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油矿地质学

油矿地质学

油矿地质学

油矿地质学范文第1篇

抗日战争,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从1937年“七七”事变国民政府发表《告全体将士书》至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结束,历时八年,被称为“八年抗战”。抗战中,众多的石油专家虽然没有走上抗日前线,和日本侵略者面对面进行浴血奋战,但在一滴石油一滴血的能源生死战中,他们在特殊的领域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支持着抗战——或在敌占区默默抗争,或埋头学术研究和著述,或投身实业为前线输送能源……用行动证明他们不仅是中国石油工业的脊梁,更是与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一分子。时逢抗战胜利70周年,本文截取了这些石油专家们抗战时期的生活、学习、工作的片断,以此向他们表达由衷的敬意。

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爆发后不久,日军了占领北平。章鸿钊因年迈多病,行走不便,还要照顾长期卧病在床的儿子,所以就滞留在城中。当时,还有几位他的学生和地质学界的干部也没有离开北平。章鸿钊知道,如果他们落在日本军国主义者手里,不是被迫害就是被逼当汉奸。于是,他来到学生们家中,恳切规劝他们离开:“你们还年轻,情况和我们不同,日本人正想利用你们,你们应即速离开北平!”在章鸿钊晓以民族大义的规劝和催促下,学生们醒悟过来,相继逃离北平,奔赴抗战大后方。

章鸿钊困居北平期间,极少出门,也少有客人往来,读书和著述成了他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他一边细心照顾着儿子,一边完成了《古矿录》的写作,并编制了《古矿分布图》。1938年《古矿录》完稿时,华北地区大部已为日寇盘踞,心情沉郁的章鸿钊在卷首填了一阙《水调歌头·好江山》,词末有“不信江山改,依旧好江山”两句,直截了当地表达了他相信全民坚持抗战必能驱逐外虏、恢复中华的爱国情怀。可以说,这期间的每一页文字,都是他的精神支柱,饱含着民族复兴、一血国耻的期待。

此时,章鸿钊在北平没有固定的收入,孩子看病又需要钱,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当时一部分文化、科学界的“名流”投靠了日伪政府,谋求到一官半职,或为生计,或求腾达。日本军国主义者也想利用他是留日地质学家这一背景,多次登门拜访,重金聘请他担任地质研究所所长,他毫不客气地拒绝了。他宁可变卖珍贵的藏书过穷日子,也决不与日本侵略者同流合污过“好日子”。

1940年,卧病在床9年的儿子病逝后,他自己不小心又摔坏了腿。他在北平养了一年多的病,在1943年秋迁往上海寄居在亲友家中,仍然没有停下著述与研究。

八年抗战,他是在敌占区度过的。作为一个学者,他没有铁马冰河的豪迈,但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坚贞,拒绝了日本军国主义者的硬逼利诱,表现出一介书生的民族气节,这已足够让后人记住他。

“七七”事变发生时,翁文灏正在莫斯科参加第十七届国际地质学大会。回国后,一介书生阴差阳错地加官晋爵,也许与抗战中的民国政府急需能源支撑不无关系,但不管命运如何弄人,他在抗战中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翁文灏在抗战中的贡献首先是主持沿海工矿企业的内迁,有效保存了中国工业的实力。日军攻打上海时,翁文灏担任工矿调查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开始着手组织沿海工矿企业的内迁。据统计,抗战时期由官方协助内迁的民营厂矿共448家,机器材料70900吨,技工12080人。至于国营的资委会各厂、兵工署所属兵工厂等也同时全部内迁西南,且规模较民营企业更为庞大。厂矿内迁实现了中国工业建设的重心由东南到西南大后方的转移,保护了国家工业资源,为支援抗战发挥了巨大作用。

翁文灏在抗战中的第二大贡献是组织后方工矿业的发展建设。1938年5月,翁文灏就任经济部长。此时海运通道和铁路大部分被日军封锁和占领,中方运输主要依赖公路,汽、柴油消耗量很大。面对“一滴汽油一滴血”绝境,在翁文灏的组织领导下,于1941年3月开始开发玉门油矿,创办了中国自己的石油工业。抗战时期,玉门实现钻井61口,原油产量约7866多万加仑,给抗战提供了较为稳定的能源保障。除开发玉门油矿外,他还在在江西、湖南、四川等地组织领导开掘钨矿、锑矿、煤矿和开办酒精厂等,为抗战军需和我国工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抗战胜利后,翁文灏一度辞官,后来却又鬼使神差地当了六个月零两天的行政院长,因此而被中共列入战犯名单。很多史学家因此评他是书生为官,误入歧途。新中国成立后,翁文灏克服诸多困难,辗转从海外回国,为新中国的石油工业发展效力,但也受到了很多不公正的待遇。翁文灏为官虽不太成功,作为地质学家却为国出了不少力。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说他是“有爱国心的国民党军政人员”,是对他很公正的评价。

颠沛流离的李四光

李四光,地质学家。为创立地质力学理论和中国“两弹”的研发作出了重大贡献。

“七七”事变爆发时,李四光正在南京担任民国政府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南京沦陷后,地质研究所也在李四光主持下,先是短暂搬到江西庐山,然后又迁往广西桂林,最后转投重庆。可以说,李四光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抗战生涯的。

在广西,地质研究所与物理所合租了环湖东路的一座两层楼房,但不久便被日机炸塌近半。李四光只好又将地质研究所搬到了乐群路四会街一座十分破旧的建筑物里,他在大门口挂了一个大灯笼,上书“抗战到底”四字,以示投身抗战的决心。但这里也是日军战机经常光顾的地方,住了两年后就不得不搬到良丰,这才算稍稍稳定了一些。

在广西期间,在战乱中饱尝动荡之苦的李四光一直没有放下自己的地质事业,先后出版了专著《中国地质学》《大陆漂流》,发表了《鄂西川东湘西桂北第四纪冰期现象述要》《广西台地构造之轮廓》等学术论文。另外,他应邀担任了桂林科学实验馆馆长,全力支持当地的经济建设。

1944年6月,在中国战场上进行垂死挣扎的日军从湘桂路直扑桂林。李四光不得不带着同事、家人再次踏上了逃难的路。在去贵阳的途中,李四光不幸染上了疟疾,身体十分衰弱,走了20多天才抵达贵阳。身体虚弱的李四光一落脚就带领同事和学生再次考察附近的地质和第四纪冰川遗迹,并写成了论文《贵州高原冰川之残迹》。可以说,李四光逃难的路,也是进行科研的路。

没多久,桂林、柳州失守,贵阳告急。没安顿多久的李四光只得告别贵阳,奔向重庆。李四光夫妇最终在重庆沙坪坝租到了一所小楼,暂时定居下来。这时候的李四光的身体状况很差,但却始终没有放弃学术研究。1945年4、5月间,他在重庆大学和中央大学联合举行的学术报告会上,作了一次著名的演讲,这次演讲报告后来被整理成了著名《地质力学之基地与方法》。

这是李四光第一次系统地总结地质力学的概述与方法,对地质力学这门科学的建立具有深远意义。

日本军国主义投降后,对挑动内战的蒋家王朝大为失望的李四光先后在上海、杭州等地养病。1948年出国参加了第十八届国际地质学会,之后赴法国、瑞士等地休养。新中国成立后,他冲破阻挠毅然回国,为新中国的地质科学和石油勘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学家、知名预测论专家翁文灏的堂弟。“七七”事变爆发时,考取中英“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的翁文波,正在英国伦敦大学皇家学院学习应用物理。1939年毕业时,翁文波知道危难中的祖国需要他这样的人才回去效力,于是谢绝了国外优厚的待遇和友人再三挽留,取道法国、越南辗转回国。

回国后,翁文波在中央大学讲授地球物理勘探课程。他在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同时,还亲自参加了石油勘探工作,为抗战一线寻找能源。当时,四川石油勘探处正在巴县石油沟钻探,翁文波采用1M电位电极系成功地测出了电阻率曲线。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利用电测技术测井,翁文波因此被称为“中国的测井之父”。

玉门油矿发现主力油层的消息传来后,翁文波毅然辞职,带着自制的重力仪、罗盘磁变仪、测井仪等仪器奔赴玉门,决心利用自己所长报效祖国。他应用物探技术指导钻井,将取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写成了《甘肃油矿物理探矿报告》。1945年10月,翁文波在玉门组建了我国第一支重磁电测量队,沿河西走廊进行重磁力普查勘探,完成了《甘肃走廊西部重力测量提要》报告,绘制了河西走廊十万分之一的地质、重力综合图20余幅。

抗战线束后,翁文波到总部在上海的中国石油公司勘探室任职。1949年5月上海解放时,翁文波把勘探室的进口地震仪和一些资料,作为对新中国成立的一份厚礼,交给了接管中国石油公司的军代表。1950年,我国成立了第一支地震勘探队,这台进口地震仪发挥了很大作用,中国石油地球物理勘探事业由此揭开了新的一页。

玉门油田奠基人孙健初

孙健初,石油地质学家,玉门油田奠基人。

1937年初,国民政府“中国煤油探矿公司筹备处”组建了由孙健初和美国专家韦勒、萨顿等人组成的“西北地质矿产试探队”,到玉门老君庙考察石油河两岸地层断裂情况。在这期间,“七七事变”爆发后,大片国土沦入敌手,随即南京失陷。考察告一段落的孙健初等人无法再回南京,只好改道重庆。

翌年4月,孙健初等人写出《甘青两省石油地质调查报告,》提交给行政院秘书长翁文灏,报告肯定了玉门地质条件很好,有希望找到储量可观的油田,并提出“战时可考虑开采”的意见。不久,翁文灏找孙健初详谈玉门勘探开发的事情,孙健初回答:“抗战军兴,海路多被日军封锁,洋油来之不易。如果我们立即开发玉门,当有助于抗战,利之于民,价值无量。”

在翁文灏的努力下,资源委员会决定开采玉门油矿。不久,孙健初接到了前往甘肃玉门探勘油田地质的命令。他和严爽等人经过47个日日夜夜的奋战,获得了大量地质资料,提出了钻井探油计划,确定了钻井井位。

1939年3月,第一部从陕甘宁边区借来的钻机运抵老君庙,钻探130米即见油流,日产量达20桶,从此揭开了开发玉门油田的序幕。

抗战期间,孙健初曾经到美国考察和进修。1946年回国后担任甘肃油矿局勘探处处长。新中国成立后,担任石油管理总局勘探处处长等职。1954年,孙健初去世两周年,玉门油矿建成“孙健初同志纪念碑”,以纪念这位杰出的石油地质学家,孙健初的名字也一直是和玉门油矿联系在一起,受到后人敬仰。

越过崎岖而致复兴的孙越崎

孙越崎,我国现代能源工业的创办人和奠基人之一,被尊称为"工矿泰斗"。

孙越崎原名孙毓麒。袁世凯政府受日本帝国主义胁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后,孙毓麒深感国运崎岖,有亡国之忧,故改名越崎,以期努力推动中国越过崎岖而致复兴。年少更名,足见孙越崎坚定的爱国情怀。

孙越崎在天津北洋大学矿冶科毕业后,曾经在东北边陲穆棱从事了6年煤炭勘探开发。1927年,时任北京地质调查所所长的翁文灏到该矿调查后写了一本《吉林穆棱煤矿纪实》,书中谈及孙越崎评价颇高:“今观孙君之一出学校,即入穷山,数载辛勤,卒创大业,其奋发兴起者当如何?”

此后,孙越崎相继进入美国斯坦福大、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并到英、法、德各国参观了煤矿建设。饱学工矿建设经验的孙越崎在1932年秋回到哈尔滨时,却看到此时的东北正在日寇铁蹄的蹂躏之下,他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亡国奴。孙越崎悲愤盈胸,只得逃离东北。在翁文灏的举荐下,先后担任了陕北石油探勘处处长、河南焦作中福煤矿总经理,在石油勘探和煤矿开发领域均取得了很大成绩。

“七七”事变之后,国家到了生死存亡之时,孙越崎实业救国的信念更加坚定,他以带入四川的中福煤矿器材为根本,先后与民生公司、盐务总局和四川银行等相继开办改建了年产50万吨的天府煤矿和其他3个年产40万吨的煤矿,有力地支持了艰苦卓绝的抗战。

1940年,国民政府成立了甘肃油矿局,任命孙越崎为总经理,开始开发玉门石油。孙越崎组建了中国第一支油矿钻井队,在严爽、孙健初等人的共同努力下,不久,中国人自己第一次打出了石油。抗战期间,玉门油矿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饱经日机轰炸、1942年井喷大火和1943年特大洪水等重重艰难险阻,共钻井61口,产原油7866万加仑,满足了西北和重庆等地的军、民油料供应。

当时蒋介石给孙越崎寄来一份专用密电码,孙越崎可以直接与他联系。不过,这个对政治一窍不通的实业家,只用这个密电码做了一件事,给蒋介石发了个请求支持空油桶的电报。蒋介石接电后,立即命令军队后勤部拨3万个53加仑的空油桶到玉门,解决了炼油厂储油的问题。

甘肃油矿总局设在重庆,距玉门油矿老君庙矿场2500多公里。孙越崎每年夏秋两季在老君庙矿场督促生产建设,冬春季则在重庆经营天府等4个煤矿,且业绩辉煌,人们都称颂他为大后方的“煤炭与石油大王”。

抗战胜利后,孙越崎曾任国民政府行政院政务委员兼资源委员会委员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他曾担任政务院财经委员会计划局副局长等职,直到1995年12月9日去世,一直在为祖国的能源事业奔忙着。

“中国炼油第一人”金开英

金开英,前半生在大陆主持玉门油厂,后半生在台湾主持“中油”公司,海峡两岸的石油人称他为“中国炼油第一人”。

抗战期间,为了解决燃料不足的问题,大后方的企业家们制出了酒精、桐油等汽油替代油料。金开英创建的“动力油料厂”在植物油提炼轻油方面就获得了成功。此方法虽然可行,但产量有限,就抗战时的全国需求而言,只是杯水车薪而已。

要想最终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必须拥有自己的石油工业。此时,玉门油矿已经出油,但如何炼制又成了当务之急。鉴于金开英在动力油料厂成绩卓著,民国政府决定派他去玉门办炼油厂。

1941年3月16日,甘肃油矿筹备处和动力油料厂合并成立甘肃油矿局,由矿场和炼厂两部分组成。矿场负责石油勘探开采,由著名地质勘探专家严爽任矿长;炼厂负责原油的炼制和油品生产,由金开英任厂长。

那个年代,想在日军的包围中去购买设备,是难上加难。金开英就在国内收购了一些钢管钢材、车床闸门等,自行设计制造了釜式蒸馏炼油炉,使开采出的原油终于变成了汽油、柴油和其它油品。1939年到1945年间,金开英的炼厂炼产汽油1303万加仑,煤油511万加仑,柴油近72万加仑,此外还有石蜡等副产品。这点产量在今天来看微不足道,但是当时却给抗战输送了宝贵的血液。

抗战期间,金开英的妻儿老母仍然居住在北平,饱受日寇的欺压。他的长女蔚斯在1943年冲破日军封锁线,万里寻父来到老君庙,金开英却已经认不出自己的女儿了。后来,他想送女儿到重庆读书,但工资微薄,只好卖掉了英文打字机才凑足路费、学费。

油矿地质学范文第2篇

关键字:内蒙古东部 油页岩 开发

内蒙古东部地区油页岩资源经过统计,资源储量共计3991.61亿吨,折页岩油227.97亿吨。其中矿区探明、查明资源储量2.69亿吨,折页岩油0.15亿吨。预测资源储量3991.61亿吨,折页岩油116.3亿吨。内蒙古东部地区油页岩资源开发条件优越,潜力巨大。

一、分布集中,便于整装规划、开发

本区油页岩主要分布于通辽市的开鲁坳陷及其周边中生代卫星湖泊内。具有分布集中、规模巨大、“品质”良好的特征,适于规模开发。

1. 具调查,开鲁坳陷预测资源储量3995亿吨以上,包括了全部亿吨以上预测区和杨树沟油页岩的探明资源储量。整体看开鲁坳陷预测资源量相当于吉林省农安地区的三倍,超出全国首轮油页岩资源评估对整个松辽盆地估算的资源储量。

2. 油页岩层系集中。全部形成于中生代的晚白垩世温暖潮湿的湖泛期浅―深湖相环境中。总厚度大,一般超过30m,厚处可达70m。

3. 油页岩干酪根为腐泥、腐殖腐泥型,为浮游蓝藻生物,少有陆相生物成因类型,属优质油页岩。且含油率分布稳定,一般均在5~6%之间。

4. 埋藏较浅,小于500米者近半,便于露天或井工开采,同时也适宜考虑原位开发。同时,开鲁坳陷地处平原,断裂不发育,盆地构造形态相对完整,是地下干馏提取页岩油的有利场所。

二、外部开发条件优越

1. 自然、地理

通辽市海拔一般仅300~400m,地势相对平坦,便于野外作业;区内气候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5~6℃。降水量350~400ml,占蒸发量1/3。无霜期达160天。气候对矿山开采影响小。

2. 交通、运输及通讯

通辽市是内蒙古东部地区的一个交通枢纽。铁路有集通线、京通线、同霍线、通海线等铁路,是多条铁路的交汇地。公路四通八达,有通往北京、呼和浩特、海拉尔及东北三省的航空,交通十分方便。开鲁坳陷坐落于开鲁县范围内,其南部延至奈曼旗。距通辽市仅几十km。交通十分方便,外部运输条件颇为良好。

3. 供水、供电

通辽电厂是东北电网的主力骨干电厂,供电充足。开鲁坳陷内有西辽河、新开河及南部牦牛河等河流,能充分保障大型矿业生产基地用水。

4. 区域经济与社会环境

通辽市土地肥沃,以农牧业为主,是自治区主要产粮地区,也是人们所称“黄牛之乡”,全国良种细毛羊繁育基地和生猪主要产区。全市森林覆盖率大于13%,是全国最大木本油料及冠果生产基地。区内有霍林河煤田是全国著名的五大露天煤矿,此外有硅砂及小规模金属矿产地。但总的来讲,通辽市是内蒙古全区矿产资源比较匮乏的一个城市。奈曼旗杨树沟油页岩矿区是该市目前可供规模化开发的唯一矿区。

三、矿产开发利用技术条件评价

1. 开发技术条件

(1)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开鲁坳陷及其周边地区油页岩层位大部分赋存于当地侵蚀基准面和地下水之下。评价区内仅有三条河流,坳陷内无大的构造破碎带。地下水主要补给为大气降水,矿坑水主要来自区域地下径流,矿坑涌水量不大,水文地质条件为简单-中等类型。但,由于开鲁坳陷汇水面积较大,地区内通常有一定厚度流砂层,属透水层。对坳陷中部,今后工作中应加强水文观测,以便准确取得数据,为开发利用提供水文地质方面依据。

矿区油页岩层系地层属于较软-中等坚硬。浅部存在氧化带及风化层,同时油页岩由于自身物质成分特点决定其内物质易风化挥发。露天开采时边坡失稳现象会有发生;地下开采时,矿坑顶板易下沉、塌陷、滑落于底板鼓胀等不良工程现象,对矿床开采影响较大,应充分留足水体保护矿柱,加强支护,选择适当边坡角,限制废石、废弃物堆放高度。

(2)开采技术条件

开鲁坳陷及其周边中生代卫星湖油页岩评价区,油页岩资源规模巨大,坳陷内各部位均有分布,埋藏由近地表至1000m以下。适于做露天开采,井工生产和原位开发。一般露天开采适宜于在坳陷边缘、隆起区及斜坡区。坳陷区内则一般较深。本地区油页岩层位包括嫩江组和青山口组两个,间隔较大。所以在选择开采方法时应该注意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有时几种采矿方法,分阶段、时期使用也不失为一种适当的选择。

在露天开采时,要选择适宜矿床本身特点的边坡角,据杨树沟矿区长期观测:本地区安息角大致35~38°,自然堆积、大小混杂高度可达2~5m,比较稳定。

本地区油页岩系主要岩石为页岩,含油页岩、砂质页岩、钙质页岩及粉砂岩。风化带以下新鲜岩石试验结果,抗压强度251-391kg/cm2,内摩擦角66°-75°。实验结果见表7-7。

据此确定开鲁坳陷露天稳定边坡角大致为:松散层:黄土、红土类为35°,风化页岩为30°,页岩、含油页岩35°,油页岩为40°。对于处在坳陷中心部分,由于现有资料不足,应补充资料,以后根据实际情况予以确定。

油页岩开采的主要问题:一是由于预测区主要位于开采地区,是内蒙古重要农区,开采时动迁人员较大,成本较高;二是由于油页岩极易风化,从而影响油页岩质量,应采取合适的工艺,加以解决;三是浅表层油页岩由于氧化、风化作用,油页岩质量与物化性质与新鲜岩石差距大,应注意解决其后利用及开采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2. 加工技术条件与方向

油页岩的利用,特别是对露采和井工开采的矿区,应考虑用组和工艺把采矿、页岩干馏、发电、建材、稀有元素提取等单独的生产过程组合成前后连续、密切相关、互为补充的组和工艺,最大限度地利用矿物的热能和组成特性,最经济地生产热、电、页岩产品、建材、金属材料及化工产品。最后的灰渣也可以作为路基材充填和改良土壤用。油页岩是多灰分矿产,开发油页岩一定要走综合利用之路,尽可能做到物尽其用,减少污染,变废为宝。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油页岩的开发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刘招君.董清水.等《中国油页岩资源现状》,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年NO.6(总V01.36)

[2] 张杰.等《中国非常规右旗资源潜力及分布》,当代石油石化V01.12 NO.10

[3] 李建华.曹祖宾.《世界各国油页岩的组成及综合利用》,辽宁化工V01.36 NO.2

[4] 张显良.《辽宁油页岩资源及潜力分析》,地质与资源 V01.1

[5] 严焕榕.等《茂名盆地金塘矿区油页岩特征及形成条件》,地质世界 V01.25 NO.4

[6] 游君君.等《油页岩的综合开发利用》,世界地质 2004 NO.3(V01.23)

[7] 钱家麟.等《世界油页岩资源利用和发展趋势》,吉林大学学报(地质科学版)2006 NO.6(V01.36)

[8] 陈殿义.《国内外油页岩开采方法和利用现状》,吉林地质 2005 NO.4(V01.24)

油矿地质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地层层序;聚油页岩特征;富集带

1 概况

地理位置位于阜新市东北70km左右,行政区划为阜蒙县大古本镇所辖。

地理坐标:东经 122°05′00″

北纬 42°10′30″

面积约为36km2

是一个东西两翼隆起,南北狭长平坦的凹陷盆地。

辽宁省煤矿管理局一六队于1961年7月提出了《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野马套海区油页岩矿产地质普查报告》。报告对该区地质构造,油页岩产状,赋存情况以及油页岩层位,厚度变化及含油率均作了初步评价。在此基础上,东北煤田地质局一七勘探队于2008年4月11日~12月1日,进行了大古本油页岩勘探。钻探进尺23000m,施工钻孔59个。较详细的揭露了该区的油页岩赋存情况。

大古本构造图 比例尺 1:100000

2 区域地质

2.1 地层

该区地层以太古界前震旦系和元古界震旦系为基底,之上接受了中生界早白垩纪义县组,九佛堂组,孙家湾组及新生界第四系地层的沉积。由上至下分为:

新生界第四系(q4)冲洪积层,厚度0~25.00m。

由黄色沙土,砂质粘土及砂砾石组成。与下伏地层不整合接触。

中生界孙家湾组(k1s),厚度50~250.00m,以红色、紫红色砾岩、砂岩为主,夹页岩。

中生界九佛堂组(k1jf),厚度400~600.00m,由上至下分为四段。

四段:厚度60~90.00m。

由褐黄色、浅灰色、灰色、黑灰色细砂岩,泥岩,粉砂岩,页岩组成,夹油页岩薄层,含银白色小个体腹足类及瓣腮类软体动物化石,该层段发育ⅳ组油页岩层群。

三段:厚度80~180.00m。

由灰白,灰绿色,浅灰色粉砂岩,细砂岩,黑灰色页岩,褐黑色油页岩组成,夹泥灰岩数层,位于该盆地局部发育燧石岩薄层。

上部含灰白色,浅粉红色腹足类及瓣腮类软体动物化石;下部夹褐黄色瓣腮类软体动物化石。

底部可见叶肢介及鱼骨骼化石。该层段发育ⅲ组油页岩层群。

二段:厚度220~280.00m

由浅灰色,灰色,灰绿色,黑灰色,褐黑色粉砂岩,粉砂质泥岩,页岩,油页岩组成。下部夹薄煤及炭泥岩,但只见个别孤立可采点,发育不稳定,不能构成可利用的可采范围。

底部富集介形虫化石,含三尾拟蜉蝣化石及鱼骨骼化石。该层段发育ⅱ组油页岩层群。

一段:厚度130~200.00m。

由浅灰绿色粉砂岩,黑灰色泥岩,灰黑色页岩,油页岩组成。该层段发育ⅰ组油页岩层群。

中生界早白垩纪义县组(k1y),厚度5~500.00mm。

由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及沉积岩薄层组成。

元古界震旦系(z),大虹峪组,由石英岩,硅质灰岩组成。

太古界前震旦系(anz);大营子组,由片麻岩,混合岩,混合花岗岩组成。

2.2 构造

该区块为新华夏系早白垩纪内陆凹陷盆地。

盆地东缘为断陷接触,为一组纬向断裂带所控制,经研究确定为成油页岩后期发生的断裂构造,属于对盆地的后期改造断裂,因此盆地东缘显示为断陷盆地之特征;西缘及南北缘为不整合或假整合接触,未发现断裂构造。

2.3 火成岩

区内火成岩主要是燕山期气孔玄武岩、安山岩和喜山期第三纪玄武岩两期活动,前者是凹陷湖相沉积的直接基底,后者仅少量出露(大干敖西1公里处),东西两侧地表和钻孔都已实见。在其它部位没有发现,对含油页岩地层没有破坏。

3 成矿条件

3.1 控矿因素

本地区油页岩形成于燕山运动的间歇期,在凹陷地带出现了利于聚积形成油页岩原始物质的静水湖盆地区。

3.2 成矿类型和产出形态

内陆湖泊相聚油页岩凹陷,为一复式向斜形态。

4 油页岩分布规律和发育概况

4.1 组、层划分以及岩性特征

油页岩是主要由藻类等低等植物遗体和小部分水生动物遗体转变而成的一种固体可燃有机岩,该盆地发育的油页岩主要分为四个层群。

(1)ⅳ组油页岩层群:有1~3个可采层,但未能构成一定的可采面积,为灰黑、褐黑色,

薄层至中厚层段。

(2)ⅲ组油页岩层群:发育四个可采层,是主要油页岩计量层,为灰黑、褐黑色,薄层至中厚层段。

(3)ⅱ组油页岩层群:发育三个可采层,是主要油页岩计量层,为灰黑、褐黑色,薄层至中厚层段。

(4)ⅰ组油页岩层群:可采厚度0~43m,因含油率低于工业品位(<4%),只有个别钻孔钻穿该层群,因此,未纳入计量层。

4.2 富集及变化规律

(1)ⅳ组油页岩层群:有1~3个可采层,但未能构成一定的可采面积。

(2)ⅲ组油页岩层群:发育四个可采层,是主要油页岩计量层。

ⅲ-1层:为褐黑色,薄层至中厚层状,厚度1.09~3.55m/平均厚度2.32m,含油率4.40~5.70%/平均含油率4.97%,相对密度:2.00吨/m3,为贫矿品位,全区发育。

ⅲ-2层:为灰黑色,中厚层状,厚度1.00~1.90m/平均厚度1.45m,含油率4.90~5.40%/平均含油率5.15%,相对密度:2.00吨/m3,为贫矿品位,北部、局部发育(1、2、3号次级凹陷)。 ⅲ-3层:为灰黑至褐黑色,中厚层状,厚度1.25~1.32m/平均厚度1.29m,含油率5.70~6.50%/平均含油率6.10%,相对密度:2.00吨/m3,为贫矿品位,局部发育(2、3号次级凹陷)。

ⅲ-4层:为褐黑色,中厚层状,厚度1.32~1.93m/平均厚度1.63m,含油率5.00~5.30%/平均含油率5.15%,相对密度:2.00吨/m3,为贫矿品位,分布于盆地北部(1号次级凹陷)。

(3)ⅱ组油页岩层群:发育三个可采层,是主要油页岩计量层。

ⅱ-1层:灰黑、褐黑色,薄至中厚层状,厚度1.61~1.93m/平均厚度1.63m,含油率5.00~5.30%/平均含油率5.15%,相对密度:2.00吨/m3,为贫矿品位,分布于盆地北部(1号次级凹陷)。

ⅱ-2层:褐黑色,中厚层状,厚度0.98~3.15m/平均厚度2.07m,含油率4.40~5.50%/平均含油率4.90%,相对密度:2.00吨/m3,为贫矿品位,全区发育。

ⅱ-3层:褐黑、灰黑色,薄至中厚层状,厚度2.02m/平均厚度2.02m,含油率5.36%,相对密度:2.00吨/m3,为贫矿品位,分布于局部及北部(1、2号次级凹陷)。

(4)ⅰ组油页岩层群:可采厚度0~43m,因含油率低于工业品位(<4%),只有个别钻孔钻穿该层群,因此,未纳入计量层。

5 油页岩物理性状及化学分析

物理性状:油页岩外观多呈褐黑色泥岩状,其相对密度1.4~2.7吨/m3,油页岩中的矿物质常与有机质均匀细腻的混合,难以用一般选煤的方法进行选矿。含有大量粘土矿物的油页岩,往往形成明显的片理。

化学分析:主要包括油母、水分和矿物质。

(1)油母:含量在10%~35%(干基),是复杂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富含脂肪烃结构,而较少芳香烃结构。油母的元素组成主要为碳、氢,以及少量的氧、氮、硫;其氢碳原子比为1.25~1.75。油母含量高,氢碳原子比大,则油页岩产油率高。

油矿地质学范文第4篇

他是一名地质学家。在人生历程的前半段,古菊云就职于国家产业部门,全身心投入于地质矿产工作。他在地质找矿和矿产理论研究上,为国家、社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又是一名环保专家。1993年,临近退休的古菊云组织一批专家、教授成立研究所,主攻环境保护,从事天然矿物水处理剂的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开创性地把非金属矿产应用于环境保护领域,研制出多项填补国内空白的高科技产品,并已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事实证明了它的实用性和先进性,可称之为水处理明星。

如今,76岁高龄的古菊云,虽已功成名就,但为了谱写完美的人生,仍乐此不疲地工作在环保事业的第一线。

呕心沥血 铸造辉煌地质人生

古菊云,1960年中南工业大学毕业后,便开始了40多年的地质春秋。

在漫长的地质生涯中,大部分时间工作于生产单位,但又长期参与许多重大课题的调查与研究工作。这样的工作条件,造就了一个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古菊云。他参与或主持了国家科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白银地质勘查基金会、冶金工业部和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的多类矿产的大型科研项目6个,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古菊云调研过遍及全国各地的钨、铁、稀有金属、金、银、铅、锌、铜矿床及某些非金属矿床数以千计,祖国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他辛勤的足迹。

通过大量的实践与研究,古菊云独创性地提出了多种成矿规律、学术观点或理论概念:隐伏脉钨矿床的单一与双重形态分带模式,矿床(田)的球面分带,隐伏矿床的线细脉标志与成矿标志学,4种型式的脉状隐伏矿床和4个类型的破碎带矿床,成矿断裂系统与引裂构造,矿产的成矿体制,中国东南沿海北东向3条深源岩浆带及其与成矿关系,珍珠岩与沸石岩是分异形成的类质异相体等。

在矿产的成矿规律的研究与认识上,古菊云造诣最深的是钨矿地质学。他发现与总结的“脉钨矿床的垂直分带-环形分带-球面分带”规律,被国内外地质工作者用于指导找矿,创造了难以估量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古菊云还发现了地球上第一个颇具规模的伟晶岩型白钨矿床,使钨矿床的分类增加了一个新类型。1981年,由联合国亚太经社会委员会主办的“国际钨矿地质讨论会”,古菊云在大会上宣读的论文“脉钨矿床的形态分带”,在国际地质界首次提出矿床(田)的环形分带-球面分带理论及其找矿意义,使国外的许多地质学家大开眼界。美国著名地质学家P·C贝特曼在大会发言说:“感谢古菊云教授做了个非常精彩的高水平报告。”在国际学术会议上获得如此的称赞是极其罕见的,同时会后尚有很多国外地质专家私下找古菊云求教。1988年,由中国金属学会主持召开的“花岗岩与成矿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古菊云在国际会议上第一个提出“斑岩钨矿床”的概念及其主要地质特征。几乎所有的外国地质学家都对这一新类型矿床具有浓厚的兴趣,会上和会后都有不少学者向古教授询问或请教一些常识性的或感觉新鲜的问题。

产业部门地质工作的实践探索,不同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它必须做到获得双重成效,即除了认识自然规律外还要找到工业矿产。无论是寒天还是暑日,古教授都亲自带领专题组战斗在找矿第一线。他先后发现了多个有较大价值的矿床:广东一六稀有金属矿、金石嶂银矿、凡口铅锌矿外带菱铁矿、上举沸石矿等。一个地质工作者凭自身的野外调查与分析判断就有如此丰硕的找矿成果,又彰显了他专业知识的渊博和技能过人。

古菊云从事地质工作期间,在国内外刊物上40多篇,与人合著了《华南钨矿》,参与著作了《中国矿床》,主编了《中国银矿床》。其中《中国矿床》获得“国家最高图书奖”。

古菊云在地质科学、特别是钨矿地质学上的突出贡献,赢得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赞誉,国内的许多钨矿地质工作者称其为“找矿能手”、“当代钨矿第一人”、“一代宗师”。

二次创业 环保功绩谱就新篇

水是生命之源,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宝贵资源,水质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现代文明的水平。1993年,即将退休的古菊云作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二次创业,投身于水治理行业。

这让熟识他的人们大为不解,在地质事业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早已眩人眼目,退休了为何还要这般“折腾”?而要说起他的创业故事,实际始于他到广东梅州平远山区开发非金属矿产珍珠岩。

油矿地质学范文第5篇

我国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石油、天然气、煤、铀等能源矿产有较大找矿潜力,铁、铜、铝等重要矿产资源潜力很大。近年来,我国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程度有所提高,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地质找矿新机制探索初见成效,以社会资金为主的矿产勘查投入连年大幅增长,地质找矿多元化投入的格局基本形成,实现找矿重大突破的时机已经成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实施地质找矿战略工程,加大勘查力度,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形成一批重要矿产资源的战略接续区。建立重要矿产资源储备体系。”据此,国土资源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以石油、天然气、铀、铁、铜、铝、钾盐等重要矿产为重点,开展主要含油气盆地、重点成矿区带地质找矿工作,力争用8―10年的时间新建一批矿产勘查开发基地,重塑全国矿产勘查开发格局,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是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增强矿产资源保障能力的有效途径,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一、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落实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遵循地质工作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全面推行地质找矿新机制,着力打造以市场为导向的多元投资制度平台,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矿产勘查开发,立足国内增强矿产资源保障能力。

(二)基本原则。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依据资源禀赋条件,合理规划矿产勘查开局,促进整装勘查和规模开发,引导矿产资源产业集群发展。

突出重点、拓宽领域。以能源、国家紧缺资源、新兴材料资源的找矿突破为重点,兼顾优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储备与保护。

市场导向、合力推进。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加大投入,形成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共同推进找矿突破的有利局面。坚持改革、创新制度。加快地质找矿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破解制约找矿突破的体制机制障碍。

科技支撑、协同攻关。充分依靠科研院所、高校的科技力量,加强成矿规律和找矿技术方法研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水平。

依法实施、加强监管。完善矿产勘查开发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建立健全高效协调的矿产勘查开发监管体系。

(三)总体目标。

用8―10年时间,实现主要含油气盆地、重要矿产资源整装勘查区、老矿山深部和的找矿突破,以及重点成矿区带找矿远景区的找矿发现,形成一批重要矿产资源战略接续区,建立重要矿产资源储备体系。结合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区域产业布局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矿产资源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向海域拓展,推进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进矿产勘查开发体制机制改革,促进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和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和产业支撑。

(四)阶段目标。

用3年时间,实现地质找矿重大进展。完成整装勘查区的基础地质调查。完成重点成矿区带内的重要找矿远景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航空地球物理调查、地球化学调查、遥感地质调查和矿产远景调查工作量的75%。完成重点地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评价。新发现10―20个油气资源有利目标区和300处其他重要矿产资源大中型矿产地,初步形成5―8处大型资源勘查开发基地。建立40个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初步形成全国统一的矿业权市场,完善矿产资源管理制度。

用5年时间,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基本完成重点成矿区带内的重要找矿远景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航空地球物理调查、地球化学调查和矿产远景调查。锁定重点地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富集区并优选目标进行试采。形成3―7个油气资源勘探接续区和10个以上其他重要矿产资源的大型勘查开发基地。基本查清我国大宗、紧缺和优势矿产的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状况,完成所有大中型矿山综合开发的技术经济评价和潜力评估。建立60个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基地。能源及重要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回收率与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较2010年提高3%―5%。建成全国统一高效的矿业权市场,基本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矿产资源管理体系。

用8―10年时间,重塑矿产勘查开发格局。累计新增一批重要矿产资源储量,新打造一批矿产资源基地,建立重要矿产资源储备体系,提高矿业企业国际竞争力。矿产资源利用结构形成“油气并举”、“大宗紧缺矿产和新兴材料资源并举”、“开源节流并举”格局,新矿物材料资源勘查开发取得显著成果,能源及重要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回收率与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较2010年提高5%以上,实现15%以上的难利用矿产转化为可利用资源。勘查开发形成“陆海并重”、“东西并重”空间布局,深化陆域矿产资源勘查并取得新突破,海洋矿产资源勘查取得新发现,促进矿产资源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扭转大宗矿产产地与消费区分割的局面,促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初步完成以矿业权为核心的市场化改革,推进以总量控制、双向调节为核心的矿产资源管理体制改革,重塑矿政管理格局。

二、主要任务

(一)基础地质调查与研究。

1. 基础地质调查。

加快推进重点成矿区带基础地质调查和综合研究工作,重点开展1∶5万区域地质调查、航空磁法测量和地球化学调查,开展1∶25万航空地球物理调查、区域重力调查、地球化学调查和区域地质调查,深化对重点成矿区带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规律认识,发现新的物化探异常、矿(化)点和矿化线索,圈定新的找矿远景区,更新一批国家基础地质图件,为全面推进矿产勘查奠定基础。

2. 油气资源调查。

以天山―兴蒙―吉黑构造带、中上扬子海相盆地、青藏高原及重点海域为主,开展油气新区、新层系、新领域和新类型的基础地质与战略选区调查,加强区域油气地质综合研究与编图工作,着力解决制约我国油气勘查的关键油气地质问题。发现并圈定新的含油气盆地,优选油气远景区,评价油气有利目标区,查明油气资源潜力和勘探开发前景,开拓油气资源新区、新领域,实现油气新发现和重大突破。引导油气企业加强新区、新领域油气勘探开发,形成新的接续区,增强我国油气资源可持续供给能力。

开展煤层气、页岩气、油页岩、油砂、壳幔源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地质调查与研究,圈定勘探开发远景区并评价开发利用前景,选择有利目标区开展重点勘查示范,促进我国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开拓能源新领域,实现能源多元供给。

开展海域、陆域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圈定有利区块,评价资源潜力。优选试采目标,实施冻土区和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程。研发天然气水合物勘采技术和装备,筹建实验基地。

3. 矿产远景调查。

加快推进重点成矿区带的矿产远景调查,选择重要找矿远景区,分阶段部署矿产远景调查。加大异常查证和矿(化)点检查力度,力争实现重要新发现,圈定新的找矿靶区,提交可供普查的矿产地,为后续矿产勘查奠定基础。开展全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和主要城市浅层地温能潜力调查,重点开展青藏铁路沿线高温地热和重点地区中低温地热及干热岩资源潜力调查,并开展综合利用示范。

专栏:19个重点成矿区带及其主要找矿远景区

(1) 阿尔泰成矿带

(新疆)蒙库―诺尔特(铁铅锌铜)、卡拉先格尔(铜镍铁)、包古图(铜金)等

(2) 天山―北山成矿带

(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内蒙古北山雅干―乌力吉(多金属),甘肃北山营毛沱―玉石山(铁铜),宁夏贺兰山北段(铜金)、宁南(多金属),新疆阿吾拉勒(铁铜金)、琼河坝(铜铁金)、土屋―笔架山(铜钼)、景峡―银帮山(铜多金属)、乌拉根―霍什布拉克(铅锌)等

(3) 大兴安岭成矿带

(内蒙古、黑龙江)内蒙古莫尔道嘎(铜钼多金属)、得尔布干南段(多金属)、甘河―乌尔其汗(多金属)、吉峰―西陵梯(铅锌金银)、阿尔山―博克图(锡多金属)、西乌旗―霍林郭勒(铅锌多金属)、查干哈达庙―芒和特(铜钼多金属)、白乃庙―别鲁乌图(铜钼多金属)、阿巴嘎旗―西乌旗(多金属)、查干敖包庙―吉尔嘎朗图(铜钼多金属)、奥尤特―朝不愣(铁铜铅锌多金属)、温都尔庙―白音敖包(铁),黑龙江多宝山(铜)、呼中―塔源(铜金)等。

(4) 祁连成矿带

(甘肃、青海)甘肃北祁连西段塔儿沟―小柳沟(钨钼铁铜)、祁连东段(铜、稀土)、小沙龙―大沙龙(多金属),青海祁连―天峻(铜多金属)、冷湖―大柴旦(钾锂硼)等。

(5) 西昆仑成矿带

(新疆)塔什库尔干(铁铅锌铜)等。

(6) 东昆仑成矿带

(青海)景忍―野马泉(铁多金属)、格尔木―曲麻莱(金)、都兰―兴海(铜)、同仁―泽库(铜)、阿尔金北缘(铁多金属)、祁漫塔格(铁多金属)等。

(7) 秦岭成矿带

(四川、陕西、甘肃)四川诺尔盖(铀金),陕西宁强―镇巴(铅锌)、凤县―太白(铅锌金铜锑)、山阳―柞水(铅锌铜铁银),陕西勉略宁―甘肃文县(铜铅锌金),甘肃夏河―合作(金铜铁)、玛曲西南部(金铅锌)、迭部―武都―礼县(铅锌金银铜)、两当县北部(铅锌银金)等。

(8) 辽东吉南成矿带

(辽宁、吉林)辽宁岫岩―宽甸(金铜铅锌硼),吉林柳河―辉南(铜金铁铅锌)等。

(9) 晋冀成矿区

(河北、山西、山东、河南)河北隆化―滦平(铁)、邯郸―邢台(铁)、冀东(铁金)、凤山―北岔沟门(银铅锌钼),河北大海陀―王安镇―山西灵丘(铜钼铅锌),山西雁门―灵丘(铁)、中条山(铜),山东沂源―沂水(铁),河南安阳―林州(铁)等。

(10) 豫西成矿区

(河南、陕西)河南陕县―新安(铝)、偃师―巩义―荥阳(铝)、鲁山―宝丰(铝)、商丘―永城(铁)、许昌(铁)、鲁山―新蔡(铁)、栾川(钼金银铅锌铁)、木桐(钼金银铅锌铁)、湍源(银金铅锌)、下汤―神林(铅锌钼)、桐柏(金银铜铁)、济源(铝铜多金属),河南―陕西小秦岭(金银铅锌钼)等。

(11)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

()足那―恒星错(铜铅锌)、丁钦弄―仁达(铜铅锌铁)、玉龙―马拉松多(铜钼)、颠达(铅锌)、各贡弄―吉错(铜铅锌金)、赵发涌―国从格(铅锌)、拉诺玛―错纳(铅锌)、索达(铅锌)、扎格拉(金)、八宿(铜铅锌)、多隆(铜金)、窝肉―嘎尔穷(铜金)、材玛(铁)、羌多(铜铅锌铁)、小唐古拉(锑)、舍索―班戈(铜铅锌铁)、东恰错(铜铅锌铁)、木乃(铜铁)、碾廷―当曲(铁铜)、哈尔麦(铅锌)等。

(12) 冈底斯成矿带

()玛旁雍错(金铬)、在下根(铜)、马攸木(金铬)、隆格尔(铁铅锌)、色布塔(铜金)、尼雄(铁)、打加错(铜铅锌)、朱诺(铜铅锌)、梅巴切勤―查藏错(铅锌银)、恰功―则学(铅锌银)、则莫多拉―雄村(铜金)、吉如―拉亚(铜钼)、扎西康(锑铅锌)、仁布(铬)、厅宫―冲江(铜钼)、浪卡子(金)、正松多―达布(铜钼)、江翁松多(铅锌铜)、勒青拉―新嘎果(铅锌铁)、驱龙―甲玛(铜钼)、劣布―程巴(铜钼金)、措美―哲古(金锑)、拉屋―尤卡朗(铅锌)、蒙亚阿―龙马拉(铅锌)、帮浦―米拉山(铅锌)、罗布莎(铬金)、查拉普―邦布(金)、萨拉岗―彭岗(金锑)、昂张(铅锌银)、亚贵拉―洞中拉(铅锌银)、得明顶―汤不拉(铜钼)等。

(13) 西南三江成矿带

(四川、云南、青海)四川白玉赠科―理塘虐颜(铅锌)、木里松机庚―金山(金铜),云南德钦红坡牛场(铜铅锌)、中甸(铜钼金)、维西―兰坪(铜铅锌)、腾冲―盈江(锡铅锌)、保山―镇康(铅锌)、澜沧江(铜铅锌),青海沱沱河(铅锌)、纳日贡玛―下拉秀(铜钼)、然者涌―莫海拉亨(铅锌)等。

(14) 川滇黔成矿带

(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四川马尔康(金铁锰铅锌、稀有金属),川南―滇东北―黔西北(铅锌)、四川盐源―云南丽江(金铜铁铅锌)、扬子地台西缘(铜铁金),重庆城口(钡锰),渝东南―黔中南(锰铝铅锌),黔东南(金锑钨锡铜),滇东南(钨锡铅锌银)等。

(15) 湘西鄂西成矿带

(湖北、湖南、贵州、四川、陕西)湖北神农架―黄陵(铅锌多金属),湖南沅陵―怀化(铅锌铁锰),湖南龙山―湖北鹤峰(铅锌铁),湖南张家界―贵州铜仁(铅锌锰),湖北―四川―陕西大巴山(铅锌)等。

(16)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江苏宁镇(铁铜),安徽庐江―枞阳(铁铜)、铜陵(铜金)、繁昌(铁铜)、马鞍山―芜湖(铁)、无为―和县(铁铜金)、安庆―怀宁(铁铜金)、贵池―青阳(铜金)、望江(铁铜金),安徽天长―江苏六合(铁铜),江西九江―瑞昌(铜)、湖口―彭泽(铜金),湖北小池口(铜钼金)、鄂东南(铁铜)、幕阜山(钨钼金)等。

(17) 钦杭成矿带

(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浙江结蒙―杨林(铅锌铜金银锑)、罗店―平水(铁铜金)、德清―湖州(金银),安徽祁门―休宁(金钨钼)、青阳―旌德―绩溪―宁国(钨钼锡),江西村前―兴源冲(铜金)、东乡―赋春(铜铅锌金银钨)、莲花―新余(铁钨锡铜铌钽),湖南幕阜山―望湘(金钨铅锌)、浏阳―板杉铺(金铜铅锌)、衡阳盆地周缘(铅锌)、锡田―彭公庙(钨锡)、铜山岭―九嶷山(钨锡),广东信宜―廉江(锡金)、云浮―新洲(金银铅锌),花山―姑婆山―连山(钨锡铅锌),广西博白―岑溪(铜铅锌银)、大明山(钨铜金),广西大瑶山―广东怀集(铜铅锌金钼)等。

(18) 南岭成矿带

(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江西崇义―大余―上犹(钨锡)、赣县―于都(铜钨)、龙南足洞―信封(稀土)、龙南―全南―定南(钨多金属),湖南阳明山―上堡(钨锡多金属)、骑田岭―千里山(钨锡铅锌多金属)、万洋山―诸广山(钨锡多金属),广东花山―连阳(钨锡铅锌)、始兴(钨多金属)、乐昌―翁源(钨锡多金属),广西南丹―河池(锡铅锌)、三江―融安(锡铜铅锌)、越城岭(钨锡多金属)、关帝庙―大义山(钨锡多金属)等。

(19) 武夷成矿带

(浙江、福建、江西、广东)浙江龙泉―高亭(钼铅锌金银)、庆元―景宁(铅锌钼金银),福建浦城管查―上厂(铜多金属)、建阳井后―建瓯上房(钼钨)、建瓯八外洋―南平后坪(铜)、德化双旗山(金铜)、大田汤泉―漳平北坑场(铁钼)、德化阳山―漳平洛阳(铁)、上杭太山头―永定山口(铜),福建泰宁―江西广昌(铜钼金),江西虎圩―船坑(铜金铅锌)、临川茅排―宜黄(金银铁硫)、会昌-寻乌(锡铜),广东大柘-弄坑(金银铅锌硫铁)、丰顺留隍(铅锌银)等。

4. 地质科技攻关。

加强基础地质业务建设,完善重点成矿区带成矿理论和矿床模型。针对覆盖区地质调查、特殊景观区和深部找矿的需求,加强地球物理勘查、野外便携式测试和钻探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探讨有效的勘查技术方法组合,加强航空、航天高光谱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研发应用,完善矿产勘查和野外地质调查数据采集系统,提高勘查速度与质量。

(二)重要矿产勘查。

1. 油气资源勘查。

按照“深化东(中)部、发展西部、加快海域”的方针,重点加强主要含油气盆地的地质勘查,进一步深化成熟勘探区块的精细勘探,加强老油气区的新领深度挖潜。东(中)部地区油气勘探的重点为松辽和渤海湾等油气盆地,石油勘探的主要领域为新近系、深层、古潜山、滩海,主要目标为构造―岩性和地层―岩性圈闭;天然气勘探的主要目标为构造圈闭,兼顾构造―岩性圈闭。西部地区油气勘探的重点是鄂尔多斯、四川、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等油气盆地,主要领域为叠合盆地的前陆和克拉通古隆起,主要目标为大中型的构造和地层―岩性圈闭;同时加强羌塘盆地等新区油气勘探。海域油气勘探以寻找新的大中型油气田为目标,勘探重点为渤海海域、珠江口盆地北部和北部湾盆地等。

加快推进以页岩气、煤层气为重点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查开发。加强重点盆地煤层气勘探和煤矿区煤层气(瓦斯)抽放利用。加大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湖北、陕西、山西等地区的页岩气远景区勘查力度,实现页岩气勘查开发突破,推动页岩气、煤层气产业发展。

2. 重要固体矿产勘查。

优选有望形成大型―特大型后备资源基地的矿集区,统筹调动企业、地勘单位的资金与技术力量,加大勘查投入、加快勘查进度,实施整装勘查,尽快实现找矿重大突破,增加重要矿产资源储量,形成大型矿产资源基地,建立重要矿产资源储备体系。围绕铀、铁、铜、铝、钾盐、铅、锌、金等重点矿种,首批优选47个国家重点勘查区进行整装勘查,动态评估其他重点勘查区工作进展,滚动调整整装勘查区名录,10年共部署约100个整装勘查区。同时,兼顾锰、镍、铬、银、煤炭、钨、锡、钼、锑、稀土以及金刚石、高纯石英、石墨等矿产勘查。

铀矿:以地浸砂岩型铀矿为主,兼顾花岗岩型、火山岩型和碳硅泥岩型铀矿,重点开展天山、准噶尔、祁连―秦岭、华北陆块、华南等铀成矿区的勘查工作,以伊犁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二连盆地、松辽盆地和南岭等为主攻地区,评价并最终形成大型铀矿资源基地。

铁矿:以“鞍山式”沉积变质型铁矿为主,兼顾矽卡岩(接触交代)型、火山岩型、“攀枝花式”钒钛磁铁矿等。围绕辽东吉南、晋冀、川滇黔、豫西、长江中下游等重点成矿区带,在加大航磁异常查证力度的基础上,加强隐伏矿和深部矿勘查,稳定和扩大产能。同时,围绕天山―北山、西昆仑、冈底斯等重点成矿区带加强新区找矿,形成新的矿产资源基地。

铜矿:以斑岩型铜矿为主,兼顾喷流沉积型、矽卡岩型。西部地区以冈底斯、班公湖―怒江、西南三江、东昆仑、西昆仑、天山―北山等重点成矿区带为重点,加快找矿突破,形成新的资源基地。中、东部地区围绕长江中下游、钦杭、大兴安岭等重点成矿区带开展深部找矿,稳定和扩大产能。

铝土矿:以沉积型铝土矿和堆积型一水铝土矿为主。重点在山西、河南、广西、贵州、重庆等省(区、市)的资源分布区开展勘查。

钾盐:以海相(海陆交互相)沉积型和地下卤水型钾盐矿为主,兼顾现代内陆盐湖型。重点在柴达木盆地西部、罗布泊盆地南部、塔里木盆地、滇西南兰坪―思茅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西部以及藏北盐湖区、羌塘盆地等地区开展勘查。

铅锌矿:以密西西比河谷型和喷流―沉积型等层控型铅锌矿为主,兼顾其他类型。重点在冈底斯、天山、柴达木周缘、川滇黔相邻区、滇西、湘西―鄂西、豫西、西秦岭等地区开展勘查。

金矿:以构造蚀变岩型、石英脉型金矿为主。重点在晋冀、秦岭、阿尔泰、西南三江、东昆仑、大兴安岭等重点成矿区带勘查。同时,在胶东、小秦岭等金资源富集区加强深部找矿,其他地区加强新区找矿。

战略新兴产业所需矿产:以资源相对富集的内蒙古、江西、四川、新疆、湖南、广东、广西、福建和云南等省(区)为重点,开展稀土以及稀有、稀散矿产资源战略调查,争取发现新的独立矿床;在已发现稀土以及稀有、稀散矿产资源的成矿区带开展必要勘查以进行资源储备。在青藏高原富锂特种盐湖区,重点开展锂盐及其他重要盐湖矿资源的勘查,兼顾其他地区硬岩型和地下卤水型锂矿的勘查。在新疆、青海、甘肃、陕西、江苏、河南、河北、内蒙古等省(区),优选有找矿潜力的地区开展高纯石英远景调查,对已发现的远景地区,开展重点勘查。在山东、黑龙江、内蒙古、辽宁、湖南、河南、四川和陕西等省(区),开展石墨(包括晶质石墨和隐晶质石墨)的重点勘查。

镍矿:以铜镍硫化物型镍矿为主。重点在东天山、阿尔泰、内蒙古小南山地区开展勘查,同时加强吉林红旗岭―和龙,甘肃龙首山,新疆东天山哈密、阿尔泰喀拉通克、坡北、菁布拉克,四川峨眉,陕西勉县―略阳―宁强,云南哀牢山,河南唐河,广西融水,贵州遵义等地区的勘查。

锰矿:以海相沉积型碳酸锰矿为主,兼顾淋积―迁聚型氧化锰矿,加强隐伏矿和深部矿勘查。加强云南宣威、香格里拉―鹤庆、丘北―弥勒、砚山、盈江、澜沧,广西宜山、靖西,贵州铜仁、遵义,湖南宁乡,陕西―甘肃摩天岭,新疆伊犁特克斯盆地南缘、和静大西沟、库车库尔干,内蒙古四子王旗卫镜尔登等地区的勘查。

铬铁矿:以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铬铁矿为主,加强罗布莎地区深部和接替资源勘查,开展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西段、阿尔泰、西准噶尔等地区的勘查。

钨、锡、钼等优势矿产:钨矿、锡矿勘查以云英岩型、石英脉型为主,兼顾矽卡岩型和构造蚀变岩型,重点在南岭、东昆仑、祁连、大兴安岭等重点成矿区带开展勘查,加强湖南锡田、大义山、三九―白云仙、临湘,江西崇义―于都、修水,福建东游―玉山,云南个旧、麻栗坡,新疆白干湖―吐拉,广西宾阳高田―马岭,广东乐昌,陕西柞水―宁陕,甘肃白山等地区的勘查。钼矿勘查以斑岩型钼矿为主,主要在豫西、大兴安岭、南岭、东昆仑、天山―北山、长江中下游等重点成矿区带开展勘查,加强河南嵩县雷门沟、大石门沟、栾川―嵩县―汝阳、大别山北麓,黑龙江大兴安岭岔路口、翠宏山―鹿鸣,安徽金寨沙坪沟、池州黄山岭等地区勘查。加强钨、锡、钼等优势矿产资源的资源储备。

煤:以南方缺煤省份、西部聚煤区及大型煤炭后备基地为重点,开展煤炭资源远景调查与潜力评价,发现新的煤产地。开展西部地区大型煤炭后备基地整装勘查,做好国家煤炭资源储备。开展国家规划的大型煤炭基地中有发展潜力矿区的煤炭资源普查和必要详查。

3. 老矿山找矿。

优先选择大兴安岭、晋冀、长江中下游、南岭等重点成矿区带,开展老矿山深部和接替资源勘查,促进深部找矿突破。通过攻深找盲、探边摸底,发现并查明新的资源储量,为现有资源基地的稳产、增产提供资源保障,延长矿山服务年限。按照分期分批、先急后缓、逐年安排、分步实施的原则,统筹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优先安排在成矿地质条件有利、找矿潜力大和市场需求量大的大中型生产矿山特别是资源危机矿山开展勘查评价工作,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重要矿集区深部找矿远景作出初步评价。

(三)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构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相关技术标准。推广先进技术和管理制度,激励矿山企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快转化科技成果,实现难利用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化和产业化,不断提高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加快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绿色矿山建设,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1. 开展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现状调查评价。

调查我国主要大中型矿山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现状,建立和完善主要矿山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数据库,通过开展技术经济评价,摸清主要矿业企业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潜力,进一步明确开展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的重点矿种、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和推广应用方向。

2. 建立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考核奖励机制。

结合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年度检查、实时督察、动态监管等工作,对矿业企业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进行考核,对节约与综合利用矿产资源取得显著成效的矿业企业给予资金奖励。

3. 开展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工程。

实施以矿业企业为主体的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引导和带动矿产资源领域循环经济发展。

油气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示范。重点示范推广老油田采收先进技术,低丰度、低渗透油气资源有效开采技术,油砂、油页岩、页岩气综合开发利用技术。

煤炭和煤层气资源高效开采及废物利用示范。重点示范推广中薄煤层机械开采、矸石回填绿色采煤、煤层气综合开发利用、含煤高岭石及煤系硫铁矿综合利用和高灰难选煤泥分选技术等,提高煤炭资源的开采利用水平。

黑色金属综合开发利用示范。重点示范推广宁乡式、宣龙式高磷鲕状赤铁矿和褐铁矿、菱铁矿等复杂难选铁矿,钒钛磁铁矿、含稀土铌铁矿、锡铁矿、硼铁矿等多组分共伴生铁矿以及低品位微细粒碳酸锰矿等复杂难利用锰矿及矿山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技术。

在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和生态功能重要的矿产资源富集区,应根据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充分考虑矿产地规模、生态环境承载力等因素,在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前提下,统筹兼顾点上开发和面上保护,以点上开发促进经济发展,为生态环境保护奠定基础,达到面上保护的目的。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准入条件,引入社会责任感强并具有矿业开发先进理念和技术的大型企业,最大限度地减少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的破坏,同步修复生态环境,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六)大力完善矿业权管理。

按照地质找矿新机制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矿业权管理制度,着力打造竞争开放、规范有序的勘查市场。全面落实矿产资源规划,科学编制整装勘查区主攻矿种矿业权设置方案,保障矿业权的设置布局科学、勘查工作“快而不乱”。矿业权设置方案要根据勘查工作进展进行滚动修编。优选勘查主体,通过勘查实施方案审查和提交承诺书等方式,落实勘查主体责任。进一步规范财政出资勘查行为,鼓励社会资金开展风险勘查。严格规范探矿权转让条件,抑制炒作。整装勘查区新设探矿权必须达到普查以上(含普查)工作程度、地质勘查报告经评审备案后才能转让。充分发挥国有地勘单位地质找矿主力军作用,促进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发展。开辟矿业权审批“快速通道”,主动服务,积极协调,提高审批效率。

(七)强化市场秩序和质量监管。

进一步强化矿产勘查市场秩序监管,实现执法监察全覆盖,构建立体监管网络,强化基层监管力量。对矿产勘查开发的热点地区开展重点监控;对秩序混乱、管理松弛的地区开展重点整治。落实各级政府监管主体责任,建立政府统筹协调、部门密切联动的执法监管制度,对违法违纪案件要严肃查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依照质量第一、效率优先的原则,建立地质勘查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各类财政出资的项目质量监管,保证项目工作质量和成果质量。建立项目实施单位信誉评价制度。严肃查处并及时公布质量监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加强地质勘查资质管理,推进地勘单位质量体系认证工作。继续推进建立注册地质师执业准入资格制度,强化地质勘查个人执业法律责任;开展诚信体系建设,发挥行业协会(学会)作用,促进行业自律,构建个人与单位共同负责的地质工作质量保障体系。完善地质勘查技术标准规范,全面清理制约地质找矿工作的过时技术规范标准,制定符合实际的新标准规范,提高地质找矿工作效率,加快推进地质找矿突破。

(八)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相关期刊更多

石油矿场机械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铀矿地质

CSCD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铀矿冶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