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不言而喻造句

不言而喻造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不言而喻造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不言而喻造句

不言而喻造句范文第1篇

1、今天,又是妈妈下厨。嫩滑滑的蒸水蛋、香喷喷的红烧鱼、油汪汪的可乐鸡翅……不言而喻,我又要美餐一顿了。

2、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将会奋起,实现其立国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

3、今天的数学课,老师在讲台上津津有味地给我们讲述“轴对称图形”时,我斜眼瞥同桌,天哪!他竟然在打瞌睡,老师的言语就这样成了催眠曲。这样下去的话,成绩上不了是不言而喻的。

4、我最喜欢理平头,剪小平头的好处自然是不言而喻,省事、利索、凉快又省时。

5、星期六晚上,爸爸拿着作业本走过来严肃地说:“明天活动取消!”不言而喻,肯定是我的作业又出问题了。

6、去学校读书,不仅要学习文化,而且要学习做人,这是不言而喻的事。

7、有一天我因为考试不好,板着脸去找老朋友,没等我说话,他便知道我有不开心的事,真是不言而喻。

8、跑步跑累了,我的铁哥们马上就拿水和毛巾给我,不言而喻,他是多么了解我啊!

9、昨天语文老师布置了默写古诗任务。今天如果有哪位同学没有完成的话,结果肯定是不言而喻--挨批。

10、我们班的男生与高手如云的校篮球队比赛,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连我们的拉拉队都弃暗投明了。

11、前几天,我跟余淑妮发生了矛盾,一直没讲过话。今天,在食堂我对她笑了一下之后,我们俩的关系就不言而喻了。

12、弟弟有“香港脚”,只要他的鞋子一脱,结果就不言而喻了,那臭味可以把人给熏倒。

13、我和杨雨正在下象棋,下到最后我快要将军的时候,他脸上露出了失望的神色。()从他的表情来看我赢这盘棋是不言而喻的。

14、第一单元数学试卷发下来了,我得了100分,我饭都没吃就拿着试卷叫妈妈签名,目的不言而喻。谁知妈妈签了名,只说了一句:“菜凉了,快吃饭。”唉,真扫兴。

15、人应该珍惜时间,好好学习,这个道理是不言而喻的。

16、今天两个老师都表扬了我,我心花怒放,快乐的滋味真是不言而喻。

17、我和哥哥投稿《深圳晚报》的造句,哥哥的造句被选中了,他兴奋地大叫,我强忍着眼泪,那种痛苦不言而喻。

18、课间,我玩得正兴起。突然,不知从何处飞来一个足球,我毫不犹豫飞起“旋风腿”,只见球在空中划过一道完美的弧线直奔主任头上而去,结果不言而喻。

19、星期六,我和几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朋友约好去溜冰,因为是初次,没几分钟,我们只好“连滚带爬”、“哭爹喊娘”地提着溜冰鞋出来了,原因自然不言而喻。

20、妈妈又在化妆了,不言而喻,她肯定又要去潇洒了。

不言而喻造句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比喻性语言;脑机制;右脑优势

分类号 B842;B845

语言加工是人类认知复杂性的反映。语言加工的脑机制反映语言自身的特点(表音、表意)、语言使用者的语言经历、优势手、习惯和文化等(张积家,马利军,张静宇,2009)。多数学者都同意,语言活动主要是大脑左半球的功能,证据来自三个方面:(1)割裂脑的研究;(2)失语症病人的研究;(3)分半视野法以及功能磁共振研究(张积家,2004;张武田,1997)。语言加工表现出左脑优势,语言加工的脑机制在左脑。但是针对比喻性表达脑机制的研究表明,右脑参与语言的加工,而且还表现出右脑优势(Van Laneker&Kempler,1987)。

比喻性表达(figurative expression)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简约概括,常常和非字面语言(non-literal language)同义使用。比喻性表达经常采用的修辞手段包括比喻(明喻,暗喻)、夸张、借代、虚指数量、拟人、拟声等,通过这些手段以及字面表象所表征的概念隐喻来表达人类生活中的某一类个体或现象,传递社会性规范和惯例性经验。比喻性表达句法形式固定,意义约定俗成,在个体日常交流中占据重要地位,其最大的特点是整词意义不能由其组成成份的句法分析而获得,主要的语言形式包括隐喻、惯用语、谚语、礼貌语、俚语、反语等。隐喻可以由一个单词,一个短语或者一个句子甚至一整篇文章构成,采用隐性或者显性方式在两个不相关领域之间建立关系。为了强化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联系,隐喻不仅仅对不相关的种类进行比对,而且还对种类之间的突出性质进行等级划分的比对。惯用语指整词意义不是其组成部分词素意义简单相加的一类惯例性词汇,其结构和意义约定俗成。谚语常常被定义为熟悉的、固定的、具有判断性的一类表达,它以一种简约的方式表征众所周知的事实、社会规范或道德规则,常常包含特殊句法结构、携带特殊韵律。反语使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即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不同的比喻性语言所需的理解能力不同,隐喻和惯用语理解时间(3~4岁)早于反语理解时间(6~7岁)(Thoma&Daum,2006),即对反语的理解需要更复杂的认知能力。同时,从结构复杂性和文化适应性、生理适应性以及材料的无偏化考虑,惯用语和隐喻成为对比喻性语言进行研究的主要语用材料,尤其是惯用语,其结构简单、句法凝固、语义恒定,使其成为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脑损伤患者主要的语言材料。

另外,由于比喻性表达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而且对其理解需要更高的认知能力,比喻性表达的理解机制成为认知心理学、心理语言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其目的在于探索人类理解比喻性表达的心理机制和认知神经机制,并最终揭示人类心智的作用机制。

1 早期观点――右脑优势

传统观点认为,对于右利手者,左脑在语言理解和产生中扮演主要角色(语音和句法加工)。然而,神经心理学和神经影像学的研究表明右脑在比喻性语言加工中发挥主要作用。

Winner和Gardner(1977)发现相对于左脑损伤的失语症患者,右脑损伤的患者在完成一个口头隐喻和图片匹配任务中表现出更大的困难。右脑损伤患者更多的选择与隐喻字面意义相关的图片。临床观察表明(Myers&Linebaugh,1981),右脑单侧损伤意味着患者对刺激只能产生字面的、具体的反应,丧失对比喻性意义的理解。对于语言信息之外的线索,他们表现出加工困难。另外,在语言理解方面,他们也表现出对指示性语言的偏好和对隐含性语言的不敏感。这种不敏感,造成他们对比喻性语言理解困难。而且,Myers等人(1981)的研究表明,右脑损伤的病人对背景理解很差,右脑损伤造成被试不能很好把握故事和图画之间线索。相反,失语症患者却可以从语言背景中获取实质性的提示信息从而促进言语加工。

Van Laneker和Kempler(1987)的研究要求被试(左脑或右脑分别受损)进行词汇和解释句的连线任务,句子是对惯用语字面意义和比喻意义的解释。结果发现,左脑损伤(句法加工能力丧失)病人在比喻意义解释句的选择上优于右脑损伤病人。对此的解释是右脑损伤破坏背景知识的应用和理解,导致意义提取失败。同时,研究者认为,右脑促进惯用语的加工,惯用语是一个句法上不可分析的整体单元。另外,来自语义启动的研究证实右半球在比喻意义理解中扮演特定角色(Anaki,Faust,&Kravetz,1998)。在这个研究中,和比喻性意义相关目标词的启动效应出现在左边视觉区域(右半球),而和字面意义相关目标词的启动效应出现在右边视觉区域(左半球)。VanLancker Sidtis(2006)的研究探讨被试(左脑或右脑损伤病人)在自然语言中产生比喻性表达的数量和性质。研究发现,左脑损伤病人产生更多完整的比喻性表达,而右脑损伤病人则很少。右脑在比喻性语言的产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鉴于不同方法和被试的重复性结论,一些研究者认为右脑在比喻性语言理解中发挥独特的作用,虽然后续研究不断证明左脑以及更高级皮层参与惯用语的加工,但是部分研究者依然支持该观点(Van Lancker Sidtis,2006)。

2 比喻性语言加工的脑机制

2.1研究任务引发的争议

支持右脑假说的研究者认为左脑损伤与否并不会对比喻性语言的加工产生实质性影响。多数研究者不同意右脑假说。Rinaldi,Marangolo和Baldassarri(2002)选取右脑损伤和正常被试的研究表明,词图匹配任务出现加工困难,但是语言材料和隐喻匹配并没有表现出损伤。研究者认为,词图匹配任务需要两个表征系统的编码转换,增加被试反应难度。可能是转换难度造成被试表现出对隐喻理解的损伤。Papagno,Curti,Rizzo,crippa和Colombo(2006)的研究表明,对于不存在字面意义惯用语的句图匹配任务,视觉空间缺陷的右脑损伤病人更多表现出匹配困难,而不是理解困难。因此,对于Winner和Gardner(1977)的研究结果,Papagno和Caporali(2007)认为它仅仅表明右脑损伤病人在句图匹配方面存在缺陷;而且,有研究者认为采用图画材料研究右脑损伤病人存在缺陷,因为右脑损伤常常意味着视觉空间缺陷甚至是知觉缺陷(Proverbio.Cortti,

Zani,&Adomi,2009),即任务会引入时空加工能力这一新的干扰变量。

另外,Cacciari,Reati,Colombo,Padovani,Rizzo和Papagno(2006)质疑之前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句图匹配任务和口头解释任务)。他们认为类似的程序将间接的导致失语症病人不能很好的完成研究者需要的任务,此类程序促使被试偏向字面意义的解释。第一,句子和图片匹配任务不能真实反映惯用语的理解,因为表征字面意义的图片(往往是一个怪诞的意象,在生活中较为少见,而且有些惯用语由于没有字面意义而形成令人琢磨不透的图片)和意义并不具有同等的真实性,常常会干扰正确的反应。在对阿尔海默症病人和右脑损伤被试的研究中证实这一点(Papagno,Lucchelli,Muggia,&Rizzo,2003)。第二,在言语产生方面,左脑损伤言语不流畅的失语症被试不能提供言语解释并不代表他们没有理解惯用语的意义,即这样的任务低估失语症病人语言理解的能力。

2.2左脑参与比喻性语言的加工

Peterson.Burgess,Dell和Eberhard(2001)研究证实即使惯用语的意义已经通达,但是语言未受损的被试依旧会对惯用语进行句法分析:Papagn0和Genoni(2004)针对语义记忆没有受损,而仅仅是句法功能受损的失语症病人的研究表明,他们对语义性质不同的惯用语理解困难,表明对惯用语的加工存在句法分析;因此,在惯用语理解中左半球也发挥重要作用(左半球司职句法分析功能)。Papagno,Tabossi,Colombo和Zampetti(2004)对语义记忆损伤被试的研究同样证明失语症病人对惯用语理解存在困难,被试(失语症患者)偏好字面意义的解释。研究者发现,句法加工能力没有受损的被试可以很好理解惯用语的比喻意义.而对于句法加工受损的被试则仅仅是字面意义的加工。句法分析提供给被试拒绝字面意义的线索(句法分析帮助被试确立成份词素之间关系),从而选择比喻意义,对惯用语比喻意义加工困难主要是由于句法分析能力的缺失,表明左脑参与惯用语的加工。

而且,Papagno和Genoni(2004)认为,惯用语的句法结构在惯用语理解中扮演重要角色,惯用语的记忆表征包含句法结构信息,惯用语的理解需要左脑激活。Oliveri,Papagno和Romero (2004)使用重复经颅磁刺激(irepetitive Tran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研究正常右利手的被试。在他们的研究中。右半球的额叶和颞叶与左半球对应部分被重复经颅磁刺激干扰。要求被试对呈现的句子和图画进行匹配,呈现的句子包含惯用语和非惯用语表达。当仅仅对左脑的额叶和颞叶进行干扰时,发现被试反应时间和反应错误率在两种情况下都相应增加,表明对惯用语的理解需要句法加工的参与。研究结果证实。左半球参与惯用语比喻意义的理解。

另外,对普通被试PET的研究表明(Bottini,Corcoran,Sterzi,Paulesu,Sehenone,&Scarpa,1994),当要求被试判断呈现的句子是否可能是隐喻句的时候,被试左右半球的脑区都有一定的激活。Giora,Zaidel,Soroker,Batori和Kasher(2000)发现右脑损伤病人对惯例喻理解成绩甚至好于左脑损伤病人,他们认为,成绩表现是和左侧颞中回的损伤范围相关。同时,在对痴呆症患者(Papagno,2001),唐氏综合症患者(Papagno&Vallar,2001),精神分裂症患者(Titone,Holzman,&Levy,2002)使用不同方法的研究表明,对于并未丧失语言能力的被试(损伤部位并不确切定位在右脑),他们同样表现出对字面意义的偏好,而并不是右脑损伤才造成被试对比喻性语言理解困难。另外,Cacciari等人(2006)使用字符串和单词的匹配任务对15名左脑损伤病人的惯用语理解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存在两种意义(歧义)惯用语的理解,失语症病人(左脑损伤)同样表现出困难。他们认为失语症病人表现出对字面意义的偏好可能依赖于以下机制:第一,抑制机制的损伤,失语症病人无法抑制出现在头脑中的惯用语组成成份的字面意义。第二,再认和激活机制的损伤,失语症病人识别提取惯用语比喻意义的损伤以及再认惯用语字符串的能力损伤。第三,抑制和激活机制同时性损伤。

对失语症病人和正常被试的研究都表明,大脑左半球参与比喻性语言的加工,不存在优势半球的说法(Papagno&Caporali,2007;Cacciari et al., 2006; Papagno & Genoni, 2004; Papagno,Tabossi, Colombo, & Zampettim, 2004; Oliveri et al., 2004). Rapp, Leube, Erb, Grodd和Kircher (2004)认为,左侧额叶和颞叶区参与比喻性语言加工的作用可能是在比喻性语境下对单词意义进行编码。Kaeinik和Chiarello(2007)使用分半视野(Divided Visual Field,DVF)任务的研究表明,字面和隐喻意义的启动效应出现在双侧视野,即左右脑都参与字面和隐喻意义的加工。他们通过变化句法限制水平任务发现,左脑(右视野)对句法限制和背景信息敏感,而且左脑主要是利用句法信息来选择和整合与目标刺激相关的语义和隐喻解释。同时,他们还发现在和句子背景相一致条件下,左脑同样可以激活与目标词语义相关的多种信息(之前研究认为右脑激活并维持多重语义)。

2.3右脑的作用

虽然右脑损伤病人表现出对比喻性语言加工困难经常作为右脑假说的证据,但是对右脑激活部位和比喻性语言理解之间的对应关系依然模糊不清。多数研究者都同意右脑在比喻性语言理解中发挥作用,但是对右脑发挥怎样的作用却存在争议。

对失语症病人的研究发现(Kempler,Van Lancker,Marchman,&Bates,1999),左脑损伤病人对字面性表达理解较差,但对惯例性句子理解较好,而右脑损伤病人对惯例性表达理解较差,对字面性表达理解较好,出现双分离现象,显示右脑在比喻性语言理解中的重要作用。一些研究者认为右脑参与比喻性表达加工的主要原因是对比喻性表达的理解是一个较高水平、自上而下、复杂语义整合的过程(Marin & McDonald.2003)。右脑参与比喻性语言的加工并不是因为比喻性语言自身的特有性质,而是因为复杂语义加工参与其中,即对比喻性语言的理解包含更加高级的语义加工。这些加工包含类比推理,细节描述,映射,概念混合,语用等复杂认知过程。右脑

参与诸如依据背景对多重主题进行选择,理解非字面语言,探测句子背后潜在的意义,理解故事道德含义以及修正语法不正确句子,对变化做出反应等等复杂认知加工过程。在这些加工中,右脑发挥信息整合的作用(Lee&Dapretto,2006;Mason&Just,2004)。

其他研究者将左右半球分工的焦点集中在基本的自下而上语义激活加工上。分半视野研究(chiarello,2003)显示,右视野/左半球在语言理解中加工快速,语义深度深,焦点较窄,比较集中在目标词的就近语义范围内,激活定义性特征;而左视野/右半球在语言理解中,加工速度较慢,语义空间范围较大,可以同时激活多种语义相关特征,包括概念次要特征的激活,而且对激活的多重语义内容保持较长时间,直到被试做出选择(见Kacinik et al.,2007)。Arambel和Chiarello(2006)的研究显示,对与背景不相一致,语法不匹配单词的启动效应出现在右脑(左视野)而不是左脑;左脑激活的是和目标词语义高相关的概念;概念的次要意义,不相关的种类成员,以及隐喻映射都在右脑激活,而且右脑加工需要一个长的SOA。Kaeinik等人(2007)的研究表明,右脑激活与句法不一致的字面意义,右脑对句法背景不敏感,但是可以同时保持多重意义的激活以供选择,即在与背景不相一致条件下,右脑可以激活与目标语义相关的多重信息。右脑激活多重信息依赖句子中的歧义词汇而不是句子的整体意义,同时右脑不会发挥抑制不相关语义或者激活与背景相关语义的作用。

Pobrie,Mashal,Faust和Lavidor(2008)使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的研究发现,对右侧颞上回后部的经颅重复磁刺激会干扰对新奇隐喻的加工,而不会干扰惯例喻的加工,对左侧额下回的干扰导致字面意义句子和惯例喻加工失败,而不会影响新奇隐喻加工。进一步研究证明,这种差异来自左右半球的不对称而不是皮层前后部的差异。右脑在加工新奇隐喻方面发挥作用,它激活新奇的,非突出的相关意义同时将两个看来不相关概念结合在一起产生一个隐喻表达。针对优势半球在比喻性语言理解中的偏侧化问题,Giora等人(2000)提出分级显性意义假说(Graded salience hypothesis)尝试对比喻性语言加工偏侧化进行修正。该假说认为比喻性表达(存在两种意义)在心理词典中编码储存的是它较为突出的意义,这种突出性随着语言材料的熟悉性、惯例性和使用频率的变化而变化。对于一些惯例性较高的比喻性表达,并不需要右脑参与加工。同时,突出性的意义被左半球加工(并不受是否是比喻性表达的影响);非突出性的意义,例如语义距离关系,被右脑加工。也就是说,通达突出的非字面意义,例如对惯用语的加工,并不依赖于背景信息的可利用性,对这些信息的提取不需要右脑的卷入,而主要依赖左脑机制。Kacinik等人(2007)认为,语言加工中,右脑扮演一个后备系统的角色,可以维持多重语义激活,当任务出现时,对惯用语的解释作出调整和修订。而且,神经影像学的研究(Rodd,Davis,&Jolmsrude,2005)表明当需要将背景和语义信息结合起来从而解释存在歧义的语言时,右脑参与加工。

2.4对比喻性语言加工脑区激活的研究

比喻性语言加工脑机制是神经影像学持续争论的话题,争论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大脑两半球在比喻性语言加工中的作用。部分研究结果显示左脑额下回(1eft inferior frontal gyms,LIFG)参与比喻性语言的加工,另外一些研究支持右脑颞中上回(middle/superior temporal area)卷入比喻性语言的理解过程。

Oliveri等人(2004)使用延时范式研究发现,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左半球(布鲁德曼22区,BA22)的刺激会增加反应时间和降低正确率,表明对惯用语比喻意义和字面意义的理解需要相同的生理解剖结构。Lauro,Tettamanti,Cappa和Papagno(2008)使用一个惯用语句图匹配任务对22名右利手正常被试进行fMR研究。结果显示,对字面意义和比喻意义句子的判断激活一个相同神经网络。然而,对非字面意义句子的加工激活一个更大范围的脑区,包括左侧颞叶激活,左侧额上回(BA9)以及LIFG。同时,右脑的颞中上回也存在激活,还包括颞极,右侧IFG。上述研究和使用不同任务对隐喻及惯用语的研究(Rapp etal.,2004;Lee&Dapretto,2006;Zempleni,Haverkort,Renken,&Sotwe,2007)结果一致。Rapp等人(2004)采用功能性核磁共振(删)进行研究,要求被试执行新奇隐喻和一个字面意义句子进行对比的阅读任务,结果显示,对新奇隐喻加工导致左脑额叶外侧下部(BA45/47),以及颞叶下部(BA20),颞叶中下后部(BA37)的激活。Lee和Dapretto(2006)要求被试决定是否听觉呈现的三个词中其中的两个形容词具有相似的意义。一种条件下被试需要通达中间词汇的字面意义(hot-cold-chilly),而在另一种条件下则需要通达它的比喻意义(hot-cold-unfriendly),得到和Rapp等人(2004)研究同样的脑区激活结果。

Cacciari等人(2006)研究发现,失语症病人对惯用语的加工存在字面意义的激活,而且,布罗卡失语症患者表现出更多的无关错误。研究者对此的解释是被试拒绝字面意义的解释而希望获得一个其它解释,但是由于不能提取惯用语的比喻意义,造成无关错误率的上升。同时,作者认为,颞叶、额叶和皮下层区域参与惯用语的加工,颞叶负责语言学的分析,而额叶则负责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正确答案同时对整个过程进行监督。Zempleni等人(2007)发现加工惯用语字面意义的解释时,大脑仅仅激活一个普通的语言神经网络,当处理比喻性语言时,左侧额下回(inferiorfrontal gyri,IFG)和左颞中回都有激活。很多研究表明,左脑IFG的激活是和语义选择任务有关。在激活时间进程方面,Proverbio等人(2009)采用ERP的研究发现,两侧半球在惯用语理解时间进程中激活的部位不同。在加工早期,主要是左半球激活(刺激呈现后250ms时左侧梭状回皮层,左右半球额中回激活),接着是更多双侧皮层激活,伴随着右半球皮层较大范围激活(刺激呈现400ms时右侧颞叶中部激活,刺激呈现500ms时右侧额中回激活)。

在另外一个rTMS(Rizzo,Sandrini,&Papagno,2007)研究中,研究者使用即时范式,发现右脑和左脑的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在对惯用语句子的反应监督中存在激活。对这个区域活动的

干扰导致错误率的增加,特别是字面意义错误率的上升。同时,在Lauro等人(2008)的研究中,对字面意义句子的加工还激活左侧顶下小叶和缘上回。对此,研究者认为,左侧顶下小叶在字面意义匹配任务中的激活可能和语音记忆资源的不同需求有关。因为在比喻意义的匹配任务中,图画描述关于比喻意义(通常是抽象的)的具体实例,被试需要决定这个描述是否合适。这个判断需要中央执行系统的参与来维持句子意义,然后和图画进行匹配。作为对比,对于可能并不匹配的字面意义句子的觉察仅仅需要对句子逐字逐句的加工,因此,语音环必然参与其中。

总之,来自正常被试和脑损伤被试的研究结果均表明,大脑左右半球都参与比喻性表达的加工,但是由于研究所选用材料不同(隐喻、惯用语或反语),选取的测试手段不同,要求完成的任务不同,造成当前比喻性表达认知神经机制研究中激活脑区存在多样化的趋势。Eviatar和Just(2006)对年轻健康学生的研究表明,隐喻和反语加工激活的脑区不同。他们给被试阅读较短的故事,隐喻句、反语句或字面句分别出现在故事的结尾。相对其它两类材料,对隐喻的加工引发左侧额下回和双侧颞回较大范围的激活,而反语则引发右侧颞上回中部较大范围的激活。即使研究者选取相同的材料,研究结果也会出现不同。Zempleni等人(2007)对失语症病人的研究表明,在加工存在歧义的惯用语时,右脑颞叶存在额外的激活;但是Lauro等人(2008)对正常被试的研究却没有发现两类惯用语脑区激活存在差异。造成上述差异可能的原因是两个研究选取的被试不同。但是,很明显对于存在两种意义的惯用语,加工过程必然存在对比喻意义的激活或者对字面意义的抑制,抑或两者同时进行;但是对于不存在字面意义的惯用语,加工仅仅是对比喻意义的提取,两类惯用语加工复杂程度存在差异。在隐喻研究方面,Pyrite,Besson,Robichon和Poli(1996)的研究表明,熟悉和不熟悉的隐喻并没有造成加工脑区的差异,但是,Tartter,Gomes,Dubrovsl(y,Molholm和Stewart(2002)的研究却表明,熟悉和不熟悉(新奇)隐喻表达在大脑中的加工部位不同。

另外,当前研究还不清楚不同的测试方法对不同脑损伤和正常被试的影响。左右半球脑损伤病人其本身的损伤程度就可能存在不同,右脑被认为是时空能力的主要加工脑区和认知资源分配的脑区。因此,右脑损伤可能会限制认知资源对比喻性意义的分析而转向寻求比较简单(明显)的字面意义加工,这可能是造成右脑损伤病人偏向字面意义的原因之一。同时,在选取左右脑损伤的被试时,研究者不可能基于同样的损伤程度和面积来筛选被试,同样会造成研究结果存在争论。

2.5前额的作用――抑制,激活?

既然句法分析是比喻性表达加工的必要步骤。那么,对比喻性表达的加工必然面对两种意义如何取舍的问题。这就需要执行功能的参与,与执行功能相关的大脑皮层是前额前部。

Christoff和Gabrieli(2000)认为前额皮层前部可能是用来对内部状态和外部事件进行加工比较的脑区。Ramnani和Owen(2004)认为前额皮层前部主要用来解决多个认知操作结合问题,即当一个操作不能解决问题,需要结合其它操作来完成更高级别行为目标时,这个区域被激活。因此,前额皮层前部的作用是整合两个或者多个认知操作,同时在多重操作中组织信息处理和协调信息转移。

对痴呆症患者(AD)(Papagno,2001)和唐氏综合症患者(Ds)(Papagno&Vallar,2001)的研究表明,执行功能参与比喻性表达的加工。fMRI的研究(Romero,Lauro,Tettamanti,Cappa,&Papagno,2007;Zempleni et al.,2007)证实,即使使用不同范式,前额皮层都参与比喻性语言的加工。Lauro等人(2008)研究同样发现额上回前中部参与句图匹配任务的加工,而且表现出左侧优势。Papagno等人(2006)对左脑和右脑损伤的病人进行研究。左脑损伤的病人不论其损伤的部位在额叶还是颞叶都出现明显的比喻性语言加工困难,而右脑损伤的病人(右侧前额损伤)出现同样的比喻性语言加工困难,意味着右侧前额卷入比喻意义的加工。他们认为对惯用语的理解是被试从语义记忆中提取比喻意义,同时抑制字面意义的过程,而和抑制相关的神经基础是前额皮层。如果上述假设(即前额皮层抑制字面意义的提取)成立的话,对惯用语加工首先激活左侧颞极(储存语义记忆),然后激活前额皮层。

Papagno和Caporali(2007)的研究认为,之所以大脑损伤病人出现比喻性表达理解困难,可能的原因是对目标词激活的多重意义中无关字面意义抑制功能的丧失造成。对于不存在字面意义的比喻性表达的理解,大脑损伤病人错误很少,可能的原因是字面意义没有被激活或者被轻易抑制;对于存在歧义的比喻性表达,由于抑制字面意义(比喻性表达存在合理的字面意义,同时字面意义符合语境)比较困难或者抑制延迟,造成错误率增加。

既然比喻性表达理解过程中前额皮层存在激活,那么前额皮层是否发挥研究者(Papagno&Caporali,2007;Cacciari et al.,2006;Papagno et al.,2006)所认为的抑制作用呢?

Fogliata,Rizzo,Reati,Miniussi,Oliveri和Papagno(2007)使用重复经颅磁刺激(rrMS)的研究表明,rTMS在图片呈现80ms时对前额和颞叶产生干扰,表明此两点在此时间上重合:但是在图片呈现120ms时,rTMS仅仅对前额产生干扰,从而影响任务完成的正确率。研究者认为前额皮层并不是在任何时刻都影响字面意义句子理解的事实表明,前额没有简单的卷入多重选择任务,它在比喻性语言理解中发挥特殊的作用。对此,Fogliata等人(2007)分别检验其它不同的假设(包括:比喻性语言是更加复杂的认知加工,对其加工需要额叶的参与;前额发挥作用的机制是激活比喻意义而不是抑制无关字面意义等),数据分析表明,前额参与比喻性语言加工的机制更可能是抑制而不是激活或者是复杂认知加工(例如语义选择)的需要。

心理语言学的研究(Tabossi,Fanari,&Wolf,2009)表明,对熟悉惯用语的理解快于对普通字词组合的理解。相对于不常使用的字面意义,比喻意义和惯用语联系紧密,即比喻意义是“优势”语义,在字面意义提取之前比喻意义可以迅速激活,因此,对于字面意义,没有必要进行抑制。但是Fogliata等人(2007)的研究中,图片刺激呈现后磁刺激在80ms和120ms分别干扰被试对语言的加工,造成所有反应(字面和比喻义)错误率提高的事实表明前额并没有激活比喻意义的加工(如果仅仅是激活比喻意义,那么对字面意义不会产生影响),更可能是抑制字面意义加工失败。同时,如果前额皮层是用来抑制字面意义,前额刺激的效应将一直持续到针对颞叶点的刺激不发挥作用,实验结果证实该假设。

3 小结

不言而喻造句范文第3篇

【关键词】英汉广告;隐喻辞格;研究现状;运用;功能

广告是一种信息高度凝炼的语言。广告语篇中往往采用各种修辞手段,以增强语言的艺术魅力,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进而实现推销产品的目的(王燕希,2011)。隐喻是生动形象、广为运用、素来为人们所青睐的艺术修辞格。隐喻在广告语言中运用最为频繁,创造生动的形象,发挥巨大的功能,大大有助于促使广告走向成功。然而,就笔者所知,国内外学者似乎很少将隐喻同广告语言结合起来加以详细探讨。因此,本文试图在简述主要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丰富的实例,探讨隐喻辞格在广告中的运用与功能这个很有意义的话题,旨在让读者理解、欣赏广告中比喻辞格的功能,从而帮助读者品味广告语言的魅力,进而帮助他们提高广告语言创作能力。

一、隐喻研究现状简述

隐喻就是利用不同事物的抽象的“相似点”来“打比方”。“相似点”,可以是外在形、色、声、味,也可以是内在理、性、情、感。性质相异事物的抽象的共性像纽带将它们自然巧妙地联系起来。隐喻以浅显说明深奥,以具体说明抽象,以熟悉说明生疏,并创造生动的意境和形象,使人在恍然大悟中感受到言语者所喻之妙,从而产生满足与信服的(李忠初,1998:344)。隐喻用来说明事理则趣味盎然,状事则事情昭然,绘物则物态宛然,抒情则情意剀然,被誉为修辞格中的“巨无霸”(聂炎,2006:44)。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和自身的不可或缺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

西方学者对隐喻的研究呈现出多视角多领域、交叉交织、交相辉映的局面。20世纪以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隐喻上升到思维领域,其认知功能及其对人类思维的推动作用得到了普遍认可和高度重视。Richards (1936)论述了隐喻的要素、特征等,并最先探讨隐喻的认知功能。Black (1963)提出了隐喻创造相似性这个观点。美国语言学家Lakoff 和Johnson(1980)强调说,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我们用来思考和行动的常规概念系统本质上是以隐喻为基础的;隐喻是人类用来组织其概念系统的不可缺少的认知工具,是通过甲事物来理解乙事物的重要手段。隐喻给人类以观察世界的新方法和看待事物的新视角,是通向真实的一种途径。隐喻还能创造新意义,表达新思想。Peter Newmark (1988) 将英语隐喻分为六类:死隐喻;陈腐的隐喻;常用的隐喻;有所改变的隐喻;最近形成的隐喻和新颖的隐喻。

在我国,“譬”(metaphor)最早出现于《诗经》。圣人墨子第一个给出隐喻的定义,即隐喻就是借乙物明甲物。先秦时期的学者就如何运用隐喻达到劝说和交际的目的进行了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隐喻的研究逐步深入,研究视野开阔,内容丰富,成果迭出。束定芳(1996)探讨了现代隐喻学的研究目标、方法和任务。窦栋有(2005:83)就隐喻句的推理和预设及其关系进行了阐述和论证。他认为,喻体和本体的相似关系就是隐喻句里的预设。隐喻论证舍弃差异,只求相似,由此及彼。不同点不管多少都无关紧要,逻辑推理只在相似点上进行。安晓杰(2005)着重指出,喻体在比喻中起最重要的作用,喻体运用恰当,本体的特征和性质得以呈现和突出。聂炎(2006:44)认为,隐喻思维的具体形态是联想和想象。隐喻是将乙事物的意象图式投射到甲事物上,通过概念转化、语义转移,以达到把握、认知甲事物的目的。郑洪仁(2006:68)探究了隐喻辞格在语言中的运用,指出隐喻是语言艺术中的艺术,语言艺术中的花朵。

总之,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领域对隐喻进行了比较全面、颇为系统的研究,成果颇丰,蔚为大观。

二、隐喻在英汉广告中的应用与功能

隐喻在广告中比比皆是,其功能不同凡响。让我们先观察以下实例。

(1)It's a country rich in art, with a wealth of museums. Blessed by year round good weather, Spain is a magnet for sunworshippers and holidaymakers. (西班牙旅游广告)

(2)You can spread your wings with Open Studies.(开放型大学招生广告)

(3)随身的绿荫。(爱萝莉护肤膏广告)

(4)香港是一个唯一可以将西方现代化色彩与中国传统历史融合的东方明珠。(旅游广告)

例(1)包含一个典型格式的暗喻。西班牙被比作一块磁铁,强烈地吸引着爱好阳光的度假游客,魅力非凡,令人神往。

例(2)是一个含蓄隐晦的暗喻。其喻意为:你来到开放型大学培训,定会学到扎实的知识和过硬的本领,因而定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迎接挑战,大显身手,应付裕如,取得斐然成就,好像羽毛丰满的鸟儿展翅翱翔,搏击长空,无拘无束,大展雄姿。该广告口号寥寥数词,惟妙惟肖地突出了开放型大学的功能,委婉间接而令人信服地勾勒出开放性大学的美好形象,极能打动人心。

例(3)是一个只有喻体出现的暗喻。护肤膏是防日晒烧伤皮肤的。作者将这种功能喻为“随身的绿荫”,体现出非凡的想像力。广告词巧妙地运用隐喻,形象地介绍产品的功能,给人留下生动的印象,自然地使受众萌发消费的欲望。

例(4)为典型的汉语判断式暗喻:香港是……东方明珠。这个暗喻让香港形象活了――这颗中西合璧的东方明珠更显得珠圆玉润,璀璨夺目,亲切感人。

从这些例句不难看出,隐喻恰当而巧妙地用于广告语篇,不但使广告语言生动活泼,引人动人,而且言简意赅地描绘商品或服务的典型特点或非凡功能,栩栩如生地创造鲜明的意境和形象,唤起受众丰富的联想,深深地打动他们的心,从而大大促进广告的总体功能。

我们继续分析若干广告实例。

(5) America - A nation on the wheel; Gasoline - Blood of America. (American Gasoline Association)

美国――车轮上的国家;

汽油――美国的血液。(美国汽油联合会)

(6)What is your choice when inflation is slowly eroding the value of your nest eggs? (银行广告词)通货膨胀慢慢地侵蚀你的储备金的价值,你作何选择呢?

(7)… It cleans your hair gently without harshly stripping off all the essential oils or leaving any strange ones behind. So all the health and beauty of your hair shines through.…(洗发精) 洗发精把您的头发轻柔地洗得干干静静,而又不让所有的香精油统统洗掉,也不留下任何异样的油类。所以,您的头发异常健美,闪耀着光彩……

(8)为中国西部的腾飞加油! (CCTV西部频道)We chee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West China!

(9)经历了一年的风风雨雨,极限.……不断成熟,不断完善,创造出了卓越的业绩……(极限喷绘机)Having experienced one year of difficulties and hardships, INFINITI has grown mature and undergone constant improvement, thus creating outstanding achieve- ments…

例(5)将美国比作车轮上的民族,生动形象,因为美国人总是驾驶轿车出行;接着将汽油比作美国的血液,惟妙惟肖,言简意赅地强调汽油之珍贵。

例(6)是一家银行的广告标语,包含一个动词隐喻(erode),它将通货膨胀比作腐蚀剂,致使闲置于家中的积蓄逐渐丧失价值;广告词以提问的形式,提醒受众做出明智的选择,间接地号召人们把家中的储蓄存于银行,获得利益。显然,这则广告的隐喻非常含蓄,寓意深刻,令人深思,具有劝说功能。

例(7)的第二句是个隐晦而形象的暗语:特别健美的秀发在日光下格外妩媚动人,宛如闪耀着 “光彩”,令人陶醉。

例(8)是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广告口号,包含“腾飞”和“加油”两个隐喻,意境生动,催人奋进。相应的译句未能保持原句的辞格,但译出了原句的喻义,译句同原句意义相同,功能相似。

例(9)中的“风风雨雨”显然是个隐喻,喻意为艰难困苦,译为“difficulties and hardships”,切合喻意,明确易懂。

值得注意的是,英语广告中有许多只有喻体出现的隐喻,如动词、形容词、名词和习语用作隐喻的实例屡见不鲜。英语中的这类隐喻等于汉语中的借喻,同明喻相比更耐人寻味,可唤起受众更深刻更丰富的联想,但要抓住其喻意则需要认真思考与理解。概而言之,喻意的理解过程为:首先抓住本体(广告中隐喻的本体一般是广告产品本身、或广告商品的特征、特性、功能等)和喻体,尔后分析喻体的特性或特征,弄清联系本体和喻体的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抓住了这个相似点就抓住了隐喻的喻意。当然,喻意的挖掘通常离不开语境。(谭卫国,2007)。

三、结束语

在广告创作中运用隐喻辞格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隐喻恰当,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个本质上不同、但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具有相同或相似之处的事物,其抽象的共同点宛如纽带将二者密切地联系起来。如果事物的本质相同,任何比喻都失去意义。

(2)喻体鲜明,喻体一定要是人们所熟悉的具体事物,否则越比喻就越让人糊涂,比喻也就弄巧成拙,毫无意义。

(3)隐喻新颖,即隐喻要富有创造性,不可沿用别人的陈词滥调,否则,包涵隐喻的广告就会平淡无奇,效果也可能适得其反。(李克兴,2010:262)

隐喻在广告中比比皆是,创造生动的形象和鲜明的意境,富有魅力,令人难忘,大大有助于产品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Black, M. More About Metaphor [A]. In Ortony (ed.) Metaphor and Thought [C].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3.

[2]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3]Newmark, P. 1988.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Z].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UK) Ltd.

[4]Richards, I. A. 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36.

[5]安晓杰. 动物比喻在英语修辞中的使用[J]. 佳木斯大学学报,2005,(1).

[6]窦栋有. 比喻句的推理和预设[J]. 康定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5(2).

[7]李克兴. 广告翻译理论与实践[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8]李忠初. 现代汉语纲要[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9]聂炎. 比喻的认知功能[J].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6(2).

[10]束定芳. 试论现代隐喻学的研究目标、方法和任务[J]. 外国语,1996(2).

[11]谭卫国. 英语隐喻的分类、理解与翻译[J]. 中国翻译,2007(6).

[12]王燕希《广告英语》[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

[13]郑洪仁. 关于比喻辞格在语言运用中的探究[J]. 现代语文,2006(3).

不言而喻造句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隐喻理解 想象力 词汇运用

隐喻(metaphor)是一种神奇的语言现象。作者用其魔幻般的文笔把一事物的形状、性质、特点和内涵转嫁于另一事物之上,触动读者的心弦,在读者身上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隐喻研究可以帮助人们进一步揭示“知识的获取和交流”以及语言知识的本质和局限,所以长期以来语言学和哲学家对隐喻怀有浓厚的兴趣。

事实上,隐喻是极其难以理解的,其中涉及到词汇的创造性运用,还要求读者具备较宽的知识和较丰富的经历,对客观世界的各种现象作细致的观察和思考。

1 隐喻的意义取决词汇的运用

在隐喻中,词汇可以用来抬高和贬低、祈祷和宣传、描写和规定。不同的词汇运用反映了作者不同的用意,也表达了各种话语的不同意义。隐喻中的词汇运用,其目的在于使人们去注意那些具有非命题性质的各种事物或现象,给人以想象、回味的空间。比如“Ideas are food”这一隐喻通过“food”来理解“ideas”,其作者向我们展示了“ ideas”的丰富内涵。如果想知道“food”和“ ideas”之间有哪些相似之处,恐怕谁也拿不出一套完整的答案,我们可以至少作如下几种诠释:

(1)Ideas can be digested.

(2)Ideas can be swallowed or devo-

ured

(3)Ideas can be nourishing.

(4) I can leave a good or bad taste in our mouths.

(5) Ideas can offer us some food for thought.

(6) Ideas can be spoon-fed.

词汇的运用有拙劣和高明之分。如果用“wind”代替“food”,那么“Ideas are winds”这一句话就没有什么隐喻的意义可言。又如:

(7) The pianist is a butcher.

(8)The surgeon is a butcher.

(7)句中“pianist”和“butcher”之间没有什么隐喻可言。(8)“surgeon”和“butcher”之间有相似点,意指“surgeon”在技术上的粗劣。总之,隐喻属于运用领域,其意义是由词汇独创性运用来决定的。

最常见的是“名词化(nominaliza?鄄tion)”。名词化是将过程(其词汇语法层的一致形式为动词)和特性(其一致式为形容词)经过隐喻化,不再是小句中的过程或修饰语,而是以名词形式体现的参与者。试见以下各例:

(9) is impaired by alcoholalcohol impairment

(10) they allocate an extra packerthe allocation of an extra packer

(11) some shorter, some longerof varying length

(12) they are able to reach the com?鄄puter their access to the computer

(13) technology is getting better ad?鄄vances in technology

同样,本来由名词词组体现的参与者可隐喻为过程,如butter和knife原为表实体的名词,被隐喻化为表物质过程的动词:

(14)We buttered the bread.

(15)The man knifed the lady.

2 从关系过程及及物性系统内各过程来理解隐喻

及物性系统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表述,修辞学中的隐喻、转喻和举喻都是及物性的关系过程的隐喻化。人类主、客观世界的活动可描写为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主语过程、行为过程和存在过程。每一个过程又可按精密度细分为若干个次过程,如关系过程可进一步区分为“集约型(intensive type)”,“环境型(circumstantial type)”和“所有型(pos?鄄sessive type)”。例如:

1a. The government still hopes to stem the tide of inflation.(隐喻)

b. To resist the force is to stem the tide.(集约型关系过程)

2a. Keep your eyes on the ball.(转喻)

b. The gaze is (directed) from the eye.(环境型关系过程)

3a. At this point the strings take over.(举喻)

b. Violins have/contain strings.(所有型关系过程)

及物性系统中的各种过程都可以隐喻化,即一个过程可以隐喻为另一个过程,如下例所示。

1a. They climbed the mountain on the fifth day.(物质过程)

b. The fifth day saw their ascent on the mountain.(心理过程)

2a. They danced in Hungarian style.(行为过程)

b. They did a Hungarian dance.(物质过程)

3a. We ate there in the evening.(物质过程)

b. We had supper there.(关系过程)

由于过程的转化,与过程有关的参与者和环境因子也发生变化。如例1a中的on the fifth day原为表环境的语义成分,在句法中体现为状语,但在1b中转喻成了The fifth day,是心理过程的“感觉者(sensor)”,体现为名词词组;以动词体现的“过程”climbed则转换为ascent,隐喻为由名词词组体现的“现象”(phe?鄄nomenon)原来的the mountain的语义功能为“范围(range)”,变成on the moun?鄄tain后,隐喻为环境成分,句法上是个介词短语体现的状况。对其余两句我们也可做类似的分析。这样,这类语法不是具体的事物之间的比喻,而是功能结构之间的隐喻化。本来是物质过程,可隐喻化为心理过程或关系过程;本来是行为过程,可隐喻化为物质过程。韩礼德把最贴近现实生活的句式,如1、2、3例中的a句,叫做“一致式(the congruent form)”,把隐喻化的句式叫做“隐喻式(the metaphorical form)”,如各例中相应的b句。

3 隐喻的理解需借助于想象力

不论作者的创造还是读者的诠释,均离不开想象力。这种想象力不等于头脑的空想,其根源应追溯到现实世界的生活经历。正是由于这种经历,我们才得以知道哪些事物或现象之间存在相似之处。

例: This ship plows the sea.

“plow”用来表达船过大海的情景,读者仿佛可清晰地看到一艘雄伟的船只在蓝蓝的大海中沉稳有力快速地鼓浪前进,船身两边湛蓝的海相互辉映,一张绝妙的海上破浪图。

如何区别隐喻和非隐喻呢?只要看句子是否含有想象的成分即可。

(1) Marriage is work of art

(2)Marriage is a school of thought.

凭想象,我们可判定前一句含有隐喻,后一句话则 是毫无意义的单词拼凑物。前一句婚姻被想象成一件艺术品,从而使我们对婚姻可作许许多多的诠释。

(1) Marriage is work.

(2)Marriage is an aesthetic experience

(3)Marriage involves creativity.

(4)Marriage reveals your personality.

(5)Marriage calls for time and energy.

(6)Marriage needs investment

不言而喻造句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指类句 比喻 特点

1.引言

比喻是最常见的也是最古老的修辞格之一,学者对该辞格的研究热情从未消退。当前的研究多集中于对比喻的语义研究(盛若菁,2002/2007;寿永明、郭文国,2002;施春宏,2003;刘大为,2004;李秉日,2005;),比喻相似性的多角度阐释(刘铁凯、谷化琳,2005;盛若菁,2005;李艳,2007),比喻修辞的原则性探讨(刘大为,2004;崔应贤,2005;)及结构研究(缪俊,2007;潘文,2007)等。这些研究多侧重于对比喻的现象性研究,而缺少比喻生成的深入探索。本文以指类句的研究为出发点,对比喻与指类句的关系进行探索。同时本文所讨论的比喻仅限于明喻。

2.指类句特点说略

指类句(Generic Sentence)又被称为概称句(周北海,2004)或类指句(刘丹青,2002)。指类句是语言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现象,是我们日常生活、思考极为常用的一种话语,也是人们对于世界认知结果的最常用的一种知识储备形式,因而受到哲学、语言学、逻辑学、认知科学等的广泛关注。

指类句是指句子所做的表述是关于一个不受限制的个体的集合,而不是关于某个特别的个体(Hurford&Heasley,1983),常由指类名词短语(Generic Noun Phrases)加谓词构成。典型的指类句如:

(1)Birds fly.

(2)Potatoes contain Vitamin C.

(3)蜂酿蜜,鸡司晨,狗守夜。

也有主项为代词的指类句,但使用范围比较窄,如:

(4)One eats food to live.

张立英(2006)对指类句的特点进行了总结,认为指类句具有以下五个特点:(1)表达具有一定普适性的规律;(2)容忍例外;(3)有真值;(4)具有内涵性;(5)其真值判断要对主项做限制,限制中要同时考虑主项和谓项的涵义。由于指类句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全称判断,同时又容忍反例,因而对指类句研究的焦点在于该类表达的准确意义及真值条件(Carlson&Pelletier,1995;Cohen,1999)。对于指类句的语义理解有不同的观点如Krifka、Eckardt提出的典型说(Prototype),Declerck(1991)的相关限制(relevant quantification)思想,这两种观点都着重通过对指类句主项的限制研究来揭示指类句的语义及真值问题。Asher & Morrea(1991)和Pelletier & Ashe (1997)的模态条件句取向的研究则把注意力转移到了谓词上来。周北海(2004)的“双正常”说是在模态条件句基础上的进一步探索,并在其中加入典型说的成分。“双正常”说对主项进行了限制,同时考虑了主项和谓项的涵义,具有更好的解释力。

对于指类句的语义解释或真值判断可以说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与此同时,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对指类句在人类认知世界和反映世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进行探讨。前文已经提到指类句表达具有一定普适性的规律,很明显,这些带有普适性的规律是人类认知世界的结果。人类的认知活动不是一次性的,也不是永远停留在对原始世界的感知状态,相反,人类的认知活动是不间断的前进的发展过程。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把前一阶段认知活动获得的结果以某种形式储备起来作为下一阶段认知活动的基础。对世界认知结果的储备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然而不可否认,指类句对于我们储备在认知世界过程中得到的关于某一事物或事物群体通常情况下具有什么特性这样的认识具有天然的优势。因为它提供一个全称判断,同时又容许反例的存在,便于我们把握更真实的世界。形象地说,它就像一种专用打包工具,把我们对不同事物的认识贴上格式一致的标签。

如果说把已有认知结果进行储备是为了下一步对世界更深入、更广泛的认识,以及在必要的时候对世界进行反映,则指类句作为储备知识的一种形式必然会在这些目的的实现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比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世界和反映世界的手段,那么指类句与比喻存在怎样的关系?笔者将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3.指类句与比喻生成

在《修辞学发凡》中,陈望道先生说道:“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文章上就用那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同时他说比喻“实际上共有思想的对象,另外的事物和类似点等三个要素”。该论述说明比喻以相似关系为依归,这一点已为大家所接受。再仔细推敲,发现其中也谈到了比喻的生成,由于其过于笼统,难免让人对比喻之由来生出种种疑问。《修辞》中这一说法,可理解为“思想的对象”与“另外的事物”产生“类似点”于前,而文章设喻于后。换言之,“思想的对象”与“另一事物”相似关系的产生为一客观、自主的过程,而文章作者不过是在这一过程完成之后,亦即“类似点”浮现之后做一些文字处理的工作。这显然忽略了设喻者在比喻生成中的主动性及创造性。首先,在我们生活的纷繁世界中,事物间的联系错综复杂,某些相似关系确有客观存在的情况,但对这种相似关系的发现是设喻者的主动行为。并且是否做出寻找“类似点”的努力是设喻者的主观决定,这一决定同时影响着某一比喻能否最终生成。其次,事物通常具有多种特性,则可能同时与多类其它事物有着相似关系,那么对要表达的特定特性及与之相对应的“另外的事物”的选取则必然是设喻者的主观结果。钱钟书(1980)所言“一物之体,可面面观,立喻者各取所需,每举一而不及余”当为此意。再次,很多时候两物间的相互关系依赖于具体语境,此时“类似点”的发现甚至创生是设喻者创造性劳动的结果,绝非一自然过程。

所以言语使用者在比喻生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种种原因,说话者觉得有必要对某一事物进行表达或描述,借用徐盛桓教授的“自主―依存分析框架”(徐盛桓,2007),这里需要进行表达的内容为“自主”成分。此时他对该事物进行表达或描述的方式可以有很多选择。由于语境和“意向态度”(同上)的制约,说话者决定以比喻的方式把需要表达的内容转换为具体的言语内容,在“自主―依存分析框架”中该言语内容为“依存”成分。在决定以比喻方式描述需表达的事物特性后,说话者就变成了设喻者。他接下来需做的事便是根据语境找到具有与所需表达的特性相同或相似特性的“另外的事物”。那么设喻的关键就变成了对能体现设喻者想表达的事物特性的“另外的事物”的选取。此时指类句的存在为我们提供了出路,因为如前文所述,指类句的特点便是告诉我们哪些事物通常具备怎样的特性。设喻者可以根据与所需表达的内容相吻合的特性倒推回去,找到具有这种特性的“其它的事物”。

4.比喻生成例析

先看“李芳长得像花朵一样”这一喻例。首先言语使用者出于某种原因需要对李芳的美貌进行描述,此时他可以有很多描述方式可以选择,如可以用“五官标致,皮肤白皙”等词语进行直接的描述,也可以用“百里难得一见”、“沉鱼落雁”、“倾国倾城”等词语作间接的衬托。最终他选择了以比喻的方式来传达李芳的美。至于为何会选择比喻,这是由言语使用者的“意向态度”决定的,具体而言可能出于形象化的原因,诗学效果的需要,个人偏好,甚至只是为了避免与前文用过的其它方式重复等。在决定进行比喻后,他下一步考虑的就是根据“美”这个特性去找哪些其它事物也能表现出美的特性。此时指类句“花是美的”的存在,为设喻者解决了难题,他可以由此而找到“花朵”作为比喻的喻体。当然根据不同设喻者认知能力或认知环境的不同,他也可能想到其它指类句的存在。如他可能知道的指类句是“明月是美的”,那么他便可能生成“李芳美如明月”这样的喻例来。然而无论设喻者最终选取了什么事物作为喻体,在他作出该决定的时候,心中必然存在――“XX是美的”的指类句为其决定的依据。

再比如“凄风利似刀”(白居易《晚秋》)中,诗人想要以比喻的方式表达“风很凄利”这一特性,那么他会考虑有哪些事物通常表现出“凄厉”的特性,此时他会想到刀,因为“刀是锋利的”这样的指类句已深深地印在人们的脑海中,而“锋利”与“凄利”存在着极大的相似。当然诗人也可能想到其它事物,但无论他想到什么事物,在他心里都必须存在“这类事物是具备某种特性的”这样一个指类句,否则诗人便失去了选择该事物为喻体的依据。

以上两例中的喻体“花朵”、“风”都是光杆名词短语。王秀卿和王广成(2008)曾论述光杆名词短语(Bare Noun Phrases)的基本语义为类指性和个体性。用于指类性的光杆名词又叫做指类名词(Generic NP)。所谓指类名词,就是那些指称一整类事物的普通名词,更准确地说,那些用以概括一个类别的事物作为一个整体所具有的属性的名词(Lyons,2005),上述两例中的喻体即为此种情况。而指类句是含有指类名词及其谓词的陈述句,语义上是对一类事物具有某种属性的断言。因此,由比喻句的喻体为指类名词这一点,也可以印证本文关于设喻者经由指类句进而确定喻体的这一比喻生成机理的观点。

然而人们使用的比喻句很大一部分的喻体并不都是如此明显的光杆名词短语,而是在名词前有很多的修饰成分,例如,“李芳长得像春天的花朵”。可能的观点会认为该句中的喻体“春天的花朵”并不是一个光杆名词短语,那么它不能像“花朵”一样用于对种类的指称,进而它便不能成为一个指类名词短语,似乎就谈不上指类句为该类比喻的产生提供基础了。对此,刘丹青(2002)曾提出光杆名词短语可以是单个的名词短语,但不限于单个名词。它只是不带喻指称和量化有关的成分,即不带指示词、数量短语等,而可以带形容词定语(漂亮衣服)、名词属性定语(木头桌子)、关系从句定语(他买的衣服)等。笔者持相同的看法。另外,种类并非一定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或已经在人类的认知概念中建立起来的种类概念(王秀卿、王广成,2008)。种类和性质是联系在一起,一体两面的。可以把种类和性质看做是同一信息的两种外包装(Frege,1891)。“只要具有了某种足够规律性、稳定性的性质,都可以视作种类。如此以来,种类的界限是模糊的,是随语境而变的”(王秀卿、王广成,2008)。因此,类似“春天的花朵”、“幸福生活”、“漂亮女生”等名词短语也可用于种类的指称,进而构成指类句。如:

春天的花朵是迷人的。

幸福生活是值得追求的。

漂亮女生是有吸引力的。

这些指类句分别表明了这些指类名词短语所指称事物种类“迷人”、“值得追求”、“有吸引力”的属性。认知这些指类句的语言使用者在需要用比喻的方式表达某一事物也具有这些属性时,便可以通过这些指类句确定某一喻例的喻体,进而生成比喻。如:

要表达某人的笑很迷人,可以说成:她的笑有如春天的花朵。

要表达知识值得追求,可以说成:知识好比幸福的生活。

说学术很有吸引力时,可以说成:学术有如漂亮女生。

上述比喻句的生成都建立在对相应指类句的认知基础上,体现了指类句对比喻生成的基础性作用。

5.结语

指类句是一种全称判断,同时又容忍反例,通常用于说明某一事物或事物群体具有的特性,是人类对世界认知结果的一种知识储备形式。它在比喻生成中起基础性作用。比喻的生成是设喻者以需要表达的事物特性为出发点,寻找其它具有相同或相似特性的事物为喻体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指类句由于通常用于说明某一事物或事物群体具有的特性,为喻体的确定提供了依据,因而对比喻生成起基础作用。事件性比喻由于建立在一个或多个事物性比喻的基础上,因而也受到指类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Asher,N.and Morreau,monsense Entailment:A Modal Theory of Nonmonotonic Reasoning,Proceedings of the Twelfth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J.Mymopoulos and R.Reiter(eds.),Morgan Kauffman,Los Altos,California,1991:387-392.

[2]Carlson,G.N.and Pelletier,F.J.,editors.The Generic Book.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Chicago,1995.

[3]Cohen,A.Think Generic!:The Meaning and Use of Generic Sentences. CSLI Publications,Stanford,California,1999.

[4]Declerck,R.The Origins of Genericity,Linguistics(29),1991:79-102.

[5]Frege,G.Function and Concept,in FR,1891:130-148.

[6]Hurford,J.& Heasley,B.Semantics:A Course Book[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7]Lyons,C.Definiteness[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79.

[8]Pelletier,F.J.and Asher,N.Generics and Defaults,Handbook of Logic and Language,J.van.

[9]Benthem and A. terMeulen(eds.),The MIT Press,Cambridge,MA,1997:1125-1177.

[10]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4.

[11]崔应贤.也谈比喻和比较的区别[J].修辞学习,2005,(6):56-60.

[12]李秉日.比喻的静态和动态含义――比喻语用含义的双重曲折[J].修辞学习,2005,(6):61-64.

[13]刘丹青.汉语类指成分的语义属性和句法属性[J].中国语文,2002,(5):411-424.

[14]刘大为.“凡喻必以非类”、“同类作比即比较”的质疑与比喻理论的建构[J].修辞学习,2004,(2):13-17.

[15]刘大为.比喻词汇化的四个阶段[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25-31.

[16]缪俊.从概念整合理论看比喻的句法形式[J].修辞学习,2007,(1):21-23.

[17]刘铁铠,谷化琳.比喻的相似性与相关性及其感知过程[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6):86-91.

[18]李艳.认知视野中比喻的相似性[J].修辞学习,2007,(2):70-72.

[19]潘文.明喻词的句法功能及认知语言学思考[J].语文研究,2007,(3):18-21.

[20]钱钟书.管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1]施春宏.比喻义的生成基础及理解策略[J].语文研究,2003,(4):19-24.

[22]盛若菁.比喻构成中的类与语义区别[J].修辞学习,2002,(6):23-24.

[23]盛若菁.试论相似关系[J].修辞学习,2005,(5):36-39.

[24]盛若菁.比喻的动态语义考察[J].社会科学战线,2007,(1):314-316.

[25]寿永明,郭文国.比喻的基本语义格式及其特点探析[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26-30.

[26]王秀卿,王广成.汉语光杆名词短语的语义解释[J].现代外语,2008,(2):132-140.

[27]徐盛桓.自主和依存――语言表达形式生成机理的一种分析框架[J].外语学刊,2007,(2):34-40.

相关期刊更多

布依学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贵州省布依学会

科学健身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光明日报社

金融客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