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西江月辛弃疾

西江月辛弃疾

西江月辛弃疾范文第1篇

但是,总有一种贯穿历史长河的思绪,让人难以忘记;总有一种难以实现的家国情怀,让人长久叹息。风潇潇兮,心归去。当一代词人辛弃疾几番抱负竟归空,欲挽狂澜身无力,那种千骑驰骋的酣畅淋漓,那种挥泪人生路的坎坷际遇,那种人老心酸愁更愁的悲愤,便成为一个民族永久的传奇。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他出生时,家乡山东历城已被金军占领。辛弃疾的父亲早亡,祖父辛赞常常带着他登高望远,指点江山,让他自幼即知山河破碎的心酸。再加上他对汉人在异族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耳闻目睹,让他在自幼就立下了恢复中原的远大志向。

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辛弃疾逐渐成长为一名抗金的将领,金戈铁马的恢宏,沙场杀敌的豪情,让他的青春光芒万丈,成为一段不朽的记忆。

1161年,金主完颜亮南侵,21岁的辛弃疾自立山头,聚众两千人,树起了抗金的旗帜。不久,辛弃疾率部并入耿京的起义军,并力劝耿京归宋,以图大业。1162年,辛弃疾奉命南渡,联系起义军的归宋问题,不料叛徒张安国杀了耿京,率部投金。辛弃疾在返回途中得知此消息,他怒发冲冠率领五十骑的敢死队,利剑出鞘,杀入数万人的金营,活捉叛徒张安国,连夜押到建康斩首示众,这一史无前例的壮举,震动了偏安一隅的南宋朝野,也让南宋的军心民心为之振奋,“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从此,辛弃疾投奔南宋,官为江阴签判。

辛弃疾胸怀大志,渴望归宋后,能一展宏图。为了雪国耻,辛弃疾夜不能寐,点起一支昏黄的蜡烛,在微弱的光亮中奋笔疾书,写成献给孝宗皇帝的《美芹十论》和给宰相虞允文的《九议》,向朝廷进献抗金恢复的奇谋妙计。

但是,只想苟安的宋高宗赵构和大部分朝臣,对金屈辱求和,辛弃疾在被猜忌和排挤之中,只能在接二连三改任的地方小官职位上应付不暇,疲于奔命,始终得不到重用。辛弃疾也只能把他的豪情和思绪寄托在词中,如他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地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作者用古代宫中几个女子的事迹,来比喻自己的遭遇,全词流露出来的对国事、对朝廷的担忧怨望之情是那样强烈感人。

位卑未敢忘忧国,无论辛弃疾走到哪里,总会留下一片忠忱的足迹,挥洒满腔热血的词句。

朝廷先后把辛弃疾派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担任转运使、安抚使一类的地方官职,治理荒政,整顿治安。他先是被任命为滁州的最高地方长官,新官上任,他才干大展,使萧条破败的滁州渐趋繁荣。滁州崭露头角之后,辛弃疾又获得了一个展示军事才能的机会,他围剿了由走私贩茶商人所组成的武装队伍茶商军,又以铁腕严打的行动平定了湖北盗贼。辛弃疾恢复中原的雄心,并没有随着官位的更替而消退。在湖南任安抚使期间,他殚精竭力,办教育,抓民生,打击豪强,弹劾贪官,甚至还建设了一支地方平盗之兵“飞虎军”。

虽然辛弃疾才干出众,但他的豪迈倔强的性格和执着北伐的热情,却使他难以在苟安一方的官场上立足,还由此引来了种种误解和攻击。岁月流逝,人生短暂,而壮志难酬,夙愿难成,辛弃疾的内心也越来越感到压抑和痛苦。在建康任职期间,辛弃疾登上赏心亭,凭栏远眺,面对大好江山,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单袭上心头。想到当年南归时是何等壮志,但是收复中原的大业难以完成,他将阑干拍遍,唱出了著名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夕阳残照的萧瑟,孤鸿哀鸣的凄凉,年华虚度的痛惜,报国无门的悲愤,写尽英雄失意之感慨,读来令人扼腕。

在辗转各地的从政生涯中,辛弃疾魂牵梦绕的理想仍然是挥戈北上,重整山河。因此,他的词遍布愁云忧雨,流淌着悲情孤愤。在江西,辛弃疾孤独地登上郁孤台,追往事,叹今昔,写下《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寄托了对深受金兵蹂躏百姓的同情和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淡淡的文字,浓浓的情结,浸透着爱国志士无尽的热泪。

一身豪情壮志铁傲骨,从来英雄是孤独。在罢官后闲居农村的十年间,辛弃疾把充溢在内心无穷的愁和无尽的痛,化作一首首清新的词作。

辛弃疾42岁时,因受到弹劾而被免职,归居上饶,开始了长达十年的隐居生活。宁静清新的农村生活,让辛弃疾的心灵得到慰藉,他自号“稼轩居士”,漫步田野,寄情田园,留恋山水。在农村生活期间,他创作了大量的词作,如他的《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轻松悠闲的心情,怡然自得的意境,展示出一幅朴素清淡、温馨和谐的农村风景画。

但是,作为热血男儿,曾经叱咤风云,在正是大有作为的壮年被迫离开政治舞台,这又使他难以忍受,他的内心总是充溢着无穷的愁,只是无处诉说。这种心境正如他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忧愁苦闷之时,辛弃疾只能借酒浇愁,用酒来麻醉自己的神经,用酒来稀释心头的块垒。醉眼朦胧中,他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代,回到了金戈铁马的豪情岁月,不由得热血沸腾,挑灯拔剑,唱出了《破阵子》这首“壮词”:“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一位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却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只能在“梦”中驰骋沙场,这吟唱也是辛弃疾令人心碎的表达。

晚年的辛弃疾在得知宋军大败、损失惨重后,悲愤交加,一病不起。公元1207年9月,壮志未酬的抗金义士辛弃疾,在铅山故居高呼“杀贼!杀贼……”声中,含恨而终,享年68岁。

天下谁英雄,赢得万世身后名。当辛弃疾把阑干拍遍,蓦然回首,词坛飞将军的美名将永远闪耀在中国文学史的天空。辛弃疾以其独特的英雄壮志和豪情,极力使气逞辞,以文为词,极大扩展了词体的题材范围,形成了沉郁豪壮的主体风格,又兼有婉约深曲和清新质朴的格调,可以说熔铸百家,自由挥洒,多姿多彩。

何处望神州?北固亭上楼!落魄了封侯事,可怜了白发生!辛弃疾的一生是奋发激昂,抗战爱国的一生,他将壮志难酬的悲愤、英雄无路的惆怅融入词中,留下了六百多首风格多样的词作,唱出了南宋词坛的最强音。读稼轩词,我们才能理解,谁是天下真正的英雄?!这种情怀,在他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得到了尽情的倾诉:

西江月辛弃疾范文第2篇

6月5日下午,记者乘车来到辛弃疾的故居——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公元1140年(宋高宗绍兴十年),辛弃疾就出生在这里。在四风闸村的东南边,有一片壮观巍峨的仿宋建筑群,在周围的一大片麦地里特别显眼。从村头的公路上远远望去,真有点宋代大宅院的感觉,这片建筑群就是新建的辛弃疾故居。在遥墙镇文化站站长张兆金的带领下,记者沿着村东公路行走,5分钟后便来到了坐北朝南的建筑群旁。

张兆金告诉记者,辛弃疾故居占地29.3亩,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整个建筑采取宋代建筑风格,古朴凝重,建筑布局为三进院落,各进院落展馆、亭榭错落有致,与院内景观谐为一体。

记者看到,这组仿宋建筑群的大门是巍峨壮观的四柱三门石坊,正门横额有我国著名书法家武中奇题写的“辛弃疾故居”5个大字。整座牌坊气势宏大,蔚为壮观。穿过石坊,为一六角碑亭,石碑正面刻的是稼轩公遗像,下方碑文是“辛公稼轩,名弃疾,字幼安,宋高宗绍兴十年5月11日卯时,出生于济南府历城县四凤闸村。”背面刻的是“宋兵部侍郎赐紫金鱼袋稼轩历仕始末”。默诵碑刻,词人一生的悲壮历程便历历在目。

碑亭后面是第一进院落的中心,这里矗立着雄伟的辛弃疾塑像,像高2.8米,用辛弃疾家乡历城特产“绣川绿”花岗石雕塑。只见在绿树鲜花的簇拥下,雕像中的辛弃疾头戴儒巾,身披战袍,腰跨宝刀,昂首凝视远方,一代词人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呼之欲出。

第二进院落:义胆忠魂一代词宗

步入第二进院落,首先看到的是稼轩故里碑,碑高3米左右,上面刻有“稼轩故里”4个镏金大字,由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书写。碑基为高台,台周均用雕琢精细的石栏砌成。

绕过稼轩故里碑,宏伟壮观的主展厅便映入眼帘。主展厅由中、东、西三座展室构成,均系木结构建筑,雕梁画栋,古色古香。中展室上悬匾额“辛弃疾纪念祠”,楹柱挂对联:“铁板琵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匾额与楹联皆为郭沫若先生1959年撰写。步入展室,迎门处辛弃疾半身雕像令人肃然起敬。展室四周集中书法、绘画、摄影、木刻、雕塑等艺术手段,构成了62米长的展带,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辛弃疾豪放悲壮的坎坷一生。记者与其他游客驻足观看,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辛弃疾可是咱的济南老乡!”张兆金对记者说。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人。他出生于金人占领区,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参加了耿京领导的起义军,任掌书记。次年奉耿京命赴建康与南宋政权联系。北返途中闻叛徒张安国杀耿京降金,遂率五十骑突入金营,活捉张安国,率众归宋。南渡后历任建康府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北转运副使,湖南、江西、福建安抚使等职。他曾多次上疏,力陈北伐大计,因与主和派意见不合而两次落职,闲居上饶、铅山近20年。宁宗嘉泰四年(1204年),韩?胄准备北伐,曾被起用为镇江知府,不久又被罢免,忧愤成疾于1207年病逝。

东西展室按“文东武西”的传统方位由雕像和壁画构成。其中,西展室为“义胆忠魂”。室中央坐落辛弃疾身披战袍、视察敌情的一组雕像,形象刻画了辛弃疾鞍马急征、抗击金兵、倜傥英武的儒将之风采,再现了词人当年“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的军营生活。壁画“从大夫之教”到“活捉逆贼”,描绘了辛弃疾驰马渡江、突入军营、生擒叛徒的历历场景,幅幅形神兼备、摄人心魄。

东展室为“一代词宗”,展室中央是辛弃疾豪气逼人、紧锁眉宇的塑像,再现了抗金英雄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郁闷和惆怅之情。壁画则从《美芹十论》到“报国无门”,展示了爱国词人报效国家的赤子之心。

第三进院落:品操功业不可多得

“辛弃疾不光是一位民族英雄,还是一代文学巨匠!”张兆金指着壁画介绍说,其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而以爱国词和田园词最为突出。其爱国词多抒发报国的壮志,揭露投降派的可耻行径,表达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意境深远,气势宏伟,风格豪放悲壮。其描绘田园风光的词,咏赞祖国河山,也借啸傲山水、流连诗酒来排遣自己的精神苦闷,情景如画,笔调轻灵,风格清俊淡泊。

在东展室的东侧,在一片竹林的掩映下,一扇木门轻轻推开就来到后院———第三进院落,后院是仿宋民居院落,再现了词人所处的时代氛围,水池、藏书阁、议事亭等仿古建筑慢慢来到眼前,记者仿佛穿越时光隧道,徜徉在800年前的时代中。记者注意到,各个院落四周都由花园环抱,置身其中,花木扶疏,清静幽雅。

山东大学教授刘乃昌认为,辛弃疾是一位既有文韬又有武略的英雄豪杰,如果仅仅把他当作一个杰出的爱国词人看待,那是不够全面的,尽管他在词坛上享有盛名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现存的六百多首词,其中的许多名篇,如“登建康赏心亭”所写的《念奴娇》和《水龙吟》,“书江西皂口壁”的《菩萨蛮》等等,都是他在担任军政职务时的作品。因此,辛词基本上可称作是英雄豪杰之词、男子汉大丈夫之词。“辛稼轩,词中之龙也。”

西江月辛弃疾范文第3篇

文/卑长峰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是辛弃疾中年时代退闲上饶农村时所作。笔者在教授这一首词时,引导学生带着感情读,在朗读中赏析,最后感悟这首词的情感和意境。

一、背词,回顾作者概况

同学们,还记得《清平乐 村居》吗?“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师生齐背。这首描绘农村生活的词作者是谁还记得吗?(辛弃疾)对于辛弃疾你了解多少?学生各抒己见。

师:辛弃疾,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一生力主抗金。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写于同一时期的《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看看这首词又展示出怎样的农村风光?

二、初读,把握词的节奏

1.请一名同学给我们读一读。

2.学生评价。

3.诗词的朗读说简单也简单,无非也读准字音和读出节奏。说难也难,就是难以读出诗词的味道。

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头/忽见。

要把诗词的味道读出来,恐怕技巧还在其次,重要的是在理解诗词大意的基础上,表达出作者的感情,展现出诗词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译读,感知夜行山村

1.疏通词的大意。

先说说自己的疑问。“明月别枝(别枝即另一枝;斜枝。唐方干《字字有功》诗:“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沉砺《感怀》诗之六:“新蝉噪罢夕阳移,更曳残声到别枝。)惊鹊”意思是说月光明亮惊动了栖息在树枝的乌鹊,乌鹊飞离所在树枝。另一枝也在月光中摇动。与“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有异曲同工之妙。

“清风半夜鸣蝉”半夜,清风中传来蝉鸣声。

“稻花香里说丰年”在浓郁的稻花香里听到“今天一定是个丰收年”。

“听取蛙声一片”,意思为听到青蛙细心协力地欢唱。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天外有七八个星星,稀稀疏疏的挂着。山前落下两三点雨。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过去曾经住过的土地庿旁树林边的茅草小店在桥头转弯时,突然出现。

2.发挥想象力,说说作者夏夜所见所闻所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夏夜所见:明月、别枝、惊鹊、稻花、稀星、山雨、茅店、溪桥。

夏夜所闻:鹊声、蝉声、蛙声。

夏夜所感:月夜行田间,听到蝉鸣声,惬意。闻到稻花香,想到丰收年,喜悦。遭到山雨淋,来到茅店前,惊喜。

3.由此可见,这首词上下两阕写的是两种不同的夏夜风光。上阕写晴,下阕写雨。天气不同,但夜行于山村的词人,感情是不变的,那就是:喜爱农村风光以及对丰收在望的喜悦。

4.带着夜行田间的惬意,带着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带着丰收在望的喜悦,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首词。想来语气要轻柔些,语调舒缓些,心情愉悦些。

四、赏析,品味语言之美

1.回顾所学的写景的常用手法。

(1)抓住景物的特征,细致描摹。

(2)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3)调动多种感官。

(4)动静结合(或以动衬静)。

(5)虚实结合。

……

2.这首词在描绘夏夜风光时用了哪些手法?请同学逐字逐句地读一读,找一找。然后集中小组同学的智慧,讨论讨论。

(1)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2)调动多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

(3)运动多种修辞:对仗、拟人。

(4)抓住景物特点。蛙鸣声、稻花香、两三点雨等。

3.辛弃疾被称为“人中之杰,词中之龙”是名不虚传的,虽是豪放词的杰出代表,但是写起田园风光来也得心应手。赏析诗词的一般方法:

(1) 指出表现手法(修辞或感官或借景抒情或其他手法)(2)诗句的主要内容(大意)或从炼字的角度分析词句表达效果(3)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如:“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两句可这样赏析:

一般思路:(一)这两句对仗工整,并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描写夏夜风光(或动静结合),写明月惊动了栖息的乌鹊,清风中传来蝉鸣,表现出夏夜的静谧,体现出作者对农村风光的喜爱之情。

从炼字角度:(二)这两句对仗工整,并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描写夏夜风光(或动静结合),“惊”字传神地月光出现时乌鹊的情态,衬托出月光之明,“鸣”写出半夜蝉叫声之清脆悦耳,衬托出夏夜的静谧。这两句表现出作者对农村夏夜的喜爱。

五、诵读,演绎词的情韵

苏东坡有诗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我觉得我们也可以化用这句诗:“好词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唇齿香。”我们不妨就在课堂上把这首词背上,边背边想象其意境,领会其感情,说不定也背着背着唇齿含香,“三月不知肉味”,像孔子听了《韶乐》一样。

师生一起有感情地诵读。

六、拓展,积累稼轩豪放词

西江月辛弃疾范文第4篇

关键词:辛弃疾;英雄;农夫;隐士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4-0007-01

一、爱国词及英雄形象

(一)虎啸风生的将帅英雄

战争意象是体现他英雄理想抱负的最佳展示窗口,以他的《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为例: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突骑渡江初。燕兵夜银胡碌,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整个上阕情调高昂,境界阔大,这是稼轩词中典型战斗风格和精神的生动体现。

(二)壮志难酬的失路英雄

社会现实彻底粉碎了词人的理想,否定了词人的人生价值取向,词人在寂寞绝望和痛苦中走完了他六十八年的生命历程。如他在35岁时写的名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会。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因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英雄泪。

故国沦陷、国耻未雪的仇恨和焦虑,故乡难归、流落江南的飘泊感,英雄无用的压抑感和壮怀理想无人理解的孤独感,英雄的生命等闲虚度的失落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交之于胸。

二、农村词及农夫形象

词只有到了辛弃疾,农民才真正进入文学阵地,特别是退居江西上饶和铅山的二十多年中,更多发现农村生活的诗意,感受到农民身上的诗情,老年农民、青年农民、浣纱、采桑姑娘、顽皮小鬼,他们的劳作,他们的淳朴,他们的乐趣,都成为稼轩词中亮丽的风景。如《清平乐・连云松竹》中写道: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出熟。西风梨园山枣,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词人写自己去检查果园,碰巧发现一个农家小孩正拿着长长的竹竿偷果子。面对这个情景,他非但没有斥责,而且还不让别人去惊动那个小小的偷窃者,自己躲到一个僻静的地方偷欣赏孩子稚气的举动,还暗暗地替小孩着急,这是一幅多么动人的画面啊!

三、隐逸词及隐士形象

(一)隐逸词中的英雄本色

钱钟书在《宋诗选注》里将南宋的爱国作家分为两类,一类是“只表达了对国事的忧愤或希望,并没有投身在灾难里,把生命和力量都交给国家去支配的壮志和弘愿;只是束手无策地叹息或者伸手求助地呼吁,并没有说自己要来动手……”一类是“不但写爱国、忧国的情绪,并且声明救国、卫国的胆量和决心……”辛弃疾无疑属于第二类。辛弃疾在考虑他的仕隐出处的问题时,常会流露他英雄的本色。如他在带湖隐居时所作的词《水调歌头・送杨民瞻》:

日月如磨蚁,万事且浮休。君看檐外江水,滚滚自东流。风雨瓢泉夜半,花草雪楼春到,老子已菟裘。岁晚问无恙,归计橘千头。梦连环,歌弹铗,赋登楼。黄鸡白酒,君去村社一番秋。长剑倚天谁问,夷甫诸人堪笑,西北有神州。此事君自了,千古一扁舟。

上片写岁月如梭自己一事无成,已做好长期隐居的准备。下片却又是内心不平的感慨:梦连环,心中情结难解;弹歌铗,有才未得重用;赋登楼,寂寞落拓。

(二)不能忘情世事的隐士形象

辛弃疾的退隐并非是主动的,与南渡的爱国词人比较,也有很大的差别:一是经历了从酬怀满志到晚年退闲;二是时间久长,达二十年之久;三是不同于其他的罪人身份,行动思想比较自由;四是他的一以贯之的英雄意识。如他作于福建上任罢官以后回上饶的词《水调歌头》:

我亦卜居者,岁晚望三闾。昂昂千里,泛泛不作水中凫。好在书携一束,莫问家徒四壁,往日置锥无。借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车。舞乌有,歌亡是,饮子虚。二三子者爱我,此外故人疏。幽事欲论谁共,白鹤飞来似可,呼去复何如。众鸟心有托,吾亦爱吾庐。

上片以屈原自喻,下片以陶渊明自喻,这就塑造了一个不能忘情于世事的隐者形象。

参考文献:

[1]韦武.稼轩豪放词军事意象初探[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6(4).

[2]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西江月辛弃疾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辛弃疾;爱国词;悲愤

辛弃疾是我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伟大词人。他的词以爱国思想为主旋律,既慷慨又苍劲悲凉,表现了恢复中原,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反映了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坚强决心,批评了南宋王朝偏安江左、妥协投降的错误政策,抒发了自己虚度光阴岁月壮志难酬的满腔悲愤。同为词中大家刘克庄说他的词“大声,小声铿,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1]编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文人评价“其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慨,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特起,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迄今不废。”

一、独步词坛的爱国情调

词自产生到靖康之变,已有数百年的发展历程。纵观这段历程可见,“情”一直是词所歌咏的内容。民间创作阶段,其反映男女之情的作品较多,晚唐五代,文人染指,将词引入主言男女之情的单一发展轨道。由是词日渐浓妆艳抹,形成“诗庄词媚”、“词为艳科”的局面。文人词由民间的多风格、多色彩渐渐统一转化为纯正的“情”文学,词坛也日益成为充溢着浓脂艳粉的“情河孽海”。

苏轼使词发生了重大转变,苏轼的三百多首词大大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辛弃疾继承了坡豪放的词风,这是人们所公认的。但是,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政治背景、出身、经历不同,形成了辛词以爱国主义为鲜明特征而独步词坛的不争事实。

12世纪20年代,金兵南侵,两河沦陷,北宋覆亡,南宋建立。这些重大事件,使当时的政治形势起了剧烈的变化。民族矛盾的上升暂时缓和了人民与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和战之争代替了北宋中叶以来长期的新旧党争。封建文人中的许多有识之士,不甘沦于异族之手,不仅纷纷寻求报国之路,而且把驱逐异族、恢复中原的爱国之志、忧国之思形诸诗文。一代词人必为一代歌手,可以说,空前尖锐的民族矛盾是辛弃疾词产生的首要原因。辛词的抚时感事、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正是由现实所唤醒的产物。

辛弃疾的《稼轩词》存词六百多首,其中,表现爱国主义题材的占绝大多数,爱国主义是辛弃疾词作的主旋律。这一点,无论他的前辈作家,还是他的同时代作家,无论是词的数量还是艺术成就,都是无出其右的。

二、辛弃疾词的爱国情怀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生于北宋灭亡十三年之后的金人统治地区。异族对沦陷区汉人的残暴统治深深伤害了词人的情感,在他的内心深处埋下了反抗和复仇的种子。词人的父亲早逝,他由祖父辛赞抚养成人。祖父虽然身为金朝官员,但并未丧失民族气节,他经常教导辛弃疾不要忘记“纾君父不共戴天之愤”,并经常引领辛弃疾登山临水,指点江山,议论时局和攻守形势,希望他将来能收复中原,报效祖国。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秋,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北方暴发了以耿京为首的农民起义。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也组织了两千余人的抗金队伍在济南南部山区起义,不久投归耿京领导的义军任“掌书记”。绍兴三十二年,叛徒张安国杀死耿京投降金营,当时辛弃疾奉命渡江与南宋接洽联合抗金事宜,归来途中闻此消息,他即率身边仅有的五十余人飞骑闯入金营活捉张安国,并收拢义军残部万余人投归南宋。

辛弃疾南归后,正值南宋统治集团中妥协投降势力嚣张得势之时,他与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他写了《美芹十论》,六七年后,再写《九议》。详细分析了宋金两国在政治、军事、财力诸方面的形势,全面阐述了自己对时局的观点和看法,并提出了一整套切实详细的收复中原的战略计划和措施。从这一系列的壮举可以看出,辛弃疾不但具有非凡的胆略勇气,而且能够出相入将,深谋远虑,具有过人的政治、军事才能,是国家难得的栋梁之材。然而,一方面由于“归正人”的身份,另一方面由于他的“主战”观点跟当政者的“主和”观点格格不入,他因此受到南宋当权者的猜忌,始终得不到重用。从29岁至42岁的13年间,他调换了14任官职,这使他难以在任上有所建树。47岁时更是遭到弹劾罢官,从此被迫闲居江西上饶带湖近10年。到52岁时他被起用为福建提刑,但3年后落职再度赋闲8年。直到63岁时他才重获任职,但仍未得重用。68岁时含恨而逝,临死前还大呼“杀贼”数声。

由此观之,辛弃疾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人,而首先是一个战士、英雄。义端说他是“青兕”,陈亮说他是“真虎”,他的词是他作为战士的心声,是他烈士断腕的悲号!王士桢在《倚声集序》里称辛词为“英雄之词”以别于晏、欧等的“文人之词”及周、柳辈的词人之词。的确,“英雄主义”是辛词的基调。辛词中充滋着一股不可扼止的豪宕之气,而这种“气”又是作者报国之志的体现,是志大气高的必然结果。范开说他“意不在作词,而其气之所充,蓄之所发,词不能不自尔也”,也唯其如此才形成了辛词“如张乐洞庭之野,无首无尾,不主故常,又如春云卷空,随所变态,无非可现”的风格。[2]这种英雄主义因创作心境的变化,或为“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需长剑”的豪气,或为“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的沉郁不平气。他的门生范开在《稼轩词序》中说:“公一世之豪,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方将敛藏其用以事清旷,果何意于歌词哉,且陶写之具耳。”[3]

1、追念少年雄姿英发,坎坷终生,悲叹壮志未酬

(1)叹少年驰骋疆场,英勇无畏。

辛弃疾赞扬当年北方的民族自卫战争,歌颂长江下游采石矶之捷:“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层楼。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血污,风雨佛狸愁”(《水调歌头》)作者在词中描述了抗金队伍以排山倒海之势,给金军沉重打击的情景,充分表达了他蔑视敌人的英雄气概。

1181年辛弃疾第一次被免官。他在闲居生活中,萦绕于怀的是他那种“李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水调歌头》)的战斗生活。他缅怀往事,所得到的不是神往的快慰和欢欣,而是为国为民的重重忧思和无从诉告的痛苦。这种思想情感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中尤为突出。

(2)英雄临河山洒热泪诉悲愤。

辛弃疾的战斗经历、报国宏愿,以及过人的才识、胆略、豪气,使他在词里所表现的往往是阔大的场面,飞动的形象,形成了雄奇阔大的意境。他写长剑“倚天万里”,写长桥是“千丈晴红”,他词里出现“红旗清夜,千骑月临美”、“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层楼”等战斗场景,这些都构成了辛词豪放风格的特征。“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满江红》)、“此老自当兵十万,长安正在天西北”,“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此类词作,笔锋凌厉,跃动着奋发健壮的进取精神。在“士大夫讳言恢复”的颓靡风气下,犹如雷鸣闪电,一新天下耳目。

由此看出,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墨来写,而是用血和泪涂抹而成的,历经百代到今天,我们读其词作仍能清清楚楚地感受到一个爱国臣子的无奈哭诉和恢复河山旧貌的壮丽形象。

2、寄情山水,吐露爱国凄音

对辛词中一些流连光景,甚至写农村闲适生活的作品,有些人据此作为辛弃疾的思想有消极因素的证明。对于这一个问题的理解,刘辰翁说得最透彻。他在《辛稼轩词序》中说:“斯人北来,喑呜鸷悍,欲何为者?而谗摈销沮,白发横生,亦如刘越石陷绝失望。花时中酒,托之陶写,淋漓慷慨,此意何可复道?而或者以流连光景,志业之终恨之,岂可向痴人说梦哉!”

辛弃疾怀济世大才,又抱国仇家恨,单以一个“普通词人”来看待他,是完全错误的。他词中的某些流连光景之作,是他的理想抱负与现实相矛盾下的一种折射。辛弃疾的一生坎坷,空怀抱负,报国无门,但他的斗争意志是坚韧不拔、至死未改的。他的壮志未酬,唯有老于林泉的际遇,就社会而言,是一种委屈英雄的罪过;就辛本身而言,他的流连光景之作,则是一种隐忍难言的痛苦,也是一种深挚的愤懑不平。

他的《摸鱼儿》被梁启超评为:“回肠荡气,至于此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4]这里,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借香草美人以寄托政治理想和满腔幽愤的传统,言在此而意在彼,引古喻今,寓意深刻。古来文人惜春之作,多得可以堆成一座纸山。但有哪一首,能这样婉而悲愤得将春色化入政治,诠释政治呢?美人相思也是旧文人写烂的题材,有哪一首能这样深切贴切地寓意国事,评论正邪,抒发忧愤呢?

3、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辛弃疾坎坷终生,壮志百无一酬,在爱国主义思想支持下,他虽届晚年,但词中仍闪烁着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永乐遇•京口北固亭怀古》是他晚年力作,在作品的慷慨、沉郁而又有些悲凉的格调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爱国志士的晚年心境: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204年韩胄决定抗金北伐,辛弃疾重被起用,这在他的生活中掀起多么巨大的波澜!可是,韩胄为了培植个人势力,并不真正重用辛弃疾,希望又一次破灭了。在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中,他一方面对自己的思想与抱负更加执着;一方面在生活的悲剧中不能不喟叹了。“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贯穿全篇的主线,围绕这条主线,复杂的思想感情充分地铺展开来:有奔腾激荡如江河,有曲折潺缓如细流……交织成了一幅深藏在灵魂深处的画面,是那样的惊心动魄!

在这篇作品中,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塑造了两个古代英雄人物形象:一个是坚意抗曹,完成三分天下大业的孙仲谋;一个是在中原地区立下赫赫战功的寄奴(南北朝时南宋武帝刘裕)。通过“千古江山”这个壮阔的背景,我们可以在想象中虚构出孙权的英雄形象;通过“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细节描写,我们可以具体感受到刘裕驰骋战场的英雄气概。在这两个英雄人物的形象中,凝聚着诗人的理想和抱负。随着时间的流逝,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和业绩在人们的记忆中逐渐淡漠了,甚至于全然忘却。作为帝王事业象征的“舞榭歌台”早已无处寻觅,而刘裕当年在京口雕梁画栋的故居也已成为“寻常巷陌”。斜阳下,草树中,只有诗人在缅怀凭吊他们昔日的“风流”,这是多么抑郁、苍凉的情调!辛弃疾清楚地看到南宋在主和派的长期把持下,将骄卒惰,国库空虚,须经过一段时期的准备才能取得伐金的胜利。韩胄急于事功,轻率出兵,这种军事冒险行动必将招致严重的后果。“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他告诫韩胄要以南朝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北伐招致惨败为借鉴,语重心长。接下去,诗人思绪一转,在远望江北故土中,回忆起四十三年前(他渡江南归前),自己在烽火连天的扬州一带驰聘沙场的情景。可是,四十三年后的今天,现实却是这样的严酷:在异族统治下的江北,是一派社日升平的景象――在北朝后魏太武帝(佛狸)的庙里,啄食祭品的乌鸦的叫声和祭神的鼓声响成一片。南宋王朝长期苟安江南,早已忘却了北方沦丧的国土和在金人铁蹄下的中原人民;北方人民对南宋出兵伐金的希望的一次次破灭,他们也渐渐忘记了南宋王朝。往事不堪回首。而历史是无情的,北方的现状也会是南方的明天。在诗人对南宋朝廷的劝喻和责难中,包含着撕裂肺腑的伤痛。

最后,“凭谁问”之句,表达了作者以爱国名将廉颇自许,要挽狂澜于既倒的豪气。在几十年的颠簸后,诗人如春蚕,如蜡炬,已是丝将尽,泪将干的时候,可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他那忧国之心,报国之志,却毫不减弱,不管自己遭到多少委屈、挫折,他始终念念不忘救国的责任。

总之,在辛弃疾今存的词作中,记载了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在那风雨飘摇的时代里所走过的由豪情万丈到壮心消磨而被迫无为的艰难历程。周济说:“稼轩敛雄心,抗高调,变温婉,成悲凉”,道出了他的沉痛之处,而这种沉痛悲凉,这种幽咽郁结恰好成了词的一唱三叹,词的余意无穷,词的韵味,这就是辛词的感人之处。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捶打,在爱国主义的浩然正气与英雄失路的郁勃之气的搅拌下,冲撞碰击,使数百首华采词篇从辛弃疾的笔底喷薄而出,光照千古。辛词中这种深沉的入世者的生命悲慨令人掩卷沉吟,不胜低回。

【参考文献】

[1] 任轩.词韵半壁江山[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8.

[2] 李风.失意英雄辛弃疾[N].文学大家报,2002.

[3] 孙维城.宋韵•宋词人文精神与审美形态探讨[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

[4] 刘畅.壮士报国恨无门,徒留泪痕满襟裳――辛弃疾悲剧人生轨迹探幽[J].焦作:焦作工学院学报,2002.

(上接第116页)

设的新阶段。退役安置制度也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大背景下,进入了调整改革阶段。首先,安置退伍义务兵方面与以往呈现很多不同之处。其次,在安置退役士官方面的规定更加细化。最后,在安置退役军官方面有较大的调整。

三、结语

通过分析军人退役安置制度的法理基础,回顾其发展的不同阶段,我们可以看到该制度在实践中起到了支援国家建设,推动社会和谐,促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良好效果。然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换、社会的转型,该制度所依托的社会历史背景发生了巨大变化,它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这都有待于进一步的调整与完善。

【作者简介】

李 华,女,武警后勤学院政教室教师.

张 琳,女,武警后勤学院政教室教师.

(上接第117页)

业务素质与应急作战准备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有的怕苦怕累,一遇到训练就找各种借口请假,对安排的任务能拖就拖,能放就放,把预备役的工作不放在心上。对于这些现象我们要划出一条警戒线,凡是有越线的情况就需要采取谈话、批评等方式将错误行为矫正过来,促进预备役部队建设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付和亚,徐玉林.绩效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相关期刊更多

西江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梧州市委

江西画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西省文化厅

戏剧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央戏剧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