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星空几米

星空几米

星空几米

星空几米范文第1篇

未来小卫星技术发展原则

科学家预测,小卫星的未来发展将有十大原则:

一、更换小卫星信息结构,时刻保持和快速发展的信息与计算机技术同步,甚至在某些方面超前应用。要改变现有航天器在信息技术方面往往落后5年~8年的状态。

二、采用分布式系统,特别是发展具有创新应用的小卫星编队飞行。采用相互密切,协同工作的多颗小卫星,实现稀疏合成孔经(几十米到几千米)。

三、能源和信息传输不再按以前那样花费沉重质量来获得,而是改由空间传输。

四、采用电磁力和电推进来代替化学推进。当然,这些电磁力和电推进的功耗与质量需要符合小卫星要求。

五、采用先进纳米技术,微米机电系统(MENS)和纳米机电系统(NEMS)。

六、采用全球卫星导航星座来为星上提供时标、位置、速度与姿态测量信息。

七、充分运用微星、纳星和皮星的空间飞行演示验证,从而迅速促进小卫星分类中各种小卫星(例如:微星,纳星,皮星等)逐级提升替换。

八、不断提高小卫星功能密集度,包括提高有效载荷与整星比重和小卫星分系统与部件功能密集度。

九、设计和研制低成本、高可靠性、批生产的公共部件,以及系统和标准化模块。未来小卫星将开始实现F6的功能模块和设计思想。

十、在可能情况下,实现空间消耗品的回收,保持地球轨道环境的干净。

未来小卫星的应用预测

在2025年之前,对地观测(包括光学和微波)地面分辨率有望提高1个数量级。分布式小卫星系统对地分辨率的提高和重访时间缩短将有非常明显的改变。如对地观测卫星的分辨率重访时间图所示:在图中分布式小卫星系统由目前几米地面分辨率和20小时-30小时的重访时间,将提高到分辨率优于1米,少于几小时的重访时间,将来进一步发展可接近实时。预计在2年后,可首先实现小卫星分辨率1米,质量200千克左右,每颗造价1500万美元,由10颗卫星组成的星座可实现全球覆盖,重访时间为1天,做到每日成像。全球陆地面积约5亿平方千米,每平方千米每日成像1米分辨率,其成本为30美分。这可满足民用绝大部分的要求,对军用也有巨大意义,而且经济负担很轻。

全球数据实时通信,主要将由纳型卫星组成星座来承担。

在今后若干年全世界将完成数十项小卫星编队飞行空间实验和技术演示验证,它们包括地球轨道,太阳系各行星轨道和拉格朗日平动点轨道。若这些项目演示验证成功的话,则将来太阳系各行星空间探测任务,将大部分由小卫星编队飞行来承担。再进一步转向地球轨道小卫星编队飞行,因为地球轨道编队飞行所需要关键技术,估计那时已经获得初步解决。

在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编队飞行,实现实时高分辨率光学成像。由于轨道高度离地面3.6万千米,采用普通光学成像,则需要光学口径30米-40米,仅相机质量近十吨,单颗卫星是无法实现。若采用编队飞行,有望能把这个理想变为现实。这个理想主要目标是实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特别对军用具有重大意义。

预计每隔五六年将有可能进行一次升级替换:微星替换小卫星;纳型卫星替换微型卫星;立方体星替换纳星。虽然在各应用领域升级替换不尽完全相同,但是随着小卫星技术不断发展和功能提高,升级替换一定会实现。同时,现代小卫星将逐渐替换目前一部分质量在1000千克-2000千克量级的大卫星。将来除了空间站、载人飞船和一些特殊用途的航天器以外,类似目前功能的大卫星数量将逐渐减少。今后空间技术和应用也会按“摩尔定律”去发展。

发展“纳星/立方体”(Nanosat/Cubesat)技术。主要应用于研究开发新技术与研制新卫星空间演示验证。

相关链接

ION-F电离层观测纳星

星空几米范文第2篇

不久前,美国大财团“行星资源”公布了一个从近地小行星开采贵金属的计划蓝图。该计划的目的是在太空开采铂、铱、锇等铂族金属,这类材料在国际市场上每克的价格约为50美元。分析显示,坠落地面的陨石中的铂族金属含量比地球上已知的任何矿体都高,另据计算,仅一颗直径500米的小行星所包含的铂族金属数量,就可能超过人类有史以来所开采的全部数量。

按照“行星资源”的小行星开采计划,将先发射一系列空间望远镜,对50万~100万颗直径超过50米的近地小行星进行调查(科学家相信有很多小行星尚待我们去发现)。接着,向选定的目标小行星发射至少六艘探测器,并使用探测器搭载的仪器查明小行星的组成部分。最后,把可用于太空探索的成分送回地面。

“行星资源”计划预计在2025年开始实施。不过,目前关于该计划的可行性仍有很大争议。而美国宇航局于2011年5月25日宣布的一项小行星探测计划在技术上显然更加成熟。该计划的简称是“OSIRIS-REx”,全称念起来则有点拗口——“起源-光谱解读-资源辨识-安全-表土层探索装置”。

隐藏太阳系终极秘密的“小家伙”

美国宇航局的“OSIRIS-REx”计划的主要目的是:更好地解释太阳系的形成机制和生命的开始过程。

大约45亿年前,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太阳星云坍缩而形成了太阳及各大行星,星云中剩余的材料则构成了小行星等小天体。因此,小行星包含着来自太阳星云的原始材料,能够揭示太阳系诞生时期的状况。科学家尤其感兴趣的是一类被称作“碳粒陨星”的原始小行星。碳粒陨星富含水、氨及其他挥发性材料,而这些材料在陨星经过地球大气层的高热摩擦过程中一般都不可能保留下来。

按照计划,“OSIRIS-REx”于2016年发射,三年后到达近地小行星“1999-RQ36”。在距离这颗小行星不到5千米的轨道上,飞船将对它实施为期6个月的综合性表面绘图。接着,科学家将选定机械臂的取样地点,并指挥飞船逐渐靠近这个位置,伸出手臂采集超过60克的材料,于2023年送回地球。这次任务的成本预计高达约8亿美元,还不包括发射费用。

飞船采集到的样本将被储存在一个特制的样本舱中。这个样本舱的设计与美国宇航局“星尘号”飞船的样本舱相似,后者在2006年把取自“惠尔德-2号”彗星的微粒样本发回了地球,这也是全球首次取回彗星样本。“OSIRIS-REx”的样本舱将携带样品返回地球,科学家将按照严格的行星材料保护程序对其进行精确检验(由于成本等因素,在飞船上不能完成这样的检验)。

小行星“1999-RQ36”的直径大约为580千米,差不多是5个橄榄球场大小。科学家认为这颗小行星长久以来没有发生什么改变,因此很可能代表着太阳系婴儿期的情况。它也可能富含碳——生命所需有机分子的主要元素之一。科学家在一些陨石和彗星样本中都发现了有机分子,这表明一些生命成分可以在太空产生。

“OSIRIS-REx”的另一个任务是帮助科学家研发追踪小行星轨道技术,以便设计出防止地球遭遇天体大撞击的办法。

“OSIRIS-REx”是美国宇航局的“新地平线计划”的第三部分。作为第一部分的“新地平线号”飞行器发射于2006年,它将于2015年7月飞过冥王星-卡戎星系统,然后飞往另一颗柯依柏带天体进行探测。作为“新地平线计划”第二部分的“朱诺号”探测器于2011年8月升空,它将成为对木星实施全球性探测、从而全方位了解木星大气层和木星内部结构的首艘飞行器。

被地球捕获的“临时卫星”

1913年2月9日,一些奇怪的物体划破了北美洲的天空。据目击者报告,几十个燃烧的火球在夜空中排成一行,划过了北美洲上空的大部分。

最先目睹这些火球的是加拿大的西部省份萨斯喀彻温。这个流星行列燃烧着掠过大气层,一路留下条状的蒸气轨迹。它朝着东南方向移动,到达美国纽约以北仅几千米的上空后又飞往大西洋。最后目击它的是百慕大群岛的居民和赤道附近的一艘汽船。

火球阵的首个目击地和最后一个目击地之间相隔9200千米,范围如此之大,意味着流星必定位于环绕地球的轨道上。因此,科学家做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当时人们所见很可能是一颗此前未知的地球的小卫星分解的结果。

在今天的科学家看来,1913年的流星事件一点都不奇怪。对小行星轨道的电脑模拟结果显示,几米宽的太空小岩石如果太过靠近地球引力场的话就有可能被地球俘获,其中很小一部分会分解并坠落地球,大多数则会环绕地球多月甚至多年。一些小岩石的轨道在月球以外,它们随后会安全溜走,重回深空。但在它们接近地球期间,它们将成为地球的微型卫星。虽然我们看不见它们,但它们比科学家曾经以为的更常见。

说到行星俘获小天体,木星堪称“大师”。木星的质量比地球大320倍,距离太阳也比地球远5倍。在这么远的轨道上,太阳的引力要弱得多,因此木星能肆意摆弄靠近它的天体并牢牢地抓住猎物。木星最近的一个最著名的猎物就是“舒梅克-列维9号”彗星。木星的巨大引力把这颗彗星撕碎,使得一连串壮观的太空大爆炸在1994年7月上演——当时,彗星的碎片接连撞击木星。透过太空望远镜,科学家目睹了这一奇观。

值得庆幸的是,地球的引力与木星相比要弱得多,因此如此暴烈的表演在地球上很难上演。大多数撞击地球的天体都来自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不过,专门设计来辨识有朝一日可能撞击地球的小行星的望远镜,已经发现了太阳系中越来越多的在轨天体。其中大多数都很小,它们是在漫长岁月中因为碰撞而碎裂的较大天体的残骸。任何这类小天体一旦进入与地球相似的轨道就可能被地球引力绊住,还可能被拉进环绕地球的轨道,哪怕只是短暂地呆在这样的轨道中。

一些科学家致力于追踪这些短暂充当地球卫星的天体。令他们惊奇的是:这类临时性的微型卫星相当常见。他们的计算表明,这些微型卫星的直径只有几米,它们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是月球与地球之间距离的12倍。它们环绕地球的轨道不太稳定,原因是它们同时还受到太阳引力场和其他行星的引力扰动。据电脑模型预测,大多数被地球引力俘获的微型卫星又会再度飘移,在环绕地球的轨道中平均只呆9个月。

寻找几米大小的微型卫星绝非易事,因为它们个头太小,能够反射的光线太少。事实上,科学家寻找到的绝大多数微型卫星最终都被证实是太空垃圾。不过,2006年9月14日,科学家还真的找到了一颗微型卫星。经计算,这颗被命名为“2006-RH120”、直径约为5米的微型卫星是在2006年7月被地球引力俘获的。科学家跟踪观察发现,它在随后12个月里悠闲地环绕了地球3圈,其中一次它进入了月球轨道以内,但又飘走了。目前它正在与地球轨道相似的轨道上环绕太阳,与地球距离越来越远。到2017年,它将位于从地球上看去的太阳另一侧。2028年前后,它有可能重返,再次成为地球的微型卫星。

2019年,8.4米直径的“大调查望远镜”将在智利建成,它将每周全方位调查天空一次,目的是寻找小行星。它应该能又快又准地发现微型卫星,从而让科学家有机会研究此前从未发现的一系列小小的小行星,例如向它们发射探测器。

等待采摘的“苍穹果实”

小行星有三种基本类型,分别是M、S和C型。M型小行星大部分由金属构成,它们曾经位于如今早已粉身碎骨的原行星腹心。S型小行星是石质小行星,但它们也富含诸如铁、镍和镁之类的金属。C型小行星最常见,由平均宇宙丰度的元素组成,但不包含氢气和氦气。虽然C型小行星相对“贫瘠”,它们却仍然包含足够的贵金属。据估计,仅一颗直径2千米的小行星所包含的金属和矿物资源价值就高达25万亿美元。

科学家指出,前往近地小行星并非难事,因为许多小行星的轨道和地球轨道相似,而且小行星的引力场较弱,飞船无需耗费太多燃料即可登陆和离开。但是,开采小行星绝非易事,原因是小行星不仅密度低而且在太空中疾飞。考虑到科学家近年来为了把很少一点点小行星样本带回地球而历尽艰险,开采微型卫星无疑具有很大的诱惑力:微型卫星的直径只有几米,因此有可能把一整颗微型卫星带回地球进行研究;飞船前往微型卫星可能只需几周时间,而飞船进入太空与小行星会合所需时间少则数月多则数年;除了科研价值外,被带回地球的微型卫星还能提供贵金属。

随着世界人口不断增长和对资源需求不断增加,一些地球资源的开采已经变得很昂贵。开采微型卫星或许会带给我们惊喜。与其耗资巨大前往小行星,不如拥抱轻敲地球大门的微型卫星。虽然我们可能看不见它们,但随着我们望向夜空,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它们就在那儿,它们依次环绕我们的地球,宛如等待我们采摘的“苍穹果实”。

是太空垃圾?还是微型卫星?

负责调查微型卫星的美国宇航局专家保罗·乔达斯在2010年5月发现了一个小天体,这个直径只有几米的小天体看起来很像是一颗微型卫星。但随后的红外观测却显示,它不像已知的任何小行星类型,而像火箭部件之类的太空垃圾。最后,乔达斯拿出计算证据证明:它曾经在1975年很接近地球,而且它的轨道与任何一次特定的火箭发射都不匹配。它被命名为“2010-KQ”,有可能是一颗微型卫星。

乔达斯的计算还显示,发现于2002年9月的另一颗“微型卫星”很可能只是“阿波罗12号”火箭的上级,当时它暂返地球“沽名钓誉”。1969年11月被留在地球轨道中的它,后来滑进环绕太阳的轨道,而在2002~2003年期间又暂时被地球重新俘获。

是微型卫星?还是准卫星?

发现于1986年的小行星“克鲁特尼”之所以一举成名,是因为科学家注意到它一年环绕太阳一圈,而且距离地球从来都不会太远。这让它有了“地球的第二颗卫星”的绰号。但事实上,它是一颗准卫星——其路径是由太阳而非地球的引力决定的,就算你把地球拿走,准卫星的轨道也不会受到影响。

与之对比,微型卫星主要受地球引力支配。地球、太阳和其他天体的引力场之间的微妙平衡,决定着微型卫星的轨道。这就是微型卫星易于首先坠入环绕地球的轨道、然后又容易飘走的原因。

轰炸小行星,为地球降温

星空几米范文第3篇

黑漆漆的太空中,火星正呼呼酣睡,它睡了究竟多久呢?边上的一个小家伙替它算了算,大概有9年了吧,火星这家伙可真能睡。或许是听到了小家伙的调侃,火星伸着懒腰睁开了眼睛:“喂,谁又来捣乱,打扰我睡觉。”

这是一个奇特的小家伙,它大约有3米长,前几秒它才刚刚跌落在火星上。

“人家才不是跌下来的,我那叫降落!”小家伙正儿八经地辩解道。

火星瞪着眼睛,仔细瞧着在自己身上趴着的浑身闪着银色金属光泽的小家伙。

“喂,小家伙,你来自哪个星球?”

“地球,你知道地球吗?我叫‘好奇’。”

“哦……是那颗蓝色的星球吗?”

“是啊,你去地球玩过吗?”

“没有,不过我倒是听说过一句话:火星撞地球。奇了怪了,我可是从来没去过地球呀!”

“这个,容我想想……我想,一定是地球认错人了吧!”

在2009年一项面对美国中小学生的火星探测车命名赛中,六年级华裔小学生马天琪脱颖而出,一举夺魁。她给火星探测车起的名字扣今尽人皆知――“好奇”。

两位师兄

火星沉默了一下,换了一个话题:“小子,你来我这儿干什么呢?”

“好奇”听着立刻精神了起来,它“嗖”地伸出6个轮子,做起一套伸展运动,前伸伸,后伸伸,最后一个后空翻,稳稳当当地立在那儿。

“想不到你个子小,降落的时候竟然没摔伤,我记得几年前来的那几个家伙,下来的时候都摔了一个狗啃泥。”说着火星托着腮陷入了沉思,“那简直就是空难,现在想想还疼呢。”

“好奇”忙举起手,激动地问:“哇,看来那是我的前辈,它们的名字你还记得吗?”

“好像一个叫‘勇气’,一个叫‘机遇’。”不得不佩服,火星的记忆力挺好。

“勇气”和“机遇”那两个家伙是“好奇”的师兄,2003年的时候携手先后来火星探秘,那时可拉风了,当时它们是这样描述的:“说时迟,那时陕,我们哥儿俩眼看差不多快到了,立刻一个跟斗朝下翻去,在离地还有5米时,连做几个回旋将速度缓下来,最后一个踏步轻轻地落在火星上,连一丝灰尘都没扬起。”嗬!描写得俨然两个仙袂飘飘的年轻少侠啊。

“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探测器的名字都是由美国亚利桑那州的9岁女孩索菲・科利斯所起的。

“勇气号”于2003年6月10日发射,2004年1月3日安全着陆火星表面;“机遇号”于2003年7月7日发射,2004年1月25日安全着陆火星表面。

天外飞仙的实力

看来两位师兄对吹牛皮也颇有研究。想着这些,“好奇”感激地看着还在空中离地两米的好搭档――“天空起重机”。地球人都知道,正如飞机降落比起飞难,体操运动员最后的落地动作也是最难的,作为去火星的探测车,“好奇”也遇到了这个问题。不是因为怕疼,而是因为携带了众多精巧又脆弱的探测与分析仪器,你一摔,保不准它就坏了;仪器都摔坏了,那你待在火星上干吗?这回有了“天空起重机”可就不一样了。

当时情况是这样的:2011年11月26日,“好奇”与“天空起重机”做完最后一次体检,便携手冲向火星。2012年8月6日,它俩准备降落在火星。经过大气摩擦减速和降落伞减速后,“天空起重机”出手了-它开启反冲推进发动机,进入有动力的缓慢下降阶段。

星空几米范文第4篇

历史上可能曾发生过多次小行星撞地球的事件。例如,恐龙可能是在一颗小行星撞上地球后的几周内全部死亡的。2002年6月6日,一颗直径约10米的小行星坠入地中海,它在大气层中引爆燃烧时释放出的能量大约相当于2.6万吨TNT,与中型核武器爆炸释放的能量相当。2008年,一个直径只有几米的小行星坠落到了苏丹,碎片散落到了努比亚沙漠。1994年7月16日至22日,一颗名为“苏梅克-列维9号”的彗星与木星迎头相撞,这是人类史上第一次直接观测到的天体相撞。

目前有近700颗近地小行星被列入危险名单,为此人类应提前做好准备。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有办法避免小行星撞击地球。

欧洲的新计划

据2011年1月27日的英国《每日邮报》透露,欧洲拟在8年内为地球建造预防小行星撞击的“近地轨道防护盾”。在此之前,欧洲航天局的先进观念小组曾设计出了用一排人造卫星或火箭推动小行星偏离撞地轨道的方法。科学家最感兴趣、也是最容易的方法,就是派遣一艘太空船和小行星猛烈碰撞,从而改变它的方向。为了应对20年后“阿波菲斯”小行星对地球的威胁,欧洲航天局又制定了一个“堂吉诃德”计划,即派两艘太空船前往一颗测试小行星。其中一艘太空船名叫“西达尔戈”,它将和这颗小行星高速相撞,而另外一艘名叫“桑科”的太空船则将在附近测量小行星的轨道改变情况。

链接:近地小行星指的是轨道与地球轨道相交的小行星。目前已知直径4千米的近地小行星有数百个,此外,可能还存在成千上万个直径大于1千米的近地小行星。直径大于1千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能量,相当于全球核武库的核弹爆炸能量的几百倍。它撞击地球后会诱发地球气候、生态与环境的剧烈灾变,导致地球上许多物种的灭绝。地球在历史上遭受过频繁的小行星撞击,地球表面残存的100多个大型撞击坑就是证据。

欧洲最新的“近地轨道防护盾”计划旨在研究通过导弹炸毁、引力牵引和主动碰撞等多种手段,防范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它由欧盟出资400万欧元,相关科研机构及欧盟战略伙伴出资180万欧元,德国宇航中心负责该计划的具体实施,拟在3年后进行测试和评估,如果在资金方面有保障,该计划有望在2020年以前正式实施。而参与“近地轨道防护盾”计划的研究员沃尔夫拉姆・洛克表示,已有的核弹炸毁、引力牵引和主动碰撞等想法尚不成熟。

各国积极谋划

小行星撞击地球可使人类遭受灭顶之灾。因为如果1颗质量11吨小行星与地球相撞,其能量相当于1万颗百万吨核武器爆炸的能量。科学家估计,如果有小行星撞向地球,即使是一颗直径仅200米的小行星,就足以毁灭地球上的一个国家。所以,许多国家都在研究应对方法。

例如,根据美国国会1998年的一项决议,美国航空航天局实施名为“太空卫士”的计划,力求定位地球周边90%以上直径不小于1千米小行星的运行轨道,并确认哪些小行星可能会对地球造成威胁。“太空卫士”计划已经完成,地球周边约有1000颗符合上述条件的小行星,其中93%已被定位。2005年,美国议会就要求美国航空航天局制定一个关于小行星意外撞击地球的防御计划。2007年,美国航空航天局在行星防御会议上提交了自己的报告,在该报告中提出了多项计划,包括使用核爆炸产生的力量使小行星远离地球,认为它比其他非核爆炸更有效。美国测试了小行星表面爆炸、地下爆炸和对峙爆炸(指炸弹不与小行星接触)等方式,其中表面爆炸和地下爆炸的能量是最强大的,但有可能将小行星爆裂成碎片而威胁地球,所以,美国航空航天局认为,使用一系列对峙爆炸可能是使小行星偏离地球的最有效的方法。

链接:据天文学家研究认为,直径大于1千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为每10万年1次,但仅此一次就可能毁灭地球生物。而直径接近10米的天体撞上地球的概率仅为每3000年一次。一些科学家认为,小行星撞地球的风险被严重低估了。英国和美国的研究部门警告说,一颗被称为“20030Q47”的小行星可能在2014年3月21日撞击地球,不过机率是九十多万分之一,基于这颗小行星的尺寸(直径不足1.6千米)和速度(每秒钟约32千米),还是值得科学家们对它进行观察的。但据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专家根据观测得出结论,近20年内应该不会有小行星和地球相撞。

近年,美国航空航天局顾问小组又呼吁成立小行星防御办公室,保护地球免受小行星和其它有威胁性的太空岩石的撞击。这是该小组使用现有硬件打造陆基预警系统、评估探测有威胁的近地物体等。

美国目前主要用PS1天文望远镜负责监视地球附近直径300米到1千米的小行星。2009年,美国发射了“广域红外探测器”空间望远镜,用于搜寻宇宙中尚未被发现的天体,其中包括可能对地球构成威胁的小行星和彗星。

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局长曾在2009年12月30日透露,俄罗斯的顶级太空研究人员正计划对编号99942的“阿波菲斯”小行星的轨道施加影响,可能设计一个航天器在“阿波菲斯”小行星飞向地球之前来改变它的轨迹。该小行星将在20年后靠近地球。

俄罗斯行星保护中心领导人表示,如果有充分的资金保障,俄罗斯目前的技术条件完全能够在5年内建成行星保护系统来保护地球免遭小行星的袭击。该中心打算建立一个名为“行星保护系统快速反应梯队”的地球保护盾牌,它由多枚宇宙观测航天器、侦察卫星和太空拦截航天器构成。当观测航天器观测到危险天体时,马上把信号传输给侦察卫星并由侦察卫星对危险天体进行全程跟踪监测,而太空拦截航天器负责摧毁小行星或改变小行星运行轨道。

2001年,英国成立了专门研究近地小行星和彗星等天体与地球相撞几率的研究中心,以便为公众提供准确客观的信息。该中心的任务包括:提供近地天体的数量和位置的资讯,评估它们撞上地球、造成灾害的几率等。

据美国今日航天网2011年10月18日透露,日本已经对公众了世界上最大的太阳系小行星数据库,小行星数量超过50万颗。这些数据由2006年发射的“光”卫星获取,其中5120颗小行星的体积数据较为准确。

我国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有一台专门用于搜索近地小行星“杀手”的天体探测望远镜,其观测能力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五。天文台专家借助这双“慧眼”,已经

发现了近800颗小行星并且获得了国际临时编号。据中国权威专家说,假若能够在一年前发现有可能与地球相撞的小行星,就能够及时采取措施,摧毁它或改变其运行轨道。

由此可见,为了防止小行星对地球带来危害,需要所有国家共同关注共同努力,开展国际合作。

几种防撞方案

为了有效防止小行星撞击地球,首先需要监控有可能飞近地球的小行星,精确预测近地小行星的飞行轨道。全球已经建立了近地小行星观测网,其中最先进的是美国近年在夏威夷建成的一套由多台天文望远镜组成的小行星观测网络。这个被称为“全景观测望远镜和快速反应系统”的复杂装置主要用于搜寻那些环绕太阳运行并有可能撞击地球的危险小行星。

至今,已有多种防止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方案。例如,用核武器炸毁可能撞击地球的近地小行星;发射导弹或航天器猛烈地撞击近地小行星,用机械力使其改变轨道;用太空镜群或激光所产生的能量把近地小行星推往新的轨道;发射引力航天器靠近对地球有威胁的近地小行星,然后通过自身引力使该小行星脱离原来的轨道;用质量巨大的绳索套住近地小行星,采用改变其重心的方式来改变小行星的轨道;给小行星上安装“太阳帆”或一台大型火箭发动机,把它从地球的轨道上推开。不过,这些方案设想各有利弊,究竟哪种最好目前还没有定论。

例如,用导弹或核装置可以把小行星炸成一分为二的两部分,这样小行星的质量就发生了变化,其轨道也就跟着变了。但一些科学家认为,将大块行星体岩石分裂成小块的方法不妥,会使小行星爆破后无法确定随后出现的结果,因为对于小行星的内部结构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为此,美国正在酝酿派航天员登陆近地小行星进行科学考察和研究,协助探索地球在受到小行星威胁时抵御它的方法。

就目前的技术水平而言,通过发射人造天体撞击小行星以使其偏离轨道绝对是有可能做到的。发射人造天体到太空后,把它调整到和小行星平行,并使两者的相对速度为零,然后用机械力推小行星一下,它就会改变轨道。但这样做将需要对小行星的表面进行详细了解。还可以用改变颜色的方式以改变小行星轨道,如果小行星原来是灰色的,可以将它变成纯黑色,物体的颜色可决定吸收热量的多少,轨道也会随之改变了。

美国航空航天局提出的其他非核爆炸类选择还包括,使用激光或者巨大的镜子对小行星能量进行聚焦,汽化掉行星部分体积以使其偏离轨道;或者使用飞船将小行星拖向其他方向。

美籍华裔航天员卢杰等推出的“重力拖车”方案是以柔克刚,其中小行星拖曳飞船只需要盘旋在小行星表面,利用重力作用充当飞船无形的拖链,逐渐改变小行星的飞行速度,日积月累,则可以改变小行星的运行轨道。

星空几米范文第5篇

纳米卫星,又叫纳星,通常指质量小于10千克、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卫星。纳米卫星由于体积小、成本低、可快速发射和批量生产、隐蔽性好、生存能力强,特别适用于未来空天战争和信息化战争,具有巨大的军事应用价值。

纳米卫星诞生于实际需要

一般意义上,我们将卫星按特定质量级别进行区分,一般质量在10~100千克的称为微型卫星,而质量只有1~10千克的小卫星,就被称为纳米卫星。随着运载火箭推力的提升以及卫星技术的发展,大型多功能卫星开始出现,大卫星的制造需要高昂的成本,其发射风险也大大增加,一旦发射失败将会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低成本、易发射的微小卫星技术的发展又被正式纳入议题。

对于纳米卫星技术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84年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的全球低轨道信息中继计划。与传统的卫星发展方式不同,该计划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成功制造了一颗数字式中继卫星,花费只有100万美元。受限于当时的材料技术和设计制造能力,该星的体积和质量依然较大,但它通过航天飞机在空天成功发射,并迅速完成了职能使命,标志着微小卫星技术重新得到了航天界的重视。

纳米卫星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宇航公司于1993年提出,卫星整体由分层的半导体芯片和微型仪器以及其他分系统组成,未来质量可以降低到0.1千克以下,通过卫星组网可以实现空间大范围绘图和地面战场导引等诸多功能。可以说,纳米卫星是卫星设计思想上的一个巨大变革,成为各国广泛关注的新技术。未来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在时间上的突发性、爆发地点的不确定性等战况,尤其需要各国根据需要应急发射小卫星。纳米卫星的这一军事应用价值也引起了各航天大国的高度关注。

各国竞相发展的航天界“新宠”

与其他类型的卫星相比,纳米卫星的优点在于质量轻、体积小巧、便于设计研发、可以平台化集成、制造周期短并且成本低廉。而且还可以通过各种先进的卫星通信系统直接操作卫星,是各国竞相发展的航天界“新宠”。

为降低发射费用,纳米卫星常采用一箭多星的发射方式进行发射。目前已经发射的纳米卫星包括:俄罗斯的SPUTNIK-2卫星、美国的AUSat卫星和PICOSAT卫星以及英国的SNAP-1卫星等。纳米卫星质量虽小,它的功能却不少。美国斯坦福大学研制的QuakeSat卫星可以使用磁力计对高空的低频磁场等进行研究,用以对地震进行分析预测。日本东京大学的XI-IV纳米卫星就使用CMOS相机对地球和太阳影像进行拍照。英国萨瑞公司的SNAP-1型卫星可对其他卫星拍照,用以判断在轨航天器的完好状态和工作能力。挪威科技大学等组织共同研发的nCube卫星可以接收船只的广播AIS信号,提供船只的方位、位置等信息,确保船舶航行安全。此外,纳米卫星组成的卫星网络在应急通信领域也具有巨大的潜在优势。

目前在国际纳米卫星研究领域,美国处于技术领先地位。2002年12月,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就发射了2颗只有2磅重(约为0.9千克)的纳米卫星。从2003年开始,美国空军和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开始研发新一代低成本军用纳米卫星,并于近几年相继交付。

或将对未来空天行动产生重大影响

目前,纳米卫星技术研究及相关组网技术是卫星技术研究的重点,相关技术可以在军事侦察、地质勘探、灾害预防和科学实验等领域发挥巨大应用,或将对未来的空天技术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研究表明,只要在太阳同步轨道上等间隔地布置一定数量的纳米卫星,就可以在任意时刻对地球上的任何地点进行连续监视和干扰。由于纳米卫星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集成组网特性,即使少数纳米卫星受到攻击而失灵,也不会使整个卫星作战网络瘫痪。同时,纳米卫星成本低、体积小,可批量生产、快速发射,在卫星组网领域具有较好的灵活性,成熟的平台化技术也可以大大扩展其应用范围。例如,在纳米卫星平台上集成低分辨率相机,对相同地区连续多次拍照,就可以集成为高分辨率图像。

除此以外,纳米卫星还可以应用于未来教学与空天科研实验。由于系统复杂度大大降低,研发费用较少,科研人员可以像组装电脑一样按照需要组装卫星,并可以实现卫星编队飞行、太阳风、地磁场等领域的空天实验。

相关期刊更多

航空模型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飞行器测控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京跟踪;通信技术研究所

海陆空天惯性世界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