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胎教童话故事

胎教童话故事

胎教童话故事

胎教童话故事范文第1篇

胎教在世界各国都很流行,不过每个国家胎教的侧重点都是不同的。同时,有很多准妈妈会有这样的疑问,胎教真的有用吗?胎教对于孩子的早教作用大不

大呢?

妈妈歌声:寓说于唱

美国产前心理学会专家认为,孕期母亲经常唱歌,对胎儿相当于一种“产前免疫”,可为其提供重要的记忆印象,不仅有助于胎儿体格生长,也有益于智力发育。

传统的音乐胎教要求准妈妈在放松的状态下,聆听和感受由古典音乐带来的恬静、安宁。这种胎教方式虽然让准妈妈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愉悦的心情,并促进胎儿发育,但是胎宝宝只能单纯地感受音乐,得不到来自妈妈的信息,胎教效果有时并不理想。另外,音乐播放设备的质量、音响效果如果不好,还会严重影响胎儿的

健康。

于是,俄罗斯的专家鼓励和倡导准妈妈改变传统音乐胎教形式,自己唱歌给宝宝听。这样可以把与胎儿交谈同音乐胎教的长处结合起来,寓教于唱地与胎儿沟通,促使其在发育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心理变化。

据悉,医学和音乐专家针对孕妇的特点设计制作了准妈妈之歌。目前已有约1000首准妈妈之歌问世,歌曲韵律大多取材于一些俄罗斯充满童真的诗歌,歌词中既有类似“世上只有妈妈好”的内容,也包括了小朋友做游戏的情景,以及天气、四季和动植物知识。

目前,这种胎教的效果超出预想,经“歌唱胎教”的宝宝在妈妈腹中始终发育健康。出生后,这些婴儿开始转头、翻身、坐、立、行走、说话的时间均早于未受训的宝宝,而且前者一岁以内的患病率明显比后者低。

斯塞迪克胎教的奇迹

美国俄亥俄州有一对传奇的夫妇,他们的4个女儿智商均达到160以上。他们将这一“奇迹”归功于胎教。

经常用悦耳、快乐的声音唱歌给胎儿听。多播放旋律优美、节奏明快的音乐或歌曲,将幸福与爱的感觉传递给胎儿;随时与胎儿交谈,从早上到晚上的一切事情,一天里在做着什么,想着什么,都跟胎儿说。例如,早上起床,跟胎儿说早安,告诉他现在是上午,将当天的天气告诉胎儿。

念故事给胎儿听,自己要先了解故事的内容,然后用丰富的想象力,把故事说给胎儿听。说故事时,声调要富感情,不要单调乏味。

多外出散步,增长见识。散步时,无论看到什么,如车辆、商品、行人、植物,都可以将它们变成有趣的话题,细致地描绘给胎儿听。

等宝宝出生以后,最好把胎教所用过的东西,放在婴儿的面前,如此一来,婴儿会慢慢回忆起以前学过的东西。

凡德卡胎教语言训练

据说,受过美国凡德卡胎教学校语言训练的胎儿是很神奇的,在出生时大脑中约记有50个单词,有些胎儿在出生后两周就会说“哦哦”、“爸爸”等。

培养胎儿语言能力的捷径,便是在胎儿期对宝宝进行语言诱导。这种诱导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日常性的语言诱导和系统性的语言诱导。用父母充满爱的讲话声刺激胎儿的听觉和语言中枢神经,可使胎儿的语言中枢神经、大脑发育得早,发育得快,发育得好。日常性的语言诱导,指的是父母经常对胎儿讲一些日常用语;系统性的语言诱导,指的是有选择、有层次地给胎儿听一些简易的儿歌等。

对胎儿日常性语言的诱导比较简单,通常可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对胎儿进行讲述。胎儿一般来说比较喜欢这种形式,能用似乎“陶醉”了的轻松摇晃的动作来表示他的满意心情。胎儿特别喜欢父亲低沉、宽厚的

声音。

父母与胎儿讲话,不仅能够增加夫妻间的恩爱,共同享受天伦之乐,还能将父母的爱传达给胎儿,对于胎儿的情感发育也具有好处。

踢肚游戏

胎教童话故事范文第2篇

【关键词】5~6岁儿童;生命过程;前概念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6)09-0039-06

儿童是积极的理论建构者,他们在体验生命的同时也在不断建构生命的内涵与意义。相关研究表明,儿童对生命的生长、衰老与死亡已经具备了某些朴素认识,这为儿童生命过程前概念的研究提供了可能。已有研究较多集中于有关儿童生命认识的一般规律与年龄差异,本研究拟以5~6岁儿童生命过程前概念的发展情况为切入点展开。

与前概念意思相近的词语有十几种,比如相异概念(alternative conceptions)、迷思概念(misconceptions)、朴素观念(naive beliefs)等。〔1〕李高峰、刘恩山认为,根据研究依据的不同,术语可以分为“以科学知识为依据的术语”(nomothetic terms)和“以自我描述为依据的术语”(idiographic terms)两类。〔2〕本研究采用“以自我描述为依据的术语”,即描述儿童自己对于事物的理解,以此解读儿童个体的理解。因此,本研究将“生命过程前概念”界定为:儿童在现实生活中通过经验积累与辨别式学习而获得的一些感性印象,积累的一些并不一定具有概括性和科学性,甚至可能是一些与科学性相悖的观念或经验,主要涉及生育、生长、衰老和死亡四方面内容。

本研究以Y幼儿园90名5~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访谈法、实物收集法进行资料收集,结合资料分析,探寻儿童生命过程前概念的发展现状、特征与影响因素,并据此分析有关儿童科学教育的若干问题。

一、5~6岁儿童生命过程前概念的发展现状

在5~6岁儿童看来,人的生命过程需要经历“小毛娃――小弟弟或小妹妹――大哥哥或大姐姐――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死亡”的过程。这些称呼代表着人生的不同阶段,有很明确的性别区分,这意味着5~6岁儿童对生命的过程有了较完整的认识。这一阶段儿童有关生命过程的前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我是从妈妈肚子里来的”:有关生育的前概念

“我是从哪里来的?”这是很多5~6岁儿童会问的问题。研究表明,这一年龄段的大部分儿童已经知道自己来自母体,并能据此推断他人也是妈妈生的。这与何峰、韩映虹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3,4〕但是他们对受精过程和胎儿的理解水平不高。虽然有儿童会说出“”和“卵子”这两个名词,但幼儿园或成人受教学方法的影响,他们大多把理解成小蝌蚪,把卵子理解为一朵向日葵(见图1)。而且,有较多的儿童相信,是种子、饭粒变成了胎儿,或者是上帝把胎儿放进妈妈肚子里的;也有儿童认为妈妈肚子里本来就有胎儿,随着妈妈不断摄入营养,胎儿就慢慢长大了。另外,他们还知道,胎儿在母体中会动(比如,能做踢、踹的动作),有儿童甚至还知道胎儿与母体之间需要一根“带子”连接(见图2)。但通过对儿童绘画作品的分析,研究者发现,他们并不能准确描绘胎儿的形象,儿童笔下的胎儿大多是站立的甚至是着装的(见图3)。

2.外表与权利的变化:有关生长的前概念

在5~6岁儿童的概念中,生长是人类身体的外在变化。他们把生长理解为身体某些部位、身高、体能、相貌、行为、权利、衣着、称呼等一个或几个方面的变化,这种变化趋向于成人(见表1)。这说明,儿童是通过可直接感知的外部特征理解生长的概念的(顾荣芳,2008)。

进一步分析表明,5~6岁儿童已初步认识到人的生长具有普遍性、自然性、过程性、不可逆性等特点,而且人的生长具有顶点性,如人的个子长到一定程度或时间就不再长了;在人的生长过程中,性别是守恒的。另外,也有儿童对人的生长持 “突变”的看法,即人会在某一时刻突然长高,比如有儿童说“我发现自己今天长大了”;还有儿童认为,生命的每个阶段是固定不变的,比如,“爸爸妈妈不会变成爷爷奶奶,也不是小朋友变成的,他们一生下来就是这样的”。

3.“慢慢地变老”:有关衰老的前概念

5~6岁儿童主要会从外貌特征、身体机能和行为等方面描述人的衰老。他们关注到的大多是比较明显的外貌特征,比如白发、脱落的牙齿、皱纹、驼背等(见表2)。

进一步分析表明,这一阶段的儿童认为衰老也具有普遍性、过程性、不可逆性等特点。例如,有儿童说,“人长大的时候会过一会会儿,再过一会会儿,再过一会会儿,一直过到好几个一会会儿,这样,就变老了一点”“变老了就不会再变年轻了”“人都会变老的,只有住在奥特曼星球的奥特曼不会变老”。朱莉琪、方富熹的研究也表明,几乎所有学前儿童都知道衰老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5岁儿童已能较好地认识衰老的普遍性特征。〔5〕

4.此生结束,去往天堂:有关死亡的前概念

研究表明,大多数5~6岁儿童认为,人死亡就意味着离开了这个世界,失去了原本拥有的一切。他们会从人的外在表现来描述“死亡”,比如闭上眼睛和嘴巴、像睡觉一样躺着等。很多儿童还认为,人死之后会变成另外一种东西,比如僵尸、吸血鬼、神仙或一口气。人死之后会上天堂,在天堂里过着和现世人一样的生活,人世间和天堂的沟通靠烧纸。有儿童这样说道 :“我妈妈跟我讲,人死了就变成神,跑走了,后来我们烧的纸变成钱的时候,他们就拿走了,在右边拿的,天堂也要用钱的。”

进一步分析表明,这一阶段的儿童普遍认为,死亡具有无机能性(人死了什么也做不了了)、不可逆性、必然性等特点。朱莉琪、方富熹的研究也表明,4~6岁的儿童能够正确认识死亡的不可逆性,并部分认识到死亡的普遍性。〔6〕张向葵等人的研究进一步表明,5.5~6.5岁儿童对死亡的不可逆性、必然性、功能丧失性认知达到较高水平,接近学龄儿童。〔7〕也有个别儿童认为自己很小,不会死亡。

关于死亡的原因,大部分儿童认为,除了自然死亡(如,人活到一百岁就会死的)之外,很多意外事故或疾病也会导致死亡,如溺水、重病、遇害等,遇害的部位必须是心脏、肚子,而且要流很多血。

二、5~6岁儿童生命过程前概念的特征

整体上看,儿童的生命过程前概念呈现倒U形抛物线特征(见图4)。在儿童经验范围内的前概念更接近科学概念;暂无个人经验的前概念,想象成分更多一些。也就是说,儿童对有关生命生长与衰老的概念较为接近科学概念;而对生命出生与死亡的理解则带有更多的想象成分。

具体来说,5~6岁儿童生命过程前概念具有以下特征。

1.经验性:“我见过挂盐水挂死的”

儿童的现实生活经历是其前概念的来源之一,也就是说,他们对于生命的理解与其自身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他们会用过去的经历来解释眼前的生命现象与问题。比如,儿童关于挂盐水(输液)会导致死亡的认知是因为其亲眼看到过这样的事情。

2.表象性:“变老了就是头发都白了”

5~6岁儿童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性为主,与此相应的思维概括水平可称为“形象概括水平”。同时,“儿童此时使用的语词意义只是物体外部特征的概括化表象,还不是形式逻辑所严格定义的概念”。〔8〕5~6岁儿童往往会把事物的外部特征,或者突出的非本质特征视为事物的概念内涵。比如,儿童对于衰老的理解主要会停留在身体外部的明显变化,如皮肤与头发的变化;而对生物机能的减退,内环境稳定能力与应激能力的下降,结构功能的逐步退行性改变等并不能认识与把握。因此,5~6岁儿童生命过程的前概念具有表象性。

3.不稳定性:从“我是爸爸生的”转变到“我是妈妈生的”

5~6岁儿童生命前概念的不稳定性主要表现为儿童会不断地改变自己对于某一概念的认知。比如,在第一次访谈中,有儿童认为自己是爸爸生的,因为她奶奶一直这么告诉她的;然而,在第二次访谈中,她认为自己是妈妈生的,因为其他“小朋友都是妈妈生的”。前概念是指儿童所获得的一些感性印象,它会随儿童经验的增加或改变产生不断的变化。所以,5~6岁儿童关于生命过程的前概念是不断发展的,具有不稳定性。

4.带有“童话”色彩:“人死了可以到白云上去玩”

余春瑛认为,童话的内核是幻想,它可以把许多寻常的人、物、现象、概念整合为具有不同寻常特征或特性的形象。〔9〕处于主客体尚未完全分化阶段的儿童,并不能很好地理解有关的科学知识,会对一些现象进行想象或整合。比如,有儿童认为,既然人死了可以上天堂,那么也就应该可以在白云上玩耍。诸如此类的想象在儿童的前概念中非常普遍,因此可以说前概念是极富童话色彩的。

5.模糊的因果联系性:“因为我和爸爸都在山东生活过,所以我像爸爸”

儿童往往根据经验理解因果联系,即“从实际上掌握一定的因果关系到意识到这种因果关系”。〔10〕因此,对于那些他们的经验尚未触及的因果联系,他们的解释一般带有很强的想象与猜测成分。皮亚杰把儿童不正确的解释定义为转换推理,即学前儿童只能简单地将时间和空间靠近的事件联系起来。〔11〕比如,有儿童解释说自己很像爸爸,是因为他们都在山东生活过;还有儿童认为,“在书上看到过恐龙骨头,说明恐龙已死,人出来了”。儿童将这些没有实际联系的情况联结在一起,并认定这就是它们的因果关系。因此,可以说,儿童的生命过程前概念具有模糊的因果联系性。

6.自我中心性:“在妈妈肚子里穿着漂亮的衣服”

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2~7岁)其思维带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特点。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是“儿童把注意集中在自己的观点和自己动作上的现象”。〔12〕比如,很多儿童笔下的胎儿有着和自己一样的穿着打扮;他们不能理解同伴关于生命的前概念,并认为那是不可能的。这些都是自我中心性的表现。

三、5~6岁儿童生命过程前概念形成的影响因素

儿童生命过程前概念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童话故事、父母教育、网络和电视媒体、幼儿园课程、生活场景、书籍、生活经历、对词语的误解等,因此,儿童生命过程前概念是他们基于个体经验和思维能力对生命过程的一种描述。

1.童话故事场景的迁移:大灰狼吃了小红帽

儿童对童话故事有种天然喜爱的情感,然而由于思维能力的限制,加之对童话故事中某些事物的不理解,他们容易将童话故事情节与日常生活相混淆,用童话故事中的相关内容来解释生活中的相关事情。比如,有儿童因为知道妈妈肚子上的疤痕是生她的时候留下的,便以为自己是妈妈像《小红帽》中的大灰狼一样把他吃到肚子里之后,再划开肚子取出来的。

2.来自成人的“权威理论”:“爸爸(妈妈)告诉我的”

成人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间接通道之一,其话语易被儿童信奉。家长对儿童提问的回答、对儿童的鼓励或批评以及对儿童的种种告诫都容易印刻在儿童的记忆深处,成为一种持久影响他们的力量。例如,有家长利用儿童希望自己长得更高的愿望,告诉儿童,只要听话就能长高,因此,在儿童的前概念里,“听话”成了长高的原因之一。此外,儿童经常参加的社会团体活动也会对他们前概念带来影响。

3.网络、电视媒体的影响:“我在电视(视频)上看到过的”

网络、电视等媒体的发展使儿童有机会接触到更广泛的世界,虽然5~6岁儿童已经有了对网络、电视里某些内容真实性的怀疑能力,但网络、电视还是会影响他们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比如,有儿童认为,人死了之后会去森林里。

访谈者:人死了,会去哪里啊?

Y26①:会去森林。人家看见,就给他找出来,交给警察叔叔。

访谈者:人死了不是不能走路了吗?怎么还能去森林啊?

Y26:是人家把他埋到森林里的。

访谈者:你从哪里知道这些事情的?

Y26:因为在电视上看到,警察叔叔找人了。

4.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影响:“我上过这节课的”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可为儿童前概念的形成提供支持。虽说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有教师指导,但由于幼儿园教育的特殊性以及儿童理解力的局限性,使得幼儿园的教育有时候也会产生某些意想不到的结果。比如,在访谈中,研究者得知很多儿童已经参与过《我从哪里来》的学习活动,该活动的重点在于“对人的生命起源产生兴趣,知道是妈妈用子宫孕育了自己”,〔13〕然而这次活动却引发了儿童的许多相关猜想,他们凭借自己的经验去理解和解释人的生育过程,这些都成了他们前概念形成的重要来源。或许正如刘晓东所言,儿童的科学教育应该属于“儿童的哲学”范畴。〔14〕我们不要奢求儿童能精准完成学习任务,那些想象不到的结果或许更有价值。

5.来自生活场景的印象:“我是真正看到过的”

李高峰、刘恩山认为,日常生活经验的影响是前概念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15〕儿童经历过的事情是他们经验的主要来源,而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又使得他们还不能真正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比如,有儿童在谈及他对某一概念的理解时,特别强调,“我不是在电视上看的,我是真正看到过的”。在他们看来,亲身经历比电视要真实。

访谈者:地球上一开始没有人,为什么后来就有人了呢?

Y18:生宝宝了。

访谈者:那什么人生的呀?

Y18:妈妈。

访谈者:嗯,那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Y18:我不知道。就是生出来的。那您知道吗?

访谈者:我觉得是某一样东西变出来的吧。

Y18:有魔术师!

访谈者:魔术师呀?那魔术师也是人。

Y18:只能在电视上面变,不能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变。

访谈者:为什么?

Y18:因为只是广告而已,是假的。

6.阅读的收获:“书上看到的”

阅读也是儿童生命过程前概念形成的影响因素之一。阅读为儿童提供的是一种间接经验。儿童会对通过阅读获得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使之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访谈者:人怎么样才能长大呢?

Y5:人啊……从小的年纪再到大的年纪,80岁就是老人了。

访谈者:你怎么知道80岁就是老人了。

Y5:我从书上看到的。

访谈者:你认识很多字?

Y5:对啊,妈妈早就教过我。

7.经验范围内的逻辑推理:“每个人都是妈妈生的”

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儿童可以在自己的经验范围之内,对于熟悉的事物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16〕因此,大班儿童对有关生命的某些问题会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比如,儿童会通过总结自己家庭内部成员都是妈妈生的,得出“每个人都是妈妈生的”的结论。这是 “归纳法”的简单应用。

四、对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建议

儿童的世界是丰富的,他们会积极建构属于自己的种种朴素理论,形成浪漫、富有诗意的儿童文化。现实中,我们往往低估儿童。5~6岁儿童生命过程的前概念向我们证明,儿童并不是一块白板,他们已经凭借自己的经验与思维能力形成了对生命过程的各种认识,这是值得我们尊重与珍视的。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并非一定要引导儿童转变他们的前概念,走向所谓的科学概念,而要重在培养儿童的科学精神、科学兴趣以及科学思维能力。

首先,幼儿园的科学教育要尊重并支持儿童的理论建构。儿童是积极的探索者,他们会提出自己的假设,设法去验证,或根据自己的经验去解释。我们要努力让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成为一种“猜测――验证(解释)”的理论建构活动。

其次,教师要做聪明的“无知者”。教师与儿童客观上存在着明显的经验差距,因此,在引导儿童学习时,教师容易成为一个支配者。正如西塞罗所言,“一个人愈有技巧,愈有才能,他在教学中就愈是易怒、费力,因为当他看到自己很快就领悟的东西别人领悟得很慢时,他就感到苦恼”。〔17〕也就是说,当教师以一种权威的姿态自居时,他们很难做到真正尊重儿童。所以,教师需要打破成人权威思想,做一个聪明的“无知者”,努力做一个儿童探索活动过程中的同伴,跟随儿童的步伐,为儿童提供支架,与儿童共同建构理论。

再次,引导儿童学会论证自己的想法。支持儿童理论建构的课程,重在为儿童提供适宜的环境。在这种环境里,儿童以经验和“动手做”为依托,建构自己的理论,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学会论证自己的想法。

第四,为儿童提供具体直观或可操作的内容,尽量不使用类比方法。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决定了他们的理论建构必须基于经验而非抽象思维。因此,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兴趣,提供具体直观或可操作的内容,供儿童探索学习。此外,类比方法适合向人灌输抽象的科学概念,但无助于儿童的直观理解,反而易使儿童产生另一种误解,使“他们形成错误的很难改变的概念”,〔18〕因而,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尽量不使用类比方法。

生命过程的前概念虽然是一种对生命过程的前科学水平上的认识,“但所有这些知识领域(科学知识)都和一块围绕着它们的未知领域接界。当一个人进入了边界地区又往前跨越时,他便离开科学而进入思辨的领域;这思辨的活动是一种探险,而且在各种事物之中,这就是所谓的哲学。”〔19〕儿童正是凭借着对科学知识的“一知半解”与自身思维的特点,走进哲学领域的。因此,我们要倍加珍惜。

参考文献:

〔1〕曾珍.3~6岁儿童浮力的前概念及其对儿童科学教育的启示〔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1.

〔2〕〔15〕李高峰,刘恩山.前科学概念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36(4):62-67.

〔3〕何峰,等.儿童生命认知的调查研究〔J〕.儿童教育,2006,(6):28-29.

〔4〕韩映虹,陈银.城乡学前儿童生命认知的比较研究〔J〕.教育导刊,2011,(9):36-40.

〔5〕朱莉琪,方富熹.学前儿童对生物衰老的认知〔J〕.心理学报,2005,37(3):335-340.

〔6〕朱莉琪,方富熹.学前儿童对死亡认知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1):91-93.

〔7〕张向葵,等.3.5~6.5岁儿童对死亡认知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4):7-10.

〔8〕〔10〕〔16〕王振宇.儿童心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122-144.

〔9〕余春瑛.教育主义:童话本体功能的背离〔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

〔11〕劳拉・E・贝克.儿童发展〔M〕.吴颖,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339.

〔12〕皮亚杰.一种发展的理论〔J〕.卢浚,译.外国心理学,1982,(1):15.

〔13〕王志明,等.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科学・艺术(中班・下・教师用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4-65.

〔14〕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177-205.

〔17〕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任钟印,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344.

胎教童话故事范文第3篇

一个心理学教授到疯人院参观,了解疯子的生活状态。一天下来,觉得这些人疯疯癫癫,行事出人意料,可算大开眼界。想不到准备返回时,发现自己的车胎被人卸掉了。

“一定是哪个疯子干的!”教授这样愤愤地想道,动手拿备胎准备装上。事情严重了。下车胎的人居然将螺丝也都卸掉了。没有螺丝有备胎也上不去啊!教授一筹莫展。在他着急万分的时候,一个疯子蹦蹦跳跳地过来了,嘴里唱着不知名的欢乐歌曲。他发现了困境中的教授,停下来问发生了什么事。

教授懒得理他,但出于礼貌还是告诉了他。

疯子哈哈大笑说:“我有办法!”(不要急于讲下去,启迪一下孩子看他能不能想出解决的方法)他从每个轮胎上面下了一个螺丝,这样就拿到三个螺丝将备胎装了上去。

教授惊奇感激之余,大为好奇:“请问你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疯子嘻嘻哈哈地笑道:“我是疯子,可我不是呆子啊!”

胎教童话故事范文第4篇

21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使世界各国对人的创造力的培养和智慧潜能的发掘特别关注,而未来世界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的论断又使国际社会加倍重视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面对这一现实,近年来一些人开始不遗余力地从西方引进一种旨在开发胎儿智力潜能,提高出生人口智力素质的新式胎教。据称,这种胎教是在国外对胎儿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具有不容置疑的科学性。它主要采用同胎儿谈话、教胎儿学乐谱、认字母、做算术等对胎儿直接施教的方法来提高胎儿的智商,使胎儿由愚变慧,出生后个个都是“天才儿”,因此可以称之为“智力胎教”、“直接胎教”或“子教式胎教”。它的倡导者们认为,实施这种胎教,可以优化我们民族的素质,为国家也为家庭培养出智力优秀的下一代,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特别是智力素质的有效途径,应当取得社会的认可和得到长足的发展[1]。然而功能和效果如此美好的新式胎教,在它的原产地却未能被推广和为社会所接受,从提出至今20多年来,在西方也只有几个人写了几本关于胎教能提高胎儿智力的体会的小册子,几个热衷此道的私人医生在其诊所里办了几次“胎儿大学”,实际情况是“言者谆谆,信者寥寥”。但是,它却园内开花园外香,在大洋彼岸的中国热了起来,并正在不断升温,其触角已经伸到包括教育、生育在内的广大社会领域,介绍的文籍、磁带陆续出版,“胎儿学校”也应运而生,更有甚者,有的地方的年轻夫妇在领取生育证明时,还被硬性规定要购买胎敦磁带和资料。眼下,新式胎教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奇特功能已被说得神乎其神,宣传者们介绍说,美国一对夫妇的4个女儿接受了智力胎教,结果个个出生后都不同凡响,智商高达160,全被列入全美5%的高智商行列,成为举世瞩目的“天才儿”[2];中国一男孩实行了胎教,出生后2岁就能用英、汉语对话,4岁能解初中数学难题,5岁就上了大学少年班,智商高达190[3](P15)。这种诱惑对许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的家庭显然是不可抵挡的,于是许多青年夫妇如痴如迷,像虔诚的宗教徒一样,按其教导每天对着肚子放音乐、颂诗文和与胎儿对活,以祈求生一个智力超群的孩子。而今,这股新式胎教之风迎着巨大的社会需求,可谓已经刮遍了神州大地。然而,分折表明,这种神奇的胎教是没有什么科学依据,甚至是违背胎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它所施予的智力教育,由于超越了胎儿的心理发育水平,根本不可能为胎儿所接受;相反,不停地同胎儿对话,教胎儿学习社会文化知识,频频地刺激胎儿运动,则可能会打乱从动物到人类无数万年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胎儿正常生长发育规律,破坏胎儿作为自然实体所应有的胎内环境秩序,从而造成难以预料的灾难性的后果。最终,会像当今人类任意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导致水旱风沙灾害,遭到报复一佯,在出生人口素质上留下我们尚不可觉知的隐患,贻害整个民族,这是每个关注自己民族命运的人不可不虑的。比如,现今在学龄儿童中发病率高达3%,令医学专家、心理专家都十分棘手的“儿童多动症”,虽然病因至今扑朔迷离,但医学已经肯定,它是儿童神经系统在发育中获得的疾病,对此,我们是否应联想到它会与胎儿在宫内受到了类似于新式胎教之类的过量的或不当的刺激这一因素有关呢?再比如,我们是否应对那些关于不当胎教引起胎儿致残的报导进行思考[4],因而审慎地对各种胎教的科学性进行区别呢?固然,我们不应当因害怕自然界的报复简单地臣服于自然规律而在保证胎儿健康生长发育上无所作为,但这种作为又必须建立在对自然规律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新式胎教对胎儿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缺乏严谨的科学研究,甚至连相应的动物实验报告都没有,只以少数个体经验描述和神奇传闻为依据就将其“理论”和方法四处推行包含着极大危险,因而是十分令人担忧的。面对现在和未来胎儿的身心发展安全,换言之,面对着民族未来人口素质,我们吁请新式胎教的倡导者和整个社会要慎重行事,要记取许多因违反自然规律,不尊重科学规律而导致灾难的教训。

其实,胎教之说,在我国古已有之,但我国传统的胎教与上述新式胎教不同,它不主张对胎儿直接施教去干扰胎儿的自然发育程序,而是强调孕妇要注重营养、调适情绪、加强自身修养、预防疾病感染、减少外界环境伤害等以避免间接损害胎儿发育,这实为一种“母教式胎教”或“间接胎教”。经验和现代科学都证明,传统胎教在剔除封建思想糟粕后,其主要内容是符合科学规律的。

二、新式胎教有悖于胎儿心理发展规律

智力胎教要通过对胎儿进行智力教育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第一个依据是国外的研究发现“胎儿已经具有了灵敏的感觉”,“具有令人吃惊的听觉、记忆和理解能力”,同时还“出现了或讨厌或喜欢或快乐和恐惧等情绪”,“与婴幼儿、儿童、成人的心理,只有程度的差异而没有本质的差别”,“可以进行宫内学习”[4],应当对其施行智力胎教。提出这种依据是源于对胎儿心理发展水平的不了解。

1.胎儿不具备思维和理解能力。心理学的研究告诉人们,人与动物虽然都有心理活动,比如就连蚯蚓这样的低等动物也具有感觉这佯的初级心理,但是,哪怕是高等哺乳动物乃至灵长类动物都不具备人的心理,因为他们都不能像人一样具有思维,而正是这一点构成了区分人与动物的标准。“所以思维或思维活动是人类突出的,使自己和动物在本质上区别开来的一个主要特征”。“就人类的心理活动方面说,如感觉、知觉、情绪、动作等本身,都基本上和动物共有,并不比动物(主要指高级动物)高出多少,甚至还有不及的地方,只有思维,在胚芽以上发展水平的思维,才是人类所特有的”[5](P42-43)。胎儿只有简单的感觉,其心理发展连知觉水平都没有达到,更不要说会具有思维。胎儿心理还同动物心理处在同一个水平上,事实上尚不具备有思维能力的人的心理。所以,思维能力的有无,就使胎儿与儿童和成人心理不仅存在着量的,而且存在着质的差别。智力胎教论者过于拔高胎儿的认知心理水平,认为胎儿也具有了“理解能力”,能听懂妈妈念的诗文,读的外语,这有悖于心理学的常识。没有思维能力的胎儿是无法领会、理解以思想观念形式传授给他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妈妈读的诗文,讲的故事对他们都只能是一些具有一定强度、频率等物理特性而毫无社会意义的声音刺激,于提高胎儿高智力素质决计不会有何助益。

2.胎儿不具备语言能力。胎儿没有掌握语言,而语言又是人类展示自己智力潜能,发展现实智力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基于对这一点的忽略,新式胎教试图通过语言实行胎教以提高胎儿的智力素质,和为此推出的一些诸如“子宫对话”等方法都是不符合心理规律的。新式胎教劝告人们:“孕妇应当耐心地娓娓动听地和胎儿讲自己熟悉的事物”,对话“不仅有效地开发了胎儿潜在的智能,而且也提高了胎儿的素质”[2](P51-61)。这些主张从心理学对儿童语言发展研究的结果看,其非科学性显而易见。心理学认为,语言的获得是先天遗传、成熟因素和后天学习、语言环境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儿童要在1周岁左右才能说出最早的词,才有真正的语言。不满周岁的婴儿没有语言[6](P495)。胎儿由于成熟水平的限制和缺乏语言社会环境,更不会有语言。对于语言,胎儿是既不会讲,也不会听。因此,想借助语言同胎儿进行宫内对话,传递给胎儿文化科学知识以提高他们的智力素质,肯定是无效之举。

3.胎儿不具备情感。对胎儿心理发展水平的不了解,还导致智力胎教将类似于动物情绪的胎儿情绪当成成人情绪,从而,从另一侧面拔高胎儿心理发展水平,误以为胎儿既然有了或喜欢或恐惧等情绪,就说明有了人的心理,就能够进行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我国心理学一般将人的十分复杂的感情(affection)分为情绪(emotion)与情感(feeling),将愉快、愤怒、恐惧之类的内心体验称为情绪,指出这是为人与动物所共有的;将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友谊感、道德感、审美感等内心体验称为情感,指出这种高级社会情感为人所特有。这就使得人与动物的感情得以区分,而人与动物在感情上的这种质的差别,是由于人有了思维这样高级心理活动,或者说是由于人的情绪与思维发生了联系的结果。胎儿没有思维活动,因此,不仅没有情感,他们的或喜欢或恐惧,甚至都还不能说是真正的情绪,而只能说是“脑组织中固定了的先天预成情绪潜势”[7](P5)。新式胎教不了解这种差别,将胎儿的“情绪潜势”等同于儿童与成人的情感,并以此为指标,判断胎儿心理已相当成熟,可以实施智力胎教,这是一个极大的误解,是把从胎儿窥镜或激光显微照相中发现的胎儿微笑与蹙眉等当成了胎儿真正的情感表露。就像许多年轻的妈妈误把出生后2~12小时的新生儿面部出现的像微笑一样的运动当成了微笑,因而十分自我陶醉一样:“啊!我的小宝宝会对我微笑了”。其实,这时的小宝宝既不认识妈妈,也不是在对妈妈微笑,这只是他们的一种先天反应。出生1个月以内的婴儿睡眠或觉醒时会出现似微笑的面容,或触动婴儿面颊也能引起的“嘴的微笑”,这都是婴儿机体生理过程正常进行的自发反应,这时的微笑并不含有明显感情意义,还不是社会性的微笑,他们最初的这些反应是原本的,生物学意义上的活动,笑是无意识发生的,胎儿更是如此。智力胎教夸大了国外关于胎儿情绪现象这一发现的心理与社会意义,将之视为胎儿心理已质变为儿童与成人心理的标志,并据此坚持要对胎儿进行智力与审美的教育,显然是与胎儿实际心理发展水平不符的。

4.智力胎教背离了儿童心理与大脑发展的“关键期”。脑科学与生理心理学依据对动物脑和心理的实验发现,个体的行为发育具有阶段性。有些行为在发育的某一时期,在适当的环境刺激下才会出现。倘若个体发育尚未进入这一时期,环境刺激即令存在,相应的个体行为也不会出现;若个体发育已经达到某一阶段,而环境中却缺少相应刺激,错过了这一时期,个体的相应行为将不会产生,这一现象被称为个体早期发育的关键期。它的存在意味着,对儿童的各种训练与教育如果不在关键期适时施与,任意提前或者推迟,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现在,虽然由于不可能对儿童进行早期剥夺实验,因而无法对儿童脑和心理的各种功能关键期的详尽起始、终止和持续时间,表现形式,所需学习经验的性质和作用,教育与关键期的匹配等弄得十分准确,但心理学的研究已使一些主要学习内容的关键期比较明朗。如1岁半至3岁是儿童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5岁左右是学习数概念的关键期等。然而,遗憾的是,至今尚未发现有一项能力的学习关键期是在胎儿期。仅这一事实,就已经对新式胎教的有效性与科学性直接提出了质疑。

近30年来,科学家们对关键期的成因进行了探讨,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儿童心理与脑发育中某种能力的关键期实质上是儿童相应脑组织结构与功能模式形成过程中的基本成型期。但儿童早期发育中基本成型期的到来,是需要有一定的脑与心理发展为基础的。胎儿脑虽然发展迅速,但直到降生,脑量尚不及成人的1/4,神经元结构比较简单,发育不完善,神经纤维短、树突少、突触数只有50兆个,不及新生儿的1/20,各类神经元分化不精细,与之相应,胎儿尚不能建立复杂条件反射,具有的只是诸如吮吸反射、抓握反射等生存和原始的无条件反射。这时胎儿的脑发育还是处在一个量积累的基础时期,脑的任何结构与功能模式都尚未达到成型水平,因此,任何关键期都不能在这一时期出现。脑和心理的各种关键期的到来,是胎儿降生后的面对复杂而广泛的环境刺激,神经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明确了这一点,也就明确了借智力胎教超前于关键期去提高胎儿的素质,干的是一件徒劳无益的事情。

5.智力胎教不符合胎儿记忆发展规律。智力胎教论者之所以强调对腹中的胎儿进行智力教育,是因为他们认为胎儿具有令人吃惊的记忆能力,能将在子宫内学习到的词汇、曲谱等记住,所以经过胎教的孩子从出生时起就有了一定的智力,出生两周就会喊爸爸,4岁时能听和讲英语与西班牙语,能终生记住在子宫中学到的曲谱,他们的智商因此普遍高达160甚至190[1]。但是,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虽然从一些观察得知胎儿出现了记忆,但这种记忆保持时间十分短暂,完全不可能能使宫内所学的东西数十年不忘。这种说法是由于不了解脑科学和认知心理学在记忆研究上的工作,特别是不了解胎儿记忆的特点,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混为一谈,因而过高地估计了胎儿记忆力的结果。

胎儿究竟具有什么样的记忆力呢?这可从国外对3个月以下婴儿记忆力的研究中间接推知。据在这方面工作作得较多的诺威—科利尔的研究,3个月内婴儿的记忆力十分脆弱,长时记忆保持有很大局限性,出生20天以内的新生儿只能建立眨眼经典条件反射,且只能保持10天;2~3个月婴儿方能建立操作条件反射,出生2个月的婴儿其记忆只能保持2周。大量的类似研究使专家们得出了如下结论:人类在婴儿期的记忆只能限于短时记忆[8](P476)。而胎儿的记忆不可能超过婴儿又是不庸置疑的,因此,胎儿令人吃惊的记忆力,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一种短时记忆,而这种“转瞬即逝”的记忆,当其不能通过信息编码、贮存成为长时记忆时,是不会出现像智力胎教所说的那样奇迹的。至于婴儿早期为什么不具备长时记忆能力,有关学科作出如下解释:一种观点认为,儿童在2岁以前,不具备将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转入到长时记忆系统中的能力,这与2岁前儿童神经系统发展的局限性有关,其中主要是大脑额叶的发展与成熟这时尚未达到长时记忆的程度,而大脑额叶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记住那些以后能够提取出来的信息;另一种观点认为,人类个体之所以不能记住在2~3岁以前的事情,是因为个体在婴儿期对信息进行编码的方式与以后的各阶段中对信息提取方式不相匹配而造成的[9](P146)。当然这些解释也同样适用于胎儿的记忆,它至少使我们明确了三个问题:(1)婴儿没有真正的长时记忆,胎儿更不会有;(2)胎儿与婴儿缺乏长时记忆,是由于他们的大脑和心理发展尚不成熟;(3)不应当违背胎儿记忆发展的生理、心理规律,对尚无长时记忆的胎儿施行智力教育,因为一切智力学习都是以长期记忆为基础的。

三、新式胎教有悖于胎儿脑发展规律

智力胎教要借胎教去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第二个依据是胎儿脑的可塑性大,可以通过记乐谱、读诗文等智力教育活动,加大对脑的刺激量来从三个方面促进胎儿智力素质提高:一是改变胎儿脑细胞的组织与结构。因为“胎儿的神经细胞的组合不是随意进行的,而是依据外界刺激的质量、数量和强度进行的”。二是使脑细胞数量增多。“胎教就是根据胎儿生理讥能的发育特点,有规律地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的刺激,使大脑细胞不断增殖”;三是使脑细胞之间的突触联系增加。“胎教就是要通过各种感觉刺激,引起胎儿的应答反应,促进其大脑神经细胞间更广泛的联系。一个有着更厂泛的细胞间联系的大脑,势必是一个聪明的大脑”[4]。但是,脑科学的研究表明,这都是由于对脑的生长发育、功能形成缺乏真正的了解而产生的表浅之见。

1.胎教不能影响核酸的自我复制,因而无法改变脑细胞与组织结构。依据分子遗传学揭示的原理,遗传是通过遗传信息的传递来实现的。而所谓遗传信息,就是核酸碱基对的排列顺序。由于核酸的增殖是通过“半保留自我复制”实现的。所以碱基对排列顺序在新增殖细胞中也能保持,遗传信息因而得以准确传递。以后遗传信息按程序实现基因表达,最后,通过蛋白质兑现为胎儿脑细胞的组织与结构。胎儿脑之所以具有遗传特性,就是由于来自父母生殖细胞中的遗传信息能够在半保留自我复制中被保留的缘故。若从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演变活动看,作为遗传信息的碱基对排列顺序又是在卵子受精的瞬间,经过染色体的融合、同化和重组而排定的。以后,在由受精卵发育成胎胚,再由胚胎发育成胎儿的整个孕期,细胞在分裂增殖中就都只有核酸的复制,而无基因的重组。因此,一切旨在改变胎儿脑组织与结构的努力,都应当在卵子受精之前,至少也应当在染色体进行重组的当时,而不是在此之后。如果错过了时机,指望在核酸上的碱基对顺序已经排定之后再用胎教去改变,或者通过胎教径直去影响核酸的自我复制过程去改变胎儿脑细胞组织结构,以提高胎儿智力素质,都是不可能的,至少现在尚无办法做到这一点。

2.用胎教增加胎儿脑细胞是无效的。迄今为止,除了美国加州大学心理系报告在刺激丰富笼中生长的幼鼠比在贫瘠环境中生长的幼鼠,脑神经元的突触数要多25%,整个脑量也较重之外,尚未见由于环境刺激量增加使大脑神经元大量增加的报告。也没有见到有脑细胞数越多,智力水平就越高的报告。现在一个广为被接受的观点是,人的智商的高低,并不直接决定于神经元数目的多寡,与脑量也无明显相关,而是决定于大脑质上的差异,即决定于脑的组织结构和机能状态的差异。从种族进化的观点看,人脑细胞总数主要是由种族所固有的遗传基因决定的,除少数个体发生基因突变之外,人类成年个体脑细胞大致都在正常范围里波动。胎儿发育期间,只要不受到外界格外损伤,有合理的营养,一般说来,不施智力胎教,脑细胞数也会随着遗传信息的表达,遵循种族的基因型频率达到正常水平。应当说,个体有了正常水平的脑细胞数,就足以展示其智力素质,因为脑科学证实人类脑尚有巨大智力潜能,在1400亿脑细胞中利用的还不到10%。智力胎教增加脑细胞数以提高胎儿的智力因此似无必要也没有充分的脑科学依据。这可以从胎儿与婴儿脑细胞发育过程中的增长与死亡并存的复杂变化中得到说明:据早些时对脑细胞发育的研究,在神经系统的最后形成过程中,神经细胞会出现大量死亡,在生命的早期有多达50%的细胞要死去。近期的研究进一步说明了这种发育死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细胞互相竞争靶细胞(神经元所影响和支配的细胞)的结果。按照脑发育研究中著名的神经营养性假设,神经元的存活决定于能否得到足够的神经营养因子(NGF),而神经营养因子又是由靶细胞所合成,这样,由于“存优汰劣”规律的作用,在胚胎和生命的早期阶段,大脑产生的脑细胞总数总是要多过实际存活的需要数。为此,胎儿脑在6~9周时,已形成的脑细胞数就超过了正常人的一倍,它们中的一部分若能在生存竞争中先期同靶细胞建立联系,就能获得NGF,得以存活下来,另一部分则在竞争中被淘汰而死亡。到出生时,脑细胞就与成人相同,脑科学把这种神经元在竞争中的死亡称为“程序性细胞死亡”[10](P46-47)。脑细胞发育中的这种死亡,从二个方面说明了通过智力胎教去增加脑细胞数是不必要的。(1)脑在营养合理的情况下,不仅有能力产生脑实际所需要的细胞数,而且还能产生过量的供淘汰选择用的细胞数,勿需人为增加;(2)从大量脑细胞在脑生长发育过程中生而复死的事实看,胎儿出生之前应当有多少脑细胞,脑细胞增量的最高极限在哪儿,是由基因遗传程序决定的,背离遗传程序去额外增殖大量脑细胞,其结果也会像原先那些多余的细胞一样,在遗传程序控制下,最终归于死亡,从而使智力胎教的努力只是白做功。

3.用胎教增加胎儿脑神经突触是无效的。从脑的发育历程看,也没有必要用胎教去刺激胎儿脑,使脑细胞间神经突触大量增加。因为:(1)胎儿的脑与身体的发展必须相互协调、彼此同步。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脑细胞的存活最终系于靶细胞供给的NGF,就此而言是身体的发育制约着脑的发育;另一方面任何靶器官都不能脱离神经系统而存在,它们的发展,要在神经系统支配下进行,就此而言是脑的发育决定着身体的发展,有什么佯发育水平的脑就必然会发育出什么样水平的身体。胎儿出生之前,虽然脑神经细胞树突分枝与突触联系都很少,但由于细胞总数已接近成人水平,脑量也已达到300~400克,所以,脑的这一发育水平与身体发育是协凋一致的。但是,如果此时再设法增加脑细胞树突与突触的数量,势必要使脑量极大的增加和使脑结构更趋复杂,按照脑与身体同步发展的原则,其结果必然会促成胎儿身体的提前发育和超重发展。很显然,这就不仅只是在促进脑的发展,并且是在促成整个胎儿提前成熟和提前降生,而这种结果想必并不是胎教的初衷!所以,有理由推论:之所以胎儿脑细胞数量已近儿童与成人,而脑细胞的树突、突触却比较少,是因为进化的力量要在保证脑量不再增加的情况下确保脑细胞胞体的优先发育,而细胞间的树突与突触联系的增加,则被进化按排到了胎儿出生以后。(2)从婴幼儿脑中突触发展情况看,也并不是突触形成的越多越好,因而要借胎教在胎儿期去促进脑细胞间的突触联系以使胎儿变得聪明。这是因为脑在发育过程中,由于支配相同靶细胞的突触之间会出现竞争,有许多突触也会消失。脑科学提供的材料表明,胎儿出生后,细胞联系的树突与突触开始大量形成,0~6岁时,儿童脑细胞间的突触联系即达到成人的150%[11]。以后,在真正的功能性突触建立时,突触间要展开竞争,竞争中失利的突触就会成为多余而逐渐被清除。这意味着,即使借胎教能使胎儿脑细胞间突触数达到成人的200%或更多,也很难说这些显然过量的突触不被一一清除掉。不同个体在向成人发展的过程中,最终会获得多少功能性突触,关键并不在于胎儿期能否形成超量的突触,而是要看遗传因素与出生后的学习与社会生活怎样共同发挥作用。因此,无论是通过胎教去增加胎儿的脑细胞数或是增加其突触联系来发掘胎儿的智力潜能,都是不符合胎儿的发展规律的。

4.智力胎教会打乱胎儿正常生长发育规律。这主要是指智力胎教倡导的要年轻的夫妇们定时地或者随时随地给胎儿施加各种教育,如教胎儿学外语、听音乐、做“踢肚游戏”等等。而这样做将会扰乱胎儿的睡眠,破坏人类亿万年来形成的胎儿生长发育规律和其宫内生活的有序性。

关于新生儿睡眠状态的研究指出,他们在降生后的头几天,约有70%~80%的时间用于睡眠,仅有2~3小时处于觉醒状态[12](P202-208)。不难想见,新生儿尚且如此,胎儿的睡眠时间肯定会更长,可以说胎儿实际上几乎都在睡眠之中。所以,一位心理学家说:如果我们根据幼小有机体做了些什么来说明它们的行为特点,那么,幼小有机体的一个主要特征便是睡眠。胎儿为什么要把绝大部分时间用于睡眠呢?心理学的研究对此能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心理学认为,长期以来,人们所持的活动或觉醒状态是由动物受外界刺激的轰击来维持的。睡眠则被认为是一种由外部刺激的撤消或减弱造成的消极过程的看法是错误的。比如如果用电来刺激猫的大脑的适当区域,它便进入睡眠;如果用每秒2千周的纯音反复地同这种能引起睡眠的刺激配合,以后纯音单独出现时也会引起睡眠。所以很明显,大脑某些区域可能积极地参与了睡眠的引起。因此,明显的消极行为状态未必就表明是消极的神经状态。这同样也能在大脑的单个神经细胞的电记录上得到证明:在某些大脑区域,在觉醒期间活动的细胞在睡眠期间则变得较少活动,而另一些在觉醒期间不甚活动的细胞在睡眠期间则显著提高了活动。这些都表明,随着有机体从觉醒状态变为睡眠,大脑活动有一种变化和重新组织,表明睡眠是一种积极的过程。对睡眠的这种全新认识告诉我们,胎儿之所以整天都睡觉,是因为他们要在睡眠这一种大脑的积极活动中实现大脑、身体和心理的生长与发育。对胎儿和所有幼小有机体来说,睡眠并不意味着是在静息与休眠,相反,睡眠本身就是在活动,甚至是比觉醒更为重要的一种活动。

智力胎教论者不了解这一脑的生理规律,主张以各种方式对胎儿加大刺激,或者要孕妇(甚至连她们的丈夫)都像有“病理性赘述”精神病症状似地喋喋不休对着肚子讲话,告诫“孕妇要养成和胎儿讲话的习惯,从早到晚凡是日常生活和有趣的事情都可以讲,你要觉得胎儿不仅听得懂话,而且能和你对话”,或者要孕妇不断地隔着肚子拍打胎儿,和胎儿作“踢肚游戏”,要“一天玩两次,每次数分钟,妈妈以此来教胎儿对外来刺激作出应激反应。在做游戏时,妈妈要亲切地说“好玩吗?’‘我们再玩一次好吗?’等”[1];或者径直教胎儿学外语、做算术。很显然,这些旨在改变种族进化中形成的宫内环境与胎儿脑和身体生长发育规律的作法,缺少相应的实验研究依据,因而很难说是科学的。其效果可能是正的(但愿如此),也可能是负的。但是,不管怎佯,在尚无严谨、可靠的研究依据的时候,就贸然将之推向一批又一批的胎儿,是不可避免地会有以人为实验对象和违背科学道德之虞,不知提倡者们认真思考过没有。

四、新式胎教充满宗教般的神秘性

胎教,要施之于千千万万被孕育着的胎儿,关系到民族下一代的素质,其理论和方法都必须牢牢地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研究所得出的结论,都应当可以被检验、被重复,即对胎儿教育的探索都应当实事求是和具有客观性。但新式胎教不具备这种特性,具备的只是永远也不能用科学加以说明的神秘性。

1.搜奇猎怪,神秘离奇。新式胎教在宣传对胎儿的奇特智力开发功能和效果时,不是以科学事实为依据,而是以从四处收罗到的一些奇闻轶事为基础来建立自己神秘兮兮的胎教模式。一位新式胎教专家写道:一位男性服用了某种药物之后,清楚地回想起自己胎儿时期的事情,诸如头大身子小,浸泡在微温的羊水里,附着在胎盘上等情形[13](P43)。这段奇闻是想说明胎儿已经具有了惊人的记忆力,可以接受智力教育。但是,常识告诉人们子宫里不会有光线,没有光线,胎儿又怎能用眼看到自己是头大身子小呢?

胎教童话故事范文第5篇

一、从直接经验到主动探索

陈鹤琴先生说:“最宝贵的是孩子们自动研究的精神可以获得直接的经验,这是学习的有效途径。”他提倡教师要培养孩子乐于学习、好奇探索的态度。

案例:操场上,靠边一向摆放着很多个轮胎。孩子们做完足球操,来到了这片活动场地。在自由活动过程中,欣×一个人玩了足球,突然把自己的足球放入了轮胎开始滚动,其他孩子见了,也纷纷去拿了一个轮胎。山×对欣×说:“我们来比赛,看谁滚得快!”另一边,文×对小雨说:“我和你一起来踢球吧,看谁踢得准。”原来,她们把轮胎竖起来当了球门。孩子们有的把轮胎滚起来,有的把轮胎竖起来,有的把轮胎横着放,还有的把轮胎垒起来。活动结束后,大家一起动手收拾好场地,老师请大家来介绍自己的玩法并请孩子们说一说怎样会更好玩。

儿童天性活泼好动,自发的兴趣便是儿童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的基础。教师要善于激发孩子对事物的兴趣并保持其好奇心,培养他们通过观察、实践来发现问题、仔细思考并找出答案的能力。

二、活动前充分准备,活动时随机应变

陈鹤琴先生认为:“幼稚园课程,教师需有相当的准备,倘使临时发生很有趣的事情,那不妨就改变拟定的功课,以作适时的工作满足儿童的需要。”教师预设的课程如果没有满足幼儿的需要,要灵活调整教育计划,根据幼儿所处的实际环境和兴趣自然地生成新课程。

案例:小朋友们正在认真地跟着老师练习跳踩球,从一个角落里传来窃窃的笑声,原来山×把轩×正在跳踩的球踢入了不远处的小球门,其他小朋友看到了,都哈哈大笑。于是,老师停止了跳踩球的练习,和孩子们一起讨论球是怎么进球门的,还有什么东西是可以滚的,这些东西有什么共同点。接下来组织小朋友开始进行射门游戏,请孩子们讨论怎样才能把球准确地踢进球门。最后我们进行了一场欢乐的射门比赛。

教师主动停下来和孩子们一起进行孩子们感兴趣的游戏,更加贴近幼儿的心理。孩子爱搞“破坏”是其创造萌芽的一种体现,合理利用孩子的天性,从小激发与培养孩子的求知欲望,让孩子们在好奇中去勇敢探索,必会有所收获。

三、自己的世界,自己发现

陈鹤琴先生认为:“凡是儿童能做的,就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能想的,就让他自己想,鼓励幼儿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在日常生活中,老师要善于观察,善于捕捉教育契机,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着手,凭借已有的知识去理解和重构新的经验。

案例:整理足球时,教师发现有几个足球上面被画了乱七八糟的线条。教师拿着这些足球到孩子中问:“是谁把球画成这个样子的?”有孩子“报告”:“是涵×干的!”涵×坐在角落里偷偷地看老师,脸红红的。教师问:“你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他一句话也不敢说。教师放下球后把涵×拉到身边来,并把他抱在怀里,轻声地问:“你为什么要把足球画成这样呢?”他抬头看了看老师的表情,发现是关切的、温和的,就怯生生地说:“我是想让足球穿上新衣服。”多浪漫的想法啊!教师被他充满爱心的想法所感动。教师心里想:以后可以举行一个足球的形象设计大赛,让我们的足球也都能穿上新衣服。

教师不能只注重孩子的外在表现,而忽视了孩子的内在感受,忘记孩子是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不给他们参与的机会,使孩子的情感得不到应有的共鸣和宣泄。

四、在做中教、在做中学,在做中进步

陈鹤琴先生根据儿童心理学及教育实践,将杜威的“做中学”发展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强调“儿童要求的真实的知识一定要‘做中学’,而教师也应在‘做中教’,共同在‘做中求进步’”。

案例:户外活动时,小夕的足球跑老远,于是小夕问老师:“老师,足球为什么会滚这么快呢?”幼儿最关心的问题是最基本的科学问题,他们爱提问,却很少思考和分析这些问题。老师觉得这个问题可以抛回去给孩子,引导孩子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自主观察、探索周围现象和事物,得出自己的结论。

这样一个户外活动时引发的探索活动是随机的,教师抓住了孩子的疑问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将主动权交给了孩子,然后引导幼儿对大家的意见和自己的观点抱着怀疑的态度进行再思考,得到正确的结论。在这个探索活动中,教师及时进行角色调整,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我们活学和活用陈鹤琴的“活教育”,完善和创新足球特色教育,把教师的智慧与幼儿的兴趣交织在一起,和孩子们一起在教育的沃土上发现、探索,描绘更精彩的童年!

相关期刊更多

基础教育改革动态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太原市教育学院

海外华文教育动态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厦门大学海外汉语言文化教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