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童年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童年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童年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童年范文第1篇

童年即将逝去,不可能留下任何的痕迹,也不可能留下任何的遗憾……一切都留不下,只是重新回到原点。

星光灿烂,一夜过去后,下一夜就没有了一模一样的星星,没有了一模一样的月亮;

落英缤纷,一季过去后,下一季就没有了一模一样的落叶,没有了一模一样的蒲公英。

……

童年是缀着珍珠的宝盒,需要快乐与珍惜这把钥匙来开启。多年之后,钥匙再也打不开童年的宝盒,但童年从来没有生锈,它不可能生锈,它,将一直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童年是留在记忆里的最甜美的果子,最美丽的童话,最亮的星星……它是再也回不到的过去,它是独特的存在,当它再不可能重来时,我们必须铭记,铭记所有的快乐和爱,铭记所有的疼痛和成长。

花开无声,花落无声,一切都无声。

童年逝去,也无声。

就让童年无声逝去吧,美好的记忆仍旧留在你我的心田里。

再见。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童年范文第2篇

也许我会说:知识、名誉、但我更想说的却是友谊。

漫漫长路,我所经历过的,给我留下的甜美记忆种子还在萌发,它无法阐述何时哭过笑过,却留给我无由之喜。

童年一个充满色彩的名字,是欢快的,它让我们无忧无虑,让我们有了一个美好的回忆。回忆起和朋友们玩耍的情景,回忆起每逢六.一节我们都是在欢声笑语中度过。这时,我们眷恋着童年,不想长大。但遐想终归遐想,我们终究还是会长大,一步步走过我们的孩子气!

在这个美好的童年里,我有喜有忧、有笑有泪、被夸过、也被骂过。虽然有苦也有甜,但我非常珍惜这段时光,六年,整六年,马上我就要毕业了,这六年的光阴,好似流沙逝于掌心。天真无邪的我,恍如一夜之间长大了。

好好珍惜童年。一旦逝去,想回去,却发现回去童真的轨迹已经被吞噬了……

五个月,只剩下五个月了,五个月后,我将告别童年。过去的不成熟,青葱岁月只留下了斑驳的记忆。我多么想永远停留在这一刻,但时光会流逝,童年也会。

几年后再回首,当初曾带给我们欢乐的童年,已不复存在,留下的只是一张旧照片和一个褪色的童年。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童年范文第3篇

这怀旧关乎友情、关乎爱情、关乎那些永远无法回去的美好岁月,生命中渐渐远去的有很多,你最在乎的是什么?

当我怀旧时,我在想些什么?

小时候,未来对于我们很遥远。如今,我们就呆在曾经遥不可及的“未来”中,而青春却成了无法回去的美好时光。于是我们聆听老歌,阅读怀旧文字,纵然老友相逢,也总是谈起那些过往,不胜唏嘘。当我们沉浸在怀旧的情绪中,我们珍惜的是记忆,怀揣的是希望。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爱情

爱情是所有怀旧故事中最容易打动心绪的话题,无论是夏日蔚蓝的天空,还是冬天温暖的地瓜,太多人的青春爱情故事都有着相近的情节,所以任何一个元素都能轻易带领我们回到曾经的过去。并不是说如今的爱情不够美,只是长大成人后,太多现实的因素让爱情变得不那么纯粹。又或许,爱情仍然很纯粹,只是我们再也回不去“分吃一碗牛肉面也觉得无比幸福”的青涩时光了。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友情

小时候总是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却“为赋新词强说愁”,身边朋友多多,却总认为没有人懂得自己。多年后即便面对陌生人也能轻易地叫出“亲爱的”三个字时,才明白“亲”虽多,还能躺在一张床上彻夜谈心的却早已寥寥无几。昔日的朋友如今还有几人在身边?新换的手机中是否还保存着老同学的号码?夜深入静寂寞时,你能打给谁?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纯真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在我小时候,我极力装得像个大人,当我不再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又希望自己是个孩子。”时光流逝,每一个人都被推着一路向前,无论你是否愿意。时光机器永远是发明家们热衷的研究对象,我们想要找回的究竟是什么?一个阳光和煦的午后游戏?一场失败后想要重现来过的考试?还是面对玻璃橱窗中的甜甜圈垂涎三尺的纯真表情?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梦想

每个人年轻的青涩岁月里,都会有很多不羁的想法,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梦幻,但是当大家30多岁的时候,而立之年悄悄过去,生活就像一把无情的刻刀,改变了我们的模样,我们是否真的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们是否仍然记得年少时充满信心的自己?给自己一点怀旧的时间和空间,也许真的有机会再一次鼓起追逐梦想的勇气。

青春怀旧正流行

每一年,青春怀旧都是经久不衰的主题,

而“追忆美好往昔”自然也是所有被时间强推着渐渐长大的每个人最好的话题。一万个人,就有一万个专属于自己的回忆。在热热闹闹的怀旧大军巾,触发我们记忆的,有时或许不过是一个再微小不过的细节。

连环画、不倒翁、变形金刚、塑料口哨、铁皮青蛙、奇多圈……这些都是“80后”们再熟悉不过的玩具,而淘宝上居高不下的销售数字总是分外清楚地告诉我们,无论隐藏得多深,夜深人静的时候,把自己反锁在房间中玩小火车的“成年小孩”都大有人在。志代表:小齐(32岁医生)

“如今的小孩子最喜欢玩的就是各种触屏设备,甚至连吃饭的时候都放不下,不知道等他们以后长大了,能够回忆的是不是就只剩下电子设备了。虽然已经当了妈妈,不过我仍然非常迷恋小时候那些游戏,直到今天踢毽子仍然是每天早上的晨练必修课。每天我都会带着女儿一起玩,因为我想和她分享记忆。”

吃货群

能勾起吃货群对于过去时光的怀旧情结的,永远是形形的美味。北冰洋、小浣熊、大白兔、果丹皮、棉花糖、浪味仙……很多时候,让我们无法忘却的,只是在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中,用最少的零花钱满足小小欲望的那一丝熟悉的味道。

吃货群代表:Vivi(29岁 网店店主)

开了一年多网店,vivi的零食生意可谓相当红火,作为一名资深吃货,vivi对于零食的热爱简直可以用“无零食,不成活”来形容,而这也正是她选择以卖零食为事业的主要原因。“我相信一定有很多人跟我是一样的,对于小时候吃过的那些好吃的一直都没有办法忘记。也许后来我们吃过更多更好吃的东西,但是总有一些味道是无法被取代的。”

动漫派

有人折服于黑猫警长的威武神勇,有人最热衷圣斗士的力量无边,也有人遇到了难题就要学一休哥打坐冥想……那些生动活泼的动漫人物带给所有人的,不仅仅是6点准时坐在电视机前的心潮澎湃,还有更多成长过程中的乐观与积极、坚韧与勇敢。动漫派代表:拉拉(30岁 记者)

抱着手机疯狂猜图的时候,拉拉最抓狂的就是动漫题目,只因为动画片对于她而言,所有的记忆仅限于“啄木鸟乌迪”。“朋友都说我的童年是不完整的,所以长大以后就拼命地补课,那些动画电影除了带给我新鲜的感受外,还让我有一种回到童年的感觉,如果可以重新来过,我希望能多看一点动画片,多体验一下那种单纯的乐趣。”

看电影,忆青春

逝去的青春,流逝的爱情,洋溢着怀旧情怀的电影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无数观众走进影院,一起寻找曾经的记忆。

Ta用文艺致青春——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这部电影之所以引起热议,应该说导演赵薇的功劳占了很大一部分。初出道时上蹿下跳的“小燕子”本身还是许多人青春记忆中不褪色的风景,而今天她竟又换了一个身份带着我们找自己。红领巾、篮球鞋……校园爱情的美好与青涩在赵又廷一句“你神经病啊”中,引人捧腹不已,却也难免心下黯然。而一瞬间席卷网络的各种“致我们终将逝去的……”句式中,唯有一句“致我们终将逝去的胶原蛋白”,才是听起来最让女同学们泪流满面的吧。

“谁年轻时也要走过一些弯路,错失一些东西,放弃一些初衷。反正都是懵懵懂懂的;回过头看,有对有错,该坚持的没坚持,该放弃的放弃了。虽然电影和逝去青春有关联,可我相信青春可以一直陪伴我们。它只是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以不同的面貌陪伴藿我们!她的力量就像薪火与热情,与岁月其实毫无关系!”——赵薇

Ta用物质致青春——《小时代》

郭敬明首秀大银幕作品《小时代》将娱乐氛围再次推向新的高潮。作为青春题材,《小时代》无疑是华丽的。这华丽背后,或许是郭敬明内心无数梦想的投射,也或许他本人异常清醒,但却精明地懂得如何去抓住当下同龄人甚至是更加年轻的“晚辈”们的心理,为大家营造出一场精美的梦境。无论是哪一种可能,他都成功地吸引到了所有人的注意。而撇开那些似乎格外脱离现实的桥段来看,留给观众的,似乎在“怀旧”之外,更多了几分“为何我的青春无法做到如此绚丽”的感慨。

“我希望写一部反应我们现在这个年代的青春心灵史,把《小时代》做成一个系列,写5年,连载5年,为我身处的时代,为我们都曾经历过的青春,更为多年以后,当我们回顾曾经的岁月而不曾遗憾。”——郭敬明

Ta用纯爱致青春——《天台》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童年范文第4篇

——题记

清晨,我背着沉甸甸的书包,踏着朝晖走在熟悉的上学路上,田野里,嫩绿的小草展示着上帝给它的精华,茁壮成长。彩蝶在空中翩翩起舞,远处的布谷鸟在山林里唱着悦耳动听的歌,好一派“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美好景致啊,勤劳的农民伯伯在田里干着农活,我被这一幅幅生动的画面陶醉着。忽然,刮起了一阵风,扬起的尘土使这一切变得模糊起来,我不禁想到了什么......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你让我想起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你忘记了吗?可是我没有忘记。小时侯,我和伙伴们玩“过家家”,到了“吃饭”的时间,我这位“母亲”便提着小花篮来到你的身旁,毫不犹豫地弯腰将你连根拔起,放在花篮里。最后,你的下场是被我用菜刀(小石子)切碎,让“孩子们吃”了。那时我是多么得开心啊,你用你的生命给我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可我并不知道你的感受。如今,我的童年已逝,那个小花篮早已不只去向,而你呢?你也早已化作春泥了吧?我知道,当我将你拔起的那一刹那,你就已离开了这个世界。青青的草啊,原谅我那时的童心,我真的好想对你说声对不起。

“莫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盼母归。”是你让我想起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你忘记了吗?可是我没有忘记。小时候,我和伙伴们去树林里玩儿,我听到了你悦耳的歌声,便执意要将你捉住。我用绳子栓住你纤细的腿将你牵扯回家,多少次你想展翅高飞,却终究逃不出我的“魔爪”。那时我是多么地快乐啊,你仅仅在笼子里生存了一个夜晚,却给我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可我并不知道你的感受。如今,我的童年已逝,那个囚禁你的笼子早已不知去向,而你呢?你的灵魂也早已得到自由了吧?可怜的小鸟啊,原谅我那时的幼稚,我真的好想对你说声对不起。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童年范文第5篇

“时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到的词语之一,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从个人角度来看,我们每天都会感知日升,体味月落,都会从翩翩少年迈入耄耋老年,那是时间这个操控手的作用;从社会角度来看,一切的迹痕,日新月异的变化,沧海桑田的物移,那是时间这个魔术师的功劳;从历史角度来看,上下五千年的变换,朝代更迭的置换,人文思想的意蕴悠悠,那是时间这个考量者的功力。时间藏匿在哪里,它的模样怎么样,我们无从知晓。我们只是行走在时间之林中,被穿射而来的时间的光晕击中,然后开始感叹它的无情,审视它的内涵。因为时间,我们有了喜悦、苦恼等情绪的叠加。而在生存的每一个时刻,我们都在它的阴影里,无处逃遁。

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有了各种各样的时间观念、时间态度,才有了抽象和具体的时间概念。在2011年的高考作文中,多套试题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时间”这一命题。上海卷“一切都会过去与一切都不会过去”,是从辩证思考的层面,以隐匿的时间为线,探寻生命、生存层面的哲理。与上海比邻的浙江卷,则从历史层面,从被时间记忆的成功者的角度切入,提炼出值得深思的“我的时间”,将抽象化为具体。而安徽卷,则直接以“时间在流逝”,撞击我们的心怀。

举隅

视角一:生活中的时间

在中国,时间本意是指四季更替或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轮回,《说文解字》曰:“时,四时也。”《管子・山权数》说:“时者,所以记岁也。”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时间的概念涵盖了一切有形与无形的运动,这就是“时”的内涵。后来因为研究快速的、瞬时性的对象需要,补充进了“间”的概念。于是,时间便涵盖了运动过程的连续状态和瞬时状态,其内涵得到了最后的丰富和完善,“时间”一词也就最后定型了。

时间观念随着社会的进步也经历了重大的变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作为农耕文化的时间观念,在现代社会被彻底颠覆。如今,人们开始奉行一套新的时间理念,而这背后则是人类的思维方式、成长方式等的深刻转变。我们来看看与时间相关的几个概念:

朝九晚五。这是对多数成人都遵循着的工作生活习惯的一个统称。细细审视,我们就能发现这个词语背后的时间概念。这样设置,其实映射出社会和企业对个人的一种规定性――我们要在最佳的时间,去创造尽可能多的价值。同时,在八小时工作之外,我们又有了更多的时间去享受生活中的美好。这一方面体现出了更加科学的用时观念,另一方面昭示出社会发展中人类的精神诉求的强烈程度。就在这样周而复始的循环中,漫过时间之河,到达了一种精神意义上的升华。于时间的约定俗成之中,就保证了社会的进步,企业的效益,自身的良性发展。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世界上多数有所成就的人,往往是最有时间观念的。他们的时钟一直存在于心中,随时度量着自己有效的时间。

童年。这也是一个极有意蕴的时间概念,这里所说的“童年”并不是指那些儿童,作为一个历史概念它的存在还不到400年。在电视等现代传媒技术没有发明以前,由于印刷文字要通过长久学习才能运用,这使成人与儿童之间的生活空间有明显界限,才有了区别于成年的“童年”的产生。在传统的时间概念里,童年意味着单纯、阅历少、知识单薄。但在现代传播技术尤其是电视机面前,儿童能看到、看懂几乎所有原来归成人拥有的内容,二者之间的界限消失了,于是“童年”消逝了,儿童的成长时间被压缩。

啃老族。这个词看似与时间没有直接的关联,然而,细致分析,我们便会发现,啃老族们往往是一些思想还充满依赖,缺乏物质和精神独立的寄养的人群。这类人暂时处在心智的童年或少年的时间阶段,拒绝接受现实的时间,回避着社会和竞争,成为了被自身拥有的昂贵时间所抛弃的一类人。

秒杀。英文,SecKill,来自网络游戏,形容一瞬间杀死一个游戏角色,也就是以压倒性优势一招致命,在极短时间(比如一秒钟)内解决对手,或者称瞬秒(瞬间秒杀),网络流行词。这个词语的诞生,代表着一种密集时间率的提炼,尽管很多时候,秒杀的对象尚值得商榷。比如,“秒杀”,如今成为了一个网购术语。即网络卖家一些超低价格的商品,让所有买家在同一时间通过网络进行抢购的一种促销方式。由于商品性价比很高,往往活动一开始就被抢购一空,所需时间甚至以秒计算。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虽然从古至今,时间都是这样那样在日常生活中固化,又在难以捕捉的细致流动中藏匿起了变化。但是现世的人类,总会在突然的一瞬间,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感觉到它的流失和存在。所以,面对时间,人们总无法避免在仓促中追逐,在追逐中体现悲喜情怀。

视角二:文学中的时间

时间的流逝和不可逆性是一个古今中外一再被提到的内容,自然就更是文学中一个绕不开的意象和话题。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句成语既体现了古人对时间最直接的领会,也体现了古人对时间不可逆性的认识以及由此产生的感叹。

文学家对时间的理解

沈从文常说到“生命的意义”或“生命的价值”,其实一个人活下去真正的意义和价值,不过占有几十个年头的时间罢了。“怎么来耗费这几十个年头”,这就是人类附加给时间的价值。如果人能为事实皱眉,或胆敢对理想倾心,那么即使他们的方法不同,他们的时代不同,他们的环境不同,他们的遭遇不同,他们也一样会有一种东西相同,是他们的心――同样为人类向上向前而跳跃的心。这样的人即使生命的时间停息了,却会永远活在人类的记忆中,不为时间所限制,比如孔子、释迦牟尼、耶稣、屈原等。

梁实秋在《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一文中说,最令人触目惊心的一件事,是看着钟表上的秒针一下一下地移动,每移动一下就是表示我们的寿命已经缩短了一部分,时间就是生命。但是尽管这样,大多数人还是在浪费时间。先生自己也说:“我的时间大部分都浪费了。”这不是自谦,是一种对待时间认真的态度。

文学中的时间

在文学中,最关键的时间概念就是“将来”,“将来”是一个未知的时间概念,是一个预设的谜语。作家总是热衷于把人物置于从未经历过的属于将来的环境中,以此窥视不可见的未来。说到底,艺术的目的在于“烛照道路”,是寻找真理的过程。

时间的两个相辅相成的要素,一是它的存在性,即永远存在的特性,不会中断,不会停止;二是它的流动性,时间如流水,永远以下一秒的姿态存在着。但是时间在文学作品中却永远超越着,在自己的意识中永恒,所以文学作品永远不用担心衰老。

我们不妨来聊聊小说。小说写出来,是为了人们在某个确定的时间里阅读;与此同时,小说又表现了人们和世界在时间作用下发生的变化。小说包容着出生、上学、破产、致富、接受谴责等内容,所有这些都是时间运动的现象。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小说《董贝父子》,书名本身包容了时间:父亲与儿子,这是一代的时间。为什么我们要讲这些?因为我们永远存在于瞬间,而文学作品却能在时间中永恒。

文学中时间的容器非常大,甚至时间可以加快,可以延宕,它有自己的一套计时方式。

视角三:电影中的时间

在电影中,时间是导致故事发展,增强视觉冲击的助推器。电影情节的进展,就可能表现出人类在短暂的生命时间中的抉择和无奈。一个故事的完结,事实上是一段时间的消逝。而一段时间的消逝,往往带来的是意想不到的情节进展。也正因为如此,在电影中,预设着“如果”“可能”“后悔”等等的时间隐喻。

1998年,德国新生代导演汤姆・提克威就拍出一部三段式电影《罗拉快跑》,并且很快风靡全球。

这部电影的情节大致是:德国柏林,黑社会小喽曼尼打电话给自己的女友罗拉,告诉她自己丢了10万马克,20分钟后,如果不归还10万马克,他将被黑社会老大处死。为了得到10万马克和营救曼尼,罗拉在20分钟之内拼命地奔跑。同时,曼尼在电话亭中不断地打电话到处借钱。电影表现了罗拉奔跑、罗拉找钱营救曼尼的三个过程和三种结果。

影片开头,镜头指向一个黄色的恶魔形象的时钟,秒针滴滴答答,表现了时间的残酷以及人在面对时间洪流时的手足无措,象征的味道很浓。20分钟里,罗拉在奔跑,奔跑过推着婴儿车的女人,奔跑过与情人私会的父亲,奔跑过偷自行车的男孩,奔跑过身着黑衣的修女,奔跑过橘色的救护车。罗拉流着眼泪,黑色的眼妆花了。时间是流逝的,指针不断向12点逼近,在逼近一个生死抉择的关键;时间又仿佛是静止的,所有在运动的人或事,一切一切,都在奔跑中被忽略。奔跑,因为微不足道的小细节而导致三种完全不同的结果,奔跑和20分钟就简明地成为了这部电影的主要意象。

因为假设了时间的可逆性,影片中人物的命运变得不可预知。当然,对于我们只是生活在“现在进行时”的人类来讲,三个过程和三种结果是不可能的,是“不真实”的。但是,影片并不是在表现事件的真实。影片的主人公其实是我们整个人类,影片所表现的是当今世界整个人类的整体感受,要表现人类面对当今变幻莫测的世界的茫然和无法把握的心态的“大真实”。而本片的假定性――命运的不可预知的结局,让人不断观照自身的存在和时间本身的意义。

时间无法逆转,时光不可倒流,人类的一切探索都充满与时间的较量,一切的命运也都是时间作用的结果。但是运用和表现时间观念,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地观照自身的存在和生命本身,尽可能充实自我、创造价值,也许就能如罗拉一样,在尝试了三次之后,奔跑过时间之河,抵达理想彼岸。

主笔

被窒息的时间与无根基的时代

苏鲁

法国哲学家、作家加缪在《西绪福斯神话》中有一句著名的话:“只有一个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那就是自杀。”这里隐含着一个我们通常想不到,然而却振聋发聩的问题:人是否值得生存?无疑,这是一个即使不去思考也可以度过一生,一旦陷进去势必令人无比纠结乃至疯狂的问题。类似的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比如时间。“人是否值得生存”,留待生活平淡乏味时去思考;“时间”却像某些人所说,正“从指尖溜走”,这是一个我们深有体验也更具质感的话题。

那些无比重要的、近在眼前的、与我们切肤相关的东西,往往被我们所忽视,正如我们呼吸氧气,然而除了化学课上和溺水时却很少想到它。时间也是如此,只有在特殊的情境中才会激起我们的注意力:上课要迟到了,考试要结束了,去约会时公交车却迟迟不来,新年即将到来而倒计时开始,最极端的莫过于我们此时还只能想象的生命结束前的那一片刻。当然,在这些情况中,我们关注的重点其实是事情,而不是时间本身。我们只是被一件接一件的事情追赶着,从上课到考试,从上学到工作,从同学聚会到结婚生子,从经营业绩到假期旅游,从时尚潮流到日常的吃喝拉撒睡,将我们彻底地淹没在事务的洪流中。时间就像被裹挟在这洪流中的一片枯叶,偶尔蹿出水面,也只是提醒我们例会的时间在明天上午,朋友的结婚庆典在下个周三。古人尚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真切地感受到四时循环并由衷感慨“逝者如斯夫”,今人,尤其是城市中的现代人,恐怕早已没有了真正的昼夜以及鲜活的春夏秋冬。

一幅生动的时间图景,是从“公鸡打鸣”开始的,所谓“闻鸡起舞”,这一图景对于城市中的孩子来说,或许像刀耕火种一样抽象和陌生。当然,“养鸡”已经成为一个愈发专业化的行业,农村的孩子也未必对此有多深的印象。在一个原始人看来,或许闹钟是我们生命的某种奇特开关,除了沉睡的意识与闹铃之间短暂而激烈的搏斗之外,清晨对我们来说还意味着什么呢?“春眠不觉晓”,那种悠然、惬意在当今时代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多少令人感到心虚;“渭城朝雨轻尘”,那种清净、爽落我们也已经来不及感受。奔向不同目的地的人们挤在同一个公交站牌下,满脸倦意和漠然,满腹心事以至焦虑不安。就算在某个不需要加班的周末,意外地早早醒来,碰巧外面又下起了雨,又会怎样呢?不会怎样,雨水只是流到了下水道,最多淹没了北京城的几条街道,并且打扰了我们去逛超市和商场的兴致。随着那种原生态的时间意识的消逝,雨水也变得面目全非了,我们只知道CPI和油价飞涨,却早已忘了“春雨贵如油”。

无疑,时间在今天已经是一个被高度抽空的概念,尽管人们手腕上的名表多了起来,尽管人们一边走路一边争分夺秒地玩弄着手中的 i pad、i phone,却掩饰不了脸上病态的苍白,以及毫无根底、似乎激不起任何回声的空洞。在这样一个功利时代和消费时代,人们越是追求效率、珍惜时间,就越是远离了时间;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和娱乐时代,人们越是追求便捷、直接和刺激,就越是钝化了生命体验,并剥离了我们与时间的本质关联。在这铺天盖地席卷而来的窒息时间的浪潮中,无人得以幸免。我们常说,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这显然不是某种勤奋意义上的“笨鸟先飞”,而是极端功利地以打折出售童年的代价来换取蝇头小利。时间当然不只是时分秒,从人的一生来看,它首先意味着童年。而今天,我们不得不面对功利时代对童年无情的掠夺和摧残。助纣为虐的是整个社会娱乐至死的心态,严肃的文化和思想沦为调侃,纯洁质朴的情感沦为戏耍,担当公平和正义的政治沦为作秀,各种传播渠道在愚钝人们智商的同时又以的暴力、色情、怪诞、丑陋来勾引和人们的感觉欲望,在电视或电脑屏幕前制造出一张张浮肿、浮夸、焦躁的面孔。在这样的环境下,所有的界限都在一种暧昧的、似笑非笑的表情中模糊了,“童年”也终于变成了浮云。有几个孩子还会对着夜空数星星?倒是听说幼儿园里已经纷纷恋爱了。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药物警戒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华南国防医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