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呐喊全文

呐喊全文

呐喊全文范文第1篇

主题词:呐喊 人格精神 语体色彩

鲁迅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伟人,他的重大贡献就在于为中国的前途命运奔走呐喊。细读鲁迅先生动活泼的呐喊,有着特别的历史背景。只有把他的呐喊放在这个特别的历史背景之下,才能真正体会他的生命力和价值。

鲁迅的呐喊是带有明显的被压迫阶级、被压迫民族的功利色彩的。我们知道他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行将崩溃、人民革命如火如荼的年代,面对三座大山的压迫,他丝毫没有半点超脱,而是全身心地站在被压迫阶级和阶层一边,以自己的博学和睿智,发出呐喊。举凡对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批判;对段其瑞执政府的凶残的抗争;对反动政府“攮外必先安内”政策的鞭笞;对帮闲帮忙文人的痛斥;对中国农民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对中国妇女解放的呼唤;乃至对封建道德旧思想旧文学的扫荡,无一不是立足于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无一不是立足于劝醒被压迫阶级、被压迫民族努力奋起的。而对于压迫阶级剥削阶级,鲁迅总是无情地撕破他们的嘴脸,绝不抱任何幻想,不相信他们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鲁迅的人格精神也是受人敬仰的。他的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即是他的人格精神的极好写照。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曾经以一个无产阶级领袖的眼光褒奖“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中国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诚、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这种评价虽然有所溢美,但也包含了对鲁迅人格精神的精确把握。另外,鲁迅实在是“以刚进取”,宁折不弯,至死不宽恕他的敌人。鲁迅一向是主张“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崇尚的是一种政治现实主义、社会现实主义的态度。

鲁迅在现代中国此起彼伏,此伏彼起的命运遭际,在他的立足点与人格精神就可悟其之大概。一般来说,在阶级斗争激烈,敌我阵线分明,社会动荡不安,新旧制度替换之时,时代更多地是呼唤那些敢怒、敢骂、敢斗、敢打的“英雄”之举,而对那些讲“和”、讲“仁”讲“中庸”的作法视若敝履;相反,在社会或政治需要稳定、和谐、融洽之日,即使有矛盾有斗争,为使其不激化以妨碍大局,影响有关的统治阶级的利益。相应的政权组织也会以“和”为贵,“仁”为好,“中庸”为德,而对那些敢怒、敢骂、敢斗、敢打的作法,轻则约之以礼,重则绳之以法。在中国政治文化传统中,还有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说法,这个千年的古训实在是概括出了国家、社会、政治发展变化的基本运动曲线模型。鲁迅正是这个运动曲线模型“驰”极的精神象征。

鲁迅先生呐喊的语体色彩也是别致的。我们知道,他的呐喊,除了小说、散文、散文诗以及大量的杂文等体式的不同,更主要的是他的思想常常包裹在一种教文化的叙述、描写、议论当中,加上当时的环境恶劣,他不得不用了“曲笔”,讽刺、幽默、反语、夸张、象征,应有尽有,以致使人不易一目了然,熟记在心的。人们想要倾听他的呐喊,理解他的呐喊,就得花时间,花气力。《鲁迅全集》煌煌十六巨册,精华虽然比比皆是,但毕竟让人在心理上首先感到畏难。对鲁迅先生的呐喊的理解,就像对大量的公理,定律的推算、演绎、验证。尽管鲁迅先生的文章与其同时代的作家相比,已经是精炼得不能再精炼了,但是,毕竟又太繁复。因此,要使鲁迅先生的呐喊成为便于子孙后代铭记的格言,我们实在可以仿效某些语体新编一本《呐喊》,与之一样的语录体,一样的结论式,一样的警句格言式。这或许可以成为普及鲁迅的最佳方式也难说。

在当今社会上,出现了视鲁迅式人物于痛恨之中的现象。这种现象让人费解,但究其根本,也就不难理解了。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似乎有所复古。遇到痛苦就迷茫,比如我们搞改革开放,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说到底它是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过程,但这中间种种政策的出台,如物价全面放开,就不乏怨言,就渴望稳定,就要考虑承受能力的问题。对待别人,就要考虑利害关系的问题。而鲁迅则不然,从不去考虑利害关系的问题,而是或仇或友,或对或错,言之所及,当事人有的还在或当事人不在而其后人在,难免纠缠绕结,恩恩怨怨。他的呐喊既不能作为乱世的福音,也不能作为盛世的福音,他自谓是“投枪、匕首”,锋芒毕露,不留面子,不免让一些人避之唯恐不及,更何况中国人向以“ 柔”为“和”,以“刚”为“烈”,尤其是现在人们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到了搞经济方面-----广结关系,和气生财,因此,出现这种现象就不难理解了。

总之,我认为,鲁迅先生的呐喊,作为民族文化传统的精华部分,它有其存在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并将不断地启迪我们。

作者单位: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伦海.论鲁迅精神[A].新视野1989.2.15.

呐喊全文范文第2篇

借上节课的内容导入有两大好处。一是可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二是照顾了学生的听课思路,能让学生迅速抓住新课的主旨。在《听李镇西老师讲课》一书所收录的17个教学实录中,有两篇课文的导入很有特色。

一是《孔乙己》。书中收录的这是课堂教学实录是1997年10月李老师在四川省广汉中学的。在李老师上课前,有一位老师讲的是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说》。由于李老师提前了几分钟去准备,因此他听到了这堂课的尾声。看到那个老师讲得慷慨激昂,李老师马上就找到了自己要上的《孔乙己》一课的切入点。

在简单交代了自己的上课特点并板书了课题后,李老师转身对学生们说:“同学们刚才也上了一堂公开课,学的是《最后一次演说》。这篇文章和鲁迅的《孔乙己》有着某种联系:《最后一次演说》是闻一多先生,在本世纪中叶,向全中国人民发出的摧毁旧中国的呐喊!而这声‘呐喊’,是本世纪初,鲁迅‘呐喊’的延续。鲁迅为什么在本世纪初把他的第一本小说集取名为《呐喊》呢?这也许是同学们想知道的。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呐喊》中的《孔乙己》,通过对‘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也许会找到答案。”

这样导入,学生们虽不知道鲁迅将他的第一本小说集取名为《呐喊》是为了唤醒麻木的、沉睡的国民,但他们已知道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说》的主旨。既然李老师已点明闻一多的“呐喊”是鲁迅“呐喊”的延续,学生们就知道两篇文章的主旨有相近之处。如此一来,学生们理解《孔乙己》一文时也就了明确的方向,不会胡乱猜测了。

二是《套中人》。在上《套中人》一课前,李老师讲的是《祝福》。所以李老师一开始上课,便对学生说:“我们昨天学习了《祝福》,读到了鲁迅对专制社会的控诉。这里的专制不是用刀子杀人,而是用礼教杀人,甚至让人自己杀自己。真正高明的专制统治者不是明目张胆地抓人杀人,最高明的是麻醉你的灵魂,让你真心诚意地觉得自己有罪,祥林嫂就是这样,她不但被周围的人杀了,她自己也在精神上把自己给杀了。因此,最厉害最可怕的是统治者对老百姓灵魂的控制。像这样的情况古今中外都有,今天我们要学的《装在套中的人》也反映的是这种情况。”

呐喊全文范文第3篇

17世纪的欧洲探险家们虽然没有征服整个世界,却在澳大利亚一条风景如画的小河边发现了一群悠然嬉戏的黑天鹅。这一发现,令欧洲人的白天鹅信念为之崩溃。于是人们便把黑天鹅的存在代表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意料之外却又魔力无边。

公元2008年8月的某一天,谁也没有留意黑天鹅是否扇动了翅膀,华尔街似乎一夜之间就被金融海啸袭击得气喘吁吁。中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虽然没有受到硬伤,但经济危机造成的恐慌,还是侵蚀了各行各业。

我退出商界潜心写作,倒不是被海啸呛得躲进高楼,只是想趁着经济危机之时,探究一下财富魔咒的密码。

闭门写作的时候,总喜欢把QQ也挂上,尽管隐身,还是觉得有很多朋友陪在身边。那种默默相伴或偶尔留下的信息,即使是在深居简出的日子,也不曾感到孤独。

或许,我的网名“呐喊”带了点辛辣味,经常会有些陌生人要加我。一日,陌生人里跳出一个网名叫“魔笛”的头像。

魔笛:呐喊,你为谁呐喊?

呐喊:为大地呐喊!为苍穹呐喊!

魔笛:呵呵!那除了意气,还得有副金嗓子。

我似乎感觉他笑了,笑得我有点森然。

呐喊:你是谁?你为什么叫魔笛?

魔笛:我是魔笛的忠实使者,我希望以魔笛领舞人类,让世界变得和谐。

呐喊:啊哈!你的志向比我远大,你现在哪里?

魔笛:我正在寻找能够真正吹响魔笛的人。你呢?

呐喊:我在探究打开财富魔咒的密码。

他随即给我发来一个场景音乐,我正写得有点累,就打开麦听了起来,这叫什么音乐?分明是怪兽在嘶叫!我立刻把它关了。

魔笛:为什么不听听这魔笛的声音?

呐喊:魔笛?这喧杂、焦躁、狂乱的声音就是魔笛之音?

魔笛:是的!它喧杂、焦躁、狂乱,是因为混杂了各个层面群体的声音,这就是当下的世界。

呐喊:真奇妙!我似乎听到了底层民众的嘶喊,富人们的呼啸……他们正围绕着财富在狂躁地喧嚣……

魔笛:看来,你与魔笛有些缘分。如果你能听懂这声音,它就会指引你解开正在苦苦探索的财富魔咒。

呐喊:它有这么神奇?

魔笛:当然!按照民俗,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五大家都会隆重地迎接财神,生财有道的儒商鼻祖范蠡就是民间敬奉迎接的文财神之一。

呐喊:财神与魔笛又有什么关系?

魔笛:这就要从文财神范蠡讲起,你先加我吧!

带着一种似信非信以及梦幻般的神秘,我把魔笛加为好友。

于是,他便给我讲了这管神奇魔笛的故事:春秋末期,范蠡帮助勾践复兴了越国,这虽然实现了他的政治抱负,却因此失去了心爱的女人西施。“吴王亡身余杭山,越王摆宴姑苏台”。在举国欢庆之时,范蠡悄然激流勇退,离开越国。后来世人为了美化范蠡和西施这段才子佳人的神话,幻化着他们双双携手泛舟五湖,陶然于他们的爱情世界。其实,越灭吴后,西施便做了扬子江的美人鱼,一代佳人充当完政客们的棋子后,就香消玉殒了。内心极度疼痛孤独的才子,终日不离的只有当年曾让西施藏刀刺杀吴王夫差的那管竹笛。从此,精通韵律、酷爱管乐的范蠡每当睹物思人之时,就吹奏它以寄托对西施的绵绵思念。

权力、财富和女人,自古就是男人们狂热追求的永恒主题。丢弃了权力和女人的范蠡,唯有把剩下的精力全部集中在财富的追逐上。

当他带着全家老少辗转来到齐国时,银两已经所剩无几。为了生存,他只好在海边结庐而居,带领儿子戮力垦荒耕作。辛苦劳作之余,他便静立礁石之上,思考着怎样赚钱。虽然他能治国、会弄丝竹,但对经商是隔行如隔山。一个思绪纷繁的星夜,他吹奏了多支曲子,直到星星们都听得伤感四散了,他还是欲罢不能。腰酸了,腿软了,他盘腿坐在礁石上,继续吹奏。海水仿佛被他感动了,起舞着为他伴奏。最后,他的嘴唇吹得麻木了,心中的佳人也吹得模糊了,疲倦地倒在礁石上,抱着竹笛沉沉地睡去。第二天醒来时,一身白霜,甚至连竹笛都银装素裹了。他伸出舌头舔了舔,竟是一股熟悉的咸涩味。顿时,冒出了一种灵感:是盐!原来用海水晒盐这么容易!

要知道,那个年代,盐可是百姓人家的稀缺之物。他立即付诸行动,没花多少年,就积累了数千家产。此后,每每弄笛,他都感觉到笛的韵律中会涌出阵阵思潮,这思潮牵引着他萌发出各种有关财富的灵感。最让他豁然开悟的是:原来财富也是依着内在的韵律流动的,它就像水,聚散有时才能畅流不衰,积聚得太久就会滞塞变质直至腐臭崩溃。于是,每当财富积累到一定时候他就施善乡梓、济民救灾。后来连旁人都能听出当他努力创造财富时,他的笛声是低缓沉实的,只要笛声高昂激越起来,他便开始了散财施善之举。

他三聚三散的胆量与从容,绝不是来自虚无缥缈的自我精神释放,而是出自对自己思维指导方式的自信,他的这种思维指导方式充分地体现在根据他的竹笛韵律编写的《计然篇》里。而《陶朱公理财十二则》就像掌管财富大门的钥匙一样,教会了人们怎样施行财富聚散。他的故事和神韵一代一代流传着,后人们便把陶朱公塑造成了民间敬奉的财神。

呐喊:原来如此!这魔笛还真是来历不浅。只是我不明白,范蠡既然这么会经商,能够像神一样掌控财富,又有笛声的牵引,他的后人理应富甲一方、卓然为圣,可如今怎么踪影全无、消弥人间?

魔笛:这很好解释,范蠡虽然是春秋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大商人之一,但他却不是一个教育家。他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上,为此,他可以牺牲自己最心爱的女人,更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他的大儿子因为小时候经受过贫穷,成了守财奴,以这样的胸襟和资质是成不了大业的。而二儿子和小儿子是在蜜罐中长大的,拿今天的话来说,是典型的“富二代”。二儿子在楚国杀了人被楚王处死,小儿子整天与一帮富家子弟厮混。他的后代最后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呐喊:那他的竹笛传给了谁?

魔笛接着讲了下去:因为儿子们让他失望,临终前,他把那管竹笛托付给了当时的一位叫管生的制笛高人,并希望他解出笛声的奥秘。这位管生比范蠡还精通音律,尤其擅长竹笛。经过他的精心制作,范蠡的竹笛竟然能发出魔幻般的曲音,管生就把它取名为“魔笛”。只是,这支魔笛不是任何人都能够吹响的,为了破解这个魔笛之谜,不知有多少人费尽了心机,但也终无斩获。年深日久,也就逐渐被人淡忘了。

呐喊:你是怎么得到它的?

魔笛:因为它一直藏在我先祖的箱子里,只是世世代代一直无法破解。

呐喊:我觉得你说得有点玄,而且感觉不真实。难道你说的魔笛就是范蠡留传下来的那管竹笛?

魔笛:是不是,你可以自己去考究,我只是想把这个故事告诉你。

呐喊:一管竹笛怎么会这么神呢?

魔笛:如果你通晓音乐,你就会明白,有些音波可以由声波的振动频率来诱发大脑的脑波产生同化现象的。比如α波它就能控制人的情绪、θ波能使人处于清醒和梦幻之间,而β波却能令人紧张和兴奋……巧妙地使用这些音波就可以让人进入一种幻觉状态。

呐喊:我相信音乐有这个魔力,因为我粗略地研究过毒品音乐,它大部分都是由这几个音波组合的,它能将人带入一种接近潜意识游荡的“出神”状态。可我不明白,它与财富能有那么密切的联系?

魔笛:是的,这就需要你用心去倾听、去感觉了。

呐喊:那我是与魔共舞,还是与魔共歌?

魔笛:只要你不走火入魔,共歌共舞皆有正果。

呐喊:其实,我们现在很多人并不缺乏范蠡那样的商业头脑,遗憾的是他们也像范蠡一样没有重视孩子的教育。所以当富一代千辛万苦地积累了财富以后,却不能如愿地传承下去。范蠡虽然没能逃脱“富不过三代”的命运,但他却乐善好施,赢得了百姓的尊重。而当今的很多富商却一心只想着把自己打造得金碧辉煌,不愿对社会承担责任,对穷人更是缺乏慈善之心,所以社会上才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仇富现象。

魔笛:财富是不好驾驭的,它能使人高贵,亦能让人堕落。

呐喊:只可惜自古以来,很多人都只知道疯狂地追逐财富,而忽略了财富性质和真谛的存在。这样对待财富,所得到的荣华富贵怎能不像过眼烟云?甚至还会给自己及后人带来灾难!

魔笛:但愿魔笛能发挥神力,帮助你让人们更清晰地了解财富、把握财富。

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带给人们的只是意识上的恐慌,“富不过三代”才是箍在富人额上的魔咒,而这个魔咒也是世界性的。我当然更希望神奇的魔笛之声能给中国的“富二代”们带来福音。

呐喊全文范文第4篇

这是一个寒冬的晚上,突降的大雪让北京的交通陷入了几乎崩溃的边缘。在开车前往首钢体育中心的路上,我亲见了至少十起交通事故,而两次侧滑后的险象环生让我即使在从停车场到体育馆的路上依旧惊魂未定。但在通过球场外安保人员的检查后,我平复了,因为我听到了从墙壁的另一边传来的声音,“这是哪儿?北京。”

这是首钢现场DJ刘芳宇标志性的暖场白,在他喊出这句话后,小卖部前买零食的观众会让销售员加快动作;躲在角落吞云吐雾人会立刻掐灭烟头冲向看台入口;在媒体室里码字的媒体人员会急忙合上笔记本,夹在腋下走向球场高处的媒体席;而原本就坐在场内的观众,则会用尽全身气力欢呼呐喊。刘芳宇的声音仿佛就像是一条指令,当它出现时,便是在告诉所有人:比赛时间到,篮球来了。

两周后,北京主场面对辽宁,贺天举和郭艾伦所引领的青春风暴是联盟当时的主题之一。似乎是为了让这场比赛更引人注目,这天北京的天气格外适宜,无风无雨更无雪。但当我走进球馆时,却发觉这里的空气都变了味道。球迷间呼朋唤友的叫声,商店里传出的叫卖声,加之三三两两的吸烟群体,如果不是入口正前方的篮球元素,我会认为自己走进的是市场。与此同时消失的还有刘芳宇的声音,整个赛场只剩嘈杂。

就在京辽战役打响前,刘芳宇收到了“禁令”:今后不得再带领球迷呐喊“这是哪儿?北京!”,理由是,该口号涉嫌挑衅和宣扬地域优越性。这道“禁令”出自北京市体育局竞赛管理中心,因为有球迷通过的方式将信函寄到了北京市政府信箱,大致意思为:北京是全国人民的首都,要有包容性,作为北京当地人,回答“这是哪儿”当然很自豪,但对于外地人来说,就会不舒服。在北京市体育局的官方网站上,也有留言者认为北京球迷和很多外地球迷形成了尖锐的对立,这对北京的形象十分不利,其中北京球迷的“优越感”是招致这一对立的主要起因之一。

市政府将意见转到北京体育局,体育局又将意见转达给了刘芳宇,并表达希望创造和谐、热烈、文明的赛场行为。刘芳宇随后第一时间作出了回应,表达了对该球迷意见的尊重,并表示今后会坚决杜绝此类口号。

刘芳宇很好的完成了上级指示,然而收到的实际效果则是,我所看到的,以及比赛的沉闷气氛。

在刘芳宇收声的同时,在CBA的另一种声音却依然存在着——“换XX”。这一起源于上赛季总决赛的口号,如今渐有蔓延之势。

作为这一口号的鼻当事者,苏伟已经成为了彻底被击垮的人。从总决赛的发挥失常,到需要去接受心理治疗足以见到这声呐喊的杀伤力。

汉语的深奥以及中华文化的玄妙,这已经足以让“换XX”永远喊下去。单纯从字面理解,那只是全场的观众,或者呼唤球场下苦坐板凳的球员,或者是不满意在球场上发挥不佳的球员。然而喊的人,听的人,彼此大多又都明白那样呐喊的言外之意。不客气地说,别看CBA球队的主场,时不时就会响起“黑哨”抑或“闹他”的呼啸,可是论破坏力,真未见得能及得上一句“换XX”。

直接被点名的球员,因此陡增巨大的心理压力是一定的。当然有足够的理由解释,那种表达并无越格之意,不过是职业球员上了球场必须承受的某种考验而已,你觉得歪了,那是你想歪了。道理讲着通顺,现实却未必和蔼,因为真去一个个剖析,你觉得会有多少人是不带恶意、纯粹从技战术角度出发肆情呐喊的?

这些并非我的心黑暗所作出的肆意揣测,在苏伟需要接受心理治疗后,北京球员吉也成为了又一个深受其害的病人。当山西,东莞,大朗球迷一声声“换吉”的高喊声中,“我的手在颤抖,”吉说,“就让我慢慢地淡出吧。我现在很能理解苏伟,希望‘换苏伟’和‘换吉’能都到此为止。”

呐喊全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呐喊》;《彷徨》;人物;性格;共性

在小说艺术的国度中最引人注目的莫^于人物,人物的一言一行都促使着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不朽的小说作品都以典型人物形象――如哈姆雷特,被后世称道。然而与鲜明性格形象相较,性格单薄的无性格人物,近年来也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对象。艺术的发展动力是永无止尽的离经叛道而非一如既往,这也是创新的必经之路。进入20世纪对于小说除了人物能不能写些其他东西?写人物能不能写些无性格人物?答案是肯定的,我国现代小说奠基者鲁迅就是一位杰出的创新者、反叛者,他的《呐喊》、《彷徨》中的无性格人物描写对传统人物塑造构成了重大的突破。

鲁迅小说强大的生命,得力于他卓越的典型创造!小说艺术的真实,是以生机勃勃真实的艺术典型为基柱的。[1]作为艺术巨匠鲁迅也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具有很高价值的艺术典型论:人物形象是“拼凑起来的角色”,这正是鲁迅创造艺术典型的经验之谈。出色的艺术典型无疑是一种丰富人类精神文化的巨大发现,而鲁迅出色的艺术典型正在于高度概括性和真实性的统一。

鲁迅塑造的人物大多都是经过长期沉观默察,杂取种种人的形象烂熟于心,然后“拼凑”而成的具有高度独创性和鲜明特征的人物形象。这种艺术的“拼凑”正是鲁迅高度的艺术概括能力和充沛的艺术创造精神的生动体现。正是由于鲁迅“杂取种种人”的特征来塑造自己的小说人物,所以鲁迅小说中的人物都不是单纯用一个“好”字或一个“坏”字所能概括的。因此,鲁迅小说的许多人物都能引起人们的“再度思考”,也能经得起人们的“再度思考”,保持着永久的艺术魅力![2]然而,塑造人物形象并不是鲁迅创作小说的目的。他的小说是要“画”出国人的灵魂,塑造典型形象,因此可以让我们对国人的灵魂有深入的了解。但既然“画”出国人的灵魂是鲁迅小说创作的目的,因此,我们关注鲁迅的小说、关注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就不能仅仅局限在其典型形象塑造方面,还应该看到鲁迅的小说在无性格人物描写方面对揭示国民灵魂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一、鲁迅小说《呐喊》《彷徨》中的人物

鲁迅的小说《呐喊》,《彷徨》中的人物均生活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在写作《呐喊》的时期(一九一八年至一九二二年),鲁迅着重于民众觉悟问题的探讨。在写作《彷徨》时期(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五年)则偏重于知识分子发展道路的探索。从热情的“呐喊”到苦闷的“彷徨”均着眼于病态的封建社会,自然人物和病态封建社会密不可分。那么在这样的社会中又生存着哪些人物呢?[3]

大体可分为以下七类人物:

第一类人物:压迫者。《阿Q正传》里的举人老爷,《祝福》里的鲁四老爷,《风波》里的赵七爷等。他们代表着旧时代与旧文化。第二类人物:《药》里的夏瑜最为典型。革命者的形象。第三类人物:《伤逝》里的涓生,意志消沉的知识分子。第四类人物:《祝福》中的祥林嫂,《药》里的华老栓,受苦受难兼愚昧无知的人物形象。第五类人物:《肥皂》里的四铭,《孔乙己》里的孔乙己,旧知识分子形象。第六类人物:《一件小事》里的“车夫”,《故乡》里的闰土,《社戏》里的“六一公公”和“双喜”、“阿发”等,善良人。第七类人物:《药》里的“驼背五少爷”,《阿Q正传》里的“未庄的闲人们”,《长明灯》里的“方头”,帮闲。进行整合之后又可以将以上人物分为五大类,即反封建的觉醒知识分子;封建社会权力中心的封建地主;封建社会的卫道士;被封建社会摧残的劳动者和下层知识分子;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盲目维护和传播封建思想和伦理道德的广大民众。如果用性格塑造理论衡量,那么上述人物在《呐喊》、《彷徨》中均有塑造成功的典型形象。

鲁迅的《呐喊》、《彷徨》不但写出了上述人物的痛苦思索,觉醒反抗和受社会的种种迫害与非议的特征,更让我们看到了他们每个人的鲜活个性:魏连殳的内向阴鸷、锋芒毕露过于刚直,恃才自傲决绝果断;涓生的热情内向,有锋芒但不够刚直,有理想又比较软弱,多思虑而又优柔寡断。所以我们不难看出鲁迅在塑造这些知识分子是共性和个性的高度统一,他们是鲁迅笔下,人们眼中当之无愧的典型形象。

二、鲁迅《呐喊》《彷徨》中的无性格人物

所谓的无性格人物是和上述典型性格人物相较而言的。典型形象性格丰满,无性格人物则性格单薄,更可以说在作品中根本没有肖像描写,外貌描写,表情描写,行动描写。他们出现大部分没有眼睛,没有嘴巴,没有形体,没有衣着,有的只是一些声音,一些语言。语言是他们唯一成为“人物”的依据。而他们的出现方式也与众不同,我们看到其他的几类人物和典型形象都是以个体出现,而这些无性格人物则是以群体的面目出现的。例如: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都笑着他,有的叫到,“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人家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鲁迅曾经说过:“高尔基很惊服巴尔扎克小说里写对话的巧妙,以为并不描写人物的模样,却能使读者看了对话,便好像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5]他根本没有写人物的模样,完全用对话用语言来刻画人物。

我们不难看出在《呐喊》与《彷徨》中无性格人物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无思想,无意识,动作行为盲目。他们是封建思想,封建伦理道德的活动载体。在小说中这类人物大部分情况下只是作为舆论的工具而存在,他们对社会的最大危害也只是制造舆论。这些像苍蝇一样的无性格人物,他们无处不在。他们让人心烦却又挥之不去。如《祝福》中的卫老婆子、柳妈;《明天》中的红鼻子老拱、《药》中的康大叔;《长明灯》中的阔亭、三角脸、方头;华老栓茶馆里聚集的“茶客”、咸亨酒店的酒客以及社会上众多的“花白胡子的人”、“驼背五少爷”、“胖孩子”等等。他们是鲁迅笔下的无性格人物,把他们归入无性格人物中也是合理的,也更容易让人们理解什么是无性格的人物。

三、无性格人物描写的意义与作用

无性格人物虽然说是封建思想和封建伦理的传播者,但他们和封建知识分子、封建地主、卫道士有着本质的区别。每个人物的塑造都离不开它塑造的初衷和塑造他们的目的。封建知识分子、封建地主、卫道士他们每个个体都活在自己的圈子里,他们自觉的传播和维护封建思想和封建伦道德,他们维护自己的利益是通过维护封建思想和封建伦理道德来实现的。所以对此类人物的性格塑造就能让人们充分的感受到当时社会的黑暗,从而产生强烈的真实感。无性格人物的行动是盲目无思想的,只是在当时社会条件下一种非自主的条件反射,他们的个性也就无从说起。因此,在这种情形下,只要把他们的共性描写表达出来就好了,这样也足以揭示这类人物对社会的危害,如果对他们一个个进行个性描写不仅是个复杂又庞大的工程,何况也是画蛇添足的表现。正因为鲁迅先生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一类的人的精神实质,所以在《呐喊》、《彷徨》中才突出地描写了他们无思想、无意识和盲目行动的这一共性,突出他们的共性特征。只用他们的语言来揭示他们在生活中的无聊、卑下、愚蠢。作为劳动人民他们的品质中自然也就少不了贫苦大众的基本品质――质朴、勤劳、懦弱等。但对这些进行描写似乎对作品没有什么帮忙,也没什么用处,所以在《呐喊》、《彷徨》中自然也就看不到了,鲁迅先生将这些进行了合理的剥离。

小说的人物备受关注,这只是一个假象,真正应该关注的是小说的内涵。而小说家通过人物的塑造来表达自己小说的意蕴,所以人物只是小说意蕴的载体。在此情况下,小说中的人物如同一个挂衣架,有助于小说家十分方便地将各种事件“挂”上去。[6]

鲁迅也用他的作品证明了这一点。在对封建地主形象进行塑造时就没有从揭露封建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阶层的经济入手,而是紧紧围绕着封建地主对被统治者的精神摧残而展开。这些不也更加说明了小说人物是小说意蕴的载体,什么样的意蕴就应该有什么样的人物去负载!

既然人物有这样的作用,那么不同的人物自然也就有不同的作用!不同的意蕴也就要不同角色来承。那么人物也就不一定个个必须都是充分性格化的人物。就像我们常说的一部作品有主角也必然有配角。主角可以说是艺术家笔下的性格突出丰富的圆,也就是典型形象,配角可以说是艺术家笔下的性格单调无特色的扁,也就是无性格人物。所谓的圆就是人物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扁就是没有个性而又突出让人看到其共性。

一部艺术作品不仅仅需要主角,配角也同等重要。大千世界里不光只有英雄还有无数平凡。但没有配角的铺垫又何来主角。如果说小说中的主角有写实价值,那么配角就有写意的价值,二者用相辅相成的和谐关系才能共同承担作品的深层内涵。

由此来看,这些在《呐喊》、《彷徨》出现的性格单薄的无性格人物,作为群体出现时就具有了“性格”而且强大到不可忽视,具有不可毁灭的强大意志!而这一群人的鲜明性格更可以让你终身难以忘记。

同时鲁迅的《呐喊》、《彷徨》也让人们看到了无性格人物在这两部作品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和艺术价值。

四、结语

无论是典型形象的塑造还是无性格人物的描写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同时也是一部成功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典型形象的塑造往往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易激发对现实生活的联想。无性格人物的描写,使读者看到了他们作为群体出现时的强大力量。其中的道理就如同:单个的蝗虫是无性格的,但单个的蝗虫聚集为群体之后就形成了可怕的性格。相信只要你见过蝗群,蝗群性格的鲜明突出就会使你终身难以忘怀。[8]

【参考文献】

[1] 丁景唐.学习鲁迅作品的札记[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37.

[2] 王景山.鲁迅五书心读丛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0.

[3] 见柏生.罗曼・罗兰评鲁迅[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79.

[4] 吴中杰.鲁迅的艺术世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64.

[5] 鲁迅.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10.

[6] 徐岱.小说叙事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92.141-143.

[7] 鲁迅.鲁迅小说全集[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22.

[8] 杨勇.论《呐喊》《彷徨》的无性格人物描写[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10.62.

相关期刊更多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南省教育厅

出版史料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

民主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