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白岩松大学演讲

白岩松大学演讲

白岩松大学演讲

白岩松大学演讲范文第1篇

关键词:白岩松版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解说;叙事主体;叙事视角;叙事时机;悬念设计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321-02

七卷本的《大拉霍斯法语词典》是这样解释“叙述学”一词的:“人们有时用它来指称关于文学作品结构的科学研究”。新版《罗伯特法语词典》对该词所下的定义则是:“关于叙事作品、叙述、叙述结构以及叙述性的理论”。《现代汉语词典》中把“叙述”定义为:把事情的前后经过记载下来或说出来。几种定义颇有出入,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它们都重视对文本的叙述结构的研究。简单说来,叙述学就是关于叙述文本的理论,它着重对叙事文本作技术分析。

叙事学在它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越出了文学叙事的框框,其基本观念和方法为越来越多的领域所运用,如视觉艺术、传播学等等。叙事学开始成为人文社科领域影响颇大、运用广泛的一门学科。

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开闭幕式上中央电视台采用两套不同的解说进行直播:一个是CCTV一套和体育频道并机的直播,解说人是朱军和董卿,另一个是新闻频道的直播,解说人是白岩松。这个变化让媒体和大众从开始的惊讶到惊喜。

白岩松自然、不生硬的解说风格得到网友的推崇。尽管没有任何稿子,但是白岩松的解说带出了丰富的信息量,还相当专业。白岩松全新的解说方式在网络上引起了很大的讨论,成为微博开幕式的热门话题之一。中央电视台内部对白岩松的亚运会开幕式解说给予通报表扬,理由是他的解说改变了以往国家重大活动中的语态表达。从叙事学的角度来讲,白岩松的解说是十分成功的,用小说的笔法将事件叙述的故事化,力主冲破传统新闻的报道观念,在报道方式上融合小说的创造想象力及新闻记者的技巧,这整个解说中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是一部经典的叙事之作。

一、从叙事主体上解读白岩松的解说

“叙事”由“事”与“叙”构成。“事”是客观存在,“叙”是叙事者的主体行为。然而,“事实本身不会,也不可能传播,被人传播的绝不是事实的叙述。同样,如果人们没有亲身经历某个事件而又要认识它,认识的绝不是这个事实,而是有人对它的叙事。”[1]因此,同一个事件采用不同的叙事方法会有不同的效果。白岩松在广州亚运会报道中采用了第一人称视角叙述的手法。这种叙述方式具有的谦虚感,会使报道容易贴近受众,让受众感到被尊重并被平等对待。而传统的报道方式中多采用第三人称叙述,这种叙事方式是一种高高在上的超脱的叙事姿态,会增加受众与传者之间的陌生感。所以白岩松所采用的第一人称视角叙述的方式更有亲和力,它在吸引受众并建立亲切好感的印象中起到了剂的作用。白岩松的解说中采用第一人称视角叙述的手法,从“我见闻”和“我感知”两方面搭桥,极好的完成了亲和力的构建。

(一)在直播前的一段开场白:“我们今天将用5个时间纬度去关注这场开幕式。第一个是2000年,广州这座城市2224年的历史进程,它将怎样浓缩在这个开幕式里面?第二个是200年,今天是在室外举办的开幕式,承载这个室外舞台的是海心沙岛,它是被珠江水冲击200年形成的。第三个时间是20年,中国人的记忆当中,从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到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走过了20年的道路,这20年我们在变,中国在变。第四个是2年,从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到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开幕式总导演就是当初北京奥运会的副总导演。开幕式会带来什么样的创意?最后一个是两小时,亚运会开幕式在两小时的时间里是否会精彩?”[2]中白岩松通过“我”说“我见闻”的叙事角度来讲述,通过数字进行串联将多个背景资料完整的呈现出来,既增加了事件中的信息量,又勾勒出了本届亚运会的特别意义,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好奇心,牢牢地吸引了受众的眼球。这样的叙述,能让受众极强的感知到广州这座城市,渐渐熟悉这座城市,无形中凸显了现场感,营造出能够让受众“亲临其境”的感知氛围,缩短了传者与受者之间的距离,易于被受众所接受。

(二)白岩松的解说中人文意识浓厚,他先以“我感知”的方式,萌生出自身对演职人员的敬意,然后将这种情感外化成语言、语气传递给受众。所以,在广州亚运会的解说中白岩松多次提到演员和演出舞美、音乐等工作人员的名字及其经历等信息。来看白岩松这句解说:“钢琴家郎朗,钢琴界的姚明,走向世界的中国面孔。请注意,正在进行高空钢丝表演的这位女演员,就是最初7岁小孩熊钰翔的妈妈,名字叫刘晶。与郎朗合作的是另一张面向世界的中国脸章子怡。现在我们看到的表演是水上芭蕾,这是由两个群体合作完成的,穿红衣服的是广州的花样游泳一些的运动员,而穿蓝衣服的是从俄罗斯来的冠军构成的花样游泳的运动员,她们的队长玛莎今年已经36岁,得过3次奥运冠军,19人次获得过多次的奥运冠军。”[2]这些人物的介绍,使本来看似遥不可及的演员们,一下子以活生生的形象出现在观众身边。人们总是乐于关注熟悉的人,所以当观众与演员之间的距离,通过人性化的解说大大地缩短后,观众会产生强烈的观看兴趣。而且,在表达方式上,白岩松一改往日重大事件报道中的抒情诵读,而是采用口语化叙说。白岩松语调自然、平和,语言简洁、朴实,没有对现场的震撼场面进行大肆渲染,而是更多地将开闭幕式中每个节目的来龙去脉和背后的故事告知给受众。所以白岩松的解说给人“邻家”之感,获得了广泛的认可,网友称“新闻频道白岩松的解说才是给人类看的”。

白岩松大学演讲范文第2篇

恋爱中的口才学:7点注意

1.谈恋爱的时候,相互间要完全透明吗?恋人之间什么都可以说吗?什么话可以说,什么又不能说?你能明白对方是不是为了尊重你而保持沉默,还是已经跟你无话可说了?懂得这些道理,可以避免产生很多的误会。

2.恋爱初期:向对方展现真实的自己,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刚刚开始恋爱时,双方都比较陌生,这个阶段我们需要向对方坦白自己的过去,以此来表明自己的诚意,让对方来信任自己,告诉对方虽然我有过恋爱经历,但是你却是最好的一个,当然最好不要过多地描述细节,否则对方的心理是没有办法接受的,你可以少一些实际的描述,多一些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交流,告诉对方你的内心想法,以及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

3.交往过程中:你需要懂得坦白,但也要学会有所保留,如果伴侣之间出现了某些小问题,也许对方会认为你不忠,但实际上你并没有离开TA的想法,只不过在某些场合没有和其它异性划清界限。在这样的情况下,主动坦白不一定是明智的选择。也许只是你们遇到了某些问题,你并不是希望你们之间的关系破裂,也不希望结束这段感情。那么,千万别坦白从宽。也许你坦白的原意是告诉对方你并没有其他想法,或者你和TA之间没有秘密,但是很有可能因为你的坦白,让你们直接走向了结束,有些事情可以和朋友说,但是确实不能和伴侣讲,因为前提是对方对你的要求会非常高,TA会很难接受你所坦白的一些本不是问题的问题,(此话重要)。

5.交往和相处中有些话题不能碰:千万不要批评对方的家庭和朋友,家庭和朋友属于TA原有的圈子,也许TA自己也认为有问题,也正想如此批评,但从你的嘴里说出来这些,这肯定不是对方所能容忍的,不如引导TA将这些一吐为快,家人没的选择,但朋友却可以慢慢离开的道理,但是你得记住,千万不能由你来说批评的话。语言上的尊重,非常重要。你就是这样的人!你永远也无法改变你没救了之类帮对方贴标签的话,请尽量避免。

6.选择一个好的时机来对话:有很多人在有了分歧的时候,总想在当时就争个你对我错。但大部分时候,这样的做法只会让两个人都头破血流,另外一种,总愿意向其他人来求证,让他人来支持自己,来告诉对方自己是对的,这样看似公平,但实际上把两个人的私事公布于众,会让另一方感觉非常不好。有了分歧最好选择一个大家都心平气和,或者情绪比较好的时候来进行沟通。双方正在恋爱中,自然是希望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大家都应该知道,相互指责并不难解决问题,所以这样的效果往往会更好。

7.多一些甜言蜜语来谈恋爱。人们常说一句话能说得人跳,一句话也能说得人笑,可见会说话是多么的重要,谁都希望被表扬,谁都愿意听好听的,在你感觉好的时候,不要吝啬关心,你需要经常表达你的爱意,如果能够做到这些,恋爱双方的关系才会越来越牢固。也许坚持每天一句我爱你能让你们的恋爱谈得越来越甜蜜,越来越幸。

恋爱中的口才学:恋爱口才故事

故事一:

白岩松在《中国广播报》担任记者时,遇到了来自江南水乡的朱宏钧,从第一眼见到她,白岩松就对朱宏钧有了想法。哎,平时那么能讲话,口才那个好,咋关键时刻不知道表达不了呢。

第11届亚运会在北京举行,白岩松和朱宏钧同时被派往现场采访。有一天,白岩松和朱宏钧一直忙到晚上11点才完成工作,白岩松把朱宏钧送到宿舍楼下,朱宏钧要上楼了,白岩松鼓足勇气,认真地对她说:小朱,从见到你的第一眼起,你就成了我放不下的牵挂。朱宏钧慌乱地看了白岩松一眼,没有回答,转身往楼上跑去很快,他们便成了一对如胶似漆的恋人。恋爱口才第一步勇于表达。

故事二:

白岩松大学演讲范文第3篇

三联韬奋书店地下一层水泄不通,

白岩松《白说》读者见面会在此举行。

下午1点30分,

白岩松来了,

比原定的时间提前了半小时。

和从前一样,

一双普通的黑皮鞋、黑色休闲裤、简约的T恤,

时不时紧皱的眉头和黑框眼镜下那双小而犀利的眼睛透着敏锐。

《白说》是近15年来在白岩松在各个场合的演讲及与公众的深入交流,涵盖了时政、教育、改革、音乐、阅读、人生等。虽然去年9月就已上市,但一年来,热度有增无减。

“我姓白,所以这本书叫《白说》。其实,不管我姓什么,这本书都该叫《白说》。”他认同范仲淹“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箴言。在后记里,他这样解释“白说”的含义:“思考可能无用,话语也许无知,就当为依然热血有梦的人敲一两下鼓,拨三两声弦。更何况,说了也白说,但不说,白不说。”

有碎片没知识,有知识没智慧

白岩松台风稳健、侃侃而谈,现场观众一片安静、听得入神。他以实体书店的重要性作为开场白,围绕知识分子时代与智慧分子时代、开卷是否有益以及中国人过去是否读书三个小话题娓娓道来。

最后是提问环节,一个女青年举手:“白老师,知识转变成智慧怎么看?您觉得应该从哪几方面入手知识才会尽快地转变成智慧。”

白岩松苦笑:“每个问题都透露着这个时代的密码,‘怎样成为’、‘尽快’ ……其实,路很长,无法尽快。”他神情严肃地再次重申这一观点。

他说,互联网时代,知识不再稀缺。像谷歌、百度、知乎这样的知识分享型产品层出不穷。信息共享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掌握知识,但其实是一个碎片知识接一个碎片知识。碎片知识不等于真实的知识,也更不能转化为智慧。他认为,从知识分子到智慧分子的转变绝非易事,智慧分子应当具有洞悉社会、勤于思索的批判精神。

在他眼中,知识分子的智慧,一方面是人生的、学问的智慧;另一方面,是让社会、让时代变得更好的一种责任上的智慧。否则,知识分子就不能够名副其实。

白岩松讲到,今年3月份,他与著名道学泰斗陈鼓应老爷子见面,陈老先生叹息,现在的人,是“多识少智”,而古人,是“多智少识”。

说到激动处,白岩松再次紧皱眉头,提高了嗓门:“你说老子、孔子他们,知道地球是圆的吗?埃及在哪儿?万有引力是什么?都不知道。于是逼迫自己仰望天空去寻找智慧。都说长江后浪推前浪,我咋没见着中国后来有几个人把老子和孔子拍死在沙滩上呢?”

他调侃,古人仰望星空,我们低头刷屏。“你看现在我们有多少人手机像手铐一样牢牢把人栓死,稍微有闲暇时间你就下意识的往这儿(手机)去。”

“现在是读无用书的好时代”

又一个女大学生举手:“什么是好书?好书在生活中如何转变成智慧?”

他调侃:“你是后来不好意思才用了‘智慧’这个词吧,潜台词估计是‘怎么才能派上用场’。”

白岩松说,在他10岁之前,《新华字典》就是最好的书;20岁之前,则是《朦胧诗选》,而30岁前变成了《曾国藩》,30岁之后则是参透人生哲理的《道德经》。每一个人生阶段都有自己认为最好的书籍。

他说,大学生们总会为出国、考研、考证忙的不亦乐乎,实用性的书籍能帮助他们“实用一时”。“人一辈子不可能总是这样阅读,我觉得应该多去看一些‘无用’的书。”

今年两会,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白岩松提出了全民阅读立法的立案。有人质疑,这个时代,大家不爱看书,这并不是全民阅读推广的最佳时机。他反问:“中国人以前看过书吗?50年代不是刚消除文盲?80年代你问问你姥爷、姥姥看书吗?是不是依然只有少数人?”连珠炮式的“白氏”疑问再次表明了他的立场――现在就是推广全民阅读的最好时代。

其实,在白岩松看来,读书的时代刚刚开始。“吃饱了,穿暖了,吃出糖尿病了,高血压了,你问问中国人是不是开始跑步了?然后是不是开始读书了? 因为你得先让他吃饱。你让他饿得乱七八糟的还嘱咐少吃点减肥,她稍微有点气力就去抽你。”探讨着严肃的话题白岩松不忘夹杂着自己的白氏幽默打趣,台下也是笑声一片。

最后一课:安身

现场举手的“白粉”应接不暇,当然,年轻人依然是互动环节的主力。有个刚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问白岩松,他身边有很多同学踏入社会工作后有着各种各样的抱怨和不如意,想请白岩松支招。

他喝口水,从刚刚讲述全民阅读的滔滔不绝与兴奋之中抽离出来,语气缓和了很多。“其实每个人都不一定很开心,人说负面情绪就像感冒,叫‘精神感冒’,隔一段时间就会感冒,你别让它器质性病变成抑郁症等等就行。”他的话中带着诚恳。

这几年,白岩松在自己的“新闻私塾”东西联大中带了几十名研究生,学生从北大、清华、人大以及中国传媒大学中选拔,每月一课,学制两年。在“新闻私塾”中,他的最后一课总是在讲“乐趣”。他反复强调,用乐趣安身,用事业立命,“安身”要在“立命”之前。“不能安身,又拿什么立命呢?”他反问。

“问问你的同学们,工作不开心,兴趣多吗?”他拿着话筒,目光注视着提问的小伙子,“老想着一门心思就想往上爬,那不行。”

身为央视媒体人,白岩松平日工作繁忙,每周一到周五晚间主持评论的《新闻1+1》让公众了解时事政策、突发事件以及公共话题的最新动向,在国庆、申办冬奥以及奥运会时期也没有空闲。可这并不妨碍他广博的兴趣爱好。早在几年前就有人总结“白岩松=私塾老师+古典音乐发烧友+体育迷+段子手+……”因为酷爱足球,他甚至用自己喜欢的球星的名字“巴蒂”作为儿子的乳名。

白岩松大学演讲范文第4篇

年过七十,他抛离了那些沉甸甸的官样头衔,

却依然过着如陀螺般忙碌打转的生活。

白岩松说,他就是一个优雅执著的老兵,永远不会从战场上退出。

龙永图 前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入世谈判首席代表,博鳌亚洲论坛前秘书长。现任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贵州卫视《论道》节目嘉宾主持。

1994年3月,中央电视台首次派人到中国复关入世谈判最前线日内瓦采访。

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参加了这次历史性的采访。那是白岩松人生中第一次公差出国。而在那次谈判中,时任中国入世谈判代表的龙永图,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员。

这次采访,让龙永图的工作通过电视屏幕走进中国的千家万户。也是这次采访,促成了龙永图和白岩松的多年情谊。至今,两人认识整整20年,算是不折不扣的忘年之交。虽然年纪相差整整两轮,不算是一代人,但经历过很多相同的事,也都吃过很多苦,很多一样的人生经历使他们在一些重大的问题上常常产生共鸣。

离开前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的位置之后,龙永图并未停下脚步。他成为博鳌论坛的秘书长,又做了许多与 20 国集团相关的工作。2007年,龙永图故乡贵州的电视台办了一个对话栏目《论道》,邀来龙永图做嘉宾主持。节目中,龙永图请来了各路高人,和自己一起“论发展之道,论和谐之道”。

各路高人里,当然少不了龙永图口中的“岩松”。借着龙永图和白岩松的多年交情,节目制作人屡次把白岩松请到节目中和龙永图对话,白岩松也几乎都是有求必应,在节目中和老友侃侃而谈,“评家议国观天下,说理论道察人心”。

聊信仰、聊创业、聊蜗居、聊经济、聊足球……《论道》这个节目做了整整七年,而两人在节目中的对话,也成为了精彩的亮点,2014年更被收录成册,出版为《龙永图 白岩松:中国,再启动》一书。

Mr.long

见到龙永图,是在北京国贸一期的一间办公室里。连日来的活动奔波,这位71岁的老人却依然保持着充沛的精力,丝毫不见疲态。尽管声音略微沙哑,但清晰的思路、细节丰富的讲述使得交流依然高效、顺畅。

他也保持着自己多年来养成的一丝不苟的习惯,在拍照前用最快速度换上了西装,并整理好自己。龙永图说,因为从小家里很穷,所以对自己要求很高,也很容易满足。“我平时大大咧咧,也不是注重生活细节的人,所以对吃穿也不讲究。只要有一点吃的就很高兴,什么都吃。衣服呢,现在有十几二十套的西装,但是穿来穿去还是那两三套,很多的西装都没有上过身。以前穷,没有西装没怕了,但是现在我已经七十多岁了,还能穿多少年西装呢。”

尽管年过古稀,龙永图还是习惯于忙碌,有选择性地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几乎没有太多休息时间。采访前的一周里,他参加了各种会议,有和国际友人的见面交流,也有门户网站的经济论坛,还到大学去做了一堂演讲。“只要你愿意做,还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的,我希望我能一直保持这样的精力,直到老去。”

龙永图的英文姓氏是Mr.long。“所以外国人说,可能你做的事注定是个漫长的过程。”这种命定般的“漫长”,贯穿了他的整个人生―无论是他的出身和生活,还是后来的入世谈判。

“我和岩松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相似之处,我们都是从非常遥远的小地方来的。岩松是从呼伦贝尔一个小镇过来的,我是从贵州的山里面走出来的。我们一定都受过很多委屈,受过很多‘歧视’,这可能激发了我们以双倍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龙永图说,自己从非常遥远的小地方来到北京,最后取得一定的成功,这里头是有一种自豪感的,“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

1965年,龙永图被分配到北京,他的同事大部分来自北京大学、上海外语学院、北京外语学院。得知龙永图是从贵州来的,同事的第一反应就是“你们那边挺不错的,风景挺漂亮”。回忆至此,龙永图笑说,“我想他一定是把贵州和桂林搞混了。”

这个从贵州山沟里走出的青年,一步步走到今天,得益于两次偶然。一次偶然的机会,由于翻译已经下班,龙永图被临时拉去给对外经委主任约见的外宾做翻译。“如果要排队,是绝对排不到我的。”虽然是第一次给部长做翻译,但龙永图的出色表现给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次偶然发生在联合国计划开发署署长访问中国期间。由于署长是美国得克萨斯人,口音非常重,一般英文翻译很难听懂。刚从美国纽约归来的龙永图又临危受命,担任了署长的翻译。两个月后,龙永图被调到经贸部最重要的国际司当司长,任贸易谈判代表。也是因为这次翻译,几年后龙永图有了出任中国首席贸易谈判代表的机会。

所以至今,小地方出身的底层人群,“也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的这些人”,要怎么走向成功,一直是龙永图特别关注的问题。“我也是带着这样的心情,把自己的经历告诉这些年轻人,让他们努力坚持。”

妥协

在白岩松看来,谈判是妥协的艺术。龙永图还专门写过文章,论述幸福与妥协之间的关系,在他的生活中,“妥协”是个很重要的词。

“不善于妥协的人就不成熟―他的包容性不够。妥协需要一定的度量,需要一定的判断。有的时候不能做无原则的妥协,一些基本的底线还是要守住的。如果你的人生境界比较高,你的底线会很清楚,而且你这个底线会比较不容易触及,你回旋的余地很大,妥协的空间很大,这样你就会和更多的人做朋友,也不会引起家庭的矛盾。”龙永图觉得,一个善于妥协的人,是包容的人,有气量的人,也是一个成熟的人。“而且他的格局很大,可以看到很大的共同的利益。有一些人妥协的余地很少,回旋的余地很少,说明这个人底气不够,就很难妥协。”

虽然包容和妥协是龙永图的人生哲学,但对自己,他却是无限的严苛。龙永图的节约,连自家保姆都看不惯。手纸擦完嘴以后,还用来擦桌子;一旦走出房间,就一定要把灯关了,他的秘书也随之养成了习惯“这些东西也许是从小形成的,要改起来也很难。我女儿也说我何苦这么省,有时候我也觉得应该改一改,但是好像想大方都大方不起来。”龙永图说。

“摆架子是一个人不自信的表现”,所以龙永图总是将周围的司机、秘书、保姆都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那么多年来,龙永图家里的保姆已经换了十多个,但每个保姆走的时候,都特别依依不舍。“我并没有刻意地对她们多好,但她们从心里感觉我把她们当亲人一样对待。一个人能够做到对待比自己地位低的人特别好,而且不是刻意的去做,这是非常重要的品质。所以我在书里面也提到,我考察干部,特别看他对待那些比他地位低、有求于他的人是什么态度。”

中国龙

白岩松在新书里回忆起龙永图多年前在日内瓦大会上的发言,“原本空荡荡的会场,会立刻挤满了人,因为外国朋友常常对同伴说:中国龙,去听听!”

“中国龙”的这种魅力似乎是天生的。刚到联合国的时候,龙永图给中国驻联合国的大使担任翻译,心态就很平和―即使见到基辛格,他也并未有紧张的情绪。“他们觉得我是能够经得住大场面的人。所以我后来到英国、美国,比如说英国的皇家学会,到美国的哈佛大学演讲,我一点都不紧张,而且就那些课题、话题,我的了解比他们更多。”

这种淡定延续到了龙永图与媒体的交流上。“很多记者提各种各样问题,但他们绝对问不倒我。谈世贸组织、谈国际贸易体制,他们提的都是小儿科的问题,所以我还是很有信心的。”龙永图将气场强大的原因,归结为自己“比较有信心,不太会被一些大的场面把自己给压住”。

虽然在工作上挥斥方遒,但龙永图私下的生活非常平淡。在公事上,他接触了太多的人;私底下,自己却没有太多朋友。“我在当部长的时候,下面的司长、处长到办公室来,我从来不和他们讲工作以外的事。从来不跟他们谈天气,也不谈其他。这也是我的缺点,我是特别讲效率的人,那个时候也很忙。”

“结交的朋友大都是因为工作待在一起的。也许这样简单一些。我基本上没有什么真正的朋友。”当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看不清他脸上的表情。“现在我觉得还没有很孤单,也许到八十岁的时候,我会感到孤单。”

而难得与他保持了二十年交情的老友白岩松,在描述龙永图的时候是这么说的:“龙永图先生如同一个老兵,永远不会退出战场,只会优雅而执著地老去。”

[对话龙永图]

我这一辈子特别忙

记者:如何做到面对别人时不卑不亢?

龙永图:人与人之间的智商都差不多,并不会因为他是北京来的、上海来的,他的智商就比小地方来的我更高,所以我有相当的自信。我人生中抓住过两次偶然的机会,证明了自己。我觉得我有跟他们平起平坐的能力,只要给我这个机会。从那以后,一般来讲,任何大场面,我都不太紧张。

记者:你很少有私人吃饭的机会,都是商务场合的聚会吗?

龙永图:都是正式的宴请。这些年来,我交代过秘书,基本上不接受任何人的宴请,我觉得是浪费时间。过去没有办法,外国人的宴请,或者是一些重要的交际活动,必须出席。现在不同了,可以推,所以能推就都推掉。

记者:除了工作场合,你很少私交的朋友?

龙永图:我这一辈子特别忙,所以也没有时间讲感情上的话,空话、套话。有时候我也很好奇,看到一帮人聚会聊天聊得很高兴,我都不知道他们能聊什么。特别是老外,一杯啤酒可以喝那么久,讲那么多的话。我不会喝酒,不会抽烟,也不会打麻将、打扑克,可以说没有任何的爱好。没有这些可以用于交际的工具,也许是我没什么朋友的一个重要原因。有时候我也挺后悔的。他们喝酒喝得醉醺醺的,一定非常高兴,那种感觉我一次都没有过。

白岩松大学演讲范文第5篇

身形瘦长单薄、鼻梁上总架副眼镜的央视节目主持人白岩松,有一次问上海社科院欧亚研究所教授赵鑫珊:“为什么这个世纪的科学技术进步得很快,然而这个世纪的人们却依然需要十八、十九世纪的音乐来安慰自己的灵魂?”赵教授的回答竟一语道破了我们总为表象的变化而争相鼓掌是多么愚蠢。他说:“人性的进步是很慢很慢的。”

在另一次采访中,白岩松问著名学者张中行:“您曾经有个朋友生活比较困难,每到年节的时候,您都邮钱给他,但他这一辈子都没有对您说过一个‘谢’字,但您仍把他当成生平最好的朋友?”张先生的回答是:“能交到两个永远不说谢的朋友很不容易,人生能够交这样几个朋友最好,你得到人家的关照也不说谢,人家得到你的关照也不说谢,心里边想就应该是这样子……”

类似上述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我这里就不一一转述了,总之它们出自同一本书,即白岩松的大作《痛并快乐着》。记得当初自己一举买下此书,完全是因其书名可堪玩味,绝对跟是否名人之作无关;及至欲罢不能地通读一遍之后,才发现自己竟有些不可救药的开始喜欢上了白岩松的平实易感和不擅卖弄,白纸黑字无不结合自己的亲历将私事、国事、天下事娓娓道来,个别地方甚至充满了极具诗性和个性的生命体悟。我于是得出了这样一个谬论:还是瘦人容易忧国、忧民、忧己,且容易被人看个通透。

《痛并快乐着》,白岩松著,华艺出版社出版,定价2000元

神秘的舞蹈与“我好想你躺在我的床上”

情人节那天,从网上下载了一张电子贺卡,图案是一只惨瘦的黑猫陷坐于一张蓬松、硕大的粉红色睡床上,在它那奇形怪状的小脑袋瓜里,浮现出的是一句色情的话:“我好想你躺在我的床上……”想必现代人是越活越简单明了了,仅用“上床”二字便可以全面概括爱与性的本质。与此同时,爱情这个词也越来越生动化了,尤其当生殖的功能逐渐蜕化之后,性竟成了它惟一的理由和替代品。

相关期刊更多

地球化学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院

中国石油勘探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矿业工程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冶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原中国冶金建设集团鞍山冶金设计研究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