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肝病预防与治疗

肝病预防与治疗

肝病预防与治疗

肝病预防与治疗范文第1篇

2019年世界肝炎日肝炎防治倡议书(一)

本报讯5月19日,2019年世界肝炎日到来之际,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和你在一起病毒性肝炎患者教育项目的20余家合作医院,联合开展和你在一起,肝炎科普走神州大型全国病毒性肝炎科普活动,并携手肝病防治领域的权威专家,向病毒性肝炎患者,向奋斗在病毒性肝炎防治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向社会各界公众发起倡议:

1.全社会齐参与、齐动员,科学、客观地对待病毒性肝炎,提高对病毒性肝炎的认知和预防水平。

2.消除对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误解、恐惧、偏见和歧视,切实保护他们在生活、学习和就业方面的平等权益。

3.高危人群应积极、主动地接受筛查;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患者应到正规医院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和规范的化验检查,以监测和评价疗效、优化治疗方案,争取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4.肝病和传染病专科临床工作者应进一步规范治疗手段,同时积极参与病毒性肝炎的科学普及活动。

5.其他专科临床工作者,积极提高对病毒性肝炎的认知水平,逐步规范病毒性肝炎的筛查、上报和转诊工作。

2019年世界肝炎日肝炎防治倡议书(二)

20xx年7月28日是第x个世界肝炎日。为进一步普及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提高大众对肝炎的科学认识,在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安排下,天津市卫生计生委和天津市疾控中心组织7月28日世界肝炎日一系列宣传活动,包括设计宣传活动主题、海报和开展预防肝炎现场宣传。

经过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有关领导和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审核,今年世界肝炎日确定为抗击肝炎,预防先行,副标题为疫苗接种好,铸就健康路 另外配合主题,制作2幅宣传海报。一幅海报展现肝脏形状,肝脏内由多个小图标组成,每个图标均代表着一种传播方式,左侧大的区域包含了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右侧区域为甲型和戊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提醒公众肝炎病毒感染的风险就在身边。 另一幅海报展现接种疫苗预防肝炎的情景,接种疫苗产生相应免疫保护屏障,预防肝炎病毒的感染,主要体现疫苗的保护效果,让公众知晓疫苗接种是预防肝炎的最有效措施。

此外,天津市卫生计生委和疾控中心制作世界肝炎日宣传2个视频,一是由专业人员制作肝炎知识快板书,另一个是由明星说2019年世界肝炎日宣传主题。

病毒性肝炎是一组被称为甲、乙、丙、丁和戊型肝炎的传染病。全球数以百万计的人受到影响,引起急性和慢性肝脏疾病,每年近150万人死于这一疾病,大都属于乙型和丙型肝炎。这些感染可以得到预防,但多数人并不知道如何去做。

20xx年5月,来自194个国家政府的世界卫生大会代表通过了一份决议,为预防、诊断并治疗病毒性肝炎促进采取全球行动。

全世界在世界肝炎日这一天开展的活动侧重于预防乙肝和丙肝。

选定7月28日作为世界肝炎日,是为了纪念乙肝病毒的发现者、首个乙肝疫苗开发者及诺贝尔奖得主巴鲁克?塞缪尔?布隆伯格的生日。

20xx年世界肝炎日主要信息

预防肝炎了解危险

不安全血液、不安全注射以及共享药物注射用具都可造成肝炎感染。

预防肝炎要求做到安全注射

每年有200万人因不安全注射染上肝炎。采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可以预防这类感染。

预防肝炎儿童接种疫苗

每年约有78万人死于乙肝感染。安全有效的疫苗可终生保护人们避免乙肝感染。

预防肝炎获得检测,寻求治疗

存在用以治疗乙肝和治愈丙肝的有效药物。

2019年世界肝炎日肝炎防治倡议书(三)

20XX年7月28日是全球第X个世界肝炎日,今年世界肝炎日的主题是预防肝炎,立刻行动,在世界肝炎日这一天开展的活动侧重于预防乙肝和丙肝。为了响应这一号召,解放军第四五八医院全军肝病中心联手举办20XX年世界肝炎日预防肝炎,立刻行动公益活动。

肝病预防与治疗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脂肪肝 治疗 预防

材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统计分析我院2001~2005年2358例健康体检者中诊断为脂肪肝2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7例(55.5%),女118例(44.5%);年龄23~76岁,平均49.5岁。

265例患者均通过询问病史、血脂、血糖、肝功、彩超检查及入院前后的CT比值确定,证实均为脂肪肝患者。

临床表现:脂肪肝并非临床上一种独立性疾病,起病隐匿,大多数患者无自觉症状,轻度、非酒精性脂肪肝尤其如此;少数患者可有腹部不适、右上腹隐痛、乏力等,肝脏常轻度肿大。脂肪肝的临床表现与肝脏脂肪浸润程度成正比,根据肝脏脂质含量占肝湿重的比率或肝活检组织病理切片脂肪染色镜检,可将脂肪肝分为轻度(含脂肪5%~10%或每单位面积有1/3~2/3的肝细胞脂变)、中度(含脂肪10%~15%或2/3以上肝细胞脂变)和重度(含脂肪15%以上,或几乎所有肝细胞均发生脂肪变)三型[1]。

方法[2,3]:肥胖:正常成人标准体重=[身高(cm)-100]×0.9,超过标准20%为肥胖。BMI(kg/m2),女≥25,男≥27;腰围/臀围女≥0.90,男≥0.94。空腹血糖、血脂:禁食12小时后,取空腹静脉血血清。高血糖空腹血糖≥6.1mol/L,高血脂甘油三脂≥1.7mol/L和(或)胆固醇≥5.7mol/L。

嗜酒:女性饮酒量≥40g/日,男性≥80g/日连续5年以上。40g酒精相当于50度白酒100ml。或短期大量饮酒100~200g/日连续10~12天。

脂肪肝:B超是脂肪肝诊断的首选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其表现为肝脏轻度或中度肿大,肝区密集光点,回声稍增强,分布不均匀,肝区前段较密集,肝后段回声衰减,光点稀疏,整个回声显示透声性差,似有一层“薄雾”。肝内血管明显减少,门静脉分支回声减弱[4]。B超可检出脂肪含量>30%的脂肪肝。肝脂肪含量≥50%,B超敏感性达90%CT:脂肪肝表现为肝脏密度(CT值)降低。根据CT值脂肪肝分为轻、中、重度三型,轻度(28~64HU)、中度(12~44HU)、重度(

结 果

脂肪肝发病率:普查2358例健康体检者,发现脂肪肝265例,脂肪肝的患病率在11.24%。男性发病率6.23%,女性发病率5%,与近年的国内文献报道相近。高发年龄为23~40岁,平均31.5岁。

临床特点:无任何临床症状者182例占68.7%,有临床症状者83例,占31.3%。多数仅表现为右上腹部轻度不适,乏力。265例脂肪肝中轻度97例,占36.6%,中度156例,占58.9%,重度12例,占4.5%,经治疗后轻中度脂肪肝患者病情明显好转。

脂肪肝与肥胖、血糖、血脂的关系:肥胖性脂肪肝141例,占53.2%,酒精性脂肪肝52例,占19.6%,糖尿病性脂肪肝45例,占17%,其中合并肥胖29例,占64.1%,高血脂症脂肪肝21例,占7.9%,其他原因(如药物)脂肪肝6例,占2.3%。

讨 论

超声引导下肝穿活检组织学检查是脂肪肝诊断的金标准,特别是诊断局灶性脂肪肝的重要方法。因此对于肝酶学持续异常、肝硬化及重型脂肪肝患者,应积极说服其接受肝穿检查,提高早期诊断水平及治疗水平。

积极全面持久的治疗:脂肪肝近年来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治疗上应以及早治疗,防止并发症,改善其预后为原则。因此治疗上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祛除病因为治疗之本,如限酒、慎重用药、限脂饮食;②脂肪肝与心理因素及不良行为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应将心理及行为治疗作为防治脂肪肝的重要措施之一。⑨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必须严格戒酒;④调整饮食结构,合理搭配膳食,培养良好饮食习惯,控制饮食热卡的摄入总量,提倡高蛋白、低脂、低糖饮食,应注意长期贯彻于生活中,贵在坚持;⑤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控制体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⑥积极治疗原发病,糖尿病性脂肪肝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高血脂症患者除控制饮食,还可联合应用降脂药物。

合理的预防:从本组资料可以看出,一旦发生脂肪肝,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因此我们认为脂肪肝的预防意义大于治疗意义。预防脂肪肝的重点在于饮食结构的合理性,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限制饮酒,低脂、低糖饮食。科学的运动在预防脂肪肝方面也具有积极的作用,特别对于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症患者。此外科学普及脂肪肝常识,使人们对脂肪肝的危害性有更充分的认识,对预防脂肪肝也会起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Sheth SG,Gordon FD,Chopra S.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its.Ann Intern Med,1997,126,137-145

2 中华肝脏病学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酒精性肝病诊断标准(草案).中华肝脏病杂志,2001,9(5):264

肝病预防与治疗范文第3篇

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我们可以预期:对多数肝癌的预防将成为现实。通过对易感基因的检测,将有可能告诉你,哪些人群容易得肝癌:多数肝癌病人将可能在早期被发现,那时,医生将不仅可以告诉病人是否得了肝癌,还可以告诉开刀以后是否容易复发转移。有效治疗肝癌的办法,不仅有手术,还有各种各样的局部治疗;微创手术将可能代替一部分传统的手术;随着“脑死亡”的立法,转基因动物研究的深入,肝移植在肝癌治疗中的地位将上升;预防肝癌的复发转移将出现一些有效的办法,其中也包括基因治疗。总之,攻克肝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肝癌仍将是一个需要认真对付的疾病。100年后,仍将可能有人死于肝癌,但对肝癌“闻而生畏”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了。

对于癌症,人们期望的主要是两条:一是最好不生癌,也就是预防;二是生了癌最好不转移,癌不转移就如同良性肿瘤,一般不会致命。而前面一条是最为根本的。本文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加以阐述,当然,还有大家关心的治疗问题。

预防肝癌将成为现实

要预防,首先要有的放矢。肿瘤流行病学家毕生致力的就是找出癌的元凶。20世纪60年代,人们发现了后来被证实的肝癌两大病因因素――乙型肝炎病毒和黄曲霉毒素。现在大家知道,病毒性肝炎有甲、乙、丙、丁、戊、庚和输血传播的病毒(TTV)等多种,而其中与肝癌有关的主要是乙型和丙型两种。在我国,几乎所有的肝癌病人都有乙型或丙型肝炎感染的背景;有乙型或丙型肝炎感染的人群患肝癌的机会要比没有感染的人群高10倍以上。此外,霉变花生和玉米所富含的黄曲霉毒素是另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农村肝癌还与饮水污染有关,其中一种水藻毒素――微囊藻毒素是很强的促肝癌物。饮酒,在西方和我国北方也是因素之一。吸烟也有一定的关系,它和饮酒还有协同作用。非洲黑人食物中含铁过量者的肝癌危险性是没有铁过量者的4倍。以上所述都属于环境因素。另外,肝癌病人常是一家人几代都患肝癌,这可归咎为“遗传易感性”,属于内因。肝癌的形成就是各种环境因素和遗传易感性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在不同的地区,可能有不同病因的组合。例如,意大利肝癌的病因分析:大量饮酒占四成半,丙型肝炎占三成半,乙型肝炎占两成;而我国则以乙型肝炎为主要背景。

预期在21世纪,肝癌将有可能预防,肝癌的发病率在我国将明显下降。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学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就提出了“改水、防霉、防肝炎”的肝癌预防七字方针,即:农村饮水由宅沟水和塘水改为深井水和自来水;防止粮食霉变,尤其是花生和玉米的霉变;预防肝炎,尤其是乙型肝炎。这个方针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因为有些肝癌多发地区,如江苏启东的一些地区,实行这个方针后,已经初步看到肝癌发病没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其中,饮水由塘水改为深井水后,效果最为明显。

更为重要的是,开展对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已初步看到肝癌发病有减少的趋势,当然,这一措施的最明显效果可能要等上几十年。因为,乙型肝炎疫苗接种降低肝癌发病主要是通过减少乙型肝炎的发病而达到的。我国对新生儿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已成为一项国策,在城市,约90%以上新生儿获得乙肝疫苗的接种,在农村也达半数以上,而我国肝癌又以乙型肝炎为主。因此,如果下一代乙型肝炎明显减少,必将导致肝癌发病的减少。可惜的是,乙型肝炎疫苗只能预防乙型肝炎,而不能预防丙型肝炎,所以,用乙肝疫苗只能减少乙型肝炎相关的肝癌,而不能减少丙型肝炎相关的肝癌。

我们说,21世纪肝癌有可能预防,是因为应用干扰素治疗乙型和丙型肝炎后,这些人群发生肝癌的也明显减少了。文献中已有报道,同样是乙型肝炎引起的肝硬化,如果用干扰素治疗,10年后这些病人发生肝癌的只占7%;而没有用干扰素治疗的,发生肝癌的达30%。同样,用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引起的肝硬化也有类似的结果,10年后经干扰素治疗的病人只有不到8%发生肝癌;而没有用干扰素治疗的,发生肝癌的超过 10%。干扰素治疗乙型或丙型肝炎之所以能减少肝癌发生,是因为干扰素可以通过控制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减少急性肝炎发展成慢性肝炎的几率,并减少或推迟肝硬化的发生,从而减少肝癌。现在,除干扰素外,还有其他药物可以治疗乙型肝炎,如:拉米夫定;也有可治疗丙型肝炎的,如:利巴韦林。不过,这些药物的治疗是否也能导致以后肝癌的减少,还要通过时间来验证。

最近,还发现一种治疗血吸虫的药物――奥替普拉,可在大鼠中抑制黄曲霉毒素B1所诱发的肝癌。另外,饮绿茶也可能减少黄曲霉毒素引起的肝癌。因此,用这类方法做“化学预防”也是有可能的。另外,如果注意戒烟和减少饮酒,肝癌发病还可能进一步减少。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总有一天可以根据基因的检测,划分出肝癌的“易感人群”,然后对这些人群进行监测并采取预防措施,也可能再进一步减少肝癌的发病。当然,上面的措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肝癌的发生,而如果能综合持久地应用,大幅度降低肝癌的发病,特别是乙型肝炎肝癌的发病,是完全可能的。

21世纪肝癌治疗的图景(1)

在上个世纪,肝癌的治疗曾经长期以手术切除独霸天下,因为只有切除才有可能获得根治。化疗和放疗尽管也与手术切除在20世纪50年代应用到肝癌的治疗中,但基本上没有长期生存者。到了20世纪80年代,由于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技术的进步,加上对治疗生物学概念的更新,各种局部治疗应运而生。例如,20世纪70年代初,我们率先开展了肝癌的冷冻治疗,用-196℃的液氮将肿瘤“冻死”。后来,可以在大腿根部的股动脉内插入一根细管,在X线的引导下,插到相关的动脉,然后通过这根管子注入抗癌药和一种可以堵塞血管的“栓塞剂”,一方面切断供应肿瘤的血液,另一方面使肿瘤得到较高浓度的抗癌药,是一种将肿瘤“饿死”和“杀死”的方法。这种疗法称“经导管化疗栓塞”。又如:可以通过超声引导,直接将针经过皮肤插入肿瘤内,再注入可以使肿瘤发生凝固性“坏死”的无水乙醇,这种疗法称“经皮(瘤内)乙醇注射”。同样,由超声引导,在瘤内插人微波天线,可以进行微波固化治疗。新近,还可以用类似的方法进行射频治疗。此外,高功率聚焦超声是一种发展中的方法,都属于将肿瘤“热死”的方法。近年,由于电脑技术的进步,放射治疗也可以做到尽可能只“照死”肿瘤,而少损伤正常组织,这就是“三维适形放疗”,它可以根据肿瘤的大小改变照射面和照射剂量。同样,在最近的20年,生物治疗将被正式提升为居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后的第四大疗法。尽管目前还看不出生物治疗的明显作用,但是它在21世纪将具有战略意义。

肝病预防与治疗范文第4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12月我院住院部的初治肺结核患者91例。符合以下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制定的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标准[1]中初治肺结核的诊断标准。②年龄18~44岁,体重38~70kg;③肝功能正常且无肝脏基础疾病。9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治疗方案 所有患者抗结核治疗均采用2HRZE/4HR方案,使用药物为沈阳红旗制药厂生产板式组合药(体重38~54kg的患者3片/d,体重55~70kg的患者4片/d,饭前1h顿服)。治疗组在服用结核药基础上加用保肝药还原型谷胱甘肽0.2g(口服,3次/d)。试验组仅服用结核药物。

1.2.2观察指标 药物性肝功能损害判定标准[2]:丙氨酸转氨酶(ALT)或结合胆红素(TBIL)升高>2倍正常值上限,或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和总胆红素(TBil)均升高,且其中之一升高≥2ULN。试验期间每个月检测肝功能1次,对用药期间出现恶心、腹胀等消化道症状或过敏症状者立即复查肝功能。肝功能损害程度[3]:轻度:ALT<80U/L;中度:ALT<120U/L;重度:ALT≥120U/L。中断化疗标准:ALT>正常值3倍(ALT≥120U/L)和/或TBIL>正常上限值2倍(TBIL≥41μmol/L)。

1.2.3统计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对比。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者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文转自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本科论文和小学教学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DylW.NET点击进入DyLw.NeT 第一 论 文网]

本研究共纳入病例91例,试验组:45例,脱落1例,剔除0例,完成44例,发生肝损3例,肝损率为6.82%。对照组:46例,脱落0例,剔除0例,完成46例,发生肝损5例,肝损率为10.87%;试验组和对照组肝功能受损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肺结核标准化初治方案中HREZ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肝毒性作用,尤其是在强化治疗期,其肝脏损害发生率更高。部分患者常因肝功能损害而中途停药或不规则用药导致治疗效果打折和疗程的延长。

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且各不相同。目前考虑主要有以下方面原因[4]:①量效关系密切型:即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的发生与用药剂量密切相关,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氨硫脲、乙硫异菸胺、丙硫异菸胺有明显量效关系。这些药物的肝细胞毒性主要为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毒性作用的直接损害和间接损伤。②量效关系不密切型:即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的发生与用药剂量无密切关系。此型主要为药物过敏及特异质反应。目前认为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发生的高危因素包括:高龄、营养不良、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嗜酒、病毒性肝炎(包括病毒携带者或有肝病史)和重症结核病等。其原因:①老年人各系统生理均因衰老有不同程度的功能低下等问题,对肝脏毒性药物的代谢能力减弱,且老年患者的并发症较多可能是引起老年人群DILI发生率较高的原因。②营养不良缺乏蛋白质时,肝脏的保护作用减弱,药物及其代谢产物易对肝脏产生毒性。③原有HBV感染者,肝组织亦有潜在损伤,有肝炎活动者,肝组织肿胀变性,再化疗过程中肝细胞再度受到药物损害,双重损害可导致严重的肝坏死,甚至发展成爆发性肝炎[4]。④饮酒使谷胱甘肽的消耗增加,长期酗酒者,可能造成肝脏脂肪变产生药物毒性作用。对于有此类高危因素的患者,临床上主张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使用保肝药物,以预防药物性肝损害发生。

对于不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临床上常存在分歧。许多学者主张所有患者在抗痨同时均需积极保肝治疗,也有许多临床研究证实预防性保肝能够有效降低DILI的发生率。但也有不少学者反对在抗痨的同时予预防性保肝治疗。也有文献报道,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加用保肝药物并不能显著降低DILI发生率,与单纯服用抗结核药物比较无显著差别。他们认为:①由于抗结核药物引起的DILI机制复杂,预防性保肝治疗对药物及其代谢物直接导致的肝脏毒性也许有一定作用,但对于免疫特异质反应所致DILI的意义不大,因为抗结核药物及其活性代谢产物形成半抗原,与内源性蛋白质结合形成具有免疫原的自身抗体,激发抗体依赖的细胞毒反应和T细胞超敏反应,也可激发嗜酸粒细胞超敏反应,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2和γ-干扰素,导致肝细胞凋亡[5]。②保肝药物也有不良反应,且很多药物在肝脏中代谢,可能加重肝脏负担,如长期使用甘草酸二铵可出现高血压、血钠潴留、低血钾;联苯双酯的不良反应为黄疸,甚至加重原有的慢性肝损伤[6]。③此外有研究认为部分出现肝损患者属于适应性肝损害,在肝损发生后虽有肝脏病理改变,但肝功能可逐步恢复。本研究则支持无肝病基础的青年肺结核患者抗痨期间无需预防性加用保肝药物。张雷等的研究[7]也认为对HBsAg阴性的中青年肺结核患者加用保肝治疗保护作用不明显。

由于目前缺乏循证医学的依据,因此对预防性保肝治疗的争议仍不断,目前尚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严格随机对照研究,临床实验的可信度较低,难以推广。同时没有进行特定人群与一般人群的亚组分析,因此也无法确定是否在某些人群中预防效果更好。希望能尽快开展预防性保肝用药的多中心临床研究,为广大结核病患者预防性保肝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2):70~74.

[2]曾玲玲,周桂琴.药物性肝损害标准及其临床应用[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1,13(1):17~20.

[3]肖东楼,马玙.抗结核药品不良反应治疗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6.

肝病预防与治疗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内科;护理干预

作者单位:450007 郑州市中医院 原发性肝癌是指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癌变,是恶性肿瘤疾病之一,其死亡率位居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第三位,我国是肝癌的高发国家,肝癌的有效治疗及病情控制对提高患者生存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1]。我院依据文献,对原发性肝癌行内科护理干预,观察其临床疗效,旨在为护理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3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49~71岁,平均年龄(61.2±4.6)岁;患者中男22例,女9例;肝癌组织大小为3 cm×4 cm×4.6 cm~5 cm×5.6 cm×6.1 cm;11例患者有酗酒史。

1.2 诊断及纳入标准 全部患者均经CT及MRI影像学观察,并结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临床症状确诊,未出现严重转移。

1.3 方法 患者入院时详细了解患者过往病史,生活习惯等,评估患者目前身体健康情况,向患者讲解治疗情况及临床效果,注意对患者生活习惯进行纠正,尤其是有酗酒史患者应注意戒烟;在饮食方面,可建议患者饮食以高热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少食多餐;适当给予静脉滴注以加强患者机体抵抗力;黄疸患者给予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维生素K1,改善患者肝凝血功能,预防大出血。给予适当的保肝药物治疗[2]。

行常规检查,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况;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防止呼吸道感染;指导患者咳嗽、咯痰、呼吸等技术,严密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情况,注意并发症的预防。

给予患者适当心理护理干预,详细讲解治疗及医院相关情况,耐心解答患者疑问,消除患者因病情而出现的焦虑、恐惧等心理,注意与患者及其家属的交流方式与方法,及时有效地疏导患者,适当地引导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其达到最佳治疗状态,积极有效地配合治疗的进行,保证治疗的顺利。

患者出院后注意嘱患者合理进食,进食富含蛋白的食物,及新鲜水果;有酗酒史患者应提醒戒酒;要求患者保持愉快心情;保持排便通畅;注意服用护肝药物,定期行肝功能检查;注意预防血氨增高。

2 结果

经护理后,本组患者均获得有效治疗,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其中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经积极治疗后,均获得痊愈并出院。

3 讨论

近几年,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肝癌的临床疗效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也为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组研究中,选择31例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观察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在护理过程中,患者入院进除常规向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教、住院注意事项外,还应注意了解患者病情、病史及生活习惯情况,详细掌握患者病情,这是给予患者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的基础,可针对患者生活习惯情况给予一定饮食等方面的指导,可指导患者按少食多餐的形式进食;在情感上注意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密切观察患者心理情绪状态,在此注意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在患者心理疏导过程中,注意家属的配合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住院期间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及病情发展情况,对患者临床表现进行严密监控,注意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发热、肝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等均是肝癌治疗后的常见并发症,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热多为肿瘤内凝固性坏死而导致的吸收热所致,胃肠道反应主要是抗癌药物的毒副作用所引起,注意观察患者皮肤、意识状态等,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发现异常应立即告知医师[3]。

患者临床护理还应注意出院后的自我保健,指导患者保持乐观、向上的心理情绪,研究指出,良好的心态对于病情的延缓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饮食调节,保持保肝药物的应用,注意定时复查,以明确病情情况,做好进一步治疗工作。

总之,原发性肝癌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心理调节、饮食指导、注意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以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参 考 文 献

[1] 徐凤华.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护理体会.中国实用医药,2012,7(6):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