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保送生资格

保送生资格

保送生资格

保送生资格范文第1篇

一、招收保送生学校及名额

将**一

中、**二中正常缴费生招生计划数的10%作为初中保送生的招生计划数。**一中、**二中应对各校推荐的保送资格生的材料进行综合审查,并根据加试情况择优录取。

二、保送资格学校

省、市级初中示范校、合格校,省、市、区文明学校,市、区实施素质教育先进校,省、市基础教育课改先进校,省、市、区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基地校。

其余学校如有特别优秀的学生,经我局同意,也可推荐。

三、保送资格生的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1~4条者可作为保送资格生:

2、参加**市2008年八年级地理、生物学业考试,成绩均为a;

3、综合素质评定结果为优秀等级;

4、七年级至九年级前五个学期,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体育与健康10个学科的每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按百分制测算)平均在80分以上(含80分),并且初中三年学业成绩稳定,呈现不断进步的发展趋势。

符合上述1~4条的保送资格生,如有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优先推荐:

1、初中阶段被评为省、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者;

2、初中阶段获得省教育厅和省科协联合举办的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以上(含三等奖,下同)者;

3、初中阶段参加教育行政部门举办(含与其他部门联办,下同)的数学、物理、英语、化学、生物等有关学科竞赛获得省级三等奖、市级二等奖以上者;

4、初中阶段参加省、市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体育竞赛获得个人单项前三名者(含第三名),或参加集体项目获得前三名(含第三名)的主力队员;

5、初中阶段参加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艺术类比赛,个人获得以下奖项者:

(1)声乐、舞蹈、器乐获省级三等奖、市级一等奖以上;

(2)美术、书法获省级三等奖、市级一等奖以上。

四、保送生工作程序

1、建立保送生工作机构。各初中校(含完中)成立由校长、副校长、教务(导)主任、政教主任、年段长、班主任、任课教师代表以及保送资格生以外的学生代表等人员组成的保送资格生推荐小组,负责对保送资格生的学业成绩、综合素质、个性特长等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的全面核查。招生学校也应成立保送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加试方案、录取办法等。

2、动员报名。初中学校应将本方案向学生和家长张榜公示,组织符合条件的学生报名。学生报名时应出示户口本原件和复印件,复印件留学校备查。

3、确定推荐对象。学校保送资格生推荐小组对报名学生的条件进行认真审查,确定资格生对象,并在校内张榜公示三天,师生无异议后由保送资格生填写《**区2009年初中保送生报名登记表》(见附件1)。每位保送资格生只能申报一所学校。

4、报名汇总。各学校应将《**区2009年初中保送生报名登记表》收齐后按志愿类别汇总造《**区2009年初中保送生推荐 中学报名汇总表》(附件3)。各校4月24日前应将《**区2009年初中保送生报名登记表》和《**区2009年初中保送生推荐 中学报名汇总表》等材料交我局中教股。

汇总时还应上交以下材料:

5、招生学校如有必要可以组织保送生资格生进行加试,加试方案和录取办法应于4月13日前报区招生办审批。

7、保送生招生工作于五月底结束后,随即由招生学校提前组织保送生进入高中阶段预备学习。被录取的保送生不用参加2009年全市组织的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未被录取的应参加2009年全市组织的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五、保送生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保送生工作是一项涉及

面广、政策性强的工作,各有关学校要高度重视,认真做好宣传工作,使广大师生、家长了解这项新举措,取得社会各界对教育改革的

理解与支持。市、区教育系统纪检监察将对保送生工作进行全过程监督,举报电话:2325782 。

保送生资格范文第2篇

虽然近年来物资采购和物流管理在石油企业逐渐受到重视,但对于如何加强供应链管理、从战略角度通过优化管理流程来实施物资供应成本管理尚缺乏足够的认识,企业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采购价格、质检费用、运输成本等各种显性成本上,但对资金成本、仓储成本、配送成本等间接成本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对于物资供应成本管理缺乏有效和全面的控制,造成物流整体效益不佳。

油田企业按照安全、及时、经济供应的理念,把满足油田生产建设物资需求作为首任,在物资供应成本优化时要贯穿供应链管理思想,按照供应总成本最低的系统化理论去研究分析各环节的成本特点,从企业生产经营全局来考虑降低成本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以避免仅满足于降低局部成本而忽视物资采购供应总成本最低。

一、采购价格成本控制

1.做好物资采购价格成本构成分析

物资采购价格成本构成分析是通过研究产品制造成本、间接成本、合理利润所构成的产品价格及其变动规律,掌握产品实际价值,结合市场状况合理确定采购价格,防止采购价格虚高或超低。

2.加强采购物资全生命周期管理

物资全生命周期管理是指在物资采购决策时不仅要关注物资采购价格,还要对物资的使用寿命、维护费用、能耗、储备资金占用、物流运输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实现采购物资性能价格最优和供应物资全生命周期的总成本最低。

二、采购物流成本控制

1.加强供应商关系管理

要优选供应商,对采购物资涉及的多家供应商,从供货价格、服务水平、供货地点、运输方式等因素综合考虑,从中选取综合成本较低的供应商。对有质量保证的物资,选择厂家直达使用现场的方式,以减少转运距离,有效降低运输和搬运装卸成本。

2.优选采购方式

一是强化集中采购管理,提高市场议价能力和资源获取能力;二是完善框架协议采购,将采购批量集中到少数优秀供应商,更好地发挥集中采购优势,提升资源控制能力;三是加大网上采购,有效缩短交易时间,节约人工成本。

三、仓储物流成本控制

1.严格储备定额管理

每年初根据年度产能任务、物资市场形势以及投资项目、生产运行和检维修计划,核定下达年度物资储备定额指标和重要物资存货定额。对采购周期短的生产所需通用常耗物资,利用买方市场的有利条件,采取寄售方式储备;对影响企业安全稳定生产的重要关键物资,根据采购周期、消耗规律等要素测算储备数量实行安全库存管理。

2.加强集中储备管理

加强物资储备资源整合,物资供应部门作为油田“物资供应调度中心”,负责储备物资的统一管理、调度调剂、平衡利库,根据生产需求对油田物资储备资源进行统筹调配;二级单位库房作为“区域供应服务中心”,对区域单位实施物资配送供应服务。通过物资归口管理、共享库存储备资源、开展物资余缺调剂,构建总库与分库整体联动、快速响应、区域协同保供的物资供应保障体系。

3.降低积压库存

⑴对不常用规格和零星尾料的套管、圆钢、有色金属,加大平库利库和对内改代利用力度。⑵利用中国石化信息平台,开展与兄弟企业间的物资调度调剂。⑶正常库存、特殊储备发放时必须先进先发、易损先发,保持库存合理周转。

四、配送物流成本控制

为有效降低配送物流成本,应采取以下优化措施:

保送生资格范文第3篇

一、指导思想

以道路交通安全和学校安全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及上级文件精神为指导,以保障学生健康和生命安全为核心,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厉查处接送学生车辆交通违法行为,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有效预防学生、接送学生车辆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整治目标

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对全县所有接送学生车辆进行集中排查整治,确保接送学生车辆和驾驶人安全管理制度落实,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不符合安全管理规定的道路交通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接送学生车辆的安全隐患彻底消除;接送学生车辆驾驶人、教师、学生及家长的道路交通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交通违法行为明显减少。从根本上消除接送学生车辆的交通安全隐患,严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整治重点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省校车交通安全管理规定》(省人民政府令[]第8号)、教育部《关于开展中小学生和幼儿上下学交通安全检查的紧急通知》(教电[]400号)、省教育厅《关于转发教育部开展中小学生和幼儿上下学交通安全检查的紧急通知的通知》(教明电[]35号)和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和幼儿园学生交通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市政办传[]225号)、《关于做好当前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市政办字[]136号)、《关于转发奋战一百天防事故保畅通促和谐集中统一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市政办传[]173号)等一系列有关规定和要求,迅速采取行动,对全县所有接送学生车辆的单位及个人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查处无运营资质、无牌无证、超员超速、酒后驾驶、疲劳驾驶、客货混装、车辆不符合安全技术标准、车况不合格、租赁非载客汽车及非法改装、改型载客汽车、“黑校车”、“黑出租车”,以及用货车、农用车、三轮车、拖拉机、“摩的”等其他车辆非法搭载学生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不漏一校、不漏一车、不漏一人”,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留隐患。

四、整治任务

(一)深入开展隐患排查。县公安、交通和教育等部门在以前工作基础上,要再次组织开展专项检查,迅速摸清辖区学生乘车情况和接送学生车辆运行状况,逐校、逐学生掌握实际需求情况,特别是家长自租、合租以及非法营运接送学生车辆的具体情况,全面摸清接送学生车辆的底数,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加大对不符合安全技术标准及非法营运接送学生车辆的治理力度,排除安全隐患和管理漏洞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接送学生车辆,要立即停用,严禁拼装车、报废车、农用车、货运车等非法运营接送学生,严厉查处车辆超员超载超速及其他违法行为。各级各类学校发现接送学生车辆没有营运资质、存在安全隐患或其他可能危害交通安全情况的,要及时向教育、公安部门报告。

(二)严格规范车辆管理。县公安、交通和教育等部门要加强对接送学生车辆的监管,严格准入条件和资质审批,坚决取缔无资质、不合格、不达标的接送学生车辆。县教育局、公安、交通等部门督促学校和幼儿园建立接送学生车辆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和日常管理制度,明确学校和幼儿园主要责任人为接送学生车辆安全第一责任人,配备交通安全员,严格落实对接送学生车辆及其驾驶人的各项监管措施。县公安、交通部门要切实加强驾驶人资格审查和教育管理,严查不符合安全技术标准和非法营运接送学生车辆,严查接送学生车辆的违法违规驾驶行为。同时,要加强对学生上下学高峰重点路段交通秩序的管理,确保学生出行安全。县交通局要加大对运营车辆的管理力度,配合教育部门建立家长自租、合租运营车辆的登记、备案、检查等全程监管机制,特别要加强节假日、寒暑假、出游及极端特殊天气等载乘学生运营车辆的监管,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三)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对因此次集中整治和日常确需接送学生的车辆不足问题,县交通局要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协调联动”的原则,对现有车辆资源合理调配使用,确保满足学生上下学的需要。同时由县交通局牵头,会同教育、公安等部门,在深入调查研究、借鉴先进经验、用足用好政策的基础上,抓紧研究制定整合车辆资源、为学生提供交通保障的意见。一方面,发挥现有资源作用,切实用好存量。坚持“学生优先、儿童优先”的原则,统筹整合县城公交、客运等车辆资源,方便学生上下学;另一方面,加紧制定相关规定,努力促进增量。严格校车安全标准和准入制度,积极探索民办公助、购买服务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满足接送学生的需要。

(四)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县公安、交通、教育等部门要共同努力,建立交通安全常态化宣传机制,通过采取广播电视、网络报纸、课堂教育、板报橱窗、设置警示标语、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做好提供服务和接受服务两方面人群的安全教育工作。县公安、教育等部门要深入到各学校、幼儿园,利用交通安全宣传画、交通事故图片画、交通安全征文和小手拉大手等形式,不断增强师生和家长的交通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自觉做到不乘坐超员和非法营运的车辆,并及时主动向公安、教育部门举报。县教育局要督促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制定方便学生阅读的“交通安全卡”,真正使道路交通安全从娃娃抓起。同时,县交通、住建等部门要在学校门口增设斑马线、缓速牌、车辆禁行等安全标志,进一步加强学校周边交通安全管理,保障学生交通安全。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全面排查阶段(年月日至日)。规范完善学校交通安全规章制度,对接送学生的车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县公安局要做好接送学生车辆驾驶人的排查,会同县教育局深入全县各学校、幼儿园,进行拉网式清理排查。严格按照《省校车交通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审查驾驶人的资质,建立接送学生车辆驾驶人档案信息,对于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准上路。建立校车违法抄告制度,县公安局制作《交通违法行为转递通知书》,对于超员超速行驶的接送学生车辆,检验不合格或车辆在近期内连续发生交通事故的,强制驾驶人停车进行整顿,从源头上预防交通事故发生。

第二阶段:集中整治阶段(年月日至2012年月日)。建立部门间接送学生车辆安全管理联动机制,采取边治理、边宣传教育的方式,营造良好的整治氛围。

一是建立部门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县公安、交通和教育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队伍,相互协调配合,开展集中行动。县教育局要将接送学生车辆安全管理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学校和相关部门年度绩效考核,从源头上把好接送学生车辆管理关,消除事故隐患。学校聘用驾驶员要在及时报告县教育、交通和公安等部门后,经机动车检验合格和驾驶员培训合格后方准上路。县公安局要积极加强校园周边交通秩序的管理,对有不符合驾驶接送学生车辆规定的、无牌无证、超员等严重交通违法记录的,一律禁止其驾驶学生接送车辆。重点加强对通行路段的管控力度,预防交通拥堵,确保接送学生车辆和学生交通安全。加大对乡镇道路的巡逻管控力度,坚决取缔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拖拉机等非客运机动车接送学生。县交通局要配合当地公安部门,对接送学生的超员卸载车辆提供必需的运输保障,确保学生正常上学。

二是提供接送学生车辆保障措施。对于符合营运条件、车辆检验合格的接送学生车辆,由县教育、公安等部门核发“接送学生车辆专用证”,车辆统一“专用车”颜色,公安部门在车辆疏导中,要按照“接送学生车辆与公交车同等优先”原则,优先放行专用车辆,切实保障学生的安全。

三是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每月的8日、18日、28日为全县接送学生车辆集中整治统一行动日,行动日重点治理无营运资质、无牌无证、超员、三轮车接送学生、私自改装车型等违法行为。

第三阶段:巩固提高阶段(2012年月日至31日)。对接送学生车辆集中整治工作进行总结,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巩固成果,研究制定接送学生长效管理机制,切实做好接送学生车辆交通事故预防工作,保障学生上下学乘车安全。

六、相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政府对本辖区接送学生车辆安全管理工作负总责,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接送学生车辆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复杂性,切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认真负责地做好各项工作。为加强对此次集中整治行动的领导,县政府决定成立由主管副县长为组长,县公安、交通、教育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兴隆县接送学生车辆集中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办公室主任由史连富同志兼任,工作人员从三个部门抽调,全面负责此次集中整治工作。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并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严密部署,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扎实推进,确保效果。

(二)加强宣传教育。县广播电视、宣传等部门要明确专人负责此次行动的宣传报道工作,统一宣传口径,广泛宣传开展整治行动的目的意义、目标任务、整治重点和主要措施,曝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各乡镇要结合“接送学生车辆集中整治行动”的开展,提高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各学校要开展“争做文明接送学生车辆驾驶人”评选活动,培树表彰一批文明安全驾驶人,带动接送学生驾驶人整体素质的提升。县公安、交通部门对两次以上违法的客运车辆,要组织违法驾驶人进行集中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保送生资格范文第4篇

这个新闻直指中国教育公平问题。这个问题往往与两个二元概念有关,一个是城市、农村,另一个是高层、底层。前者是身份差距,后者是阶层差距。二者有重叠,各种调查显示,底层出身和农村身份的学生更难有被保送资格。例证太多。去年河南有62名考生被保送到清华、北大,其中没有一人来自县级和乡镇中学;而中国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不断滑落。北大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先前的三成已落至一成,清华大学2010级农村生源仅占17%。

中国城乡教育质量的差距在不断拉大,而尤其敏感的保送生名额往往被城市学生垄断。但有一个数据同样值得注意,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副研究员罗立祝曾翻阅北方某市1988~2005年的原始保送生档案资料共3 525份,结果发现,1988~1994年间,获得保送重点大学入学机会的干部阶层子女所占比例为50.5%,农民子女只占获得保送重点大学入学机会名额的4.9%;1995~2005年间,处于社会优势地位的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子女占据了重点大学保送生人数的23.5%,而农林牧渔阶层子女只占2.3%。也就是说,在过去30多年间,仅仅从保送生来说,不同阶层子女的差距一直很大,出身对保送的巨大影响绝非今天才有。

但在今天,人们对教育差距和教育不公的感觉却越来越深。这是时代之变化。造成这个变化一方面是因为保送生毕竟在高考总人数中占比例较小,而在大概20年前,大学生入学的城乡差距远没有今天这么大,因此对保送生的不公感受不深;另一方面是因为今天的人们公平意识大大增强,而实际上,几乎所有教育学家都认为现在大学的保送生操作中确实不能排除存在腐败问题。

从宏观意义上说,城乡教育差距是城乡差距在教育问题上的体现。鉴于城乡差距的存在是较长时间内的一个客观现实,指望城乡教育差距的迅速消弭并不现实。但追求教育公平一直是人类社会的道德理想。教育问题不应成为个人发展的绊脚石。近些年来,教育机会的总量在不断增长,但总量增长并不意味着分配的公平。鉴于教育机会的不能公平获取,刻苦学习的寒门少年大多集中在普通地方院校或专科院校。因为教育条件的限制,农村学生的发展空间确实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保送生资格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护理送血;临床用血安全;血液质量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1.078

Effect of blood transfusion nursing on safety of blood use in clinic CHENG Li-ping, XUE Hai-ping.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Shenyang Blood Center, Shenyang 110044,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effect of blood transfusion nursing on safety of blood use in clinic. Methods A total of 812 patient with blood transfusion treatment, and 401 patients received from July 2013 to December 2014 as control group, and 411 patients received from January 2015 to June 2016 as observation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management+ blood transfusion nursing,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management. Safety of blood use in clinic was compared i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incidence of clinical blood use security risk events as 0.7%, which was lower than 2.7%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Blood transfusion nursing; Safety of blood use in clinic; Blood quality

在临床疾病的治疗当中, 输血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为失血或缺血患者补充血液, 以挽救其生命。而血液质量则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医疗安全, 需要严格进行管理。在血液输送过程中, 如果管理不善, 无疑会影响血液的质量, 威胁临床用血安全, 轻则引起不良反应, 重则导致患者死亡[1]。因此, 加强临床用血质量管控十分重要, 需要从血液资源的采集、贮存和运输等环节着手, 重点加强送血环节的管控, 采取护理送血措施, 以保障患者的临床用血安全。本研究围绕本院在实施护理送血前后的临床用血情况进行分析, 探讨护理送血对临床用血安全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本院2013年7月~2016年6月接受输血治疗的8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本院于2015年1月开始强化临床用血质量管理, 将 2013年7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0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将 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41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男209例, 女202例, 年龄最大82岁, 最小15岁, 平均年龄(51.2±13.4)岁。对照组患者男203例, 女198例, 年龄最大85岁, 最小16岁, 平均年龄(52.4±14.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常规管理+护理送血, 具体方法如下。

1. 2. 1 分析方法 结合以往临床用血管理的实际情况, 分析血液储存, 运输、站内交接、包装、发放等环节当中存在的问题。交接程序不完善、工作人员缺乏冷链意识、运输途中未放置冰源、温度监测不到位以及血液在室温条件下放置时间过长等, 均会影响血液资源的质量, 需要对以上风险因素严加防范[2]。

1. 2. 2 管理方法 加强血液资源管理, 在送血环节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在送血前, 需要对血液进行严格的检查, 隔离不合格血液, 对储血环境进行严格的清洁和消毒。加强储血和成分分离设备的维护, 加强冷链日常监测, 预防细菌感染, 保证血液资源的质量, 进而加强血液资源交接、发放、装箱及运输的质量控制。

1. 2. 2. 1 交接管理 严格按照《血站质量管理规范》的相关要求进行送血, 送血工作人员将采集的血液送往成分制备地点, 并与成分制备工作人员做好交接工作, 需要对血液资源进行清点和核对, 确保无误后进行签字, 并予以记录, 该环节大约用时15 min。尽可能降低血液在室温条件下的停留时间, 必须在低温条件下进行成分制备操作。而成分制备与待检工作人员之间同样需要进行短暂的交接, 但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需要双方予以签字确认。然后由待检工作人员对合格血液进行贴签和包装, 并交付给成品库。在血液运输的全过程中, 需要多次进行交接, 要求严格予以管控, 任何环节都不容有失, 以保障血液质量[3]。

1. 2. 2. 2 血液储存管理 在2~6℃的温度条件下进行血液的离心操作, 在移库和装箱的过程中需要避免发生碰撞, 防止发生破袋。离心机保持预冷状态, 满足血液储存温度的不同需求, 合理予以控制, 并符合《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4]。

1. 2. 2. 3 血液运输管理 在血液运输的过程中, 需要使用放置冰源的储血箱, 使用合格的血液装箱设备, 以保持低温环境, 而在长途运输中, 则需要密切对温度进行监测, 确保血浆的新鲜程度。严格按照血液输送的相关规定来予以执行。在血液发放时, 需要尽量减少血液在室温下的停留时间, 避免冷冻的血浆和凝血因子发生融化, 预防细菌感染和血液成分失活。在整血液运输过程中, 需要由医院委派专业的工作人员, 保证血液输送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提高护理送血水平, 进而保障临床用血安全[5-7]。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对照组由于血液质量不合格而导致发生过敏反应5例(1.2%), 溶血反应3例(0.7%), 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2例(0.5%), 输血传染疾病 1例(0.2%), 临床用血安全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7%;观察组由于血液质量不合格而导致发生过敏反应2例(0.5%), 溶血反应1例(0.2%), 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0例, 输血传染疾病0例, 临床用血安全风险事件发生率为0.7%;观察组临床用血安全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输血是临床急救当中的关键性手段, 其对于稳定失血过多患者的体征和改善其临床症状具有显著的作用效果。随着血液资源库存的不断增加, 能够更多的应用于临床疾病治疗当中, 但是不合格血液的输入, 则会引起过敏反应、溶血反应、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以及输血传染疾病等不良事件, 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8-10]。这就需要针对影响血液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 其中送血环节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血液质量。深入到血液储存, 运输、站内交接、包装、发放等环节当中, 基于规范、严格的制度, 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6, 11]。

加强风险防范, 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 对于血液管理的薄弱环节予以强化管理。建立冷链系统体系, 消除采供血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隐患。总结以往临床用血安全风险事件发生的经验教训, 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完善交接程序, 提高工作人员的冷链意识。在血液运输途中, 做好冰源放置和温度监测工作, 保持低温条件, 以保障血液资源的质量, 对于相关风险因素予以严加防范[12-14]。

规范送血管理工作流程, 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以提高其业务水平, 纠正送血过程中的不规范、不合理操作, 保证血液交接、储存、运输等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严格进行送血监管, 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控制操作环境温度, 加强储血、成分制备以及检验等相关设备的日常维护, 保证其性能良好, 并严格进行消毒和清洁。缩短交接时间, 并做好详细的记录。血液需要更多的置于低温环境下, 预防细菌感染和血液成分失活, 确保其安全、及时的输送到临床一线, 帮助更多的患者脱离病痛的折磨, 预防临床用血安全风险事件的发生。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 对照组由于血液质量不合格而导致发生过敏反应5例(1.2%), 溶血反应3例(0.7%), 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2例(0.5%), 输血传染疾病 1例(0.2%), 临床用血安全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7%;观察组由于血液质量不合格而导致发生过敏反应2例(0.5%), 溶血反应1例(0.2%), 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0例, 输血传染疾病0例, 临床用血安全风险事件发生率为0.7%;观察组临床用血安全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护理送血对提高临床用血安全具有积极的影响, 充分保障血液质量, 进一步提高临床用血安全, 为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提供重要的保障, 建议在临床用血管理中予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曹晓莉, 叶世辉, 张瑶婵, 等. 实施WHO血液安全战略, 确保临床用血安全. 中国输血杂志, 2015, 28(5):587-589.

[2] 陈昌贵.浅述血液在血站滞留及运输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 2(19):3889-3890.

[3] 张雅西.血液储存时间对红细胞免疫功能影响及临床安全输血分析.中外医疗, 2012, 31(13):2-3.

[4] 刘秋芳, 徐燕, 赵彦燕.加强血液质量管理以确保临床用血安全.中国美容医学, 2012, 21(8):430-431.

[5] 梁静, 郑淑贤, 刘雯.单次或分批次配发血制品对临床输血安全的影响.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12):116-117.

[6] 贾春媛.采供血系统的冷链管理研究.中国卫生产业, 2016, 13(16):40-42.

[7] 任俊霞.分析血站对血液质量的管理与控制.当代医学, 2016, 22(4):17-18.

[8] 王华芬, 蒋福敏. 护理送血站对临床用血安全的作用. 中华护理杂志, 2010, 45(5):450-451.

[9] 葛白娟, 刘斌, 王淑贤.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临床用血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护理学杂志, 2011, 26(10):21-23.

[10] 王华芬, 宋瑶姿. 护理送血站组建及信息化管理. 护理与康复, 2011, 10(11):993-994.

[11] 郑英, 孔文兵, 赖清. 临床输血护理中的安全监控. 医学信息旬刊, 2009, 1(7):286-287.

[12] 张丽, 巴哈尔・阿不拉. 血液配送的流程改进与管理. 护理学杂志, 2012, 27(8):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