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腿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

腿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

腿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

腿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康复护理程序;股骨颈骨折;髋关节功能

近年来,股骨颈骨折的患者也日益增多。股骨颈骨折临床表现为疼痛、肿胀、关节功能障碍、肢体畸形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对股骨颈骨折现多主张早期手术治疗。但患者术后的关节功能康复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临床上关注的检点。术后积极的康复训练不仅能缓解髋关节置换术的疼痛,还能有效促进髋关节的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总体生存质量[1]。我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4月对5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采用康复护理程序,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股骨颈骨折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摄标准患髋正侧位x线片及骨盆x线平片证实;意识清晰,无神经或精神方面疾病而影响其日常活动,有较好的认知能力;全部患者均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排除手术禁忌症、陈旧性或病理性骨折。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70-84岁,平均(79.5±5.2)岁。致伤原因:车祸伤46例,骑自行车摔伤28例,行走摔伤2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4-72h。骨折部位:左侧55例,右侧45例。骨折类型按照解剖分型:头下型37例,经颈型30例,基底型33例。骨折移位按照Garden分型:Ⅱ型58例,GardenⅣ型42例。

1.2 方法 两组患者采用的手术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程序,具体措施如下:

1.2.1 术后1周内(第一阶段) 麻醉清醒后挤压和按摩患者的小腿,指导患者进行及健肢的主动运动与患肢踝关节、脚趾的主动屈伸运动。术后1d开始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先收缩5s,再放松3s,每次练习控制在5min,3次/d,根据患者的情况逐渐增加练习时间和次数。踝关节和小腿采用间歇性气囊肢体加压仪进行治疗。手术后第2d,在CPM机的协助下进行膝、髋、踝关节被动屈伸运动。

1.2.2 术后1-2周(第二阶段) 逐渐扩大关节活动范围,由被动运动过度到主动运动,髋屈伸肌、外展肌、股四头肌抗阻训练,仰卧位直腿抬高运动,患肢抬高控制在30°以内,每次练习控制在5min,3次/d,仰卧位屈髋屈膝运动,屈膝从15°开始,在不引起疼痛的前提下每日增加训练角度,目标>90°;根据患者的情况逐渐增加练习时间和次数;之后进行坐起训练和起立坐下训练,练习过程中注意患者有无心慌、出冷汗以及恶心等不良反应出现,及时停止练习[2]。结合患者的体力恢复情况让其自主进行穿衣、梳洗、进食、床上排便等活动。

1.2.3 术后2-4周(第三阶段) 当患者健侧下肢具有正常的活动能力以及患肢可靠的内固定时,进行站立、负重、行走、转身训练。术后1个月,可适当根据X线显示的骨折愈合情况进行患肢的负重训练,缓慢的半蹲起立、原地踏步练习、上下台阶练习,患肢由部分负重逐渐到完全负重。

1.3 观察指标 两组术后均随访6-12个月,平均8.5±2.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髋关节功能:满分100分,得分越高,髋关节功能越好[3]。从疼痛、功能、畸形、运动范围等4方面进行疗效评价,Harris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用(χ±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T检验,以P

2 结果

两组在功能、疼痛、畸形方面的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运动范围显著大于对照组,Harris评分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股骨颈骨折是指发生在股骨颈基底部与股骨头下之间的骨折。老年人是骨质疏松的高发人群,由于骨强度降低,骨脆性增加,加上协调性差,身体不灵活,该骨折的发生率较高。老年患者多合并有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疾病,保守治疗死亡率较高,现多主张早期手术治疗[2]。要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术后的康复训练必不可少。本研究将康复护理程序引入5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术后康复锻炼中,针对骨折患者的特点及个体差异,有计划、有步骤、按照康复的不同阶段程序化的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指导,通过按摩和挤压小腿,进行被动、主动的肌肉舒缩运动,利用肌肉收缩时对血液、淋巴液的肌肉泵作用,促进血液、淋巴液向心回流,促进炎性物质的吸收,加快肿胀的消除,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同时在康复过程中逐渐延长训练时间,增加训练强度,增加关节的活动度,提高了患者康复训练的依从性,促进了髋关节功能的恢复[3]。结果显示,观察组的髋关节的运动范围显著大于对照组,Harris评分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康复护理程序能够显著促进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丽文,吴欲晓,郎史文,等.康复护理程序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后髋关节功能康复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08,7(9):696-697.

腿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基本康复量;胫骨平台;膝关节;功能

胫骨平台由大量松质骨及皮质骨包绕而成,极易因高能量压力及剪力而发生骨折与塌陷。因此,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应做到无创解剖复位、骨折块固定以及保持正常重力线等要求,为早期功能康复锻炼提供良好基础[1]。除手术治疗外,骨折术后如何进行有效的功能康复锻炼也一直是临床关注重点。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康复训练方式在术后功能康复训练中的效果差异,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为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所收治6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包括研究组A、研究组B及对照组,每组各20例。男36例,女24例,平均年龄(42.1±11.5)岁,右膝部33例,左膝部27例。三组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病例纳入标准[2]:①明确外伤史;②经X线检查确诊,胫骨平台骨折明显移位行内固定手术治疗;③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病例排除标准:①膝部陈旧性骨折或病理性骨折者;②≥65岁;③合并恶性疾病或精神障碍者。

1.2方法

1.2.1研究组A 在"动静平衡"原则下进行康复训练法,予较小康复量(即"基本康复量"),术后第3 d行膝关节被动活动,仰卧位,上下左右活动髌骨数次;双手握住股骨远端,徐徐抬起膝关节,使小腿自然下垂,缓慢屈曲到指定角度,若股四头肌疼痛,可行手法放松肌肉,第1次屈曲膝关节至30°左右,置垫枕10 min左右,每隔3d操作1次,增加10°/次左右,该操作要求康复师力量稳定、缓慢而持续进行,避免动作粗暴也引起患者恐惧、排斥。

1.2.2研究组B 操作方法同研究组A,予较大康复量,但活动次数改为2次/d。

1.2.3对照组 予传统无痛康复训练,包括压腿锻炼、屈伸锻炼等常规内容。

1.3疗效判断[3] 骨折复位效果标准:优秀:解剖结构复位,关节面平整;良好:接近解剖复位,关节面基本平整,关节面台阶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比较用χ2 检验。P

2 结果

2.1三组骨折复位情况 三组骨折复位效果均良好,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三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研究组A膝关节恢复优良率为95%,研究组B为85%,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骨折后手术治疗目的在于保证骨折部位良好、快速愈合,实施良好的复位及持续可靠的手术固定极为关键。固定包括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及外支架固定术,但实施手术固定必然会导致肢体肌肉萎缩、关节挛缩以及瘢痕粘连形成等失用性改变,致使肢体关节功能障碍。相关研究指出[4],骨折术后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缺乏应力刺激,可引起骨质疏松及骨痂形成缓慢,进而加重肢体关节功能障碍。如何平衡骨折愈合与肢体关节功能之间的关系,已成为现代骨科、康复医师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与其他骨折类型相比,骨折愈合过程更为缓慢,对稳定的生物力学与生物学环境要求更高,实施功能锻炼时应保证与骨折愈合每个阶段相适应,避免因任何不恰当功能锻炼对骨折愈合产生不良影响。研究指出[5],传统功能康复锻炼盲目以"无痛"定位活动、负重标准,并非以不同骨折类型及内固定稳定性要求为准则,康复训练难以发挥应有作用。

本研究结果说明,3种康复训练方法均不会影响胫骨平台骨折愈合,均可应用于骨折术后功能训练中;在"动静平衡"原则下进行康复训练法疗效优于传统训练法,并且较小康复量(即"基本康复量")就可满足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康复需求。

综上所述,在"动静平衡"原则下进行较小康复量康复训练法效果优于较大康复量训练法予传统训练法,与该骨折类型骨折愈合生物力学要求更吻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笑珍,邓珍良.早期康复训练对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09,30(30):154-155.

[2]杨治涛,葛广勇.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5):1658-1659.

[3]刘敏如,郝仕强,陈丽.动静平衡康复训练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平衡和行走功能的影响[J].广州医药,2015(05):15.

腿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系统康复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胸腰段压缩性骨折

Application of postoperative systematic rehabilitation of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for osteoporotic thoracolumbarcompression fracture

XU Yan-qiu,YANG Nan-yu,HUANG Li-cheng,et al.

Huiyang district hospital;the center hospital of Huizhou,Guangdong,Huizhou 51621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se the effect of systematic rehabilitation in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of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60 cases of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for osteoporotic thoracolumbarcompression fracture w ere studiedretrospectively.Results All the 60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relive the pain,the VAS and JOA scores of 60 cases between preoperation and postoperation after 3 days,1 month,6 month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P

【Key words】 Systematic rehabilitation;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 Osteoporosis ; thoracolumbar compression fracture

作者单位:516211惠州市惠阳区人民医院(许燕球 杨南渝 黄立成);广东省惠州市中心医院(孙春汉)

经皮椎体成形术(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 是1984 年由法国人Deramond Galibert[1]发明的一种新的脊柱微创手术,最初用于颈椎侵袭性血管瘤,其后被应用于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椎体原发或转移性肿瘤、椎体侵袭性血管瘤。在欧洲,然后是在美国逐步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血管瘤、椎体转移瘤和骨髓瘤等的治疗,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但部分临床工作者,成功完成手术后,往往忽略了术后康复治疗,从而出现各种并发症,影响了手术效果。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2008年收治的60例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的术前症状及术后随访等临床资料; 旨在说明系统康复治疗在术后康复中的重要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男21例,女39例。年龄62~74岁,平均68.5岁。入院时均因腰痛而被迫卧床,生活无法自理。致伤原因:行走时摔伤27例,乘车时颠伤1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6周,平均3周。骨折椎体:T11 9个,T12 12个,L1 24个,L2 9个,L3 9个,L4 6个,其中6例同时有T12和L3骨折,3例同时有L1和L3骨折。X线片显示椎体骨小梁稀疏,骨皮质变薄,呈骨质疏松改变。骨折椎体成楔形变或“双凹形”,椎体前缘压缩25%(轻度骨折)36例,压缩50% (中度骨折)24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X线片及CT或MRI检查,均确诊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及骨质破坏,确定椎体后缘完整且无明显神经根压迫症状。无其他部位的合并骨折。排除陈旧性骨折无明显腰痛,或腰痛不是由于椎体压缩骨折引起者。

1.2 手术方法 局麻,取俯卧位,使腹部垫空,减少出血。手术步骤: 首先在C 形臂下定位病椎椎弓根并标记,C形臂监视下从椎弓根外侧穿刺,经椎弓根至椎体前份,以髓核钳扩张,止血,调和填充物,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于C形臂监视下注入椎体内。

1.3 系统康复治疗

1.3.1 心理治疗 经皮椎体成形术术前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情绪。因此,医护人员应尽可能地与患者多沟通,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耐心向患者讲解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治疗原理、手术过程及手术的安全性,术后正常反应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在术前让患者与术后康复期的患者沟通,以减轻患者的顾虑,康复过程中,要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增强信心。

1.3.2 术前康复训练

术前康复训练,使患者预先掌握术后康复的一般程序,恢复体力并明确注意事项: ①体力恢复训练;②指导进行深呼吸、有效咳嗽及排痰;③指导下肢锻炼;④指导正确使用习步架。

1.3.3 术后康复治疗

1.3.3.1 术后一般处理 术后予心电监护24~72 h,密切观察生命征、呼吸道、伤口及四肢情况。术后注意四肢活动、肌力、肌张力、感觉和反射征,以及张力和膀胱功能的变化,进行动态评估和对症处理。术后给予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2 d。

1.3.3.2 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 术后2周内每天给予密钙息50 IU肌内注射,第3~4周改为每2 d一次,第4~6周改为每3 d一次,第7周停药。术后口服活性维生素D 2次/d, 1片/次;阿伦膦酸钠,每天1片(早餐前空腹服用,服后直立位静坐半小时后再进早餐),连续用3个月。用药过程中每2周复查血钙,若血钙

1.3.3.3 术后第1天即行踝关节背伸、跖屈、膝关节屈伸及直腿抬高训练;24 h 后鼓励患者半卧位,适应后再坐床边,然后床边站立,无不适后可在陪护下缓慢行走。具体如下:①坐起:患者先侧卧,屈膝屈髋,双小腿置于床边,再有治疗师协助从侧卧位坐起,双小腿垂与床边。此时需要治疗师扶住,以免头晕跌倒。有头晕者稍坐后再卧下,过1~2 h再练习坐起,一般练习1~2次后即不再有头晕;②站立:坐起后无头晕者数分钟后即可在治疗师协助下渐渐由床边下滑,双足着地,前后站立握住,头后伸,胸部抬起使之离床;③使用习步架行走:起床活动后第2天用腰围保护,在他人协助下使用习步架缓慢行走,3~4次/d,每次数分钟,使用习步架行走适应后可在室内由他人陪护独立,缓慢行走。患者挺胸直腰,双手叉腰扶住两侧髋部以增加腰部的稳定性,室内行走两天后可到室外缓慢行走,行走方式逐渐改为自然行走,倒步行走与快步行走,行走距离逐渐加长,坚持每天锻炼。

1.3.3.4 术后3~5 d指导并严格督促患者循序渐进行五点法、三点法、飞燕点水式腰背肌功能训练[2] ;卧床时间较长的患者进行坠积性肺炎、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及泌尿系感染等预防知识宣教。具体如下:腰背肌功能训练术后即可进行,以不疲劳为原则,每组尽可能多锻炼。范围包括各关节最大限度活动,重点放在下肢的直腿抬高锻炼,下肢要慢抬慢放,每次都要抬到尽可能的高度。每组间隔1~2 h;腰背肌锻炼从术后2 周开始,先用五点法即头枕部,双肘和双足跟着床,使腰背部及大腿小腿离床达尽可能的高度,每次要慢起慢落。五点法每组轻松完成50个,每天能进行4组以上后,改三点法。三点法即头枕部和双足跟着床,身体其他部位均离开床面,锻炼时其他要求同五点法,三点法达到要求后,改一点法。一点法即上腹部着床,头、四肢者尽力后伸使胸及下腹部离床,其他要求同五点法。一点法达到目标后,离床后开始不负重活动,训练腰部屈伸,侧屈及旋转达正常范围后,表示患者已完全康复。

1.3.3.5 呼吸训练 要求患者无论处于何种,只要清醒就进行训练,尤其在肌肉锻炼时更要坚持练。训练要点: 全身除运动部位外要全部放松,均匀缓慢地尽量吸气和呼气,同时,注意力集中,想象气体随着呼气从腰部排出。

1.3.4 出院指导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预防、治疗骨质疏松的相关知识及注意安全的教育;多食富含钙、磷食品;遵医嘱长期服用钙片,在补钙期间注意补充维生素D 及补充与骨代谢相关的其他营养素; 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增加户外活动,尽量多晒太阳,促进钙吸收,指导掌握散步、慢跑、练太极等功能锻炼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等。避免较长时间坐软椅、极度屈曲、扭曲或提超过5 kg重的物品。

1.4 观察指标及统计学方法 术后3 d、1个月、6个月应用10分制视觉模拟评分(vasua analogue scale,VAS[3]) 和日本骨科学会腰背痛疾病治疗成绩标准评分的15法分计分法(JOA)评价患者疼痛改善情况,并对所得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并两两比较,P

2 结果

60例患者治疗后疼痛均有明显缓解,按VAS评分,术前平均为(8.03±0.27)分,术后第3天平均为(3.0±0.32)分,术后1个月平均为(2.8±0.22)分。术后6个月平均为(2.0±0.15)分。按JOA评分,术前平均为(6.40±0.88)分,术后第3 天平均为(12.50±1.54)分,术后1 个月平均为(12.55±1.28)分,术后6个月平均为(12.65±1.18)分。术前术后VAS评分和JOA 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

3 讨论

PVP技术只是针对骨折椎体所引起的疼痛的治疗,而对于引起骨折的病因-骨质疏松来说,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今后仍存在再骨折的危险;同时也有报道在注入骨水泥的邻近椎体发生再骨折的危险增大[4-6]。因此,手术的完成仅仅是整个治疗过程的一部分,术后系统康复治疗是必要的:系统的康复治疗从术前即开始并贯穿于术前、术中、术后至出院,患者通过有序的运动训练使肌肉收缩活动产生对骨的压力,刺激骨形成,减少骨矿物质的损失,预防肌肉萎缩,可紧张前纵韧带使受压椎体进一步恢复椎体高度,恢复椎后小关节的功能及动静平衡[7],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在治疗骨折的同时,应评估骨质疏松程度,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患者再次发生骨折。对于已发生骨折的骨质疏松患者,接受抗骨质疏松药物的治疗对降低再次骨折的风险是完全必的。目前所采用的防治骨质疏松的药物主要有基础性用药(如钙剂和维生素D 的补充)、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促进作用的制剂3大类。对于患有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应采取三者联合用药的方式,钙加骨化三醇加降钙素可明显提高患者脊柱骨密度。此外,日光照射、户外活动、功能锻炼均是有意义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尤其是有氧运动对维持活体骨矿物质含量和延缓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出现有着更积极的作用[8];在户外活动中,骨的有氧代谢增加,骨皮质的血流量增加,其酸性代谢产物被及时运走,从而减少了骨的溶解和骨钙的丢失,PVP技术使得这部分患者早期离床活动成为可能,积极的功能锻炼减少了患者长期卧床所带来的心、肺、泌尿系感染以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老年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中,PVP联合系统康复治疗是行之有效的,PVP技术使该部分患者能够早期下地活动,避免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联合药物补钙和积极的康复训练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参 考 文 献

[1] Galibert P,Deramond H,Rosat P,et al.Preliminary note on the treatment of verteberal angioma by percutaneous acrylic vertebroplasty.Neurochirurgie,1987,33 :166-168.

[2] 黄建洪.腰背肌功能训练在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中的作用.中国康复,2003,18 (3):198-198.

[3] Dwornik M,Kujawa J,Bialoszewski D,etal.Electromyographic and clinical evaluation of the efficacy of neuromobilization in patients with low back pain.Ortop Traumatol Rehabil,2009,11(2):164-176.

[4] Watts NB,Harris ST,Genant HK.Treatment of painful osteoporotic vertebral fractures with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or kyphopplaysty.Osteoporos Int,2001,12:429-437.

[5] Hardouin P,Grados F,Cotten A,et al.Should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be used to treat osteoporotic fractures An update.Joint Bone Spine,2001,68:216-221.

[6] Berlemann U,Ferguson SJ,Nolte LP,et al.Adjacent vertebral failure after vertebroplasty:a biomechanical investigation.J Bone Joint Surg (Br),2002,84:748-752.

腿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腰椎 爆裂骨折 康复训练

[中图分类号] R274.3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腰椎爆裂骨折是一种严重的脊柱损伤,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损伤。尽早手术治疗可解除对脊髓的压迫,恢复椎管内径,重建脊柱的稳定性。经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结合植骨融合术,不仅起到了早期支撑固定的作用,同时减少了内固定的应力,防止后期的内固定松动和矫正度丢失,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2004年1月-2008年1月我科收治腰椎爆裂骨折51例,均采用经后路减压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分期进行康复训练,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51例患者,男38例,女13例;年龄25-54岁,平均年龄35.7岁。 致伤因素:交通事故27例,高处坠落21例,重物砸伤3例。受伤部位: L119例,L221例,L39例,L42例。脊髓损伤学会(ASIA)分级;A级,2例,B级12例,C级18例,D级16例,E级3例。

2术后康复训练

2.1术后早期(0-4周)

2.1.1预防早期并发症的康复指导术后平卧24小时预防刀口血肿,同时进行双下肢向心性按摩,每次按摩5、6回,间隔5到十分钟。待麻醉消失后即进行双下肢踝关节的屈伸运动,十组/日,5-10 回/组,以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指导直腿抬高运动3次/日,3次/组,抬高角度30°逐渐增加角度和抬高时间直至抬高70°以上,以预防神经纤维粘连。术后24小时协助患者平衡翻身预防褥疮发生。截瘫患者被动完成上述训练。

2.1.2增加肌肉力量和四肢各关节活动度的训练术后第一天开始指导进行四肢肌肉的静力收缩运动和各关节屈伸运动,如股四头肌的静力收缩运动。术后一周加强四肢各关节活动康复训练,如肩、髋关节外展内收运动。术后二周进行腹背肌静力收缩运动,如双手拉吊环做引体向上运动。上述功能锻炼均在腰椎不负重,椎体各关节不活动下进行。

2.2术后中期(5周-12周)在巩固和加强早期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指导患者进行治疗性的站立,步行训练,维持脊柱、骨盆、下肢的应力负荷防止骨脱钙。方法:患者先戴腰围俯卧于床上,然后上肢支撑跪于床边慢慢退下床,起身站起。逐步进行站立平衡练习,步行练习。上床方法则采取“爬上床”的方法。

2.3术后后期(13周-1年)X线复查显示骨块达到骨融性后进行以下康复训练:

(1)腰背肌的锻炼方法:

①挺胸法:患者仰卧,用双肘支撑胸部,使腰背部悬空。

②五点支撑法;患者仰卧,用头部、双肘和双足支撑全身,使背部尽量悬空后伸;

③三点支撑法:双臂置于胸前,以头及双足撑在床上而全身腾空后伸;

④四点支撑法:以双足撑在床上,全身腾空呈一拱桥状;

⑤背伸法:患者仰卧,抬头,胸部离开床面,双上肢向背后伸,两膝伸直从床上抬起两腿。上述方法应逐步进行,以患者能耐受为限度,不可操之过急,用力过猛。

(2)功能性步行训练 方法:可做起下床进行家中活动,术后16周取下腰围进行户外活动,应避免久坐,腰部剧烈运动。截瘫患者此期逐步离床坐轮椅继续康复训练。

二、结果

本组病例均获10-24个月(平均13个月)随访。1例患者术后8个月出现螺钉松动,主要因过早负重有关。51例患者均达良好骨性愈合,其中2例截瘫患者借助轮椅恢复部分生活自理,49例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术后按ASIA损伤分级平均提高

1-2级(见表Ⅰ)。

三、讨论

腰椎骨折分为单纯压缩性骨折和爆裂骨折。单纯压缩性骨折多采用非手术治疗。要求手术早期进行腰背肌锻炼。而爆裂性骨折由于手术相对复杂,骨性愈合时期长,术后的康复训练则是长期坚持,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正确的康复训练指导是造成植骨块移位,内固定物松动,腰背肌萎缩的主要原因。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模式的转变,要求护士不仅仅是医嘱的执行者,病情的观察者,更是康复训练的指导者,健康行为的促进者。为患者制定并指导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评价的康复训练方案是手术成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全面履行护士职责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 费俊梁,王黎明,蒋纯志,王大林.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可注射型人工治疗严重腰椎爆

裂性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2008,3:10•3.

[2] Marino RJ.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neurds for neuroagiral classficication of spinal cord

Injury.5th.ed.chicago.American.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2000

腿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范文第5篇

【摘要】【目的】探讨在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Schatzker Ⅵ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的围术期护理?【方法】自2 010年6月~2 0 12年7月收治Schatzker Ⅵ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患者18例,对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全部患者均于术后10日内出院,切口愈合良好,功能恢复快,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关节镜与辅助下微创治疗Schatzker Ⅵ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的围术期护理,耐心细致的康复指导,患者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 关节镜;胫骨平台;前交叉韧带;围术期护理

胫骨平台骨折是最常见的关节内骨折之一,约占所有骨折的1%,常同时伴有韧带?半月板等关节结构的损伤,处理不当会导致关节疼痛?不稳定和关节功能障碍 [1]?Schatzker Ⅵ型骨折是其中最复杂类型之一,予以关节镜下微创治疗骨折的同时一期处理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具有较高难度?我们对18例Schatzker Ⅵ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自2 010年6月~2 0 12年7月收治Schatzker Ⅵ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18例,男15例,女3例; 年龄21~67岁;左侧11例,右侧7例?致伤原因:交通伤16例,坠落伤2例?术前常规行DR?三维CT检查,部分病例行MRI检查排除膝韧带断裂,所有患者均合并有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

1.2 手术方法

伤后至手术时间5~10 d ( 平均7 d ) ,均于患肢基本消肿后,术前患肢石膏托或骨牵引制动?手术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在气囊止血带控制下进行?

手术要点:常规进行膝关节镜检查,取小切口不切开关节囊,使用双侧解剖型锁定钢板固定?骨折固定后,屈膝9 0°,取膝前内?外侧入路?通过高位前外侧入路进关节镜镜头,于胫骨结节内侧1.5~2.0cm 处纵行切开2.5cm,显露胫骨皮质,使用前交叉韧带胫骨导向器,自胫骨结节内侧向前交叉韧带附着点前内及前外侧分别做2个4.5mm骨道(内可直接通过抓线器),爱惜邦缝线穿于过线器内,过线器自前交叉韧带根部紧贴骨面处缝过?抓线器经骨道伸入关节腔,将缝过前交叉韧带的爱惜邦缝线交叉后自骨道拉出到胫骨结节内侧,打结固定?

术后第2天开始进行肌肉主动收缩功能锻炼,并用低分子肝素防止深静脉血栓,尽早进行C P M 功能练习,根据复查X 线情况决定患肢完全负重锻炼时间?

2 围术期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舒适护理

国内学者认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更好地做好心理支持[2]?我们术前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个人情况?心理状况,满足患者合理要求;介绍既往典型病例及疗效以提高患者的信心,缓解紧张情绪?术前宣教需个体化,护士要介绍关节镜下手术创伤小,术后功能恢复快等优点,使其愉快地接受手术治疗?

2.1.2 术前康复训练

术前正确指导患者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患肢的直腿抬高训练,膝关节的屈伸功能训练[3]及踝关节的跖屈 及背伸运动?向患者及家属讲明这种锻炼的重要性,以便术后患者都能主动积极的配合,利于术后早期恢复 ?

2.1.3 术前皮肤舒适护理

由于是关节内手术,一旦感染后果严重,故而术前尽可能排除患者的易感因素?术前2天应协助患者清洗膝关节部位皮肤,剃去手术区毛发?术前1天仔细检查手术区域及邻近皮肤有无张力性水疱,有无破损或感染灶,用温水清洗患肢皮肤?术晨消毒膝关节局部皮肤,并用无菌巾包扎以预防感染这一并发症的发生[4]?

2.2 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

腰硬麻醉后常规禁食水6小时?患肢垫软枕抬高,保持膝关节屈曲15~20°,但不可将软枕垫于小腿处 ,否则会使交叉韧带处于紧张状态,不利于韧带愈合[5]?密切观察伤口情况以及患肢的皮温和足背动脉搏动情况?避免引流管受压? 扭曲,同时应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及引流量, 术后 2 4~4 8小时引流液变为淡血性且引流量少于50毫升即可拔除引流管?

2.2.2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

术后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①骨筋膜室综合征: 因该手术使用大量氯化钠溶液灌洗关节腔,而胫骨平台骨折后,一部分氯化钠溶液可以经过关节面的骨折裂隙渗入组织中,术后又常规给予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使得患肢肿胀较一般手术重,所以应特别注意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情况,如皮温?足背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度以及足趾被动牵拉疼痛情况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②止血带麻痹:该手术较复杂,使用止血带时间较长,麻醉消退后,一定要观察患肢感觉?足趾运动恢复情况,特别是腓浅神经支配的足趾背伸运动能否完成,因为相对最容易损伤?③深静脉血栓: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尽早应用CPM机活动患肢,应用足底泵促进回流,并嘱患者经常主动进行足趾的屈伸活动,定时更换,降低静脉血栓发生率?④关节内感染: 术前皮肤准备一定要充分,给予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术后密切观察体温?皮肤?切口情况和疼痛情况?

2.3 康复护理

康复总体目标为恢复患膝正常的主动和被动关节活动度,恢复关节稳定性及运动功能,使患者对其患肢康复的确信度达到最佳点[6]?具体做法:术后麻醉消退,开始活动足趾及踝关节,如疼痛不明显,可尝试舒缩股四头肌?①踝泵练习:踝关节背屈,绷紧腿部肌肉10秒后放松,再绷紧放松,每小时做 5~10次;转动踝关节:由内向外转动,3~4次/天,每次重复5遍?②由于双侧钢板固定,可以早期即开始膝关节主动运动:注意在0°~3 0°做主动的膝关节屈伸运动,10次/组, 2~3组/天,注意运动量由小到大,活动时间由短到长,以患者稍感疲劳为度?③直腿抬高练习:术后1周缓慢抬高患肢35°~45°, 保持5~10秒后缓慢放下,放松2秒,每日进行2~ 3组训练,每次30~50次? ④支具的应用:术后即开始佩戴可调式活动支具,术后 l 周 内主要于休息或睡眠时佩戴,限定活动范围在0°~30°,使移植物处于放松状态,避免膝关节的屈曲挛缩,并可防止膝关节扭曲应力导致钢板松动?护理人员一定要向患者说明术后佩戴支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正确佩戴支具才能达到预期 目 标?

3 小结

关节镜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住院时间短,功能恢复快,但是,这也对医护的配合要求大大提高,除提高医生水平外,还应提高护士的护理水平,形成完备的手术队伍,制定系统的康复训练计划,患者及家属积极主动地配合,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膝关节镜治疗创伤小?恢复快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Lubowitz JH,Eison WS,Guttmann D.Arthroscopic management 0f tibia1 plateau fractures[J].Arthroscopy,2004,20(6):1063-1070.

[2] 张艳勘,范会草,李贤等.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评价[J]?山东医药,2010,50 (5)::90~91.

[3] 张巧娥,杨巧巧.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康复护理[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6(4):312.

[4] 黄妙华,黄俐敏,严灿英?浅谈膝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围手术期的护理[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49.

相关期刊更多

家庭医学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科学养生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黑龙江省卫生厅

养生月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