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伙伴教学反思

小伙伴教学反思

小伙伴教学反思

小伙伴教学反思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伙伴学习

“伙伴学习”是从学生视角出发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也是自主课堂的一种表现形式。伙伴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可以增进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助,在同伴的帮助下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从而形成优势互补,让个性的光芒与合作互助的精彩在语文课堂上交相辉映。

一、伙伴互学――众人拾柴火焰高

伙伴学习模式对于培养优等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中等生和后进生的学习效率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大胆放手,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发挥,自主发展,在伙伴互学的反复应用中积累学习经验,并养成良好的互助互学习惯,为打造高效语文课堂奠定基础。

例如:三年级下册《放飞蜻蜓》一课教学中,教师采用伙伴学习方式,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师:好朋友,互相学,又到了我们的“字词小博士”时间,请同学以伙伴小组为单位,互学字词。由于学生已经养成了一定的自学习惯,同学的学习紧张而有序。在反馈环节中,有的伙伴小组展示学到的生字词“慈爱”“田埂”,有的展示捡拾的成语“七嘴八舌”“成千上万”,还有的找出了几组形似字“抢――枪”“纹――蚊”,教师顺势而导,师:看来今天我们的字词库又收获不少,不过有一个词语“七嘴八舌”老师有点不理解……教师问题还没问完,一个小组长就站了起来,生1:让我们的王圆同学来解释吧!组长迅速的为自己的组员抢了一个展示的机会,教师点点头,王圆同学站起来,“七嘴八舌”就是形容说话的人多而杂乱。另外一个小组组长有点不服气,生2:那“七”和“八”什么意思啊?语气中有些质疑,也有些挑衅,王圆同学果然卡壳了,这时另一组中的同学站起来,生3:“七”和“八”表示数量多,让我们组来表演一下吧!于是,小组成员根据课文内容,在同一时间朗读不同的句子,果然出来了“七嘴八舌”的效果,形象极了……

生字词的学习历来是中学段语文教学的重点,传统教学中多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在一遍又一遍的重复中,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理想。而伙伴学习方式的引入,学生接受知识的对象由教师的单向转向同学的多向,触动了学生的兴奋点,进而思维被点燃,同学们在互帮互助中互相学习,节省了学习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伙伴互补――三人行必有我师

伙伴学习的最大优势在于同学之间的互相鼓励和帮助,课堂的主人由教师变为了学生,学生的关注点由自己转移到同学,进而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和传统的语文课堂相比,伙伴学习更侧重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更侧重于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的有机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供伙伴学习的平台,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例如:三年级上册《东方之珠》的教学中,教师以伙伴学习方式营造了活力课堂,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首先在屏幕上出示一组字词:鳞次栉比、阳光和煦、琳琅满目、人流如潮,并让同学以同桌为伙伴学习小组,开展识字游戏――你读我听、你写我查,在两个环节的趣味性学习中,一个个小老师像模像样,一个个小徒弟规规矩矩,伙伴学习让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事情做;接着,教师利用小组竞争进一步巩固学习结果,每个小组出一名队员作为代表,自主选择展示的内容和形式,这样的活动瞬间点燃了学生的激情,生1:我带领大家读鳞次栉比、琳琅满目,全班同学跟读一遍;生2:我来解释一下“阳光和煦”的意思,即阳光照在身上,很暖和。生3:谁告诉我“鳞次栉比”是什么意思?立刻有同学站起来,生4:形容排列的秘而整齐,常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的排列……

不要低估任何学生的能力,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运用伙伴学习方式,将学习的主动权下交给孩子们,课堂上立刻出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无论是“你读我听”“你写我查”的伙伴合作,还是“自由选择”的小组补充,都从学生视角出发,优势互补,让学生灵活掌握学习内容的同时,也品尝到了自己摘到的果儿的甜美。

三、伙伴互助――心有灵犀一点通

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助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路径。然而,传统教学中,教师总是试图将自己的阅读经验兜售给学生,这是缺乏认知规律的教学行为,也是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因此,将伙伴学习融入语文课堂,给学生一个彰显个性的机会,让他们互相扶持,互相评价,彼此促进,尽可能的缩小个性差距,实现共同提高。

例如:三年级上册《做一片美丽的叶子》一课教学中,师:学完课文,同学们对这句话“春天的时候,叶子嫩绿;夏天的时候,叶子肥美;秋叶变黄;冬日飘零――回归大树地下的根。”有怎样的理解?生1:我觉得人的一生如“四季”,我是春天的叶子,嫩嫩的;爸爸像夏天的叶子,绿绿的;而爷爷是秋天的叶子,黄黄的。此时,同组同学站起来,生2:他的想象真丰富,但没有冬天,我补充一下,人的童年如春天的叶子,纯净鲜嫩;青少年犹如夏天的叶子,茁壮有劲儿;而壮年时期如秋天的叶子,带着成熟的韵味;而老年时期如冬天的落叶,化作春泥更护花……同学刚补充完整,教师里立刻响起了掌声……师:真好!同学们的思维,就如同一片片美丽的叶子,无论怎样的思考,都是一处美丽的风景。

在这样的教学中,师生在互助互评互励的过程中实现了对文本的深入解读,这样的课堂让同学们彼此打开心扉,教学过程不仅是收获知识的过程,更是心灵的贴近和情感的涨潮,进而唤醒彼此学习的激情,以互助打通一条通往语文世界的绿色通道。

总之,伙伴学习方式犹如一股清泉,为学生的语文课堂注入了清凉和惬意。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根据中学段学生年龄特点,有效运用伙伴学习方式,让孩子们在自主的天空下,体验识字的快乐,领悟人文的气息,品尝最甜的果儿。

【参考文献】

小伙伴教学反思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伙伴式学习;主动学习;学习伙伴;课堂规则;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5-0029-02

【作者简介】高丛林,南京市拉萨路小学(南京,210034)副校长,高级教师,南京市数学学科带头人。

一、小学数学伙伴式学习的内涵

从学生出发,尽力顺应学生学习的需要和规律,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数学教学不应是教师单向、独白式的教学,而应是教与学的行为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是教师、学生、内容和媒介之间多向交互的过程,这四个要素共同构成了相互依存的学习伙伴共同体。小学数学伙伴式学习聚焦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应成为数学学习真正的主人,要让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主张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自由讨论、交流对话、主动建构。小学数学教学实施伙伴式学习,有助于教师从传授、教会学生知识转向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

伙伴式学习从学生的视角看待数学学习的发生,致力于帮助学生成为“自主的学习者”,让学习成为学生自己主动要完成的事情,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消极应付式地参与。伙伴式学习鼓励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进行“再创造”,重视学习伙伴间的互动与交流。因此,小学数学伙伴式学习有助于学生成为自主的学习者、互助的合作者、共进的研究者。

二、小学数学伙伴式学习的基本要素

1.实行伙伴式学习不能不关注学习伙伴。

课堂学习伙伴既包含人的因素,也包含物的因素。学习伙伴既可以是学生间的合作小组,也可以是同桌;既可以师生共研,也可以生生共学。学习伙伴除了同学和教师,还包含丰富、生动的学习内容和媒介,比如教材、电脑、网络等都是学生重要的学习伙伴。伴随学习活动呈现出的相对稳固的人与相关物质媒介的组合都是学习伙伴。这种学习方式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选择性,可以就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人员组合又不像合作小组那么固定,因而更加自主而深入。伙伴式学习不仅能让学生学会认知,还可以让他们学会共同相处和生活,最终提高他们的社会生存能力。实施伙伴式学习,体现出从以传递知识为主向以培养人主动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为本的转型。

2.课堂规则是伙伴式学习的重要因素。

伙伴式学习的显著特征是促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中自主的学习者。它信奉学习只是成长的手段,而不是成长的目的。因此,首先,数学学习应从外在的社会性要求,回归满足主体的内在自然需求。其次,伙伴式学习要帮助学生发展“自律”能力,让课堂规则建立在学生主动学习数学、实现快乐发展之前。在学生学会律己、倾听、分享的前提下,培养他们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教学方式的转变是伙伴式学习的核心所在。

伙伴式学习让教师变高高在上的知识传授者为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伙伴,站在学生旁边,当学生需要时提供指导,或是引导学生找到一些必要的素材、工具、方法或途径,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发展,旨在让学生成为能动的学习者,向伙伴学习,与伙伴合作,同伙伴共进。

三、小学数学伙伴式学习的基本环节

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流程以“导入―讲授―练习―总结”这四个基本环节为主。伙伴式学习改变这种以教师的“教”为主线的流程,创立了以学生的“学”为主线的模式,构建了以“前置顺学―交流互动―拓展研究”这三个基本环节为主的课堂教学流程。

“前置顺学”环节立足于顺应学生的主动学习,了解学生不同的学习起点。这一环节,在时间上既可安排在课前,也可安排在课上;在形式上既可以由个人研究,也可以由伙伴共同研究;在内容上既可以是单元的,也可以是课时的;在层次上既要有基础性的,也要有拓展性的。其目的是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充分思考的时空,这也为教师的个性化指导提供了依据。“前置顺学”环节是伙伴交流互动的前提,会让交流互动更加有效、深入,更富个性化。

“交流互动”环节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结合“顺学单”表现出来的不同层次,学生之间交流学习心得,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教师辅之以适当的点拨,引导学生质疑和讨论,形成基本的观点和结论。伙伴式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疑问与伙伴分享,在认知冲突中顺应、同化知识,完成数学学习,发展数学能力,提升数学素养,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

“拓展研究”环节是对学习成果的巩固和深化,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各自选择研究团队或研究伙伴,依据不同的信息来源,借助不同的学具(如计数器、时钟模型、钉子板、尺子、铅笔等),就大家共同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学习伙伴通过分工合作选择相关资料,探寻有价值的研究点,形成研究微报告并分享给大家,促进伙伴共进。

四、实施小学数学伙伴式学习的教学建议

1.设置“问点”,凸显伙伴差异学习的价值。

伙伴式学习要求教师善于制造和设置思考容量较大的问点,安排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的需要。例如:教学苏教版五下《分数的大小比较》,教师直接抛出了一个大问点话题:用你喜欢的方法比较和的大小。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交流互动,提出了多种方法:可以画图比较大小;可以找一个中间量,比它大,比它小,所以大于;都化成小数来比较大小……还有学生提出通过“通分”来解决,并认为:画图麻烦,找中间量并不具有普遍性,化成小数计算又容易出错,通分比较合适。大问点引导伙伴间进行了充分的交流,顺利推动了他们数学认知的生成。

2.探究“错点”,发挥伙伴自主能动作用。

在数学活动中,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总会出现理解的偏差或错误,这恰恰是小学数学伙伴式学习非常关注的学习资源。伙伴式学习认为对“错点”的探究,会让“学”更真实、自然地发生。把学习活动中典型的“错点”作为教学资源来开发,引导学生关注错误、研究错误、纠正错误,在学习伙伴间鼓励“兵教兵”,这有助于学生在教会伙伴的同时加深自己对知识的理解。

3.研究“疑点”,鼓励伙伴间的共同进步。

小伙伴教学反思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伙伴式学习 全纳教育 教学策略

在全纳教育的大背景下,我校成槲沂凶钤缂行“全纳教育”的学校。我们无条件地、义务地、开放性地接纳各种各样的学生,令他们在受教育方面都履行着同等的义务和享受着同等的权利。现在,我校的新市民子女占全校学生数的64.8%。本地学生和新市民子女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距离。

在日常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提出了任务和要求,有时学生们会进行交流和讨论,表面上看,课堂也是挺“热闹”的,但是一般都是愿意交流的学生,或者是成绩优异的学生之间在讨论,有些愿意讨论的学生也是只顾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去倾听别人的思考;有些后进的学生既不参与也不愿意听其他同学的讨论,使合作没办法做到全面参与和真正地有效开展。这就需要通过“伙伴式学习”的形式,让本地学生和外地学生之间,优秀的学生和后进的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成长,这种互补是非常有必要的。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有效实现这种“伙伴式学习”,促进伙伴间的共同成长,提高语文素养呢?我们进行了一次又一次地深入探索和研究。

一、“伙伴式学习”的界定与形式

就语文学科而言,“伙伴式学习”是指通过营造浓郁的合作互助学习气氛,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虚拟的伙伴之间平等合作、互助共长,以此积累丰富的经验和见识,发展个人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伙伴式学习”主要有以下形式:

1.上课前,伙伴的介入式教育

就是在上课前,通过教师或者伙伴的提醒、介入、帮助,在固有认识水平的基础上,前置性地进行学习,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课堂上,伙伴的碰撞式互助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遇到仅依靠个人无法完全解决的学习障碍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与伙伴交流讨论,通过思维的碰撞,师生间的积极互助探索,实现共同成长。

3.下课后,伙伴的分享式交流

每个学生通过语文课的学习,坚持阅读延伸,接触与课内相关的书籍,以增长见识,拓展视野,增加文学素养,经常在伙伴之间交流自己的读书和学习心得,交流的对象可以是老师,可以是同学,交流的场所可以是在生活中,可以是在课堂上,也可以是在网络平台上。

二、“伙伴式学习”的理念及依据

语文新课标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三条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伙伴式学习”主要指向的是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的“学”,它的价值在于最大限度地解决了我校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差异大的问题。学生是主要学习者,是课堂教学中的最重要的主体。语文课要依据学生年龄特点、认知发展规律以及语文学科的特点,确定适当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合理的评价方式,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乐于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

从孔子的教育哲学中,我们也是有据可循:《论语》首篇《学而》的第一章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名句,“有朋”古本或作“友朋”。在孔子那个时代,“士”作为底层贵族有招募“朋友”(或称子弟)作为自己从属来辅佐自己从政的礼度。这些“子弟”归附在“士”的周围辅佐“士”,被“士”待如父兄子弟,帮助“士”“补察其政”。因此可见,其中的“朋”有“子弟”“伙伴”之意,体现了伙伴的互助合作。

三、“伙伴式学习”的组织与实施

1.课堂教学伙伴式学习的具体方式

(1)“伙伴式学习”小组的构建

目前,课堂上,大多以传统的师生单向交流为主,为了改善这种现状,我们通过采用伙伴合作的学习形式,实现多向互动交流,努力给每个学生以语言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但只有合理构建伙伴小组,才能让课堂更有实效。

①合理分组。小组的合作时间、地点、人数要按照不同情况随时调整,不应固定不变。

就课堂上而言,小组的人数一般在2~4人之间,遇到班级总人数不凑巧时,也会出现5个人一组,但不管人数多少,我们在小组人员的组合时会考虑到教室座位的排列方式,更会顾及学生个体的差异。因为不同的分组方式会对学习的效率、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语文课上一般采用“异质互助”的形式,也就是优劣互补的一种组合形式,让接受能力强、思维活跃、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与学习能力弱、反应缓慢的学生组成一组,这样全班组与组之间的综合情况比较相似,便于全班教学的整体推进。

②明确职责。一般在伙伴学习小组中要选组长,组长的选择要考虑到多重因素,例如,学业成绩、同学关系、互助能力等。在选好组长后,每个小组长都要明确自己的职责,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组长对小组学习的任务进行分配,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完成其中的一部分,给每个成员安排不同的角色……

(2)“伙伴式学习”方式要基于学情

课堂上,我们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特点,对他们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在日常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采用的伙伴形式有:低年级,同桌互助;中高年级,前后四人或五人为一组。训练的重点上,低年级以朗读、说话为主;中高年级以开放性的问题讨论为主;高年级更强调问题的思维价值。在结果的呈现上,低年级注重讨论意识和静心倾听的习惯养成;中高年级重视吸纳每个成员的意见;高年级要学会形成综合性的结论。

2.培养“伙伴式学习”小组成员的技能和习惯

伙伴学习的技能和习惯在小组伙伴学习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合作技能和习惯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教学、示范和多次强化将相关技能传授给学生,并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逐步培养,使之形成习惯。而学生们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是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善于思考、学会自主分工。

3.运用“伙伴式学习”架构课堂教学环节

“伙伴式学习”课堂教学环节主要是指每一堂课组织学生至少进行一次“伙伴式学习”,以此来解决这堂课的教学重点或者难点。每次组织“伙伴式学习”,其教学环节都是“质疑导思一合作释疑一汇报展示一评价激励”。

“质疑导思”这一环节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帮助学生提炼本课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而学生就在课前预习过程中发现的疑难问题进行质疑,并引发大家的思考。

“合作释疑”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教师组织全体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伙伴式学习,教师成了一位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则是释疑的主体,在这过程中,生生、师生之间通过讨论或操作实践,产生智慧的火花,并达成共识,促进共同进步。

“汇报展示”是以学生交流、补充为主,可以是学生个体代表自己小组发言,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相互补充,教师则充当一位引导者,及时评价,引导学生对其他小组评价,有时也充当谈论者发表自己的想法。

“评价激励”这一环节是对“汇报展示”的评价。其评价方式是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以口头评价为主,书面评价为辅。可以指出汇报展示中出现的问题,或提出建议进行补充;也可以对精彩之处进行表扬,树立典型,供大家学习参考。

小伙伴教学反思范文第4篇

一、伙伴活动――以“趣”的方式吸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习作教学中,老师不妨精心设计一些伙伴共同参与的活动,创设富有趣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活动中产生鲜活的体验和表达的欲望。

策略:习作过程趣味化――以有趣的活动增强伙伴的真实体验

传统的习作教学讲授太多,活动太少,枯燥乏味的讲解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针对这一弊病,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活动有机穿插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嘴,共同经历真实的生活,互相倾诉独特的体验。

【案例描述一】

笔者在苏教版六下“写一次有趣的实验”习作教学时,没有按教材所说让学生回家自己观察蚂蚁,而是在课堂上让学生分组进行了一次“火烧方糖”的实验。小组伙伴们分工明确,有的拿打火机点酒精灯,有的用镊子夹方糖蘸了烟灰放到酒精灯上烧,有的负责整理实验材料,有的负责记录实验现象。实验进程有条不紊,确保了实验的成功。而其他没有“动手”的伙伴也能够更加凝神静气地参与观察,不会因为过度兴奋、争抢操作而混乱失控,导致实验失败。看着蘸了烟灰的方糖在酒精灯上熊熊燃烧起来,伙伴们的眼中满是惊奇与欣喜,还不时发出一声声惊叹。在之后的伙伴交流中,每个学生都能从不同的角度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在这样的伙伴合作实验中,不管是亲自动手的,还是在旁观察的,都与“实验”零距离接触,都能够真切地体验和感悟实验的全过程,获得习作的第一手“素材”。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在习作教学中适当安排伙伴活动,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体验,丰富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二、伙伴交流――以“矮”的姿态交融

伙伴交流是一种平等交流,由于学生年龄相仿,心理水平接近,彼此交流会更默契、更自由、更畅达,可以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也更容易被接纳和欣赏,从而产生情感共鸣,获得思想启迪,树立习作信心。

策略:习作评价多元化――以真诚的欣赏分享伙伴的独特感受

以往的习作教学,评价者是教师,评价时间在习作后。评价单一,时间滞后,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伙伴之间的交流使习作评价多元化,每个人能从不同的角度欣赏与被欣赏。评价的时间不仅是习作后,还有习作前,甚至是习作时,可以贯穿习作全过程。这样的交流与评价,能起到调整、补充、启发、激励的作用。

【案例描述二】

在解决本课的教学难点“说说实验中的细节”时,我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在伙伴们面前,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可以插话,可以打断,可以语无伦次,可以结结巴巴……有的讲到了实验中看到的现象变化,如火焰的变化、方糖的颜色变化等;有的讲自己心情的变化和当时的想法;有的讲旁边同学的有趣反应……每个人都自由表达,畅所欲言,不必担心会受到嘲笑或排斥。每个人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分享,互相获得肯定和赏识,从而丰富写作细节,迸发出更多智慧的火花。

事实证明,这样的伙伴交流是有效的。因为在小组汇报交流时,我们听到了许多关于细节的“漂亮”表达,学生说得越来越精彩。而如果没有宽松自由的小组伙伴交流做前提,有很多学生可能不敢说,不会说,课堂会出现长时间的“冷场”和“僵持”,无法顺利推进后续教学。伙伴交流,满足了学生被尊重、被欣赏的需要,使更多的学生在足够的关注中受到鼓舞,提升对自我价值的认知,进而产生愿意说、乐于写的写作愿望。

三、伙伴引领――以“高”的眼光审视

在伙伴学习小组内,充分运用伙伴资源,找到习作的“高标杆”,共同欣赏其优秀处,咀嚼其精妙点,感受其情意场,审视其逻辑性,甚至与自己的习作比较优劣,取长补短,能够将伙伴习作打造成习作教学的优质资源,帮助组内成员更好地掌握语言,习得语言。

策略:习作指导贴心化――以切实的例子感悟伙伴的语言智慧

习作是“自由”与“规则”的舞蹈,既需要自主思考,自由想象,也需要规则指导,技巧提取,这样才能将学生由“此岸”引向“彼岸”。教师可以利用伙伴习作中的优秀实例,引领学生进行正向评赏,准确把握,适当挖掘。学生能从具体的实例中感受伙伴的语言智慧,学习其中的方法技能,纳入自身的知识体系,滋养生长新的语言增长点。

【案例描述三】

小伙伴教学反思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全纳教育 课堂教学 助学伙伴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0034-02

助学伙伴是随班就读教学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它不仅使残疾儿童从同学的帮助中解除一部分学习和行动上的困难,还能从与正常儿童的交往中开阔眼界,增加接触社会的机会,学会适应生活,适应社会。对互助伙伴来说,助学活动也是建立爱心,学会关心他人,促进自我发展的好机会。通过研究助学伙伴策略,找到选择、培训、指导助学伙伴的途径和方法,发现助学伙伴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这都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

一、研究对象

本班里有一名智障儿童。本文就重点研究该班内助学伙伴的实施情况。随读生的基本情况:田某某,因长期癫痫病发作,引发智力残疾,该生父母均为农民,父亲也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而且非常配合老师的工作,能够按时辅导学生学习。但该生无法与其他正常孩子一样接受老师教给的知识,记忆力差,经常遗忘老师交给的任务,丢失学习用品,不会整理自己的书包,不善言语,需要向同学借文具时他什么也不说,拿来就用,且学习意愿低落,缺乏学习动机。

二、研究方法

1.尊重随读生意见,挑选有责任心的助学伙伴

在选择助学伙伴时,我们首先要选择品学兼优、有热情、有耐心的正常儿童来当他们的助学伙伴。但是在实际中选派合适的助学伙伴时要遵从自觉自愿的原则,教师不能进行强制。

2.明确助学伙伴职责,热情参与工作

教师首先必须让助学伙伴明确自己的职责。助学伙伴主要从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减轻随班就读儿童的心理压力这几个方面进行帮助。在辅导过程中,助学伙伴要做到有耐心、有信心、有恒心,不流露出任何抱怨和失望,不说一些诸如“你真笨”“你不行”之类伤害随班就读儿童自尊、自信以及影响其学习积极性的言语,要真正起到助学的作用。

3.指导并督促助学伙伴进行个别辅导

(1)在助学内容方面的培训

主要从两方面对助学伙伴进行培训,首先要强化助学伙伴本身的“双基”学习,避免助学过程中出现科学性错误;其次要让助学伙伴明白在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给随班就读儿童提供不同的帮助。

(2)在助学技巧方面的培训

比如辅导中应循序渐进、因需施教,多鼓励、少惩罚,多启发、少替代,多询问、多反馈等等。对助学伙伴的培训任务,即开始实施个别教学。在刚开始实施的阶段为了使助学伙伴在教学中少犯错误,教师要亲自进行个别教学示范,让助学伙伴听课观察,并适当与随班就读儿童接触,教师让他们做一节辅导课中的一部分工作,如此循序渐进,直至让他们承担应有的助学责任。在助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观察,仔细检查教学质量,并研究助学伙伴的助学技巧,观察分析助学中遇到的难题,适时进行针对性辅导。如果助学伙伴长时间没有达到预定目标,就要考虑在课程计划、助学技巧、助学伙伴自身等方面是否存在问题。助学伙伴是教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得力助手。教师除帮助助学伙伴提高一般的教学技能外,还要定期召开个案分析会,与助学伙伴交流情况,发现问题,寻找对策,解决问题,寻求最佳辅导方案。

此外,还要建立激励机制,对助学伙伴的辅导成绩进行评价,根据助学伙伴的帮教表现和辅导结果,定期评选出“最佳助学伙伴”进行表彰和奖励,以不断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4.对助学伙伴进行定期评估,激发助学伙伴的工作热情

工作中要及时地对助学伙伴进行评估,表现好的给予表扬和鼓励,不好的可以替换。在一次班会中,我对黄某某的一段时间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对他提出了表扬,发给他一张标志性发展评价卡。在黄某某上台领卡的时候,我看到了田某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手拍得最响。他已经很久没有这样高兴了,我看到了他性格上的转变,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不爱与同学交往、整天噘着嘴的孩子了。

三、探讨与建议

1.在实施过程中,要教育助学伙伴注意培养随班就读学生的独立意识,助学伙伴不能一切都代替随班就读学生来做,要教育互助伙伴仅在随班就读学生确实需要帮助时才能给予帮助,千万不能养成他们事事都依赖别人的懒惰思想。

2.通过课堂实践成功。我认为伙伴助学教学模式不应只局限于课堂教学,还应推广到课间。要加强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辅导,这样有助于巩固课堂辅导的效果。此外,还要定期轮换助学伙伴,让更多的同学成为“小老师”,这样有利于团结互助的班集体的形成,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助学伙伴父母的顾虑。

参考文献:

[1]邹泓.同伴关系的发展功能及影响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2).

相关期刊更多

消防与生活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重庆市消防总队

致富时代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东省农垦总局

女性天地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