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透视人生

透视人生

透视人生范文第1篇

《透视课堂》第十版由14章构成。第1章探讨的是课堂观察者如何收集和了解有关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信息;第2章讲的是教师如何对学生形成和交流恰当的期望;第3章关注的是如何营造温馨而友好的课堂氛围;第4章探讨了处理课堂发生的不良行为的各种方法;第5章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对学生的动机进行了探讨;第6章考察了生―生交流及良好学生集体的问题;第7、8两章探讨的是教师如何应对学生的各种不同的学习需要以及如何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第9章探讨课程计划问题,对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问题作出评判;第10、11章考察了教授知识的最佳方式;第12章对主动教学和建构主义学习观进行了探讨;第13章探讨的是技术在课堂学习和课堂教学中的作用;第14章探讨了许多教师弃教原因及优秀教师成长秘诀。

由于翻译《透视课堂》第十版,我算是中国大陆最早的中文版读者之一。我便把对课堂的感受器开足了马力,把对课堂的想象的翅膀张到了最佳状态,把对课堂的思想表达记录如下。我想,如果你有幸阅读了《透视课堂》第十版的中文版后,你一定会有比我还要丰富的体会,会有比我还要大的收获!

一、课堂是什么?

课堂是什么?不问你这个问题时,你恐怕还知道答案,一问你可能反而糊涂了。正因为你不知道课堂到底是什么,你才会满心期盼地踏进课堂。

课堂是什么?你可能说:“你别问我这个问题,一问我就来气。”正因为你知道了课堂是什么滋味,你便会像逃避瘟疫一样逃离课堂,因为课堂是让你欢喜让你忧,让你平添许多愁的地方;课堂是造就了圣人也造就了俗人的地方,是造就了天使也造就了恶魔的地方。

课堂是人的课堂。有人在,才有课堂之说。谁在课堂、谁能在课堂,大有讲究;在课堂上讲什么课程、学什么课业,大有讲究;在课堂上用什么方式来讲课程、来学课业,也大有讲究;在课堂上营造什么样的气氛来讲课程、学课业,还是大有讲究的。

课堂是麻烦之地,课堂是是非之地,课堂是苦恼之地,课堂是期盼之地,课堂是起步之地,课堂是复杂之地,课堂是单纯之地,课堂是合作之地,课堂是孤军奋战之地,课堂是群星璀灿、群情振奋、群雄争霸、群策群力、群芳争妍之地,课堂是群起而攻之之地,课堂是让人智商等于一百、情商等于零之地,课堂是造就“活动书柜”之地……

也许在一般人们的眼里,学校的课堂就是一间间教室,是一种地点的指称。老师去学校教书是去教室教书,学生去学校上学是去教室读书。课堂也就是老师教学、学生听课的地方。这样理解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对。

可不知什么原因,在我的内心里面,在不同的时候想到“课堂”,就可能产生不同的体悟。有的时候,一想到“课堂”,原本波平浪静般的心灵一下子就如同看到了波涛滚滚、汹涌澎湃的大江大海,跟着翻腾起来,再也平静不下来了,或是被其波涛滚滚、汹涌澎湃的壮阔而感动、而自豪、而奋勇,或是被其波涛滚滚、汹涌澎湃的气势而吓倒、而自卑、而退缩;有的时候,一想到“课堂”,原本宁静清幽的心灵如同遭受了狂风暴雨的突然吹打与冲刷,一下子变得不知所措起来,变得筋疲力尽起来,变得沮丧颓废起来;有的时候,一想到“课堂”,原本丰富多彩充满想象与希望的心灵如同来到了一片荒疏没有人烟、没有生机的死亡之谷,变得悲观绝望起来;有的时候,一想到“课堂”,原本枯燥乏味的心灵如同看到了山青水秀的美丽自然风光,顿时变得润朗清新起来,变得情绪饱满起来,变得精神抖擞起来;有的时候,一想到“课堂”,原本贫病交加的心灵如同幸遇了美味佳肴、良医良药,一下子变得健康起来,变得生机勃来……

其实,课堂就是这样一个让人能够体味到五味人生的场景。我们随“课堂”而狂歌乱舞,随“课堂”而啜泣、而欢笑,随“课堂”而消沉、而沦落,随“课堂”而成长、而升腾……

那么,课堂是造就美好人生的地方,还是摧毁美好人生的地方?对有的人来说,课堂是天堂,是造就其美好人生的地方,获得欣赏,频频获得好的学习成绩,成为竞争的胜利者,荣誉的获得者;对有的人来说,课堂是地狱,是摧毁其美好人生的地方,被贬斥,被数落,成绩总是远远落后于教师与家长的期望,想到课堂就做恶梦,想到课堂就想逃离;对有的人来说,课堂是人间,人间百味,酸甜苦辣麻都在体味,成功与失败,枯燥与生动,无聊与有趣,平和与冲突……平稳人生就是不可能轻而易举获得。

课堂是培养美好人性的地方,还是滋长邪恶人性的地方?课堂是让人走向理解还是走向误解?课堂是让人走向平等还是走向等级化?课堂是让人走向热忱还是走向冷漠?课堂是让人走向积极还是走向消极?课堂是让人走向开放还是走向封闭?课堂是让人走向传统还是走向现代?课堂是让人走向觉悟还是走向麻木?课堂是让人走向多元还是走向单一?课堂是让人走向争斗还是走向和谐?课堂是让人走向真善美还是走向假恶丑?

不管怎样,对于人来说,课堂是复杂难测的、变化多端的。课堂是一个人生修养、人生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必经的文化场、对话场、关系场、修养场。

课堂如大海,既有深不可测的一面,也有深而可测的一面;课堂如大海,虽然有涯却看似无涯,虽有彼岸却往往只看得到此岸;课堂如大海,波浪涛天,摇曳多姿,既无定又丰富;课堂如大海,胸怀辽阔,鸥鸟飞翔,视野开阔高远;课堂如大海,洋溢灵光,宝藏无限,谷起潮涌,回味无穷;课堂如大海,吸纳百川,虚怀若谷,生生不息,充满遐思。

课堂如高山,既有伟岸让人仰视的一面,也有低谷山脚让人俯视的一面;课堂如高山,既可能使人由于勇于攀登从而领略无限风光在险峰、从而一览众山小,也可能使人由于望而却步从此停滞不前甚至退避三舍。

二、课堂风光在哪里?

要问课堂风光在哪里?首先得问课堂在哪里?人生课堂会在哪里?

课堂在哪里?对于农民而言,课堂在希望的田野上!课堂在哪里?对于工人而言,课堂在希望的工厂里!课堂在哪里?对于建筑师而言,课堂在设计建造的工地里!课堂在哪里?对于父母而言,课堂在家里!课堂在哪里?对于师生而言,课堂就在课堂里!课堂在哪里?课堂在这里,课堂在那里,课堂在人们的劳动里!在人们的心坎里!在人们的希望里!

看来,课堂无处不在,那么课堂风光在哪里呢?

课堂风光在哪里?课堂风光在探索的坎坷路途上!课堂风光在哪里?课堂风光在人情冷暖的交替变换里!课堂风光在哪里?课堂风光在知识漩涡旋出的美丽浪花里!课堂风光在哪里?课堂的无限风光在追求打拼成功之后的喜悦心情里!

课堂活动是实际的和千变万化的,正如《透视课堂》中所认为的那样,课堂活动具有错综复杂性,课堂里各种各样活动的共时性,课堂事件的发生具有不可预料性,课堂生活具有非间接性(直接性)的特点,课堂生活还具有公开性的特点。课堂参与者(教师、学生以及课堂研究者)是有血有肉的、有七情六欲的活生生的现实人,课堂方式既单一又多变,课堂内容既固定又灵活。由于人,便需要各种课堂,特别是人生课堂,可是需要课堂的人又是千人千面、千人千心、千人千思,可谓众人难齐、众口难料、众思难理。复杂多变、变幻莫测是课堂的特质,课堂是质朴的、守成的、粉饰的、思辨的、分析的、批判的、创新的、激昂的;课堂是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是情不自禁地从心灵深处流露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的发源地;课堂是学会过人生而非过物生和畜生的场所,是开始需要它而为了最终用不着它的场所。课堂是对人之世界和物之世界的理解的场所。

课堂的特质是变,课堂的使命就是应变。应对言语的变、思想的变、情绪情感的变、行为的变;应对内容的变、方法的变、情境的变、时间的变。课堂教师应对学生的变,课堂学生应对教师的变。如果说在今天的课堂中还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的话,那就是变化本身这个真理。

课堂就应该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课堂应该有益于每一个学生,关照学生的多方面的和谐发展,即达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即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独立自主与精诚合作学习,学会共事与单独做事,学会共同生活,能够友好相处,学会自我负责与对人对事对物负责,学会以变应变的灵活生存方式,让学生养成求真、尽善、尽美、求圣、求健与求富的整全心灵。

三、教师“透视课堂”是一种人生态度

对于一线教师而言,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课堂既可以说是“周围受敌,四面楚歌”(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的,也可以说是“八面玲珑,援助多多”(各种压力变成支持力量)。压力和助力无非是在表明:课堂是赋予没有生命的知识以生命活力,给予不太成熟之人以成熟魅力,让不动动起来,让不活活起来,让不灵灵起来的,让生命放光彩的场所。课堂里有苦恼和无奈,有希望与绝望,有奋进和退缩,有欢欣与惆怅。总之,课堂,乃人之生命精华展现的小舞台。

对于一线教师而言,在课堂中便是教学者的身份,承担着向学生传递特定知识并让学生掌握的任务,要想完成此任务,就得不断琢磨:如何让学生顺利掌握其所教的知识?何时向学生传授知识最为有效?怎样传授才会最为有效?如何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如何鼓励学生对所学内容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如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恰当的支持?在教学中如何能够因材施教?等等。

对于一线教师而言,在课堂中教师也扮演着管理者的角色,承担着琐碎的管理任务。管理任务完成得好,教学效果才可能好,因此教师不得不琢磨:在管理中如何发挥良好榜样作用?如何让学生自己承担起自我管束责任?如何减少课堂的混乱和拖延,如何让课堂秩序井然?如何保持成效显著的学习氛围?如何用肯定的语言描述受人欢迎的行为?如何识别和强化受人欢迎的行为?如何注意课堂表扬和批评的实际效果?如何引起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一旦上课,如何让学生全神贯注起来?如何保持适当的上课进度?上课期间如何监控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如何定时激发注意力?如何保持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如何迅速结束拖得太久的上课?如何处理学生上课期间思想开小差的问题?如何处理学生课堂期间出现的捣乱行为?如何定期对全班进行监控?如何做到忽略细小而且转瞬即逝的不良行为?如何阻止学生持续发生的轻度不良行为?如何处理时间持续较长或干扰大的不良行为?如何进行恰当的直接纠正?如何避免不恰当的直接纠正?

由此看来,对于教师而言,课堂虽小,事儿特多!教师得把“透视”课堂当做一种职业生活态度,才能对课堂驾轻就熟。“走近”课堂,“走进”课堂,为创造理想的课堂而努力,“理想的课堂总是以理服人,以志激人,以情动人的”。理想的课堂乃是人之生命精华展现的舞台,透视课堂体现了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对学生情感的珍视。

“东方有课堂,西方有课堂,此见同:皆以展示和开启智慧为首要使命。东方有教师,西方有教师,此心同,此理同:皆主要在课堂里以完成展示和开启智慧之使命为使命。”亲爱的老师,用你的思想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让你的学生去体会身临其境的智慧五味人生吧!

透视人生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以人为本 以生为本 课堂教学

“以人为本”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人不仅是目的,而且是主体。“以人为本”本质上是以促进人自身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并日益为社会所接受。我们将这一思想引入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具体地阐释为“以生为本”。教师要理解学生并协助而不是教导他们或灌之以大量间接经验,下面我从以人为本的四个维度具体透析“以生为本”。

一、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演绎“学生与课堂”的关系

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以人为本就是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保持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具有良性的循环能力。我们将其迁移到“以生为本”中就是改善课堂教学氛围,使之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增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帮助其实现人生价值。

有的学者将课堂分为“知识课堂”和“生命课堂”。“知识课堂”是为了知识而教学,一切以“知识”为中心,教师主要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则是通过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成为被动的接受者。学生则成了知识的奴隶,课堂教学在强化学生掌握某些知识的同时,失去大量教育的机会,失去对学生发展的全面关注。这正像有人感叹的那样:“成也教育,败也教育!”“生命课堂”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不仅是为了知识而教学,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教学。一方面知识为学生的发展而服务,另一方面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在“生命课堂”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教学的研究者。学生则积极主动地参与成为课堂的主体。从学生的学习方式看,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多样化的、富有体验性的。在此我们极力倡导“生命课堂”,是因为“生命课堂”将课堂由过去“死”的课堂转变为“活”的课堂,由过去“静”的课堂转变为“动”的课堂,由过去“教”的课堂转变为“学”的课堂。学生学习的方式在传统接受学习的基础上,出现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形式。

如果“知识课堂”是预设性的,那“生命课堂”则是预设性和生成性的统一并且更侧重生成性,所以只有“生命课堂”才是适应学生发展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努力建设“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文化,积极引导学生在体验、理解和创造中促进自身成长和发展。

二、从“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演绎“学生与成绩”的关系

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以人为本”主要是针对过去的“以物为本”而言的,过去是将人作为手段用来促进物的发展,或者说是促进经济、生产力的发展。而现在则是将其进一步发展,让经济或是生产力反过来促进人的发展。也就是说将人与物二者结合起来共同作为评价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尺,更侧重人的发展。同理,我们将其迁移的“以生为本”就是针对“以成绩为本”而言的,不能让学生成为成绩的奴役,要改变过去仅仅凭成绩评价学生的方式。

“应试教育”在我国源远流长。成绩高低也就成为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但是这样做就对吗,对学生来说公平吗?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们认为,不可把一切归结为一个简单的结论:分数好,孩子就好;分数‘不合要求’,就等于学生‘没有达到水平’。这种奇怪的、教育上无知的观点,看不见人是许多种特点、品质、能力和喜好的和谐统一体。”①“应试教育”的课程与教学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少数尖子,淘汰绝大多数。这样,评价无形之中变为一种甄别过程,这种评价的实质是“为了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

教育不应该是“只顾少数,丢掉多数”,而是“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教育应该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与优势所在,分类施教,实现真正的差异性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真正立足学生本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是“以生为本”的内在要求。

三、从“人与人”的关系中演绎“学生与学生”的关系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以人为本”就是强调公正,不断实现人们之间的和谐发展,既要尊重贫困群体的基本要求,合法权益和独立人格,又要尊重精英群体的能力和贡献,为他们进一步创业提供良好的人际环境,使他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我们将其迁移到“以生为本”中,就是要让成绩好的和成绩差的学生都在课堂中找到自己的地位与作用,使他们和谐相处,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学生中一直存在这样的现象,成绩好的学生总是和成绩好的学生聚集在一起,而成绩差的学生只和成绩差的学生一起玩,两类学生之间很少沟通,似乎是属于两个世界,且老师对成绩好的学生的偏爱无形之中由加剧了这一现象。为了防止这一现象出现,我们应该反对将学生贴上标签的这种做法,使学生处于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中,懂得人的尊严与价值,了解自己在学校与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责任、权利与义务,自觉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师生互动但同时离不开生生互动。要实现生生互动就要为其寻找一种适合的方法,即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互的学习方法,以小组为学习单位,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对一项总的学习任务的某些方面负责,他学好之后,再帮助其他成员,使大家都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②。据此,我们将合作学习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为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而进行的个体间协作的最高水平行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一方面是因为通过合作学习活动可以“向学习者慢慢灌输一些重要的行为,这些行为可使他们今后在成人世界中进行推理和行事。这些行为主要包括:形成态度和价值,提供亲社会行为,提供其他视角和观点,建立一致和整合的身份,促进批判性思维,推理和问题解决行为等”③。另一方面是因为“在课堂中,倘若局限于‘同步教学或是个别教学’的二元对立的图式,课堂改革是难以推进的。在课堂改革中最重要的课题不在于‘同步学习或是个别学习’而在于小组的‘合作学习’。教学中的学习,个人主义的色彩太浓,最少的是合作学习,尤其是教师指导下的合作学习”④。因此,课堂合作学习是从教学过程的集体性出发,针对传统教学忽视同伴相互作用的弊端,着眼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的普遍性,将合作性团体结构纳入课堂教学之中,构建以生生互动为基本特色的课堂教学结构,通过组织开展学生小组合作性活动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并促进学生的个性与群性的协同发展。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这正是现今社会对每一个人的内在要求,同时这也有利于实现学生之间的和谐相处。

四、从“人与组织”的关系中演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在“人与组织”的关系上,“以人为本”是针对“以官为本”提出来的。以人为本就是要从“官本位”转移到“民本位”,从管制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同理,我们将其迁移到“以生为本”中就是针对“以师为本”而言的。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适应教师的教。“以生为本”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发展,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位出发点对教师进行定位的。

既然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此重要,那又应该怎样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呢?首先,要提高学生主体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师长只能引导、帮助而不能包办代替,有主人翁感,要使他们养成对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或活动进行计划、检查、与反思的习惯。其次,引导学生独立探索。学生的学习离不开老师引导,但事事都依靠教师排忧解难,则学生的积极性就不能发挥。因此,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与学生一定程度的独立活动有关,包括教师引导下的和个人进行的独立活动。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总是与他们满足一定的欲望、需要与目标相联系的,包括近期的各种具体需要,如好奇与求知欲,争取好成绩,得到老师、父母的表扬等;包括中远期各种目标与理想,如改变学习落后状况,发展爱好与专长,成为现代化建设人才。在教育过程中,因势利导,使学生从实现近期的各种欲求入手,培养他们学习与工作的初步兴趣与信心,逐步发展到实现自己确定的较远大的目标,形成一种自觉的、稳定的内在动力,使之发挥最大潜能和创造性。

“以生为本”就是要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就是把学生作为接收和加工信息的主体,认识客观规律的主体,不断完善自我的认识结构并获得自身主体现实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更多地体现为引导,是一个向导角色。教师应该从控制型转向服务型,努力通过一系列教学方法的实施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不难总结出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本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坚持以生为本,课堂才称得上是真正的课堂;只有坚持以生为本,才能增长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只有坚持生为本,才能促进学生的和谐相处;只有坚持以学生为本,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坚持以学生为本,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新课改的初衷,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注释:

①《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2卷第702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②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65.

③[美]加里・D.鲍里奇著.易东平译.有效教学方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275.

④参见钟启泉.课堂改革:学校改革的中心――与日本佐藤学教授的对话.《全球教育展望》,2004(3).

参考文献:

[1]王攀峰.走向生活世界的课堂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40.

透视人生范文第3篇

相对于人类社会而言,生态是影响人类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生存和发展的所有外部条件,对人类社会的诸多事象具有一定的影响。人类文明产生以后,人类对于生态资源一直处于一种利用、破坏、保护这一矛盾共同体中。先秦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低下,生态资源的优劣对于靠天吃饭的人们的社会生活影响极大。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对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既可以获取理想的生活资料回报,还可以形成生态资源的良性循环。而对生态资源的掠夺性攫取和破坏,则必将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甚至引起社会的动荡和政权的丧失。因此,当时的有识之士大都十分关注生态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统治者并为此制订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一、先秦时期气候与生态的资源变迁

夏商时期,正值全球性的“全新世气候最适宜期”。这一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暖湿润,生态资源条件优越,决定这一地区是中国农业和人类文明的发祥地。考古发掘地层剖面和碳14数据显示,在距今8500年至3100年的全新世大暖期,这里主要是古土壤——黑垆土或褐土,气候温暖湿润。而距今3100年以来,即殷商末年以来,黄河流域则转变为一个相对的干旱低温期,此时以西北季风气候为主,频繁的沙尘暴带动降尘形成厚约40cm-80cm的现代黄土层。今本《竹书记年》载纣时“雨土于薄(亳)”,“雨土”有“土如雨下”之意,表明空气的混浊程度和粉尘微粒弥温于空中,如果按现代气象学的划分,“雨土”与“扬沙”、“扬尘”等都属于扬沙天气(包括沙尘暴)。由于气候的干旱,导致水土资源的严重退化,黄河流域的土壤由黑垆土向黄土转变。从本区考古发掘地层剖面图看,也确实是黄土层直接叠压在黑垆土之上,这也从一个侧面确证了当时气候转型的存在。

考古发现也可反映出黄河流域先秦时期气候变迁导致生态资源的变化。从半坡遗址的考古发掘看,在当时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渔猎经济占有很大的比重,说明当时这里气候温暖湿润,生态资源丰富。与渔相关的内涵也非常丰富,如有数量相当大的鱼类骨骼、形制多样的骨角质单、双倒钩的鱼叉及鱼钩、石网坠。[1]彩陶上图像生动,鲜明的鹿纹、鱼纹、网纹也映射出当时渔猎经济的发达。这说明新石器时代的半坡一带具有优越的生态资源,如茂密的森林、良好的植被和丛竹及水草茂密的沼泽湖泊,气候条件温暖湿润,远优于现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温暖湿润的气候和优良的生物资源一直延续到夏代,属于早期龙山文化的河南庙底沟二期文化,反映出农业和家畜饲养是其主要的生产部门。据统计,庙底沟26个灰坑中家畜骨骼的数量远远超过了仰韶文化168个灰坑中所出的家畜骨骼的数量。另外,渔猎在当时的生产活动中仍占一定的比重。

文献资料也证明了这一点。《孟子·滕文公上》说尧时“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这则史料生动、形象地刻画出夏代生物资源优越、繁茂的景象。

这种温暖湿润的气候和丰富的生物资源环境,一直延续到商代。在河南安阳殷墟多次出土的动物骨骼遗存中,可以确切鉴别出种类的有竹鼠、犀牛、亚洲象、貉、水牛、獐、麋鹿等。[2]这些动物现今生活在热带地区,并在自然环境中栖息,在今天的黄河流域早已绝迹。在殷墟甲骨文记载中,兕、鹿、豕、麋、虎是商人猎获的主要对象,而且所获上述动物数量相当多。象也是商人猎获和用于祭祀的动物之一。1987年,考古工作者在殷墟小屯村东北地发掘一灰坑,出土一批鸟类骨骼,包括雕类、褐马鸡、丹顶鹤等8个种类。这种生活、栖息于不同生态环境中的鸟类集中于安阳殷墟。这批鸟类虽不除排有豢养的可能,但只少也可说明当时的气候能够使这些鸟类在此地生存。上述两例反映出当时的安阳地区生态环境相当优越,高山、森林、丛灌和草原广泛分布,河溪、沼泽和草甸亦较多,气候温和,各类动植物非常丰富。[3]

竺可桢认为:“近五千年期间,可以说仰韶和殷墟时代是中国的温和气候时代,当时西安和安阳地区有十分丰富的亚热带植物种类和动物种类。”[4]但是,殷商末期至西周初年,由于西北季风的影响,气候干燥,温度也稍有下降。古本《竹书记年》记文丁三年“洹水一日三绝”及《墨子·非攻下》、今本《竹书记年》载纣时“雨土于薄(亳)”便是明证。由于气候干旱和水土流失,致使生产方式发生变化,即由定居农业文化向游牧文化转变[5],与此相应的生态资源也发生了变化,喜温热的动物如象、犀牛、虎、豹等动物逐渐从史料记载及考古发掘中绝迹即是证明。

据对地层剖面不同层面花粉属种的植物生态状况分析,也可推知当时的植被与气候情况。如黄河中游地区的地层剖面上,古土壤层位常有栎、榆、槭、椴、臭椿、胡桃等乔木花粉,它们形成于温带阔叶林环境,甚至还有生长于亚热带的漆、栗、枫杨、枫香和山胡桃等花粉。黑垆土正是这一时期的耕作土壤,农业生产以旱作农业为主。而在黄土层位上,上述乔木花粉则很罕见,而菊、蒿、藜的花粉成分相当丰富,表明它们生长于草原、荒漠草原环境中。从这一地层的考石发现看,文化遗址数量较少,规模小,出土的陶器简单粗糙,遗址中羊、狗骨骼较多,反映出当时游牧生活的一般景况。也就是说,气候的变化导致了生物资源及其种类的变化。

二、先秦时期的农业生产

在对夏代遗址的考古发掘中,种类众多的生产工具、酒器及储粮窖穴的发现,可以证明夏商时期的农业生产确有高度的发展,气候环境也非常适宜于农业耕作。

另外,当时尽管以农业种植为主,但渔猎和畜牧也还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人们在生活、生产中与这些动物的关系相当亲密,动物已成为人们生活、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不赘述。

周在灭商之前,早已有了初步发展的农业。《诗·大雅·生民》和《公刘》诸篇都追述了周族远祖时的农业生产情况。据《史记》载,古公亶父时,把农业成为主要产业,从而促使了周族的繁荣。以农为主的周族的繁荣,导致其周围的游牧部落继续不断地对之进行劫掠。可能是由于气候的变迁导致动物资源的减少,古公为逃避劫掠和继续发展农业生产,带领部族南下至岐。[6]到姬昌时,为了增强国力,他着力发展农业与人口。而发展农业的条件已经具备,对于人口增殖,他采取劝诱他国百姓迁移来周这一非常快速的人口增殖法。如《孟子》载:

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7]

这些优惠措施的实行,必将吸引众多的迁移者来周。

另外,见于殷商时期的野生动物如象、犀牛等骨骼,西周时基本没有出现,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当时动物类种的减少,也可以折射出商末气候的变迁对于西周时期生态资源的影响,而且可透视出周人重农的历史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已普遍实行连年耕作制。但即使如此,粮食亩产量并不高,有以下为证:据《管子·轻重甲》篇:“一农之事,终年耕百亩,百亩之收,不过二十钟。”(战国时百亩约合今30市亩左右,二十钟大约合战国130至150石左右)《孟子·梁惠王》:“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一农之家的百亩之田,只能是连年耕种,土地的利用率保持在百分之百,才可能提供一农之家连年的消费支出。这一标准是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通例。由于人口的稠密和农业供给的限制,人类为了生存的需要就必然要采取别的措施以拓展索取生活资源的渠道,即毁林开荒和无节制地措获动物,以弥补生活的不足,其结果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生物资源的缩减,反过来又危及人类的生存环境。三、先秦时期生态资源的破坏与保护

夏商时期,由于气候的湿热和人口的稀少、林莽植被的密布、野生及畜养动物的丰富,人们对森林的砍伐和对动物的滥杀,是对生态环境的改善。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气候的干旱和温度的逐渐下降,导致土壤和植被的变化,加之人口和耕地的激增及生产领域的逐渐开拓,发展到人与山争地,与水争田,与森林、动物争空间时,就不可避免地引起生态环境的恶化。“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说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生产是依靠大量投入土地资源来单纯得到人均产出的粗放农业,实际上是一种资源密集型的粗放农业,而且是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这必将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这时的恶化,不再是初始阶段的闭塞榛莽,而是自然条件不堪重负、招致频繁的严重灾难,更重要的是农业生产实践使人们认识到必须保护生态资源。于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统治者和很多思想家、农学家都充分阐明保护环境与生物资源的重要性,各国也相应地采取了一些切实的保护措施:

(一)对于农作物生产,要遵循天时、地宜、物性、人力的统一。

中国传统农业认为,农业生产要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有机联系中进行,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管子·禁藏》曰:“顺天之时,约地之宜,忠人之和,故风雨时,五谷实,草木美多,六畜蕃息”,概括了天时、地利、人和谐调统一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基础。《吕氏春秋·审时》中利用“三才”论对农业生产系统进行高度概括:“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是说农业生产要受到天地人三大因素的制约。凡此等等,都是说人们在农业生产中要认识和利用天时、地利、物性之宜,协调生物有机体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才能保证农业生产丰收。天时、地宜、物性、人力关系的统一,更全面地考虑了农业生产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也蕴含着农业生产用养结合的自然保护思想。

(二)制订政策、法令,保护森林资源。

先秦时期,由于气候的干旱、毁林开荒、辟林放牧、狩猎及频繁的战争,使黄河流域的森林资源遭到极大的破坏,进而导致生态环境的失衡。这不仅造成了用材的困难和环境的恶化,影响到农牧业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进而影响到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政权的稳固。于是越来越引起当时的统治者和有识之士的关注。比如春秋时代,管仲就指出:“山泽救于火,草木不植成,国之贫也”,“山泽不救于火,草木植成,国之富也”。(《管子》)。《荀子·劝学》中指出森林是鸟兽栖息的必要环境:“草木畴生,禽兽群焉”,“林险,则鸟兽去之”,说明朴素的生物资源环境保护思想已初步形成。所以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相当重视发展和保护林业,并设立相应的管辖官职和机构,颁布相应的法令、政策,采取必要的措施。

首先,设置管理山林的官吏机构。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设大司徒主管农林生产;设山虞“掌山林之政令,物为之厉而为之守禁”,“令万民时斩材,有期日”。林衡,“掌巡林麓之禁,令而平其夺”,负责管理国有山林;设封人、掌固负责植树造林,设司险、职方氏、土方氏管理地方的山林;设载师、山师、原师掌管民有林木。

其次,颁布政策、法令,采取措施保护森林,禁止滥伐。一是规定砍伐有期。早在夏代,《逸周书·大聚》里就记有“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以成草木之宅”。强调“斧斤以时入山林”[7],即“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9]。对于林木的砍伐,也有一定的时间规定,季夏“乃命虞人,入山行木。毋有斩伐”。季秋,“草木黄落,乃伐薪为炭”。仲冬,“日短至,则伐木取竹箭”。除了这些政策性规定之外,当时关于森林保护还上升到了法令惩治的程度。《礼论》中有“木不中伐,不鬻于市”,“禁禁其欲伐者,止止其方伐者”,“树木方盛,乃命虞人入山行木,毋有斩伐”等记载。法令一出,惩处也是相当严厉的。《左传》昭公十六年,“郑大旱。使屠击、祝款、竖柎有事于桑山。斩其木。不雨。子产曰:‘有事于山,艺山森也,而斩其木,其罪大矣。’夺其官邑。”《通鉴辑览》记载周文王伐崇时,军令规定“无害人,无破屋,无堙井,无伐木,无掠六畜,违者不赦”。在非采伐季节严禁“伐大木,斩大山”,“苟有动封山者,罪死而不赦”。《礼记·月令》:“凡窃木则有刑罚。”除了在法制上做出限制外,当时还相应地在商贸上做出法律保障。《荀子·王制》载:“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粥于市。木不中伐,不粥于市。”这种商业限制,一是为了维护当时的法纪,二是为了防止商人的欺诈。为了保证商业的依法而行,还专门设胥师以纠察商人的不法行为,一经查证,即可诛罚。然而,尽管颁行了较完备的政令和严厉的法令,但滥伐仍在所难免。《孟子·告子上》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也,是以若彼濯濯也。”凡此种种,使牛山几成童山。由此可知当时黄河中下游地区林木资源的破坏和保护情况。

再次,禁烧山,提倡植树。《荀子·王制》:“修火宪,养山林。”另据《周礼》记载,官府还用火的命令,晚秋禁止用火陶治,对引起国中失火或在野外烧荒的人都给予处罚。关于植树造林,远在轩辕黄帝时,已倡种树,“时播百谷草木”(《礼记》)。到了西周末和春秋、战国时期,园圃植树、路旁植树、社稷植树、边界植树、宅院植树和墓地植树等形式都已出现。[10]另外,据《周礼》记载,当时规定所有的墓地都要种植树木,按爵等确定坟墓的大小高低和植树株数。据《周礼·地官·司徒》记载,为了促使百姓种植树木,当时规定,宅院内不种植桑麻的,宅地要交税;不植树的,死后丧葬不得用棺椁。

(三)保护野生动物资源。

透视人生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经济思想;治生产;童心说;义利观;重商富民

李贽(1527―1602),字卓吾,福建晋江人,明朝嘉靖、万历年间著名思想家,自称“异端”,“不信道,不信仙、释,故见道人则恶,见僧则恶,见道学先生则尤恶”[1],且“不以孔子是非为是非”,崇尚实用、自然主义思想,与当时儒、道等世俗主流思想格格不入。20世纪末以来,李贽经济思想部分的重要意义逐渐凸显出来,引起学者们浓厚的研究兴趣,且形成一批研究成果。其中的代表有:蔡文锦《论泰州学派后期魁星李贽的经济思想》、黄海涛《论李贽经济伦理的批判性》、李仁和吴杨婷《李贽经济伦理观简析》等。这些论著多从经济管理和治民思想等角度来阐述李贽的经济思想。本文试图以李贽入仕为官――辞官――著书讲学的人生轨迹为线索,以其代表作《焚书》、《续焚书》和相关史籍资料为根据,梳理其经济思想形成过程,分析其形成的阶段性特征及原因。

一、入仕为官时期李贽经济思想萌芽

嘉靖三十一年(1552),26岁的李贽中福建乡试举人,从此进入仕途。但其仕途之路并不顺利,其间父亲和祖父相继离世,李贽两次回福建丁忧,直至隆庆四年(1570)调任南京刑部员外郎,其在南京刑部任上长达七年。这七年,是李贽思想发生变化的重要时期,期间他认识了耿定向、耿定理、焦等友人,师事泰州学派的学者王襞。泰州学派倡导“百姓日用即道”,这一思想对李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后来在《焚书・论政篇》中提出的“穿衣吃饭论”就源于此。李贽认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2]李贽把被传统道家、儒家虚化到至高无上的人伦物理归结为最简单的日常生活穿衣吃饭,并认为“圣人与凡人一”,把所谓的圣人拉下神坛,与普通百姓无异。李贽由“穿衣吃饭”进而论及“治生、产之事”,他说:“凡世间一切治生、产业等事,皆其所共好而共习、共知而共言者,是真‘迩言’也。”[3]

万历五年(1577),李贽被外放到云南姚安任知府,姚安任上三年,是李贽思想发生转折的关键三年。云南姚安府偏居西南一隅,使得他可以远离中原地带浮躁的道、儒和释学斗争中心,潜心观察、了解普通百姓的生产生活,管治一府之民。这三年的外放经历,使得李贽了解普通百姓最需要的是什么,最关心的是什么,这也是其“穿衣吃饭论”最直接的现实来源。李贽为政治民以“简单易行”为宗旨,即“一切持简易,任自然,务以德化”,重视“治生、产之事”,李贽姚安知府任上第二年,得知连厂河连年泛滥成灾,李贽“捐资聚石为桥,利行旅,通往来,以垂永久”。当时云南边疆少数民族众多,民族间矛盾时常尖锐。李贽坚持“因其政,不易其俗;顺其性,不拂其能”[4]的宽松民族政策,他说:“边方杂夷、法难尽执,日过一日,与军与夷共享太平足矣”[5],不扰民,不主动过问民族纠纷,坚持“无人告状,即可无视之”的原则。

李贽姚安任上三年,重视生、产之事,政令清简,鼓励商贾,顺民安民,其后来提出“务以德化民,不贾市俗能声”和“至道无为,至治无声,至教无言”[6]的治政方略即源于此。

二、著书讲学时期李贽经济思想系统化

李贽姚安任期满三年,即行辞官赴黄安,续与耿定理之约[7]。关于辞官原因,李贽后来总结自己的仕途生涯时说:“余唯以不受管束之故,受此磨难,一生坎坷,将大地为墨,难尽写也。为县博士,即与县令、提学触。为太学博士,即与祭酒、司业触。……最后为郡守,即与巡抚王触,与守道骆触。……此余平生之大略也。”[8]李贽为人做事与世俗价值、官场规则格格不入,时常遭排挤、抵触,这让他感到非常痛苦。

李贽到达黄安后,寄住在好友耿定理家中,教授耿家子弟。耿定理之兄耿定向曾在南都任职,后因拒绝营救泰州学派代表人物何心隐,李贽与其分道扬镳。在李贽看来,耿定向是乡愿、假道学的代表人物。李贽在耿定理家著书讲学,与耿定向就人性论,公私论乃至孔孟之道等辩难。三年后耿定理去世,耿定向不能相容,李贽遂移居麻城龙潭湖,建造芝佛院,继续著书讲学,与耿定向持续辩论长达十多年之久,于是才有《答耿中丞》、《答耿司寇》等多封辩论信札流传后世,在思想界引起极大的震动。在麻城芝佛院中,李贽以“百姓日用即道”为宗旨开馆讲学,从者数千人,男女学生兼授,并在此先后完成出版了《初潭集》、《焚书》、《藏书》等重要著作,形成了“童心说”、“崇私论”、新型“义利观”、“重商富民论”等重要经济思想和主张。

李贽的“童心说”在经济思想上可以解释为“私心说”,李贽认为“人必有私而后其私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9]”由此,李贽主张“崇私论”,对普通百姓的求富心理予以支持。对于儒家的“义利观”李贽亦进行了驳斥,其以“私心说”为出发点,反对“重义轻利”的传统观点,认为人必先利己而后才能利他,他说:“种种日用,皆为自己身家计虑,无一厘为人谋者。及乎开口谈学,便说:‘尔为自己,我为他人;尔为自私,我欲利他。’”[10]他以实际生活为例说:“如服田者,私有秋之获而后治田地必力;居家者,私积仓之获而后治家必力;为学者,私进取之获而后举之也必力。”李贽戳破了传统儒学家“义先于利”的虚伪面孔,认为“私利”是人们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根本动力,并且认为“圣人必有私”,这与孟子的经济观点颇为相似。与宋代以来程朱理学教导人们“禁欲”不同,李贽大胆的倡导“功利主义”,鼓励人们靠生产经营致富,歌颂辛勤创业者,为新兴市民和商贾大声疾呼,他说:“且商贾亦何可鄙之有?挟数万之赀,经风涛之险,受辱于关吏,忍诟于市易,辛勤万状,所挟者重,所得者末。然必交结于卿大夫之门,然后可以收其利而远其害。”[11]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社会,统治者一直遵循“重本抑末”、百姓“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治民思想,打击商业行为,坚持低水平的收入均等。李贽坚决反对这一导致共同贫困的做法,积极倡导“重商富民”,然后才能“富国裕民”,所以他十分重视“治生、产之事”,认为“农商皆本”,积极为商人正名。李贽的以上种种思想均与传统儒家、道家背道而驰,为当时社会主流价值不能认同,于是当地官吏以“异端之尤”为由,焚其室,拆其院,两次逐他出麻城。进而以“乱道”、“惑世”的罪名,捕之入狱。万历三十年(1602),李贽在狱中留下绝命诗后取剃刀自刭。至此,这位拥有新经济思想且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斗士离我们而去了,但他的思想却流传开来,传播海外,并成为日本明治维新的启蒙思想之一。

三、总结

李贽经济思想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始于其中举入仕,止于姚安辞官,这期间李贽形成“治生、产之事”、“任其自然,务以德化”等经济管理思想,并在姚安任上付诸实践;第二阶段始于其客居黄安,止于被迫离开麻城芝佛院,此间李贽的经济思想逐渐系统化,他以“童心说”为出发点,提出“崇私论”和区别于传统儒家思想的新型“义利观”,主张“重商富民”、“富国裕民”,鼓励百姓靠生产经营致富,为新兴市民和商人利益疾呼。

注释:

[1]李贽:《阳明先生年谱》,明万历三十七年刻本。

[2]李贽:《论政》,《焚书》(卷三),长沙:岳麓书社出版,1990年版。

[3]李贽:《答邓明府》,《焚书》(卷一),长沙:岳麓书社出版,1990年版。

[4]李贽:《论政》,《焚书》(卷三),长沙:岳麓书社出版,1990年版。

[5]李贽:《豫约感慨平生》,《焚书》(卷四),长沙:岳麓书社出版,1990年版。

[6]李贽:《论政》,《焚书》(卷三),长沙:岳麓书社出版,1990年版。

[7]李贽赴姚安上任时,将女儿女婿留在黄安耿定理家中,只带妻子赴任,并约定三年期满即辞官回黄安。

[8]李贽:《焚书》卷四,长沙:岳麓书社出版,1990年版。

[9]李贽:《李贽文集》(第三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透视人生范文第5篇

关键词:透视;重要性;影响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6-0284-01

一、什么是透视?

“透视”一词源于拉丁文“Perspicere”(看透),中文意思即“透而视之”。不难看出“透”与“视”被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透”为“视”的先决条件,“视”为“透”的实际目的。我们在生活中也常遇到这种情况,比如坐在窗前看窗外的风景,就是透过平面窗去观察世界;再如坐在火车中看车厢外的景色,也是如此。所以“透而视之”实质就是通过更直观记录而形成的观察方式,即透过透明平面使三维物体投影到这个二维平面上,即透视。

透视是一种理性观察方法和研究视觉画面空间的专业术语。它把眼睛作为一个投射点,依靠眼与物体间光线的直线传递,在中间设立一个透明的平面,并在此平面上截留下三维立体效果的投影透视图像。这种投影是根据人的眼睛视点为中心投射的,故又称中心投影。

二、透视的基本规律

(一)近大远小

现实生活中看到相同大小、高低、长短的物体,距离观者近的看起来大、高、长;距离观者远的看起来小、低、短。根据中心投影的原则,确定物体的近大远小、近宽远窄是以物体离开画面的垂直距离为唯一条件。

(二)近者清晰远者模糊

现实生活中,相同的物体远近不同和受到空气、雨雾等自然条件阻隔影响会产生近处物体清晰、远处物体模糊的透视现象。另外,远距离和小视角的物体进入视网膜的图像也就小,受刺激的细胞少,眼睛看起来就模糊不清。我们在写生或创作作品时利用这点,可以画出有远近空间的视觉效果。

(三)人的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形成视觉空间感

现实生活中,眼睛与物体之间的透明媒介愈厚,则此物体的颜色愈是转变为媒质的颜色。如风景画中远景偏蓝紫。另外根据色彩原理和心理反应,暖色感觉朝前,冷色感觉朝后退。明暗、色彩的各种对比也会产生能量的扩张与收缩感,会产生不同的占有空间量。在绘画时,线条粗、实、黑有朝前的感觉,而细、虚、灰有后退的感觉。两个以上二维平面的形状或三维的形体层层遮挡、叠压,在最上方或前面的有近、朝前的空间感,而下方或后面的有远、后退的空间感。

(四)透视的深度变化

透视学首要研究的是投影图的透视深度。透视图要用长短不同的线准确地画出透视深度的透视线。在观察和写生时,物体的体和面的基本元素是线。线是表现透视变化最直观使用的手法。线有不发生透视变化的原线和发生透视变化的变线,变线消失到灭点。

三、为什么要学透视学?

透视学是视觉领域中美术、设计技法理论,是从事视觉领域的艺术家和工作者的必修课。西方艺术院校早就将透视学像色彩学、解剖学一样作为单独科目进行教学研究。

得益于透视学这门独立学科的发展,我们对视觉世界的把握能力越来越强。可以说从人类诞生起到现在的漫长岁月中,我们积累的一切视觉经验都为当今的成果做出了不凡贡献,人们不断追求立体感、纵深感、空间感,不断推敲这些感官与视觉之间的关联。基于这些积淀,人们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世界的能力已经有了质的飞越。现在,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出在这个世界上存在或不存在的一切,以图画的形式将它们记录下来,并且对眼睛所看到的和实际物体之间所产生的规律和关系进行总结,以便指导人们去更好地创造和认识世界。而透视学主要研究的正是人眼所见和物体之间的关系。

透视学可以运用到如绘画、雕塑、摄影、建筑效果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广告设计、海报设计、包装设计、动漫创作、三维多媒体创作等一切视觉领域。学透视学的目的就是培养自己的观察力、造型能力和表现力,培养灵活运用已掌握的透视规律,创造性组织画面空间的构图能力,掌握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原理,创作出具有创新意义的作品。

简而言之,研究透视的根本目的就是更好地了解人眼和物体之间的关系,并用其指导实践。从哲学意义上考虑,这也是更好地认识和解释世界的一种有效途径。

透视的发展就是人类处理视觉信息技巧和能力发展。人们追求世界实质的本能不断对人的实践提出更高要求,这就像是一台永不熄火的发动机,驱使着人类不断地认识和发现。随着对世界认识的积累加深,人类也渐渐学会更理性地分析自己所处的世界,透视发展也正是基于这种理性思维之上。思维的进步带动科技发展,科技全面开启了人类面向真理世界的大门,很多长久以来的经验在科技影响下得到实现,迅速走向成熟。可以说,透视发展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进步,也是人类理性思维能力发展和科技发展的果实。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更多

投资理论与实践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

当代世界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

国际展望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