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阿拉伯语语言特征

阿拉伯语语言特征

阿拉伯语语言特征

阿拉伯语语言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标准阿拉伯语 挑战 应对策略

标准的阿拉伯语历史已有1500多年,在漫长的岁月中,它为光辉灿烂的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纳忠教授指出:“伊斯兰教产生后,对阿拉伯人影响最远者莫过于阿拉伯语的普遍使用。”[1]语言是思维交流的工具,广泛使用标准的阿拉伯语,有助于阿拉伯民族的统一和团结。

一、标准阿拉伯语的形成与发展

公元7世纪以前,不存在统一的阿拉伯语。由于社会经济落后,阿拉伯人多由分散的游牧部落组成,各个部落有自己的方言,虽同属于阿拉伯语种,但差异很大,同一事物,同一概念,各部落有自己的语汇。马克思在谈到统一的民族语言形成道路的问题时说道:“方言经过经济集中和政治集中而集中为一个统一的语言。”[2]我们今天所说的标准阿拉伯语是北方阿拉伯方言历史发展的结果,它是在古莱氏方言的基础上,吸收众方言之特长于公元5世纪末开始形成的。麦加正处于当时半岛上的经济中心与宗教中心,因而其使用的古莱氏方言就成了其他方言的主导方言。麦加附近最大最著名的“欧卡兹”①集市不仅是商业集市,而且是阿拉伯人的文学聚会场所,半岛各地的文人们在这个场所里极尽所能展示自己的才华,行吟诗、诵文、演讲等各种形式的活动,促进麦加的古莱氏方言成为当时的共同文学语言。

公元7世纪初,伊斯兰教的产生与《古兰经》的降示,对阿拉伯语的发展有决定性作用。“《古兰经》中有十处明确表明《古兰经》是用阿拉伯语―古莱氏族语言降示给世人的”[3],《古兰经》作为伊斯兰教的经典,它的神圣性迅速统一了阿拉伯各部落的语言,消除各地方言的影响,使阿拉伯语成了各地方言的标准。随着阿拉伯人对外扩张时期的到来,逐渐征服了西亚北非广大地区,建立幅员辽阔的阿拉伯大帝国,他们在传播伊斯兰教的同时,也将阿拉伯语带给被征服的民族,在被征服地区,阿拉伯帝国实行语言阿拉伯化的政策。同时在阿拔斯王朝时期历时百年的翻译运动,将大量各国古籍译为阿拉伯文。这些都进一步促使了阿拉伯语的普及和发展,推动了阿拉伯语走向世界。随着伊斯兰教与《古兰经》的广为传播,阿拉伯语对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的影响尤为深远,正如纳忠教授所说:“伊斯兰教要求每一个穆斯林朝夕诵读《古兰经》。于是《古兰经》的诵读声回荡于山巅天涯,传诵于广阔的沙漠。天长日久,阿拉伯语不仅成为维系阿拉伯人统一阿拉伯部落的纽带,并成为以后东西阿拉伯―伊斯兰国家通用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世界性的重要语言,对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的政治、社会、宗教、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4]如今阿拉伯语成为各个阿拉伯国家的官方语言,它在国际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被列为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

二、标准阿拉伯语面临的挑战

(一)外来语的威胁

“从19世纪30年代起到20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初,绝大多数阿拉伯国家陆续沦为英、法、意等西方殖民者的殖民地或保护国(仅沙特、也门例外)”[5]。西方殖民者通过政治、军事、经济、宗教、新闻、教育等手段控制这些阿拉伯国家,向阿拉伯国家人民推销他们的文化和宗教。他们中有的阻止使用阿拉伯语,也有的提出终止使用标准阿拉伯语,而推行自己国家所使用的语言,并改用拉丁字母,还有不少殖民者通过建立学校、兴办报纸、传教等方法宣传西方文化。西方殖民统治对阿拉伯国家有深远影响,其表现之一是各个阿拉伯国家通用西方殖民者的语言,英、法等语言在高等教育部分学科及商业、金融等部门广泛使用,然而标准阿拉伯语的使用范围并不广泛,因此不可否认外来语的使用对标准阿拉伯语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胁。

(二)方言的影响

由于历史和地理上的诸多原因,说同种语言的民族分散在各地,语言差别逐渐扩大,在语音、词汇、甚至语法上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差异,由此形成方言。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建立,阿拉伯人大规模的对外扩张,阿拉伯语在被征服地区迅速传播开来。毫无疑问当地居民在学说阿拉伯语时,或多或少地受他们原先语言的发音习惯、语音、词汇的影响,这样久而久之就形成各地区的方言。阿拉伯各国在历史上受不同国家的殖民统治,方言词汇因此也产生变化。又由于阿拉伯世界幅员辽阔,各地交通不便,人们之间的往来不易,方言间的差别便越来越大。这些方言在语音语调、用词等方面与标准阿拉伯语有很大差别,标准阿拉伯语因其自身特性有复杂、繁琐的语法规则,而方言相对于它来说则更简单,因此日常生活中,方言的使用更普遍。一般阿拉伯人会用方言进行交流,许多电影、歌曲、电视节目是用方言演出的。由此可见,标准阿拉伯语虽仍处于阿拉伯各国的官方用语地位,但确实受到方言的严重影响。

(三)教育体制的缺陷

阿拉伯国家的教育有公立与私立之分,公立学校的教学质量相对于私立学校较差,公立学校的教师认为自己收入过低,社会福利与政府部门相比相差甚远,因而他们的注意力并没有放在教学质量上。例如在一些大学教育机构中,举办各类讲座的教师会把更多注意力集中在参考书籍和授课笔记的销售上。私立学校费用较高,它们能帮助学生掌握很多能力,但这些能力大多是关于对外语的掌握,而并非对阿拉伯语的掌握。对于外语的学习一直是私立学校教学大纲围绕的中心,也是它们吸引生源的“招牌”,这些均会导致阿拉伯语在孩子们心中的地位下降。并且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会图一时之便采用方言上课,学生听到标准阿拉伯语的机会也就比较少,在交流过程中,他们会偏向于用外语与方言。又由于受到西方音乐和电影等的影响,学生不喜欢用阿拉伯语进行阅读,学习阿拉伯语缺乏新鲜感,缺乏动力,可见教育体制的缺陷局限了标准阿拉伯语的推广与使用。

三、应对策略

(一)提高民众对标准阿拉伯语危机的认识

标准阿拉伯语正面临严峻挑战,当代很多年轻人在排斥它,语言全球化也正慢慢渗透到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和学校教育。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带有方言、外来语的醒目广告牌,人们的交流中也混合夹杂着方言、外来语,这些都深刻反映了标准阿拉伯语危机已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凸显。因此面对这些挑战,首先要提高民众对标准阿拉伯语危机的认识,广泛宣传,提高各阶层人民使用阿拉伯语的自觉性。全民族从各国领导人、有关机构到各国人民都应该认识到:推广、使用阿拉伯语是关系到保持阿拉伯的民族性,维护民族统一、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本性问题,是不容置疑和争论的问题。积极通过召开一些国际会议、学术论坛座谈等,关于捍卫阿拉伯语,重视标准阿拉伯语的使用和传播的决议、方案。在友好和谐的氛围下,动员全体有生力量一起探讨标准阿拉伯语的振兴问题,制定并实施各种保护标准阿拉伯语的政策。

(二)重视标准阿拉伯语的教育

制定相适宜的阿拉伯语教育大纲,选用适宜的阿拉伯语教材,鼓励学生积极学习标准的阿拉伯语。政府增加资金投资建立阿拉伯语专业教学院校,并提供物质与精神上的支持,使这些学校快速发展并获得成功。同时保证教学队伍质量,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好地投身阿拉伯语教学,并在传播阿拉伯文化中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鼓励阿拉伯青年文学发展,让他们感受到阿拉伯语是优美且与时俱进的;鼓励阿拉伯本土作家创作出更多阿拉伯语作品,扩大阿拉伯文学的传播,促进阿拉伯语大众化;鼓励阿拉伯语翻译业的发展和更新,为阿拉伯语的教育提供多种渠道,拓宽教育范围。

(三)发挥影视传媒的作用

21世纪是一个传媒的时代,电影、电视、网络、报纸、传媒会对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阿拉伯国家可以充分利用媒体,构建信息量大、受众广泛、影响力强的传播宣传体系,制作推广标准阿拉伯语的教育节目,把它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采取娱乐性的方式实施标准阿拉伯语的教学。同时可以在电影、歌曲、电视节目、广播中用标准阿拉伯语演出,促使民众多听、多看标准阿拉伯语,从而达到多说标准阿拉伯语的目的。各阿拉伯国家的语言学会应该积极利用网络媒介做好标准阿拉伯语的推广工作。

注释:

①欧卡兹集市是伊斯兰史前时代古莱氏人举办的最大最著名的集市。古莱氏人每逢朝季节,便在麦加附近举办3次大型的集市贸易,出欧卡兹集市外还有麦贾纳集市与佐迈・加兹集市。

参考文献:

[1]纳忠.阿拉伯通史[M].商务印书馆,1997:17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3卷,第500页.

[3]哈吉・卡米尔・穆哈伊丁,著.王玉栋,译.《古兰经》对阿拉伯语的影[J].阿拉伯世界,1985(01):109.

阿拉伯语语言特征范文第2篇

关键词:阿拉伯语 阿拉伯语语法 发音 结构 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阿拉伯人在对各个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征服之后,并逐渐开始扩大自己领土的范围,从而促使阿拉伯语语言成为一种全世界均可以应用的国际性语言。无论是在政治方面、外交方面以及商业等多个方面,均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在其他不同国家语言的影响下,更深一步的理解《可兰经》所包含的内涵及意义等。从而,更好的发扬和保护阿拉伯语语言的价值性等。除此之外,还有利于阿拉伯语相关工作的整理,同时在学习的过程逐渐形成一种语法体系,一定程度上,为阿拉伯语语法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

一、阿拉伯语语法的基本含义概述

阿拉伯语语法的基本含义大体上主要有两种:①阿拉伯语语法的结构规律本身,也就是说阿拉伯语语法的事实。另外,由于阿拉伯语语法学研究者对其进行研究时的角度不同、理解不同以及分析不同等多种因素,充分说明阿拉伯语语法是存在一定分歧的,但阿拉伯语语法自身却没有什么分歧。②另外,阿拉伯语语法是指阿拉伯语的语法学。主要是在科学性的前提下,对阿拉伯语语法的结构进行分析与研究工作等。此外,其也是一种对阿拉伯语语法进行客观描写的一种体系。

除此之外,阿拉伯语的语法基本上有阿拉伯语词法与句法两大部分。①阿拉伯语词法是由词构成、词变化以及词的分类及规律等内容组成的。②阿拉伯语句法是由部分短语与句子等不同的语法单位所构成的,具有一定的变化性。现有的阿拉伯语语法均是在此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

二、阿拉伯语语法的主要发音

总所周知,阿拉伯国家人是最善于思想感情表达的,其中有很多文学著作都可以显示出来,例如,《一千零一夜》,想必大家都看过吧。其实这部著作是口头的一种文学,后来经过多个文学人士进行加工才成为现在的文学著作的。除此之外,学习过阿拉伯语的人们都知道,在拉伯语国家有很多关于此方面的著作,举个简单的例子,著名的《阿拉伯人之舌》就是一部被阿拉伯国家称之为词典的一部著作。给人们带去无限的知识和学习领域等。除此之外,阿拉伯语是没有原音字母的,它的原音字母主要是辅音字母作辅助的,、一定程度上讲,也只有这种方法才能够将原音字母的作用展现出来。

另外。阿拉伯语其实还是一种具有活力性的语言,不仅如此,其还赋予人们一种感动。由此可见,学习阿拉伯语十分必要,而空腔学习是学习阿拉伯语的重要前提,以此类推,进行语法空腔学习是掌握阿拉伯语的必备条件之一。并且阿拉伯语的辅音音位主要包括唇音(舌尖音、齿间音以及小舌音等多种内容),除此之外,还有塞音清 、塞音浊、擦音清以及鼻等等。

除上述的情况之外,阿拉伯文字其实就是由闪族西支音节文字所发展而来的一种音位文字,另外,阿拉伯语一共有28个字母(辅音),且在这28个辅音字母当中有3个字母在起辅音作用的同时还具有元音作用。由此可见,在阿拉伯语当中是没有特定的元音字母的,因此,在部分字母起元音字母作用的同时,必须采用相应的字符在其上、下方没有专门作为元音用的字母进行标注。一般情况下,这些标注的符号是可以省略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在这28个阿拉伯语字母当中,它们的发音部位不仅仅有动感,同时还还具有响亮的声音。大体上,阿拉伯语音的特点主要有:第一,喉音与顶音字音比较多。第二,有长音与短音之区别。第三,具有一定有的叠音现象出现。第四,不相同的冠词读法等。在整个过程中,最需要注意是六个喉音字母。除此之外,部分带有“哨”、“嘶”等音的字母在进行发音时,舌头会在空腔内进行不停的弹动,从而发出悦耳动听的发音节奏等。直至目前,很多阿拉伯国家的人通常用此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之情等。

三、阿拉伯语语法结构的独特规则

根据相关调查分析发现,阿拉伯语语法的构词十分独特,并具有一定的规则性。例如,阿拉伯语当总的任何一个词汇均与其内部的词根具有相当紧密的关系,同时与派生关系的曲折变化也具有内在联系等。一般情况下,由一个词根便可以派生出许多不同时态的动词与名词,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些名词所表达的含义均不相同。此外,阿拉伯语语法一般是由若干辅音想结合而成词根,再向其中进行不同元音字母的填充。从而形成相应的派生词,并且它们的概念均不相同。

另外,阿拉伯语语法书写一般是由读者自己所填写的,同时其书写的体系完全不用表示元音。阿拉伯语语法词法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的构成、词的分类、词的性质以及其变化的规律等等;除此之外,其句法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句子的结构、句子的类型、句子的特点等不同语法内容。阿拉伯语语法当中的实词是由格的主要形式进行充分表现的,此外,阿拉伯语语法的语序还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其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其修饰词语必须放在被修饰语的后面等。

总体上讲,阿拉伯语的字母本身具有上浮、下浮以及中线等独特性的一种结构,其可塑性十分强。若要将这些字母运用到书法艺术之的效果是其他语言无法比拟的。另外,阿拉伯语法的书法艺术其实就是阿拉伯民族的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具有十分强的感染力和享受力。这些显著的特性在阿拉伯国家的著作中是不难见到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阿拉伯语语法与其发音在阿拉伯语学习和发展过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对阿拉伯语的学习,正确书写,并且在其基础之上进行书法艺术,以此提高人们的情操等,为阿拉伯语的流传打下坚固的基础等。

参考文献:

[1].阿拉伯语语法学习[J].《阿拉伯世界》.2011,(2):158-160.

[2].《新编阿拉伯语语法》[J].《阿拉伯语语法学习》.2010,(6):187-188.

阿拉伯语语言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外族文化 融合

在公元7世纪到9世纪不到两百年的时间里,阿拉伯伊斯兰民族的对外扩张势如破竹,并在第二任正统哈里发欧麦尔统治时期达到高潮。阿拉伯人民为了传播伊斯兰教,拥有着进行圣战的高潮热情和无畏勇气。哈里发欧麦尔素有“信士的长官”这一称号,他的军事威望和胆识谋略也使得伊斯兰远征军士气大增。与此同时的拜占庭和波斯却由于长期混战而经济衰退、社会动荡、百姓疾苦。这样的内外优势使得阿拉伯伊斯兰大军所向披靡。于是,在短时期内就灭亡了称霸西亚千年多的波斯萨珊王国,进而又赶走了在西亚和埃及的拜占庭人,顺利挺进了北非地区。到了伍麦叶王朝时期,阿拉伯军事远征军成功征服了花拉子模、信德、安德鲁西亚等地区。阿拉伯帝国由此便神话般地成为了拥有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巨大版图的超级大国。

毫无疑问,伊斯兰教的征服扩张运动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虽然在思想、信仰、语言、政治、经济、生活习俗等方面,阿拉伯民族文化同外族文化迎头相撞,有着多重矛盾和冲突。但是作为征服者,在给当地带来先进文明的同时,阿拉伯人并未激化同被征服着之间的矛盾。他们通过多种途径,使得外族文化同本族文化不断融合,形成了阿拉伯伊斯兰独特的文化圈,成功地征服了外族文化。

一、地理征服

军事远征实则就是一场极大规模的移民运动。数十万人伊斯兰大军铺天盖地如蝗虫一般,迅速占领了外族人民的广袤土地。所以,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征服外族文化的地缘途径可简单概括为地理上的迁徙。其中,伊拉克的巴士拉和库法是重要的移民城市,巴士拉的移民主要来自麦地那和半岛北方的部落,库发的移民则主要来自半岛南方也门的阿拉伯部落。

移民人群可大致分为两种。第一种,军人及军属。为了扎根被征服民族,军人们在南征北战之际,将他们大批的家属从阿拉伯半岛分批转移到伊拉克、叙利亚、埃及等地区,成功地巩固了伊斯兰大军的政权和统治。第二种,自动或者被迫迁移的个人和群体。这些人群并不属于军属,也未曾同部落的有组织有规模的迁移而离开半岛。

地理迁徙为阿拉伯人打开了征服外族文化的大门,他们从落后迁移到开化、从贫瘠迁移到富庶,外族文明的一切都让阿拉伯人感到新鲜无比。在国外建设上,他们大兴土木,建房、驻地、修桥、筑路;在政治上,他们废除旧制、建立新制以此来管理这个庞大的帝国。与此同时,具有“拿来主义”的阿拉伯民族对不同的文化都能欣赏借鉴,以他者之长补己之短,由此创造出具有多样性的灿烂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堪称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一段神奇的历史。例如,哈里发开始效仿拜占庭的君主体质,采纳波斯的年俸制度,开始实行封建君主世袭制。又如,后世在很多阿拉伯建筑中也能够窥见外族艺术文化的影子。如在伍麦叶时期,阿拉伯建筑设计师借鉴罗马、波斯民族的建筑艺术,设计出具有圆顶、尖塔的清真寺。这场声势浩大的“军事迁徙”给予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融合他族文化的机会,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又加快了它征服他族文化的进程。

二、血缘融合

伊斯兰初期的军事迁徙为阿拉伯民族进入他族打开了大门,也给予阿拉伯文化征服外族文化以地理优势。但是这仅仅只是多种文化交融的开始。阿拉伯人抓住这扩张和融合的佳景,在被征服的地区杂居和通婚,使得在血缘上达到了渗透、交融和征服。这种通婚的盛行离不开阿拉伯半岛所实行的奴隶制。

早在蒙昧时期,阿拉伯半岛上的各个部落为了掠夺资源而混战不断。战争后的俘虏、被劫掠的人都悲惨地沦为奴隶。奴隶没有自由,是奴隶主的财产,可以被随意地被进行买卖交易。所以,虽然学者对那时阿拉伯半岛的社会发展水平无法定论,但是可以确定的是那时的阿拉伯半岛已经出现蓄奴。虽然阿拉伯半岛随后被伊斯兰教洗礼,逐步地走向文明和开化,蓄奴制亦开始受到质疑和排斥。但是,骁勇善战的阿拉伯人在对外扩张的进程中,不断取得胜利。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还是有大量的奴隶成为战争的产物。战争后的蓄奴可主要分为两种。第一,战俘。由于圣战节节胜利,战后的外族俘虏数量剧增,大部分都沦为阿拉伯人的奴隶。据记载,阿拉伯一个普通级别的士兵就已经拥有一到几名不等的奴隶来伺候他了,更不用提那些阿拉伯贵族们了,他们的奴隶多达上千名。第二,平民。自古以来,普通百姓往往是战争和权利更迭中的牺牲品。那些没有参加过战争的外族平民,大部分被蓄为奴隶。其他幸运的外族平民们被释放为自由人,按制缴纳人丁税。但是,不论是沦为奴隶,还是被释放,这些全凭他们的新主人――穆斯林们决定。第三,被进贡的奴隶。战争胜利后,一些丧权辱国的条约自然随之缔结。进贡奴隶是最常见的条件之一。奴隶们毫无自由,他们侍奉主人,或是被买卖交易。这种交易使得奴隶的数量逐渐扩大。第四,女奴。女奴是奴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奴隶是主人的财产,女奴们更不例外。她们可以供主人们享乐,并为其繁育后代。生育的女奴不能再卖出或转赠,在主人死后才能获得自由。同时,也有不少外族平民女孩被送往哈里发宫廷。这些女奴能歌善舞,在阿拉伯艺术史上也占有着一席之地。

阿拉伯人,上到王室,下到平民,同女奴通婚是十分普遍的事情。于是波斯、罗马、叙利亚、埃及、伯伯尔等血统便与阿拉伯血统融合,改变了原来单纯的血统。同时,由于欧麦尔在远征之前规定,俘虏和战利品必须送回麦地那,由哈里发分配和处理。所以大批俘虏在麦地那周转,混合了阿拉伯血统。加之麦地那的宗教地位,各族穆斯林每年前往朝觐,这也促进了血缘的融合。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奴隶也对当时的阿拉伯人产生了影响。有些奴来自于文明程度较高的民族,在他们和阿拉伯人交往的过程中,大大提高了阿拉伯人的素养。综上所述,这些与阿拉伯人杂居或者通婚后的外族人,再也不是纯粹的外族人,他们一代一代被赋予了阿拉伯人的印记,而且越来越深。所以,血缘融合使得阿拉伯人和外族人真正意义上成为了“一家人”。

三、宗教思想影响

使外族人民皈依伊斯兰教是阿拉伯人最重要和艰巨的任务之一。在阿拉伯远征军中,哈里发是既是军事统帅,也是宗教领袖。被派往每地的驻军领袖能够背诵《古兰经》、熟读《圣训》并且深谙伊斯兰教义。

每攻克一地,阿拉伯人就向外族民众们宣讲《古兰经》和伊斯兰教义,号他们皈依伊斯兰教。皈依的外族民众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首先,自愿者。有些民众认为伊斯兰教的教义正确、简单易行,与之前信奉的教义渊源同一,心甘情愿地皈依。第二种,被迫者。他们为了保住性命、避免缴纳人丁税被迫信奉伊斯兰。第三种,释奴。许多被释放的奴隶为谋得一官半职,服务于政府机构,开始学习阿拉伯语。第三种,有鸿鹄之志者。这些人皈依伊斯兰是为了改变被统治、被保护的社会地位,盼望着与穆斯林平起平坐,甚至掌握国家管理的统治的大权。他们不乏中有所作为的人。第四种,心怀不轨者。有一些外族民众,不甘压迫便假意皈依伊斯兰教,欲借此机会混迹穆斯林中,将他们原来信奉的教义在穆斯林中传播。比如他们用自己的教义注解《古兰经》、理解伊斯兰教义,扰乱穆斯林们的思想,导致穆斯林中派别林立。虽然皈依伊斯兰教的外族人民情况各异,但是皈依伊斯兰早已成为大势所趋。阿拉伯人对那些不愿皈依伊斯兰教的外族人宣战,死者为尸,活者为奴。

阿拉伯人对外族人进行宗教思想渗透的同时,在语言使用方面也开始有所规定。哈里发颁布命令,规定国家机关的公文、记录等一律使用阿拉伯文,代替原用的希腊文。阿拉伯人用阿拉伯语教授外族人诵读《古兰经》、《圣训》和其他教义等。在教授语言的同时,阿拉伯人十分重视整合、研究阿拉伯语,如他们设置原因符号、增加柔弱字母,并且创建容易书写和辨认的奈斯荷字体等。这一切的举措都使得阿拉伯语成为民众所使用的主体语言。阿拉伯语的迅速传播加速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对外族文化的征服。

阿拉伯语语言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阿拉伯语 成语 伊斯兰文化

一、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产生、发展和特点

纳忠(埃及)的艾哈迈德阿明《阿拉伯的伊斯兰文化史》一书的译者序说写:“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是由三种文化的起源和融合,是文化的内在。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是由波斯,希腊,印度,罗马......和其他外国文化。”蔡先生良书中“阿拉伯”的中世纪的伊斯兰文化也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做出了精辟的总结:原住民文化在阿拉伯半岛的贝多因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为基础,由伊斯兰宗教思想为核心,通过对古希腊,罗马,波斯,印度文化的影响,最终形成一一个独特的庞大的文化系统。

二、阿拉伯成语、谚语中的世俗文化因素的文化划分

(1)阿拉伯游牧文化因素的成语,谚语。显著的游牧文化的特点是游牧生产和游牧的生活方式――的想法,游牧民族的信仰,风俗,习惯和他们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价值体系等,是游牧生产方式和生活史的游牧方式反映。阿拉伯的阿拉伯语词汇,语法,修辞的民族语言,沙漠游牧文化。成语,谚语可以反映一个民族的独特理解,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思考和见解,体现自己的人生哲学,道德规范的行为,社会和历史经验,能够成为民族文化的代表。因此,通过例举,阿拉伯的成语,谚语的部分分析,游牧文化因素包括蒸馏,具体从以下两个方面讨论了:阿拉伯的成语,谚语中动物的象征和植物。蒙昧时期,阿拉伯半岛由于对一些动植物崇拜的对象。成语,谚语在阿拉伯出现动物的符号,可以在他们的居住环境,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

(2)阿拉伯的成语,谚语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放牧是最重要的生产活动,游牧民族重要的经济和生存的基础。不同的气候直接影响放牧活动。因此,阿拉伯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细致的观察。阿拉伯的一些成语,谚语和充满活力的恰如其分的描述了特殊的气候条件。通过对阿拉伯成语,谚语的自然环境描写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游牧文化因素包含在。

(3)阿拉伯成语、谚语中的部落文化因素。“部落”是原始社会人的社区,在这里,在部落领导人长期以来一直主张,在时间的传统和价值观的形成构成的部落文化课程都积极认可和支持的部落的所有成员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这是部落文化特有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阿拉伯游牧,牧民以血缘为纽带分成几个部落,抵御外来侵略或攻击敌人的部落联盟。部落文化成为阿拉伯独特的文化。通过例举,阿拉伯成语,谚语的分析,可以总结出文化因素的部落,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血的复仇:血复仇或血亲复仇是一种原始的古代传统流行于阿拉伯半岛。在野蛮时代阿拉伯的人、部落或部落联盟,为了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生存,保护自己的利益和部落,他们开发了复仇的勇敢精神。阿拉伯的一些成语,谚语的真正体现了阿拉伯人“血亲复仇”的精神。

骁勇善战:阿拉伯历史时期的历史充满了战争。在“侠义之风”作为阿拉伯人们模型甚至炫耀和骄傲,战争成为一个牢不可破的心理。阿拉伯的一些成语,谚语反映了阿拉伯人“骁勇善战”的精神。

赞美机智:德国最著名的木尔齐努比亚王后对国王的故事,以及相关的成语流传下来的。因此,可以在阿拉伯人们看到尊敬的智慧的概念。

忠诚守信:弗兰克,诚实是阿拉伯人特点,重视友谊,崇尚忠诚守信,反对背叛。生活特性和恶劣的生存环境,游牧民族。此外,阿拉伯人重视联盟,抵御自然的威胁和赢得生存所需物品,抵御外侮。部落间的团结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尤为重要。阿拉伯的一些成语,谚语反映了深厚的友谊,对阿拉伯人的态度忠诚。

三、阿拉伯成语与谚语中的伊斯兰宗教文化因素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曾经盛极一时,伊斯兰文化是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了解伊斯兰教、对伊斯兰文化的了解是必要的。成语,谚语是语言,文化的结晶,客观地反映文化的各个方面。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在精炼的几千个、上万人现实生活的古阿拉伯的实践后。这些谚语,充分体现了阿拉伯民族的思想,反映了阿拉伯现实,思想道德观念。通过例举一些成语,谚语,可以分析伊斯兰文化因素――从伊斯兰的道德价值观,从新的视角,伊斯兰的方式生活。

阿拉伯语语言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阿拉伯民族 宗教性 整体性 地方性 政治思潮

中图分类号:D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812(2010)03―0010―17

从民族与国家关系的角度来看,“一族多国”构成了阿拉伯民族的典型特征,其重要的外部原因在于,“帝国主义强加给中东地区的国家边界导致了领土与认同之间突出的不一致性,并且导致了国家认同、次国家认同和超国家认同之间的激烈竞争。”在阿拉伯国家,超国家的泛阿拉伯民族认同、泛伊斯兰宗教认同一直对阿拉伯国家认同构成了严重困扰,国家规范(Sovereignty norm)与超国家规范(suprastate norm)之间的矛盾导致了阿拉伯国家外交政策的两面性。阿拉伯国家一方面坚持捍卫各自的国家及其合法性,另一方面又从阿拉伯一伊斯兰规范寻求其对外政策的合法性。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非常复杂,除上述外部因素的重要影响外,其内部原因之一在于阿拉伯民族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受此影响产生的多元化政治思潮及其复杂关系的影响。

在阿拉伯世界,围绕阿拉伯人是否是一个民族一直存在争议。根据相关学者的总结,大致有四种观点:第一,认为世界上没有阿拉伯民族,只有伊斯兰民族。有观点认为,“阿拉伯人由部落主义过渡到伊斯兰主义,没有经历过作为与众不同的人民或民族阶段。”第二,阿拉伯人不是一个民族,而是一个文化实体。有观点认为,“阿拉伯共同体是一个包括所有讲阿拉伯语诸民族的国际文化实体。……泛阿拉伯主义不能抹去这些民族中的每一个民族的特征和特点……”第三,阿拉伯人在历史上曾经是一个民族,但现在已经不是一个民族。有观点认为,“阿拉伯世界只是在短暂的历史时期组成了一个民族”,在其之前埃及等民族就已经存在。第四,多数阿拉伯学者认为阿拉伯人是一个民族,但他们在阿拉伯民族形成的时间上认识不一。有人认为阿拉伯民族在伊斯兰教产生前的蒙昧时期就已经形成;有人认为阿拉伯民族形成于伊斯兰教诞生后的一个世纪内;有人认为阿拉伯民族的形成时期是倭马亚王朝。在笔者看来,以上分歧至少反映了如下几个问题:

第一,如何看待民族共同体与宗教共同体的关系。如第一类观点只承认伊斯兰民族而否认阿拉伯民族的存在,其背后反映的多是泛伊斯兰主义和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以宗教认同否定民族认同、以宗教共同体否定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倾向。

第二,如何看待阿拉伯民族的整体性与地方性的关系。第二类观点认为阿拉伯人仅仅是语言文化共同体,而非民族共同体,同时特别强调“阿拉伯语诸民族”的地方特征;第三类观点虽承认阿拉伯民族曾在历史上存在,但同时特别强调埃及等民族在阿拉伯化以前已经作为独立的民族而存在。

第三,如何看待伊斯兰教在阿拉伯民族形成发展中的作用。如第四类观点虽承认阿拉伯民族的存在,但又体现为多种不同的观点,其核心分歧在于对伊斯兰教在阿拉伯民族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看法不同。强调阿拉伯民族形成于伊斯兰教产生之前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与泛阿拉伯民族主义具有一致性;强调阿拉伯民族形成于伊斯兰教产生之后的观点,或者反映的是阿拉伯民族主义以阿拉伯民族作为伊斯兰教创立者为荣的历史观,以及试图协调民族主义与伊斯兰教关系的政治诉求;或者反映的是伊斯兰主义者所坚持以伊斯兰教产生为标志划分“蒙昧时代”与“文明时代”的历史观。也就是说,即使是都承认阿拉伯民族形成于伊斯兰教产生之后的观点,在其历史观以及政治诉求上,依然可能表现为阿拉伯民族主义与伊斯兰主义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取向。

在笔者看来,上述分歧集中反映了阿拉伯思想界围绕阿拉伯民族属性及其与伊斯兰教的关系问题上的尖锐矛盾。有的观点侧重阿拉伯民族的整体性,有的观点侧重阿拉伯民族的地方性;在阿拉伯民族与伊斯兰教的关系问题上,有的强调民族认同与宗教认同的统一,有的强调民族认同高于宗教认同,有的强调宗教认同高于民族认同。这种争议在近代以来的阿拉伯政治思潮中得到了具体的体现,并突出体现为阿拉伯政治思潮围绕民族与宗教关系的多元化观点。本文认为,宗教性、整体性、地方性构成了阿拉伯民族的三大特点,从意识形态的角度看,它们在近代以来的阿拉伯政治思潮中分别对应着伊斯兰主义(包括泛伊斯兰主义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泛阿拉伯民族主义、地方阿拉伯民族主义三种典型政治思潮。它们留给当代阿拉伯国家的沉重政治遗产之一,就是在阿拉伯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宗教、民族、国家三种群体认同的巨大张力,并表现为在政治合法性、国家体制、意识形态、发展道路等领域的竞争态势。

一、阿拉伯民族的宗教性及其对阿拉伯政治思潮的影响

在伊斯兰教产生之前的“蒙昧时期”,“阿拉伯人尚未从部落发展成民族”。面对阶级矛盾激化、社会道德堕落、部落战争频繁、外部威胁严重的社会现状,创立了伊斯兰教,并创立了穆斯林公社――乌玛(Umma,宗教共同体、穆斯林公社,国内多译为民族,事实上并不准确,结束了阿拉伯半岛的分裂局面。在社会组织方面,“乌玛”构成了以宗教社团为表现形式的民族组织乃至国家的雏形,它“既是汇聚的人群,又是国家”;在民族意识和民族文化方面,“阿拉伯民族的政治、经济、信仰、意识、语言都深深打上了伊斯兰教的烙印”。

由此可见,阿拉伯民族与伊斯兰教的产生几乎是一个合二为一的过程。一方面,伊斯兰教把“向来散漫的阿拉比亚团结起来,使他们成为一个坚强的民族”;另一方面,通过阿拉伯民族的扩张和传教活动,伊斯兰教逐步演变成世界宗教,并使许多民族因皈依伊斯兰教而阿拉伯化,成为阿拉伯民族的一部分。在此过程中,伊斯兰教通过对民族狭隘性的扬弃,突破部落、种族、语言、地域等障碍的限制,发展成为世界宗教。但世界宗教的普世性并不能完全祛除不同地区宗教信众及其文化的民族性,因此在世界宗教与民族的关系上必然存在普世性与民族性的复杂关系。

在中世纪时期,民族认同与宗教认同并无矛盾。在包括阿拉伯民族在内的穆斯林的群体认同中,“宗教忠诚与民族认同意识相结合,形成‘双重忠诚’观念:首先要忠于真主及穆斯林共同体(乌玛,Umma),其次才是忠于民族和国家。”对真主的绝对信仰和对乌玛的忠诚,曾经是凝聚阿拉伯民族,继而团结所有穆斯林的认同纽带,并使民族认同与宗教认同在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框架内得以统一。但是,当伊斯兰世界在近代因西方殖民统治而

变得四分五裂,并最终因1923年凯末尔革命而使徒具象征意义的“乌玛”――奥斯曼帝国寿终正寝后,穆斯林世界便陷入了深刻的认同危机。由于阿拉伯民族处于伊斯兰世界的核心地位,这种危机无疑更加深刻。在奥斯曼帝国瓦解后,通过宗教复兴实现民族复兴构成了阿拉伯民族觉醒的典型特征。这在很大程度上根源于阿拉伯民族的宗教性,并突出表现为伊斯兰复兴的三种典型思潮――伊斯兰改革主义、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和泛伊斯兰主义,它们对民族与宗教关系的认识显然都深受传统宗教认同的深刻影响,并不同于阿拉伯民族主义。

1 伊斯兰改革主义(现代主义)

在整个19世纪到20世纪初,以阿富汗尼、-阿布杜、・拉希德・里达等穆斯林思想家为代表的伊斯兰改革主义,在民族与宗教关系的认识上具有典型的混合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对民族认同与宗教认同尚未进行明确的区分与剥离,其典型特点“是企盼通过复兴信仰来达到民族的复兴。”如阿富汗尼从最初反对民族主义到承认民族主义有利于阿拉伯民族复兴的转变;主张“民族团结”与“伊斯兰团结”同样重要,倡导泛伊斯兰主义。又如,里达一方面强调伊斯兰社团是由阿拉伯穆斯林组成的“乌玛”(不包括土耳其穆斯林),只有阿拉伯人才能肩负起“穆斯林统一”;但另一方面,在阿拉伯复兴的最终归宿即建立政治组织方面,他又转向了实行伊斯兰教法的“伊斯兰国家”。由此可见,在伊斯兰改革主义思想中,“阿拉伯主义是用伊斯兰的语言加以阐释的,而且与伊斯兰复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伊斯兰改革主义构成了近代以来中东地区两大政治思潮――阿拉伯民族主义、伊斯兰复兴主义的共同的思想之源。一方面,它包含了具有宗教色彩的民族主义思想的萌芽,“这种改革主义的遗产与阿拉伯东方、阿拉伯西方(北非)、印度次大陆的民族主义运动有着直接的联系。”另一方面,它又强调伊斯兰传统,进而为伊斯兰复兴主义提供了思想来源,如阿富汗尼的泛伊斯兰主义思想,对于后来泛伊斯兰主义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阿布杜强调捍卫伊斯兰教的正统性和纯洁性,里达主张建立伊斯兰国家,对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产生了深刻影响。

2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

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的两位重要领导人哈桑・班纳、赛义德・库特布,作为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重要理论家,在如何看待民族主义与伊斯兰教的关系上提出了一系列政治主张,对世俗阿拉伯民族主义进行了批判,以回应民族主义的冲击与挑战,并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以宗教认同否定民族认同。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对政治共同体的认同不是现代民族主义的民族认同,而是对超越种族、超越民族、超越地域的信仰共同体――乌玛的认同。其次,以真主抗拒国家: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政治追求之一就是以伊斯兰教贬损和取代世俗民族主义,重建体现真主的伊斯兰国家,即“伊斯兰国家是国家统治必须与沙里亚法(伊斯兰教法)保持一致的国家”。最后,以伊斯兰化取代世俗化。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提出了“唯有伊斯兰能解决”的口号,强调“伊斯兰的全面性”,反对政治与宗教、法律与宗教、教育与宗教的二元分离,以回应世俗民族主义对传统伊斯兰的冲击和挑战。

3 泛伊斯兰主义

泛伊斯兰主义最根本的观点是认为所有的穆斯林都属于一个“穆斯林民族”。原教旨主义在乌玛认同以及重建乌玛方面的努力与泛伊斯兰主义有密切联系,但二者并不能简单地等同。因为进入当代以后,泛伊斯兰主义更多地成为沙特等伊斯兰国家对外政策的重要工具,成为官方伊斯兰的重要形式;而原教旨主义主要表现为以重建伊斯兰国家为目的,构成民众伊斯兰的重要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泛伊斯兰主义有不同的表现形态,它同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关系也各不相同。

第一,早期的泛伊斯兰主义。它是伊斯兰改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早期的泛伊斯兰主义与阿拉伯民族主义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企望以共同的宗教感情为纽带加强全世界穆斯林的团结互助,结成广泛的反殖民主义统一战线。”

第二,从奥斯曼帝国解体到二战结束前的泛伊斯兰主义。奥斯曼帝国晚期力图利用泛伊斯兰主义维系帝国的统治,其后的青年土耳其党人也利用泛伊斯兰主义推行泛突厥主义。而凯末尔革命宣告了泛伊斯兰主义的破产。在此过程中,部分保守的思想家对奥斯曼帝国的崩溃感到惋惜,如里达主张阿拉伯人应肩负起重建乌玛,实现“穆斯林统一”的历史使命;而更多的思想家主张“以泛阿拉伯团结来代替泛伊斯兰团结作为联系民众的纽带,以现代民族认同来代替传统的宗教认同”,从而极大地削弱了泛伊斯兰主义的政治影响。

第三,战后的泛伊斯兰主义。由于伊斯兰世界民族国家体系的形成和民族主义的高涨,战后的伊斯兰主义已经不同于历史上以重建哈里发制度为目标的泛伊斯兰主义,而主要体现为加强伊斯兰国家间团结、互助与合作的泛伊斯兰主义。在此过程中,沙特等国家扮演了重要角色,以泛伊斯兰主义抗衡纳赛尔的泛阿拉伯民族主义,并通过1926年成立的世界穆斯林大会、1962年成立的伊斯兰世界联盟、1971年成立的伊斯兰会议组织广泛施加对伊斯兰世界的影响。从泛伊斯兰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关系看,有两点值得注意:首先,在民族认同与宗教认同方面,泛伊斯兰主义仍然非常重视强调“穆斯林民族”的统一性,伊斯兰统一的思想也从未消失,但已不再直接谋求政治统一。其次,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的失败,导致阿拉伯民族主义衰落,泛伊斯兰主义在阿拉伯乃至整个伊斯兰世界的地位不断上升。

二、阿拉伯民族的整体性及其对阿拉伯政治思潮的影响

阿拉伯民族整体性的形成是伴随伊斯兰教的传播和帝国扩张,通过对西亚北非诸民族群体的阿拉伯化和伊斯兰化而完成的。根据学者的详尽历史考察,阿拉伯人经过两个时期逐步发展为一个民族。第一,从创教到倭马亚王朝,是阿拉伯民族初步形成时期;第二,阿拉伯民族同化和融合其他民族,并使阿拉伯民族扩大的时期。这一时期是指在阿拉伯民族形成后的二三百年间或者更长的时期内,从波斯湾到大西洋的诸多民族,大多通过自然同化或强制同化,逐渐和阿拉伯民族融合,进而“形成一个以阿拉伯语为母语,具有共同心理素质的新的阿拉伯民族。”因此,有学者指出,“同一性”构成了阿拉伯民族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体现为共同的历史、语言、宗教、文化等。因此,完全否认阿拉伯民族的整体性显然不符合历史现实。

事实上,阿拉伯民族所具有的共同语言、宗教、历史、文化和共同地域等共性特征。恰恰是19世纪下半叶泛阿拉伯民族主义产生的历史与社会土壤。早期的阿拉伯民族主义的主要表现为文化民族主义,以主张推广使用阿拉伯语,复兴阿拉伯传统文化等为主要特征。从20世纪初到二战结束前,泛阿拉伯民族主义发展成为以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为目标的政治运动,并产生了阿布德・拉赫曼・卡瓦克比、康士坦丁・祖莱克、阿布德・拉赫曼・巴扎兹、萨提・胡斯里、米歇尔・阿弗拉克等一批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家。二战结束的当年,阿拉伯国家联盟年宣告成立,成为战后阿拉伯世界的第一个泛阿拉伯组织。在20世纪50~60

年代,埃及等国家积极推动泛阿拉伯联合,产生了形形的阿拉伯联合的形式,并对阿拉伯国家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如何处理与伊斯兰教的关系,一直是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与实践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伊斯兰教既排斥限制,又加以整合与利用,构成了泛阿拉伯民族主义对待伊斯兰教的典型特征。在民族与宗教的关系问题上,阿拉伯民族主义试图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

第一,在群体认同方面试图明确区分民族认同与宗教认同,并将民族认同作为阿拉伯民族统一的认同基础。如拉巴斯认为阿拉伯人的历史并非是伊斯兰教的历史,伊斯兰教实际上是阿拉伯人的民族宗教;阿拉伊利把语言、利益、地理环境、血缘关系、历史和风俗作为民族构成的六个要素,而把宗教排除在民族的构成要素之外;胡斯里认为民族最强有力、最有效的纽带是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历史,而血缘、经济生活、地域、宗教等并不是民族构成的主要因素;都表达了以民族认同取代宗教认同的思想努力。

第二,在宗教与世俗的关系上,提出了宗教与政治分离的政治主张。如阿佐利主张建立独立的阿拉伯民族国家,确立宗教与世俗二元分离统治体制;阿拉伊利主张宗教的社会功能应局限在精神和道德领域,并不应与民族主义相抵触。

第三,协调与伊斯兰教的关系,并使伊斯兰教能够服务于阿拉伯民族主义。如祖莱克、巴扎兹、阿弗拉克等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家,都强调阿拉伯民族主义与伊斯兰教之间并没有矛盾,伊斯兰教作为阿拉伯民族的信仰应该成为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基础。

第四,反对泛伊斯兰主义的“穆斯林统一”,倡导阿拉伯民族主义的“阿拉伯统一”。对泛伊斯兰主义和泛阿拉伯民族主义关系作出最为系统论述的当数胡斯里。他提出了民族共同体优于和高于宗教共同体(乌玛)、阿拉伯统一优于和高于穆斯林统一等主张,并倡导以阿拉伯统一取代穆斯林统一。

三、阿拉伯民族的地方性及其对阿拉伯政治思潮的影响

在中东的历史舞台上,“出现了一个接一个的帝国,每个帝国都把越来越多的地方置于自己控制之下。但由于地方分裂主义和交通的迟滞,总是不断感到保持统一的困难。”伊斯兰教的创立和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尽管促进了阿拉伯民族的形成,并在一定时期内维持了帝国的统一,但是远没有将阿拉伯世界的广大地区融合成为统一的政治实体。阿拉伯民族诸地缘文化板块在阿拉伯帝国中后期以及奥斯曼帝国体制下,形成了地方分权和群雄割据的局面。进入近代后,西方殖民列强的入侵和瓜分,进一步加剧了阿拉伯世界的分裂,使阿拉伯世界分化成阿拉伯半岛、“新月地带”、埃及一苏丹地区、马格里布地区等地缘文化板块。

从伊斯兰教与阿拉伯民族的相互影响来看,阿拉伯民族的部落主义传统以及地方性特点与伊斯兰教的教派斗争交互影响,加剧了阿拉伯民族的内部分裂,进而使地方性和差异性构成了阿拉伯民族的一个重要特征。在阿拉伯史专家希提看来,崇尚个人主义和宗派主义构成了阿拉伯传统社会的典型特征。伊斯兰教兴起后,它们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愈演愈烈,并“成为伊斯兰教各国分裂和灭亡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首先,阿拉伯社会的传统部落特征构成了导致阿拉伯帝国和伊斯兰教内部分裂的重要因素。在四大哈里发时期,围绕哈里发职位的斗争与南北阿拉伯人的斗争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倭马亚王朝时期,南北阿拉伯人围绕帝国领导权斗争以及分裂活动此起彼伏;在阿巴斯王朝时期,阿拉伯帝国的分裂以地方割据的形式表现得更加突出。据史料记载,阿巴斯王朝虽然延续了500年的时间,但是,还在这个帝国建立之初,便在“帝国的中心及其周围”,兴起“无数的王朝和准王朝”。以战乱四起的马格里布地区为例,在8~16世纪涌现出的地方王朝就多达13个之多。纵观阿拉伯世界约1400年的历史,其统一的时间仅有100年左右,而分裂的时间则长达近1300年。

其次,伊斯兰教的教派矛盾作为阿拉伯民族内部分裂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进一步加剧了阿拉伯民族的分裂。尽管《古兰经》不断以“统一”(21:92)、“不要自己分裂”(3:103)、“不要为正教而分别门户”(42:43)等教导其追随者,但伊斯兰教的分裂从逝世时便已经开始。历史表明,伊斯兰教教派的产生和统一的穆斯林公社的分裂,以及各教派的长期斗争,对阿拉伯民族的分裂产生了重要影响。“伊斯兰教的分裂和不同教派的长期对立显然加剧了阿拉伯世界的分裂,扩大了中东一阿拉伯社会结构的异质程度,阻碍了这一地区的人们向一个统一民族发展的进程。”

阿拉伯民族的地方性特征与近代以来西方殖民统治的人为分割,造成了阿拉伯世界的进一步分裂,使得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及民族国家的建立具有典型的区域性特征,并且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与泛阿拉伯民族主义相对应的地方阿拉伯民族主义。阿拉伯国家的独立基本上是在两次世界大战的前后,通过反对英、法、意等国在各地区的殖民统治得以完成的。在民族国家建构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国家认同与泛民族认同、泛宗教认同的关系成为阿拉伯国家独立后面临的迫切政治任务。无论是独立前的地方阿拉伯民族主义,还是独立后的阿拉伯国家民族主义,在民族与宗教关系的问题上都具有如下特点:

相关期刊更多

蒙古史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蒙古史学会

世界民族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

内蒙古大学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