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当归的功效与副作用

当归的功效与副作用

当归的功效与副作用

当归的功效与副作用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肝癌;适形调强放疗;解毒固本汤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根据最新统计, 全世界每年新发肝癌患者约六十万, 居恶性肿瘤的第五位。本文所指为原发性肝癌, 其在我国属于高发病, 一般男性多于女性。中国是乙肝大国, 我国的肝癌多在乙肝肝硬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丙肝患者也在逐渐增加, 丙肝后期也会发展为肝癌。目前我国发患者数约占全球的半数以上, 占全球肝癌患者的55%, 已经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和生命的一大杀手, 其危险性不容小视。肝癌临床上以肝区疼痛, 食欲减退, 肝脏肿块为特征, 在中医多属于“症结”范畴。肝癌是多因素, 多阶段发展的癌症, 无论手术, 放疗或化疗都有一定局限性, 放疗或化疗副反应较大, 所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已占据重要位置。近年来, 适形调强放疗应用临床后, 使肝癌的外照射技术又取得了一定进展, 但仍存在射线副反应及肝损害, 对治疗效果产生一定影响。解毒固本汤能增加机体免疫力, 对抗放疗的毒副作用。开封市肿瘤医院自2008年11月至2012年12月, 应用适形调强放疗联合解毒固本汤治疗肝癌41例,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资料 82例中男64例, 女18例;年龄32~73岁, 中位年龄53岁;71例有病理诊断, 均为原发性肝癌。 kps评分在60分以上, 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全部病例随机分为两组, 即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

1. 2 治疗方法 联合治疗组中药用解毒固本汤 生黄芪30, 当归15, 红参15, 白花蛇舌草30, 半枝莲30, 鸡血藤30, 陈皮12, 半夏15, 竹茹12, 鸡内金30, 莪术15,厚朴15,白芍20。放疗第一天开始水煎温服, 1剂/d, 连服6周。适形调强放疗:靶区单次计量3~6 Gy,采用4~7个非共面射线束, 每周4次, 总剂量为DT40~60 Gy。对照组单纯适形调强放疗。适形调强放疗1个月后评价客观疗效。

1. 3 疗效评价及不良反应观察 所有患者治疗前检查腹部超声、CT或MRI、血常规和肝功能。采用生存率标准评价近期疗效。

2 结果

2. 1 近期疗效 以治疗后1年、2年、3年生存率评价疗效。

2. 2 毒副反应 恶心, 呕吐联合治疗组发生率12.3%, 对照组19.5%;右上腹痛联合治疗组发生率7.3%, 对照组12.2%;白细胞减少联合治疗组发生率7.3%, 对照组12.3%;放射性肝损伤联合治疗组发生率为0, 对照组为2.4%。

3 讨论

原发性肝癌在中医学中多属于“积症”范畴, 肝癌是由于感受湿热毒邪迁延留滞饮食内伤, 七情郁结所致肝脾失和, 气血痰毒瘀结脉络, 日久渐聚集成块停于胁腹而成。中医认为, 恶性肿瘤属于中医的“毒病”范畴, 为邪毒闭阻, 以致谷道不化, 水道不畅, 气道不畅, 三道失其同步, 邪毒久聚而成[1]。适形调强放疗使常规放疗得到更好发展, 较适形放疗有了更多优点, 但仍避免不了射线的毒副反应。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方面具有良好效果, 可以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 改善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 控制转移, 延长生存期[2]。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黄芪、当归等药物对身体的免疫系统有调节作用。黄芪促免疫的有效成分F3在体外XGVHR试验中显示对癌症患者淋巴细胞功能有完全性免疫恢复作用, 在体内动物模型试验中可显示出全部逆转因环磷酰胺而造成的免疫抑制现象, 提示黄芪成分在免疫治疗中可能是一个很有希望的生物反应调节剂。黄芪的另一种成分红芪多糖能显著提高小鼠巨噬细胞吞噬指数与E-花环形成率, 表明有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力与细胞免疫力的作用。红芪多糖对艾氏癌和肝癌瘤株具有一定的抑瘤作用。黄芪水提物能增强多抗甲素的抗肿瘤作用, 表现为黄芪多抗甲素胃词组小鼠脾T细胞对ConA的反应性增强, 瘤细胞活力下降, S180荷瘤生存期延长, 死亡百分率下降。当归及其萃取物阿魏酸钠和当归多醣对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有明显的刺激作用, 对免疫功能低下的机体也有免疫调解和恢复作用。当归对健康人的淋巴细胞转化也有促进作用, 对慢性肝损害有一定减轻纤维化和促进肝细胞功能恢复作用。红参在克服放、化疗不良反应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其不但可以改善临床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 增加患者对放、化疗的耐受性, 而且可有效而经济地预防这一事件的发生。红参对骨髓造血功能具有明显的保护和促进作用。有效预防放、化疗导致的骨髓损伤。半夏可抑制呕吐中枢而止呕, 各种炮制品对实验动物均有明显的止咳作用。半夏的稀醇和水浸液或其多糖组分、生物碱具有较广泛的抗肿瘤作用。莪术油能改变和增强瘤细胞的免疫原性, 从而诱发和促进抗体对肿瘤的免疫排斥反应。白芍可使处于低下状态的细胞免疫功能恢复正常,并有护肝作用。在适形调强放疗的同时, 服用解毒固本汤, 本汤以扶正抑瘤为原则, 一方面增强患者的免疫力, 提高抗病力。一方面抑制肿瘤的发展,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延长生命。本组应用适形调强放疗联合解毒固本汤治疗肝癌1年以上生存率, 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 说明解毒固本汤用于肝癌对增强患者的免疫力, 纠正免疫调节机能紊乱状态有积极作用。天然药物有毒副作用小、种类丰富、可再生利用、成本低等优点。作者认为适形调强放疗联合解毒固本汤治疗肝癌, 采用了中西医结合方法, 标本兼治, 既能发挥祖国医学在治疗上的优势, 又结合了现代医学, 并且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值得推广应用 。

参考文献

当归的功效与副作用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科词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2-0070-01

中国现当代语言学家借用西方语法学的研究成果来解剖汉语,研究汉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就如数形探索中的坐标,化学变化中元素周期律,生物学研究中的细胞分析法、基因探究法一样,是我们学习汉语,研究汉语,解读汉语的一个突破口,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

1.汉语词类系统概况

《提要》将汉语中的词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实词和虚词: 实词分为六类,即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意义比较实在,而且可以充当主要的句法成分,例如主语、谓语、宾语、中心语等。 虚词分为六类,即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虚词的共同特点是没有实在意义,不能充当句子成分,只能帮助实词造句。除了副词可以充当状语和个别副词可以充当补语外,其它的虚词都不能充当句法成分,主要表示结构关系。连词的作用是连接,介词、助词和叹词的作用是附着。拟声词的作用是表示声音。以《提要》为准我们可将现代汉语实词和虚词的分类情况汇成如下表格(并以苏教版语文教科书中的一些词句为例):

2.词类教学的建议与策略

词类教学,要求教师有很高的语法知识素养。所以,中学语文词类教学的关键,是教师要具备良好的语法素养。为此,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语言文字基本功,全面了解课本所采用的教学语法体系,关心并积极参与语法方面的学术讨论,在实践中不断改善自身的语法教学能力、提高自身的语法教学水平。这样,在实际的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才有可能更加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我们划分词类的标准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但不能只是机械地运用语法功能这个标准,意义标准和形态标准也可以是参考项。例如"课本、台灯、太阳"都是名词,"唱、打、读"都是动词,"聪明、高兴、红火"都是形容词,这些词都是根据意义就可以直接辨认其所属类别的,没有必要对每个词都用语法功能去检验一下。对于中学生来说,加强他们的感性理解能力比灌输理论知识更为重要。所以,在实际的词类教学过程中,可以灵活选取教学办法,帮助学生又正确、又快捷地理解词的含义和用法。在适当的时候,再对词类的语法功能进行系统的总结、概括,逐步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活动建议,如要求学生将平时学习、阅读过程中遇到的词、词类知识写进语法笔记本或者组织词类知识竞赛等,帮助学生扩充词汇量、增加词类知识。

3.重视文言文中的词类分析教学

和现代汉语相比,古代汉语具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古代汉语多单音节词,现代汉语多双音节词。有时古汉语是两单音节词连用,而现代汉语中这两个连用的单音节词,恰好变成了一个双音节词。初学文言的学生往往用现代汉语的词义去解释,结果就歪曲了原意。如"鼎足之形成矣"《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句中的"形成",本为两单音节词连用,"形,形势;成,形成、产生"。这两个连用的单音节词发展到现在恰好成为了一个双音节词,其义为"通过发展变化而成为具有某种特点的事物,或出现某种情形或局面"。又如"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地方"为两单音节词,地:土地;方:方圆。现代汉语中"地方"为一双音节词,意为,某一区域,空间的一部分、部位。再如"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中"因为"本为两单音节词,因,于是;为、写、创作。现代汉语中"因为"合用恰好变为一双音节词,是表原因的一连词。可见利用词类分析法,我们能更深入、更准确地解读古汉语。二是现代汉语词类活用少,古代汉语词类活用多。我们只有运用词类分析法,才能更透彻,更精细地理解古汉语的词义。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中,"事"本指"事情、事件",为一名词;在该句中,"之"这一代词充当其宾语,"事"就由一名词变为了动词,解释为"侍奉、侍候"。兄,本义为"兄长"为名词;但它放在谓语"事"的前面起修饰限制作用,作状语,其解释就变为"以对待兄长的礼仪"。又如"惧有伏焉"(《曹刿论战》)中"伏"字,本义为"埋伏",是一动词。但在该句中"伏"用在"有"这一谓语动词后面,充当宾语,其词性就发生变化,为一名词,应解释为"伏兵"了。再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忘讽齐王纳谏》)中的"美",本义为"美丽好看,与丑相对",是一形容词,不能带宾语。但在该句中"我"充当"美"的宾语,"美"就由形容词演变为动词。联系上下文,"美"就只能解释为"以――美",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可见利用词类分析法,我们才能把文言中的词类活用解释得更精细、更准确。三是与现代汉语相比,古代汉语有独特的兼词现象。兼词是指古汉语里用一个字兼有两个字的读音或意义的词,如"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愚公移山》)中的"诸"就是"之"和"于"("于"古音wū)的合音,"之"是代词,指搬运的土石;"于"是介词,释为"在、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中"焉"用在动词后,相当于"于之","于"是介词,解释"从","之"是代词,指代积土而成的山。其它如"子曰:'盍不各言尔志?'"(《论语・公冶长》),"盍"为"何不"二词的合音,义为"为什么不"。成语"居心叵测"中"叵"相当于"不可",义为"不可以"。要读懂文言文,首先就要我们准确地解释翻译好文言语句,为此我们就要充分地利用词类分析法,以此来帮助我们解读古代汉语。

像生物学的研究要从研究细胞、基因入手一样,研究汉语也应从词类分析入手来解析相应的语法现象。在高中阶段的词类教学中我们应引入探究式学习方式,因为词类的划分,标准不一,归类不一,不同的语言学家有不同的看法。如实词的划分,黄伯荣和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就把副词、叹词归为实词,并把表语气的词作为一个独立的词类单列出来,称为语气词。而刘燕、邱学东等人主编的《高中语文教材知识资料包》则将副词、叹词归入虚词,把表语气的词归入助词,称为语气助词。,高中。此外,按一般语法学观点,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对词类的划分也不一致。如代词,现代汉语法学家将其归入实词,而古代汉语语法学家将其归入虚词。副词,古代汉语语法专家一致把它归入虚词;而现代汉语语法学家对其归类就有争议,有的把它归入实词,有的把它归入虚词,争论不休。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尽可能地去收集尽可能多的资料,进行比较斟酌,这样就更能加深学生对词的语法功能的认识。其次我们应重视"讲、练、评"三者的结合。

参考文献:

[1]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 刘燕、邱学东等《高中语文教材知识资料包》北京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当归的功效与副作用范文第3篇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577-01

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柴胡、白芍、当归、白术、茯苓、煨姜、炙甘草、薄荷8味中药组成,经方原剂型为散剂,现还有丸剂、口服液、汤剂,因汤剂能随症加减化裁,仍被普遍应用,功能疏肝解郁、健脾和营,用于肝郁血虚而致两胁作痛,寒热往来,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月经不调,作胀,脉弦而虚者。近年来该方临床应用治疗范围不断扩大,疗效确切。

1 月经后期

王某女42岁,2004年5月21日以月经后错10月天为主诉来诊,症见:心烦急躁,胀痛夜眠差,纳差,大便微溏。舌红苔薄白,脉玄细。细问之平素情致不畅。症属肝郁化火,伤及肾水。方以逍遥散为主加减:柴胡10当归15白芍20茯苓15白术10薄荷3(后下)元胡10川楝子6麦芽15山萸肉10甘草6生姜3片大枣3枚为引,五副。水煎服日一副。5月27日来诊,症见月经以至,纳增,夜眠改善明显,胁痛愈,舌质偏红苔薄白,脉玄,拟上方去元胡,川楝子,加旱莲草30女贞子15克继服7剂。

按:情致不畅,导致肝郁,肝郁伤血,下及肾水。

2 腰 痛

患者李某男50岁,2005年6月12日初诊。自诉腰痛反复发作一年余,症见腰痛,伴膝关节酸软,不耐劳累,休息后可减,无腿痛,雨天气变化无关。纳可,夜眠一般,大便为溏,小便通畅。通过补肝肾祛风湿的方法治疗效不佳。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玄略滑,症属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湿邪内阻。方以逍遥散为主加减。柴胡10白芍30当归15薄荷3(后下)白术30茯苓30木瓜30萆解30甘草6五副。6月18日又来诊诉大效,腰腿疼痛明显减轻,拟上方加麦芽15克,加减共服用30余剂上证痊愈。

按:肝之经脉连及腰胁,经云:肝主筋。肝藏血,人体的筋脉需要肝血的濡养,如果肝血不足筋脉失养同样会导致腰痛。所以方以养血疏肝的逍遥散为主方,方中用大量的白勺,木瓜以增加养血柔肝养筋的作用,大量的白术以利腰间之气,止腰痛。加大量的萆解,茯苓以利肌肉间的湿邪,方中诸药合用切中病机,奇效如神。

3 乳 癖

王某女30岁,2006年3月6日初诊。以双乳胀痛,内有结块为主诉来诊。症见,胀痛,以经前为重,经后可缓解,但平素以情志不舒时诱发或加重,纳差,眠可,便溏,月经可,带下偏多,色白,无异味,舌质淡,苔薄白,脉玄细,微弱。B超双乳多发囊性病变。症属肝郁气滞,阳气不足,痰湿内结,方以逍遥散合消丸为主方加减,处方:柴胡10当归15茯苓15白术15薄荷3(后下)白芍15玄参10浙贝10生牡蛎30(包煎)郁金15制香附20鹿角霜30白蔹15车前草30甘草6生姜3片,大枣3枚为引,五副水煎服日一副。6月14日复诊,服药后胀痛减轻,带下明显减少。拟上方去白蔹,郁金。加减共服用30余剂,症状消失,复查B超,双乳结构恢复正常。

按:祖国医学认为乳腺增生属中医“乳癖”范畴,病因主要是脏腑失调,其中脾虚失运、肾气不足、冲任失调为病之本,肝郁气滞、痰郁交阻于乳络为病之标。其发生与肝、脾、肾三经有关,故以疏肝理气、健脾祛湿、软坚散结、活血化癖、调补冲任等为大法。方中舒肝理气,软坚散结,用白芍甘草以缓急止痛,大量的鹿角霜以温阳散结,大量的制香附以增强疏肝理气之功,以消淤滞。故方中诸药合用,效如桴鼓。

4 幻 听

刘某男42岁,2007年4月8日初诊。以失眠头晕耳鸣幻听为主诉就诊。症见,面色无华,舌暗红,苔薄白,脉眩数。属肝郁克脾,化火生热所致。方以逍遥散加减,处方:柴胡12当归12白芍12白术15丹皮9栀子9薄荷(后下)6生姜6茯神15炒枣仁12合欢皮12,诸药水煎服,300毫升早晚各一次,每日一剂。共服7剂后幻听减少,睡眠好转。此后,方中加用琥珀1.5紫贝齿12,患者连服15剂后幻听消失。《素闻》云“肝病者……”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肝性刚烈,主疏泄喜条达,肝与耳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若因情致不遂,肝气郁结,肝失疏泄,气机不利,郁久化火,郁火循经上扰,清窍被蒙,则并发耳鸣。《灵柩。口问篇》指出“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则宗脉虚,虚则下溜脉有所竭者故耳鸣”。脾气虚弱,气血生化之源匾乏,或气虚下陷,清阳不升,不能濡养耳窍,则病发耳鸣。又《灵柩。海论篇》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肾精生髓,脑为髓海,肾主骨,开窍于耳,若禀赋不足,虚损,生髓不足,继之髓海空虚,耳失充润,则病发耳鸣。发中一柴胡,白芍,丹皮,琥珀,紫贝齿疏肝理气、化瘀,以生姜、白术,健脾和胃,栀子清泻三焦火热,佐以茯神、当归,养血安神。诸药合用,恰中病机,疗效神速。

参考文献

[1] 杨欣.手机幻听心理过敏症[J].青年科学杂志,2010,(08):852-54.

当归的功效与副作用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多义词 义项 设立

义位和义项分属于不同的学科门类,二者所对应的语言单位、范围、考察对象都有一定差异,(尹洁 2013)这就决定了义项的设立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义位的确立。但是,义项的设立要以义位为依据,义位的客观性决定了义项的客观性,这些又都是不争的事实。为此,需要对设立义项制订相应的标准。该标准包括两方面:一是义位的确立标准,体现词义的应然状态;二是义项的设立标准,体现词义的人为处理。关于义项的设立实质上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义位的收录和义项的分合,即在考虑辞书所需的前提下,以何种方式和标准呈现义位。

一、义项设立的前提

义位是客观存在的,在一段时期内每个词大致有多少个义位应该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数值。对古汉语来说,除了尚未从语料中归纳出来的义位,对于已知义位应该是能够测查和量化的。然而,就我们所见辞书来看,同一个词却有数量不等的义项出现。这常会让读者以为并不存在某个意义,或者认为是辞书的性质决定义项的多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面对众多的义位,辞书编纂者在收录义位时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呢?

1.辞书的定位

义位的存在具有客观性,但是义位的收录却具有主观性。它首先受制于编纂者对辞书的定位。只有在充分考虑辞书的规模、功用和性质的前提下,才能有意识地对一个词已有的、完整的义位进行选编。

(1)辞书的规模和功能对义位收录的影响

“大型语文词(字)典,以语文专业工作者为主要服务对象,应以义位为义项,尽可能对词语的义位、义系作客观的反映;

中小型语文词(字)典,主要供各级学校和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人使用,应力求简明扼要,以简驭繁,舍弃部分使用频率较低的义位(即生僻义),合并相邻、相近的义位,因而这类词典的义项有时与义位相当,有时则大于义位。”(苏宝荣 2000:228)

可见,对于大型辞书,义项收录务必求全。只要是该词的义位应收尽收,这样才算完全发挥了辞书的贮存功能,此时,义位基本等同于义项。对于中小型辞书则要有所甄选,根据编纂目的和服务对象决定义位的收录。

(2)辞书的性质对义位收录的影响

从辞书的解释对象来分类,可以将辞书分为百科辞书和语文辞书。“词典学家一般从两方面说明语文词典的性质:一是收词,‘收录语文词条的词典称为语文词典’。若兼收百科词条,也只以常用的、已进入普通语言的为限;二是释义,对条目只作‘语词性解释’。”(黄建华 2001:43)但是,越是大型的语文辞书,收录的百科词汇就越多,黄建华以“指物符号”与“所指之物”来区别语词词条和百科词条,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能将二者截然分开。如:

水 ①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氢氧化合物,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液体。在一定条件下,也以固态或气态存在。水是生物机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汉大》)

水 ①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分子式为H2O。

《汉语大字典》(以下简称《大字典》)

水 ①水。

《辞源》

水1 ①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千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以下简称《现汉》)

从这四部辞书的性质来看,《汉大》是目前规模最大的汉语语文辞书,广泛收列古今汉语中的词语、熟语、成语、典故和较常见的百科词,集古今汉语词汇之大成,全面反映语词的历史源流演变。《大字典》是当今世界上规模较大、收集汉字单字较多、释义较全的一部以解释汉字的形、音、义为目的的大型汉语语文工具书。《辞源》是我国第一部较大规模的语文辞书,以语词为主,兼收百科;以常见为主,强调适用;结合书证,重在溯源。《现汉》是中国首部权威的现代汉语规范型词典,属于中型语文词典。性质上,四部词(字)典都是语文辞书,但从对“水”的释义来看,《汉大》《大字典》《现汉》都有百科释义的踪影,《辞源》的释义从表面来看似乎没有解释,实际上《辞源》的编纂目的是为读者阅读古书服务,故用现代汉语释义以沟通古今。

且不谈辞书规模、性质对收词的制约,单就义位的选取来看,语文辞书本应只收录语词义位,但有些语词义位又只能从专业角度解释,如“水”,因此这些需从专科角度解释的语词义位也必须收录。

另外,辞书有共时和历时之分。《汉大》《大字典》属于历时性辞书,源流并重,在义项收录上以量取胜;《辞源》却是重源而不重流,多选取较早产生、在古汉语中较为常用的义位,所取义位和书证的时间下限截至1848年;《现汉》属于共时性词典,只收录当代语言生活中的语词和意义。可见,辞书的不同收词范围也决定了义项的多少。

综合辞书的规模、功能和性质,设立语文辞书的义项应当贯彻如下原则:

a.大型辞书:尽量全数列举字词的所有义位,充分展示词义发展的源流变化,包括本义、引申义;基点义、后续义;源出义、次生义;基本义、一般义[1];以及假借义和部分语境义。

b.中型辞书:以保证词典的效用为根本,除常用义以外,语义系统中几个重要义位必须收录,包括:基本义、基点义,以及引申义列中各层级上的关键义位和能产义位。

c.小型辞书:从使用频率出发,以常见、常用为主导,除基本义外,一般还需收录引申义列中的部分能产义位。

2.解释的必要性

以辞书的规模、性质为前提,在此之下考虑哪些义位必收,哪些义位可收。这还需从解释的必要性方面进行甄选。

(1)词义的流通范围

对于大型语文辞书,所收义位越全越好。无论是中等文化水平的读者还是专家学者可能遇到的字词方面的阅读或理解障碍,都应当在查阅大型辞书后得以消除。另外,大型辞书的功能不仅是沟通读者与文本,更是为了贮存,因此,各义位应悉数收录。但对于中小型辞书,限于篇幅和使用对象,有些生僻义因使用频率较低,则不必收录。如部分尚未进入共同语领域的专科义位、只在小范围内通行的地域方言义位和社会方言义位等,中小型辞书无需收录。如:

1 sǎ ①小儿履。②飘忽貌。③举。

2 tā ④只把脚尖伸鞋内,拖着走。

《辞源》

sǎ ①古代小儿穿的鞋子(略)。②把鞋后帮踩在脚跟下;穿(拖鞋)。③飘忽貌;轻举貌。④乐曲中的一个乐段。⑤指低下的物品。亦指事之不振者。……

《汉大》

sǎ ①古代小儿穿的鞋子(略)。②穿鞋时不提起后跟,拖着行走;穿(拖鞋)。③低下的物品。④乐曲中的一个乐段。⑤飘忽;轻举。

《大字典》

sǎ〈方〉 动 把鞋后帮踩在脚后跟下;穿(拖鞋)。

《现汉》

《说文・革部》:“,小儿履也。”桂馥义证:“小儿履也者,履之无后跟者也。”“”作为“小孩的鞋”,本是一个古义,并不常用,除《现汉》外皆将其作为本义置于首项。“飘忽”“乐段”“低下的物品”义在语言中并不常用,只有《汉大》《大字典》全数收录。而“把鞋后跟踩在脚后跟下”“穿(拖鞋)”作为较常见的方言义,除《辞源》外的几部辞书均收录。

可见,辞书编纂者会综合辞书的性质、词义的通行度考虑义位解释的必要性,由此择取义位,选编义项。

(2)辞书全书的统筹性和周遍性

在设立单音多义词义项时,还应顾及义项对下文复音词条的覆盖面。通常情况下,单音词的义位要能够解释下文的复音词,有时也可借助复音词的释义对上文单音词的意义做必要的补充。如:

博 ③通达,多闻。

《辞源》

《辞源》对“博”列出了“通达、多闻”义,以此可以解释下文的多个复音词条。如:

博文 ①通晓古代遗文。

博古 ①博通古事。

博物 博识多知。

博士 ①六国时有博士,……明清有国子博士,太常博士,而以五经博士为孔孟及儒家诸族的世袭官。

“博士”本指“博古通今的人”,后引申为“古代学官名”。《辞源》未对其本义设项,大概认为该义是词组义而非词义,或此义易懂,不具有解释性。但“古代学官”义源于本义,故对“博”设立的“通达、多闻”义,有助于“博士”的理解。

除了要求单音词的义项能覆盖复音词条以外,还需照顾到释语可备检索。现在编纂辞书时要求用元语言释义,若释语较为生僻,则需在同一部辞书中找到对应的解释,这就得为其设立义项。否则,以难解释难解,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读者的理解障碍。如:

谏官 掌谏诤的官。

《辞源》

释语中出现“谏诤”,若读者不晓“谏诤”义,则“谏官”义不明。查“诤”,“①直言规劝,止人之失”。于是“谏官”一词得解。可见,词典在设置义项时要通篇考虑,使所收义项能够覆盖词典的释语。

3.词义的关联性

对于多义词,除了要考虑编纂上的客观因素,还要重视词义的关联性。一般来说,大中型词典在排列义项时如果按照历史或逻辑顺序加以排列,则要考虑引申顺序下词义的关联。即在同一引申义列中,最好将处于词义衍化关键点上的义位收录,便于读者串联前后的引申关系,而不至于觉得词义出现得突兀。这就要求编纂者有较高的专业素质,需要他们在全面掌握词的所有义位的同时,了解各义位之间的关系,明确每一个义位在引申义列中的位置,才能有所甄选。如:

宇 ①屋檐。②屋宇。③四境,界限。④空间。⑤风度,器宇。⑥覆蔽,庇护。

《辞源》

《辞源》给“宇”设立了6个义项。我们整理“宇”的引申义列如下[2]:

宇 屋檐 房屋覆庇物体的边缘疆土上下四方天地之间大器宇

以上8个义位,《辞源》收录了其中较常见的6个,没有收“物体的边缘”和“大”。从引申义列来看,“宇”的本义(或“基点义”)为“屋檐”,由此产生两条引申脉络,一条以“房屋”为源出义,一条以“物体的边缘”为源出义,在后一条引申脉络上,“物体的边缘”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引申出后面的次生义。我们认为,应将其收录,才能使得《辞源》“宇”的义项结构完整、清晰。

二、义项设立的形式

从单个词来看,在一段时间内,义位的现实存在情况和数目多少是客观、稳定的,但是这些义位进入辞书表现为义项的形式却纷繁各异。符淮青(2006:147―148)将义项的表现形式分为三类:

1.一个义项是一个意义。

(1)单义词的义项。如:

碳 非金属元素,符号C,无定形碳有焦炭、木炭等,晶体碳有金刚石、石墨等。……

《新华字典》(以下简称《新华》)

(2)经过细致分析确定的多义词的义项。如:

浅 ①从表面到底或从外面到里面距离小,跟“深”相对。②不久,时间短。③程度不深。④颜色淡。

《新华》

2.一个义项是几个相近意义的排列。如:

繁 ③许多,不少。

《新华》

3.一个义项是某几个方面意义的概括,其下细分为不同的意义。如“打”:

打 ②表示各种动作,代替许多有具体意义的动词:1.除去;2.毁坏,损伤,破碎;3.取,收,捕捉;4.购买;5.举;6.揭开,破开;7.建造,修筑;8.制作,编织;9.捆扎;10.涂抹;11.玩耍,做某种文体活动;12.通,发;13.计算;14.立,定;15.从事或担任某些工作;16.表示身体上的某些动作。

《新华》

这三种类型的义项所包含的意义内容是不一样的。他分别称之为“义项(狭义的义项)”“义项组”和“义项目”。

应该说,只有第一种义项才可能基本和义位对应。义项组是将两个或以上的义位平列所形成的释义组织,集合的义位在语义属性或使用属性上相近,或在引申义列中处于相邻位置,可称为“义项变体”[3]。根据各义位在语言中出现的频率,高频者可称为“中心变体”,其余称为“非中心变体”,中心变体就是这个义项的中心意义。

义项目是通过提取多个义位的共同特征,归纳为一个概括性极强的释义,后面再以释义分述、用法分解、语例分证等方式对释义做出更具针对性的训解。如:

打 ②表示各种动作。(略)

《新华》

宓 同“密”。1.安定;安宁;平静。2.寂静;静默。3.止。4.秘密;不公开。

《大字典》

即 连词。1.表示相承,相当于“则”、“乃”。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假使”。3.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即使”、“尽管”。4.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但是”、“只是”。

《大字典》

编排义项目的好处是,对于中小型辞书,可以将部分实义位[4]概括合并,以例证代释义,节省篇幅;在大型辞书中,对于强调功能的义位,如某些实义位、副义位和虚义位,可据用法、词性统辖义位,形成义项目,之下再设小项,分释具体意义或功能,以便读者查检。

义项在辞书中可以狭义义项、义项目和义项组的形式呈现,它们是建立在对客观词义的准确把握基础上的技术操作。由于规模不同,体例各异,不同辞书可选择适合的编排方式。在编排多义词的义项时,大型辞书为了全面展示该词的所有词义,应以义位为基础,不加归并,将词义的本来面貌呈现出来。《汉大》对义项的编排就基本遵此原则。如《汉大》“打”列出40个义项,大多能各自对应于一个义位。对比上文所引《新华》“打”条的义项②却囊括了《汉大》十来个义项。

在义项的组织编排上,辞书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充分反映了辞书编纂的灵活性,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辞书的性质和特点。尽管编纂者可以对义项的编排进行主观性的处理,但主观却不代表随意,需要在一定的准则指导下进行,才能使得辞书的编纂有据可循,而非随意堆砌。

三、义项分合的标准

义项分合标准实为义位归并标准。若从严,最精密的义项对应于义位;若从宽,几个义位可归并为一个义项。除大型辞书外,一般很少有辞书将一个词的所有义位全部呈现。编纂者会根据编纂的目的、要求选编义位,并尽可能地将意义相近、相关或用法相同、相似的义位归并为一个义项,使得每一个义项的覆盖面广,解释力强。这就涉及如何归并义位、设立义项的问题。然而,如何确定义位的相近、相关、相同、相似,有没有一个较为客观、确切的参照标准呢?我们根据义位性质,以义位分析的语义属性、使用属性为基础,制订义项分合的标准。

1.实义位的归并

语义属性是实义位的主要属性,研究实义位的归并也应由此入手。

(1)中心义素不同,一定不能合并。

“宇”有“疆土”和“上下四方、天地之间”两个义位,但是中心义素不同,不能归并。具体见表1和表2:

(2)中心义素相同,类义素不同,一般不能合并;若两个义位的语义属性有直接关系的可视情况灵活处理。如:

彻 ①通,穿,透。

《辞源》

彻 ④通,贯通。⑤引申为透;渗透。明;显明。

《汉大》

彻 ③通;穿。⑤清澈;透明。

《大字典》

“彻”的三个义位“穿透”“通透”“显明”源于《说文・攴部》“彻,通也。”“通”可作为述谓类义位,表示“贯通、穿透”,也可作为修限类义位,表示“通透、显明”,“穿透”与“透明”的引申关系明显。于是,“彻”的三个义位在《辞源》和《大字典》中有不同程度的归并。它们的类义素不同,但中心义素基本相同或者相通,可归并形成义项组。

(3)中心义素相同,类义素相同,语义关涉义素不同,视情况而定。主要区别性关涉义素不同,一般不能归并。如:

守1 ①守卫;防守;把守。

守2 ①戍守疆域土地。……《左传・庄公二十一年》:“五月郑厉公卒。王巡虢守。”杜预注:“巡守于虢国也。”

《汉大》

守1 ⑥保护;防卫。

守2 ①诸侯为天子守土。《字汇・宀部》:“守,诸侯为天子守土亦曰守。”

《大字典》

《汉大》和《大字典》将“守卫”和“戍守疆土”分开,除了因为读音不同(守1:书九切;守2 :舒救切),也可以从语义上寻其根由。具体情况见表3和表4:

比较两个义位的语义属性,中心义素和类义素一致,关涉义素中的主要区别性义素:主体、客体出现较大差异,故分属不同义位,也不宜归并为一个义项。两个义位属于泛指与特指的关系。

再如动作的“使动”“意动”,它们在语义属性框架中属“动态”参数的内容,不同辞书的处理不同。

“屏”可表示主动地隐藏,作为不及物动词义为“退避、隐退”。如:

(1)《礼记・曲礼上》:“侍坐于君子,若有告者曰:‘少间,愿有复也。’则左右屏而待。”郑玄注:“屏,犹退也,隐也。”

也表使动,有“令人退避,使回避”义。如:

(2)《战国策・秦策》:“秦王屏左右,宫中虚无人,秦王跪而请。”

辞书归纳如下:

屏2 ③退避;隐退。④使退避。

《汉大》

屏2 ①退避。

《大字典》

屏2 ⑦退避。

《辞源》

这三部辞书只有《汉大》为“使动”义单独列项。从语义属性看,二者只有“动态”一项不同,一为“主动”,一为“使动”;从使用属性看,在语法搭配上,表“主动”的义位不带宾语,“使动”的带宾语,其余属性皆同。辞书没有列出使动用法,大概将“使动”等同于词类活用。那么,辞书该不该为“使动”单独立项,对于这类用法该怎样处理?

“使动”“意动”是古汉语殊且常见的用法,人们大都习惯认作词类活用。李运富(2008:483)认为,将“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与“词类活用”混同是不妥的,原因在于“词类活用是根据同一标准划分的同一级别的不同类词的变用问题,它着眼于词的语法特点;而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是同一类词(动词)的特殊用法问题,它着眼于语句的意义即主动宾间的逻辑关系”。我们同意李运富的看法。辞书收录的是语言中较为稳定的意义和用法,临时的活用、换用或修辞用法自不必收录,但“使动”“意动”是汉语动词殊且稳定的用法,它们不仅直接影响该动词的语法功能和句法结构,而且还凝固为某些搭配,成为固定意义。因此,对于“使动”“意动”,在编纂辞书时应充分体现其特殊性及其在语言中的稳定性。虽不必单列义项,但可处理为义项变体,归于义项组;在不同义项变体下,宜给出对应的书证,以便让读者了解其各种用法。

这里还需要附带说明一类模棱两可的“动态”属性,它们既可看作“主动”“自动”,也可看作“使动”或“意动”。我们认为,虽然某些意义可从“使动”或“意动”的角度理解,但只要能直接理解为“主动”“自动”,则不需绕行。尤其当语言中已有表示“主动”“自动”的词的时候,就应将“使动”或“意动”归并到“主动”“自动”的义项中。如:

平1 ①平坦。②谓使之平。……整治;治理;填平。

《汉大》

《汉大》为“平”的“使动”参数单列义项,实际上,“平”的“使动”属性可有两解:“整治、平治”和“平定、平息”。义项②所表达的是“整治、平治”义,宜归于义项中。

2.副义位的归并

副义位是一个分类复杂、内质不均的义位,有的部分(包括:状态类、方式类、程度类、范围类、时间类、频率类、指代类、语情类)具有明显的语义属性,偏向于实义位,有的部分只表现出使用属性,具有虚义位的特质。然而,在确定副义位的归并时,却不能简单地一分为二,即具有语义属性的副义位,按照实义位的归并原则,由中心义素、关涉义素一一对比后,决定归并与否;具有使用属性的副义位,由语法性质和功能决定。对比几部辞书对“绝”和“已”两个副义位的处理。

绝 副词。极;最。副词。全然;绝对。

《汉大》

绝 副词。表示程度,相当于“最”、“极”。绝对;全然。

《大字典》

绝 副词。1.用于形容词前,表示事物的状态或性质到了极点。可译为“十分”、“最”,或仍作“绝”。2.用于动词前,表示程度之甚。可译为“非常”、“十分”、“极”,或根据上下文义灵活译出。3.常用于否定动词前,表示对所述事实的强调。可译为“根本”、“绝对”等。4.用于动词或形容词之后,表示事态的结果或程度之甚。可译为“断”、“极”等,或仍作“绝”。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

已 ⑦太;过分。⑧已经。⑨已往,从前。随后,旋即。又。……必,一定。

《汉大》

已 ⑥一定,必然。⑧最终;终归。⑨从前;已往。副词。1.表示动作、变化达到的程度。相当于“已经”。2.表示时间靠后的。相当于“已而”、“随后”。3.表示程度。相当于“太”、“甚”。4.表示行为的频率。相当于“又”。

《大字典》

已 ②副词。1.用于动词、形容词、时间名词、方位名词、数量短语前,表示情况已经如此、动作已经进行,或已经达到某个时点、某个时量等。可仍译作“已”。2.用于复句的后一分句,表示前一分句叙述的情况发生不久,便出现后一分句叙述的情况。可译为“不久”、“随后”等。“已”后有时用“而”作“已而”。3.用于形容词前,表示程度之甚。可译为“太”、“过”等。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

以上例子中,“绝”属于意义较为实在的副义位,“已”的用法中较实、较虚的义位皆有,但它们在不同辞书中却未表现出一致性。

从义位归并的角度来看,《汉大》给每一个能够对译或具有功能的义位设立义项,不加归并。《大字典》的处理较为凌乱,时而以语义为标准,不加归并全数列出;时而以功能为标准,将属性和功能相近的义位进行归并。《古代汉语虚词词典》的处理较为一致:以功能和结构特征为标准,将具有近似属性的义位在“词性”统辖下以义项目呈现。从释义的角度看,《汉大》和《大字典》没有统一原则,时而注明词性,时而不注,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

我们认为,尽管副义位的分类复杂,但仍可制订操作标准。方案有二:

(1)全数列出,不加归并

无论是具有语义属性的义位,或是仅具有使用属性的义位,都代表副义位的一种意义或用法,无需区别和归并,全部展示。

(2)部分并列,部分归并

这种情况又可以下分:

a.具有语义属性特征的,按照语义属性特征将具有共同中心义素的义位归并;仅具有使用属性特征的,按功能归并。如:

已 ①副词,表时间。1.最终;终归。2.从前;已往。3.已经。4.已而;随后。②副词,表程度。太;过分。③副词,表频率。又。④副词,表语气。一定;必定。

b.表状态的副义位,因意义最实在,故全数并列;其余则不论类别,均按照各自的语义属性或使用属性归并为义项目。即:

【X】①副词,表状态。……。②副词,表状态。……。③副词,表程度。1.……2.……。④副词,用于……。

这两种义项归并的方案都可行,目的在于既体现副义位的语义属性,又便于读者根据功能理解和查检。同时,我们建议,除表状态的副义位可能与修限类义位有交叉混用以外,其他副义位的类义素和中心义素基本能够准确显示副义位的类别,因此在编纂时最好一律标注词性。

3.特殊情况

尽管我们为实义位和副义位的归并制订了相应的标准,但还需注意一项特殊原则――相关相同原则。也就是说,当两个义位在语义上具有直接引申关系或使用属性上具有相同的语法性质,可根据需要灵活处理。

(1)直接引申关系

有些义位虽然语义属性和使用属性均不符合归并的标准,但因具有直接引申关系,可置于同一义项组之下,成为不同的义项变体。

“定”有“约定、预定”义,表示双方或多方就某事在事前商议后确定。

a.《Y梁传・宣公七年》:“春,卫侯使孙良夫来盟。来盟,前定也。”

“约定”可用在很多方面,专指订婚则产生“聘订、订婚”义。该义产生的时间约在中古。

b.唐唐彦谦《汉代》:“王氏怜诸谢,周郎定小乔。”

从动词“订婚”引申为名词“订婚的聘礼”。

c.《红楼梦》:“我哥哥已经相准了,只等来家才放定。”

对于这个意义,《汉大》和《大字典》的处理并不一致。

定 ⑦约定;预定。……聘订。指订婚的礼物。

《汉大》

定 约定;预定。如:定货;定婚。定婚的聘礼。

《大字典》

我们试着分析“聘定”和“聘礼”的语义、使用属性。具体见表5、表6、表7:

从属性上看,二者的参数条件相距甚远,照理应分设义项。但从语义的关联来看,这两个意义的关系极为密切,是“动作―凭借物”的同域相关。为了便于读者的理解,可将这两个义位置于同一义项之下,作为不同的义项变体。这样,既避免了《汉大》的分散,也避免了《大字典》的不完整和欠准确。

定 约定;预定。聘定。也指订婚的礼物。

(2)相同语法性质

有些义位的类义素相同,中心义素和关涉义素均不同,但具有近似的语法属性,属于同一词类,可利用义项目的形式归并。

乃 ④代词。1.表示人称。a.相当于“你”、“你的”。b.相当于“他的”。2.指示代词。相当于“此”、“这个”。3.表示疑问或指示,相当于“这样”、“如此”。

《大字典》

“乃”作为代词有三个义位,它们的类义素相同,中心义素分别为人称、指示和疑问,对应的关涉义素也不相同,不符合义位归并的标准。但因具有相同的语法性质,可归并后以义项目的形式呈现。

对于这类具有相同语法性质可归并且以义项目形式呈现的情况一般不适用于指称、述谓、修限类义位(泛指性极强的义位除外,如“打”),而仅限于除此以外的其他实义位和虚义位。

附 注

[1]这几类义位是从不同角度分类的结果:本义与引申义是从历史角度对义位的分类,最早的是本义,由本义引申而来的是引申义。基点义与后续义是从逻辑角度对义位的分类,在引申义列中处于基础和起点的义位是基点义,当本义不可考时,它是引申义列的开端;后续义与基点义相对应,是在引申义列中基点义以下所有义位,基本等于引申义。源出义与次生义也是从逻辑角度对义位的分类,源出义是后续义的下位概念,指在引申义列中,除基点义以外,能引申出其他意义的义位;次生义与源出义相对应,指由源出义直接引申得到的义位。基本义与一般义是从频率角度对义位的分类,最常见的是基本义,其余为一般义。

[2]该义列中,除表述或归纳的宽严不同外,标出阴影的义位基本对应《辞源》义项。

[3]蒋绍愚在《古汉语词汇纲要》(2005:42―43)中称之为“义位变体”,实则对应本文的义项变体。

[4]“实义位”是统称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和部分具有实在意义的副词所对应的义位,“虚义位”是指除实词以外的虚词所对应的义位。

参考文献

1.符淮青. 词义的分析和描写.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2.黄建华. 词典论.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3.蒋绍愚. 古汉语词汇纲要.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5.

4.李运富. 汉字汉语论稿. 北京: 学苑出版社,2008.

5.苏宝荣. 词义研究与辞书释义.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0.

当归的功效与副作用范文第5篇

【摘要】文章从中医药药性理论出发,结合现代药物的科学研究,探讨中药作用的客观优势之一多靶点。若认为四气、五味主要为中药性能的物质基础,即可认为其为中药作用靶点的物质基础;而升降沉浮、归经则为中药作用靶点的具体体现。 进一步阐明中药使用的科学性。

【关键词】中药;药性;优势

几千年来,中药在作为防治疾病保障人们健康和民族繁衍昌盛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对中药的认识与使用是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如以辨证施治、整体观念与恒动理念为理论基础,多采用君臣佐使的复方配伍法则及灵活多样的炮制方法等,其毒副作用相对较小、只在病理状态下显效、综合调节人体阴阳平衡等特点,使现代医学对一些疑难杂症治疗尚处于困惑状态时,中药凭着自身的优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临床实践也证明了它的实用性与可行性。

1 中药多靶点的理论基础

1.1 中药药性与其临床应用多靶点的相互关系。 药物作用的靶点是化学药物作用机体后经吸收进入机体与机体器官、组织或细胞、物质相结合的部位。传统中医药是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与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及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逐步形成了它的独特理论体系,中药药性理论是其重要的一部分。 中药的性能是中药基本性质与功能的概括。它研究药性形成机制及其临床应用的规律,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及毒性等。若简单认为四气、五味主要为中药性能的物质基础,即可认为其为中药作用靶点的物质基础;而升降沉浮、归经则为中药作用靶点的具体体现。

1.2 中药四气、五味作为其作用靶点物质基础的理论认识中药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每种药物的四性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相对而言。当人体出现阴阳偏盛偏衰的病态时,就有可能选择自然界中与其病性相反的药物来调节,这也是中药起源的基础。 味越多,则功效也就越多。当然药物功效越多,其作用与机体不同途径的靶点就越多。

1.3 中药药性之升降浮沉、归经是其作用靶点的具体体现中药的升降浮沉是药物作用于机体的趋势,归经是药物对人体某部位的选择性作用。药物的升降浮沉、归经与四气、五味一样,是通过药物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疗效而概括出来的药性理论。一般而言药物的作用趋势与所治疾病的病位相同,而与所治疾病的病势相反,即“同病位,逆病势”,以调整脏腑功能,恢复阴阳平衡,或使药物作用于机体的不同的病变部位,因势利导,驱邪外出,达到治愈疾病之目的。而且中药的升浮沉降之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有“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古有“盐制入肾,醋制入肝,蜜制入脾等”的总结。这一点充分显示了中药应用的灵活性与适应性,可为治疗临床疾病的复杂与多变更好地发挥作用。对归经理论的认识必须与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结合起来,才可全面准确认识理解与掌握药物的功效。如同归肺经的黄芩、干姜,黄芩性寒能清泻肺火,干姜性热能温肺化饮;同归肺经的桔梗、紫苏子,桔梗升浮可宣肺,苏子性沉降而可降肺;同归肺经的麻黄、人参、乌梅,麻黄味辛,能解表散寒,人参味甘而能补肺益气,乌梅味酸则可敛肺止咳。虽然中医的脏腑经络定位与现代医学的解剖部位,因两者的理论体系、认识方法及涵义的不同而不能完全对应,但就药物在机体作用后发生的药效反应来讲,中药对机体的作用更具有丰富的选择性,这种药物自身固有的天然性能,也充分体现了中药本身的客观优势。

2 中药用药多靶点的物质基础

2.1 中药用药多靶点的物质基础中药材多为土地所出,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蕴育了丰富多样功效独特的药物资源。入药部位的根茎叶花果实及种子等不同的器官,又具有着各自独特的形态与功能,在生动的药物群中,每一味中药从生长到成熟,从采收加工贮藏到炮制应用等过程,都有着自己的展现与适宜,大自然给人类赋予了最佳的天然药物资源,且具有“药食同源之效,中医药天人相应之意”。现代药物研究也证实了中药所具性能的客观物质存在。每一味中药就是一个小小的复方,它所具成分的非单一性,即多成分共存的特质,是它治疗疾病可产生多靶点、多途径,甚是其副作用及毒性相对较小的根本所在。在浩如烟海的经典复方中从“七情合和”到“君臣佐使”的严密组方,从精选药物到如法炮制加工处理,中药复方的作用会发挥得更到位,群药协同作用使毒副作用尽量降低甚至消失。

物质是功能的基础,功能是物质的体现。这种辨证关系同样适宜药物本身。即可说明中药多靶点与多途径的功能反应是药物所含多成分的具体体现。

相关期刊更多

当代贵州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共产党贵州省委员会

贵州党风廉政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贵州省纪律检查委员会;贵州省监察厅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贵阳市委党校;贵阳市行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