经常出现部分材料漏报,甚至丢失,造成档案材料不全,不能充分表达执法监督力度的可靠性。

2.证据材料收集不全,提取不规范。对依法所得的物证,如工资表、考勤表、缴纳各项社会保险票据等复印件,未能注明来源,要求提供者签名,单位盖章、注明日期等,降低档案材料的可信度。

3.档案管理人员技术力量薄弱。一是基层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往往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够,档案管理人员多为兼职,职责不明确,在工作时不能够兢兢业业、全心全意投入,对档案业务知识了解甚少,对档案的查阅、抄录、复制、借出随意。且针对劳动保障监察案件办理流程复杂,过程周期长,需存档保留资料量大的实际情况,在工作中,难免常出现各种漏洞、错误,泄密和丢失情况时有发生,造成档案资料管理混乱,许多信息不能被有效地挖掘和利用。二是缺乏先进的档案管理技能,档案的存储管理多使用纸张存放,极易损坏、流失,绝大部分工作都通过手录完成,工作效率低。特别对执法过程中收集的大量影像资料,电子材料等缺乏专业的整理、保管方法,极易丢失,泄密。

二、对策和措施

(一)加强培训,掌握技能。要选用政治素质较好、熟悉档案管理工作、懂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热心于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和责任心较强的执法人员,担任专职的档案管理员。同时,要加强思想教育和业务学习培训,使执法人员和档案管理人员更好地掌握文书制作、材料收集的技能和方法,做到及时收集、定时移交,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不断加强档案管理人员思想教育,使其深刻认识劳动保障监察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严格遵守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杜绝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涂改、伪造、泄漏他人信息等严重问题的发生;

(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要按照《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订适合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档案保管保密制度》等,对档案的书写、收集、整理、编目、装订、查阅等一系列问题作出具体详细规定,使得劳动保障监察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不断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案卷档案管理,有效保护和利用档案,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三)加大投入,实现劳动保障监察档案管理信息化。积极开发劳动保障监察案卷档案管理计算机软件,对劳动保障档案管理工作环境进行数字化、信息化改革,及时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档案的记录和管理,实现劳动保障监察案件办理、档案管理信息化。在建档、调档、归档过程中,全部使用计算机录入、查询,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从传统档案管理向数字化档案管理的转变。特别是应针对企业建立一种能够及时更新、实时监管的电子档案,根据“两网化”建设要求,对企业建立一企一档的电子化管理手段,及时汇总分析企业用工信息及劳动者的状况,以便能够实时了解企业用工动态,加强对企业用工的监督管理。

【参考文献】

[1]李永强.浅谈当前劳动保障监察案卷档案的管理财会审计,2015(35).

归集业务考察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年报 自利性归因 成因 对策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证券市场逐步走向规范化和法制化。然而连接企业和信息使用者的媒介――财务报告,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会计造假问题屡见不鲜。财务报告包括数据信息与语言信息,对会计信息的操纵可以从数据和语言两个方面进行。近年来,我国会计学界对盈余管理等会计数据信息操纵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对于会计语言信息披露的研究才刚刚起步。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公司财务报告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语言信息的披露在整个财务报告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自利性归因行为是语言信息操纵的一种重要形式,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自利性归因现象,对此进行研究非常必要。

二、自利性归因的含义及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自利性归因”是上市公司操纵语言信息最常见的手段之一。“归因”是指对某一事件结果的原因解释。组织行为学认为,人们在归因过程中存在自利性倾向,关于事件真实原因的信息在加工过程中有可能被筛选过。在企业中,自利性归因被定义为:在业绩表现好时管理层将之归功于自己的主观努力,在业绩表现差时归结为外部经济环境因素。

自利性归因表现为以管理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内部归因倾向或外部归因倾向。若业绩好时,管理层更多的提及自己正确决策、有效管理等内部因素;若业绩差时,管理层更多的提及经济不景气、市场萧条等外部因素。会计信息是外部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的最重要的途径并依其做出经济决策,自利性归因会导致提供的会计信息不真实、不可靠、不客观,从而误导信息使用者并给其造成损失。

三、自利性归因的成因

(一)信息不对称为自利性归因行为提供了可能

现代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形成委托关系,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人比公司的股东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更了解公司的状况,往往拥有比委托人更多的关于经营决策方面的私有信息。信息不对称有可能诱发道德风险,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出现损害股东利益、增加管理者财富的行为。为避免道德风险,所有者即股东与经营者(管理者)签订契约,以公司的经营业绩评价经营者是否称职,决定经营者的报酬以及将来是否继续被聘任。公司的业绩由自然状态(公司外部经营环境)和人行动(公司内部管理层工作成效)决定。由于自然状态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且不能直接观测管理层工作的努力程度,绝大多数股东无法明确判断公司的最终结果(业绩上升或下降)是管理层行为所致,还是自然状态结果。管理层拥有信息优势,在向股东报告和解释公司业绩结果时,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有可能在行动结果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对自然状态和自身努力程度的真实信息进行加工和管理,以逃避受托责任。

(二)公司治理结构影响自利性归因的程度

根据公司利益各方的关系类型,公司治理模式可以分为型、剥夺型和混合型。主要区别在于股权集中度不同,型股权最为分散,剥夺型股权最为集中,混合型股权集中度居中。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影响了语言信息披露,从而影响自利性归因程度。

在股权高度分散的情况下,一方面股东远离企业,加剧了信息不对称;另一方面,由于监督经理要付出成本,分散的股东们不会主动去监督经理。股东对公司内部信息缺失较为严重,只能通过管理层对外披露的信息来了解企业情况,业绩是考评管理层的主要指标。此时,经理层既有能力又有动机操纵语言信息,归因方面则可能表现为夸大经营业绩,呈现形势大好的前景。若是盈利减少则可能用各种借口开脱责任,多强调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因素,较少归因于内部管理不善、缺乏对环境的适应力等。股权比较分散的公司治理模式,自利性归因程度比较强。

在股权高度集中的情况下,大股东有动机去监督管理层,积极参与公司治理,提高企业绩效、增加企业价值。在这类公司中,大股东对公司的情况比较熟悉,对公司外部信息披露依赖程度弱。当大股东对企业拥有超过其股权比例的控制,往往会通过内部交易侵害小股东的利益。大股东可能授意管理层进行语言信息操纵,虽也有自利性归因行为,但管理层与大股东利益相对一致,业绩已经不是考核管理层的唯一指标,管理层进行业绩自利性归因的动机和压力比较弱。

(三)管理层利益的考虑及信息操纵的风险推动了自利性归因

根据理性经济人假设,每个人都是自利的,包括管理层和股东,都希望尽可能扩大自身的财富。但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并不总是一致。管理层作为委托关系中的受托人,公司业绩决定了其经济利益、是否继续受聘及在整个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声誉;若为国有企业的管理层,业绩好坏还决定了其政治前途。所以出于自身经济和政治利益的考虑,管理层有粉饰业绩的动机。

反映企业业绩的财务报告分为语言信息和数据信息。数据信息一直是信息使用者关注的重心,从内容到形式上都有严格的规范,更直观、更具可比性,操纵数据信息难度较大且容易被监管者察觉从而受到法律制裁。语言信息以股东情况、治理结构、董事会报告、监事会报告、重要事项等非财务信息为主,内容和形式上没有严格规范,操纵或引导他人对企业形成某种良好印象或有利归因的过程更加隐蔽。自利性归因是语言信息操纵的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在业绩表现好时将其归功于自身行动(内部归因),在业绩差时将其归因于经济环境(外部归因),且业绩归因内容被包括在董事会报告中,不需要经过严格的外部监管,操纵空间相对于会计报表要大得多。管理层出于对信息操纵的难易程度及风险的考虑从而会选择业绩自利性归因。

相关期刊更多

贵州统计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贵州统计局

有机硅材料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蓝晨光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贵州农机化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贵州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