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南乡子辛弃疾

南乡子辛弃疾

南乡子辛弃疾范文第1篇

辛弃疾词作丰硕,各个阶段的经典作品也比比皆是,然而翻阅辛弃疾的词,可以发现诸如“刀、枪、剑、戟、弓、箭、戈、甲、铁马、旌旗、将军、奇兵等”[1],是辛词的常客,有着军事意象的作品占了辛弃疾词作的一大部分,因为辛弃疾的身份首先是一位军人,他有着深刻的戎马经历,同时浓烈的爱国情怀时刻促使他重上沙场,再建功业。军事意象繁多成为辛词的特征之一,本文将着力探索辛弃疾词中军事意象的阶段性特征。

一、辛弃疾词中军事意象的出现及军事词创作

(一)辛弃疾词中军事意象的出现

词本产生于闺房之中,描写对象最初不外乎男女之间的爱恨情仇,以缠绵、温柔的特点见长。唐五代时,词多用于遣兴娱宾;到柳永、苏轼时,词的意象发展到文士的日常生活;南渡时期,词的意象转为民族苦难、社会现实生活;到了辛弃疾时,词的意象又发生了一次大的转换,战争、军事意象成为了辛词独特的艺术风景线。

“腰间剑,聊弹铗。尊中酒,堪为别”(《满江红》)中的“剑”、“ 铗”,都是辛弃疾作战时常用到的兵器,因此也自然成为了辛弃疾抒发壮志的媒介;辛弃疾词中还常常出现古代历史人物,其中较多的是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诸如刘备、曹操、诸葛亮、孙权等,《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描写的就是胸怀抱负的刘备,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描写的是英雄才俊孙权,辛弃疾将他们作为学习的榜样,提醒自己要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辛弃疾颠沛流离的仕途经历,使他留下了很多怀古咏史的词作,其中描写了大量的军事地点,如《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中“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陌上三更月”的赤壁,《浪淘沙・赋得美人草》中“不肯过江东,玉帐匆匆”的江东,都是古时有名的战争之地,辛弃疾不仅是文士而且还是一代武将,在他失意难当之时,这些便成了他与梦想交流的平台。

辛弃疾词抒情意象的军事化不仅拓展了词的境界,扩大了词的抒情范围,同时还把男人的壮志豪情引入词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表现的都是荡气回肠的男子风范,从而使豪放词得以真正兴盛起来,成为文学史上宝贵的财富。

(二)辛弃疾的军事词创作

辛弃疾仕途上的“失意”没有实现他成为挽救民族危机的英雄人物,却成就了他将一腔热血化为文学上的“英雄感怆”。

1140年至1162年是辛弃疾揭竿而起的少帅时期,辛弃疾与军事结缘,跟他祖父辛赞有着莫大的关系,其祖父辛赞是金朝的地方官,但常常“登高望远,指画山河,思投衅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祖父的兵法韬略对辛弃疾的影响很大,由此种下了恢复中原的伟大抱负。

1163年到1181年,辛弃疾官职卑微,但他对政治事业充满希望和信心。代表作品《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中抒发难以遣怀的不遇之感;《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望飞来、半空鸥鹭,须臾动地鼙鼓。截江组练驱山去,鏖战未收貔虎”充满报国心切而现实残酷的矛盾之情;《满江红》“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以此来鼓励友人和自己要英勇作战,不贪恋儿女情长。

1181年辛弃疾被弹劾,曾过了长达十年之久的罢职闲居生活,因此期间多有描写山野风情之作,但看似闲适自得的田园生活事实上并没有使他放弃恢复中原的梦想,其词不时流露出功名未就悲愤和辛酸。《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八声甘州》、《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等皆是例证。

1203年至1207年重振雄风的老将辛弃疾再次被弹劾。复国之志破灭,无缘筹措抗金大计的苦闷与痛心是辛弃疾词此刻最明显的情感基调,如《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喟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人虽老壮心犹在。

二、辛弃疾词中军事意象的特征

辛弃疾因其特殊的人生经历而创作了众多的军事战争词作,其军事词意象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辛弃疾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军人,拥有一腔爱国热情,然而却无端地遭遇贬谪和冷落,在报国无门的情况下,辛弃疾不遗余力地将个人的英雄气质、战斗精神渗透到词的每个角落,其传奇坎坷的经历丰富了词的题材并直接反映到词的创作里,使辛弃疾词的创作充满了现实主义精神,辛弃疾词描写的悲愤难当的失意英雄并非文学虚构,恰恰是对自己空有报国之志却无尽忠之路的真实写照。

辛弃疾词不是为了简单地表现某种情绪而任意构造文学之虚,而是运用比兴手法,或委婉或直接地表达壮志未酬的悲愤和痛苦,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

辛弃疾时任建康江东安抚司参议官,辗转于小官小职的他,满腔才略却无施展之地,进而看“吴钩”、拍“栏杆”,却空有抱负。下阕蕴含了三个典故:张翰因思乡之鲈而弃官南归、刘备唾弃求田问舍的许汜、晋朝桓温望树叹流年。作者通过这些典故表达出自己进不能、退又不忍的复杂心境。

辛弃疾缅怀历史英雄人物,是因为现实中的南宋朝廷偷安息武,懦弱无能,与历史上的那些明主英才形成鲜明的对比,现实中需要这样的烈士英雄,词人用古人唤今人,希望朝廷能像历史英雄那样战于城南、复国统一。

(二)雄奇阔大的美学特征

纵观辛弃疾的军事词,不难发现辛词风格豪迈、雄壮的特点,词中审美意象多为高耸的山岭、汹涌的江水,或者杰出的历史英雄,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气势雄伟、奔放,如《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

“望飞来、半空鸥鹭,须臾动地鼙鼓。截江组练驱山去,鏖战未收貔虎。朝又暮。悄惯得、吴儿不怕蛟龙怒,风波平步。看红旆惊飞,跳鱼直上,蹙踏浪花舞。

凭谁问,万里长鲸吞吐,人间儿戏千弩。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马素车东去。堪恨处:人道是、属镂怨愤终千古,功名自误。漫教得陶朱,五湖西子,一舸弄烟雨。”

这是一首钱塘观潮词,作者通过“鼙鼓”、“鏖战”、“貔虎”、“红旆”,描写出潮起时气吞万里、惊天动地的景象。辛弃疾以其浩邈的情思,深沉博大的审美视野向我们展示了辛词宏远的境界和开朗的胸襟,使辛弃疾词富有雄奇阔大的美学特质。

(三)人物形象的阶段性特征

辛弃疾军事词中的英雄形象是具有阶段性、富于变化性的。

1.少年将帅

辛弃疾二十一岁时就参加了抗金义军,有着年轻人独有的胆识与豪情,如《满江红・贺王宣子产湖南寇》中“早红尘、一骑落平冈,捷书急”、“把诗书马上,笑驱锋镝”的才气和抱负,希望自己能一展宏图驱逐金兵,此时期的创作尽显豁达与热情。

2.勇猛斗士

辛弃疾文武俱全,却得不到重用,愤懑之情可想而知,但是此时的辛弃疾并没有因此悲观,也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如名篇《满江红》,是辛弃疾送给好友的勉励词。借好友家族英烈勉励奔赴前线的朋友奋勇杀敌,为抗金事业做出大贡献,下阕虽写自己已无用武之地所以只能借酒浇愁,但是词人并没有由此消沉下去反而笔锋一转,以“马革裹尸当自誓”来鼓励友人要英勇作战,这不仅是对友人的殷切劝勉,同时也是对自己的鼓舞和鞭策。此时的辛弃疾,虽然位卑言微,但是艰难和险阻并没有打倒这个热血沸腾、激情昂扬的爱国青年。

3.落寞英雄

辛弃疾42岁时被迫退隐,正是壮年却闲居山野,失落难当的他对宦海浮沉充满无奈,对软弱的朝廷忧虑万千,虽然自己不在官位,但报国之心仍在,此时辛弃疾词中的抒情形象由勇猛的斗士转换为落寞的英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中“剑”、“吹角”、“连营”、“麾”、“沙场”、“弓”等丰富的军事意象将词人渴望战于沙场、建功立业的心情展露无遗,然而如今的作者只能在梦里盼望驰骋疆场,只能醉眼看剑,心中期待的军戎生活却只换来了“可怜白发生”的无限悲哀,词人想抗金复土,然而此路多艰,几经波折的宦海生涯,使辛弃疾深感才高遭嫉,惟有全身而退,才能自我保全,词中不免流露出退隐山林之意,然而抗金统一的夙志仍在他的内心深处回荡。

4.暮年衰翁

辛弃疾一生都在执着地争取机会收复失地,然而失望重重。朝廷的弃置不用和怯懦,激发了辛弃疾内心的悲愤,此时的辛弃疾词成了辛弃疾英雄失路、一生不得志的悲壮凯歌,辛词中曾经的意气少年变成了如今的暮年衰翁,作《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时,辛弃疾已是六十六岁的老人,一心报国却无门。

浩邈深沉的家国忧思以及对山河与百姓的眷恋,是辛词重要的情感基调,词中的抒情形象随着词人的际遇而变化,但是词人对于民族前途的深沉忧虑却不曾因处境的变化而改变。

辛弃疾词中的抒情形象虽然从少年、青年、壮年到暮年有着不同的坎坷经历和人生际遇,但是浓烈的爱国热情和抗金统一的夙愿却贯穿人物形象的始终。

辛弃疾以一代爱国词人的高度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文学印迹,从揭竿而起的年轻少帅,到奔走呼号的勇猛斗士,再到赋闲家居的落寞志士,再到重振雄风的暮年老将,坎坷的人生境遇和多艰的仕途使其词作中的军事意象也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成功地将浓烈的爱国情怀和悲壮沉郁的人格气质融解于词的字里行间。

南乡子辛弃疾范文第2篇

戏是写辛弃疾的一生的。一个词人不好写,舞文弄墨,推敲斟酌,缺少动作性与悬念。但是辛弃疾不同,他不但有抗金救宋的诗词,而且有这方面的雄图、行为、智谋与武功,还有擒杀叛徒的辉煌记录。

但他毕竟穷其一生没有得到一展救宋身手的机会,他一辈子连一次真正的抗金战役也没有打过。他打过一仗,却是针对农民起义军的。

《长剑歌》最大的悲剧性与缠绕性在于突出了辛弃疾依靠南宋朝廷,却又始终依靠不上的深刻矛盾。要抗金,仅仅靠“非政府组织”是办不到的,抗金救亡的资源掌握在南宋朝廷手里,所以辛远离家乡投奔南宋,然而南宋朝廷偏偏是那样地不争气,压迫人民投降外敌,精于内争怯于对外,昏庸腐化不思进取。最最动人的场面之一是辛老年以后还在等待圣旨,等待征召,听到马蹄声就激动起舞,以为是征召他去参加抗金救亡的大业的旨意到了。然后马蹄声渐渐远去,他只能颓然地喊一声“拿酒来!”辛词人就这样等了一辈子。

想想中国历史上有多少满腹经纶、一身文韬武略的爱国志士在对于圣旨和征召的苦苦等待中蹉跎终生,一事无成,怎能不令人痛哭失声!

辛弃疾还乡务农以后回答小童的问题一节也有同样的尽在不言中的悲怆。他年轻时怎么样成立义军,怎样抗敌杀叛,怎么样渡江来到了抗金的大后方,都讲得有声有色,然而,他经不住小童的一连串“后来呢?”“后来呢?”的追问。

其实岂止是辛弃疾,古往今来,有多少有过辉煌的开篇的仁人志士,同样也未有辉煌的“后来”,有头无尾,是多少仁人志士的宿命!

剧中虚构的词人的红粉知己江贞的故事更是惨烈无双。他们共同在敌后抗金,相知相爱,而到了大后方以后,双方失散。由于贪官污吏的横行,江贞成了造反有理的起义领导人,而辛却奉朝廷之命对其诱骗清剿,最后亲自下令将其处死,令人扼腕,令人顿足,令人永远煎熬!

寥寥几笔,还写了辛的一位朋友:有鉴于朝廷的昏庸而投奔了金人的思渊,最后也是一生潦倒,深悔嗟叹,作为一个变节者、流亡者,思渊能有什么下场呢?辛在关键时放了他一马,留下了他的命,已经算是他的万幸了。

南乡子辛弃疾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典故 古为今用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373-01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怀古咏史词。这首词一连使用了五个典故,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辛弃疾善用典故的词作特点。本文结合词作写作背景和词作内容对文中出现的典故进行简要赏析。

辛弃疾生活的南宋王朝屡遭金兵侵犯,中原失守,国土沦丧。可南宋统治者却偏安江南一隅,非但不思抗金御敌,反而屈辱求和。辛弃疾目睹这一切,从小便立下抗金杀贼的报国之志,他21岁时就组织义军英勇起义,23岁时又率众南归,但南渡之后却屡遭排挤,不被重用。因此辛弃疾从42岁到64岁十多年间,一直在江西过着闲居隐居的生活。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执掌南宋朝廷大权的韩腚形巩固自己的地位,决定北伐抗金。因镇江濒临抗战前线,韩腚杏诘诙年(1204年)起用已闲居十多年的辛弃疾,任他作镇江知府。辛弃疾到任后积极备战,向韩腚邢籽韵撞撸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建议,可韩腚兄幌胙杆俪霰北伐,并不采纳辛弃疾的建议,反而排挤打压辛弃疾,并于1205年将辛弃疾调离镇江,不许他参加北伐大计。这首词就是辛弃疾于1205年在镇江任知府时登上京口北固亭所作。

作者一登上镇江京口北固亭,就想到了和京口相关的两个历史人物――孙权和刘裕。孙权是三国时期吴国的皇帝,他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在京口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并且建功立业。辛弃疾一直希望南宋朝廷可以像孙权那样不惧外敌,积极北伐,保家卫国。他在词中写道“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作者将孙仲谋放置在“千古江山”这样一个广阔的空间和悠久的时间中,并且毫不遮掩自己对孙权的赞誉之情,称赞孙权为“英雄”,可见作者对孙权的崇敬之心何其浓厚。在写这首词前两年(1203年),辛弃疾还写了一首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在这首词中词人写到“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诗也运用了孙权的典故,虽然这句话是曹操所说,但是辛弃疾将此诗句化用在自己词作中,实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南宋朝廷无人执掌乾坤。辛弃疾越是极力赞扬孙权,那么他对南宋朝廷的谴责之情就越是强烈。与此同时,词人还写到了另外一个和京口相关的古人――南朝宋武帝刘裕。词人写道“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寄奴”是刘裕的小字。刘裕在京口起兵讨伐桓玄,平定叛乱,之后灭南燕、后秦,最终建立刘宋王朝。词人想象刘裕当年征战疆场时的壮阔场景:“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是何等的英武雄壮啊!作者感慨刘裕出身贫贱,却一样能建功立业,这更是体现了“事在人为”的道理。可是作者再想想现在的南宋朝廷,悲愤之情不免涌上心头。想到现实,最让作者挂怀忧虑的当属韩腚写蛩悴萋时狈ブ事。所以作者紧承现实,在下片用刘义隆草率北伐、战败而归的典故警告韩腚小!霸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这是刘义隆好大喜功,听信他人之言草率北伐最终落得个仓皇而逃的真实写照。作者借刘义隆惨败的事实告诫韩腚械热瞬豢刹萋市惺拢其用心何等良苦啊。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这句话一下子将作者的思绪带回到绍兴三十二年(1162)。那时,辛弃疾意气风发率众南归,在战火弥漫的扬州一带带领战士积极抗金。他原本想凭借自己的能力恢复中原,但是可叹英雄无用武之地。时间一晃已过去了四十三年,当年心怀壮志的青年已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者,可是报国之志依然无法实现。辛弃疾追思往事,不觉引发身世之感!

南乡子辛弃疾范文第4篇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上一句:千古兴亡多少事。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李商隐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作品。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全词写景、抒情、议论密切结合;融化古人语言入词,活用典故成语;通篇三问三答,层次分明,互相呼应;即景抒情,借古讽今;风格明快,气魄阔大,情调乐观昂扬。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南乡子辛弃疾范文第5篇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

这首词大约写于淳熙元年(1174年),词的上片借景抒情:“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写出了没有人了解他雄心壮志的苦闷。词的下片借归典抒怀:他决不愿学晋代的张翰为了贪恋家乡鲈全味美就想归隐,更鄙视像三国时的许汜专为个人打算而不管国家大事。只可惜时光流逝,恢复中原却是无望,他的忧国心情也一天深似一天。词中深刻地表达了他的这种悲愤情绪。下片连用三个典故,正反两面见意,用张翰之典,既有故乡难归之慨叹,也有不忍置国事不顾而隐居的责任感,这正是作者性格的两个重要方面。许汜之典,对那些只知购田买房,自私自利的官员表示极大的鄙夷之情。结尾六句抒发举世皆浊我独醒,世无知己之深慨,与上片“无人会,登临意”遥相呼应,章法谨严。

这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沉雄豪壮,是稼轩词风的典型代表。作者此时已35岁左右,南归不被重用,做一建康通判而已,值此登临周览之际,面对如画江山和英雄人物,壮志豪情被激发的同时写尽英雄失路之感,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冲突为他的词构筑了悲壮的基调,难怪后人评价此词“豪情浓情,一时并集,如闻垓下歌”。其抒情艺术浅析如下:

景中寓情,曲折委婉

“楚天”二句写词人登高望远,一目千里,极写秋色无边、江天辽阔,意境旷远。看似纯客观的景物描写,但联系时代背景,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收复失地,作者身居闲职报国无门。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清”字蕴藉了诗人满怀的凄苦清冷之情,水天茫茫无际寄寓了诗人无尽的愁苦之绪。

移情于景,情由景生

“遥岑”三句是写山。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像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像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景色虽美只能引起词人的忧愁愤恨。人心中有愁有恨,虽见壮美的远山,愁却有增无减,仿佛远山在“献愁供恨”。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词因此而生动。至于愁恨为何,词中没有正面交代,但结合登临情景可以意会。

“落日楼头”三句仍是写景,但无一语不是抒情。“落日”,本常见之景,辛弃疾用来喻南宋衰颓国势;“断鸿”,是失群孤雁,辛弃疾用以自喻。辛弃疾渡江南归,原以宋朝为故国,以江南为家乡。可南宋统冶者根本无北上收失地之意,也不把他看作自己人,一直对他猜忌排挤,致使辛弃疾觉得自己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

动作传情,淋漓尽致

“把吴钩看了”三句不直接用语言来渲染,而是先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

第一个动作是“把吴钩看了”。“吴钩”本是在战场上杀敌的兵器,现在却闲置身旁,只作赏玩。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无用武之地的苦闷烘托出来了。

第二个动作“栏干拍遍”。胸中有说不出的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干发泄。那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压抑感力透纸背,呼之欲出。特别是一“拍”字更一字千钧,那难以自控的沸腾热血、爱国情感及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愤恨,全都凝聚在了“拍”字上。但是一句“栏杆拍遍”形象地表现出他像屈原那样仰望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有多少帝王的玉砌雕栏都在历史的风雨中灰飞烟灭,而他,血和泪抹成的剑仍铿锵作响,走近他的词,每每会让人感到剑气逼人,未曾开剑匣便隐隐听到龙吟般的铮铮剑鸣。不敢再轻易登上那落日楼头,栏杆拍便亦枉然。只有“天凉好个秋”。

妙用典故,婉曲达意

“休说”句反用西晋时张翰见秋风起而思家辞官的典故,抒发了抗金复国的雄心壮志。“求田”三句用了三国时许汜的典故,暗寓对妥协苟安的投降派人物的鄙视。“可惜”三句用晋朝桓温的典故,表达了宝贵时光如流水一样过去,人已衰老,而祖国仍处在风雨飘摇之中,自己杀敌复国的壮志不能实现的无奈与悲愤。

直抒胸臆,一吐为快

“无人会,登临意”及“倩何人”三句直抒胸臆,抒发了词人率军南投后报国无望,12年白白度过,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却无知音,得不到同情与慰藉的深切悲苦之情。

相关期刊更多

河南气象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南省气象局

湘南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南省教育厅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苏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