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爸爸对我的需求

爸爸对我的需求

爸爸对我的需求范文第1篇

——题记  可爱的宝贝:

你还好吗?

宝贝呀,妈咪最近很高兴。你知道吗?你就快有新爸爸了!等过几天,我们就要回来了,你高兴吗?在你3岁的时候,我就和你爸爸离婚了。这些年,我知道,你需要的不仅是母爱,还有父爱。尽管我一直在拟补,但是,这一切还是不可能的。在你的心中,是否总盼望着有一份温暖的父爱呢?宝贝,你的新爸爸人很好,他一定会给你失去了很久的父爱的。记得吗?小时候,你总问我,为什么别人总有爸爸,而你就没有。我当时真的很伤心,对不起,是妈咪的错。我已经记不得当时说了什么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你那无奈的眼神。

这几年,我常不在你身边,也只有姑姑陪着你。但是,以后我就不会再犯下这种错误了。上次,你迷上电脑也是我的错。想一想,一个还那么小的孩子怎么能够控制自己呢?我以后,就不到外地去工作了,就每天都跟你在一起。我要补偿以前犯下的错误,还有你爸爸,他会对你很好的。

宝贝,我很快就回去了,记得迎接我们哟!

高兴的妈咪

2004年2月23日

“怎么可能呢?妈咪怎么会给我找一个新爸爸呢?我不要!”宝贝的心里实在是太复杂了。  “亲爱的妈妈:

你很开心,对吗?

妈妈,宝贝并不需要一个新爸爸。我不用,只需要你在我身边就好了。我知道,我这样说,你一定很伤心吧。但是,我真的不需要有一个新爸爸,我也不要父爱。我已经足够了,有你们那么多的爱,我已经很高兴了。”

真的吗?我心里的想法是不是很伤妈妈的心呢?可是……别扭,矛盾,烦恼,一切的一切,都像被打翻了五味瓶一样。

“其实,妈妈,你不必内疚。这些年,我已经习惯了。如果突然有个爸爸,我会不习惯的。从前,我一直想有个爸爸,是因为我一直不知道,在我的身边有那么多关心我的人,更有那么多温馨的爱。小时候的话,也许现在根本我已经忘了。”

我的心里,其实跟写给妈咪的信不一样。总听说,有些后爸对子女很凶,动不动就会打小孩子。也许,这个新爸爸就像妈妈说的那么好……不,要是他来了,妈咪一定会喜欢他而忽略我的,我才不要这样呢!

“妈妈,你不是一直都听我的意见吗?这次,你就听我的话,不要再给我找新爸爸了!好吗?求求你了,宝贝并不需要爸爸!

你的宝贝:妞妞

2004年2月24日”

刚想把信放进信封寄出去,可是,似乎又不忍心寄出去。心里感觉好像很对不起妈咪似的。妈咪,她是看着我长大的,也许累了,也需要有人来安慰他了。而我,也许并不是安慰她的人。妈咪给我找爸爸,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她累了,需要有个人来陪她了……

爸爸对我的需求范文第2篇

在诸多的才艺中,我最喜欢爸爸的工笔牡丹。记得很小的时候,就喜欢呆呆地看爸爸作画。因为爸爸不是专业画者,白天要正常工作,所以大凡会在晚上或假日里习作。

求画者很多,爸爸乐此不疲。每每这个时候,我便会一直不睡陪着爸爸。用以作画的桌子很大,也或许是我小,个子也小的缘故。搬把椅子,放在桌子的一头,爸爸的对面,跪在上面,手拄着腮,聚精会神的看,腿与胳膊肘麻了,便从椅子上下来站在地上,下颚刚过桌面,不断的变换着姿势,等着爸爸把画作完。

夏日的晚上,屋内灯火明亮,窗外群星闪烁,树影婆娑,传来沙沙的笑声。窗台上的茉莉花,随风舞动,微风过处送来缕缕幽香。我间或问一些幼稚的问题。“什么是工笔画呀?”“为什么叫工笔画呀?”“工笔画好不好呀?”等等。爸爸便会温温和和地、不厌其烦到地一一作答。

工笔画,可谓中国的传统画,即是以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景物的画式。工笔画一般先要画好稿本(底稿),一幅完整的稿本需要反复地修改才能定稿,用小狼毫在宣纸上勾勒,然后敷色,层层渲染,从而取得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在工笔画中,无论是人物画,还是花鸟画,都是力求于形似,“形”在工笔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工笔画与水墨写意画不同,“工笔”是与“写意”相对应的概念,简单来讲,就是运用工整、细致、缜密的技法来描绘对象。工笔画对作品形象要求的是严谨,细致,工整。一般用熟宣层层渲染上色。写意画追求的则是一种精神上意境上的美。一般用生宣进行作画,白描也称线描,是工笔画的基础。工笔画的代表即是牡丹。

爸爸的牡丹很鲜活。有袅娜的开着的,也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鲜艳欲滴。叶子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枝有微微弯曲的,留有风吹过的痕迹。画好后需“托”一下,也就是裱画,经过裱后的画就完全不一样了。一幅幅画好的画儿挂在门与墙上,有紫红色的、有水粉色的、有淡黄色的、有茶青色的、有奶白色的……哎呀!那么多好看的花儿呀!整个房间瞬间便成为牡丹花房,似乎可以感受绵绵的流芳,心便会像花儿一样盛开,而妈妈是最好的评判。

爸爸对我的需求范文第3篇

关心每个用户的真实需求

如今,环境质量越来越差,雾霾严重影响着每个人的身体健康。2014年,戴赛鹰的太太怀孕期间,他在高兴和忙于照顾之余,也为周围的环境头疼。当时,他家中的甲醛检测指数约0.14,虽不是巨大的危害,但这不利于孕妇和宝宝的健康,也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情。

为此,戴赛鹰和另两位情况相似的爸爸一起,花了很长时在国内外寻找合适的空气净化器,然而并没有找到完全心仪的产品。比如,国外某些品牌的空气净化器确实可以有效清除雾霾,但却无法减轻甲醛的危害。

长时间的寻找之后,他们突然发现这其实是一个商机,因为空气雾霾没办法很快解决,而且像他们一样,苦于给孩子找不到合适的空气净化器的父母还很多。因此,戴赛鹰与其他两位爸爸一起,决定亲自给孩子做一个空气净化器,并将品牌命名为“三个爸爸”。

对于“三个爸爸”的名字是否走情怀营销路线这一问题,戴赛鹰介绍道,“这符合我们三个人创业的初心,也确实增加了品牌的辨识度,或者增加了部分消费者的好感。但实际上,情怀并不能直接促成销售量的转换,不会有多少人因为情怀而购买产品。作为智能硬件型产品,我们的核心是技术,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才是三个爸爸真正想要追求的东西。”

他坦言,最初并没有想要将此做成如此大的规模。只是希望能够顺利生产出符合预期的产品,为自己和很多家庭的宝宝提供优质的空气净化器,哪怕最终并没有很好的经济收益,这也是一个有益的事业。

令他没想到的是,三个爸爸在成立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就在京东平台众筹到1122万,成为中国首个千万级别的众筹项目。戴赛鹰对此表示,能够有此成就,一方面,是因为三个爸爸成功精准定位在细分领域,另一方面,当时选择的社群营销方法也有很大的帮助,让用户参与研发过程,成功扩大了品牌的影响力。

当被问及小米的营销方法时,戴赛鹰客观地说道,对于三个爸爸来说,小米有很多可取之处,最具代表的要属它的生态圈。结合用户的需求来创造产品,能够成功吸引并锁定用户。作为母婴类的产品,三个爸爸也会将年轻父母聚集在一起,通过多次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在技术和服务等层面予以配合,从而加深用户与品牌的粘性与信任度。

与此同时,他还认为,小米有一些性价比很高的产品,已经接近产品成本去售卖,这点他们不是特别赞同,目前也无法做到。作为智能硬件型产品,势必要有投入资金进行研发和升级,一旦加上价格的约束,就需要不断从市场上获取资金,否则将很难同时兼顾产品研发和公司运营。

三个爸爸在做用户回访和市场调查时发现,国内用户多数并没有形成给宝宝买专用空气净化器的概念,更不清楚儿童空气净化器可以惠及全家,且比普通家用空气净化器效能更强,也更为安全,在进风方式和外部构造更多地考虑儿童等特性。与此同时,很多人对空气净化器的消费心理还不够理性,当初购买可能是为了寻求心理安慰,但却经常出现将机器闲置家中的情况。而且,相比较净水行业百分之四五十以上的滤芯更换比例,空气净化器内芯的更换比例仅有百分之十几,这不仅会大大减小空气净化器的净化能力,还可能会有负面作用。

所以,除去产品销售和品牌形象维护,三个爸爸还会承担起普及知识和教育市场的职责。比如,通过粉丝群、公众号等社会化的传播方式,不断提升用户的健康意识,以及对空气净化器的正确认知。

与田亮合作研发新风净化器

2016年末,三个爸爸重点推出一个新产品――新风净化器M160,并大力推广新风战略。

相比较普通的空气净化器,新风净化器其实是三个爸爸针对消费者需求做的技术升级。原来,由于雾霾和其他环境问题,很多家庭在冬天没有办法经常开窗通风,就容易出现缺氧的问题。与此同时,暖气和空调也会导致屋内温度升高,家具受热将会散发甲醛,这也是极大的安全隐患。

2015年9月份,三个爸爸团队开始着手研发新风系列产品,在公司内部却存在很多争议。因为新风的主要功能是除霾不缺氧,而净化器仅能除霾,可见二者有一定程度上的替代关系。所以,强烈推广新风系列,就有可能会影响净化器的销售量,而且不确定新风一定能顺利打开市场,从营销角度来讲,这可能造成战略上的失误。

但市场调查表明,用户对此款产品十分期待,明星田亮也是合作研发人员。双方的合作还有一个渊源,很早以前,田亮家里就用过三个爸爸的空气净化器,在与朋友送来的某外国品牌相比之后发现,三个爸爸在出风口的空气净化能力要高很多,所以后来又买了5台送人。

2016年5月,田亮找到三个爸爸,询问是否有产品能够解决缺氧的问题,这与他们正准备研发的新风不谋而合,于是双方展开了合作。在研发过程中,田亮也确实真正参与其中,并且对产品的要求十分精致。比如,为了满足他提出的希望机器体积更小一些的要求,三个爸爸的技术团队因此付出了更多辛苦。虽然,在招商会时,也会有客户表示体积较小,可能不利于销售。但戴赛鹰坚信,这样可以减少该产品的占地面积,将会更利于家庭使用,只要产品质量本身过优,肯定会吸引用户的关注和购买。

他认为,三个爸爸空气净化器进入行业前三的可能性并不大,互联网上的小米,以及线下很多大品牌已经占据了主要市场,空气净化器市场的基本格局已定。而新风净化器虽然是一个全新的产品,但目前市场上并没有同类出现,且其功能与用户需求完美吻合,因而市场推广难度不大。所以,他有信心新风极有可能快速占领市场,并做到细分行业第一。

开拓无甲醛家具市场

除新风净化器外,戴赛鹰还告诉记者,三个爸爸未来还会大力发展无甲醛家具。“最初,国家质检中心的相关领导建议我们用三个爸爸的品牌,来生产并发展无甲醛家具。当时,我们并没有这方面的技术,也没有相关的战略安排,所以,觉得并不可靠。但在详细了解市场之后,我们还是决定接受这个挑战。”

爸爸对我的需求范文第4篇

“你的成长过程中,谁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在某次亲子关系调查中,班里55名孩子中,有52.7%选择了妈妈,30%选择了爸妈一起,仅有17.3%选择了爸爸。尽管不少孩子并不否认自己的爸爸尽最大努力为他们创造了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满足了他们的合理需求,但的确也有不少爸爸说自己平时很忙,很少参与家庭教育,也不擅长向孩子表达爱,而且很多时候,他们总以成人的视角和思维去管制和约束孩子,没能真切考虑孩子的感受,使得父子父女关系逐渐变得疏离。有个别孩子还因为父母关系不好而感到受伤害,如班里有个孩子曾用天地人的关系来描述他眼中的三口之家:“在我心里,爸爸是天,妈妈是地,而我是天地之间的人。爸妈吵架,对于我来说就如天昏地暗;爸妈打架,对于我来说就是天摇地动;爸妈吵着要离婚,对于我来说就是天崩地裂。而当我感受到爸妈和睦相处时,我也在见证一段天荒地老的感情。”显然,父母与孩子的每一次互动,都暗含着情感的交流,构成了孩子成长的情感生态;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一个幸福完整的家以及恩爱和美的夫妻关系。

通过接触和倾听很多有情绪困扰的孩子,笔者看到了孩子背后的家庭,特别是孩子反映的父爱投入不足甚至缺失的现象。笔者于是把真实而伤感的一幕幕写进剧本《爸爸,你在哪儿》(附后),让剧中的孩子与爸爸进行对话和情感沟通,引发更多的家长去思考,进而正确认识和重视发挥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剧中的三个孩子和三个爸爸,能在生活中找到原型,比如剧中的欣然和伟明,爸爸时常不在家,缺少父亲的陪伴,觉得父亲的爱远远不足;而剧中的少东则相反,父亲时常在家陪伴他,但给予他的爱让他很有压力。可见,父亲的爱与陪伴不能单纯地从在不在家、陪孩子多久来看,而是要从孩子内心的需求、感受与期待出发,来给予孩子爱与陪伴。本剧剧情设计合理,从一开始的孩子诉说烦恼到父子父女冲突,到评选最好爸爸,到最后爸爸聆听孩子心声,结构紧凑、层层递进、发人深省。透过评选和心声,让更多的家长明白,孩子对父亲有着更深层次的心理诉求:

欣然希望爸爸常回家看看,希望一家能团圆。其实她内心的诉求不仅是爸爸回家看她,更重要的是爸爸的健康与一家的完整,这是源于安全感的需要。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是不能垮,不能倒下的。特别是女儿,更容易为父亲的辛劳和健康状况感到焦虑,不少来咨询的女生常提到爸爸吸烟、喝酒、早起晚睡、过度劳累等都让她们忧心忡忡。

伟明希望爸爸多陪陪他,看他踢球。其实内心的诉求是想爸爸见证他的能力,给予他肯定,这是源于自尊自信的需要。父亲是孩子走向外部世界的引路人,他的肯定能给予孩子信任感和信心。不少来咨询的孩子也说,其实爸爸认可和肯定的话语对自己很重要。

少东希望爸爸能理解尊重他的感受。其实内心的诉求是希望爸爸从关注成绩到关注他的快乐,能够抛开成绩好坏去好好关心他,这是源自无条件的爱与归属的需要。父亲是孩子成长的重要他人,来自父亲无条件的爱与关心,能给孩子快乐与价值感,就像不少来咨询的孩子所说,能感受到爸爸没有功利的、纯粹的爱是他们最大的快乐。

剧情随着灯光的一明一暗一一展开,个中的喜怒哀愁牵动着在场观众们的心,每个人心里都有暖暖的感动,剧组最终收获了热烈的掌声。之后的家长互动式沙龙更把活动推向高潮,很多孩子和家长与剧组参演者一起分享,诚恳交流“父亲如何高质量陪伴孩子成长”的想法与做法。

父亲在孩子成长中扮演着与母亲不同的角色,发挥着独立而独特的作用。不少研究表明,与父亲相处时间较多的孩子有更高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较少出现心理困扰和刻板行为。笔者结合相关研究文献和现场收集的观点、做法,尝试用一只手的五个手指概括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五大角色作用与家长们互动,解说通俗易懂,收到很好的效果。

拇指――榜样的角色。我们通常用拇指表示夸奖肯定。男孩通过对父亲的性别认同学习父亲成长为像父亲那样的男人,女孩能从与父亲的相处和关爱中获得安全感,并把父亲作为参照学习与异性相处。父亲勇敢、独立、乐观、宽容等性格特征也会成为孩子最好的榜样。

食指――行为指引者的角色。我们通常用食指为人指路,同时注意是指引而不是指责。父亲把孩子引向外部世界,他激起孩子对外界的兴趣,鼓励孩子大胆探索,与孩子一起解决问题,让孩子从探索经验中获得信心和勇气。同时,父亲给孩子定规矩能加深规则和规范意识,能减少攻击行为,提高孩子的人际互动能力。还有,父亲的教养方式比较粗放随意,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和意志坚强的个性品质。

中指――思想引领者的角色。我们的中指位于中间,也最长。父亲是向孩子呈现外在世界的关键人物,他能影响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父亲引导孩子对现实的观察,使孩子从引导中获得对世界的信任感,感到世界是一个以有序方式运行的充满爱的地方,孩子将更乐于与周围的人与事互动。同时,父亲思考问题的角度更全面更客观,传授给孩子更多经验和教训,能提高孩子的思想力与自控力。

无名指――家庭缔造者的角色。我们通常把婚戒戴在无名指。父亲有责任与妻子、孩子一起营造最稳固最温暖的家。

尾指――孩子游戏伙伴的角色。我们通常玩游戏时会用尾指拉钩。在孩子看来,父亲的世界是一个富有吸引力、充满新奇的世界,父亲和他们做游戏能给他们带来最大的快乐。

在实践与探索中,笔者认为校园心理剧是一种富有成效和极具特色的团体心理辅导方式,也是教师、学生及家长乐于接受和参加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校园心理剧把学生在学习、生活,以及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困惑、烦恼甚至冲突以小品表演、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方式编成“小剧本”进行演绎,在剧中融入心理学的知识原理和技巧,让参演者通过演绎发生在身边熟悉的甚至是亲身经历的事,带动观看者一同从剧中体验到学生内部心理的细微变化,进而达到宣泄、释压和领悟其中道理的效果。

本心理剧从编剧到展演,不仅是学校为增进学生与家长亲子沟通的一项举措,而且成为了全市中小学家庭教育父母汇爱剧场系列的重要成果,也将成为家庭教育心理剧设计的研讨范本。市级领导给予该剧高度肯定,评价心理剧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理想途径,要充分发挥好校园心理剧的育人功能,更好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附:《爸爸,你在哪儿》原创剧本

爸爸,你在哪儿

【剧情简介】

班里将举行“爸爸来了”亲子活动,女孩欣然,男孩少东、伟明邀请各自的爸爸来参加活动。而爸爸们却以工作繁忙为由拒绝参加。在班主任周老师的巧妙安排下,三位爸爸终于明白了:陪伴,才是最好的爱孩子的方式。

【主要人物】

女孩欣然,男孩少东、伟明,三个孩子的爸爸,班主任周老师

第一幕:我的新年愿望“要爸爸”VS“不要爸爸”

旁白:新年到了,班主任给同学们布置了写新年愿望的作业。三个好朋友凑在一起说自己的愿望。

欣然:我的愿望是爸爸过年能回家。昨晚的月亮又圆又亮,听奶奶说圆圆的月亮能传话,对着月亮说话,爸爸就能听见。我就对着月亮说:爸爸,我很想你啊,你什么时候能回家,我不要你这么辛苦地打工挣钱,我不要新衣服,我不要好吃的,我就是想和你在一起!

伟明:(点点头表示理解)你的爸爸在外地打工,想见面真不容易。而我的爸爸虽然就在这个城市工作,但也不常见面。妈妈问我新年想要什么礼物,只要我想要,她都给买,我赌气说我想买个爸爸陪陪我,被我妈骂了一顿,可谁让爸爸总是早出晚归忙应酬,在我需要他的时候,他在哪儿呢?!看着别人都有爸爸陪,心里真不是滋味……不买就租一个或借一个,总行吧!

欣然:(无奈地摇摇头,叹了口气)唉,我的父爱远在天边,无法触及;而你的父爱近在眼前,依然难以得到。

(欣然、伟明都低下了头)

少东:(拍拍他们的肩膀)你们听好,我的愿望是,我爸离我远点,或者干脆不要也行。

欣然、伟明:(愣了)啊?!

伟明:你别身在福中不知福,谁不知道你爸爸最疼你。

欣然:就是。别听我们说想要爸爸,你就干脆来个不想要爸爸的反话。

少东:我爸是很舍得往我身上砸钱,但那是有条件的,他只关心我的成绩,从不理会我的感受。他只会叫我去背书做习题,稍微停下来休息就说我偷懒,而他自己就在一边看手机一边监视我。我宁愿周末也在学校而不是在家,因为在家里的我只是一台学习的机器。

旁白:三个孩子的愿望都与爸爸有关,有的想要爸爸,有的不想要爸爸。爸爸们到底怎么啦?

第二幕:到底什么才重要

旁白:这个周末正好是父亲节,班里举行“爸爸来了”亲子活动。孩子们都乐坏了,正想着如何跟爸爸亲密合作。

(欣然给爸爸打电话)

欣然:爸爸!

爸爸:哎,欣然呀!这么晚给我打电话呀?

欣然:爸爸,这个周末你能请假来我学校吗?

爸爸:怎么啦?欣然,发生什么事了?(着急)

欣然:没事儿,就是我们班周末搞亲子活动,我想要你来参加!(欢快、欣喜)

爸爸:哦,没事就好。让妈妈陪你参加吧,我就不请假了。

欣然:爸爸,这次亲子活动叫“爸爸来了”,只邀请爸爸参加,你就请假来嘛,别人家的爸爸都能来,就你不能来。(撒娇、生气)

爸爸:别人家的爸爸哪有我辛苦啊,欣然,别说了,我们不和别人比。

欣然:我没跟别人比,这周末是父亲节,我就是想你来参加活动!

爸爸:欣然,爸爸请假一天,整个月的全勤奖就得扣没了。

欣然:我就知道你会说请假要扣工钱,大不了就不要那几百块钱。(生气)

爸爸:几百块钱也是血汗钱啊,我都辛苦大半个月了,你怎么这么不懂事!(训斥)

欣然:是钱重要,还是来看我重要啊?!我好久都没见过你了,我好想你啊……(哭,委屈)

爸爸:别哭,欣然,你要懂事。

欣然:我的同学和老师都没有见过你,人家还以为我没有爸爸呢,这次你就来看看我嘛!(哭,委屈)

爸爸:欣然,别管人家怎么说,你就只管好好读书。我们家将来就指望你了。你看我风里来雨里去地在外面挣钱已经够辛苦的了,你就不要再让心了!你要懂事,要认真读书,你爸我可不敢偷懒,我天天起早贪黑打工,连看病的钱也不舍得花,就为了你能在城里上学有个好环境。唉,你看爸爸我没能力没技术的只能做苦力,我可不希望你将来走我的老路。

欣然:爸爸,你不要再说了!(挂电话)

(伟明回家与爸爸对话)

伟明:爸,我有件重要的事想跟你说。

爸爸:找你妈妈说去。是不是只顾着踢球,考试不及格?你妈妈说你一放学就去踢球,有时作业也顾不上做。我跟你说,热爱运动我不反对,但不能顾此失彼影响了学习。

伟明:知道了知道了。爸,这周末我们班里有亲子活动,邀请你参加。

爸爸:这周末我要出差,没空!(埋头看文件)

伟明:但我们一早约好去踢球的,怎么又变卦?

爸爸:约好也没办法,我那边有个大客户要应酬。(继续埋头看文件)

伟明:就知道忙工作忙应酬,你就参加这一次吧!(哀求)

爸爸:不参加。别吵我,找你妈妈去!(继续埋头看文件)

伟明:是你的工作重要,还是陪你儿子重要啊?!(生气)

爸爸:当然是―工作―啊!跟你说,你也不懂!(继续埋头看文件)

伟明:爸爸,你都好久没有陪我参加活动了,就这一次陪陪我嘛!(哀求)

爸爸:不参加。再说了,你都几岁了,长这么大还闹着要我陪你参加亲子活动。我看你们老师也是没事找事,什么“爸爸来了”,你到时候看看有多少个爸爸能来的?

伟明:(执拗地)别人我管不着,我就要你参加!

爸爸:我不参加。我给你们班赞助500元活动经费。别吵了。

伟明:(执拗地)我不要钱,我就要你参加!

爸爸:听好,在这个家,我负责赚钱!你负责读书!快走!别吵着我看文件。(继续埋头看文件)

伟明:我到底是不是你儿子啊!(暴怒,把文件撒一地)

爸爸:你小子还敢撒野?!(挥巴掌)

伟明:……(泪奔)

(少东回家与爸爸对话)

爸爸:现在才回来,快洗手吃饭,吃完饭赶紧把奥数题再做一遍,这两道题都做错了。

还愣着干什么?哟!怎么脸色这么难看啊?成绩又考差了?我说你就不能让我省点心吗?

少东:(有点怨气,皱着眉头,赶紧打断)你怎么一开口就不离成绩?!

爸爸:学生不讲成绩讲什么?!别成天想些有的没的,现在社会上有些人把“读书无用论”挂在嘴边,我,我和你说这就是个大笑话,除非你天赋异禀,不然你还是老老实实做测试题吧。

少东:(打断)爸爸,我和你能聊点别的吗?

爸爸:好啊,聊聊隔壁家的陈希,学习多厉害,听说还排到年级前100名了。你倒好,又补习班又加强班,才排在300多名。

少东:(打断)他是他,我是我,我和他,谁是你儿子?!

爸爸:……(怔住,语塞)

少东:我们班这周末举行亲子活动,你能参加吗?

爸爸:亲子活动?我说你们老师也太不专业了!都快期末考试了,还搞活动?!

少东:那你能参加吗?

爸爸:一定要参加吗?

少东:我当然希望你能参加。

爸爸:不是你希望我参加,而是老师有没有要求我一定要参加?

少东:老师没有要求。

爸爸:那我就不参加了,不过我会去找老师聊聊你最近的成绩。

少东:怎么又聊成绩?!

爸爸:怎么?一说成绩你就不乐意了?

少东:成绩就这么重要吗?!比我的快乐还重要吗?

爸爸:快乐?成绩不好,哪来的快乐?!你说你上次考试满分是什么时候?你小子怎么回事啊?我天天在家陪着你学习,要什么给你买什么,花精力花钱给你最好的支持,你就这样报答我呀?

少东:你在陪我吗?!你是在监视我!

爸爸:那是因为你从小学习就不自觉!我足不出户就为了监督你,怕你偷懒!

少东:爸,我不是学习的机器,我也有感情有压力,你从来不听我的感受!

爸爸:谁没有压力?我也有压力啊!

少东:……(无语)

旁白:周末的亲子活动如期举行,看到同学们能跟自己的爸爸一起欢乐地活动,三个孩子的心里非常难过,他们垂头丧气不约而同地走开。周老师看到他们难过的样子,紧跟其后。

伟明:(摇头)为什么想和爸爸一起参加亲子活动都这么难。

少东:(苦笑)没有父亲的父亲节,我们三个都像是没有爸爸的孩子。

欣然:(哭)在我爸看来,赚钱比来看我还重要。

伟明:在我爸看来,工作比陪我还重要。

少东:我爸更绝,他认为好的成绩比我的快乐还重要。

欣然:赚钱重要,唉。(坐下)

伟明:客户重要,唉。(坐下)

少东:成绩重要,唉。(坐下)

三人同声:我们都不重要。(摇头)

周老师:孩子们!(忧心地看着三个孩子)

三人同声:周老师!(站起来)

周老师:你们说的话,我都听到了。我能理解你们现在很难过,对爸爸很失望。(停顿,拍拍孩子们的肩膀)或许爸爸们都有他们的苦衷,让我把爸爸们请来学校,咱们好好聊聊。

第三幕:寻找最好爸爸

旁白:班里举行“最好爸爸”选举活动,三位爸爸应邀参加,并同台发表演说《我是最好爸爸》。

少东爸爸:我是最好爸爸!我和少东妈妈年轻的时候没有条件学习,你知道我有多羡慕那些有书读的孩子?为了弥补我和少东妈妈的遗憾,我辞职在家做全职奶爸,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少东的学习上。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我们做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希望少东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伟明爸爸:我是最好爸爸,我每天在外应酬客户,早出晚归打点生意,就为了伟明将来能出国。还有家里现在住的大房子、开的商务车,日常穿的名牌服饰和用的高端电子产品,全都是我埋单。我觉得我是最好爸爸。

欣然爸爸:我是最好爸爸,我每天风吹日晒在外头打工赚钱,多苦多累从不请假,还加班加点省吃俭用,有病痛也忍着不去看医生。攒钱难,不舍得花呀,留着给我家欣然吃好穿暖。我觉得我是最好爸爸。

周老师:现在是选举最好爸爸的必答题,请听题:(少东爸爸、伟明爸爸、欣然爸爸从左至右站成一排)

1.孩子的身高和体重是多少?

2.孩子最爱吃的一道菜是什么?

3.孩子最喜欢的游戏活动是什么?

4.孩子最要好的朋友是谁?

5.孩子最喜欢的老师是谁?

6.孩子最喜欢的课程是什么?

7.孩子长大了想干什么?

8.孩子最害怕发生什么事?

9.孩子最大的烦恼是什么?

(三位爸爸直摇头)

周老师:接下来让我们也听听孩子们眼中的爸爸和心中的愿望。

欣然:爸爸辛苦挣钱全为了我,让我感到很大的压力和深深的自责。爸爸常年不回家,加班加点省吃俭用,不舒服也不去看医生,这让我很担心很痛心。爸爸,你要保重身体,只要有假期就回家陪陪我。我宁愿日子苦一点,不穿新衣服不买好吃的也没关系,我只要你健健康康和我在一起。

欣然爸爸:欣然,是爸爸做得不够,爸爸以后常回家看你。

伟明:爸爸一直是个大忙人,即使提前一周约好也会临时变卦,在他眼里客户比儿子还重要,只会花钱给我买这买那。可是爸爸,你可知道我最想要什么?我想要一个有时间陪我说说话的爸爸。时间都去哪了,真希望你能陪伴见证我的长大。

伟明爸爸:儿子,爸爸确实没有好好陪陪你,这周末我一定陪你踢球。

少东:爸爸寄予我太多太多的期望,想把他当年没能实现的愿望全都寄托在我的身上,从小的兴趣特长和现在的学习考试,就像下赌注,赌上了他的时间、精力与金钱。我一旦学好就是长脸增光,我一旦不好就是当头棒喝。爸爸,我不要成为你控制的木偶,我有我的心思和选择,请你尊重我!

少东爸爸:少东,谢谢你告诉我,我要回去好好想想你说的话。

旁白:每位爸爸为了给自家的孩子创造更美好的成长环境和更优越的发展空间,都愿意吃苦受累,他们花钱花精力在孩子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唯独少了花时间花心思陪伴孩子。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愿天下每一位爸爸都能停下脚步、静下心来,走进孩子的心里,听听孩子的声音,陪孩子一路成长。

爸爸对我的需求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爸爸去哪儿 亲子关系 内在需求 外在需求 游戏

每个儿童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内在需求。但是为何儿童的内在需求总是无法得到完全的展示与释放?是家长的问题亦或是是孩子的问题?或许我们可以从《爸爸去哪儿》中看出一些端倪。这一季《爸爸去哪儿》共有六个家庭:刘烨和儿子诺一,胡军和儿子胡皓康,邹市明和儿子邹世轩,林永健和儿子林大竣,夏克立和女儿夏天,王宝强和女儿娜娜。在这六个家庭中,笔者认为前后变化最大的是林永健和儿子林大竣。

纵观十六期的旅行,林永健与儿子林大竣从一开始的矛盾问题不断到最后父爱子、子爱父的温馨和谐;从一开始说父亲是“魔鬼”到最后的“爸爸,我爱你”。这中间父亲和儿子都经历了什么才能使一个矛盾重重的父子关系逐渐走向缓和,才能使父子一起成长?那就是:尊重儿童的内在需求与外在需求。本文将针对其进行深入探讨分析。

1不可忽视的内在需求

内在需求与外在需求到底哪个对儿童更为重要?这一直都是我们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比起外在需求,内在需求更为重要,我们总是过多地关注孩子的物质生活而忽视了他们的内心感受,当内在需求总是无法得到满足的时候就会直接影响孩子外在的语言行为,就产生了我们常说的孩子“不听话,调皮,不懂事”。这些都是我们教育中出现的普遍问题,追根溯源就是因为孩子内在需求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1.1 父母的陪伴是孩子成长的维生素

大人总是追求对孩子的物质满足,节目中的爸爸林永健也不例外:经常在外拍戏,很少在家陪儿子。认为只要给孩子丰富的物质生活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爱。这样的家庭相处模式成了中国当下家庭的普遍情况。意大利著名的儿童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曾说过:“孩子往往被迫适应大人的社会,而完全背离了自己的天性,成人所营造的社会环境并不完全适合孩子。孩子也有独特的人格,我们不能只想着保护孩子娇小柔弱的身体而只喂孩子吃东西,帮孩子洗澡,帮孩子穿衣服。没有人可以光靠面包活下去。物质在此阶段是最不重要的,而且物质可能导致任何年龄阶段的人堕落。受物质奴役的小孩和大人,都会深感自卑,颜面尽失。”

林永健和儿子林大竣坐在“宫殿里”,大竣说:“我就要和爸爸在一起,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和爸爸在一起。”说出了孩子们的心声,他们需要父母更多的关注,而不仅仅是玩具或是优越的物质生活。物质过剩就会让孩子产生攀比心理,追求奢侈生活,性格上自私冷酷,甚至导致精神上的虚无。使得孩子看起来什么也不会做,什么也不会思考,对什么都没有兴趣。之所以产生这些问题,都是因为成人将注意力放错了位置,单纯的物质不能带给孩子更多的脑力开发,动手能力的锻炼,对大千世界的兴趣。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每走一步路,儿童的面前都可能出现某种新的,未知的东西,这东西使他入了迷,占据了他的全部身心,所以他会忘记听课,忘记写作业,你会觉得吃惊,但是请不要呵斥他们,儿童对时间的感知跟成年人完全不一样,你要做的就是去乘一乘儿童的船,在一起待一些时间,用儿童的眼光来看看世界,那么就会避免许多由于互不谅解而产生的冲突。”

1.2 依赖感是孩子与父母沟通的桥梁

生物学家曾经研究发现刚出生的动物都有“雏鸟情结”,即动物会把第一眼看到的活动物当作自己的妈妈,这是动物行为学中的印随学习。人类也一样,孩子对从一出生就看到的父母也有“雏鸟情结”,处处都要跟着父母,吃饭、睡觉、玩游戏都要和父母在一起,从他们的身上学到语言、行为,学习如何适应这个社会。但是如果在儿童有“雏鸟情结”的时候父母不常在身边就会像节目一开始:林永健给儿子林大竣打视频电话,大竣都不愿意正脸面对爸爸,寥寥几语就挂了电话。这不是说大竣不懂礼貌,而是当一个人面对一个不熟悉的人的时候都会有不自在的情绪产生,大竣的表现就是不自在。由于工作的原因,林永健和孩子的相处时间比较短,刚刚培养出感情就又要出门工作很长时间,时间久了孩子就习惯了父亲不在身边的生活,也就产生了一种疏离感。就像节目里康康说的:“在爸爸和玩具之间,愿意选择玩具而不是爸爸。”这是父爱的缺失,和儿童对大人的依赖感的缺失,这种不健康的状态会间接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一直以来在“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下,家庭教育都大多放在母亲的身上,把母亲当作孩子成长的主要承担者,其实母亲给予孩子的只是教育的一部分,母亲教给孩子更多的是善良、细腻等一些感性思考,但是勇敢、果断、观察力、创造力等理性的思考就往往需要依靠父亲来传授了。

由此看来,父亲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要延长孩子和父亲的相处时间,加深孩子对父亲的“依赖”程度,让父爱回归,产生属于父亲的“雏鸟情结”。从节目中我们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想要爸爸妈妈陪在我身边”。可见孩子的内在需求就是父母的关注与爱的陪伴。

2 内在需求的外化――外在需求

本文探讨的外在需求不仅仅是物质方面的,更多的是内在需求的一种外化行为或是需求。这种外在需求是作用在孩子每天的生活中并起到极大的教育作用的需求,即游戏。从古至今,国内外的很多教育学者都对儿童游戏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在近代教育中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对幼儿教育有着很深的研究,他认为:“游戏是儿童期儿童生活的一个要素,是儿童内在本质的外部表现。游戏作为儿童独特的自发活动,是发展儿童自动型的最好活动形式,它不仅对于儿童的生活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也构成了儿童教育的基础。”

2.1 游戏是身体成长的催化剂

在人的一生中,儿童阶段的成长是最快的、最显著的,无论是身体,还是智力,都在儿童成长期有一个突飞猛进的变化。而游戏就是促进儿童产生变化的催化剂。现代社会很多家长都开始对孩子进行早教,但是无外乎是各种辅导班,兴趣班,让孩子从小就被禁锢在书桌前,禁锢在书本上,不要说放飞心灵,就连身体都不能得到很好的锻炼。我们要找到一种适合儿童心理发展的方法来促进其成长――游戏。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认为:“游戏和说话是儿童生活的要素,借助语言和游戏的方式,儿童开始把内在的本质向外表现。”

在大自然中,孩子可以肆意地奔跑嬉戏。在户外游戏可以锻炼他们的身体,使他们的身体更加健壮。在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夫雷什中学,他要求孩子在夏天露天的草垛中睡觉,在下雨天光脚行走,在冬天游泳。在自然环境中进行身体的净化无疑比药物来得健康。对于体弱多病的儿童,身体锻炼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所以儿童应该多做一些户外活动,既可以锻炼身体,也可以净化心灵。让儿童在大自然中思考比在封闭的教室里思考要有效得多。

2.2 游戏放飞心灵的成长

游戏除了锻炼儿童的身体,对儿童的智力以及心理品质的成长也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室内游戏和室外游戏带给孩子不同的体验。提及室内游戏,以蒙台梭利为代表的“教具说”认为游戏是无用的,对孩子不能起到任何作用,她提倡要有适合儿童成长的教学用具来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在儿童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儿童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按照设计者的意图学习,最终达到教育效果,从而不增加儿童的心理负担,也不会产生儿童自我教育中的偏差。但是室内活动不是万能的,儿童被封闭在狭小的空间,面对的都是一些模拟实物的用具,制约了儿童的创造性,有的只是按照教具的意图按部就班地开发儿童的智力,并不能真正开发儿童的潜能,抑制了儿童的天性,也违背了我们一直提倡的“儿童中心论”和“教育无目的论”。

为了更好地释放儿童的天性,户外游戏是必不可少的。在户外,儿童亲自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触到的,都是最真实的。正是因为这些真实的东西,儿童的思维才会真正起飞,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并钻研下去。在自然环境中儿童可以发展自己的观察力、创造力、独立思考能力,果断的判断力以及勇气。这些都是室内游戏无法完成的。值得注意的是,选择什么样的游戏对儿童有益是很重要的,不要把游戏变成了玩耍,那样就起不到寓教于乐的作用了。例如,《爸爸去哪儿》节目中爸爸妈妈孩子一家人用脸撕破保鲜膜的活动意义就不大,孩子只是单纯地玩耍,并没有什么积极的教育作用,这样的游戏应该少实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游戏”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大,它不再仅是孩子内在外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孩子实践自己已有经验的过程。孩子把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在游戏中加以实践从而不断强化。《爸爸去哪儿》节目中康康中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贴心哥哥,照顾弟弟妹妹。从游戏活动中,我们就能看出在平时生活学习中他就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孩子,并且在游戏中不断实践强化。

3 结语

《爸爸去哪儿》虽然是一档综艺节目,但是每个家庭的教育方式是值得我们研究的。家长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教育孩子才能为其所接受成为了备受关注的课题。这就需要家长要掌握儿童教育学的基础知识。随着国家教育部,社会各界人士对“家庭教育”的呼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只有了解儿童,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才能更好地促进儿童的成长。关注儿童,重在关注其内心需求,用孩子所能接受的方式去引导他们走向健康成长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意]玛利娅・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M].祝东平,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149.

[2] [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