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儒教的核心思想

儒教的核心思想

儒教的核心思想

儒教的核心思想范文第1篇

关键词:儒商;儒商精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6-0209-02

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传统道德观日渐淡化,新的道德体系仍未完全形成。弘扬明清时期曾经盛极一时的儒商精神又重新提上议事日程。然而,当代对儒商的研究始终停留在商业文化圈中,对如何把儒商精神融入现代教育的研究却不多见。本文打算探讨儒商教育能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课题,探索其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可行对策。

关于儒商与儒商精神,近年来不少学者有过研究。浙江大学的周春生与杨缨在《历史上的儒商与儒商精神》中探索了儒商一词的起源以及词义在历史中的变化。华东师范大学朱怡庭教授在其论文《儒商与儒商精神》中指出关于儒商的讨论应该考虑历史性与时代性。总体而言,学术界普遍认为现代儒商精神的价值体系应与传统儒商精神既一脉相承又具有时代特征。现代儒商精神的核心同样应包含在人格上追求圣贤人格,在经营中做到“利以义制”两方面。从经营伦理来看强调“勤俭”、“诚信”、“敬业”、“谦和”、“坚忍”等。明清时期曾经涌现出徽商、晋商、淮商、闽商等一批儒商商帮。经过半个世纪对传统文化颠覆性的否定,当前,在“一切向钱看”的价值观越来越普遍的背景之下,社会呼唤超越金钱、享受的现代儒商精神。

一、把儒商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必要性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高校大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的人才。然而,从当前社会现状看,虽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不断强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改革的问题也有了很多有意义的探索,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远未达到其应有的效果。从李启铭、药家鑫等事件来看,多元文化以及网络等媒体的迅速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从教学实践看,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首要难题是校园教育与社会现实的脱节。有人甚至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学校给学生喝纯净水,社会给学生喝下水道的水。要缩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现实之间的鸿沟,必须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多地与社会现实联系;第二,充分考虑社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要解决第一个问题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多引入时事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在讲解的过程中利用当下发生的事件作为案例等都能够实现教学与现实的联系。然而,充分地考虑社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则不容易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个普遍难题是学生的不重视,这种不重视背后最根本的原因,仍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未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与这种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不重视相联系的,是精神空虚,信仰缺失,背弃传统文化。

因此要加强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就必须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为例,学院办学定位是为珠三角中小企业培养事务性人才,学院开设的专业以经济金融类专业为主。把儒商精神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正是在此背景下提出。儒商精神强调商业道德与超乎利益的精神追求,这正是当下中国企业要做大做强所必需的,同时也是中国市场经济要健康发展所必需的。时代呼唤儒商精神,要使儒商精神广泛宣传进而成为中国商人的主流意识应该从教育抓起。高校作为当前大部分企业管理者从学校到社会的桥梁,担负着为企业培养人才的重任。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探索加入儒商教育,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好地迎合社会需求,响应时代召唤,从而也能够从根本上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用性与吸引力。

二、把儒商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可能性

如前文所述,儒商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能否进行融合又是另一个问题。要把儒商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考虑儒商精神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一致性。本文将从教育对象、教育内容以及教育目的三个层面进行探讨。

第一,“儒商精神”的潜在施行者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具有一致性。顾名思义,“儒商精神”施行者应当为“商人”,是市场经济中的行为主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对象是高校大学生。在高校教育变得越来越普遍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大学生毕业以后进入企业。可以说高校承担着为企业培养员工和管理人员的重任。同时,高校就读期间正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方法论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要使“儒商精神”真正扎根于企业员工与管理者的心里,应该把高校中的大学生视为未来的“儒商”进行培养,在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的案例中这一点尤为重要。

儒教的核心思想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儒家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认同;意识形态;社会思潮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77/65-1285/c.2016.01.11

欢迎按以下方式引用:王腾,王梅琳.从儒家思想的传播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J].克拉玛依学刊,2016(1):60-64.

收稿日期:2015-09-21

作者简介:王腾,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王梅琳,中共重庆市委党校硕士生,研究方向:政治学基础理论与方法。

在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背景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没有既定的模式,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其策略的有效性直接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内化于人们的心灵、外化于人们的行动并固化为人们的习惯。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指出:“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这种统一正是今天世界的绝对要求。”[1]283-284因此,借鉴我国传统儒家思想的传播经验,探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的思维、方法与路径,可能是一种较为可行的策略。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儒家思想的共通性

(一)共同的本质:主流意识形态

主流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中所有成员共同具有的思想、信仰、价值等,是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形式。

儒家思想是传统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在社会精神领域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它是确保封建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护的基本精神依托,表达着被统治者对统治者心理上的认同。儒家思想成功地充当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角色,这使它不仅成为封建王朝的指导思想,而且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润到普通民众的生活中,内化为人们的价值准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首先,“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7。因此,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道义基础,表达了对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看法和价值界定,构成了国家合法性的依据。其次,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形态中人们利益的观念表达,它凝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表达了对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生活的基本认知和利益界定。

(二)共同的任务:引领社会思潮

社会思潮作为一种流行的思想倾向,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具有一定影响。任何社会如果放弃了对社会思潮的主流引领,那么很可能出现意识形态的“失语症”。

在传统中国,儒家思想虽享有“一元独尊”的地位,但也经常面临各种非主流思想流派的影响。例如,在儒家思想发展过程中,它曾面临与道教和佛教争鸣、整合社会思潮能力弱化的境况。儒家思想在此背景下,兼取诸学之长,引进道家和佛家思辨体系,发展出儒家思想的新体系――宋明理学,从而实现了对其他文化的引领和整合,成就了一元多样的儒家思想体系。

当今中国正处于“多元信息交汇,多方位价值取向交叉,多意识形态并存,多元文化共生,传媒多向发展”[3]34的时代,各种社会思潮在思想舆论阵地争夺话语权,以影响社情、民情和舆情。指出:“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4]93因此,作为我国现阶段凝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能够“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定方向”[5]15,以引领社会思潮。

(三)共同的功能:塑造国家认同

国家建立在人们认同的基础上,国家认同确立起了民众对国家牢固的政治想象,确保了国家存在与发展的稳固心理基础。那么如何塑造国家认同?实践表明,主流意识形态在国家认同塑造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儒家思想而言,一方面,它以“君权神授”为封建国家做辩护。封建国家被认为是受命而王,担负着天下一统的重任。这种赋予国家超验存在的做法,提高了民众对国家的认同与崇尚。另一方面,它通过血缘认同将家、国、个人三者联系在一起。儒家思想认为天下一家、同出一源。这种赋予国家现实存在的做法,确保了国家认同的个人与社会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国家认同功能的途径则包括:第一,它致力于增强我们制度的吸引力,提高民众对国家制度的认同。社会主义制度代表了人民群众最广泛的利益,反映了人们达成的制度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了我们制度的优越性,从而为制度的有效运作赢得了人们的认同和支持。第二,它致力于增强我们文化的吸引力,提高民众对国家精神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了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追求,表达了民族文化自信,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增强了国家认同。

二、儒家思想传播路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启示

儒家思想作为传统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在发展、传承中形成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传播路径,有效地引领了社会思潮,塑造了国家认同。从儒家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通性出发,儒家思想的成功之处值得我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中加以借鉴。当然,正如恩格斯指出的“人的思维的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自然界本身”[6]392,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阶级本质、制度架构和风情民俗等诸多方面,都与传统中国不可同日而语,人们的价值观念更是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在借鉴传统儒家思想经验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对二者的差异加以甄别,不可对其盲目照搬。

(一)自上而下的传播路径

1.与政治权力结盟

在儒家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向权力靠拢是其传播的有效策略。传统中国一元化的政治结构决定了一元化的价值观念成为统治者的必然诉求。为此,儒家思想以“独尊儒术”为契机,在“建设一个拥有天然合理性的终极依据、涵盖一切的理论框架、解释现象的知识系统以及切合当时并可供操作的政治策略在内的庞大体系”[7]258之后,获得了官方实践,取得了权威地位,成为统一各种思想、衡量各种事物的标准,在传播体制上实现了“一元独尊”。

从儒家思想传播的基本经验来看,主流价值观要获得最广泛的认同并保持稳定性与持续性,国家的支持和推广是其中的关键因素。因此,一方面,作为包含民族禀赋及当代中国精神价值信息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应该加强对社会实践的理论建构力和对当前社会问题的理论解释力,并时时反思理论体系与社会发展二者的契合性;另一方面,国家的政策制度、法律法规和社会治理都必须很好地体现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以确保核心价值观的主流地位。需要指出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现实语境是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或群落,而多元文化存在的必然性意味着建构一元化价值观企图的破产。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必须在尊重多元文化的基础上区别对待异质价值观,唯此主流价值观的地位才能得到彰显和维护。

2.与教育制度联姻

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传统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与其制度设计是分不开的。在儒家思想观念和经典的传播中,最核心的设计莫过于科举制。科举制以儒家思想经典作为考试的中心内容,以儒家思想理念作为选官用人的基本标准,搭建了儒家思想与教育、选官制度的桥梁。因此,科举制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儒家思想的关注,使儒家思想从外在的强加转化为内在的自觉,最终促进了儒家思想的传播。

儒家思想与科举制度联姻的经验启示我们:“任何社会的核心价值观都不可能自发地形成并发挥作用,它必须依托一定的制度基础才能切实发挥道德教化、凝聚人心、稳定社会的效能。”[8]17因此,唯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制度规范建设的全过程,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渗透和体现到制度设计、政策法规制定和社会管理之中,才能确保人们在理性自觉的基础上发挥其价值判断力和主观能动性。在制度设计中,尤其要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当中,因为“教育,尤其是健全的教育,能够为某种普遍价值理念和伦理规范的主体内化提供并建立较为广泛具体而持续有效的传播方式、解释资源、知识和智力支持、接受机制”[9]124。

3.与政治权威关联

在儒家思想看来,最理想的传播方式是身教而非言传,正所谓“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10]187-188可见,儒家思想推崇的是人们自然而然地接受并转化为自发行为的传播方式。而且,儒家思想首先强调统治者身体力行,因为“从道德认知发展来看,道德的内化……是由‘外’向‘内’的同化依赖外部规范的结构重组以及同化这些规范的自我的结构重组”[11]104。其实质是借助于政治权威的力量来传播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同样需要借助政治权威的力量,发挥政府的示范作用。诚如霍尔巴赫所言:“再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像政府那样,对人民的风俗习惯产生如此直接的影响。”[12]330道格拉斯和瓦克斯勒也指出:“政府是一个感染力极强的以身示教的教师,不论教好教坏,它总是以自己的楷模行为教育整个民族。”[13]387-388在公权行使过程中,它自身的道德品质是社会道德建构的核心,所谓“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14]2461是也。政府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和政府履行核心价值观的德行具有广泛的社会示范效应与影响力,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无疑具有显著意义。

(二)自下而上的传播路径

1.代际普及机制

社会层面的私学教育,尤其是童蒙教育是儒家思想实践与养成的重要一环。童蒙教育重点在于道德规范的养成和行为习惯的训练。它的特点是富于形象性,形式是生动的故事和易于吟诵的诗歌。童蒙教育的特点和形式使儿童初步形成了与儒家思想这一主流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情感和价值取向,并在日后的生活中积淀为做人处世的价值内核,形成符合儒家礼仪的人格。可见,童蒙教育是儒家思想在民间广泛传播与代际普及的重要机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渗透到社会领域也需要学习儒家思想传播的代际普及机制,使自身融入童蒙教育的过程中。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力求做到使每一个孩子在其童年时代的思想意识之中,都能确立对我们的祖国、人民那种道德上神圣的东西的信仰,而且这种信仰是牢不可破的、毫不动摇的、坚定不移的。”[15]197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和践行唯有从娃娃抓起,才能抓住未来、管住长远。我们要依据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运用通俗易懂的卡通动画、识字读物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儿童的心灵中,为其传播打下基础。

2.情感渗透机制

儒家思想以把个体消融于家国为设计理念,形成了家国同构的同心圆结构。因此,家庭在儒家思想的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家庭教育,认为家庭是孩子接受道德教化的第一个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容小觑。“如果说,学校的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主体,那么家庭教育则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奠基者。”[16]282在少年儿童心性未定的时候,父母对其进行儒家伦理道德和立身处世规约的教育,无疑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这就使儒家思想渗透到社会生活最基本的环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想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也必须重视家庭教育。唯有家长身体力行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孩子才能对其产生情感认同。如果缺乏情感的内驱力,外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无法进入孩子的世界的。虽然与传统社会相比,当今社会家庭的重要性有所下降,但家庭教育的作用仍不容小觑。

3.基层扩展机制

在传统中国,儒家思想十分注重对基层乡里的渗透,其中乡规民约是儒家思想的典型制度表现。作为社会成员制定的共同行为规范,乡规民约得到了乡民普遍遵守。通过乡规民约,儒家思想逐步介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且内化为所有社会成员的文化精神和民族心态,外化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基层乡里由此成为儒家思想传播与普及的重要场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也应重视基层传播。一方面要加大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播种机。须知“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和精神在人们心里播下种子,就能生根、开花、结果,就能转化为崇德向善的实际行动”[17]21。另一方面要在乡规民约中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乡规民约相结合,使个体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受到反复教化,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观念性的事物转变为惯常的文化现象,并进一步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内在需求。

三、结语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地创新和发展。”[17]22儒家思想传播的成功经验,为我们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不竭之源。从儒家思想传播经验中汲取营养,无疑会“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枝繁叶茂,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18],最终“形成知而信、信而行、行而成的衔接递进、互动共进的良好局面”[19]12。

参考文献:

[1][日]池田大作,[英]阿・汤因比.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苟春生,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

[2]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以来

重要论述选编[J].党建,2014(4).

[3]叶启绩.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4]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

[5]戴木才.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4(2).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1卷)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8]罗会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制度之维[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9]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0]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0.

[11][美]L・科尔伯格.道德发展心理学:道德阶段的本质与确证[M].郭本禹,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2][法]霍尔巴赫.自然政治论[M].陈太先,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13][美]杰克・道格拉斯,[美]贾西兰斯・C・瓦格斯勒.越轨社会学概论[M].张宁,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14]何宴集解,邢疏.论语注疏[A]//阮元.十三经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15]蔡汀,等,编.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2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6]李建华.和谐社会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17]刘云山.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党建,2014(2).

儒教的核心思想范文第3篇

儒家思想的公正理念首先是一种社会价值理想和目标。在中国语境中的“公正”源自忧虑“民生”而构想天下为公的社会公正理想。《礼记?礼运》中所说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是指一种为全天下的人谋福利的崇高的价值目标和理想的社会。公正的第二层含义是由“各得其分,各得其所,各随其愿”而形成的秩序与和谐的状态,绝不是“平均主义”的意思。公正的第三层含义是指政治原则,是君王的执政理念和为政之要。公正的第四层含义是指一种建立在价值理念、思维模式、信念和信仰基础上的社会治理理念和制度安排,同时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公正的第五层含义是一种经济制度。儒家创造了中国传统社会的超稳定结构,这主要得力于儒家的人文精神融入到它的经济思想有密切关系。

二、加强儒家文化教育的现实意义

1.开展儒家文化教育是职业院校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决定的当前,我国职业院校学生精神风貌总体是好的。多数学生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理想、有纪律、有道德、有文化,有明确的职业理想与学习目标,勤奋学习知识技能,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也有部分学生缺乏理想信念,学习动力不足目标不明;或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或贪图享乐超前消费,或违反纪律打架斗殴,或崇尚低俗文化追求低级趣味;也有个别学生法制观念淡薄、道德严重滑坡,直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清华大学刘海洋伤熊案、云南大学马加爵锤杀同学案、复旦大学林森浩投毒案等震惊全国,社会影响极坏。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固然是十分复杂的,但与多年来儒家文化教育的缺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长期以来,特别是“”期间,我们不加区分地将儒家文化作为糟粕去肆意批判,连同其精华部分也通通抛弃,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后果。因此,当前在职业院校大力弘扬儒家文化,开展儒家文化教育,是一项十分重要而迫切的教育教学任务。

2.开展儒家文化教育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点所决定的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具有服务经济的直接性、产业关联的密切性,以及解决就业的民生性等特点;职业教育突出能力本位和综合素质提升,主要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包括交流表达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就业创业能力、职业迁移转换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创新提高能力等关键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据对毕业生跟踪调查反馈的信息,相当一部分用人单位反映,现在的职业院校毕业生缺少的并不是一般的知识技能,而是对企业的忠诚意识、合作共事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实践证明,这些关键能力的培养光靠课堂教学是解决不了的,有必要引入儒家文化的滋养与熏陶。

3.开展儒家文化教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需要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是爱国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很多内容,与儒家文化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在此基础上创新和发展的。职业院校需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开展儒家文化教育。

三、加强儒家文化教育的举措

1.实现儒家文化的“四进”“四进”是指进计划(人才培养方案)、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结合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和新课程体系构建,将儒家文化教育的内容列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为独立的课程,组织教师编写相应的通俗教材(校本教材),作为学生通识教育必修课或选修课,并核记一定的学分。有条件的职业院校,也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选学《十三经》中的某一部分经典原著。

2.着力打造特色校园文化职业院校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可通过开展感恩教育、忠孝教育、礼仪教育、嘉言懿行活动等,落实儒家文化教育内容;也可通过建设儒家名人名言路、儒家名人文化墙、儒家文化长廊、儒家名人雕塑等载体,进行儒家文化的熏陶;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通过社团、板报、漫画、主题班会宣传儒家文化,以及举办儒家文化讲座、诗歌朗诵会、相声小品、文艺演出比赛等形式,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3.建立“四位一体”的育人机制要坚持科学教育发展观,按照“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要求,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理念,大胆创新育人机制,努力构建学校、家庭、企业、社区“四位一体”的育人新机制。学校除落实相应的儒家文化教育内容外,应将文明礼仪列入学生的操行考核中;学生家长要以身作则,对学生进行家庭美德的教育;企业可开展文明职工评选活动,树立道德标兵;社区也可开展评选五好家庭、好儿媳、好邻居、明星之家等活动,弘扬儒家文化。

4.广泛开展儒家文化研究学校要依托自身的专业优势和智力优势,重视科学研究工作,深入开展儒家文化方面的课题研究。有条件的职业院校,也可以成立儒家文化学会、协会、研究会、研究所等学术组织和机构,配备一定的专兼职研究人员,落实足够的研究经费,开展儒家文化的专题和专项研究。

5.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大环境要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正确方向,促进多元文化融合,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通过优秀影视作品、书籍、报刊、数字媒体、公益广告等文化产品,宣传和弘扬儒家文化;依法开展打假活动,保护诚实合法经营,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坚持反腐的高压态势,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通过立法,鼓励年轻人常回家看看、把父母接到身边等一些列活动,都可以创造良好的社会大环境,以利于儒家文化的发扬光大。

儒教的核心思想范文第4篇

【关键词】“仁爱”思想;路径;现实价值

一、儒家文化概述

儒家文化起源于先秦,是以儒家、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学流派,是伴随着中国的历史脉络积累和流传下来的,至今对当代生活都具有深远影响的传统文化。它以物化和精神两种形式存在:物化方面包括经典文献、文化物品等客体形式,精神方面包括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性格特征审美趣味等形式。儒家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历史、政治、哲学、文学等诸多方面。它对中国的价值观念、心理结构、道德规范、人生理想、政治、哲学、宗教等的形成和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儒家文化对德育的影响也是颇为深刻的。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首先提出“仁”的思想,后来为历代儒家学者所接受并传承,自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的核心理念。自“五四”新文化运动起,被“打倒孔家店”的呼声所淹没,新中国建立以后,没有很好地挖掘它的当代价值。而今天反观历史,重新审视“仁”的意义,尤其是在高校德育中的价值是不应该被忽视的,如何利用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为当代高德育服务,是值得重视并深入研究的课题。

二、儒家“仁爱”思想与高校德育结合的路径

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以“仁爱”为核心,以个体品德结构的知、情、意、行四个层面的培养为主线,强调情感育人的作用,有助于高校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侧重德育的文化内涵,强化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与人格独立;树立大学生的礼制观念,优化其人际交往;塑造大学生的君子风范,培养其自律能力,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为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储备具有高尚品质的中坚力量。儒家“仁爱”思想与高校德育结合的方式主要表现为:

第一,引入儒家的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成效。儒家的教育思想突出表现为因材施教,同时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高校德育面对的是个性心理与心智发展程度千差万别的客体,更需要因材施教。重点是关注学生的情商、兴趣和个性,做到因人施教、因时施教、因地施教。也要注重儒家教育思想中的身教重于言传,教育主体要德才兼备,在具备专业的知识的基础上,完善自身的品德修养,以身作则,重视教育的示范作用,做到“慎独”与“内省”。还要做到教学相长,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教育主体不能局限与书本知识的汲取与传授,还要发现学生的优点与发展潜能,做到真正的教学相长。

第二,塑造“仁爱”的理想人格,实现教育目标。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重要内容就是对理想人格的塑造。追求真理和坚定人生目标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内容,实现人生价值应以推崇人的道德品质为先,淡化物欲,以大体为重。在现代德育中,我们应继续弘扬爱国、爱民的思想,完善自我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当代大学生面对国内外多种价值思潮的影响与冲击,“仁爱”思想是培养大学生完善的人格与高尚的品格的思想基础。加大“仁爱” 思想宣传教育与教育的融合力度,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教育大学生具有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气节和道德情操,使之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

三、儒家“仁爱”思想对高校德育的现实价值

儒家“仁爱”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是智慧与文明的象征,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源泉。在当代大学生德育中,儒家“仁爱”思想对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坚定大学生的人生信仰,塑造大学生利他的价值观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一,有利于高校德育内容的完善。高校德育的目标是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自我超越,因此大学生不仅要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同时还要兼具良好的品格和高尚的道德。儒家“仁爱”思想为高校德育的内容注入了丰富的内涵,让大学生从情感养成角度达到对道德规范的理解与接受,从而更加严格的约束自己的言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德育不仅要在内容上顺应时代的潮流,还要完美的诠释儒家“仁爱”思想中的有益内容,才能完善高校德育的内容体系。比如,儒家“仁爱”思想提倡诚信教育,教育人们要言必信、行必果。因此,我们的教育内容可以扩展到大学生的信仰、信念、信心与信任等方面品质的培养,真正做到汲取儒家“仁爱”思想中的精髓。

第二,有利于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儒家“仁爱”思想是高校德育工作创新的重要源泉与精神动力,高校德育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内涵、培养其完善的品格、促进其全面发展为工作重点,所有的教育工作都要以人为核心,而创新的关键在于对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对儒家“仁爱”思想的吸收与弘扬,并且进行理性的转化。当代高校德育工作理念的转换,工作的内容的充实,工作模式的构建,工作环境的塑造,都要做到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内在需求与精神渴望,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要始终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指导才能实现教育工作的创新与教育理念的超越。

第三,提有利于教育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同志指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重要作用。因此要发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注重提高教师素质、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就高校德育过程本身而言,施教主体的人格品质与内在修养会深深影响大学生的个性心理与性格的养成。高校德育的施教主体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懂得人生的价值与人之为人的意义。因此,高校教师的道德修养不仅关乎个人发展与社会评价,更加会影响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高校教师作为智慧的代表,理想人格的化身,其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与完善。儒家“仁爱”思想具体到教育工作者身上就是,作为教师要关心自己的学生,传授有益的人生哲学,体察学生的心灵,充分发挥施教主体对大学生的人生指引作用。

四、结论

高校德育不能缺少传统文化的推动,儒家“仁爱”思想中包含的哲学思想与人文底蕴为解决高校德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与解决路径,即“仁爱与信任”。儒家“仁爱”思想与高校德育的融合将有利于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中国高校德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最终形成体系完善的高校德育模式。总而言之,儒家的“仁爱”等伦理思想对于中国现代高校德育内容的丰富、教育方法的完善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现代德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李立国.儒家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与当代价值[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3]汪泽青、庆格乐.儒家思想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意义[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儒教的核心思想范文第5篇

[中国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7)05―0043―05

一、设计说明

宋明理学是古代中国思想史甚至是整个必修三中最难的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力图打破教材体系,重构教学内容体系。一是将背景、内容、影响等历史事件因素有机整合成一个整体,便于学生理解理学深刻的思想内涵。二是突破只以宋明理学为截断面的教学,续接先秦、汉唐儒学发展历程,打通儒学发展的知识体系。在汤因比“挑战一应战”理论指导下以变迁为主题统筹教学内容,确立了理学的社会化世俗化、儒学的哲理化精致化、儒学的道统化、理学方法论变化四个趋势。通过儒学的源、流的对比变化来帮助学生理解晦涩难懂的理学思想。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材料1:理学虽然以复兴儒学的形式出现,但实际上受到了佛、道思想的深刻影响,是以儒家礼法、伦理道德为内核,吸纳佛、道思辨哲学、宇宙生成、万物化生等理论及精神修养方法,而最终形成的一种既有精巧的思辨形态,又有极为现实的纲常伦理内容的哲学体系,突出地表现为重视本体论之建构和心性哲学中心地位之确立。

――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设计意图】概念教学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教学方式。通过某一概念内涵、外延的教学,基本上解决了这一知识点中基础性、主干性的内容。理学是深邃的思想体系,如果不从基础性的概念出发我们就难以将教学内容向纵深推进。

(二)教授新课

1.变迁一:儒学从政治化、谶纬化走向社会化、世俗化。

师: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归纳汉代儒学的特点、影响,并分析其面临的新挑战。

材料1:儒学的政治化,使儒学成为为王权政治作论证的工具,造成了两汉经学琐碎芜杂的毛病,“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儒学(经学)的谶纬化,使儒学陷入神秘主义的泥潭。而察举选官制的实行,将道德的好坏与做官挂钩,被一些沽名钓誉、投机钻营之人所利用,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坏的反响,使儒学变得庸俗化、虚伪化。“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些结果最终导致了孔孟“儒学”本义的丧失,儒家学说被扭曲和变形了。

――王三北、韦宝畏:《汉唐间儒学的

“学”“术”变迁》

材料2:近岁士庶之家侈靡相尚,居第服玩,僭拟公侯……

――徐松:《宋会要辑稿》

生:汉代儒学走向政治化、谶纬化。儒学被定于一尊成为维护君主专制工具的同时,走向琐碎化和神秘化使发展陷入停滞,并引发一系列社问题,如汉唐社会纲常松弛、道德式微现象日趋严重。特别是在唐宋社会全面发展,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市民社会逐步形成的背景下,儒学难以调和社会矛盾,规范社会秩序。

【设计意图】通过“挑战一应战”理论来厘清儒学发展至理学的内在逻辑是本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宋明理学是儒学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在强调“新”的同时,不能忽略儒学才是理学的“根”。“新陈代谢”中“新”的根基是“旧”,只有搞清汉唐儒学的弊端和局限才能明晰宋代儒者革新的内在动力。

师:面对自身问题和社会挑战,儒学家是如何应对的?阅读下面材料分析理学的特点。

材料3:朱熹曾说,他之所以要讲述关于三纲五常的“形而上之道”,是为了将这些道理实践于“形而下之器”,实践于百姓的人伦日用。他的《家礼》……“明君臣、父子、夫妇之伦,序亲疏贵贱之仪”,对日常生活中体现三纲五常的礼仪作了相当全面、细致的规定,并且为“明世系”“建祠堂”“祭祖先”等旨在巩固伦理纲常的宗族活动制定了行为规范。他的《小学》……专从儿童教育方面宣扬儒家伦理纲常,讲述“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余秉颐:《儒家伦理观的思辨化与世俗化》

材料4:宋代思想家已经认识到“利”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改变了从前的要义不要利的假道学思想,并将这二者结合起来,义利共生……他们已不可能离开“利”来谈论“义”了。

――孙金玲:《宋代社会思想观念

的发展变化及原因》

生:理学呈现世俗化、社会化的趋势。汉代新儒学法家化的核心体现的是“以刑辅德”,通过儒学的官方垄断地位和法家强制性来维护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等级秩序。理学则强调通过格物致知来体悟先天存在的天理及社会人理即三纲五常体系,这就改变了儒学高高在上的假道学面目。知识分子可以通过圣贤之道――读书来达到“内圣外王”,普通人又可以根据理学化的人伦日用来遵循社会道德秩序。另外理学世俗化、社会化也纠正了一个观念,儒学和商品经济并不矛盾。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提炼材料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认识理学并不都是深奥的学术思想,还关涉社会现实。大道至简――理学深邃的思想通过人伦日用体现出来,让学生明白树立良好的道德素养必须从日常生活言行做起。

师:理学的世俗化、社会化趋势体现了怎样的社会价值。

材料5:从父母、兄弟、夫妇、朋友这些最亲切的关系,一直涵养提升到为民请命、为国尽忠,这就是修德的次第,如此才能涵养人的德性,而达到心灵美与行为美,并对国族产生深厚的感情。……宋明理学作为中国道德哲学的重镇,这方面尤其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

――邓立光:《宋明理学的时代意义》

材料6:世俗化乃相对于神圣化而言,是指通过对神圣化的“去魅”回归世俗社会、世俗生活与世俗价值。世俗化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人挣脱神圣偶像的束缚、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的过程。早期的世俗化意味着大胆藐视作为最高的、终极价值的神,以后逐渐固定为一种世俗的价值追求,即将尊重人格、理解人的情感、重视人的日常世俗生活视为合乎人之本性的价值诉求。一言以蔽之,世俗化就是将人由神圣之奴仆变为自由主体的同时,完全承认人的世俗愿望与世俗追求的合法性。

――蒋国保:《儒学的世俗化与大众化》

生:“形而上之道”如果没有“形而下之器”的支撑只能变为空洞的口号或是沽名钓誉的工具。理学的世俗化、社会化一方面建构了儒者的道德诉求和实践体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另一方面体现了儒者回应社会现实、关注世俗生活,完全承认人的世俗愿望与世俗追求的合法性――儒学从天上走回人间。

【设计意图】家国情怀是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之一。理学倡导、践行伦理道德时,将个体、家庭(族)、国家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使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社会道德自觉内化为人的主体自觉。这也给当今社会道德沦丧、人性缺失提供一个建设的有效途径。

2.变迁二:儒学从零散化、粗浅化走向哲理化、精致化。

师:儒学在孔子创立之初,只是一些伦理原则和教条。汉代儒学粗浅的天命思想和裸的恐吓更是无法控制人心。加之道教、佛教兴起,造成“儒门淡薄,收拾不住,皆归释氏”的窘境。面对这些挑战儒学又是如何应战的?

材料1:他(周敦颐)所以取得这种成就,是由于他在当时儒、佛、道思想矛盾融合的形势下,对于《老子》和道家的“无极”、《易传》的“太极”、《中庸》的“诚”,以及五行阴阳等思想资料进行熔铸改造,提出“无极而太极”的本体论,“物则不通,神妙万物”的动静观,以及“主静立人极”的伦理观等问题,从而对宇宙生成、万物变化,到建立符合封建统治的人伦道德标准等方面,都把问题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作出了词约义丰的概括。

――李锦全:《朱熹对儒学哲理化的

历史贡献》

材料2:他(朱熹)继承、发展了二程的“天理”观念,改造了张载的“气学”,并且吸纳了佛家、道家的若干思辨学说,将伦理纲常提升到宇宙本体的地位,从形而上学的层次,论证封建伦理纲常的合理性。……朱熹运用“太极”“阴阳”“理气”“道器”“人心”与“道心”等一系列哲学范畴,论证三纲五常的合理性、神圣性。其结果,使得儒家的伦理观达到前所未有的思辨化高度。

――余秉颐:《儒家伦理观的思辨化

与世俗化》

生:一个为理学的开创者、一个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周敦颐、朱熹以儒学核心思想体系为基点,广征博采、兼收并蓄,以多元开放的态度从佛、道等他说中汲取有益成分,在利用、继承、改造的基础上建立起精致化、哲理化、思辨化的学术思想体系――理学,实现儒学新的飞跃。如理学涵盖了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理的概念也可分解为天理、人理、人性等。

【设计意图】决定事物发展的是内因,儒学自身的局限性是“儒门淡薄、收拾不住”的根本原因,也是具有远见卓识的儒者不断推动儒学发展的内在动因。同时,外因也很重要,如果没有佛、道的冲击尤其是两教思想体系中精华思想的借鉴,儒学不可能在宋代实现飞跃性发展。关于理学本体论、认识论属于晦涩的内容,不要求学生深入掌握。学生能从汉代儒学和宋明理学的对比中知晓各自的特点即可。

师: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以下材料,分析理学的思辨化、哲理化带来的影响。

材料3:理学家们无一不以“辟异端”的态势激烈地反对佛教,但其自身的价值核心却又恰恰是来自自己所要反对的佛教。经过理学家们的“批判”,本来被视为“异端”的佛教的价值观念反而进入了中国正统学说的内部核心,儒、释(佛)、道三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儒道互补、佛教为宾的格局已经名存而实亡了。

――沈郁文、沙晶晶:《宋明理学的发展

及当代意义》

生:儒学佛老化的过程一方面推动儒学革新自我建构新的学术思想体系。另一方面“儒佛互补”使佛教精华思想进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体系。中国化的佛学也被中国社会各阶层普遍接受。但朱熹建构的思辨体系强调“学问须严密理会,株分毫析”是一般人无法企及的,过分注重“经解注疏”最终使理学也走向空疏。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知道任何事物都不是单一而是多面一体的。儒学佛老化的过程不仅仅对儒学产生深远影响,也让佛教真正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3.变迁三:儒学的道统化。

材料1:孔子定三代之礼,定六经之书,征文考献,多识前言往行,凡《诗》《书》六艺之文,皆儒之业也;衍心性之传,明六艺之蕴,成一家之言,集理学之大成,凡《论语》《孝经》诸书,皆师之业也。曾子、子思、孟子皆成一家者也,是为宋学之祖;子夏、荀子皆传六艺者也,是为汉学之祖。

――刘师培:《国学发微》

师:任何一个学术思想体系的内涵外延都是盘根错节纷繁芜杂的,在学派繁荣的虚象下也导致内部派系林立甚至引发门户之争。道统是某一学派思想体系中处于核心、主干地位的思想传统。儒家学派也如此,孔子开创儒学时就包含以六经为主的经学体系和关涉社会人生之学的子学体系,并演变成汉学和宋学的对立。阅读下面材料,看看儒学家是如何建立儒学道统秩序的,并分析儒W道统化的影响。

材料2: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韩愈:《原道》

材料3:尧舜之所以为尧舜,以其尽此心之体而已。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传之,以至于孟子,其间相望,有或数百年者,非得口传耳授密相付属也。特此心之体,隐乎百姓日用之间,贤者识其大,不贤者识其小,而体其全且尽,则为得其传耳。虽穷天地,亘万世,而其心之所同然,若合符节。

――朱熹:《李公常语上》

材料4:只可称之为是一种主观的道统,或说是一种一线单传的道统。此种道统是截断众流,甚为孤立的;又是甚为脆弱,极易中断的;我们又可说它是一种极易断的道统。此种主观的单传孤立的易断的道统观,其实纰缪甚多。若真道统则须从历史文化大传统言,当知此一整个文化大传统即是道统。如此说来,则比较客观,而且亦绝不能只是一线单传,亦不能说它老有中断之虞。”

――钱穆:《中国学术通义》

生:儒者在儒学内部门户之争激烈及佛老冲击下出现“儒门淡薄”的境遇下,接续道统而“明仁义”,形成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子、韩愈、周敦颐、二程、朱熹的“转相授受之心明于天下”道统体系。使儒者明确了自己的使命和身份认同,加强了儒门的凝聚力。但理学家继承孔孟子学“明仁义”的道统,压制了荀子的经学道统。这不利于原本“整全、丰富”之儒学的全面发展,“一线单传”更增加道统中断之虞。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的能力。道统化是指某一学派正统思想传承与发展的一贯体系。道统论对一学派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过分强调道统论会陷入“门户之争”以及思想僵化停滞,反而制约学派全面发展,日渐凋零。

4.变迁四:从“知先行后”(格物致知)到“知行合一”(致良知)。

师:阅读材料,分析程朱理学的特点及存在的弱点。

材料1: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几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朱熹:《大学章句・补格物章》

材料2:墟墓兴衰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涓流滴到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易简功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辨只今。

――陆九渊:《鹅湖和教授兄韵》

生:格物致知主张以存疑求实的态度,靠实践发现事实真相即“贯通明理”的信念和追求。程朱理学强调理先气后、知先行后是将“天理”绝对化,这是典型唯心主义,以及向外穷理的支离烦琐都严重压抑个性。加之理学后来成为科举功名的敲门砖,学术本真追求日渐空疏,也成为“革新”的对象。

【设计意图】格物致知的学问之路是对学生情感价值观教育的难得材料。不管格物致知本身具有怎样的局限性,但格物致知精神是每一个求学之人必须具备的素养。

师:正是程朱理学存在弊端,陆、王在继承程朱理学的基础将之发展成为“心学”。阅读下列材料分析阳明心学的特点及影响。

材料3: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既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需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

――王阳明:《传习录》

材料4:王阳明针对正统理学向外穷理的致知论和知先行后说所造成的“析心与理为二”“析知与行为二”的弊病,提出“致良知”与“知行合一”的工夫论,突出了道德主体的意志自由原则。……道德实践不再是迫于外在天理的合目的,而成为真正意志自由的主体行为。将普遍伦理原则与个体心理原则有机统一起来,确立了道德“自觉”“自愿”即意志自由的原则,它化解了正统理学中“道心”与“人心”,“天理”与“人欲”,普遍伦理原则与个体心理原则的内在紧张。

――贾斌:《研讨宋明理学在明清的发展

及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生:阳明心学和程朱理学本质上都是通过“存天理、灭人欲”来“明理”,区别是从程朱理学的向外求理转向向内求理。主张知行合一和致良知二者有机结合、缺一便是不能作“明理”。突出道德主体的意识自由,求理由外在胁迫变成内在诉求。正如钱穆所言“这便是王学对宋儒传统大问题获得了一个既简易又直截的答案之最大贡献处”“最显著的是他们的重行而轻知。”

【设计意图】从格物致知到致良知的变化体现了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人主体精神的萌发。这也是明清早期启蒙思想即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产生的思想基础。当然,重行而轻知也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

三、教学反思

1.高中v史课教什么。高中历史教师的一大尴尬就是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全国卷背景下更是如此,因为“视野决定思维”。高中历史教学应该教什么?这是在我教学思想史时时常思考的问题。理学思想体系中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等是经过一系列理学家们接力创造形成的思想观念,以高中生甚至教师的知识储备是难以全面了解其中的奥秘,过分注重于这些思想内涵的教学将适得其反。我认为高中历史教学应该在了解历史知识概况的基础上,明晰历史事件发展演变的阶段特征和内在发展秩序。历史事件的“源”“流”应该是高中历史教学关注的重点,让高中生从宏观上去体会历史的魅力、掌握历史的脉动。而理学思想体系的内涵应交给大学历史专业课或是哲学课去解决。

2.高中历史课如何教。判断的标准有两个:一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二是课堂教学的历史味。高中历史课堂必须有一个抓手通过教师的自我革新来推动课堂教学实质性变革,史料教学无疑是实现上述两个标准的最佳选择。我认为史料教学有三个层次即史证型史料教学、建构型史料教学和开放型史料教学。史证型史料教学是指通过史料来印证教材观点的教学类型,是史料教学低级阶段。建构型史料教学是指围绕某一主题提供丰富史料建构知识体系的教学类型,该类型拓展和深化了教学内容。开放型史料教学是指通过提供多元化史料来放飞学生思维并帮助学生得出个性化结论的教学类型。目前大多一线教师基本处于第一阶层即史证型史料教学,史料教学的道路还很漫长。

相关期刊更多

儒道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北京大学研究生学院

老子学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四川大学老子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