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深海环境的特点

深海环境的特点

深海环境的特点

深海环境的特点范文第1篇

1、1深海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的属性特征受环境、技术等方面的影响,海洋资源的开发与陆地资源开发有十分明显的差异,除了高投入、高技术、高风险等深海资源开发共有的特征之外,深海矿产资源开发还具有以下特点。(1)战略性更强。与其他深远海资源相比,海洋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战略的关系更为密切。一方面,尚未出现某类矿产资源的有效替代物;另一方面,这些资源在陆地上的储量已经日渐枯竭,而深海矿产资源的开发尚未进入产业化的阶段。这使得现阶段深海矿产资源的开发具有较为明显的大国战略布局的意味。目前,技术研发与资源勘探仍是各国深海矿产开发的重心,其目的就在于通过技术上的领先优势以及对资源海域的控制权,获得未来产业化开发的市场先机。(2)技术要求更高。深海矿产资源的开采相比油气、渔业等海洋资源的开发,在作业环境上更为复杂,在技术上也面临更大的挑战。目前,国际上开采深海锰结核的技术已比较成熟,块状热液矿的开采技术进入试验阶段,软泥状热液矿开采技术进入应用阶段。(3)产业化时机尚未成熟。由于受技术、国际矿产价格以及开采成本等方面的影响,深海矿产目前仍处于小规模开发的状态,规模化的商业开采仍需时日。但随着科研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海洋采矿的成本将逐步降低,结合矿产市场的供需形势,预计海洋采矿的产业化将在未来20年内逐步完成。(4)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尚不明确。深海矿产资源的开发会不可避免地改变海底构造,进而影响海底的生态环境,而在深海采矿的环境评估方面,尚未有深入的研究,国际海底管理局第18届会议的秘书长年度报告中也指出,目前对深海生态的理解水平还不足以对大规模商业采矿做出明确的风险评估。

1、2深海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的影响因素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周期上,已经有大量的经验证据表明,一项深海矿产开采新技术,从初期的研发到最终投入使用,通常需要15年左右的周期。如日本的锰结核的勘探和技术开发,共耗资10亿美元,历时22年。美国与日本在深海矿产勘探和采矿技术的研发上基本是同步的,共先后投入了15亿美元,此外,英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也经过了长期的研究[1]。可以看出,各个国家长期的持续投入与研究,更多地着眼于未来发展空间以及战略布局,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目前国内经济发展的需求。在产品的市场价格方面,深海矿产的商业化开发很大程度上受国际矿产市场价格的影响。由于矿产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陆地资源将逐渐枯竭,导致资源紧缺,在没有其他替代品和新资源补充的情况下,市场价格将不断上升;另一方面,从目前的形势看,海洋矿产资源主要掌握在几个海洋大国手中,由此产生的垄断效应将进一步放大价格的波动程度,破坏市场的正常秩序。在开发的政治风险上,根据国际海底管理局的最新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各国的矿区申请以每年6项的速度增长,并有加快的趋势,在海底资源的“圈地运动”中,由领土纠纷产生的政治摩擦也日益增多,其根本原因是出于对海洋资源的控制。

2深海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的主要模式

深海矿产资源开发具有其独有的特点,总的来说,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环境因素是深海矿产资源开发的核心问题,目前国际上较为成熟的开发模式也都是围绕以上3个关键点来展开,实际上每种模式的核心功能即是针对这些问题的现实解决方案[2]。(1)国际合作开发模式。国际合作开发模式是通过国际协商、签订合约的途径,来明确各利益相关方在权利和义务上的分配方式,可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具备资源开发能力的财团或企业,通过产权交易的方式,获得沿海国的深海矿产资源使用权。开发企业可以通过最优化生产行为进行要素投入,将资源开发权转化为实际的经济利益;同时,沿海国家则可以通过资源使用权的转让,以租金、税收、或者分红的方式,在政治、经济、技术方面获得相应的利益,很显然,资源国的深海资源开发能力是选择该模式的前提条件。二是先由资源国的国内公司获得使用权,在之后的勘探开发过程中,通过建立联和股份公司的方式,与国外拥有深海资源开发技术的企业或财团进行合作。这种方式的特点是沿海资源国家拥有资源的使用权,包括勘探权、开发权等,国外参股公司则可以利用自身的资金、技术优势,按照参股比例货合同约定进行利润分成。(2)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在深海矿产资源开发产业链中,深海采矿业和矿产加工占据核心位置,而延伸出的相关产业则包括,海洋装备制造、环境监测、矿产运输、海洋工程以及技术研发等诸多方面[3]。深海矿产资源开发的产业化发展,实际上是由主导产业引领、周边产业辅助推进的分阶段的渐进过程,在主导产业不断开拓新领域的同时,派生出更多、更广泛的需求,为相关产业的出现提供了前提条件,随着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产业间的联系和融合也进一步加深,并最终形成相对稳定、协调发展的产业集群。(3)循环经济模式。深海矿产再开采开发过程中,由于开采工艺过程所需环节较多,因此对海洋环境的影响也较为复杂,特别是对海底生态环境的影响,目前尚无较为成熟的评估手段。因此在深海矿产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因尽量减少对海洋环境的破坏,针对开采作业中的每一个环节,特别是在钻探和冶炼加工过程中,坚持以生态效益为前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图2)。实践证明,采用循环经济模式能有效地降低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风险,同时,通过整合开采过程的相关环节,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降低作业风险。

3深海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的演化路径

3、1美国长期以来,美国的矿产资源消费一直在国际矿产市场中占据主要位置,每年需从海外开采约40亿美元的非燃料矿石,因此矿产资源供给的战略安全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保证最大限度地减少政治环境和市场波动对矿产资源供给的冲击,美国的海外矿产资源开发分布在拉美、非洲、加拿大等各个地区,这种全球化的资源控制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其国内的矿产资源供应的安全问题。在海洋矿产资源的控制和管理上,美国是最早出台相关法律规定的国家之一。1953年制定的《外大陆架土地法》和《水下土地法》,确立了由联邦政府和各沿海州政府分权管理的原则,同时明确了领海海域内的底土资源以及外大陆架资源的所有权归属。1980年,美国颁布了《深海底固体矿产开发法》,该法案在某种程度上奠定了之后的《海洋法公约》的主体框架,形成了海底矿产资源的单边法律法规,通过不限制采矿区的申请面积,不征收租金和权利金的方式,鼓励美国矿业公司积极从事海洋矿产的勘探与开发。同时签订了《关于深海底多金属结核矿暂时安排的协定》,该协定实际上单方面承认了法国、意大利、日本、英国等国家先期抢占的公海海底资源使用权的合法性。1982年,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大会上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但由于部分条款与美国利益不符,直到1994年公约正式生效,美国一直拒绝签署,这使得后期美国在该协议框架下的勘探活动,一直缺少可以依托的法律依据。1984年,为解决在勘探开发中的目标区域的重叠问题,美国与英国、比利时、意大利、荷兰、法国和日本等国家签署了《关于深海底问题的临时谅解》《暂时协定》和《临时谅解》,这些条约的签署实际上都是美国为维护自身在深海矿产方面的既得利益,绕开国际海底制度而进行的单边行动。1991年美国公布了新的国家能源战略,战略延续了以往能源来源多元化和资源种类多样化的发展策略,并进一步将海外资源开发的战略前沿由拉美、中东地区,扩展到北非、中亚以及各相关海域。1999年,美国提出了“21世纪海洋战略”,该战略的核心原则有4点:强化对海洋和沿岸环境的保护、维护海洋经济利益、明确海洋勘探的国家战略、提高海洋研究和教育水平。在海洋探查战略中,对海洋勘探的方向、区域以及方式都进行了明确,并对相关勘探行为进行支持。

3、2日本日本是一个海域面积广阔,但陆地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因此对深海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具有更强烈的动机,为减少对国外少数国家矿产供给的依赖,日本政府每年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开展矿产资源开发调查活动,以摆脱其在资源结构上所处的不利地位。1975年由日本国际贸易与工业部发起,日本金属矿业事业团(MMAJ)开展了夏威夷东南国际水域内勘查活动;1979年7月,日本政府颁布了《深海床采矿试行办法条例》,借以鼓励国内一些公司向深海床采矿项目进军做好准备,同年,还建立起由国家政策资助的公司———日本金属矿业事业团深海资源开发公司(DORD)来作为深海矿物勘查的领导机构。由此加快了政府和民间合作勘查深海底矿产资源的步伐结果,在1987年经《联合国海洋法条约》注册登记,日本在夏威夷东南部得到了一片面积约75000km2勘查锰结核的水域,并获得了在该水域内勘查锰结核的行使权。在开展深海底锰结核勘查的同时,1985年还开始了对墨西哥外海东太平洋中脊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的勘查活动,同时在马喀斯岛(MARCUSISLAND)和马绍尔岛(A—ARSHALI,ISLAND)之间海域富钻锰壳矿床的研究工作也在继续进行。目前日本的有色金属、造船和机械等行业的20多家公司正加紧研究深海勘探和采矿技术,并取得了新的进展。日本住友金属矿山和川崎重工业等公司研制用于打捞海底表层矿藏的采矿机已取得重大进展,在深潜机器人和勘测设备方面,日本已取得国际领先水平。

4总结

深海环境的特点范文第2篇

1国内外研究进展

随着城市化的日益发展和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都市沿岸构筑物(如浮桥、浮筒、桥桩、堤坝等)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已引起人们关注。基于污损生物群落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了解和掌握其形成发展过程和演替变化规律及作用机制,无疑能够为退化海洋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的恢复带来新的启示。虽然人工设施的出现会改变原有自然环境,然而,同时也为海洋生物造就了一个新的栖息环境,甚至可能有利于增加当地水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有助于受损生境的修复和重建。考虑到人工设施类型和所处状况可能会对其上栖息附着的生物产生影响,甚至与邻近天然礁石上的生物群落产生很大的差异,因此,开展近海污损生物生态研究,了解和掌握其形成发展过程和动态变化作用机制,在经济发展、国防建设、环境保护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与港口和海湾等近岸海域相比,离岸深水海区开展污损生物群落研究的工作还不多,是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和热点,有关研究理念和分析手段均需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如数量分析方法已在海洋生物群落结构、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得以广泛应用,但在污损生物群落研究中除了在意大利亚得里亚海和英国北海油田等近海离岸海区开展过相关工作外,其它离岸海域尚未见报道。由于近海离岸深水海区的环境状况完全不同于近岸水域,其污损生物群落的演替变化过程和结局可能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另外,在沿海近岸水域,人类各种活动极为频繁,而且海洋环境状况也易受到径流和降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因此,在近岸水域开展污损生物群落形成发展规律研究,更易遭受各种突发的人为或自然因素干扰和影响。然而,在近海离岸深水海区,各种环境因子相对较为稳定,不易遭受偶发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具有沿岸海域所不具备的优势,如开展近海污损生物生态学研究,则在相对稳定的环境里观察生物群落的演替变化过程,排除多种偶发人为因素和环境因子的干扰和影响,找到更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海洋污损生物群落演替发展规律。因此,近海离岸深水海区不仅是开展生态研究的最佳地点,而且也是探讨海洋恢复生态学相关理论和假说最为理想的对象和模型。我国海洋污损生物调查始于20世纪60年代,随着海洋经济开发活动从近岸向近海发展,近海污损生物生态的研究也由沿海主要港口和海湾向近海离岸深水海区延伸,而调查研究对象也从船舶、码头、浮筏、航标、水产养殖网箱等设施扩展到近海油气平台,然而,迄今为止,多数工作仅着重于种类组成、数量大小、分布状况和季节变化等方面的探讨,尚未见有关多变量分析在近海污损生物生态研究中的应用。另外,国内以往所有在近海离岸深水海域开展的污损生物研究(包括浮标挂板调查和对大型固定式海洋设施的原位采样分析),均从工程角度出发,仅侧重于对污损生物种类组成、数量大小、分布状况和季节变化等方面的内容,从未运用过统计分析方法系统地探讨各海区污损生物群落的结构格局、多样性特点、区系划分等方面内容,更不要说深入研究污损生物群落时空变化状况及其与海洋设施类型、布设时间、离岸距离、地理位置、温度、盐度和深度等制约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2结语与建议

近海污损生物生态研究是综合叉前沿领域,相关成果一方面可为经济建设服务,另一方面还可促进相关基础研究工作的深入。然而,作为新兴的研究方向和热点,有关研究理念和分析手段仍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在离岸深水海域开展科研工作的难度、费用和风险极大,而且污损生物生态研究还具有特殊性、专一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如要揭示热带海域污损生物群落结构特点、演替变化规律及其对环境响应机制,探讨其共性和建立相关数学模型,必须投入基础研究经费予以支持。另外,从事离岸深水海域潜水作业的相关要求极高,潜在制约因素很多,如需配备大型水面工作母船、专业潜水队伍及设备,再加上台风等气候因素的影响,能够成功采集污损生物样品的机会不多。基于离岸深水海域污损生物样品的来源极为不易,因此,充分利用各种机会采集样品、积累资料尤为重要。由于南海海区地处热带,其生物区系不仅会有别于东海、黄海和渤海,而且以往的污损生物生态研究基本局限在南海北部及沿岸海域,如在西沙和南沙群岛等南海诸岛海域开展相关工作,不仅可填补南海中部和南部污损生物资料的空白,而且还可促进热带海洋生态机制研究的深入,揭示热带海域污损生物时空变化规律及关键制约因素对其影响。基于生物污损现象的发生不仅妨碍水下检测作业,掩盖裂纹、损害构件,而且还会改变物体表面结构特征,导致局部环境的物化性质发生变化,引发局部腐蚀或穿孔腐蚀。因此,从腐蚀防护角度来看,弄清相关海区污损生物附着与材料表面腐蚀之间的关系(尤其微型生物粘膜对平台钢腐蚀和腐蚀疲劳性状的影响)极为必要,而且需进一步探讨海洋生物污损与腐蚀和防护之间的关联性。

作者:胡煜峰曹文浩张慧程志强林岳光严涛单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深海环境的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寒武-奥陶纪 沉积相 沉积环境 演化 贺兰山地区

中图分类号:P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a)-0114-02

寒武纪—奥陶纪,贺兰山地区频临华北陆表海西缘,与华北腹地一样,发育一套由陆源碎屑海岸—浅海陆棚—台地边缘浅滩—台地潮坪相—陆棚内缘斜坡相组成的陆表海沉积。岩石地层单位自下而上由辛集组、朱砂洞组、陶思沟组、胡鲁斯台组、阿不切亥组、马家沟组、米钵山组构成,各时期的沉积相及沉积环境反映了当时的构造古地理环境,其垂向叠加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地史演化特征。见图1。

1 沉积相及沉积环境

1.1 辛集组沉积相及沉积环境

辛集组属滨海浅滩相沉积。

辛集期(沧浪铺晚期),海水沿华北陆块南缘进入贺兰山地区,直抵贺兰山中段苏峪口一带,沉积了一套滨海碎屑岩。从初期的冲刷海岸沉积开始,进而出现滨海浅滩高能环境下的砾-砂质鳞块岩、磷质砂岩、白云质砂岩等沉积,反映了一个海侵沉积序列。

1.2 朱砂洞组沉积相及沉积环境

朱砂洞组属碳酸岩盐潮坪相沉积。

朱砂洞期(龙王庙期),海水继辛集期侵入贺兰山中段后,海侵范围有所扩大,由辛集期的浑水海岸变为清水潮坪,随着环境趋向稳定和气候炎热干燥,形成了一套白云岩、灰质白云岩。岩石组合特征表明,朱砂洞期气候热燥,蒸发量较大,沉积环境为海水不畅的半封闭海或局限海,除含叠层石外,其它生物很少。

1.3 陶思沟组沉积相及沉积环境

陶思沟组属滨海浅滩相沉积。

陶思沟期(毛庄期),随着华北海侵范围的继续扩大,贺兰山中—北段等地均广泛为海水淹没,形成了一套滨海浅滩相沉积,岩石组合由陆源碎屑岩和少量碳酸盐岩组成,具有陆源碎屑海岸沉积特征。表明陶思沟期海水深度不大,水动力条件较强,古气候较为温暖。

1.4 胡鲁斯台组沉积相及沉积环境

胡鲁斯台组属台地边缘浅滩相沉积。

胡鲁斯台期(徐庄期),海侵继续扩大,形成一套台地边缘浅滩相沉积,由页板岩和砾屑灰岩、鲕粒灰岩、生物碎屑灰岩、薄层微晶灰岩等碳酸盐岩组成,具有浅海陆棚相沉积特征。胡鲁斯台期沉积环境不稳定,在总的海侵沉积序列中,次级海侵、海退频繁,水动力条件较强,沉积物中近岸粗碎屑物质较少,碳酸盐岩和泥质岩均发育。三叶虫、腕足类化石丰富,古气候较为温暖,在初期和晚期曾有过短暂的炎热气候,沉积了紫红色页岩。

1.5 阿不切亥组沉积相及沉积环境

阿不切亥组具台地边缘浅滩相—陆棚内缘斜坡相沉积特征。

阿不切亥期(张夏—两河口早期),海侵持续时间长,贺兰山地区沉积厚度较华北本部大,由深灰色中层—块状(白云石化)微晶鲕粒灰岩、深灰色薄层泥质条带微晶灰岩及少量竹叶状灰岩、砾屑灰岩组成。表明阿不切亥期早期(张夏期)海侵不断扩大,水动力逐渐增强,为搅动较强的台地边缘高能浅滩沉积环境。之后(崮山期)沉积环境动荡,次级海侵、海退频繁。中—晚期(长山—凤山期),水体变浅,水动力作用减弱,气候干热,属潮间—潮上低能环境沉积。岩石、生物地层之特征表明,从阿不切亥中期—晚期,岩石中鲕粒灰岩减少,灰岩、白云岩、竹叶状灰岩增多,生物上三叶虫、腕足类个体变小,并出现叠层石。说明阿不切亥中期—晚期处于海退环境,水动力条件逐渐变弱,海水由动荡变得相对稳定,气候由温暖变为干燥炎热。

1.6 马家沟组沉积相及沉积环境

马家沟组为台地潮坪相沉积。

马家沟期(两河口晚期—大弯早期),海侵达继续扩大,沉积了以碳酸岩盐为主的马家沟组,属碳酸岩盐台地潮坪相沉积。

1.7 米钵山组沉积相及沉积环境

米钵山组属次深海大陆斜坡相沉积。

米钵山期(大弯晚期—庙坡期),海侵达到高潮,范围扩大,华北海与祁连海连通,大体在大弯期末—牯牛潭期初始,直到宝塔期,贺兰山地区南北发生了明显的分化,贺兰山南段沉积的米钵山组属大陆斜坡下部的深海—次深海沉积。沉积地球化学证据表明,米钵山组的物源具有活动陆缘及岛弧性质,综合考虑贺兰山地区所处的区域构造背景,物源可能来自南部的北祁连地区;生物地层表明,大弯期末开始牙形石动物种群由华北型转向华南型,反映了海侵方向有了明显的变化,海水由南向北侵入,体现了两个不同地层分区之沉积特点。故在空间上构成南北深而中段浅的强烈坳陷盆地格局,见图2。

2 地质演化历史

贺兰山地区寒武纪—奥陶纪岩石地层单位的时空分布表明,贺兰山中—北段属华北区海侵范围,沧浪铺晚期—龙王庙期,海水沿华北陆块南缘进入贺兰山地区,直抵贺兰山中段苏峪口一带,沉积了一套滨海碎屑岩(辛集组)—碳酸岩盐(朱砂洞组)。反映了一个海侵沉积序列,从初期的冲刷海岸沉积开始,进而出现滨海浅滩高能环境下的砾-砂质鳞块岩、磷质砂岩、白云质砂岩等沉积,随着环境趋向稳定和气候干热,出现碳酸岩盐潮坪相沉积。龙王庙期末—毛庄期,随着华北区海侵范围逐步扩大,整个贺兰山中-北段及相邻地区均为海水淹没,形成了一套陆源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组成的滨海浅滩相沉积(陶思沟组)。徐庄期海侵范围继续扩大,形成一套由页板岩和碳酸盐岩组成的台地边缘浅滩相沉积(胡鲁斯台组)。到张夏期海侵达到高潮,祁连海与华北海连通,整个贺兰山地区为碳酸岩盐台地沉积。张夏期—凤山期,海侵持续时间长,形成了一套台地边缘浅滩相—陆棚内缘斜坡相沉积(阿不切亥组)。奥陶纪初期,海侵进一步扩大,海侵范围几乎含盖整个贺兰山地区,形成了以碳酸岩盐为主的台地相沉积(马家沟组)。大弯期末—庙坡期,贺兰山南段沉积环境有了明显变化,于马家沟组之上沉积了米钵山组,其厚度在2000 m以上,以碎屑岩、泥岩为主夹灰岩透镜体,属次深海大陆斜坡沉积。

3 结语

综上所述,贺兰山地区寒武-奥陶纪古地理环境为海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陆表海沉积,持续时限达88Ma。在此期间海侵-海退频繁,构成了多旋回沉积特征。整个寒武纪时期基本以滨海-浅海为主,奥陶纪期间地壳缓慢下降,海侵逐渐扩大,奥陶纪中叶达到高潮形成次深海。奥陶纪晚期受构造运动的影响,地壳隆起,海水退去结束了陆表海沉积,贺兰山地区进入风化剥蚀阶段。

参考文献

[1] 顾其昌.宁夏回族自治区岩石地层[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6:5-45.

[2]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总站.1∶250000吉兰泰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R].2007.

[3]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总站.1∶250000银川市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R].2007.

深海环境的特点范文第4篇

记者:强书记您好!对于青海的特色经济,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青海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生态资源和高原特色农牧业资源。青海是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更好地发展经济,成效如何?

强卫:我到青海一年多,深切感到青海是一个资源富集的省份。尤其以水电、盐湖、石油、天然气、有色等支柱特色资源;单晶硅、多晶硅等新型材料和藏毯、民族服饰、中藏药等特色品牌;高原特色农牧业等都具有比较优势。我深深地爱上了这块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和勤劳进取的青海人民。

发挥青海的资源优势,发展青海的特色优势产业,是青海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有效途径。我们把发展特色经济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大力推进,成效显著。特色和优势工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达132.2亿元;水电、盐湖、石油天然气、有色等支柱产业占工业的比重达到82%,单晶硅、多晶硅等新型材料和藏毯、民族服饰、中藏药等特色轻工业方兴未艾,形成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地方特色品牌。高原特色农牧业有了较大发展,菜、油、豆、药、薯等特色作物种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65.3%。畜牧业产值占全省农牧业总产值的56%。旅游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特别是青藏铁路全线通车以来,青海的知名度进一步提高,2007年接待旅游总人数突破千万人次,总收入达47.4亿元。

循环经济更上一层

青海资源富集主要体现在,现已发现各类矿产125种,其中54种储量排在全国前10位,尤其是柴达木盆地素有“聚宝盆”之称。到目前为止,盆地累计发现各类矿产86种,占全省的64%;大型矿床72处。保有资源储量潜在经济价值15.5万亿元,占全省的90%以上。

记者:怎样寻找一种有效的方式把“聚宝盆”的宝挖掘出来呢?

强卫:实践已经证明,加快资源开发是振兴青海的重要途径。要把这种潜在的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还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但由于人才、技术、资金等诸多因素制约,总体上看,青海资源开发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能力不足,综合开发水平低,产业之间连接不够,产业链条短。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们坚持不懈地推进资源开发向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和循环利用方向发展,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在更高层次上实施资源转换战略,以此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我们针对柴达木资源优势明显、组合配套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实际,提出了建设柴达木循环经济区的设想,国家于2005年10月正式确定柴达木地区为首批13个循环经济试验区之一。同时,对西宁工业园区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政策进行整合,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于2007年12月获国家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循环经济试验区试点。经过两年多来的探索和建设,我省循环经济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记者: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和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业定位至关重要,省里的部署情况怎样?

强卫:高起点规划是首要任务。已编制完成《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实施方案》和《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工业发展规划》,规划了格尔木、德令哈、大柴旦、乌兰四个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西宁循环经济实施方案》也正在编制之中;我们以工业园区为平台,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加速优势产业集群的培育。青海油田公司30万吨甲醇、青海中信国安西台吉乃尔湖钾锂硼综合开发万吨碳酸锂、青海庆华公司乌兰煤化项目一期100万吨工程等一批重点资源开发项目在柴达木相继建成生产。西北乃至全国最大的单晶硅项目、亚州最大的多晶硅项目已经在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落地。产业聚集和带动作用日益明显;科技攻关力度加大。无水氯化镁等一批先进技术成果诞生、盐湖提锂取得重大突破、盐湖化工与石油天然气集成技术攻克、青海中信国安煅烧法碳酸锂工业性试验成功……。去年,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42亿元,同比增长20%。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工业增加值65亿元,同比增长76.9%。

记者:这应该是青海经济发展的重要聚集地和经济增长极。作为产业来讲,其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下一步的构想是什么呢?

强卫:我们将以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为载体,着眼于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加快在促进资源禀赋与特色产业有机结合,促进资源优势与经济优势互相转换方面的探索和实践,进一步探索在高原地区发展循环经济有效模式和途径。努力走出一条青海特色、青海品牌、青海模式的循环产业发展之路。

投资开发商机再现

记者:西部富集的资源和未开垦的一些领域,往往蕴藏着极大的商机。强书记能否向我们的读者透露投资青海的新商机呢?

强卫:建设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大力推进水电、盐湖、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的综合开发、循环利用和产业融合,不断延伸产业链。对资源类产品的精深加工,把柴达木的资源优势同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区位、交通、技术、人才等优势结合起来,

在完善政策方面。结合青海实际,研究制定促进产业发展、技术创新等一系列配套政策。营造有利于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和循环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法制环境、体制环境、政务环境、社会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使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成为青海的最佳投资创业基地。

加强资源勘探工作。青海能源和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全省矿产资源储量潜在总值达17万亿之多。把加强地勘工作与发展循环经济结合起来,加快对重要成矿带以及优势矿产资源勘探,摸清资源家底,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资源保障。

强化科技支撑。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建设,归根结底是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创新,是科技人才的聚集和培育。整合各种科研力量,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研发和技术集成,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全国乃至世界水平、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项目和产品,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按照循环经济试验区内的整体规划和产业布局,对园区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招商,构建起点面结合、产业集中、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循环工业园区。促进发展一批“小而精、小而专、小而特”的中小企业群体,形成产业集群。

六是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实施生态立省战略,把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把工业作为资源综合利用的重点领域,培育一批循环经济示范性企业。努力实现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上述信息表明,青海将进一步敞开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大门。

生态环保积极进展

记者: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日益重视,青海的生态战略地位日益突出,青海如何应对?

强卫:国家投资75亿元建设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规划的实施,标志着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进入到一个新阶段。青海不断加大还林还草、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建设力度生态保护取得了阶段性成果,5年来,全省累计人工造林80万公顷,封山育林103万公顷;禁牧草场437万公顷,围栏草场173万公顷,搬迁安置牧民6800户、3.2万人。城镇垃圾、污水处理等一批重点工程建成投产,以村容村貌整治为重点加大对村庄环境的治理,城乡人居环境得到改善。节能减排取得积极成效,2007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实现由升转降的突破。

记者:青海是我国重要的水源地,青海的生态安全对全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请强书记谈谈青海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新思路。

强卫:青海在全国有着无与伦比的生态地位。青海是我国重要的水源地和我国乃至全球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高寒生物自然物种资源库。黄河49%的水量、长江26%的水量、澜沧江16%的水量、黑河40%的水量是从青海流出去的,而且都是无污染、清洁的水质,素有“中华水塔”、“亚洲水塔”和“江河源头”之称,养育了中国一半的人口。

生态兴,则文明兴。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把青海建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生态屏障,这是青海对国家、对中华民族担负的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

记者:青海为实现这个目标,将着重从哪些方面推进青海生态文明建设?

强卫:在全社会倡导生态文明理念,实施生态立省战略。长期以来,青海特别是三江源地区,为了保护这三江清流,地下蕴藏的丰富矿藏不能开采,工业项目不能引进,这个地方2/3农牧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但青海人民无怨无悔地让这几许清流流出省门、流向全国,流向东南亚,滋润着中华大地,哺育了华夏文明。“保住青山绿水,就是保住未来的竞争优势”,更加成为青海全社会的自觉的共识。青海提出生态立省战略,以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坚持在综合循环利用资源中谋求又好又快发展,在保护建设生态环境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正确处理资源开发和保护环境的关系。坚持优先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搞好主体功能区规划,合理划分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区域,探索建立建设生态文明的不同功能区分类发展模式。在三江源地区不考核GDP等经济增长指标,让这个地区的干部群众能够心无旁骛去保护生态。

大力实施重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规划自2005年实施以来取得积极的成效,年降水量2006年净增56亿立方米,2007年净增65亿立方米;黑土滩治理区多年生长的牧草覆盖率由20%提高到80%;生态移民减畜140万羊单位。实施环青海湖流域和黄河谷地、湟水流域、祁连山黑河流域、柴达木盆地等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程,通过生态恢复、生态移民、发展生态后续产业和替代产业,发展生态旅游业,转变项目区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实现保护生态和改善群众生活的双赢。

深海环境的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内蒙古东北地区;上二叠统林西组;沉积相;沉积环境

中图分类号:P512 文献标识码:A

一、区域地质背景

研究区位于中国内蒙古东北地区,该区域古生界海相地层分布面积大,尤其是石炭-二叠系具备良好的油气储层优势。沉积演化史表明,石炭纪东北广大地区为浅海相沉积,陆相沉积主要分布于额尔古纳、伊春一带。早中二叠世继承了石炭纪的沉积格局,主要以浅海相沉积为主。晚二叠世随着地壳抬升,海水退出,大部分地区为陆相沉积。总体上具有从石炭纪到二叠纪由海相向陆相逐渐转变的规律。

二、地层发育特征

该地区古生界地层发育较厚,古生界各时代地层在该地区均有出露。其中下古生界主要以海相碳酸盐岩沉积主,厚度大。上古生界主要以浅海相、湖相、河流相为主,沉积厚度较大。

(一)地层分区

根据该地区古生界地层特点结合构造特征把内蒙古东北地区地层分为四个大区:兴安地层区、松花江地层区、兴凯-延边地层区、内蒙古草原地层区。兴安地层区又分为额尔古纳、达莱-兴隆、东乌-呼玛和乌兰浩特-哈尔滨4个地层分区。该区域的古生代地层分区图如图1所示。

松花江地层区分为伊春-尚志、佳木斯和密山-宝清3个地层分区。兴凯-延边地层区分为东宁-汪清和饶河2个地层分区。内蒙古草原地层区分为锡林浩特、赤峰和吉林3个地层分区。

1、兴安地层区主要发育

下石炭统花达气组、查尔格根河组,上石炭统宝力格庙组;下二叠统高家窝棚组,中二叠统四甲山组、柳条沟组,上二叠统的林西组。

2、松花江地层区主要发育

上石炭统唐家屯组、杨木岗组;下二叠统二龙山组,中二叠统土门岭组,上二叠统五道岭组、红山组。缺失上石炭统部分地层。

3、内蒙古草原地层区主要发育

下石炭统敖木根呼都格组,上石炭统本巴图组、阿木山组;下二叠统高家窝棚组,中二叠统大石寨组、哲斯组,上二叠统林西组。

4、兴凯-延边地层区主要发育

上石炭统杨木岗组;下二叠统山秀岭组大蒜沟组,中二叠统庙岭组、柯岛组,上二叠统开山屯组。缺失上石炭统部分地层。

总体来说,西边地区地层发育较全,东边地区普遍缺失上石炭统早期地层。

(二)上古生界地层赋存状态

东北地区在石炭-二叠纪海相环境中接受了巨厚的地层沉积,后期经历了海西、印支、燕山、喜山等构造运动的强烈改造及剥蚀,地层保存不全,局部地区缺失石炭-二叠系。从石炭-二叠系分布与中生代盆地的叠加关系可以看出,在有中生代盆地叠加的地区,石炭-二叠系保存较好,改造相对较弱。在无中生代盆地叠加的地区,石炭-二叠系抬升剥蚀强烈,地层保存较少或缺失,改造强烈。

1、石炭系

石炭系出露较少,额尔古纳古陆西北侧与佳木斯古陆等地区均未有出露,乌兰浩特-哈尔滨地层分区、伊春-尚志地层分区、吉林地层分区以及锡林浩特地层分区出露较为集中,其他地区均零星出露。石炭系厚度受沉积中心的控制,总体上具有南厚北薄的特征。南部最大厚度超过4000m,位于九台和赤峰地区一带,北部厚度总体较小,局部缺失石炭系。

2、二叠系

二叠系在本区出露较石炭系普遍,除额尔古纳古陆、佳木斯古陆地区及那丹哈达地体,很多地区均发现二叠系出露,在林西、龙江、尚志、长春及延吉等地区出露较为集中。二叠系总体上继承了石炭系地层的分布格局,受当时沉积中心的控制,总体上具有南厚北薄的特征。地层由北向南逐渐增厚,至西拉木伦河缝合带增至最厚。南部地层厚度最大超过4000m,位于呼和浩特地区和桦甸地区。额尔古纳古陆和佳木斯古陆缺失二叠系。

3、总厚度

东北地区石炭-二叠系总厚度分布跟石炭、二叠系地层分布总体格局相似,总体上具有南厚北薄的特点。在二连盆地和松辽盆地内部,地层保存较好,厚度最大超过5000m。

4、保存特征

东北地区石炭-二叠系地层沉积后,经过晚海西、印支、燕山及喜山等构造运动的改造,剥蚀及变形强烈。侏罗、白垩纪断陷盆地的形成与分布对石炭-二叠系的保存起到了重要作用。盆地覆盖区,如松辽、二连、海拉尔等地区,上古生界地层受到上覆地层层的保护,受剥蚀较轻微,保存较为完整;而隆起区遭受剥蚀强烈,地层发育不全或缺失。

(三)沉积相及沉积环境分析

1、沉积相的含义

沉积相是指沉积环境以又在该环境中所形的沉积岩(物)特征综合。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反映沉积岩的特征,二是揭示沉积环境。沉积环境包括岩石在沉积和成岩过程中所处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状况、生物发育情况、沉积介质的物理化学条件等。沉积岩(物)特征包括岩性特征(岩石成分、颜色、结构等)、古生物特征(古生物种属和生态)。

2、沉积相分析说明

沉积相分析就是指通过对沉积剖面中的各种相标志物进行详尽地描述、综合分析研究其规律,以便恢复地质时期的沉积环境及沉积特征,识别出该区的沉积相类属,并在纵横向上摸清它的展布形态。相分析的核心工作是相标志物的描述和归类。相标志是指最能反映沉积相的一些标志,它是相分析及岩相古地理研究的基础。

3、内蒙古东北地区上二叠统林西组的沉积环境分析

内蒙古东北地区石炭-二叠系海相、陆相和海陆交互相均很发育。内蒙古东北地区整个石炭系为深海槽,以发育巨厚硅质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为主。早石炭世为大面积浅海相沉积,吉林省磐石地区的鹿圈屯组为一套浅海相的陆源碎屑建造和碳酸盐岩建造,黑龙江省内石炭系不甚发育,仅在佳木斯隆起带以东宝清等地见有下石炭统海相地层出露;晚石炭世早期为滨浅海相沉积,如吉林省中部露头的磨盘山组浅海相碳酸盐岩,局部为隆起剥蚀区,晚石炭世晚期为主要浅海相沉积,局部地区如密山地区为海陆、陆相沉积;二叠系分布较为广泛,发育海相或海陆交替相碎屑-碳酸盐岩建造。早中二叠世以浅海相沉积为主,在野外看到早二叠世寿山沟组块状灰岩;晚二叠世早期为陆相湖泊相沉积,晚二叠世随着地壳抬升,海水自北向南退出,整个东北地区都是陆相沉积。总体上具有从石炭纪到二叠纪由海相向陆相逐渐转变的规律。

结语

内蒙古东北地区上二叠统林西组的沉积相主要是半深海相,其位置和深度相当于大陆坡,是浅海陆棚与深海环境的过渡区,平均坡度为4°,最大倾角可达20°,最大深度在1400m-3000m之间。该区域的地质实际情况表明,该区域大陆坡具有界限清楚的洼地、山脊、阶梯状地形或孤立的山,而该区域的沉积环境主要由泥质、浮游生物和碎屑三部分沉积物组成。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更多

上海精神医学

CSCD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上海市卫生局

应用海洋学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海洋工程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