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降压药物

降压药物

降压药物

降压药物范文第1篇

在高血压治疗中,一旦血压降低了,并处于稳定状态,预示着服用的药物已通过相应的途径产生了降压的作用,并表明您选对了降压药物。有的人可能服好几种途径的降压药都有效,也有的人可能仅服某种降压途径的药有效,每个人对药物的适应性不同,需要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可是,有的病人并不是执行医生的治疗方案,喜欢自作主张,以“身”试药,经常更换降血压药物。存在这种心态的病人往往有两种,一种是有“好奇”的心情,喜欢追求“新鲜”,连吃药都想尝“鲜”,似乎“新的”药就一定比“老的”药好,他们是看着宣传资料挑选药物。另一种是“怀疑”的态度,总以为自己服的药没有别人的好,老说隔壁张大伯吃的药怎么好,公园的李大妈用的药怎么灵。

只有两种情况需要更换药物。首先,服用的药物疗效不明显,当一个药物使用了一段时间后,没能达到应有的降压目标,这时并不是再加大此药的剂量,而应选择更换药物的策略。其次,在服用药物出现了无法忍受的不良反应,而且断定这种反应确实是该药引起的,就需要立即更换,否则会给病人带来其他不必要的损害。除此之外,就没有更换药物的理由了。

血压的稳定是我们治疗所追求的目的,如果血压得不到有效控制,会给心脏、血管增加压力,血压的忽高忽低会使血管受到更大的冲击,要使血压正常稳定,首先要使治疗用药保持稳定。药物在人体中的吸收、转换、代谢、发挥作用需要有个适应过程,这种适应过程的时间长短不完全一样,有的几个小时即可出现效果,有的则要几天或更长的时间。如果经常更换药物“试试看”的话,人体对药物的适应过程也会常处于一种不断“试试看”的反应中,因而很难发挥出稳定的药效。

降压药物范文第2篇

1.奎尼丁(抗心律失常药)、地高辛(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高血压病人在服用这些药物时,不可同时服用硝苯地平、尼莫地平等具有短效降压作用的钙拮抗剂。因为上述药物合用时可使降压药的浓度明显升高,会使高血压病人发生血压骤降和中毒反应。而尼索地平等具有长效降压作用的钙拮抗剂在与奎尼丁、地高辛合用时则无上述药物反应。

2.吲哚美辛(消炎痛)、阿司匹林、布洛芬、双氯芬酸(扶他林)等解热镇痛抗炎药。这类药物可使降压药普萘洛尔等β受体阻滞剂、氢氯噻嗪等利尿剂、哌唑嗪等α1受体阻滞剂、卡托普利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降压效应降低,并可增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导致钾潴留的副作用。这类抗炎药能降低降压药效应的机制可能是:它们能阻碍前列腺素的合成,使血管收缩、使心血管细胞发生肥大和增生、使血管内腔变窄,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因此,这类抗炎药不宜与普萘洛尔、氢氯噻嗪、哌唑嗪、卡托普利等降压药合用。

3.氨茶碱等茶碱类药物。高血压病人在合并哮喘时,不可同时服用降压药硝苯地平与茶碱类药物,因为硝苯地平可使茶碱类药物的血药浓度升高,加重该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4.三环类抗抑郁药。高血压病人在合并抑郁症时,不可同时服用多虑平等三环类抗抑郁药与利血平等交感神经抑制药(降压药)。这是因为三环类抗抑郁药可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影响交感神经抑制药通过去甲肾上腺素进行降压的作用。

5.利福平。高血压病人在合并有结核病时,不宜同时服用硝苯地平等降压药和利福平进行治疗。因为利福平是肝药酶诱导剂,可加快硝苯地平等药物的代谢,降低该类药物的降压作用。因此,高血压病人在合用利福平和硝苯地平等降压药物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降压药的剂量。

6.西咪替丁。高血压病人在合并消化性溃疡时,不宜同时服用降压药和西咪替丁,因为该药可延缓硝苯地平和β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倍他洛克等)等降压药在肝脏中代谢的速度,使其血药浓度增高。

7.左旋多巴。高血压病人在合并帕金森病时,不可同时服用降压药利血平与左旋多巴,以免这两种药物互相抵消其应有的药理作用。

8.感冒药、止咳药、止喘药等含有麻黄碱的中成药或其他缩血管药。这类药物可减弱降压药的降压效果。故高血压病人在患有感冒或咳嗽时,应尽量避免使用上述药物,如必须使用时,应咨询医生。

降压药物范文第3篇

中图分类号:8544. 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16X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疾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降压药物的使用是治疗妊娠

期高血压疾病的主要措施,也是降低围产期母婴死亡率的重要手段。目前治疗妊娠期高血压

疾病的常见药物有p受体拮抗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利尿剂等。本文就妊娠期降压药物的

选择作一综述。

1.定义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痛前期、子痛、慢性高血压病发子痈前期及妊娠合

并慢性高血压,在我国发病率约为9.4%-10.4%[110 2000-2005年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

直辖市的监测资料分析【幻,2005年我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造成的孕产妇死亡率为4.2/10

万,占死亡总数的9.3%,列孕产妇主要死亡原因的第三位。

2.病理生理机制

本病主要的病理生理变化为全身小动脉痉挛,导致外周阻力升高,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通透

性升高,体液及蛋白质漏出。主要表现为血压升高、水肿、蛋白尿及血液浓缩。可导致孕妇

心、脑、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缺血,引起心、肝及肾衰竭,肺水肿及脑水肿。同时可发生

胎盘梗死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严重危

及母儿健康。

3.治疗药物

多项研究表明「3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早产、胎儿发育迟缓、胎盘破裂、死胎密切相关。因

此,妊娠期高血压痰病的预防与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孕妇收缩压超过160mmHg,或舒

张压超过110mHg,或平均动脉压超过140mmHg时,可以考虑使用降压药物〔,,。大部分抗高血

压药物潜在的不良反应并不确定,证据仅限于个别案例报道‘41,并且由于存在使用抗高血压

药物指证的妊娠期妇女不在少数,故妊娠期合理选择及使降压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用

于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降压药物主要有。受体激动剂(甲基多巴)、旦受体拮抗剂(拉

贝洛尔、美托洛尔)、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尼莫地平)、麟屈嗦、利尿剂(氢氯唆

嗦)等。

3.1甲基多巴:为a受体激动剂,可兴奋血管运动中枢a受体。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甲基多巴

己开始应用于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大量数据表明其对胎儿的安全性。一项长达7.5

年的研究显示〔代195名母亲在妊娠期使用过甲基多巴的儿童中,并没有出现发育异常。甲

基多巴因其安全性被大量指南推荐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降压治疗的一线药物,可应用于急症

处理[61或长期口服0

3.2p受体拮抗剂:有研究表明[61,旦受体拮抗剂与甲基多巴相比可减少恶性高血压的发生

率。在妊娠早期或中期使用阿替洛儿可能会导致胎儿生长迟缓、羊水减少以及胎盘萎缩〔91,

而其他p受体拮抗剂却没有类似的报道。目前临床上用于妊娠期降压的p受体拮抗剂主要有

美托洛尔、拉贝洛尔、叫噪洛尔及氧烯洛尔。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拉贝洛尔可阻断a、p受

体,被欧洲高血压学会(ESH),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及美国国家高血压预防、检测、评

价和治疗联合委员会(JNC)推荐为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一线药物「创,被加拿大妇产科医

师协会推荐为二线药物[101。

3.3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尽管与拉贝洛尔相比用药经验相对有限,但是长效钙离子通道阻滞

剂应用于妊娠期妇女依然被认为是安全的[111。现有的研究数据表明(121,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在

妊娠早期的使用并不会增加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在一项包括283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

研究中〔5],长效氨氯地平对新生儿并没有副作用。故广泛应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治

疗。

3.4麟屈嗦:主要作用于外周血管,对于妊娠中晚期的慢性高血压患者并没有副作用[131起

始用药时血压难以控制的妇女以及严重的子痈前期患者,可考虑静脉使用此药。但也有学者

认为其围产期副作用高于其他药物,不宜长期静脉使用[141。

3.5利尿剂:因其减少血容量易引起灌注不足,一般不主张应用于妊娠期。但一项关于九组

随机对照实验的荟萃分析表明[151,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患者服用利尿剂后,与未服用抗高血

压药物相比,在妊娠结局上并没有显著差异。因此,有些指南将持续口服利尿剂作为慢性高

血压合并妊娠患者服用抗高血压药物之前的治疗[161。‘

3. 6 ACE工和ARB类药物:有限的文献数据表明[171孕中后期使用ACEI类药物有羊水过少、

新生儿肾功能不全及生长畸形甚至死胎的潜在危险。同祥,ARB类药物也存在此类风险。因

此,孕中后期应尽量避免肾素血管紧张素类药物。

3.7哺乳期用药:包括甲基多巴、美托洛尔、拉贝洛尔、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在内的大多数妊

娠期降压药物在哺乳期使用是安全的。而关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类药物及利尿剂使用的相关证

据相对有限,故应谨慎使用。

4问题与展望

由于缺乏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用药的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导致妊娠期使用降血压药物安慰剂

对照评估的空白。临床医生面临的许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重要临床问题并没有得到解

决,如国际上关于开始使用降压药物的血压值并没有统一标准,也没有妊娠期降压治疗的最

佳目标血压标准。并且迄今为止,关于妊娠期使用降压药物利弊的明确证据依旧是不足的,

不能为临床医生提供相应指导。各种学会推荐不同的指南及降压药物,这些指南大多基于共

识而不是科学的证据。因此,在相关的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完善之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处

理将仍以专家意见为基础。此外,在非妊娠期病人中,联合用药疗效优于单药[181,因此有必

要为妊娠合并严重慢性高血压患者提供联合用药方案。

由于相应的药物临床实验相对缺

乏,目前妊娠期降压药物并没有统一的国际标准。多中心、大样本的前瞻性临床实验鱼待展

开,以提供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完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处理方案。

参考文献

[1〕丰有吉,沈铿,李力,等.妇产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77-80.

[2]梁娟,王艳萍,朱军,等.中国2000-2005年孕产妇死亡趋势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

志,2009,30(3):257-260.

[3〕Reddy UM, Laughon SK, Sun L, et al一Prepregnancy risk factors for antepartum

stillbirth in the United States[J].Obstet Gynecol 2010:116(5):1119_-1126.

[4]Ferrer RL, Sibai BM, Murlow CD, et al.Management of mild chronic hypertension

during pregnancy:A review[J].Obstet Gynecol 2000:96(5 Pt 2):849一860.

[5]Cockburn J, Moar VA, Ounsted M, et al.Final report of study on hypertension during

pregnancy:the effects of specific treatment o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hildren[J].Lancet 1982:1(8273):647-649.

[6] Mancia G, De Backer G, Dominiczak A.:Guideline_for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The Task For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ESH) and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ESC)[J〕.Eur Heart J 2007;28(12):1503一1504.

[7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

志,2010,39(7):49-51.

[8]Abalos E, Duley L, Steyn DW, et al.Antihypertensive drug therapy for mild to

moderate hypertension during pregnancy[DB].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07 Jan

24:(1):CD002252.

[9]Tabacova S, Kimmel CA, Wall K, et al.Atenolol development toxicity:

animal-to-human comparisons〔J〕.Birth Defects Res A Clin Mol Teratol

2003:67(3):181-192.

[10]The Society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aecologists of Canada. Diagnosis,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hypertensive disorders of pregnancy[J].J Obstet

Gynaecol Can 2008:30(3 Suppl):S1-S48.

[11〕Aleksandrov NA, Fraser W, Audibert F. Diagnosis,management,and evaluation of

hypertensive disorders of pregnancy[J].J Obstet Gynaecol Can 2008;30(11):1000.

[12]Magee LA, Schick B, Donnenfeld AE, et al.The safety of calcium channel blockers

in human pregnancy:A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cohort study [j].Am J Obstet Gynecol

1996;174(3):823一828.

[13]Walker JJ. Pre-eclampsia[J〕.Lancet.2000:356(9237):1260一1265.

[14]Magee LA, Ornstein MP, Dadelszen P. Fortnightly review: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in pregnancy[J〕.Br Med J 1999:318(7194):1332一1336.

[15]Collins R, Yusuf S,Peto R. Overview of randomised trials of diuretics in

pregnancy[J3.Br Med ,J(Clin lees Ed) 1985;290(6461):17-23.

[16]ACOG Committee on Practice Bulletins.Chronic hypertension in pregnancy[J].

Obstet Gynecol 2001:98(1):Suppl:177-185.

[17〕Cooper W0, Hernandez-Diaz S,Arbogast P, et al.Major congenital malformations

after first-trimester exposure to ACE inhibitors〔J].N Eng J Med. 2006:354(23):

2443一2451.

降压药物范文第4篇

1合并OSAS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化特点

1.1OSAS与高血压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至少30%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OSAS,45%~48%的OSAS患者有高血压[1]。OSAS患者血压增高的程度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呈正相关关系。睡眠时,血压在呼吸暂停开始阶段最低,接近呼吸暂停末期时血压升高,在呼吸暂停后血压达到最高水平,一般比发生暂停前升高25%,瞬间血压甚至可以达到33.3/14.7 kPa。Sharabi等[2]发现睡眠呼吸暂停导致的高血压是舒张压高,在睡眠暂停的早期舒张压就增高1.3 kPa。在长期儿茶酚胺的作用下,血管平滑肌发生重构和肥厚,久而久之引起持续高血压。中老年合并OSAS高血压患者较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均升高,且中重度高血压比例增加。

1.2血压昼夜节律的改变规律正常人夜间血压较白昼降低10%~15%,称为杓型(dippen),这些变化对适应机体的活动和保护心血管正常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较白天血压下降

2合并OSAS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合并OSAS高血压的治疗应是多方面的,包括生活方式指导、手术治疗、经鼻或经口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治疗、药物治疗,而药物治疗对于某些患者或病程中的某个阶段是不可或缺的。药物治疗除遵循个性化、小剂量联合用药以减少药物的副作用等原则外,还应遵循时间治疗学原理,根据OSAS血压变化特点,对合并OSAS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2.1降压药物的选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在夜间的降压作用则优于日间[4],能明显降低患者24 h收缩压和舒张压,对睡眠各阶段均有降压作用,且有改善患者呼吸暂停及睡眠结构的作用;故可作为OSAS合并高血压的首选降压药。噻嗪类利尿剂是一种有效的降压药物,尤其对于盐敏感型高血压。OSAS患者中多伴有肥胖,且对盐敏感,用噻嗪类利尿剂对治疗也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噻嗪类利尿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钙拮抗剂均有助于非杓型血压转变为杓型血压[4-5]。具有中枢镇静、嗜睡作用的降压药物如利血平、可乐定应避免使用,以免抑制呼吸中枢。β2受体阻滞剂有减慢心率作用,可能会加重OSAS病人睡眠时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甚至导致心脏停搏,应慎用。

2.2给药剂型建议应用长效制剂缓释,这样可维持24 h的降压效果,使血压水平控制达标。对于晨间血压增高者,还应于晨间醒后即刻服用短效降压制剂,尽快起效控制血压,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2.3给药时间在强调长效制剂平稳降压的同时,应考虑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升高的特点,调整给药时间,有效地控制这一时段的血压水平。研究表明噻嗪类利尿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钙拮抗剂的缓释剂型晚间给药优于晨间给药,对于非杓型高血压患者控制夜间高血压,防止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有益。

由于OSAS与高血压有很高的相关性,临床医生在诊断、治疗高血压时应重视OSAS的存在及对血压的影响,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黄席珍.老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高血压[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5,24(4):256-257.

[2]Sharabi Y,Scope A,Chorney N,et al.Diastolic blood pressureis the first to rise in association with early subclinical obstructivesleep apnea:lessons from periodic examination screening[J].Am J Hypertens,2003,16:236-239.

[3]Loredo JS,Ancoli-Israel S,Dimsdale JE.Sleep quality andblood pressure dipping in obstructive sleep apnea[J].Am JHypertens,2001,14:887-892.

[4]Morgan TO,Anderson AE.Different drug classes have variableeffects depending on the time of day[J].Am J Hypertens,2002,15 (suppl 1):A29.

降压药物范文第5篇

1研究目的

在回顾性研究提供的线索的基础上,进一步用前瞻性方法开展降压药物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关系的研究,以进一步认识在高血压人群中应用不同种类的降压药物治疗,对于心脑血管保护的效用,以便为更好地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和指导临床合理使用降压药物提供依据。

2研究方法和基本资料

2.1分组设计

根据研究方案,在2011年对当地10个城市社区高血压病摸底调查的基础上,选取未发生过心脑血管事件的65~70周岁的而且正在服药的高血压病患者600人。根据每人使用降压药物的种类自然分成6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组、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组、钙拮抗剂组、β受体阻滞剂组、中枢作用降压药物组、α-受体阻滞剂组,每组各100名患者。上述病例组患者均是长期使用同一类降压药物为主,有部分病例使用过其它类降压药物或者使用过利尿剂等配合治疗,但一般不是长期主要品种,而且用药剂量较小,用药时间较短,时断时续,故而忽略。在调查中发现高血压患者长期、单纯使用利尿剂治疗的病例较少,难以统计分析,故而未列入分组设计中。

2.2患者基本情况

在600例患者中,平均年龄67.21岁,其中最低年龄65周岁,最高年龄70周岁;高血压病史平均12.6年,其中最短6.2年,最长19年;男女性别基本相近,其中男294例,女306例。

2.3病例追踪观察

在600例患者分组后,从2012年1月起至2014年底止,通过电话联系、家庭随访、查看病历资料等方法,定期追踪观察所有患者是否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等情况,并获得确切的资料。[2]2.4资料统计分析研究对象年龄比较接近,相距均≤5岁;性别比例差异仅2%,基本接近;患者均选自同一地区,其生活条件和环境大致相同。故研究对象的均衡性符合统计学基本要求。[3]在对600例患者的三年观察中,有49例被自然剔除,实际进行统计分析的只有551例。被剔除的有:服药不规则、经常更换降压药物种类的31例,中途停药的4例,中途因其它原因死亡的6例,中途失去联系的8例。该研究资料为分类变量资料,故借助SPSS17.0软件包,采用x2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2.4心脑血管事件的判定心脑血管事件包含心源性猝死、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未分类脑卒中。本研究对象中,所有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病例均经二级甲等以上医院确诊和判定。[4]

3结果

3.1降压药物类型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

应用不同类型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病,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平均发生率是8.35%/3年,按其发生率从低至高的顺序依次是: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组、钙拮抗剂组、β受体阻滞剂组、中枢作用降压药物组、α-受体阻滞剂组。

3.2降压药物类型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两两比较

将不同类型降压药物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进行两两比较,发现第1项与第3项降压药物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接近,它们之间经两两比较均没有显著差别(P>0.05)。第5项与第6项降压药物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均较高,它们之间比较没有显著差别(P>0.05)。第4项β受体阻滞剂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介于第1项与第3项、第5项与第6项之间,但与它们两者相比均没有显著差别(P>0.05)。第5项与第6项降压药物组、第1项与第3项降压药物组相比发生率较高,经两两比较均有显著差别(P<0.05)。

4讨论

在高血压病的治疗中,应用不同类型降压药物对心脑血管的保护作用是不完全相同的,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钙拮抗剂治疗高血压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偏低,说明对心脑血管的保护作用较好,不易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用中枢作用药物、α-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较前者高,而且这种差别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P<0.05)。可以得出结论,用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偏低的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病,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效用,优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偏高的降压药物。而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较第1项与第3项高,但较第5项与第6项低,用统计学检验均没有显著差别,对此今后需加强观察、研究,进一步认识其在高血压病治疗中的位置和效用。本课题采用前瞻性研究,又称为队列研究,是属于流行病学分析性研究方法的一种。

本课题的分组是根据所选取的高血压病人当时应用不同类型降压药物状况(暴露状况)而定的,此时心脑血管事件(研究的结果)还没有发生,按研究方案前瞻性观察三年时间,从而探索应用不同类型降压药物对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预防作用的大小。这是一种由“因”及“果”的研究方法。该方法可直接获取关于用降压药物和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第一手资料,资料的偏倚较小,结果较可信。该方法的缺点是所观察的高血压病人群样本量需大,观察时间长,因而影响其可行性。本课题为缩短观察时间,选取65~70周岁的老人作为研究对象,因为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这样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结果,当然这可能会对结果的可靠性产生一些影响。另外,同一类型的降压药物,有短效制剂和长效制剂,它们对高血压病人心脑血管的保护作用可能是不同的。

相关期刊更多

鸭绿江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

鸭绿江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

浙江亚热带作物通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浙江省科学业热带作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