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祭祖仪式

祭祖仪式

祭祖仪式

祭祖仪式范文第1篇

值此XX年清明之际,我xxxx王氏族人在这里举行祭祖仪式,在此,我以xxxx王氏同宗联谊会会长的名义,对今天前来参加祭祖仪式的老前辈、兄弟姐妹、后辈人等,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前来观礼的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这个花红柳绿、风清雨润的时节,我们xx王氏家族汇聚在我们的入綦始祖墓前,燃香焚烛,呈上贡品,隆重祭奠我们的王氏祖先,,缅怀我们xx王氏历代祖先之功德,纪念历代祖先为发扬光大我族之伟绩,追思先人的丰功伟业,联谊今人的亲情友情,共谋王氏家族的发展大业。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和荣幸!

在这庄严而隆重的时刻,我们首先要感谢我们的祖先,是祖先让我们这些从各地回来的同族宗亲凝聚、团结在一起,共同缅怀先辈,共叙宗亲情谊,共话美好未来。物有报本之心,人有思祖之情;饮水定当思源,为人不忘根本。我王氏家族,乃中华之大姓,几千年来,屹立于中华民族之林,历朝历代,为国家之兴亡,为民族之崛起,励志修行,齐家治国,名扬四海,给我们留下了自强不息、拼搏奋进的精神食粮,给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传统美德。看我中华大地,政界军界,科学艺术,各行各业,从历史到现在,到处都有我王氏族人的身影。

今天,我们怀着一颗至诚至敬的心,来祭奠我们的祖先,就是要缅怀祖先的英德,就是要感念祖先的教诲。古人有云,国之大事,唯祀与戎。祭祀大地,报天地覆载之德;祭祀祖先,报先辈养育庇佑之恩。

斯人已乘黄鹤去,辉煌前程待后人。今天站在这里的我们王氏后人,当弘扬先祖美德,积极促进和加深宗族联谊,念血脉相通之情,思同宗共祖之谊。我辈当以全族利益为重,不分南北,不分支系,明礼诚信,精诚团结,互通有无,族亲融合,互帮互助,共谋发展。我想,这是我们今天站在祖先墓前,祭奠祖先的主要意义。<莲 山课件>

孔子说,慎终追远,明德归厚矣。不忘先人,追念先人,是为了后人更加腾达,是为了宗族更加辉煌。

祭祖仪式范文第2篇

>> 春节习俗 满族丧葬习俗 景德镇春节习俗趣谈与“镇巴佬”流行俗语 客家习俗趣谈 各国元旦习俗趣谈 冬至饮食习俗趣谈 满族的崇狗习俗 过春节,话习俗 春节话习俗 春节习俗 传承文化 本期话题:春节习俗 老家的春节习俗 漫谈春节习俗 晋南春节习俗考 写出春节习俗 避暑山庄里的满族习俗 清代满族社会习俗的变化 祭祖 知否春节的习俗 中国春节习俗大盘点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艺术 > 满族春节祭祖习俗趣谈 满族春节祭祖习俗趣谈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林烟")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传统的领牲仪式

祭祖是满族民俗生活中的大事,也是满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常祭、换锁、跳喜神、春节祭祖、大祭、办谱祭等多种形式,其中,春节祭祖尤为隆重和神秘。

祭祖的时间

春节对于满族和汉族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满族人也将春节称为过年。过年时,人们欢欢喜喜置办各种年货,这里面除了人们自己享用的节日食品外,还包括春节祭祖的神圣供品。

按照满族传统祭祖习俗,春节祭祖时间从除夕开始直至正月十五结束,时长半个月。在这段时间内,人与神共处一室,世俗与神圣融为一体,也让人们之间的亲情更加浓郁。

满族人认为除夕是一年当中新旧交接的重要时刻,在这一天要对过去的一年做出总结,同时更要期盼新的一年,这样重要的时刻一定要与祖先一同度过。正月十五是春节结束的标志,过了正月十五,春节也就过去了,于是要在这一天送走祖先,结束这一年的祭祖仪式。

按照满族风俗,家谱供奉在“穆昆”家里,即族长家里。穆昆是家族中德高望重、最受爱戴的人。家谱所在地决定了与之相关的祭祖仪式、家族活动也要在穆昆家里举行。

满族文化“以西为大”,住房也以西屋为大,东屋为小。家谱通常都要存放在西屋。按照满族人的居住习俗,西屋内是南、西、北三面连通的万字炕(又称转圈炕),其中西炕上有一块高悬的吊板。吊板是约1尺长、1尺宽的木板,俗称“祖宗板”,其上放“祖宗匣”。祖宗匣里装有3层红布包裹的家谱、神偶、箭、刀、酒盅等祭祀器具,平日里不允许随意打开。同时,祖宗板下面的西炕也具有神圣性,不得随便坐人和堆放杂物。最主要的禁忌是不允许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人坐在这里。传说在满清入关之前,一只大青狗曾救过努尔哈赤,所以满族人很尊敬狗,不可以伤害狗。

祭祖仪式的规矩

祭祖仪式上出现的所有人都可以在家谱中找到名字。满族家谱通常是一张白色布单,上面有松树、楼宇等建筑;从上到下,按照辈分高低依次记录族人姓名和分支。按传统修谱规矩,“烧香”只在特定的年份(龙、虎年)进行,所有的家族男性成员都要参加。一般家族每12年“办谱”一次,添加新生男性族人名字。

只有家族男性成员才能上谱的规定,决定了只有男性成员才有资格参加祭祖仪式。祭祖仪式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每次“请神”之前,都要“亮谱”,这就意味着将家族所有人员名单公开确认一次,也暗示着这些人将会出现在之后的祭祀现场。

在祭祀现场,家谱上的族人又被划分为两个群体,即在下面跪拜的子孙和高高在上的祖先。在跪拜的子孙群体中,按照辈分、年龄的不同,又有若干分层。族长在最前方靠近“吊杂”(摆放祭品的地方)的位置,其次按照辈分高低依次向后有序祭拜,这样就围绕着吊杂形成了一个不断向外扩散的水纹状图形,家族血缘发展脉络也在这个水纹状图形中清晰地显示出来。与之相对,祖先则是以群体的形象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中,集体接受子孙的祭拜,没有始祖、远祖、高曾祖的差别。

满族祭祖仪式中男性成员和女性成员分工不同。在家族祭祖仪式上,女性成员不能出现,尤其是除夕请神的时候,家族媳妇、女儿等女性成员都穿戴整齐,端坐在炕上,不能下地,更不允许参加仪式。但这并不意味着女性在祭祖仪式中完全缺失。事实证明,女性在仪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仪式之前,女性成员负责打扫房屋、制作各种食品和准备物品;在15天的祭祀时间中,每天的食物更换工作都由女性成员承担。可以说,女性也是祭祀仪式的一个重要参与群体,只是她们的参与方式与男性不同。女性成员的参与并不直接体现在仪式现场,但她们的工作却是仪式得以顺利进行不可缺少的部分。女性成员对祭祖仪式的参与不仅有利于强化她们的家族地位,使其受到族人敬重,同时也能深化她们的家族意识,使其作为家族的一分子更好地融合在家族生活中。

亮谱

除夕当天是最重要的时间点,在这一天人们满怀欣喜地举行隆重的亮谱、请神仪式,这也是满族人最为珍视的春节习俗。

在祭祖仪式开始之前,女性成员要负责将本次祭祀仪式所使用的物品准备齐整,包括食物和用品两大类。在祭祀食品方面,按照传统祭祖习俗,祭品的种类和数量都没有规定,从当年的年货中选择即可,如新鲜的水果、蔬菜、鸡、鱼、肉类等,不必单独准备祭祀食品。与普通食品相比,上供的馒头要点上红点,以示其神圣性。

亮谱是春节祭祖仪式开始的标志。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亮谱之家的家长(族长)开始准备祭祀仪式。首先要将所需祭品摆放整齐,在祖宗板下方摆上小供桌。小供桌是一张小四方桌,桌中间放好香炉,香炉左右两边摆放两个插上金边蜡烛的烛台,香炉、烛台之前摆放水果、糕点等食物若干盘。有时还要在两侧贴上春联,在最上方贴上“挂千”(满族剪纸艺术)。小供桌摆好后,要在北炕上设置吊杂,即摆放一张大四方桌作为供桌,将已备好的各种供菜摆放整齐,在桌子四角摆放4副碗筷和酒盅。大小供桌摆放齐备以后,族长召集家人准备亮谱。

待家人聚齐之后,按照辈分依次站立。族长首先将供桌上的蜡烛点燃,然后在香炉中点燃一炷香。待香燃烧一会儿后,族长恭敬地将家谱从祖宗匣中请出,去掉外面的红布,展开后悬挂在西墙上。以前家谱打开后还要在上面挂上黄绫子幔帐,以免其他人直接看到家谱,现在不再悬挂幔帐。 亮谱仪式

请神

请神是满族春节祭祖仪式的高潮。请神的时间是午夜12点,在此之前,所有能够赶来参加仪式的族人都早早到来,准备参加仪式。仪式之前,在族长的带领下,人们在院中点燃一堆木火。待木火燃烧正旺的时候,开始燃放鞭炮。这时族长面朝大门的方向,开始请神。族人依次恭敬站立,不许随意说话。按照传统家祭习俗,族长要用满语请神,但是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会说满语,请神时也开始使用汉语。当族长说完请神之后,所有族人一起跪拜磕头,然后转进西屋。回到西屋后,族长将吊杂处的4个酒盅斟满,所有族人再次向祖先磕头,完成请神仪式。

现在请神时人们只在院中点燃木火,族人站立等候,这与传统请神习俗有较大差异。传统上一般人家祭祖时要在院中放置请神专用的泥火盆一个、供桌一张、蜡台两个、香炉一个和大斗一个,斗内装小豆、黄豆、玉米、高粱等粮食若干。请神时所有族人跪着等候,族长用满语请神。

初一清晨人们要早早起来,族长先在小供桌上点香,再带领家里男子跪拜磕头。早饭准备好后首先更换大供桌上的食物,之后家人才开始吃饭。早饭后不久,没有参加午夜请神的外地族人纷纷来到族长家里给祖先拜年。无论迁居何处,路途多远,人们总要想尽办法赶在正午之前到来。人们先要在外整理衣衫后再进入西屋,恭恭敬敬地在吊杂前跪倒,磕3个头,然后起身站立,完成祭祖。 迎接祖先神

送神

从请神开始,族人和祖先共同度过了15天。在这期间,人们虔诚地为祖先准备食物、磕头祭拜。每餐饭前,亮谱之家都要烧香,再将供桌上的饭菜更新,其他族人不被要求参加这期间的活动。如有族人前来,也可给祖先磕头拜年。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族人们开始准备将祖先送回,即“送神”。

祭祖仪式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 舞蹈是一门古老的身体语言艺术,是随着先民的仪式活动而产生的,我们可以说仪式性是舞蹈的根本属性,舞蹈的仪式大体上可分为巫术仪式、占卜仪式、祭祀仪式、傩仪式、人生仪式

    舞蹈是一门古老的身体语言艺术,具有悠久的传统。从其产生看,其产生在尚没有文字的远古时代,是伴随先民图腾崇拜和祭祀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早期舞蹈往往在祭祀性场合表演,成为先民祭告神灵、传达神意、表达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现存各民族民间舞蹈中,有许多舞蹈就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和极强的仪式性特点,这是各民族早期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在舞蹈中的遗存。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舞蹈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性质也不断地发生变化,成为一种具有极强审美价值的欣赏性艺术,具有娱乐、表演、抒情等多种艺术特性,但是这些特性都是从舞蹈最早存在的仪式性中渐渐衍生出来的。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说舞蹈的根本属性是仪式性。

    一、何谓仪式

    郭于华在其《仪式与社会变迁》一书中说:“仪式,通常是指具有象征性、表演性特征的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整套行为方式。它可以是神圣的,也可以是凡俗的活动。这类活动经常被功能性地解释为在特定群体或文化中沟通(人与神之间、人与人之间)、过度(社会类别的、地域的、生命周期的)、强化秩序及整合社会的方式。”[1]纪兰慰认为“仪式就是通过一定的时间、地点、对象、形式再现社会习俗(生活)的一个过程;通过岁岁重复、交替的程式化、制度化的仪式行为,实现某一时刻仪式所意味着的一切。”[2]前者主要从仪式的社会功能角度对其进行定义的,后者主要从仪式的过程性角度定义的。虽然侧重点不同,但皆揭示了仪式的基本内涵,即仪式的程式化、制度性和象征性。《说文》曰:“仪,度也。从人,义声。”墨子·天志》:“置此以为法,立此以为仪,将以量天下之王公大人、卿大夫之仁与不仁譬之犹分黑白也。”又《说文》曰:“式,法也,从工,弋声。”《诗·大雅·下武》“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毛传:“式,法也。”可见,“仪”和“式”的本义皆是法度、准则、规矩的意思。中国古代“礼仪”连称,其实就是指各种礼俗仪式,这是古代早期仪式的主要内涵。仪式行为者往往通过姿势、舞蹈、吟唱、演奏等表演性活动和对象、场景等实物性安排营造一个有意义的仪式情境,并从这种情境中重温和体验这些意义带给他们的心灵慰藉和精神需求。因此,一个仪式,就是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是一个用感性手段作为意义符号的象征体系。所以,象征人类学家特纳认为,和动物的仪式化相比,人类仪式的原理是象征性的,仪式中的象征符号具有组合和重组的类似语言的能力,仪式就是“一个符号的聚合体。”仪式符号大致有:(1)语言形式的符号,如颂辞、诗文、韵白、咒语以及歌词等;(2)物件形式的符号,如道具、服饰、用品、绘画、塑像、乐器等;(3)行为形式的符号,如行动、姿势、手势、舞蹈、歌唱行为、演奏行为以及仪式角色的扮演等;(4)声音形式的符号,如呼叫声、呐喊声、吟诵声、歌唱声、响器敲击声、舞蹈节奏声、音乐演奏声等。[3]可见,舞蹈是仪式符号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它既可充当行为形式符号,还可充当声音形式的符号。

    二、先秦仪式的文化内涵与社会生活

    中国上古时期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是以礼俗仪式为核心展开的。“礼”之本义乃指祭神之器,而后引用为祭神的宗教仪式,再而后才泛指人类社会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行为仪式。《说文解字·示部》:“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所谓“豊”,《说文》曰:“行礼之器,从豆,象形。”可见,礼是渊源于上古巫祝事神活动的。孔子曰:“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引)可见,礼俗仪式在早期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历代王朝建国之初最重大的文化举措莫过于制礼作乐,也说明礼乐在古代政治文化中的重要性。从本质上说,礼是为了从自我约束的层面让人们去自觉遵守社会道德,从制度的层面来维护社会等级。而礼的外在形式则是仪式,即通过各种仪式行为和过程规范社会的各种秩序,再现礼的精神内核。祭天祭祖、岁时祭典和其他政治仪式决定着国家的政治秩序;礼仪中的等级规则决定了集体内部的交往秩序;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仪式及其他各种人生礼仪和节日庆典仪式决定着人们的生活秩序;春祈秋报及其相关节候性祭典与各类生产仪式,构成了农业社会中的经济秩序。由此可见,仪式是上古时期生产生活各领域的中介环节,也是社会秩序的表征性符号和文化事项的联结点。它表征着上古时期整个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节奏。仪式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一方面,体现为仪式使生产生活的各方面有秩序地开展;另一方面,仪式还承载着集体意识如生命观、死亡观、伦理观、禁忌观等民族文化的深层心理内涵。

    三、中国早期的仪式及其类型

    意大利学者维柯《新科学》认为每个民族的诞生和发展中大致经历了互为衔接的三个时代,即神的时代、英雄时代、人的时代,[4]我国早期先民的认知观念和仪式活动也可从维柯所分的这三个时代进行分析。

    所谓神的时代即人类的史前社会。从现存文献记载和考古学成果证明,中国早期的仪式活动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的山顶洞人。山顶洞人已经有鬼魂崇拜观念和与此相关的丧葬巫术仪式,新石器的仰韶时代已经有社祭的考古遗存,龙山时代已经有祭祖的考古遗存。[5]夏朝之前的颛顼、尧、舜、禹等方国时期,从大量而成套的祭祀仪器的出土可见,此期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祭祀礼仪。这些礼仪是原始宗教的产物,是在先民自然崇拜、图腾崇拜以及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信仰的支配下进行的。早期先民对这些看不见的力量或以臣服与膜拜的方式进行祭祀,或借助某种神力进行干预、制服以达到目的,于是产生了巫术思维和巫术仪式。

    所谓英雄时代即夏商时期。这时候的祭祀仪式是围绕英雄崇拜和祖先崇拜进行的。夏禹治理水患当为中华民族英雄崇拜观念最早的表现。他死后被奉为社神,人们制礼作乐歌颂其功德,《大夏》乐舞就是为祭祀夏禹而作的。当然,大禹还具有祖灵的性质。商代祖先崇拜观念占据主导,现存甲骨卜辞中有相当数量是商人祭祀鬼神的记录。《礼记·表记》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殷人所尊之神,除自然神、英雄神以外,还主要是祖先神。甲骨文中“帝”、“上帝”等字样,不是后来抽象意义上的帝,而与“祖”的意义是相同的。《大濩》乐舞就是表彰商汤灭夏之功的祭祀仪式乐舞。

    所谓人的时代,即西周及以后的祖神分离和以德配天的祭祀仪式。西周重人事而轻神事。其宗族崇拜观念强调道德教化和政治秩序,倾向于人事和伦理的经营。其祭祀仪式无论祭祖还是祭天,都有意识突出礼仪制度的性质,其《大武》、《大象》乐舞,是这种观念在意识音乐中的体现。

    以上勾勒了中国古代早期仪式发展的基本面貌和特点。下文对中国早期的仪式类型作简要勾勒。

    1、巫术仪式

    巫术是人类童年时期,对人自身和人以外的自然的认识还处于蒙昧状态时对神秘的异己力量有所感受和体验的时候,自然产生的言辞和行为,并使其固定化的结果。原始时代的人们相信人与自然存在着的某些神秘联系的观念,幻想人可以通过某种特殊的方式影响自然和他人,于是产生了巫术。巫术仪式一般包括巫术行为和与此相关的一整套巫术观念。通常形式是通过一定的仪式表演来利用和操纵某种宗教信仰对象影响人类生活或自然界的事件,以满足一定的目的。巫术的仪式表演常常采取象征性的歌舞形式,并使用某种据认为赋有巫术魔力的实物和咒语。中国大约在旧石器时代晚期,随着氏族社会图腾崇拜的出现,也出现了相关的神话和巫术。中国早期巫术涉及古人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除个体巫术外,还有公共巫术,如禳灾巫术有《山海经》中的驱旱魃巫术,《吕氏春秋》中的汤祷桑林的止旱求雨巫术;顺祝巫术有《吕氏春秋》祈求农业丰收的“葛天氏之乐”;诅咒巫术有《尚书·牧誓》中的克敌巫术等。

    2、占卜仪式

    占卜仪式起源于原始宗教信仰范畴中的前兆迷信。史前的先民们相信事物发展的趋势与一些特定的事象诸如气候、天象、梦境、卜兆等出现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这样便产生了根据特定事象推知事情结果的占卜仪式。主要有龟卜、筮占、谣占、梦占等仪式。《史记·龟策列传》曰:“闻古五帝三王,发动举事,必先决蓍龟。……自三代之兴,各据祯祥:涂山之兆从,而夏启世;飞燕之卜顺,故殷兴;百谷之筮吉,故周王。”《礼记·表记》曰:“昔三代明王皆事天地之神明,无非卜筮之用。”西南各少数民族现在还保留着一些古老而原始的占卜仪式。如西藏藏族、云南羌族、四川彝族、贵州苗族、湘西土家族等皆有各种占卜仪式。

    3、祭祀仪式

    史前社会的祭祀仪式种类繁多,说明祭祀仪式在中国早期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祭祀仪式中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仪式当属蜡祭、社祭与祖祭。张光直先生认为:“仰韶时期农村里最要紧的仪式是祈丰收,拜土地;在他们仪式用的器皿上画几个象征繁殖力的女子性器的纹样,正说明我们祖先祭祀时的虔诚,并吐露作为这片诚心之原动力的耕作生活之艰苦。[6]这就是后来的蜡祭。所祭之神有八种,又称八蜡,是在十二月时索求四方百物之神而祭之,以求得农业丰收。社祭是对社神的崇拜仪式,源于史前时期对土地的崇拜,后来演变为人格化的土地神灵崇拜。而且,社神具有自然神、农业神与部族神混合的特征。祭祖仪式最早可能在龙山期新石器时代就产生了。在仰韶村(龙山时期)出土的陶祖,很象一尊男性性器模型,据张光直先生推断,这是中国史上拜“祖”的最早实证。他认为:“中国古代的‘祖’字,本来是个性器的图画,亦即祖先牌位的原形。[7]

祭祖仪式范文第4篇

务川是仡佬族的发祥地,千百年来仡佬先民在这片土地上采掘丹砂为业,形成了独特的仡佬文化和丹砂文化。值此清明节之际,各地的仡佬族代表会集于务川县龙潭村九天母石寨,共同祭天朝祖。来此旅游的游客也一起加入到了这场融文化、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活动之中。

九重天主与仡佬族祭天朝祖

在远古时代,天有九重,每一重都有一个天主,惟独九重天没有天主。八重天的天主都想当九天天主,于是他们决定比扔石头来决定。八个天主奋力扔出的石头在今天的“九天母石寨”落地后,竟熔为一体,接着那熔为一体的巨石慢慢裂开,一金身大汉从石缝中走出,八位天主拜他为九天天主。八天王扔下的石头就是如今被仡佬人顶礼膜拜的“九天母石”。之后,九天天主派他的大儿子潜下界封为濮王,在这里开荒辟土、采砂炼丹(水银)、敷衍生息,成为仡佬人的祖先。后来,为祭祀祖先,后人们就在这九天母石的对面,建起了祭祀台。每年清明节前后,仡佬族裔都会聚集在这里烧钱化纸,祭天朝祖。

仡佬族人祭天朝祖

每年的清明节,仡佬族人便会聚集在九天母石寨天祖坳,祭祀队伍集中排列于寨前,主祭师在前,祭师在后,手置茶盆,放祭品于内;童男身着金黄色贯首通裙,前短后长,腰缠红带,头拴红布条并插竹枝;童女身着淡绿色贯首通裙,前短后长,头饰百合花;少男手举升子,内盛五谷杂粮;少女手提竹篮,内装水果;男老人身着仡佬族黑色长衫,头戴青丝帕;女老人身着浅灰色右衽妇母上装,下穿深蓝色裤,头上与仡佬族男老人一样戴着青丝帕。

在族长宣布举行祭祀以后,祭师队伍分别从两个部落走出来,向天祖坳走去,行至祓(fuxi)池,此时又会有一个简单的仪式,主祭师点燃纸钱,净手,照面,整容,一名祭师用竹枝比划,向路人洒水,口中唱道:“滴水能清净,心花五叶开,九天圣水到,秽气化为尘”,表示所有参加祭祀的人要以洁净虔诚的身心祭祀祖先。

当所有人进入祭祀台相应位置,司仪便会宣布:“仡佬族祭天朝祖大典现在开始,请主祭师入场!”一名祭师敲大罄九声,以示告知天庭,祭祀即将开始。

一般来说仡佬族的祭祀分为礼祭、文祭和乐祭三个部分。

礼祭

司仪宣布开始礼祭以后,主祭师用竹竿点燃承天柱上的烛,其他祭师各自拿着油鞭点燃九个锅烛,烟火升天,周围山上的黄烟同时点燃。整个祭祀场地陷入烟雾弥漫的神秘境地。主祭师回到台前,手持师刀跳娱神舞。后向天庭作日月掌手势,以示沟通天神,并向九天朝拜,一名祭师敲小罄九声呼应。礼毕,主祭师高声吟唱“九天我祖,先祖神明,族裔齐聚,大祭于今,礼乐齐备,众心虔诚,祖餮贡奉,万方泰平”。

司仪宣布:“上九天香。”主祭师将九支高香插入香炉,其余祭师唱祭祀歌。接着全体族裔向祖先行大礼,礼毕之后,便向先祖献财,一祭师将装纸钱的茶盆递给主祭师,主祭师作揖行礼后将其在香炉中点燃。

接下来是献茶、献酒、献五谷、献帛、献大礼。在祭师礼祭的同时,手举升子的少男排队走向祭台前,将五谷杂粮洒在场地周围。接着是向先祖献果。与此同时,手提竹篮的少女排队走向祭台前,将水果扔在场地周围。

礼祭的最后是请来宾向先祖鲜花。在此环节,凡来参加祭祀的各地代表皆需分别向先祖献花篮。

文祭

礼祭之后,是文祭。此环节主要由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族裔代表宣读祭文,祭文宣读完后,由主祭师礼接焚化于香炉。

乐祭

礼祭、文祭过后,便是最后的乐祭。乐祭中,4支过山号,2支大牛角号及4支小牛角号,吹打齐奏,向先祖献乐。祭师跳起欢快的娱神舞,舞毕跪于祭台前,同唱“我祖神明,永佑子孙,诚心奉祖,安康永年”。

娱神舞过后,祭师走到祈福柱前,为到场的族裔祈福。最后所有前来参加祭祀的仡佬族裔自由祈福环节。在祈福声中,礼乐齐鸣,天灯飞天,仡佬族祭天朝祖大典圆满结束。

纳西族祭天

祭天,纳西语叫“孟本”,是丽江、中甸等地纳西族古老而又最隆重的节庆。纳西族祭天仪式之“天”的内涵,是根据对祭祀对象――美、达、许三棵树的象征意义的理解,其内涵包括天地自然、人类祖先,以求祖先保佑、禳灾祈福、人与自然的和谐等。

祭天有春祭和秋祭。春祭在春节期间进行,纳西族“正月登山祭天,极严洁”,是春节活动的主要内容,故为大祭。秋祭在七月中旬举行,因而也叫七月祭天。民间流传“纳西祭天人”和“纳西祭天大”的俗语,充分表明了祭天在纳西民族心目中的重要位置。

祭天有一套复杂的程序,尤其忌讳“秽气”,所有成员和用于祭祀的物品都必须通过严格的“除秽仪式”。为了保持祭天族群的纯洁性和神圣性,祭天场内只能使用纳西族的语言,禁止外人进入祭天场,凡是新增加的成员,包括新出生的婴儿、新嫁来的媳妇和新上门的女婿,都必须向所有的成员赠送礼品后,才被容纳为本祭天族群的正式成员。

祭天的一切器物,都要求洁净和专用。如祭台上左右各栽一棵栗树(代表天父天母和天与地),中间一棵柏树(代表人皇),还有前排的两棵小栗树(代表崇仁利恩夫妇),都是派专人到高山和岩头去砍伐的,都要放在固定的地方。祭天用的米叫“神米”,要挑颗粒整齐的,须经过多次洗晒,量祭天米的小升和装米的竹篓,平时要挂在高处,使用前后都须洗刷干净。祭天用的“神猪”,一般为两头,有两家轮流喂养,要保证大猪上百斤,小猪八九十斤。再如,粗如茶杯,长丈余的大香,须在秋天就准备好料,使用前专门磋制,并分节贴上彩色纸花穗,使其燃烧一昼夜不熄。其他用具、大甑子、锅、秤、刀、钩、叉、盆、案板等等,属祭天群所有,平时由有关户保管,不得随便使用。

蒙古族传统祭天与祭祖

关于蒙古族的祭天,《元史》中说:“元兴朔漠,代有拜天之礼”。据《蒙古秘史》记载,当成吉思汗创业时,有一巫师向成吉思汗传达天的旨意,要他战胜敌人,收集百姓,统一蒙古。成吉思汗当了大汗后,认为自己是赖“长生天之赞力”,托“长生天的护佑”,“木和黎吉我以天神所选之谶兆”。

古代蒙古人祭天的仪式,把洁净的肉悬挂在竿子上,然后洒谷物等,并对天祝祷,祝祷时所祈求的事,往往由萨满或年长者作为上帝的旨意而传达给群众。古代蒙古人祭天的时间一般都选在每年四月、八月、十二月。后来此俗一般人家都在农历年三十夜里举行。

蒙古族人民对祭祀祖先也很重视,他们把自己的祖先视为族神,予以祭祀。

祭祖仪式范文第5篇

[关键词]壮族;三月三;祭祖

[作者简介]李莉森,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100081

[中图分类号]K8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7-0080-04

说起壮族三月三,映入人们脑海的便是一派山歌飘满山、浓情传遍乡的欢腾景象。其实,三月三在壮族有着更加传统的文化内核――一年一度的家族祭祖仪式。在壮族流传了千百年的情歌集《嘹歌》中有《三月歌・蒸黑饭拜山》唱道:“三月逢初三,家家蒸黑饭,分我一二团,拿去拜坟山。”这便是壮族三月三扫墓习俗的记录。这一习俗在具有深厚壮族传统文化积淀和特殊区位空间的左江流域还相对完整地保留着。

左江是珠江的一条支流,发源于越南谅山北岭,流经桂西南的龙州、凭祥、大新、宁明、上思、崇左、扶绥和邕宁等市县。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古骆越人在这里居住活动。亚热带的自然生态特色以及当地悠久的历史底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俗风貌。其中大新县,位于广西西南边陲,西南面与越南接壤,全县2742平方公里,14个乡镇,1308个自然屯,总人口36.2万,其中97%为壮族。作为中越边境上的边陲县城,早期先民为了适应艰苦的自然环境,创造了一套独特的生活传统,在相对闭塞的大山深处代代相传,壮族的人生观和传统礼仪也都随之鲜活地传承了下来。其中,最具有表现力且至今保存得相对完好的,则是农历三月三的家族祭祖仪式。

壮族的祭祖以家族为单位,时间为三月三当天。通常由正当年的一代子嗣轮流主祭。整个祭祖的仪式是围绕着献祭展开的。其过程如下:

各个小家庭事先准备好祭祖的物品,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食物,包括整只的白斩鸡、整条的煎鱼、条形的白肉(此三样统称“三牲”)、荷包蛋、堆成小山形的五色糯米饭、米酒等,均是壮家传统的节日食品。另一类祭品是“白色消费品”如鞭炮、香火、冥币,锡箔做的元宝、纸质的家电、器皿等,以供祖先在阴间使用。其中较有特色的是纸质的铜钱串子,有学者称为清明吊子,当地民众则称为“纸钱”。由白沙纸折叠裁剪成串状,祭祀时按一定步骤撕开则可以变成树权型的长串,用树枝挂着举起来,插在坟后,很像旗幡。近年在钱串的分叉处也染上红、绿等颜色。祭品集中到主祭家中后,由各家壮丁用竹篾筐挑到祖坟,进行献祭。

壮族三月三祭祖在祖先的坟地进行。到了祖坟后,男人们负责清除坟地周围的杂草和垃圾,给祖坟培土,杂草和垃圾随后集中在坟墓边的空地上,用大火焚烧掉,并在坟地及其周围涂上白石灰。女人和孩子们将祭拜的物品摆列在地上或放在篾桌上,其他的祭祀物品则分发到各个坟前,并在各个坟前的泥土里插上供香,然后在每个坟的后面会插上一根细木条,挂上展开的纸质铜钱串子。

祭品陈列完毕后,飨祭正式开始。过程持续约进行一炷香的时间,期间会在坟地周围燃放各种炮竹,同时有辈分最长者向后辈讲述所祭先人的事迹,或是久不见面的亲人们相互交流近况。最后,人们念着“各位祖宗快来领钱和衣服,拿去了大家要相互分享,吃够了就要保佑子孙后代”等祝祷词将祭拜的纸质物品焚烧掉。

祭品焚烧完毕意味着整个飨祭仪式的结束,所有祭祀者要向祖坟三鞠躬。随后,所有参加祭祀的人要共同分食祭品。部分家族就在野外坟边聚拢而食,多数家族则回到主祭人家中男女分桌而食。而后每一家将分得一小份食物带回家摆祭或给未能参加祭祀的家庭成员食用。

整个仪式可谓周全有序,围绕着祭品所展开的一系列献祭活动,在壮族人的意识里都是老祖宗的“规矩”,正是靠着这一套有特定意义的“规矩”,壮族子民能够在特定的时空中与祖先交流,以保证家族血脉的延续。

仪式过程可以被视为一个文化体系,仪式的时间、地点,仪式中的各类角色的身份,以及使用的象征物、食品、服饰、乐器、道具等物件都具有外在形态之外的人文内涵。通过对该六个方面的逐一阐述,就能够理解仪式所表达的意义。具体到三月三祭祖仪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时空

时间和空间是构成仪式神圣性的关键概念,在壮族的祭祖仪式中,其农历三月三日的祭祀时间和墓祭的祭祀空间是由其历史、文化因素决定的。

1.三月三日。壮族人在三月三祭拜已故的亲人,同时还要举行盛大的歌圩等活动,据说都是由龙母抚养了一条小蛇并为民治百病,小龙蛇对龙母报恩的远古神话派生而来。传说每年三月三龙蛇“特掘”就会回来给母亲扫墓,壮民们被其孝心所感,就把三月三定位祭扫节,家家户户祭拜祖先。

而在大新县,为何在三月三扫墓当地居民没有作出具体的解释,有两则传说:其一是说农历三月三日,阿记的母亲去世了,他请人在母亲坟墓的石头上凿上“三月初三”几个字。一周年以后,他做了五色饭去扫墓,乡亲们也跟着阿记做。从此以后,三月三成了壮家扫墓日,家家户户做五色糯米饭去祭祖。另一说是壮族祖先布洛陀带领人们抵抗外族入侵时,身上的干粮有些被战士们的血迹染成了红色,有些被汗渍浸成黄色。后人为了纪念祖先功绩,每年旧历三月初三,都做好五色糯米饭扫墓上供,以表示对祖先功绩的崇敬。

2.墓地。在传统观念中,坟墓既是死者的葬身之地,也是死者灵魂的象征符号。王充在《论衡・四纬篇》中云:“墓者,鬼神所在,祭祀之处”,即把坟墓作为祭祀鬼神的重要场所来看待。壮族人则认为在墓地祭祀,祭祀者离祭祀的对象最近,容易引起亲近的感觉,能使生者对死者的孝思、亲情得到更好的表达和寄托。

壮族人的墓地都离日常生活、耕作的地方不远,常在房屋旁、耕地中或是村旁的山腰上,因为壮族人认为人死后其实还是跟家人生活在一起。但通常每个家族的祖地不止一处,因为虽然壮族仍保留聚族而葬的习俗,但聚族而葬的习俗注重的是风水,祖茔都是风水宝地,若逝者的生辰八字与其祖辈不和则另择地下葬,避免坏了风水而影响后辈运势,其子孙后辈将来逝后也葬在附近。

壮族实行的是二次葬,按照这种葬制,墓地的样式分为两种:初葬时通常埋得较浅,上方隆起土堆并覆以竹片席子或者草泥混合物,模拟壮族传统干栏建筑房顶,以示为死者造房建屋,避免风吹雨淋。进行捡骨葬之后,遗骨会装进称为“金坛”的瓮中,存入石山洞中或摆在祖地上,用石板覆盖,坟地周围都围有黑色石块。为什么要用石头覆盖呢?当地传说是:“从前人死了就被大家分来吃。阿记的母亲死了,他舍不得吃,就挖坑掩埋了。突然蹿出几条野狗,用脚刨起坟土来,想吃母亲的尸骨。阿记心想,用大石头堆在坟上,野狗就刨不动了。他就砌成一座石头坟墓。后来他把事情的经过告

诉乡亲们,乡亲们都觉得阿记做得对。从此人死了不再被分吃了,都埋在地下,砌上石头。”由此观之,石头掩盖坟墓是对坟墓安全的保护。或许除了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即壮族生活在黑色石山区有关外,还跟传统的石崇拜相关。根据莫斯的理论,之所以凡俗和神圣要建立一种关系是因为它在神圣中看到生命之源,而各少数民族以某些形似的石头、岩洞、洼地来象征女阴、母胎等。

(二)物件

壮族人认为灵魂在另一个空间生存,也需要用吃穿住行来保障,而满足祖先的欲望,是孝敬祖先、祈求福佑的最好方式。所以不管是食物上只吸取精华还是物品的焚烧,都是通过献祭的方式与先人沟通。壮族用于祭祖的牺牲通常有三牲、五色糯米饭、鸡蛋和米酒以及众多纸祭品。

1.“三牲”。壮族民间的“三牲”指的是猪、鸡、鱼。在的畜牧生产中,鸡和猪是壮族最为普遍的家禽。以亲自饲养的动物作为祭品,象征尽己所能,表达至诚之心。也是表达对祖先保佑人畜平安的感激之情,更是祈求在来年里,祖先要多多保佑家禽的平安丰产。另外,在壮族的饮食民俗中,鸡是待客的首选,因为鸡与“吉”谐音,象征着吉祥如意、驱邪消灾。在款待祖先的特别日子里,白斩鸡必不可少,而鱼成为祭祀中的牺牲也是与其谐音“余”相关,象征着“连年有余”等美好的心愿。同时,鱼多籽的生理习性也与祭祀中祈求子孙繁盛的心愿相契合。

2.五色糯米饭。五色糯米饭是壮族特有的食品,在各个隆重节日,每家每户都会用红兰草、枫叶、黄姜、紫蕃藤等植物的汁液浸泡糯米,之后倒入特制的饭甑中蒸熟,捏成团后食用。五色糯米饭的来历除了上文提及的五色代表五谷和由先辈血汗染成的说法外,还有三个版本的传说:一说是民族英雄韦达桂被地主迫害致死后,壮民常拿糯米饭到其坟前参拜,有一天,参拜时忽然风雨大作、电闪雷鸣,坟上各种植物的汁液落入糯米饭中将其染成五颜六色,韦达桂从坟中破土而出,化为巨龙腾空而去。二说是有个孝顺青年每天上山打柴时都背着残疾老母亲以便照顾,无奈山上的猴子总是抢走青年为母亲准备的饭团,为了不让母亲挨饿,青年想出办法用枫叶将饭团染黑,饭团从此不被猴子抢走,后来人们就用各种植物染饭团。三说是一对年轻的夫妻听到箩筐内的各种谷物抱怨说各种植物都有好看的花衣穿,而稻谷的颜色又单调又难看,于是采摘各种植物于三月三蒸煮糯米饭讨好谷物之神,从此以后连年丰收。从这三则传说来看,其主题分别是感念先辈的功德、孝敬父母和祈求粮食丰收,这些主题是壮民祭祀祖先的重要内容,故五色糯米饭在三月三的祭祖中是不可缺少的享祭食品。

3.纸祭品。纸祭品是各种祭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地人相信天界的生活与人间一样,由吃穿住行组成。纸祭品主要是保证祖先在天界的吃穿用度,使之在他界过得富足、舒适,共享后人的幸福生活。传统的纸祭品有冥币和纸衣,现在出现了更多形式多样的产品,如各种家用电器、金元宝、金山银山、金童玉女等,这些物品是后辈孝敬祖先的牺牲,又带着美好的愿望。人们通过焚烧的方式,让奉献给祖先的衣食住行之物以及自己的心意伴随着向上升腾的烟气送到祖灵所居住的天界,通过这种飨食的方式实现了告慰祖先。他们相信祭品满足了祖先的欲望,祖先就会保护家人、降福于后人。

(三)行动

1.涂白石灰和挂“纸钱”。到了祖坟后,要在清理干净墓地环境后给坟头培上新土,在金坛及周围的石块上涂上白石灰,并在每个坟头挂上纸钱使之随风飘扬,这在《嘹歌》中也有记录:“三月三,坟头插纸幡,祖坟都插遍,说三月拜山。”从所插纸钱特征来看,可能与道教思想有关,道教做道场时一定要张挂类似这样的纸幡。当地人说涂上白石灰和挂上白纸钱表示新的一年子嗣已来祭拜。象征着向祖先报到,同时显示这家后继有人。故挂上的纸钱虽说也称为“纸钱”,但不和作为“买路钱”的纸钱一起焚烧。当地传说还有被乡亲们养大的孩子何贾,得到一粒宝珠,埋在园中长出一棵开满白花的大树,只要一摇树,白花就纷纷落下变成白银,何贾把银子分给了四乡八寨的穷人。不久,大财主知道了,带着家丁把摇钱树挖回他园子栽起来。可是第二天,树上的白花落下来变成坚硬的石头,把他们都砸死了。随后何贾和乡亲们一起出力把树挖回来在园子里重新种起来,又有了银子。几十年后,轲贾老了,归天前吩咐乡亲们说:“摇钱树就要踉着我死了,你们把沙纸剪成花钱吊在我坟上,我会保佑你们的。”乡亲们照他的吩咐去做,把白沙纸剪成串串纸钱,挂在何贾的坟墓上,这习俗一直传到今天。

2.燃火堆、焚供香、烧祭品。在壮族的整个祭祖仪式中,有三次用火的程序:第一次是全家人到达墓地后,把杂草杂物集中起来用大火焚烧掉,当地人的解释是用大火把一切不洁净的东西焚烧掉。第二次是当献祭的祭品摆放完毕后点燃供香。一般而言,何种功能的祭祀都少不了焚香的仪式。整个供香燃烧的过程便是真正的献祭过程,因为供香的烟气袅袅上升可将祭品的精气传达给祖先。第三次使用火是焚烧祭品,而这正是祭祀中使用火最重要的环节。牺牲的献祭接近尾声时,纸制的各种衣服、钱币、用具等祭祀物品将通过焚烧的方式送达上界。此时火是作为一种媒介被人使用的。祭祀仪式中这三次用火所具有的特殊意义,需要从壮族的信仰中进行解读。原始社会中产生的“灵魂不灭”的观念,使壮族人认为人死后将会同生前一样地生活。因此在壮族的丧礼中,有“行孝灯”、“灯筒”、“踏戒灯”、“朝灯送福”等习俗,希望能够围绕着灯(火)帮助生命(亡魂)实现再生。这因为火的颜色通常是红色的,而红色是血液的颜色,故火常常象征生命、象征强烈的生命力。对生命的珍爱引起了对火的崇拜,即希望借助火所代表的强烈的生命力来实现灵魂的再生。故祭祖时坟墓点燃的篝火也有此种象征意义。

总之,在壮族的信仰体系中,人们把“火”当成一种媒介去使用,目的是希望与神灵、祖先交流和沟通。在各种祭祀活动中,人们经常使用“火”这一媒介。用火可以把贡品、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心意带到“彼方”。而人们使用焚烧的方式,也是根据火苗总是向上蹿,祭品能随着升腾的烟气到达上界。此时,到达祖先那里的已经不是实体,而是经过抽象的来自其子孙后代的敬意和思念。

3.点炮仗。炮仗在壮族的生活中也是和已逝先人沟通的媒介。享祭祖先的仪式往往是以炮仗的鸣响开始同样也以炮仗的鸣响结束的,尤其是在三月三祭祖这一天,整个享祭的过程都伴随着点炮仗的行为。据当地人解释,这是借助炮竹的巨大响声来禀告在他界的祖先,呼唤、邀请他们来接受献祭;也有说这是因为祖先的亡灵常年在坟墓中熟睡,点炮仗是为了唤醒他。因此,三月三的当天,声声炮竹会在壮族聚居区的田地问、山腰上此起彼伏。

4.分食祭品。祭祀完毕后,祭祀的食品要参加祭祀的众人共同分享,一般既有在坟地旁直接围拢进食的,这与旧时的寒食、清明节等所有的野外聚餐习俗相似,但多了一份与祖先共同进食的神圣性。也有回到主祭家中进行一些加工再进食的,食用时一般男、女分桌,这是旧时的习俗。进餐完毕后各家还会带回一小份食品,在各自家中的祖宗香炉前上香拜祭。祭祀的物食品因为担当献祭的牺牲。带超托出一般的食品,具有神圣的性质。它的精华让祖先享用,它的实体则承担将祖先的福佑从神圣世界传送回凡俗世界的重任。分食祭品不仅让参与祭祀的每个人分享了祖先赐予的恩泽,更是实现了与祖先的完美沟通。如有的家族直接在坟旁进餐,这就明显地反应了生者与死者在特定的时间共处于一个空间,通过牺牲作媒介联系起分隔在不同世界的家族成员。

相关期刊更多

施工组织设计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南京大学元史研究室;民族与边疆研究中心;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