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压强教案

压强教案

压强教案

压强教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八年级 物理 教学案例 液体的压强

【说明】本节内容为兰州市红古区窑街片区交流展示课,有课配套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

(2)掌握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3)掌握液体内部压强公式。

(4)能用液体压强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了解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有压强的事实。

(2)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进一步了解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3)通过课堂小实验,培养学生将课本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

液体压强的知识比较抽象,是初中物理教学难点之一。学生学习这部分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同时由于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感性经验较少,所以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时感到困难较大。主要表现为:

1.较难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而且液体能产生向上的压强,液体内部也有压强等 (通过演示实验突破) 。

2.液体压强公式的推导时液柱的选取及讨论处受压面的选取较为抽象(通过类比的方法突破)。

3.液体压强公式中的深度的认识(通过帕斯卡裂桶实验和深度的起点选取的变式练习题突破。)

4.液体压强与液体在总重力、液体的体积、容器形状等无关(通过演示实验突破)。

为了能解决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教学中应以实验为先导,从实验、理论及实践入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主要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实验、探究实验法、动手实践。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底部和侧壁开口的塑料圆管、橡皮膜、压强计、清水、食盐、方形水槽(带刻度),一次性纸杯三个等。

五、设计思想。

六、教学设计。

(一)、用多媒体展示三幅图片,设置疑问,激发兴趣。

(二)、设计实验,探究新知。

液体压强的特点:

1、液体对容器的压强。

师:我们知道,放在桌面上的圆柱体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而对桌面产生压强,盛放在容器中的液体(出示一杯水)对容器底部有没有压强呢?

生:(有的说有,有的不清楚有没有……)

师:既然大家不能肯定,那我们来看一个小实验。

演示实验:出示纸杯1(事先在纸杯底部扎了一个孔),然后将预先准备好的烧杯中的水倒入纸杯中,请学生观察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看到水从底部往下漏)

师:(故作惊讶)

将纸杯中的残留的水倒入原来的烧杯中,将纸杯底部面向学生,让学生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生:看到纸杯底部有一个孔。

师:(同时拿起烧杯和纸杯1)容器的底有什么作用?

生甲:防止水往下流……(语言赞许)

生乙:支撑水……(眼神鼓励)

师:水为什么会向下流?

生:水受重力作用。

师:既然水受重力作用,容器底又起支撑和防止水往下流的作用,那么对容器底有没有压强?

生:有(能初步接受,但还不够深刻)。

(通过上面演示实验,使学生对液体的压强有一个粗略的认识,并为下面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做好铺垫。)

2、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1)实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存在

师: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有没有压强呢?下面我们将进一步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为了更好地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我们先来认识测量液体压强的工具――压强计。

学生实验:压强计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边演示,边提问)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压强计的结构:探头(上面蒙有橡皮膜)、U型管和橡胶管。

师:请你们用手指轻轻按探头上的橡皮膜,观察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发生什么变化?

生:U形管两边液面出现高度差。

师:如果你现在用力大些,U形管两边液面又有什么变化呢?

生: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变大了。

师:由此可见,橡皮膜表面受到的压强越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越大。所以,我们可以根据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橡皮膜表面受到压强的大小及变化情况。

下面,请你们用压强计来看一下液体内部是否有压强呢?

(三)、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用“假想液柱法”逐步推导出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师:从公式p=ρgh可知:液体压强的大小只与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受力面积无关。强调在利用公式计算液体压强的过程中,各个物理量应采用的单位。

(四)、随堂练习。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随堂练习1、2。

(通过随堂练习可以解决以下两个难点:1.使学生认识到深度是指从液面开始到液体内部某一位置的竖直距离,不是指液柱的高度或液柱的长度。2.通过具体的计算,指导学生按正确的格式解答物理计算题,并就学生书写时常犯的错误进行纠正。)

(五)、开动脑筋――动手实践。

(六)、课堂小结,巩固新知。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一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哪些知识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你还想了解什么?

七、 自学:阅读材料。

八、板书设计。

(一)液体由于受重力作用和具有流动性,对容器底和容器侧壁有压强。

(二)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液体内部向着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向着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三)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p=ρgh

九、教学反思。

1、本课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要使学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正确地展开实验、进行观察,如实记录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非常重要。所以,在学生分组实验的开展之前,老师一定要事先讲解清楚本次实验的目的、步骤、实验注意事项,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接下来的探究活动中做到有的放矢,高效率地完成探究活动。

压强教案范文第2篇

1.知道液体压强的产生。

2.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会在实验中记录必要的数据,能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教具:

演示用:两端开口的玻璃圆筒、侧壁开口的玻璃圆筒、橡皮膜、压强计、水、盐水、200mL的量筒、玻璃板、第三节练习第2题和习题第9题装置。

学生用:压强计、200mL的量筒、水、盐水(以上器材,每两位学生一组)

(三)教学过程

一、旧课复习

1.什么叫压强?写出压强大小的计算公式。

2.压强的单位是什么?15帕斯卡表示什么意思?

3.以上问题,由学生回答,回答有错的请另外的学生纠正或补充,然后由教师评讲。

二、新课引入

问题的提出:

放在水平面上的固体,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对支承它的物体表面有压强。液体也受到重力作用,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能流动,盛在容器内对容器底部、侧壁和内部有没有压强?如果有压强,会有哪些特点呢?(板书课题:第二节实验:研究液体的压强)

三、进行新课

1.演示、讲述

(1)演示实验:将少量水倒在平放在桌上的玻璃板上,水在玻璃板上散开;将水倒入上端开口、下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圆筒内(倒水前,让学生观察橡皮膜表面与筒口相平),请同学们说一说,观察到什么现象?(橡皮膜向下凸出);把水倒入侧壁开口处扎有橡皮膜的圆筒(倒水前,也让学生观察橡皮膜表面与侧壁筒口相平),又请同学说一说,观察到什么现象?(橡皮膜向外凸出)。

(2)讲述:根据以上实验表明,液体由于受重力作用,对容器底部有压强;对阻碍液体散开的容器壁也有压强。(教师板书)

2.学生分组实验:

(1)讲述设问: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有没有压强?如果有压强,这个压强有什么规律呢?下面请同学们通过实验,自己来研究,找出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2)介绍压强计:介绍时,用手指轻轻按一按金属盒口的橡皮膜(不宜重按,避免U形管中的水冒出管口),请同学们观察压强计U形管中两管液面出现的高度差,力稍大点,两管液面的高度差也增大,表明: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越大,橡皮膜表面受到的压强也越大。

(3)讲述实验步骤:

一面讲述,一面演示。接着请同学们阅读课文中的“实验步骤”,弄清楚应当怎样做实验,通过实验要研究什么问题。实验时,注意金属盒口朝着什么方向,并要保持橡皮膜在液体(水或盐水)中的深度相同的同时,观察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认真做好记录。

(4)学生按步骤进行实验(一部分同学用水做,另一部分同学用盐水做)。

实验中,教师注意指导、检查,着重检查橡皮膜所朝的方向、记录数据和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以免得出错误的结论。

(5)实验完后,请同学们对实验所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液体内部是否有压强?液体内部压强有什么规律?分别请用水和盐水做实验的一组同学说一说,在同一深度处,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两部分同学所做实验的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3.课堂讨论(教师问,学生答)

问:当把压强计连着的扎有橡皮膜的金属盒放入水中(或盐水)时,在U形管中观察到什么?(学生答:U形管的两管液面出现高度差)

问:出现这个高度差,说明什么问题?(学生答:表明液体内部有压强)

问:把橡皮膜朝不同的方向,U形管两管液面还有没有高度差?又说明什么问题?(仍有高度差,表明液体内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问:将橡皮膜保持在同一深度,朝着不同的方向,这个高度差是否相等?说明什么问题?(学生答:这个高度差相等,表明液体内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问:橡皮膜在3厘米、6厘米、9厘米处时,这个高度差有什么不同?又说明什么问题?(学生答:6厘米处这个高度差比在3厘米处大,9厘米处这个高度差更大,表明液体内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问:用水和盐水做实验的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在同一深度为什么盐水比水大?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答:因为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表明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越大的压强也越大)

4.小结:

教师根据刚才的课堂讨论、师生对话,简要进行归纳,表扬同学们认真做实验的情况,鼓励同学们对问题的研究精神,然后教师再把刚才讨论所得的结论简述一遍,分别把各点结论进行板书。

四、归纳小结本课学习情况

1.讲述:这节课通过老师演示实验和同学们分组实验,知道了液体压强的产生和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同学们很有收获,今后还要继续努力,发扬这种研究问题的精神,认真学好物理知识。

2.请同学们整理好自己桌上的器材。

五、课堂练习

1.演示第三节课文后练习第1题和章后习题第9题的实验。

2.课堂讨论,学生举手发言回答对演示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最后由教师进行小结。

六、布置作业

1.课后把刚才所做的两个演示实验(即第三节后练习第1题和习题第9题)的解释写在课本上题目的旁边。有条件的同学回家可把这两个实验做一做。

2.把第三节课后练习第2题和习题第8题做在作业本上。

(四)说明

1.本课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关键是要学生做好实验。课内,老师讲解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和要研究的问题非常必要。这个实验的操作较为困难,学生实验时教师要多加指导。

2.实验中量筒的内径应大一些,否则压强计的金属盒不易放入,如果实验室没有合适的量筒,可用去颈饮料瓶代替,在饮料瓶外壁贴上带有刻度的纸条即可。

3.按教材,是用盐水和水比较不同液体(即密度不同)在同一深度处压强不同的实验,也可以用其他密度比水小的液体,如煤油或酒精(最好是在学生实验完后,由教师演示来进行验证),不过用盐水是最方便的。

压强教案范文第3篇

近年来,义务教育阶段的所有课程均已实施了新课程标准,初中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主要内容,自然离不开教学仪器,目前各种教学仪器设备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态势,教学仪器基本满足新课改的需求。加之Flash课件或视频材料等多媒体素材,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创新活动提供大量间接感性材料。还有,像数字信息系统DIS等实验仪器已被引入中学科学实验教学,均有效地改进和优化了传统实验,确保教学过程中顺利突破教学难点。

在当前形势下,笔者认为“自制教具”不仅是服务教学、改造薄弱学校实验设备、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手段,而且尝试将其过渡到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参与设计、制作的实践活动,让“自制教具”活动成为锻炼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的途径之一。

大唐镇中科学实验小组在“大气压实验的改进”中做了尝试,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平台,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设计方案,讨论分析,实际感受自制教具的设计和应用过程,体验实验的成功与挫折,从而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新课标中的创新理念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1 结合教材实际,提出探究问题

在学气压一课时,做完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后,学生A质疑说:“老师,我们身边就是空气,我却感觉不到大气在压我……”学生B随即提出:“老师,大气压强有这么大的威力,那么空气能压扁什么物体吗?”原来学生希望看到的是大气能将什么物体压扁。作为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应首先表扬学生的大胆质疑,随即指出:“当然能!不过,它到底都能压瘪什么物体?在什么条件下能压瘪物体?这些问题还要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查询,下次实验活动课上我们选择其中的一个实验方案,大家亲自动手做一做,我们自己来体会大气压力的威力到底有多大?”其实,笔者也一直想对大气压的实验进行改进,这是一个很好的师生共同探讨、研究的机会。

2 利用网络搜索、积累素材

指导学生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大气压 压扁”,网页中出现了铁桶、易拉罐儿、矿泉水瓶等物体被压瘪的视频、文字解读等素材。还可以指导学生在专业网站上进行查询,如中国教育装备网上提供了大量的自制教具范例,让学生通过查询积累素材。

3 讨论、分析实验方案,启迪创新思维

科学活动课上,师生首先讨论交流通过网络搜索后的收获 教师开门见山:大气压能压扁物体吗?你在网上看到几种实验方案?学生汇报如下几种方案。

方案一:在空易拉饮里注入总体积的1/10的水,再用酒精灯从下边给易拉罐底部加热;当里面的水沸腾后,撤去酒精灯,封住罐口,将易拉罐全部浸在冷水中,过一会儿易拉罐就变瘪了。

方案二:将塑料饮料倒入热水后倒出,拧紧瓶盖,冷却后瓶子变瘪了。

方案三:在做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实验时,联想到在没开封的可乐瓶的一侧的不同高度上扎几个小圆孔,当部分饮料水从瓶子侧壁的小孔喷出时,饮料瓶变瘪了,但拧开瓶盖时这种现象就没有了……(教师及时表扬了该学生对实验现象观察得细致入微。)

师生共同讨论分析各个实验方案,设计自己的实验方案 教师提出:“同学们的实验方案都有优点,但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不足。请大家讨论一下,如果让你完成实验,你打算采取哪一种方案进行实验探究?不如我们以‘实验操作最简单、实验现象最明显’为宗旨,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通过师生讨论,提出以下意见。

1)用薄铁桶做实验,实验现象虽然明显,但首先材料就很不好获取,气密性要求较高;且做完实验后,铁桶便废弃了,造成资源的浪费。

2)用易拉罐做实验,还需要用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操作很不方便。

3)用饮料瓶加热水倒是比较方便,但如果是夏季,环境温度较高,现象就不明显了……

大家一致认为:实验材料选择饮料瓶,在生活中最易获取,又能实现废物再利用。

实验攻关阶段,建立实验方案 经讨论选择最佳的方案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在操作前提示学生制作真空环境的方法:用水流制作真空环境最方便,只要能有效地控制水流速度,同时保证水从饮料瓶内不断流出又不进气泡,实验的可操作性就会大大增强。

1)输液瓶内液体能源源不断地流出,但从另一个细管进气。

2)堵住进气管道,液体停止流出。

3)将外壁坚硬玻璃瓶换用易变形的薄壁饮料瓶,堵住进气管道,瓶内液体能不断地流出,但水流量逐渐减小,实验时间较长。

4)换用粗胶管、饮料瓶,需保证接口的气密性,学生有的说使用502胶水,有的提议使用自行车轮胎废弃的打气嘴。最终经讨论决定选用自行车打气嘴做接口,气密性最好,实验现象最明显。再用沼气管道阀门控制水流,实验过程便具备了可控性。

4 以下是此次创作活动的成果介绍

教具创新点介绍 经过科学实践探究活动,师生共同探讨这个实验装置的改进方案,其创新点表现突出。

1)实验器材的选择贯彻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实验取材于生活,材料容易获得:饮料瓶1个、自行车废旧轮胎气门1个、农村沼气管道阀门1个、细胶管(50~70 cm)1根、水。

2)实验器材结构简单,组装容易,且气密性非常好。

3)实验操作简单,生动有趣,实验步骤少且实验过程具有可控性。

4)从实验功能上说,本实验不仅能通过控制阀门使大气压压扁饮料瓶,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显示大气的威力,而且能演示瓶内气压平衡外界气压的过程,更好地揭示了大气压朝各个方向都有这一知识点。

5)实验器材能够做到多次使用,具有较好的保存价值,有利于节约资源。

实验过程简介

第一步:将饮料瓶灌满水,拧紧瓶盖。

第二步:打开饮料瓶下面的阀门。水从瓶中沿细胶管流出,利用水流制作出瓶内的真空环境,用最短的时间得到瓶子被压扁的效果,从而通过饮料瓶明显的“形变”效果显示大气压的存在,此时可引导学生分析大气对瓶子产生向内的压强。

第三步:关闭瓶子下面的阀门,拧松瓶盖。空气从瓶口进入瓶内,呈现瓶内气体对瓶子产生向外的压力,平衡外界空气对瓶子向内的压力过程,瓶子恢复原状,从而证明大气压向各个方向都有。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必须精心安排一些可以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创新的真实情境。本次实践活动就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领悟、升华科学知识。

在师生共同参与的自制教具创作实践活动中,在“自制教具”的制作与应用的过程中实现了完美的过渡:它既成为教师教学的延伸,又增添了学生探究活动的方式,使“自制教具”的研究与开发充满了活力。

参考文献

压强教案范文第4篇

一、演示实验改为随堂实验

随堂实验是在课堂教学中,将教师的讲解与学生实验相结合的一种教学形式。课堂实验教学不是通过教师的演示来完成,而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动手实验,通过本人的观察与思考来获得知识。众所周知,随堂实验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八年级科学上册“研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大多数教师为了自己省事方便,自己或请某个学生在讲台前演示该实验。这样实验节省时间,但是绝大部分学生失去了亲手实验,近距离观察实验现象,获取数据的机会。这样学来的知识不会持久,容易遗忘。如果把此实验改为随堂实验,虽然教师课前要花一些时间准备实验器材,课堂要用心关注并指导学生实验,但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肯定比演示实验好得多。此实验教学我采用了随堂实验,过程如下:

课前将学生分组,每组4人,每组学生选出本组的组长、发言人、记录员、和点评员,每个组员都有相应的任务。课前10分钟把“导学案”分发给每位学生。让学生课前明白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课中让学生根据平时的生活体验,猜想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并把自己的猜想记录在“导学案”相应的空格处。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巡视各组学生,必要时提供指导。约5分钟后,各组展示实验方案,在教师指导下,互相进行评价,对方案中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改,最终得出比较正确的实验方案。接着各组学生按正确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获取实验数据,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要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学生实验完成后,让每组学生展示实验成果。大家通过倾听、思考和讨论,彼此互相启发,最终得出大家比较认可的科学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同种液体,浮力的大小与排开的液体的体积成正比;排开的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成正比。

二、把教材中的探究性实验落到实处

科学新课程,加强了实验的探究性。探究的内容有了较大增加,教材中的一些验证性实验,改成了探究性实验。教师的教学由重知识的教学转变为重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探究式学习方式与科学研究的方法更相似,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及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最大努力把探究性实验落到实处,让学生亲自动手做“探究性实验”,而不是“多媒体”播放“探究性实验”。为此,我认为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1)课前充分准备。课前三天教师要亲自动手做“探究性实验”,提前体验探究过程,总结探究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从而在学生做探究性实验时,能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上课前一天把导学案分发给每一位学生,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导学案,完成导学案的部分问题,标注有待课堂解决的问题。(2)课堂中要巡视学生实验,及时把学生的典型错误操作和正确操作用手机拍下,作为课堂教学资源。(3)课后要求学生上交探究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上交后要及时批改,了解学生的实验情况,并把学生在实验中的优点和缺点写入课后教学反思,以供日后实验教学时参考。

三、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教师在科学教学中应设法把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例如,科学九年级上册“碱有哪些性质的实验”可改为学生分组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先根据酸的性质猜想碱有哪些性质,并把猜想写在课前分发的导学案相应的空白处,再根据猜想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检验猜想,处理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最后展示、交流、评价实验过程和结论。具体过程如下:

提出问题:碱有哪些性质?

猜想:(1)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的溶液能使指示剂(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和pH试纸变色

(2)碱能与酸反应

(3)碱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4)某些碱与某些盐反应

实验方案:

1.检验猜想(1)

实验过程中物质的颜色变化

结论:

2.检验猜想(2)

实验过程中物质的颜色变化

结论:

3.检验猜想(3)

(1)用软塑料瓶收集两瓶二氧化碳气体,分别向这两瓶内倒入等量(约20毫升)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蒸馏水,立即盖紧瓶盖,上下摇动瓶子数下,观察两软瓶变形的程度,并把现象记录在下表内。

实验过程中软瓶形变程度大小

结论:

(2)向2支规格为20毫米*200毫米的试管内分别注入3毫升氢氧化钙溶液和3毫升蒸馏水,再分别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两支试管内的液体是否变浑浊,并把现象记入下表。

通入二氧化碳后液体现象

结论:

4.检验猜想(4)

(1)在两支试管内分别注入2到3毫升氯化铜溶液和氯化铁溶液,它们各呈什么颜色?

(2)在这两支试管内分别滴加约1到2毫升氢氧化钠溶液,试管内发生了什么变化?

实验过程中试管内发生的变化

结论是:

化学方程式:

交流与评价:各实验小组把自己的实验过程和结论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全班同学和老师,其他同学和老师作出合理评价,并提出合理建议。

四、封闭式实验改为开放式实验

传统实验教学方式是封闭的,教师为学生准备好实验材料,设计好实验方案,学生不能全面了解整个实验过程。而开放性实验是指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学内容为依托,不局限于教材、课时、场地,让学生参与实验的全过程,如,设计实验方案、准备实验材料、配制实验用的药品,甚至走出教室在户外开展教学等。从知识、能力等方面向外延伸或扩展,创设一些开放性问题情境,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实践与案例:压强专题复习

以压强为中心进行固体、液体、气体压强专题复习时,教师创设实验问题情境后,让学生选择生活中的器材:空矿泉水瓶、细沙、水(热开水)、盐水、一次性注射器等,设计尽可能多的有关固体、液体、气体压强的实验。于是学生广开思路,形成了很多设计方案。

方案1:研究固体压强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取两个相同的空矿泉水瓶,一个装满水,一个装半瓶水,盖紧瓶盖,分别放在同一沙面上,比较两瓶在沙面上凹进的程度,得出压强与压力的关系。再把装水的瓶倒放在同一沙面上,比较同一个瓶正放与倒放时凹进沙面的程度,得出压强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方案2: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在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的同一侧的侧壁不同高度处,用注射器针头扎几个小孔,打开瓶盖,观察水从各个小孔射出的水平距离,得出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方案3: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取两个相同的矿泉水瓶,一瓶装满自来水,一瓶装满盐水,分别在两个瓶的侧壁同一高度处用注射器的针头扎一个相同大小的孔,打开瓶盖,观察比较水和盐水射出的水平距离,得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方案4: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先在空矿泉水瓶内装满热水,过一会儿再把热水全部倒出,立即拧紧瓶盖,观察瓶的形状变化,可得出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方案5: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用注射器从盖紧瓶盖的空矿泉水瓶内向外抽气,瓶变瘪,说明大气向各个方向存在压强。

五、改进教材中的实验

教材中的实验,有的实验现象不够明显,有的污染环境,为了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和保护环境,最好对教材中的部分实验进行改进。例如,八年级下册科学教材中“收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的实验,在一只烧杯中放入清水,将金鱼藻(或其他水生绿色植物)放于水中,将漏斗盖在金鱼藻上,在漏斗上面罩上盛满清水的小试管,整个装置放在向阳处,收集金鱼藻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由于烧杯和漏斗都较小,可放入的水生绿色植物较少,一定时间内产生的氧气很少,效果很不明显。于是我对此实验进行了改进。

实践与案例:“收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实验装置改进设计。

器材:容积为3升的无色细口玻璃瓶一个、矿泉水瓶一个、大、中、小橡皮塞各一个、长约15厘米玻璃筒一个、长颈漏斗一个、玻璃导管等。

制作过程:

(1)在大橡皮塞上打两个孔,在中、小橡皮塞上各打一个孔,然后去掉矿泉水瓶底部约三分之二,留下上部约三分之一,制成“塑料漏斗”。

(2)把长颈漏斗和塑料漏斗分别旋进大橡皮塞的两个孔内。

(3)把带两个漏斗的橡皮塞旋进容积为3升的无色细口玻璃瓶瓶口,这样光合作用反应装置就制好了。

(4)把玻璃筒通过小橡皮塞、短玻璃导管与针筒相连,这样收集气体的装置就制作好了。

实验过程:

(1)在瓶内装入适量的黑藻。

(2)在瓶内倒满1%的碳酸氢钾溶液。

(3)把带漏斗的橡皮塞旋进瓶口,并旋紧(确保不漏气)。

(4)最后向长颈漏斗内倒入1%碳酸氢钾溶液调整两漏斗内的液面高度,使瓶内气体全部排出并使液面淹没塑料漏斗内的导管口。

(5)把收集装置的玻璃筒内装满水,盖上小玻璃片倒置放在塑料漏斗液面下的玻璃管口上,取下小琉璃片,收集气体。

(6)把整个装置放在向阳处,观察现象并做好记录。

装置优点:

(1)瓶子较大,放入的黑藻较多,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体多,实验现象明显。

(2)气体收集装置与发生装置连成一体,实验操作简单方便。

(3)用针筒抽出气体,检验气体方便。

六、开发趣味性实验

压强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导学案教学;备课能力;自学能力;反思

新课程改革提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主动性,转变以往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导学案”的教学模式正是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教学中实施导学案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困惑。

一、高中化学导学案的价值

导学案的价值是多方面的,比较突出的两个方面价值是导学案的设计提高教师的备课能力,导学案的运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1.导学案的设计提高教师的备课能力

在教学中实施导学案教学最大的好处之一是可以提高教师的备课能力。以往教师备课书写教学设计,主要是考虑“教什么”“如何把一个问题讲清楚”,主要是从教师的教学来备课。而导学案的编写,则要求教师更多地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备课,关注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过程,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发展,客观上更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

化学教师作为专业的化学人员,脑中的化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教学过程中很多细节处会有“理所当然”的想法,故很容易忽略学生的特点。学生作为初学者,头脑中对化学的认识基本是从零开始,缺乏相关的化学思维方式。因此,在导学案的设计中,教师需要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化学问题,步步深入,使学生最终能够掌握并运用化学知识,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探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缺漏,知道学生哪些地方认识不全、哪些地方认识错误,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 教学。

例如,由水电离出的c(H+)为1×10-12 mol・L-1,此时溶液酸碱性如何?这道题从教师的角度觉得很简单,水电离出的c(H+)为1×10-12 mol・L-1说明水的电离受到了抑制,故溶液有可能是酸性或碱性,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此内容理解混乱,习题中重复出现,但正确率很低。究其原因就是对酸碱溶液中离子种类及浓度的分析能力差,理解不到位。而学案的设计可以引导教师多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

案例一:水的电离(片段)

【思考问题】

1.酸性溶液中是否存在OH-?碱性溶液中是否存在H+?为什么?

2.c(H+)>1×10-7mol・L-1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吗?

3.关于溶液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的计算(常温下)

4.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水=1×10-12 mol・ L-1,则该溶液呈酸性还是碱性?并求算该溶液中c(H+)的可能值。

2.导学案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不仅是教师,学生也从导学案教学中受益。以往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体,通常是教师满堂灌,学生只要接收来自教师的信息即可,纯粹是知识的接受。而利用导学案教学,教学中学生有了更多的思考的机会,层层递进的问题设置,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不是枯燥的听课。采用导学案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自主学习,提升了独立思考能力,学习过程中提出新的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二、提高导学案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

1.导学案的栏目设置多样化

一般认为,导学案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板块:学习内容三维目标知识回顾新知探究总结巩固提升。很多导学案的设计都采用这种形式。学生应该明确每节课的学习内容及三维目标,并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延伸拓展,从而进行新内容的探知,学习结束后对章节内容做一个总结,最后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导学案的设计可以遵照一定的基本模式,但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有所调整,省略一些栏目或是增加一些栏目。

比如,未必一定要在导学案设计中都设置相关内容的“知识回顾”栏目,可以通过一些“拓展视野”引入或是直接问题导入或是情景设计导入。从新的信息入手,有时反而有利学生的兴趣激发,而且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例如,《化学反应原理》中关于“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的导学案设计,可以查找一些新型电池(如心脏起搏器、海水电池、高铁电池等),设计问题,引入原电池的学习。这些新型电池可增加学生的兴趣,也是很多习题的载体。

案例二:化学电源(片段)

【新闻链接】金属-空气电池(如锌空气电池、铝空气电池、锂空气电池)由于具有高体积比能量、放电电压平稳、低成本和操作温度范围较宽等特点,能够用于以后的环保节能型汽车中。锂空气电池作为一种全新的电池体系,在多孔空气电极上,氧气在固-液-气三相界面还原成 O22-或 O2-,接着与电解液中的Li+结合产生Li2O2或Li2O。

对于惰性电解质体系(有机、离子液体)和全固态电解质体系,电池反应为:

2Li + O2 Li2O2 2Li + 0.5O2 Li2O

对于水性(分酸性和碱性)电解质体系,电池反应为:

2Li + 0.5O2 + 2H+ 2Li+ + H2O

2Li + 0.5O2 + H2O 2LiOH

思考:(1)你能判断出正负极材料么?(2)请写出正极反应式: ;负极反应式: 。

导学案的栏目设计可以多样化,一味地遵循固定的模式可能形成定势思维,应该让学生意识到认识事物的途径可以有多种方式。多样化的栏目设置也可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当然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导学案的可实施性。

2.导学案问题设计的引导性

受自身能力水平限制,导学案的问题设计不够全面细致,启发性不够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碰到知识或技能上的障碍,设计好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解决困惑,最终探知新知。所以问题的设计要注重引导性、思维性,要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

案例三: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压强(片段)

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教学中有关压强的影响可以按如下步骤进行。

勒夏特列原理:有气体参加或者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增大体系的压强,平衡将向着压强减小(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体系的压强,平衡将向着压强增加(分子数增加)的方向移动。对于前后分子数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

提问:对于2NO2(g) N2O4(g) H

红棕色 无色

增大压强平衡如何移动?气体颜色有什么变化?

减小压强平衡如何移动?气体颜色有什么变化?

引导思考:(1)采用什么措施使压强增大或减小呢?(2)压强的变化引起浓度怎样的变化?(3)浓度与速率有关,请问速率又发生怎样的变化?(4)最终平衡如何移动?

解析:压强变化体积变化浓度变化速率变化正逆反应速率变化程度不一样化学平衡移动。

在平衡移动应用的教学――工业合成氨。在这节内容的设计中可由工业上合成氨的条件入手,设置信息的形式告知学生“合成氨可采用下列条件……”“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方式提高氨气的产率?”“这些条件说明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化学平衡的而移动”等等,借此也可巩固化学平衡的相关内容。教师在问题的设置中要注意科学性、启发性,问题与问题之间应该层层递进、相互关联,不要跳跃式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感觉太突兀,要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

3.导学案使用的教学模式

有些教师提出了“学案导学-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分为几个环节:学生依据学案认真预习,课堂上依据疑难信息反馈讨论解疑,教师精讲点拨启发引领,归纳小结形成网络,当堂达标训练知识迁移拓展,巩固提升。

相关期刊更多

低温建筑技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河南省教育厅

包装工程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