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友邦惊诧论

友邦惊诧论

友邦惊诧论范文第1篇

通读语文课本中选编的鲁迅先生的文章,我的脑海中禁不住浮现出先生那刚毅的形象。在我教学实践中,鲁迅先生是给我震撼最大、最令人敬佩的作家,尤其是他那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及彻底反封建的革命精神。本主就此谈几点体会。

一、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始终是鲁迅先生作品的一个重要主题。他的杂文《友邦惊诧论》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本文写于一九三一年,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开始武装侵略中国,蒋介石反动派不但不抵抗,反而对人民自发的抗日救亡运动进行疯狂镇压。在这种情况下,彻底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无情痛斥国民党反动派投降卖国的无耻行径,鼓舞广大人民起来与国内外敌人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维护中华民本文由收集整理族的尊严、统一就成了鲁迅先生的战斗任务。正是基于这一点,先生在文章中义愤填膺地勾画了国民党反动派腐败无能、摇尾乞怜的奴才嘴脸,充分肯定了爱国学生们正义的行动。在阅读中我多次为先生投枪一般的语言所吸引,在嬉笑怒骂中,针针见血,读起来让人有荡气回肠的感觉,那一句句批判的话语是多么的犀利。如“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阻断铁路,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枪毙人民,他们不惊诧。中国国民党治下的连年内战,空前水灾,卖儿救穷,砍头示众,秘密杀戮,电刑逼供,他们也不惊诧。在学生的请愿中有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又如“好个国民党政府的“友邦人士”!”是些什么东西!我们应该注意到:作此文时,鲁迅先生是处于怎样的白色恐怖的包围之中,他是在冒着生命危险的情况下振臂高呼的。这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赞誉的,先生的“骨头是最硬的”。也正体现了他在《自题小像》中所表达的“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崇高爱国思想。

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

关心被压迫者的命运,对他们寄于无限的同情和热爱,是先生作品的又一重要主题。

在《故乡》中,先生重点为我们塑造了“闰土”这一形象。少年时的闰土和鲁迅因为一次祭祀而相逢。那时的闰土见人热爱怕羞,可是对于鲁迅却十分大方。闰土给鲁迅讲述了许多鲁迅在院外的新鲜事儿:什么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潮汛看鱼,一件件稀奇的事儿。在鲁迅心中闰土的心里仿佛有着无穷无尽的好玩的有趣的稀奇古怪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却是鲁迅他们所不知道的也不会知道的。可见少年时代的闰土是那么见识多广,活泼开朗,机智勇敢,健康、能干、热情,显示出“小英雄的形象”、字里行间倾注了满腔的热情和爱。而中年闰土却变得那么衰弱、迟钝、自卑、麻木,是一位饱经风霜,倍受摧残的贫苦农民,成了一个“木偶人”了。《故乡》让我们看到,只有少年闰土和少年“我”的关系才是符合人性的,后来这种封建礼法关系不是人的本性中就具有的,而是在社会的压力之下形成的,是一种扭曲了的人性。人在自然的发展中不会把自己树为一个卑贱的、无能的人,像闰土这样一个人的封建礼法观念是在长期的强制性的压力下逐渐形成的。社会压抑了一个人的人性,同时也压抑了他的自然的生命,使他习

惯了消极地忍耐所有外界的压力。忍耐一切精神的和物质的痛苦。看到了中国社会的落后和破败,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在现代世界的痛苦命运和严重危机,感到了中国人民生活的艰难和命运的悲惨,表达了作者是多么殷切地希望能改变这一现实,使闰土这样的劳动者能过上安宁、幸福的生活啊!

三、对封建制度的批判

友邦惊诧论范文第2篇

我国自古以来,把学生进学校学习称之为“读书”,可见对读的重视。在古代的私塾教育中,确实是以读为主的,校园里书声琅琅。大教育家朱熹强调:“读书须是本文熟读,字字咀嚼令有味。”叶圣陶先生回忆说,“我小时候读私塾,先读《三字经》《千字文》,然后是《四书》《诗经》《易经》。都要熟读,都要在老师跟前背诵,背得出了,老师才教下去。每天还理书,就是把先前背熟了的书轮替温理一遍,背给老师听。

自1903年语文独立设科以来,在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语文教学从以“读”为主逐渐变为以“讲”为主了。应该承认,以讲为主也是针对私塾那种过于强调学生的自我感悟,过于忽视理性指导,使得学生难免陷入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混沌朦胧状态的弊端而来的。是对私塾教育以读为主的反动,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一种进步。但以讲为主,完全违背了学习语言的规律。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主要靠语言实践,而不是靠“听讲”。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认为一讲一听之后事情就完成了,像交付一件东西那么便当,我给你了,你收到了,东西就在你手里了。”这实在是个大大的误解。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红领巾”教学法问世之后,它所倡导的“谈话法”盛行以来,语文教学又从以“讲”为主变为以“问”为主了。所谓“谈话法”,就是把教师要讲的内容,通过师生谈话(即问答)的方式端出来。以“问”为主的谈话法,也是针对以讲为主的弊端而来的,是对以“讲”为主的反动,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一种进步,因为学生从只有听老师讲的份儿变成为有回答问题甚至提问的权利,学生从绝对的被动变成相对有一点主动性、积极性了。课堂语言传递方式由单向传递变为双向交流了,课堂气氛也显得活跃了。于是人们产生一种误解,以为只要是“问”,就是“启发”,就是好方法,于是发展到一切皆问,满堂问的境况。新时期以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谈话法”又被当作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方法。但是,以“问”为主,同样违背了学习语言的规律。忽视和削弱了“读”,学生对语言材料(文本)没有充分的感受、领悟和积累,主要精力用于答问,语感就得不到培养,语文能力就难以形成了。

我们今天提倡的以读为主,是对以“讲”为主和以“问”为主的否定,也是对以“读”为主的历史回归。但这并非是一种简单的回归,而是在继承历史传统的基础上,克服原有的弊端,把以读为主提升到更为科学的高度。

读,包括默读和朗读,各有长短,可兼而用之。运用得好,可以相辅相成,想得益彰。清代学者唐彪说,“读而不省,不能默坐沉思,以术其精深,当能得文而巧妙乎?看而不读,文不能熟,其弊又与读而不看者等也。”从文本意义的角度来看,默读的效率高于朗读;从吸收语言、生成语感的角度来看,朗读的效果优于默读。把握思路,可以默读为主;品味语言,应以朗读为主。提取信息,把握,我们更为强调的是在默读和朗读基础上的诵读和品读。

一、诵读法

诵读,就是不仅要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把诉诸视觉的静止的文字符号还原为诉诸听觉的动态的有声语言,而且要美读,读出文章中固有的语气和语调,再现固有的形象,表达固有的思想感情,“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叶圣陶语)。这就要求师生入情入境,进入角色。正如清代学者刘大櫆所说,“读古人文字时,便投以此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神气。”也就是说,诵读《最后一次讲演》,我就是闻一多;诵读《“友邦惊诧”论》,我就是鲁迅。要让学生在诵读中生成语感。

具体作法是:

1. 指导学生在诵读中感悟思想(读出思想)。

例1:《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感悟同志对祖国命运的关切和对革命前途的思虑。读时,要用雄浑的语调,稍慢的语速,在“苍茫大地”和“谁”字上用重读。】

例2:《“友邦惊诧”论》

可是友邦人士一惊诧,我们的国府就怕了,“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

【“惊诧”和“怕”字重读,突出对比“一惊诧”“就怕了“,揭示友邦与国府的主奴关系。】

2. 指导学生在诵读中体验情感(突出情感)。

例1:《纪念刘和珍君》

惨象,已使我目不思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用稍慢的语速,用深沉的语调读出深沉的悲愤。两个“沉默啊”,要读出区别。前个读得低沉而厚重,表达对沉默现实的不满和无奈;后一个读出呐喊的语气,表达对沉默现实的愤慨。“爆发”要高声重读,表达打破沉默奋起反抗的决心。“灭亡”要低声重读,以示警示。】

例2:《“友邦惊诧”论》

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辽宁,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阻断铁路,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枪毙人民,他们不惊诧。中国治下的连年内战,前水灾,卖儿救穷,砍头示众,秘密杀戮,电刑逼供,他们也不惊诧。在学生的请愿中有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

好个政府的“友邦人士”,是些什么东西!

【用激愤的语调,痛斥的语气来读。三个“不惊诧”,一个“惊诧了”要读出鲜明的对比。“友邦人士”读出讽刺的语气,“什么东西”读出鄙视的语气。】

3. 指导学生在诵读中把握形象(读出形象)。

例1:《荷花淀》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你走,我不蓝你。家里怎么办?

【通过对比诵读,把握水生嫂的形象】

例2:《最后一次讲演》

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厉声,热烈的鼓掌)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污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啊,啊!(热烈地鼓掌)这是某集团的,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鼓掌)

【这段话是同敌人面对面的斗争。头几句质问的话,要用“厉声”;“桃色事件”“共产党杀共产党”要用讽刺的语调。两个“啊”要读出区别。头一个咬牙切齿,后一个愤怒控诉。两个“光荣”要用高昂的声调和赞颂的语气。通过诵读,衬托出闻一多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

4. 指导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语言的韵味(读出韵味)。

例1:《滕王阁序》

渔 舟 唱 晚,响 穷 彭 蠡 之 滨;雁 阵 惊 寒,声 断 衡 阳 之 浦。

— — ∣ ∣ ∣ — — ∣∣— — — ∣— — — ∣

【读出抑扬顿挫,感受语言的音韵美】

二、品读法

品读,就是把读书和品味语言结合起来,把语感实践与语感分析结合起来的一种读法。一般的作法是边读边品,边品边读,在读中品,在品中读,融为一体。

在品读时,常常采用的是比较揣摩法。所谓比较揣摩法,就是针对文本中的语言品味点,把它作一点变动,作为参照物与原文比较,通过读和品,揣摩语言运用的妙处,感悟语言的魅力。

其具体技法是:

1. 加—加。

就是在原文上增加标点、字词或段落,拿来与原文比较,通过语感分析并结合诵读,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

例1:《背影》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擦干了泪。”

——如果在“我赶紧拭干了泪”前面加一句“因为怕父亲看见我在流泪而引起伤心”(我赶紧拭干了泪)好吗?

【原文已包含了“因为怕父亲看见我流泪而引起伤心”的意思,不加这一句,语言还简洁些,加进去,反而显得罗嗦了。】

例2:《论雷峰塔的倒掉》

作者在叙述了法海逃亡在螃蟹壳里避祸,终于成为“蟹和尚”的故事之后,另起一行,写了“活该。”二字。

——如果在“活该”前加上一句话,即“法海落到这样的下场,他是自作自受,活该。”好吗?

【“活该”二字,集中表达了人民对胜利的欢呼,对卫道者可耻下场的嘲讽。作者把它独立成段,给人以嬉笑怒骂、痛快淋漓之感。加进一些解释性的话语,反而削弱了表现力,影响了原有的情味。】

2. 减—减。

就是在原文上删减标点、字词、句子或语段,拿来与原文比较,通过语感分析并结合诵读,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

例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刚去“似乎”和“那时”,意思没有变,文字还简洁些。可以删去吗?

【不能删去。“似乎”表明时间久远,记忆有些模糊;“那时”指作者的儿童时代。删去它们,意思就表达得不清楚了。】

例2:《老山界》

“这是一家瑶民,男人大概是因为听到过这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躲起来了。”

——删去“照着习惯”,影响表达吗?

【“照着习惯”,一来说明瑶民长期受反动军阀压迫,见兵就逃,已成“习惯”;二来说明,那男人并不了解红军是什么队伍,他是照着“习惯”躲起来的。不能删去。】

3. 换一换。

就是在原文上置换标点、字词、句子及段落,拿来与原文比较,通过语感分析并结合诵读,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

例1:《背景》

“唉 ,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这里的“聪明”,实际上是“糊涂”的意思,那就换成“糊涂”不是更好吗?

【用“糊涂”意思过于直露,用“聪明”是反语,自嘲、自责、自悔的意思更浓。】

例2:《春》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把“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换成“互不相让”不是更为简洁吗?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把“争”字具体化了、形象化了,表现出竞争的神态,十分传神。而“互不相让”只能表达“争”的含义,虽然简洁了,但却不为原句的表达效果好。】

例3:《论雷峰塔的倒掉》

“活该。”

——把句号(。)换成叹号(!)不是更好吗?

【用叹号,诅咒的语气,表达的是痛恨的感情;用句号,嘲笑的语气,表达的是幸灾乐祸、轻蔑的感情。有时冷嘲比热骂更有力。】

例4:《捕蛇者说》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进矣”

——把“专其利”换成“受其害”或“专其事”,不是更为确切吗?

【“专其利”是比较于租税者而言的,揭示了“苛税毒于蛇”的主题】

4. 调一调。

就是在原文上调整词序、句序、段序,拿来与原文比较,通过语感分析并结合诵读,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

例1:《改造我们的学习》

“如果我们回想一下,我党在幼年时期,我们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是何等肤浅,何等贫乏,则现在我们对于这些的认识是深刻多,丰富得多了。”

——把“深刻得多”和“丰富得多”两个词语呼唤位置,可以吗?

【不可以。因为“深刻”与上文“肤浅”相对应,是从范围上说的。词序变了就不对应了,不协调了。】

例2:《有的人》臧克家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把分号前后两句调换次序可以吗?

【这首诗是歌颂鲁迅的。诗人采用对比手法,拿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的表现、心理和对人民的态度以及他们的下场作反衬,表现鲁迅的伟大。因此,把语意落在“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上面,对比这两句话,放在前面的是陪句,放在后面的是主句。调换次序后,语意就落在“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上面,就不符合这首诗的主旨。再说,全诗都是先说反面的,后说正面的;如果开头调换了句序,全诗就不对应,不统一了。】

例3:《春》朱自清

“春天像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着,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

——以上三段,可以调整次序吗?

【这三句,用了三个比喻,从“娃娃”到“小姑娘”到“健壮的青年”,形象的表现了春天的发展过程。次序不能调整。】

5. 联一联。

就是在原文上,把相关的词语、句子或段落联系起来,通过预感分析并结合诵读,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

例1:《春》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

——末尾的“去”字与文章前面哪个字相呼应?起什么作用?

【与原文开头的“东风来了”中的“来”字相呼应。开头是春天在盼望中到来,末尾是进入春天的行列向前去。一来一去,一呼一应,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

例2:《济南的冬天》老舍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这里用了两个“卧”字,和文章什么地方相呼应?用得好不好?

【前面有“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说明雪没有全覆盖,所以才觉得像人一样“卧”着。两个“卧”字,表现了济南的冬天悠闲自在的情态。】

例3:《荷花淀》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刺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联系水生嫂与水生前面那段对话,说说这个细节描写的妙处。

【这个细节描写,生动细腻地刻画出水生嫂当时内心的震动并企图以动作加以掩饰的复杂心情。】

例4:《谁是最可爱的人》魏巍

“我问他:‘你不觉得苦吗?’他把正送进嘴里的一勺雪收回来,笑了笑,说:“怎么能不觉得?我们革命军队又不是个怪物。不过我们的光荣也就在这里。”这段话中的“笑了笑”同“我接着问:“你们经历了这么多危险,吃了这么多苦,你们对祖国对朝鲜有什么要求吗?”他想了一下,才回答我:“我们什么也不要。可是说心里话,——我这话可不一定恰当啊,我们是想要这么大的一个东西……”他笑着,用手指比个铜子儿大小,怕我不明白,“一块‘朝鲜解放纪念章’,我们愿意戴在胸脯上,回到咱们的祖国去。” 这段话中“想了一下”联系起来品味,为什么这位战士回答第一问(苦不苦)只是“笑了笑”,而回答后一问(为什么要求),却“想了一下”呢?

【“笑了笑”,表明他对这个问题,即觉不觉得苦的问题,早已深思熟虑,那就是为祖国人民的幸福,甘愿吃苦,甘愿牺牲,所以是婉转的笑了笑;“想了一下”,说明对祖国对朝鲜有什么要求这个问题,从来都没有考虑过,所以需要想一下。“笑了笑”“想了一下”多么平常的词语,却反映了志愿军战士“他们的心胸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品味这两个词语,品除了志愿军的伟大形象,比空洞的称赞,不知要高明多少倍。】

5. 改一改。

就是采用比“换一换”动作更大的对原文语言做改动的办法,拿来与原文作比较,通过语感分析并结合诵读,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

例1:《苏州园林》叶圣陶

“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把这段话改为“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不是更为简洁吗?

【原文有意用一组排比的动宾短语,重复“讲究”这个词,强调苏州园林的设计,确实有很多“讲究”。排比句读起来很流畅,很省气势,给人的印象深。改为并句,文字是简洁了,但表达效果不如原文。】

例2:《雷雨》曹禺

周:梅家的一个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

鲁: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鲁: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份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

——侍萍反多说“不规矩”。“不清白”是为了揭露事实,戳穿周朴园为美化自己而美化侍萍的谎言。既然如此,把侍萍的话改为“她不是小姐,是个作风败坏的丫头。她跟周家少爷鬼混,不明不白地生了两个儿子。”不是更省力量吧?

【①侍萍没有必要把自己骂一顿,这样说也无益于揭露周朴园的罪行;②这段话主观色彩太浓,不像是在谈与己无关的闲事儿,会引起周朴园的怀疑,会暴露自己的身份,谈话也难以继续下去。】

——“不太规矩”是从侍萍的角度说的,其实罪责在周朴园身上。为什么不采用更为有力的揭露周朴园的话呢?比如,可以改为:“她不是什么小姐,而是一个单纯善良的丫头。她太年轻、太幼稚了,不知道周家少爷是个狼心狗肺的东西。他让周家少爷给骗了,给他生了两个儿子后被他抛弃了。”好吗?

【不好,理由如上。】

例3:《荷花淀》孙犁

把水生和水生嫂的对话,作两种改写,再与原文比较,准确把握水生嫂的性格。

改一:

女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她才说:“你走,我不拦你。小华,你带去;爹,你也带上!”

水生说:“那咋成啊!”

水生嫂说:“咋不成?”

水生说:“我又不是去走亲戚,是去打鬼子,打仗!”

水生嫂说:“哦,那么说,我是去走亲戚啦?我还要干活呢!”

水生恳求说:“千斤的担子你担着吧,打走了鬼子,我回来谢你。”

水生嫂说:“哼,说的轻巧。你不替我想想,也该替老人孩子想想。上有老,下有小,你现在甩手就跑,都丢给我,我们命好苦哇!”

改二:

女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她才说:“你走,我不拦你,咱们一块走。”

水生说:“我们是去打鬼子,你个娘们跟去干什么?”

水生嫂说:“烧饭,洗衣服呀。你们的人就不吃饭换衣服啦?”

水生说:“那咋成啊,打仗还带个娘们!”

水生嫂说:“咋不成?古代还有个花木兰提父从军呢!”

水生说:“别横扯,说真个儿的,千斤的担子你先担着吧,打走了鬼子,我回来谢你。”

友邦惊诧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破折号 引号 省略号

    毋庸置疑,鲁迅的作品以其深邃的思想哲理和精湛优美的语言艺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独树一帜,影响深远,倍受读者的青睐。其作品有的能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有的能唤起人们反对愚昧、残暴、虚伪和自私的决心;有的是深刻揭露和批判腐朽反动的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其高超的艺术成就,不仅表现在语言的精练生动、构思的巧妙独特、思想意蕴的含蓄深厚,以及形神毕肖、性格鲜明的人物塑造上,也与作者在标点符号的运用上独具匠心不可分。鲁迅作品的标点符号,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补白,作品艺术的升华,是字面语言的中止及感情的延伸,其含蕴隽永、意味无穷,妙用之处屡见不鲜,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本文旨在谈谈自己理解鲁迅作品中标点符号运用的意义的一点体会。

    一、破折号的运用之巧妙

    鲁迅的破折号用得灵活,使读者阅读后受益匪浅,思索未尽。其用法有以下几类。 作冒号用,有时还与冒号同用。“然而同窗们到院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例中的破折号有冒号的作用,用于提示各自的下文。

    2、表示注释或补充。“什么时候?——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罢。——我说不清”(《祝福》)。这里的破折号是对前面整句“什么时候”意思的解释补充。

    3、表示声音的延长。“小柱——你坐着,不要到这里来。”“他们走不上二三十步远,忽听的背后‘哑’——的一声大叫;……”(《药》)以上两处表示华老栓和看杀人的人们的声音的延长。此外,还有表示意思的转折、插注、启迪思维的作用。

    4、表示总括收束上文。“……改为一味求神拜佛,忧古伤今——却也是事实。”(《中国人失掉自信心了吗》)这里的破折号就表示总括收束上文,说明中国人并没有全部失掉自信力。

    二、引号的运用之精心

    引号在鲁迅的杂文中,能让读者从字里行间窥视到反动文人、反动政客的无耻嘴脸,用于小说和散文中,反映了“我”对童年和乡村生活的思念之情。其作用

    1、能够创造讽刺氛围。“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拿来主义》)这里的“抛给”加上引号,启迪读者深思,营造了幽默讽刺的氛围,有力地揭示了主子与走狗之间的关系。

    2、能够准确理解文意。“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强占了辽东,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在学生的请愿中有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友邦惊诧”论》)上例是一组排比句,其意思更能理解、更能剖去“友邦人士”的画皮,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

    三、省略号的效果之奇特

    在鲁迅的作品中,省略号用得最多的是小说《孔乙己》。这篇小说省略号的运用有十多处之多,有以字传神、字字显意的艺术效果,其作用大致可以归纳为四类: 表示思索在进行。“对呀对呀!……茴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吗?”例句反映说话断续,表示赞赏后思索新问题。“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这里两处省略号,造成了句子间较大的空隙,表现了孔乙己在短衣帮的“攻击”面前,为达到替自己辩护、反对对方的目的而极力思索。“打折啦怎么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这里的省略号表示喝酒人在思索事情的结果,由于孔乙己是一个多余的人,人们对他的实情不关心,“许是死了”是喝酒人思索后想出来的,从而反映了孔乙己地位的低下、周围群众的麻木。

    2、表示思维的跳跃。“读过书……我便要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么写的?”“我便考你一考”是孔乙已经历了思维跳跃后说出来的。

    3、表示内心的矛盾。“跌断、跌、跌……”这里表示话未说完,反映了孔乙己想说下去,找不到适当的话为自己辩解的矛盾。

友邦惊诧论范文第4篇

我们在阅读鲁迅作品时,不难看出,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或者是杂文议论文,对比手法的运用娴熟性及广泛性,无不给人以艺术感染力和很强的说服力,一致使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真与假、好与坏,总是在同其他事物的对比中显露出来,也使现实生活中矛盾对立现象在对比的渲染中真实地反映出来。纵观对鲁迅作品对比法的研究、探索,总觉得流于程式化。在此,笔者以孔乙己自身行为的对比来分析一个“读书人性格的可贵”。

关键词:谈;鲁迅;作品对比 ;读书人性格

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作品的语言风格尖锐乃至刻薄,但在这尖刻的背后,又含有对国家和民族不幸的悲悯。我们在阅读鲁迅作品时,不难看出,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或者是杂文议论文,对比手法的运用娴熟性及广泛性,无不给人以艺术感染力和很强的说服力,一致使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真与假、好与坏,总是在同其他事物的对比中显露出来,也使现实生活中矛盾对立现象在对比的渲染中真实地反映出来。所以鲁迅先生的作品才蕴含着它应有的魅力和感染力。

对比,是作家在创作中经常运用的一种艺术表现方法。“对比,是两种对立的事物或情理互相对照,使其中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更加明显、更加突出,这是美学上的一种法则。”对比这种艺术手法在古今的著作中早就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比如《孟子》:“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史记 平原君传》:“君之后宫婢妾,被绮e、余粱肉而民衣褐不完,糟糠不厌。 ”更有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也正是这些把两种不同的景象加以对比的方法,把上层统治阶级的奢靡生活和下层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裸的端到读者的面前。由此,也使我们意识到,对比方法的运用,从古到今一脉相承,鲁迅先生在此基础上发扬光大,他把对比手法融入到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及其爱憎的情感中,对比的方式更加多样,开掘的角度更深、设计别具匠心、也更耐人寻味。

在探索研究鲁迅作品对比手法的运用时,无外乎如下分析:

人物对比。首先是人物的自身对比。《故乡》中 的少年闰土的生气勃勃的小英雄形象与中年闰土浑身瑟索的木偶人形象,“豆腐西施”与“两脚圆规”的杨二嫂自身形象的对比,反映了农村破产的加速及农民在精神和物质生活上的极端痛苦,有力地抨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对农民残酷的压迫和剥削的罪恶。

其次是人物之间的对比。在《故乡》中,善良朴实的闰土与尖刻自私的杨二嫂对比;宏儿和水生的关系与我和闰土关系的对比,,使双方形象更加鲜明,不仅显示出形象意义 而且有助于突出主题。再 《从百草园到百味书屋》中,先写先生是一个“博学的人”,再写到他不知道“怪哉”的故事,对先生的“博学给与了讽刺,从一个侧面强化了主题。”

另外是不同人物对同一问题不同态度不同结局的对比。《在社戏》中,“乡下人”“为了明天的工作,熬不得夜,早都睡觉去了”,而“土财主的家眷”则“多半是到戏台下来吃糕饼和瓜子的”对比,鲜明地揭示了广大劳动人民因繁重的劳动而疲惫不堪与地主阶级的奢侈堕落,是深刻的主题蕴含其中。

事件对比。在《友邦惊诧论》一文中,作者把“三个不惊诧”和一个“惊诧”加以对比。所谓的“友邦”便露出了原形:他们“正和日本是一伙”,他们害怕中国人民的反帝运动。是中国人民的死敌,从而揭示了“友邦”的反动面目。把“秩序”和监狱进行对比。”友邦“认为学生爱国请愿事件,没有”秩序“”不文明“,但他们自己在国内利用监狱镇压本国人民。一经对比就撕掉了他们”文明”的面具,显露出一副“臭脸孔”。把党国的两种“无法劝阻”加以对比:指出党国对日本兵是“无法劝阻”,而对爱国的学生是不会“无法劝阻”的。这两种“无法劝阻”含义不同。通过对比揭露了反动派对外投降对内镇压的反动罪行。把用血写的事实和墨写的谎言加以对比。

景物对比。在《故乡》一文中,儿时那“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的美好故乡,与现实的“阴晦”天气,冷风“无误地响”、“苍黄的天底下横着个萧索的乡村”,“瓦楞上许多枯草断茎当风抖着”的故乡破败对比,有力地揭示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败的凄凉景象,揭示了广大农民痛苦生活的生活现状,使主题更加鲜明突出。

透过这些对比,让我们确实感知到了鲁迅先生巧妙地采用了对立的感情象征事物来形成强烈的反差,利用感情的大起大落来形成对比,这样在曲折多层次的底色上,爱憎情感的主旋律变得更加明亮。

然而,笔者以为以上种种对对比的探讨,固然精彩也体现了对对比方法的运用的真知灼见,但总让人感觉到未免有些程式化,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也仅停留在一个层面上。在此,笔者仅以对孔乙己自身行为的对比分析为例来阐述一下个人的见解。

孔乙己是鲁迅笔下一个绝对让人过目不忘的形象,他在那个时代生活的非常可怜,他是一个读书人,可以说衰到了极点,他没有一份很好的工作,好像也没有固定的收入。老是穿着一件长衫,那件长衫上有很多补丁。孔乙己的这件长衫,就好比我们现代社会当中一个人要去到社交场所时所穿的西装革履,是一件比较正式的衣服。孔乙己就是这样的, 他不在乎别人是否看得起他,他要穿上他的长衫 。这也正是笔者所要强调的对同一问题 不同层面的认识――孔乙己“一个读书人的性格”使然。

也正是这读书人的性格,孔乙己很爱看书,可怜的是,他却买不起书,他拿别人的书看,别人说他偷书,他所谓“窃书”不能叫“偷书 ”的自我辩解也无法打动别人,一致被打断了腿,他还要告诉别人,大家不要取笑我。还有当他买了一碟茴香豆时,他要分给小孩子吃,教那些小孩子:“我告诉你们,这个茴香豆的茴字其实有四种写法。”透过孔乙己本身行为的对比,让我们觉得他是一个好可怜的人那,但随着我们对问题认识的逐渐加深,又觉得孔乙己离我们的内心好像越来越近,甚至使我对孔乙己产生一种由衷的尊敬。在那个礼崩乐坏的年代,他虽饥寒交迫、饥肠辘辘,但他的行为更符合一个读书人的性格。我不知道孔乙己这样的人在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但我们都知道有一个人一定存在,这个人就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如果我们能穿越历史见到曹雪芹,我想曹雪芹的形象一定跟孔乙己一样,他身上穿着一件上下都是补丁的长衫,也不会让人感觉到他有多大的能耐,甚至在那个时代连一个畅销书的作家都不是,但他还是呕心沥血、毕其一生的精力,把他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写了下来,这也许就是那个时代读书人的命运。曹雪芹也好、孔乙己也好,他们有错吗?他们的错就是他们生不逢时。

我相信,如果孔乙己能够活在当下,他一定能够告诉大家,你们知道中华文化有多么优雅、有多么精致吗?光茴香豆的茴字就有四种写法,说不定他会被邀请到《百家讲坛》,也许比学术超男易中天更加风靡一时,但他毕竟不那么走运,就是这个不那么走运的孔乙己应该是现今读书人来照照自己内心的一面镜子。

和孔乙己相比,作为一个读书人,作为一个热爱知识的人,而有的时候,你所醉心的学问,并没有受到别人的尊重,许多人也许根本就不愿听你讲的这些东西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时候,一切的不如意会伴随着各种焦虑,进而会转化为自卑来伤害自己甚至别人。作为一个读书人,作为一个热爱知识的人,你的尊严到底在哪里?你会不会像孔乙己一样把自己内心的那份快乐,寄托在研究发现茴香豆的茴字究竟有几种写法快乐里,并且把这种快乐分享到你的身边的每个人,如果有了这种心情和快乐,一定会比你吃茴香豆本身更加让你快乐。这时候,你才会体会到一个读书人的尊严所在,也才能真正体现出一个读书性格的真性情。

[参考文献]

[1]林东海《诗法举隅》第66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

[2]《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中国青年出版社。

[3]靳邦杰、王世家《鲁迅作品详解 序言》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友邦惊诧论范文第5篇

《三国志·董遇传》中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尤其重要。因为“读”是使学生养成独立掌握知识能力的重要途径,有了这种能力,可使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得到充分发挥,而不再是一直让教师“抱着走”或“牵着鼻子走”了。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的能力是相辅相成的,笔者在“读”这一环节上做了三点尝试。

1.指导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默读

默读的过程中大胆质疑,初步做到读有所得。时间一般放于早读课或课上,这样当面读,便于管理,便于保证质量,保证阅读能力的培养有一个良好的起点。

默读一般要求学生养成先读三遍的习惯:第一遍慢读,从头至尾,一字不落,利用工具书疏通字词障碍,凭直觉将不理解的句子作好标记;第二遍泛读,通过浏览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写了些什么;第三遍精读,结合文章体裁要求给文章批注,真正弄清文章是怎样写的。

教师作巡回指导,及时答疑。有时会碰到学生水平有限,提的都是隔靴搔痒甚至是差之甚远的问题,这时不能嫌学生水平低,而应针对其起点能力反提一些低梯度的问题给以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尝到读有所得的成功乐趣,激发兴趣。有时学生中也有提出质量较高的问题,这时及时讨论,全班同学一起思考,这一方面是对学生新“发现”的肯定,另一方面又巧妙地解决了群体中共性的问题。

2.指导学生的朗读

默读只是听作者的倾诉,而朗读则是与作者一道说话,形成感情上的共鸣,更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喜怒哀乐,准备朗读前需做好诸多准备工作。重读的地方加着重号,翘舌音字加圈,最重要的是体会并准确把握作者的感情变化。然后学生高声自由朗读,有时教师可加以范读指导。

笔者在教《“友邦”惊诧论》时深感头痛,因为学生怕学鲁迅的文章,尤其他的杂文类的文章。以往教学总觉得讲得很累,而且吃力不讨好,学生听得也累,如坠云里雾里。这次笔者认为与其拆开文章给学生看,还不如让学生他们自己打开束缚的结见到光彩夺目的珠。于是大胆地摆脱了传统教学方法,让学生自读提问,结果问题一大堆:有关系到语法、修辞的;也有关于词语含义理解的,如“文明”“秩序”“越轨”等;有的干脆说整篇文章看不懂的。面对此情此景,笔者从指导学生朗读入手,然后范读。再指导学生围绕鲁迅文章的“怒骂”特色,结合作者的感情理清层次。学生理清了思路:先骂友邦,再骂党国,最后骂友邦与党国。思路理清后,再根据旁注细读课文。渐渐地,一部分学生能初步领悟到鲁迅行文的妙处了,学起来也顿感轻松。学生在理解文章后再进行朗读,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感情。

3.指导学生掌握比较阅读的方法

学生养成好的读书习惯,养成善于动脑、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读书品质,无疑是终身学习、受益弥久的事情。笔者在讲授新知时经常联系旧课文找到与其相似或相异之处作启发式指导。另外,利用课外阅读的文章与课文进行比较阅读,从而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正迁移。

结合学生实际看,大凡语文成绩好的、写作水平高的学生,往往都爱读书且喜欢独立读,读的内容也很广泛。

元人程端礼曾将“读”比作“销铜”,将作文比作“铸器”,意思是只有读好文章,才能写出好文章。叶圣陶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在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入了不少文学作品。按照传统,只需教师将这些文章的理解和重点的段落分析灌输给学生。但在这里,培养学生具备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这是今后学习写作的重要条件。

笔者教古诗词时便和学生一起回忆初一学过的《〈咏柳〉赏析》。

首先从文章结构上去模仿,由外在词、句上的形式美,到内在的情韵美。逐步体味,然后和学生讨论外在美,即遣词造句之美,所绘所咏之物本身的美;内在意蕴,即诗人胸中未显明的情韵美。而这两者的结合需要读者丰富的想象。最后安排学生学写赏析文。这要求对初中生来说似乎高了点,但是可贵之处在“学”,在模仿中起步。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由模仿到创造的过程。所以学写鉴赏文对能力强的学生来说很快可登堂入室,对能力低的学生来说也可以从模仿开始培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