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紧缩的经济政策

紧缩的经济政策

紧缩的经济政策

紧缩的经济政策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治理;政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B

近些年来,通货膨胀在一些国家多次发生,破坏了国家经济的正常运行秩序,将经济拖入了危机的泥潭。各国政府都将治理通货膨胀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首要政策,因此,必须结合各国政府对通货膨胀的实践,分析反通货膨胀的政策效应。与通货膨胀相反,通货紧缩也是物价总水平失衡的另一种表现,总需求的萎缩造成商品和劳务价格的普遍下降,使企业的债务负担加重,失业增加,消费需求萎缩,经济被拖入萧条与衰退的境地。

一、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与治理政策措施

(一)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

通货膨胀表现为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它是纸币流通条件下的一种货币贬值,在不兑换的信用货币制度下,通货膨胀才开始成为商品经济社会中的经常性和普遍性的现象。它破坏物价总水平的稳定,使商品市场和劳务市场中相对价格的波动程度加大,使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加。

治理通货膨胀必须分析通货膨胀的成因。通货膨胀按其产生原因的性质,可分为内生性的通货膨胀和外生性的通货膨胀。前者是由经济体系内部的因素造成的,即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后者是政府采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造成的货币供求失衡而带来的,也称为货币冲击引发的通货膨胀。反通货膨胀的重点在于治理由总需求和总供给失衡或货币失衡引起的通货膨胀。解决了这些问题,就能从根本上治理通货膨胀。所以,追求宏观经济总量均衡,即总供求均衡和货币均衡是反通货膨胀政策总体目标。

(二)治理通货膨胀的措施

1.紧缩性宏观经济政策

一是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出售政府债券,减少流通中的货币存量。二是提高再贴现率,使银行借款成本上升,减少非借入性基础货币投放,进而影响市场利率,市场利率的上升使企业和消费者个人的借款成本增加,以抑制过旺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在利率管制的国家,货币当局一般会直接提高利率以紧缩信贷。三是提高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缩小货币乘数,通过减少商业银行的可贷资金,抑制其货币创造能力。四是收回再贷款或压缩再贷款规模。紧缩性货币政策抑制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效果较好。紧缩性财政政策是削减政府支出,使总需求下降;或增加税收,抑制企业的投资冲动。紧缩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是通过降低总需求以减缓通货膨胀压力的,但是它同时减少了对劳动的需求,产生了更多的失业,又使工资增加的压力减小,使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发生的可能性减小,因此,以降低总需求为目的的紧缩性宏观经济政策可有效的反通货膨胀。

2.紧缩性的收入政策

紧缩性的收入政策也是一些国家治理通货膨胀的重要手段,紧缩收入能抑制过快增长的消费支出,也会起到抑制总需求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一是确定工资一物价指导线。“指导线”是政府在一定年份内允许货币收入增长的目标数值线,政府根据它相应地采取控制各行业工资增长率的措施。二是管制或冻结工资。这是一种强行把职工工资总额或增长率固定在一定水平上的措施。三是运用税收手段。通过对工资增加过多和过快的企业或行业的工资超额增长比率征收特别所得税的办法抑制收入增长速度。

3.价格管理

价格管理一般是通过法律形式进行的,为了控制垄断高价和保护消费者利益,美国政府通过公用事业委员会对公用事业的价格进行管理。全面的物价管制一般伴随着工资的管制。从管制的范围上讲,物价管制分为全面的物价管制和局部的物价管制;从形式上讲,物价管制分为行政性调控和物价冻结。其中,全面的物价、工资管制和全面的物价、工资冻结是物价管制的极端形式。物价管制能有效地控制物价总水平的大幅上涨,同时会对经济的正常运行产生负作用。物价管制是人为地压低商品价格,商品的短缺仍然存在,若取消物价管制,价格会出现“补偿性”的猛涨。所以,物价管制仅为治理通货膨胀的应急手段,不可长期运用。

4.有效供给政策

有效供给政策也被一些国家用于治理通货膨胀,此政策通过增加有效供给缩小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差距,以实现平抑物价的目的。主要的有效供给政策为产业政策,它是政府通过一定的经济政策措施促使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有选择的重点配置以调节供给结构的经济政策。此政策适用的条件是通货膨胀是由有效供给不足导致的总供求缺口引发的。此措施改善了供给结构,增加了社会有效供给,效果较好,而此方法却见效较慢。

5.指数化政策

指数化政策的含义是收入指数化,它是按物价变动情况自动调整收入的分配方案。指数化的范围包括工资、政府债券和其他货币性收入。实施办法是使各种收入按物价指数滑动或根据物价指数对各种收入进行调整。其效果:一是可消除政府制造通货膨胀的动机,收入指数化剥夺了政府从通货膨胀中获得的收益。二是能抵消和缓解物价上涨对个人收入水平和现有生活水平的影响,克服通货膨胀导致的分配不公;能借此稳定通货膨胀环境下的微观主体的行为,防范抢购商品、贮物保值等使通货膨胀加剧的现象。此方法对面临世界性通货膨胀的中小国家有积极意义。

6.改变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

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是适应性的还是非适应性的,一般影响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例如,政府的高就业目标使政府在总供给下降的过程中要刺激总需求的上升,这种适应性的政策会出现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企业员工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使他们不断要求增加工资。相反,如果政府采取非适应性的政策,企业员工就不会产生通货膨胀预期,也不可能提出增加工资的要求,产生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的可能就会降低。

二、通货紧缩的成因分析与治理的政策措施

(一)通货紧缩的判别标准及负面影响

在经济运行实践中,判断一段时期是否出现通货紧缩:一是通货膨胀率是否由正转负;二是物价的持续下降是否经历了一段时限,例如我国以一年为界,通货紧缩以其发生的期限长短为界可分为轻度通货紧缩、中度通货紧缩和严重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使商品和劳务的价格降低,因这种价格下降并非是技术进步、效率提高造成的成本下降,必然减少经营部门的收入并减少从业人员的收入;企业被迫缩小经营规模,大量从业人员失业;收入增长变缓,消费水平下降,消费的萎缩又使物价下降。通货紧缩的发展使人们对经济发展的预期变坏,民间投资萎缩虽然物价下降能使名义收入水平不变的人们从中得到一些实惠,而收入下降的预期使消费者不愿进行当期消费,经济不景气的预期使企业失去投资意愿,严重的通货紧缩会使经济陷入衰退。

(二)反通货缓缩的政策目标

政府反通货紧缩的目标一般是刺激总需求、增加有效供给和保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货币供给量。通货紧缩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宏观经济总量的不平衡,总需求萎缩造成物价总水平降低,货币供给总量下降;货币供给结构中强流动性部分的紧缩也造成物价水平的下跌;产品结构性供给过剩也会造成物价水平的下降。有的制度性的因素也影响消费需求水平,例如收入制度、福利制度和教育制度改革的不确定性,使人们预防性货币需求动机增强,减少当期消费。

(三)反通货紧缩的措施

1.扩张性货币政策

要通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利率、进行公开市场购买等方式增加货币供给量。在实行利率管制的国家,中央银行要直接下调存贷款利率,刺激企业投资和人们对耐用消费品的消费需求。在通货紧缩时期,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效果不佳,其主要原因是人们对经济不景气的预期抑制了企业的投资动机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经济不景气抑制了银行的贷款增加,各方因素均阻碍总需求的增长,使经济很难走出通货紧缩的困境。

2.扩张性财政政策

政府通过进行一些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能在相当程度上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带动相关产业的投资需求,同时能还可增加就业和部分人的收入,促进消费需求。政府应通过减税的方式鼓励企业投资,减税能增加企业的可用资金,减少由于财务困难陷入破产的企业数量,也可防范由于企业破产而出现的失业。政府应通过增加转移支付的方式增加一部分人的收入,这是刺激消费需求的重要途径。

3.调整产业政策

政府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压缩供给过剩的产品生产以抑制此产业的扩张,支持适销对路的、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产品的生产,可以优化产业结构,对重点产业要给予优惠政策,解决因结构性供给过剩导致的消费需求下降和投资需求下降,抑制通货紧缩的持续。

4.价格管理政策

政府要对一些行业的产品或服务的价格进行直接或间接管制,如:禁止某些产品的不正当价格竞争,对违反规定者依法罚款或通过道德教育让厂家放弃降价促销等做法。此政策仅可在短期内奏效,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参 考 文 献]

[1]刘庆华,等.正确判断和认识通货紧缩[J].市场与发展,2000

[2]赵全新.通货紧缩的内涵界定[J].价格辑刊,2003(8)

紧缩的经济政策范文第2篇

继我国央行8月15日降低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与存款准备金率后,10月15日再一次降低了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政策举措意味着我国央行自2003年9月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五年以后,开始改变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即由紧缩的货币政策逐步转为扩张的货币政策。

毫无疑问,这一政策取向的转变,反映了我国政府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判断立场的改变――即由去年和今年上半年担心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转变为当前担心经济趋冷,甚至担心出现经济衰退和通货紧缩。那么,问题是:放松货币政策能有效扭转我国经济可能出现的衰退趋势吗?

“非对称性”

宏观经济调控的实践告诉我们,宏观调控政策具有“非对称性”。在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政府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往往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在经济衰退、通货紧缩的情况下,政府必须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才能有效拉动经济。反之,在经济过热时,政府期望通过紧缩的财政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或在经济衰退时,政府期望通过扩张的货币政策来扭转颓势,往往都无法收到预期的政策效果。

因此,所谓宏观调控政策的“非对称性”就是指――对经济过热、通货膨胀来说,货币政策有效而财政政策无效;而对经济衰退、通货紧缩来说,则财政政策有效而货币政策无效。宏观调控政策的这种“非对称性”,产生于不同的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具有不同的运行机制。

通常,在经济增长过快,CPI不断创出新高的情况下,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会导致“预防性”或“投机性”的抢购,而这种抢购又会加速物价水平的上涨,并进一步强化人们的通胀预期,从而形成一种“涨价――抢购――再涨价――再抢购”的正反馈机制。这时,如果政府采取紧缩银根的货币政策,无疑是“釜底抽薪”,可以有效抑制“预防性”或“投机性”的抢购行为。一旦物价上涨的趋势得到控制或被逆转,人们的预期就会改变,从而使货币紧缩体现出较强的政策效应。

如果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政府期望通过紧缩的财政政策来抑制经济过热,则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为紧缩财政只是减少了政府的购买能力和投资规模,却不能有效抑制社会的购买能力和投资规模。只要社会需求和社会投资的预期不改变,政府购买和政府投资收缩的空缺完全可以被社会购买和社会投资所“替代”。因此,在经济过热时,单纯依靠紧缩的财政政策,往往于事无补。当然,如果采取货币与财政同时紧缩的所谓“双紧”政策,则可以起到更为有效的调控效果。

但是,当经济出现衰退和通货紧缩的征兆时,被破坏的首先是人们的信心。在投资者或借贷人担心无法收回投资或借款的情况下,政府期望通过降低利息或降低存款准备金来增加流动性,并期望以此来提振市场信心,通常无法取得预期的政策效果。格林斯潘曾经说过,“我们可以把河挖到牛鼻子前面,但我们却无法强按着牛头让它喝水。”

降低利率的“逆向选择”

对投资者来说,较低的利率虽然能减少投资的财务成本,但在普遍缺乏投资信心的情况下,投资者会觉得,少付利息的收益根本无法弥补投资亏损的风险。因此,降低利率很难对增加社会投资产生积极影响。对银行和金融机构来说,降低利率更是一种“逆向选择”:因为对贷款人来说,收益必须和风险匹配,既然降低利率意味着减少贷款收益,那么他们的必然选择就是提高贷款“风险评估”的等级。这样一来,处于风险边际的企业反而会被挤出贷款人的视野,而这恰恰是和政府降息的初衷背道而驰的。

因此,根据世界各国宏观调控的经验,当经济出现衰退和通货紧缩时,必须通过扩张的财政政策来拉动经济增长。扩张的财政政策,包括直接动用财政资金救助陷入危机的金融机构和企业(如美国政府刚刚通过的7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启动大规模的政府直接投资项目(如美国1929-1934年经济危机期间的“罗斯福新政”),大幅度降低政府税收(如美国滞涨时期里根政府所采取的降税措施)。只有通过扩张的财政政策,才能有效提升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心,进而扭转经济的衰退。当然,如果在扩张财政的同时,辅之以扩张的货币政策,即采取所谓的“双扩”政策,则可以起到更为有效的调控效果。

紧缩的经济政策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货币政策;紧缩性;通货膨胀;流动性过剩

2007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1]。与之相适应,货币政策由稳健性转变为紧缩性,这是10年来我国货币政策的首次调整。然而,进入2008年以后,国内外的经济环境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一方面,受美国次贷危机和国内雪灾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面临下滑的风险;另一方面,1月份的cpi指数再创新高,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继续增加。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应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而抑制通货膨胀则应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一时间,货币政策进退维谷,研究者众说纷纭。本文认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面对的最大问题是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的实施应该以抑制通货膨胀为主要目标,央行应坚持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

一、当前货币政策面对的两难选择

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着一对矛盾:一是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已经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二是经济增长由过快转向过热,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而进入2008年,我国就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复杂经济形势。第一,2008年伊始,我国南方十几个省市遭遇了罕见的特大雪灾,经济损失高达1 111亿元①,大量农作物被毁,公路、建筑、电网等基础设施遭到破坏,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很大影响,灾后恢复生产、重建任务严峻。第二,通货膨胀压力越发严重。1月cpi指数达到7.1%,又创新高。虽然1月份的高数据与雪灾和春节期间消费高涨以及年末翘尾因素有关,但应该看到,cpi指数上涨的根本原因是农产品及各种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传递到下游产业,引起全面物价上涨。第三,股市波动加大,面临严重的资金面压力。进入2008年以后,股市波动幅度明显加大,1月14日开始的三个交易周中,a股上证指数连跌5.55%、8.08%、9.26%,沪深两市总市值缩水5.7万亿,而且今年是大小非集中上市年,仅2月份大小非解禁的公司就多达113家,解禁市值约3 400亿元,再加上大型国企接连到股市融资,股市面临的扩容压力很大。第四,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全球。次贷危机使全球股市自2007年10月份以来损失约7.7万亿美元,次贷危机爆发3个月后,世界市场的资本总额下降了14.7%,明显大于1998年对冲基金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倒闭时的13.2%、1987年华尔街“黑色星期一”的9.8%、1999年巴西货币危机后的6.1%,并且大于2001年9·11恐怖袭击、1997年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2001年阿根廷债务危机和1994年墨西哥比索危机所造成的损失。第五,世界经济出现衰退趋势,欧美市场消费需求下降以及人民币升值导致我国出口下降,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减弱。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投资和信贷收缩会导致企业资金紧张,不利于灾后重建。而美国连续大幅降息导致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利差不断扩大,利率倒挂引起国际热钱大量流入,人民币升值不断创新高,需要通过通货膨胀来释放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如果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经济增长速度虽然可以保证,但流动性过剩无法解决,通货膨胀会变得更为严重。一时间,货币政策的走向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中金、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银行、中行等金融机构的宏观研究报告都认为,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下滑风险更大,货币政策应该转向,但imf认为,应坚持从紧的货币政策[2]。笔者认为,虽然当前我国面临复杂的经济形势,但雪灾和次贷危机的影响都是暂时的,防止经济过热、抑制通货膨胀才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应该坚持紧缩性货币政策。

二、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必要性

明确提出从紧的货币政策是在去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但实际上,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的货币政策已经悄然发生变化。从2003年9月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开始,意味着货币政策逐渐向紧的方向转变。2007年cpi指数连续超过警戒线,而且投资过热的势头丝毫不减,为了抑制流动性过剩、防止物价全面上涨,从结构性通货膨胀演变成全面通货膨胀,必须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它有助于解决以下问题:

1.抑制流动性过剩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流动性过剩。2001年以来,广义货币供给m2的增长率一直远高于gdp的增长率。近6年来,gdp的平均增长速度为8.57%,而m2的增长率则高达17.66%,后者为前者的2倍,超出了国际上m2供给速度与gdp增长率之间1.5倍的合理比例[3]。2008年1月m2达到18.94%的新高点,刷新了2006年5月份以来近19个月的纪录。过量货币供给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流动性过剩。

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央行减少名义货币供给,在货币乘数的作用下,会引起经济中的实际货币流通数量几倍的下降,达到解决流动性过剩的目的。从2004年到2008年1月,央行先后8次提高存款利率、9次提高贷款利率、15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仅2007年就6次提高存贷款利率、10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此外,政府还实行了其他一些防止流动性过剩的措施,如2007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由财政部发行1.55万亿元特别国债,用于购买约2 000亿美元外汇,作为即将成立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资本金。2007年7月20日,国务院决定从8月15日起,将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由现行的20%调减为5%。2008年2月14日,央行在公开市场上发行了三期央行票据,共计1 950亿元,创近一年以来的最高纪录。从这些政策措施可以看出,宏观调控措施的目标是抑制通货膨胀。

2.抑制企业过度投资

企业投资资金来源有两种,一是自有资金、一是借贷资金。借贷资金的主要提供者是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是企业通过借贷资金进行投资所需要承担的成本。贷款利率越高,企业需要承担的利息越多,对投资项目的要求也就越高。因为只有当投资项目的预期收益率超过贷款利率时,企业进行投资才会获得正收益,否则,企业投资无法获得正回报。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贷款利率提高意味着企业的投资成本增加,只有预期收益率高的项目才会上马,预期收益率低的项目则被放弃,通过这种方式来减少企业投资行为,降低投资增速。此外,货币政策还会影响信贷的可获得性。中央银行收紧银根意味着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可以进行放贷的货币量减少,为防止出现呆坏账,银行对申请贷款企业的审查会更严格,企业贷款变得更困难。无法获得投资资金则项目无法上马,也会引起投资下降,防止固定资产盲目扩张。尤其在我国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对象中,房地产开发企业占有很大的比重。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情况看,近十年来,房地产市场发展迅猛,房价上涨过快,为防止房地产市场出现泡沫,我国已经对房地产行业进行紧的调控。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会增加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贷款难度,提高对开发企业的资质要求,使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变得更加严厉,对发展得过热过快的房地产市场会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有利于降低房价的涨速,调节市场平衡。从2007年10月全国楼市开始出现有价无市以来,到2008年2月,全国一线城市的房价大多出现了回调,深圳、上海等地降幅一度达到20%,2月份,地产龙头万科在上海的楼盘销售开始进行降价促销,虽然只是打了9.5折,但释放出的信号不容小觑。 

3.促进居民福利的提高

紧缩性货币政策对居民福利的影响比较复杂。第一,一般来说,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才会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在通货膨胀率和名义利率、实际利率之间有一个简化的计算公式: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4]。如果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当银行的名义储蓄利率小于通货膨胀率时,储蓄人所获得的实际利率为负值。也就是说,由于物价上涨造成通货膨胀使储蓄人的实际收益为负,储蓄人的财富减少、经济福利下降。因此,提高名义储蓄利率使之能够抵消通货膨胀对居民福利水平的负面影响,可以保障储蓄人的收益,保持甚至提高居民的福利水平。从目前的情况看,存款利率仍低于通货膨胀率,储蓄的实际收益为负,利率仍有上调空间。第二,存在通货膨胀的时候,如果名义工资不变,物价上涨会降低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人们会感觉钱变得不值钱了,为了抵消通货膨胀对居民福利水平的负面影响,需要增加居民的名义收入,提高名义工资。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可以缓解纸币贬值,减轻通货膨胀对居民实际购买力的影响。第三,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提高利率水平,可以提高人们的储蓄倾向,增加居民储蓄,有助于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而且高利率会增加储蓄人的利息收入。第四,当存在通货膨胀时,人们看到商品的价格上涨,往往会形成物价继续上涨的预期,为了抢到便宜商品,人们会增加现期购买,抢购商品,推动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涨。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可以降低人们对于物价上涨的预期,从而降低由于囤积商品而形成的需求,减轻物价进一步上涨的压力,有助于防止出现需求推动型的通货膨胀。从政策目标看,我国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是为了抑制流动性过剩,达到控制物价过快增长的目的,所以从长期来看,保持物价水平稳定会提高居民的实际购买力,居民消费会从中受益,而不是受到抑制[5]。第五,在通货膨胀下,人们热衷于多渠道进行投资,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会提高人民币理财产品、货币型基金的收益,改善居民的资产组合结构,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提高人们的福利水平。总之,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之后,物价上涨将得到抑制,减轻经济转型过程中对居民福利的冲击,有助于保证居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福利水平不断提高。

4.保护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

从紧的货币政策对2008年的股市来说当然是一个利空消息,但这种影响是间接的。2006年以来的“大牛市”吸引了众多投资者,许多居民将存款从银行取出投资到股市,形成“储蓄大搬家”的现象,这种情况在2007年上半年表现得尤为突出。但是,2007年以来的三次股市大调整提高了投资者的风险意识,而且经过两年多的上涨,目前,我国股市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会使一部分厌恶风险的投资者退出市场,回笼部分资金。但是,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的目标是针对流动性过剩而不是股市,而且我国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并不能用于股票买卖,所以,紧缩银根并不会造成股市资金的大规模流出,并不会对股市产生很大的影响。任何市场的发展都是有波动的,从主观愿望来讲,人人都愿意股市不断上涨,获取更高的收益。但如果我国的股市一味地单边上扬,那么潜在的危险是巨大的,一但股市下跌,谁都无法预测它会跌到什么位置[6],日本股市暴跌的前车之鉴不可忘记。虽然近一个月在国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股市大幅下挫,同时也要看到,这种调整也是释放风险的一种反应,有利于减少市场中的投机行为。影响股市好坏的根本因素是上市公司的业绩和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只有我国的经济能够保持稳定、健康的发展,企业能够不断提高盈利水平,股市才能维持健康稳定的发展。

5.促进进出口的平衡发展

在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可以通过汇率变动影响进出口进而影响总需求。在浮动汇率的情况下,当中央银行收紧银根时,国内利率上升,国外资金流入,从而引起本币升值,出口减少、进口增加,本国总需求下降;在固定汇率的情况下,当中央银行收紧银根时,为保证本币不升值,中央银行必然抛售本币,按照固定汇率收购外币,于是,本国货币供给增加,使货币政策的效果打折,原本想要达到的货币政策目标就会受到影响[7]。应当注意的是,我国近年的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投资增长和贸易顺差。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背景下,我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会逐渐减小,出口放慢会使得贸易顺差增速下降,外汇储备的增速也会减慢,从而对基础货币的压力也会下降。

三、结论

哲学讲求解决问题要抓主要矛盾。虽然目前我国面临复杂的经济形势,但在各种问题中,笔者认为,最主要的还是通货膨胀问题。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确可以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经过连续四年的两位数增长,我国经济已经出现过热,而且这一轮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国内的投资扩张和出口拉动,投资规模不断扩张会导致资产泡沫,一旦泡沫破裂造成经济大起大落,引起经济危机,那对经济的危害才是巨大的,日本的经历已经向我们说明了这个问题。所以,重要的不是经济的高速增长而是健康稳定的增长,经济增长不能只看速度。我们的目的是保持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短期速度降下来并不是一件坏事,当前在出现通货膨胀迹象的时候,要把抑制通货膨胀做为经济工件的重中之重。这就要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而不是扩张性货币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按照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基调做好宏观调控工作,实际上就是指出了我国宏观调控的方向和目标,因此,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更有利于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有利于抑制流动性过剩、防止通货膨胀;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福利水平。当然,货币政策并不是万能的,它不能解决经济结构问题,也不能解决经济制度问题。它只是对经济中的总供给和总需求进行调整。它是一种短期政策,要根据经济风向行事,而不是僵化、教条的固守规则。做为相机抉择的政策工具,对货币政策要灵活运用,当国内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

参考文献:

[1] 新浪财经.胡锦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www.sina.com.cn.2007-12-07.

[2] 公培佳,贺江兵.加息“站”在十字路口[n].华夏时报,2008-02-18.

[3] 刘明彦.单一货币政策无力抑制资产泡沫[j].银行家,2007,(5):70-73.

[4] [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卡尔·e.沃尔什.经济学(中译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732-733.

[5] 新浪财经.货币政策从紧将怎样影响民生[eb/ol].http://www.sina.com.cn.2007-12-07.

紧缩的经济政策范文第4篇

2015年3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显示,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仍处于低位增长,同比上涨1.4%;1-2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1.1%。随着消费需求增长的趋于减缓,2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 PPI)同比下降4.8%,环比下降0.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5.9%,环比下降1.0%。1-2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4.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5.5%。结合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和中国CPI与PPI指数判断,2015年中国经济将面临较大的通缩压力。而如何协调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反通缩,也是中国2015年将要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加大中国通缩压力

2014年以来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环境的变化加大了中国通缩压力,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国际资本逆流动对中国基础货币发行的制约、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对国内通缩的输入、中国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以及有效需求不足。

(一)中国通缩压力的国际环境分析

随着全球经济的日趋融合,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深刻影响着中国的经济发展。2014年的各项数据显示,通缩的阴影正在全球扩散, “经济衰退”并未随各国的刺激措施而消减。世界经济的不利因素也给中国带来了较大的通缩压力。

一是美联储加息或将加大中国的资本流出压力,并制约了中国基础货币的发行。进入2014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的版图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体现为发达经济体在经历了上半年的集体复苏之后,进入下半年发达经济体经济出现了分化。美国经济持续复苏,欧、日经济再度出现放缓,而新兴市场经济体持续延续放缓的走势。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直接导致了主要经济体货币当局货币政策基调的分化:美联储于2014年10月宣布退出量化宽松,欧洲央行则正式启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日本央行延续了量化宽松的货币基调。从美国情况来看,2015年美国将正式进入加息周期;而从20世纪90年代的历史经验来看,美联储加息将会诱发新兴市场经济体资本流出。因此,随着美国在2015年进入加息阶段,未来一旦国际资本从新兴市场经济体流向发达经济体,将会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国际资本的逆流动意味着更多的资本流出中国,尤其是短期资本的流出将更加迅速;同时国外经济的回升意味着对外投资回报率的增加,国内资本也将加大对外直接投资的力度。国际和国内资本流出会对中国产生流动性紧缩效应,并进而会制约基础货币扩张。在促进本国经济增长、提高国内就业率的大背景下,发达经济体通过低廉的土地、更多的税收补助、更有效率的生产方式,对原本植根于中国的制造业产生难以抗拒的吸引力,从而使得中国制造业逆流发达经济体,尤其是美国、中国制造业向发达经济体的转移;再加之国外产业资本投资回报的增加和中国产业投资回报的下降,外商会减少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及加大对本国特别是发达经济体的投资力度。最终结果是,国际资本和国内资本大量流出中国,从而制约了中国基础货币的发行。

二是全球货币政策基调的分化将推升美元指数,加大商品市场压力。2014年美国经济增长2.4%,创2010年以来全年增速的最好水平。经济的快速增长伴随着美国经济的全面复苏,具体体现在房地产市场、就业市场、制造业和出口业等呈现全面复苏的特征。正是基于近几年来美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美联储于2014年10月份完全退出了量化宽松。在美国经济全面转好的大背景下,美元指数目前已经接近次贷危机以来的历史高位。但由于美国经济的强势复苏、美联储加息将成为美元未来创造新高的新的动力;再加之美元指数构成中,欧元与日元占比70%,而随着欧洲和日本经济的复苏无力所导致的欧元与日元走低,将被动推动美元指数进一步走强。因此,随着美元指数的持续走强,美元指数的上涨将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构成极大的压力: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多数均以美元计价,美元指数的上涨将会使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降。而作为世界上主要生产国的中国,国际大宗商品的进口是中国制造的必要原材料;因此大宗商品的价格下跌,会引起中国工业产成品价格的下降并进一步拖累其他工业产品的价格。最终结果是,美元指数的上涨对大宗商品价格的打压将进一步增大中国的通缩压力。

(二中国通缩压力的国内环境分析

中国经济正处于新常态阶段,即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以及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正是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将中国2015年经济增速下调为7%。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近日的《2014年经济形势分析与2015年展望》报告显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基本平稳,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运行中出现一些积极变化与亮点。但投资增长后劲不足、融资瓶颈约束明显、企业经营困难等问题突出,经济下行压力和风险依然较大,具体体现为过剩供给和需求不足。过剩供给和需求不足之间的不匹配使得中国面临较大的通缩压力。

一方面,从供给来看,中国整体上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相关研究表明,2012年中国产能利用率为57.8%,低于720/0-74%的“合意”区间15个百分点左右。这意味着,目前中国的产能过剩非常严重,部分新兴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更为严重。从产业结构来讲,目前的产能过剩主要集中于传统的重化工行业,如钢铁、汽车、造船、电解铝等;尽管经过了两年多的去产能化,但相关行业仍难以达到产能的“合意”区间。很显然,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有利于形成市场竞争,提高效率和技术创新;但产能严重过剩将会冲击正常的市场秩序,不利于相关产业的结构优化,不利于中国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制约着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正因为产能过剩对经济的重大影响,产能过剩问题也成为2015年3月份召开的两会的重要议题。在产能严重过剩的背景下,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存,在短期内主要供给方主要通过降低产品价格的方式来争取市场;一家厂商的降价必然导致更多同类竞争方加入降价的行列,在摊薄利润的同时,最终导致整体工业品价格下降。

另一方面,从需求来看,终端需求处于有效需求不足的状态。从1998年开始,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这种政策的导向就是以扩大国内需求为主,逐步引导我国宏观经济走向主要依靠内需增长拉动的轨道。但目前中国经济整体呈现有效需求不足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传统需求的不足,具体体现在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房地产销售及社会消费品等领域同步出现增速放缓的趋势。中国有效需求不足主要由三方面因素引起:一是中国经济正进入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的阶段,其必然结果是传统需求放缓而新型需求供给不足。二是次贷危机期间中国推出的4万亿投资计划及房地产、汽车刺激政策进一步透支了未来的需求,刺激过后使得传统需求放缓的程度加陕。三是海外经济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进入新的转型及低增长阶段,这也拖累了中国传统有效需求不足。而当前中国正处于从“旧常态”向“新常态”过渡的关键时期,在这一过程中,当总需求长期低于经济所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时,具有破坏力的通缩也就相应产生了。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须携手反通缩

(一)通货紧缩对经济产生的后果

与通货膨胀一样,通货紧缩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一是通货紧缩会导致消费和投资萎缩。由于通货紧缩会导致货币供应量和物价的持续下降,物价的持续下降会增强人们对经济前景的悲观预期,从而会持币观望,最终导致消费或投资进一步萎缩。二是通货紧缩的存在会加大企业的融资成本,并通过金融加速器效应加大企业经营困难和破产的概率。货币供应量的减少和物价的下跌,会提高实际利率,债务人的资金成本会相应提高从而加重债务人的负担,企业不敢贷款或难以获得贷款,从而难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营。三是通货紧缩会加大金融体系风险。由于企业经营困难或破产,银行难以收回所发放的贷款,进而银行会出现大量坏账,且难以找到盈利的项目提供贷款。一旦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银行就有可能面临金融恐慌和存款人的挤兑而被迫破产,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会大大提高。四是通货紧缩会提高失业率。随着整体经济的恶化,社会失业率会提高,工人工资下降,进一步降低了有效需求。因此,对于紧缩引起的货币升值,许多经济学家指出:“货币升值是引起一个国家所有经济问题的共同原因。”因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通缩的治理,而对正处于经济转型阶段的中国来说,采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反通缩也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重大考验。

(二)综合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反通缩

反通缩需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携手,共同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对于逐渐加大的通缩压力,中国逐步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而宽松的货币政策作为逆向操作,是在创造一个宽松的货币供应的环境。由于通缩最重要的问题是货币需求不足,因此经济政策就需要去激活货币需求来吸收宽松的货币供应,然后才能够带动经济的良性循环。因此,这时就需要财政政策来刺激货币需求,即中国应配合实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反通缩,并将通缩对经济的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2014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把宏观政策定调为“积极财政政策要有力度,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所以,当经济接近区间调控底线时相应的政策变动势必出台,以此防止经济内部系统性风险的爆发。

具体来看,在财政政策方面,应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需求,促进经济复苏。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高铁建设,从而扩大投资需求。二是充分发挥财政紧急杠杆在启动企业投资中的作用。三是在财政收入增长已经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应适度扩大财政赤字,同时适度减税,为实体经济松绑注入新活力。四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降低“预防性储蓄倾向”,增加居民的消费需求。

紧缩的经济政策范文第5篇

关键词:货币政策作用 非对称性 主导性成因

关于货币政策的作用,国内外学者开展过大量的研究。货币政策作用的非对称性是指货币政策在治理通货膨胀方面有效性较高,而在治理通货紧缩方面有效性较低。本文对货币政策作用的非对称性予以分析,并探讨了货币政策非对称情形下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

货币政策作用的非对称性

从国外学者的研究看,他们通常认为货币政策的作用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情形下存在一定的非对称性。至于为什么会形成这种非对称性,国外学者的研究并不多。就我国的经济实践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货币政策在治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方面,其作用也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在1985-1989年、1993-1995年期间,我国出现过通货膨胀,中央通过出台趋紧的货币政策和其他宏观经济政策,通货膨胀现象被有效控制。1998-2002年期间,我国出现过通货紧缩,在此期间,中央银行尽管将利率降到了很低的水平,一再下调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但货币政策对促进总需求增长的作用并不明显。

国内很多学者认为货币政策的传导存在梗阻,应采取多种措施消除货币政策传导的梗阻现象,才会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分析货币政策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情况下出现的有效性的非对称性,关键是先搞清产生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主导性成因,看主导性成因是否皆出在货币方面。如果产生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主导性成因皆产生在货币方面,那么,通过完善货币政策的制定方式和传导机制,货币政策的作用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下应呈现出对称性;如果产生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主导性成因不一致,产生通货膨胀的主导性成因在货币方面,而产生通货紧缩的主导性成因不在货币方面,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的作用自然会呈现出不对称性,此时即使中央银行采取了多种措施,其不对称性仍会存在,因为导致二者产生的主导性成因不一致。

从国外和我国产生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成因看,笔者认为,产生通货膨胀的最终成因通常在货币方面,即受多种原因影响,在社会上流通的货币量超过了社会对货币的客观需要量,导致物价上升、货币贬值。产生通货紧缩的主导性成因通常多发生在经济结构失衡方面,如消费结构、分配结构、产业结构出现较严重的失衡,导致社会的总需求严重低于社会的总供给。就货币政策的作用看,它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会管用,而只是在它起作用的区间才会发生作用,一旦超出它产生作用的有效区间,其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由于产生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主导性成因通常存在非对称性,因此,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通常也存在较明显的非对称性。面对货币政策在治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方面呈现的有效性的非对称性,我们应重视分析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产生的主导性成因,针对其产生的主导性成因制定对策,而不宜对货币政策给予太高的希望,因为它毕竟不是一种万能的政策,它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会产生作用的一种经济政策。如果对它期望过高,超出它产生作用的有效区间,它不但难以有效产生作用,甚至还会对以后的物价波动奠定基础。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产生的主导性成因看,笔者认为,货币政策作用的非对称性通常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合理性。

货币政策的运用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分析

对货币政策的运用,应依据导致经济波动的主导性成因而定。从当今世界各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运用看,货币政策的目标呈现出简化的倾向,即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不再呈现出多重化、复合化,而是突出币值稳定,在此基础上兼顾其他目标。中央银行通过适时调节货币供求,促进币值稳定,为居民和企业开展经济活动创造良好的交易环境。如果赋予中央银行过多的目标,容易使中央银行顾此失彼,偏离币值稳定的基本目标。在产生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中央银行责无旁贷,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应以货币政策为主,以合理的货币政策促进币值稳定。在经济结构严重失衡,产品大量积压的情况下,宜多运用分配政策、产业政策、财政政策,以货币政策配合以上政策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