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表示时间很短的词语

表示时间很短的词语

表示时间很短的词语

表示时间很短的词语范文第1篇

在现代汉语的学习过程中,副词的辨析一直是重点和难点,尤其是意义相对的一组词。“就”和“才”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组。他们作为时间副词的时候是不定向的,这个像取决于句子中出现的是时间点还是时间段。在句子中没有出现时间的情况下,它们表示的究竟是早还是晚,取决于说话人的语气或者上下文。

关键词:时间副词;就;才;状态;变化

“就”和“才”是现代汉语里常用的两个副词,都可以用来表示时间数量等关系,这里只对它们表示时间的用法做以讨论。

一、“就”和“才”在表示时间意义上的区别

曾经有人认为“才”表示过去,“就”表示将来。但是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它们都是不定时的时间副词,“就”也能用于过去,“才”也能用于将来[1]。我们举例如下:

(1)a他昨天就来了。b他昨天才来。【过去】

(2)a他今天就来。 b他今天才来。【现在】

(3)a他明天就来。 b他明天才来。【将来】

以上例(1)――例(3)的例子中,a句用了“就”,表示在说话人看来,主语来的早或者来得快,b句则表示主语来的晚或来得慢。从这些句子我们可以看出,时间词语出现在“就”和“才”之前的话,“就”和“才”作为状语所修饰的中心语是单个的谓词且处于句末。这时,如果前面是时间点,“就”字句表示这一中心语动作状态实现或完成得比较早,“才”字句表示这一中心语动作状态实现或完成的比较晚。如果前面是时间段,“才”字句表示这一中心语的动作状态实现的比较慢,“就”字句则表示这一谓词性词语的动作状态实现或完成的比较快。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才”和“就”在表示时间的早晚、快慢、长短方面形成对立,总结说来就是:

“才”表示的是在说话人看来,行为动作或情况发生、进行、完成得晚或慢,慢也就是说花费时间长。

“就”表示的是在说话人看来,行为动作或情况发生、进行、完成得早或快,快也表是说花费时间短。

下面我们举一些例子来证实这一观点:

(4)a八点钟考试,我七点就到考场了。

b八点钟考试,我九点才到考觥

(5)a他1983年就结婚了。

b他1983年才结婚。

例(4)和例(5)的a句都表示动作时间早,b都表示动作时间晚。

(6)a他看这本书,三天就看完了。

b他看这本书,三天才看完。

例(6)中的a表示三天看完很快,b表示三天看完很慢。

(7)a你就到啊?!

b你才到啊?!

在例(7)中,虽然没有表示时间的词语,但我们可以从说话人的语气中看出来用“就”和用“才”的区别。a句表示“你”的“到来”很快很突然,让说话者措手不及,有一种吃惊的语气。而在b句中,说话者实在抱怨“你”来的太晚或太慢,有一种抱怨的语气。这也可以印证我们在前面得出的结论。

二、在特殊句法形中,“就”和“才”的区别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就”和“才”在表示时间意义上的区别,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时间段+就/才+动词”的句法形式,来判断一下哪个能说哪个不能说。

(7)a三两分钟就能完成。

b*三两分钟才能完成。

(8)a*好半天就能完成。

b好半天才能完成。

(9)a十分钟就能完成。

b十分钟才能完成。

例(7)当中的“三两分钟”在现在汉语里是一个表示时间很短的习惯用语,所以a句成立,b句不成立。而例(8)中,“好半天”用来表示时间长,所以只能用“才”来表示。我们再看例(9)中的“十分钟”,这个词是来陈述一个客观事实,无所谓长还是短,所以就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我们在上面讨论的是“时间段+就/才+动词”的句法形式,但是如果句式结构反过来,时间词语放在位于后面,意思就会刚好相反。

若时间词语为时间点,“才”字句表述时间早,“就”字句则表述时间晚。

若时间词语为时间段,“才”字句表述时间短,“就”字句则表述时间长。(这种情况比较特殊,稍后详细讨论)

(10)a他到学校才七点钟,老师还没到呢。

b他到学校就七点钟,同学们都到了。

(11)a他回家才一星期,怎么走了?

b他回家就一星期了,怎么还没走?

例(10)中的“七点钟”是时间点,a句表示“他”到学校的时间还很早,b句则表示“他”到学校的时候已经很晚了。例(11)中的“一星期”是时间段,a句中的“才”字句表示“回家”的时间短,b句中的“就”表示回家的时间较长。

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特殊情况:

我们认为,“就”和“才”在这种情况下,意思有相同的地方。比如:

(12)a我做完这些工作就用了三天。

b我做完这些工作才用了三天。

其实例(12)中的a、b两句话可以表示同样的意思,都可以表示“做完工作”这一动作完成得快,用时短。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句有两种意思,要结合上下文来解释。

(13)a我做完这些工作就用了三天,还有好多天闲着没事干。

b我做完这些工作就用了三天,还有好多更难的工作等着我去干。

在例(13)中,a句表示的意思和例(12)a句一样,都是说明“我”的工作完成得快,用时短。而例(13)b句表示的意思则是,完成这些工作都已经花费“我”三天时间了,以后还有更浪费时间的工作,跟我们前面讨论的加粗部分的情况一样,即若时间词语为时间段,“就”字句表述时间长。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看一下下面这个例子:

(14) 他四十岁就当了个局长。

例(14)这句话单独来看有两个意思,一个说“他”年轻有为,别人四十岁的时候可能只是个科长,“他”都已经是个局长了;另一个是说“他”混的不咋地,别人可能都当上厅长了,“他”还只是个局长。这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不能以偏概全。

三、“就”和“才”表示状态变化的区别

在表示时间的方面,除了我们已经讨论过的这些问题,“就”和“才”有一个区别:“就”表示某件事的情况先前就是这样,现在依旧是这样。“才”表示某件事的情况以前不是这样,现在变成了这样。即“就”表示一向如此,“才”表示某个时期的新情况,一向并不如此[2]。比如:

(15)十年前这片土地就寸草不生,人们都忍饥挨饿。

(16)他上初中的时候就非常喜欢周杰伦。

(17)我连忙过去仔细打量了一番,才认出原来是老同学小明。

(18)我苦口婆心劝了他半天,他才同意不去炒股。

例(15)“这片土地就寸草不生”的意思是“这片土地”不但十年前很荒芜,现在还是一片荒芜,换句话说就是“这片土地”始终都这么贫瘠。例(16)“上初中的时候就非常喜欢”,是说“他”自打上初中的时候就“喜欢”,一直到现在还“喜欢”,也就是说自始至终都“喜欢”。例(17)中“仔细打量了一番”,是说在“打量一番”之前认不出,现在能认出来了。例(18)中“劝了他半天,他才同意”,是说在“劝了半天”之前“他”是不同意,现在“他”终于同意了。

四、结语

“就”与“才”在做时间副词时,用法有同有异。相同之处是“才”与“就”都有时间短的意义;不同的是“才”又表示时间晚的意义,而“就”又表示时间早的意义[3]。需要注意的是,在表示时间短的情况下,它们又分为过去和将来。

其实“就”和“才”除了表示时间,还可以表示条件,如“只要……就……”和“只有……才……”;还可以表示数量,如“他吃了两碗饭就不吃了”和“他吃了两碗饭才不吃了”……这些都值得我们来探讨。

[参考文献]

[1]马真.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方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22.

[2]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93.

表示时间很短的词语范文第2篇

关键词:心理动词 时间量 时态助词 时量词语 动量词语

一、引言

讨论心理动词的量性特征,时间量是必然要考察的方面。对心理动词时间特征的研究成果多散见于动词研究的文章及论著中,下面分别从时态助词、时量词语、动量词语三个方面对这些成果进行梳理。

二、心理动词与时态助词

有关心理动词时间特征的论述大部分见于动词研究的文章或论著中,心理动词的时间特征与时态助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陈平(1988)在状态类情状、活动类情状、结束类情状中都提到了心理动词。其中,表示状态类情状的是心理状态动词,其最大特点是静态性质,缺乏内在的自然起始点或终结点,而且在一般情况下不能带“着”或“在”,但能够带“了”,前面能带程度副词,如“很、非常”等。“V+(了)+时量短语+了”在状态类情状句中,时量短语指示状态的持续时间。表示活动类情状的是心理活动动词,这类情状具有动态、持续和非完成性的特征,可以在“V+着”和“在+V”两种句法槽中出现,表现有关动作正处于进行或持续状态。活动类情状没有内在的自然终结点,动作开始后,无论在时轴的起始点以后哪一个时点上中止,都算作一个完整的动作。“V+(了)+时量短语+了”出现在活动类情状句中时,时量短语指示的是动作自起始点后在时轴上的持续时间。表示结束类情状的也是心理活动动词,这类情状具有动态、持续和完成的特征,可以出现在“V+着”和“在+V”两种句法槽中。结束类情状伴随着一个内在的自然终结点,这一点不同于活动类情状。“V+(了)+时量短语+了”在结束类情状句中,时量短语的计时起点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从情状的起始点算起,二是从终结点算起。

李临定(1990:113)认为,心理活动动词的零形式总是和过去的时间相联系着,表示对说话此刻来说已经成为过去的事情,从表时上说总是属于过去的,但它往往又要延续到将来。因为心理活动动词是对已成为事实的感情等的反映。句法上表现在心理活动动词不能是零形式,后面一定要加“了”,也不能加上“要”表示将来的时间,而一般动作行为动词则常常可以这样。心理活动动词表示的是某种长久的(有的是永恒)的感情、感觉或认知上的态度,是客观地对这些方面作出反映和判断,这一点与形容词的语义性质类似。陈祖荣(1995)也认为,心理活动动词的突出特点是:在表“时”上不同于一般动作行为动词,它的零形式用于表示已经成为事实的事情。

胡裕树、范晓(1995:171~172)从情状角度将动词分为静态动词与动态动词两大类,表示心理感觉的动词属于静态动词。静态动词的特点在于它语义上的非活动性质,语法上一般不能带“了”“着”等形态标记,部分心理感觉类静态动词如“知道、相信”等虽然可以带“了”(不带“着”),但其含义是进入某种静态,该静态仍在持续着。这不同于动作动词,动作动词带“了”表示某种活动的实现,通常该动词表示的动作不再持续。如:“我相信了他的话”中,“相信”还在持续,而“我看了他的小说”中,“看”通常不再持续。认为表心理感觉的有极弱的动态,一般均不能带体形态,如不能与“着”配合,但其中有些动词能带“了”表示进入静态。在后面的论述中,又提到心理动词带“了、着、过”大多是因为有两方面的制约:一是所带宾语的性质,认为通常带名词性宾语时动态助词出现得略多些,而带动词性宾语的时候动态助词就几乎不用;二是心理动词本身的特点,只能带动词性宾语的心理动词,如“认为、感觉、妄想”等一般就不能带动态助词,而可带名词性宾语的心理动词,带动态助词的能力就强些。心理动词同“很”组合,后面决不能再带动态助词,这恰恰跟“很+动词结构”(“很读了一点书”之类的)里的动词常常带“了”不同。认为心理动词后带“着”的机会比“了、过”要多一些。

黄伯荣(1998:87~132)所列举的动词与时态助词的搭配关系中,包括很多心理动词的情况。如在后只能带“着”的动词有“惦、期望、算计、想、预料、琢磨”等;后只能带“了”的动词有“了解、领会、认、认得、认识、舍得、晓得、知道”等;后只能带“过”的动词有“忌妒、怀疑、怕、佩服、认为、算计、嫌、欣赏、需要、以为”等;后只能带“着、过”的动词有:“爱、抱(某种想法)、忌妒、热爱、讨厌、同情、想念”等;后只能带“了、过”的动词有:“爱、爱好、爱惜、懂、发愁、放心、害怕、怀疑、决定、理解、满意、满足、迷、迷信、明白、设想、失望、贪、疼、误解、误会、喜欢、想、原谅、愿意、着急、着想”等;后能带“着、了、过”的动词有:“爱护、操心、猜、愁、担心、惦记、反省、感动、关心、恨、怀念、回忆、计较、觉悟、考虑、迷、判断、盼、盼望、忍、忍受、忍耐、思考、思念、贪图、希望、羡慕、想、小心、怨、注意、琢磨”等。

三、心理动词与时量词语

马庆株(1981)根据动词带时量宾语表现出来的语法、语义特点,检验动词的时相结构,利用[±持续][±完成][±状态]三对语义特征,将有关动词分为Va、Vb1、Vb21和Vb22四类;Va类成分为“死”类,表示瞬间完成、不能持续的动作,后接时量宾语时,该时量短语指动作完成以后经历的时间,其中包括一些心理动词,如“懂、知道、明白、原谅”等。Vb类成分都能够表示可以持续的动作。其中Vb1为“等”类,不能表示瞬间完成的行为,所以后接时量宾语时该时量短语的所指只能是动作行为持续的时间,心理动词“盼、恨、忍、寻思、注意、担心、心疼”等属于此类。Vb22为“挂”类,既能表示瞬间完成的动作行为,又能表示持续的动作行为,因此后接时量宾语时,在时量短语的所指问题上会有歧义,此类中没有提到心理动词。文章认为Vb21和Vb22的区别在于Vb21可以表示状态,而Vb22不能表示状态。因此Vb22后接时量宾语时,可以表示动作行为的持续,也可以表示动作行为的完成,还可以表示由该动作行为造成的状态的持续。

黄伯荣(1998:354~378)列举的能带时间补语的动词中包括:“爱、操心、愁、打算、担心、当心、忌妒、发愁、反省、感到、感动、估计、关心、害怕、恨、后悔、怀念、怀疑、回忆、计较、决定、觉悟、考虑、留神、留心、满意、满足、迷、迷信、明白、怕、判断、盼望、佩服、热爱、忍耐、忍受、认得、认识、生气、失望、熟悉、思念、推测、误会、误解、喜欢、想念、晓得、小心、欣赏、信、信任、醒悟、着急、注意、着想、琢磨”等等。

李临定(1990:71~72)指出心理活动动词和时量词(MTP)结合有各种限制,如:“讨厌、感动”等只能和不定时量词“一辈子、一阵子”等相组合,而不和有定时量词“三个月、两个小时”等相组合。还有一些心理活动动词则基本上倾向和表示长时间的有定时量词组合,而不和表示短时间的时量词组合,这些动词同时也是长持续动词。例如:

(1)恨:~了(我)三年/*~了十分钟

(2)着急:~了一个上午/*~了三分钟

(3)惦记:~了整整两年/*~了三个钟头

(4)盼望:~了三年/*~了十分钟

(5)抱怨:~了老半天/*~了一分钟

(6)怀疑:~了我两年/*~了我三分钟(李临定,1990)

有些心理活动动词如“同情、爱护、佩服、爱、嫌”等不能和时量词组合,例如:

(7)同情:*~了阵儿/*~了一个月

(8)爱护:*~了好久/*~了三年

(9)佩服:*~了好半天/*~了一年

(10)爱:*~了一阵儿/*~了三个月

(11)嫌:*~了好久(李临定,1990)

这些动词显示的心理活动也是可以延续的,只是采取别的方式来表示。例如:

(12)他一直很同情我。

(13)大家一直很佩服他。(李临定,1990)

如果以上心理动词加了宾语,则有许多可以与时量词组合,如“爱你一辈子”“爱护他一生一世”等。因此,宾语与时量补语之间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四、心理动词与动量词语

龙果夫(1958:101)认为动词范畴的内部可以分为若干特殊的词义·语法范畴,首先可以分出非动作动词,包括思想和知觉动词(知道、认得、认识、懂、明白、思量、害怕、羞、爱等)、状态动词(疼)、语气动词(能、愿意)和半实词性动词(在、姓、像)。龙果夫认为这种动词不表示动作,不允许有数量上的变化,所以很少与加了动词的计算词放在一起,如:“看”可以说“看一看”,“走”可以说“走一走”,可是不能说“知道一知道”或者“能一能”等等。这类动词还有一个特征,就是不容许具有动作动词的质量·结果的变化,因此不能构成可能式。这种说法是可以商榷的,首先大部分双音节动词都不能构成“X一X”式,不仅是非动作动词;第二,有些非动作动词是可以构成“X一X”式的,如“想一想”。而且关于可能式也是有很多例外的,如“遇到这样的情况千万不能害怕”“不能再这样想下去了”等。

刘月华(1984)专门考察了动量词“下”,认为“下”的表达功能与动作进行的时间有密切关系,如果是已然动作的话,后面的“下”在非持续性动词后表示动作进行的次数(摆了下手),在持续性动词后表示短暂的动作(笑了一下;整理一下);如果是未然动作,后面的“下”前面往往用“一”,“一下”是一种委婉地表达祈使和主观愿望的手段,有缓和语气的作用。但心理状态动词“爱、恨、害羞、怀念、忘、感动”等后面不能用“(一)下”,因为“下”表示短暂的动作。不过心理状态动词后面带“一下”的语料还是有的,如“偶尔拿出来怀念一下过去的时光也好。”“你就不能让我感动一下吗?”

邵敬敏(1996)将汉语的动量词分为四个层面,A通用量词,包括A1计数量词与A2计时量词;B自主量词,包括B1与动词同形的同形量词和B2短时量词;C借助量词;D情态量词。凡是可以自由地跟通用量词A1或A2组合的动词叫“有量动词”,凡是不能自由地跟通用量词A1或A2组合的动词叫“无量动词”。认为心理动词也包括一般所谓的认知动词,大部分属于有量动词。有一小部分只能带谓词性宾语的动词属于无量动词,如“感觉、感到、认为、以为、乐意、决意、妄想、企图”等。

黄伯荣(1998:328~354)所列举的可以带数量补语的动词中所包含的心理动词有:“爱、爱护、爱惜、操心、承受、愁、担心、当心、妒忌、发愁、反省、放心、感到、感动、关心、害怕、恨、后悔、怀疑、回忆、忌妒、觉悟、决定、考虑、理解、了解、领会、留神、留心、满意、满足、迷、明白、怕、判断、盼、盼望、佩服、忍耐、忍受、认识、伤心、设想、熟悉、思考、思念、算计、体会、体谅、推测、忘记、误会、误解、喜欢、嫌、羡慕、相信、想、想念、晓得、小心、欣赏、信、信任、需要、原谅、着急、着想、琢磨”等。

李临定(1990:57)将所显示的动作行为可以反复进行、可以计量的动词称为重复动词,认为大多数动词都属于重复动词。重复动词可以与动量词组相结合,表示动作的量。将所显示的动作行为不能反复进行或者是倾向于不能反复进行的,称为非重复动词。非重复动词是不能计量的,是比较严肃、意义抽象的动词。心理活动动词也常常是不能反复进行的,如“知道、晓得、明白、回忆、觉悟、希望、盼望、忍耐、忍受、反省”等,而且非重复动词一般不能和动量词组相结合。

五、结语

以上是作者对以往的研究进行的一个大致的梳理,可以看出,这些对心理动词的研究多数是零散的,夹杂在其他的专题研究之中。此外,在对重叠、否定、比较等课题的研究中还有对心理动词的零星的论述。这些列举性、描述性的讨论,为进一步考察心理动词的量性特征并作出解释性的讨论作了必要的准备。

参考文献:

[1]陈平.论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的三元结构[J].中国语文,1988,(6).

[2]李临定.现代汉语动词[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3]胡裕树,范晓.动词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

[4]龙果夫.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第一卷·词类[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5]刘月华.动量词“下”与动词重叠比较[J].汉语学习,1984,(1).

[6]邵敬敏.动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动词的选择关系[J].中国语文,1996,(2).

表示时间很短的词语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兴;快乐和开心; 对外汉语;同义词教学

在汉语本体研究中,语言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义词进行过研究,有关于同义词定义界定的研究,有关于同义词辨析方法的研究,也有关于同义词和近义词区别的研究。(刘叔新,1987)认为,同义词,就是指词的意义相同或意义相似(近)的词。(石安石1961)认为,同义词,正确地说,应该是概念相同但词义有所不同的词。而在语言学界把同义词的界定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上的“同义词”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这包括等义词和近义词;而狭义的“同义词”仅指意义相近的词,只包括近义词(黄伯荣、廖旭东,1999)。

一、本文同义词的界定

同义词是现代汉语词汇中一种非常特别也十分重要的词,无论在汉语本体研究或者教学中还是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过程中,同义词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历来同义词的研究和教学也是一个富有争论的热点话题。本文采用《现代汉语》第五版黄伯荣、廖序东先生的定义作为标准和参照: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组成的语义场叫做同义词场,同义义场中的各个词叫做同义词。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知道,只要有一个义项相同或者相近,我们都可以把它们称为同义词。如“高兴”、“快乐”、“开心”这三个词,在“一种兴奋的、愉快的感情”这个义项上可以处于同一同义义场,我们可以把这三个词归类为同义词。

二、“高兴、快乐和开心”句法、语义分析

“高兴、快乐和开心”这三个词都可以表示一种高兴、愉快的情感,在汉语中很多情况可以通用,但是对于留学生来说,要掌握好这三个词的用法十分困难。首先我们来看《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对这三个词的定义:

【高兴】

①形:愉快而兴奋。听说你要来,我们全家都很高兴。

②动:带着愉快的情绪去做某件事;喜欢。他就是高兴看电影,对看戏不感兴趣。

【开心】

①形:心情快乐舒畅。大伙儿在一起,说说笑笑,十分开心。

②动:戏弄别人,使自己高兴。

【快乐】形:感到幸福或满意:快乐的微笑;祝您生日快乐。

(一)句法上区分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对“高兴”有两种词性标注,一种是用做形容词,一种用做是动词;对“开心”标注也是两种词性;而“快乐”只有一种词性。动词的语法功能是做谓语和状语为主。作为动词的“高兴”表示的是情感、意向的心理活动或心理状态,称为心理活动动词。“高兴”通常后面会有具体的事情或者一次经历。如:“他就是高兴看电影,对看戏不感兴趣。”

这个句子,“高兴”修饰后面的动词“看”,表示一种心理活动状态或者是一种情感的使然。从语法上来说,作为动词的“高兴”后加动词做状语,修饰后面的动词。如:小明高兴看书,对上网没有兴趣。

“开心”做动词的时候带有一种贬义色彩,带有一种不好的意味,蕴含一种调侃的语气。如: 不要拿他开心了, 他什么都不知道。

“开心”用做动词,也是做不及物动词,后面不能带宾语,一般加“了”或者“的”这样的语气词,表示一种语气,不像“高兴”后还有动词,动词后面还有宾语成分。而“快乐”就没有动词这一词性。

所以从动词的角度来看,就非常容易区分,“高兴”指的是一种好的事情或者经历,而“开心”做动词后面经常指的是一些不好的事情或者经历,通常带有一种调侃的语气,“快乐”不能用作动词。

再看三个词做形容词,形容词的功能就是充当定心结构的定语、谓语或者补语。这三个词都可以做定语,如:

他不抽烟,不喝酒,偶尔遇上高兴的事情,便喝几口啤酒。

每周两次与家人聚会,也是宋美龄最开心的时刻。

幼儿期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成人要为幼儿创设能充分表现自己和体验成功快乐的机会与条件。

例句都是做定语的情况,似乎不能区分它们之间的不同,彼此之间都可以互换,也就是说从语法角度形容词词性上很难区分它们的不同,因为这三个后都可以接名词做定语,表示一种好的情况或者事情。所以区分这三个词,需要从语义角度进行细致分析。

这三个词除了可以用做动词、形容词,还有可以用做名词的情况。

生活处处有快乐,让我们一起寻找快乐、探索快乐、拥有快乐吧。

我不想让别人看见我的痛苦,只想让他们看到我的快乐。

上面这些句子中,一般不用“高兴”和“开心”,经常用“快乐”,这些句子中的“快乐”都是用做名词,这些句子“快乐”表示一种抽象的东西,有一种名物化的趋势。

(二)语义上分析

从语义上,这三个词都可以归为“高兴”类,表示一种兴奋喜悦的情感。根据心理学理论,高兴是“盼望的目的到达后继之而来的紧张解除的情绪体验”。留学生也会经常用到这三个词,也会经常出现错误,语法上很好区分,而真正在语义上的不同,是导致他们出现错误的原因。

在《(汉语水平) 词汇等级大纲》中“高兴”属甲级词,“快乐”属乙级词,“开心”属于丙级词汇。留学生最先学习的是“高兴和快乐”,而在汉语实际的运用中也是“高兴和快乐”比较常见。但是,在学习过程中,留学生经常会出现下面这样的偏误:

那时候,我一边快乐,一边担心。(高兴)

我对听流行歌曲的看法是赞同的,因为音乐可以给人带来高兴。(快乐)

见到你我很快乐。(高兴)

这三个句子,在句法上都是正确的,但是在语义上有同。第一句有“那时候”这个时间节点,表示一时的感情,应该用“高兴”,而第二句做“带来”的宾语成分,只能用“快乐”,而第三句表示见面时的问候语或者打招呼,只能用“高兴”。例如:

他认为经商是一种很好的职业,因为经商可以过正经而快乐的生活。

他们很逗,总是用活泼快乐的心情面对人生。

上面这些句子“生活、心情”,这些对象都是一些抽象的、表示一段持续时间比较长的一种状态或者感觉,只能用“快乐”而不能用其他的两个词。而“高兴”出现的语言环境如下:

他经常露出不高兴的表情、不理采别人、讽刺、挖苦别人。

他脸上流露出高兴的神色。

我们可以看出,上面这些句子,“高兴”后面所修饰的“表情和神色”都是一个短暂的时间里呈现出来的状态,没有持久性。“高兴”还有另外一种用法,一般用做交际礼貌用语、问候语、慰问和国际交流,或者初次见面,或者演讲讲话中,表示一种欣慰和内心深处由衷的发自内心的感情,当然这种感情也是短暂性的,同时,这也是一种比较正式的场合用语,表示一种友好和对彼此的尊重。如下面的例子:很高兴见到你,很高兴认识你。

“开心”这个词属于丙级词汇,对留学生来说,接触的比较晚,更多的出现一些口语交际中,大部分用于过去发生的一些事情,对过去的事情一种心理感受。

在公司发展中最开心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每次因为父亲的工作调动而转学的时候就是我最开心的时候。

上面这些句子,“开心”表示是对过去的事情一种心理的感觉,现在回忆起来心情很好,当然这种感觉可以是短暂性的也可以是持续性的。

三、偏误的分析和教学策略设计

我们可以根据留学生的习得情况进行分析,然后进行教学方法策略的设计,更好地让学习者,尽快掌握学习好这三个词的用法,能够正确的运用到实际交流中去,真正学会它们。

学习者混淆这些词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可能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些词语存在语义差异,这个才是关键点。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我很寂寞的时候,常常想起我很高兴的家庭。

现在,他没有以前那严格了,一般都是高兴的父亲。

上面二句话中的“高兴”应该换成“快乐”。后面所修饰的“家庭”和“父亲”所呈现出来的状态应该是持续性的,而不是一时的,所以应该用“快乐”更加合理。而留学生刚学汉语,可能不明白时间长短所带来的一些变化和影响,他们只知道这两个词都是表示一种很好的心情或者事情。根据上面的分析,“高兴”表示是短时间内产生或者带来的结果。

根据“高兴”和“快乐”的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及出现的语言环境,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设计一些教学策略和方案。

首先上,在意义上认识这两个词最基本的意思,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理解。第一步我们可以给出这两个词在汉语中最常见的例句用法,在例句中去理解和体会:

快乐的生活 祝你生日快乐很高兴认识你 高兴的样子

根据上面的语义分析,“生活、人生”都是一种长期时间才能看到或者感受到的事物,属于持续时间段的感情,而“生日快乐”这种用法属于汉语语言特有的一种祝福语,这样的习惯表达和“高兴”的用法,“很高兴认识你”类似,表示一种初次见面打招呼的用法,而“高兴”的其他用法“样子、表情”都是说话人当时产生的一种感情或者呈现出来的状态。所以这两个词首先可以告诉学习者,从时间长短来分析,长时间就是“快乐”,短时间用“高兴”,这样比较容易接受。了解了一些最常见的用法和表达之后,我们可以通过更多的练习加以巩固。

从意义和常见的用法上分析了解了“高兴和快乐”的区分之后,我们来看“开心”,“开心”对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是一个很晚才学习的词,同样我们可以给出一些关于“开心”的常见搭配短语:

玩得开心 一件开心的事情 开心的时刻

“开心”一般用于一件比较具体事情或者经历上,大部分都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也是立足于一个时间点。如:

那是她十余年来最开心的一次。

赛后她得意地说:“这是我打得最开心的一场球。”

这些句子都是表示发生在过去的事情,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告诉学习者,一般表示发生在过去的一件事或者一种经历用“开心”。

基于上面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上对“高兴、快乐和开心”三个词进行了一些分析和对比,同时结合汉语同义词辨析的方法和角度,我们可以在教学中设计一种教学方法模式:

(一)意义上进行分别分析论述:“高兴”表示一种即刻产生的感情状态,“快乐”是一种长时间可以持续的感情状态,“开心”一般表示发生是过去的一个时间点上的感情状态。

(二)句法成分上:三者都可以做形容词,“开心和高兴”还可以做动词,“快乐和高兴”还可以做名词。

(三)时间节点上:高兴:现在(短时间);快乐:过去、现在、将来(长时间);开心:过去(短时间、长时间)

四、结论

本文对“高兴、快乐和开心”从基本的语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大致的分析和比较,得出了一些基本的教学和习得方法。要想更好的教好汉语词汇,让学习者更好更快的学会这些同义词的用法,掌握它们之间的区别,需要将本体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做到相互融合,本体研究给教学提供理论支撑,教学实践中发现一些新的问题,再运用本体的知识去解决,最后做到相得益彰,真正促进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孙德金.对外汉语词汇及词汇教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周琳.CSL学习者“高兴类”形容词混淆特征及探因―以“高兴、快乐、愉快”为例.

表示时间很短的词语范文第4篇

关键词:西班牙语;副词短语;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130-02

在阅读报刊、书籍,收听广播、收看电视等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遇到副词短语(locución adverbial)。这说明,副词短语是西班牙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无论是阅读、写作还是听力、翻译,我们常常对副词短语理解出现偏差。而且国内西班牙语语法著作所涉及副词短语的部分相当有限,我们很难较为系统地学习了解副词短语。因此,本文将对西班牙语副词短语的功能与结构做初步研究。

一、国内语法著作对副词短语的研究

1.孙义桢《西班牙语实用语法新编》(修订本)。孙义桢教授在《西班牙语实用语法新编》中,区分了“副词词组”(grupo adverbial o sintagma adverbial)与“副词性短语”(locución adverbial)。副词词组是以副词为核心的词组,前后可带上修饰成分。La casa se encuentra muy cerca de la ciudad.副词性短语是由几个词构成的成语,表示一个词义,不能对它的成分作语法分析,这就是它与副词词组不同之处,在句中相当于一个副词,起景况补语作用。De pronto dijo que se iba.

2.常福良《西班牙语语法新编》。常福良教授在《西班牙语语法新编》中认为,副词短语大都由“前置词+名词/形容词/副词”构成。例如:a veces,en fin,por último,de veras等。副词短语的意义相当于一个副词,作动词的状语。Había estado en la muerte,en fecto,pero había regresado porque no pudo soportar la soledad.

3.孟宪臣:《现代西班牙语应用语法》。孟宪臣教授在《现代西班牙语应用语法》中对副词短语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把副词短语按所表达的意义分为五类,并对每类副词短语的结构做了分析。但是还缺乏更为细致的剖析。

二、副词短语的基本构成、功能,以及与动词、形容词、副词和句子的关系

大部分副词短语由以下语法成分构成:前置词、可以被修饰的名词、限定词、形容词或其他补足语。大部分西班牙语传统副词短语都带有前置词。副词短语起副词的功能,可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也可以作句子的补语。

1.修饰动词。副词短语充当副词,并修饰动词时,依附于谓语。修饰动词的副词短语可以对动词的意义进行修饰及补充说明。例如:aprender de memoria,hablar en voz baja等。

2.修饰形容词和副词。副词短语也可以修饰形容词和副词。当修饰形容词时,可以增加或减少形容词的价值。Este ni■o es malo con ganas.Estoy en cierto modo enfadada por lo que pasó anoche.副词短语可以修饰副词。Lo dijo completamente en serio.副词短语可以作地点副词así,ahí,aquí,allí等的同位语,并修饰这些副词。Trabaja aquí al lado.Cuando estoy allí en público,no sé cómo comportarme.

3.修饰句子。副词短语可以修饰整个句子,以达到“肯定、否定、疑问”等功能。此时,副词短语一般放置于句首,并可以与主句分离。Por desgracia,no puedo venir a verte.En la vida había visitado nada tan interesante.Por lo visto,habla espa?ol perfectamente.

三、副词短语的结构

1.由“前置词+名词性或形容词性成分”构成的副词短语。(1)由“前置词+原形动词”构成的副词短语。如:a morir,a todo correr,a cegar,a más no poder,a pedir de boca等。(2)由“前置词+名词”构成的副词短语。如:a golpes,de noche,por fin,sin duda,en broma,sobre todo,con frecuencia等。(3)由“前置词+限定词+名词”构成的副词短语。如:a la vez,a su vez,a toda prisa,con mucho gusto,de ninguna manera,en el acto,por la ma?ana等。(4)由“前置词+形容词/其他补语”构成的副词短语。如:a duras penas,a primera vista,de buena gana,en gran parte,en primer lugar等。(5)由“前置词+冠词+形容词阴性形式”构成的副词短语。如:a la francesa,por las buenas,a la larga等。(6)由“前置词+形容词阴性复数形式”构成的副词短语。如:a ciegas,a oscuras,a sola,a secas等。(7)由“前置词+形容词或过去分词的阳性单数形式”构成的副词短语。如:a diario,a menudo,de seguro,en absoluto,por cierto等。(8)由“前置词+lo+名词或形容词”构成的副词短语。如:a lo grande,de lo más,en lo sucesivo,por lo bajo,por lo general,por lo tanto等。(9)由“前置词+其他成分”构成的副词短语。如:ante todo,en eso,con todo ,sobre todo等。(10)由“前置词+各种名词性成分”构成的副词短语。如:al por mayor,al por menudo,del todo等。

2.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前置词”构成的副词短语。(1)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连续前置词”构成的副词短语。如:de a buenas,de a de veras,de a pie,de a prisa,de por sí,por contra,por de pronto等。(2)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连续前置词”构成的副词短语。如:de vez en cuando,de dos en dos,de día en día,de sol a sol,de trecho en trecho等。

3.由“名词+前置词+名词”构成的副词短语。如:a?o tras a?o,día a día,día tras día,poco a poco,uno por uno,ojo por ojo等。

4.其他结构构成的副词短语。(1)不含前置词的副词短语。如:todo mi vida,un día,un rato,acto seguido,cada poco等。(2)由“lo+形容词”构成的副词短语。如:lo justo,lo indecible,lo suyo等。(3)由“前置词+副词”构成的副词短语。如:de cerca,en adelante,entre tanto,hasta aquí,por ahora,por entonces等。(4)由“副词结构”构成的副词短语。如:después de todo,más o menos,ni más ni menos等。

四、副词短语的意义及构成

从语义学角度来看,副词短语短语可以表达:(1)方式(modo);(2)数量(cantidad);(3)时间(localización en el tiempo);(4)地点(localización en el espacio);(5)否定(negación)。

1.表达方式的副词短语。(1)由“a+lo/la+形容词”构成的表示方式的副词短语。如:a lo grande,a lo bruto,a la italiana,a la antigua,a la desesperada等。(2)由“a+形容词阴性复数形式”构成的表示方式的副词短语。如:a ciegas,a medias等。(3)由“a+名词”构成的表示方式的副词短语。如:a besos,a golpes,a carcajadas等。(4)由“de+名词”构成的表示方式的副词短语。如:de pie,de hecho,de veras,de repente,de golpe等。(5)由“en+名词”构成的表示方式的副词短语。如:en vano,en conjunto,en broma,en un instante等。(6)由“con+名词”构成的表示方式的副词短语。如:con ganas,con gusto等。(7)由“por+名词”构成的表示方式的副词短语。如:por correo,por la tremenda,por las buenas,por todo lo alto等。

2.表示数量的副词短语。如:al menos,a lo menos,nada más,por lo menos,a pu?ados等。

3.表示时间的副词短语。(1)由“a+名词”构成的表示时间的副词短语。如:a cada rato,a cada momento,a menudo,a diario,a veces等。(2)由“de+名词”构成的表示时间的副词短语。如:de día,de noche,de madrugada等。(3)由“por+名词”构成的表示时间的副词短语。如:por la noche,por la ma?ana,por la tarde等。(4)由“名词+前置词+名词”构成的表示时间的副词短语。如:día tras día,uno a uno,a?o tras a?o,uno por uno等。

4.表示地点的副词短语。如:al lado,muy lejos,en la inmediata proximidad,en el séptimo cielo等。

5.表示否定的副词短语。如:de ninguna manera,de ningún modo,en mi vida,en absoluto,claro que no等。

参考文献:

[1]孙义桢.西班牙语实用语法新编(修订本)[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2]常福良.西班牙语语法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孟宪臣.现代西班牙语应用语法[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

表示时间很短的词语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预制语块是介于语法和词汇之间,是整体习得并储存在记忆中的范例。这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却被经常忽略的语言现象。本文从预制语块的定义和分类出发,归纳并探讨预制语块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最后探讨该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1. 引言

英语的学习是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全面发展的过程,其中写的要求最高,难度最大。根据高考英语统测结果显示,虽然学生的总体水平有了提高,但英语写作能力仍然处于停滞或徘徊状态。因此,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已经成为外语教学与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许多专家、学者对影响英语写作水平的诸多因素,如教学模式、写作任务、母语迁移、语篇知识等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马广惠、文秋芳,1999;邵继荣,2003;王初明等,2000;王立非,2002;王文宇等,2002、2004;张在新等,1995),对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促进写作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拟从预制语块的定义和分类入手,分析此类现象对英语写作教学的有益启示,以期对高中英语教学有所帮助。

2. 预制语块的定义和分类

Becker和Bolinger在20世纪70年代率先提出预制语块概念。预制语块是英语中的一种多词词汇现象,介于传统的语法和词汇之间,通常是固定或半固定、模块化了的块状结构。

就名称来说,英语中有40多种不同的术语表示这一概念。例如:程式语(formulaic sequences ) 、语块 (chunks)、公式语 (formulas) 、词汇短语 (lexical phrase)、词汇化句干 (lexicalized sentences stems)、多词单位 (multiword units)等等。

Lyons (1968)认为,预制语块是作为不可分析的整体习得并应用于特殊场合的惯用语;Ellis(1994)却将它看作类似问候语序列的所有字词,它是固定的、可预测的,因而便于学习者学习和记忆。而Wray 则认为预制语块是“一串预制的连贯或不连贯的词或其他意义单位,它整体存储在记忆中,使用时直接提取,无需语法生成和分析”。(Wray, 2002:9)

目前被国内学者普遍接受的分类法是Nattinger和DeCarrieo(2000)提出的预制语块。他们认为词汇短语是一种介于传统的语法和词汇概念之间,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词组成的一些长度不同的块件。人们使用语言的流利程度不取决于学习者大脑存储了多少生成语法规则,而是取决于存储了多少词汇短语,即预制语块。他们把预制语块分为:

(1)多元词语块:在理解上和书写上都被作为像单词一样的整体形式来看待。如a piece of paper, by the time, at any rate 等。

(2)惯用表达式:主要指说话中可以作为整体存储的语言组块,包括谚语、警句、交际套话等形式,通常用作独立话语。如 no pains, no gains; how are you等。

(3)限制型结构短语:这类词汇短语允许有词及词组范畴的变化,是具有固定结构形式的框架式短语,人们可以根据需要替换相应的词,通常是一些可以填空的不太长的词块。如 a/an … of a/an 可以构成 a hell of a day, a cavern of a room 等, as…as 可以构成as long as, as far as ,as much as 等。

(4)句子构造型短语是句级词汇短语,可以为整个句子提供框架结构,并且根据相应的需要填入相应的短语或从句,从而具有较强的可变性。如 I wish X ,这里的X 可以是一个不定式短语 也可以是一个由that 引导的宾语从句,构成两个句子,如 I wish to help you 或者 I wish that I can help you.由此可见,这种语块的可变性很大,可以构成众多意义不同的句子。

3. 预制语块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

3.1 预制语块在英语写作中的作用

Nattinger和DeCarrrieo认为预制语块具有社交互动、必要话题、话语技巧三种功能。下面我们来谈谈预制语块在英语写作中的作用。  3.1.1 有助于增加写作的流畅性

英语写作不仅是语言输出的过程,更是语言的书面表达过程。很多高中生在写作时常感到无话可说或有话说不出,造成写作的困难,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不能有效地使用语块造成的。本族语者之所以在即时交流时可以流利表达是因为他们将大量的词块存储在大脑中的长时记忆里,使用时只需到该语言库中去提取相关部分,然后再重组。同时这些语块结构也保证了语言的准确和流畅。然而,很多二语学习者只注重记忆个别单词,在长时记忆里存储的往往是零散的词语而不是多语块,这些单个词语既占用储存空间又在实践在难以有效运用。因此,学生在写作时就要重新组合语言材料,从而浪费了时间,影响了语言表达的流利性,实验证明,学习者在写作过程中如果使用语块可以提高二语写作的速度以及语言表达的流畅性和意义连贯性。

3.1.2 有助于增加语言表达的地道性与得体性

每个预制语块都有一定的语用功能,并且与特定的语境与文化背景相联系,以整体形式存储于学生的记忆中,使得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下选取恰当的语块。如我们表示吃得多时会说eat very much 而本族语者会说eat a horse ,这样的词语比第一种说法更地道。由此可见预制语块在英语写作中的恰当运用能够符合语言文化背景,提高语言表达的得体性、地道性。

3.1.3 有助于提高写作的连贯性

要提高写作的连贯性,就要使用语块组织语篇,语块是用于表示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并连接段落和整个语篇的固定结构。如果我们了解预制语块的篇章组织功能,从语篇框架入手,近一步了解不同题材,不同文体的篇章组织模式,掌握文章的开头、段落、过渡和结尾的综合语篇指示语块,在写作时就会加快语篇的组织速度,使文章层次分明,结构严密,表达明了,从而使文章更富逻辑性、条理性和连贯性,更加接近本族语的水平。英语文章中存在一些在语篇中能起到起、承、转、合作用的结构。掌握一些有过渡作用的预制语块,可以实现写作中的起、承、转、合,从而使文章读起来层次清楚,语篇连贯。例如,表示启的:in the whole; generally speaking 等,表示承的:first of all; above all; further more等;表示转的:but; however; on the other hand ; 表示合的 : sum up; in a word, all in all 等。

3.2 预制语块理论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预制语块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提高语言的准确性,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培养学生恰当地使用预制语块很有必要。

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块意识。语块意识的提高是准确应用的前提。在语篇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刻地意识到预制语块在语言习得中的优势,改变以往对词汇的简单认识,将学习的重点转入对语块的吸收。教师还要向学生讲解语块的理论知识,教给他们分辨语块的能力,尤其是语块的形式和整体意义,区分语块结构中的固定成分和可变成分,进而提高他们对预制语块的敏感性,养成自觉注意、模仿、运用语块的习惯,促使学生逐步形成新的思维方式,以适应本族语者的语言表达习惯,为英语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 在教学中尽量给学生提供输出语块的机会,提高他们灵活使用语言的能力。另外,还要注意指导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操练,例如:复述课文、归纳大意、改错、写作练习等。以促使学生掌握大量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各类表达,巩固词汇知识,加强文化意识,从而减少和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错误,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性。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