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权健奖金制度

权健奖金制度

权健奖金制度

权健奖金制度范文第1篇

一、主要做法

(一)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推动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发展

西双版纳中支成立了“一创两建”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指导、推动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发展;在全省各地州率先建立以人民银行、财政、林业、银监、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等16家机构为成员单位的林业金融服务联席会议制度,构建多部门联动的工作协调机制,及时反馈林权抵押贷款业务的发展情况,分析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二)推动建立考核奖励机制,鼓励林权抵押贷款发展

西双版纳中支积极推动州政府建立对金融系统的考核奖励机制,代拟《西双版纳州金融系统考核奖励办法》,并经州政府研究同意印发执行,其中将“金融产品创新”列为专项考核奖励项目;几年来,西双版纳州政府对辖内金融机构开展林权抵押贷款等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专项奖励已达130多万元,有效调动了金融机构创新农村金融产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运用好货币政策工具,支持林权抵押贷款发展

西双版纳中支充分运用好差别存款准备金、支农再贷款、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信贷调控等政策工具,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和调节作用,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推广林权抵押贷款。近4年来全州人民银行累计发放支农再贷款8.7亿元,支持农村信用社加大“三农”信贷投放;把落实差别存款准备金政策,加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新增贷款调控管理与推动金融产品服务创新,信贷结构调整优化相结合,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推广林权抵押贷款,近4年来辖内农村信用社林权抵押贷款年均增长幅度达44.6%。

(四)加强部门协调配合,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加快发展

西双版纳中支加强与地方政府、财政、林业、银监等部门沟通协调,共同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加快发展。结合西双版纳州政府出台的加快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工作指导意见、林权抵押贷款财政贴息等政策措施,积极推动相关部门创新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制,对规定金额内的单笔贷款并且用橡胶林等经济林木所有权做抵押的贷款,实行借款人和金融机构协议评估,有效降低了借款人的融资成本,促进林权抵押贷款快速增长。

(五)建立评估监测机制,促进林权抵押贷款健康发展

西双版纳中支把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改善“三农”金融服务以及涉农、中小企业纳入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的范畴,建立了林权抵押贷款监测制度,跟踪监测、分析林权抵押贷款发展动态,及时反映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加强信贷风险提示工作,引导、督促金融机构正确处理好推广林权抵押贷款与防范信贷风险的关系,促进林权抵押贷款健康发展。

二、取得成效

(一)林权抵押贷款快速增长,实现4年翻三番

西双版纳林权抵押贷款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2008年至2012年林权抵押贷款年均增长46%,高于同期全州各项贷款平均增速28个百分点;截至2012年12月末全州林权抵押贷款余额18.2亿元,跃升至全省第二位,比2008年末增长3.7倍;2012年新增林权抵押贷款6.5亿元,年内增量全省最多。

(二)林权抵押贷款迅速推广,实现覆盖面大幅提高

西双版纳州办理林权抵押贷款业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由2008年的4家增加到2012年的11家,在全省率先实现林权抵押贷款业务银行业金融机构全覆盖;各乡镇也迅速推开,由2008年的10个扩大到2012年的28个,已覆盖全州90%的乡镇;林权抵押贷款受益农户、企业数由2008年的409户增加到2012年的2000户,增长近4倍。

(三)林权抵押贷款质量不断提高,实现农民增收、银行增效

自2010年以来,林权抵押贷款不良贷款累计减少2240万元,下降159%;2012年12月末林权抵押贷款不良率为0.77%,低于同期全州不良贷款率1.4个百分点,比2010年末下降4.8个百分点。2008年至2012年全州农户贷款年均增长25%,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7.6%,均高于同期云南省平均水平;2012年全州银行业实现利润突破6亿元,比2008年增长1.3倍,年均增长22%。

三、几点体会

(一)部门联动是基础

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和协调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联动作用,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推动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创造良好外部环境是推动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快速发展的基础。

(二)政策运用是关键

充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增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支持“三农”的动力和实力,积极发挥信贷政策作用,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调整优化信贷结构,积极支持“三农”发展,提高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林权抵押贷款业务的效率和质量。

(三)奖惩机制是重点

建立健全考核奖励、监测分析和评估督导机制,充分调动金融机构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主体作用是推动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加快发展的动力。

权健奖金制度范文第2篇

自2004年国家建立新的高校资助体系以来,历经十个年头,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为主要资助内容的助学体系已全面形成。但是随着国家资助力度的加大,资助金额的不断攀升,以一所万人规模的高校为例,国家下拨的奖助学金额度就达千万元之多。工作难度和复杂程度可想而知,同时,资助体系虽历经十个年头,但还是比较“年轻”,还处在不断探索和完善当中,因此,在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一、当今高职院校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

去年我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通报了对全省13所民办高职学院2011年度国家奖助学金执行情况的调研结果,有10所学校不同程度的存在违纪违规现象。具体表现为:

(一)、国家奖助学金管理工作不到位。存在档案不全,发放表不规范,助学金发放只有秋季部分没有春季部分,监管不力等管理问题。

(二)、对流失学生的奖助学金管理欠缺。上报的学生数往往大于实际在校学生数。导致部分国家奖助学金无法发放或无效发放,造成国家奖助学金资金流失。

(三)、国家奖助学金评比严重违规。一些学校在评比时标准模糊,过程不透明,或者不按规定操作,私自把奖助学金评选与招生业绩、专升本报名挂钩等现象较为严重。

(四)、国家奖助学金发放不规范。代领代签、平分、减扣、挪用、冲抵班费、强迫捐款等违规情况严重。

文件中所例举的问题,笔者认为不仅仅只存在于这10所院校,可以说所有高校都不同程度,或多或少的存在上述问题。究其原因,我认为,廉政风险防控措施的缺失和不到位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如何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当前高职院校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笔者试就此谈谈个人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二、现有资助体系中存在廉政风险的种类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试分析当今高职院校资助体系中所存在的廉政风险种类都有哪些:

(一) 思想修养风险

指那些“三观”不正的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不正确的人,其言行必然不端,从而造成个人行为规范或职业操守发生偏移。表现为:把权力视为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将权钱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如将奖助学金评给不符合标准的人,甚至克扣奖助学金中饱私囊,暗示或逼迫获奖学生为自己买纪念品等等。

(二)岗位职责风险

岗位职责风险指在岗人员不正确履行岗位职责或不作为,构成失职渎职行为,如工作中贫困生档案不健全,认定程序不规范,“”等行为,违反民主集中制,独断专行或软弱放任,如在评审过程中不按原则办事,要么一人说了算,要么放任不管不问;、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私利等。

(三)机制不全风险

指由于对管理,评审,发放等工作环节,缺乏有效制衡和监督制约,造成行使权力失控,从而出现、“”的行为。综观当前高职院校的资助体系制度建设,因为时间短,还没有建立起科学高效、完整的制度体系,从而导致了制度与权力的制约失衡,尤其是内部监管机制,对管理、评审、发放过程的监管缺乏有效监督,尤以对评审环节更甚。

(四)利益人情风险

指对应的管理对象对高校各岗位人员进行利益诱惑或施加其他非正常影响,导致党员干部和教职员工行为失范。如一到评审时,方方面面“打招呼”、“请关照”纷至沓来,“重谢”、“请客”不绝于耳,致使资助管理者面临的诱惑增多、压力增大,容易产生腐败行为。

终上所述,思想修养偏差是导致等腐败行为的主观诱因,利益人情影响是导致等腐败行为的客观诱因,制度机制缺陷是导致等腐败行为的必要条件。因此,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控制各类廉政风险。

三、高职院校资助体系应建立的廉政风险防控措施

(一)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是干部职工拒腐防变的第一道防线。一是抓住资助工作人员结构特点,区分教育类型和教育层次,增强针对性。针对领导干部要侧重加强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廉洁自律、抵御诱惑教育等;针对重点环节的工作人员要侧重加强职业安全、职业道德及责任心教育;针对一线具体负责评审人员要侧重加强反对拜金主义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针对一般学生要侧重加强三观教育和诚信教育。二是创新教育形式,增强教育时效性。搭建教育平台,以校图书馆、广播站、校园网、校报、校刊、宣传栏等为载体,营造校园廉政教育氛围。

(二)风险预警

廉政风险防控关键是事前预防,事前预防的重点是实施预警。首先要全面获取风险信息。结合工作实际,通过专项检查、效能监察、案件督办、责任审计、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工作以及定期或不定期的巡视、督察、明查暗访等途径,发现在资助工作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和异常信息,发现和掌握资助工作在业务流程、制度规范、内部管理、监督制约等方面的廉政风险点。其次,准确分析预警信息。对于收集到的风险信息,要注重分析风险信息形成违纪违法事实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对预警信息分等级处理,实行动态化管理。再次,及时进行预警处置。对于以“风险点”形式表现出来的风险信息,要及时根据风险等级,通过谈心疏导、批评教育、约谈、发函询问、诫勉谈话等方式进行预警处置,最大程度发挥风险信息的提示和预警功能,化解廉政风险。

(三)制度创新

在高校建立切实可行、不断完善的配套制度,真正形成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体制机制尤为重要。要根据高职院校的发展和实际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资助工作中“管理,评审,发放、公示,监督”等工作规范,不断推进改革和创新。另外,要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认真抓好 “责任分解、责任考核与责任追究”等关键环节。通过制度的不断创新和建立健全,堵住因制度缺陷可能滋生腐败的各种漏洞。

(四)监督检查

一要加强科学配置,形成监督合力。内部主要包括院校纪委、审计等上级对下级的监督,学生对班主任的监督和管理者通过结果公示、等渠道自觉接受学生监督三个方面。外部主要包括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司法部门、新闻媒体、社会中介机构等对高校的监督。二要把防范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作为监督重点。对资助工作中腐败现象易发多发重点和关键环节实行严格监控。三要把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结合起来,使廉政风险的防范、风险点发生的处理和事后的反馈都能处于公开透明的状态。

(五)风险防控评估

对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本身也要建立工作评估机制。对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进行质量考核,从防控管理的过程的科学性及防控的有效性入手进行自查与监督检查。定期对廉政风险防控情况进行评估,纠正存在的问题,将督查情况纳入部门工作绩效考核。在检查评估的基础上,严格奖惩制度,建立一套科学的奖惩激励机制,确保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内容提要:

关键词:高职院校 资助体系 廉政风险防控措施

权健奖金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技术人员;考核激励

高校实验室的宗旨在于通过加强科技成果商品化与产业化等创新管理,以更多原创性的核心技术和满足市场需求的应用性的关键技术和标准,形成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从而实现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提升,支撑企业技术创新的良性循环、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的实现。但是迄今为止,在国家宏观科技政策的导向上,教育部门没有引入必要的专利评价及其激励的导向性指标。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的提升,导致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影响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

一、技术人员管理存在的问题

结合A、B、C、D、E五所高校的情况来说明问题,其中C为军工院校。

(一)对技术人员的考核制度不健全

职务发明奖酬制和专利业绩考核指标体系的建立,是高校实验室管理创新的表现。目前上述五校均未设立技术人员的专利考核指标体系,科研人员的业绩主要体现在岗位工作量及其与论文的关系上。除了A不将专利申请、授权计入个人科研工作量考核,与论文无等同关系外,其余四校都将其按一定标准折合为科研工作量及相应等级的论文数,只是各校折合量大小异同,表明各校对专利价值取向有所差异。

(二)对技术人员的激励制度不健全

1、激励重点不同。A以获得专利申请号予以2000元奖励,授权后再奖励2000元为规则,但2005年该校政策改革,已将激励政策改成获申请号1000元,授权3000元,表明该校的激励政策价值取向已转为获权倾斜;E因专利数较少,给予专利申请资助力度相对较大,如专利申请时除费学校补助1/2外,其他各项费用、及授权后前三年专利年费全由学校专利基金支付;D对资助对象分类管理较为深入,如对有课题经费的专利申请者,资助其费,较好地解决了资助力度适度与减少学校资金压力的矛盾;C因其军工性而使其具有特殊激励规则。据不完全统计,该校每年减免费用可达20到30万元。

2、激励力度不同。E给予发明专利授权奖励力度最大,奖励6000元,旨在刺激发明专利量的上升;D、B给予发明专利奖励5000元,表明该校对专利授权的重视程度;A对专利权获得者奖励2000元,较其他学校而言,奖励力度较弱。五所学校中,对外观设计不奖励(虽然c有外观设计奖励办法,但无人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可见,高校专利多为技术含金量较高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与其他科技成果形式的激励相比,校方给予专利激励的力度较小,且未能与获奖、发表核心论文的奖励权重相协调。以发明专利与论文奖励权重为例,C可折合成2篇SCI论文;B、E可折合成SCI论文;D折合2篇全国核心刊物论文;A的发明专利与论文没有折算关系。

(三)转化阶段的激励滞后

专利技术实施转化后,各学校对科研技术人员的奖励政策有所不同。相比而言,A的奖励力度最大,获利所得的5000给教师、5000给学校和学院(两者对半分),表明A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点已转向以专利转化、专利市场价值的实现为主。E的专利实施分为使用、与他人合作转化专利技术两类,并规定自项目成功投产后,连续三年内从产业化净收入中提取不低于5%奖励专利发明人和专利实施的主要贡献者。仅仅是按照《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定》的比例,未能结合学校实际有所提高,以激励创新。D对于各种科技成果转化提出专利技术比非专利技术多奖励8%,激励科研人员专利转化的积极性。C专利技术转化一般学校占股,收益以科技经费的形式返还课题组。B按学校横向科研项目规定执行,学校和学院提取一定比例的费用后,剩余的收益以科研经费返还课题组,比例约为80%。

目前各高校科研技术人员奖励措施主要集中在申请和授权奖励,通过物质奖励使科研技术人员尝到甜头,增强其专利意识,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专利转化环节,虽制订了具体的奖励措施,但未能有效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激励政策未能产生实际效果。调查显示,各校对科研技术人员的激励侧重于物质激励,忽视成就感、精神激励、物质激励的集成创新型组合激励。

二、应对措施

(一)完善技术人员考核指标

在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岗位聘任和职称晋升中,将技术人员专利考核指标作为一项硬性指标,并形成制度化。由于学科属性的不同,这些硬性指标适宜于电子、计算机技术、医药等工科,对经济、管理、文学、理科等学科不适用。在职称评定时,提高专利尤其是发明专利在评定体系中的权重,将专利权的获得与科研成果奖励的获得、核心期刊论文的发表同等对待。同时,加入专利转化率的考量指标;在教师年终工作量的考核中,专利业绩应记入教师工作量,对其劳动的成果予以肯定,体现人性化,以此激励广大教师从事科技创新和申报并实施专利的积极性。此外,在科研项目各阶段也应增设专利考核指标,强化科研人员的专利申请、转化意识。

对立项阶段专利考核主要体现为查新审核、知识产权条款审核。拟立项的建议书应有先期专利文献检索的要求,将查新工作的开展作为项目申报的前提条件,要求项目申报者必须充分做好调研、查新工作,不适应市场需求、不具备创新能力的项目不予立项。

对项目实施阶段的实验室管理主要体现为督促项目团队对专利的跟踪检索,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规避措施,求得智力成果专利三性的持续有效性,并适时对阶段性成果进行有效性秘密保护与登记等具体专利考量。

科技成果阶段,重点审核转让、许可合同中的技术归属、专利技术的评估、经济利益的分享比例等具体条款:考核专利的维持、续展、终止等有关事务,按时缴纳专利费用事宜。

权健奖金制度范文第4篇

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提高中国研究生培养质量。

在完善投入机制的同时,教育部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还将在改革招生选拔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导师权责机制、改革评价监督机制、深化开放合作等方面采取措施,大力推动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突出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强化科教结合、产学结合,加快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切实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通过改革,努力实现研究生教育的四个转变:一是研究生教育发展方式从注重规模发展转变为注重质量提升;二是培养类型结构以学术学位为主转变为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协调发展;三是培养模式从注重知识学习转变为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并重;四是人才质量评价方式从注重在学培养质量转变为培养质量与职业发展质量并重。

在实行收费制度、健全成本分担机制的同时,这次改革更加注重财政拨款制度和奖助政策体系的完善。新的政策措施实施后,研究生所获资助总体上超过其应缴纳的学费,资助水平得到提高。

为确保研究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入学后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提出了六种主要资助渠道:

一是研究生国家助学金。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凡是国家招生计划内的所有全日制研究生,都可享受国家助学金。博士生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1万元,硕士生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6000元,可以满足基本生活费的需求。

二是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中央财政就已经设立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每年奖励4.5万名高校研究生,其中:博士生1万名,每生每年3万元;硕士生3.5万名,每生每年2万元。

三是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还将设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用于奖励支持研究生更好地完成学业。高等学校根据研究生学业成绩、科研成果、社会服务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确定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覆盖面、等级、具体标准和评定办法,并负责组织实施。总体上,博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标准要高于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所需资金由各级财政给予支持;高校要按规定统筹利用财政资金、学费收入、社会捐助等资金,加大奖助力度。

四是“三助”(研究生助教、助研和助管岗位)津贴资助。由高等学校按规定统筹利用科研经费、学费收入、社会捐助等资金,设置研究生“三助”岗位,并提供“三助”津贴。

五是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年度最高限额进一步提高,原则上不超过年度学费和住宿费标准总和。凡是符合条件的研究生都可以申请并及时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可享受国家助学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金。到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以及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研究生还可以享受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

权健奖金制度范文第5篇

最佳工作场所

“最适合工作的公司”评选活动由美国著名杂志《户外生活》举办,迄今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该评选旨在褒奖并推动那些为员工打造舒适的工作环境,谋求工作与生活保持平衡的公司。评选活动时间为期一年,评选机构向参与评选企业的员工发送满意度调查问卷,用于收集有关福利、薪酬、企业政策、工作满意度、环保措施和公益计划。

“当人们在一个充满活力的群体内工作时,他会感到快乐,从而提高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户外生活》执行主编米歇尔・罗伯特谈到。

此次评选活动的大名单中,优莎纳排在第20位,在此前的评选中公司曾两度入围。“我们很高兴能连续三年被《户外生活》评选为全美‘最适合工作的公司’之一,这是对那些让优莎纳成为行业中最优秀企业而辛勤工作的员工们最好的致敬。”优莎纳总裁戴维・温特斯表示。

他同时指出,“优莎纳一直在不懈努力,力求为员工改善工作环境,同时采取各种手段提高他们健康生活的质量。”

目前,优莎纳拥有600名员工,他们的工作环境以及所享受的福利让人印象深刻,包括每年的利润分享计划、公司提供免费的保健品、良好的健康和人寿保险套餐、定期的健康检查,公司甚至还为他们免费提供健身器材,并专门聘请了个人健身教练。

优莎纳的努力不但为员工营造了一个积极、健康的工作环境,更为公司赢得了众多荣誉。除了被《户外生活》杂志评价外,优莎纳公司还被犹他州商业杂志评为犹他州最好的公司之一。

不过,优莎纳公司并未就此止步。目前,优莎纳公司已经开始实施一项旨在增强工作场所绿色环保性的措施,员工将以志愿者的方式帮助公司维护和促进办公环境遵循绿色环保的标准。

金牌产品

在入围“最适合工作的公司”评选活动的同时,优莎纳还被提名入围莱尔・麦克威廉的“营养保健品比较指南”网站评选的第五届“编委选择奖”,并获得了其颁发的“保健品探索”成就金奖。

莱尔・麦克威廉是著名的生物、化学领域的领导者、健康咨询专家,曾受加拿大卫生部长的委托协助建立加拿大自然保健产品的规章制度,为保健品行业制定了一套科学的评判标准,是保健品行业的权威人士。“营养保健品比较指南”的评选活动对保健产品企业有着很强的影响力。

正因如此,针对保健品颁发的“探索保健”成就金奖被视为保健品行业的最好荣誉,极具分量。优莎纳市场与公共关系总裁丹表示:“这是我们第二次获得成就金奖,我们感到非常荣幸。我们十分看重这个奖项,更看重我们产品的质量。为了与这个奖项匹配,作为制造商的我们不仅制定了最高的质量标准,还将产品交由第三方权威机构进行分析,验证我们的产品质量。”

相关期刊更多

建筑安全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安全与健康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福建省应急管理厅

安全与电磁兼容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