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滁州西涧

滁州西涧

滁州西涧范文第1篇

而与教材匹配教参上却表明:此诗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和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和不合意的情事,面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显露出来,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中却道:“此诗以简洁的景物描写,传神地写出了闲适生活的宁静野逸之趣,在宁静的诗境中,有一种冷落寂寞的情思氛围。”理由是韦应物《咏声》诗所云:“万物自生听,太空恒寂寥。还从静中起,却向静中消。”因而说:“诗人的情感归结于静穆空寂的诗歌情调,表现出某种冷漠遁世的心理倾向。”

这就让人费解了,这两种观点并存似乎都近情理,教者在教学中该如何引导学生把握主体情感呢?不过《尚书》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就是说诗是用来表达人们的情感意志的。从这一点上说作者借景述意是毋庸置疑的。那么,我们不如联系诗人的一生来展开分析总结,让广大师生从情感上去认同一种更为贴切的解说方式,进而去理解作者作品的情感。

诗开篇“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幽草、深树、黄鹂并提,树大根深比喻势力大,根基牢固;黄鹂叫声婉转动听,在此似乎给了人一种哗众取宠,招摇轻浮的感觉。故此诗人鄙弃它们转而去喜欢生活中极平凡、常见,让人感觉生命力顽强的幽草,由此可见诗人显现的是甘于平淡,不居高自媚的胸襟;这确实让人感觉出一幅清新淡雅的画面。

但后两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到底是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呢?还是传达一种淡漠遁世的心理倾向,教者以为是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热爱。试加以解析:从肃宗广德二年(764年)起到德宗贞元七年(791年),将近三十年间,韦应物大部分时间在地方任官,其中也有短期在长安故里闲居,或在长安任官。在地方官任上,韦应物勤于吏职,简政爱民,并时时反躬自省,为自已没有尽到责任空费俸禄自愧。“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这是韦应物晚年任苏州刺史时写给朋友的诗中一联。一派仁者忧时爱民心肠,沈德潜评论说:“是不负心语”。苏州刺史届满之后,韦应物没有得到新的任命,他一贫如洗,居然无川资回京候选,寄居于苏州无定寺,不久就客死他乡。其享年约在五十五、六岁。

综上所述,韦应物该无愧于“勤政爱民”,“先忧后乐”的称誉。在逆境中而不自弃,为官清正廉洁,看不出有冷漠遁世的心理倾向,反倒可领悟到他经世济民的广博情怀。此诗只能说作者春游滁州西涧所见,感怀身世,忧伤情怀淡然而生。何也?《旧唐书》中论及韦氏家族说:“议者云自唐以来,氏族之盛,无逾于韦氏。其孝友词学,承庆,嗣立力量,明于音律,则万里为最;达于礼仪,则叔夏为最,史才博识,以述为最。”而韦应物,则可以说是韦氏家族中作为诗人成就最大的一位。

只能说在诗中可以感受到韦应物自负才学出众,认为自己完全可以在一定意义上为一个时代创建光辉的业绩。“春潮带雨晚来急”似乎说水急河宽,本该是渡船大显身手之时。隐喻时代变幻风起云涌,有识之士正好建功立业,一展雄才。“野渡无人舟自横”又不遗憾的传达出诗人报国无门的忧伤的情怀。为什么呢?渡船本该放置在车水马龙的渡口,以便发挥更大的作用,其实含蓄地表达诗人渴望得到与之才华相匹配的职位,为国为民建功立业。然而渡船却闲置野外,英雄无用武之地。识贤、纳贤的贤明的君主已经无处可寻,那么,我的满腹才华又有谁来赏识呢?这是诗人感慨、衰伤的原因之所在,其中更寄托着诗人胸怀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而无处施展的愁苦与愤懑。

滁州西涧范文第2篇

欧阳修到任时已是深秋时节,但滁州琅琊山的景色依然是美丽的。山上林荫草地,秋叶黄花,别有风韵。古开化禅寺(即今琅琊寺)雄踞琅琊山腰,肃穆宏伟;滁城以西,远有清流关,宋太祖曾在那里打过仗;近有西涧水,韦应物有《滁州西涧》一诗流传于世。历史胜迹,自然风光,相得益彰,令欧阳修欣喜不已,使他忘却了蒙屈受贬带来的烦恼。他常去琅琊山游览,遍游了开化禅寺的各个景点,他与寺僧交谈,与百姓共话,激情之下便吟诗作词,先后写下了《永阳大雪》、《游琅琊山》、《百子坑赛龙》、《琅琊山六题》等诗篇。他在《游琅琊山》一诗中写道:“……行歌招野叟,共步青林间。长松得高荫,盘石堪醉眠。止乐听山鸟,携琴写幽泉。爱之欲忘返,但苦世俗牵。归时始觉远,明月高峰巅。”

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欧阳修发现了位于丰山脚下的幽谷泉。他亲自前去考察,见泉水涓涓,清澈见人,尝之甘凉可口,喜出望外。再看四周景色,“上有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窃然而深藏”,美不胜收。他“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在那里修建了丰乐亭。之后,他常到丰乐亭饮酒游乐,写诗作文。除了亲自为丰乐亭撰写了《丰乐亭记》外,又先后写下了《丰乐亭游春》、《忆滁州幽谷》等诗篇。在这些诗文里,他都对滁州的山水之美作了深情的描绘和讴歌。如他在《丰乐亭游春》这样写道:“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喜爱之情溢于字里行间。在《丰乐亭记》里他结论性地说:“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也是在庆历六年这一年,开化禅寺的智仙和尚专门在琅琊山下建了一座亭子,请欧阳修为亭子取名,并作记,欧阳修欣然为之。这时他已多次进山宴饮游乐,对山间的情况多有了解,对山间景色之美感受更为深刻。于是他伏案提笔,运用其特有的古文笔法,浓墨重彩而又轻松流畅地写出了后来千古称颂的著名散文《醉翁亭记》,对滁州琅琊山的景色进一步作了生动的描述。文章一开头便说:“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略略数语便描绘出一幅风光绚丽的大自然画卷。文中,他又对山中的景色作了具体的描绘:“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清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他用一连串简明的文字,把琅琊山早晚和四时的景色描写得淋漓尽致,秀美诱人。

除了上述诗文外,欧阳修在其他一些诗篇里对滁州山水也多有描写,都写得美妙无限,胜于画卷。如他在《题滁州醉翁亭》中写道:“……但爱亭下水,来从乱峰间,声如自空落,泻来雨檐前。流入岩下溪,幽泉助涓涓。响不乱人语,其清非管弦。……”又如在《幽谷泉》诗中写道:“踏石弄泉流,寻源入幽谷,泉傍野人家,四面深篁竹。溉稻满春畴,鸣渠浇茅屋。行长饮泉甘,荫泉多美木。潺无春冬,日夜响山谷。” 欧阳修描写滁州山水,无论是诗还是文,都简明生动,富有感情。他在《醉翁亭记》里概括琅琊山的景色只用了八个字,即“林壑尤美”,“蔚然深秀”。这八个字把琅琊山的远景如实全面地展现在人们面前,至今我们看琅琊山还是这样子。他写琅琊山中的早晚和四时景色,用字也极简练,总共只有五十几个字。山中四时之景,每一时只用一句话,每句话少的四个字,多的也只有六个字。他用的是文言语法,但明白易懂,犹如白话,却又韵味无穷。他的其他一些诗句也多是如此,如“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丰乐亭游春》);“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药红紫树高低”(《画眉鸟》);“南山一尺雪,雪尽山苍然。涧谷深自暖,梅花应已繁”(《游琅琊山》),“滁南幽谷抱千峰,高下山花远近红”(《忆滁州幽谷》)等。这些诗句无不体现了生动实在的特点,既是高度的概括,又是具体的描写,更洋溢着深深的情感。

欧阳修笔下的滁州山水,无论春夏秋冬,无论阴晴晨昏,都呈现一派无限秀丽的景色。虽无险峻,但清雅动人;虽无奇伟,但绚烂多姿。

欧阳修笔下的滁州山水,无论是诗是文,无论长语短句,所写的景色都是实景,犹如一幅幅写生画,没有虚拟,没有浮夸。

滁州西涧范文第3篇

关键词:换位法、写作背景、写作目的;鉴赏诗词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9-0082-02

换位法就是对换位置的方法。用换位法鉴赏诗词就是采用对换鉴赏者和创作者的位置,鉴赏者设身处地把自己当作诗词的创作者,来理解诗词、鉴赏诗词。简单地说,就是把我们当作诗词的作者,来理解诗词,来鉴赏诗词。

1.用换位法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

譬如要理解杜甫的《蜀相》,我们必须了解杜甫写作《蜀相》前的情景。唐肃宗乾元二年十二月,我,杜甫,来到了四川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在浣花溪畔修建了一座草堂,暂时定居了下来,结束了为时四年的颠沛流离的生活。第二年春天,我探访了诸葛武侯祠,不禁感慨万千。武侯祠地处成都郊外,这里柏树成荫,高大茂密,呈现出一派静谧肃穆的气氛。这里有茵茵的春草;有碧绿的阶苔;有欢快的黄莺,发出的叫声,清脆悠扬。目睹此景,怀古伤今,国家动荡,生灵涂炭。想我一生,虽然怀有“致君尧舜”的伟大抱负,无奈奸臣当道,君王不察。一生仕途坎坷,至今一事无成。英雄无用武之地,只能郁郁寡居,只好寄怀武侯祠。想您诸葛孔明,刘备三顾茅庐,对您言听计从。您主持国政二十余年,立下了千秋勋业,名垂青史。我敬佩您,您是如此才华横溢!我又羡慕您,您又是那么鸿运当头,因为您遇到了一位圣明的贤君。但同时,我又为您惋惜,当您为统一大业呕心沥血,正值扭转乾坤之时,却出师未捷身先死,真是让人扼腕叹息啊!今天,我游览了武侯祠,我要写一首诗,来抒发我对您的无限仰慕和深深惋惜之情,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期盼之情。至此,通过换位法,我们了解了杜甫当时创作这首诗的背景情况,这有助于帮助我们理解诗中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主旨。

2.用换位法把握诗人的写作目的

譬如要把握韦应物《滁州西涧》的思想主旨,我们必须了解诗人韦应物创作这首诗的目的。唐德宗兴元元年,我,韦应物,时罢滁州刺史任,但仍逗留在滁州,闲居西涧约半年。我虽生活困窘,却也安贫乐道。我虽体恤民生疾苦,有志改革,却因中唐政治弊败而无所作为。自己虽怀知者之忧,但自愧无能为也,只好寄情山水,于是春游西涧赏景。在春天的姹紫嫣红中,我唯独怜爱滋生在山涧边的幽草,它们能自甘寂寞,安贫守节。虽然涧上深林中有鸣声诱人的黄莺儿,我却不屑一顾,只因它们居高媚时啊!傍晚迟归,我看到春潮伴着夜雨急急地袭涌而来,渡口边已经空无一人,渡船自在写意地随波而荡,一幅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这不正是我所在的处境和所需的心境吗?于是,我记下了今天的游历,写出了《滁州西涧》。至此,通过换位法,我们准确地把握了诗人的写作目的。诗人希望通过这首诗,来抒发自己丰富的感情意蕴:安贫守节,不居高媚时;仕则为民,隐则守节;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和忧伤;以及志存高远,胸襟恬淡的从容和开阔。

3.用换位法理解诗人塑造的形象

譬如要理解王昌龄的《闺怨》,我们必须了解《闺怨》一诗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怎样的主人公形象。我,王昌龄,才高位卑,命途多舛,身世多悲,对宫闺女子的悲凉和凄惨,深有体会。今天,我写下了这首《闺怨》诗,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思夫的闺中的形象。这位闺中年轻貌美,一心向往“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所以促使夫婿“觅封侯”。离别初期,对生活、对前途充满乐观的,意气风发。不久,一个春意盈然的早晨,经过一番精心的梳妆打扮之后,登上了自家的高楼,来观赏春天的美景。忽然她看到了陌头边上绿意盈然、充满了生机勃勃的杨柳,骤然使她想起了当初折柳送夫的情景,不禁悲从中来。恍然想起蒲柳先衰,青春易逝;夫婿千里相隔,不知何时能归,顿感孤寂。悔恨当初自己年少无知,一心贪图名利富贵,不懂得珍惜夫妻相伴的幸福。

诗中主人公的形象,亦有我的影子,寄寓了我从军远征,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但我又屡次被贬,经常出入荒僻之地,怎没有思亲之愁?怎一个“愁”字了得?至此,通过换位法,我们明白了王昌龄塑造了一位闺中思夫的形象,这一人物形象又是诗作者自身的写照。

4.用换位法弄清诗人采用的表达技巧

譬如要理解范仲淹的《苏幕遮》,我们必须了解此词所采用的表达技巧。

我,范仲淹,因主持庆历改革,守旧派从中阻挠而未能取得成效,于是自请外任。历任知州、邓州、杭州等,至今仍在外漂泊多年。我一生并非怀土之士,只因身系国家,所以心也忧愁,不自聊赖。此时又恰巧看到一顶湛青的天穹,一片铺满黄叶的原野,浓浓秋色与波涛相连,那滔滔的江水,被抹上一层空翠的寒烟。斜阳映照着连绵起伏的群山,天空仿佛和秋水连接一起,融为一体。我的心似乎随着夕阳的残光飘到了芳草凄凄的故乡。此情此景,拨动了我思念家乡的那根心弦,自然黯然神伤,羁旅的无尽愁思也无法排遣了。除非每天夜里都做个归乡的好梦,才能酣然而睡。否则,便再也没有什么其他聊可慰藉的了。明月辉映着高楼,我一定不能一个人倚栏远眺。就是借酒消愁,也于事无补,相反,酒从愁肠过,愁绪便从心头生,只会引得两行老泪流。

为此,我要写一首词,把这种因触景而生情,自然流露的旅居乡愁之情表达出来。我觉得这种触景生情的手法,自然真实,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读之先会身有所触,后会情有所系。至此,通过换位法,我们了解了范仲淹写作这首词的表达技巧,即运用触景生情的手法,把词人的旅居乡愁之情表达出来。今天读来,我们可谓身临其境,深有同感。

5.用换位法体会诗人为表现主旨所借助的载体——语言

譬如要理解李煜的《望江梅》,我们必须体会这首词的语言特色。

我,李煜,亡国入宋后,过着囚居生活,心情十分黯然、晦淡。想我本是九五之尊,原先过着歌舞升平的帝王生活。春光明媚时,万紫千红,百花争艳,芳香四溢。我可以乘着画舫,听着丝竹弦乐,观赏窗外碧绿的万物,飞扬的柳絮像细尘在空中翻滚,络绎不绝的游客目不暇接,到处都是美景。可现在,沦为阶下囚,我无奈、痛楚的心情谁又能体会得到。故国已经不能回去了,南国的美景我也无法观赏到了,我只好时常梦回江南,以慰藉我痛苦的心灵。但是我对江南的美景至今记忆犹新。如果要我把南国的美告诉别人,我会只择取芳春的个别景物情事,把最具有代表性的最令人回味无穷的东西作精细的描摹,来体现整个美丽的南国。重要的是,我必须用清澈明净的语言来描绘江南的美;我必须用精简奇丽的语言来形容江南的美;我必须用通畅易懂的语言来刻画江南的美。让那些不曾去过南国的人,也能印象深刻,津津乐道南国的景物,也有梦想去南国的愿想。至此,通过换位法,我们了解了李煜当时写作这首词的语言特点。

总之,换位法让我们反客为主、先入为主地去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把握诗人的写作目的,理解诗人塑造的形象,弄清诗人采用的表达技巧,体会诗人为表现主旨所借助的语言,这样来鉴赏诗词,就一定能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滁州西涧范文第4篇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昭君怨·咏荷上雨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两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4、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5、江上渔者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6、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7、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滁州西涧范文第5篇

2、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温庭范《题望苑驿》

3、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半。——杨巨源《城东早春》

5、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李商隐《无题四首》

6、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7、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杨巨源《城东早春》

8、随意且衔杯,莫惜春衣坐绿苔。——虞集《南乡一剪梅·招熊少府》

9、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相关期刊更多

滁州学院学报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安徽省教育厅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安徽省教育厅

电器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