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尊严课件

尊严课件

尊严课件

尊严课件范文第1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屡有发生,教师要运用教学机智来处理,同样的事情,不一样的处理,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尤其是在突发事件中如何对待问题学生,作为教师要多一份关心和耐心,以唤醒他们的自尊,增强他们的信心。

现在教师待遇提高了,令人欢喜;现在学生难管难教,令人忧愁。教师面临着新的挑战:知识要不断更新,课堂教学要运用新的理念,要善于驾驭课堂,运用教学机智处理突发事件。作为初中教师,每天课堂上都会发生各种意想不到的事,因为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生的人,特别是初中生,他们不像小学生那样驯服、胆小,对教师还有畏惧心理;也不像高中生那样成熟、自觉;他们浮躁,动不动就和教师顶撞。所以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教师一定要沉着应对,千万不能冲动,把事态扩大,形成僵局,既影响上课,又失教师威严。其实,每处理一次突发事件,教师与学生之间就多了一份沟通和了解,师生之间的距离就缩短了。

有一次,上八年级的思想品德课时,笔者突然听到下面手机铃声格外刺耳地响起,一些学生东张西望,交头接耳,幸灾乐祸。笔者停下课来,环顾四周,问道:“是谁的手机?”下面没有人回答。初中生不像小学生那样敢于当面检举揭发,他们犯错误一般都是互相包庇,打死也不说,有点英雄气概。当时正在讲“别把尊严丢了”这一课,笔者说:“人的尊严无比珍贵。正常情况下,我们都非常爱惜自己的尊严。但也有一些人,不把自己的尊严当回事,在不自尊的言行中将自己的尊严丢掉了。请问同学们怎样维护自己的尊严呢?”笔者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笔者提到上课玩手机故意弄出响声,影响教师上课,影响同学们听课。这时候,全体学生齐刷刷地看着这位同学,这位同学脸红地站起来说:“老师,我错了,下次再也不会了。”笔者说:“好样的,勇于承认错误,老师相信你。”

这堂课,笔者运用教学情境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课,又用教学机智处理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解决了矛盾冲突,笔者如释重负,心里很高兴。如果不是冷静地处理这个突发事件,而是听之任之,这节课就上不下去,以后上课其他学生还会效仿;或者对这个学生大发雷霆,粗涉,不依不饶,可能既影响了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同时又伤害了那个学生,还不知后果如何。学生课堂上玩手机现象屡见不鲜,屡禁不止。在一所学校,也是因为一位学生上课手机铃声响起,引起课堂上的骚动,任科教师严厉地批评了这位学生,话可能说得重了,这位学生摔门而去,从二楼跳下去,结果把腿摔断了,家长到学校来要求学校赔偿。同样的情形,不一样的结果。

教师每天和学生打交道,要学会用宽阔的胸襟对待他们,他们犯错误,要耐心开导,包容他们,要给他们改正的机会。在矛盾冲突中更能体现师生之间的感情,学生更能体会到教师的良苦用心,教师也能在化解矛盾中感受到快乐。

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对待学生要多一份关心和爱护,千万不能把学生拒之门外,这样可能就挽救了一个学生,改变了他的一生。

笔者教过一个学生,在校时她无心学习,影响课堂纪律,教师上不下去课,拿她没办法;请家长,家长也头疼,管不了她。这样的问题学生如果收下来,肯定是一个害群之马,任科老师都劝笔者不要收她。笔者不忍看到她的妈妈苦苦哀求,更不想看到她今后小小年纪放弃学业,经过思想斗争,笔者决定收下她。

通过对她做进一步了解,得知她是一个单亲家庭,父亲吸毒坐牢,母亲是个工人,目不识丁。笔者还了解到,她喜欢和男生玩,在班上很有威信,喜欢纠集调皮的男生逃课,打群架,女生都怕她,不敢惹她。笔者找她谈话,夸她聪明漂亮,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在家里又勤快,会帮助妈妈做家务,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来到班上一定会是一个好学生。她听了笔者的话,开心地笑了。

尊严课件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体育教师 教师威信 误区 树立威信

体育教师是体育文化的传播者,是运动技术的传授者,是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者,是学校体育的组织者。为了有效地完成学校体育任务,实现学校教育的目的,体育教师除了要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教学教育才能等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威信,威信是一种使学生感到尊严而信赖的精神感召力量。因此,体育教师往往出于自身的人格尊严和职业需要,特别注意树立自己的威信。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教师能够和学生建立一种友好合作的关系,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那么学生的行为就倾向于维护这种关系,并会很乐意地接受他所尊重、信任的教师;如果学生对教师不尊重、不信任,那么势必就会严重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从另一方面讲,学生的言行、情感流露出对教师的接纳,也直接影响教师工作的成效。

1.教师威信

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教师具有的一种使学生感到尊严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是教师以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影响学生所博得的信赖和尊敬,是一种客观的心理现象。

马卡连柯说:“威信本身的意义,在于它不要求任何证明,在于它是一种不可怀疑的长者资望及其力量与品质。可以说,这种资望、力量与品质,连单纯的儿童的眼里也是明白的。”教师的威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是有效影响学生的重要条件。学生对有威信的教师的课认真,对他的劝导言听计从。反之,对那些没有威信的教师则会持相反的态度。

2.教师的“威信”不同于“威严”

教师的“威信”与“威严”是不同的。“威信”使人亲而近之,“威严”则使人敬而远之。使学生感到有威逼力量的教师,不一定是有威信的教师。教师如果要求严格而又平等待人,尊重学生人格,了解、关怀和热爱学生,便会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典范和榜样,真正成为有威信的教师。因此,教师的威信与威严、权威是不同的,实践证明,教师的威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会产生比威严、权威更大的作用。

3.体育教师的威信

体育教师的威信是一种客观的心理现象,它不是自封的,不是凭体育教师自我感觉有威信就形成了威信,更不是由学校领导主观认定某位体育教师有威信就有威信。威信是体育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体育教师在教学教育活动中,在学生心里产生的效应。

只有受到学生信赖和尊敬的体育教师,才有威信。威信的形成基本来自主客观两个方面。客观条件是指不以体育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因素,它对教师的威信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客观条件包含三个方面,即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教育行政机关和党校领导者对体育教师的态度,家长对体育教师的态度。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体育已成为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体育教师的职业地位正日益提高,体育教师的形象已发出令人尊崇的光彩。人们对体育的重视,必然会移情体育教师,这就会影响青少年对体育教师的态度,影响他们去信赖和尊敬体育教师。教育行政机关和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如果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师有偏见,认为体育教师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在职称、工资、分房政策上给予不公正待遇,平时不尊重体育教师,会使体育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降级。

4.体育教师树立威信的“误区”

4.1用“高压”的方式获取威信。

有些体育教师认为自己是教师,身为长者,身份地位高于学生,一定要摆出一副顶头上司的架子来。在开始与学生接触时,就竭力“治住”学生,给他们一个“下马威”,学生不能有所过失,否则就大发脾气,用一些带有威胁性语言来慑服学生,甚至施以体罚或变相体罚,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体育教师必须减少势压,平等待人,使学生放下心中的包袱,心情舒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4.2用“疏远”的方式获取威信。

有些体育教师有意疏远学生,上课到场,下课走人,平时不与学生接触,既不去了解学生,也不让学生了解自己。在与学生的接触过程中,态度傲慢,居高临下,发号施令。体育教师应放下架子,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互相熟悉,互相了解,不断听取学生的反馈信息,尽快缩短师生间的情感距离,以便在进后的体育教育中不断改进,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切忌一意孤行。

4.3用“严厉”的态度获取威信。

有些体育教师对待学生的错误,事无巨细,动辄严厉苛刻,大加指责,使得学生经常提心吊胆。体育教师该严肃的时候就要严肃,处理问题要层次分明,令人心悦诚服,方能取得学生的信赖。

4.4用“训斥打骂”的方式获取威信。

学生犯错误在所难免,关键在于耐心疏导,说服教育,不能动辄虎目圆睁,暴跳如雷,轻则大加训斥,重则拳脚相加,否则不仅影响体育教师的形象,还会给学生、学校甚至社会带来不良影响。体育教师应加强修养,以正形象。

5.大学体育教师如何树立威信

体育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严而有情,方能打动学生,赢得威信和尊严。体育教师要树立威信,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5.1体育教师首先要做到严于律己,加强自身思想意识修养,培养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心理素质,处处以身作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学生。

5.2学生对体育教师的初次印象是敏感而深刻的。体育教师一开始就镇定而热情地接待学生,并且有充分准备地上好头几节体育课,安排好新任班的头几件工作,处理好课堂上发生的头几件事情,如对待学生的态度、见习生的安排及值日、送还器材……都对建立教师威信有重要作用。

5.3体育教师应经常把自己置于学生的心理位置上去认识体验、思考,并善于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自我观念,从而加深师生之间的沟通和感情交流,做到理解、尊重、公平地评价和对待学生。

5.4体育教师活泼、爽朗的性格,对学生的关心爱护,讲课的趣味性及细致地掌握个别学生的情况,并获得教育特殊学生的成功等,往往是在学生中获得威信的重要因素。

5.5和蔼可亲,谆谆诱导,让学生正确认识体育的意义,激发学生热爱体育,使学生在自觉锻炼的基础上与教师积极配合,有条不紊地进行学习与锻炼,使本课堂生动、活泼、趣味盎然,使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下有组织、有纪律地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这是建立和维护教师威信的有力基础。

6.结语

大学体育教师的威信是学生对教师所持的一种信赖而又尊重的态度,是师生之间积极、肯定的关系。在体育教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的威信对顺利进行体育教学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威信的体育教师指挥自如,事半功倍;缺乏威信的体育教师虽令不行,事倍功半,教学效果定会不佳。因此,我们应该尝试着做一位有威信的体育教师。

参考文献:

[1]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71-75.

[2]李晓全.提高大学体育教师威信之我见[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5,(4).

[3]霍炎.略论体育教师威信[J].湖北体育科技,2003,(1).

尊严课件范文第3篇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生命教育;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5-0150-03

“生命教育”就是通过与生命相关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正确把握生命价值,走出生命的误区,掌握解决人生困境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获得生命发展的正确方向。生命教育对于个人和社会,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种教育在海外已经普遍开展,我国的中小学正在着手将生命教育设置为制度化的课程。但高校的系统化生命教育目前仍然是一个盲区。近些年来,高校校园暴力事件、大学生漠视生命、残害生命的事件频频显现在媒体上,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强烈反响。这些事件发生的直接导火线各有不同,但事件的引发根源是共同的,即这些事件的当事人都看不到生命的唯一性和不可逆性,漠视、轻视生命。这些事件提醒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常规的思想道德教育中,注入生命教育,让爱护生命、敬畏生命成为他们日常的思维方式,已是当前高校教育面临的一个迫切而又十分艰巨的问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为“基础”)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一,它对高校开展系统生命教育具有独特作用。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凸显生命教育是课程本身的必然要求

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中的规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提高大学生的政治、道德、法律修养,塑造和完善大学生的人格,这是“基础”课的宗旨,这一教育宗旨的实现,是建立在生命的存在和延续的基础上。如果缺少对生命的尊重,缺少对生命价值的正确领悟,何来的道德素质?何来的法律观念?何谈人格的完善?因此,“基础”课程必然包含生命教育,它应当是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的出发点和终极点。

另一方面,由于“基础”的课程性质和其教学内容的特点,它对生命教育的开展和实施,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首先就在于通过“基础”课开展生命教育,能使生命教育具有强制性。生命教育要产生作用前提是学生掌握和理解这方面的知识。“基础”课是教育部规定所有高校都必须开设的公共必修课,是所有在校大学生都要通过的一门必修课程,其学时和学分均具有强制性,因此,大学生为了完成学业,他们就必须掌握这门课的教学内容,通过这门课程的考核。如此一来,在“基础”课有机融入生命教育。就可以使得所有的在校大生通过正常的课堂教学,自觉或不自觉地掌握了与生命相关的知识和观点。其次在于是教育的系统性及隐秘性。“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与生命教育高度自然融合,生命教育不是在一节课中完成,也不是单列一个章节进行,生命教育有机地渗透于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这样更容易渗透学生的思想而不被反感。最后在于,通过“基础”课开展的生命教育是深层次的生命教育。人的生命是自然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生存的意义不仅在于生命的延续,更在于对他人对社会的有益。透过“基础”课的生命教育。使学生意识到生命的精神内涵,促使他们奋斗和进取,积极追求生命的社会价值,这是深层次的生命教育的显现。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生命教育的构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生命教育的构建,就是在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责任、理想信念、人生价值、法律意识等教育中融入生命教育,使大学生树立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的理念,在人格上获得全面且和谐的发展。

(一)责任教育中生命教育的构建

责任是一种牵挂,人生责任的存在,是人们不能舍弃生命的最重要的外在动力。“基础”课的开篇教育就是让大学生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使命,这是本课程的教学出发点也是归宿点。在教学中应该强调学生的人生责任,让学生认识到,人的一生是权利和义务相统一,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人生责任是具体的丰富的,其中,生存是人生责任中最基本最核心要求。生存,是为了自己的责任,只要生存,万事才有可能;生存,也是为了对父母的责任,也正如古人云“百善孝为先”,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毁,孝之始也”。生存,同样也是为了对社会的责任。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在责任教育中,还要培育学生的感恩意识。大学生在家中一直受宠,把父母、他人、社会的给予都视为理所当然,对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对父母的养育、他人的关怀没有心存感激。没有感恩意识,就较少有责任心,就很容易忽视和放弃生命。

(二)理想信念教育中生命教育的构建

生命意志是生命的一大支柱。培养学生坚强的生命意志,是理想信念教育中“生命教育”的显现。在漫长的人生实践中,每个人都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在人生困境里,能够坚强地活下来,与其坚强的生命意志分不开。生命意志的强弱取决于其人生理想及对理想的执着程度。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有了精神支柱,就不会因为感觉生活的无趣而轻视、放弃生活;有了坚定的信念,则不会因为出现一点小挫折而失去生活的信心而自伤或伤人。让大学生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为了实现理想而树立坚定的信念,这正是“基础”课程重要的教学内容。

为了帮助学生确立志存高远的理想和信念,并由此形成坚强的生命意志,在理念信念教育中、不应只是讲空洞的、泛泛的理想,也不应强调社会理想而忽视个人理想。要让学生认识到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不是相互对立,而是相互促进的。任何人实现自己的理想,不可能是纯粹的个人行为,都要以社会作为载体,只能在社会所提供的客观环境中设定自身的目标。而社会理想必须是得到社会上众多个体的认可并为之奋斗才能得以实现。在正确认识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关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社会发展趋势与个人兴趣、特长相统一,同时把自己的理想描述为奋斗目标,并将这个目标分解为每天都能落实、都能检查的行动计划,使理想和信念不再是虚无飘渺的,而是与他们日常的生活、学习紧密相关的真实事物。

(三)人生价值观教育中生命教育的构建

人们对生命的珍惜程度,与其生命体验的快

乐与否有着直接联系。影响生命体验快乐与否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因素是生存价值、尊严和幸福感。当一个人在其生命实践中,体会不到自身的生存价值,感受不到尊严和幸福时,就很容易伤害和放弃生命。因此,珍惜生命,就要让人们体会到自身生存的意义,构建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让大学生领悟人生真谛,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基础”课程的重要教学点,也是与生命教育联系最为紧密的教学内容。

为了帮助学生造就积极的人生体验,首先让学生能够正确评价人生价值。价值是人存在的基础和依据,当个体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对他人、对社会是无用的时候,就会轻视生命。在校大学生药家鑫,2010年10月20日深夜在驾车肇事后将伤者捅死,在第一次开庭审理后接受记者采访,谈到自己的成长经历时说:“我总认为我自己人生没有价值,从初中开始我就特别压抑,经常我想到自杀,我就觉得活着没有意义。”职业生活是人生体验中最长最丰富的一段,人生价值的成败感体验也就最主要集中在职业成就上。长期以来,在职业教育中,强调奉献,而奉献就是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这才是成就。才是有价值的人生。这样的职业成就观,使得一般的人感觉自己生存价值渺小而不重视自己的生命。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生命价值感,要让学生正确认识“贡献”,树立正确的职业成就观: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就是对社会的贡献,就是职业成就,就是有价值的人生。

其次。让学生树立正确尊严观。有尊严的生存不一定就能感到幸福,但没有尊严的生存一定没有幸福感。如何获得“尊严”?结合人的本质观教育中,在正确理解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基础上。让学生知道为了自己的尊严,就要关注和尊重他人,既要自尊,也要尊重别人。才是真正的尊重自己。另一方面,尊严是他人对自己人格魅力出自内心的真挚赞赏,这种赞赏不是因为你有钱、有权、有势,而是来自于能力和精神。通过人际交往教育,使学生深刻理解适应社会和人际交往的原则,让他们学会兼容差异而变得豁达,最终获得自我尊重。

最后,幸福感也是人们积极生存的源泉之一。当幸福感严重地缺失时,人们就很容易抛弃生命。在越来越物质化的社会里,教育、社会、家庭强调“有用”,强调“经济”,忽视人的精神需要。人们把幸福与金钱等同起来,为此,大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主要是去学习实用知识和能力,为将来的更好就业做充分的准备,较少乃至忽视了精神方面的关心和追求。这就是为什么当今大学生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幸福感并没有成正比的上升。幸福既有物质方面的,也有精神方面的。物质条件只是幸福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一个物质贫乏的人同样能获得幸福感。为了提升学生的幸福感,通过深层次的人生价值的交流讨论,让学生学会充盈精神世界,使他们幸福的精神层面有所提高。另外,通过心理健康部分的教学,让学生学会理智地、宽容地对待人生挫折,培养其在挫折面前的坚强品格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学会选择积极方式释放挫折带来的各种消极情绪。

(四)法律教育中生命教育的构建

尊严课件范文第4篇

我对于我这次犯的错误感到很惭愧,我真的不应该在教室穿拖鞋,我不应该违背老师的规定,我们作为学生就应该完全的听从老师的话,而我这次没有很好的重视到老师讲的话。我感到很抱歉,我希望老师可以原谅我的错误,我这次的悔过真的很深刻。我要避免这样的错误发生,希望老师可以相信我的悔过之心。相信老师看到我的这个态度也可以知道我对这次的事件有很深刻的悔过态度,我这样如此的重视这次的事件,希望老师可以原谅我的错误,我可以向老师保证今后一定不会教室以及学校公共场合穿拖鞋。所以,老师把让我写检讨,也是为了让我深刻的认识到这点。

其次,我在上课的时候穿拖鞋的行为也是一种对老师的工作不尊敬的表现。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自古就讲究尊师重道,这是一种传统的美德,过去我一直忽视了它。抛开着一层面,不单单是老师,无论对任何人,我们都应该尊重他,尊重他的劳动,他的劳动成果。我这样做,直接造成了不尊重老师,不尊重他人,不尊重他人劳动的恶劣影响。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一名正在接受教育的人来说,这种表现显然不符合社会对我们的要求。再次,我这种行为还在学校同学间造成了及其坏的影响,破坏了学校的形象。同学之间本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纪律良好,而我这种表现,给同学们带了一个坏头,不利于学校的学风建设。同时,也对学校形象造成了一定损害,我们应该去维护而不是去破坏它!

对于这件事情,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我做了深刻的反思:

1.在同学们中间造成了不良的影响,由于我在上课的时候穿拖鞋,有可能影响班级纪律性,让其他同学把焦点注意在我身上,都没有好好听课,这实际上也是对别的同学的父母的不负责.

2.影响个人综合水平的提高,使自身在本能提高的条件下为能提高.如今错已铸成,我深感懊悔,深刻检讨自己的错误.

3.思想觉悟不高,对错误的认识不足,试想如果当时我就认识到此事的严重性,错误就不可能发生.之所有的问题都归咎于我还为能达到一个现代中学生应具有的认识问题水平,为能对老师的辛勤劳作作出回报,我越来越清晰的感觉到自己所犯的错误的严重性,为此,我一定会在以后的几年里更严格地要求自己,在认真完成作业,在上课的时候绝对不穿拖鞋地同时,使自己的言行都与一个现代中学生相符合.作为在上课的时候讲闲话的一份子,我觉得有必要对我们的行为作出检讨,所以按照老师的要求激纳保质保量的检讨书一份.对自己的错误根源进行深挖细找的整理,并认清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

望老师能念在我认识深刻而且平时表现也不错的份上,从轻处理,请关心爱护我的老师同学继续监督,帮助我改正缺点,取得更大的进步.今后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上课不穿拖鞋,并且积极为班级做贡献,为班级添光彩!请老师相信我!

此致

敬礼

尊严课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师生关系;高校;和谐

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教育大变革、大发展、大跨越的30年。经过30年的努力,我国国民受教育程度迅速提高,目前全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8.4年,总人口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超过7000万人,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我国教育事业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谱写了新篇章。[ ]但是,近年来,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高校师生关系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因素。请看下列几则报道:《法大一教授教室被砍亡》(《新京报》2008年10月29日);《中山大学博士称遭导师虐待,校方介入调查》、《教授与逃课女生发生肢体冲突,师生关系异化》(《中国新闻网》2008年1月4日、9日)。这是短短十个月内,两所名校发生的三起师生冲突事件,既有口角斗狠,也有肢体冲突,竟有行凶杀人;就冲突方的学生来说,本、硕、博皆有。这些事件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足以引发全社会特别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深思:新时期怎样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现今高校,知识传授渠道不断拓宽,而师生间感情的大门却在不断地缩小,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了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首先,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中国传统的儒学体系中,其根本是“天地君亲师”,重视师道尊严,老师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高校不少老师深受影响,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权威与尊严,突出教师的中心地位,抹杀学生的个性,认为老师自然就应高高在上,要严厉、严肃,而学生则应恭敬、顺从。这种严格的等级关系不可僭越。因而反映在师生交往中,缺乏平等、民主的原则,彼此交流减少,师生关系愈加淡漠、疏远。

其次,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现在的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浮躁的社会风气,追求眼前功利的心态,拜金主义的影响,已经波及了曾经宁静的象牙塔,大学校园也弥漫了挥之不去的暴戾之气、浮躁之风。不少学生上大学不是为了学知识,而是为了混文凭,故而迟到早退、逃课旷课、考试舞弊犹如家常便饭。他们希望老师不管不顾、不闻不问。若老师严加管束,学生顿生不满,认为老师有意刁难,而进一步引发师生间的矛盾与冲突。

第三,现行教育体制的影响。现在的高校教师考核和评价体系,多从德、能、勤、绩方面来考察,尤其重视“绩”。但教学之“绩”不易量化。而科研之“绩”,论文、著作的数量,课题的等级、经费,这是比较容易量化的。因此,高校考察教师业绩,教师的岗位聘任、职称评定,在很大程度上是评比教师的科研业绩。由此引发的结果是,高校老师普遍重视科研,轻视教学,他们更不愿意花大量时间和学生接触。教师往往是上课铃响进教室,下课响铃走人,师生间根本没有时间交流,学生对老师是敬而远之,老师则视学生为路人。

第四,教育产业化和大学扩招带来的影响。教育业本来是奉献的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但随着教育的日渐产业化,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变成了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而笼罩在教师身上的神圣的光芒也渐趋黯淡。同时,大学的扩招引发了师资的不足,人才培养模式也发生明显变化,流水线式的批量生产将精英教育的模式颠覆,传统的师生关系进一步发生异化。一部分老师放弃师道尊严,纯为应付交差,对学生不负责,难以赢得学生尊重。而部分学生则缺少自律,功利色彩严重,不尊重老师。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与方法。那么,当前高校如何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第一,就社会来说,必须要倡导尊师重教的风尚。邓小平同志曾说:“我们要提高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不但学生应该尊重教师,整个社会都应该尊重教师。”尊师重教不是一句口号,要落到实处,需要切实提高教师待遇,让教师成为人人羡慕的职业。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谈到要尊师重教。胡锦涛同志指出:“必须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教师是神圣的职业,应该受到全党全社会的尊敬。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大力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让全社会广泛了解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让教师成为社会上最受尊敬的职业,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尊师重教,政府要切实保障教师待遇,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和质量,让教师职业真正成为令人羡慕和富有内在尊严的职业。

第二,就学校来说,必须要为师生交流创造平台。教师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学校要鼓励教师多与学生交流。要培育良好的大学校园文化,让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培养出尊师重教的品德。各种第二课堂活动要多邀请老师参加,让师生在共同参与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中增加交流,实现自由、平等的交流与沟通。学校要增加小班教学的比例,为师生间更多的交往创造平台。要加强校园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及时消除危害师生关系的因素。学校还要改革管理体制,创建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

第三,就教师来说,必须要严格要求自己。正人必先正己,因此教师首先要做到自尊、自重、自律、自强。教师要平等对待学生,师生之间有学问高低、知识深浅之分,但彼此之间人格上是平等的。师生之间要平等对话,平等讨论,互相尊重,教学相长。学生犯错误时,教师要体谅、帮助,而不能讽刺、挖苦、谩骂、斥责,甚至拳脚相加。品德高尚的老师能够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也能激发学生发自心底的敬畏,有助于形成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其乐融融的师生关系。

第四,就学生来说,必须加强修养,端正学习态度。学生要主动加强与老师的交流。要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正确认识自我。学生要以学为本,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抛弃功利主义思想。要学会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虚心向老师学习。师生之间出现分歧,要主动找老师交流思想、交换意见,加强彼此间的沟通。

爱是教育的灵魂,信任是教育的基础。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有好感、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在高校的教育活动中,师生关系是最基本、最普遍、最活跃的人际关系。因此,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先决条件,是高校完成育人使命的基础,并对创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也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奠基(经典中国o辉煌30年)[N].人民日报,200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