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秋手抄报内容句子

中秋手抄报内容句子

中秋手抄报内容句子

中秋手抄报内容句子范文第1篇

关于古诗文手抄报的图片欣赏

关于古诗文手抄报图片1

关于古诗文手抄报图片2

关于古诗文手抄报图片3

关于古诗文手抄报图片4

关于古诗文手抄报图片5

关于古诗文手抄报的内容:古诗词名言名句

1)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

2)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九首》

3) 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4)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调张籍》

5)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

6)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汉乐府民歌《君子行》

7)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8)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9)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汉乐府民歌《城中谣》

10) 作诗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后难摹。——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勒思二僧》

关于古诗文手抄报的资料:谐音古诗

1、《送杜十四之江南》

唐·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想),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2、《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唐·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留)。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推荐其他主题的手抄报资料和图片作为参考:

1.关于古诗的手抄报内容素材

2.关于古诗词配画的手抄报资料素材

3.精美的语文古诗手抄报内容素材

中秋手抄报内容句子范文第2篇

话说宝玉闻听贾母等回来,随多添了一件衣服,拄了仗(杖)前边来,都见过了。贾母等因每日辛苦,都要早些歇息、,一宿无话。庚辰本:

话说宝玉多添了一件衣服,拄着拐杖往前边来,都见过。因每日辛苦,都要早些歇息,一宿无话。很明显庚辰本从程甲本胡乱抄写而来,漏掉不少字。抄手工作态度极不严肃、极不认真,字迹拙劣,只图省事。“添”抄成“添”,“着拐”“往”字皆为旁添。最明显的是“杖”字,程甲本错排成“仗”,抄手不察,依样画葫芦,照抄下来,后来又将“了”字旁改成“木”字旁,改成“杖”,仍是错字。所以连程甲本之错字庚辰本也照抄下来,庚辰本是伪本,铁证如山。

第六十二回,程甲本影印本1648页

(宝钗)……不如锁了,连妈妈和我也禁着些,大家别走,总有了事,就赖不着这边的人了。宝玉笑道:原来姐姐也知道我们那边近日丢了东西?庚辰本:

不如锁了,连妈和我也禁着些,大家别走,总有了东西。抄手抄到“总有了”时,再起笔就看成下一行之“了”字,就接着从“东西”往下抄,漏掉中间29字,形成“总有了东西”之错乱句子。“总”“纵”虽通用,同样将异体“总”字照抄下来。后来发现不对,又将“总有”点改成“纵丢”。再隔了两行,又重抄“大家别走,总有事,就赖不着这边的人了。”前后颠倒错乱,抄得一蹋胡涂,从其错乱情形看,全是从程甲本胡乱抄写而来。

同回,程甲本影印本1673页:荳官……回头笑着央告蕊官等:来帮着我拧他这张嘴。两个人滚在地下。众人拍手笑说:了不得,那是一洼子水。

庚辰本:

荳官……回头笑说:了不得了,那是一窪子水。抄手将上一行之“笑”字,误看成下一行之“笑”字,漏掉中间的27字,形成如此错句。使人不知“一洼子水”为什么就“了不得了”。后来发观“笑说”前有“众人”,就在“回头”前旁添“众人”二字。胡乱添改。

第六十五回,程甲本影印本1774页

(听了兴儿的话)尤二姐笑道:原来如此。但只我听见你们还有一位寡妇奶奶和几位姑娘,他这样利害,这些人如何依他?兴儿拍手笑道:原来奶奶不知道,我们家这位寡妇奶奶……(见附件三)

庚辰本:

……原来如此。但我听见你们家还有一位寡妇奶奶不知道我们家这位寡妇奶奶……(附件三)抄手眼看花了,从前行之“奶奶”一下子跳到下行之“奶奶”,漏掉前行“奶奶”以下27字,造成如此错乱不堪的句子。后来发觉漏掉了兴儿的话,就将“不知”二字点改成“兴儿”,仍然语意混乱。

第六十六回,程甲本影印本1790页(宝玉对柳湘莲道)你原说只要一个绝色的,如今既得了个绝色的便罢了,何必再疑。

庚辰本:

你原说只要一个绝色便罢了,何必再疑。同一行上下两个“绝色”,抄完上一“绝色”,再往下抄就看成下面的“绝色”了,漏掉中间10字。

第七十一回,程甲本影印本1916页:

这丫头……到了这里,只有两个婆子分莱菜吃。因问:那一位管事的奶奶在这里?东府里的奶奶立等一位奶奶,有话吩咐。这两个婆子只顾分菜菜。

庚辰本:

……到了这里,只有两个婆子,只顾分菜策。这里从前行之“两个婆子”一下子跳到后行之“两个婆子”,中间漏掉小丫头的话38字,与上下文的内容无法接榫。造成这种错误,完全是抄手粗心。由此均可清楚地看出,庚辰本是抄自程甲本,程甲本在前,庚辰本在后,这是不可逆转的。

同回,程甲本影印本1930页:

鸳鸯……把方才的话说了一遍,李纨忙起身听了。即刻就叫人把各处的头儿唤了一个来,令他们传与诸人知道,不在话下.这里尤氏笑道:老太太也太想得到,实在我们年轻力壮的人捆上十个也赶不上。

庚辰本:

……把方才的说了一遍,李纨忙起身听了,就叫人把各处的头儿唤了一个来,令他们年轻力壮的人捆上十个也赶不上。

这里也是跳行,从“他们”跳到“我们”,中间漏掉28字,形成如此错乱不成文理的句子。后来又将“一个”点改成“几个”,将“令”点改成“传给”,在“他们”下旁添“说这实在是老太太想的到,像我们”一行话,益可见是据程甲本之添改。又将“力壮”、“捆上”俱点去。可见抄手的马虎草率,严重的不负责任.这一回几个抄手抄写,有的一行竟多到37字,并非像胡适说的“每行30字”。这种后出的错乱抄本,还有什么价值可言!

第七十二回,程甲本影印本1947页

贾琏笑道:好人,你若说定了,我谢你。凤姐笑道:你说谢我什么?贾琏笑道:你说要什么就有什么。

庚辰本:

贾琏笑道:好人的若说定了,我谢你如何?凤姐笑道:你说要什么就要什么。

这句两个“你说”,抄手将前一“你说”看成下一“你说”,就跳过10个字。后来发现问题,就将“凤姐笑道”点去,将“好人”点改成“好奶奶”,这是抄手的自作主张擅改原文。又将“的”点改成“你”。“的”“你”谐音,可能是一个念一个抄,将“你”误听作“的”然后又改成“你”,从误漏点改的情形看,完全抄自程甲本,这是至为分明的。这回多处跳行。

第七十三回,程甲本影印本1982页:

探春(对迎春)道:这倒不然.我和姐姐一样,姐姐的事和我一般,他说姐姐即是说我。我那边有人怨我,姐姐听见,也是合怨姐姐一样。庚辰本:

探春笑道:这到不然。和姐姐听见也即同怨姐姐是一理。

这段话好几个“姐姐”抄手将相近两行的两个“姐姐”混到一起了,即从前行之“姐姐”跳到后行之“姐姐”,中间脱漏27字。后又将“和姐姐”的“和”字点改成“我合”,将“和姐姐”下旁添“是一样”,将“也即同怨”点改成“他报怨”。胡乱抄一起又胡乱改一起,可见这个抄本的糟糕程度

同回,1985页:

(探春)先把二姐姐制伏了,然后就要治我和四姑娘了。平儿忙陪笑道:姑娘怎么今日说出这话来,我们奶奶如何当得起?探春冷笑道:俗话说的‘物伤其类’‘齿竭唇亡’,我自然有些惊心。庚辰本:

先把二姐姐制伏,然后就要治我和四姑娘了。平儿忙陪笑道:俗话说的‘物伤其类’‘齿竭唇亡’,我自然有些惊心。这两行紧挨着的两个“笑道”,抄手恍惚,将平儿“笑道”误看成探春“笑道”,所以漏掉平儿的话25字,将探春的话抄成平儿的话了,使人莫名其妙。而且将“制伏”的“制”抄成“?”又点改成“制”,将“我和四姑娘”之“和四”抄成“和私”,又点改成“合四”,将“齿竭”点去,在“唇亡”下旁添“齿寒”二字,全是根据程甲本胡抄乱改,依样画葫芦都画不好,可见抄手水平之低下,工作态度之不认真。

第七十四回,程甲本影印本2023页:尤氏(对惜春)道:你是状元,第一个才子!我们糊涂人,不如你明白!惜春道:据你这话就不明白,状元难道没有糊涂的?

庚辰本:

尤氏道:的是状元探花难道就说有糊涂的不成?七十四回抄得一塌胡涂,错漏、跳行、添改,实在不成文字。此处因两行两个“状元”相近,抄手将尤氏说之“状元”误看成惜春口中之“状元”,漏掉尤氏的话28字,并在“状元”下加“探花”,显然是抄手想当然,自作主张擅自添改。将“你是”抄成“的是”,抄手的听话习惯总将“你”听成“的”,也可能念的人口齿不清。又将“的是”点改成“你说”。如此胡抄乱改,实在是遭蹋《红楼梦》。第七十六回,程甲本影印本2075页湘云也望月点首联道:

乘搓(搓)访帝孙,盈虚轮莫定。黛玉道:对句不好合掌,下句推开一步倒还是急脉缓炙(灸)法。因又联道:

晦朔魄空存,壶漏声将涸。

庚辰本:

湘云也望月点手联道:

晦朔魄空存,壶漏声将涸。

抄手从湘云之“联道”。一下子跳到黛玉之“联道”,湘云的联句和黛玉的一番话,结果将黛玉的联句当作湘云的了,与下句之“湘云方欲联时”形成矛盾。由于抄手之马虎,跳行,造成如此之颠倒错乱。

再如同回,将程甲本之“冷月葬诗魂”抄成“冷月葬死魂”了,皆由一个念一个抄,抄手听错字音所造成的错误。这本来是很简单明了的情形,有人却大加考证是“死魂”对还是“诗魂”对,实皆上了抄手的当,妄费精神,从又将“死魂”点改成“诗魂”,便可知“死魂”系据程甲本听错抄错所致,“原本”就是“诗魂”而决不是“死魂”,“死”更不是“花”字之“形近而误”。

第七十八回,程甲本影印本2127页:

(凤姐说)恐我们疑他,所以多了这个心,自己回避了,也是应该避嫌疑的。王夫人听了这话不错,自己遂低头一想,便命人去请了宝钗来,分析前日的事,以解他的疑心。

庚辰本:

恐我们疑他,所以多了这个心,自己回避了,也是应该避嫌疑的。王夫人听了这话不错,是以多了这个心,自己回避了,他自己遂低头想了一想,便命人请了宝钗来,分析前日的事以解他疑心。庚辰本抄得颠三倒四,混乱不堪。程甲本这两行紧挨在一起,抄手马虎,将第一行抄完,抄到第二行“王夫人听了这话不错”时,念的人又错念成第一行了,抄手听音而写,也串到第一行去。又将“所以”抄成“是以”,皆因听错写错。后在“是”前旁添一“他”字,并将“以”字点去。这种错误,是照着程甲本抄写而串行所致。

第七十九回,程甲本影印本2171页:

香菱……心中盼过门的日子比薛蟠还急十倍,好容易盼得一日娶过了门,他便十分殷勤小心伏侍。原来这夏家小姐今年方十七岁。

庚辰本:

……心中盼过门的日子比薛蟠还急十倍,好容小姐今年方十七岁。

因“好容易”与“夏家小姐”是并排两行处在同一位置上,因此抄手误看而跳行,漏去24字,形成如此错乱不成文理的句子。后又将“好容”二字点去、旁添“谁知那夏”四字,完全是根据抄错的句子妄添,自作主张。从抄错及点改的情形看,所用底本即程甲布本。这是确切无疑的。

第八十回多处跳行串行,如影印本2186页:

(金桂说)这半个多月,把我的宝蟾霸占了去,不容进我的房,惟有秋菱跟着我睡,我要拷问宝蟾,你又护在头里……

庚辰本:

这半个多月,把我的宝蟾你又护到头里……

这两行两个“宝蟾”排在同一位置,抄手看错,从第一个“宝蟾”跳到第二个“宝蟾”,漏抄一整行24字,显然据程甲本抄错。

同回,影印本2193页:

当下王一贴进来,宝玉正歪在炕上想睡,看见王一贴进来,笑道:来得好,王师父,你极会说笑话儿的,说一个与我们大家听听.

庚辰本:

当下王一贴进来,都笑道:来的好……

这里也是两行两个“王一贴进来”,抄者从第一个跳到第二个,漏掉中间16字。这里以宝玉为主体,主要写宝玉。庚辰本漏掉对宝玉的描写和宝玉的话,在“笑道”前加一“都”字,显然据程甲本之擅加。抄录者擅改之处比比皆是,根本就没有严格的版本观念和严肃的工作态度、己卯本与此类似。

从以上大量事实之例证中,使我们可以明确以下几点:

一、事实证明脂本庚辰本决不是“曹雪芹生前的一个本子”,而是在程本之后相当晚出的一个本子;它决不是“保存了原稿的面貌”的本子,而是一个抄录得一塌糊涂、乱七八糟的本子。“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事实胜于雄辩,庚辰本内部这些铁的事实,十分清楚地说明它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伪本,决非“国内外《红楼梦》早期抄本中最为珍贵的一个抄本”,并无任何价值可言。艺院本以此本为底本校注出版是完全错误的。

二、庚辰本既然是伪本,很明显,造伪者就是那个化名脂砚斋的神秘人物。他蒙骗了“新红学家”且不说,使一代红学大家陷入其骗局,又以其骗局整整欺蒙了几代人,其伪誉占领红坛长达七十年之久,为红学的历史蒙上了空前的耻辱,留下十分惨重的教训。欧阳健先生指出:“其作伪手法之拙劣,稍有文学常识的人都不难一眼识破,而大名鼎鼎的红学家却为了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不惜有意无意地甘愿受骗上当,并把广大读者从此拖进了谬误的深渊。”(《红楼新辨》第83页)这是说得十分中肯的!如今我们重温著名作家徐迟先生在1980年前后说过的话,实在令人赞叹不已。他说:脂砚斋“庸俗、轻薄、恶劣、凶狠。首先跳出来,给《红楼梦》抹黑的就是他……只要不被偏见蒙蔽,任谁都能看透这个老奸巨滑。”(《红楼梦艺术论》第132页)脂砚斋这样糟蹋《红楼梦》,胡抄乱改又乱批,实在有罪!四川作家克非先生在其论著《红楼雾瘴》中指出“脂砚斋有罪”(《峨媚》1994年第2期),也是说得十分正确的。由于徐迟当时尚未看出脂本的晚出和脂砚斋的作伪,所以他那些深刻而尖锐的话,并未引起更多的重视。“江山代有才人出”,1990年欧阳健在撰写《古代小说版本漫话》之论著时,不意稍一涉足红学领域,“即感诸说凿枘,于理不合,遂发愿细读原典,辨其真伪,考其流变,径得出‘脂本乃后出之伪本,而程本方为《红楼梦》之真本’的结论”((红楼新辨》侯忠义“序”)。这一结论动摇了“新红学家”的整个理论基石,破天荒第一次推翻了红学七十年来之若干成说,使人震惊,换新眼目,重新思索与考辨红学七十年来之是非得失,澄清了长期以来有关真假《红楼梦》论争之大是大非,捍卫了国宝120回全璧本程本《红楼梦》真本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这实在是红学史上的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理论贡献,怎样估计其意义都不算过分,随着历史的进展,将会越来越清楚地显示出其论见的不可磨灭的光辉。

中秋手抄报内容句子范文第3篇

教师节手抄报内容大全

1、 没有天空的容纳,就没有鸟儿自由翱翔的身影。没有海洋的奉献就没有鱼儿来往驰骋的英姿;没有大地的给予,就没有大树“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情;可以说没有老师的无私与辛勤,就没有学生充满希望的美好未来。

2、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您为祖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栋梁之才,您捧着一颗心来,却不带半根草去。您甘心做大树,为我们遮风避雨;您甘心做火把为黑暗之中迷失方向地我们照亮未来。您甘心做米兰,默默地把芳香洒满我们心田。

3、 师恩是一盏的灯,拨去我们心中的乌云,古往今来,尊师爱师的人数不胜数,像大雪之中等待老师醒来的时候,;功成名就之后,不忘感激老师的居里夫人;访美时,不望去探望老师的江……这些名人都知道感恩老师,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感恩老师呢?

4、 岁月虽磨去了您的青春美貌,可您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爱神,美神;辛劳虽夺走了您美妙的歌喉,可您的每句话都是我们心中的金音绝韵。您给予我们激励,当我们碰到难题时,您给我们耐心讲解,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教给我们科学文化知识,教给我们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正如古人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5、红烛赞

三尺讲台,

是您施展才华的天地;

教学新法,

发挥点石成金的魔力。

挥洒汗水耕耘,

为了今天的幼苗早日成材;

倾注心血浇灌,

为了祖国的花朵更加绚丽。

深夜,您批改作业,

陪伴您的是爱人的鼾声;

黎明,您撰写教案,

抚慰您的是孩子的梦呓。

您是一片映红东方的朝霞,

托起希望,捧起旭日;

您是一支熠熠生辉的红烛,

照亮别人,燃烧自己。

6、 一壶清茶,饮尽半生沧桑风雨

几摞书卷,浓缩岁月多少眷恋

明月又圆,照见窗前人影不眠

二胡一声,往事历历又是从前

7、 多少次深夜无眠,只为几十双求知的眼

多少年呕心沥血,兑现着最初的誓言

你任由青春在平淡中日渐褪色

却用粉笔和黑板撑起一片蓝天

8、 带走的是一头白发两袖清风半生平凡

带不走深深的牵挂痴痴的眷恋

退休的一刻你默默走下讲台

一抬头看见远方芳草碧绿连天

9、 一寸一寸的粉笔

染白你的头发

腾然而起点燃成烛

照亮别人

让一个一个象形文字

成为你走过的脚印

攀上崖顶

让后来者踏上您的双肩

送一批批学子上路

闪闪的星星

放射着绚丽璀璨

用尽最后一点余热

这就是老师的一生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啊!

10、老师,赞歌送给您

九月,秋风飒飒,秋叶飘飘。这是秋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回报的季节……老师,就是这季节的主题。

“老师”,是我们开始成长时的第一个台阶。是她,把我们从懵懂带入成熟,从无知变得学有所长;她使我们的人生开始有梦,我们的生命也因为梦想和期待而不再空白……9月,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不要忘了对老师道一句深深的祝福。

老师的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老师的教学在课堂,成就却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中秋手抄报内容句子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书香校园是学校文化的集中显现,师生沉浸其中不仅能领略到文化的魅力,而且能感受到浓浓的人文气息。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培养师生浓厚的读书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营造人人热爱读书,善于读书的氛围,把读书活动、营造书香校园活动推向更广阔的领域,更高的层次。根据县教育局的有关精神,开展此项活动。

二、创建目标

与好书做伴,与文明同行。

三、创建口号

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同名著为伴,塑造美好心灵。

四、具体措施

1、加强学生的朗读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每天晨读课校园内要有朗朗的读书声。

2、各班选好威信高、负责任、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的读书组织委员,组织班级晨读、晨背和午间阅读。

3、各班读书组织委员作好借书、分书等准备工作,阅读要求学生静心、投入,充分体现自主、自觉的学习风气。

4、读书时间为:晨读、午间阅读、每周一节读书课、双休日、放假时间,提倡并鼓励学生每天在家自觉读书不少于半小时。

5、语文教师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

(1)围绕每月阅读主题,备好课,上好指导课:①ji发兴趣 ②读物介绍 ③阅读方法指导等。

要求学生做到:低年级——学生读后把书名、标题记录下来并摘抄精美词句,由家长签字证明;中、高年级——做好读书笔记(内容可以是摘抄精美词句、内容摘要,也可以适当写些自己的读书体会。)

要求教师做到:①和作业布置结合起来,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②有布置有检查,每周至少批阅学生读书笔记一次。

(2)反馈交流课,组织学生展示汇报自己近期的阅读收获:①开展不同形式的美文诵读比赛,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和水平。②开展演讲、讲故事比赛、读书报告、古诗擂台赛、读书笔记展评等趣味性较强的读书活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③开展不同形式的写作比赛,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生活:记叙文、读(观)后感、想象作文、童话等竞赛,检验读书、积累的成果。④三~六年级学生每个月每人编辑一份读书手抄报,丰富课余生活。

(3)及时检查评价阅读的成绩。

6、组织参加学校语文组、少先队大队部开展的“读书节”系列活动。活动有低年级讲故事、朗读比赛,中、高年级征文、手抄报、演讲、知识竞赛等。

7、发挥红领巾广播站的作用,播送学生的读书作品,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

8、学校图书室每周定期做好各班借书登记工作。

9、 教师、学生、家长共读书,一同打造书香校园。

(1)学生读书系列活动

①各班开展“每周一诗”诵读活动。

②各班学生结合每个月的读书主题办好读书手抄报(三至六年级学生每人4份手抄报)。

③继续开展好每学期一次的校级优秀诗文背诵活动。

④各班鼓励学生去图书室借书,并开展借书评比活动。

⑤各年段每学期举行一次“书籍告诉我”读书知识竞赛。

⑥开展文学社团活动。建立年段、班级文学社团,使其成为宣传学校的一支生力军。

⑦开展好每学期一届的“书香校园读书节”活动。(建议:每年的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为春季的读书节;每年孔子诞辰日9月28日为秋季的读书节)。

⑧开展“每月一星”推荐、表彰活动。原则上每班每月推荐一人,在升旗仪式上通报表彰,并请一名学生进行事迹介绍。要求学生作好“读书笔记”,并作为评选“每月一星”和上“书香荣誉榜”的依据之一。

⑨各年段每期开展一次“书香班级”或“书香中队”评选活动,并为选上的班级或中队挂牌。

(2)家庭读书系列活动

①印发《打造书香校园行动告家长书》,进行宣传发动。

②开展“亲子读书活动”。

通过亲子阅读卡,架设家校沟通的桥梁,营造浓郁的家庭读书氛围。父母督促孩子每天阅读课外书(不少于30分钟),并在《亲子读书手册》上签字。参考学校推荐书目,为孩子购买书籍,订阅报刊。校园读书节时,邀请家长参加。

③建议有条件的家庭要经常带孩子到图书馆、书店等文化场所,积极开展读书活动。

④开展“亲子读书――书香家庭”评选活动。

五、具体安排

2011年:搞好基础建设,形成精神合力,营造书香氛围

教师:进行主题研究,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知识积累;

学生:博览群书,知书识礼,积淀人文传统。

2011年: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师生在阅读中成长。

2012年:总结与提炼,形成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书香家庭。

2、2011年创建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1年6月为发动、准备阶段。

主要任务是:制定公布方案、计划,少先队、各班级利用各种机会、各个平台向全校师生、学生家长发出倡议,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1)“打造书香校园”行动启动仪式。

(2)做好整体规划,成立“书香校园组织委员会”。

(3)设计行动标识、行动口号、阅读宣言。

(4)做好以突出书香特色的环境布置,添置图书,可采用学生志愿捐书等形式充实班级图书架。

(5)各班级出一期以读书为主题的黑板报,并在黑板报中设立班级“书香荣誉榜”。

中秋手抄报内容句子范文第5篇

关键词:戏曲艺术;李开先;元刊杂剧;词谑;《元刊杂剧三十种》

中图分类号:J80 文献标识码:A

《元刊杂剧三十种》为时下仅存的刊于元代的元人杂剧版本,是书对于推进元杂剧研究的深化,有着特别的意义,于是其出处流传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孙楷第在研究脉望馆杂剧时涉及这一问题,以为出自于李开先旧藏,说:“四跋《单刀会》不署名,审其字实系何煌笔。其跋《单刀会》、《看钱奴》,俱在雍正三年八月。跋《范张鸡黍》则已至雍正七年七月。前后相距,凡五年之久。似书即煌所自有,非假之他人。《魔合罗》跋不署年月,然煌校曲记所据本却以此跋为详。据此跋知煌所据为元刊本,其书乃明李开先旧藏。”①这是学者较早涉及元杂剧与李开先的关系,孙楷第又考了元刊杂剧的流传次第,此以后,是说基本为大家认可,凡论及此事者多认可元刊杂剧出自李开先。一些论者又专门将元刊杂剧与脉望馆杂剧中何煌的有关校勘文字引自“李中麓”的元刊文字对比,依然得出相同的结论②。但是,近来有甄炜旎博士论文《〈元刊杂剧三十种〉研究――以元、明版本比较为中心》并在《中国典籍与文化》另发文章《〈元刊杂剧三十种〉与李开先旧藏之关系》另持一端者,说“现存元刊杂剧三十种并不一定都是李开先的旧藏” ③。也就是今传元刊杂剧有些出自李开先,有些可能出自他人,这说法或有一定道理,因为明代嘉靖年间藏有元杂剧者众多。但笔者认真研读其文,发现《〈元刊杂剧三十种〉与李开先旧藏之关系》证明元刊杂剧三十种中有非李开先旧藏者的方法,是将李开先《词谑》中所引元杂剧如《萧何月夜追韩信》《李太白贬夜郎》等曲词与现存元刊本杂剧同曲比较,从比较词曲的异同,推断说今传元刊本可能与李开先无关的结论。甄博士所论如何呢?细究其材料的使用及论述方法,却发现其论据的使用与解读有可商榷之处。

一、将《词谑》载曲与元刊本比较

为了说明李开先藏本与元刊杂剧没有关联,甄博士将《词谑》中所引元杂剧曲词与现存元刊本杂剧同曲比较值得商榷。《词谑》是一曲论著作,作者李开先用力处本不在文献,不是严肃的文献著作,校勘价值难以确认。在甄博士看来,李开先录《词谑》是不会将元刊杂剧曲词改动的,李开先的《词谑》载文应是可靠的元人的刊文复制。比如其论《改定元贤传奇》版本出于明这样说:“从序中可以看出,李氏旧藏确实丰硕,但审其所刻剧本,可知其状貌与各明刊本大同小异,科白虽已经李氏‘删繁归约’,仍较元刊本详尽何止十倍,可见李氏编此书时所用即是明刊本或内府本,即使用元刊本,恐怕亦只是作为参考而已。这也说明在李开先之世,原生的元刊本已经成为爱好者收藏之物,不在市面上流通。而通常刊行的元代杂剧,所本的也是便利易懂的明代整理本,科白比重日益增加,而极少参照元刊的旧样刊刻了。” ④将《改定元贤传奇》说成本于明刊或内府本,就是否定了李开先为编《改定元贤传奇》删改元刊本的可能。事实上李开先对编录的元杂剧多作亲手改定,他自己在《改定元贤传奇序》中甚至说“且有代作者”。《词谑》录白仁甫《梧桐雨》[中吕]云“悉为改之”。我们从出于李开先家藏的郑光祖《王粲登楼》分别录入《词谑》的曲词与何煌校李开先抄本杂剧的比较,可见李开先对元人杂剧的改动一斑,此例甄博士并未涉及。

《王粲登楼》今存有脉望馆《古名家杂剧》、《元曲选》、《酹江集》诸本。《元曲选》、《酹江集》是一个版本系统,曲词相近,《古名家杂剧》是另一个系统。有价值者是《古名家杂剧》本有何煌据李开先抄本校录《王粲登楼》,此本何煌校跋这样描述品相:“雍正三年乙巳八月十八日,用李中麓抄本校,改正数百字,此又脱曲廿二昭昭,倒曲二,悉据抄本改正补入。抄本不具全白,白之缪陋不堪,更倍于曲,无从勘正。冀世有好事通人,为之依科添白,更有真知真好之客,力足致名优演唱之,亦一快事。书以俟之。小山何仲子记。”⑤学界据此判定何煌据李开先所藏过录的抄本系元抄本,是元刊杂剧三十种之外的又一种元人版本。⑥笔者亦以为不缪。从其曲词的量大,说白的甚少,科范的用语,与元刊杂剧比较,也可作如是观。是剧为李开先所重,他说:“郑德辉作《王粲登楼》杂剧,四折俱优,浑成慷慨,苍老雄奇。” ⑦因此,在其《词谑》中屡有曲入录,涉及曲文包括第三折与第四折。特别是第三折全折入录,就让我们详细比较,看李开先在《词谑》中录曲时,是如何不忠实于原抄本,是如何删改的吧。

首先我们肯定李开先《词谑》所录曲与何煌校曲属于同一种抄本,试将何煌校录的元抄杂剧第三折与《词谑》所录第三折曲词比较可见,一是曲目皆为二十九曲,有[粉蝶儿]、[醉春风]、[迎仙客]、[红绣鞋]、[普天乐]、[喜春天]、[石榴花]、[斗鹌鹑]、[上小楼]、[么]、[满庭芳]、[十二月]、[尧民歌]、[哨遍]、[耍孩儿]、[么]、[三煞]、[二煞]、[尾声],在这二十九曲中,曲牌名除了笔误 [喜春天]《词谑》作[喜春来],[哨遍]《词谑》作[哨篇],或同曲异名[么]《词谑》作 [四煞],[尾声]《词谑》作[尾]外,其他全同。联系其他元明刊本的差异可见,虽然间有不同,但若非来自同一版本便不会有如此高度的一致。《词谑・词尾》录[鸳鸯煞尾]来自于《王粲登楼》的第四折,与何煌校曲《王粲登楼》第四折尾曲也相同,他本皆不具备此曲也可为一证。二是我们将《词谑》录曲、《古名家杂剧》、元抄本杂剧三种作比较,可见《词谑》同元抄本处,显示了与元抄本的关系。如[尾声]“看我事君王如腹心”,《词谑》作“事君王如腹心”,《古名家杂剧》作“你看我待君王如腹心”,三种版本的不同主要在于“事君王”与“待君王”,当然是“事君王”于意为胜。“事”为以下奉上,是王粲表明对汉帝的态度,而“待”则是以上对下,此处的确不通。

我们再看李开先《词谑》对元抄本的删改。何煌抄校第三折曲词中有多出《古名家杂剧》者六曲,他本皆无,正可与《词谑》所录曲词对照说明问题:

[喜春天]淡烟漠漠添秋意,黄叶潇潇听捣衣。秋声秋色两相宜,我便如铁石,对此也心灰。

[哨遍]则为一纸书飘零到楚地,数年间困杀英雄辈。非自己不能为,待贤心言行相违。信著二逆贼,我做了鹪鹩巢苇,他便是饿虎当涂,没乱杀成何济。一自荆王归世,酤酒消除慰闷,镇登楼伫立金梯。恨离愁不趁汉江流,怨身世难同野云飞。这里叛乱将兴,政事难行,异端并起。

[耍孩儿]若要收伏了汉上荆州地,何患山围故国。利兵坚甲不须多,笑谈间,烟灭灰飞。鞭蘸干一江汉水清波涨,马吃尽三月襄阳绿草齐。不足与挟仇气,儿曹之辈,疥癣之疾。

[么]紫泥宣诏到都堂内,八辅相都言称职。整朝纲、薄赋敛、省刑罚,新号令,四海传檄记。骤迁东汉三公位,不教人道依旧中原一布衣。男子汉峥嵘日,撇了一瓢而饮,受用列鼎而食。

[三煞]臣事君以忠,君使臣以礼,我把奸谗馘首干戈熄。若教我但居相府十余载,强似你高筑长城千万里。太平兆无多日,我治的桃林野耕牛闲卧,华阳山战马空嘶。

[二煞]我治的花生解倒悬,我治的山河壮帝居,我治的两轮日月光天德,我治的四夷玉帛朝南面,我治的万象森罗拱北辰极。无瑕玉堪作皇家器,燮理阴阳气序,调和鼎鼐盐梅。

《词谑》:

[喜春来]淡烟漠漠添愁戚,黄叶潇潇听捣衣。秋声秋色两相宜,我便是铁石,到此也心灰。

[哨篇]则为一纸书,飘零到楚地,数年间困杀英雄辈。非自己不能为,待贤心言行相违,信著二逆贼。我做鹪鹩在苇,常便是饿虎当涂,没乱杀成何济。自荆王归世,酷滞酒消除郁闷,镇登楼伫立金梯。恨离愁不趁汉江流,怨身世难同野云飞。这里叛乱将兴,政事难行,异端并起。

[耍孩儿]若收伏了汉上、荆州地,何患山围故国?利兵坚甲不须多,谈笑间,烟灭灰飞。鞭蘸干一江汉水清波涨,马吃尽三月襄阳绿草齐。我不是挟仇气,他是个儿曹之辈,疥癣之疾。

[么]紫泥宣诏到都堂内,八辅相都言称职。整朝纲、薄赋敛、省刑罚,新号令,四海传檄记。骤迁东汉三公位,不教人道依旧中原一布衣。男子汉峥嵘日,撇了一飘而饮,受用列鼎而食。

[三煞]臣事君以忠,君使臣以礼。我把奸谗馘首干戈熄。若教我但居相府两三载,强似你高筑长城十万里。太平兆,清光日,桃林野耕牛闲卧,华阳畔战马空嘶。

[二煞]我治的苍生感大恩,山河壮帝基,两轮日月光天德,四夷玉帛朝南面,万象森罗拱北极。堪作皇家器,调和鼎鼐,燮理盐梅。

这两个版本的文字比较让我们看到,每支曲子,李开先都有改动,涉及语意的较重大改动,如“喜春天”改为“喜春来”,“添秋意”改为“添愁戚”,“我便如铁石”改为“我便是铁石”,“对此也心灰”改为“到此也心灰”。 [哨遍]“我做了鹪鹩巢苇,他便是饿虎当涂”,改为“我做鹪鹩在苇,常便是饿虎当涂”。[耍孩儿]“不足与挟仇气”改为“我不是挟仇气”。 [三煞]“若教我但居相府十余载”,改为“若教我但居相府两三载”,“高筑长城千万里”改为“高筑长城十万里”,“太平兆无多日”改为“太平兆清光日”,“华阳山战马空嘶”改为“华阳畔战马空嘶”。[二煞]“我治的山河壮帝居”改为“我治的山河壮帝基”,“无瑕玉堪作皇家器,燮理阴阳气序,调和鼎鼐盐梅”改为“堪作皇家器,调和鼎鼐,燮理盐梅”。李开先《词谑》中录入元抄《王粲登楼》杂剧文字时做了如此大量改动,多没道理,如将“燮理阴阳气序”“调和鼎鼐盐梅”这样的习用语改为“调和鼎鼐,燮理盐梅”便是不通,可见李开先录抄本入《词谑》时是有大改动的,因此,拿《词谑》之字句不同,不可证《王粲登楼》在李开先家藏中无。那么,说回到《元刊杂剧三十种》,李开先在录入《词谑》时也一样可以改动,也就是说,拿《词谑》个别字句的不同于元刊杂剧,同样不能证元刊杂剧与李开先家藏无关系。将经过李开先整理的《词谑》印证《元刊杂剧三十种》,也就相当于以明刊元杂剧印证元刊元杂剧,是不科学不恰当的。

二、对杂剧曲词的解释

甄博士将元刊杂剧与《词谑》同一曲词作比较,是将两种东西作为同种文献看待,其实,两者有不可比较之处,元刊杂剧属于戏曲,《词谑》所录属于清曲,未必遵循原作,将两种曲用同种方法解读,因此解读多有值得商榷处。

首先是解《词谑》因忽略曲格而致使解释不准确,如甄博士将元刊本的《夜月追韩信》与李开先《词谑・词套》中[新水令・得胜令]做了比较,说:“李开先在《词谑・词套》中收录了部分杂剧曲文,现存元刊本与之对应的有两套,一套是《夜月追韩信》的[新水令],一套是《李太白贬夜郎》的[点绛唇]。两套曲子在文字上都稍有出入,前者尤为明显。”原引文如下:

[得胜令]我又怕叉手告人难,因此上懒下宝雕鞍。萧何云了。说着汉天子由心困,量着楚重瞳怎挂眼!萧何云了。弃骏马雕鞍,向落日夕阳岸,办衣笠(杜按:元刊本为“”)仑竿,钓西风渭水寒。(现存元刊本)

[得胜令]我又怕叉手告人难,因此上懒下宝雕鞍。说与那汉天子休心困,量这个楚重瞳怎挂眼!雕鞍,向落日夕阳岸,纶竿,我则待钓西风渭水寒。(《词谑》)

甄博士比较此曲,注意到了两套曲词文字出入“尤为明显”,其实,《词谑》与元刊杂剧本这两支曲词的不同,本有原因,既李开先所录的是曲,所重在曲,是以曲格录文,因此,可能是有意裁剪去了元刊杂剧曲中的衬字,或者录文本人以为元刊杂剧中的字句不合曲格做了调换。如元刊杂剧中的“弃骏马雕鞍,向落日夕阳岸,办衣竿,钓西风渭水寒”。在《词谑》作“雕鞍,向落日夕阳岸,纶竿,我则待钓西风渭水寒”。考查周德清的《中原音韵》引[双调] [得胜令]定格“宜操七弦琴,宜结两同心,宜托腮边玉,宜圈鞋上金。难禁,得一掐通身沁;知音,治相思十个针” ⑧。朱权的《太和正音谱》 [得胜令]格式也如此:“名利酒吞蛇,富贵梦迷蝶。蚁阵攻城破,蜂衙报日斜。豪杰,几度花开谢?痴呆,三分春去也。”⑨便会明白,李开先此曲所录文字正合曲谱,较元刊杂剧这些不同,只是砍去了一些衬字,特别是砍去了宾白。

其次,因解杂剧忽略杂剧情节而致使解释不准确。甄博士引前所云[得胜令]两支曲子然后分析说:“《词谑》只录曲文,因此并无‘萧何云了’的提示。最后四句的变动仅限于衬字上……但第三句的意思两支曲子就有很大不同了。在该剧中,此套曲是第二折,内容大致是韩信初投楚霸王项羽,因不得意,改投汉王刘邦,亦不被重视。他决意去汉东归,萧何月夜追来,才将他追回。从上下文看,[得胜令]恰好是萧何在途中追上韩信,韩信感怀不遇之言,因此心境更近于‘犹心困’,而不是劝萧何‘说与那汉天子休心困’。这句唱词可谓以两字之异,相悖甚远。李开先不可能看不出其中差异,因此是他改的可能性很小,而他直接抄录于他的藏本的可能性则较大。也就是说,他抄的那个杂剧本子与现存元刊本并不同一。”⑩甄博士的理解主要是在“说着汉天子由心困”与“说与那汉天子休心困”的不同,按甄博士的说法,这一句应当是韩信的“感怀不遇之言”,是自我心境的写照,是不被刘邦接纳所造成的结果,其实这是明显的一个误解。真实情况放在整个剧情发展中看,这应当属于韩信承接“萧何云了”句萧何表白的一句唱词,是重复萧何陈述刘邦心境的描述。为说明这一问题,我们不妨将元刊杂剧这支曲完整引一次:“我又怕叉手告人难,因此上懒下宝雕鞍。(萧何云了。)说着汉天子由心困,量着楚重瞳怎挂眼!(萧何云了。)弃骏马雕鞍,向落日夕阳岸,办衣仑竿,钓西风渭水寒。”此曲中插科“萧何云了”四个字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将四字与其他曲词相联系,可以给我们勾画出一个完整的萧、韩对话过程:萧何追上韩信,劝说韩信返回汉营,韩信以傲相对,不与回答,有曲[雁儿落]韩信唱“为甚恰相逢便噤声,非是我不言语相轻慢”。可以想见在萧何追上后,一定是苦劝韩信返回汉营,韩信不予回答,故意对萧何表示出傲慢与冷淡,流露自己受到刘邦慢待后的一腔不满;萧何再劝,韩信只能拿出自己不回去的理由,就是不想恳求刘邦收纳自己,下人一等,是“我又怕叉手告人难,因此上懒下宝雕鞍”;萧何再劝,并解释刘邦当时未能热情接纳韩信,是一时“由心困”,也就是刘邦因在与项羽的战事中失利而情绪低落,心智偶然被蒙蔽,企图以此为由开脱刘邦的责任。所以,韩信承萧何上句回答:“说着汉天子由心困,量着楚重瞳怎挂眼。”也就是韩信听到萧何对刘邦状况的陈述,为了突出自己的帅才,便将自己与刘邦作比较。在韩信看来,刘邦竟然被项羽困扰,自己却不把项羽看在眼里,表达了自己的雄心和能力远高于刘邦。若将此句作韩信自写胸臆,便失去了大丈夫的气概,与下句“量着楚重瞳怎挂眼”充满自信的表白对照,即捍格难通。甄博士误将此文作为韩信自己的抒情词,从而肯定李开先词的合理,是忽略了曲词的言语背景。

其实,这也不仅是甄文的错,是李开先错解元杂剧在先,将此两句改为“说与那汉天子休心困,量这个楚重瞳怎挂眼!”将“说着”改为“说与”,将“由”改为“休”,似乎李开先的意思韩信这里是要萧何劝慰刘邦,若韩信自己已答应肯相助一般,其实从剧情看,这时的韩信还并无回头之意。若说李开先有意将戏曲改为曲,可以理解,本来《词谑》就是论曲之作,而郑蹇、徐沁君、宁希元则虽后出不能转精,也皆错解此句,将“说着汉天子由心困”,臆改为“说着汉天子犹心困”,“由”改为“犹”,且不作校勘,岂不为人误解又一元刊本?且此“犹”字是说刘邦“犹”呢,还是韩信“犹”呢?实际上是难确指的,即便确指也难以解释。

再次,因错用版本而致使解释不准确。甄博士虽然论文中每言《元刊杂剧三十种》,但通过仔细辨读看出,其所引《元刊杂剧三十种》其实多是直接从郑蹇、或者徐沁君或者宁希元等校勘本中来,也就是将校勘本直接作为元刊杂剧使用。如《〈元刊杂剧三十种〉》与李开先旧藏之关系》引《夜月追韩信》第二折有[尾]“我想这男儿受困遭磨难,恰便似蛟龙未济逢干旱。尘蒙了战策兵书,消磨了顿剑摇环。唱道惆怅功名,因何太晚?似这般涉水登山,休休休空长叹! (萧何带住)谢丞相执手相看,不由我半挽着丝缰意去的懒”,直接括号注出“现存元刊本”。甄博士这里括号标示曰“现存元刊本”,我们看到他多同于郑蹇、宁希元、徐沁君等三人校本,就知道其实是欺人。《古本戏曲丛刊》四集本原曲如下:

[尾]我想这男儿受困遭磨难,恰便似蛟龙未济逢干旱。怎了战策兵书,消磨了遁剑摇环。唱道惆怅功名,因何太山似这般涉水登山,休休休空长叹! (萧何带住)谢丞相执手相看,不由我半晚着系缰意去的懒!

甄博士所引与元刊本有三处不同,元刊本“遁剑摇环”,甄博士引作“顿剑摇环”;元刊本“太山”,甄博士引作“太晚”;元刊本“系缰”,甄博士引作“丝缰”。我们发现郑蹇、宁希元、徐沁君三先生的校勘本也是如此,因此推断甄博士所引应该来自于三个校勘本。其实,三个校勘者是在未读懂元刊杂剧意思的情下,臆改了元刊杂剧。如将“遁剑摇环”的“遁剑”改为“顿剑”,不知“遁剑”本有其意,是道家的法术之剑。又如将“因何太山”改为“因何太晚”。联系此词的上下文意思,元刊本的本意主角要说的是功名获取艰难,如登太(泰)山,表达的是对客观经历的描述,与下句“似这般涉水登山”相联属。若改为“太晚”,则会让人感觉剧中主人公求功名是急不可耐,是一种心理描写,于意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