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童年的发现主要内容

童年的发现主要内容

童年的发现主要内容

童年的发现主要内容范文第1篇

[关键词]儿童电视新闻;成人化

现状儿童电视新闻节目“成人化”现状

(一)内容形式教条化

1960年,施拉姆通过调查得出,儿童观看电视的主要原因有三个,娱乐、获取信息及社会效用。对于儿童来说,收看电视节目最主要的是娱乐,而并非信息的获取。这就要求儿童电视节目无论是内容还是各个展现要素上,都要从儿童的思维和角度出发,以符合儿童审美情趣的形式呈现。但是目前我国儿童电视新闻节目却很难做到这一点。调查发现,不少观众认为有些新闻报道内容肤浅、不够深入,有些新闻报道不及时、缺乏新意,有些新闻内容空泛毫无吸引力,如儿童教育会议等。这些新闻内容虽然都发生在儿童身边,但表现形式如成人新闻一样理性严肃,显现出了传统刻板、缺乏吸引力的特点,无法真正贴近儿童。

(二)主持方式成人化

新闻节目的语言需要符合客观、严谨、恰当的特点,这方面儿童担任主持人较难把握,因而许多儿童新闻节目都选择成人担任主持人,这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成人化倾向。儿童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有着与成人不同的身心发展需求,儿童电视新闻主持人如果没有充分认识到这种客观存在的差异,而是用成人的视角左右整个主持过程,以成人的观点和角度去看待周围的世界,就会出现带有成人化倾向的新闻节目。这类节目很难与孩子产生共鸣,并且在此影响下,即使是儿童自己主持新闻,也会出现刻意模仿成人的主持方式,而失去了儿童的本真与天性。

(三)制作剪辑模式化

目前儿童电视新闻节目制作团队多以成年人为主,因缺乏与儿童的沟通和对儿童的了解,使得部分儿童电视新闻节目在视觉表现上呈现出剪辑节奏不够明快、叙述不够故事化、包装字幕不够生动、解说配音不够夸张、缺少有趣情景音乐和音效配合等现象。这类儿童新闻节目虽然制作逻辑性强、较为理性,但过于成人化、模式化,缺乏生动性和贴近性,视听表现与儿童实际兴趣脱节,拉开了儿童与节目的距离,使儿童对节目的信任度降低,造成收视萎缩。

儿童电视新闻节目“成人化”应对策略

(一)明晰儿童本位的创作理念

1.播出信息增量化。儿童对新闻的需求不仅仅是了解发生的事件,他们更希望通过新闻扩充知识、了解信息、拓宽视野。因此,儿童新闻内容绝不能拘泥于儿童身边发生的事,国内外新闻时事、正在热议的社会话题、富有争议的社会现象等,都可以成为内容之一。信息量大、内容丰富、有延续性是儿童对新闻的诉求,这也要求儿童新闻工作者需尝试把儿童新闻做深、做新、做全,从信息量的角度满足儿童获取信息的需求。2.儿童受众细分化。受众细分可以更有针对性地研究受众需要和节目创作,这是儿童电视节目以儿童为本的创作理念的重要体现。每一个年龄段的儿童都有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但目前全国儿童新闻节目在受众年龄、节目类别、播出时间等方面都未细分。以央视少儿新闻节目《新闻袋袋裤》为例,其目标受众是12~18岁的少年儿童,即中学生,首播时间为每天17:00,内容五花八门丰富多样。受众范围狭窄、没有准确定位和细分化的少儿新闻节目,“儿童本位”的理念无从体现,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研究儿童受众,找准定位,科学地对儿童受众群体进行细分。受众细分理念在儿童电视节目领域内最重要的是以年龄段作为依据,从儿童的生理成长特点和接受程度来看,可以进行以下几个阶段的划分:①7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的认知能力、情感和行为规范正逐步养成,对新闻内容的理解有限,可适当安排与他们相关的或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新闻,以促进他们的语言学习和认知能力的培养,数量不用太多,但要极力符合他们的行为发展水平和规律。②7~9岁的小学阶段初期。该年龄阶段儿童有自己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好奇心使得他们求知欲极强,他们的生活范围、人际关系和知识量不断增大,针对该年龄段,播出新闻的数量应较多,内容以满足兴趣和获取知识为主,可以包含近期国内外新闻、学校新闻、身边事件,与动植物、外星生物有关的信息等。③10~12岁是小学阶段后期,该年龄段儿童的意识性和目的性明显增强,抽象逻辑思维迅速提高,这个阶段是认知能力发展最快的阶段,因此不仅新闻信息的需求大大增加,内容也要有新意、深度和延展度。④12~14岁是初中阶段。这一阶段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增强,创造性想象力飞跃发展,表现出对社会发展和社会事件的广泛兴趣,因此针对该年龄段特点,新闻节目要体现出社会化功能,要以引导和帮助儿童心智发展为主,通过节目为儿童提供社会图景。3.风格形态儿童化。儿童新闻节目的风格特点首先是儿童化。儿童化就是符合儿童的审美要求,从儿童的视角、儿童的趣味出发来制作节目。通过镜头的运用、字幕的色彩、背景的设计、道具的选择、音乐音效的使用等多种制作包装手段,增强节目的欢娱感,展现节目的格调及受众特点,满足儿童感官和心理需求。4.表现节奏明快化。儿童的生理特点决定他们对拖沓冗长、单调缓慢的节目缺乏兴趣,因此儿童电视新闻节目要加强节奏的处理,不仅要通过不断转换画面和话题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在内容安排上也要内外结合、长短搭配,音乐使用上动静结合、松紧有致,同时在播报形式、语言运用上也要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充满童真童趣。

(二)改良儿童新闻主持系统

1.大胆起用儿童主持人。虽然儿童由于年龄、生活阅历、理解能力的局限,不能完全客观、独立地分析问题、评论事物,但用儿童的思维理解事件,用儿童的话语评说新闻,更易于得到儿童的喜爱。起用小主持人和小记者时,职业新闻工作者要尊重儿童,以正确的导向对儿童提出目标和要求,辅地为儿童解读新闻,帮助儿童理解新闻内容,参与新闻主持。2.采用多样混合主持方式。儿童新闻的内容、题材、形式越丰富,主持方式就越多样灵活。本地新闻可以采用演播室与场外儿童记者时空连线的方式,通过外采进行多方互动;国内新闻可以邀请同龄小嘉宾参与事件的讨论,增强参与性;针对国内外新闻大事件,成人和小主持人可以共同主持,深入探讨;校园新闻则由小记者直接运用采访+评论的方式,多种主持方式的综合运用,不仅能丰富节目形式,更能提高儿童的参与度和互动性。3.注重儿童主持人培养。做好儿童电视新闻节目的后续发展,必须注重儿童电视主持人的培养。对儿童新闻主持人、小记者要进行前期专业化训练和培养,使他们较好地掌握采访技巧、语言表达等专业知识,熟悉新闻节目制作流程,了解新闻节目创作规律,加强他们的文化积累,提升他们的认知能力和专业素养,这样在主持新闻节目时做到游刃有余。

(三)真正建立属于我国儿童的“CE”

童年的发现主要内容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家庭是儿童接触传媒的主要场所,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起始点。家庭传媒环境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客观评价传媒的影响,家长在儿童接触传媒过程中采取积极的"中介作用",是传媒效应最大化的必由之路。

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是一种社会化的过程,也就是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系统的过程。通过社会化,每个人获得在社会中进行正常活动所必需的品质、价值、信念以及社会所赞许的行为方式。

家庭是生活的据点,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起点。家庭对儿童来说,其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现在”,而且关系到“将来”。儿童小时候的家庭生活,对他的将来有很大影响,或者说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其未来。大人都一度经验过家庭生活中的“儿童”阶段。然而,现在儿童的生活与30年前大不相同,与10年前相比恐怕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而最能反映这种变化的或许就是家庭传媒环境的变化。家庭传媒环境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家庭传媒环境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当代儿童比以往任何一代都更充分地享受了媒介资源的丰富,其成长也更多地受到了电视广播节目、报纸刊物和新兴电子媒介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据中国儿童中心2001年对中国少年儿童素质状况的抽样调查显示,就全体平均时间而言,城市少年儿童周一到周五每天平均接触四种媒介,大约花86.7分钟。其中,看电视、听广播平均为57.8分钟;阅读课外书22.7分钟;电脑游艺6.2分钟。周末则时间更长,大约花149.3分钟。农村少年儿童周一到周五每天平均接触四种媒介,大约花73.8分钟。其中,看电视、听广播平均为57.1分钟;阅读课外书15.1分钟;电脑游艺1.6分钟。周末大约花122.8分钟。

大众传媒在现代社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化因素,它对人的社会化影响早己引起人们的注意。传播学研究者指出,在儿童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大众媒介为他们提供了现实世界的图景和各种人生理想的模型。因而大众传播媒介对儿童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大众传播媒介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新兴的电子媒介,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其覆盖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多彩,方式灵活多样,生动活泼,它必将带来人的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方面的一场深刻革命。

大众传媒在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首先,大众传媒使儿童的个性发展更具多元化。人的社会化过程也是个性化的过程。儿童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不仅认识社会,掌握礼仪,接受规范,做好进入社会的准备,也是他们保持心理平衡的手段。儿童精力旺盛、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可塑性强,丰富的、灵活的大众传播媒介在丰富儿童精神生活的同时,也有效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如果一个儿童每天只是不断进行听课、复习、完成作业,就会感到学习生活枯燥单调从而产生疲劳感和厌学情绪,降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大众传播媒介可以说是一种有效的调节手段。不难发现,儿童在学习之余的闲暇时间里自发地看电视、打游戏、看电影、翻课外刊物、玩电脑,既能学得某些知识,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充分展示其个性色彩。1990年我国政府正式签署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1992年正式生效,其中第17条指出,缔约国“应确保儿童能够从不同国家和国际渠道获得信息和资料……”。应鼓励大众传播媒介“传播在社会和文化方面有益于儿童的信息和资料”。因此,媒介有教育儿童的作用,“有益于儿童”的信息将使现代儿童更加国际化和个性化。如互联网络就是满足儿童个性化需求的媒介,为儿童提供了参与性、交互性的技术手段,所以特别受到孩子的欢迎。网络给学会求知带来机遇和挑战。网络学习要求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对知识的探究精神。

其次,大众传媒使儿童的习惯养成更具选择性。随着传媒的发展,现代儿童逐渐形成了媒介需要。研究发现,儿童在生活中的媒介需要主要有六种:学习需要、新闻需要、交往需要、情绪刺激需要、缓解焦虑的需要以及消磨时间的需要。以电视为主体的大众传媒可以满足儿童多种内在需要。广大儿童可以根据自身的内在需要自主选择所需媒介。另外,大众传播媒介为儿童提供了直接模仿某些社会行为方式的机会。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等人对电视中的暴力镜头对儿童行为的影响作了研究,表明儿童对暴力镜头的模仿具有更大的倾向性。可以这样说,“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这一作用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关键在于它传播的内容以及对观众的引导是否恰当,而不在于传媒本身。因此,必须妥善使用大众传播媒介工具,使其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成为积极有效的因素。由于传播媒介具有具体化、人格化的特点,儿童从这些富于形象性、感染性、权威性和可信性的“榜样”中吸取丰富的内容,从而加速其社会化过程。正因为如此,在儿童幼小的心灵中,会形成他们自己崇拜的偶像,可能是歌星、影星、球星等或其它的人或事,从而有意无意地去学习、模仿他们的行为方式。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有选择地接受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从儿童喜欢看的动画片、卡通节目到成人的电视剧直至广告片等,都在影响儿童的视听觉,为其行为方式的模仿提供了广阔的大地。

第三,大众传媒使儿童的价值观形成更具自主性。儿童的社会化首先是从家庭中开始的,社会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以及各种社会化的目标首先是通过父母传递给儿童的。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和理论思维的形成,他们开始更多地运用社会价值和意义来衡量许多社会现象。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儿童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所获得的信息不断增多,在他们价值观念形成的过程中,有意义的正面信息会产生积极的效果,使儿童获得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学会与谋生有关的本领,发展其独立性,培养其创造性,学会处理与异性之间的关系,并不断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向社会所期待的角色过渡。

可见,大众传媒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所拥有的具有传统教育不可比拟的优势。然而,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大众传媒也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不足。

首先,在内容方面,被法律、法规禁止的淫秽、暴力、恐怖等内容仍然通过录像、书刊、电子游戏及计算机软件等为部分青少年儿童所接触;一部分不适合儿童的成人媒介内容为多数儿童所接触。即那些适应成人,但儿童不能很好理解的并容易产生不良影响的内容,如性爱、战争暴力、与主流社会相悖或与本土文化相冲突的价值观念等;儿童广告中存在违反广告法或广告审查标准的问题。由于儿童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而某些传播媒介中的消极影响同样生动、突出、新奇,因而,儿童常出于好奇而盲目模仿,这样一方面容易模糊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的界限,使儿童不能正确区分虚拟生活和现实生活,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

其次,在个性的形成中,大众媒介往往削弱了家庭中的互动关系,增加了儿童自我封闭的趋势,影响他们融入社会生活,淡化了儿童与父母、与学校老师之间面对面的情感交流,以及人格力量的直接感染和模范行为的直接影响的效果。这突出地表现在儿童“电视孤独症”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这与家庭居住环境过于封闭,与邻隔绝和家长对孩子看电视缺乏正确引导有关。目前,单元房、独生子女构成了儿童孤独的客观条件。在封闭、狭隘的空间里,电视成了孩子们不可分离的伙伴。电视上丰富多彩的节目、惊险刺激的画面极易使他们着迷而过分依赖……患了电视孤独症的儿童,整日迷恋电视,对周围事情毫无兴趣,看起电视来不让人打扰,并边看边模仿电视中人物的动作、对话,好像自己就是剧中人一样。他们能把电视广告语背得滚瓜烂熟,甚至文不对题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严重时还可能发展到自言自语的反常状态。此外,儿童过分地迷恋电脑,缺乏正常的人际交流,并可能受到网上垃圾和一些消极信息的腐蚀,这不利于儿童完美人格的形成。

总之,现代大众传媒使我们的儿童所受的教育、影响,已经不能仅仅限于学校和家庭,社会影响的空间、渠道、内容也变得复杂化、多样化。儿童中所出现的某些热点、某些趋向,究其深层原因,都和大众传媒有关。因此,现实要求我们把教育引导少年儿童放在社会的大环境中,注意大众传媒的作用。

二、客观、全面地评价大众传媒的作用

如果把当今这个时代称作传媒时代,我想一点也不为过。电视、互联网等在家庭中的普及,使儿童更早地、更多地接触他所处的社会,我们再也无法将他们从成人的真实世界中隔离开来。它给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亲子间的交流方式都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人们论及传媒的影响时往往认为,电视、互联网是一种消极的媒体,至少对儿童是这样,它导致考试成绩的下降、社会暴力的上升。电子游戏则更令人担忧。许多成人认为,与电视相比,电子游戏是一种更为浅薄、愚昧和充满暴力的媒体。而且,电子游戏的普及使得儿童逐渐脱离社会。因此,电子游戏几乎成了成人世界人人喊打的对象。

笔者认为,任何一种新传媒的出现,都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它使我们增加了一种新的生活资源,使我们和儿童的生活更加方便和丰富。媒体对儿童的消极影响并不在于媒体本身,而在于媒体被运用的方式。正如,车祸频发的原因不在汽车本身,而在于人们的驾驶技术和对交通规则的遵守程度。70年来的传媒与儿童研究说明,儿童并不是完全被动地使用传媒,不同的儿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不同的传媒及其内容,结果会形成不同的影响。儿童也不是生活在单纯的某种传媒环境中,传媒对儿童的影响是儿童的传媒偏好与其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更需要采取一种积极的态度,将电视、电子游戏和互联网等传媒看作儿童生活中的一种建设性动因。对教育和社会的意义而言,一种媒体的优点可能是另一种媒体的缺点,如果我们能综合运用各种传媒的优势,加上儿童传媒使用过程中父母积极的中介作用,就能使传媒在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方面起到更大的作用。

三、改善传媒环境,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

(一)节目制作必须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要求

儿童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其渊源和前提,而且又都会为后来的发展阶段作准备。发展心理学家都持这样的观点,尽管他们对于划分阶段的标准不同。例如,弗洛伊德是以某种生理发展线索或占优势的生理特征作为划分标准;埃里克森是以人格特征作为划分标准;格塞尔是以生物发展与文化影响相结合的实际作为划分标准;皮亚杰是以智力或思维水平作为划分标准等等。无论以什么作为标准,都表明儿童的心理发展是有阶段性的。作为个体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儿童社会性发展无疑也具有阶段性的特点。

在传媒节目制作中,我们必须考虑到儿童的心理发展阶段和身心发展特点。然而儿童传媒制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成人化。据卜卫(1998)对来自30个省市的39位儿童节目制作者的问卷调查表明,有74%的人认为“把成年人的观念强加给儿童”、“成人化”、孩子的参与是 “被动参与”、“说教太多”、 “站在成人的角度,不能表现儿童真正关心的问题”以及“孩子讲大人话”。成人的需求、成人的期待和愿望、成人对社会的认识、成人的审美情趣以及对儿童有限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操纵着儿童传媒。因此,如果不考虑、不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需求,只根据成人需求来构造儿童传媒内容,那么所产生的只能是成人化的传媒产品,而儿童社会性发展所需要的真正内容在有关传媒中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有些内容甚至是空白。

(二)切实加强父母在儿童传媒接触过程中的“中介作用”

儿童对传媒的理解可能强烈受到周围社会情境的影响。如果父母能够对儿童在电视或录像中看到的一些比较难理解或烦扰的场面进行解释,这将有助于消除儿童单独观看时可能发生的负面影响。这就是父母的“中介作用”。

父母的中介作用,最简单的情况是,父母作为儿童观看节目的同伴出现。这跟将电视作为儿童保姆(即,父母将孩子放在电视机前,然后使自己可以不受影响地做家务或其他活动)是相对应的。这里的问题是,孩子可能受到电视中暴力、性、攻击和其他不适宜镜头的不良影响,而且在某个年龄以后,儿童可能足以能够主动选择和播放被粗心的父母遗忘在一边的“淫秽录像”。如果成人跟儿童一起看电视,就有机会对其中某些干扰的信息进行讨论和解释,并增进亲社会或教育性的内容。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由于担心"淫秽录像",儿童跟成人一起看电视时,更可能看成人节目。换言之,看什么节目是由成人决定的。

许多父母认为,阻止儿童接触不适宜传媒的唯一方法是简单地禁止。圣.彼得(St. Peters)等人发现,在他们所抽取的样本中,受到限制的观众一般来说什么节目都看得少一些。换言之,采取限制措施的父母不是控制孩子看电视的质,而只是简单地控制看电视的量(只看一个小时,不能再看了!)。

当然,由于有这么多的儿童拥有自己的电视机,而且能够自己操作影牒机,因此当今家庭传媒使用的模式千差万别。父母跟儿童分享观看经验比过去更为重要。当然不是简单地一起观看。奥斯汀 (Austin,1993)指出,有效的父母 中介作用要求父母跟儿童一起讨论节目内容,解释有歧义的或干扰性的材料,或探究节目中的概念。

Valkenburg, Krcmar, Peeters和Marseille(1999)鉴别了三种不同的中介作用形式:共同观看型,即父母与儿童共同观看但不讨论节目内容;限制型,即父母限制儿童观看某些内容; 指导型,即给予讨论与解释。可以认为,只有第三种形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介作用。

Austin,Bolls,Fujioka和Engelbertson(1999)在一项对255名成人进行的电话调查中,更深层次地考察了中介作用,并鉴别出四种中介作用的形式。“非中介作用者”,父母可能跟孩子一起看电视但从不讨论电视内容。“乐观者”,其中介作用主要包括对电视内容的正面评论,一般对电视表现出信任(甚至将它看作孩子的保姆)。“悲观者”,对电视内容作出总体负面的或怀疑的评论,通常不信任电视,更少观看黄金节目。"选择者",能或多或少地平衡正面和负面评论。因此,父母-孩子间关于电视的讨论,其性质可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父母对传媒的态度。它还可能依赖于家庭中现有的交流模式和父母的教养方式(Gunter & McAleer,1997)。

参考文献:

[1]Giles D C. Media Psychology[M].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2003.

[2]Schwartz L L. Psychology and The Media: A Second Look[M]. Washington: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1999.

[3]Kirschner S & Kirschner D A.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y and the Media[M]. Washington: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1997.

[4]Harris R J. A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Mass Communciation.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1989.

[5][美]安妮.萨瑟兰,贝思.汤普森.儿童经济——为什么孩子意味着商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6]卜卫.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童年的发现主要内容范文第3篇

关键词:幼小衔接;数学教学;问题化

中图分类号:G6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02-0056-03

教育质量成为当下教育体系下社会和家庭关注的焦点,在《国家2020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而当下有很多幼儿园或小学却仍然用升学率来替代教育质量。另外,“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一功利化观念也日益深入家长之心。在此大背景下,如何整合当地的优秀教育资源来促进儿童发展是幼小衔接教学的关键。而数学教育在儿童认知发展的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如何达到目标与过程的良性发展是对幼儿园和小学提出的新要求,更是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新的要求。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不断完善自我,把握好儿童的原始认知和新一年级基础性认知的关系,构建良好的幼小衔接支架。

一、幼小衔接阶段儿童数思维认知分析

幼小衔接阶段通常是指幼儿园大班或是(学前班)及新一年级上学期的一段时间的学习及生活阶段。该阶段最大的特点即幼儿对前段时间的衔接性和新的学习目标的连续性,这对儿童认知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1]鉴于幼小衔接阶段的特殊环境,笔者将该阶段儿童思维分为①学前班儿童的原始认知水平;②儿童的可发展水平;③教师对衔接认知的把握。

1.学前班儿童的原始认知水平,儿童此时对数的概念理解一般停留在先于故事性的问题进行或者生活应用性问题的解决。因此,儿童此时头脑中储存的生活素材成为儿童打开数概念或是事物表征关系的钥匙,当儿童具体生活性素材积累到一定阶段时幼儿便会独立的发现和思考其中的逻辑关系,[2]因此教师先行把握每个儿童原始认知水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2.儿童的可发展水平,关注儿童的可发展水平需要教师的呈现教学素材之间的表征关系的把握性和儿童本身对事物关系的主动建构性。教师在呈现事物表征关系过少会引发儿童理解性困难,带来学习积极性降低。相反,过多则会减少儿童主动思维加工的空间。而如何让教师呈现,教材本身,以及儿童自身实现一个有机的建构过程需要教师和儿童共同的合作。

3.教师对衔接认知的把握。教师对儿童心理的把握,以及教师对幼儿园和小学两种不同的教育体系把握性提高。幼儿园教师没有明确的当前儿童的教学目标,而是一味的根据自己多年的“丰富经验”来阐述自己的固定的教学理念。使小学教师教学理念落后或是超前于儿童的原始认知水平,落后便会产生学生的自信心降低,过于超前则会使儿童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尤其是数学学科本来就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关系性学科,幼小衔接盲目最大的后果便是儿童带来的重复性学习,为此笔者通过对一线教师的访谈和调查分析得出目前幼小衔接阶段数学教学产生的问题并加以分析其因素。

二、幼小衔接数学教学问题的产生及分析

幼小衔接是儿童思维转变的一个关键时期,此时儿童学习的主动力还是来源于“相对功利主义”,及儿童本身学习的目的性不强。老师、家庭、同伴关系的影响在儿童学习动力中占据很大比重,而正因为影响幼儿外部环境的主体多样性,使儿童进入小学前的适应能力骤降。“问题化”即当前幼儿园数学教学出现的主要问题,而“化”本身也意味着外部主体成为使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园本课程设置如何有效地实现幼小衔接,李子键和杨晓萍教授等人“五化”课程衔接理念,即课程目标小步子化、课程内容生活化、课程组织统整化、课程实施活动化、课程评价多元化[3]。为此笔者通过归纳园本课程设置的期望特点得出当前幼小衔接阶段的衍生“四化”问题,即学前教学目标小学化,课程教学内容成人化,教学衔接过程功利化,儿童升学评价单一化,等问题。

1.学前教学目标小学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简称《纲要》,下文同)中虽然没有对幼儿数学教育提出明确教学目标,但在科学教育目标中加以归类提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因此可以看出该阶段的主导教学目标还是希望可以以儿童的生活为蓝本,在此过程中教师负责呈现与儿童本身生活相关的教学素材,游戏式教学仍是主要手段。而现在确实很多幼儿园将数学搬进“课堂”,在此笔者并非否定课堂式教学,而是在教学过程中的过于依赖于45分钟的课程进程目标可能会给儿童学习带来任务性质的想法。下面是笔者对某幼儿园学前班和新一年级教师期望的儿童数认知目标,展示的是幼小衔接数学教学的基本知识体系。

通过图表可以看出幼小比较最大的不同就是新一年级相比幼儿班知识量的增加,和具体思维的浅过渡。而教学目标到底是注重“学前”还是“前学”,教师更多的是选择“前学”而这种“正统”的课堂教学目标在一些幼儿园逐渐成为该阶段的主流思想,一切以当下小学一年级的要求去强加给儿童的外在压力正逐渐使儿童丧失学习的乐趣,儿童逐渐以符合家长、老师、学校的要求为自己是“好孩子”自居。由此也会带来儿童部分信心爆棚或丧失,反而减缓自己适应小学课堂的能力。

2.课程教学内容成人化。课程本身的设置目的是解决“教什么”和“学什么”的关系,幼小衔接该阶段正是儿童思维转变的关键阶段,数学课讲什么,素材来源于什么,如何处理好数学课程本身和儿童兴趣和基础的关系,这是教学内容考虑的必定内容,《纲要》中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笔者通过调查访谈发现目前的学前教学内容多来自于教师的“专业教材”[4],而这种教材最大的特点便是脱离儿童实际生活、教材内容超前化、教学内容单一化。

(1)脱离儿童实际生活。儿童教育最大的课堂便是来源于生活,儿童是天生的“数学家”这种观念已经逐渐被当前的教育理念所认可,但教师主导课堂的情形仍大量存在。尤其是在学前数学课程中如若教师在课程中的主导作用占据巨大部分,大量固定化教材的呈现必然会给儿童带来主体兴趣性的降低和自己主体地位的丧失。如何构建教师,儿童,教材的良性桥梁,教材的内容是关键。而课堂的“双主体”:教师,儿童共同的非固定化的目标式课堂将会为儿童的身心发展带来新的发展契机[5]。

(2)教材内容超前化。当前社会大环境下的教育质量逐渐成为学校,家长,社会关注度极高的一个版块。随着社会功利性问题的逐渐出现,教育质量的提高逐渐变成知识数量的提高。如何让儿童在很小的时候掌握比同龄孩子更多的知识成为家长和幼儿园衡量自己教育价值的唯一标准,当然最终的结果利弊同时出现,利的情况确实是部分小朋友的智力得到开发和提高,当然更多的是给儿童带来负担的加重及对学习的恐惧。

(3)教学内容单一化。朱家雄教授将现有的学前课程设置大致分为幼儿健康教育,语言教育,数学教育,科学教育,美术音乐及社会综合课程。而这些课程的每一门都会为儿童的发展提供基础性素材,而数学是什么?对于儿童数学意味着什么?数学是对儿童的一种思维训练,知识建构和社会交往[6]。三种观点中社会交往会更多地与当前幼儿园数学教学内容单一化发生碰撞。数学答案的客观性较强,“正确”和“错误”往往一目了然,教师此时如何呈现答案的“不唯一性”成为一大难题。更多的让幼儿在课堂的同伴之间、师生之间获得交流将会改变数学内容单一化的局面,因为在任何环境下,有效地提问和互动是刺激儿童进一步探索数学的关键和出发点。

3.教学衔接过程功利化。该问题产生有两个关键点:①衔接期望值过于功利化;②指导儿童建构衔接功利化。

(1)衔接期望值过于功利化。当前数学课教学过程在目前很多的幼儿园是教师的“独舞”,教师在幼小衔接的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看儿童掌握算数的速度,结果的正确性,图形的识别等。数学本身的客观性答案评价往往会给儿童带来学习上的压力和烦躁,甚至在某些幼儿园家长和幼儿园签订某些类似于合同似的教学指标,例如保证儿童一学期学习的数的量、计算的范围作为幼儿园招生的噱头。

(2)指导儿童建构衔接功利化。福森(Fuson,k.,1990)等认为儿童数学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围绕各表征物之间建立联系,以此帮助儿童弄清数学基本概念。而教师在此过程中给予儿童对表征事物的认识理解指导程度不尽相同[7]。幼儿园很多教师在给儿童呈现表征事物时可能其实已经确定了事物之间的关系,因此儿童在学习给“成品”时是否会降低儿童的思考或创造阈限便有待思考,是限制还是鼓励儿童去模仿教师所说的话或所做之事。因此,课堂中教师的“不懂”反而会对儿童的思维打开其帮助作用。

4.儿童升学评价单一化。单一化的评价一个最大的特点便是大班或学前班教学评价的主导性不再是考虑儿童态度、习惯、操作技能等,数认识的多少,计算的超前性多深等硬性指标逐渐成为儿童评价的基础。[8]幼小衔接阶段是儿童思维过渡的一个关键时期,而数学学科本身又是一个客观性评价占据主导地位的学科。成绩的高低逐渐成为甄别儿童是否优秀的标准,虽然当前多数幼儿园对幼儿进行考试评价这一观点提出异议和自己的想法,但尤其是上海、北京等国内发达城市的部分小学还在为幼儿入学设置各种“面试”:类似于思维开发的各种数学难题来为难儿童。数认识的多少,计算的超前性多深等硬性指标逐渐成为儿童评价的基础。为此家长“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理念逐渐建立,教师也会因此逐渐提高自己教学内容的难度,为此带来的是儿童学习兴趣的降低,学习态度的非端正状态出现。

幼小衔接阶段是儿童数思维认知的关键期,在此过程中,教师、学校(幼儿园和小学)家长三者要明确自己的关键性角色定位。如何搭建一个互信、有效交流平台为儿童的身心成长共同努力将会是今后一个主要的研究问题。而在教学的这一关键环节,教师则必须承担重要责任,如何解决好教学目标、内容、过程、评价等问题给儿童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成为幼教老师和小学老师需要沟通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张丽.幼小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Piaget,J.How children develop mathematical concepts.Scientific American,1953,(11):74.

[3]杨晓萍等.幼儿园与小学语文课程衔接的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4,(9):42-44.

[4]孙娓娓.当前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思考[J].当代学前教育,2008,(2):9-10.

[5]李德明.基于“课堂双主体”视角的学生知识力生成[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1,(6):25-26.

[6]朱家雄.幼儿园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93-97.

童年的发现主要内容范文第4篇

一、灰色童谣的表现形式

近些年来,在中小学少年儿童中间开始流传着一些“另类”的童谣,这些童谣的内容把学校、老师、家长以及同伴作为戏谑、调侃和嘲讽对象。人们把这种思想消极,内容不健康的儿童歌谣称为“灰色童谣”。

目前,校园“灰色童谣”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绿色童谣’与之相比,相对而言就不容乐观了。经过收集、整理、分析,我发现现在学生们所传唱的这些“灰色童谣”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种:

(1)套改经典歌曲。如对《上学歌》的套改:“太阳当空照,骷髅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我去炸学校,老师不知道,一拉弦,赶快跑,轰隆一声,学校不见了。”

(2)改编流行歌曲。如“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作业都快堆成山,堆成山”、再如对《常回家看看》的改编“找点空闲,找点时间,独自在家,把电视看看,带上倦容,带上埋怨,打开书柜,把小说翻翻”。

(3)改变古诗词。如“天苍苍,野茫茫,眼高手低打工忙。水湾湾,路迢迢,没钱的日子太漫长。风悠悠,人匆匆,恨不得马上抢银行”。

(4)自编顺口溜。如“我是中国人,不学外国文,英语不及格,说明我爱国”;再如“现代教师武艺高,个个都会扔“飞镖”,教学更是有法宝,不是作业就是考”。

这些听起来琅琅上口的新校园童谣在当前的中小学学生中非常流行,创作者多是学生自己,且这些“灰色童谣“的内容大多是学生们真实的生活写照。

二、“灰色童谣”对中、小学学生的影响

幽默、搞笑、好玩是“灰色童谣’的主要特点。从某些方面来看,这些童谣给学生带来了轻松和欢乐,对缓解压力、放松心情、调整心里状态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灰色童谣”的内容主要是以针对学校、老师、家长以及同伴作为戏谑、调侃、嘲讽对象,态度往往是无声的反抗甚至是诋毁,它会严重的误导学生德育的发展。如果长期受到这种“灰色童谣”的熏陶,会使孩子们的心灵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腐蚀,对少年儿童的德育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消解传统的道德观念

“灰色童谣”常常把戏弄崇高、亵渎神圣当作一种时髦,如“半夜三更,鸡叫两声。某某起床,打扫卫生。为了省电,绝不点灯。扑通一声,掉进粪坑。与屎奋斗,赛过雷锋。”雷锋这一英雄人物被当作消遣的对象,人们心目中的光辉形象被肆意的糟蹋。像这种践踏“崇高”、扭曲“奉献”的“灰色童谣”,严重冲击着传统的道德观念和主流文化意识。对于世界观和人生观都尚未成熟的少年儿童而言,长期传播这种错误的思想,会使他们很难辨清是非,迷失方向。

(2)滋生错误的价值取向

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未来,价值观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但是,“灰色童谣”的出现,使思想还不成熟的孩子们歪曲价值取向,透过对“灰色童谣”的言语内容的分析,带有色情、暴力、嘲讽等内容的“灰色童谣”常常把坏人被当作英雄,痞子、流氓则受到敬仰。这种是非、善美丑的混淆,很容易造成错误的价值取向。 “读书苦,读书累,读书不如加入黑社会,有的吃,有的穿,还有美女陪着睡”这样的童谣,裸的宣扬黑道崇拜主义,倡导一种堕落的生活方式,更容易使辨别能力和自控能力还不强的青少年儿童丧失进取心、崇尚享乐主义。

(3)消弱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

“灰色童谣”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对一些著名的古诗词和广为流传的歌谣进行随意的改变,比如李白的《静夜思》是千百年来家喻户晓的一首名诗,却被恶改成“窗前明月光,地上两双鞋。床上有美女,李白光”这种带有色情的改编诗,把李白“诗圣”的形象诋毁的不堪一击。这种篡改唐诗宋词的“灰色童谣”实质上是对民族优秀文化的糟蹋,不仅有损前人的优秀作品和形象,而且也会导致少年儿童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丧失,削弱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4)助长玩世不恭的消极心态

对于思想还尚未成熟,内心充满好奇的少年儿童而言,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也会遇到烦恼,“灰色童谣”所宣扬的内容很容易获得他们的共鸣。但是,“灰色童谣”中多的不是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不是正确的应对经验和方法,而往往是一种不求上进、玩世不恭的消极心态,如考试失败了是“英雄不怕打零蛋,停止胸脯交白卷”;受到挫折了是“给我一杯敌敌畏,死了我也无所谓”。这些的“灰色童谣”严重的助长了孩子们的堕落以及玩世不恭的情绪。

三、改变校园“灰色童谣”流行现象的对策

1、加强创作童谣人才的培养

现在缺乏优秀健康的适合青少年传唱的儿歌也是原因之一。道德文明的失范,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创作的萎缩,导致这些灰色儿歌的泛滥。另外,受市场经济影响,优秀作品没人谱曲,没处发表,没人出版的现象也加剧了儿歌胡编乱造的局面。在童谣的推广过程中,童谣的创作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而要想创作出好经典的作品,就离不开对创作人才的培养。各音乐院校应通过正式、正规的教学以及培训来加强童谣创作这方面的人才;各中小学音乐老师也可以培养自己在童谣方面的创作,既可以丰富自己的教学也可以丰富孩子们的精神生活。

2、加强学校音乐教育的正确引导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实施,基础学科中的音乐学科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全国上下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学校音乐教育要义不容辞的担当重任,社会、学校、家长、老师等要统一思想,高度认识音乐学科教育,发挥该学科在实施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家庭以及社会重视对儿童音乐文化的关怀

家庭以及社会应重视对儿童音乐文化的关怀,这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对策。全社会要营造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让孩子始终沐浴在“阳光”中。家长和学校应尽可能地减少成人世界中流传、散播的负面信息对孩子的影响,引导孩子参加健康向上的社会活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倡导文明校园文化。各文化、媒体部门要坚持正面引导与加强监管相结合,综合治理社会文化环境,铲除垃圾文化滋生的土壤,为学生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信息环境,让孩子始终生活在“阳光”中。

参考文献

1.韩大勇.王秀芬谈童谣教学[J].天津教育.2010年,第30期.

2.俞晓婷.基于童谣的小学德育模式探究[J].小学德育.2008年,第20期.

3.袁素珍.挖掘民间童谣价值,促进幼儿快乐成长.[J].幼儿教学研究.2010年,第4期.

4.杜俞丽.浅析民间童谣.[J].神州民俗2007年.第9期.

5.石梦瑶.论校园童谣与小学生学校生活适应[J].小学德育.2010年.第7期.

童年的发现主要内容范文第5篇

关键词:英国教育;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标准

为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促进处境不利地区儿童入学,英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学前教育方面的改革,先后颁布了《确保开端计划》、《重要的0~3岁》、《基础阶段课程指南》、《每个儿童都重要》和《儿童保育十年战略》等政策,这些政策有力的推动了英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经过不断的整合和修订,于2012年形成更趋详细、全面的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标准。

一、学习与发展标准的目标

英国学前儿童指的是进入小学学习之前的儿童,即0~5岁儿童。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标准旨为儿童提供身心健康舒适的生活、免受伤害或忽略的安全环境和稳定的经济保障,使儿童能够享受学习的过程并有所收获,积极的贡献社会。1其具体目标为:通过全国统一的学习与发展标准,确保所有教育机构所提供保教服务的质量和教育资源、师资力量和教授内容的一致性;教师为了更好的服务儿童、了解儿童的学习风格、行为习惯和个性等,与来自其他机构的教师、专家及家长建立教育伙伴关系;2无论儿童种族、宗教、母语和性别等方面的差异,为所有儿童提供平等的机会和反歧视方面的教育;尽早的了解儿童的个体发展需要,制定灵活的学习过程,提供丰富的材料,确保每个儿童得到适宜的教育,为未来成长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习与发展标准的内容

英国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标准包括七个儿童学习与发展领域,它们涵盖了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基本方面和进入小学应该具备的能力。3其中主要领域是儿童学习与发展主要方面,特定领域的学习以首要领域为基础。

(一)首要领域。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的首要领域包括“个性、情感和社会性发展”、“沟通和语言发展”、“身体发展”三大领域。个性、情感和社会性发展主要培养儿童积极的自我意识,建立尝试新游戏和新活动、讨论自己的想法、自主选择游戏材料的信心;儿童理解能够诸如悲伤、快乐、害怕等情绪感受,学习如何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绪,知道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会影响他人,约束自己的行为;发展社交技巧,学会尊重他人,例如,轮流玩耍某游戏设施。理解什么行为在小组活动中是适当的,并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沟通和语言发展主要使儿童体验丰富的语言环境,如,倾听故事、讲故事并讨论故事内容,唱歌等,发展儿童表达自己的信心和技巧;儿童能够理解并执行包含多个行为的指令,能够理解并回答故事或自己经历中“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儿童能够有效的表达自己,能够正确的使用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态,为母语不是英语的儿童提供使用母语的机会。身体发展主要是发展儿童在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上良好控制、协调能力,在安全的空间中能以多种方式自信移动的能力,有效的使用设备和工具的能力,如使用铅笔;儿童理解体育锻炼和健康饮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知道如何保持健康和安全,能够管理自己的基本卫生和个人需要。

(二)特定领域。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特定首要领域包括“读写”、“数学”、“理解周围世界”、“表现艺术和设计”。读写领域主要发展儿童阅读和理解简单句子、根据听到内容写出简单句子的能力,理解单词基本意义,并准确地发音、写出大部分规则的常用单词和一些不规则常用单词。数学领域主要发展儿童正确的从数字1数到20、将数字按顺序排列并说出哪个数字多或是少于给定数字的能力,儿童使用数量和物体做两位数加、减法的能力,解决包括加倍、减半等简单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儿童感知物体形状、测量大小和重量、建立位置和距离的空间概念,并使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的能力。理解周围世界领域主要是儿童观察和了解家庭成员的生活情况和人、家庭、社区之间的相似与差别;探索环境、物体、生物之间的相似与不同,解释并讨论这些变化;儿童能够操作日常的ICT设备,知道这些设备的工作原理、作用和如何安全使用等。表现艺术和设计领域主要通过音乐、舞蹈和设计等方面的游戏,培养儿童探索和使用各种媒体材料的兴趣,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学习与发展标准的特点

英国政府制定的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标准在标准体系、标准理念和内容都呈现出一系列特点。

(一)标准体系具有统一性。统一的标准体系有助于儿童学习发展的一致性和衔接性。英国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标准体系的统一性不仅体现在所有领域按年龄阶段都有学习标准,还表现在每一年龄阶段都有具体且不同的儿童学习与发展标准和教师指导策略。比如,5岁儿童读写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标准是儿童能够听出和说出单词的发音,知道一些字母的代表单词中的一部分,能将字母和发音联系起来,能够涂写出具有实际意义的标志,能写出自己名字和简单的词句子。其教师指导策略是教师要为儿童提供丰富而多样化的室内室外游戏,将单词和书写资源寓于游戏中,为儿童提供书写周围发生事情的机会,提供书写和倾听设备的角色扮演区等。

(二)标准理念具有全纳性。全纳教育的课程观认为,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去适应课程,而是课程去适应学生的需要。4英国一直秉持“每个儿童都重要”的教育理念,教学的内容和方式针对不同背景的学生有一定的灵活性。例如,沟通和语言发展领域要求发展儿童的母语和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为儿童提供机会使用这些语言,为不同语言的儿童开展专门的展示活动等。另外,英国政府为不同给社会文化背景的儿童提供特殊支持服务项目,当儿童的健康和学习发展受到威胁或相对迟缓时,特殊支持服务项目会向这些儿童及家长提供必要专业咨询服务等帮助,以满足每个儿童的特殊教育需求。

(三)标准内容具有适宜性。随着人们对儿童早年学习经历重要性认识的深化,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儿童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的越紧密,其学习兴趣越高,学习效果越好,越能促进儿童的发展。英国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标准强调与儿童生活的紧密联系,注重寓教育于日常生活的场景中。例如,儿童数学领域的发展利用儿童熟悉的环境和生活化的游戏情景,让儿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同在,紧密相连。教师对儿童的探索和发现给予鼓励,让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理解数学知识的刺激物,如数字游戏、数字故事和数字歌曲等,引导儿童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拓宽他们对数学的理解。

参考文献:

[1]DES,Every Child Matters:Change for Children[Z].London: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Skills,2004.

[2]DfE.Statutory Framework for the Early Year Foundation Stage [Z].Department for Education.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