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重门读后感

三重门读后感

三重门读后感范文第1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整体感知;深刻体会;语文积累;能力迁移

关于历史题材的课文阅读很容易与历史课程的学习混淆起来,所谓文史不分家,其实不然。尽管课文内容,叙述历史事件与历史课程有紧密联系,但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我们要抓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常规,关注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情感投入、语言积累以及揣摩探究等元素的引导培养,重视善思乐读的良好语文学习习惯,增强语文素养和能力。当然不排除语文与历史两学科的渗透和互助互补校本教研实践。

一、关注熟读感知,着眼重点词语积累

本课文备课,教师要指导小学生预习练习通读课文,要求学生借助注音读准生字,联系上下文体会生词在文中的意思,能把课文读得既正确又通顺,也要一边阅读勾画难点,一边提出不够理解的问题。课堂阅读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优化课堂阅读环境,为学生设置阅读情境,用直观影视感悟课文,用师生谈话教学法导读课文:在我国近代史上记录着的我国人民与外国侵略者的许多次斗争中,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的壮举,将洋鬼子的近两万箱鸦片全部彻底销毁,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让我们通过这段视频画面,以无比激动的心情,重温这段辉煌的历史,感受伟大的民族精神;依课前要求安排小组展示交流有关虎门销烟的一些图片或文字Y料。在熟读课文环节中,引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课文,理解感知。课文记叙了1839年6月3日广州城已经沸腾了。成群结队的百姓从四面八方涌向虎门滩的喜悦心情;描述了销烟池的规模壮景;销毁鸦片时烟雾弥漫的壮观场面;外国商人看到这惊心动魄的硝烟场面后的表现;虎门销烟的重大意义氛围。通过学生熟读课文后,小组讨论交流,使学生认识到虎门销烟的伟大壮举和爱国主义教育意义。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语言的积累,引导小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练习背诵课文描写广州城沸腾的场面和销毁鸦片的场面。同时还应要求学生积累课文中的四字词语,诸如“赞不绝口”、“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欢呼雀跃”、“惊心动魄”、“恭恭敬敬”、“自投罗网”、“垂手恭听”等。除了引导学生借助课文语言想象画面之外,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及多媒体课件中向学生展示的两个动人的场面。利用多媒体课件,要求学生潜心读书,悉心想象。以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想象与“画面”做一个对比,再深入朗读课文,感知情感就能得到升华。

二、关注朗读体悟,训练复述课文事件

教师应重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训练,加深感知情感体验。组织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和词语,合理抑扬和停顿,理解体会与情感体验。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激昂的语调来朗读广州城的沸腾和销烟时的壮观场面,读出兴奋与喜悦,读出激情与豪情,潜心表达出中国人民不可欺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对外国侵略者要用蔑视的语气朗读,表现出洋鬼子垂手恭听、连声称是、威风扫地的狼狈相。通过反复朗读训练实践,深化课文的理解,整体把握课文叙写的事件。课文首先叙写广州城沸腾起来了。林则徐在虎门滩销烟,“老年人点头”称赞,青年人兴奋不已。接着记叙虎门销烟的壮观场面。先叙成群结队的百姓浩浩荡荡地涌向那里,又叙林则徐亲临现场情况,最后来写围观群众的表现。“敲锣打鼓”、“舞者”、孩子们“挑着一串串鞭炮”描写喜悦心情;表达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十五丈见方”描写出了销烟池的大小,“前面、后面、周围”写出销烟池的规模;写出了销烟运动的具体过程。“像开了锅似的”、“一团团白色烟雾弥漫”描写出销烟的壮观情景。“欢呼雀跃”、“雷鸣般的欢呼声”表现围观群众看到销烟壮观场面非常高兴的样子。最后写许多外国商人看到销烟场景非常震惊,“他们恭恭敬敬”、“摘下帽子”、“躬身弯腰”,能看出外国商人被训服的狼狈表现,昔日的威风一扫而光。可以体会到中国人民不可欺,谁不顾禁令而再走私鸦片,就是自投罗网。同时又讲了销烟的壮举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近两万箱鸦片”经过二十三天才全部销毁。说明这次销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影响之深,实属世界罕见。

三重门读后感范文第2篇

一、语言感化,兴趣读——以读促学

俗话说的好:“好言一句三冬暖。”可见教师话语的重要,所以在要求学生读文前一定要发自内心,有意识地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从而使学生自觉地主动地走进阅读世界。平时,我在授课时,就非常注意用准确、精美的语言来引导学生。

我还在适当的时机给学生挑选当时氛围的课外阅读课本,既无须花较多时间,又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如四年级上学期《积累·运用》中阅读“闻鸡起舞”这个历史故事时,学生在理解故事后,兴趣未消,我随机推荐一本成语故事书,并安排了读的顺序,学生甭提多高兴了。

二、把握目标,充分读——以读促思

让学生充满信心地读文,这还不行,还要有要求或让他们带着问题去读,边读边思或边读边作批注,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等,用铅笔分别做上记号,正如张覆祥所说:“凡读书,每处必求其实,自然有益。”可见,“读”,要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不是一遍又一遍的傻读、呆读,更不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所以我们必须把握读的目的,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读。

读的形式不求统一,教师可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可以是高声朗读,可以是低声速读,还可以是默读……无论怎样读,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初读,自己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解决生字、词,解决读中的障碍;细读,带着预习的要求,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文章顺序;精读,品字析句,体会作者感情,通读能读出自己的感受和独特的见解等等。

教师还可让学生大胆猜想,提出疑问。学生提出的疑问中有许多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就是文章的灵魂,是文章的血脉,如学习《跳水》一课时我板书课题后,就让学生猜猜、想想,然后说一说。学生提出:谁跳水?为什么跳水?跳水是谁想出来的,难道跳水就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吗?学生提出了值得思考的问题,不仅促使学生感知,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短时间内提取信息的能力,而且学生带着这些疑问才能读得有目的,读有所思,读有所获。

三、针对疑问,选择读——以读解疑

在教学中,针对学生自己难以决绝的问题,让学生讨论读文,并在文中摘取与问题有关的段落、语句,而后师生共同研读,多读几次,细细推敲,有时面对文章内容,师范读,学生听或学生读师听。如学习《白杨》一课时,学生提出了这样几个疑问:“爸爸第一次沉思什么?第二次沉思什么?两次沉思的内容是否相同?”针对疑问,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关键还是读文章,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学生完全明白解决了疑问。

可是学生有时提出的问题在课上或课文内容中难以解决,那么这就必须拓宽阅读面。如学习《赤壁之战》一课后,学生竟提出:“在赤壁曹操吃了败仗,东吴以少胜多,具有雄才大略的曹操肯定不服,那么在今后的战役中是谁取胜?”针对这些疑问,必须有意激发学生去读《三国演义》。

四、进行指导,感情读——以读悟情

课堂上教师的导向作用也至关重要,在学生阅读理解文章的语句、段落后,作为教师必须把学生引进具体的环境中,进行品读。如学习《登山》一课在理解全文后,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读出人物对话中不同的语气,读出走小路时害怕的心情,读出登上山顶后的愉悦心情,以及下山后的喜悦之情。这样通过读更加体会到列宁自觉锻炼自己意志的优秀品质。

其实,每篇文章都有重点段落,往往这些段落中蕴含着人物思想、作者情感等最适合引导学生感情朗读,也就是通过不同语气读,就可读出情、悟出理。

三重门读后感范文第3篇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3.在情境创设、想象说话中,理解诗意,感受诗境,体会诗情,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看图,学词说句,初识美

1.谈话导人。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朋友,咱们来认识一下吧!(多媒体出示一边飞一边叫的黄鹂的画面,相机指导“鹂”的读音,板书“黄鹂”;接着画面上出现垂柳,板书“翠柳”,特别强调“柳”的写法。)你们能把它们说成一句话吗?(如:黄鹂在柳条中捉迷藏等。)

(2)多媒体出示:“一行飞上蓝天的白鹭”,相机指导“鹭”的读音,板书“白鹭”,请学生根据画面说一句话。

2.出示课题,多么美丽的春天景色啊!唐代大诗人杜甫就把这美丽的景色写成一首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绝句》(板书),多媒体播放画面,教师配乐范读。

【设计意图】二年级的学生因为年龄特点,形象思维非常活跃,也喜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看到的情景。这首诗色彩明丽,教师将黄鹂的轻快、翠柳的美感在课始直观出示,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描述,对所学之诗稍知其意,初步感知古诗之美,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产生阅读期待。

二、多读,说景谈情,感悟乐

1.自由读。多媒体出示《绝句》背景图及古诗,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读准生字,读好每一句诗。

2.师生接读。师读前四个字,生接后三个字,也可变化数字,如师读前两个字;也可变换组别接读;教师不断变换读诗速度,让学生在接读的时候能慢慢熟练、跟读,注意音准和节奏。

【设计意图】“书不读熟不开讲”,特别是古诗,只有在读熟的基础上,才有可能知其意悟其境。这一环节设计既是为学生的初读降低坡度,达到读通、读顺的目的,也能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3.创设情境,读出感悟。

(1)过渡:大家读得可真不错,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我问你读,怎么样?并逐句展开师生问答式的教学。

第一句:教师先问:两个黄鹂干什么?学生以“两个黄鹂鸣翠柳”作答,再以此启发想象:如果两个黄鹂是在说话,可能在说什么?(可能会说“春天,草醒了,花红了,叶绿了,好美啊!”……)换个角度想象:如果它们是在唱歌,可能会唱什么呢?(可能在唱“春天在哪里啊,春天在哪里……”,让学生即兴唱几句)

第二句:教师以问承接:黄鹂在说、在唱,那一行白鹭呢?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理解句中的“青天”就是蓝蓝的天空,并通过多媒体,欣赏蓝蓝的天幕上,飞翔着一行雪白的鹭鸟的美丽景色,指导有感情朗读。

第三句:教师叙述:美的不仅是会动的黄鹂和白鹭,还有静静的景物呢。你瞧,窗含西岭――?学生接下去将第三句诗补充完整。然后,围绕“一年有几个秋季?”“千秋指多少年?这里的千秋真的是一千年吗?”等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千秋雪”的意思是指很久很久都不融化的积雪,进而体会到千年不化的白雪盖在西岭上给人的感觉。在此基础上,教师说“在明媚的春光中遥望那岷山上的皑皑白雪,该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啊。而诗人只用了一个字,就把这么美的西岭和白雪描绘成了打扮诗人房间的图画了(出示画面),这个字就是――含”,将品味语句的焦点集中到句中的“含”字上,借助生活经验理解“含”的动作,再结合画面感受“窗含”的独特之美,从中体会“含”字的生动和形象,最后把这种美读出来。

第四句:导语一转:站在窗前看,是“窗含西岭千秋雪”,而出门外,却是另一番景象――(门泊东吴万里船)再用语言呈现画面:一只、两只、三只……门前静静停泊的船只,有序地排列着,多像是――(即将远行的队伍、整齐列队的士兵,随时准备出发。)真是静中含动,动中有静,再连起来读后两句诗。

(2)引导想象:读着读着,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请用笔在诗中圈出来,引导学生想象说话。

(3)教师小结:读着这首诗,你觉得诗人杜甫此时的心情是什么样呢?你能用读把诗人的心情读出来吗?

【设计意图】都说学习古诗重在感悟,但感悟绝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如果让孩子手捧一首完全不知所云的古诗去感悟,恐怕有点为难孩子。但二年级孩子应该怎么感悟,需要慢慢引导。这一环节就是在师生情趣问答的游戏中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诗歌描绘的画面,理解古诗的美,建立诗歌表象,并通过创设情景的读,体会诗人的喜悦心情。

4.对对子,理顺序。

过渡:我们再来玩个游戏,对对子,好吗?

师:两个黄鹂――

生:一行白鹭。

师:鸣翠柳――

生:上青天。

小结:谁能说说作者观察景物的顺序是――

【设计意图】每次读,都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如果说前几次的读重在读通读顺,读中感悟诗意诗情,那么,这里的读,就是初步认识景物的描写顺序。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和他们有意注意时间较短的特点,教学中主要采用对对子的游戏形式(学生已学过简单的对子),在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中,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中景物描写方法。

5.看图读诗:教师分别出示不同画面,让学生说出相应的诗句,并让学生说说喜欢哪幅画面,为什么?

6.同桌一起观察课文插图,自己手指画面读诗。

7.师创设诗境,学生一边演一边背:唐代大诗人杜甫在饱经了战乱之苦后,重返四川成都杜甫草堂。他正坐在草堂里看书,忽然听到――(生:两个黄鹂鸣翠柳。)陶醉之余,他正想起身细看,忽然眼前掠过一道白色的弧线,直上蓝天――(生:一行白鹭上青天。)黄鹂、翠柳、白鹭、青天,真是色彩鲜明,窗外莺歌燕舞,绿柳垂丝,春意融融,怎不令诗人陶醉其中,此时他透过窗户,极目凝视却又被什么吸引住了?(窗含西岭千秋雪)诗人回头一看,这次,他看到了门外――(门泊东吴万里船。)

8.面对这样美丽的春光,诗人还会说什么呢?

【设计意图】熟读成诵是低年级古诗教学的重要环节,这里,教师通过看图读诗、创情境背诗等形式,强化意义诵读,促进语言积累,实现目标达成。

三、质疑解答,指导书写

1.看着图,读着诗,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三重门读后感范文第4篇

摄影测量与遥感实习是摄影测量学和遥感技术相应用的综合实习课,对于提高学生的测量技术有着重要的意义。接下来就跟着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关于摄影测量与遥感实习内容及心得吧。

一、实习目的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实习掌握摄影测量的原理、影像处理方法、成图方法,掌握遥感的信息获取、图像处理、分类判读及制图的方法和作业程序。从而更系统地掌握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通过实习使我们更熟练地掌握摄影测量及遥感的原理,信息获取的途径,数字处理系统和应用处理方法。进一步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我们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工作认真、实事求是、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为以后从事生产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素质基础。

二、实习内容

1) 遥感影像图制作;

2) 相片控制测量;

3) 航空摄影测量相对立体观察与两侧;

4) 航片调绘、遥感图像属性调查;

5) 相片及卫片的判读及调绘

6) 调绘片的内页整饰

7) 撰写实习报告,提交成果。

三、实习设备与资料

1) 摄影测量与遥感书本上的理论知识。

2) 通过电脑查找有关这门学科的实践应用及其它相关知识等。

3) 电脑上相关的摄影测量的图片信息资料及判读方法。

4) 现有的实习报告模板及大学城空间里的相关教学资料。

四、实习时间与地点

时间:20__年6月19日——20__年6月26日。

地点:学校图书馆、教室、寝室及搜集摄影测量与遥感这门学科的资料等相关地方。

五、实习过程

5.1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的发展情景

摄影测量与遥感是从摄影影像和其他非接触传感器系统获取所研究物体,主要是地球及其环境的可靠信息,并对其进行记录、量测、分析与应用表达的科学和技术。随着

摄影测量发展到数字摄影测量阶段及多传感器、多分辨率、多光谱、多时段遥感影像与空间科学、电子科学、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其他边缘学科的交叉渗透、相互融合,摄影测量与遥感已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新型的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由于它的科学性、技术性、应用性、服务性以及所涉及的广泛科学技术领域,其应用已深入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

5.2单张像片测量原理

单张像片测图的基本原理是中心投影的透视变换,而摄影过程的几何反转则是立体测图的基本原理。广义来说,前一情况的基本原理也是摄影过程的几何反转。20世纪30年代以后,摄影过程的几何反转都是应用各种结构复杂的光学机械的精密仪器来实现的。50年代,开始应用数学解析的方式来实现。图1就是用光学投影方法实现摄影几何反转的示意图。图中假设两张相邻的航摄像片覆盖了同一地面AMDC,它们在左片P1上的构像为ɑ1m1d1c1,右片P2上的构像为ɑ2m2d2c2,两摄站点S1和S2间的距离为基线B。如将这两张像片装回与摄影镜箱相同的投影器内,后面用聚光器照明,就会投射出同摄影时相似的投影光束。再把这两个投影光束安置在与摄影时相同的空间方位,并使两投影中心间的距离为b(b为按测图比例尺缩小的摄影基线),此时所有的同名投影光线都应成对相交,从而得出一个地面的立体模型A'M 'D 'C '。这时, 用一个空间的浮游测标(可作三维运动)去量测它,就可画得地形图。

5.3航空摄影测量的内外业技术要求

航测外业工作包括:①像片控制点联测。像片控制点一般是航摄前在地面上布设的标志点,也可选用像片上的明显地物点(如道路交叉点等),用普通测量方法测定其平面坐标和高程。②像片调绘。是图像判读、调查和绘注等工作的总称。在像片上通过判读,用规定的地形图符号绘注地物、地貌等要素;测绘没有影像的和新增的重要地物;注记通过调查所得的地名等。通过像片调绘所得到的像片称为调绘片。调绘工作可分为室内的、野外的和两者相结合的3种方法。③综合法测图。主要是在单张像片或像片图上用平板仪测绘等高线。

航测内业工作包括:①测图控制点的加密。以前对于平坦地区一般采用辐射三角测量法,对于丘陵地和山地则采用立体测图仪建立单航线模拟的空中三角网,进行控制点的加密工作。20世纪60年代以来,模拟法空中三角测量逐渐地被解析空中三角测量代替。②用各种光学机械仪器测制地形原图

5.4像片的内方位元素和外方位元素

内方位元素用以确定摄影物镜后节点(像方)同像片间的相关位置。利用它可以恢复摄影时的摄影光线束。内方位元素系指摄影机主距 f和摄影机物镜后节点在像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框标坐标系中的坐标值(_0,у0)。这些数值通过对航摄机鉴定得出,故内方位元素总是已知的。确定摄影光线束在摄影时的空间位置的数据,叫做像片或摄影的外方位元素。外方位元素有6个数值,包括摄影中心S(图2)在某一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3个坐标值_s、Ys、Zs和用来确定摄影光线束在空间方位的3个角定向元素,如嗘、ω、k角。这些外方位元素都是针对着某一个模型坐标系O-_YZ而定义的。模型坐标系的_坐标轴近似地位于摄影的基线方向,Z坐标轴近似地与地面点的高程方向相符。在模型坐标系内所建立的立体模型必须在其后经绝对定向的过程才能取得立体模型的正确方位。

六、航影像片调绘

像片调绘是利用像片进行判读、调查、描绘和注记等工作的总称。即用摄影测量方法测绘地形图的作业过程,是用判读知识蒋像片进行实地调查和补测,并对地形图上需要表示的地物、地貌和地理名称等要素经制图综合后,用规定的符号和注记标绘在像片上以供进一步测绘地形图只用。经调绘的像片称调绘片。简称调绘片。在特殊情况下,亦可在实地调绘典型样片,其余的参照典型样片和有关资料通过像片判读在室内进行。

七、像片及卫片判读时注意的技术问题

在作业过程中进行航空像片判读时,一般都应该要遵循下列原则:先整体后局部;从一只到未知;先易后难;由宏观到微观的原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更容易、更精确的判读像片及像片上关的地物和地貌信息。同时判读航空像片时一般也经常采用比较常用的方法进行判读,如:直接判读法;对比分析法;逻辑推理法等等。像这样通过各种方法各种信息的全面综合分析,才能更好的防止信息的判别错误,减少不必要的经济和其它损失。然而尤其是判别过程中我们更得注重判读过程及步骤,在判读过程中我们分为四个判读阶段:准备工作;室内判读;野外校核和成图总结。在准备工作中我们也分为一些小的步骤:资料的收集;像片得清晰度;像片得重叠度;像片得平整度;航线的弯曲度;像片得压平度,这些虽然是些小的细节,但是一旦忽略很多就会导致很大的判别误差,影响我们最终的判别结果。还有室内的判读,这一阶段是需要在了解和掌握地区地理概况的基础上进行,根据判读任务的需要及相关学科的特点,制定出统一的分类系统,并选择已知或典型地区总结和建立判读标识。判读过程中还要注意利用已知资料,以及放大镜、立体镜等辅助工具,对重要的地物和有疑问的地方加以特别标记,以便在野外校核时进行重点检查。第三是野外校核,主要是根据室内拟定的路线进行,把室内判读的结果与实地对照,特别是对一些重要现象和有怀疑的地方,应详细加以观察和验证,以修改和补充室内的不足,最后是成图与总结,判读结果结果野外反复的检验后,可将其转绘到准备好的底图上,以制成专题图件,并根据任务的要求,编写实训总结报告。

八、实习心得

通过一周的室内实习任务,最大的感触就是从新认识了摄影测量和遥感这门比较抽象的学课,以前在课堂上总觉得这是一门非常难懂也非常难学的课程,可是就在这周的室内收集资料实习的过程中我的想法突然改变了,其实摄影测量与遥感这门学科并没有所想的那么难懂和难学,只要我们愿意去学、去发现这门学科的奥秘我们还是非常容易掌握和理解的。开始接触是觉得它是我们所有学科中最抽象的,可是当我们把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和这次室内搜集资料的实习结合起来对比和深入研究后,才真正的发现这是一门多么有内涵和适应新时代的必要科目,很多情况下,对于大面积的测图我们都少不了对它的应用,同时在将来摄影测量和遥感也很有可能会取代我们所有传统的测图方法,真正的把它完全的应用到我们的所有调查土地资料中,以见证它的最有效的作用。

由于我们学校大量缺少摄影测量和遥感这门学科的仪器和工具,所以学校把这次实习任务主要定为网上搜集有关这门学科的资料及书本上理论知识相结合系统的学习。虽然这方面的设备大量的缺乏,可是仍然没有撮箕到我们学习的良好心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是以自己的最大热情完全的投入到此次实习中。通过这次实习我们的收获很大,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都得到了很多意外的收获,获益匪浅!不仅对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有了通盘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从实践中检验了它的真理,了解了它的适应范围之广和作用之大,为我们以后从事工作而需要它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

三重门读后感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初中学生 语音意识 培养

语音意识在中小学生阅读能力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表音文字国家读者实现成功阅读的决定性因素。初中阶段是汉语儿童英语阅读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加强对学生语音意识的培养,旨在让学生逐步了解和掌握英语单词音与形之间的紧密关系,使学生由音知形,由形知音,音形转换自如,使学习者辨认不熟悉的单词以提高单词识别的速度和自觉性。语音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抓好学生学习英语的起始阶段,严格把好英语语音入门关,是学生可持续学习英语的的保证。

一、重视起始课教学,严格把好语音入门关

英语是表音文字。要学好英语,必须首先掌握语音。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自始至终把语音教学放在突出地位,而抓好起始阶段是学生学好语音的关键环节,更应严格把关。作为教师,在最初学生学习英语时,就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音标教学和语音拼读训练,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最初学习英语时,字母和单词是基础。而有些英语单词的发音与拼写的不一致,往往成为学生后继学习的障碍,也会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我们可采用按字母或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读音规则来拼写单词,以把好语音入门关。例如,学习单词dad时,当学生知道这三个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分别为[d,&,d]时,看到单词不用老师示范,便能自己拼读[d&d] ,反过来,听到[d&d]也能很快写出dad这个单词。这样,对学生听音能力的培养大有好处。但要注意,在起始阶段,语音意识的训练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要增加学生的兴趣,培养成就感,提高学习信心。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语言的学习更需要积累。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听音感知训练。听音感知是学生学好发音的最基础的训练,应要求学生认真听,听清楚、听正确,细心感知所学的音素。其次要引导学生在听音中模仿,看口型,练发音。为了帮助学生在字母与其相应的读音之间建立起初步的对应关系,教师可采取去掉首音、中间音或尾音等办法对单词的音素进行分解,再运用拼读音素的方法使学生学会音素。例如,单词map是由音素/m/+/a/+/p/组成的,先让学生学会这三个基本音素的发音,然后两个音素拼读/ma/,最后带上第三个音素/map/,这样,整个单词的发音就很容易读了。实践告诉我们,音素或音节的分解,不仅适宜于学生对单词更快更好的拼读,也便于学生加深记忆。其三,教师还要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和作业,强化学生对听、读、辨音的训练。

二、重视听读训练,严格把好学生的音形转换关

学习单词固然要掌握很多内容,但首要的还是学习它的读音和意义。学习单词,准确发音非常重要,因为读音和拼写有关,读好单词就可以记好单词的拼写;听的能力也与读音直接相关。学习单词时,一定要把每一个单词读准。理解了词义就可以运用。学习单词读音时,学生容易失去爆破或不完全爆破,掌握不住词重音的规律,遇到发音与单词拼写不一致的情况,即音形转换失误较多。英语拼写体系纷繁复杂的特性常常会使他们觉得混乱。有研究表明,“约一半以上的中学生拼写错误很可能与其发音失误有关”。单词朗读和拼写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因此,我们要通过单词的读写教学,做到由形知音,由音知形,音形转换自如,提高单词记忆效率,从而通过学生音形转换能力的提高来达到学生语音意识培养的目的。在进行听读训练时,可采取多种方式交互进行,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规律。比如:由教师先介绍背景材料,初学时汉语或英汉并用,以后逐步扩大英语的使用量;或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去听,提问题可先有一个问题,然后增加到多个;或放录音或由教师示范朗读若干遍,让学生用心听等等。

在听读训练时,教师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由听写单词到听写句子,再到听写课文、听写陌生材料,逐步加大难度。同时要求学生注意体会尾辅音、双辅音、辅音连缀、不发音字母、强读音节、弱读音节、非重读元音等语音。以此来训练学生在正确的语音表征的前提下,能够进行良好的音形转换能力。

三、重视情景交流,把好语音语调关

在英语连贯的说话和朗读中,我们可以听到一些词特别响亮,有一些词不响亮。响亮的都是在句子中比较重要的词。一个词在句子中读得响亮而清晰,往往有以下三个因素:一是句子的重读,二是音的长度,三是调门的高低,这就是英语的语音语调。在英语的口语交流中,语音语调不仅能准确的传达语言信息,而且在表达态度、情感和情绪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直接影响着说话人所要表达的意思。语调不同,表达的意思差别很大。比如:

yesK是的。

yesJ是吗?(或:嗯,什么事?)

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经常给学生设计一定的合作交流情景,让每个学生都能身临其境,讲得出、说得准、听得懂,在语境和交流中增强语音意识。情景的设计也应以学生熟悉的学习和生活为素材,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自由交谈,也可以让学生用英语讲故事、进行专题讨论等。对在情景中学生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难以理解和不能读准的句子,教师要提前做好辅导或引导,特别是对一些长的语句,应提醒学生注意重音、轻音、断句、连续、清浊辅音转化及节奏等。例如:

We/visited at his/workplace | among the/young/trees | and /asked him a/bout hisKwork.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收集一些课外材料,让学生有选择的听一些英美人士对话录音,观看英美版电影等,让学生从中体验英美人士谈话时的语调、表情、手势语。让学生的语音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