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晚霞阅读答案

晚霞阅读答案

晚霞阅读答案

晚霞阅读答案范文第1篇

调动(diào tiáo) 汩汩(gǔ jǔ)

山涧(jiān jiàn) 一缕缕(lǚ lǔ)

栀子花(zhī zhì) 弹奏(tán dàn)

二、日积月累(读拼音,写生字)。(6分)

1.幽谷里传出几声quǎn fèi( ),云岭上lüè( )过一群归鸟。

2.远处,一只不知名的鸟儿开始tí zhuàn

( )起来,仿佛在qīng tǔ( )着浴后的欢悦。

3.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zhàn( )蓝。

4.雷阵雨来了,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醉酒的诗人在云头yín yǒng

( )。

三、词海拾贝(根据所学知识,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字词)。(6分)

( )高( )重 ( )光( )灭

美不( )( ) ( )( )长空

( )( )乐道 风( )电( )

四、对号入座(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4分)

宁静 安静 幽静 寂静

1.在这个( )小山村,我感到无比惬意。

2.走进这个( )的山谷,人们不由得放慢了脚步。

3.上课铃响了,教室里顿时( )了下来。

4.这个世界静悄悄的,( )无声。

五、字斟句酌(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8分)

1.“走出来,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中的“撞”字可以换成“碰”字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中的“嗅”字可以换成“闻”字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开卷有益(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40分)

(一)白洋淀里荷花香

我的家乡——白洋淀,是个风景秀美的好地方。那一望无际的湖水,浩瀚无垠、碧波粼粼。

七月间,正是荷花盛开的时节。满淀的荷叶挨挨挤挤宛如一块拼成的巨大的碧玉,与天相接。你看那荷花秆儿多像青竹,笔直细长,身上长满了小刺儿,从茂密的荷叶中钻出头来。那含苞欲放的荷花,形同大青桃,多像反挂的大毛笔啊!一支支,一排排,数也数不清,仿佛要“饱蘸白洋万顷水,写满蓝天千里云”。最引人注目的还要数那娇艳无比的野荷花。人工培植的荷花,花瓣多是白色,而野荷花却是五颜六色的,白如玉,红如火,粉如霞,黄如金。有的野荷花把它那娇美的脸庞紧贴着水面,就像一个个顽皮的孩子在荷叶间捉迷藏,随着荷叶摇曳,时隐时现。仔细一看,那金黄色的花蕊上还有蜜蜂在飞舞,花瓣上有粒粒水珠滚来滚去,阳光下就像颗颗珍珠在闪耀。还有的荷花,高高地伸出水面,像亭亭玉立的少女,身穿粉红色的纱裙,在翩翩起舞。

微风吹来,满淀的荷花发出阵阵清香,令人神怡、陶醉。我爱风景如画的白洋淀,它是冀中平原一颗璀璨的明珠。

1.认真品读文章,在文中用“_________”画出一个比喻句,这句话是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画出一个拟人句,拟人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2.仔细阅读文章第2自然段,看看作者主要讲了几层意思,用“”给段落分层并概括每一层的大意。(1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晚 霞

我爱看早晨金色的太阳,爱看晚上如银的月亮和闪烁的星光,可我更爱看绮丽无比的晚霞。

每当日落西山,我总爱眺望四方,那一片又一片的火烧云,把整个天空和大地都映红了。它那柔和而又绚丽的霞光是多么迷人啊!

那红彤彤的晚霞织成了美丽的锦缎,装扮着天空和大地。我仔细地欣赏着:瞧,它一会儿变成许多青灰色的小块儿,一会儿又变成了紫色,一会儿,整个西边犹如千万炉钢水蒸腾喷泻,一片红焰,映红了半边天。一片又一片,像马、像人、像那火红的旗帜。

远处的云彩,薄薄的一片,淡淡的一缕,也被晚霞照得分外美丽。晚霞越来越红,越来越亮……

眨眼间,晚霞又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调色盘,上面的颜色越变越大,就像画家笔下的山水画。瞧,这是画家尽兴时挥毫如雨的点点团团,那是画家漫不经心,轻描淡写的一条条一笔笔。它们无限远地延伸着,使人想起庄子《逍遥游》里的大鹏,这云彩,多像它的翅膀啊!

看!这翅膀龟裂开来,刹那间,金红的苹果,紫色的葡萄,深蓝的玉石,洁白的珍珠……一股脑儿出现在眼前,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多么壮观、瑰丽、令人陶醉的晚霞啊!它尽情地炫耀着自己的锦衣,把最后的光辉和色彩洒向美好的人间!

1.在括号里填上表示颜色的词。(6分)

( )的月亮 ( )的太阳

( )的苹果 ( )的葡萄

( )的玉石 ( )的珍珠

2.按照文中第三段的样子,仿写一段话。

(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句子是从哪个角度写晚霞的,选择正确的答案写在括号里。(3分)

光线 色彩 形状

(1)它那柔和而又绚丽的霞光是多么迷人啊!( )

(2)晚霞越来越红,越来越亮……( )

(3)眨眼间,晚霞又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调色盘,上面的颜色越变越大,就像画家笔下的山水画。( )

七、学以致用(根据提示写作文)(30分)

晚霞阅读答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学能力;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36-0034-02

学生跨入中学学段,面临的语文学科内容面广,且知识类别繁多,仅靠课堂上学习远远不够,需要有较强的语文自学能力。中学语文教师应在语文教学的进程中,注重研究中学生语文自学能力,并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方法。这样,在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语文,以较强的语文自学能力去拓展知识领域,独立阅读,独立写作,独立处置语文学科相关的问题,让我们的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强手。

培养语文自学能力的方法多种多样,关键要适用而有效。

一、教之以法――培养自学能力的前提

中学生已具备初步的学习能力,但独立自学能力有待提高。中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只把与语文教材有关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能听话,自能读书,自能成文”的能力。

例如,教学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语文教师要把握住学法指导这个要点,先启发学生思考两个问题:阅读这篇散文所叙述的情境你有什么感受?父亲这个人物有什么特点?这样启发学生积极动脑思考,主动反复读课文去搜寻问题答案。在学生得知了人与事、人与自然和谐美;父亲朴实、清淡素雅的特点之后,教师点出学习方法:遇到情境时要感悟、品味;遇到人物时要分析特点、品质。积累各种具体学法,学生会掌握应对学习各种语文知识的方法,所以,教之以法是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

二、启发思维――培养自学能力的依托

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该教给学生怎样想问题,怎样把问题认得清,想得对。这就是要学会思维。启发思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依托。

如何启发思维可用质疑设问、解释规律等方法去开启学生思维门扉,追寻事物原理,获得创新成果。比如教学《海滨仲夏夜》一课,让学生去想为什么用“橘红色”写晚霞?为什么用“燃烧”写晚霞的情态?通过认真阅读、思考,学生大脑积极活动起来,橘子颜色和晚霞颜色的比对,橘子形体和晚霞铺满天际的比对,都形象具体地呈现出来了。而用“燃烧”写晚霞更是展现了晚霞的动态。这样静态、动态都呈现在学生脑海里,思维的阐门被打开了。之后,教师顺势指出了思维规律,由静到动,或由动到静;由点到面,或由面到点。教给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去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和积极性。

三、激发兴趣――培养自学能力的关键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个老问题了。我们强调的是要研究和探索培养兴趣的新方法、新深度、新作用,并且要使学习语文兴趣的驱动力延伸与迁移。这就是说不仅使学生形成爱好学习语文的行动,而且要养成在学习语文方面的良好习惯。比如,向播音员学普通话的习惯,使用工具书查字典的习惯,自觉读课外书的习惯,练习写字的习惯,写日记、读书笔记的习惯等。

四、严格训练――培养自学能力的手段

能力是在不断实践中形成的,自学能力的达成也是同理。常言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成就功夫必须多练。自学能力的养成也必须多加实践,进行严格训练。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应抓住以下两点:

1.掌握自学能力养成的规律性。要把握由少到多,初始应给学生少量的自学任务,逐步增多。这样,学生获得了成功感,就会顺利完成逐次增多加大的自学任务。由易到难,由熟悉到创新等都视同一理。

晚霞阅读答案范文第3篇

一、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游少林寺

沈佺期

长歌游宝地,屐倚对珠林。

雁塔霜风古,龙池岁月深。

绀园澄夕霁,碧殿下秋阴。

归路烟霞晚,山蝉处处吟。

1. 全诗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少林寺是“宝地”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诗歌的颈联有什么作用?其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丘为①落第归江东②

王维

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

为客黄金尽,还家白发新。

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

知祢不能荐,羞为献纳臣。

【注】①丘为:嘉兴人,屡试不第,归山读书数年,天宝初中进士。 ②“江东”:长江以东的地方,这里指丘为的家乡嘉兴。

1. 诗歌前三联多用对比反衬,请作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湘春夜月

黄孝迈

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

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月当门。翠玉楼①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摇荡湘云。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②?这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③,剪断心上愁痕。

【注】①翠玉楼:此处指华丽的楼阁。②桃根:出于东晋的《桃叶歌》:“桃叶复桃叶,桃叶连桃根。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相传为王献之所作,桃叶是其妾的名字。后人经常用桃叶、桃根指代意中人。③并刀:指并州出产的剪刀。

1. 上阕中,诗人主体和客体(景物)是怎样融合在一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阕中“一波湘水,摇荡湘云”极富有诗意,请作一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上巳①将过金陵

龚鼎孳②

倚槛春风玉树③飘, 空江铁锁④野烟消。

兴怀无限兰亭感⑤, 流水青山送六朝。

【注】①上巳:阴历三月初三。 ②龚鼎孳:明末清初文学家,明朝遗民。 ③玉树:六朝时陈后主沉迷声色,曾作《玉树花》,时人以为亡国之音。 ④空江铁锁:王浚伐吴,吴以铁链锁江截之。王浚用火炬烧毁铁锁,吴亡。 ⑤兰亭感:《兰亭集序》中有“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己为陈迹”之句。

1. 诗歌中用了很多典故,典故是以前人概括性的事例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情感比较含蓄,请分析这首诗歌中作者借典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任选两个典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末句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中的“送”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见官方博客

晚霞阅读答案范文第4篇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零陵三亭记

柳宗元

邑之有观游,或者以为非政,是大不然。夫气愤则虑乱,视壅则志滞。君子必有游息之物,高明之具,使之情宁平夷,恒若有余,然后理达而事成。

零陵县东有山麓,泉出石中,沮洳污涂,群畜食焉,墙藩以蔽之,为县者积数十人,莫知发视。河东薛存义,以吏能闻荆楚间,潭部①举之,假湘源令。会零陵政赋扰,民讼于牧,推能济弊,来莅兹邑。遁逃复还,愁痛笑歌。宿蠹藏奸,披露首服。民既卒税,相与欢归道途,迎贺里闾。门不施胥交之席,耳不闻囗鼓之音。鸡豚糗醑,得及宗族。州牧尚焉,旁邑仿焉。然而未尝以剧自挠,山水鸟鱼之乐,淡然自若也。

乃发墙藩,驱群畜,决疏沮洳,搜剔山麓,万石如林,积拗为池。爰有嘉木美卉,垂水嘉峰,珑玲萧条,清风自生,翠烟自留,不植而遂。鱼乐广闲,鸟慕静深,别孕巢穴,沉浮啸萃,不蓄而富。伐木坠江,流于邑门;陶土以埴,亦在署侧;人无劳力,工得以利。乃作三亭,陡降晦明,高者冠山巅,下者俯清池。更衣膳饔,列置备具,宾以燕好,旅以馆舍。高明游息之道,具于是邑,由薛为首。

在昔裨湛谋野而获②,宓子③弹琴而理。乱虑滞志,无所容入。则夫观游者,果为政之具欤?薛之志,其果出于是欤?及其弊也,则以玩替政,以荒去理。使继是者咸有薛之志,则邑民之福,其可既乎?予爱其始而欲久其道,乃撰其事以书于石。薛拜子曰:“吾志也。”遂刻之。

(选自《柳宗元集》,有删改)

[注]①潭部,谓湖南观察使。②裨谌谋野而获:《左传》载,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则必使裨谌乘车以适野,谋作盟会之辞。③宓不齐,字子贱,为单父宰。鸣琴不下堂,而单父治。

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柳宗元认为,一个人心头烦闷就会思虑混乱,如果眼光闭塞就会意志消沉。只有保持清醒宁静,才能做到事理通达而政务有成。

B.零陵县以前政事混乱,赋税繁多,导致百姓向州牧控告,而河东薛存义来管理这个县后,却取得了很好的政绩。

C.柳宗元在本文中,对零陵县令薛存义因山就势修建三亭,畅通道路,完备吃住等旅游服务设施的行为大加赞赏。

D.柳宗元在本文中提出了对“观游”与政事两者关系的看法,认为要处理好政事,必须要有供旅游休憩用的亭台楼阁。

解析:根据文章内容一一比对即可发现D项中“必须要有”错误,本文只是论述了有旅游休憩之所对执政者有帮助。

参考答案:D

【阅读指导】

山水游记散文除写景外,还寄托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者寄寓作者对秀丽山河的赞美,或者抒发作者个人的感受情思,或者借山水发表议论。

那么,在具体阅读时,我们该如何鉴赏作者的情感志趣呢?

首先是要诵读、译读,感受散文的语言,初步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译读要有语境意识,要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平时我们要注意夯实自己的文言文基础,如词义,包括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包括特殊句式和文言句式等。这样在阅读文言散文时,才能读懂文章。译读的同时要注意理解文章内容,既要注意段落理解,更要注重整体把握,从而初步把握作者的情感志趣。

其次要注意感受山水游记散文中的生动鲜明的形象,深入分析作者的情感志趣。山水游记散文,与诗歌一样都要借助形象,不过两者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诗常用比兴,展现的形象与具体事物之间距离较大,即使是直接描写,诗歌的语言、意象也更注意提炼与升华。而散文写的景象着实具体,跟生活情景很贴近,给我们一种逼真的感受。山水游记散文常通过描绘景观来抒写游兴和感受,甚至在阐述哲理时也有很多形象的成分,包括语言的形象、举例的形象和情感的形象等等。因此分析鉴赏散文中的生动鲜明的形象,是我们领会山水游记所表达的情感和所阐述的哲理的关键。如《兰亭集序》中的兰亭盛会的景象的描写富有诗情画意,从中我们可以体味到王羲之的情感是平静、闲适的。又如《赤壁赋》中描写的江月景象衬托的是苏轼与客的快乐心境,与苏轼洒脱的胸怀相辉相映。

最后要分析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的脉络,从整体上来把握作者的情感志趣。在弄清楚文章的形象后,我们可以从“情”“志”“理”入手,总结作者的见闻、经历,进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具体来说是,抓住文章线索,逐段筛选信息,概括内容大意。想清楚文章哪几段是叙述、描写,哪几段是议论、抒情,哪部分是实写,哪部分是虚写。把握好文中写景、抒情和议论的文字间的关系,把握文章中的写实与写虚的关系,因为山水游记作品中,景、情、议是有机统一的。

此外,还应关注文末的注释。有的文章末尾有注释,这些大都用来交代文章的出处、创作时间及时代背景,关注这部分内容有助于我们理解文章内容和把握作者的情感。阅读时要充分重视,不可视而不见。

【阅读思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三游乌龙潭记

谭元春

予初游潭上,自旱西门左行城阴下,芦苇成洲,隙中露潭影。七夕再来,又见城端柳穷为竹,竹穷皆芦,芦青青达于园林。后五日,献孺召焉。止生坐森阁未归,潘子景升、钟子伯敬由芦洲来,予与林氏兄弟由华林园、谢公墩取微径南来,皆会于潭上。潭上者,有灵应,观之。

冈合陂陀,木杪之水坠于潭。清凉一带,坐灌其后,与潭边人家檐溜沟勺入浚潭中,冬夏一深。阁去潭虽三丈余,若在潭中立;筏行潭无所不之,反若往水轩。潭以北,莲叶未败,方作秋香气,令筏先就之。又爱隔岸林木,有朱垣点深翠中,令筏泊之。初上蒙翳,忽复得路,登登至冈。冈外野畴方塘,远湖近圃。宋子指谓予曰:“此中深可住。若冈下结庐,辟一上山径,空杳之潭,收前后之绿,天下升平,老此无憾矣!”已而茅子至,又以告茅子。

是时残阳接月,晚霞四起,朱光下射,水地霞天。始犹红洲边,已而潭左方红,已而红在莲叶下起,已而尽潭皆。明霞作底,五色忽复杂之。下冈寻筏,月已待我半潭。乃回篙泊新亭柳下,看月浮波际,金光数十道,如七夕电影,柳丝垂垂拜月。无论明宵,诸君试思前番风雨乎?相与上阁,周望不去。适有灯起荟蔚中,殊可爱。或曰:“此渔灯也。”

(选自《谭友夏合集》卷十一)

1.从宋子对“我”所说的话中,可以看出他怎样的思想?

答:

2.分析下面两句话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下冈寻筏,月已待我半潭。

答:

晚霞阅读答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活素材;仿写迁移;评价鼓励;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6-0222-02

一提起作文教学,好多中学语文教师都为之头疼,似乎作文教学成效不高已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顽疾。其实,初中语文教学对于教师来说,最难的也就是教学生写作文;对于学生来说,最难的也是写作文。因此,作文语文教师就有必要潜心探究这个令广大语文教师头疼的病因,从而激发学生爱好作文的兴趣,提高作文教学成效。多年来,我在具体工作中,不断探索积累,逐渐摸索出一条较为有效的作文教学工作思路。

一、留心观察生活,从写实的角度练笔

我们语文教师都曾有这种认识:好多学生的作文时常脱离实际生活。学生面对作文题目,生搬硬套,遣词造句也不够灵活,就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写成的作文“二五不连八”。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下面我们看一看《海冰仲夏夜》一文中的一段描写:“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霞光染成了红色。”这段文字是在描写海上的晚霞,而不是别处,只有在海上才有这种感触。作者抓住了海滨夏夜的特色,用橘红色来形容晚霞,用“染成了红色”写海水的色彩,用了“燃烧”这个词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晚霞的情态。为什么作者峻青能把海滨夏夜的景色写得如此逼真形象呢?答案是因为作者以生活为写实材料,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受生活,挖掘出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人心的宝藏。我们的文章要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必须写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种“源头”就是我们熟悉的五彩缤纷的生活。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必须教给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我们的作文教学应从生活开始,让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真正的写作源泉。

二、注重积累素材,恰当运用迁移写法

目前,有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仍然是搞“题海战术”,在题海中玩浮沉,重理轻文,并且这种现象还比较严重。以至于有不少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理科书”,平时很少阅读课外书,更缺乏写作练习,对作文更是望而生畏。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使学生对作文不再害怕,感觉作文是比较容易的事,有话可说、有物可写。这就需要学生必须注重积累写作素材,多阅读文章。古人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破万卷”是说我们只有书读得多,头脑中的知识才能厚实、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才能左右逢源,文思泉涌。但是,仅仅靠多读还是不够的,著名文学家韩愈曾经说过: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不会有写的收获。因此,强调学生要多读书,同时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使它们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将积累的知识运用到作文中去。

三、学会逐渐仿写,培养学生良好文风

我们知道,模仿是人类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一种重要方式。它的特点就是针对性强、有法可循。这样,既降低了写作难度又收到了明显成效。对于初学作文的同学来说,我们教师应该积极提倡模仿和鉴赏别人的范文,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文风,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死板,对学生也应该加以肯定。古人说“文章之体,往往古事而作,而后人则仿而为之,随通人不以为病。”这是说文章在体式上可以加以模仿学习。历史上有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最后可谓我们学习的一代风范。

四、做到以说促写,逐渐提高作文成效

我们大都有这种感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看到有些学生说起话来滔滔不绝、眉飞色舞,但写起文章来却无从下笔,虽绞尽脑汁也不见成效,原因何在?这就是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作却比较少,缺乏实践。

五、强化作文评价,多加表扬少予批评

在批改学生作文时,教师要尽量用赏识的眼光发现学生的优点,用委婉的语气指出其不足之处。大家都知道,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才,叫管仲,他的优点是很有才华,他的缺点是贪财。鲍叔牙看中了管仲的优点而重用他,让管仲在齐国的争霸事业中一展才华,使齐国得以九合诸侯,雄极一时。如果鲍叔牙当初只看到他的缺点而不加以重用,管仲若没有发挥他的优点,齐国会有后来的成功吗?同样,在作文中,有些学生的习作不佳,但在用词组句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方面,教师也要多给予肯定和赞美,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如果教师把该学生的作文批得一无是处,这不但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而且会严重打击他们的习作兴趣,会认为写作是高不可攀的,自己难以登堂入室。

六、善用鼓励激发,推进学生创新发展

相关期刊更多

晚霞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四川省委老干部局

台湾海峡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国家海洋局

养生月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