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最先进的科学技术

最先进的科学技术

最先进的科学技术

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科技立法 科技效益 效益优先

作者简介:王冬梅,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助教;曹大庆,山东青成律师事务所律师。

随着近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科技对经济和社会的巨大推动作用日渐凸显,于是,科技立法的步伐逐渐加快。科技立法是以调整科技社会关系为对象的,其目的在于对科学技术工作实行法治,促进科技领域秩序的建立,最终实现科技发展的效益最大化。“效益既应是立法的出发点,也应是它的归宿。”??

一、科技效益优先是科技立法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

如果说,传统的法律价值取向将公平正义作为法律的最高追求,那么,现代科技的立法则更加注重对科技效益的追求,这是由其调整对象的特殊性决定的。因为从科技的性质来看,科学技术是一种方法论意义上的工具和中介手段,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物质手段,本质属性在于其工具性,本身不具有任何阶级性,所以,它最直接反映的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科技立法是通过直接调整人与人间的社会关系,从而间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任何法律都是调整一定的社会关系的,科技立法也不例外。但科技立法所调整的是科技领域的社会关系,并且通过对社会关系的调整,进而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科技发展的关系。”??所以,科技的立法则应注重效益的立法追求。

科技立法具有促进发展、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直接性,这是由其使命或任务决定的。法律是社会关系的调整器,更确切地说,它是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器。经济分析法理学认为,任何法律现象都是以一定的经济关系为基础,所有的法律规范都有其经济根源,利益需求构成了立法的内在根据,其它立法如此,科技立法也强化这一诉求。

如果说一般的立法是通过对权利义务的设置对社会利益再调整,那么科技立法不仅具有这一功能,而且还具有通过促进效益来实现利益的直接性。这主要是因为科技立法不仅要执行确认和维护现存社会关系(科技社会关系)的职能,还要担负起促进科技发展的使命。所以说,一般立法是在“分配或调整”利益,而科技立法则更主要的是在“创造或产生”效益。这是由科技立法的使命或任务所决定的。

科技效益优先的价值取向,是由科技立法的本质所决定的。科技立法的本质就是国家开拓社会生产力的法律工具。科技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结构和成份,它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科技本身有极大的功利价值,这是其成为社会生产力的主要因素。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基于效益而产生的社会利益。科技效益是利益最大化的前提和保证,没有效益的保证就难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反之,为了追求效益,就必须发展科技,必须发展生产力。科技效益价值取向决定了“科技立法的本质就是国家开拓社会生产力的法律工具。”所以,我国的《科学技术进步法》开宗明义,第一条就明确规定,科技立法就是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推动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服务。这一立法宗旨,也反映了科技效益价值的立法导向。

二、科技效益优先在我国科技立法中的表现

科技效益优先的价值取向,在我国的科技立法中被强化到极其重要的地步。这一价值取向在法律条文中被现实地表现为对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鼓励”、“支持”、“扶持”、“促进”等激励手段是促进效益产生的有效手段。

我国的《科学技术进步法》是科技法律领域里的一部基本法,它显示出了对促进科技和经济发展的迫切“心情”,仅一部62条的法律,直接使用“鼓励”一词的条文多达14个,而间接带有鼓励词意的条文如“支持”、“扶持”、“促进”等就更多了,甚至在同一法条中连续或者重复使用这些词语。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拥有丰富的词源,为什么这部法律直接而又单一地频繁使用这类词语?这充分说明了该部法律的立法用意及其追求的价值取向。

根据法律规范后果的不同性质来划分,法律规范可分为鼓励性规范、保护性规范和制裁性规范。我国的《科技进步法》所采用的法律规范多为鼓励性规范和保护性规范,而极少使用制裁性规范,所以在法律条文的表述上“鼓励”字样就特别多。在立法原则上,表现为鼓励科学探索和技术创新,鼓励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鼓励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社会团体和科学技术工作者与国外科学技术界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在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表现为鼓励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鼓励企业建立和完善技术开发机构,鼓励企业与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联合和协作,鼓励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在高技术研究和高技术产业方面,鼓励和引导从事高技术产品开发、生产和经营的企业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管理制度,生产符合国际标准的高技术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推进高技术产业的国际化;在研究开发机构方面,鼓励和引导从事技术开发的研究开发机构单独或者与企业事业组织联合开发技术成果,实行技术、工业、贸易或者技术、农业、贸易一体化经营,鼓励和引导科学技术咨询、科学技术信息服务和社会公益性的研究开发机构,逐步实行企业化经营或者有偿服务,鼓励社会力量自行创办研究开发机构,保障其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在科学技术工作者方面,鼓励在国外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回国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或者以其他形式为国家建设服务;在科学技术进步的保障措施方面,鼓励企业增加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的投入,鼓励国内国外的组织或者个人设立各类科学基金,资助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

解读《科技进步法》,不难发现,该部法律以法定的激励机制为手段,通过各种方式,促进科技的发展,最终为经济建设服务。效益导向是该部法律重要的价值取向。

该部法律的激励机制及其价值取向的宪法依据。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任何法律的制定必须以它为依据和指导,《科技进步法》的制定也不例外。因此,宪法中关于科学技术规定的基本原则就成了《科技进步法》的立法向导。《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有关科学的条文就多达18条,其中,第二十条明文规定,“国家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事业,普及科学和技术知识,奖励科学究成果和技术发明创造”。这就是《科技进步法》激励机制的宪法渊源;《宪法》第14条,将科学与经济、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充分支持了我国发展科学技术的新方针:科学技术必须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并把为经济建设服务当作自己的首要任务。这就是《科技进步法》效益优先价值取向的宪法渊源。

科技进步法的激励机制及其价值取向的现实原因。当前,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它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正如同志曾经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是当前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归根到底要靠科技的力量。”因此,发展科学技术成为解决经济建设中存在问题的迫切需要。

三、科技效益优先的必然要求

(一)最佳效益原则

确立科技效益优先的价值取向,要求科技立法要用最佳效益原则来解决科技立法中的其他价值冲突。

社会关系既是复杂的又是简单的。说其复杂是因为多元主体对同一利益的不同需求,说其简单是无非就是为了一个利益。而作为社会关系调整器的法律,不可能完全协调好所有的关系,它只能用最佳效益原则来解决立法中的其他价值冲突。

在科技立法的价值体系中,效益价值居于优先位阶,是配置社会资源的首要价值标准。这就是,立法体系这一总制度框架须以效益为优先价值来决定权利、权力等法律资源的配置;权利和义务的具体设定和落实,须以效益为优先价值来引导资源的个体配置;效益与公平冲突时,为了效益之价值目标,公平可以退居第二位,直至暂时作出必要的自我牺牲。??科技立法,效益和公平的法律价值取向只能是坚持效益优先,兼顾公平。效益原则是科技法律的最高原则。“最佳效益原则是解决价值冲突的核心原则。”??

(二)双重使命责任

确立效益优先的价值取向,要求科技立法不仅要担负起调整社会关系的一般法律职能,还要还担负起发展科技、促进社会生产力、提高效益的双重使命。

科技法律作为法律大家族中的一个部门法,固然有其特定的调整对象,但也具有一般法律的共性和作用。它通过对社会行为模式公开而又明确的预先规范设置,从而对社会关系加以确认、调节、整合、制裁、制约、组织和引导,避免了社会行为的盲目性、偶然性和不可预见性,排除影响效益的各种干扰和阻力,保障效益的提高。

但是,科技立法不仅要执行确认和维护现存的社会关系(科技社会关系)的职能,还要担负起促进科技发展的使命,更多地采取肯定、鼓励、奖励合法行为的方式来调整科技领域的社会关系。所以调动各种利于科技发展的积极因素、强化人们的合法行为、鼓励人们积极投身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成了科技立法的重要任务。

(三)最佳运行模式

确立效益优先的价值取向,要求科技立法更具有灵活的调整方法,创造出一套具有效益的最佳运行模式。

为了社会的有序发展,法律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为社会成员预设了一套行为模式,以其强制力为后盾,权威性地施行于整个社会。这易造成“秩序价值”降低社会运行的“效益价值”。而作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即科技,如果采取同样的法律运行模式和法律调整方法,就会失去其活力。因此,科技立法在运行模式和调整方法上应当与之区别开来。因为科技研究是科技人员从事的以探索和创新为目的的智力劳动,其任务就是探索未知世界的规律性,因而对科研劳动的进程和成果很难作出准确的预测,带有不确定性,甚至有的研究工作是没有实际效益的。因此要求各种科技法规,尤其是关于科研规划、科研方向的法规,应当以号召、鼓励和奖励为主。这一措施的独特之处,是科技研究的自身特点决定的。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提升,传统法律的阶级统治功能逐渐弱化,而现代法律的社会组织管理功能及推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逐渐强化。在这样的背景下,科技立法选择并确立科技效益优先的价值取向,也是时代的要求和必然。

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范文第2篇

【摘 要 题】理论探讨

【关 键 词】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邓小平理论/组成部分/发展机理

【 正 文】

邓小平同志生前十分关心和密切注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具体、直接地指导和大力推动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在这一伟大的实践中孕育和形成了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思想。这一思想不仅在理论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实践中发挥了并继续发挥着巨大的现实作用,已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整、全面地把握这一思想对于建设四个现代化尤其是科学技术现代化,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迄今在邓小平理论的宣传和研究工作中,并没有把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放在应有的高度。事实上,无论从内容、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看,科学技术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整个系统中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完整的子系统,它应占有自己的位置,把它分散在邓小平理论的其他部分中进行研究和阐述是不恰当的,不利于更深刻地揭示它丰富的内涵和精髓。

一、丰富的内容和完整的体系

仅仅从已公开发表的文献看,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内容就已是非常丰富、深邃的了,涉及到相当广泛的领域,主要有下面6个方面的内容: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科学技术对社会及世界政治斗争的意义;3.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4.双管齐下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5.国家要发展就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6.关于科技人员和科研机构管理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在多种场合、多次对上述6方面作过深刻的说明和论证。例如: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1985年“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88年“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的谈话”及同年“听取关于价格和工资改革初步方案汇报时的谈话”等文献,结合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实践、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践,具体、系统地阐述和论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1979年“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1985年“在军委扩大会议上讲话”、1986年“会见李政道夫妇的谈话”、1988年“视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时的讲话”等文献,深刻阐述了科学技术对社会及世界政治斗争的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1977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年“同中央两位同志的谈话”、1978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79年“在中央党、政、军机关副部长以上干部会上的报告”、1982年“陪同金日成去四川访问途中的谈话”、1985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献,非常透彻地分析和阐述了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的道理;1977年“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1983年“同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和农业部门负责同志的讲话”、1985年“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88年“听取价格和工资改革初步方案汇报时的谈话”等文献,强调要抓住体制改革这一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用双管齐下的方法使科技和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协调发展,并提出了更具体、对现实更有指导意义的理论;1975年“在国务院讨论国家计委起草的《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时的谈话”、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1985年“会见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副总统姆维尼时的谈话”等文献,结合中外历史和现实说明国家要发展不引进先进的经验和科学技术是不可能的,这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远的国策;在上述众多文献中,邓小平还多次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论述过关于科技人员和科研机构管理的指导思想。上述6个方面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简明、精辟地阐述了当代科学技术同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科学技术对国家的繁荣、社会的进步、世界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所处的地位、所具有的意义。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就其本身而言,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自己结构、自成体系的系统,但在邓小平理论的整个体系中,它又是一个与其他部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占有自己独特位置、不可缺少、不可取代的子系统。在整个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我们可以看到邓小平在论述其他领域的问题时,往往都从科学技术的视角加以考虑,有时还从科学技术对所论述问题起的作用和具有的意义加以说明。在论述到科学技术的问题时,往往又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其他领域的实际,邓小平对当代科学技术的特性、作用、意义的认识是非常深邃的。如果我们考察一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等留下的理论宝库,除恩格斯之外,邓小平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可以说是最深刻、最全面、最自成体系的。

二、邓小平理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缩影

邓小平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种发展首先是实践的发展,是邓小平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以过人的智慧和胆略在对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进行了准确、深刻的总结和概括的基础上大力创新而形成的。它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形成的,它本身的发展也离不开实践。这是邓小平理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机理。这一机理在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的发展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反映。因此,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缩影。比如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及其后对此的一系列阐述,清楚地显示了这一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已很明确地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因素,但他没有把科学技术放在生产力的首位。在马克思之后,列宁和斯大林虽然也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有深刻的论述,但是他们对科学技术、生产力问题也发表过一些不那么准确、起码是容易被人误解的言论。比如列宁讲过,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由物质力量即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全人类的首要生产力是工人、劳动者。列宁把生产力定义为物质力量,科学技术不是纯粹的物质力量,它就不是生产力要素了。斯大林也讲过,用以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工具,藉有一定的生产经验与劳动技能之助发动着生产工具实现着物质资料之生产的人们……构成社会主义生产力。斯大林实际上把生产力要素定义为生产工具和劳动者。在这样的背景下,前苏联有关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宣传和研究中,一直把科学技术摒于生产力要素之外,如果有所谓争议的话也仅仅局限于劳动对象属不属于生产力要素,即二要素还是三要素之争。新中国成立后,在这方面也承袭了苏联的理论,包括毛泽东都把科学技术摒于生产力要素之外。这样做在理论上是片面的,在实践上是非常有害的,它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忽视了科学技术人员的作用,压抑了他们的积极性。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拨乱反正,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第一个问题就开宗明义地讲:“科学技术是生产力”;10年之后,即1988年又不失时机地提出:“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7页。)很明显这是邓小平对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的丰富和发展。这种发展首先是实践的发展,即科学技术实践的发展,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的关系及其推动作用的实践的发展。在20世纪以前,往往是生产实际的需要刺激了技术的发展,生产和技术的实践又为科学理论的概括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即生产技术科学的过程。如16、17世纪由于社会生产对动力的需求促成了蒸汽机技术的发明,提高蒸汽机效率的实践促成了热力学理论的诞生。对此恩格斯作了十分精辟的概括:“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05页。)这与当时的实践是完全一致的。但是,进入20世纪特别是60年代以来,生产、技术、科学这种关系开始逆转过来了。由于科学迅猛发展,科学理论往往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面,并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它们相互促进的时间越来越短,效果越来越大。如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的质能关系式,后来哈恩的实验和梅特纳的分析,到最后原子能在军事上和工业上的应用,都表明了科学技术生产的过程,激光和半导体产业也是这样。实践表明科学技术的地位较之马克思、恩格斯时代已有新的飞跃,具有第一位的意义,实践已凸显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对此邓小平作了深刻而准确的总结和概括:“现代科学技术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了道路,决定了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一系列新兴的工业,如高分子合成工业、原子能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半导体工业、宇航工业、激光工业等,都是建立在新兴科学基础上的。当然,不论是现在或者今后,还会有许多理论研究,暂时人们还看不到它的应用前景。但是大量的历史事实已经证明: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突破迟早会给技术和生产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当代的自然科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面貌一新。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控制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正在迅速地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注:《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4页。)

此外,从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其他因素的关系的实际来看,科学技术也凸现了其第一的地位。

从科学技术与劳动力的关系方面看,当今高科技对劳动者知识结构有特殊的、专门的要求,在高科技生产系统中人们用的主要是头脑而不是灵巧的双手,拼的是知识而不是体力。现代生产本质上已成为科学技术的物化,一个没有基本的、起码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者,根本发挥不了作用。当今的科学技术决定了劳动者的效率,科学技术带来的收益几乎是无限的。从科学技术与劳动资料的关系方面看,高科技使劳动资料从代替人的体力劳动朝着代替人的脑力劳动方向转化,使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将科技的新发展迅速融汇到劳动资料中已成为发展生产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在这一关系中,科学技术也凸显出第一位的作用。从科学技术与劳动对象的关系方面看,当今科学技术已不断改变着劳动对象的面貌,扩大了劳动对象的范围、种类,使劳动对象的品质、性能和用途发生明显的变化。据不完全统计,当代人们借助科学技术已创造出800多万种新材料,使劳动对象越来越丰富多样,大大发展了生产力。从科学技术与生产管理的关系方面看,现代管理广泛地应用最新的科技,使人、财、物得到最合理的利用,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如果说现代生产管理对生产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话,那么现代管理又极大地依赖于先进的科学技术,一些巨大的工程离开科学技术根本无法进行管理。

正是这些实践,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上述说明可以看到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对马克思相应思想的发展的机理是非常清晰的。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它的机理,与邓小平理论中的其他部分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机理是一致的。但是,其科学技术思想最清晰、最简明地凸现了这一机理。因此,在邓小平理论的宣传和研究中,把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作为一完整部分放在应有的位置上,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的。

三、巨大的现实作用

粉碎“四人帮”后不久,我国科学技术与文教事业在邓小平的直接关心和指导下,在极“左”思潮的桎梏中首先突围而出。我国科技工作者积极工作,不仅出了很多科技成果,“而且以主人翁的态度,为国家出了许多很好的主意。……科学技术专家这样广泛地参加经济、社会决策活动,是我国几千年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8页。)邓小平还高兴地指出:“现在连山沟里的农民都知道科学技术能够使生产发展起来,使生活富裕起来”。(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7页。)当时神州大地学科学、用科学的浪潮澎湃高涨,我国科技事业空前繁荣。

要发展科学技术,首先就要有人才。作为邓小平科技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强调“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他揭示了当代科学技术与教育的深刻联系,指出发展科学技术的根本在发展教育,主张将科学技术与教育的发展统一起来,使之构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邓小平当时非常明确地指出:“我国科学研究的希望,在于它的队伍有来源。科研是靠教育输送人才的,一定要把教育办好。”(注:《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7页。)“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5页。)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教育事业一派繁荣,小学、中学、大学的规模和水平空前大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这批人才已成为我国科学技术各个领域的主力和骨干,成为支撑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中坚力量。原来令人十分担忧的人才断层已得到较好地弥补。为了加快发展科学技术,邓小平还主张“接受华裔学者回国”、“请外国著名学者来我国讲学”、“派人出国留学”(注:《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4页。)等措施。这些举措付诸实践后,都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正是在邓小平“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要使科学技术与教育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和教育事业人才辈出,相得益彰,大大缩短了与先进发达国家的科技差距,有个别领域甚至达到世界领先的地位。

发展科学技术根本的目的就是要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科学技术与经济互相结合、协调发展。但是,这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不单我国没有解决好,连西方一些科技发达国家也没有解决好。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经过几年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之后,1985年初邓小平就明确提出:“在方针问题、认识问题解决之后,还要解决体制问题。”“现在要进一步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技术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双管齐下,长期存在的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有可能得到比较好的解决。”(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8页。)邓小平还主张:“生产部门的科研队伍恐怕是最大的。科学不是划分为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吗?生产部门也会有搞基础科学的,但要着重搞应用科学;科学院和大学可以多搞一些基础科学,但也要搞应用科学,特别是工科院校”。(注:《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0页。)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的科研机构、大学主动和企业联系,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牵线搭桥。大量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产品,企业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又大量汇集到科研机构,从根本上扭转了以前学、研、产脱节的被动局面。随着技术贸易市场的开发,科技成果更迅速、更直接、更规范地融入企业生产之中,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更可喜的是我国大、中、小企业按照邓小平的思路,“随着工业的发展,企业的科技人员应当越来越多,在全部职工中所占的比例应当越来越大。大厂要有自己独立的科研机构,小厂的科研可以由市里综合办,也可以由几个厂联合在一起搞”,(注:《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页。)纷纷办起了自己的科研机构,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很多企业没有自己的科研机构的历史。这些科研机构一建立就为企业增添了新的活力,到上世纪90年代,已成为支撑企业的中坚力量。由于科学技术研究与生产紧密结合,使我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90年代后乃至21世纪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比如珠江三角洲高技术企业,由于有了自己的科研机构,再加上与国家科研机构和大学的紧密联系,即使是在最近几年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高技术新产品产值仍以年均35%的速度增长,由于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普遍达到45%,有些地方更达到50%多。

邓小平关于国家要发展就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思想对推动我国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邓小平认为:“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注:《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88页。)我们不仅因为今天科学技术落后,需要努力向外国学习,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注:《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8页。)“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7页。)在这一思想的正确指导下,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大规模引进欧美发达国家的先进科技,一下子就把我们建设现代化、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起点提高了。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出发点铺垫了一个较高的台阶,改变了我国工业生产技术落后、设备陈旧、产品老化的状况,为后来跨越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比如广东80年代引进价值10万美元以上的设备100多万台,5万美元到10万美元的设备60多万台,引进完整的生产装配线1000多条。在此基础上多渠道、多形式组织科研力量进行技术改革,使企业的综合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上世纪80年代广东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2.3%,国民收入年均递增11.5%,增幅比全国平均值高4.7和4.2个百分点,更远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和亚洲四小龙(它们最高也仅有6%)。

当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所取得的跨越发展,不仅仅是邓小平科技思想指导的结果,而且是在整个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取得的。但现实的问题是我们在邓小平理论的宣传和研究中,没有把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思想摆在应有的高度和恰当的位置上,这不利于全面、完整地领会和把握邓小平理论的深刻内涵和精髓。为了更好地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我们有必要加强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的宣传和研究,这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中共广东省委政策研究室,广东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八五”广东科技[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范文第3篇

当前我们科技界学习、贯彻“三个代表”,要与实施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结合起来,与学习《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结合起来,进一步认识科学技术在贯彻“三个代表”思想中的重要作用,抓紧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紧推进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持。这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我们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兴起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高潮,为武汉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1 高新技术已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制高点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是一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论断,同时我们党的历史,归根到底就是为解放和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不懈奋斗的历史。新中国建立后,党和国家为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高度重视科技事业,特别是1978年召开全国科学大会,营造了“科学的春天”,极大地解放了科技生产力,在许多重要领域取得了大量科技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武汉之所以在50年内成为华中的中心城市,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得益于科技事业快速发展。

最近同志在两院院士大会上进一步论证了科学技术在先进社会生产力中的作用。他指出“在这世纪交替的重要历史时刻,如何推进我国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重大作用,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提供强大的推动力量,使我国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新的更大的发展,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对此我们应加以深刻理解,自觉坚持科学技术发展与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坚持科学技术发展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紧密结合,使科学技术获得最根本的动力和产生更大的威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作用的最高概括。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和科学理性充分发展的世纪,人类创造了历史上最为巨大的科学成就和物质财富。人类文明的进程越来越深刻地证明,没有科学技术就不可能有新的发明创造与运用,就不可能有先进社会生产力的新发展和新提高。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要更好地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就必须代表科技进步的要求,推进科技发展,以顺利地引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朝着更加宏伟的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

科技创新是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要迎接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抢占高新技术这一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制高点,就必须立足于创新。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其核心和关键在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紧紧跟上科技进步的时代潮流,不结合本国的实际努力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就会落后,就会陷入极为被动的境地。因此同志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面对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新形势,我们必须在全国兴起一个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高潮。他希望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坚持创新、创新、再创新。要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作为科技大市的武汉要带头响应,广大科技工作者率先垂范,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去工作、去奋斗,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非凡业绩。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在优势领域取得自主知识产权;优化配置武汉科技资源,构筑武汉地方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办好各类创业服务机构,完善中介服务体系;推动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化、支柱产业高新技术化。

2 用科学文化推进先进文化建设

先进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又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影响人的精神和灵魂,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且也必须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与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相联系,关系到党的性质、宗旨、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的大问题。

先进的文化包括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两部分。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科学文化概念是指我国公民对科学精神的宣传,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对科学方法的学习,对科学的人文理解与运用程度。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文化的外延与内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科学文化在人们的全部活动中已可以说是无所不在,成为人们的基本生存状态。当今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为人类精神和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新科技革命本身就是一种前进的文化,体现着人类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所以坚持用科学精神审视传统文化,探索未来文化,可以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具有时代性、先进性,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如果我们对此缺乏足够的认识,缺乏紧迫感和危机感,不及时吸收和拥有最新科技成果,不占领科学文化的制高点,就不可能走在时代的前列,就会失去自己的先进性。

科学技术是推动新时期道德建设的一种理性力量。科学是发现、揭示事物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人们对规律的认识愈深刻愈全面,其行为就愈合乎道德。作为现代文明结晶的科学技术,凝聚人类智慧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无疑是社会主义新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科学文化是树立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不断地揭示出世界的本质,是当代人们观念变革的强大动力,它引导人们以科学的世界观不断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同志在强调理论武装的同时,很强调“知识武装”,尤其是“高科技知识武装”。这是因为只有掌握了一定高科技知识的人,才能全面、完整、准确地理解掌握邓小平理论。

科学精神是评判是非的重要标准。科学精神是科学文化的深层次结构中所涵括的一套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科学文化的核心结构。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科学精神作为科学家共有价值观念的集体体现,在成为科技工作必须坚持和遵循的准则的同时,又以一种文化形态注入整个社会,成为现代文明的象征。因而科学也成为人们把握和判断社会事物、思想观念、道德行为价值的重要标准和依据。比如“把理想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弘扬科学精神更带根本性和基础性。要求全党全社会发挥实事求是、探索求知、崇尚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

当前,我市要进一步认识先进科学技术对人们思维空间拓展、思想观念转变、道德意识更新的巨大影响,加强科普宣传,引导市民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用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武装头脑,应用科学方法,全面提高市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消除愚昧,反对封建迷信,推动先进文化的建设。尤其要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科学教育,使他们从小树立科学观念,逐步培养起科学精神。  

3 加速科技进步是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

我们党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说到底是要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当前人民要求我们党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所以我们党要顺民意,顺历史潮流,也必须代表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代表科技进步的要求,代表科学技术创新的要求,使我们党成为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核心力量。

21世纪将是一个科学技术社会化,社会科学技术化的社会。具体地讲,当代的文明是以科学为中心的文明。科技的发展要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着眼点,要体现人文精神,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中华民族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科学技术进步要从以下几方面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科学技术;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4-0060-02

1949年10月1日的号角声响彻了整个中华大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新中国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最广大人民群众取得革命胜利的标志。曾经有这样一句歌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在建设新中国中的历史性作用。

一、科学技术是一种革命策略

同志所处的时代背景,造就了他的文化构成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儒家思想的结合,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同志结合当时中国国情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应用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去,对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做过系统的研究和分析,从而奠定了我国科学技术政策的发展方向。

同志的科学技术观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关于科学技术双重性质的观点,另一方面是关于科学技术双重功能的看法[1]。明确地指出:“自然科学分两个方面,就自然科学本身来说,是没有阶级性的,但是谁人去研究和利用自然科学,是有阶级性的。”[2]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是,首先自然科学是人对于自然的有意识的能动活动,是属于生产力的范畴,而科学技术则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实践关系,也是生产力的体现。因此,科学技术具有自然属性;其次自然科学的产生、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特定产物,它是人类在把握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的一种能力。从这个角度而言,科学技术具有社会属性。同志把科学技术作为一项革命策略提到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战略高度,也是基于他对科学技术双重性质的科学划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从而决定上层建筑,这个社会发展规律也就表明了科学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紧密联系的,二者的关系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同志对于科学技术功能的研究主要是从哲学角度上去分析的,他提出:“人们为着要从自然界里得到自由,就要用自然科学来了解自然、克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从自然界里得到自由。”[3]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对科学技术进行分析,揭示了自然科学具有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功能,在这里更加强调的是认识自然的功能。他认为自然科学的主要作用在于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人们赋予的,是利用自然规律或者社会规律去实现的。因此对于科学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就是科学对于自然的认识,技术对于自然的改造,这就是科学技术的双重功能。同志制定科技政策的目的,就是要用科学技术武装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军队,最终让科学技术造福于全人类。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谁掌握了核心科技,谁就掌握了经济发展的主动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前进的关键。邓小平同志继承了同志关于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不可估量的作用。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是他的科学技术观的最精髓的体现。

科教兴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科教兴国一方面是指坚持教育为本,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邓小平从7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提出并坚持主张“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在教育”,肯定了教育作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基石,对于实现四个现代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邓小平同志继同志发起的“”之后,于1977年恢复了高考制度,对于当时的中国是一个标志性的决定,也是给予那些报国无门的莘莘学子一个契机,更是中国教育开始步入正轨的开端。邓小平同志认为教育不仅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关键,也是提高全民素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由之路。

科教兴国另一方面是为正确处理教育、科技、经济三者的关系指明了道路,教育和科技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1977年,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明确把科教发展作为发展经济、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先导,摆在中国发展战略的首位。邓小平同志全面把握了中国国情与国际局势之间的关系,中国现代化的实现必须以人才为依托,人才作为教育与科技的载体,就产生了人才强国的战略。人才强国与科教兴国都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的政策体现。

三、科学技术是动力资源

同志提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4]的重要思想。他认为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拥有了未来,人才资源是一个国家发展前进的不竭动力。科学技术武装的人才资源是新时代最具杀伤性的武器,要想在国际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确保本国的人才资源不外流,同时吸引国外的人才资源。

新时代国际力量之间的竞争,并不是冷兵器时代武器与人数的竞争,而是科技与知识的竞争,因为科技与知识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中国致力于打造一个创新型的国家,但这一理念是建立在人才强国、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的,把发现、培养和凝聚各类科技人才特别是尖子人才作为科技工作的基本要求,把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作为科技管理的根本任务[4]。结合中国实际,各高校中研究所的设立以及研究项目的科研经费的审批,表明了国家对此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尤其是对于对军事或者社会有重大贡献的研究人才,国家更是给予积极的鼓励与支持。

同志的科技观中明确包含了科技文化是属于最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思想中的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需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才资源去实现。没有科学文化的知识积累,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持,就无法推动先进文化的前进,就无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四、科学技术是社会推动力

指出,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力量[5]。同志这一观点出自在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任务圆满成功大会上讲话的内容。他明确地表达了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之间存在的差距,也就言明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

在此次会议上,他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四个要点。第一,坚持走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这就必须形成教育、人才、创新的发展脉络,教育作为基础,人才作为桥梁,创新作为实现创新型国家的终极目的。这就需要努力打造属于社会主义中国的科研团队,形成更多的属于自己的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前进的步伐。第二,坚持走统筹规划的跨越式发展道路。集中力量才能办大事,统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把科技发展作为重点努力攻破,从而提高经济竞争力,提高文化软实力,提高军事竞争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坚持走服务群众的融合发展道路。服务型政府的打造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决定的。科学技术服务于经济发展,服务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实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第四,坚持走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当今世界,全球性科技革命蓬勃发展,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特别是一些战略高技术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居安思危,奋起直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6]。

2012年11月8日到2012年11月14日十的召开,同志做了重要讲话,其中明确地指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创新型国家不仅是管理的创新,更多的是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的创新,但归根结底是科学技术的提高,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科学技术观历来都是领导人所关心的问题,从同志到同志,每一届领导人的科技观都是对于之前的继承与发展,承袭了精华的同时,也进行了创新。只有与时俱进地对于科学技术观的继承,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1]刘则渊.论的科学技术政策思想[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3,(10).

[2]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3].在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N].新中华报,1940-03-15.

[4]徐冠华.认真学习同志的科技思想[N].人民日报,2006-09-01.

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价值 科学技术 生产效率

在现在迅猛发展的社会中,商家为了追逐利益的最大化,不断的不惜血本的投入大量资金更换设备,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投入到自己的生产中,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惜出高价的引进来,对于高尖科学技术人才也同样是不惜代价高薪聘留。科学技术日益的重要,所有生产者对科学技术的热情是与日俱增,而且有增无减。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邓小平说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是大家都认同的,可是对于科学技术是不是创造价值,大家却是抱有争议的。

一、学术界主流观点

很多学者认为,科学技术是不能创造价值的,具体的理据有一下几种观点。第一种大致是认为科学技术作为生产资料投入,作为不可变资本存在。先进的机器设备只是科学技术的物化,先进的设备或者工具所创造的价值不过是物化生产资料这些物化劳动的价值转移。

第二种认为不管科学技术投入多少,不管机器设备有多先进,能促进劳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但是,前提是必须有人的参与,有人的控制。不过是活劳动的价值转移。

第三种观点认为不论是科学技术的发明,还是科学技术的运用。这个过程都离不开人的脑力劳动,都是脑力劳动的结晶,是脑力劳动创造的价值。

最后一种观点则是认为科学技术投入到生产中,其工作过程是复杂劳动,所以说先进的先进设备创造的价值是复杂劳动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的原因。

以上的几种观点只是简单的将科学技术的投入说成了物化劳动或是活劳动,甚至是脑力劳动等形式的投入。根本能有说服力说明生产者为什么热衷于科学技术的投入。以上观点没有错误,但是是不全面的,不是科学技术投入生产后所产生价值的全部价值。

二、科学技术能创造价值的理据

科学技术的投入,可以使得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邓小平说过,“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也正是这些观点,才会有了后来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口号。这充分的说明了生产过程中的科学技术充当着不可缺少的角色,并在生产过程中助推着价值的产生。

(一)科学技术的存在形式

科学技术不同与其他劳动产品的货物形式和服务形式的形式存在着。首先,它可以以货物的具体形式出现,可以物化为科技产品、知识著作、影像出版物等等。这些形式可以简单的看成是物化的货物,但是又与其它物化的货物有所不同,其他物化商品,消费了就会随之消失了或者是只有在利用其使用价值的时候才会产生作用。而科学技术的物化产品则不同,不仅能成为物质上的消费品,更能成为精神消费品。精神消费品在消费后其影响仍然长远的存在。这是其他物化产品所不能匹敌的。其次,科学技术可以作为一种理念推广或者是一种中间产品促进企业或厂家生产效率大大提高。那么,在这个过程中,科学技术又有着与服务明显不同的特点,一是它可以脱离生产者而存在而服务是不能与生产者分开来的;二是它的作用是在交易之后而服务是在交易的同时产生的;具有与时俱进性而不断的创新。它同劳动力相似,都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商品。

(二)科学技术与劳动

劳动创造价值是科学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石和根本命题,学术界也是一直坚信一个观点,即是劳动是价值形成的唯一来源。要证明科学技术创造价值,首先分析劳动和科学技术的异同。

1、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劳动既是人类劳动,那么科学技术也是人类劳动成果的一部分。当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成为先进的机器设备时,在原来人力劳动没有改变的基础上,增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缩短了个别单位商品的生产时间,提高了个别单位生产效率,从而使得个别生产时间少于社会生产时间,在此同时也赢得了更多的剩余时间,也就是说在相对剩余价值和绝对剩余价值增加的过程中创造了更多的利润。如果没有科学技术的投入,单单靠劳动,恐怕发展空间还有发展速度是要远远落后于投入科学技术之后的。

2、科学技术应用和劳动力

科学技术之所以能够创造价值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科学技术有增值价值,劳动力的增值价值是指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一个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劳动力的价值表现为劳动者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的价值。而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本身,它是价值的源泉。劳动不仅能保存旧价值,而且能创造新价值,能创造出比劳动力的价值更大的价值。①科学技术有着和劳动力相似的特征,科学技术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也不尽相同,科学技术的价值是人类创造发明该科学技术时所花费的体力劳动、脑力劳动的总和。不管科学技术有多么神奇和伟大,其耗费的劳动是有限的。但是科学技术的使用价值就远远要大于其价值,科学技术发明的使用价值可能远远超出发明者当初的设想,其使用价值甚至可能是无限的。所以这也正是科学技术能够创造价值的一个有力的动力之源。

(三)科学技术是动态的

1、科学技术的动态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是单纯的某一个人的个人成就,而是结合着前人的知识和宝贵的经验一步步的走向成功的。要借鉴和学习、博采众家之长。当今社会团队合作越来越凸显其重要。就是这样一个借鉴和合作的横向发展过程。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进步,离不开开拓创新,抛开旧的观念,以新的视角展开新的思考,开创新的领域的大胆开拓的过程。

2、科学技术的动态应用

马克思在给商品的价值量做规定的时候,考虑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该条件是在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马克思将整个的大背景设定为了一个静态的发展状态,将整个生产过程也看成是静态的,而忽略了科学技术这个动态的发展因素。科学技术的应用是在社会中同行业的竞争中不断的推陈出新,不断的改进更新的一个过程,没有停止更新而静态的一刻,是大家争先竞争努力的过程。在这种相互竞争中不断的革新,形成良好的更新循环,才能促进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繁荣,在良性动态循环中创造了更多的价值。

所以科技不仅是第一生产力,还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力。

3、科学技术的动态效用

科学技术的发明,它所带来的效用不只是立竿见影的,很多时候它的功效是不可估量的,就像我国的四大发明,我们根本不知道它们可以被应用到什么时候,也不知道将来它们还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所以,科学技术的作用是有潜在性的,我们不能以现在有的视角来评测它在未来的效用。科学技术在未来发展的空间会更大,无可限量的。

三、讨论科学技术创造价值与否的意义

(一)明确了科学技术能够创造价值,尽早提高重视程度

明确了科学技术能够创造价值,尽早提高重视程度,加强鼓励措施,那么我们就要从各个方面加强对科学技术的重视程度。国家作为国家经济宏观调控者,更应该高瞻远瞩,明确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在调控经济上有相应的号召,促进经济发展,在经济上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政治上,可以相应的给予规定上的倡导,是国家人民明确国家倡导方向,积极按照国家指挥走,加强最科学技术的重视程度。

(二)早贯彻,早发展

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的情况下,所以我们更应该尽早明确我们的发展重点,明白市场经济中能够创造价值的因素,充分认识后有的放矢的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使我们的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三)利于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路线,但由于我国经济不够发达,生产力水平落后,科学技术水平不高,导致我国环境污染严重,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效果不好,环境依旧在不断的恶化,我们不能放弃经济的发展只有加大科学技术的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能源消耗降低污染程度,才能为更好的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努力。

(四)增强国民对教育的重视

以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制定的跨越世纪宏伟蓝图中,则明确地确立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②虽然国民教育已经比10年前改进了很多,但是高等教育相对还是比较薄弱。国家加强对高校教育的重视程度,改变高校混乱的现状。国民应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当前我们研读马克思的经典著作,可能不能完全的了解作者当时的真实用意,但是我们应该在学习的同时,批判的继承,并结合现实进行相应改进,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注释:

①齐晓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M].高级教育出版社,2003.7:48

②杜玉芍.试析科学技术是创造价值的主要源泉[J].社科纵横,1995(5):30-31.

参考文献:

[1]骆耕漠.关于马克思的价值理论的疑题和我看法[J].时经问题研究,1987(1)

[2]温志宏.论知识产品及科学技术创造价值[J].改革与战略,2000(1):35-42

[3]卢希悦.再论科学技术是创造价值财富的巨大源泉[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2(5):6-9

[4]孟范昆,胡晔.试论马克思《资本论》中科技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5):83-87

[5]吴尚宗.科学技术创造超额价值的原因及定量计算[J].郑州大学学报,2004(6):56-59

[6]马克思.资本论[M].郭大力译.上海三岭书店.2009.4

[7]李英.试论科学技术的创造价值内蒙古[J].科技与经济,2010(4):55-56

相关期刊更多

山西老年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山西省委老干部局

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能源研究与信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