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跳房子游戏规则

跳房子游戏规则

跳房子游戏规则

跳房子游戏规则范文第1篇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地运用。时代的发展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也有了新的要求,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幼儿园游戏活动策划方案,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幼儿园游戏活动策划方案1设计意图:

本地是江南鱼米之乡,十月正是吃螃蟹的季节。一次户外活动,我无意间发现两名幼儿叉开双腿站立着,另一名幼儿快速地从他们胯下钻趴着。站立者大喊“加油”的同时,嘴里念念有词:“小螃蟹,你快点!不然就被我地笼抓住了!”上前一问才明白,孩子随家人划船亲眼目睹过收放地笼、以及抓螃蟹的场景。于是,我为了保护孩子的用心性、肯定他们的创造性,也为了让孩子自发的游戏更加“礼貌化”,所以,设计了这个体育游戏活动。

活动目标:

1、练习跳、跨、钻、爬、滚、的基本动作。

2、增进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增进四肢肌肉的力量。

3、能在简单愉快的环境下游戏。

活动准备:

皮筋、小椅子若干在场地周围自设成渔网。音乐磁带

活动场地一

活动重难点:

快速钻爬地协调性

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

伴随着音乐《三条小鱼》和《螃蟹歌》,幼儿复习“游”的动作,并和教师一齐学习“爬行”动作入场。

2、基本动作。

(1)基本动作练习。

师:我们小螃蟹们长得多结实呀!呀!河面上来了一艘小船还设下了一个个陷阱(手指场地中的椅子、皮筋)!这但是要抓住我们的地笼啊!小螃蟹们,你们试着去挑战这些地笼吧!

幼儿尝试钻、爬或跨、跳等不同的玩法,自由玩。

师:我们刚才尝试了不同的玩法,此刻请小螃蟹们告诉我,你是怎样过地笼的?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的玩法,和小朋友一齐分享。

(2)教师带领幼儿一齐尝试各种玩法。提醒规则:不能够碰到皮筋变成的地笼,否则就会被地笼缠住脚,渔民们会抓住你的。

①跨地笼。

将皮固定在小椅子靠背中部,请幼儿跨过去。

师:我们小螃蟹们打开你们的长腿,勇敢地从地笼上跨过去。

②跳地笼

哎呀,我刚才发现有的小螃蟹是用两只脚并拢着,一齐跳过去的。(请个别幼儿演示)你们敢这样过去吗?(皮筋能够相应变矮)

幼儿练习跳的动作。

③钻地笼

师:勇敢的小螃蟹们累了,我们得让我们的长脚休息一下了(原地坐下,揉揉腿。同时,请配班老师将皮筋改至椅子顶部靠背)。哎呀!不好!渔民们来了!他们已经从水面上来了,为了不让他们发现我们,我们得赶紧从地笼下钻过去。注意:不能碰到皮筋,否则就会被渔民发现。

幼儿从皮筋下练习钻的动作。教师在一旁指导,会钻的幼儿可加深难度--速度(以游戏口吻提醒:“快!渔民来了,立刻要发现你了!”)

(3)师幼一齐探索地笼的其他玩法。

师:刚才地笼是横着放的,此刻,渔民们发现捉不到螃蟹,他们布下了天罗地网,那我们该怎样过地笼呢?

①游戏:小螃蟹过地笼。

将皮筋纵横交错、高矮不等(高度高到孩子的平均身高,最低低到孩子钻爬时小屁股的高度)地摆放在场地中,供幼儿用不同的方法过地笼。

②游戏:小螃蟹比赛过地笼。

在场地一中练习。即:两队人数相等的幼儿,务必先钻过三组椅背中部搭的地笼,然后在跨或跳过两组椅背高处搭的地笼,再由场地外绕回来回到队伍最前列,与等待的幼儿接掌后再回到队伍最后。而在队前等待的幼儿,务必等过完地笼的幼儿和自己拍过手后,才可出发。

3、放松活动。

小螃蟹们顺利地过了地笼。瞧,河面上的渔民们划着渔船回家了。我们小螃蟹们也累了,也该回家了。来!我们学着渔民们划船回家吧。(播放《划船歌》音乐)在音乐声中,幼儿做伸伸手、弯弯腰、甩甩腿的放松动作。

师:其实,过地笼还有好多方法,比如,女孩爱玩的那种跳皮筋法、男孩爱玩的翻筋斗法等等,只要我们动动脑筋就会有许多好玩的办法。我们下次再来玩一玩。

幼儿园游戏活动策划方案2设计意图:

“一物多玩”中“物”和“玩”是两个关键词。在一物多玩的活动中即离不开“物”,也离不开“玩”。为了让孩子在活动中都能够有所提高,所我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状况选取了许多以“球”为主体物的游戏,引导幼儿探索新颖的玩玩法,孩子们从小班开始就能滚球、拍球等技能,到了大班如果还是重复这些他们已经掌握的技能,对孩子们来说还会有兴趣吗?所以我在引导孩子们动脑筋“一球多玩”的基础上,结合球,让孩子们理解全新的挑战。透过本节课让孩子学习更多的玩法,并且提高孩子们在游戏中的相互合作潜力,能够根据游戏规则进行游戏。

选取材料:皮球

活动目标:1.培养孩子用心参与探索游戏活动的兴趣。

2.透过讨论皮球的一物多玩,使幼儿了解并掌握多种游戏的玩法。

3.在游戏中锻炼孩子的配合潜力和身体协调性的发展。

活动准备:皮球24个、报纸15张、球框8个、绳子8根、呼啦圈8个、易拉罐15个、球杆、球门、音乐

预设玩法:你抛我接、夹球跳、头顶传球

辅助材料:报纸、易拉罐、球门、球杆、呼啦圈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队列队形展示(两队变两圆、大二、太阳、爱心、变四圆、YES、变四队)

2.热身活动

3小朋友你们都喜欢玩皮球吗?那谁能说一说皮球能够怎样玩呢?

二、基本部分

1.请小朋友每人到队伍前面拿一个皮球,听音乐和皮球一齐做游戏,看看谁的玩法最多,但是不能让皮球跑出我们的场地,当老师吹哨子时,请小朋友站着原地不动,我们一齐看看大家是怎样玩的,好吗?(小结完以后,集合,幼儿站成两队将球放到球框中)

2.刚才小朋友们都玩的十分棒,这天老师想请小朋友互相配合一齐用球进行各种游戏,请小朋友们想一想能够怎样玩呢?

3.那请小朋友们前后拉开距离,一齐进行胯下传球练习吧!幼儿听音乐开始游戏。

(教师小结)

三、游戏环节

1.这天老师也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三个游戏,我们一齐来看看第一个游戏规则吧!教师出示你抛我接规则图,进行讲解,请男孩、女孩分别站成2纵队,进行小组游戏“你抛我接”。

教师和孩子先进行示范练习。练习一遍后,请小朋友们听音乐进行游戏。

2.小朋友你们玩游戏开心吗?我们一齐来看看第二个游戏规则吧!教师出示夹球跳游戏规则,进行讲解,教师请小朋友站成4纵队进行“夹球跳”比赛,锻炼孩子的比赛竞争意识。

3.小朋友你们表现的很棒,那谁能猜猜看还能够怎样和皮球玩游戏呢?那刚才我们一齐玩了胯下传球,此刻请小朋友看看图中的小朋友在进行什么游戏呢?请小朋友站成2纵队,一齐听音乐进行“头顶传球”游戏。

四、结束部分

1.这天我们和皮球玩了许多游戏,但是还有的小朋友没有玩尽兴呢?所以老师还特意准备了4样能够和皮球一齐进行游戏的物品,我们一齐来看看都有什么呢?(报纸、易拉罐、球杆、球门、呼啦圈),接下来请下朋友站成4队变4圆,进行商讨后选取物品,共同合作进行游戏。

教师巡回指导。(请小朋友将自己手中的物品在哪里拿的归还到哪里)

2.刚才老师发现拿报纸的这一组小朋友玩得个性棒,我们一齐来玩报纸运球游戏吧!教师讲解示范游戏规则,请小朋友听音乐开始进行过障碍物报纸运球综合游戏。

五、延伸活动

1.教师小结,请小朋友说一说这天我们都和皮球做了哪些游戏?(胯下传球、你抛我接、夹球跳、头顶传球、套球、滚球、拍球等活动)

2.这天小朋友们太辛苦了,我们一齐来放松放松我们的小身体吧!教师带孩子在行进中放松身体结束课堂活动。

幼儿园游戏活动策划方案3活动目的:

发展幼儿腿部肌肉力量和同伴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可供幼儿安全使用的竹竿。

玩法:

1、将竹竿放在地上,幼儿双脚踩在竹竿上,侧身走。

2、将竹竿放在地面上,幼儿双脚在两侧行进跳。

3、两根竹竿平行摆放,幼儿在中间走。

4、两根竹竿平行摆放,幼儿两腿分开,在两竹竿外侧向前行进跳或分开、并拢行进跳。

5、若干竹竿间隔一定距离平行摆放,幼儿逐一立定跳过。

6、竹竿离地面一定高度,幼儿双脚跨跳,或从竹竿下钻过或爬过。

7、教师手持竹竿掠过幼儿头上方,幼儿逐一跳起,用手触竿。

8、教师手持竹竿掠过幼儿脚下,幼儿逐一跳起。

9、两幼儿手持竹竿两端蹲下,反复将竹竿并拢、分开,其他幼儿相应分开、并拢跳。

幼儿园游戏活动策划方案4活动目标:

1、能进行单脚跳与双脚向前跳,锻炼幼儿腿部肌肉力量,增强幼儿弹跳能力。

2、体验民间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事先在场地上画好4座房子。

活动过程:

一、以音乐“兔子舞”带领幼儿进行热身运动。

师:小朋友,兔子是怎么跳的?

二、展示1、2号房子,幼儿探索房子的跳法(单脚、双脚跳)

1、启发幼儿回想游戏的玩法

师:小朋友,你们以前有玩过跳房子的游戏么?跳房子好玩不?你是怎么玩的?跳房子是我们民间很早

就开始玩的一个游戏,包括你们爸爸妈妈小时候,还有老师小时候最喜欢玩的游戏。

2、请幼儿自由玩耍,探索房子的不同玩法

三、展示3、4号房子,幼儿探索不同房子的玩法(单双脚同时配合跳)

师:刚才你们跳的真好,很多人都是一口气连续单脚或双脚跳过1、2号房。现在老师要给你一个新的挑

战,3、4号房子结构比较难,看你们是怎么玩的?(幼儿交流新的玩法)

鼓励幼儿单脚与双脚同时合作,顺利跳玩提供的房子。

四、游戏“小精灵”出动。幼儿自由探索跳房子的不同玩法

幼儿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四所房子的玩耍,跟同伴自由讨论玩法,并进行简单比赛。

师:你们这些在房子跳来跳去,像一个个小精灵一样。现在请小精灵们在这四房子中自个玩耍,你的方

法可以跟别人不一样哦。

五、增加游戏难度,出示沙包共同游戏跳房子新玩法:

1、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新玩法:

师:小朋友们,跳房子有很多种玩法,刚才老师看到有很多小朋友能想出不同的玩法,但是除了你们刚

才想出来的玩法外,老师这还有一个很好玩的方法,现在请你们认真边听边看老师是怎么玩的。每组从

第一人开始轮流玩,先将沙包扔至第一格,然后双脚跳入第二三格,再将沙包跳至四、五…….以此类

推,到第七格时转过身来逐个往回跳,直至跳到二三格弯下腰捡起沙包,完成第一次幼儿,接着游戏继

续。

2、规则:跳房中,脚和沙包压到线或没有将沙包扔准至相应的数格内,算失误,换另一人继续游戏,

以先完成的一组为胜。

六、放松运动:幼儿随音乐《小精灵》做放松动作

幼儿园游戏活动策划方案5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音乐旋律,学习蹦跳步,并能按音乐节奏和情节进行表演。

2、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创编出花的不同造型动作、小兔动作和自然物。

3、体验游戏中小兔和兔妈妈捉迷藏时的愉快情绪。

活动准备:

1、小兔头饰于幼儿人数相等、录音机、磁带

2、日常活动中带领幼儿观察并模仿花的造型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春来到》,鼓励幼儿有表情的表现小动物出来玩的样貌。

二、熟悉音乐旋律,了解游戏玩法

1、教师引导幼儿完整欣赏a、b、c三段音乐

1)、导语:春天来了,还有许多动物出来玩了,你们听它们是谁?

(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幼儿完整欣赏三段音乐)

2)、提问:你觉得这段音乐里都有谁出来了,它们在做什么?

2、幼儿听音乐看表演(使幼儿进一步感受、理解音乐,了解游戏情境)

教师表演后提问:

1)、你们喜欢刚刚的表演吗?想再看一遍吗?你们要注意看看都有谁出来了?它们在做什么?(引导幼儿了解游戏情节)

2)、刚刚的游戏中都有谁?它们在做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进一步引导幼儿了解游戏顺序和小兔动作)

3)、它们是不是一开始就在捉迷藏啊?

跳房子游戏规则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民间游戏;培养;幼儿;多元智能

一根绳、一个圈、一个皮球、一个沙包一直是幼儿园的传统户外活动器械,多数孩子一般是独自跳、摇、拍、踢,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确定了“一物多玩”的思路,幼儿不仅可以自己玩,还可以与小朋友一块做游戏,不仅能从游戏中体验到快乐,还能发展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一、促进孩子协商与合作能力发展

在民间游戏中他们自己选择游戏,准备材料,协商角色,充分表现自己的游戏才能,所以只要一玩就上“瘾”,你想胜我,我想胜你,较量无休止,幼儿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活动中。结合传统的“跳房子”游戏,我们设计了“夹包跳格”:四个小朋友一块玩,两个一组,一个负责包袱剪子锤,一个负责夹包跳格子。包袱剪子锤赢了的一组,夹着包前进一格,哪一组先到达目的地,哪一组为胜利方。将圈像格子一样画到地面上,设计出了“投标”,让孩子用双脚夹包用力投向目标,投得远的一组获胜。将沙包放大,里边装入棉花,让孩子可以像玩羊角球一样。这只是沙包多样玩法中的一部分,同样其他传统器械也被开创了多种玩法。户外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玩得高兴,也创新了不同的玩法,让他们在锻炼身体,感受快乐的同时也开拓了思维。

二、促进幼儿综合感知能力的发展

以“跳房子”游戏为例,幼儿用沙包为材料需要先用手准确地投掷沙包,然后用脚跳进“房子”,用双脚夹包向前抛,跳出“房子”后再用手接住。游戏整个过程锻炼了幼儿的投掷、跳跃、平衡、手眼协调、手脚协调能力,促进幼儿综合感知能力的发展。许多民间儿童游戏还配以儿歌童谣。如“炒萝卜、炒萝卜、切、切、切,包饺子、包饺子、捏捏捏,好孩子摸摸脸,坏孩子拍拍肩……”这种游戏发展了儿童的语言、记忆、思维、想象等各种能力。

三、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不同的游戏,发展幼儿不同的能力,民间儿童游戏有利于培养幼儿合作精神,便于使幼儿三五成群地一起游戏通过互相协调、模仿,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使儿童助人合作等心理品质得到发展,而且这类游戏规则性强,不遵守规则无法进行,每个幼儿必须约束自己遵守规则。否则,就不受伙伴的欢迎,就无法交往,因此,他们都会控制自己守规则,从而得到交往的伙伴,进行愉快的游戏。心理学研究表明:大家在一起活动,会比个人活动的效果要好得多,它可以促进幼儿在共同的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四、促进幼儿良好品质的形成

许多民间儿童游戏带有竞争性。好胜、好强是幼儿的天性,他们只有克服自身弱点,遵循规则,选择忍受当前的挫折和不安,锻炼自己承受失败和抗挫折能力,才能继续游戏。当他们能顺利地玩游戏时,就增加了自信心和成就感。因此,儿童民间游戏有助于培养儿童良好的情绪、情感,培养其经受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适应社会的发展,为其将来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如在“丢沙包”“拾果果”等许多游戏中,每个孩子有面临失败的机会,而他们一般能在不安中继续参加游戏,承受挫折的能力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在游戏中慢慢形成,同时也发展了幼儿辨别是非、正确评价自我和他人的能力,因为民间儿童游戏的顺利进行,取决于儿时游戏规则的掌握,取决于幼儿自我评价及对别人监督。

五、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幼儿在熟练掌握一种玩法的基础上并不满足。他们会寻新求异,自己变换玩法及规则,从而想出更多的玩法,如“打宝”游戏,创造出“飘宝”游戏;由“拍牌”游戏创造出“掀牌”“地震”游戏。在材料的运用上也求新求异,如由“弹杏核”到“弹小鹅卵石”“弹玻璃球”,弹自制的“泥球”等,大大发展了幼儿的创造力。

综上所述,民间儿童游戏是一种简便易行,而且经济实惠的活动,不仅在家庭可以开展,在幼儿园也可以大力提倡,为了不让民间儿童游戏流失,广大教师及家长应把优秀健康的民间游戏教给孩子,为孩子创造机会,并抽时间和孩子们一起玩,引导孩子之间展开游戏。

跳房子游戏规则范文第3篇

民间游戏是游戏的一种形式,它渊远流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玩法不一。大多数民间游戏配有朗朗上口的童谣,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而且民间游戏的玩具材料简单,玩法易学、易会,具有很强的随机性、挑战性和竞争性,符合幼儿好奇、好胜、好满足的心理,深受幼儿的喜爱。如何让传统游戏回归孩子的游戏生活,帮助孩子找回民间游戏在他们身上应有的价值,我们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一、对民间游戏进行搜集整理分类

大多数的传统儿童游戏的教育价值和社会文化功能是公共的。因而在搜集整理、传承传统游戏时,我们都是尽可能地考虑选择符合幼儿学情的,最大限度地体现传统游戏的趣味性、综合性、开放性和时代性特征,我们对收集的几十种传统游戏进行了整理,去其糟粕,选其精华,让幼儿接受健康向上的游戏,如“炒黄豆”“木头人”等游戏适合小班幼儿玩;“揪尾巴”“踢沙包”“跳皮筋”等适合在中、大班玩。

二、大胆创新,赋予民间游戏新的活力

“传统的东西也要体现时代的脉搏。”持着这样的观点,我们在继承发扬儿童传统游戏玩法和意义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教育思想,结合所处地域特点、生活环境以及幼儿的兴趣点,对游戏的活动材料、场地布置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编与创新,使其更符合当代儿童的发展所需。

1.游戏材料的创新

民间游戏具有就地取材、简便易行的特点,我们在游戏材料上注重当地自然乡土、废旧材料的合理利用,努力做到“变废为宝、一物多用”。如,在游戏“挑小棍”中,我们利用吸管、一次性筷子等废旧物品作为游戏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这样不仅增强了游戏的趣味性,而且使游戏有了不同的难度,增强了游戏的挑战性和刺激性。如,在玩民间游戏“抽陀螺”的时候,教师就为幼儿准备了大小不同、长短不等、材料不同的陀螺和绳子,引导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主动去探索问题,从中找出最适宜的材料,从而提高幼儿的问题意识,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材料的创新丰富了游戏的玩法,也开启了教师和幼儿的智慧之门,使得民间传统游戏更具生命力。

2.游戏玩法的创新

民间游戏是民间孩子们自己创编的游戏活动,从游戏的选择、材料的利用,到角色的分配和情节的发展,都由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特点来完成。因此,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会自由商定一些新的规则和玩法,使游戏满足不同幼儿的水平,让每个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快乐与发展。如,“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原来的玩法是“小鸡”被捉到后就被罚下场,有的幼儿由于在游戏中跑得慢或躲闪能力差,很快就被捉到罚下场,然后被关在“鸡笼”里等待游戏结束,失去了游戏的机会。我们发现这种现象后,与幼儿商量改变了游戏规则,就是场上的“小鸡”在躲闪跑的过程中只要用手碰一下被罚下场的“小鸡”,他就可以复活重新上场游戏,从而为伙伴创造了多次游戏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预设与生成的相互交融。有些玩法是教师和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凭灵感挖掘出来的。如,在大班幼儿玩“踩高跷”时,开始不满足于在平地上稳步前进,他们想寻找新的挑战,当看到其他幼儿在玩“顶沙包”的游戏时,一幼儿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兴奋地说:“我们在头上顶着沙包踩高跷走,看谁走得又快又稳!”大家高声叫好,这个提议得到了认同。在这样的互动中,踩高跷有了多种玩法:曲线走、跨椅子走、走独木桥……幼儿也在不同难度的挑战中获得体能、智能的发展。游戏玩法的不断创新给幼儿带来了此起彼伏的刺激和挑战,他们在一次次的尝试和超越中,得到了锻炼和满足。

3.游戏场地布置的创新

跳房子游戏规则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幼儿园民间游戏;教育性的超载;教育性的外化;自然性的膨胀;民间性的泛化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1)04-0020-04

在全球化背景下,传统文化日益受到各国各民族的重视。在学前教育领域,作为民间文化重要载体且深受儿童喜爱的儿童民间游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不少研究者尝试将儿童民间游戏引入幼儿园,探索幼儿园民间游戏课程的建构。但由于对幼儿园民间游戏与儿童民间游戏之间的差异与联系等问题缺乏研究,在实践中出现了将儿童民间游戏简单搬入幼儿园、强加给幼儿园民间游戏过多教育价值等现象。对这些现象进行剖析,将有助于我们更加科学合理地构建幼儿园民间游戏课程。

幼儿园民间游戏是儿童民间游戏经过教师教育学视野的审视,进入幼儿园后的存在形态,它与自然状态下的儿童民间游戏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具有一些新的特质。幼儿园民间游戏具有三个相互交织与内在联系的基本特性,即选择的“民间性”、人为的“自然性”和自觉的“教育性”。在实践中,如果这些特性出现失衡或者分离,就会导致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异化。这种异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教育性的超载

幼儿园民间游戏自觉的外在教育性必须建立在儿童民间游戏自发的内在教育性的基础上。如在一次“跳房子”游戏中,教师首先分析了“跳房子”所具有的自发的内在教育性(如可以促进儿童单脚跳、双脚眺、投掷等方面技能的发展,促进儿童对顺序、距离等的感知与判断,还可以促进儿童协商、轮流、合作等社会性发展),在此基础上,将其引入幼儿园,并确定“跳房子”作为幼儿园民间游戏的两个主要目标:一是练习单脚连续跳,二是探索与发现跳格子的不同方法(纵跳、横跳、对脚跳等)。在该案例中,教师对幼儿园民间游戏“跳房子”教育性的挖掘与确定是合理的,因为她是在考虑了儿童发展水平的前提下,在“跳房子”作为儿童民间游戏所具有的自发的内在教育性的基础上最终确定的。当然,教师可以对儿童民间游戏自发的内在教育性进行自然与合理的拓展。如在“跳房子”这个民间游戏中增加一个目标,让幼儿根据“房子”中的单双数边念儿歌(“见单单脚跳,见双双脚跳,蹦蹦又跳跳,来把房子造”)边跳房子。但如果教师在“跳房子”这个民间游戏中增加的是这样一个目标:让幼儿通过计算“房子”中算式的结果并根据这个结果的单双数来确定是单脚跳还是双脚跳,就可能会因超出儿童发展水平而出现教育性超载的现象。

幼儿园民间游戏教育性的超载表现在质与量两个方面。判断幼儿园民间游戏的教育性是否存在质的超载的基本标准是游戏者的能力,当教育性超出了游戏者的现实能力就可能出现质的超载。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游戏时儿童的能力水平更易处于最近发展区。因此,教育性虽超出游戏者的现实发展水平但仍处于游戏者的最近发展区时,可能会也可能不会出现质的超载。判断是否出现质的超载的最终依据是教师所确定的幼儿园民间游戏的教育性是否超出了游戏者在游戏中实际表现出来的能力水平。

除了质的超载之外,还可能会因教育性体现过多而出现量的超载。教育性体现过多往往意味着游戏过于复杂,特别是规则过于繁琐,可能会让游戏者应接不暇而最终放弃或中断游戏,这即是幼儿园民间游戏教育性在量的方面的超载。幼儿园民间游戏的教育性是否出现量的超载,最终取决于对游戏者而言是否过多。

幼儿园民间游戏教育性的超载是一个相对的关系范畴,是相对于具体的游戏者而言的。教育性超载的实质是教师过分强调了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工具价值,不同程度地割裂了幼儿园民间游戏自觉的外在教育性与儿童民间游戏自发的内在教育性之间的联系。因此,克服幼儿园民间游戏教育性超载的关键是,恢复与强调儿童民间游戏自发的内在教育性在幼儿园民间游戏自觉的外在教育性中的基础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深入分析儿童民间游戏具有的自发的内在教育性的基础上。考虑游戏者――儿童的发展水平,确定幼儿园民间游戏自觉的外在教育性(即幼儿园民间游戏的目标)程度,并根据儿童在游戏中实际表现出来的水平相应调整目标。

二、教育性的外化

幼儿园民间游戏教育性的存在形态在儿童与教师视角中有明显的差别:在儿童视角中是自发的与内在的,而在教师视角中则是自觉的与外在的。作为游戏,幼儿园民间游戏必然会不同程度地体现出一种纯粹的游戏精神――自成目的性。儿童是自发地参与游戏活动,并在游戏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获得发展的。换言之,对于儿童而言,游戏的教育价值并非其参与游戏的目的与动力,它只是游戏的“伴随物”与“副产品”。例如,儿童并不是因为意识到了“捉迷藏”游戏具有促进身体健康、感知能力发展、社会性发展等多方面价值而参与其中的,完全是因为喜欢才参与的。“捉迷藏”游戏具有的这些潜在的多方面价值完全是在儿童参与游戏过程中自然而然实现的。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教师从教育学视角审视儿童民间游戏,将其引入幼儿园进而成为幼儿园民间游戏时,不论是儿童民间游戏还是幼儿园民间游戏所具有的教育性都转化为一种自觉的与外在的存在形态。换言之,教师是在清晰地认识到幼儿园民间游戏所具有的多方面教育价值的基础上作出选择的,有时甚至会为了实现某些自认为重要的教育价值而对游戏进行改编。

幼儿园民间游戏教育性的理想存在状态是,教师视角与儿童视角的内在统一。幼儿园民间游戏的教育性对于教师而言必须是自觉的与外在的。因为这是教师选择与改编幼儿园民间游戏的重要依据。但如果教师向儿童明确揭示幼儿园民间游戏的教育性,即将儿童视角中的幼儿园民间游戏的教育性转化为自觉的与外在的。那必将破坏幼儿园民间游戏的游戏性。这即是幼儿园民间游戏教育性的外化。一旦儿童知道了某个幼儿园民间游戏所具有的教育价值,知道了自己通过玩某个游戏要试图达到某些发展目标,也就是说具有了明确的目的性时,这个幼儿园民间游戏就从根本上违背了游戏精神的“自成目的性”。在一次数学活动“对称”中,教师让幼儿用塑料插片、积木等开展游戏活动。操作前,教师提出了一个要求,即要体现“对称”。有一幼儿用积木搭建了南京长江大桥(他事先参观过南京长江大桥)。笔者在观察中很关注他搭的桥是否体现了“对称”,并不时地问“这个对称吗”之类的问题,他并没有回答。过了一会儿,他做了一只小船拿给笔者看。笔者问他:“这个小船哪个地方对称呢?”他听了之后,仍

没有回答,并显得有些失望。又过了一会儿,他干脆将小船拆了。在这个案例中,“对称”这一教育性对于教9币与笔者而言是自觉的与外在的,而对于这个游戏中的幼儿而言却是自发的与内在的。事实上,他搭的小船中也体现了“对称”,而笔者更希望他能明确指出小船的哪个地方体现了“对称”。换言之,笔者试图将该幼儿视角中游戏的教育性转化为自觉的与外在的,从而破坏了该幼儿的游戏。

三、自然性的膨胀

作为游戏,儿童民间游戏也应该是一种自发、自在与自足的“自然活动”;但作为幼儿园游戏,它又必然会不同程度地具有人为的色彩。儿童民间游戏在进入幼儿园成为幼儿园民间游戏的过程中,原本具有的纯粹的自然性就会打上教师的印记,成为一种人为的“自然性”。有研究者比较了儿童民间游戏的自然情境和幼儿园民间游戏的教育情境后指出,“从过去在街头巷尾、田间河边做游戏到在幼儿园做游戏,这个过程确实存在一个微妙的变化,这是两种不同的‘游戏场’。‘自然游戏场’(前者)是由幼儿自己创设的,他们设置游戏活动的边界和区域,营造游戏的情感氛围,并将自我陷落在游戏中;‘教育游戏场’(后者)更多是由教师设置,幼儿在这个场内再去创设自己的个人游戏场,个人受整个大场的牵制,这样个人在游戏中必须时常记得大场的边界和规则,将个人规则与之相协调。就纯粹性而言,自然游戏场中的游戏显然要高出教育游戏场中的游戏。”(z’儿童自己创设的“自然游戏场”生发出的儿童民间游戏的自然性更具有纯粹性与天然性,而教师创设的“教育游戏场”引发的幼儿园民间游戏的自然性则更具有外在性与人为性。

幼儿园民间游戏自然性的“人为性”,恰恰是教师作用的体现,它为教师更好地实现幼儿园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提供了可能。但是,教师在指导幼儿园民间游戏时也不宜过分强调儿童民间游戏原本的纯粹自然性,不加干预。如在“娃娃家”游戏中,有教师发现“妈妈”一直抱着“娃娃”哄“娃娃”睡觉,自始至终只做单调的动作,教师为了避免干扰或打破“娃娃家”游戏的“自然性”,始终没有加以干预。也有教师发现幼儿在游戏中发生激烈争执甚至肢体冲突时,仍然犹豫到底要不要干预。在这些案例中,教师也许过分夸大与强化了幼儿园民间游戏的自然性,弱化甚至否认了对这种自然性进行“人为性”改造的必要,最终导致了幼儿园民间游戏教育性的丧失。这即是幼儿园民间游戏自然性的膨胀。

幼儿园民间游戏作为儿童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存在形态,其自然性被打上“人为”色彩是必然的。“幼儿教育的历史已经表明,被‘筛选’‘改造’和‘再造’是游戏进入教育者的‘视野’之后不可避免的命运。”“筛选”“改造”和“再造”三种基本策略“都主张对儿童的‘自然活动’加以程度不同的‘管理”’。因此,幼儿园民间游戏自然性膨胀的实质是教师将对自然性进行“人为性”改造置于放任不管的危险境地,主动放弃自己作为一名专业工作者对幼儿园民间游戏的自然性进行干预的职责,这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不负责的态度与表现。既然幼儿园民间游戏的自然性不可避免地会被打上“人为”色彩,那么教师就要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自觉地对幼儿园民间游戏进行干预,力求为其自然性打上更加科学合理与绚丽多彩的“人为”色彩。就上面的“娃娃家”游戏而言,教师可以以“邻居”的身份,通过“串门”的行为,自然进入游戏情景加以干预,例如,发现“娃娃”生病并建议“妈妈”带“娃娃”去“医院”看病,以自然拓展“娃娃家”游戏的内容。在“妈妈”带“娃娃”到“医院”看病和“医生”互动的过程中,在其他“邻居”闻讯后前来“探望”引发更多的人际互动中,“娃娃家”游戏的教育性将得到更大的拓展与丰富。在此过程中,教师并不会因自己的介入而破坏“娃娃家”游戏的自然性,相反会因此而使“娃娃家”游戏的自然性得以保持的同时,赋予自然性以更加科学合理和绚丽多彩的“人为”色彩,拓展与提升游戏的教育价值。

四、民间性的泛化

跳房子游戏规则范文第5篇

瓦片是再普通不过,也再好找不过的东西了,把它捡来,用石头砸得方方正正,装在口袋里,只要一有空,就摸出来游戏。那时农村孩子很少有空玩,都要帮大人干点力所能及的事,只有寒假才能玩。严寒笼罩着村庄,地里没有农活做,大人也蜷缩在屋里不肯出来,他们不会在意你在干什么。吃饭后,我们便呼朋唤友,在一个同伴家的院子里,用树枝或石头在地上方方正正地画上格子,从口袋里拿出早已经准备好的瓦片,就可以开始游戏了。

我们的瓦片游戏有两种玩法。一种是跳十间房,一种是抓子。

跳十间房这个游戏,不分人多人少,人多了分成两组就行,最好是两人游戏。游戏规则是,要从第一间房玩起,把瓦片扔在第一个格子里,单脚跳着踢,跳的时候脚尖要接触瓦片的边缘,以便下一次能一下子踢中瓦片。如果脚动了,或者瓦片压住了线,就算输了。只要游戏一开始,对方同伴会一眼不眨地注视着,看有没有犯规。要是游戏胜了,输方就心干情愿地俯下身子,让赢方骑在自己身上,那时我们管这叫“骑马”。我在村子里是跳十间房的高手,很多伙伴都想和我分到一组,原因很简单,他们跟着我,有“马”骑。

到夏天的时候,我们一般不再玩跳十间房了,找个阴凉的地方玩抓子儿。我们将瓦片锤成颗粒状,一幅完整的抓子瓦片共七枚。抓子儿要从一次抓一枚开始,然后到两枚两枚地抓,最终抓到猴子摘桃、蚂蚁上树。

最难的要算是猴子摘桃了。把子儿散开,由对方发话,怎么不好抓就怎么点着配对。要么抓的时候碰到了子儿,要么是离得太远抓不住,通常要经过好几回才能决出胜负。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科技财富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刊授党校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共产党员杂志社

中国宝玉石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