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柳絮词

柳絮词

柳絮词范文第1篇

意象是中国古代诗学中重要的艺术范畴,是组成诗歌意境的微小细胞,是构成诗歌大厦的基本砖石。《周易·系辞上》中虽早已出现“意”与“象”的概念,并提出“立象以尽意”的方法,但第一次将“意象”并提并引入文学理论的范畴,是南朝刘勰,其《文心雕龙·神思》曰:“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意即作家先观照自然之物,在头脑中形成鲜明形象,然后开始动笔写作。按照现代文艺心理学的解释,意象是一种审美心理现象,是主体对外物的一种知觉方式,是有一定意义的形象。意是象中之意,象是意中之象,意和象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是物我同一,主客交融的和谐统一体。作为审美意象的柳,在古典诗词中频繁出现,几乎是呈几何级数增大,它的含义也有一条历时性发展演变的轨迹可寻。《诗经》中言柳诗凡四首,基本上处于借物抒情的初级阶段,但已开诗中言柳之先河。《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几句,借杨柳表达士兵的思乡恋亲之情,情景交融,堪为千古佳句。“柳”因与“留”谐音,可以表示挽留之意,且易种好活,可以寓示远行之人落地生根,随遇而安,清人褚人获《坚瓠广集》卷四云:“送行之人岂无他枝可折而必于柳者,非谓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乡正如木之离土,望其随处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祝愿耳。”故在汉代又产生了折柳相送的民俗,流传至今的地理学著作《三辅黄图》卷六“桥”载:“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古乐府中像《小折杨柳》《折杨柳行》《折杨柳枝》《攀杨枝》之类的题目几乎被人们用滥了。魏晋时代,人物品评之风颇盛,柳又成了君子比德之物,被人们认为是一种文化人格的象征。《世说新语·容止》曰:“有人叹王恭形貌者云‘濯濯如春月柳’”,《南史·张绪传》言武帝夸赞张绪曰:“此杨柳风流可爱,似张绪当时。”这说明魏晋六朝时期柳的人格化对象基本上还是男性,并且是有美好品格的男性。这种用法在唐宋诗词中几乎绝迹。

柳文化内在的流变规定并制约着人们审美意识的迁移。齐梁宫体诗以至初盛唐诗歌对柳意象的审美关注,除了在渲染离别情绪上胜前一筹外,从中又发现并赋予了更多的柔情媚意,人们惯于用柳叶比喻女子的眉与眼,用柳枝比喻女子们的腰与舞姿,用柳絮比喻女子的生死由人与情意无定,柳的女性化意味在逐渐增强。据有人统计,《唐诗三百首》中柳意象出现达二十九次之多,且大多与女性有关。清代诗评家程梦星评李商隐诗时即云,“唐人言女子好以柳比之”。中晚唐迄至宋代诗词中,柳意象又多与青楼女子相联,成为贱称娼女的贬义词。于是汉语词汇依附着柳意象殖生、扩展出一系列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符号:贬毁女子轻浮为,讥讽男子为寻花问柳,娼女居住之处为柳市花街,甚至连性病也被称为“花柳病”。所以,柳意象经过长期积淀,逐渐成为一种凝聚着中国人特殊情感和思想的大众意象。

艺术的天敌在于重复、雷同,咏柳诗词数以千计,然而首首不同,各有妙处,这是因为不同诗人以不同的审美心境关照客体对象,使柳多方面的属性都得到了反映,也使诗人各不相同的情感得到了表现。只要想象存在,艺术将永远不会枯竭,所以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谈美谈文学》中说:“情感是生生不息的,意象也是生生不息的。换一种情感就是换一种意象,换一种意象就是换一种境界。即景可以生情,因情也可以生景。所以诗是做不完的”。据初步统计,《全唐诗》中咏柳诗约有四百首,每首立意各不相同,柳意象的蕴含因此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谜面。下面即以此为例略加绎述。

1.柳为自然之物,本无情感可言,然诗人吟咏,往往移情于物,化无情为有思。如杜甫《后游》:“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韩愈《晚春》:“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李商隐《二月二日》:“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韦庄《台城》:“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皆言柳之无情而恼人。

2.柳寓示离情别绪。如王之焕《送别》:“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戴叔伦《堤上柳》:“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雍裕之《江边柳》:“嫋嫋古堤边,青青一树烟。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正因为柳与留别相连,柳促人离怀,故与前此相反,诗人有时不愿攀折柳条,不欲柳条生长。李白《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其二:“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此可为情痴之语,非伤心之极者不能道此言语。

3.柳柔弱细长,多喻娇好女子。李渔《闲情偶寄》卷五说:“柳贵乎垂,不垂则可无柳。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故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九说:“柳比妇人尚矣,条以比腰,叶以比眉,大垂手、小垂手以比舞姿。”如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九:“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李商隐《赠柳》:“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首联以楚王爱柳之典,写与美人的交往。颔联写美人的可爱,颈联写与美人的离别,尾联回忆昔日盛筵的欢乐,以反衬眼前离别的痛苦。正因为柳似美人,故唐代诗人往往因柳怀人。施肩吾《折柳枝》:“伤见路傍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白居易《忆江柳》:“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

4.柳作为春光春景,寓示着青春、欢乐与幸福。如王昌龄《闺怨》:“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柳象征人的青春与欢乐,此时本当欢聚团圆,却要无奈分离,故曰“悔”、“愁”。后诗中的“杨花”与柳絮实为两种不同的花卉,植物学上有着严格的区别,但也有相似的地方,故古人多混为一谈。

5.杨柳春荣秋凋,寓示人生短暂,生命无常。如白居易《勤政楼西老柳》:“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开元一枝柳,长庆二年春。”诗中大有人世沧桑,美人迟暮之感。又如李商隐的《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通过柳荣、枯的对比描写,融合着诗人对生命、政治与爱情的慨叹。

6.柳絮为素白之色,又是暮春的标志,故多以喻白发,寓示人生老迈。如白居易《柳絮》:“三月尽是头白日,与春老别更依依。凭莺为向杨花道,绊惹春风莫放归。”以柳絮之白比喻头发之白,别出心裁。雍裕之《柳絮》:“无风才到地,有风还满空。缘渠偏是雪,莫近鬓毛生。”此诗绘柳絮传神逼真,呼之欲,由柳絮联想到白雪,再联想到白发,最后写到人的苍老,贴切自然,形态毕肖。

7.柳絮无根,随处堕落,这种飘荡无依、不能自主的状况寓示天涯游子漂泊不定、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生存状态。薛能《咏柳花》:“浮生失意频,起絮又飘沦。”薛涛《柳絮》:“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他家本是无情物,一任南飞又北飞。”二诗借随风飘荡的柳絮抒发作者俯仰由人,不能自己的身世之感。与此同时,柳絮因微小繁多,暮春漫天飞舞,撩人思绪,且 “絮”同思绪的“绪”谐音,故又寓示闲愁多而广。如刘禹锡 《柳花词三首》其一:“ 轻飞不假风,轻落不委地。撩乱舞晴空,发人无限思。”又如冯延巳《鹊踏枝》:“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处寻。”

8.柳絮随风飘荡,落入水中,化为浮萍,随波逐流,故多寓示女人的轻浮,谓之“风流之花”;又因柳絮的飞舞,极易让人想到小人的得意忘形和趋炎附势,故多寓示小人的轻狂,被贬为“颠狂之花”。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五:“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柳絮同桃花一样为轻薄之花,在唐诗中成为倡女的代名词。而李绅的《杨柳》则曰:“愁见花狂飞不定,还同轻薄五陵儿”,这里柳絮又是颠狂嚣张,得意忘形的小人的象征。

从上分析可见,柳意象是一种因物感于心而生出的包含人的情感、意念的感性形象,它有两个最基本的要求。首先,单纯说理或直接抒情都不能构成意象,意象赖以存在的条件是物象。其次,意象要求诗人不能对物象进行简单复制,甚至照相式描写,而必须运用审美经验对物象进行淘汰与筛选,以符合自己的美学趣味。两千余年来,柳意象被历代诗人反复地加以运用,由此呈现出诸多特点:

积淀性:历史从来就不是割裂的,而具有一定的传承性,审美意象也是这样。中国古代诗歌中一些常见的感染力很强的典型意象,一旦被某位天才诗人发现、使用,后来的诗人就踵而效之,反复沿袭,并将其类似的情感体验投射于审美意象中,从而稳定为经典含义,使之能为更多的诗人接受。内容积淀为形式,形式一经形成,就能唤起读者类似的联想。如上分析的柳意象,经过历代诗人长期使用,便已成为凝聚着具有较为稳定含义如离别、伤感、柔弱、漂泊、轻浮、轻狂的典型意象,尤其是在唐宋诗词中,柳意象蕴含的丰富与稳定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再生性:诚如文化一样,柳意象亦具有极大的再生性。它经过历代诗人不断的使用,随着文化背景与社会现状的变化,该意象不断派生、衍播出含蕴不尽的象征喻指。柳意象在先秦时不过是诗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普通词汇,在魏晋时代多用于形容具有美好品格的男性,初盛唐则转而形容柔弱的女性,中晚唐迄至宋代又多与青楼女子与小人相联系,成为一个具有负面道德人格象征意味的贬义词。形成这一文化现象的原因有两点:其一,不同时代的文化背景不同,诗人的审美心境也有别,因而对同一客体事物便会赋予不同的情感,从而使意象的含义更新。其二,客体对象具有多方面的自然属性,随着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这些属性便会不断被人们发现并加以突出描写,从而导致意象的多重含义。柳意象的这一特点丰富了中国古代诗词的表情层次,使古代诗人的抒情方式趋向多元。

差异性: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以及不同地域的诗人对柳意象的理解、运用有时也会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伤感的诗人可能会钟情于残花败柳,富有朝气与激情的诗人多着意于繁枝绿叶,阅历深厚的诗人会由杨柳而生发对社会与人生的感慨,多情善感的诗人则会因之而联想到离情别绪与意中人。如身处高位的贺知章所写《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而漂泊异地他乡的郑谷所写《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

柳絮词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古典诗词 “柳” 意象分析

古典诗歌之美往往在于意象的建构。明人王廷相认为:“夫诗贵意象透莹,不喜事实猫着,古谓水中之月,镜中之影,可以目睹,难以实求是也……故示以意象,使人思而咀之,感而契之,道哉深矣,此诗之大致也。”(《与郭价夫学士论诗书》)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审美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是主体与客体、心与物的有机融和统一。正如比之稍后的明人胡应麟所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诗薮》)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繁多,“柳”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柳”作为一种文学意象出现,最早见于《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大量运用柳意象的,则是六朝时期。自诗歌兴盛的唐代起,柳意象所负荷的涵义更加丰富和深刻。

一、“杨柳”与“柳”

柳的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往往运用“杨柳”一词来表现,如“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唐・白居易,《忆江南》),“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幕帘无重数”(北宋・欧阳修,《蝶恋花》)。那么,“杨柳”与“柳”到底是什么关系?

有人认为“杨柳”是杨树与柳树的合称。但从植物学分类中分析,杨树与柳树外形区别很大,杨树叶圆、树高、枝挺,绝无柳的“依依”、“袅袅”之态。“杨柳”合称一说,实在不妥。

有人认为古诗词中的“杨柳”都是指柳树。理由是民间传说隋炀帝天柳,下江都时将汴河两岸全栽上了柳,因炀帝姓杨,于是“御笔赐柳姓杨”。但此事发生于隋代,即使此传说确凿,“杨柳”一词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即已出现,汉乐府中也有《折杨柳》等曲目,故此据不足为证。

翻阅相关资料典籍,我们发现在古代“杨”、“柳”是同义。

我国古代最早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的《释木》篇中就有如下记载:“杨,蒲柳。”西汉学者毛亨在《毛诗诂训传》中曰:“杨柳,蒲柳也。”宋代陈彭年、邱雍等人编撰的《广韵》一书中亦云:“杨,赤茎柳。”清代郝懿行在其所著的训诂学专著《尔雅义疏》一书中亦说:“柽、旄、杨通谓之柳,蒲柳又谓之杨,是皆通名矣。”当代《汉语大词典》中的“杨柳”的意思也都被解释为“柳”,如“杨柳腰”就是“柳腰”的同义词。因此,古代文学作品中,杨与柳经常换用。例如,《战国策・西周》中有这样一个典故:“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在该典故中善射者所射的明明是柳叶,可由此概括而成的成语却为“百步穿杨”;唐代诗人刘禹锡受民歌影响而创作的“杨柳枝词”诗体,又名“柳枝词”。

二、柳的意象分析

“柳”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出现频率极高而且寓意丰富的意象。它经过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而形成,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以柳写景,摹春光无限。

初春时节,春寒料峭,柳树的枝条上就已绽出了粒粒新芽。民间谚语云:“五九、六九,河边看柳。”柳树早早地将春的讯息传递给人,也带来了春的喜悦,于是,人们把春风称为“柳风”,春信称为“柳信”。

王维《田园乐》:“桃红复合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用桃红、柳绿与烟雨描摹了一幅生气盎然的春景图。元稹写道:“何处生春早,春生柳眼中。”同样,我们从杨巨源的《城东早春》:“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中,读到的也是满怀的对春光的期待。苏轼《一丛花・初春病起》:“东风有信无人见,微露意,柳际花边。”春寒料峭之时,柳梢上已露出丝丝绿意,显现点点春光。敏感的诗人正是从柳芽萌发中捕捉到春天来临的信息。元代诗人刘因《探春》:“道边残雪护颓墙,城外柔丝弄浅黄。春色虽微已堪惜,轻寒休近柳梢旁。”冬春交接之际,严寒总是迟迟不肯退让,残雪困守着颓墙负隅抵抗,然而春光还是顽强地来到柳丝之上。在这一幅对比的画面中,柳丝悄悄地向人们传达着春的希望。

(二)以柳喻情,抒世间真情。

1.写离别

自汉代以降,“折柳”之风俗流行开来。因“柳”与“留”谐音,“丝”与“思”谐音,故古人借“柳”传达送别之人对离人的无限惜别、相思之情。唐代雍裕之《江边柳》:“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女主人公希望柳丝绵绵不断,能把“郎”的船儿系住,留他下来,永不分离。宋代朱敦儒的《柳枝・江南岸》:“江南岸,柳枝;江北岸,柳枝;折送行人无尽时。恨分离,柳枝。酒一杯,柳枝;泪双垂,柳枝;君到长安百事违。几时归?柳枝。”连用六个“柳枝”(“留之”),将离别之痛写得真切感人。

另外,柳树易栽易活,以“柳”赠友,寄予着对友人的美好祝福,无论友人漂泊何方都能像“柳”一样生根发芽,枝繁叶茂。“离别、寄远以折柳致意,正是祈望离人远人随遇而安,身心顺畅”。①李白的《折杨柳》:“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寄予了自己对友人真挚的惦念之情。李贺的《致酒行》:“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将对家人的牵挂表现得淋漓尽致。

2.抒乡思

古人喜欢种柳,无论家中庭院、屋前房后,还是还是河畔池边,遍植柳树。故“柳”常作故乡的象征,寄寓着人们对家园故土的眷念和对家的依恋。李白《春夜洛阳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远游在外的诗人听闻《折杨柳》之曲顿生故园之思。唐代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的首联:“一上高楼万古愁,蒹葭杨柳似汀洲。”开篇即写自己登楼晚眺,见到蒹葭柳树这些生在水边的景物,勾起自己对故乡无限思念的客居之愁。

3.叹闲愁

人生之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仕途不顺,英雄末路,岁月空老,人生聚散,闲愁在心。历代文人骚客的际遇也往往如此。柳絮的满天飞洒、飘忽不定,与骚客飘零、孤独的处境相合,且“絮”又与“绪”谐音,故“柳”、“柳絮”又常被诗人们借以言“愁”,形象生动。王昌龄《闺怨》:“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冬去春来,蒲柳先衰,主人公感叹青春易逝,容颜渐老,担心夫婿看不上自己的伤感之情便油然而生。冯延巳《鹊踏枝》:“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是被春愁所困的女子对所爱之人的追寻不断。贺铸《青玉案》:“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作者以满地烟草、满城柳絮、满天细雨喻满怀愁思,遮天盖地,形象地阐释了作者此时忧愁的深度和广度。苏轼《蝶恋花》:“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柳绵纷飞,喻示春天已逝,东坡感伤美景不常,繁华易去,也是自身处境漂泊不定、遭受摧残的悲慨。

(三)以柳喻人,绘人生百态。

1.美丽女子形象

柳树姿态婆娑,枝条纤细柔软,而随风瓢荡时,婀娜多姿,风姿绰约,楚楚动人,与风情万种的美丽女子极为相似。所以,柳又是风流多情的妙龄女郎的象征。刘禹锡《忆江南》有:“弱柳从风疑举袂”生动再现了少女舞动时柔曼轻盈的身姿。张先的《醉垂柳》:“细看诸好处,人人道,柳腰身。”这里以柳喻女子柔弱的腰肢,写尽了女子婀娜妩媚之姿。宋人也曾言:“柳比妇人尚矣,条以比腰,叶以比眉,大垂手、小垂手以比舞姿。”③清代诗人程梦星评李商隐诗曾指出:“唐人言女子好以柳比之,如乐天之杨柳――小蛮,昌黎之倩桃――风柳,以及章台柳之词皆然。”②

柳树之叶也常常用来比喻女性的眉毛和眼睛,称“柳眼”、“柳眉”。白居易《长恨歌》:“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一幅含情默默之态,给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韦庄《女冠子》:“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李清照《蝶恋花・暖日晴风》:“暖日晴风出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柳眼梅腮”似少女含羞,楚楚动人。

2.高洁隐者形象

陶渊明辞官归隐田园之后,在住宅旁种了五棵柳树,自号为“五柳先生”。杨柳阴阴,垂条扶疏,幽静宜人,所以柳在古代诗人笔下有时也成了隐者的象征。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诗人把醉酒狂歌的友人裴迪比作人称“楚狂”的春秋时楚国隐士陆通(字接舆),是对这位有志于隐居的年轻诗友的赞许。唐代刘慎虚《阙题》:“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即写自己隐居山中的读书之乐。刘慎虚并将隐居之处命名为“深柳读书堂”。刘禹锡《杨柳枝词》:“城中桃李须臾近,争似垂杨无限时。”借“桃李”、“垂柳”,讽刺那些争名夺利、风云一时的势利小人,赞美那些朴实无华,修身自美的君子。

3.各色世人形象

柳条柔弱,因风起舞,但在一些诗人看来,它摇摆不定,趋炎附势。因此,也赋予它得势小人这一意象。杜甫《绝句漫兴九首》:“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作者将暮春时节的柳絮比作道德败坏、投机取巧、耍奸弄权的小人。南唐诗人孙鲂《柳》:“摇荡和风恃赖春,蘸流遮路逐年新。颠狂絮落还堪恨,分外欺凌寂寞人。”将柳比作倚得春风,颠狂发威的小人,到处飘絮吹绵,欺负“我”这孤独寂寞的人。曾巩《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能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也将柳树比拟为得势便猖狂的小人,并告诫他们总有一天会受到“清霜”的惩罚。

因为柳发于料峭早春时即已破芽,所以古诗词里也有一些诗词将柳写作不畏严寒,抗击风雪的坚贞意象。白居易在《有木诗八首・其六》中写道:“枝弱不胜雪,势高常惧风。雪压低还举,风吹西复东。”杨柳虽柔弱,但在作者眼中,它却是一个顽强不屈的抗争者,当风雪袭来时,它顽强地与之抗争。

柳絮飞扬还可用来形容人才济济。王维《酬郭给事》:“洞门高阁霭余晖,桃李阴阴柳絮飞”,即以柳絮飞舞颂扬了郭给事桃李满门、人才云集的喜人景象。

注释:

①戴明玺.“折柳”的历史演变、文化意蕴和宗教情感[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3).

②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卷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649.

③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九・历代诗话(下)[M].北京:中华书局,1981:487-488.

参考文献:

[1]戴明玺.“折柳”的历史演变、文化意蕴和宗教情感[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8(3).

柳絮词范文第3篇

记得有一个电视剧里的女主人公唤作柳絮,由于女主人公的文静优雅,聪慧豁达,当时觉得“柳絮”这个名字很好听,恰似该女子的温柔。同时对春日的柳絮充满了怀恋。向往着有一天在花开的季节,能够回到家乡的果树园里,在桃花红,杏花白的树林中,尽情挥洒自己笑容,释放自己的心绪,从办公室的牢笼飞向广阔的田野。

然而,此时的我,仍然是坐在空无一人的办公室里,面对着窗外的绿树红花雪白的柳絮,不断敲打着键盘。由于办公室的朝向不好,很少能够享受到阳光,尽管窗外已是初夏的感觉,但我的办公室里却仍显得清冷,敲击键盘的双手有些冰凉,我不得不穿上一件被同事们戏称为“新娘服”的小棉袄。身体似乎有了一些暖意,可心里仍然是如水般清凉。

浏览着朋友们的文章,沉浸在朋友如潮的思绪里,或浓或淡,或喜或悲。体验着不曾有过的心酸心痛,感悟着似曾相识的离愁别绪。一群喜爱文字的人们,相聚在博文之中,在这个虚无的空间里,演绎着真实的生活剧,可以享受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地深情厚谊,也被“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话撕扯着痛苦的心;既有雅俗共赏的锅碗瓢盆交响曲,又有深情高雅的诗词歌赋法国左岸香。

柳絮词范文第4篇

柳树

我们常德是柳城,我喜欢桃树,喜欢榕树,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柳树。

整体上来看,柳树像一个个士兵守护着常德城。柳枝细细的、长长的,像一条条绿色的蛇。柳叶嫩绿的、长长的,雨点打上去会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柳絮白色的,毛茸茸的,有的在树上翩翩起舞,有的在风中飘荡着,有的随风飘到了奶茶里,可能它想尝一口奶茶的味道。小朋友们跳起来抓柳絮,柳絮躲躲闪闪不想给小朋友们抓到,但是骄傲的时候,一不留心还是被抓到了。

柳树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还可以编草帽戴,也可以作为药用品。柳叶的样子特别高傲,不把任何人放着眼里,就连它的妈妈柳树叶不放在眼里,以为离开妈妈会更漂亮,结果变得更丑了。

我想对大家和柳树说:“大家要保护环境,保护树木,因为保护环境就等于保护我们自己,我们不能让我们的环境被破坏。”

柳絮词范文第5篇

最近读了张慧兰的四篇小说,《稻草人》《离婚》《房梦》和《如梦令》。张慧兰是武汉市作家,70后,创作起步不算太晚,但成就似乎在近几年。

四篇作品算不上惊世骇俗,但却颇有特点,最大的特点,便是小说虽未必都以女性为主人公,但却都有一个鲜明的女性形象。而且这些女性,颇有异于时下流行的70后女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她们既不以观念新潮见长,行事方式毋宁说带着一些“老旧”的痕迹,更不要说什么“女权”、“女性主义”、“身体写作”、“欲望宣泄”之类。她笔下的女性是“传统”的,哪怕如《如梦令》中的白雪,《房梦》中的柳絮,纵是行为有些“出格”,但观念深处依然是“传统”。白雪深爱她的导师杨公允,待师母红绫撒手归天之后,白雪毅然来到杨家,过起了非常尴尬的生活,妻子不是妻子,情人不是情人,保姆不是保姆,没有明确的身份定位,而且还要忍受杨公允的羞辱和驱赶。论说这种行为本身可以算是相当现代了,但是细看她的爱慕方式,她的忍辱负重,她最后以投水自尽的方式离开导师,那种悲彩很容易让人想到五四新女性的浪漫,或琼瑶式的伤感,所以说到底也还是“传统”而“老旧”的。这正如她的命名,带有唯美而浪漫的气息,很容易判断出作者的审美趣味。《房梦》的柳絮也是外表“现代”,骨子里“老旧”的典型。柳絮受生存空间的挤压,三个大人生活在十几平米的空间,女儿都上高中了,还得趴在床铺上写作业,而夫妻间的,也如同做贼,生怕弄出一点声响,根本无激情和可言。柳絮朝思暮想的便是改变自己的居住条件,有个稍微宽敞一点的空间可以安顿一家人本来就拮据的日子。她有幸结识了一个“房地产商人”李阳,李阳将巨款遗失在柳絮打工的酒店里,被柳絮拾到,柳絮拾金不昧,将钱如数交还给了失主,得到了李阳的好感。李阳隔三差五邀请柳絮吃饭聚会,以柳絮的性格和为人,本不欲与李阳走近。无奈对房子的梦想,使她上了李阳的圈套,最后不仅没有得到梦寐以求的廉价房,而且还赔上了自己的身体,真正是“陪了夫人又折兵”,柳絮自己都为自己的行为不耻,深感对不住丈夫和女儿。柳絮的悲剧是一个善良人的误入歧途,然而却是生活压迫所致。柳絮的行为固然违背了作为女人的传统道德,但在她整个“出轨”的过程中,处处体现的还是“传统”人格和善良本性。柳絮的拾金不昧,柳絮羞于为房子在李阳面前开口,仿佛不愿意将与李阳的交往变成一桩交易,而让李阳瞧不起,这些都说明她不是那种真正不顾一切的人。只是她从李阳处获得了生活的享受和性的后,居然为丈夫的捡破烂而羞愧,则是迷失得太远,然而也还在可信度之内。女人总是有点虚荣心的,何况骗子李阳的手段的确高明,迷失本性也是难免的。所以柳絮虽说绕了一个大圈子,但她的本性不失,终究要回到自己的轨道上来,说到底她还是一个“传统”女性。与《如梦令》和《房梦》不同,《稻草人》和《离婚》则干脆“传统”得多。《稻草人》中的女人嫁了一个性无能者,40多岁了还是一个处女身,这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无疑是最大的不幸。然而这个女人却完全没有离开自己男人的意思,哪怕是男人赶她,折磨她,她也不离开,而是坚持着尽自己作为一个女人的义务。不仅一如既往地照料男人,而且得知男人有自杀意愿的时候,不仅杜绝了一切可以令男人自杀的条件,而且以生活的美好未来相憧憬,尽力挽救男人的生命。无奈男人死意已决,最后依然支开女人,用一根细小的绳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男人的死也使女人失去了生活的依据,“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当养女在女人跟前忏悔自己幼小时的不懂事,并同样拿未来的生活憧憬她的时候,她却不为之动心,最后走了丈夫同样的路,一根绳索了却余生,真是可悲可叹。女人何以拒绝离开男人,并最后追随男人而去?无他,“做人须讲良心”而已。因为当年女人嫁给男人,不仅自己摆脱了农村户口,来镇上上班,甚至女人的弟弟也因而在镇上找到了工作,跳出了农门,自己总不能因为男人的生理缺陷就弃男人而去吧?女人说男人除了不能同自己过夫妻生活之外,其他看不出有何不好。这个在有些女性作家看作女性全部的性,在这个女人眼里竟是如此“微不足道”,哪有比这还传统的女人?她为了“良心”不仅牺牲了自己的幸福,甚至还搭上了自己的性命,这在其他70后女性作家看来,一定匪夷所思吧?然而这正是张慧兰给我们呈现的“真实”,所以张慧兰是颇为“另类”的。

《离婚》中的姚玲也是耐人寻味的“这一个”。姚玲当然是现代女性,但是她最终不仅没有与徐强离开,而且离而复合,自己设了一个圈套,证明了徐强对她的感情犹存,她又回到了徐强的怀抱(这样说不够准确,因为姚玲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徐强,就在他们办了手续的日子,他们也还是生活在一起,姚玲还是半推半就与徐强过着夫妻生活)。姚玲设局试探徐强,其实是为自己找下台之阶,不是徐强离不开她,她也离不开徐强。这样的故事表面很滥俗,细想却又并不简单。姚玲为什么走不出真正离婚这一步?理由之一当然是爱,此外就是观念。在她同徐强只领取了结婚证而未举行婚礼的日子,她就发现了徐强同别的女人之间的关系,想到分手,但想到自己已经同徐强有夫妻之实,自己再也不是完整清白的女儿身,离开徐强,将何以面对另外一个男人?这其实是一个传统的观念,会为现代的时髦女性所耻笑。第三个理由便是孩子,孩子出生后,徐强又一次出轨,姚玲本可以离开他,但想想孩子,她还是下不了决心。情、观念、孩子,原来这竟是捆绑女性手脚的三条绳索,女人的世界竟是由此三者所构成,说来可悲,思之可叹,然而竟是事实。

然而张慧兰为什么要写这么些“传统”、“老旧”的女性呢?她为什么会在同年代作家中显得如此另类呢?这才是我们要思考并回答的问题。

首先,我想这与张慧兰的审美趣味有关。我不知道张慧兰是否热衷于琼瑶式的叙事,但从她给她的女主人公命名上可以看出,她的趣味中不乏传统的浪漫感伤情调。“白雪”和“柳絮”,无论从其色调,还是质地,都浸润某种传统文化的气息。白雪的纯洁和易污易化,多少带有虚幻的宿命色彩,而柳絮,传统诗词中常有咏叹,“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本来就是薄命女儿的象征,与作者笔下的人物性格亦有质的相似。张慧兰显然是熟悉传统诗文的,熟悉传统诗文中带有感伤唯美色彩的意象,所有这些都内化为她的一种情调,一种意境,她喜欢编织这种女性内心深处的感伤故事,而这种故事其实可以给作家内心以抚慰。内心柔软的人,偏爱这种悲剧性的故事,偏爱这种抒情的浪漫格调,证明张慧兰是一个内倾的作家,是一个悲剧型的作家。

相关期刊更多

长治医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西省教育厅

广告大观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集团)

北方作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甘肃省酒泉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