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风筝的来历

风筝的来历

风筝的来历

风筝的来历范文第1篇

京都元、明、清时期,帝王贵族由于各种缘由从民间招慕做风筝能工巧匠称为“风筝把式匠”。专职为宫门、府门、宅门,设计、制作、演放风筝。张氏宫廷风筝技艺经自学、拜师、研创立门历经近八十年历史。技艺继承二百多年,已相传六代人。

风筝最早见于史书文献是南北朝时期。公元549年,梁武帝被困台城,利用风筝求救兵,风筝被射下来,失败了。唐代以前的风筝为军事所用,糊风筝的材料是丝绸。后来在风筝上加以彩绘、灯烛,变成了权贵富豪的奢侈玩赏品。晚唐时,又在风筝上添加发音的丝条和竹笛,在空中发出“筝”的声音,故而才有了风筝的名字。

唐代以后,风筝逐渐由军事转为娱乐。唐中期,元稹《有鸟二十章·纸鸢》中写道:“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到宋代,由于皇帝的喜爱和文人士大夫的参与,风筝在扎制、装饰、品种、性能等方面都有了很大发展和提高,放风筝的习俗非常流行,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有精通此术之人。此时的风筝,已成为民间普通玩具。据《挥尘后录》记载,北宋的徽宗皇帝在处理完朝廷政务之后,也经常在宫中放飞风筝作为游戏,并且亲自主持编撰了一本《宣和风筝谱》。《宣和风筝谱》不仅多处记载了帝王贵族玩赏风筝的情况,还记录了大量风筝的谱式。

宫廷风筝技艺流传京都并在元、明、清时期形成了职业化雇佣制。宫廷帝王贵族由于各种缘由,招募雇佣民间能工巧匠进宫门入府门其职称为“把式匠”,如:车把式、鸟把式、风筝把式、画匠、花匠、鱼匠等。风筝把式匠专职为雇主设计、制作、演放风筝。雇主以他们的想象、追求、意愿为标准要求。选定风筝主题、类型、品种、尺寸、材料及演放效果等。并查验各项工序、工艺技术水平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宫廷风筝有风筝金和风筝张,两派数代传人之间关系深厚,不仅有师徒之谊,还有忘年之交。

宫廷风筝金记第一代创始人金祖卜从小热衷风筝之道,凑热闹扎到把式匠堆里,干上了“跟包”、“跑腿”、“小力巴”活计。递工具,举风筝,把式匠歇气儿时,接框子试飞。经几十年实践、探索、研制创新。在清光绪年间,金祖卜入选为宫里御用风筝把式匠。专职为宫里设计、制作、演放风筝。张氏祖上张盛福童年时开始学做金记风筝。多年往来,张盛福与金福忠先生结识成忘年交。解放后五十年代宫廷风筝金记开门收徒。张盛福师从金福忠老师,学习金记祖传贡奉宫廷风筝技艺和设计、制作、演放流程及工序、工艺技术操作手法。张氏宫廷风筝技艺经自学、拜师、研创立门历经近80年历史。技艺继承有二百多年历史,已相传六代人。

风筝的来历范文第2篇

重阳节为什么要放风筝

风筝又名纸鸢、鹞子。自古相传,重阳时有放风筝的习俗。那么重阳节为什么要放风筝呢?

据史料中记载与古诗的描述,北方人放风筝多集中在清明时节,而南方人则多集中在农历九月初九重阳之时,福州也因此一直保留着重阳时一定要登高放风筝的民俗活动。为何南北方差异如此之大?为什么南方人多在重阳时放风筝?这是因为放风筝因其对气候风力的要求,本身就带着强烈的节令性有关。

由于北方在清明节前三个月内,风向最稳,一旦清明过后,季候风袭来,黄沙漫漫,因此人们以清明为分界线,习惯在那时放风筝,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习俗。与之相反,因气候的关系,农历九月,南方季风渐强,时节秋高气爽,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南方人则养成重阳节时放风筝的习惯。

据《漳州府志》记载:“九月登高,童子作纸鸢放于野,方言谓之‘放公叉’。”《厦门志》中也有记载“重阳,登高放风筝”一说。

重阳节放风筝寓意

传说,重阳时放风筝是为了“放晦气”,风筝飞得越高越远,则晦气也随之高飞远离,更有甚者,还要专门将线烧断,让风筝消失于云天之外。广东《鹤山县志》载:“于秋初放纸鹞,是日(九月九日)以火断其线,任其随风而去,谓之‘流鹞’,以除疾病云。”

可是与之相对,另有一种解释则说重阳放风筝是“放吉祥”、“放福气”,风筝飞得越好,则福气越浓,放风筝者不仅不能弄断丝线,还要千方百计保护之,因为若是丝线断了,则“吉祥”、“福气”也随之飘向远方。两种解释针锋相对,让人莫衷一是,不禁莞尔。

虽说“九九重阳放风筝”的习俗与气候节令有关。但是经过漫长的岁月与传说的渲染,放风筝,不仅仅成了娱乐的项目,也成了重阳节必做的一件事。相传这源于汉代桓景与费长房的故事。农历九月初九,桓景向费长房求取除邪祛瘟的药,迷路山林,后经鸽子引路,才找到费。后人为纪念此事,以纸糊鸽子,登高时随带上山发放,有祈福去除晦气之意。

放风筝要注意的事项都在“风筝线”上。有的地方风筝断线是好事,意味着把晦气放走了,有的地方像潮汕地区,风筝断了线,千万别捡,小心把别人的“衰运”捡回家。

在潮汕农村,有不少人信命运,认为每逢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是“转运日”。因而此日有些人携带自己的风筝登高放飞,意谓“衰运”尽去,“好运”将来。人人都想方设法让自己的风筝顺利高飞并任其飘流,以偿心愿。不过有不少风筝在中途放飞时断线,故潮谚曰:“九月九,风筝断线满天走”。对断线飞来的风筝,人们忌捡,怕捡到别人的“衰运”。

在福州,捡断线风筝到底晦不晦气,没有一个准确说法,但是福州人重阳登高放风筝,最忌讳的就是“风筝断线”,连提到这几个字都是不被允许的。“断线风筝”不吉利。意味着有不好的事会发生。过去人们嫁女儿,刚过门或还没进门,女婿就死了或毁婚,就叫“断线”,可见对风筝线断了这件事,人们很忌讳。

风筝的来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潍坊风筝;历史传承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0-0155-01

一、风筝的起源

首先第一种意见认为风筝最先出现于先秦时代,曹雪芹所写《南鹞北鸢考工志》中记载:“惟墨子作木鸢,三年而飞之说,或无疑焉。”关于木鸢的发明,据史料记载,有的认为是墨子所发明,但也有种不同的看法是:公输班不可能制作木鸢,而且是花三年的功夫,因为墨子认为木鸢还不如削三寸之木做个车辖可在重50石,认为木鸢的发明不算大巧。另一种说法是韩信发明了风筝。在清人的笔记中提过这样一件事:韩信曾经制造了一个牛皮大风筝,此时正是韩信围困项羽于垓下之际,并且在风筝上载着一个善于吹笛子的人飞到了楚军的上空,吹奏楚军的思乡之曲,其声悲切;楚军听到笛声后无心再战,皆涕泣哀伤,弃甲丢戈,尽皆散去。第三种说法是风筝发明在南北朝时期。据《南史・候景传》记载,在南朝梁太清三年,侯景包围了京都健康,攻破了外城,梁简文帝与文武百官被困于台城内与外面割断了音讯,简文帝放风筝求援军。第四种意见认为是五代的李邺发明了风筝,但是这一说法根据后人掌握的史料记载不足以使人信服。

二、潍坊风筝的史话与题材

据史料记载:“清明,童子放纸鸢”。此句是出自乾隆二十五年《潍县志》,还有乾隆十八年《即墨县志》记载:“清明,小儿女作纸鸢、秋千之戏。”由此看出,在当时的潍坊尤其是清明时节,风筝活动的普遍。而且一些地方的民歌也都有唱诵风筝,可见人们对其的喜爱。

潍坊风筝的题材上,多具有吉祥的意蕴,甚至有的直接将表达吉祥含义的文字引入风筝中,也就是“字风筝”,比较常用的文字有“吉祥如意”“万象更新”“天下太平”等。或者是采用象征吉祥的一些事物,例如在中国被视为吉祥神灵的龙,而炎黄子孙也被称为“龙的传人” ,所以龙的图案被广为采用。还有象征和平的鸽子、象征节操的莲花、与“余”同音的“鱼”等这些形象便是风筝最常用的图案。

三、潍坊风筝在近现代的发展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物质需求渐渐得到满足,社会的文化生活开始渐渐繁荣,潍坊风筝度过了战争的萧条,也迎来了新的春天。此时的其他好多的民间工艺受到了欢迎,风筝不但作为一种装饰,也是健身娱乐的体育运动。1966到1976年,放风筝被是被视为不良行径,导致风筝在这段时期处于低谷。在1976年之后,改革开放的大形势下,潍坊风筝恢复发展。1984年4月1日首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在潍坊市体育场开幕。国际风筝会以国际友好为主题,体现了各国人民对和平的美好心愿。1988年4月1日在第五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中确定潍坊市为“世界风筝都”。1989年第六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期间成立了“国际风筝联合会”,有16个国家和地区风筝组织参加,并决定把总部设在潍坊。

现代社会地区经济发展越来越繁荣,具有地区特色的民俗工艺是促进经济的很好的手段,保留原有文化特征的同时,重新注入了新的理念。潍坊风筝带动了潍坊的经济发展,比如风筝会的举办,使得潍坊风筝的初具规模到现在的产业化趋势,规模的扩大,也解决了大批潍坊劳动力的安置问题,潍坊杨家埠村更是把风筝作为了支柱产业。从某种意义上说,潍坊风筝作为一项文化产业与潍坊的经济互相推进,使传统风筝的经济价值得到了充分的释放。一些学者曾指出民族文化通过市场途径更容易进入国际视野。潍坊风筝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在当今社会也成为了资本化的运营,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改革与创新。

四、结语

风筝最早期的时候是产生于信仰,“木鸢”也不是我们所说的现代意义的风筝。古时候放风筝多是由于人们美好的愿望,祛灾免难。从近代的潍坊风筝来说,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风筝的大繁荣,然后到抗战时期对民族性艺术的摧残以至于没落,新中国成立后再次兴起却在中陷入困境,再到改革开放的兴盛至今。所以说即使是近代几十年间潍坊风筝就经历了多次兴衰,但却没有就此消失,仍能够流传至今,与其自身的民俗内涵是分不开的。民俗文化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加上现代新元素的注入,国际风筝会的举办,让潍坊风筝走出国门,为中国的民俗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舞台。

风筝的来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古筝;历史;变化

中图分类号:J63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9-0114-01

早在秦国时期,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加上西周文化的影响,与各诸候国日益频繁的交往,筝这种弦少音少的乐器,就逐渐被弦多音多、表现力丰富的瑟代替了。公元前237 年李斯曾说的“退弹筝、弃击瓮叩缶”就是这个意思。一百多年后,桓宽在《盐铁论》中也说,原来民间酒会,根据各地风习敲缶弹筝的局面,被“钟鼓五乐”、“鸣竽调瑟、郑舞越沤”所代替。一直到东汉未年,在甘肃天水和太原附近,才有人将筝进行了改革,增多了弦音,扩大了音域。

两千多年来,筝不仅流传到全国各地,形成诸如河南、山东、浙江、广东客家、潮汕等流派,而且一千多年前传播到朝鲜、日本等国家,影响极为深远。在筝的故乡陕西,或宫廷或民间延续不断,从最早的组成秦声,到明末的秦腔伴奏,从唐代音乐的广泛应用,到西安鼓乐中的存留,以及迷胡、榆林小曲等说唱音乐中的伴奏,都有可靠的记载和例证。但是与别的地区比较,在陕西仅榆林城内保存了古筝,这就是“秦筝的余绪”。筝在榆林虽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但榆林地处偏僻。文化比较落后,筝的技艺还停留在古法弹奏上,右手主要用大食两指,左手滑颤音很少。正是筝的最早奏法,“无要妙之音,变羽之转。”由于筝在陕西广大地区已使人陌生。筝的曲谱资料、代表人物也就无从流传。

建国以前,筝一直保持在13到16弦。建国以后,随着民族音乐的发展,古筝从演奏、教学、创作到乐器制造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表现在以下几点:古筝从一种民间流传的乐器,普遍走上音乐学院的课堂和音乐厅,成为一种规范性乐器。曹正、曹东扶、王省吾、任清志、赵玉斋、高自成、王巽之、苏文贤、罗九香等老一辈艺术家、教育家,他们用自己的一生心血潜心研究古筝,并将他们的绝技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后人,使大量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筝曲流传至今,这些原汁原味的地方风格筝曲成为中国古筝演奏的根基。

值得一提的是,已故教育家曹正教授在继承传统筝曲、挖掘、整理方面做出功不可没的业绩,他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提倡以筝会友,将古老的工尺谱翻译整理成简谱,使传统筝曲得到广泛传播普及。他将古筝民间化的口传心授教学模式,上升到理论研究,为中国古筝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今天古筝事业的发展与先辈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这个历史我们永远不可忘记。

古筝在形制上发生了重要的改变,从16弦筝发展为基本定型的21弦筝。琴弦由建国前的丝弦,到建国初期改变为钢弦,到60年代后期又进一步改进为尼龙钢丝弦,近30年基本定型,统一使用尼龙包钢缠弦。古筝的形制发生了变化,由原来齐头的造型,改变为S形山口,使琴弦高低音张力达到基本统一,上世纪70年代以后,S形山口的古筝在全国迅速得到推广使用。

古筝演奏与创作在建国后的半个世纪以来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古筝曲目从过去传统乐曲向多元化发展,向现代化观念转变,使古筝创作逐渐转入专业化。从建国初期,古筝的曲目局限在表现地方风格的传统筝曲,这些传统筝曲大都是由地方戏曲、说唱音乐的伴奏演变而来,有些是牌子曲,带有明显的伴奏痕迹,右手弹奏古朴、简洁,注重左手韵味,民间性强,音乐形象不够鲜明。50年代中期,筝曲创作开始了新的历程,以《庆丰收》、《幸福渠》、《闹元宵》为代表的老一辈筝家,以他们所熟悉的民间音调为创作基础,在突出古筝韵味的同时,开创了新的双手演奏技巧,如:《庆丰年》(赵玉斋曲)双手弹奏和弦,以及模拟锣鼓的音响。《幸福渠》(任清志曲)运用古筝码左侧刮奏,描绘波澜壮阔的气势效果。

风筝的来历范文第5篇

我家每年春天都要到野外放一次风筝。今年,春姑娘又迈着轻盈的步子,穿着白色的纱裙来到了人间。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和爸爸妈妈来到野外放风筝。

“来,找好风向,要逆风放,风筝才会更快的飞起来,看来,适当的让你在逆境中成长,也是有好处的。”听,就连放风筝时,爸爸也不忘教导我几句。找好风向后,我拉在前面,妈妈拿着风筝在后,试了两次,风筝就飞起来了。“呀,飞起来了,飞起来啦!”风筝刚稳定些,我一激动,在下面使劲拉。风筝就像一只受了伤的雏鹰,直直的跌落下来。我懊悔得捶胸顿足。“不要灰心,一次失败并不能代表什么,人生往往是遇到挫折后才能成功”。听了妈妈的话,我有了信心,再次放飞了风筝,看着风筝越飞越高,看着它与天空融为一体,我眯起了眼,自己仿佛成了正在展翅高飞的风筝。

我是一只风筝,向往蔚蓝的天空,不甘缩在角落,自由却不放纵;我是一只离不开线的风筝,因为我知道一旦离开了线,有的只是美丽的毁灭。

天高任我飞,地广凭我闯,我要做有线支撑的风筝,在父母的支持下,我自由飞翔,飞向梦想的天际,我相信,我的未来不是梦,因为有父母的支持,

相关期刊更多

党风与廉政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陕西日报社

国际纺织品流行趋势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天津市科委

贵州党风廉政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贵州省纪律检查委员会;贵州省监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