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粉尘爆炸安全培训

粉尘爆炸安全培训

粉尘爆炸安全培训

粉尘爆炸安全培训范文第1篇

多年以来,美国化学品安全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对可燃粉尘进行了全面研究,认定可燃粉尘是重大的工业安全问题。仅2003年,美国境内就发生了3起粉尘爆炸事故。

铝粉爆炸事故

美国印第安纳州亨廷顿市的贺氏莱莫兹工厂主要生产铝制汽车车轮。在该工厂生产过程中,车轮表面加工工序产生的废铝片被切成碎片后,送到熔炉熔化再利用。切碎、干燥和吹动干碎片这些工序,通过输送管道制造了高度易燃的铝粉尘,粉尘通过管道被输送到建筑物外的一个钢制收集箱里。在收集箱中,大的颗粒首先被拦截,剩余的粉尘进入一个收集器,在那里,细小的铝尘颗粒会被除掉。久而久之,铝粉尘会大量堆积在输送管道里。另外,输送铝碎片的管道系统还有泄漏,导致铝粉尘在整个熔炉表面区域积聚。铝粉尘落在横梁、壁架和设备上,某些地方的粉尘甚至有几厘米厚。

2003年10月29日20时30分左右,大约在工人们开始铝片熔化操作的10 min后,在熔炉区域,熔炉中爆发出一个火球吞没了该区域,点燃了漂浮的粉尘,引起了第二次更大的爆炸。厂房的屋顶炸出了一个约15 m宽的洞(见图2)。委员会的调查人员最终确定,粉尘收集器内的铝粉尘最初可能由某个金属余火或者碰撞火花引起燃烧,导致了爆炸。爆炸通过管道传播回到收集箱里,收集箱炸裂,火球和压力波继续回冲,通过管道系统进入建筑物内,由于积累的铝粉尘燃烧而更加强烈。猛烈的震动使堆积在外表面的粉尘松散掉落,从而引起大规模的二次爆炸。

美国消防协会警告,当粉尘处于一个建筑物或某个设备内的受限空间时,只要在表面积5%的区域上,粉尘积聚层厚度大于0.8 cm,就存在着重大的爆炸危险。积累的粉尘可能因最初的局部火灾或爆炸产生的超压波而被震起,就为二次爆炸提供了燃料,爆炸还可以通过管线进行更远距离的传播。在粉尘爆炸事故中,大部分的死亡和毁灭性的伤害,都是由于这些二次爆炸造成的。因此,美国消防协会建议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控制无源粉尘排放,确保良好的管理、设计和设备维护,避免粉尘泄漏,尽量减少粉尘可能积聚的平面和区域,并执行严格的日常清扫工作,清除所有已经堆积的粉尘。关于粉尘收集器的标准,美国消防协会也考虑到了爆炸传播的风险,提供了隔离阀或安全距离的建议。这一规范已被各州采用,但是却没有得到有效执行。上述事故中,车轮加工产生的铝粉在输送管道内堆积,并且从管道系统中的一个破损点泄漏出来,在车间和设备表面长期积累,却不为人知。如果工厂执行了美国消防协会的建议措施,这一事故就很可能避免。

聚乙烯粉尘爆炸事故

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金斯顿市的西氏医药公司工厂,主要制造小型医用橡胶制品,拥有将近300名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大批的橡胶条被浸泡在含有白色细粉状聚乙烯水浆液的一个大桶中。用风扇吹干橡胶条时,易燃的聚乙烯粉尘就被吹到空气中,但这是用肉眼看不到的。多年来,在空调系统的吸收下,聚乙烯粉尘进入吸音板顶棚上方隐蔽的空间。粉尘在顶棚逐渐累积到3.8 cm的厚度,也聚集在横梁、管道和照明设备上,距离生产区域中工人们的头顶不到1 m。

2003年1月29日13时28分左右,西氏医药工厂生产区域发生了一场小的火灾或爆炸,这使厂房顶棚上累积的粉尘都腾空而起,浓云弥漫,然后导致了更加剧烈的二次爆炸。粉尘爆炸在顶棚上整个空间传播,使厂房炸裂。这起事故夺走了6名员工的生命,还造成了包括2名消防员在内共38人受伤。

美国消防协会的规范要求,任何粉尘可能累积的开口都必须被封闭。解决方法是封闭开口,或者不要有吊顶顶棚。该公司显然没有按照规范执行。

这起事故的另一个原因是,工人们没有被告知聚乙烯浆液可能引起粉尘爆炸的危险性,这是一个本应该包含在化学品安全数据表内的事实。然而在西氏医药,粉尘不被认为是个危险,因为它实际上是浆料的形式。但浆料的处理过程――干燥,产生了粉尘。由于属于医药服务行业,西氏医药的员工保持着非常清洁的生产区域,他们中有一些人知道吊顶顶棚上有大量的粉尘累积,如果他们早知道那是种爆炸物质的话,他们就会通知管理层,可能这种情况就会在爆炸发生前被纠正了。

树脂粉末爆炸事故

西氏医药的事故发生后不到一个月,一场致命的粉尘爆炸事故重创了CTA公司位于美国肯塔基州科尔宾镇的工厂,事故导致了7人死亡。

CTA工厂有超过500名员工为汽车生产玻璃纤维隔音设备,占地面积2.8 万m2,有5条生产线。工厂每月要使用数吨的可燃树脂粉末。在405生产线上,黑色酚醛树脂粉末被放置到玻璃纤维上,铺料机利用抽气使树脂分布到玻璃纤维中,多余的粉末和纤维被吸入一个集尘器中,累积到长布袋上。通过铺料机后,玻璃纤维进入气体加热固化炉。易燃的树脂在炉中累积,常常引起小火,但通常都被工人们及时熄灭了。

每次换班时,生产线都会停车进行清扫。在屋顶和生产线上,员工通常使用压缩空气去除在输送管道中和设备上累积的粉尘,并将其收集到生产间地板上一个敞开的大盒子中。他们用扫帚清扫生产间的地板,这些清扫行为行成了相当密集的粉尘云。工厂用大风扇将粉尘吹离操作员,这导致工厂内的粉尘四处飞散。经过多年的运行,粉尘累积在管道、电缆,以及屋顶架等难清扫的高架表面上,有的地方厚度甚至超过了30 cm。

2003年2月20日早晨,405生产线停车,进行常规清扫。炉子还在运行,其中一扇炉门保持开启。清扫时,工人们发现一根由铺料器通往集尘器的传输管道堵塞了,他们用压缩空气枪将堵塞物通过清扫孔吹回到生产区域,这在405生产线周围形成了一个密集的粉尘云。委员会的调查员后来推断,很可能是排气扇将粉尘云吹向敞开的炉子,树脂粉尘在炉内引燃,而工人们都没看见。

火焰从炉子中喷发出来,点燃了更大的粉尘云,产生了爆炸。随后,在该生产线的另一端又发生了二次粉尘爆炸。两次爆炸的力量晃动了厂房,累积的粉尘在整个生产区域分散开来,浮尘助燃了快速移动的火球,沿着屋顶架向西面传播,在401生产线引发了第三次爆炸,距离第一次爆炸引燃点将近90 m远。在此事故中,大部分死亡的员工都在距离初始失火点很远的地方工作。正是由于生产线没有被适当隔离,使得粉尘爆炸迅速传播。(见图3)

委员会发现,CTA工厂实施了许多在美国消防协会制定的规范和标准中所禁止的行为。例如:使用压缩空气,这会在空气中制造更多粉尘,为爆炸提供更多的可燃物;使用扫帚和风扇清扫生产线,将使粉尘散布到整个厂房内。而美国消防协会强调,应采用安全的清扫方法,例如用专业设备吸尘。为了预防粉尘爆炸,在每日例行的清扫工作中,需要注意清扫到一些隐蔽的地方。并且如果持续不断地清扫还是会看到粉尘堆,就应当检查整个工艺流程,找到粉尘产生堆积的原因。

委员会还发现, CTA使用的关于酚醛树脂粉末的化学品安全数据表,没有充分警告粉尘爆炸危险。专家指出,对于某种可燃粉尘,其爆炸能力、引燃所需的能量,以及当爆炸时这种粉尘会不会造成大范围超压,这些都需要在化学品安全数据表上写明。然而调查发现,化学品安全数据表中关于可燃粉尘的信息远远不够。140种可燃粉尘的安全数据中,对粉尘爆炸进行充分警告的,或提醒读者参考美国消防协会标准的寥寥无几。

此外,自从1972年该工厂建成以来,肯塔基州防火检查员从未去该企业检查过。保险公司曾多次调查该工厂,但未识别粉尘危害。肯塔基州职业安全和健康署在爆炸前不久曾检查过该工厂,但是由于检查人员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培训,他们也没有发现这一隐患。

在这一事故之后,肯塔基州官方建立了一个新的项目,检查有粉尘危害的工厂,还了有关粉尘的教育公告,分发到了成千上万的工厂。

措施建议

研究表明,1980-2005年,美国至少有281起可燃粉尘火灾和爆炸事故,导致了119人死亡,718人受伤,并且对工业设施的重创,造成很多人失业,对整个地区的经济都产生影响。

委员会主席认为,粉尘爆炸事故持续发生的原因之一,是人们缺乏对这些物质的了解,低估了它的危害。

2006年委员会的研究报告中指出,良好的工程和安全措施用以预防粉尘爆炸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从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美国消防协会的规范和标准中,就已经有7部规范和标准是直接与粉尘相关的。除了美国消防协会外,化工工艺安全中心和保险公司也制定了关于控制可燃粉尘的建议措施。但是没有综合的联邦标准,要求遵守上述措施。很多公司没有采取有效行动来控制粉尘危险。因此,委员会呼吁美国职业安全和健康局,在美国消防协会现有的标准上,建立一个预防粉尘爆炸的综合性法规,其中包括风险评估、工程控制、日常清扫、建筑设计、防爆设置、操作程序和员工培训的各项准则。该项建议最终在2006年11月华盛顿的公开会议上被批准。

委员会还向众议院的教育与劳工委员会提出倡议:加强职业安全和健康管理部门检查员的培训以识别粉尘危害。委员会在2003年调查的3起粉尘爆炸事故中,发现在事故发生之前,职业安全和健康管理部门对这3家工厂都进行过检查,但是从未指出过粉尘危害。另外,委员会还建议美国职业安全和健康局修改其危害标准,完善化学品安全数据表,以确保更好地传达给工人们粉尘危害的信息。

粉尘爆炸安全培训范文第2篇

案例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当中经历的典型的富有多种意义的事件陈述,或者说是指人们对已经发生过的典型事件捕捉的记述。案例有多种形式,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视频或者动画等。在安全生产领域,有大量依据实际发生的事件整理总结出来的案例。应用好这些案例,对开展安全培训大有帮助。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从本质来说,是成人培训。要想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达到预期的培训目标,就要吸引学员参与到培训中来,调动学习积极性,提升学员的学习兴趣,让学员从培训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案例是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从这个角度来说,案例是一种特殊的故事,有一定的情节,而有情节的故事对任何人都有强烈的吸引力。一段精心选择的文字或视频,能吸引学员进入到真实化、细节化的场景中,感受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并迅速参与到培训中来。案例要经过细致分析才能让学员入脑入心,领悟事件带来的启示。一个典型的案例,能引导学员深入探究事件背后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分析案例的最好方式是讨论。讨论围绕培训师提出的问题分组进行,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要把成果展示给大家,培训师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或点评。这样的讨论能形成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让每位学员有自主发挥的空间,大家畅所欲言,形成发散性思维,把相关的知识点彻底搞懂弄清。例如,在公共安全培训中,在讲解如何避免踩踏事件发生,加强自我保护时,培训师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2014年上海外滩跨年夜的踩踏事件。视频播放后,培训师帮助学员梳理事件的信息,包括跨年夜活动地点的变更,现场人员的密集程度,出现踩踏征兆及伤亡的过程及采取的措施等;组织学员讨论,如何在拥挤人流中,学会自我防护以及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等。学员在讨论中发言热烈,不少人分享了自己听说或见到的公共场合拥挤事件,比如某超市开业,因打折促销力度大,引得人潮涌动,场面混乱,几乎失去控制,超市不得不加派保安维持秩序等等。这样的事件不胜枚举。通过分享和讨论,大家认识到,公共场合的踩踏事件离我们并不远,记取血的教训,就要增强防范公共安全事件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培训师还和学员一起,实际演练踩踏发生时应该如何进行自我保护,以及发现伤者应该如何救护。在交通事故预防培训中,培训师分析交通事故时,举例说明酒后、疲劳及超速驾驶对道路交通安全造成的危害,还特别提到司机的心态对安全驾驶的影响。培训师选取近期发生的“路怒”的典型案例组织司机们讨论。在讨论时,请司机分析路怒的原因,帮助大家认清路怒带来的危险。许多司机说出了自己遇到或亲身经历的事件,分享了安全行车的经验。在总结交流中,大家一致认为:作为司机,要遵守交规,文明驾驶,既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也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这样,安全行车才有保障。这次培训,对增强司机的安全责任意识,在驾驶中调整心态,缓解焦虑,避免事故的发生有很大的帮助。

二、采用案例教学,不仅能有效提升学员的安全素质,还能提升自我学习能力

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不少事故是由于人们缺少发现隐患的能力,疏于防范造成的。要避免危险的发生,就要学习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全面提升安全素质。安全知识掌握一定要经过深入思考才能得来,仅仅是依靠讲解和灌输是不行的。案例教学在这方面,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在进行防范粉尘爆炸事故培训时,培训师根据粉尘云形成、充足的空气或氧化剂,以及火源这三个粉尘爆炸条件,请学员找出粉尘爆炸的原因。培训师选取两个案例,第一个案例发生在2015年6月27日晚,台湾新北市某水上乐园举办彩虹派对时,舞台上喷洒彩色粉末导致粉尘爆炸,造成498人受伤的事件。另一个案例是2014年8月2日江苏昆山开发区粉尘爆炸事件。从第一个案例中不难分析出高浓度粉尘爆炸的原因,但是第二个案例的爆炸原因更具隐蔽性。培训师对现场情况、当时的气候条件、车间粉尘堆积、管道设计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引导学员寻找爆炸的原因。在讨论中,学员们开动脑筋并上网查找爆炸原因。这样的案例解读不仅给学员形成一个概念:凡是有高浓度粉尘存在的环境,都要时刻防范爆炸的危险,同时也给学员留下了深刻印象: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要具备一定的安全知识,才能发现隐患并及时整改。这样的案例分析,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员的安全素质,还能提升学员自我学习的能力。

粉尘爆炸安全培训范文第3篇

【关键词】煤矿采煤生产;防尘管理;技术策略;专业队伍;综合防尘

一、引言

煤矿采煤生产和作业离不开防尘管理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在煤矿生产实践中,防尘管理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为了保证煤矿安全生产,提高煤矿企业生产效益,必须采用管理和技术策略,加强煤矿生产的防尘工作。

二、煤矿采煤生产中的防尘管理策略

在煤矿采煤作业的实际工作中,要想做好防尘工作,采取相应的管理策略是必须的,具体来说,应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健全防尘组织机构、建立防尘专业队伍。煤矿采煤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建立防尘管理机构,并负责整个矿区的防尘监督检查和技术指导工作,在采区井还需要设立尘工区和防尘段队,专门负责煤矿井下防尘工作。由专业队伍负责做好煤矿日常的防尘工作,明确防尘技术主管、工程师、保安工、电工、测尘员等等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

2、健全防尘管理制度、加强防尘监督管理。在对煤矿经济技术、安全考核的时候,要注意考核防尘工作,建立目标管理制度,建立防尘工作责任制,健全考核和奖惩激励机制,加强防尘资料管理和日常管理工作。同时要切实加强监管工作,提高防尘监管水平。同时,还要完善防尘法律法规,使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对于存在的违章违规操作要及时纠正。

3、开展防尘技术培训。培训的对象包括专业技术干部和采掘一线员工,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防尘技术理论知识。此外,还应该加强对防尘人员的宣传和教育工作,使它们认识到粉尘的危害性,爆炸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全面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防尘意识,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更好的治理煤矿生产的尘害,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三、煤矿采煤生产中的防尘技术策略

对于煤矿生产的防尘工作,仅仅加强管理还是不够的,还必须采取相应的防尘技术策略,具体来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防尘技术管理策略。包括防尘、防爆、隔爆技术管理措施,防尘是指消尘措施,使得在煤矿生产中的浮游粉尘尽量减少,对于形成的浮游粉尘,也应该采取措施使其迅速沉降;防爆是指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浮游粉尘出现爆炸现象,使得粉尘得以沉降,防止参与爆炸;隔爆技术措施是指将已经发生的粉尘爆炸截住,限制爆炸在爆炸源附近,严格将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避免爆炸产生连续反映,尽量降低爆炸所带来的危害和影响。

2、实行综合防尘策略。根据煤矿采煤的具体情况,采取综合防尘措施,严格落实相关防尘技术措施。防尘应该实行五同时制度,研究生产时应该研究防尘,制定生产计划时应该制定防尘措施,布置任务时应该注重防尘工作,检查生产时应该检查防尘,总结生产时也要总结防尘。将防尘工作纳入到各级领导的议事日程,纳入奖惩考核工作中,使得防尘措施得以贯彻落实。

3、建立防煤层爆炸技术系统。对于煤矿井下生产的各个环节,应该加强管理,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使得煤层爆炸发生的条件得以消除。如果开采的煤层存在着爆炸的危险,应该采用限制和避免煤层爆炸的各项技术措施。

四、煤矿防尘设计及技术的实际应用

阳煤集团翼城华泓煤业和汇嵘煤业是两个整合煤矿企业。在防尘设计和技术的配套方面,两个企业有很多相似之处,具体防尘设施及措施如下:

(一)通风防尘措施。井下各采煤工作面均利用通风机全负压通风,各回采工作面均设独立进、回风系统,无串联通风。回风井通风设备选用两台对旋轴流通风机两台,其中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二)煤层注水除尘。煤层注水是回采工作面最有效的防尘措施。在实际操作中,根据地质报告,9+10号原煤水份平均1.21%,2号原煤水份平均0.90%;《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煤层含水量小于4%的,需对煤层进行预注水。根据采区巷道布置和采煤方法,结合煤层特征,回采工作面煤层注水选用工作面超前动压注水工艺、设计选用较先进的长孔煤层注水方式,采用单向钻孔布置。选用水泥砂浆封孔方式,封孔深度通过实验和生产实践确定,封孔深度暂按8m考虑,生产实际中可进行适当调整。同时,煤层注水选用动压注水,水源取自井下防尘洒水管网,从回采工作面顺槽给水管网中接水管至注水泵站,将水注入容量为4m3的移动储水箱中,注水泵从储水箱中吸水加压向煤层注水;注水压力暂按10~15MPa考虑,根据煤层的透水性调整注水。

(三)采掘工作面防尘。

回采工作面防尘方面:(1)采煤机必须安装内、外喷雾装置,内喷雾压力不得低于2MPa,外喷雾压力不得低于4MPa。喷雾系统应与采煤机联动。(2)液压支架安装自动喷雾降尘装置,实现降柱、移架同步喷雾。(3)破碎机防尘。LPS-500型破碎机配有喷雾防尘系统,并在入口和出口处设置了防尘帘,把在破碎过程中产生的溅射的颗粒煤炭及煤尘,封闭在破碎箱内。(4)工作面转载点。在工作面各转载点设置灭尘喷头,实施喷雾降尘,喷雾压力大于0.7MPa,转载点落差宜小于或等于0.5m,若超过0.5m,则须安装溜槽或导向板和密闭尘源措施。(5)工作面净化水幕。在综采工作面进、回风顺槽靠近上下出口30m内设置2道自动控制风流净化水幕。

在普掘工作面防尘方面:(1)钻眼应采取湿式作业,供水压力0.3MPa左右,但应低于风压0.1-0.2MPa,耗水量以2L/min-3L/min为宜。(2)当采用高压喷雾降尘时,喷雾压力不得小于8.0Mpa。(3)炮眼内应填塞自封式水炮泥,水炮泥的装置量应在1节级以上。(4)放炮前应对工作面30m范围内的巷道周边进行冲洗(5)放炮时必须在距离工作面10m-15m地点安装一台放炮喷雾,该装置须固定在巷道顶板中间,雾幕覆盖全断面并在放炮后连续喷雾5min以上。(6)放炮后,装煤(矸)前必须对距离工作面30m范围内的巷道周边和装煤(矸)堆洒水。在装煤(矸)过程中,过装边洒水,采用铲斗装煤(矸)机时,装岩机应安装自动或人工控制水阀喷雾系统,实行装煤(矸)喷雾。

在综掘工作面防尘方面:掘进机掘进作业时,使用内外喷雾装置和除尘器构成的综合防尘系统,并对掘进头含尘气流进行有效控制。同时,使用高压喷雾泵,采取坚持湿式凿岩,掘进巷道中岩巷每100m、煤巷每50m设置一个给水栓。另外,掘进工作面距迎头50m内安设两道红外自动控制风流净化水幕。

五、结束语

加强煤矿采煤生产中的防尘工作对整个煤矿生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需要认识当前煤矿采煤生产防尘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根据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管理和技术策略,以进一步提高煤矿采煤生产的安全水平,促进煤矿采煤生产的顺利进行,提高整个煤矿采煤生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沈雁波.煤矿井下防尘技术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4)

粉尘爆炸安全培训范文第4篇

根据国务院和省、市安委会关于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深化“打非治违”和专项整治工作的要求,区安委会决定从即日起至12月底在全区集中开展冶金等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大检查、深化“打非治违”和专项整治行动(以下简称专项行动)。现制定专项行动方案如下:

通过深入开展专项行动,进一步推动工贸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深化“打非治违”,集中打击、整治一批突出的非法违法、违规、违章行为;深化隐患排查治理,督促工贸企业全面排查治理安全隐患,推进工贸企业安全标准化创建和持续运行,减少一般事故,杜绝较大以上事故。

全区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等行业企业。

针对金属冶炼、涉氨制冷、粉尘涉爆、有限空间和使用危险化学品等行业企业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重点打击。

(一)金属冶炼

1.熔融金属生产、处置和贮存设施附近、运输线路及附近区域不得有积水,正上方不得存在滴、漏水隐患;对原料、辅助材料严格检查,确保加入炉中的原料、辅助材料干燥无水;相关设备设施在输送、转注熔融金属前须经充分干燥并保证畅通。

2.起重机的吊具(钩)、钢丝绳、盛装熔融金属的容器(设备)的耳轴等应定期进行检测和检查,凡耳轴出现内裂纹、壳体焊缝开裂、明显变形、耳轴磨损大于直径的 10%、机械失灵、衬砖损坏超过规定,均应报修或报废;承受重荷载和高温辐射、热渣喷溅等危害的建(构)

筑物应定期进行结构安全鉴定。

3.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等人员密集场所应当设置在安全地点,不得设在风口平台和出铁场的下部,其门窗应避开铁口、渣口;也不得设置在高温液态金属的吊运影响范围内。倾倒熔融金属时,容器(罐、包)周围4m 内不可有非作业人员,防止熔融金属飞溅或洒落伤人。

4.设置应急水源或者备用电源,保证在意外停水或停电时将熔融金属冷却完。

(二)涉氨制冷

1.包装间、分割间、产品整理间等人员较多生产场所的空调系统严禁采用氨直接蒸发制冷系统。液氨管线严禁通过有人员办公、休息和居住的建筑物。

2.氨制冷机房贮氨器等重要部位安装氨气浓度检测报警仪,并与事故排风机自动开启联动。

3.氨制冷机房贮氨器上方是否设置水喷淋系统;作业现场是否配置空气呼吸器、橡胶手套等防护用具和急救药品。厂区内最显著位置是否设立风向标;应急通道是否保持畅通;库区及氨制冷机房和设备间(靠近贮氨器处)门外是否设置消火栓。

4.其他检查项按省安监局检查表(见省安监局《关于印发涉氨制冷企业液氨使用专项治理视频讲座教材提纲和执法检查表企业自查自改表的函》,2013年10月28日)执行。

(三)粉尘涉爆

1.厂房宜采用单层设计,屋顶采用轻型结构。如厂房为多层设计,则应为框架结构,并保证四周墙体设有足够面积泄爆口,保证楼层之间隔板的强度能承受爆炸的冲击,保证一层以上楼层具有独立安全出口。粉尘爆炸危险作业场所的厂房(建构筑物)必须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设置防雷系统,并可靠接地。

2.粉尘爆炸危险作业场所的厂房应与其他厂房或建(构)筑物分离,其防火安全间距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相关规定。粉尘爆炸危险作业场所严禁设置在居民区内。

3.要按工艺分片(分区)相对独立设置,所有产尘点均应装设吸尘罩,各除尘系统管网间禁止互通/!/互连,防止连锁爆炸。必须按照《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收尘器防爆导则》规定,对除尘系统的进出风口压差、进出风口和灰斗的温度等指标(参数)进行检测。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规定对粉尘浓度进行检测。

4.发现除尘系统管道和除尘器箱体内有粉尘沉积时,必须查明原因,及时规范清理。清理时应采用负压吸尘方式,避免粉尘飞扬。如必须采用喷吹方式,清灰气源应采用氮气、二氧化碳或其他惰性气体。应按照《粉尘防爆安全规程》的规定建立定期清扫粉尘制度。

5.粉尘爆炸危险作业场所严禁各类明火和火花产生,使用防爆电气设备是防止电气火花的可靠措施。必须按《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和《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规定安装、使用防爆电气设备。

粉尘爆炸危险作业场所的所有金属设备、装置外壳、金属管道、支架、构件、部件等,应按照《粉尘防爆安全规程》和《防静电事故通用导则》规定采取防静电接地。所有金属管道连接处(如法兰)应进行跨接。

6.现场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佩戴使用防尘劳保用品上岗,粉尘爆炸危险作业场所员工禁止穿化纤类易产生静电的工装,必须穿着防静电工装。

7.其他检查项按省安监局检查表(见省安监局《关于印发〈江苏省粉尘涉爆企业安全专项检查表(试行)〉的通知》,苏安监办〔2015〕38号)执行。

(四)有限空间

1.健全相关制度,包括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审批制度、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相关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应急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

2.对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相关人员进行了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安全操作规程、检测仪器和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的培训,并有完整的培训记录。

3.制订符合本单位特点的有限空间作业应急处置方案,并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安全管理人员、现场作业人员和相关救护人员在事故突发状态下能够熟悉应急处置和救援方法,避免盲目施救。

4.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进行了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并将危险有害因素、防控措施和应急措施告知作业相关人员。

5.采取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作业前三十分钟内,对有限空间的氧浓度、有毒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浓度等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合格后,方可作业;作业现场配备呼吸器、通讯器材、安全绳索等防护设施和应急装备,以及配置监护人员,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保持出入口畅通。

(五)使用危险化学品

1.危化品储存、使用场所安全距离内不得存在宿舍、会议室、活动室

、休息室、更衣室等人员密集场所,并应与其他生产场所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企业使用氨分解装置、液态气体储罐(液氧、液氩、液氮)以及乙炔、天然气钢瓶的场所应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安全法》等相关规定。储罐区域或气瓶存放间(室)应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4.3和4.4条的规定。

2.专用危化品库房。储存危化品必须设置危化品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专用储存室。专用危化品库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和面积应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3.3.2条执行。专用危化品库房之间以及库房与其他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3.5.2条执行。

专用危化品库房应实行专人管理、定期检查。危化品出入库必须核查登记。危险化学品的储存方式、方法与数量应当符合《常用化学危险品储存通则》等国家标准,严禁各种禁忌物料的混存混放。

各类危险品不得与禁忌物料混合储存,灭火方法不同的危险化学品不能同库储存。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筑物、区域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

3.危化品储存、使用场所应设置相应的监测、通风、防晒、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施,设置通讯、报警装置,并进行日常维护、保养,保证安全运行。

专项行动从即日起至2015年12月底结束,具体分三个阶段实施。

1.自查自纠阶段(即日起—11月15日)

相关工贸行业企业要结合本单位实际,落实开展专项行动的相关措施,开展自查自纠,对存在的隐患和问题落实整改。相关职能部门在企业自查整改的基础上,组织专门人员并聘请专家,对辖区内相关重点工贸行业企业进行全面检查,并利用“四不两直”、夜查等方式开展随机抽查。

2.督查整改阶段(11月16日—12月15日)

相关职能部门要在检查的基础上,严肃查处各类非法违法违规行为,对查出的隐患和问题逐一落实整改。

3.总结考核阶段(12月16日—12月31日)

相关职能部门要结合实际开展专项行动的“回头看”,做好闭环,并全面认真总结工作情况,提炼好经验和好做法。

(一)切实提高思想认识。相关职能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保持足够清醒的思想认识,增强做好工贸企业安全监管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周密部署,及时把专项行动的工作要求传达到相关企业,企业主要负责人要亲自组织开展本企业自查自纠工作,坚决杜绝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和较大社会影响事故的发生。

(二)认真细致开展检查督查。相关职能部门要结合实际,将专项行动与重点工贸企业风险较大作业场所安全管理规范化示范点创建、粉尘作业和使用场所防范粉尘爆炸大检查、工业企业使用危化品安全排查和专项整治等工作相结合,制定方案、细化任务、落实责任,扎实开展检查督查,确保专项行动全面彻底、务求实效。要重点检查各相关企业深入开展自查自纠情况,狠抓交叉作业、检维修作业等重点环节和关键岗位检查,做到不留死角。

(三)深入彻底整改隐患。相关职能部门要督促指导相关企业强化隐患排查整改力度,确保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对能够立即整改的隐患要立即整改;暂不具备整改条件的,要制定整改计划,落实防范监控措施,限期整改到位。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因整改不到位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要依法严肃追究处理。

粉尘爆炸安全培训范文第5篇

摘 要:分析一起粉尘爆炸事故灾害成因,发现消防监督存在的疏漏之处,由此看出消防监督工作在火灾防控方面的重要作用。如何做好消防监督工作,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已经成为消防主管部门和相关学者关注的问题。该文总结了我国消防监督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消防监督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消防监督 粉尘爆炸 监督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X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7(a)-0091-02

1 火灾基本情况

2014年8月2日江苏省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抛光车间发生粉尘爆炸特别重大事故。当日7时整,车间内29条流水线同时开工。从铝制轮毂打磨下来的粉尘在车间积聚、弥漫,32 min后“轰”一声巨响,整个车间成为火海。火光冲起几十米高,生产线上的设备被冲出楼外,工人几乎没有反应的机会,葬身火海。这次事故造成75人死亡,185人受伤。

1.1 火灾事故原因

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车间内电器设备无防爆配置;生产工艺路线过紧过密;通风条件差,除尘设施不合理;建筑没有按照二类危险品场所进行建造;安全制度不完善。

1.2 结合火灾原因存在的监督问题

(1)消防监督需突出重点任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发生火灾可能性较大及发生火灾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单位,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这次火灾事故的严重程度,充分说明了确定其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进行消防重点监督的必要性。但对于金属制品抛光车间这种会产生粉尘的厂房,监督管理工作明显重视程度不够。

(2)厂房违规设计生产车间,且建筑间距不够,并且车间内没有喷淋灭火设备,也没有消防通道,大部分的电器设备,都没有采取防爆保护措施。建筑消防设计、日常监督、审核方面都存在漏洞。

(3)根据《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2007规定:“企业应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和粉尘防爆教育,普及粉尘防爆知识和安全法规,使职工了解本企业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危险程度和防爆措施;对危险岗位的职工应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和业务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方准上岗。”但经过调查,厂房从未做过相关培训和考试,也没有制定灭火和疏散预案并组织演练,单位的消防意识淡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

(4)当地政府有关领导责任和相关部门监督管理责任落实不力,以上问题和隐患长期存在却没有解决。

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并不仅仅是个个例,随着火灾情况日趋繁杂,建筑消防监督审核的对象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管理难度也随之不断加大,引发我们对基层消防监督现状的思考。针对普遍存在的困难,从优化消防设备、建设科技型人才队伍等方面就如何做好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2 现阶段基层消防监督工作的现状

2.1 消防监督力量薄弱

消防安全管理负责的任务繁重。除了防火、灭火任务外,抢险救援等任务也都要求消防部门及时出警。与庞大的工作量相比,消防部门由于编制问题,人员本身有限,而且许多基层监督工作人员身兼多职,身心极度疲劳,工作难以深入开展。因此造成监督人员对建设项目的现场条件缺乏了解,深入现场检查的时间少,对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消防产品难以进行有效地监督。同时消防监督检查的内容涉及水、电、结构、土建、消防产品等领域,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学习,才能熟练掌握消防监督工作。但基层消防部队忙于日常训练、出警等任务,很难从实际监督工作中总结经验,提炼出科学系统的监督管理办法,制约了消防科技在社会消防安全方面的发挥。

2.2 监督手段科技含量不高

目前许多基层消防大队在消防监督工作中,完全凭自己的感觉和经验办事,办公自动化水平程度低,电脑配备少,资源难以共享,办事效率低。许多需要借助科学技术改善的防控工作,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譬如一些商业建筑体量大,采用中庭,满足美观的需求,但往往就会出现防火分区面积过大的问题很难解决;钢结构建筑的大量出现,但钢结构的防火保护问题多年来也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在一起特别重大火灾过后,往往追究一批相关人员的责任,集中整改,减少类似火灾事故的发生,忽视了对先进消防产品的研发,另外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消防信息的使用与管理效率较低,没能实现信息共享,对于火灾危险性的数据统计分析工作刚刚起步,无法发挥应有的指导性作用。

2.3 消防技术人才短缺

当前很多消防部门人员来自于部队干部,虽然从事一线工作经验丰富,但专业水平有所欠缺,而且由于年龄等因素,学习能力较差,短时间内难以获得大幅提高。另一部分来自于地方大学毕业生,他们虽然文化水平较高,但没有从事基层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经验,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

3 提升消防监督管理效能的措施

3.1 加强消防科技建设

一是在政策法规制订环节,保障消防科技技术的推广。消防科学跨度大、涉及领域广,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消防科技只有与政府的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部门执行国家政策的步调、口径相一致,与部门规章、行业标准匹配,与普法教育相结合,才能得到有效地应用和推广。二是重视社会单位中消防科技人才的培养。如发展消防中介服务机构、推行注册消防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充分发挥消防协会对社会群体的引导作用。三是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如最新型的监测仪可以测量质量浓度和粒径尺寸,自动记录数据资料再与报警系统联动,及时准确地发现火险隐患紧抓源头管理,突出监督重点工作。

面对消防警力严重不足的状况,要优化警力配置,将重点的工作放到火灾危险性较高的地方。把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从其他警务工作中单独分离出来,设置专门的岗位,委派专人负责,不能再采用兼职的方法处理,以保证工作人员能有充足的精力和时间开展消防监督工作。

3.1.1 源头管控

从源头管控环节加快消防科学技术的应用。当前,消防监督管理的源头管控主要有建筑消防设计施工和消防产品两大领域。

(1)消防设计施工的监管。设计单位不能仅仅按照企业使用需要进行设计,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消防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进行设计;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标准进行施工,对施工质量以及现场的消防安全负责。

(2)消防产品的研发。学习先进的消防科技理念,借鉴国外先进消防产品的技术,研发适合我国实际消防工作的产品。如粉尘防爆监测、除尘设备应当从消防设计、产品采购、设施安装等源头单位入手,在技术层面上严格把关。

3.1.2 突出重点工作

消防监督的中心任务是“保重点、防大火”。做好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此类场所一旦发生火灾,伤亡、损失大,扑救困难。一方面要建立更科学、更完备的检查、巡查、宣传教育等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应当率先尝试和应用先进的科技设施及产品。譬如粉尘爆炸事故,除尘不利往往是导致建筑大火的绝对诱因。

3.2 建立消防科技型监督队伍

消防监督干部和社会单位消防工作者是当前消防监督工作的主力军,其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火灾防控工作的质量及效能,这就需要我们建立一支科技型消防监督队伍。

3.2.1 消防部门监督干部

一是要加强消防部门监督干部的科学素质培训。加强执法人员的消防监督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如对即将实施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的学习,加强对消防法律法规的理解和掌握,确保行政执法行为的合法性。二是要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如法律、计算机、化学等方面的人才,经培训后将其放在他们所专长的消防监督工作岗位上,发挥其学科优势的作用,推动消防事业发展。三是要总结经验,与时俱进。火灾事故发生后,认真总结分析火灾原因,建立火灾信息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针对不同火灾事故的致因,采用科学手段,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人性化自动控制系统相融合。

3.2.2 社会单位消防技术人员

提升社会消防工作者的业务技能,大力推行消防注册工程师制度,重点培育大型专业消防中介组织。

(1)企业社会单位严格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完善常态化自查自纠机制,做到安全自查,隐患自除。对社会单位的人员进行消防专业知识的培训,培养消防技术人才,更好地监督管理社会单位消防监督问题。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及时整改,确保建筑消防设施正常运行。

(2)推行消防注册工程师制度。经考试取得相应级别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从事消防设施检测、消防安全监测等消防安全技术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熟练运用消防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和手段,圆满完成执业范围内各项工作。

(3)积极发挥消防中介服务组织的作用。让中介服务组织承担一些消防监督具体技术工作,如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等,实行有偿服务。

4 结语

消防监督工作是建筑消防安全的核心,它涵盖面广,涉及因素多,关系到每个单位和个人的切身利益。目前建筑消防监督存在诸如消防监督队伍力量薄弱、消防设备不完善、科技含量不高、科学技术人才短缺等问题。针对普遍存在的困难,将科学防控技术融入消防监督工作中去,提高建筑消防监督队伍的整体素质,完善建筑消防监督体系,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加强消防管理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使用现代化先进技术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减少火灾的发生,实现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质量全面提升,开创我国消防监督管理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GB15577-2007,粉尘防爆安全规程[S].

[2] 于波.当前消防监督管理工作面临的困难及应对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0(21):138-139.

[3] 钱志英.提升基层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效能的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3(11):1292-1294.

[4] 黄龙仁.由一起火灾事故谈对消防监督工作现状之思考[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2,31(9):1011-1014.

相关期刊更多

火工品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烧结球团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原长沙冶金设计研究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