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会长大的幸福

会长大的幸福

会长大的幸福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幸福观教育 开展对策

幸福是人人向往的境界,是人人追求的理想。同志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幸福问题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当代大学生作为青年人中的特殊群体,是跨世纪的人才,是开创21世纪大业和振兴中华的主力军,其幸福观直接影响社会的文明进步,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盛成功。因此,关注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理性的幸福观,对他们以后的人生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幸福和幸福观的界定

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人们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由于所处的历史条件、社会地位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对幸福的意识、情感、领悟和行为方式也是千差万别、多种多样的。现阶段,幸福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历史环境中的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由于感受到自身存在价值、生活目标与理想的现实实现而得到的精神上的满足。

幸福观是人生观中关于人生幸福问题的内容,是人们关于幸福目标、幸福动机、幸福手段、幸福标准、幸福效果等问题所持的根本态度。幸福观的形成和发展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不同群体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差异可能形成不同的幸福观。幸福观的问题实际上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现实生活领域的集中体现。由于人们的生活价值目标不同,人们的幸福观也就不同。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和人生经验,选择自己所期望的幸福生活道路。大学生对幸福的理解、对追求和实现幸福的手段和途径的认识,构成其幸福观。大学生幸福观的培育是当今教育的热点问题,有关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当代大学生幸福观及原因分析

据调查显示,大学生的幸福观从总体上来看,是健康的,是适应和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当代大学生对幸福有较高的追求和奋斗目标,基本符合社会主义幸福观所倡导的精神与物质统一的要求,能把高尚的道德情操融入对幸福的追求之中,能正确处理个人幸福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并脚踏实地地追求幸福。在价值观方面存在理想信念的坚持与物质利益的追求并举、崇尚付出与回报的平衡、自我意识明显、鄙视自私自利等特征,但同时也存在某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大学生仍不能感知自己所处的幸福情景,出现幸福感淡化甚至产生沉重感和负担感的情形。也有的大学生对金钱和物质享受过于看重,夸大金钱在幸福中的作用。也有的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缺乏社会责任心,认为个人幸福与他人、与社会无关等。大学生的幸福观出现片面性,甚至是错误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腐朽思潮的影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发展,商品经济的唯利性和西方价值观念冲击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在我国这样一个社会转型与变迁的时代背景下,各种文化思潮不断涌现,有的思潮是积极和健康的,有的思潮则是消极和腐朽的,而腐朽观念对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确立时期的大学生容易造成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在大学生群体中有所抬头,导致他们重物质轻精神、重享受轻创造、重索取轻奉献,造成他们对幸福的理解和把握出现偏差。

第二,高校幸福观教育缺失的影响。长期以来,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教育效果也不佳。一方面,我国的高等教育并没有将幸福观教育作为一个专门的课程章节进行讲授,没有充分利用现实社会现象或创设必要的教育情境引导学生体验幸福,未向学生呈现什么样的幸福观是正确的,什么样的幸福观是不正确的,或者阐述树立科学的幸福观应具备怎样的态度和能力等等。另一方面,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中,大学生“能力的发展被习惯性地曲解为知识技能的积累和叠加,并以此作为教育的本质追求,教育由此变成了一种适应性的教育”[1]。也就是说,在一些高等教育中,知识变成一种僵死的教条,以纯粹灌输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阻碍了学生幸福能力的发展。

第三,忽视家庭教育的影响。目前社会上存在的一种现象是:重视学校教育,忽视家庭教育,重视孩子学习,忽视家长素质的提高。不少家长无视孩子自身条件,无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只重视成绩,忽视智力开发,更不屑于培育非智力因素,走进了唯分论的误区。而有的家长过于溺爱子女,形成了某些不良的教育心态,把子女当做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工具,全然不顾子女的感受,造成子女与家长的对立,这种家庭教育极其不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而是一种缺乏对子女人格尊重的教育,最终的结果必然导致孩子缺乏基本的人性道德,不懂得感恩,体会不到幸福感。

第四,大学生人文素质欠缺的影响。人文素质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首先要懂得做人之“道理”,遵守做人之“道德”,然后才是如何做一个有利于社会、国家的“栋梁之材”。目前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是,个别大学生虽然谈古论今滔滔不绝,但思想素质较低,道德修养较差,缺乏基本的社会责任感,个人利益至上,夸大物质享受,盲目追求功利,集体主义、爱国主义观念淡化,道德行为失范,缺乏崇高理想和精神追求,严重的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当前开展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对策

对大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应根据教育对象的幸福目标和教育对象的才能品德发展的水平确定,并随着社会发展进程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当前加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个人创造、获得幸福和享受幸福生活的基础,也是集体幸福的保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人的内在精神幸福和谐的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人为本,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标,把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把提高全民族素质放在突出位置,加强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的培养、提高和进步,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内在精神上的和谐幸福与发展,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发展的要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是幸福的重要条件。和谐社会要建设的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为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人的幸福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和谐发展的需要。从人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视角来说,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并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主要目标的社会,其根本目的就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幸福。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们获取幸福的重要保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发展的必需。这是基于对人类长远的幸福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永恒追求所内含的一种必然要求,是当代与未来人类幸福和发展的主题。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体现在人与自然的携手,生物与非生物的共进,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在维护人类利益的同时又维护自然的平衡,保证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确保当代与未来人类的幸福和发展。[2]

第二,高校应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主张幸福具有历史性,幸福范畴是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承认劳动创造幸福,人不仅可以通过劳动创造获得幸福的条件,而且人可以在劳动的过程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获得更深刻的幸福。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全面的。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把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统一、个人幸福与集体幸福的统一作为幸福的完整阐述。一方面,马克思认为幸福在本质上是一种物质和精神的统一,既承认物质生活是幸福的基础,又强调人的物质幸福是低级的基本的幸福,而精神幸福则是高层次的幸福。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强调个人幸福与集体幸福的统一。马克思认为个人的幸福以集体幸福为前提,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同时,也强调社会幸福决定着个人幸福,个人幸福丰富着社会幸福,赋予社会幸福具体而生动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高尚的。马克思认为个人的满足与快乐,不能称之为幸福,只有在不断的追求、奋斗和创造中实现全人类的解放才是真正的幸福。

因此,要使大学生对幸福有科学、正确的认识,树立健康的幸福观,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主导,贯穿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全过程。

第三,完善家庭教育,建设沟通机制。可以说,家庭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子女教育的根在家庭,家长的素质及教育方法是孩子健康成长、长才的关键。可喜的是,目前学校正在探索建立与大学生家庭联系沟通的机制,期望通过相互配合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沟通,一方面家长可以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及学校对学生的期望,就能更好地配合学校,强化学校的积极影响,配合学校引导学生幸福观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每个家长也能认识到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子女的渗透影响作用,从而自觉提高修养,以身作则,以自己的模范言行和高尚品质影响孩子,为孩子幸福观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强有力的微观环境。

第四,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直接决定着人的道德文明水平,直接决定着人对幸福的真实把握。培育当代大学生正确的幸福观应当从抓人文素质教育开始。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创造的丰富的文化财富通过各种形式的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内化为国民的人格、气质和修养,成为国民身上相对稳定的品格。其实质是从关注社会与自然发展的高度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以实现人的发展促进社会与自然的发展。当代中国,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追求崇高、完善的人格,提高大学生感受和创造幸福生活的知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吴璇.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现实困境探讨[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9,7(2):122.

会长大的幸福范文第2篇

关键词:幸福心理学;大学生;幸福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047-02

引言

央视调查“你幸福吗”曾经在全国范围内都引发了一场关于“幸福”的大讨论,可见,幸福对于每一个公民来讲都是重要的,它不仅关系着人民的心理建设、生活水平,而且渗透到了每个人心里。大学生是一个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群体,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极为重要,关系到社会未来的发展。大学生的幸福感教育是近年兴起的,目的是让大学生常怀感恩之心,能够以一种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的生活,让大学生感受到自己正被幸福包围着。

一、幸福心理学界定

心理学是一个门类众多的复杂系统,作为一门科学分支众多,但是前些年我国心理学专家们一直在研究消极心理学,旨在帮助人们走出心理困境,幸福心理学是最近一些年才被人们广泛重视的。作为积极心理学的一部分,幸福心理学得到了充分重视,是随着西方国家兴起,逐渐发展到了世界各地,为世界范围的人们积极接受,并形成了一股探究热潮。

幸福心理学是在顺应人类生存、生活的需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保证了人们的心理追求达到更高的层次。幸福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并且幸福是人们追逐的终极目标,人们在追求幸福时,不仅自己可以体验到幸福的美好,同时也能够创造社会和谐,为社会的和谐发展保驾护航。

二、幸福感界定

幸福感就是对于幸福程度的感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知情况,因此,幸福感因人而异的,是独特的,人们会根据自己的幸福感去追求人生幸福,可见幸福感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是基于人类的心理状态而存在的。幸福是人作为行为主体对其当下生存状态及其人生价值自我实现的满足感,是人的个性化感受。幸福感就是人们依据内化了的社会标准对自身生活质量的肯定性、整体性的评估,是人们对生活的满意程度及其他各方面的全面主观评价,并由此产生的积极性情感占优势心理的精神状态。

三、大学生幸福感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如果人的幸福指数比较高、幸福感比较强烈,那么他的心理状况必然要比其他人健康,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也会表现得更加积极。对于大学生来讲,这个群体本身就是容易产生心理波动的,从大学生的心理成熟程度来看,对大学生进行适当的幸福感教育,让大学生长期处于幸福的感知当中,是极为有益的。让大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走出心理的阴霾,并预防大学生出现心理疾病。现实表明,如果对大学生进行幸福感教育要比预防心理疾病的消极方法更有意义。大学生群体虽然在年龄上已经属于成年人,但是心理状态还不是很成熟,因此大学生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表现出急躁、焦虑、抑郁、迷茫,甚至出现厌学、轻生、自杀等极端行为。心理问题的出现在年龄方面越来越年轻化,就凸显出对大学生进行适当的幸福感教育是极其必要的。第一,让学生充分看到社会的积极面,对学生进行幸福感教育是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目前的状态是比较理想的,在奋斗的同时不能迷失本心,要看到社会的积极面。第二,让学生看到别人的闪光点,如果学生心理阴暗,那么他会觉得自己的生活也是索然无味的,只有让学生看到别人身上有闪光点,才能激励自己前进,用一种积极的观念来面对未来。第三,引导大学生关注生活质量,如果大学生认为生活就是不停地为钱而奔波,那么幸福感教育就需要立即进行,因为大学生已经不再关心生活质量,这种心理状态是可怕的,需要及时调整,应该引导大学生将关注点放在生活质量上,为了生活得更加幸福而努力。可见,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幸福感教育是极为重要的,可以端正学生的生活态度,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

四、我国大学生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

大学生群体中有一部分学生的幸福感比较低,他们认为就业压力、经济压力等让自己喘不过气,所以对幸福的感知度不强,幸福感较低。目前,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有:成长环境、就业压力、感情困扰、社会舆论等,这些因素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如果这些因素全都变成了心理压力,那么大学生的幸福感势必会减弱,并且长此以往甚至会出现心理疾病,需要高度重视。

(一)成长环境

大学生幸福感弱的一项重要原因就是成长环境问题,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大同小异,家长希望孩子能够考上一所名牌大学,顺利毕业后找一份稳定工作,但是,在新时代环境下,这种愿望已经不能适应发展潮流,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饱和,大学生再想进入这样的体制内难上加难。但是,因为大学生们从小就是成长在这样的环境,家长们抱着这样的希望,大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久而久之就演变成心理层面的问题,大学生的幸福感降低。此外,我国目前教育领域以成绩来判定学生能力,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入党、评奖学金、得到各种荣誉,而成绩不好不仅挂科、补考,甚至与一切“优秀”绝缘,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心理压力不言而喻,大学生每天还穿梭于教室、自习室、图书馆、培训班之间,环境与高中差别不大,体现不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这不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也是造成大学生幸福感降低的直接原因。

(二)就业压力

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一直很大,大学生希望找到高薪、轻松的工作,家长希望大学生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是社会对于大学生就业却远没有这样宽容,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要求大学生能在统一考试中笔试成绩优异、面试成绩出众,而企业单位多要求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面对就业前景的种种阻碍,社会经济的日益增长,各种职位都趋于饱和,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专科学生缺少理论知识、本科学生缺少实践能力、硕士研究生缺少社会经验,大学生身上的不足是存在的,但也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弥补的,社会需要的是立刻上岗就创造经济效益的人才,没有给大学生充足的缓冲期。面对着这样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生的幸福感自然会越来越低,如果学校不能及时进行幸福感教育,大学生的心理就会出现问题,只会盯着就业压力看,而忘记欣赏人生中的风景,幸福感无从谈起。

(三)感情困扰

因为感情伤人、自杀的大学生全国各地每年都会出现,如果高校对大学生的幸福感教育做得到位,让大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爱情观,那么这种校园内的感情悲剧就会减少很多。现在的大学生都是不成熟的“大孩子”,他们的爱情观也是不成熟的,基于多数大学生是独生子女,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所以并没有意识到爱情的真谛,而是把爱情看作占有,如果大学生的爱情心理是这样的,那么恋爱就不再美好,争吵、冷战、分手等每天都在上演,对大学生的心理会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高校应该针对这一情况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就感情问题引导大学生,进行幸福感教育,让学生看到对方的善良与美好,使感情得到升华。即便大学生情侣最后闹到分手,也不应该因为感情的困扰而影响心理状态,心理教师应该让大学生意识到世界上很多人都是善意的,生活中处处充满美好,不应该因为一段恋情的失败就降低自身幸福感。如果幸福感教育做得好,大学生中的失恋、单相思、恋物癖等情况就会大大减少。

(四)社会舆论

社会赋予大学生的角色是高学历、高素质的人群,是社会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就是这种社会舆论给予大学生莫大的压力,直接造成幸福感降低。总结现在的社会舆论:第一,大学毕业应该找一个高薪工作,月薪2000元以下的工作不是大学生做的;第二,大学生应该是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兼备的现代人才,参加工作之后不需要学习,可以直接上岗;第三,大学毕业之后就应该马上成家立业;第四,上了好大学才有好工作,体、音、美专业都是给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设立的等等。大众传播用极其快的速度将这些舆论话语公之于众,成为社会舆论,时时压在大学生的心上,由此,大学生心理素质差、心理状态差、幸福感低等问题日益暴露,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要面临的舆论压力也就越来越大。

五、我国大学生幸福感教育的措施

(一)开设课程,让大学生感受幸福

对大学生群体进行集体教育,可以通过切身体验,从而有效实现幸福感教育,培养出能够创造幸福、感受幸福的人。因此,针对各个专业的大学生,要设置不同的幸福教育课程,让大学生感受幸福、感受快乐,并充分享受生活带给大学生的幸福因素,从而教会大学生体验幸福,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二)增加幸福的情绪体验

幸福感就是一种心理状态,也是一种自身情绪上的体验,应该与喜悦、愉快、积极、健康等相对应。因此,在幸福感教育中,要注意让大学生体验到积极、幸福的情绪,因为情绪健康的人会积极面对生活,能够将自己的健康情绪体验也带给别人、带入生活。教会学生体验幸福,并给周围的人创造幸福的情绪,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三)树立端正的人生观

如果大学生的人生观是不端正的,那么如何开展幸福感教育都是枉然,因此,要确保大学生的人生观是正确的,才能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实现幸福感教育。高校应采取各种有效途径来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让大学生的幸福感里充满宽容、感恩。

结语

随着社会压力逐渐增大,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日益下降,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了幸福感降低的情况,大学生的幸福感情况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高校要注意对大学生的幸福感教育,引导大学生积极的心理状态。本文不仅界定了幸福心理学和幸福感,还分析了大学生幸福感教育的重要性、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幸福感教育的措施。

参考文献:

会长大的幸福范文第3篇

[关键词]幸福论;方法;科学;生命;教育

[作者简介]谢春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2010年春节团拜会时,总理提出,要让中国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再次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温总理关于尊严、幸福的讲话,代表了广大民众追求幸福生活的心声。

幸福的含义很丰富,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对幸福的衡量,有共性标准,也有个性差异。幸福更多是一种理想追求,因为现实生活中往往有许多不如意,也有不少人身在福中不知福。我们非常熟悉的一句歌词是,幸福不会从天降,社会主义等不来。

十几年以来,幸福、幸福教育在国内外学术界、教育界得到持续关注,幸福理念对中小学的影响日益强烈。朱小蔓(2003)指出,这些年来,国内外教育改革的状况和趋势越来越表明了人的情感向度上的突出地位,我国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中,各门课程都概无例外地明确强调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这在建国以来亦属首次。情感的发展与人的道德人格的成长、审美品质的养成、创造力的显现都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一种不重视甚至忽视人的情感层面的教育,在教育活动中没有洋溢积极情感的教育,是一种不适合人的成长、与我们的办学宗旨相违背的教育。

当前,在学校教育中,青少年“要幸福”和“被幸福”的冲突,值得关注。我们一方面发现,现实中儿童青少年课业负担日益沉重,幸福感体验日益降低;另一方面也发现,青少年的幸福感问题日益被重视,幸福教育开始在许多中小学成为教学探索实践。理性对待幸福和幸福教育,有利于为青少年人生幸福奠定扎实的基础,确定正确的方向,并服务于社会的幸福目标。而学习了解已有研究成果,厘清幸福教育研究的思路,才能获得幸福教育的美好前景。

一、幸福教育的观念演进

(一)幸福方法论:每个人都有机会拥有幸福和快乐,关键是如何认知和寻找适合自己的幸福方式

哈佛大学泰勒・本-沙哈尔博士关于幸福方法的理论,为科学理解幸福问题奠定了理论和教学实践基础。他开设的积极心理学和领袖心理学课程,被哈佛大学学生连续数年推选为最受欢迎率排名第一和第三的课程,他也被学生们誉为“最受欢迎的人生导师”。《幸福的方法》(HAPPIER)被《纽约时报》评为图书排行榜第一名畅销书,被翻译成16多种文字,畅销26个国家和地区,还被清华大学MBA积极心理学课程作为指定教材;第一个提出建立幸福城市理念的江苏省江阴市,也将本书列为幸福城市教育的普及读物。泰勒・本-沙哈尔博士(2011)发现,人的幸福感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遗传基因、与幸福有关的环境因素,以及能够帮助我们获得幸福的行动。有人只追求眼前的享乐,不关心未来的幸福;有人历经坎坷,抱怨世态炎凉,放弃了寻找幸福;有人拥有财富、地位和名望,但内心仍然感受不到幸福;有人奔波劳碌,把快乐的期望放在未来,却无法享受当下的幸福。今天,从西方到东方,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同时,许多人却精神迷失;郁闷成了很多人的口头禅;我们身边的郁抑症患者急剧增加;多少无助的心灵在痛苦中徘徊和挣扎。绝大多数人追求的生命不仅是要幸福的,而且还要是完美的――而这正是大多数人不幸福的原因。每一个人都希望可以活得更幸福,但是往往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却忽视了幸福本身的含义和追求的最终目的。泰勒・本-沙哈尔博士指出,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拥有幸福和快乐,关键是如何认知和寻找适合自己的幸福方式。我们要反思自己的内心渴求,学习接纳自己并归纳过去的成功经验,让自己成为幸福的主宰者。

(二)幸福现实论:幸福生活就在当下,就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完美不是幸福,最优化选择才是幸福

2011年,泰勒・本-沙哈尔博士在幸福方法论基础上,出版了《幸福超越完美》新著。泰勒博士区分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完美主义”和“最优主义”,提倡克服完美主义,重构幸福圆满的人生,并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来应对完美主义。他指出,“完美主义”和“最优主义”在每个人身上都同时存在:完美主义者认为人生道路应该是一条笔直的直线;最优主义者则把人生看作不规则的、螺旋式上升的曲线。完美主义者恐惧失败;最优主义者把挫折和失败看做最好的自我成长反馈。完美主义者教条、苛责、防备心强;最优主义者具有适应力、宽容、乐于接纳意见。完美主义者只关注“结果”,以致他们热衷于设定过高、甚至不切实际的目标;最优主义者在奔向“目标”的同时,还会享受“过程”中美好的一切。

泰勒博士认为,完美主义和最优主义两种类型的区分带给我们很多启发。如果我们能摒弃完美主义者“全有或全无”的极端思维,像最优主义者那样更善于接受和适应变化和不确定性,那么我们将学会悦纳不完美和失败,过上更幸福的生活。我们总是按照社会和他人的期许,在每个领域中无休止地追求完美――看起来更年轻、赚更多钱、每时每刻都力求快乐。苛求完美恰恰是人们寻求幸福最大的障碍!完美主义对个人成功与幸福构成了危害与破坏;最优主义是战胜失败和走向成功的最佳方式。

(三)积极幸福论:快乐的人更幸福,真正的幸福来源于人对自身所拥有的优势的辨别和运用,来源于你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和追求

美国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教授从积极心理学视角诠释了幸福的含义,指出了幸福生活的实现路径。他的名著《真实的幸福》奠定了积极心理学的学科基础。马丁・塞利格曼对心理学长期过于关注人类心理问题和负面情绪进行了批评,指出,心理学应该善于发现和激发人内在的积极性,培养人的积极心理品质。他说,过去50年,心理学只关心一件事――心理疾病,而且做得不错,因为现在我们可以测量抑郁症、精神分裂症、酗酒等过去认为是很模糊的概念,并能做出相当精准的描绘。目前已知道这些问题是怎么发展出来的,包括它们的遗传因子、生物化学性以及心理成因,最重要的是知道该怎么去治疗这些疾病。根据统计,在几十种心理疾病中,已经有14种可以用药物及心理治疗方法来进行有效医治(两种可以完全治愈)。但是这种进步的代价很高:为了要摆脱问题状态,我们会变得更痛苦,甚至还不如以前。人不只是要改正错误或缺点,还希望找出自己的优势和生活的意义。马丁・塞利格曼(2010)说:“人都不愿意糊里糊涂过一生。你可能会像我一样,午夜梦回,躺在床上想自己的生活是如何越变越幸福,而不是一天天减少痛苦。假如你真像我一样,你可能会对心理学有点失望。但是现在,它终于走到了解积极情绪,建构优势和美德(strengthandvirtue),为亚里士多德所谓的美好人生提供指引的时候了。真正的快乐来源于你对自身所拥有的优势的辨别和运用,来源于你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和追求,它是可控的。改变对过去的消极看法,重视当下的积极体验以及对未来的积极期望。乐观的人能在逆境中更好地成长,也更容易走上一条绝妙无比的成功之路!乐观是一种可以掌握的技巧!”

马丁・塞利格曼教授还对父母提出了忠告,要用积极的教育策略教导出具有积极品质的孩子,乐观的孩子更加幸福。塞利格曼博士用亲身的实践和经历,为家长们提供了培养孩子积极品质的捷径。比如,当孩子犯错时,对他的批评应恰如其分,要让孩子明白自己错在哪里;当孩子有了某种问题而需要改变时,不要把这些问题夸大成为一种永久性的问题。因为,批评和改变都是一种技术,它们有自己的规律和特点,不当的批评很可能会影响孩子成年后的人格特征――悲观或是乐观。

(四)幸福科学论:幸福是一门科学,不仅与遗传基因有关,也与后天环境和个人努力有关。要用可持续的方式促进个体和群体幸福的增长

费莉莎・胡帕特女士(FeliciaAHuppert)是英国剑桥大学幸福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是英国政府幸福教育项目负责人。她从个体和群体积极心理健康视角对幸福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主编的《幸福的科学》一书,涉及进化与人的发展、生理学和神经科学、幸福心理学、文化视角和社会与经济考虑等五个方面,对世界各国幸福教育研究最新成果进行了总结,是幸福教育的宝贵文献,奠定了幸福教育的科学基础。

费莉莎・胡帕特教授对幸福教育的研究在欧洲学术界很有影响。她指出,幸福存在个体差异。一个人的情感类型能够影响他的状态,或对其状态产生影响,而一个人的状态却不能影响其情感类型。她给幸福设定了三个评价维度,即很幸福、中度幸福和不幸福。她研究发现,高强度情绪反应时,人的幸福维度偏低,情绪表现丰富、变化高频率。低情绪反应时,人的幸福维度很高,但情绪表现很简单,变化频次低。在积极生活变化时,人幸福维度在平均值以上,消极生活变化时,人的幸福维度在平均值以下。费莉莎・胡帕特还论述了人的性格与后天养育和幸福的相关性。她指出,我们的基因将发挥主导作用,除非我们有特定的经历;同时,环境也将发挥主导作用,除非我们有特定的基因类型。她指出,我们应该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来促进幸福的增长。积极的情感会带来积极的变化,积极的变化也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幸福与积极情绪之间是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1]

(五)幸福生命论:关注师生的生命状态,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叶澜教授对课堂教学中师生的生命状态进行了深刻阐释,这种关注课堂教学里学生生命状态的理论,本质上是一种幸福哲学,是对幸福生命论的诠释。叶澜(1997)提出,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因此,要改变现有课堂教学中常见的见书不见人,人围着书转的局面,必须研究影响课堂教学师生状态的众多因素,研究课堂教学中师生活动的全部丰富性,研究如何开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潜力。叶澜提出,要进行课堂前的教学设计,充分顾及学生多方面成长,顾及学生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和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性,发现课堂教学生成性的特征。她强调,要把教学改革的实践目标定在探索、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因为,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是全身心投入,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教学才不只是与科学,而且是与哲学、艺术相关,才会体现出育人的本质。[2]

(六)幸福教育论:把受健全的教育看作人的权利,学校教育应当教学生以健全合理的幸福观,并使学生得到幸福的感受

刘次林《幸福教育论》,是近年以来我国关于幸福教育研究的代表作之一,对幸福教育实践产生了积极影响。他以综合、系统性思维考察幸福问题,提出一种哲学认识论意义上的教育幸福观。刘次林(2003)认为,“幸福是人性得到肯定时的主观感受”,[3]教育是面临并走进全面人性的事业,而不仅仅作用于人的社会伦理层面。幸福情感产生于主客体的内在统一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主体通过主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而不断扩展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重新理解并解释教育过程中的知情关系、身心关系和人己关系,从而建构起幸福教育的理论构架。正如朱小蔓教授(2003)所说,我们这些年来提出的情感教育思想和主张,倡导的情感教育实验,从不放弃对人的认知层面的重视。相反,我们始终认为,情绪、情感虽然有其相对独立的生理运行机制,有其在文化作用方式上的特殊性,但人的情感只有不断地吸纳认知加工的成果,才能成为“人的”情感。没有这一幸福情感产生并积淀于个体的精神世界之中,个体的生活将是不幸的;没有这一幸福情感出现并持续存在于教育过程之中,其教育便是不健全的教育,便是必然要制造出病态和畸形的人的教育。我也热忱地期待有更多的学者和青年学子对情感教育、道德教育产生兴趣并加入我们和谐而愉快的研究共同体。总之,刘次林博士的幸福教育论,拉近了幸福理论与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距离,促进了我国中小学幸福教育实践进程。

二、关于幸福教育的思考

(一)幸福教育的实质

幸福已经成为热门话题,幸福教育正在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变革大潮中的一朵美丽浪花。幸福教育是社会幸福价值观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反映,幸福教育必将成为我国中小学实践探索的一个新方向。特别是,幸福教育关注儿童青少年的人生长远发展和生涯规划,尊重学生的生命状态和幸福体验,这是对急功近利教育价值观的冲击,有利于我国基础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生涯教育和幸福教育的互相促进,将使素质教育回归到师生幸福生活中。

(二)幸福教育要预防种种陷阱

一哄而起、赶潮追风是我们社会中的一种弊病,也对教育产生了负面影响。幸福教育的实施,切忌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和“幸福秀”。我们要预防幸福教育中可能出现的陷阱。要警惕应试教育驱动下师生的假幸福、真痛苦问题;要注意急功近利状态下痛苦的教师与幸福的学生二者间的矛盾;要注意焦虑的父母与快乐的孩子之间的冲突;要谨防师生被幸福和要幸福之间的尴尬。应试教育的沙滩上建立不起幸福教育的大厦,唯有改变急功近利的教育价值观,才能使幸福教育回归学校的热土。

(三)幸福教育如何迈上坦途

要让幸福教育迈上坦途,必须处理好以下五个问题。要营造和谐宽松包容开放的社会环境,培育淡定从容感恩知足的人生态度;要营造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使家长成为幸福教育实践的实施者和幸福成果的分享者;要创设幸福乐观的学校文化,关注师生的生命状态,尊重师生的幸福体验,以职业兴趣和学习兴趣为核心,打造幸福教育的基石;要提升教育行政伦理的自主性和正当性,教育行政决策要尊重师生生命状态和幸福感,一切政策服务于师生的尊严和幸福;要解决教师中存在的职业枯竭和职业倦怠问题,关注教师福利和教学环境,关注师德建设,提升教师教育境界;特别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青少年的好奇心和自信心,这是幸福教育的起点,也是幸福教育的归宿。

――――――――

参考文献:

[1]Huppert,F.A.,Baylis,N.&Keverne,B.(2007).The Science of Well-be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pp.307―359.

会长大的幸福范文第4篇

唐保华:幸福是一种自我感觉、是个体的心理体验。对于同一个事物或事件,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比如,对于半瓶水,有的人看见后欣喜异常,有的人却抱怨怎么还剩半瓶水而不是一瓶水。以教师这个职业为例,有的教师认为当教师苦、累,又不挣钱,做一辈子孩子王,实在没啥出息,总想找机会跳出这个圈子;有的教师却从教育孩子成长、成功、成才的过程中体验到了人生的成就感和职业幸福。正所谓:你把孩子当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里;你把孩子当魔鬼,你就沉沦在地狱里。幸福是什么?对于教师而言,幸福就是“经我之手成就每一个孩子美好的未来”。刚才您提到诗人海子的诗句“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我想修改为“从现在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行走在教育的旅途,我们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幸福!

中国德育:您认为幸福与教育两者之间有怎样的内在关联?

唐保华:关于幸福和教育的内在联系,我想说两点:

第一,教育是为了人的幸福。教育家朱永新在他的新教育理论中说过:“儿童的学习不应该只是‘为将来的工作与生活做准备’,教育本该是生活的基本方式,儿童今天在学校里所接受的教育,在为长远的人生与社会理想服务的同时,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生活。”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的一项智慧型的文明事业,它应该也能够促进学生身体、认知、情感方面的发展,使他能更好地感受到幸福。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帮助受教育者成长和获得幸福。

基础教育阶段是人生重要的阶段,是学生人生观初步形成的阶段,也是教育打下烙印较深的阶段。一个孩子长大以后,他可以改变已有的观点,但却很难改变自己观察、分析、思考的方式。因而,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发展学生个性,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获得不断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幸福品质,提高学生追求幸福的能力,形成对事业成功充满信心的优势心理,成为创造未来的人,是基础教育的神圣使命。基础教育应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从教育的根本意义来说:“教育――为了人的幸福。”

第二,教育自身也应该是幸福的。从小就听惯了学习苦、学习累的成语、故事,好像幸福跟学生无关、跟教育无关。如果我们的学生不能在学校感受到幸福,如果我们的老师在工作中不能感受到幸福,这样的教育不要也罢。经开区现在办教育的思路就是要把教育当作一件幸福的事情来做,让教师幸福地教,享受到教育的幸福;让学生幸福地学,体验到幸福的教育。教师也应该是幸福的,没有幸福的教师就不会有幸福的学生。只有教师善于工作、乐于工作、享受工作,才会把幸福的感觉传递给学生。学生也应该是幸福的,我们需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充满快乐、自由、阳光、舒畅的学习环境,而不是让学生在无休止的作业中丧失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成为一个个模具里压制出来的千人一面、毫无个性的工业产品。我们不想看到苦教、苦学的场景,善教、乐教、善学、乐学是我们希望的,教师和学生能够享受着彼此的幸福,就像一首歌里唱的:你是快乐的,我就是幸福的,这就是我们想要达到的理想境界。

中国德育:要培育幸福学生,必先有幸福教师。我们都知道教师的工作很清苦,工资不高,投入的精力多,仅从这些方面看,教师要体验到幸福还是比较难的。经开区用什么方法来让教师们体验到幸福?

唐保华:你说的很对,只有教师幸福,才能培育出有幸福感的学生。目前教师群体的工资水平不高,工作强度又很大,但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却很高,由此带给教师的心理压力很大。单从物质上的收获和付出相比,教师是很难从中找到幸福感的。那么,教师的幸福之源在哪儿呢?据一项调查表明,年轻教师的幸福感在于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师生关系等方面的成就;教龄大一些的教师,其幸福感更多来自于高品质的教学和社会的认可。分析两者的共同点,都是因为个人追求得到了实现而产生了幸福感,换句话说,就是工作成就带来幸福体验。影响教师成就感的主要因素有教学质量、社会认可、自身素质、自主时间、办公条件、身心健康、经济待遇、对“问题”学生的管理等等。明确了这些影响因素,我们就能对症下药,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帮助教师增强职业幸福感。比如,要求各中小学均要建立教代会,让教师的声音能发出来,教师的权益能得到保护;倡导民主办学理念,让教师在学校能感受到应有的尊严;改善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给全区教师配备了办公电脑,给所有中小学建设了教师食堂;为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每年筹措专项培训费150万元,师均1000多元;各校纷纷建立教师活动中心、心灵加油站、悦心吧等为教师在校休闲娱乐提供场所;完善学校工会组织,开展教师文体活动、心理健康讲座,每年例行安排教师体检,为农村偏远学校教师发放津补贴等。总之,通过多项措施的实施,我们旨在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指数,增强教师幸福体验。

中国德育:幸福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幸福学生。如何才算幸福学生?当前影响学生幸福的因素有哪些?我们的学校又是怎样帮助学生去理解幸福?

唐保华:什么样的学生是幸福学生呢?这个问题不会有标准答案。个人认为,如果一个学生具备了这样几个条件就应该算是幸福的:家庭是和美的,学校是向往的,老师是喜欢的,同学是友好的。

记得2011年9月1日,全国2亿中小学生新学年共同的《开学第一课》的主题就是“幸福”。当时,我们也做过专题的调查,看看在孩子们眼中,他们的“幸福”是什么?排序在第一位的答案是“幸福就是家庭和谐”,第二位的是“幸福就是快乐”。可见,在孩子们中幸福其实很简单。第一个答案提醒我们做家长的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安全、温暖的家;第二个答案则更多需要我们学校去努力给孩子营造一个充满欢乐的校园,留给孩子一个快乐回忆的童年。

从成人的视角看,很多人会认为现在的孩子都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他们会说,孩子只要专心学习就行了,其他啥心都不用操,多幸福啊!可是,在孩子们看来,一天到晚背不完的课文、单词,做不完的作业、试卷,这样的日子简直苦不堪言。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情感,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但学校里太多的禁锢、太多的学习任务让他们逐渐泯灭了个性,丧失了想象力、好奇心,要么成为学霸、学习机器,要么成为被各种考试筛掉的失败者。这样的孩子,他们能有幸福可言吗?

就当前学生的不幸福因素而言,老师与父母的过高期望、枯燥无趣的学习方式、过重的课业负担、人际交往的恐惧与困惑、评价方式的单一化等,以及由此引起的孩子自信心的匮乏、抗挫折能力的降低、责任感的缺失、自私妒忌等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都是造成孩子感受不到幸福的重要原因。

那么,如何增强孩子们的幸福感呢?我认为需要从三个方面来努力:一是要提高学生感受幸福、体验幸福的能力。当幸福在孩子身边时,孩子们能感受到、体验到,会享受幸福、懂欣赏幸福。这方面,可以通过营造氛围、创设情景、搭建平台、开展活动、主题讨论等多种形式来实现。二是要提高学生追求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当幸福不在孩子身边时,孩子们愿意去追求、去挖掘、去发现、去创造。这方面可以从培养习惯、陶冶品性、磨练意志、乐于付出、勇于创造等多种途径来实现。三是要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用幸福的教师为孩子们创造更多的幸福,让教师的幸福感染学生的幸福。

具体到实际工作而言,比如我们开展高效课堂建设,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极大解放了学生、发展了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不再痛苦;变革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兼顾,质性评价和量性评价并重,实施绿色评价和增值评价,让学生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中找到做人的尊严和成长的自信;加强家校沟通,开办家长学校,开展家庭教育,让家长学会做“家长”、学会教育孩子,增强孩子在家里的幸福体验;各校均建设有心理咨询室,配备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关注留守儿童和各类问题儿童,等等。总之,“幸福”就像一颗颗种子,已经被播洒到经开区各中小学校园里,通过家校联手,师生共育,我们相信,幸福之花一定会绚丽绽放。

中国德育:幸福教育主阵地是课堂。如何将幸福教育理念融入课改?

唐保华:当今的教育是一种功利性很强的教育,考高分、上名校几乎成为判断学校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在这个标准的引领下,孩子成了学习机器、考试机器,哪里还有童年的自由、幸福和快乐?乌申斯基说过:“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而牺牲这种幸福。”我常想,作为局长,我能做些什么去改变一下这个现状,还给孩子应有的快乐童年和幸福人生?思考之后的决定就是,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搞课改,改课堂、改课程、改评价。

一是建构高效课堂,解决课堂生态问题。以民主、合作、探究等为关键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努力改善课堂生态环境,培育高品质课堂形态。

二是建构丰富课程,解决课程高度同质化问题。在积极落实国家课程、深度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基础上,大力开展校本课程建设工作,建构具有丰富选择性、适应孩子成长的课程,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

三是建构多元评价,解决育人导向问题。探索多元的师生评价体系,以评价为杠杆,引导教师用道德的方式去从事教育教学,引导学生在学业质量、身心健康、兴趣爱好等各方面全面发展。

当上述三个因素得到重构后,教育就会带给师生一种全新的幸福体验:课堂不再是死气沉沉的课堂,而是焕发了生机的、学生乐于参与并成为主体的课堂;课程不再是整齐划一的课程,而是具有丰富选择性、能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评价不再是唯分数的评价,而是立足全面、关注过程、兼顾多元的评价。这就是我们想要的幸福教育,但目前,我们还行走在路上。

中国德育:学校推进幸福教育,必须与家庭形成合力。经开区是如何让两股力量凝聚在一起的?

唐保华: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没有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我们高度重视家校的沟通和融合,为此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强家庭教育的指导意见》,以引导各中小学走家校共建、家校合育之路。各校在行政力量的推动下,均建立了家长学校,成立了家委会,设立了家长开放日,向家长敞开了学校的大门。家长走进学校,参与学校管理,了解课程设置,体验教师辛苦,发现孩子需要,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度、配合度、满意度更强。由于家长和教师在教育观上达成了一致,双方的教育不再是各自为战,而是凝成了强大的合力,孩子的成长环境得到优化,发展自然也就顺风顺水。

会长大的幸福范文第5篇

大家上午好。

能暂时放下任何负担,大家坐在一块儿聊书,这是人生的一大幸福。所以,在暑假即将来临之际,学校教科室安排读书交流活动,并且冠名为“教师的幸福感”,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从刚才几位老师的交流中我听出来了,这几位老师在读书的过程中都享受到了幸福,享受到了读书的幸福,享受到了做教师的幸福。

我想结合《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关于教师的幸福和幸福感的几个主要特点来谈谈读书与教师幸福的关系。《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列出了教师幸福和幸福感的以下四个特点:首先,教师的幸福具有精神性;其次教师的幸福具有关系性;再次,教师的幸福具有集体性;最后,教师的幸福具有无限性。我读着教师幸福的几个主要特点,不自觉地想到了读书为什么能给教师幸福。

读书吻合了教师幸福“精神性”的特点。与一般人群比较起来,教师更侧重于精神方面的追求,而读书正能使教师的精神世界变得丰富。精神生活的丰富能使教师感受到人生的幸福。最近我在读《松下幸之助传》《盛田昭夫传》,松下和索尼公司的两位老总的成长和成功经历,还在读台湾一位普通教师写的《老师,你会不会回来》。这几本书都启发着我人生只要有追求,只要不断努力和奋斗,总会获得成功。尤其是松下幸之助,不但创造了事业的奇迹,同时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年轻时候就多病的他,那么忙碌和辛苦,他战胜事业困难的同时战胜了自己的疾病。

读书吻合了教师幸福“关系性”的特点。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与同伴、家长和学生共读,其乐融融。我一直忘不了有个学校的校长介绍他的学校,早晨问候不是“早饭吃过了吗”,而是“今天你读了吗”。我想,如果我们学校彼此之间的问候也习惯用上这句话了,我们的校园生活会更加幸福的。

读书吻合了教师幸福“集体性”的特点。教师、家长、学生共读,会有更大的收获,读书的收获是教师幸福的源泉之一。六一前夕,学校编印了《共沐书香》阅读成果集二。可能大家因为复习忙没有好好地读,大家可以趁暑假的时间好好读一读这本集子,想象一下家长和你的学生也在读这本集子,我想阅读的收获大家共享,我们一定会觉得很有成就感,会感到职业的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