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鲁滨孙飘流记

鲁滨孙飘流记

鲁滨孙飘流记范文第1篇

在这个有意义的暑假里,我看了一本书:《鲁滨孙飘流记》,它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这本书主要讲:一个英国人鲁滨孙,他非常喜欢冒险,在一次航海中,不幸被漂到了一个荒岛上,他在那里生活了二十几年,没有房子,他去建,没有食物,他去种,去找。最终,他顺利的回到了家乡:英国!

这是一个多么勇敢,机智的年轻人啊!被漂到荒岛后,他没有沮丧,没有绝望,而是凭借自己的双手开辟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我们仿佛看到了他是多么辛苦地建房子,多么认真地种小麦。我们还能从中知道他独自生活的能力是多么强。而我,却不像鲁滨孙那么自立,有一次,我一个人在家,肚子有点饿,我就拿了一块面来煮,走进厨房,看着锅,碗,我却不知怎么做,我只好失望地走出厨房,等待妈妈回来给我煮面。看了这本书,我知道我要学会独立,不能总是依赖家人。

六年级:晓晓

鲁滨孙飘流记范文第2篇

关键词:晚清翻译小说;经济个人主义;儒家伦理;国民论述

一、引言

晚清是翻译小说大盛的时代,在这一时期,英国小说名著Robinson Crusoe(现在一般译为《鲁滨孙飘流记》)备受瞩目{1},就笔者所见,当时至少出现六种中译本,分别是:英国教士英为霖译《辜苏历程》(1902),沈祖芬(1879-1910)译《绝岛漂流记》(1902),秦力山(1877-1906)译《鲁宾孙漂流记》(1902-1903),林纾(1852-1924)、曾宗巩(1866-1938)合译《鲁滨孙飘流记》(1905)、《鲁滨孙飘流续记》(1906),汤红绂译《无人岛大王》(1909),袁妙娟译《荒岛英雄》(1909){2}。

大致说来,这些译本分属于晚清文学翻译活动的两个主要类型。一类是来华新教传教士主导的文学翻译。此类翻译活动起源甚早,自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72-1834)以降,为了推广基督教,传教士将西洋宗教著述源源不断译成中文,其中也涵盖大量文学作品,如《天路历程》之类传教士小说③。英为霖译《辜苏历程》与之类似,原著中包含大量基督教内容,译者加以翻译、渲染,旨在传教{1}。另一类则由中国知识分子主导,大规模出现于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在国家危急存亡之秋,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将小说视为启蒙大众的工具,无论维新派抑或革命派,都积极投身小说翻译事业{2}。《辜苏历程》之外的晚清《鲁滨孙飘流记》译本均属这一类型,译者试图借冒险故事激励国人进取冒险,以救亡图存③。

不过,对于中国译者而言,在传达冒险精神的同时,也不能不面对原著小说中其他类型的思想意识,有些甚至与晚清时期的思想潮流格格不入,其中之一就是作为商人的鲁滨孙身上体现的经济个人主义话语。所谓经济个人主义,指的是原著中鲁滨孙汲汲于金钱,并以金钱衡量一切价值的态度{4}。鲁滨孙奉行的价值观,就是资产阶级商人的价值观,以盈利为终极目的,处理人际关系时以利己主义为标准。在英国读者看来(譬如英国教士英为霖),是习以为常,但是放到晚清的历史语境中,却形成了文化冲突。一方面,儒家传统的义利之辨非常严格,“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另一方面,晚清国民论述强调的也是国民的公德、对于国家的义务,批判一己之私。而翻译《飘流记》,是以鲁滨孙为国民学习的典范,为了保持主人公的正面形象,译者不能不设法清除经济个人主义话语。

不过,并不是每位晚清中国译者都接触到上述矛盾,汤红绂译本依据的日文节译本已经不包含此类内容,而袁妙娟译本已湮没,现仅存三篇序言,因此,本文论述的译本只包括沈祖芬译《绝岛漂流记》,秦力山译《鲁宾孙漂流记》,林纾、曾宗巩合译《鲁滨孙飘流记》、《鲁滨孙飘流续记》。由于译者推崇的伦理观并不相同,处理文化冲突的方式也就有所差异。需要强调的是,本文并不认为晚清译者可以清晰地意识到原著经济个人主义话语的全部内涵,但是他们足以感受到鲁滨孙的经济活动体现的价值倾向,以及这些内容与中国儒家传统与晚清国民论述的冲突。总的说来,诸位译者对鲁滨孙的经济动机、人际关系的改动最为明显{5}。而经过翻译,译本消解了足以支持经济个人主义话语的文本内容,鲁滨孙的商人形象也呈现出不同的新面貌。下文就具体分析晚清中国知识分子诸译本如何处理鲁滨孙所体现的经济个人主义。

二、商人的游历之志

沈祖芬的《绝岛漂流记》完成于1898年11月,应该是《飘流记》、《续记》最早的中译,译者自陈译书旨在“激励少年”(页1上){1},序作者高凤谦进一步宣称译本可以“激发其国人冒险进取之志气”(序言页)。换言之,沈祖芬关注的是译本的教育功能,希望借冒险故事激励国人。该译本完成时,小说界革命尚未开始,而沈祖芬的思路与梁启超的小说救国论基本一致{2}。

译者阅读的是英文原著,但是对其形式与内容并不完全接受,有取有舍,大加删减,全文仅仅二万余字。译本传达的重点是鲁滨孙的冒险经历,基本保留了故事梗概,这当然是因为冒险故事与“激励少年”息息相关。至于原著中的经济个人主义内容,则属于删改之列。不过,由于删节乃是译者基本翻译手法,很多时候也可能出于追求行文的简洁,相对而言,他加以改动的部分,更能看出译者对于原著经济个人主义的态度。

首先,译者改造了鲁滨孙的冒险动机。原著中鲁滨孙多次提及冒险乃是为了逐利,译文中仅留下少量相关论述,并加以调整。例如原著开篇,鲁滨孙与父亲争论,外出冒险与老守田园,哪种生活的物质收益更多,父亲赞赏中间阶层(the Middle state)的生活方式,鲁滨孙则不然,两者都把经济论据放在首位③。沈祖芬则将父子论争的长篇大论简化为寥寥几句,两人提出的经济论据也消失不见:

(父亲)戒之曰:“譬如有人穷苦异常,不能自存,势必糊口四方,或豪资坐拥,内顾无家室之忧,则出外游历,势所宜也。然余思之,天伦间乐事良多,何必惘惘出门耶?今令汝习律,则获益不少,既可免风涛之险,又可得养身之理,学成之后,或为国家出力,或为律令掌教,岂不胜于游历乎?”(页1下){4}

沈译中父亲则认为只有极度贫穷或极度富裕的人才会冒险,劝鲁滨孙安于现状,在家侍亲、求学、养身,没有提及具体的经济原因,代之以类似于修身齐家之道的言说。而鲁滨孙冒险远游,则是因为“不喜家居,虽好言训诫,置若罔闻”,“游历之志,无有人如吾之切者”(第1页下)。

换言之,“游历之志”也正是沈译鲁滨孙冒险的理由,对此的强调,贯穿译文,而译者保留的几处经商情节,也据此而调整。例如鲁滨孙初次经商,曾自陈逐利动机,沈译则改变其思路:

既至伦敦,居无何,趁舟往阿洲海边一带游历,因囊有余资,尚不致作水手以易食。余欲广携玩具,安置舟中,以便往阿洲哥尼亚等处消售,藉觅蝇头,商之船主,船主允之。(第2页下){5}

原著中是船主宣称出海经商可获利,鲁滨孙欣然从之,但是在沈祖芬笔下,游历才是主业,虽也经商,却是游历的副产品,只为获取蝇头,借以养活自己,避免沦落为水手(原著中鲁滨孙后悔未能作水手,掌握航海知识)。

后来原著中鲁滨孙在巴西经营种植园,虽然获利,心中却颇为不满,以为生活方式与在家无异,依然处于中间阶层。恰好当地商人计划出海贩卖黑奴,获取暴利,拉鲁滨孙入伙,他为之心动,再度冒险,遭遇海难,流落荒岛。沈祖芬则调转其思路,鲁滨孙先是感叹经营种植园还不如在家安居,“余居此数年,初合伙种甘蔗,遂能获利,自思执业如此,一身已流入下等矣,若安居家中,岂作此微贱之事。回念父训,不觉怅然”,随后又慨叹,“购田地种烟叶,虽较种甘蔗稍胜一筹,而心为利役,几忘初志”(第5页下),似乎不满于为利所羁绊,一心重振游历之志。而与商人合伙出海,恰是“因思余之至此本为游历耳,久居此地,非计也,遂欣然从之”(第5页下),与获利毫无关系。直到翻译至《续记》,鲁滨孙前往中国经商,沈译删去逐利的言词,只保留一句“意中不在经商获利,不过藉此游历耳”(第25页上)。通过以上改写,鲁滨孙志在游历,不在盈利,更不在获取暴利,经商只是副业,是支持游历的手段。

原著的经济个人主义,还体现于鲁滨孙对待人际关系的态度,而沈译鲁滨孙既然对金钱不以为意,处理人际关系时也不再以金钱为标准。鲁滨孙初次贸易获利,沈译令其“以金砂五镑九两寄家,藉慰父母之心”(第2页下)。原著中鲁滨孙在摩尔少年佐立(Xury)帮助下摆脱海盗的奴役,但是脱险之后很快就将佐立卖给船长,只是提出只要佐立信仰基督教,十年后需要赋予人身自由,沈译则渲染鲁滨孙“不得已”的处境,“途中因乏资斧,将余所乘之船及黑童售与船主”,“心甚不安,因彼恳诚待我,今不得已被余所卖,为之恻然”,最后佐立“亦颇愿意”,方才成交,之后又“深悔之”(第4页下—第5页上)。鲁滨孙返回欧洲,葡萄牙船主倾其所有偿还欠鲁滨孙的钱,并交付详细的收支账目,鲁滨孙虽然热泪盈眶,依然不脱商人本色,照单全收并出具收据,只是承诺取得巴西种植园就立即免去债务。沈译则删除这些细节,且鲁滨孙取得种植园不需手续,并直接将“余赢之资,首报葡萄牙船主之恩”,随后赠予前船主之妻一百磅,“以作养老之资”,并承诺“余在一日,必尽一日之心,以报前德”(第17页上),他的两个姊妹也各得到一百磅。原著中此时的鲁滨孙,已然是知恩图报,经过沈祖芬的改动,则更有人情味。

经过文本的比对,可以看出沈祖芬改造原著经济个人主义的思想资源是儒家伦理观。对照译者的传记,更加可以确证这一点{1}。沈祖芬自幼深受儒学熏陶,“十二岁毕四子书、《尔雅》、《春秋左氏传》”{2}。后来自学英文成才,先后在上海、苏州、扬州各学堂担任教习,在扬州执教最久。在亲友学生眼中,他为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诚”,他们纷纷强调“扬之人士皆敬事之,其为人德性坚定,待人接物,一出于诚”③,“先生款款之诚,以故少年后进争附慕之”,训诲学生也“诚意挚仍”{4}。

虽然译者对原著中的经济个人主义很难有清晰的认识,但是站在儒家伦理的立场上,译者很容易感受到鲁滨孙对金钱的追求,以及利己主义倾向,而在译者心中,这类文化冲突自然而然转化为义利之辨,于是通过删节、改造译文,基本清除原著体现的经济个人主义。沈译中鲁滨孙虽然从事经济活动,但是并不汲汲于金钱,虽然经商,但志在游历,不在盈利,与人交往时也重情重义。可以说,沈祖芬对原著的改造与调整是有意识的,他的翻译方式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接触经济个人主义时的直观反应,既是拒绝,也是批评。

三、商人的爱国情怀

秦力山翻译的《冒险小说·鲁宾孙漂流记》可能是晚清最早问世的革命小说,译者以此为政治宣传的工具,借体寄生地传达革命思想{1}。1902年12月至1903年10月,该译本于上海《大陆报》第1至4期及第7至12期小说栏连载,涵盖《飘流记》、《续记》两书内容(第一至六回为《飘流记》,第十七至二十回为《续记》),白话章回体,未连载完,全文约四万五千字。

秦译所依据的文本有两种,第一至四回译自原著,其余部分“翻译”自沈祖芬的《绝岛漂流记》。原著开篇即体现的经济个人主义内容(包括父子争执,鲁滨孙初次行商等),秦力山应该有所感受;沈译虽然去除、改造了此类内容(包括经营种植园,出海贩卖黑奴等),但保留了鲁滨孙的商人身份,秦力山也不会不了解。秦力山对此有所取舍,以服从革命宣传的需要。而革命宣传的目的,则是将鲁滨孙塑造成时时刻刻不忘爱国、爱种、爱群的英国国民,商人角色附属于之下。不过,与沈祖芬不同,秦力山的翻译方式主要是“演绎”,即在原著和沈译基础上大量添加内容。

与沈祖芬一样,秦力山改造了鲁滨孙的冒险动机。不过沈译的改动至少以原著为标准,秦力山则插入与原著毫无关系的政治论述:

从伦理学上讲来,大凡一个人在世界上,有对自己的义务,有对家庭的义务,有对社会的义务,有对国家的义务。人生幼时,受父母的教育,自然有孝顺感谢的义务,但是对国家上,自己便是一个国民,对社会上,自己便是一部机关。大凡年纪已长的人,便要挺身做国家社会上的公事,要使我的国家,为堂堂正正不受侵害的独立国家,要使我的社会,为完完全全不受破坏的自由社会,这才算得个人。(第一回){2}

而他之所以外出冒险,就是为了履行国民义务。这番论述,基本参照梁启超的《新民说》,即中国旧道德中私德发达,以服从为特征,而公德付之阙如,必须树立自由平等的人际关系,以爱国爱群的新道德取代以“三纲”为代表的旧道德③。这也是该译本的主旨之一,之后鲁滨孙漂流荒岛、大战蛮族,都是为了履行国民义务。在译者笔下,鲁滨孙“生平以爱群为志,凡有益于国民之事,即把我这斗大的头颅送他,也是甘愿的”(第五回)。在荒岛上,他看到野蛮人食人的场面,“不知不觉眼眶中涌出爱群的万斛英雄泪,大哭一场”(第八回),决心“抵死也要报复这仇,以达我爱群之目的”,为了履行“救同胞的义务,即是被野蛮夹活吃下肚子里,我也不怕”(第十回)。而营救了白人同胞之后,“素常爱种”的鲁滨孙则因为“得尽义务,心里不知不觉发起快乐来”(第十一回)。他一向以国家为重,即使娶妻,也是为了“使英国人种,生息蕃滋起来”(第十七回)。总的说来,秦力山笔下的鲁滨孙以救国为己任,对他而言,民族主义就是信仰{4}。

不过,秦译中的鲁滨孙也从事经济活动,但是完全与个人主义无关。与沈译类似,秦译笔下鲁滨孙首次出海经商,不是为了“发财”,而是“寻觅远游的机会”,而船主“听得我说有环游地球的志气,他对我说道,若是你搭我船去,我不要你的船钱,若是你要带些货物,所得的利益也是你的”(第三回)。不仅如此,鲁滨孙还时时关注他人利益。例如经营种植园一段,在沈译基础上又加调整,鲁滨孙认为,“生意虽然得利,皆是自己利益,没有一点儿益人的事,想起来当离这地方,再游历去更好,奈未得其便”(第五回),恰好当地商人拜访,请求鲁滨孙一同出海,帮助经理非洲贸易,鲁滨孙欣然应允,至于贩卖黑奴之类,则删去不提。此外,鲁滨孙还以经商为救国之途径,认为“国欲富强,也须经理人有才干可靠的”(第十三回)。但是他从不认为赢利是为了个人,更反对牺牲他人以成全个人利益。例如原著中鲁滨孙将摩尔少年佐立卖给船长,沈译已经加以改动,秦译更进一步改为佐力为了避免两人“坐以待毙”,“自愿当苦工,只因你(鲁滨孙)能爱群。若你饿死,便是世界上少一个爱群的人了”,鲁滨孙先是“再三不依”,后来“见伊至诚恳切”,不得已同意,并提出“只求十年以后,许秀丽(即佐力)自立”,复又“顿足捶胸,哭道:我自己得脱奴隶之难,反使你做奴隶,我有罪了”(第五回)。鲁滨孙变得完全在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再如鲁滨孙返国时,因缘际会获得大量财产,译者以沈译为基础,大力渲染鲁滨孙的人情味,一面“报前德”,感激葡萄牙船主和前船主之妻,同时也不能忘记“骨肉之亲”,资助两个姊妹。不仅如此,译者还添加情节,令其投身公益事业:

我现在把巴西的产业,一概售尽,算来这款项,尽够我一生受用,但是安居此处,并无干一点儿的事业,尽一点儿的国民义务,不过把伦敦做个安乐窝,是不如一只狗儿了。虽然,我总不肯放弃责任,因与前船主的妻商量做些公益的事,前船主的妻道:“还是教育好”。我接着答道:我们设一个蒙学塾,我自为教师,我虽没有什么学问,然只教蒙学,若把我学习过的学问教导学生,谅必有彀;而况教育在精神不在形式,我的精神自问亦有些儿,不比那狗彘不若的一班人”。(第十六回)

而对于只顾个人利益的行为,译者则提出批评:

我道:“读书原是很好的事,但是现今的人,往往读我英国的书,不上二三年,便想谋一个馆地,谋了一个馆地,他的什么亲戚,什么朋友,也不问他是做奴隶,是做牛马,便都称赞他的本事高强了,汝欲读书,切不可做这没脸面的事,辜负我的教育精神”。勿赖代连声不敢。我自此日日教他读书,历了三年。(第九回)

译者大篇幅的谈论起读书的意义,借机对晚清时期为西人效力的中国人大加挞伐,只有为救国而读书、谋求职业才是正当,借读书成就个人则不够纯正,为西人效力就更为卑劣,等同“牛马”。

这其实就是秦力山之类革命派知识分子理念的体现。秦力山一生致力于救国事业,可谓职业革命家{1}。他19岁离家,就读谭嗣同主办的湖南时务学堂,后赴日就读梁启超主办的大同学校,追求新知以救国{2}。到29岁于缅甸去世,除了投身革命事业,并无其他追求,“志坚行单,洵为革命党典范”③。他倡导大公无私,在中国有奴隶、无国民的情境下,呼吁国人以“公奴隶”自励,不计个人安危,抵抗政府{4}。对于秦力山而言,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个人的幸福,而在于是否履行了国民义务,是否有益于同胞。至于经济活动,对他而言则不可能局限于私人领域,也必须服从于救国的需要。

在此背景下,秦力山自然不会接受原著的经济个人主义话语,而是依据晚清国民论述的标准,重塑鲁滨孙的商人形象。秦译笔下的鲁滨孙也因此具有革命派知识分子的特点,虽为商人,却以救国、助人、利他为己任。这与原著经济个人主义话语南辕北辙。

四、商人的中庸之道

林纾译书种类广泛,不过有相当数量乃是为救国而作,林译《鲁滨孙飘流记》(1905)、《鲁滨孙飘流续记》(1906)之类冒险小说即属此类{5}。不过,林纾与其他译者的翻译方式不同,他几乎传达了原著中的所有内容,正如他在《飘流记》序言中所称:

译书非著作书比也,著作之家,可以抒吾所见,乘虚逐微,靡所不可;若译书则述其已成之事迹,焉能参以己见?彼书有宗教言,吾既译之,又胡能讳避而铲■之?故一一如其所言。而吾友曾幼固宗巩,亦以为然。{1}

但是,林纾并非没有“参以己见”,也并不认同原著的经济个人主义。只是他的翻译方式不是沈译式的大幅删节与细微改动,也不是秦译式的改头换面,而是在序言中用儒家的中庸之道阐释鲁滨孙的经济活动与,并与之对应,零零碎碎地增饰、改造译文。与沈译、秦译类似,林纾阐释、改动的重点也是鲁滨孙的冒险动机和人际关系。

在林纾的阐释下,鲁滨孙冒险远出与中庸之道相联系,这充分体现在《鲁滨孙飘流记》序言中:

吾国圣人,以中庸立人之极。于是训者,以中为不偏,以庸为不易。不偏云者,凡过中失正,皆偏也。不易云者,夷犹巧避,皆易也。据义而争,当义而发,抱义而死,中也,亦庸也。若夫洞洞属属,自恤其命,无所可否,日对妻子娱乐,处人未尝有过,是云中庸,特中人之中,庸人之庸耳。英国鲁滨孙者,惟不为中人之中,庸人之庸,故单舸猝出,侮狎风涛,濒绝地而处,独行独坐,兼羲、轩、巢、燧诸氏之所为而为之,独居二十七年始返,其事盖亘古所不经见者也。然其父之诏之也,则固愿其为中人之中,庸人之庸。而鲁滨孙乃大悖其旨,而成此奇诡之事业,因之天下探险之夫,几以性命与鲨鳄狎,则皆鲁滨孙有以启之耳。{2}

林纾笔下的鲁滨孙之所以冒险,并非为了经济利益,而是反对“中人之中,庸人之庸”,追求真正的中庸,符合“义”的中庸。林纾对译文的改造基本与之对应。与沈祖芬类似,林纾将原著开篇鲁滨孙父子的争论改造为道德观的冲突。父亲不同意他外出,不是出于经济原因,而是因为“以余相汝,殆为中材,胡不据中以图存”,希望鲁滨孙“能为中人”,而“凡此种人举动,名曰中庸”,“中人处世庸庸,恒不一罹其害”(第2—3页)③,换言之,即序言中所说“中人之中,庸人之庸”。这里的中人,既是就经济状况而言,“不贫不富之间”(第3页),大致等同于原文指代的英国中产阶级,同时也代表了道德追求,这是原著中所没有的。于是,原著中鲁滨孙与父亲的争论,在于选择真正的中庸,还是庸俗化的中庸。鲁滨孙不认同父亲的庸俗道德观,于是私自离家,冒险远游。用鲁滨孙自己的话来说,是“非乘风破浪不为功,且抗志于艰险之途以自磨砺”(第2页,译者添加),于是,追求中庸之道,追求“义”与乘风破浪、冒险远游拉上了关系,经济动机则被搁置。而此类言说不断出现于译文。

譬如鲁滨孙初次经商,以及经营种植园的段落,原著情节为,鲁滨孙因船长经商获利,出于“发财的妄念”{4},随之出海;后来不满于种植园的生活,“渴望以超出事理所允许的速度迅速发财”{5},在他看来,守着种植园无非中间阶层的生活方式,还不如当年留在家中,何必来到五千米之外,遂再度出海。林纾翻译时去除了关于逐利的言说,不断强调鲁滨孙的壮游之志,下面分别是林译鲁滨孙初次经商,不满种植园生活,以及决心离开种植园,再度出海的三段描述:

余此时职为估客,趁舟而渡,然助彼行舟,为力甚奋,固不以估客自待。……顾余命蹇涩已极,以余囊中有余金,衣服亦颇华美,风致又如文人,因之船人不敢命余以事。……余所识之船主……对余言及于基尼亚之佳况。余闻言悦甚,因告船主曰:“吾虽少年,然至有胸襟,欲纵览世界。”船主曰:“少年苟愿行者,可勿出赀。”且引余同饭,状如朋友。(第13页)

吾躬耕于此,去吾特别之性质,不且至远耶?初志本欲遨游宇内,何为作苦以消衄其雄心,宁非与吾志大戾?若作苦如此,胡不归就吾亲,矧吾亲至爱至美之良规,吾均弗纳,何为又效常人之所为?讵非于上流之中,退托于中人,以自图活?则吾父固屡言之矣。若果如是图生,则家中岂无良沃?亦不至涉百死,冒万险,寄生于此。余平日常与吾友言:“居此必无事业,法非去五千咪之外,不能有成”。且余非驯习荒外之野人,与之相处于狉狉榛榛中,何名为探奇之男子?……自谓果能身至于荒岛之中,尚可博意外之造化。但恹恹于此,为势固骎骎,以眼前卜之,似可致富,然与始怀实悖。(第27—28页)

独不思余身已拥厚资,但以平易之心处此,已足成为富翁,且财源锐进,较余思想上尤速。顾乃决然舍去,入诸陷阱之中,为生人所不历之境地,转与余之命运,诉合无间,而体力因而强健。……(种植园)为日愈久,增益当愈富,余何能舍此而去?既而复念,余生平固好海天之游,设恋巨业弗去,宁非无谓?(第30—31页)

在林纾笔下,鲁滨孙虽为商人,却有文人风致,充满少年志气,出海志不在获利,而为“纵览世界”、“遨游宇内”。本来鲁滨孙是嫌弃种植园的利润不够多,林译则变成厌倦此地“中人”式的安逸生活,安守种植园等同于当年父亲赞成的“中人之中,庸人之庸”,虽然“似可致富”,“财源锐进”,“为日愈久,增益当愈富”,但与其本性不合,且消磨了雄心,违背了志向,算不上“探奇之男子”,故而毫不恋栈。原著里鲁滨孙把自己在种植园的生活比作流落荒岛,林译则说安居种植园还不如流落荒岛,可以经验“意外之造化”,“生人所不历之境地”。一言以蔽之,林译鲁滨孙不想固守种植园,不留恋财富,“好海天之游”,因此冒险出海,商业活动只是冒险的副业。这可谓整个调转了原文的思想内涵,虽然手法不同,背后的思路与沈祖芬的翻译异曲同工。

至于林纾对鲁滨孙人际关系的调整,也以中庸之道为标准。林纾在序言里解释道:

迨二十七年后,鲁滨孙归英,散财发粟,赒赡亲故,未尝靳惜,部署家政,动合天理,较其父当日命彼为中庸者,若大进焉。盖其父之言,望子之保有其产,犹吾国宦途之秘诀,所谓“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者也。鲁滨孙功既成矣,又所阅所历,极人世不堪之遇,因之益知人情之不可处于不堪之遇中,故每事称情而施,则真得其中与庸矣。{1}

《中庸》有“五达道”之说,指的是通过调节五种人际关系,即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来致成中庸之道。林纾对于鲁滨孙“真得其中与庸矣”的阐释,就是建立在他的人际关系基础上,包括鲁滨孙报答葡萄牙船主以及前船主之妻,以及资助自己的姊妹等情节。虽然这部分内容仅仅占据原著极少篇幅,又不涉及君臣、夫妻,而且鲁滨孙作为人子也不够符合儒家标准,但是林纾依然加以赞赏,并加以润色。鲁滨孙返回伦敦,寻访前船主之妻,但她已穷困潦倒,无力偿还欠鲁滨孙的钱。原著鲁滨孙已经足够有情有义,不仅未索还债款,还有所接济,并许诺图报将来。林纾在此基础上加以润饰,鲁滨孙不仅“毁券不令偿”,并许诺“吾从绝处逢生,永不忘媪之前恩。使余有径寸之力,亦必佽助,不令贫馁”(第197页),加强了鲁滨孙知恩图报的形象{2}。

不仅如此,林纾还用儒家观念来改造鲁滨孙的人际关系。这里以鲁滨孙与葡萄牙船主的交往为例。原著中两人之间主要是商业信用关系,兼及友情,林译中却成为忠恕之道的体现。原著鲁滨孙被葡萄牙商船船主搭救,欲倾其所有以示谢忱,遭到船长拒绝,鲁滨孙称其Charitable,generous,honest,Humanity(pp.33-36),在译者笔下船长救人的动机是“(吾取尔物,即索尔命,)此岂仁者之所为?”(第25页){1},鲁滨孙也称他是“仁人”、“仁爱覆载”、“仁恕”、“仁爱覆育”(第25—26页)。原著鲁滨孙回到欧洲后,老人虽然穷困潦倒,依然如数偿还欠鲁滨孙的钱,让他大为感动,不迭地称赞老人honesty and kindness,honourable,honest(pp.282-283),译著中,对诚信的赞美则变成了“平恕不欺”、“忠笃”、“忠”(第200—202页)。“忠”和“恕”正是《论语》中实现“仁”的两种方法,根据朱熹的阐释,“忠”是修炼自己道德的手段,“恕”是帮助他人实现道德修养{2}。所以,林译笔下,两人等于是君子之交,鲁滨孙在老船长帮助下提升了道德修养。

林纾支持维新变法,借翻译小说引进西学,不过他嗜宋学,深受儒家伦理道德影响,终生讲究忠孝节义③。使用儒家思想阐释译作可谓林纾一向的策略,旨在强调儒家学说的普适性以及中西文化的契合点{4}。所以,林纾翻译《飘流记》时,一面在序言中用儒家中庸之道阐释鲁滨孙的冒险动机与人际关系,同时对译本加以细微改动,原著体现的经济个人主义基本上被纳入了儒家中庸之道的范畴。但是林纾所说的中庸,又与儒家原典中的含义不同,既包括“称情而施”一类行为,也加入了进取冒险之类新的思想因素。

五、结语

鲁滨孙飘流记范文第3篇

寒假里,我读了《鲁宾孙漂流记》这篇外国长篇小说。读完之后,一个高大的形象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他就是勇敢的探险家、航海家鲁滨孙。他凭着顽强的毅力,永不放弃的精神,实现了自己航海的梦想。

我仿佛看到轮船甲板上站着这样的一个人:他放弃了富裕舒适的生活,经历了一次又一次与死神的殊死搏斗。种种困难与不幸,并没有压倒鲁宾孙,反而使他更加坚强!

一次航海,途中遇到了大风浪,全船除了鲁宾孙无一幸免。他只身飘流到一个杳无人烟的孤岛上。他把船上的食物、衣物、枪、火药等运到岸上,并在小山边搭起帐篷定居下来。后来他开始在岛上种植大麦和。稻子,自制木臼、木杵、筛子,加工面粉,烘出了粗糙的面包。他捕捉并驯养野山羊,让其繁殖他还制作陶器等等,保证了自己的生活需要。就这样,鲁滨孙在岛上独自生活了17年。一天,他发现野人在这座岛上举行人肉宴所留下来的痕迹。鲁宾孙惊恐万分。从此,他更加注意周围的情形,时刻保护自己的安全。第24年,岛上又来了一群野人,带着准备吃掉的俘虏。鲁滨孙发现后,救出了其中的一个。鲁滨孙把被救的野人取名为“星期五”。“星期五”成了鲁滨孙忠实的仆人和朋友。又过了四年,有条英国船在岛附近停泊,船上水手叛变,抓住了船长等三人。鲁宾孙和“星期五”救出了船长等三人,并帮船长把船夺了回来。船长带着鲁宾孙和“星期五”等离开荒岛回到英国。

鲁滨孙飘流记范文第4篇

《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是一部经典名著。作者是丹尼尔笛福,讲述了鲁滨逊航海时不幸遇到大风暴,漂落到了荒岛上。在那里生活了二十八年,最后回到了英国。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七年级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七年级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1闲暇时,我把那本《鲁滨孙飘流记》翻了又翻,书中那惊心动魄的场景就又浮现在眼前。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鲁滨孙的人。在鲁滨孙的一次航行中,船不小心在南美洲附近的海岸旁触礁,船上全部的人都被淹死了,只有鲁滨孙,一条狗和两只猫幸存了下来,经过长达25年的惊心历险,鲁滨孙最终从那个荒芜人烟的地方逃脱了。

这28年的光阴如此漫长,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随时都有可能死去,寂寞孤独的生活没有压到他,鲁滨孙用乐观勇敢解决了生活中一个一个难题,用双手建造自己的家,自己的羊群、粮食。我们所缺乏的,不正是这种精神吗?

其实,我们的学习生活不正像鲁滨孙那样漫长的漂流吗?生活中,有些同学一遇到稍微难一点的题目就迫不及待地问父母、问同学、查资料。同学们,你们为什么不能静下心来,仔细地思考呢?还有些同学遇到稍微难一点的题目就干脆破罐子破摔,我们为何不能像鲁滨孙那样坚持不懈地思考呢?

我到现在还清晰地记得:20--年12月28日,山东省的一处矿井塌陷,有五名矿工工人被困在井底。经过20天的救援行动,五名工人还没有脱困。就在人家认为没有希望的时候,1月25日,经过消防士兵28天坚持不懈、不向命运低头的时候,五名矿工工人终于得救了。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像鲁滨孙那样坚持不懈、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的人,他们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应该向他们点个赞!

由上面的种种事迹我认识到: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经历各种磨难、挫折,但阳光总在风雨后,我们只要像鲁滨孙一样,有着不畏艰险,乐观积极的精神,总会成功的。

七年级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2这个暑假,我读了《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这本书讲述了一个拥有探险精神、一心想去航海的青年----鲁滨逊·克鲁索航海而在岛上遇难的故事。

鲁滨逊曾没有听父母的教导,独自一人到海上去闯天下。在他的第一次航海中,鲁滨逊所乘的船遇上了巨大的风暴,鲁滨逊离开这艘船不久,就沉船了。

鲁滨逊的船遇难平安以后,过了一阵子,他的好奇心又像泉水一样涌了上来。于是,他做出了再一次航海的准备。可是鲁滨逊的第二次航海也很糟糕,在航海过程中,他遇到了强盗。就这样,鲁滨逊被留在海盗船长的家里,从一个商人变成了一个可怜的奴隶。他被奴役了两年,在这两年里,鲁滨逊千方百计地想要逃走,可是却一直都没有机会。就在他要放弃的时候,机会来了!海盗船长因为在海上做“生意”赚不到什么钱,家里变穷了,便每天与鲁滨逊一起打鱼和海鸟。有一天,海盗船长让鲁滨逊一个人打鱼,打完鱼就送到他的家里来。鲁滨逊十分乐意,船长走后,他便积极筹备起来。不过他是在筹备逃离这个地方。于是,他与一个叫佐立的小孩一起逃之夭夭。他们来到了一个黑人岛上,向黑人们要了一些吃的,并打死了野兽。事后,鲁滨逊在巴西开了一家种植园,得到了不少财产。

生活还没有固定下来,鲁滨逊又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再次航海。这已经是鲁滨逊第三次航海,今天距离第一次航海已经过了整整8年。但老天似乎不喜欢鲁滨逊似的,又赐予了鲁滨逊一次巨大的风暴,使他漂流到了一座无人岛上。

他昏迷不醒,直到天亮才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他将大船里面所有的东西都搬了出来,作为日用品;还将大船拆了,用这些木头做别的东西。他用船帆和树上的木棍子做了一个帐篷,又用木桶等东西围住了帐篷,防止野兽来袭。这样,一个“家”就做好了。之后,他为了记录在这座无人岛上的生活,用船上的墨水和笔记下了每天的事情,不过墨水能省就省,慢慢写。他在岛上做了许多有用的东西,过上了安逸的生活:有自己的小屋、自己的麦田、自己的羊圈、自己的仓库和在岛上另一个地方的休息点。他在生活用品上也花费了很多心思,他做出了锅、锄头、梯子、渔具等等。让我明白了只要自己心灵手巧,肯吃苦,不管在什么环境下都能生存。

鲁滨逊在岛上已经生活了6年了,在这6年里,他没有遇到野兽,更没有遇到野人。可是有一天,他在海边发现了一堆凌乱不堪的人骨,像是野人吃过的。他害怕极了,除了去羊圈和和收麦子,其他时间都不敢踏出家门半步,鲁滨逊每天都读圣经,向上帝祈祷。一个星期五,他看到了一群野人带着几个俘虏,像是要吃大餐的样子。鲁滨逊决定救出仅剩的可怜虫,他与野人搏斗,终于夺到了这个人。因为是星期五将他救出来的,鲁滨逊便给他取名为“星期五”。他与星期五相处的十分融洽,星期五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他的助手。

又过了许多年,陆陆续续有人在岛上遇难,鲁滨逊成为了领导者,带领他们自己劳动,获得回报。一天,鲁滨逊想要回家,便把这个岛的继承交给了其他人,早好了船,随着星期五一起去航海。在航海过程中,他们看到了一艘船,鲁滨逊便跟着这艘船回到了已经离开27年2个月19天的家乡。到了英国,他办理了各种手续,并把巴西的植物园卖了,重新开始幸福美好的生活。

鲁滨逊虽然历经千辛万苦,但他不气馁,只要有一线生命的希望,他就向前冲。他在岛上虽然无依无靠,但他凭着自己的智慧、坚定的意志和灵巧的手,在岛上建造了自己的天下。我们要学习他这种勇敢拼搏,坚持不懈,肯吃苦,善于劳动的这种精神!

七年级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3命运多磨,在一次沉船事件中,鲁滨逊落到了一座荒岛上,他与大自然做着艰苦斗争,在荒岛建立了自己的住所。虽然,他遭遇不幸,也曾想放弃,但悲惨的命运使他生活了下来,成为一个坚强的人。二十八年后他离开了孤岛,重返故乡。

一个多么传奇的故事啊!它激励着无数陷入困境的人振作起来,它使多少人迷途知返,鲁滨逊以他超平常人的毅力成为人们心中敬佩的人物。与其说迷恋这人的遭遇,倒不如说是主人公鲁滨逊的精神。

即使是一颗小草,它也会懂得困境中顽强地活下来,那么在世上有多少人具备了其它生物没有的智慧,而在挫折面前投降的呢?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不是享受欢乐,而是忍受痛苦。逆境是最好的学校,我们要在逆境中不断成长,在逆境中更好的生存下来。成功者的秘诀就是“在哪里跌倒,就再哪里爬起来”不要为了一时的失败而自暴自弃,从困境中站起来,才是最重要的。

困难并不可怕,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只要通过努力,困难将变成你人生中的垫脚石,命运就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现在所处的环境不是绝对的。懒惰会使你消失,勤劳的双手将会带给你生活的财富。

鲁滨逊在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虽然环境如此恶劣,但他抱着坚定的信心,克服了一个个困难,创造了一个个奇迹,足以说明恶劣的环境并不能击垮我们的意志,有的人却因为走进了“挫折之城”经过磨练,而取得了成功,因为在逆境中生存,是需要毅力的。

我们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生活,面对不同的生活环境,从古至今,有多少成功者是在逆境中通过不断的磨练而成功。不能因为生活的环境不好,而自暴自弃,这样生活只会越来越糟糕,直至颓废。

当我们面对残酷时要坦然接受与面对,不要逃避,更不能因为害怕困难而放弃生活。

风雨中,有人不曾哭泣与抱怨,最后都看见了彩虹。他们拨开云雾见天明。他们是成功的人,像鲁冰逊那样的伟大。未来不是靠别人给予的,而是自己建设的,虽然途中遇到惊悚地,但他们会用“镰刀”开辟出条道路带来,在风沙中勇往直前,到达成功彼岸,在岸上观看日出,照耀出自己成功的灿烂之花,这是他们不放弃的结果。

漫漫人生路,困难何其多。但是只要有一颗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和决心,那你会感受到成功带来的喜悦。

七年级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4就像水手鲁滨逊和荒岛不期而遇一样,我在很小的时候,小到还没有认识一个字的时候,就和《鲁滨逊漂流记》这本经典书籍不期而遇了。从此,我就有了一位叫鲁滨逊的好朋友,他给我的生命增添了一抹璀璨的色彩。

鲁滨逊是一个有梦想的青年。虽然许多人都有梦想,但是他的梦想却与众不同。别人的梦想可能是当一名医生、一名律师等,而他的梦想却是当一名水手。在那个年代,水手是一项很危险的职业。人们通常认为,当水手的人要么是脑子神经混乱,要么是为了发财不要命。谁不想要一个甜蜜的家庭?谁不想有一个美满的人生?家境优越的他怎么会想到去当一名水手呢?鲁滨逊喜欢水手生活的自由与冒险。在选择做一名水手之后,他一直坚持着自己的选择,最终跟他的好朋友一起上了船,飘洋过海。路途注定不是一帆风顺的,他经历了许多风暴。在经历一次大风暴后,他们的船竟然翻了。其他人都死了,只有鲁滨逊侥幸抓住一块礁石活了下来。

他一个人在荒岛上生活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鲁滨逊也渐渐适应了孤岛上的生活。他学会了制造生活必需品,学会了圈养动物,学会了种植粮食。在很多紧急关头,他凭着聪明的头脑,总能想出办法转危为安,转祸为福。就这样,他在这个无人小岛上竟然独自生活了二十八年。直到有一天,有一艘船行驶到这里,把鲁滨逊带回了故乡……

这本书讲述了鲁滨逊生活中的风风雨雨,一个个故事都展现了他自强不息的品质。正如此书的作者笛福所说:“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鲁滨逊这些闪光的品质,让他成为了我生活的榜样和永远的朋友。他的这段经历告诉我,在遇到任何困难和危险时,都不能放弃,一定要保持乐观,勇往直前。

七年级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5在暑假期间我读了《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作家笛福。书中的故事十分精彩,内容也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是一本每人必读的名著。

这本书的主人公鲁滨逊再一次航海中,船在一个荒岛附近触礁,水手和乘客全部都被淹死了,只有鲁滨逊一个人活了下来。他被海浪卷上了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在小岛上开始了他的历险生活。他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在小岛上开辟了自己的天地。28年后,他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离开了小岛,回到了英国。

鲁滨孙飘流记范文第5篇

《鲁滨逊飘流记》讲的是鲁滨逊从小就想在海上航行。稍长大些,他随好朋友一起出去航海,学会了些本领,但几次都十分失败,都是死里逃生才活过来的。有一次,他从巴西出发,航海遇到巨大的海啸和风暴,全船的人除他一人外,全部被淹死,他游到一个无人的荒岛,利用在破船上找到的东西和在森林中采到的野果,还有捕捉到的野兽,在那个荒无人烟在的小岛上住了整整二十七年又两个月,才和一些外来的人经历了激烈的战斗,最终回到了巴西。

读了这本书,我感触很深,一个普通的人,怎能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仅用几支枪、一些数得清的大米小麦,甚至连鞋子都没有的情况下而生存二十八年呢!这常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鲁滨逊办到了。他曾在无药而发高烧的情况下,利用简单的烟叶、水和少量的食品,做成了一种可以吃的东西。他一连几天四肢无力,但他坚持到底,坚信自己的病一定会好的。他不因一些很难办的事情而绝望的精神鼓舞着我。

在这方面,我也有同感。有一段时间,我的成绩都大浮下降,我想:我为什么会考得那么差。后来,我寻找原因,重新振足起来,努力复习。终于,我又一次我考了前几名。我深刻的认识到:一个人要取得成就,就要坚持不解的奋斗到底。要不被客观的条件所束缚,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学习,同样如此。一次考好容易,难的在于要坚持每次考好。我想,只要自己勤奋、努力、持之以恒,我心中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相关期刊更多

科学养生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黑龙江省卫生厅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管理科学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