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杂粮加工企业工作总结

杂粮加工企业工作总结

杂粮加工企业工作总结

杂粮加工企业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山西 小杂粮产业化 人力资源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2-251-02

随着“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山西省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赶超发展为战略,以转型跨越发展为目标,全力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全力推进“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健康山西”。山西是一个农业大省,传统的种植习惯和特殊的地理气候决定了山西省的小杂粮具有了较强的自然资源上的比较优势,也成为我国小杂粮的主产区,产量占全国10%以上。就天然资源、气候条件、地理位置、非熟练和半熟练劳动力等而言,山西小杂粮产业发展具有竞争一定的优势;然而知识资源专业人才是缺乏的,严重限制了山西省小杂粮产业的发展。

一、山西省小杂粮主要种植区的农业劳动力情况

1.从总量来讲,山西省拥有充足的和稳定的农业从业人口。山西的小杂粮种植区主要集中在苛岚县、大同县、右玉县、左云县、汾阳市、灵邱县、阳高县、五寨县、寿阳县、沁县、广灵县等县市。这些县市的劳动情况如下表1所示:

如表1所示,近年小杂粮主产区农业从业人口数从总量上来讲,较为充足和稳定,有力支持小杂粮产业的发展需求。

2.从质量来讲,劳动力素质不高。

(1)山西省农村劳动力文化教育程度较低,小杂粮生产的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受到影响,制约了小杂粮生产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据2010公布的农业普查数据了解到2009年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1422万人,劳动力文化程度情况如下图表所示。

图1为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构成图,由此可见山西省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为主要构成,占85%,大专及以上文化只占1.1%,而与此同时农业技术推广的培训效果欠佳,明显地不适应当前现代产业的发展,制约着山西小杂粮产业的发展。

(2)农民商品经济意识差,营销观念落后。在小杂粮种植方面,农民看不到科技含量的提高会给自己带来较高的收入增长,为了提高产量,而降低产品的品质,导致杂粮销路不畅。另外在小杂粮销售方面,各类农民经纪人仅仅是发挥了收购、发运的职能,缺乏开拓市场的销售人员,小杂粮的生产、加工、销售很难形成规模经济,削弱了市场竞争力。

二、山西省小杂粮产业科技人才情况分析

经过多年来科研人员的努力,已经拥有一支具有相当技术力量的科技人员队伍。在育种、栽培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小杂粮推广、加工利用和产业开发等方面的人才还很欠缺。

1.总体上来看,农业技术人员比重较低。如表2农业技术人员情况表,所示山西省农业技术人员与农业从业人员的比例为0.44%,低于全国的比例0.60%,更远低于东部比例0.74%。

2.科研人员情况。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和山西农业大学是山西省小杂粮的主要科研和开发项目承担机构,尤其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其下设小杂粮研究中心、高粱研究所、高寒区作物研究所、谷子研究所等小杂粮专业研究机构。基本人员情况如表3所示。

表3为山西农业科学院小杂粮相关研究所科技人员基本情况,由专业科技人员数量和结构以及科研能力看,基本可以满足小杂粮产业发展的需要。表4为山西小杂粮相关专业专家资料表,结合市场状况来看,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专业人才的培养已有较大的发展,但部分专业人才还很欠缺,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业的快速发展。

3.农业推广人员数量不足、专业素质较低。首先,目前山西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中的科技人员数量,省市两级占12.6%,县级占63.6%,乡镇只占13.8%。农业科技应用的主战场在乡村,处于农业第一线的乡村技术人才相对缺乏,没有形成“金字塔”结构,限制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和进步。再则,多数人员专业不对口,一部分区域的农技人员年龄老化、思想僵化、知识退化,加之多年来人员未得到补充和更新,很难完成生产需要。另外对农业科技的推广,没有相关的激励政策,农科人员待遇低微,严重影响了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相关企业人才欠缺。一方面表现为人才结构问题,据山西省农牧厅对18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的调查发现,在被调查的3549名固定职工中,专业技术人员仅为1085人,占固定职工总数的30%,而高中级职称的仅占7.8%。另一方面,企业产品开发和营销人员欠缺。

三、山西省小杂粮人才培养情况

1.高校相关人才培养从总量上来讲,基本可以满足市场需求,但毕业生就业意愿并不强,对技能培训需求强烈。山西农业大学是培养农业与农村科技人才的省内主要高校,从近几年的毕业生人数看,每年有近3000名毕业生进入农业各领域,专业方向较全面。但从就业意愿来看,调研结果显示51%的学生不打算从事农业及其相关工作,主要是对行业发展前景并不看好以及对工作自然环境不满意,剩下49%打算从事农业及其相关工作的学生中,只有10.4%愿意从事种植,66.7%的学生希望进入企业。另外,60.6%的学生有技能培训的需求。

2.社会培训机构多元化、培训对象有侧重、培训内容基本与时俱进、培训方式较丰富,但依然存在培训计划和实施与培训需求和期望不一致,培训效果不能达到预期水平等问题。目前的社会培训机构以专业院校培训中心、技术推广机构、企业与民间的各类服务组织、远程教育网和农村专业大户等类型为主,对农民的培训方式有就地培训、异地培训等方式,形式与内容有了显著的改进,但与市场的需求和期望之间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培训实施流于形式,经济利益倾向性现象严重。

3.企业培训意愿提高,培训投入增加,但企业人才开发和培养的认识和投入严重不足,培训对象不全面、技术更新缓慢,整体素质难以提高。目前山西小杂粮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员工的劳动文化程度较低,大多数企业虽然开始加大培训投入力度,但经营者缺乏现代企业管理意识,对产品开发、技术创新、企业宣传等方面重视程度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

四、山西小杂粮产业发展人才建设建议

1.政府应继续扮演好统筹者和协调者的角色。逐步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农民培训力度,抓好农民转移培训规划和培训扶持政策的制定执行、建立对农民培训机构培训效果的评价机制和奖惩规则,加强培训市场秩序的监管和对财政支持资金使用情况的检查监督,引导农民培训机构进行农民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及相关企业、培训机构和劳动力市场中介服务机构之间加强合作等。

2.加快调整高等院校专业设置,积极培养紧缺人才和高新技术人才。目前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和供给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主要表现在人才结构和专业技能培养方面。因此,高校一方面应从市场需求出发,做好专业结构和方向调整,小杂粮专业研究机构和专家切实从山西小杂粮产业发展需求出发申报项目开展研究工作,提高科技成果产业化效率。另一方面应加强专业技能实践培训环节。首先应招聘和培养一批优秀的实训教师队伍,再则由小杂粮专业研究人员带头,与小杂粮实验、种植区、相关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让更多的在校学生参与其中,有效提高专业技能,形成合理的就业期望和较强的就业能力。

3.小杂粮企业应加强对培训的重视和投入力度,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与开发体系。企业经营者应转变思想,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认识人才管理问题,结合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市场环境、企业现状,制定企业人才管理规划、人员招聘计划和培训任务,并保证培训体系的执行力,调整培训的内容,在政策上保持和企业发展的步伐一致,让培训的内容真正用到企业上。

[本文为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办公室2007年度课题《山西省小杂粮产业的潜力与竞争力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戴静,和亮,兰惊雷.对山西小杂粮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山西农业科学,2008(08)

2.柴岩,冯佰利.中国小杂粮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3)

3.王广斌,解晓悦.山西小杂粮竞争优势与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6(5)

4.姜长云.农民的培训需求和培训模式研究[J].调研世界,2007(9)

杂粮加工企业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3月15日,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黑龙江垦区在北京与清华大学、中粮集团等14家单位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将推动垦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综合竞争力,加快建设世界级绿色现代农业企业集团的步伐。

■携手中国农大、国家杂交水稻中心:着力提升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水平

在签署的14项战略合作协议中,科技合作是重头戏。为了给粮食增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黑龙江农垦科学院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大荒分中心,共同组建东北杂交粳稻技术科技攻关团队,在海南省和黑龙江垦区分别进行试验示范,开展东北杂交粳稻技术科技攻关、杂交粳稻试验示范。同时,将在农垦总局哈尔滨管理局建立中国农业大学北大荒设施农业研究院。具体内容为:负责相应的设施园区规划和农业设施建设指导工作。每年主要利用农闲季节集中培训,不定期到生产基地进行技术指导。双方共同开展各类绿色及有机蔬菜、水果产品的研发等。

■牵手五大“国字号”集团:从战略层面完善和延伸农业产业链

黑龙江垦区拥有部级、省级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培育了“米、面、油、乳、肉”等十大支柱产业,形成了2000万吨农产品加工能力。

为进一步完善和延伸农业产业链,黑龙江垦区总局及北大荒集团等与中粮、中旅、中农发三家央企和国务院授权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管理的中国华粮物流集团以及商务部重点扶持的全国大型零售企业之一的北京华联集团五大“国字号”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其中,总局和中粮集团将在粮食综合深加工、粮食仓储物流、农产品市场营销等相关领域开展合作,提升产业水平,同时,鼓励农垦总局所属企业以土地、资源、货币、技术等多种方式出资入股合作项目。根据协议,农垦北安管理局将同中农发集团开展多形式合作,共同搞好绿色有机食品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和企业产品购销,打造部级农业产业化示范企业,成为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现代化企业。北大荒集团与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将加强双方在粮食物流、食品加工领域更广泛深入的合作关系,共同打造中国最大的现代粮食物流服务平台和国家重要的食品加工基地。北大荒集团与北京华联集团的合作主要是在终端市场方面,北大荒集团将采取整体进入、专区销售、统一品牌、统一费用、统一配送、统一结算、统一广告宣传的“店中店”销售模式,即北大荒集团所属龙头企业(包括各管理局、农场)的优质、特色产品,整体打包进入北京华联超市,实行集中供货、专区销售。而北大荒与中旅的合作则主要是充分利用北大荒地域辽阔、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基础好和旅游发展潜力大的优势,延伸农业旅游这一产业链条。

■管理、培训、信息化:建设世界级现代化农业集团的新抓手

杂粮加工企业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市是粮食主产区,全市12个县(市、区)有9个商品粮基地县,粮食生产是农业生产非常重要的内容。

1、市耕地面积

市耕地面积年为252.46万亩,年为245.37万亩,减少7.09万亩,年均减少0.788万亩。年、年两年土地普查分别为272.37万亩和278.32万亩,分别比年多27.0万亩和32.95万亩。年为245.98万亩,比年减少32.34万亩,平均每年减少3.59万亩,耕地减少速度显著加快。如扣减年耕地普查面积比年增加的32.95万亩,年耕地面积为213.03万亩,比年减少39.43万亩,减幅15.62%。

2、市粮食播种面积

年年,市粮食播种面积22年年均379.06万亩,最多为年的413.48万亩,比年均面积增34.42万亩,增幅11.20%;最少为年的342.11万亩,比年均面积减36.95万亩,减幅9.95%;最高年与最低年比较,相差71.37万亩,差幅20.83%。

水稻播种面积。年至年,市水稻播种面积22年年均305.38万亩,最多为1990年的353.70万亩,比年均面积多48.32万亩,增幅15.82%;最少为2003年的283.77万亩,比年均面积少66.61万亩,减幅21.81%;最高年与最低年比较相差114.93万亩,差幅48.55%。

3、市粮食总产

年至年,市粮食总产22年年均126.94万吨,最高为年的144.1万吨,比年均总产多17.16万吨,增幅11.90%;最低为1986年的107.58万吨,比年均总产少19.36万吨,减幅15.25%;最高年与最低年差距36.52万吨,差幅33.94%。年比年增20.19万吨,增幅18.42%。

水稻总产。根据市统计年鉴,年至年,市水稻总产22年年均113.88万吨,最高为年的125.22万吨,比年均总产多11.34万吨,增幅9.95%;最低为年的100.36万吨,比年均总产少13.52万吨,减幅11.87%;最高年与最低年相差24.86万吨,差幅24.77%。年比增0.51万吨,增幅0.48%。

根据我们调研情况,由于农户经营规模小和市、县、乡主要负责人的政绩观影响,统计数字失真幅度较大。以年为例,早稻播种面积统计数字为40.0万亩,而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干部估计实际面积不会超过20.0万亩。各种旱杂粮播种面积,统计数字为102.86万亩,实际面积估计不会超过60.0万亩。由于相当多的山垅田抛荒,中稻实际播种面积与统计面积亦有1/5左右的差距。

粮食播种面积是粮食总产的基础,如果扣除虚报面积,年的粮食总产和稻谷总产均比年有较大幅度地下降。

4、年早稻情况和晚稻播种情况

根据市信息站收集各县统计,年水稻播种244.22万亩,其中双早40.01万亩(平均亩产404公斤),中晚稻175.13万亩,双晚39.08万亩,播种旱粮107.22万亩,其中马钤薯15.63万亩,甘茹35.8万亩,大豆27.39万亩,花生12.99万亩,玉米15.41万亩。据调查后推算,实际面积早稻和双晚面积低于20.0万亩,中晚稻面积150.0万亩左右,旱粮面积60.0万亩。

二、市粮食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情况

(一)粮食生产技术研究情况

市粮食生产技术的研究,主要采用引进消化与自主研发相结合的方式,从事研究的单位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及各县的县级农业科学研究所等,现有从业人员主要集中于杂交水稻新组合的研制、引进与开发、推广应用上,杂交水稻新组合的研究方面在省内尚有一定的优势,近年来先后有十余个新品种(组合)通过全国与省审定。继八十年代育成汕优63、威优77之后,又育成汕优明86、ⅱ优明86、ⅱ优1273、汕优82等新组合,水稻区试单产水平提高8%左右。在栽培技术研究方面,主要有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水稻塑料软盘育秧、水稻再生栽培、优质稻栽培技术、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稻烟菜菌优化栽培模式、甘薯、马铃薯脱毒高产栽培、花生、马铃薯复盖栽培技术、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对提高市粮食单产水平和品质,作出了较大贡献。水稻单产20年来提高了50公斤左右,各种旱粮单产增加10%左右,超级稻单产水平普遍达到650公斤,最高的达到900公斤。

(二)粮食生产技术推广情况

粮食生产技术推广队伍主要由各类种业公司和市、县、乡农业技术推广站组成,主体为农技站。推广情况:

1、水稻良种复盖率达90%以上,旱粮作物良种复盖率达50%以上。

2、优质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基本形成了早稻以佳辐占,晚稻以宜优系列三系杂交稻和两优2186两系杂交稻等为代表的优质稻种植格局。

3、再生稻种植面积和单产水平多年均居全省第一位,年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最高单产水平两季超过1300公斤。

4、超级稻推广面积和单产水平全省第一,年全市推广67.38万亩,平均亩产562.99公斤,比一般杂交稻增产9%左右;年全市落实超级稻81.31万亩,建立了尤溪、沙县、永安、宁化四个省级示范片2.0万亩。超级稻再生技术研究年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5、稻烟菜菌优化栽培模式被农户广泛采用,烟后稻、菜后稻、瓜后稻的产量较高,一般亩产超过600公斤,最高亩产超过800公斤。

(三)绿色粮食生产情况

发展“绿色粮食”生产是粮食种植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件大事。我市高度重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工作,着力创建优质稻生产基地,大力推广优质稻的种植生产。并积极通过形式多样的广泛宣传,推介优质稻内在的品种特性和优势,引导农民适应粮食产业化经营需要,根据市场供求安排优质稻的种植。

1、建设绿色食品工作网络。至年底相继成立了市、县绿色食品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绿色食品工作网络建成,为我市绿色食品发展走上正轨奠定了基础。同时根据本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具体状况,及时制定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意见》,并对获得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企业给予奖励,有效地提高了我市农产品质量。到年底,全市共有17家企业的26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基地控制面积7800多亩,绿色食品产值16405万元。

2、绿色优质稻米的种植与推广。从年起,我市先后引进了一批高产、品质优良、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优质稻品种。如从江西引进优质水稻品种“987”,平均亩产400-550公斤,市场收购价每50公斤比常规品种高出15-20元,每亩可增收150-200元,深受农户欢迎。我市先后引进“佳福占”等8个优质稻的品种,让农民用上放心种子,确保优质稻种植年年出新,进一步提高优质稻的市场占有率。目前,我市具有一定优质稻生产规模的有泰宁、宁化、明溪、建宁等四个县,面积分别为34483亩、64696亩、35000亩和15000亩。

3、绿色优质稻米的市场建设。我市积极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等办法,加强与沿海销区的产销链接,发展订单农业,开展粮食产业化经营,鼓励、发动沿海粮商到我市投资建仓储粮、联合创建优质稻生产基地。在年省内产销区粮食购销协作洽谈会上,宁化县与共签订稻谷购销合同38000吨,共签订稻谷购销合同24000吨。

4、“绿色粮食”品牌建设。我市积极扶持市场前景广阔、科技含量高、牵动能力大的绿色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增强创新经营理念和品牌战略意识,鼓励其筹集资金,更新改造一批高档优质的精、深加工设备,拓宽优质稻米的生产与发展空间,创立本市绿色品牌产品。目前,我市已有市佳源米业公司、佳穗米业公司和建宁裕芳粮食加工厂等8个企业生产的18个产品为“放心粮油”品牌,“放心粮油企业”4个。

三、市粮食加工、储存、流通、产供需状况

(一)粮食供需平衡状况。我市社会粮食供需平衡现状是:本地生产的粮食从总量上基本能满足当地的粮食消费。但由于我市是水稻主产区,品种比较单一,随着人们的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小麦、玉米、大豆、优质米仍是调入的主要品种。基本情况是:年我市总人口26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1.67万人,农业人口152.33万人。全年粮食供给总量162.97万吨,其中地产粮116.25万吨。全年粮食需求总量158.53万吨,粮食消费总量119.50万吨,其中口粮消费64.48万吨,饲料用粮45.45万吨,工业用粮3.63万吨,食品用粮5.6万吨,种子用粮0.34万吨。年初各类存粮49.77万吨,年末为54.18万吨。

(二)粮食储备状况。以年为例,一是为确保粮食市场稳定供应,全市地方储备规模共计57000吨(市级21000吨,县级36000吨)全部落实到位,远远超过了粮食安全警戒线,可以作为以丰补歉,救灾救荒,预防突发性事件的物质保障。市区落实大米储备1000吨,确保市区粮食出现异常波动时,大米供应不断档,不脱销。二是高度重视市县中心粮库建设,重点改造扩建市区粮库荆西粮库、东站粮库,仓容量分别为7000、1500吨。三是储备粮品质进一步提高,轮换各级储备粮20623吨,年及年产的粮食上65.5%。年,全市粮食储备订单计划80158吨,其中省级6万吨,市本级8869吨,县级11289吨。

(三)订单粮食收购情况。做到政策宣传到位,让群众家喻户晓;为农民服务措施到位,方便农户售粮;收购市场监督管理到位,维护稳定的农村收购市场秩序。年,全市共收购粮食79463吨,其中订单收购70470吨。年,全市共收购粮食75240吨,其中订单收购69769吨。截止年月,全市共办理粮食收购资格许可证127本,并全部通过年审。

(四)粮食加工情况。我市积极拓宽粮食行业龙头企业的经营思路,提高粮油加工骨干企业产业化水平,发展粮油精深加工。努力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生产扶持和服务,创新粮油加工骨干企业组织结构,实现以资产不纽带,组建集收储、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企业,在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实现综合利用粮油资源,并加强产品结构调整,开发高附加值粮油精深加工产品,提高我市粮食品种有优质化和主食品的工业化水平,占领更多市场份额。据市粮食局年统计,全市粮食加工企业生产能力:大米579500吨,小麦粉37500吨。现有规模以上企业48个,资产总计7310万元,其中大米4765万元;从业人数433人。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29846万元,其中大米25136万元;产品销售收入28995万元,其中大米25451万元;利润总额413万元,其中大米301万元。加工企业中大米加工企业47个(日处理原粮100吨以下的44个,日处理原粮100-200吨的2个,日处理原粮200-400吨的1个),小麦粉加工企业1个;大米总产量116274吨,(其等米30156吨,标准一等米84859吨,标准二等米900吨);小麦粉总产量6897吨。从业人数中,大米399人,小麦粉34人。

(五)粮食产销经营情况。以搞活粮源经营为重点,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产销衔接方式,实施“引粮入明”工程,同时,积极组织供需见面活动,加大产销协作力度,推动产销双方在粮食经贸合作等方面进一步发展,确保全市粮食供需平衡。几年来,省内粮食产销协作不断扩大,与沿海销区签定购销合同由年的25.55万吨,年提高到35万吨;与省外粮食产销协作关系不断巩固,年调入粮食8.25万吨,年提高到13.3万吨。通过产销协作平台,有效地实现了优势互补,建立了顺畅的产销衔接通道,增加我市优质粮食的市场供应量,有效地维护我市粮食市场稳定。

四、市粮食安全生产工作经验与存在问题

(一)粮食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方面

近年来,市粮食生产技术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粮食生产技术推广和农田基本建设也均取得较大的成效,但是,粮食生产却呈现逐年下滑的局面。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国际粮豆大量调入我国,粮豆价格持续低位徘徊,严重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热情,粮食生产下滑的局面进一步加剧,粮食生产呈现系统性危机状态。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耕地面积、粮播面积、稻播面积、粮食总产、稻谷总产均较大幅度下降(从我市粮食生产历史比较,可以明显看出这种趋势)。农田基本建设多头管理,规划、标准、投入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不一致。个别地方有截留经费补充办公费用的现象。

2、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近两年,农村劳动力价格涨速过快,全劳力日工资从20-30元上升为40-60元,二年之内已近翻番。农资价格只涨不跌,生产成本提高。粮食价格仍然较低,涨幅很小,农民种粮比较效益进一步降低。以年中上田段亩产千斤稻谷的收入成本比较,农民种粮的日工资为40元左右,位于农村全劳力日工资的最低位。按1000斤稻谷计算,单价0.8元,产值800元;成本:n肥65元,p肥20元,k肥44元,农药30元,种子20元,机耕30元,农具折旧30元,合计239元;生产用工:育秧1天,整地1天,插拔秧2天,施肥与病虫防治3天,收割2天,晒谷1天,渠道和田边杂草整治2天,粮食管运卖1天,合计13天,在不计地租情况下,扣除成本,日工资仅43.15元。如遇自然灾害或气候较差年份,产量下降,日劳动工资将大幅降低。中低田段的单产更低,生产用工更多,效益更低。

此外,由于粮食直补大部分均按承包田发放,农民不种粮照样领补贴,也降低了促进粮食生产的作用。

3、粮食生产劳动力日趋紧张,粮食商品率大幅降低。由于农业生产条件艰苦,收益不高,青年农民大量离土离乡进城务工经商,务农劳动力年龄多为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而且由于种粮效益低于其他的经济作物,务农劳力的投入更多的是投到经济作物方面,多数农户种粮仅以保住口粮为主,粮食商品率大幅降低。

4、土地抛荒较为严重,粮食复种指数大幅降低。我市几乎所有乡镇均有耕地摞荒现象,但由于行政考核制度的制约,具体摞荒面积无法统计,估计全市摞荒面积达到10万亩。据沙县土地流转工作调查,全县摞荒面积达到8000亩左右,由于土地摞荒多发生在偏远的山垅田,调查人员难以做到逐段逐田核实,实际摞荒面积可能超过统计面积的一倍以上。年水稻播种190万亩,复种指数仅为1.118,比最高年份353.7万亩,复种指数1.6,种植面积少163.7万亩,复种指数降低了0.48点。

5、政府对粮食生产的关注力下降。近年来,政府部门更多的是关注招商引资、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粮食生产已多年不被各级行政列为重要议题。除了中央强调和出台的相关政策之外,其它各级政府基本上属于口头重视。由于中央减免了征粮和粮食统购,解除了县乡镇干部在粮食生产上的压力,粮食生产已不再是县乡镇的中心工作。相当多的村干部和农民反映,现在的行政领导下村检查工作已经很少到田头了,粮食生产已基本上成了农户个人的事。

6、粮食生产技术研究成果显著,但后继乏力。目前我市不少从事粮食生产技术研究单位,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已是名存实亡。现有从业人员主要集中于杂交水稻新组合的研制、引进与开发、推广应用上,水稻的其他增产技术及非主要粮食生产技术,由于在成果的推广与转化过程中科研单位与研制技术人员无法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几乎没有人员从事这些技术的研究,非主要粮食作物的品种更新等生产技术完全采用“拿来主义”的方式从外地引进。目前仅存的优势项目--杂交水稻新组合的研究,也因立项困难、投入经费少而逐步陷入困境。粮食增产技术的研究存在“立项难、经费少”的问题。在今年我市的科技计划项目指南中已经没有相应的研究计划了。

7、技术的转化与应用推广工作举步维艰。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原来主要是由各级农业局等推广部门完成的,由于推广经费紧张等多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市一些县、乡级农业推广部门已经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多数单位部门下乡的旅差费都严重不足。新品种、新技术的生产示范与推广的工作力度、工作成效已较大幅度地落后于前十年,虽然我市杂交水稻育种处于全国先进行列,但受限于人力物力的不足和推广网络的缺乏,科研成果的示范工作成效亦较差,许多科研成果只能是纸上谈兵了。种业公司是现阶段粮食生产技术推广的重要力量,但普遍存在示范规模小、影响力弱、售后服务差等等问题,栽培技术指导工作也严重滞后。且由于种业公司的最终目的是通过销售种子来获得经济利益,新品种的示范与推广只是它们的宣传促销手段,示范推广的费用将全部作为成本计入到销售价格中,在种子销售过程中转嫁到粮食生产者—-农民的头上,无形中又增加了粮食生产成本、降低了粮食生产利润。

(二)粮食加工、储存、流通、产供需方面

1、需大于供将是我市粮食供需平衡发展的趋势。随着我市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外来流动人口数量的增加,在短期内我市的粮食生产在总量上如未能实现大的突破情况下,需大于供将逐渐成为我市粮食供需平衡发展的趋势,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2、企业组织结构、经营管理机制有待提高。一是部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组织结构、经营机制仍然不够灵活,影响了企业参与市场竟争的能力。二是企业内部的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仍需进一步完善;目前我市尚有266人需要分流,其中购销企业217人,缺口支付职工补偿金960万元。三是粮食流通执法队伍有员编制和经费尚未落实到位,市场监管难度较大。

3、粮食加工企业规模偏小,管理落后,发展缓慢。我市大米加工企业有近百家之多,一些个体加工厂规模极小,最大企业日处理原粮200吨。且生产设备陈旧,管理营销手段简单,多数为家族式的管理,尚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些企业分散在全市城乡的各个地方,为居民的粮食消费带来了便利,但也由于企业规模小而分散,造成粮油加工业发展缓慢,产品品牌效益低下,抵御风险能力不强。同时,市场粮价的波动和资金限制,原粮储备不足,也影响了加工业的发展。

五、保障我省粮食安全的对策与建议

粮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一个国家的发展进步没有粮食基础的支撑不可能持续。粮食问题历来受到广泛重视,粮食安全受自然技术和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制约,粮食安全应包括:粮食的数量安全和粮食的质量安全。我们必须与时俱进,统筹当前和长远,生产、流通和消费,根据我省情况来考虑保证粮食安全的对策和措施。我省是一个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省份,是个缺粮省份,自给能力仅占50%左右,粮食问题一直是制约发展的一个大问题。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粮食供需将是偏紧的趋势,粮食安全面临着巨大压力。

(一)必须把严格保护耕地,提高生产效益,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保证粮食安全的一项长期战略目标。

保障粮食生产的关键要从政策和科技两个方面保护、发展粮食生产能力。中央已就耕地保护、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控制、粮食收购保护价、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粮食生产第一线开展技术培训科技示范等方面出台了很多可供操作的具体政策,已为粮食生产能力的恢复发展创造了一个很浓厚的政治环境,现在的关键是如何将中央的政策结合我市的客观实际予以及时的具体的落实。

1、依法保护耕地,确保基本农田不被侵犯并运用于粮食生产。近几年,我市能用于粮食生产的耕地减少幅度非常可观,很多农田被用于修路、盖房、办厂、植树、挖塘,稍为边远的地段出现较大面积的弃耕抛荒,耕地实际拥有量已较大幅度地低于统计量。因此,一是必须始终把保护耕地作为保证粮食安全的首要政策目标,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最严格的土地保护政策,特别是要切实搞好基本农田的保护。二是整合农田基本建设机构,统一农田基本建设规划、标准、投入,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中、低产田的改造。三是组织有关业务部门专家对耕地保护现状进行一次认真严肃的检查,详细调查农田抛荒实况,真正摸清我市的耕地数量。严厉依法查处违犯耕地保护的行为,对于可供恢复粮食生产的被占耕地应责令立即恢复耕作,争取二年内我市粮食播种面积恢复到400万亩左右。四是认真总结农田流转工作经验,引导农田逐步向种粮能手集中,提高规模化集约生产能力和种粮效益水平。

2、要把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作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粮食是特殊商品,粮食生产是相对效益较低的基础性的弱质产业,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后,市场将在农业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市场因素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明显增强。要保持粮食生产的稳定和发展,必须尊重市场法则,使种粮有利可图。在粮食市场化的新形势下,当务之急是着手研究制定保护粮食生产能力的政策和措施。一要加大对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的投入力度,认真落实好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的政策。二要采取政策措施降低主要农资价格,加大粮食生产机械的研制推广力度,降低粮食生产成本,增加种粮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三要根据社会物价水平,及时调整粮食保护价,确保农民种粮效益,同时进一步完善粮食市场服务体系,改善流通设施,为农民卖粮提供便利,保证货畅其流。

3、制定粮食生产技术研究、推广中长期规划,为粮食生产提供长期的技术支撑。为确保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一要继续加强粮食作物的品种选育、引进工作,继续抓好“种子工程”,进一步提高优质种子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二要进一步加强粮食作物栽培技术的研究、推广工作,充分发挥优质高产品种的增产作用。三要加强基层乡镇农技站的组织建设工作,提高基层农技人员的技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基层农技站推广主力军的作用。四要加大粮食生产技术研究、推广的经费投入,确保经费总量的内在价值量不低于10年前的总量。

4、加强通俗易行的实用型粮食增产技术的研究,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转化与应用步伐。随着农村主要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目前在农村从事粮食生产的劳动力已经出现以老、少、妇为主的局面,他们的文化水平较低、实用技术掌握困难。政府应在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应用科技能力的同时,注重引导和加强对通俗易行的实用型粮食增产技术研究的人才发展和经费投入,科研部门要面对现实,致力于农民投入少、简便易行的粮食生产技术的研究,如粮食新品种的更新、抛秧栽培等省工省时、简便易行的粮食生产技术的研究。

5、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培养造就新型农民。中央政府已将农民的职业教育列入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主要内容。政府要制定农业职业教育长期规划,统合农校、农广校、农函大和市、县、乡各级农业技术部门的农业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大规模地开展农业职业教育工作,并将粮食生产的各项技术列为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培养、造就一大批年青、懂技术的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

(二)强化粮食市场运作,加强粮食宏观调控,进一步完善粮食市场安全保障体系

加强粮食储备,强化市场运作,确保粮食市场稳定。做到粮食生产供应“保面积、稳粮源、多渠道、保畅通、供得上、调得动、管得住、有保障。”

1、继续完善粮食储备政策,充分发挥好储备粮在调节供求、稳定市场等方面的作用。各级粮食储备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要根据粮食购销市场化和城市化发展等新情况,重新研究确定各级粮食储备的合理规模。包括种子、饲料粮、保健品、副食品所需粮食都要列入其范围。要按照(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的要求,加强和改善中央储备粮管理工作,确保在国家需要时调得动,用得上。要督促各地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抓紧充实地方粮食储备,增强地方政府对粮食市场调控的责任和能力,为应对可能出现的市场波动打好物质基础,确保任何人任何时候都能买得到买得起他们所需的粮食。

2、统筹省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灵活运用粮食调运手段,为调节省内粮食市场服务。坚持“立足本省自已生产,余缺适时调剂”的方针,根据本省粮食供需和市场变化情况,及时采取不同的手段,灵活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根据本省余缺适时调剂,为实现本省粮食总量平衡服务。同时,要鼓励产销区之间按照优势互补、互利互惠、自愿合作的原则,建立长期稳定的购销协作关系,促进粮食有序流通。

3、创新粮食安全观,实现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化。粮食生产是“粮食安全”的基础。一是要建立稳定的粮食生产体系,特别是如何保护主产区利益,稳定提高优质专用粮生产能力,高标准建设国家和省级现代化商品基地。二是粮食贸易供应体系,包括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建设。三是粮食宏观调控体系、粮食预警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粮食法规体系建设。

(三)加强市场分析预测,建立和完善粮食安全预警系统及应急机制

建立粮食安全预警系统及应急机制,是加强粮食宏观调控,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制度建设。目前我们对粮食市场的分析预测工作相对薄弱,粮食流通管理部门作为联系生产和流通的桥梁和纽带,应当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对粮食市场的分析预测工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既科学合理、又具有可操作性的粮食安全预警应急系统,及时发现、判断粮食不安全状态,发出预警报,及时启动该系统应急措施,确保粮食市场稳定,使政府掌握保障粮食安全的主动权。

1、定期分析和粮食供求市场信息,引导生产和流通。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形成快速、更贴近市场的监测系统工程,提升粮食市场信息的收集、储存能力,提高对市场动态的分析和预测能力。

2、完善政府粮食安全预警系统。确定调控预警指标,实施先兆预警。建立政府粮食安全预警系统,具体规定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做到职责分明,才能收到明显成效。特别是粮食主管部门和物价、工商、交通部门应密切配合,做好粮油市场监控工作,及时掌握市场动态,迅速有效地监控全市粮食安全状况。

3、建立全省和区域性粮食应急机制。全省各地市要建立粮食安全预警应急方案和成立粮食安全应急指挥部,出现情况及时启动议案,确保粮食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并坚持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充分发挥政府储备粮食、粮食风险基金以及重点粮食市场和骨干粮店、骨干粮食加工企业的作用,进行调控,及时平抑粮价,稳定市场。

(四)深化改革,促进粮食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当前发展粮食加工,推进粮食经营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只有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加快发展来解决。总的是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意见》的精神,逐步实现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由传统加工工艺向采用先进适用技术转变;推进粮食生产基地化、产加销经营一体化、加工制品优质化的要求,把做大做强粮食加工龙头企业,作为发展粮食生产重要抓手,促进粮食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1、制定和实施发展规划。根据《全国主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的精神,结合本地实际,编制和实施粮食加工发展规划,引导粮食加工业合理布局,渐进发展,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同时,根据发展规划,落实分步实施的办法和措施,纳入实施单位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

2、做大做强粮食加工龙头企业。重点扶持符合产业发展方向、有发展前景且带动力强的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努力搞好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高加工能力和产品质量,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鼓励企业之间的联合和兼并,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有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粮食加工企业,从基地建设、科研开发、生产加工、营销一体化等方面给予支持,以此来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

3、建立和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规范合同契约订单,逐步扩大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经营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加快农业行业协会建立,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中介组织,与龙头企业一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二是在完善现有合同契约为主的利益联结机制的基础上,加快建立股份合作制为主的利益联结机制。三是树立法制观念,强化法律意识,用法律手段保证龙头企业与农户合同的法律效力。

4、加快粮食加工的集聚地建设。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动员本地乡镇企业、民间能人、个私业主在园区发展粮食加工企业,促进园区成为粮食、饲料加工企业的集聚区,并且带动相关企业发展。

(五)加快发展有机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保证粮食的质量安全。

目前我省对粮食质量认证相对较少,粮食是大宗的农产品,也是居民的主要消费品。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粮食的质量安全关系到大家的切身利益,农业生产管理部门应进一步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健全农业投入品质量监测体系,普及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知识,引导农民合理施肥、科学用药。要进一步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加大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力度,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发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产品,有效保障农业和农产品生产消费安全,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持续、健康发展。

1、加大绿色食品宣传力度。在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开辟绿色食品开发园地,在农业969155网站上完善绿色食品网页,及时宣传有关知识和报导我市绿色食品开发进展情况,引导广大市民和农村提高对绿色食品的认识和参与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树立“不仅要多卖粮,还要卖优质粮”的观念。

杂粮加工企业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杂粮产业;现状;对策;吉林白城

中图分类号F32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2-0303-02

白城市杂粮生产历史较为悠久,无论是生产规模,还是产品质量在国内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已成为白城特色农业中的一个亮点。特别是近几年,全市各地为了适应市场消费的需求,积极开发加工产品,使白城市部分杂粮已由单一的原料生产发展成为种植、加工、销售相衔接的链条产业。

1杂粮生产在白城市农业中的地位与发展前景

1.1杂粮生产是白城农业的优势和特色

杂粮素来与水稻、玉米、小麦等大宗粮食并称,而且是优质粮食品种。一是杂粮是节水、抗旱、避灾、救灾的首选作物,因为杂粮具有生育期短、耐旱、耐瘠薄的特性,恰好与白城干旱的气候特点和瘠薄的土壤条件相适应,尤其是在旱灾较重的年份,种植杂粮的比较效益往往高于其他作物。 二是杂粮是优化种植结构的主要品种,因为杂粮生产投入少、销路好、效益高。在前几年玉米、水稻等大宗粮食卖难的情况下,杂粮的身价却一路攀升,得到快速发展,在种植业中的优势地位牢固确立。三是杂粮区域化种植形成规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农民积累了一定的生产经验,销售渠道日益拓宽,为做大杂粮产业、实施杂粮产业化开发奠定良好基础[1]。

1.2杂粮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从国内市场看,人们饮食结构和饮食观念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已由注重数量开始向追求质量转变。从国际市场看,世界杂粮的消费量和价格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消费量增长更快。但由于杂粮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且不利于机械化,是美国、加拿大、巴西等产粮大国的弱项,导致国际杂粮市场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我国是世界上杂粮生产优势最强的国家,也是最大的杂粮生产国和出口国。近几年以来,我国杂粮出口量持续保持增长,每年都有大量产品出口到韩国、日本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白城市已经发展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杂粮生产基地之一,部分杂粮品种在全国占有一定地位(如绿豆,白城市每年出口20万~30万t)。2009年,全市仅绿豆播种面积就达7.53万hm2,占全国播种总面积的8.9%,总产量达11.2万t,占全国总产量的 12.3%。因此,要抓住有利机遇,充分利用国际分工,发挥杂粮生产显著的国际优势,做大做强杂粮产业,把杂粮产业培育成白城的优势产业、富民产业[2]。

2白城市杂粮生产现状

2.1种植面积逐年递增

近10年来,全市杂粮生产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势态。2012年,全市杂粮种植面积为10.67万hm2,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1%,比2000年增长了近1倍。杂粮平均单产为3 050 kg/hm2,比2000年增长了55%。总产量为325万t,占粮食总产量的13%,比2000年增长了2.5倍。杂粮平均收入为8 500元/hm2,比2000年增长了60%。全市杂粮总的纯收入为8.6亿元,占种植业纯收入的25%。杂粮人均纯收入为9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4%。

2.2加工能力稳步提升

在发展过程中,一乡一品或数乡一品的区域化种植格局基本形成。全市建立一大批杂粮生产专业乡、专业村,杂粮生产已成为部分乡村的主导产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推动了杂粮产业化的发展,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始研制开发杂粮加工食品,传统作坊式个体业主也纷纷投资兴建杂粮食品加工厂。到2012年底,全市兼营或专门从事杂粮食品加工企业生产能力在500 t以上的已发展到167户,其中通榆榆香食品有限公司、白城田雨农贸公司等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各企业共开发米、面、糕点类食品 5个 系列70余种产品,这些产品以优良的品质和传统的风味等特点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成为各类农展会热销产品。有20种产品被国家认证为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鹤香牌小米、鹤龙汇牌燕麦米、三合豆包等杂粮食品已畅销省内外大中城市。

2.3专业交易市场已成规模

在杂粮产业正在形成过程中,杂粮产品经销方式也发生了重大转变,已由过去自发、松散的农户家庭经营逐步走向集中、规范的专业市场交易。全市现有专业批发交易市场25处,其中以洮南市农产品加工贸易园区最为显著,该市场现有经营业户300多户,年经销量50万t以上,交易额30亿元,成为全国知名、东北最大的杂粮杂豆集散地。

3杂粮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3.1生产管理粗放

由于杂粮具有投入少、生育期短、耐旱、耐瘠薄的特点,农民历史上习惯将其种植在瘠薄地块上,逐渐养成了“虐待性”的生产方式。在杂粮价格和效益都在提高的形势下,大部分农民这种生产方式仍没有大的改进,致使白城市杂粮生产仍处于广种薄收、粗放管理的落后状况,生产潜力和增收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3]。

3.2科技含量低

长期以来,杂粮育种、栽培、植保等生产领域的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差距相当大。许多杂粮品种仍是种植几十年的农家品种,品种混杂退化严重,已失去很多原有的突出特征。栽培上没有成套的生产技术,更没有先进适用的技术推广,生产水平徘徊不前,造成部分名优杂粮质量下降,优质率和商品率低,在国内外市场缺乏竞争力,严重影响杂粮出口。

3.3加工业严重滞后

白城市部分杂粮品种初加工刚刚起步,大部分品种和大量产品仍是以出卖原料为主。加工业的严重滞后,导致杂粮产品附加值低,由于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带动,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致使杂粮生产盲目性大,严重制约杂粮生产的快速发展。产销体系不健全,反映在生产上,主要是缺乏有效的生产组织,种植零散,不利于规模生产,不利于提高生产水平,不利于形成市场。反映在销售上,主要是渠道狭窄,外地客商少,利润在中间环节流失。

4杂粮产业的发展对策

大力发展杂粮产业,是白城市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因此,全市上下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大工作力度,把杂粮产业作为优势产业来抓,把杂粮产业培育成大产业,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具体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4.1建立优质杂粮生产基地

各地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发展思路,根据各地经济基础、生态条件和农民生产经营习惯,科学确定各种杂粮杂豆主产区。积极引导农民按照总体规划科学调整种植结构,稳步扩大杂粮杂豆生产规模。要进一步教育引导农民克服传统的生产经营观念,把发展杂粮杂豆生产从过去的副业生产、救灾补种作物中摆脱出来,在用地选择、物资投入、生产管理等给予高度重视,通过精耕细作,改善生产条件,加大科技投入等措施,提高杂粮单产水平和产品质量,大力培育一批生产条件好、经营管理科学、产品质量优的杂粮杂豆基地,为杂粮产业化开发奠定基础。

杂粮加工企业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榆林;小杂粮;种植技术

中图分类号:S532.03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180

1 小杂粮生产现状

榆林小杂粮生产主要有如下特点:种类多、分布广、面积大、耕作方式传统。目前榆林市小杂粮种类16种,品种100多个,种质资源保存量3000多份。榆林市境内各县区均有种植,如定边、靖边的红花荞麦,府谷的糜子,横山、佳县的绿豆,神木的黑豆,米脂、绥德的谷子等。榆林市小杂粮常年种植约15万hm2,占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28%~30%。小杂粮种植区大多远离工业生产区,且多数为山区、丘陵,耕作方式也多以传统方式为主,因此当地出产的小杂粮以自然态、无污染而受到人们的青睐。

2 小杂粮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出路

小杂粮生产中也存在着制约其发展的问题,如品种混杂导致的优质高产品种缺乏,农民自己留种,良种采用率低;栽培方式粗放,经济效益低,有机肥使用率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分散且小规模生产,难以实现标准化、产业化,以至小杂粮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从而导致对外竞争力不足;后期加工水平低,产供销体系不健全,龙头企业缺乏,都使得小杂粮产品在最后的流通渠道受到阻塞,最终制约小杂粮产业的发展。

2.1 选育并推广优质品种

加快选育优质高产品种,以区域农业技术推广单位为依托,积极推广优质品种,种植优质品种示范田,政策倾斜优质品种种植户,让农民得到真正的实惠。

2.2 提供配套丰产栽培技术

提供如双沟覆膜栽培技术、山地条播技术、水平沟种植技术等适合山地、旱地的丰产栽培技术,积极组织种植户进行栽培技术培训,深入田间实地示范操作,提高种植户对丰产栽培技术的认识及应用的积极性。

2.3 加强小杂粮后期加工和品牌意识

针对榆林小杂粮加工企业规模小、数量少、分布散、品牌杂的问题,今后发展中应在扩大小杂粮加工企业规模的基础上,树立大品牌,成立大型合作社,根据当地种植条件,为种植户制定统一的种植方案,从种植源头把控小杂粮产品的品质,增强对外竞争力。

3 小杂粮丰产栽培技术

3.1 选用优良品种

由于品种更新不及时,科研与生产不同步,种植户自行留种等原因,目前市面上小杂粮品种不仅杂乱,品种退化现象也较为严重。因此,选用优良品种是小杂粮丰产优质的第一步。其中谷子品种主推:汾选3号、晋谷21、晋谷29;糜子品种主推:榆黍1号、榆糜2号、宁糜、内糜、陇糜系列;荞麦品种主推:西农9920(苦荞)、西农9940(苦荞)、红花荞麦西农9976(甜荞);绿豆主推横山大明绿豆。

3.2 选地与播种

选地决定了小杂粮的生长环境,耕作层深度至少20cm,清除土壤中的大土块、杂草、杂物并耙平土表,以利于播种及出苗。

适时播种有利于种子出苗,也利于作物在后期生长中充分利用水、肥、光照等条件。结合榆林气候条件的实际情况,以下为各品种的适宜播种时期。

旱地谷子,丘陵、山地谷子5月下旬播N,最晚不超6月初,以防早霜到来,播种深度3~4cm。糜子,定靖白于山区6月初播种,府谷周边6月中旬为宜,播种深度4~6cm。荞麦,6月上中旬为宜,最晚不超过6月底,播种深度4~6cm。绿豆,横山大明绿豆最适播种期为5月底至6月初,播种深度3~4cm。

3.3 合理施肥

结合小杂粮种植种类、种植区域土壤类型,平衡施肥。肥料以有机肥、农家肥为主,根据当地农技推广单位的测土配方指导,辅施氮(N)、磷(P)、钾(K)肥。土壤交贫瘠区域适时追肥,富硒小杂粮品种叶面喷施富硒液体肥。

3.4 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小杂粮播种初期应及时查苗、补苗、间苗、定苗。做好中耕、除草管理,挖好水渠并及时清理其中杂物,做好旱季灌水和雨季排涝的准备。

病虫害防治应选用低毒、低残留的药剂,播种前进行药剂拌种能够有效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已发生病虫害的地块,应及时针对病虫害情况进行治理并防止其范围扩大。如用“大地英雄”等药剂1.5kg/667m2撒在地表对蝼蛄进行诱杀,用菊酯类药剂防治红蜘蛛等,结合灯光诱捕、人工捕杀提高病虫防治效果。

4 小结

榆林小杂粮生产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分析当前榆林小杂粮产业的生产情况,明确发展方向,及时更新相关技术和信息,制定合理的种植、加工、销售方案,大力提高小杂粮产品的综合竞争力,使其成为当地农民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更多

园艺与种苗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吉林农业农村经济信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吉林农村经济信息中心

新农业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