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肖邦护照

肖邦护照

肖邦护照

肖邦护照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一曲难忘》;电影音乐;钢琴教育;审美价值;教育价值

  影视作为视听结合的综合艺术,具有易接受性、娱乐性、受众广泛的特点。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音乐已经成为电影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精美的电影配乐不但增强了电影的艺术审美价值,也起到了传播和普及音乐艺术、提高受众音乐欣赏水平的作用。电影作为一种音乐教育资源,也吸引了钢琴教学工作者的极大关注。1945年上映的影片《一曲难忘》由查尔斯·维多执导,并获第奥斯卡最佳音响、最佳剪辑、最佳音乐等六项提名。影片是一部关于“钢琴诗人”肖邦生平的故事片,片中描写了19世纪20年代沙皇铁蹄践踏着肖邦的祖国波兰,肖邦流亡巴黎并取得事业成功,其后为援助在祖国浴血奋战的仁人志士他巡回演出筹资,直至劳累和病痛夺去他的生命。这部影片中的音乐、剧情与人物描写相结合,是钢琴艺术的极佳教育素材。影片配乐中大量引用肖邦的经典钢琴曲,使影片具有极高的音乐审美价值。并且,从学生审美与教育需求、增强学生对钢琴曲的理解与认知、培养学生高尚的艺术情操等角度上看,该影片也同时具有很高的音乐教育价值。本文从这两方面来探讨影片在钢琴教育中的应用。

《一曲难忘》引用了肖邦多部经典钢琴曲,如《降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E大调练习曲》《革命练习曲》等。片中情节与音乐的默契配合,使音乐在调动情感上的作用表现得更加突出,音乐有力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观众在欣赏影片的同时,得到了很好的音乐审美体验。

影片从片头字幕出现,背景中《降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奏起,这支乐曲是肖邦创作众多波罗乃兹舞曲中的一首,也是肖邦的代表作之一。该舞曲作为主题曲贯穿影片始终,在片中以各种形态多次出现,其磅礴的气势、铿锵的旋律契合了肖邦在片中爱国者、革命者的形象,歌颂了祖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片头音乐是《降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的一部分,其他部分在片中随情节发展得到了完整的演绎。肖邦流亡巴黎后,埃尔斯纳向出版商费耶尔极力推荐肖邦,可费耶尔却不感兴趣。这时悠扬的钢琴声从屋外传来,正是《降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肖邦的音乐得到了当时已经成名的年轻钢琴家李斯特的赞叹。邂逅的二人因音乐而惺惺相惜,背对背坐在两架钢琴前的二人形成合奏,由肖邦一手弹主音部而李斯特一手弹辅音部,二人在合奏同时分别腾出一只手从背后互握,完成了两位音乐大师初次见面的历史性握手。而乐曲在二人配合下奔流而出,极大地调动了观众的热情,亦加深了主题曲在观众心中的印象。该曲在肖邦首次巴黎音乐会上公演,当天他却收到了战友为掩护自己出境而牺牲的噩耗。在弹奏《降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时,肖邦仿佛看到了战友殷红的鲜血,悲愤的他难以继续演奏,迈着沉重的步伐离开了会场。音乐仿佛是为战友哀鸣,诉说着波兰人民在沙皇铁蹄蹂躏下的苦难。在肖邦与恋人乔治·桑隐居期间他对这支曲子不断修改,在与乔治·桑就革命问题争执时,这首乐曲被肖邦反复弹奏。在拒绝乔治·桑劝阻后,投身巡回演出的肖邦为祖国同胞的革命行动筹款,从罗马到柏林再到阿姆斯特丹……终于,在巴黎演出时,他最后一次弹奏《降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体力衰弱之极的他倒下了。《降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作为主题曲倾诉了肖邦对祖国的满腔热爱,也成为观众久久难以忘怀的一曲。

除了《降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影片中出现的《E大调抒情练习曲》也是广为人知的作品,在片中这段乐曲用来渲染肖邦和乔治·桑的浪漫的恋情。《E大调抒情练习曲》特别明显地表现出了浪漫派钢琴风格的基本特征——追求鲜明的色彩和丰富的感情,同时展现了客居法国的肖邦对祖国的深切思念之情。[1]在乔治·桑初次帮助困顿的肖邦时,这首爱情主题曲就为他们二人奏起。在乔治·桑的家庭音乐会上,乔治·桑和李斯特欺骗了在场的听众,在所有的灯烛熄灭的情况下,以肖邦代替李斯特演奏,优美的琴声使众人陶醉。在乔治·桑用闪亮的烛光把演奏者肖邦照亮后,掌声雷动,人们欢迎着这个天才。《E大调抒情练习曲》明丽的旋律伴随着相恋的二人在鸟语花香的乡间住所诺昂,他们二人形影不离,爱情滋润下的乔治·桑完全无法忍受失去肖邦,她极力反对肖邦的巡回音乐会,这里《E大调抒情练习曲》作为爱情主题的音乐与爱国主题的《降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交替响起,正如肖邦在国家与爱情之间的挣扎。

影片中另一首脍炙人口的乐曲是《革命练习曲》,是肖邦在去巴黎的途中得知华沙起义失败而作,就像一把利剑直指沙俄侵略者。《革命练习曲》第一次出现是在一位公爵的家庭音乐会上,肖邦看到沙皇派驻波兰的总督坐在宾客的上座,愤怒的他走到总督面前,义正词严地宣布:“我不在沙皇刽子手面前弹琴。”说完拂袖而去。《革命练习曲》恰在这时响起,乐曲如号角般的音响击打在侵略者的心头,接着滚滚如雷声般描绘了爱国之士风起云涌的斗争,继而是低沉的乐曲表现对革命形势的忧虑,但最后归于坚定的尾段表达了肖邦对革命终会成功的信念。这段乐曲在公爵的满座嘉宾惊愕无语的沉默气氛中喷薄而出,以排山倒海的气势冲击着观众的听觉,使肖邦的形象更加高大、丰满。此外,《革命练习曲》在影片中多次伴随着肖邦的战友出现,也体现出《革命练习曲》是为革命斗士而作。肖邦在公爵家庭音乐会弃演之后,惹来了杀身之祸,一筹莫展之际,战友伸出援手,帮助他离开波兰逃往巴黎,这时《革命练习曲》由低回渐强,象征着肖邦命运的峰回路转,在他成功逃离时乐曲达到新的高度,预示肖邦将要开始崭新的旅程。当肖邦巴黎首演获知战友牺牲的噩耗时,《革命练习曲》在背景中亦变得低沉,而在肖邦为祖国募捐的音乐会上,《革命练习曲》则像战友一样陪伴他,为祖国继续奉献着自己的力量。《革命练习曲》奔腾的旋律诠释了肖邦的革命热忱和坚定信心。可见,影片中的钢琴曲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适宜作为钢琴教学资源。

视听语言相结合的电影作为钢琴教育素材,还有利于解决对独立音乐作品教育的抽象性,更利于学生的接受。有调查显示大学生上网观看影视作品的占60%以上。作为最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最大众化的影视艺术,它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进行思想和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综合感知能力、提高艺术审美修养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因此,教师首先需要做的工作便是寻找到合适的电影素材,从学生的接受角度、审美习惯出发,选择经典的影视剧为教学材料,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一曲难忘》正是具有这样艺术教育价值的典型电影作品。

首先,这部电影从音乐到内容都十分契合钢琴学习者的审美要求与教育要求。该电影的主角便是世界著名的钢琴家,被艺术界称做“钢琴诗人”的肖邦。作为19世纪欧洲音乐浪漫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他把一生都奉献给自己热爱的音乐事业,并有大量优秀的钢琴曲留世,成为许多后来者学习、借鉴与欣赏的珍贵素材。影片《一曲难忘》向观众讲述的正是肖邦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和呕心沥血的艺术生涯。这对于每一个钢琴艺术的学习者来说,是最为合适不过的音乐启蒙教育。肖邦从一个出生于贫苦家庭、默默无闻的平凡人,历尽艰难,几经波折,依靠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勤奋与坚持,最终成长为人人敬仰的世界级钢琴大师。这一音乐世界的领路人,对于那些充满了音乐理想并为之奋斗的年轻人来说,具有很强的激励、引导与教育作用。音乐中的人生,人生中的音乐两者互相映照,令人感慨难忘。

其次,电影音乐与故事情节、演员的精彩演绎融合得丝丝入扣。很多曲目对于学生来说都十分熟悉,它们与特定的环境融合在一起,产生不同的艺术表现力与欣赏体验。如,肖邦在巴黎出版商费耶尔家里偶遇早已成名的李斯特。而此时,李斯特正弹奏着肖邦作曲的《降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并询问该曲作者。两个人因音乐而获得心灵上的相通,合奏了这一曲目。琴声节奏明朗,轻快,充满了友好、和谐与欢乐的气氛。而同样是这首曲子,当它出现在后来的音乐会上时,其情感与风格却大相径庭。那是正值音乐会当天,肖邦得知朋友为了掩护自己逃脱被捕而牺牲了性命。他悲愤、痛苦地在音乐会上弹奏了这曲被誉为“波兰精神”的《降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然而强烈的情绪淹没了肖邦的整个身心,使他一度不能自已而暂停演奏,曲风也从哀伤徒然变为激昂。最终,他留下未完成的钢琴曲,沉重离场。这些特定的场面,赋予了钢琴曲以不同的情感色彩,具有鲜明的人格特征,给人以不同的审美体验,进而使学生对音乐产生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认识。这部获得奥斯卡多个奖项的影片,对于教学接受者来说是一场难得的视听享受。整部影片洋溢着时而舒缓悠扬、时而激情迸发、时而沉静压抑的钢琴曲。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克服抽象音乐教学的枯燥与平淡。在电影衬托下,钢琴曲被赋予了鲜明的人格化特征,营造出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感性空间。

最后,这部电影对培养学生高尚的艺术情操也富有重要意义。教学钢琴、演奏钢琴,不仅是在进行一种高雅的纯粹艺术活动,而且也是在进行一种高尚的人格教育与塑造工作。[3]

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强调专业教学与陶冶学生的高尚的艺术情操相结合,对于学生的成长与事业的成功都具有关键性意义。在《一曲难忘》中,涉及此类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肖邦在成长过程中,始终将自己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怀有浓厚的爱国热情,他对敌人的恨与对知己、师长的爱都是如此强烈和真实。他面对“沙皇屠夫”无所畏惧,慨然拒绝为其演奏;为了支持同胞们的革命行动,他呕心沥血,为其募捐,直至生命终结。他用音乐作为自己的语言,将自己毫无保留地奉献给音乐事业和自己的国家、同胞。肖邦用自己的音乐实现了人生价值,也为其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与敬仰。影片所折射出这位伟大音乐家的精神力量,涤荡、冲击着学生心灵,使其感受到当音乐与高尚的品性结合在一起所生发出的无穷魅力。通过观赏该影片,教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和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对学生进行人格和爱国情感的教育,全面提高音乐专业学生素养。

影片《一曲难忘》不仅体现出丰富的音乐审美价值,更具有突出的音乐教育价值。观看《一曲难忘》使学生在受到良好的音乐熏陶同时,产生对钢琴音乐的认同和激发学习钢琴的强烈兴趣。本文仅以影片《一曲难忘》探讨了电影在钢琴教育中的作用,以期对丰富钢琴教学手段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大麟.影片《一曲难忘》中的肖邦和他的音乐[J].当代电影,1998(03).

[2] 李淑银.影视资源与大学生美术教育[J].电影文学,2010(17).

肖邦护照范文第2篇

整篇文章就如同一部交响乐。

文章开头的1、2两小节可以视为这一交响乐的序曲,作者的起笔似乎是漫不经心的,“热那佐瓦沃拉。一百多年前以前,弗雷德里克·肖邦的摇篮就放在这儿的一间小房子里。”这就奠定了全文的的一个基调:缅怀。接下来作者以平实而略带深沉的语调,以故园曾有的“宫殿式的豪华府第”、“富丽堂皇的建筑群”,“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与“唯独留下一座简朴的小屋,一幢小小的房舍”进行对比,在貌似平静的叙述中披露了一个值得人们思考的事实,那就是“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然而肖邦的“小屋”何以得以幸存?“一定是受到了什么光辉的照耀或是某位神明的庇护”,这“光辉”、这“神明”自然是波兰人民,他们对肖邦倾注着满腹的爱,唯有这样的一种柔软的东西坚不可摧。序曲的最后作者用抒情的语调,昭示了“小屋”非同寻常的意义,这一伟大艺术家的“摇篮”,而今已成为“波兰人民所能享有的最珍贵的古迹之一”,成为“波兰人朝拜的圣地”,“举行精神宴会的殿堂”,乃至世界各地的艺术家都把造访这里,“看成是自己一生的夙愿”。

由此,作者揭示了文章第一个层面的意蕴:故园因人而存现。

文章的3—8小节,可以将其当作交响乐的第一乐章。第一乐章是以慢板为主,作者先是以舒缓的语调,饱含深情地赞颂了肖邦音乐作品的“博大精深”,肯定了他的音乐是“世界文化的不容置疑的组成部分。接下来强调艺术创作的一条定律:“艺术家跟陶冶他的景物之间的联系比一般人所想像的要紧密得多”,特别是“孩提时代”对故土景物的印象,会半自觉或完全不自觉地出现在作品中。借此引出肖邦音乐的色调与其故园景物色调的联系。在此,作者叙述的节奏快了起来,特别是描述故园四季景色的文字,明快而轻盈,故园的春天有怒放的丁香呈现出一片紫色,夏天有欣欣向荣的树木青翠一片,秋天是遍野的金黄,冬天则是白雪覆盖,粉妆玉琢。没有“招摇的俏丽”,却具有着朴素、淡雅、持久、深沉的特点,而这物象的特点又渗透在肖邦的音乐作品里,成就了他音乐中幽远而深邃、宁静而安详的“蔚蓝的色调”,这样的色调又与波兰的景色相一致。

这一乐章,可以把它看成复调音乐,两个层面的意蕴同时展开:一是人因其音乐而不死,一是音乐因渗透着故园的元素而丰厚。

文章的9—12小节,是交响乐的第二乐章,可以将其视为如歌的行板。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调,叙述了肖邦对故园的缱绻之情。青春年少时的肖邦,总是经常带着他心爱的妹妹一起探望故园,他“总爱坐在这小河边,坐在小桥旁的这棵大树下”,“总要走这条遍植垂柳的普通小道”;年青时代的肖邦浪迹天涯前,还“专程从首都来到这里,跟故园告别”。无论是故园的茅舍、小桥、流水,还是秋日,他一样都怀着“无限依恋”。在肖邦的心目中,“这小小的庄子就是整个祖国的象征”。即使是他身处他乡,眼前也总是“浮现出了故园的景色”,耳边也总是回荡起在故园“听见过的歌”。“我怀念我的家,我的母亲,我的姐妹……”肖邦写给友人的信,平添了一种悲音。故园的一草一木都流进他的血液中,也融进了他的音乐里。他内心深处的“万种离情”、“一怀愁绪”都被他净化在音符中,即使是“关山阻隔”,即使是“命运多舛”,也无法割断这绵绵悠长的情思。“倘若此刻我们听到,或者亲自弹奏伟大作曲家临终前的最后一组玛祖卡曲,我们必能从中听到昔日国内歌声的淡淡的旋律。”沉重的语调又强化了这种悲音的力度,读之无不让人动容。

第二乐章的意蕴是第一乐章“音乐因渗透着故园的元素而丰厚“的深入展开,强调了肖邦音乐中的“祖国的旋律”、“祖国的音响”。

文章的13—19小节是第三乐章,可以将其看成快板。作者由既往的回忆重新回到现实,回到“肖邦之家”。这里有肖邦的音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流”,于是全世界各地的人向“清流”涌来,他们不仅仅是“为取得一瓢饮,为分享这馨香醉人的玉浆”,更是为了“表示对这圣地的敬意”。就连世界上最为杰出的钢琴家都把能够在这里弹奏一曲肖邦的作品“引为莫大的荣幸”。那些挤满在房前屋后的听众,他们则在肖邦的音乐中或领略到“无限美好的世界,或引发起“甜蜜的回忆”,获得“莫大的精神享受”。而在波兰沦陷,肖邦的音乐成了违禁品之际,依旧有一些人会偷偷摸摸去演奏、去听肖邦的音乐,他们从肖邦的音乐中感受到“自己祖国文化的伟大”,汲取了“无法窒息”的“民族精神”。

16小节可以看成是快板中的小插曲,就是德居斯太因侯爵对肖邦说过的一段话:“我听着您的音乐,总感到是在同您促膝谈心……我接触到您身上那点最美好的东西。”肖邦身上“那点最美好的东西”是什么呢?有个故事可以形象地说明这一特点。华沙起义失败后,肖邦一直居住在巴黎。有一天,肖邦与李斯特、希勒在波兰贵妇人吾斯汀家里会面,他们就音乐中是否有民族的意识争执不休。于是,吾斯汀建议三人分别演奏肖邦的《波兰舞曲》,来感悟音乐中是否有民族的意识存在。希勒是主张“绝对音乐”的作曲家,他先以严谨、纯熟的技巧演奏了《波兰舞曲》,可除了准确严谨,其他什么也没有。李斯特知道肖邦这首曲子是为被瓜分了的波兰而作的,于是在他的演奏中有枪声和奔马,有恐怖和死亡,有妇女和儿童的啼哭,有志士绝望的呼叫。一曲奏毕,希勒深为音乐所感动,吾斯汀、李斯特和肖邦则泪流满面。肖邦沉默了良久,“不是这样的”,他对自己说。于是钢琴在肖邦的演奏下,出现的是波兰的阳光,以及阳光下的村庄、牛羊;田野里到处开放着鲜花,村庄里到处是嬉戏的孩子;还有幸福的村民在假日里吹着笛子在舞蹈。当肖邦的身心全然进入音乐的境界时,他喃喃自语:“波兰还没有灭亡!”在场所有人无不为肖邦音乐中营造出来的特别意境所感染,脸上泛出会意的红光。

可见肖邦身上“那点最美好的东西”就是“民族的精神”,而这一精神的内核是对波兰未来一定会灿烂辉煌的坚定信念。正是这样的一种信念,让波兰人走过了黑暗的昨天。这样的一种信念,还将引领波兰人走向更加光明的明天。因为肖邦的音乐已成为“民族的最坚韧的纽带”,成为“民族精神的支柱和基础”,“渗透进了民族的最深层”。

由此,第三乐章的意蕴也得以最为充分地展现:音乐因其渗透了民族精神而传响。

文章的最后20—27小节是终曲,也是最为华美的乐章。这一乐章重新回到了慢板。因为有了前面几个乐章的呈现,这部分的语调更为抒情。作者似乎是漫步在故园的四季,静听着肖邦的音乐,于是故园四季的美景便与肖邦的音乐融合在了一起。

春天,栗树初发的新叶连接成一派嫩黄色,悬挂在屋顶的上方;而粉红色的樱花,则轻扬在庄园的上空,一切是这样的清新而柔和,让人极为自然地联想到肖邦作品中最为温柔和轻盈的曲子。

夏天,水面上盛开的睡莲白色和黄色相间,清澈的河水摇动着睡莲的倒影,阵阵幽香悄然袭来,让人仿佛听到肖邦那些最成熟的作品;河边排列得整整齐齐,有条不紊的银灰、淡紫的树干,又宛如让人听到肖邦的f小调叙事曲的开头几节;而花园里那簌簌的声响,正是肖邦音乐中悠扬的旋律,清丽的和声。

秋天,是乡村婚嫁的季节,置身在金黄的树冠下,寂静的草坪上,脑海里便会浮出《玛祖曲》的旋律,想见那男男女女成双成对的轻盈旋转的舞蹈;而当漫步于花园的林阴小道,踏上雅致的小桥,听到落叶在脚下沙沙作响,则让人更多的想到肖邦的忧伤的奏鸣曲结尾中令人难忘的三重奏,那是肖邦身居异乡,心系故园的“深沉的郁闷”。

冬天,白雪茫茫,花园里树木挂上了水晶般剔透的冰凌,偶尔会传出银铃样的清脆的响声。一切都归于“无边的静寂”,就连那屋舍也“安然入梦”。然而也正是在这样“静寂”的、“一切都成为往事了”的冬天,会让人真切透彻地感受到肖邦的“音乐长存”,肖邦永远和人们在一起,同人们“促膝谈心”。作者叙述的语调,此刻显得格外的舒缓和从容,营造出来的是一种安详静谧的氛围,传达出来的却是一种回归平静后的思绪,而这也正是作者造访肖邦故园所认知的“最美”。

文章就此作结,意蕴也随之彰显:肖邦的音乐长存,肖邦崇高的文化人格常在。

肖邦护照范文第3篇

在欧洲历史进程中,玛瑶卡举足轻重。500年玛瑶卡为古罗马统治,300年被阿拉伯占领,后维金格海盗入侵……各路宗教文化轮番较量。史前期遗址,古罗马文明和废墟,阿拉伯的瑰丽风情,拜占廷曾经的辉煌,面海临风的贝尔维古城堡,庄严巍峨的中世纪大教堂……几千年盛衰沧桑瞬间定格,俨然一座精美的欧洲历史露天博物馆 。

早在19世纪,玛瑶卡已是欧洲度假胜地。现在,每年来这个不到88万居民的岛屿观光旅游的人数不下2000万。

画家的天堂

清晨,在鸟啼莺啭声中醒来,拉开窗帘,天空一片湛蓝。按照计划,第一个观光目标是龙岩洞(Cuevas del Drac)。

一路上随心所欲,走走看看,玩玩歇歇。时不时能看见路边地头的石墙后面一簇簇长得肥肥胖胖的仙人掌,还有浑身尖刺的仙人棍,有的高达十几米,给这里带来了非洲的气息,19世纪就有人把玛瑶卡称为“欧洲的小非洲”。改良过的金属风车被漆上不同的色彩,散落在田野中、道路旁。

玛瑶卡也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地方,土地肥沃,绿油油的橄榄树,果实累累的杏仁树,橘黄桃红,真是种什么长什么,没耕种的地方也长满了各种野生植物。这里曾经还种过不错的水稻品种,直到20世纪60年代,稻田才和玛瑶卡其他40%的土地一道被划为自然保护区。

走在玛瑶卡,到处都是鲜明的色彩对比,空气中流动着一种透明感,让人不由想起法国女作家乔治·桑说过的一句话:这里的确是画家的天堂。

龙岩洞的惊喜

龙岩洞,顾名思义,洞里原本应该藏过龙。根据玛瑶卡一个古老的传说,这个洞里曾经有过神秘的宝藏,看守它们的卫士正是一条巨龙。龙岩洞是玛瑶卡岛上最大、最古老的溶洞,为了躲避海盗的侵袭,当地人以前曾在洞内藏身。

沿着窄窄的通道缓缓前行,两边钟乳林立,茁壮的石笋破土而出,接顶的石柱巍然屹立。在并不十分明亮、却恰到好处的灯光映衬下,质感逼真的石幔就像厚重的丝绒帷幕,层层叠叠,仿佛在等待名角儿的闪亮登场;四处盛开的石花又像一群调皮的娃娃,交头接耳,簇拥在一道叽叽喳喳……真是鬼斧神工,天造地成。

在这里,没有人员讲解,游客可以独自欣赏,让想象的翅膀给这些千万年历程中走出来的奇石怪壁赋予各种生命的内涵。

龙岩洞共有12个自然大厅,在其中最大的一间大厅内布置有一排排长凳,长凳前面是依石而建的铁栏,栏杆下面是一湾绕岩穿洞的海水湖,岸边静静停靠着三两只白色的小船。显然湖面就是即将开始演出的舞台。这个石厅容得下上千名观众。来时就听说里面有音乐会,但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会是如此美妙的场景:深邃的石洞里藏匿着一泓清澈见底的海水湖,湖水温度常年保持在20℃左右,因为是一个名叫马泰的法国科学家发现了这个湖,所以就将其命名为马泰湖。根据有关资料,这个马泰湖也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岩洞海底湖了。

音乐会开始了,湖里的岩洞被和谐的灯光照得透明,大厅里渐渐沉寂下来。停靠在岸边的小船不知何时已悄悄划走。

据解说员介绍,音乐会的曲谱是马泰本人特意为这个海底湖谱写的。随着悠扬的琴声,一叶轻舟向观众驶来。船上有一架精制的风琴,一位金发披肩的紫衣女子坐在一张椭圆形的丝绒琴凳上,那古典抒情的音乐正是从她那修长灵巧的十指下流淌而出的。为她伴奏的是穿着黑色礼服、白色衬衣领下打着紫色领结的一个小提琴手和一个大提琴师。

不一会儿,远方驶来另外一只小船,接着又是一只……闪亮的灯盏点缀着船头和船边,把3只轻巧的船儿装扮得如同天边的新月。

乐声渐渐远去,小船也消失在湖的那边……

没有世界级的音乐大师,没有顶尖的音响技术,更没有豪华的演出大厅;但这里有着最浪漫的音乐家、最自然的舞台布景和最虔诚、最陶醉的观众。

在玛瑶卡的一个冬天

午后的秋阳给古老的巴尔德莫萨(valldemossa)小城的街道披上一层金纱。斑斓的阳光穿透过深浅不一的梧桐叶,如玉一般透明。

与玛瑶卡其他城市和风景比起来,巴尔德莫萨,这个海拔只有420米、人口不过1350人的小山村是那么微不足道;但这并不影响它成为玛瑶卡最引人注目的游览胜地。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日本天皇夫妇,还有许多当代名人,都曾到此一游,就连好莱坞大明星道格拉斯也慷慨解囊,在当地开办了一家介绍玛瑶卡的电影博物馆。

巴尔德莫萨之所以如此引人关注,除了风格独特、历史久远的教堂,更重要的原因是,波兰音乐家肖邦和法国女作家乔治·桑曾经在这里共同度过一个浪漫又艰难的冬天。

1838年11月8日, 28岁的钢琴演奏家和作曲家肖邦与乔治·桑及其两个孩子从巴塞罗那来到玛瑶卡度假,他们在卡尔图哈修道院里租了几间房子,度过了一个冬天。

正是在这里,乔治·桑一边对已出版过的《莱莉娅》进行修改,一边写作和构思新的小说,并且完成了她的重要代表作之一《魔沼》的草稿,其中采用的很多历史和宗教背景素材都来自于这次的玛瑶卡之行。

在玛瑶卡期间,肖邦不仅修改了以前的部分曲目,还接连写出了几首新的钢琴曲,诸如玛祖卡舞曲、谐谑曲、序曲等,收获颇丰。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那首《雨滴》,后人评价它是肖邦作品中最迷人、最浪漫的乐曲之一。有人甚至说,是玛瑶卡成就了肖邦,使他获得如此美丽浪漫的灵感。许多音乐评论家纷纷称赞肖邦在玛瑶卡的作品胜过其他作品,因为那种难以言喻的内在和谐与宁静被抒发得淋漓尽致。

肖邦护照范文第4篇

电影《钢琴师》根据波兰钢琴家瓦拉迪斯罗·斯皮尔曼(Wladyslaw Szpilman)的自传体小说改编。影片讲述了二战期间,一位天才的波兰犹太钢琴家,四处躲藏以免落入纳粹的魔爪。他在华沙的犹太区里饱受着饥饿的折磨和各种羞辱,整日处在死亡的威胁下。他躲过了地毯式的搜查,藏身于城市的废墟中。幸运的是他的音乐才华感动了一名德国军官,在军官的冒死保护下,钢琴家终于捱到了战争结束,迎来了自由的曙光。这部描写二战时一位波兰犹太艺术家幸存经历的电影《钢琴师》,风靡了欧洲,震撼了美国。它被法国、英国电影协会评为“年度最佳影片”,并获坎城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它又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剧本改编等三个重要奖项。影片取得成功有好的故事情节、演员精湛的演技等是一方面,背景音乐的烘托在其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电影在音乐的选用上可谓是别具匠心,不仅仅是选用了肖邦的部分钢琴曲,还运用了波兰钢琴家瓦拉迪斯罗·斯皮曼演奏的肖邦玛祖卡舞曲录音。可见导演在影片的制作上下了很大的工夫。电影中的《g小调第一叙事曲》《降 E大调波兰舞曲》《升 c 小调夜曲》更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电影《钢琴师》中钢琴音乐的运用

钢琴音乐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钢琴音乐在电影中是极其活跃的因素,是情节内容与情绪范畴的产物,反映着多维度空间艺术的历史走向。钢琴背景音乐在音色上虽然没有弦乐群那样丰满,但其音乐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不容小觑。钢琴音乐在塑造人物内心活动的细节上可谓是最好的选择。在电影中钢琴音乐的运用非常广泛,可以搭配多种影片风格。可以说钢琴音乐是连接观众和电影主题的重要纽带。电影钢琴音乐不是空洞、单调的声响,其内在价值丰富、感情充沛,在无数优秀的影片中都有钢琴音乐的身影。影片《钢琴师》中的钢琴音乐塑造着主人公瓦瑞和德国军官的心理变化和人物形象,可谓是钢琴音乐在电影中成功运用的典范。影片中的一个个镜头与钢琴音乐交融在一起,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充分展现了钢琴音乐的魅力。影片中三段肖邦钢琴曲的运用更是惟妙惟肖,其不仅仅加强了影片的戏剧性,更加突出了影片的主题。

(一)《升 c小调夜曲》在故事情节中的运用

影片一开始,讲述的是1939年的华沙。德国纳粹进攻华沙,主人公波兰犹太钢琴家主人公瓦瑞在电台演奏肖邦的《升 c小调夜曲》。炮火声将这美好的氛围打断,波兰宁静的生活也被摧毁,炸弹落在电台附近,路人纷纷逃窜,主人公不得不中断了演奏。夜曲的特点就是高声部优美,低声部以和声伴奏作为织体,富于歌唱性。《升 c小调夜曲》是紧缩再现的复三部曲式,整部作品哀伤忧郁的情绪贯穿始终。这里混乱的场面加上这首《升 c小调夜曲》,更加增加了影片的凄凉之感,突出了“战争毁灭了人性”这个电影的主题。人们在这样的场景下听到这首钢琴曲,不免感到悲伤。影片在选择这段音乐的时候经过了精心的设计,选用了亚怒什·奥莱依尼查克(波兰钢琴家)演奏的录音。

在此后的日子里,由于战乱,主人公瓦瑞不得不卖掉了钢琴,被迫无奈搬进了犹太区。为了生存主人公瓦瑞只能在一家酒馆里弹琴谋生,但是德国人的迫害步步升级,主人公瓦瑞全家只能进入集中营。后来主人公瓦瑞在朋友的帮助下,终于逃出了集中营。但是他的境遇并不好,一直是苟且偷生、东躲西藏,十分凄惨。主人公瓦瑞感到了无助,他只能借助钢琴凌空的无声弹奏来抚慰自己的忧伤。

(二)《降 E 大调波兰舞曲》在故事情节中的运用

肖邦《降E大调华丽的大波兰舞曲》作于1830~1831年,呈献给狄斯特男爵夫人。分为流畅的行板和波兰舞曲两部分:行板部分令人想起悠闲安静、轻快的小舟滑行在点点鳞光的湖面上,偶尔有岸边的倒影,然后小舟又继续滑行。波兰舞曲部分为3段体,扩大的尾声好像是第四段。第一段,第一主题降E大调、降B大调;第二段,由降E大凋转 F小调、G小调而回归E大调,副主题降E大调、C小调;第三段为第一段重复。

主人公瓦瑞的朋友帮助他找到了一个藏身地,在这里正好有一架钢琴,他坐到钢琴旁开始演奏《降 E大调波兰舞曲》,这是这首乐曲在影片中第一次出现。在肖邦的波兰舞曲中《降 E大调波兰舞曲》可谓是最大型的、最成熟的一首作品。它的伴奏形式是管弦乐伴奏,乐曲的开始就决定了其鲜明的特色:明朗乐观。此时的主人公出现了幻听,他沉浸在音乐之中,仿佛庞大的交响乐队正为其伴奏。这个场景的画面与音乐的交融显得非常浪漫,加上这首《降 E大调波兰舞曲》明朗乐观的风格,表现了此时的主人公向往美好和自由的心情。

《降 E大调波兰舞曲》第二次出现是在影片的结尾部分,波兰人民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乐队奏起了号角般的旋律,阳光普照大地,在这里,主人公坐在钢琴旁,在金碧辉煌的音乐厅舞台上演奏起了《降 E大调波兰舞曲》。交响乐队的烘托使得这首乐曲更加震撼,表达着人们取得胜利的喜悦和自豪。这首乐曲的明朗乐观基调,更预示着人民的心声:让战争远离人类。《降 E大调波兰舞曲》在表现主人公的情绪以及深化影片主题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g小调第一叙事曲》在故事情节中的运用

在废弃的楼房里栖身的主人公瓦瑞听到了德国纳粹兵的讲话及汽车的鸣笛声,他吓得躲到了阁楼。此刻楼下竟然响起了钢琴声,音乐运用的是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这时的主人公瓦瑞有些按捺不住,他也饿得不行了。于是准备下楼,但是出现了意外。他不小心将罐头掉到了地上,当他捡起时一个德国军官站在了他面前。主人公瓦瑞在集中营经历了很多磨难,他深知遇到德国兵的下场,这个场景观众们都为主人公瓦瑞捏了一把汗。但是戏剧化的一幕却出现了,德国军官却成了主人公瓦瑞的救星。导演在设计这里的场景音乐时,偏偏采用的是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柔板,而且是德军军官在到达了这所房子时弹奏的。可以说是无巧不成书,主人公瓦瑞遇到了一个喜欢音乐的德国军官,自己的钢琴艺术救了自己的命,这就是电影的戏剧性色彩。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的运用体现了当时的德国士兵也渴求 心灵暂时的安详和平静。这段钢琴音乐的柔和,细腻表现了一位军官的内心情感,与当时残酷战争的场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月光奏鸣曲》在这里的运用也在预示主人公瓦瑞将不会有生命的危险,如果背景音乐换成了欢快的奏鸣曲将会又是另一番的景象。

导演正是通过巧妙地运用钢琴音乐表达了电影的内容,不用台词也能让观众心领神会,这就是电影音乐的妙处。主人公瓦瑞在德军军官面前承认自己是一位钢琴家,可能也是钢琴的原因,音乐无国界,音乐无距离。也正是这样主人公瓦瑞才有了生的希望。

主人公瓦瑞坐在钢琴前时,他忘却了一切,所有的恐惧全部抛在了脑后。那个胆小怕事的主人公瓦瑞不见了,他变得坚强了起来,他扶着钢琴,多年的痛苦磨难、多少的战火纷争都通过《g小调第一叙事曲》表现了出来。肖邦的叙事曲,是受了波兰革命诗人密茨凯维支的叙事诗的启发而创作的。《g小调第一叙事曲》是肖邦最为著名的一首《叙事曲》。《g小调叙事曲》两手齐奏一个庄严的曲调,开始是缓慢的引子引出。这首钢琴音乐就是像在讲故事,把我们带进了悲壮的史诗中去。这首钢琴曲的主题是一个典型的叙事性主题。乐曲的开始处是一个余音袅袅的音调。音乐内容表现得很丰富,沉着而忧伤的旋律,仿佛就是主人公瓦瑞内心的独白,时时发出叹息的声音。这段钢琴曲本身的特色就是在讲述一个被奴役的民族的苦难的历史。乐曲的不断发展到了连接部,他把第一、第二主题连接起来。这里有一个短促的音调,表现了主人公瓦瑞焦急不安的情绪。乐曲的第二个主题却是另外的一种情绪。充满抒情气息、明朗、温和,整部作品的跌宕起伏也充分表现了主人公瓦瑞内心的变化,对整部影片的故事情节烘托起了重要的作用。

主人公瓦瑞在这里选择演奏《g小调叙事曲》也是在表达自己的反抗心理。影片在这里选择运用肖邦的音乐也是为了体现主人公瓦瑞的爱国之情。肖邦是主人公瓦瑞本民族的骄傲,也充分体现了这位胆小的钢琴家也有伟大和坚强的一面。影片在这里如果不选用肖邦的作品而去选用德系音乐家的作品,会使得全片的魅力大打折扣。主人公瓦瑞坐在钢琴前那短短的那一刻决定选择肖邦的《第一号叙事曲》,正是表示其爱国的重要特征。作为影片的导演在这里的精心设计也是为了表现主人公瓦瑞已经决定选择反抗。主人公瓦瑞也知道选择这首钢琴曲可能会被德国人打死,但是他还是选择了,正迎合了影片所要表达的主题。

三、结 语

反法西斯的战争结束了,主人公又回到了电台,继续录制之前未完成的肖邦的《升 C小调夜曲》录音。这时的音乐和之前开场时的音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战争结束后又一次出现这首作品,仿佛就是电影的主题再现。完美地使影片开始时被迫中断的演奏得到衔接,充分表明影片的统一性。也可以说整部影片就是一部优美的奏鸣曲,曲式结构迎合了影片的发展,通过展开部又回到了“呈示部”。 《升 C小调夜曲》的再现并不是简单意义的重复,而是对故事情节的升华。主人公的人生悲惨经历,启示我们要热爱生活、珍惜和平。主人公那双从德国军官手里接过面包果酱的手,那双捧起漂着死蚊虫的水送向嘴边的手,那双被严寒冻僵的手,那双扒开冒烟残墙的手,那双被砖头磨出老茧的手,再次演奏起肖邦的美妙音乐。音乐化作了力量,驱走一切灾难。

电影《钢琴师》整部电影的配乐蕴涵强烈的民族情结,影片的主旨就是想体现反战、反压迫的情绪。影片中主人公曲折的人生经历与肖邦的音乐相得益彰,肖邦的钢琴曲用在这里更是锦上添花。《g小调第一叙事曲》《降 E大调波兰舞曲》《升 c 小调夜曲》这几首肖邦钢琴曲的运用深化了影片的内容,渲染了影片的气氛,加强了影片的戏剧性,突出了影片的主题。

[参考文献]

[1] 邹丽.浅论钢琴音乐在电影艺术中的运用[J].电影文学,2011(04).

[2] 田文.《钢琴师》:用音乐寻找人性的光辉[J].写作,2003(21).

[3] 阎美萍.战地琴曲:《钢琴师》[J].当代电影,2003(03).

[4] 孟中.生命体验与人性思考——影片《钢琴师》的剧作分析[J].电影艺术,2003(06).

[5] 张智华.战时心灵的演奏——评析《钢琴师》[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02).

肖邦护照范文第5篇

就在李云迪离场后不久,因参加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而走红的帕尔哈提和他的酸奶乐队为现场观众带来了别样的流行音乐体验。对于18岁就在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上击败93位对手的李云迪来说,这种“跨界”早已司空见惯。出道多年,李云迪正在努力平衡商业与艺术,从而实现自己推广古典音乐的夙愿。

很不凑巧,李云迪生于这个时代,包括这位钢琴家所钟爱的古典音乐在内的整个音乐产业,正遭遇互联网的冲击。即便是在版权意识浓烈的欧美市场,实体唱片业近年萎靡不振。对古典唱片而言,冲击百万销量在互联网时代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对于食物,李云迪是挑剔的,一如他对于古典音乐的某些坚持。但是,在一个变革的时代,钢琴家李云迪在求变,甚至颠覆从前的自己。

音乐的裂变

“我今年的演出,在中国有30多场,全球大约100场,最近几年差不多都是这个数字。”记者面前的李云迪,略带倦容。

刚刚“出道”的时候,多数时间李云迪只是跟着老师阿里.瓦迪学琴,在汉诺威过着简单朴素的学生生活,那时他每年的演出仅60场左右,这个数字远低于另外一位年轻钢琴家郎朗超过百场的演出场次。

“即便是一些繁重的演出期间,我也会保持每天三四个小时的练习。”李云迪说,高效快节奏的生活也让他可以迅速进入状态――在需要和一些大编制管弦乐团的合作演出中,他只要在演出前排练两三次就可以产生默契。

李云迪坦言,喜欢把生活和巡演完整分隔开,每年集中一段时间和精力去巡演,然后再用一段相对完整的时间来学习、沉淀或调整状态,“我不喜欢零散碎片化的时间,就像我不喜欢弹奏几分钟的片段小曲,我喜欢演奏有完整性和延展性的大型作品,比如30分钟的李斯特的奏鸣曲,舒曼幻想曲。”

但是,碎片化,正是当下互联网时代的特色之一。互联网的介入,也让整个音乐界的业态发生巨变。版权保护的缺失,使原本愿意为音乐买单的消费者被互联网分流,这让单纯录制唱片成为一个“赔钱”生意,倒逼唱片公司将商演当做音乐产业“变现”的最有效途径。

移动互联网带来的网络碎片化,令传统音乐感到尴尬。由于正版音乐下载价格很低以及版权保护的缺失等问题,传统唱片公司索性让音乐资源成为免费产品,利用社交网络进行病毒式营销,成为红极一时的现象级音乐产品,然后再通过演出、周边产品授权以及商业代言等方式来变现。

比如,2012年 韩国“鸟叔”就通过YouTube上传了《江南Style》的MV,迅速拨动了全球娱乐的Style频率,连向来以严肃形象示人的联合国秘书长、美国总统都争相模仿。而为了网络传播,传统唱片公司也做出妥协,放弃了MV版权,人们可以任意山寨《江南Style》,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移动互联网也给李云迪这种古典艺术家提出了新的挑战,毕竟以往所看重的版权保护极有可能被瓦解掉,取而代之的是互联网上的疯狂恶搞和调侃。“只要能帮助我推广古典音乐,我并不排斥用一些全新的方式,毕竟古典音乐的内核是不会发生改变的。”李云迪表现得很坦然,“我的下一张新唱片仍然会是古典作品。”

在肖邦之外

今年10月,波兰文化和国家遗产部公布了第十七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的评委名单,李云迪当选为大赛评委。14年前,李云迪夺得空缺15年的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冠军,一战成名。然而要从世界顶级钢琴比赛的冠军成长为世界一流钢琴家,并非一路平坦。纵观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历史上那么多第一名,最终能够沉淀下来并为人所铭记的屈指可数。

古典音乐的琴谱通过表演者的不同理解而散发出独特的魅力,李云迪说,“原创是肖邦、贝多芬这些大师,我们只是通过自己的理解来诠释出不同的境界。”

这位钢琴家也试图证明,除了钟爱的肖邦与李斯特,自己在音乐的探索上会有更多的可能性。他已经在全球发行了14张唱片,涵盖巴洛克时期的斯卡拉蒂,古典派的莫扎特、贝多芬,到现代古典音乐家普罗科菲耶夫,以及像《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保卫黄河》、《彩云追月》这些大众耳熟能详的中国作品。

为了进一步拓宽李云迪的市场空间,他的经纪团队决定通过跨界的方式导入来自流行音乐市场的“流量”,从而在互联网时代提升这位钢琴王子的关注度。

李文伟从2013年开始担任“云迪音乐”CEO。此前,这位香港人曾任职环球唱片、百代唱片、金牌大风文化传播公司,对于音乐市场的风吹草动有着敏锐的嗅觉,他的加盟让李云迪的经纪活动变得更有条理。

在李文伟的操盘下,李云迪在第15届台湾金曲奖颁奖礼上与周杰伦四手联弹《土耳其进行曲》――周杰伦负责右手,李云迪负责左手。“我们可以让那些听流行音乐的年轻人也来听听古典音乐。”李文伟对《21CBR》记者表示。

而在此后的2012年央视春晚上,李云迪更跨界演绎了钢琴版《金蛇狂舞》,演出结束后,李云迪更新微博,演出照片,并为大家送上龙年祝福。这条微博引来无数网友的关注和疯狂转发。据统计,这条微博在短短几天内被转发13万7千次,创下2012年央视春晚微博转发量的最高纪录。同时,李云迪的微博粉丝数量也暴增13万。

实际上,与现实生活里斯文谨慎的形象有些不同,李云迪在网络上表现活跃。10月7日生日当天,他在微博上传了自己的半裸健身照,被无数网友疯狂转发。“去到每个演出的地方,钢琴和健身房一样,都是标准配置。”李云迪说。

“云迪的微博都是他自己来写,我们只是帮他拍照和提供一些好的图片素材,比如健身这种照片,我就不知道他会发出来。”李文伟指着桌子上的微单相机和iphone手机说,“像他这样的艺术家懂得爱惜自己的羽毛,不会像一些刚出道的流行艺人难以自律。”

破局

在唱片行业打滚30多年的李文伟,用“默契”来形容与李云迪之间的关系。2000年李云迪在波兰获奖之后,2001年时任职环球唱片的李文伟就帮他打造了第一张唱片。2012年5月,李云迪重回环球唱片,从当年的青春偶像转向更深层次的音乐本身。

李文伟团队对李云迪的定位很简单,“保持一个古典音乐家的形象”,再配以国际性的团队来协助其工作。李文伟坦言,“要改变一个流行艺人很简单,但是艺术家有自己的个性。”

中国古典音乐市场的发展,正以不输于这个国家的GDP增长速度一样令世界震惊,三千万琴童仅从数字上就秒杀所有其他国家,而李云迪与郎朗正在用他们的努力让这个数字每年稳步增长。近年李云迪频频到二三线城市演出,并自我定义为音乐的传播者。他热衷于参加一些琴童音乐会,并希望通过自身的演奏和指点琴童,影响热爱音乐的孩子和家长。

古典音乐迫切地需要中国市场,而李云迪与郎朗无疑是帮助古典音乐打开局面的最佳名片。“除了李云迪和郎朗,恐怕在中国也只有马克西姆可以保证演出票房了。”星外星品牌商务总经理黄勇说,他将操刀李云迪在今年底广州国际音乐节的演出。

与以往不同,为了追求最大的推广效果,李云迪的团队决定在广州的天河体育馆内进行演出,放弃以往在音乐厅内举办的形式。“在体育馆内演出,会拉近我和观众的距离,让大众觉得古典音乐并非如此陌生。”李云迪表示自己在选曲上,除了肖邦和李斯特的作品外,还会加入一些更让大众所接受的作品。

实际上,演出空间的转变并非李云迪的一时兴起,与李云迪合作的星外星是国内古典唱片发行的老字号,经过这家公司的数据分析,广州对古典唱片的购买力仅次于上海,具备演出创新的基本市场容量。

相关期刊更多

钢琴艺术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音乐探索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四川省教育厅

黄河之声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