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火把节的由来

火把节的由来

火把节的由来范文第1篇

研究溯源

旅游是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文化是民族旅游发展的灵魂,在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中二者同样得到学界及业界的关注。旅游节庆作为民族文化生态发展的重要载体,必须处理好民族文化生态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在现有旅游管理体制下,民族文化生态可能出现生态退化与生态发展两种结果。纵观民族文化生态与旅游产业相关研究成果,其主要集中在旅游节庆、体育、村寨等生态发展产业路径的个案研究,且停留在定义、特征等基础理论研究及对策性建议层面,而对民族文化生态价值内涵、系统内发展机理及演变规律的研究更是浅尝辄止。本文结合实践调研结果,运用民族、生态经济学、人类学等相关理论对上述内容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期促成民族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凉山州彝族火把节价值内涵

彝族旅游火把节是凉山州最隆重、最典型的传统节日之一。火把节是起源于对火、火神及火节的崇拜,以祭神祭天、祈年丰收、驱鬼除邪为民俗内容的节目。目前凉山州旅游火把节采用“双轨制”①作为其办节模式,旅游实践中火把节将以商品形态参与旅游经济活动中,因此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是其重要的双重属性。

主体使用价值。旅游社会实践中,民族文化可定义成一系列生存机制、一套维系社会存在的人文信息系统,主体使用价值是彝族火把节生态发展的根本与前提。由于民族文化具有习得性的特点,导致彝族民众在面对主流文化及旅游经济利益诱惑时对本族火把节传承与保护态度漠然,所谓保护工作只能陷入“美女与面包”的选择怪圈。调研显示青少年对火把节的重要标志性地位认识不足、中年彝族同胞更热衷参与旅游活动获得经济利益。正如现已过世的彝族老人子尔拉格谈及旅游负面效应说“市场运作后,不同文化被认识被学习,现在关键是教育新一代并让他们的传承意识增强”。 本文由收集整理

客体交换价值。民族文化在工业化后期文化产业发展中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增长新源泉,归根到底属于生产力范畴,客体交换价值是彝族火把节生态发展的途径与方法。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规律要求彝族火把节在兼顾社会公共服务属性的同时,必须增加文化造血功能,维系并提高民族文化的现代化生存能力。彝族旅游火把节成为凉山州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与品牌。

在旅游经济影响下彝族火把节生态发展机理分析

彝族火把节作为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其交换价值已被各级地方政府挖掘整理并广泛运用于旅游经济活动中。旅游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客观上对彝族地区人们的生活观念、生产方式、结构等火把节生境内容产生了深刻影响,导致火把节生境系统中社会与经济子系统内部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那么如何理清、挖掘各子系统相互作用通道及机理内容,通过人工控制环节的设置与监控以促成民族文化生境系统的动态演进与升级,成为当前重要的任务与课题(见图1)。

图1 旅游实践中民族文化生态发展机理示意图

为避免民族文化生态退化后果的出现,旅游相关决策的科学与合理性显得至关重要,这关键就在于各级管理部门对火把节生态循环发展机理的认识与过程执行效果的好坏,即生境(original)—生境(adjusting)—生境(new)三个机理过程执行效果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西昌市多年的旅游实践证明,其相关决策行为客观上遵循了“解构-重构-验证-更新”民族文化生态发展机理内容,价值取向已由工具理性进入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和谐共生的发展阶段(见表1)。首先,在对火把节价值体系科学理解基础上应树立积极、科学的民族文化生态发展观;其次,面对节日生境内容被解构的事实,应依托科学发展观重构新生境系统内容,以保持节日文化各子系统间协调发展(即生境(o)-生境(ax)),因节日文化具有周期性的反复、渐进特点,如彝族火把节管理模式经历了四次嬗变;最后应对重构的生境内容进行反复地验证、调整、更新等人工监控与修复工作,以辅助生境自组织能力的形成(即生境(ax)-生境(n)),继而进入下一个生态循环发展轮次。2006年凉山州“一办三创”②活动成功举办,正式确立了“政府、企业、市场、社区居民”多元立体管理模式和“双轨制”的办节模式,为凉山彝族火把节的生态发展指明了方向。

表1 凉山州彝族火把节生态发展阶段及特点

资料来源:由西昌市旅游文化体育和新闻出版局访谈内容整理所得。

对策与建议

火把节价值体系再认识。由于历史、地理区位条件的制约,凉山彝族文化的封闭性与民族文化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在旅游场域中相辅相成,旅游实践要解决社会公共属性与民族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难题。彝族火把节作为成功的旅游品牌已为凉山州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其主体使用价值的村寨火把节重要性及执行效果有待提高,表现在西昌市与村寨旅游火把节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的不均衡上,导致火把节发源地村寨居民对节日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积极性不高,火把节保护与传承面临“香火断流”的危险。

公共产品属性的管理体制创新。凉山彝族火把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公共产品属性,需要建立健全“政府、企业、社会第三部门”的多中心管理机制来实现其活态传承。尽管西昌市政府从操作层面确立了“双轨制”运作模式,但由于政府与企业往往遵循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其决策行为容易将社会第三部门,特别社区居民的管理权、监督权悬置,这是导致火把节生态发展问题根源所在。所以应加大村寨社区居民获益权的范围及力度,通过建立彝族青年志愿者、毕摩、文化协会等民间组织,使其积极参与到相关决策、监督、评价机制当中以促进彝族火把节的可续发展。

火把节的由来范文第2篇

古雷的跳火节一般是在农历的正月,农历初五以后,古雷镇各村就开始了他们的开春祈福节,那就是跳火节,跳火节一般以本村供奉的神灵生日为准,因而各村节日的时间也各自不同。我村供奉的是甘岱将军,跳火节是元宵节的第二天,即正月十六,本地人称为跳火。跳火节有取火之旺,驱逐邪魔,祈求神灵保佑全村人一年平安,钱旺人旺运道旺之意。

跳火节前几天,村里就从外地购得烧火用的稻草等柴草,以备用。跳火分为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各家各户门前燃起火堆,村里的男丁抬着神到各家各户门前跳火。跳完后回来进行第二阶段,第二阶段一般在村的公用场地上举行,在场地上烧上三四堆大小不一的火堆,火堆里面筑上柴,外面用草,这样烧起来才会旺,才会长久。

开始跳火时,大小神灵轮流由男丁扛着跳,大的神由四个男丁扛,小的神由两个小男丁扛。扛的人要穿不易着火的衣服,在头上戴一顶帽子,然后抬着神灵从火堆上迅速地冲过去。我读初中时就经常去扛诸如福德正神这样的小神跳火,看着那大火在夜空中烧得旺,而且在风的作用下,火苗直很天空上窜,开始有点怕,但扛起神,大人就说两人要步调一致,喊一二三一齐跳过去,这样才不会被烧着。果真,我们照着大人的方法试,还真的跳了过去,其实不然,我们只是从大火堆边迅速地跑过去。大火堆太大,火太旺是跳不过去的。我有了第一次跳的成功,就高兴地一直跳了起来,乐此不疲。旁边有小伙伴要抢着扛,我都不让,直到自己跳累了为止。虽然有时被火烧了头发,有时连裤子也被火苗烧破了洞,但还是很兴奋,回家后也不会被妈妈责骂。第一次跳火的成功,让我对火从畏惧之情转化成为征服之感,心中充满了自信心。

跳完火后,各家各户到大火堆上引火种回家放进灶膛中,并烧把火把柴烧旺,寓意新年全家平安、运气旺旺。

如今,虽然人民的生活条件好了,但跳火的习惯还是延续了下来,只是由于父母的担心,已是不敢让小孩随意去扛神跳火了。但是小时的跳火情景至今还是活跃在我的脑海深处,一想到这,仿佛我的脑海里就有一大堆火在燃烧着,让我心里暖烘烘的。对生活也充满了自信,充满了征服世界的欲望和雄心。我想,这也许就是跳火节培养起来的一种精神和个性吧。

舞火笼(龙)是中元节(也称普渡节)小孩子玩的一种游戏。中元节是农历的七月份,又称鬼节,舞火笼(龙)也是取以火龙驱逐邪魔,保一方平安之意。中元节那天,除了每家每户都要祭拜鬼神外,晚上,七八岁的男孩会把自己做的火笼或是父母帮他们扎的火笼拿到公地上或是公路边舞。小时候我总是自己扎火笼,中元节前一天,我们就行动起来,我叫上弟弟和同村的几个小伙伴,背上草筐,拿上竹扒到靠海的沙山上去找适合编火笼的粗藤,顺便扒一筐叶子回来。接着我就爬上竹子去选择适合的竹枝,材料都准备完了后。就自个儿编火笼,火笼是用竹枝当骨架,用藤一圈圈地扎绑成一个椭圆形的笼子,绑扎结实后,留一个装叶子的小洞,在笼子的顶端再绑上一条粗藤,火笼就算做完了。把做完的火笼放在水里浸,到了晚上时,把它从水里捞出,抛干水,在笼里装上了木麻横林的叶子,然后就和弟弟一人拿一个火笼,呼朋唤友到公地上点火舞火笼,由于公地窄,而舞的人多,施展不开,也就不好看,玩得不过瘾。那时候公路上车辆少,天一黑,几乎公路上就没车辆出现了,全村的小伙伴们就都到公路上舞火笼,大家一起舞起来,真是壮观,一粒粒火球在手上成圆圈式地舞动,边舞边高呼着:火笼(龙),火笼(龙),快快飞腾。真是有趣,真是过瘾啊!

现在的孩子似乎不大喜欢这样的游戏了,去年回乡,只看到一个小孩拿着他的火笼在公路上舞,父母亲在旁边监督他,告诉他要注意车辆。一人独舞,没有了壮观,也显孤独,但舞火笼的孩子还是觉得很有趣,因为旁边跟了好多孩子在为他欢呼。

小孩在水泥公路上舞着火笼,虽没有摩托车或汽车经过,但我也为他捏了把汗,因为现在车辆多了,在公路上舞火笼是危险的。

小女儿也好奇地要跑过去看,我只得拉着她的手,要她在旁边看就可以了,她边看边蹦跳着欢叫个不停,女儿叫喊着要我给她扎一个。我只好说:“等明年你长大了,爸爸再扎一个给你玩。”看来,孩子舞火笼的乐趣并没有因为物质的丰富而泯灭。

火把节的由来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云南楚雄 彝族火把节 起源 文化内涵

关于云南各民族火把节的传说,各有各的特色内容。彝族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实际上是以游牧为主转为以农耕为主之后,新的文化形态对原有文化形态的扬弃。这个传说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火把节来源的原始信息,也是最接近火把节源头的一个传说。彝族地区素有“火之故乡”的美誉,彝族人民能歌善舞,秉持着先人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音乐舞蹈传统和口头艺术,在火把节习俗中形成的歌调、传说乃至史诗表演等也当属“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宗重要传承。

云南许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火把节,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和著名的当属一组的火把节,但云南地区彝族支系众多,且分布在不同地区,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彝族火把节,因为地域或支系习俗的不同,各火把节的具体细节也不尽相同,本文主要是浅谈彝族的一个小分支的火把节――云南楚雄彝族火把节。

一、云南少数民族的祭火习俗

在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花费了很长时间创造了火,并将它赠与人类,火使人成为了万物之灵,并带给了人类无限的光明和权力。然而这仅仅只是个传说,现实生活中人类的祖先率先发现了火的秘密,并将它命名为“火”, 人类的一切生活依赖于火,这也成为了人类历史上光明辉煌的新纪元的开始。

世界上不少古老的民族如希腊、埃及、印度、北欧等国家及美洲印第安人和西伯利亚一带民族中部保留有不少拜火习俗和拜火神话。在我们中国各地区、各少数民族也都保持着古老的祭火习俗。在我国浩繁的历史文献中也有很多记载关于火的祭火习俗和神话故事。火的认识和驾驭,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从他们组织部落、民族、母权制和父权制家庭之时便创造火的崇拜。在我国各少数民族中火的崇拜和楚忌是是很普遍的现象。

长期居住我国西南、东南地区属汉藏语系的壮、布依、傣、仫佬、彝、黎、纳西、珞巴、羌、阿昌;瑶、苗等少数民族亦有祟火、畏火、驭火的习俗。壮族敬火神,订九月初九是“送火神节”,要在野外盖一间禾草小屋,祭礼后将草屋焚烧,意在祈求免除火灾。瑶族家家火塘里终年保留火种,火塘就是火神所在,不许吐痰、扔污秽的东西。湘西土家族敬奉灶神,每年在初一、十五日要在灶上点“锅灯”。土家族还把灶神性格化了,传有“灶神菩萨上天奏本――标耿笔直”的传说,勾勒出灶神通人性“近人情的可爱的形象。在原始时代,火的威力及蛇舌似的烈焰都使他们对火产生了神秘而敬畏的感情。据有关学者调查,云南巍山彝族农历正月初一祭火。称祭“火龙太子”。云南泸西县阿盈里的彝族。农历正月初一和六月二十四日祭火塘,主妇向火搪里投最肥的肉。凉山彝族视“锅庄”为火神之所在,严禁人畜触踏或跨越。

火祭习俗这样普遍地在我国各少数民族存在,从时间各说,可以说从遥远的蒙昧社会延续至今。从空间上说,它跨越不同的区域。从形式来说,它复杂多样,绝不雷同。尤其在云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而各民族又具有众多支系,祭火习俗在年代的演变和地区差异的情况下,不同支系的习俗都不尽相同。

二、彝族火把节的起源

火把节是彝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由来已久。彝族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火把节由来和起源的传说,内容各异,形象生动,形式多样,蔚为大观,构成了独特的火把节传说文化系列,丰富了彝族民间文学的宝库。

火祭习俗表示火与原始人类进行物质生产的密切关系。火具有无比大的威力,因此他就具有好与坏的两重性。首先,它是人类脱离的茹毛饮血的年代,人类用火来驱赶野兽,保护自身安全,用火来围剿猎物,也称“火围”,农民用火烧掉林木,耕种作物,以此作为衣食之源。彝族在彝历虎月(阳历四月)e行“火把节”就是为烧死“天虫”保护庄稼而举行的,天虫烧不完,火把举不尽,延续至今的雄伟壮丽的场面表明了入类对丰收的祈望。而另一方面,滚滚的火舌又给人带来灾难。所以在有的民族里火神不是作为善神而是作为恶神而存在的。祭火与驱火都表明少数民族的原始人类进行物质生产、企求丰收的强烈愿望。

三、楚雄彝族火把节及其反映的文化内涵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楚雄州最隆重、最盛大、最富有民族特征的节日。火把节古时又称星回节。有关学者认为,此节原系彝族十月理发的一个年节。在古彝族十月太阳历中,将一年365天分为10个月,每月36天,余下5天为过年日,火把节就是上半年的过年日。火把节的历史十分悠久,经专家考证认为“对于获得崇拜仪式就是产生火把节的最早根源。”按传统,六月二十四日上午杀猪宰牛样,自午后到二十六日,全村无论男女老幼,均到附近的“火把梁子”有了,并将运行斗牛、摔跤、骑马、射击等比赛。晚间祭祖、耍火把。说为耍火把,即由青壮年男子手持火把,抓取粉末撒在火把上,使之喷出星火烈焰。先屋内,后屋外,尽情喷洒,然后将各家火把集中于村内广场,男女老幼围火欢哥跳舞,以示祈福驱邪。

1982年5月25日,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通过议案,确定火把节为州内彝族的法定节日。自1982年起,州、市政府每年均在楚雄鹿城举办欢庆火把节活动。火把节实质上是彝族文化传承、延续的一种方式,在节日的庆典上,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相聚在一起,一同享受着彝族的民俗风情,了解了彝族人民的历史文化,在心中那对火和祖先的崇拜,让来到这里的人们有着一种深深的认同感。

火把节的起源和传说故事充满着彝族的文化色彩,承载着彝族人民的心声,人们用这种祭火的习俗来表达对祖先的肃然起敬,也表达着对未来生活和下一代的美好祝愿,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也是一种对历史的铭记。彝族人民用这样的方式来告诉自己的后辈,不要忘祖,不要忘本。同时也让来楚雄游玩的,同是华夏民族子孙的游客,更进一步的贴近我们的祖先和我们的历史。另外,宗教的信仰是少数民族节日的精神内涵,在火把节中也有许多的宗教仪式,如信仰万物有灵等,崇拜火、石头及以虎为主的多种图腾,这些宗教仪式与信仰崇拜中渗透着血缘观念,往往是人们祈求氏族、部落、社会、民族兴旺,希望祖先的灵魂护佑子孙后代平安发达的愿望表达。在节日中,人们往往会感受到彝族浓烈的节日气氛,从家家户户到大街小巷,各处张灯结彩,热闹欢喜,街市上有彝族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和商品,琳琅满目,大家互相分享,显示着彝族强大的内部亲和力和凝聚力。随着20几年来楚雄彝族火把节的大力宣传,每年都会有不少游客来这里感受彝族风俗,文化效益带动着经济效益,也有不少商家停留驻足,火把节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也带来很大的贡献。

总结

楚雄彝族两千多年来,火把节一直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承影响着彝族自己人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也使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了解了当地的文化,感受着浓厚的民族气息和民族凝聚力。在这样的场合中,彝族文化的核心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增强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彝族文化具有巨大的文化内涵,还需要我们不断的进行探索和研究,为人类历史和文化增添色彩。

参考文献:

[1]孟慧英.从多元文化视角看民族传统节日.民间文化论坛,2006(1).

火把节的由来范文第4篇

――江西宁都南云村竹篙火龙节歌谣

风雨客家,传统赣南

这个中秋,我们跋山涉水去客家摇篮――江西宁都感受客家竹篙火龙节。客家人,原意指作客他乡之人。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分支族群,是汉民族中最具地缘性的群体,也是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汉族民系之一。客家先民本是中原汉人,由于战乱,饥荒和政府奖惩等原因大举南迁。从西晋永嘉之乱开始,延续不绝直至清末太平天国,历时1 500余年。先后扩展到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湖南,台湾以及世界上70多个国家和地区。客家文化的主体是汉文化,它更多地保持着汉文化的基本特征。“草鞋脚上,灵牌背上”,这既是客家人饱经风霜,流离颠沛的生活写照,也是客家人敬祖祀宗,慎终追远的心声反映。

客家民系分布很广,粤闽赣边三角地区是主要聚居地。以赣州为典型。宁都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北部,为江西18个纯客家县之一。宁都建县始于三国,是早期的客家摇篮。中原汉人唐宋时期南迁进入今赣州一带,并逐渐向闽西、粤东推进。现在宁都全县客家姓氏1 30多个,客家人口占总人口的98%。

中秋,竹篙火龙祭先祖、兆丰年

我国很多地域如香港,广东,皆有中秋舞火龙传统,但尤以宁都北部洛口乡南云村竹篙火龙节古韵犹存,令人耳目一新。南云村位于宁都县北部山区,以卢氏家族为主,现传有7房卢氏。关于火龙节的由来,民俗学者将当地火龙火虎斗邪魔的传说还原如下:在很久以前的某年八月,瘟疫流行。村民举行祭祀,祈求天神庇佑。危难之际,两位自称名为火龙、火虎的兄弟来到南云,点化村民,教村民从山上砍来艾草、竹枝在傍晚时分于房前屋后点燃。后来瘟疫散去,南云焕发了生机。村民为了纪念两兄弟,在村中建起了火龙庙,常年祀奉火龙、火虎诸神,并在每年中秋节期间举行隆重的禳神活动,包括游火虎、游火龙、请神看戏等等。当地人把传统的中秋节称为“竹篙火龙节”,又称“游火龙节”,延续至今。

竹篙火龙节包括三个主要内容:即游火虎、社戏表演与游火龙。

场景1:游火虎

时间:一般在农历八月初十一至十五期间,时间不固定。

游火龙是南云孩子们乐此不疲的活动。游火虎由火虎手完成,传统火虎手的选择非常严格,要在卢氏宗房内各选出7名10岁左右的男孩,组成7个“火虎”队,每队设一个领队。火虎手每人手持一个用竹和稻草扎成的半圆形的道具,并在其上插数十根点燃的线香,形似虎头。傍晚时分,各队分头在本房各户疾速游闹送吉祥。在火虎队快到时,各家会燃放鞭炮迎接。每到一家,领队先颂一句吉语,其余儿童马上跟进。被祝福的人家喜笑颜开,总要给火虎手们回些吉礼、红包、线香、鞭炮、果品等均可,一般以内装有三、五元钱略表心意的红包为主。火虎队游完一家再接着下一家,直到把本房各家全都闹完。

场景2:扎竹篙、游火龙

时间:农历八月十五下午4时左右开始扎竹篙及相关准备,约晚上8时右游火龙

游火龙是整个节庆的彩头和最具看点的地方,活动由卢氏家族主办。农历八月十五日下午四时许,卢氏七房分成七组开始扎火龙。每组做7条共49条火龙。每条火龙用两,三丈多长的巨长毛竹制成。毛竹上半段横扎着一层层的竹枝。等到傍晚6时左右,将山茶油、菜油烧热,将纸卷醮油,之后再将这些纸卷做成的“火把”扎在竹篙上。南云的火龙朴实无华,既不同于埔寨火龙的花俏、张扬,又不同于成都洛带火龙的写实。这些被浸泡过的火把燃点低、易燃烧,但又不易引起火灾。扎好后的毛竹成飞龙状,全都抬到卢氏家庙和火龙庙前的大坪上。

晚上8时许,游火龙活动开始,点好的火龙再由一名火龙手竖起。竖起的49条火龙,先在卢氏家庙(卢氏主祠堂)前的大坪上有序的游动,以示祭祖。接着按照各班分开,各自抬着自己的7条火龙回到分房宗祠前祭祀。队伍中掺杂着儿童和乐队,他们敲锣击鼓吹唢呐,金乐齐鸣,和着不停的鞭爆声,使得气氛既庄重,又热烈。火龙队伍快步前进,他们所到之处,带来一片光明。火龙上时不时的有没扎紧的小火把掉在地上和人们抛在地上的小火把,这些如同星光点点,汇成一条长龙。看着节日盛队,闻着轻烟缭绕,看着火龙通天,品着古事重演,挨着人群簇拥,触着从火龙上掉下来的火把,时惊时乍,时躲时闪,与同伴时挤时撞。这晚,观看火龙节者人山人海,除本村男女老少外,尚有来自十里八乡的群众,更有外地游客纷来沓至。人们兴高采烈,整个南云沉浸在一片忘我的热烈气氛之中。49条火龙分别游到各房祠堂前,将火龙斜靠在祠堂墙上,任其熄灭。

场景3:社戏表演

时间:农历八月初十至初十六凌晨

前奏:社戏表演以采茶戏为主。八月初十上午社戏表演开始之前先“打八仙”,就是通常正戏演出之前的“八仙戏”,内容大多与赐福、增寿、送子、丰年相关。“打八仙”之后便敲锣打鼓将火龙、火虎、汉帝、六福、东岳夫妇和东平夫妇等神像请到剧场对面的供桌上,以表示“神与民”同乐,这就是请神看戏。按照传统来说,南云村采茶戏在初十至十二每天演两场,十三至十五每天演3场,特别是十五那天,游完火龙后演戏至第二天凌晨,以示送龙。

火把节的由来范文第5篇

青岛地区元宵节习俗耍龙灯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舞狮子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舞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划旱船

划旱船,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间,如同坐于船中一样,手里拿着桨,做划行的姿势,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调,边歌边舞,这就是划旱船了。有时还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档着表演,则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种滑稽的动作来逗观众欢乐。划旱船流行于中国很多地区。

吃元宵

“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古时“元宵”价格比较贵,有一首诗说:“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路行,不得金钱不得回。”

元宵的做法,是以馅为基础。大致过程是先是拌馅料,和匀后摊成大圆薄片,晾凉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块。然后把馅块放入像大筛子似的机器里,倒上江米粉,“筛”起来了。随着馅料在互相撞击中变成球状,江米也沾到馅料表面形成了元宵。

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这是两种做法和口感都不同的食品。

元宵节的民俗游戏每年元宵前后,各地在迎神祭祖的同时,会推出许多神秘游戏,如拨火塘(走火炭)、咬火犁、上刀梯、穿令等,现以雷州市自沙镇瑚村和杨家镇店前管区为例,让我们领略一番。

瑚村大约有三千多人,几乎都为何姓,以传统农作方式—种植稻谷和一于「蔗为主要的生活来源。村里的最高神抵就供奉在何氏祖祠::该祠始建于明朝洪武六年,几遭破坏,几经修缮,绵延至今。祖祠里有一块石匾,是雷州大学者陈昌齐题写的二,热情的村民告诉我们,元宵节前一天的白昼,村里就准备好燃烧髯火需要的木柴。这些木柴必须是砍伐活树得来,总量约两三千斤吧C.是日傍晚,村民们将一把新犁头(必须是未使用过的)埋在本村祠堂前宽阔的地坪上,用采回的新鲜树木(必须是鲜活的,干枯的不行)将犁头覆盖。

待到黄昏时分,便生火把树木点着,然后由村里请来的道士(一般都是外村的道士)开始做法事。在簧火燃烧期间,一般由村里两个健壮青年用长长的铁叉拨弄着火堆中的木头;目的是使火堆烧得更旺些,烧出该村的气势来。至凌晨两点左右,熊熊大火渐渐熄灭,树木已烧成了通红的火炭。

此时,锣鼓喧天,声震如雷,在火堆旁靠近神案处,大约有三十几个青壮年用尽力气齐声呐喊;还有道十的几个弟子口咬一把点燃的香火,挥汗如雨,卖力打鼓。在众人簇拥下,一个皮肤黝黑、身材健壮的男子,身穿浅黄色法袍,头缠红色飘巾,脚底穿一双蓝色塑料拖鞋,肩上扛着一面黄旗出场了,他就是道公师傅。接着,道公师傅率领众弟子,在山摇地动的锣鼓声和呐喊声中绕火堆跑一二圈,再次回到神案前,继续进行祈祷和膜拜的仪式。

道士在村头的神完进行上香、迎神、占卜、问吉仪式过后,吹响了牛角号。然后迅速跑到火堆旁,用法剑拨开火炭,寻找出一块正在熊熊燃烧着的“火母”(最大的一块烧得通红的木炭)放在手掌!一扫检验;验过之后,迅速放入准备在旁边的一个椰壳中,然后将其送至神案前。待到此块“火母”颜色变蓝时,道士旋即跑到火堆旁,用法剑叉起被烧得通红的犁头,将之前在神龛前祈祷而得的咒符放在犁头上烧化。随后,道士张开嘴,用牙齿尖咬住犁头,绕着火场走只圈。在人们的欢呼声中他把犁头放到神案上,祈求神灵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接着,道公继续做法,再次占卜问吉之后,令其得意弟子到火堆边进行“滚火堆”。只见那弟子身着普通的牛仔装,双手拿着一床普通的凉席,突然将凉席往火堆上一铺,头迅速顶着凉席,身体轻快地从火堆上飞速翻滚而过:。然后迅速起身,以同样的动作,从东西南北四个不同的方位依次翻滚而过。围看的村民大声喝彩,齐声叫好。正当道公的弟子翻滚而过的时候,该村的青年男子已经在火堆的一边列队等候。他们一边呐喊,一边在做准备跨越火堆的动作。

这些青年,多是在校读书的孩子,从12岁到20岁不等。在锣鼓声中,在村民的欢呼助威下,这些年轻人一个接一个鱼贯而行。一路高呼威风,一面光着脚从火炭上一溜小跑穿越而过。连续只轮,每次过处,都将火堆。里的炭火踢得火花四溅,地涌金莲。这时也是村民们“拨火塘”仪式高潮的时候,火堆四周早已准备好的烟花爆竹,在此时同时被点燃。整个瑚村春夜行雷,四处火光,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这时候,村民们纷纷用铲子铲上一小撮火炭,带回自己的家中。他们将这些未燃尽的火炭,倒在自家的后院、猪圈或是水塘边,用以祈求来年家庭幸福,六畜兴旺。一个上了年纪的村民告诉我们,在火堆里,道士预先将一个小酒杯埋在其中。谁要是在“拨火塘”仪式结束后,能铲到那个小酒杯,就代表他们家来年必然行大运,家庭更发达。

据那些参加“拨火塘”的年轻人说,踩过火堆的时候,并不觉得疼痛,感觉滑滑的、凉凉的,一下子就踩过去了。而且更令人惊奇的是,他们的脚掌完好无损,跟平常一样,实在是匪夷所思。

还有一种同样令人不可思议的习俗是“穿令”。

店前,是雷州市杨家镇的一个普通管区,由前塘、北渡、赤步、何宅、井尾南、山尾、J前、南边、北界洋等十个村落组成。这个特别的管区里,潜藏着独特而又神秘的“穿令”活动。

元宵节趣事到唐代中期,元宵节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节。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元宵灯会成为固定假日,灯节从汉代时的一天增加到三天。唐代京城长安历来实行宵禁,夜晚不许人们出门,但唯独在元宵节期间的三个晚上解除禁令,以便让百姓看灯。节日之夜,长安城十里长街,游人如云,热闹非凡。崔液《上元夜》诗云:“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中“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两句更是脍炙人口,以致“火树银花”一词成了后来比喻灯光烟火绚丽灿烂的一个成语。

唐代国力强盛,社会富足,元宵灯会也成了王公贵族争强斗富的场所。据《开元天宝记事》记载,唐明皇李隆基下令建造了一座高一百五十尺的大灯楼,光照长安。杨贵妃的姐姐韩国夫人不甘示弱,特意制作了一座“百枝灯树”,灯树高八十尺,’‘竖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目”。

到了宋代,上元张灯之俗更为繁盛,宋太祖赵匡)$亲自下诏增加元宵灯节的放假时间,将放灯时间从三日增加到五日,从正月十四开始,到正月十八结束。宋代制作的灯笼比唐代的更加精致、更加豪华,灯会更为繁荣、更为热闹。我们从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词《青玉案·元夕》中,可看到当时元宵佳节的盛况: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宋代元宵节期间,官府鼓励市民前往观灯,规定凡到御街观灯者赐酒一杯。因此观灯者人山人海,通宵达旦。统治者以灯节来炫耀歌舞升平,却往往给穷苦百姓造成负担。《晃氏客话》就记载了这么个故事:北宋福州太守蔡襄强令灯节民家每户点灯七盏,当时有个叫陈烈的文人,做了一个一丈多高的巨灯,上面题诗一首,予以讽刺:“富家一盏灯,太仓一粒粟;贫家一盏灯,父子相对哭。

风流太守知不知,犹恨笙歌无妙曲!”

从宋代开始,出现了灯谜,即把谜语系在灯上,让看灯的人们在观灯之际进行猜谜活动,增加人们的生活情趣,烘托节日气氛。

最值得一提的是,清朝以后冰灯传人中原地区。由于满族原本居住在东北黑龙江一带,气候严寒,结冰季节长达数月,因此一直有制作冰灯之俗。人主中原之后,冰灯也传人中原地区。现在,我国东北地区,特别是黑龙江一带在每年元旦至春节期间,都要举行冰灯会,不过,制作方法和花样已经现代化了。

宋代文学家陆游在《老学庵笔记》卷五中记述了一则有关灯节的趣事:宋代有个叫田登的人做了州官,由于他名字的“登”与“灯”谐音,为了避他的讳,他不许身边的人在谈话时说到任何一个与“登”同音的字。“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答”,谁要是一不小心触犯了这个忌讳,轻则挨打,重则判刑。因为“触者必怒”,所以不慎犯禁而遭此“榜答”的人数不胜数。为避其名讳,全州的老百姓也只好称“灯”为“火”,“点灯”也只能叫“点火”。

这一年,元宵节即将来临。按照以往惯例,元宵节里都要燃放灯火、点上花灯表示庆贺。官府放灯,民间观灯、赏灯,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节俗。为此,官府衙门要提前张贴通知安民告示,让老百姓到时候前来观赏。这时,官府衙门里办事的人感到万分头痛:无论如何,告示上面的“灯”字都没法避开。可要是写上“灯”字,会触犯州官的忌讳;但不用“灯”字,意思就无法表达出来。

这件事情真的难倒了一大帮办事的人。绞尽一番脑汁之后,写告示的人决定按照平时的惯例,把“灯”字改为“火”字。于是,全城的百姓读到了这样一则“流芳后世”的布告:元宵节里“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一开始,当地的老百姓还不明就里,尤其是从外地来的客人,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错以为官府真的打算要在城里放上三天大火呢!有些人吓得四散而逃,唯恐“殃及池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