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乱针绣

乱针绣

乱针绣范文第1篇

关键词:乱针绣;起源;技法;艺术价值;室内装饰品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4-0044-01

乱针绣创始于三十年代,是1930年江苏常州武进的现代女刺绣工艺家杨守玉女士所创造的刺绣针法。因与中国传统刺绣迥别,貌似乱针,故名。又因创始人杨守玉女士,故又称“杨绣”。杨守玉女士担任教职的学校校名为“正则艺专”,所以乱针绣还称作“正则绣”。是适宜绣制欣赏品的一个新绣种。杨守玉先生除擅长刺绣外,也擅长绘画,并学习西方绘画,乱针绣便是以绘画技法为艺术创作基础,将西洋绘画与中国刺绣融为一体。并受到清末民初沈寿的仿真绣所启发影响。传统苏绣中,每一针之间是紧密相接,并且呈同一方向排列,但在乱针绣中,针法长短不一、方向不同且互相交叉,并运用分层、加色的手法,使得在色彩上更为丰富。正像《常州市志》中所说:“杨守玉的乱针绣艺术是在传统的针、线、布、绷等材料和工具基础上一改以往排比其针,密接其线的平针手法,以素描和油画的绘画理论为指导,借针作画。采用纵横交叉,长短不一,疏密重叠,灵活多变的‘乱针’绣刺,使绣面呈现线条自如,针松形活,色彩丰富,立体感强的特色。凡肖像、人物、风景、花卉、走兽、飞禽、静物均可入绣,尤以人物绣为最,图象逼真,形神兼备,被称作‘神针’、‘针画’”。因其绣法自成一格,被诩为当今中国第五大名绣。从此,中国的传统刺绣工艺开了新的艺术天地,“竖立起第三块里程碑”(传记),其艺术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乱针绣”是把画理与绣理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来的一种新的刺绣艺术,是利用特殊的乱针技法来制作的“针画”。以针线为工具。把不同方向、不同颜色的直线条交叉重叠堆积来表现物体的体积感、前后物体的空间关系及色彩变化。“乱针绣”的显著特点是摆脱了一股刺绣“密接其针、排比其线,”的传统操作法,而是不拘教条,乱针绣的复杂与珍贵之处便是“乱”,而乱是有情理、有规则的乱,乱是为了求得整体的统一与更活泼的变化,绣者要根据自己的意向来运用线条的长短粗细、疏密深浅等变化。以“情”指挥针,以“线”表达意,情意相融。按照光和色的变化规律,以丰富多变的针线来体现作品的线条美与立体质感。乱中有细,细而多变,变而生情,从而使我们从作品中看到的一切乱,均符合情理与法则,让人感到乱中迸发出的活力,乱中显示出动感。

“乱针绣”特别注重色彩效果,它比一般刺绣的层次要丰富的多。利用色彩的厚堆,将色彩效果以多层次多变化的形式呈现。所以乱针绣作品看上去像一幅油画。但不同于油画。因为丝线有光泽,绣面上各种不同方位的线条,在不同方位的光线下,它的色彩有不同变化,当光线强与光线弱时,当放在明处看与放在暗处看时,当正面看与侧面看时其效果均有不同的变化。油画上二种颜色混合就变成另一种色相,原来的二种色用不再存在,而绣面上二种色线交叉重叠后可以得到第三种色相的色感,原来的二种色相依然存在。所以它比油画的色彩更艳丽明快,形成绣的独特风格。并且“乱针绣”与一般绣的不同,还在于它的创作周期的漫长。制作前,要先画好素描稿与色彩稿。要反复思考酝酿表现方法,操作步骤与绣成后的效果,一旦心中有数,便进行操作。

乱针绣的独特之美在家居装饰、艺术欣赏与收藏方面更是深受人们的喜爱。与传统的平面绣技不同,乱针绣将画理与绣理相结合,把二维平面创造性的提升到了三维空间。大大的拓宽了中国刺绣的表现力和审美的空间,开创了新中国传统刺绣的新纪元。并且,作为珍贵独特的艺术作品,多次代表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参加国际交流展示,其中的经典绣品更是屡屡作为国礼赠与各国领导人,博得了世界的关注和人们的喜爱。同时,受国内外有关方面的委托曾先后为数十名国内外领导人、、、邓小平、、美国总统、英国王妃、日本首相、沙特国王等定绣肖像,其作品遍布世界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多为博物馆或私人珍藏,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国传统工艺,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进一步推广和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如此具有欣赏价值与艺术创作价值乱针绣是中国刺绣在现代的崭新发展,是创始人在全新文化资源和思维状态下产生的观念突破和技术突破。一副成功的乱针绣作品绝对称得上是完美的艺术品,饰之镜框,挂之墙上,可远观,可近看;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不仅可以为室内整体风格设计填色增彩,更起到了烘托氛围,提高室内设计整体品位格调的画龙点睛的作用。

乱针绣范文第2篇

摘要:常州乱针绣工艺品是中国刺绣在现代的崭新发展,是创始人在全新文化资源和思维状态下产生的观念突破和技术突破。作为一种全新独立的刺绣种类,许多人对乱针绣概念还不太清楚,容易产生混淆和误解,再加上乱针绣的价格偏高,这就阻碍了乱针绣的消费市场拓展。传世八十余年来,乱针绣一直是“藏在深闺人不识”,这直接影响到常州乱针绣工艺品审美价值的发挥。拓展常州乱针绣工艺品的消费市场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关键词:常州乱针绣;消费市场;拓展

0引言

乱针绣是常州传统的特种工艺美术,以独特的风格驰名海内外。乱针绣,最早为常州人杨守玉女士所创立,初名正则绣、杨绣,后来又称绵纹绣。“乱针绣”是把画理与绣理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来的一种新的刺绣艺术,是利用特殊的乱针技法来制作的“针画”。它用针线为工具,把不同方向、不同颜色的直线条交叉重叠堆积来表现物体的体积感、前后物体的空间关系及色彩变化。毋庸置疑,常州乱针绣具有非常高的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但是由于乱针绣的工作过程比一般刺绣要复杂得多,每一幅作品,耗费的时间十分漫长,如一幅40CM×5OCM的规格的人像绣品,其工期达三个多月。有的精品曾花费近一年的时间来完成。所以,乱针绣作品流传在市场上的很少。传世八十余年来,乱针绣一直是“藏在深闺人不识”,这直接影响到常州乱针绣工艺品消费市场的有效拓展,不能发挥其自身的价值。拓展常州乱针绣工艺品的消费市场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1常州乱针绣概述

乱针绣又称锦纹绣,是常州工艺美术研究所艺术顾问杨守玉在20年代创立的一门珍贵的刺绣艺术。著名教育家杨守玉是名画家吕凤子先生的入室弟子。对中西绘画、诗文书法、金石、刺绣等都有很高的造诣。1915年,她执教于吕凤子先生创办的丹阳正则艺术专科学校,1920年任该校绘绣科主任。此后,她苦心探索历代刺绣和全国各大名绣的奥秘,创立了“乱针绣”法。因为是在正则艺专产生这种新绣法的,所以也曾名“正则绣”。杨守玉为了刺绣事业,耗尽毕生精力,终身不婚,不为名利所动,不因艰难而退。正则艺专为表彰她在艺术上的贡献,特改原绣科教师楼为“守玉楼”,此楼保存至今。

乱针绣与其他绣种的风格迥然不同,它是用纵横交叉及粗细、长短、疏密不同的色线多遍绣成,特点是针法错乱。而其他绣法均为比针绣,即绣法方向一致,排比色线,一遍完成。乱针绣既继承了中国刺绣严谨、细密、传神等传统;又吸取了西洋绘画塑造形象的技法,在处理对象的透视、明暗、色彩等变化方面,产生出色彩丰富,形象逼真,立体感强的效果,富有艺术感染力。乱针绣擅长表现人物、风景、动物等各种题材,融画、绣之妙为一体,在刺绣艺苑中独树一帜。发展到今天,常州的乱针绣形成了鲜明的特色,绣品具有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豪放活泼、错综复杂、风韵生动、光泽浑融、壮丽浓艳,看似针法紊乱,毫无规则,远看则立体感很强,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错综之中,含有精细理法。

乱针绣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中外艺术界和文化界人士的高度赞赏。抗日战争胜利时绣的一幅罗斯福总统像,现在还珍藏于美国国家博物馆。50年代初,杨守玉在身体欠佳情况下,还特意绣制斯大林元帅、主席像两帧,敬献给亚洲太平洋地区和平会议,以表达她对两位保卫世界和平巨人的崇敬。著名画家刘海粟先生曾亲笔撰文,介绍杨守玉的生平和乱针绣的特点,以及两帧领袖像的艺术特色。乱针绣现在是常州工艺美术研究所的主产品,数十年来,在杨守玉的精心指导下,题材内容,针法技艺不断有提高和发展,人材不断涌现。该所绣制的精品,远涉重洋,多次到美国、加拿大、日本、朝鲜、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等国展示,并远销西德、美国、日本、新西兰、泰国、马来西亚、法国、菲律宾、科威特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价值不容小觑。

2常州乱针绣的消费市场现状

众所周知,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身份证,是一个重要符号。我国是非物质遗产非常丰富的国家。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许多民族民间的文化正在消失。根据有关调查得知,作为乱针绣发源地的常州,了解乱针绣文化的人并不多,其主要原因有,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改变。同时政府对这方面得投入较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乱针绣的发展。

事实上,常州作为乱针绣工艺品的发源地,能一睹乱针绣芳容的地方却很少,这和苏州大街小巷都有刺绣卖的繁荣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常州乱针绣与湘绣、苏绣等传统绣种相比,历史要短得多,不过数百年,但是常州乱针绣借鉴了西洋油画的技巧,用纵横交错的线条组织来表现各类物体的光色透视效果,其艺术价值自然也就比较高。再加上乱针绣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乱针绣艺人必须具备过硬的美术基础和艺术修养才能从事这项工作,所以使得从事这项民间工艺的人越来越少。从目前来看,在常州专门从事乱针绣事业的绣娘数量不超过百人,如此一来,乱针绣的数量不但少,价格自然也就涨上去了。在常州地域,不少人都是将乱针绣堪称是奢侈品,只可远观不能拥有,这种现象无疑会使得常州乱针绣工艺品的市场拓展受到阻碍。上世纪90年代末,国内的刺绣市场日见繁荣,常州的乱针锈受到了外来产品的大力冲击,生产一度停滞不前。如何将乱针绣发扬光大,如何促使乱针绣占领刺绣市场,成了常州刺绣艺人的一个重担。为了使常州乱针绣能发挥其自身的价值,常州刺绣艺人做了很多的尝试。现在,常州已经开始有人将乱针绣与苏绣的平针绣法有机融合起来,制作过程比常州正宗乱针绣简单很多,价格也比纯粹的常州乱针绣工艺品便宜,虽然不怎么正宗,但是这样的乱针绣很有市场,价格在消费者的预期之内,自然有人愿意购买。此外,为了结合消费者的需要,常州乱针绣艺人还将目标定位在开发乱针绣新品上,将绘画艺术和刺绣艺术结合起来,从而形成新的乱针绣技法。

常州乱针绣的发扬光大离不开社会和政府的支持。2012年,由常州当地政府牵头,建成了乱针绣产业园,乱针绣行业的整合和产业升级就此开始,这一切为乱针绣工艺品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中国文化的强势回归,中国乱针绣品牌最终会登上国际舞台同国际其他品牌同台竞技,占据有力的一席之地。

3常州乱针绣工艺品消费市场的拓展

如今,常州乱针绣工艺品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以前因吃饭问题而被迫进入市场,现在又因进入市场而赢得生机,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据常州薛家工艺美术博览园的祝馆长介绍,原来,被称作常州民间艺术瑰宝的乱针绣,一直因为曲高和寡只有好评少有市场;现在,源源不断的订单任务一直排到了10月份,工艺师们连节假日也过不定心了,还有北京、香港的客商前来商谈合作业务――市场前景无限却来不及供货,又让祝馆长犯起了愁。 这一突变缘于一年来的市场化道路。2004年底,一直依靠每月2.5万元财政补贴过着窘境日子的工美所改制成为企业,皇粮断了,乱针绣必须到市场上找饭吃。当时,一些工艺师包括杨守玉的嫡传弟子们都怀疑:市场化会不会降低乱针绣的艺术品位?“阳春白雪”会不会被铜臭味所玷污?可是,没有饭吃又怎能传承艺术!乱针绣义无反顾地走向了市场。2005年,工美所的工艺师们四处出击,作品摆到了北京、大连、深圳、杭州、南京等地的大型展示会上。所到之处无不引起瞩目:相比于苏绣、湘绣等传统4大名绣,乱针绣奇特的技艺以及油画般的立体质感,让人啧啧赞叹、爱不释手。在杭州西博会上,大型乱针绣《黄河》获得“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铜奖,并在南京的省文物节上被台湾客商以3万元高价买走。不绝于耳的叫好声赢得了源源不断的订单。在北京展示会上,北京饭店一位负责人提出了在王府井销售乱针绣的合作意向;在深圳展示会上,一位港商希望将乱针绣推荐到香港……

与此同时,乱针绣放下了一度坚守的高雅艺术品的高贵架子,全面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2007年6月,工美所在宝应建立乱针绣生产基地,50多名绣工经工艺师培训后开始批量生产。产品规格扩展至从20厘米×14厘米到200厘米×150厘米的20多种,价格最低的才200多元。原来专门作为政府馈赠礼品和艺术收藏品的乱针绣,让普通市民也拥有了购买能力,“阳春白雪”飞进了寻常百姓家。在今年的订单中,70%来自于各地的普通市民。南京的退休教师阙英,在文物节上领略乱针绣的美妙后,拿着家人照片专程来到常州,一订就是好几幅人物肖像作品。 因为吃饭问题而被逼上市场,因为走向市场而赢得生机。乱针绣的市场化之路让乱针绣的支持者感慨颇多:“任何一项传统艺术,如果死守着高雅和奢侈消费品的定位,生存之路只会越走越窄。乱针绣通过开发市场化产品进入了寻常百姓家,看似降低了艺术品位,但却在大江南北名声鹊起,产品销售也反哺了艺术创作,不再为生计犯愁的工艺大师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创作艺术精品。2007年获奖的大型乱针绣《黄河》,就花了工艺师祝英娟8个月的时间。”

乱针绣还曾作为礼品赠予班禅大师。2005年8月,常州民族中学20周年校庆期间,班禅大师特地用汉藏两种文字写来贺辞:“培养英才,架设桥梁,开拓进取,再创辉煌。”表达了他对常州民族中学的关心和殷切希望。此后,该校校长董雅芬一直在思索着用什么礼品回赠班禅大师,表达全校师生的心意。董雅芬想到了常州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品牌之一乱针绣,她请乱针绣艺术大师陈亚先为班禅大师制作一幅人像绣,用这千针万线的针绣来寄托全校师生对他的感激之情。她的提议得到了陈亚先的响应。陈亚先和孙燕云母女俩,用将近一年的时间精心绣制完成了班禅大师的绣像,整幅绣像长50厘米,宽70厘米,绣像端正庄严,衣饰华美,容貌慈祥,气度不凡,充分展现了常州乱针绣在人像绣方面的艺术特长。得到班禅大师的称赞。常州乱针绣作为极其珍贵的观赏品与珍藏品,日益博得世界的关注及国内喜爱,它的消费市场也在日益拓展。常州乱针绣是当今中国民间工艺的瑰宝,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我们坚信,常州乱针绣一定会成为中外交流和沟通的纽带和桥梁,成为世界了解中国、亲近中国的媒介物。它的光芒必将在世界之林中大发异彩,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朱雪晴.乱针绣的针法技巧[J].美与时代(上半月),2009(03).

[2] 吕存.吕凤子与正则绣[J].上海工艺美术, 2007(02).

[3] 章建军.中国传统刺绣与现代“乱针绣”[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04(03).

[4] 朱雪晴.乱针绣的艺术特征[J].美与时代(上半月),2009(02).

[5] 杨振基.乱针绣创造发明者――杨守玉[J].科技文萃,1994(05).

乱针绣范文第3篇

关键词:乱针绣;“反常化”;宣传力度;精神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2-0214-01

乱针锈,又名正则绣,是1930年代由常州刺绣家杨守玉所创造的刺绣针法,这种针法融合了中国传统的刺绣技术以及西洋艺术的特色,并受到清末民初沈寿的仿真绣所启发影响。

乱针绣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是传统刺绣无法相提并论的,其审美效果不仅仅有装饰艺术的形式美及工艺作品带来的材料质感和不同针法的肌理感,更难得的是它还具有传统绣种不具备的写实派绘画的逼真感。由于乱针绣的针法活泼、线条流畅、色彩丰富、层次感强、风格独特,常常被工艺家绣制油画、摄影和素描等稿本的作品。

如今众多的高校已经开始开设乱针绣的课程并且成为环境艺术专业学生作为软装饰学习的必修课程,在课程的开办到如今的高速发展,学生和老师都在不断地学习实践并且在此过程当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就在与此同时,学生对于乱针绣这门课程的疑惑与不解也随之而来。

在成都几大高校采访了很多学生对于乱针绣课程的看法中,很多非艺术类学生对于乱针绣这门课程的开办并不理解,简单的认为乱针绣就是缝缝绣绣,也有一些学生认为乱针绣就是绣花,当向艺术类学生提出:若乱针绣从必修课程变为选修课程时你们还会选则学习纤维艺术这门课程吗?大多数学生给的答案是不确定,乱针绣作为一门既年轻又古老的艺术却为何没有在高校学生中吸引到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来学习。

在调查中发现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由于目前中国的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间段,社会节奏越来越快,大学是社会的一个小缩影也不能幸免,很多学生心情浮躁如果让他们定下心性来创作乱针绣是很困难的。二是由于社会对于乱针绣的认识度不是很高,当笔者在采访高校男学生父母对自己儿子绣乱针绣的看法时,他们则表示了对学校开办此门课程的不解和困惑。

中国社会的高速发展是我们喜闻乐见的,乱针绣取得的傲人成绩也是不可否认的。但我们应该理性的看待乱针绣发展道路上的问题才能让我们的国粹乱针绣更好的发扬光大,笔者认为对于乱针绣课程的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来解决。

乱针绣教学者可以通过改变乱针绣的创作方法、风格、表现形式来揭开乱针绣另类美丽的面纱,可以利用“反常化”的方法吸引更多的学生投入到乱针绣的学习当中。在社会的高速发展之中我们深陷于实用和各种利益关系,于是对周围的世界缺乏应有的感应能力,各种各样能唤起我们美感的东西往往一晃而过,我们的感觉已经麻木不仁,我们的存在只是人生旅途上的匆匆过客,除了对周围世界的这种机械、自动的无意识反映外,竟空空如也,哪里还谈的上对人生,对世界的深刻体验和诗意的感觉。此时,“反常化”的创作手法使世界变得新鲜,使人的机械存在变为真正的人的存在。运用先进的科技材料,有别于常规传统的技法,不同的创作观点和视角来进行乱针绣的创作。由于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一切行为、动作、言谈等,只要变成一种习惯性的东西,就会变成带有机械性,自动化的东西。当我们反其道而行时,运用“反常化”的方法来表现乱针绣时,由于运用了新的创作方法、新的风格、新的表现形式,它不同于教学者传统乱针绣给学生和参观者的体验和感受,所以会在观赏之后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可以吸引到更多的学生来进入乱针绣的学习课堂当中。

不仅如此,在自身的不断改进不断创新、运用“反常化”的方式来进行乱针绣的艺术创作时,还应不断地加强对于现代乱针绣的认识,并努力的宣传。乱针锈是1930年代由常州刺绣家杨守玉所创造的刺绣针法,这种针法融合了中国传统的刺绣技术以及西洋艺术的特色,并受到清末民初沈寿的仿真绣所启发影响。但在传世八十余年来,乱针绣一直是“藏在深闺人不知”单是常州本地市民,对其认识也是十分有限的。在过去,乱针绣只是作为政府馈赠的礼品,用于国与国之间的礼物交往,在市场上难觅其踪;不过近年来,这种状况得到了改善,近年常州开设了第一家以面向市场为主的乱针绣工作室,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已渐渐为大众所了解,也渐渐推出了许多作品面向大众。

一幅优秀的乱针绣艺术品它已经超越了其本身的美学界限而赋予人们无穷的精神价值,把一幅优秀的乱针绣艺术品放在室内空间中既有装饰性又有很高的艺术性,它的摆放不仅仅为生活增加了情趣,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还使我们学习者从中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东西提高我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增加对生活的热爱。

乱针绣范文第4篇

“这!这!这是绣的!?”

“绝对的手艺活儿,太牛了,神平其技。”

在第28届国际天文联合会大会展示区的一角,常常围拢着很多人,大家都情不自禁发出各种赞叹。正在展出的是《星空―宇宙》苏绣艺术精品,一幅幅巧夺天工的苏绣作品呈现在眼前。这些作品乍一看,以为是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的高分辨率天体照片,仔细看去,却发现是用丝丝绣线绣出来的!

展位中间,一位身着旗袍的绣娘正在绣一幅太空中拍摄的地球图案。她叫陈英华,来自苏州,《星空―宇宙》系列苏绣作品正是出自她和绣庄里的几位工艺师之手。

“2006年,紫金山天文台苏州观测站站长梅苞给我看了一些星云、星系的照片,建议我用苏绣的传统技艺重新表现这些天体。照片上的图案简直太美了,我当时就被惊呆了。”陈英华介绍说,“真正着手绣的时候,才发现绣天体比当初想象的还要复杂和困难,照片中有些星云看起来是那种虚无的状态,传统的绣法非常难以表达。”

可是,陈英华就是喜欢上了照片中的星空,想着尽力要把它们绣出来。和很多苏州绣娘的经历相似,陈英华从十几岁就开始学习苏绣,在刺绣前辈的精心指导下,深得刺绣艺术的精髓。二十多年来,她以针,以线着色,不断探索和创新,将中西方绘画、摄影与刺绣相结合,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刺绣作品屡获国内外各种奖项。

“‘蟹状星云’是我的第一幅作品,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幅,同时也是最难绣的,从针法、图案轮廓到丝线颜色,一遍遍尝试,不满意就再拆线重来,这一幅作品就用了近10种针法,花了六、七个月才完成。”回想起第一幅星空刺绣作品,陈英华难掩兴奋。

选择蟹状星云作为开始,也是梅苞站长特别挑选出来的。蟹状星云是中国人在1054年观测到的“天关客星”爆发演化而来,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最详尽的超新星记录之一,是中国古代天文史上非常重要的一笔。

为了表现一些天体若隐若现的光晕和飘渺如纱的状态,陈英华尝试了许多针法。在综合运用传统针法的基础上,她还创造了一些新的针法。“这些天体绣起来比较费时间,因为里面用到了比较多的乱针绣的方法。”面对自己的作品,陈英华侃侃而谈,“乱针绣,顾名思义是针刺很乱的一种绣法,其实这是一种似乱不乱的刺绣,有一定规律可循。用这种针法绣出的作品通常由直斜、横斜线错综组合,交叉掺合而成,再经过一次次的分层掺色、调理疏密,直至光、色、形相似为止。天体和星云的那种形态、层次和精细结构,必须用乱针绣才能更好地表现。像这一幅‘流星雨’的图案,就用了很多乱针绣,这样一层一层绣下来,有10多层。”

在绣宇宙天体的时候,除了讲究运用各种针法,还要在用线上仔细推敲。不仅要从上万种丝线中选择适当的颜色,还要考虑丝线的粗细,“根据需要,我会把一股丝线分成几股来用,最细的时候甚至是丝线的六十四分之一,重新还原到了桑蚕吐丝的粗细程度。”陈英华一边介绍着,一边向大家演示如何用更细的丝线进行刺绣。难怪现场有人忍不住感叹:“这位绣娘一定是织女下几!”

将照片中的星空绣在布面上,并不仅仅是依葫芦画瓢,而是工艺师进行艺术再创作的过程。“在现场绣的这部分,回去基本上都要拆了重绣,因为在这里根本静不下心来”,当我们不断赞赏陈英华巧夺天工的绣技时,她不好意思地反复重复着这样的话,“如果让我重新绣一遍绣过的星空图案,那出来的作品可能跟之前的有很大差距,因为人的状态、情绪和想法发生了变化,对色彩和技法的运用上也会不同,出来的怍品就不可能一模一样。”

在刺绣工艺师一幅幅精彩的作品上,即使是黑暗幽静的宇宙空间,也是用千针万线绣出来的,而炫丽的星空图景,更是体现了绣工们的匠心独具,以及苏绣传统工艺的精彩绝伦。

苏绣的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讲求“平、齐、和、光、顺、匀”的刺绣工艺。长期以来,苏绣的题材一直集中在山水人物、花鸟鱼虫等方面,相

对局限,还从未有过将宇宙星空作为刺绣的主题。陈英华的“星空”系列作品对传统苏绣产生非常大的冲击。用苏绣独特的针法来表现宇宙星空,不仅完美展现了传统苏绣的技法,同时也是苏绣题材上的重要创新。“这是老手艺的创新”,见惯了苏绣传统题材的参观者都感到很新鲜,“传统工艺换一种选题,传承才有不断的活力。”

与空间望远镜拍的照片相比,苏绣版的星空更加清晰,更富立体感和层次感,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不同角度的光影和色彩效果。壮美的宇宙景象在陈英华的针尖上高度还原,惹得参加大会的各国天文学家啧啧称奇。国际天文联合会时任主席罗伯特・威廉姆斯先生也忍不住亲手绣上一把,还特别订制了一幅作品作为个人收藏。

乱针绣范文第5篇

每当在街上看到那些用针线绣出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山水画、人物画,我就深深地喜欢上了十字绣。尤其是当我看见同学们利用课间,在一块带有许多小孔的硬布上用花花绿绿的线专心地一针一线的绣着时,我更是羡慕不已,从脑海中强烈地萌发了学绣十字绣的念头。

假期,在姥姥家惊奇而喜悦地发现了一件还未绣完的十字绣,看着样图上憨态可掬的小猪,恨不能马上动手就绣。在我的再三请求下,姥姥终于答应教我绣十字绣。

姥姥说:“其实十字绣很简单,针法也不复杂,最主要的细心和耐心。”

姥姥拿起没绣完的十字绣,说:“首先,要用铅笔勾出图案的边框;接着,找出与样图相对应的线,双线穿进针眼里。接着就是数格子,对照着样图数好格子,在相对应的格子里先斜着绣个W型,绣到头,再绣M型,交叉成十字,这样绣出的方向就一致,绣得又快又好看。”姥姥边说边示范,看着姥姥飞针走线的手法,一会儿就绣出了小猪的一只耳朵,我的眼睛都看花了。

相关期刊更多

孔学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

中外鞋业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乡镇论坛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