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范文第1篇

1、故正心之功不在他求,只在诚意之中,体当本体明澈,止于至善而已矣。

2、艾莱依秉承“精益求精、止于至善”的企业精神,倡导“名牌的生命在于品质与文化”的品牌理念,“以诚取信、以信取利”,以实施名牌战略为导向,进一步练好内功,致力于将“艾莱依”打造成为国际知名服装品牌。

3、我个人所主张的自由,是所谓消极的自由态度,就是你站在自由两个极端的中点上,在这样一个适可而止的,止于至善的点上,你向左边望就是积极自由,你就非常地想控制别人,你向右边看,你就抱着一种消极的自由态度。

4、生活在时间中,我们将自己的历史设想成在经验缓慢而稳定的增长中建构自身,是止于至善的文化史的袖珍版。

5、四在朱子看来,人们之所以不能止于至善,关键是因为对事理看得不真切,不知何者为至善所在。

6、朱子以为,只有在事事物物上求得一定理,才能止于至善,故需要下格物致知的工夫。

7、格竹实践注定要失败是由朱子格物论中知识论的方法取向与止于至善的道德目的之间的矛盾关系决定的,典型地暴露了朱子格物论的科学主义倾向导致的道德实践论困境,这也表明科学主义路线不可能使人类的精神获得自由和超越,不可能彻底解决人类的精神生活问题,特别是终极意义问题。

8、民,在止于至善。宋儒朱熹将亲民改为新民,并作解说。

9、通达就是止于至善,一通百通,什么地方都能去,什么事情都想得通。

10、革命无止境,倘使世上真有什么“止于至善”,()这人间世便同时变了凝固的东西了。

11、止于至善,吾国发展,平稳有序,和平崛起,远邦近邻不敢侮吾国吾民,彼此和睦相处。

12、精益求精,止于至善是益而益电器事业永续经营的方向。

13、物格知至,则良知之被推往极致,则为止于至善之效验。

14、公司责任:社会公司家庭个人共赢工作风格:止于至善追根究底。

15、盖明德新民固皆欲其止于至善,然非无有以知夫至善之所在,则不能有以得其所当止者而止之,如射者固欲其中人正鹄,然不先有以知其正鹄之所在,则不能有以得其所当中者而中之也。

16、因此,止于至善之义,就不仅仅指用心无有不善,同时亦指处事的圆满无缺。

17、运动精神的最高原则为不断跨越极限,追求止于至善。

18、亨利公司秉承“正直协作诚实守信”的理念,以“不断创新止于至善”的精神,用多年来公司在制冷工艺食品工艺等多方面积累的技术和经验,谋求亨利与客户的共同发展

19、人之良知固然为善,然由于知得未精切,故只能见得一截而不能见另一截,是以不能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范文第2篇

作为回应,有着“中国首善”之称的陈光标做出承诺,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捐出全部财产,进行裸捐。中国,并不缺少慈善。缺乏的是成就盖茨、巴菲特的市场神话。不仅中国的股市眼下无法产生巴菲特那样的股神,而且在同样的30年里,和盖茨几乎同时创业的中国企业家,为什么其业绩天壤并且对慈善晚宴疑似躲犹不及呢?

与只用30年就完成人生全部伟大任务的盖茨相比,中国企业家,还在路上。于是,当盖茨声明自己赚来的钱是消费者的恩赐然后要反哺社会时,我们相信他说的是真话。当仍在脱贫致富的中国人将创业第一、慈善第二作为排序,这里有何不妥吗?

《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里的“明明德”,强调的慈善也有时代性。“亲民”因亲与新通假,诉求的是新时代的新人辈出。“止于至善”,就是―商人之初,亦性本善。

如今,谁都知道盖茨的最慈善;当初,谁也都知道盖茨的软件最昂贵。微软公司的被垄断也屡见不鲜。如是,企业家的慈善与民间对慈善的理解,应该有所不同;如是,像“雷锋传人”郭明义那样的“裸慈善”与盖茨自己对自己的“被慈善”,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句古话的现代版。如是,害怕被盖茨、巴菲特点到死穴不敢赴宴的中国富豪发出如此辩解:我们做好企业,带动就业,促进和谐,这也是慈善。

是的,慈善,应该有不同的方式。富人、富翁、富豪,本来就不在一个层次。世界上的事情本来很复杂,简单和片面就有失公允。同样,慈善、事业、把慈善当事业,这也不是一回事儿。做事业,搞慈善,慈善地办企业,赚了钱回馈社会将慈善做成事业,这是一种水到渠成的过程,需要时间。相反,就是单纯做企业,干事业,然后父传子子传孙没有做通常意义上的慈善即大把捐钱,他,就要被人误解吗?

如是,在慈善上的差强人意,反映的是社会心理的复杂。但奸商横行,贪官丛生,其实并没有什么复杂在里头。中国足协“把人变成鬼”的故事,说的是体制落后的惊悚;丰田贿赂这个案例,其实是资本主义从始至终的梦魇。比这一切还可怕的,是形而上学依旧猖獗。历史地看,“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圣人古训不那么神圣的原因,就是将义与利人为对立;现实的说,中国崛起迫切需要一大批像盖茨那样同时在科技(功课)和市场经济上(利润)拔尖的人才。

止于至善范文第3篇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我演讲的题目是《行健不息,止于至善》。

我是一名大三的学生,在弥漫着的理想与追求的青春岁月中,在燃烧着热情与活力的师院校园里,我已经走过了近三载的历程。

回首我的大学生活,应该说是很充实的,有孜孜不倦的学习,有勤勤恳恳的工作,有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这是难忘的三年,更是成长的三年。

三年来,鞭策我不断成长的除了有师长的教诲,同窗的鼓励,还有重要的一点便是优秀校友的榜样激励着我。

今晚,借此机会,我想与大家一同分享优秀校友的事迹带给我的思考与感悟。

大学时光应当怎样度过,这是常说常新的话题,不同的人会赋予它不同的答案,在得出属于我自己的答案的过程中,我也曾困惑迷茫,也曾彷徨失落,因为我曾一度看不清自己的方向。在重塑自我、找寻方向的过程中,我庆幸有这么多优秀的校友为我领航----

还记得刚进入师院时,我终日缅怀过去,为最初的梦想与残酷的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而忧伤感怀,是中文系88级校友斯寒学姐的访谈录上让我寻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同样是陷入无边的失落中,斯寒学姐却从未放弃,她始终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不懈努力,她的坚强与乐观赋予了我的振作动力。我决心不再留恋昨日的风景,我要自己扶起自己,为了最初的梦想,为了曾经逐梦的脚步。

于是,我怀揣着沉甸甸的梦想开始了新的旅程,然而通往梦想的道路毕竟是曲折的。每天的忙碌似乎没个尽头,前行的路上也难免遭遇挫折与打击。疲惫不堪时,我会以政法系96级校友林莉学姐的话告戒自己:“在崎岖的人生道路上,要把握自己前进的方向,端正自己的目标,坚定不移的走下去,成功就会在眼前。”这番话总能使我的心中增加几缕阳光。的确,怎能因为一些事而羁绊了追求梦想的勇气,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停止前行的步伐。

走过了大一时的消沉与失落,经历了大二时的冲动,转眼间,我来到了大三,是思索自己的发展方向的时候了。当我游弋在时光的消磨中而茫然困顿的时候,我读到了中文系80级校友严前海博士在不惑之年坚持考研的事迹,他的锲而为之,勇而为之的无悔追求深深地震撼了我,这是怎样的一种坚定与执着!他让我意识到身处在这个伟大的资讯时代,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提升自己,才能真正自由地飞翔,在飞翔中收获人生的壮丽风景。

一段段经历,波澜壮阔,激励着我们;一种种精神,穿越时空,辉映着未来。

止于至善范文第4篇

【关键词】“止于至善”;企业管理;启示

目标决定方向,目标引领发展。确定什么样的目标,对于企业能否获得持续发展具有很大影响。古人说: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要想保证企业的永续发展,实现“江山久固”、“基业长青”的企业梦想,在确定企业目标时就要有“止于至善”的完美追求。

《大学》引用了《诗经》中的两段话论证“知止”的重要性:“邦畿千里,惟民所止。”“缗蛮黄鸟,止于丘隅。”进而引述孔子的话进行评论:“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大致意思是说:京城及其周围,都是老百姓向往的地方。“绵蛮”叫着的黄鸟,栖息在山冈上。孔子因而感慨道:“连黄鸟都知道它栖息在什么地方,难道人还可以不如一只鸟吗?”这充分说明确定目标(目的地)的重要性。接下来,《大学》给出了不同身份(角色)的人的至善之地:“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那么,对于企业来说,应该止于何处呢?

一、企业的至善之地: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义利之辩,《论语》中更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鲜明主张。从表面上看,义和利好像是不共戴天、水火不容的,似乎讲仁义就不要谈赚钱,想赚钱就不能要仁义。这也是造成时下某些“儒商”心理纠结的问题之一。我们认真研读《大学》就会发现,这里已经给出了比较圆满的解决方案:

(一)企业获取利润是完全正当的,关键是要取之有道。从财富的来源上说,企业的经营要以仁义和道德为基础,因为“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有德行才会有人拥护,有人拥护才能保有土地(对于企业来说,就是企业自身的生存),有土地(企业的生存)才会有财富,有财富才能供给使用。道德是根本,财富是枝末。实践反复证明,企业的顺利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和认同。企业越是尊重和弘扬美好的道德,就容易得到社会公众和客户的认同。公众和客户对企业的支持和认同度越高,越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进步。比如近年来一些积极从事慈善事业的企业和集团,在收获良好口碑的同时,也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从财富的生产和保有上说,企业要处理好生产、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的关系,因为“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生产财富有正确的途径和方法,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生产的人勤奋,消费的人节省,这样财富才能经常充足。也就是说,企业要做好成本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防止由于铺张浪费或管理不善造成的经济损失。

(二)财富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是看它被用来干什么。“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仁爱的人仗义疏财以修养自身的德行,不仁爱的人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聚敛财富。如果运用得当,企业的财富完全可以被用来弘扬仁义道德,发挥彰显正义、维护公平,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扶危济困、恤孤怜贫等作用。

(三)企业要想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必须把眼光放长远,努力做到“以义为利”。如果过分计较眼前的蝇头小利,就会导致企业裹足不前。正如《大学》里讲的:“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养了四匹马拉车的士大夫之家,就不要再去关心养鸡养猪的事情;祭祀用冰的卿大夫家,就不要再去关心养牛养羊的事情;拥有一百辆兵车的诸侯之家,就不要再去收养搜刮民财的家臣。同样,企业要想实现自我突破、长远发展,就不能过分关注短期利益,而是要以社会公众的根本利益和企业发展的长远利益作为目标。换言之,“以义为利”才是企业应该追求的至善之地。

二、止于至善的关键: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企业能否做到止于至善,最关键的是正确处理利益分配的问题。古人所谓的义利之辩,说白了就是“公众利益”与“私人利益”之争。对于企业来说,代表公众利益的“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止于至善范文第5篇

关键词: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治理国家;尽善尽美

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078-02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1]《大学》开篇就谈及“止于至善”。对此,有些学者持朱熹的观点,即将“止于至善”理解为“明明德”与“新民”的最终目标[1]。笔者认为,“止于至善”的内涵是将国家治理到“全然之极”,使整个社会的物质、精神、生态等各方面均达到“尽善尽美”的状态。

一、朱熹对“止于至善”的理解

对“明明德”的理解。朱熹的解释是:“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聚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秉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1]“明德”是每个人生而就具有的认知能力,能够指引人们“聚众理”、“应万事”。朱子云:“惟人之生乃得其气之正且通者,而其性为最贵,故其方寸之间,虚灵洞彻,万理咸备,盖其所以异于禽兽者正在于此,而其所以可为尧舜而能参天地以赞化育者,亦不外焉,是则所谓明德者也。”[2]人人生而有的“明德”是“气之正且通者”,其“万理咸备”。正因“明德”的存在,人们才有认识天理的可能。结合朱熹“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①的思想,可知在朱熹处,天理外在于人心。人心只是“气之灵”,我们无法向内求得至善至纯的天理,但人人天生就有“明德”,即认识万物之理的能力,这种能力一直在发挥作用,却会因为我们的气秉与人欲而受到遮蔽。故我们须向外用力,用“敬”的工夫先涵养心气之灵,去掉人心种种的活动与欲念,使心智察识世间之理,然后通过格物的工夫求得万物之理。而“理一分殊,月映万川”,天理作为整体分摄万事万物,乃至每一具体事物,每人每物都具有普遍的天理,故我们可以通过“格物”求得众理,而后获得天理。故“明明德”就是去掉气秉之拘,使明德彰显,从而指引我们认识万物之理,为求得天理做好准备。对“亲民”的理解。朱熹遵从程伊川的观点,认为“亲民”即“新民”,即在自明其德后推己及人,帮助他人去除掉种种心的欲念与活动,使人天生的认知能力彰显。

在上述两个命题基础上,朱熹给出“止于至善”的解释。“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新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1]。即“止于至善”是“明明德”与“新民”的标准,这就出现了以下问题:其一,按照朱熹的说法,“明德”是人认识能力的发挥,但“明德”的功用会受到限制,人心又无法向内求理,所以就要用“敬”的功夫,去掉心中种种错误的活动,从而使“明德”的认知能力得到彰显,达到“止于至善”,即“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这样便有可能产生“以理杀人”的问题。人正常的物质生活欲望是自然而然的,正常的心上活动,不能不顾一切地去除,也无法去除。毕竟,“无一毫人欲之私”的社会是极其可怕的。其二,退一步讲,假设我们允许这个社会中的所有人都能摒除 “人欲之私”,那“明明德”能够做到“止于至善”吗?按照朱熹的思想,“明明德”做到“止于至善”,人的认识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尽到“天理之极”,而后就可通过“格物”获得万物之理[1]。然而人的认知能力与范围都是有局限的,不可能做到物之表里精粗皆至,王阳明早年格竹子的经历就是一个例证。笔者认为,我们只有秉承苏格拉底“自知自己无知”的态度认识这个世界,保持一种客观谦逊的求知精神,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自身的认知潜能。其三,朱子的“三纲领”亦存在着逻辑问题。主体是统治者,若按“新民”做推己及人的理解,“止于至善”是“新民”的标准,那“新民”的“止于至善”是统治者的“止于至善”,还是统治者通过“新民”,使百姓的认知能力达到最大的程度,达到“止于至善”?据笔者所知,朱熹对这一点也没有解释。若是统治者将“推己及人”这件事情做到最好,那侧重点就在于统治者,人们是否文明开化完全取决于统治者的个人行为;若按照第二种理解,那么侧重点就在于结果,而人们的认知方式则不做具体固定。而且两种解释不论何种,都会进入“存天理、灭人欲”的弊端中。

二、“止于至善”应理解为整个社会的尽善尽美

对“明明德”的理解,笔者认为,朱子的解释与孔孟的思想不是一贯的。孔孟认为,性体是每个人生而就有的善性与感知能力,它一直在发挥功用并通过心的活动表现出来。不过,因为人们错误欲念的遮蔽,性体的功用会受到局限,人会出现错误的行为。但人们可以向内用力,在心的活动上体悟到性之功用,通过善行的教化去掉心中的遮蔽,从而使性体彰显,达到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状态。在这里明德就是性体,就是至善至纯的成分,它指引人们做出符合善的行为。正如孟子强调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3]人们性体中包含着纯善的因素,并且如“牛山之木”般可以不停地发挥其功效,指引人们做出符合明德的善行。孔颖达在《十三经注疏・大学》中说:“在明明德者, 言大学之道,在于章明己之光明之德。谓身有明德,而更章显之。”[4]每个人(包括统治者)都可以明明德,都可以使自己的善性彰显,指引自己行为向善。对“亲民”的理解,这里“亲民”的主体为统治者。不过,笔者认为,“亲民”就是“亲民”,而非“新民”。汉唐之前我国古典学有“亲民”,却没有“新民”[5]。此外,明代王阳明从儒家传统经典出发,论证“说‘亲民’便是兼教养意,说‘新民’便觉偏了”[6]。《大学》中“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与《尚书・尧典》中“以亲九族”皆取“亲”字意,言统治者应爱护、亲近民众。“亲民”即爱民、养民、富民、教民,在保证百姓物质生活的同时得到教化,使明德彰明,“亲民”可包括“新民”。

“止于至善”应该是指整个社会的治理状况达到“止于至善”,是社会的各个要素、各个方面“处于事理当然之极”的状态,从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1]。统治者明其明德是亲民的必要条件,而亲民又是止于至善的必要条件。人人都有明德,都应通过后天的工夫使其彰显,而统治者亦有其明德,不过,其明德包括自己个人道德修养的“私德”和治理天下的“公德”。对于统治者而言,明其明德既指个人私德的完善,亦指其公德的发挥,而公德的发挥就就是国家治理,也即“亲民”。“亲民”包括富民、教民,既使百姓有充分的物质生活保障,又有丰富先进的精神生活。“亲民”的标准就是“止于至善”,是整个社会的治理最完满的状态,即社会的各个要素、各个方面“处于事理当然之极”。

三、此种理解的合理性

此种理解的合理性,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得到论证:(1)逻辑的一致性。此种理解的逻辑结构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明明德”是每个人天生善性的彰显,当然包括统治者。统治者善性的彰显除了个人道德修养的“私德”外,还有社会治理方面“公德”,这就要靠“亲民”来实现,以使社会各方面趋于完善,这也就是“止于至善”。这样理解“止于至善”,与“明明德”和“亲民”的解释相贯通。(2)与全书义理的一致性。首先,从“明明德”到“亲民”到“止于至善”,体现了统治者由内圣向外王的扩充过程,这与《大学》首章的意思相一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1]“明明德于天下”让统治者的明德泽被天下,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处于全然之极的状态,也即“止于至善”;而要将天下治理好,即“齐家治国平天下”,当然要有一颗爱民、亲民之心;要治理家国天下,就要先“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明己明德”。由此可见,对“止于至善”的解释,与后文的义理相照应。其次,在《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的第三章,亦可以找到对“止于至善”的解释。“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g兮者,恂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1]这里讲的是君子“止于至善”的方法,君子通过不断地修炼自己,提高自己的德行,多做益于百姓之事,“盛德至善”,将国家治理好,民才不会相忘,才会爱戴、尊敬统治者。因此,将“止于至善”理解为使整个社会达到尽善尽美的状态,这与全书的义理相一致。(3)与历史文本与传统思想相契合。如前文所述,“明明德”的解释符合传统的儒家思想,“亲民”的解释也符合《大学》的历史文本,故由“明明德”与“亲民”推理得到的“止于至善”的解释,也应符合儒家传统思想。孔子在《论语》中曾两度提及“尧舜其犹病诸!”意即连尧舜都觉得难以做到的事:一是“修己以安百姓”[7];二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7]。这两句话的意思都为希望统治者能够爱民,将国家治理好。在孔孟的思想中,尧舜是圣人的典型,那连尧舜都觉得难以做到的事情,不正是“止于至善”的最佳说明吗?还有一个论据,就是孔子本人的志向。《论语・公冶长》:“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7]其中的“老者,朋友,少者”可以说涵盖了天下百姓。孔子作为圣人,其最大理想就是国家得到最好的治理,百姓得到最好的照顾,这不就是“止于至善”所要实现的“至善至美”社会吗?

注 释:

①牟宗三.二程全书(卷十九)伊川先生语・四[A].中国哲学十九讲[C].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10.338.

参考文献:

〔1〕(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83.1-13.

〔2〕朱熹.朱子全书(第六册)[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507-508.

〔3〕杨伯峻译注.孟子・尽心章句上[M].北京:中华书局,2008.233.

〔4〕郑玄,孔颖达.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之六黄侃经文句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981-982.

〔5〕林志纯.亲民与新民――古典史学的一场争论[J].史学集刊,2000,(1):18-19.

相关期刊更多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指挥控制与仿真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纺织标准与质量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