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红军长征故事

红军长征故事

红军长征故事

红军长征故事范文第1篇

敬爱的老师、同学们:

还记得写的那首气势磅礴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前山只等闲……”是啊,整整二万五千里的长征。漫长的征途,我们的红军战士又要经历何等的艰难困苦呢?诚然,广大红军基层指战员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一路上披荆斩棘,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用自己的血和泪谱写了这二万五千里的动人篇章。

面对山高邻秃,朔风凛冽,冰雪覆盖的高山,战士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用超乎想象的毅力和艰辛为部队探索出一条前进的道路。这不仅仅是一条磨炼意志的艰难之路,也是一条生命之路。遇到开阔美丽的草原,本以为有了希望,谁又能想到里面蕴藏着意想不到的困难。很多战士就这样倒下了,没有一句怨言。当他们把自己交给党的时候,就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了。然而,面对粮食的短缺,环境的恶劣,战士们又何尝不是风雨前进,风餐露宿呢?

也许,我们只能从书中或电视上了解这些感人的事迹,但完全可以想象的到他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的阶级友爱。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不得不被红军的顽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打动。然而我们能做更多的就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用科技强国,以人才壮国。同学们,我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们要卧薪尝胆,急起直追,用民族的伟大智慧迎接挑战,以祖国的兴衰为己任,为祖国的强盛奋斗不息。我们丝毫也不能陶醉在祖先创造的业绩中了,而是要自强、自立,创造二十一世纪的伟业。这是一定要做到的,也是完全能够做到的!当然,这需要顽强拼搏的精神。

顽强拼搏的精神并不是生来就有的,也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具备的。而是需要经过持久的刻苦磨炼,才能逐步形成。奥斯特洛夫斯基说的好:勇敢产生在斗争中,勇气是在每天对困难的顽强抵抗中养成的。想要连跑带跳地把过去的一切文化遗产都得着,那是办不到的,这需要有坚定的顽强性和艰苦的劳动。我们青少年的箴言就是勇敢、顽强、坚定,就是排除一切障碍。

红军长征故事范文第2篇

我是四年级二班的王国宁,我演讲的题目是《歌唱二小放牛郎》。

“牛儿还在山上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听着这首优美而熟悉的歌曲,你一定会想起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动人故事吧,但你知道他是哪里人吗?让我揭开这个谜吧!

王二小,河北省平山县宅北乡南滚龙沟村人,在家排行老二,村里人都叫他王二校1941年9月16日,二小在一个大山坡上放牛,日军300余人向南滚龙沟袭来,当日军凶狠地用刀逼着二小为他们带路抓八路时,二小非常清楚《晋察冀日报》报社的工作人员和战士就在四面的山上隐藏着。他牵着牛机智地领着鬼子在三道壕慢慢地转,从上午9点多转到了下午3点多。在二道泉山顶,他猛地抱住一个鬼子厮打,想与鬼子跳崖同归于尽,不料被另一个鬼子用刺刀从背后刺穿了胸膛。这时埋伏在山顶的报社武装队发起了攻击,一举歼灭了这股敌人。

记者方冰对此事进行了采访,并结合他平时采访的其他故事,与作曲家劫夫合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发表在1942年的《晋察冀日报》元旦副刊《老百姓》上。后来,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了小学课本,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今天,我们唱起《歌唱二小放牛郎》,重温那段历史故事,在缅怀抗日小英雄的同时,一定要不忘国耻,发奋图强,学好本领,将来报效祖国,振兴我中华,不让历史重演。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

感悟“长征”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中的存在方式,是人类精神活动的表现和产物。而长征文化,便是“五四”以来形成的最重要的革命传统文化之一。“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当年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之后,毛泽东同志曾就长征作过如此精辟的总结。红军长征已过去了七十年,但长征精神依然鲜活地留在人们心中,鼓舞着我们每一人。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熟悉了红军的事迹,特别是“会泽扩红”更加耳熟能详,随着年龄增长,这种情结愈发强烈。在我眼里,红军能完成“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的长征,每一位红军将士都是英雄好汉。连外国人斯-诺索尔兹伯里都高度评价了红军长征。没有长征,就不能保存我们的党,我们的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就不会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胜利,也不会有新中国,更不会有现在改革开放的成就。

饮水思源,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也是我们纪念红军长征的动力,在红军长征七十周年之际,我们用自己的方式举行纪念活动,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为了把这感动一代代人的革命精神发扬光大。

面对自己的先辈,每一个人都应该扪心自问,我们的幸福生活来自哪里?我们有没有忘记那些为我们打天下的革命先辈?

有人可能会认为,当年穷人参加红军是为了有饭吃。确实是有这样的人,但是他们当了红军以后,其信念就不只是为了吃饭。我们在长征七十年后的今天,仍然能深深地感受到红军长征的艰苦卓绝和巨大牺牲,“送郎当红军”绝不仅仅是为了吃饭而去的,而且有一些红军将领就出身于书香门第,家里有饭吃,他们就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大众的解放扛起了抢。

假如仅仅为了吃饭,你就无法解释这样的故事,红军长征到云南时,有12位红军伤员被敌人抓住了。敌人说,只要你们不当红军了,就可以放你们生路,不杀你们,但是这几位红军战士个个坚强不屈,敌人没有办法,就把红军伤员带到半山腰一个深不见底的地下河洞口,把前面两个伤员推到山洞里面,在后面的10位红军就说:“不用你们推,我们自己跳”。当地群众后来把这个洞叫“红军洞”,这个事迹刻在那个洞口的碑上。

红军长征故事范文第3篇

一、红剧的特殊功能

在“十七年”和“”时期,并没有主旋律和红色影视剧的说法,这一方面因为所有的文艺作品都与革命相关、都在阐释中国革命的合法性,另一方面文化艺术创作本身是革命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历史故事,还是当下题材,都与那个时代的革命政治有着密切的关联。暂且不讨论这种革命进行之中对革命的描述和书写是否真正成功,起码50-70年代的文艺实践与主流意识形态(如以工农兵为人民主体、以阶级斗争为纲、“三结合”等)是相匹配的。七八十年代之交的历史转折是通过文化伤痕和历史反思运动来完成的,曾经作为新中国确立合法性的“红色历史”不再是历史进步和真理的叙述,而是暴力、谎言和迫害的记忆。这不仅使得80年代的红色记忆变成负面的、充满血污的噩梦,而且使得执政党陷入合法性危机。在这种背景下,1987年初中央了《关于当前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若干问题的通知》,两个月后全国电影制片厂厂长会议上出现“弘扬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的说法,国家以资金和政策扶持的方式鼓励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创作,这就是“主旋律”的由来。可见,“主旋律”是在80年代左翼文化、革命文化受到清算之后出现的应对之策。90年代中国全面进入市场经济的时代,随之出现了两种现象:一是国家把50-70年代的革命作品命名为“红色经典”,放在爱国主义教育中;二是在市场化的大众文化领域出现了对红色故事、红色旅游的文化消费。

除此之外,90年代以来主旋律创作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革命历史史诗。在“主旋律”的口号提出不久,就成立了“重大和革命历史题材”领导小组,设立专项基金来投资主旋律。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现了“三大战役”系列、《开国大典》(1989年)、《开天辟地》(1991年)等反映中国革命重大历史事件的影片。这些电影不仅以大场面、大制作著称,而且采用创世纪的史诗风格来叙述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大历史。这些全景式的“史诗”巨片,突显的是领袖们、伟人们运筹帷幄和高屋建瓴的能力以及他们人性化的家庭生活,其作用在于把50-70年代以人民为历史主体的叙述改写为一种个人英雄的历史观。第二种是英雄劳模片。90年代还出现了一批对50-70年代以及当下英雄模范人物的传记片,如《焦裕禄》(1990年)、《蒋筑英》(1993年)、《孔繁森》(1995年)、《离开雷锋的日子》(1997年)等,这些影片主要通过对英雄人物高尚品德的展示,用个人悲情来建立一种历史感的延续和情感上的认同,把作为共产主义战士的英雄模范与改革开放时代新的道德规范结合起来,如《离开雷锋的日子》中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雷锋精神转化为市场经济时代助人为乐的志愿者精神。第三种是红色商业片。90年代中后期也出现了《红樱桃》(1994年)、《红河谷》(1996年)、《红色恋人》(1998年)、《黄河绝恋》(1999年)等采用商业片的形式讲述红色故事的影片。这些电影往往把革命故事放置在西方人(外来者)的视角中来呈现,通过他者之眼的客观见证来把红色历史异质化和陌生化,从而解决80年代以来左翼故事很难自我讲述的困境。这种把红色故事商业化的尝试,主要突显红色历史的传奇性和化,以吻合于消费主义时代对历史的猎奇心理。

可以说,与80年代对红色文化的整体性拒绝不同,90年代已经出现一些讲述红色故事的新方法。不管是“自上而下”地把红色历史变成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国民教养,还是文化商品化对红色符号的去政治化,以及主旋律创作中对红色文化的多重改写,都使得80年代作为负面记忆的红色文化再度镶嵌进20世纪中国历史的文化图景中,并获得了一定的市场效应。在这种新的国家意志和市场化的推动背后是文化生产方式的转型,一种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文化生产方式逐渐被以市场化为主体的文化生产原则所取代,党的文艺工作者也变成了商业化的大众明星,主旋律的创作也从80 年代末期以国家出资为主转变为90年代民营、社会资金开始尝试介入。新世纪以来,文化体制改革的大方向更加彻底地转向文化产业化,民营资本将更加合法地成为红剧生产的主力军(2003年主管部门开始向民营企业发放电视剧生产证),这也是红剧完成文化意识形态蜕变的重要动因。

二、红剧的“红”与“不红”

八九十年代红剧总体上很难获得市场认可,尽管主旋律创作已经与50-70年代的革命历史叙述有了很大不同(也不可能重复50-70年代的价值观),可是这种“不红”的主旋律仍然被观众“教条”地指认为一种老旧的“官方说法”和红色宣传,进而“用脚投票”使得主旋律电影基本上意味着没有票房,以至于主管部门经常使用行政手段来组织单位“集体”包场观看。这种情况在新世纪以来出现了逆转,一波又一波的红剧热播成为这些年电视剧领域最为重要的文化现象。

2001年出现了一部新革命历史剧《激情燃烧的岁月》,这部事先并不被看好的小成本红色题材剧一经播出就引起社会巨大反响。“激情燃烧的岁月”也成为人们怀念50-70年代红色革命年代的代名词,那个“父亲”的时代不再是伤痕和血污的历史,而是父亲戎马生涯、并与母亲携手走过青春的浪漫岁月。这部剧有两个重要的标识意义:第一,这是一部民营公司投资拍摄的剧,也正因为这部剧的市场带动效应,使得红剧成为民营公司投资的热点题材,也造成红剧在电视剧市场中的繁荣;第二,这部剧创造了一种以泥腿子将军为主角的新革命历史剧,这种新的红剧模式影响到此后热播的《历史的天空》(2004年)、《亮剑》(2005年)、《狼毒花》(2007年)等。从《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石光荣开始,一种满口粗话、嗜好战争、血气方刚的泥腿子将军姜大牙、李云龙、常发等占据荧屏,这些土的、没有文化的红色英雄不仅成为不按常理打仗的常胜将军(一种个人主义男性英雄),而且大多是抗战时期与国军并肩作战、英勇杀敌的抗战英雄、民族英雄。

如果参照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新历史小说对革命及近代史的去革命化改写(用民间及日常伦理以及亘古不变的乡村与历史来对抗和拒绝那种革命到来所造成的历史断裂)以及90年代中后期出现在21世纪之初曾一度流行的红色经典改编,可以看出这些新革命历史剧有双重文化含义。一是这些电视剧大多改编自90年以来新创作的军旅文学,其在多重意义上把革命历史改写为去革命、去政治的历史,并使用传奇性(草莽英雄的故事)、爱情故事(革命的动力变成了爱情)以及国族叙述(借用抗战叙述来整合国共意识形态的内在冲突)来消解这段历史的政治色彩;二是这些剧在把红色历史去红色化的同时,又实现了后革命时代正面讲述红色历史的可能性,或者说把50-70年代的红色价值观有效地转换为市场经济时代的“正能量”。在观众看来,石光荣、李云龙、常发等不守规矩、经常违背上级命令、但却能屡建其功的英雄是这个时代最成功的CEO,李云龙挂在嘴边的话,打仗永远不吃亏的生意经,也早被人们看成是这个时代最有商业头脑的职业经理人。按照李云龙的说法,亮剑精神就是明知失败也要勇往直前的精神,这种精神很快被成功地转化为团队精神、职业培训和励志教育。从这里可以看出,新革命历史剧成功地把红色英雄与市场经济中优胜劣汰的成功者以及民族国家的英雄结合在一起。

在新革命历史剧流行之后,另外一种与红色历史密切相关的谍战剧开始热播,如《暗算》(2006年)、《潜伏》(2009年)等。谍战剧之所以能够取代新革命历史剧很大程度上在于这些“谍中谍”的故事实现了新革命历史剧所“无法完成的任务”。新革命历史剧在重塑民族英雄的叙述中无法处理国共内战的历史(正如《亮剑》中对三年内战的疑问“中国人为什么打中国人”),而谍战片所扮演的意识形态功能恰好是呈现1945年到1949年之间的内战历史。在从50-70年代的反特片转型为谍战剧的过程中,国共之间在正面战场上的斗争被转换为一种地下斗争、国共之间的阶级战争也被转变为隐秘战线上的斗智斗勇故事。与新革命历史剧通过国共并肩抗日来完成民族身份的认同相似,这些谍战剧也把国共书写为“相逢一笑泯恩仇”式的兄弟情谊。

除此之外,这些谍战剧还成为白领职场和办公室政治的隐喻。这些“战斗在敌人心脏”的“地下尖兵”们是一群有信仰、有理想的无名英雄,是一批带有知识分子特征的文质彬彬的、有勇有谋的谍战英雄,他们为了国家利益甘愿牺牲、为了革命信仰而甘愿潜伏,但是这种信仰的忠贞却建立在对信仰的抽象化之上。如在《潜伏》中观众最喜欢的角色不是余则成,而是特工李涯,一个爱党爱国、为了党国利益兢兢业业的职场男,而且越挫越勇、踏实肯干,于是,共产党有信仰、也有信仰,信仰被相对化。如同《亮剑》中的李云龙被白领观众读解为最为成功的CEO,这些忠于职守的地下英雄也成为白领们的职场楷模。这种对理想、信仰、灵魂的固守和强调被作为一种中产阶级职场的道德自律,这也正是这些谍战剧与当下社会主流价值观结合的方式。

三、长征故事与《十送红军》的意义

如果说新革命历史剧、谍战剧等红剧实现了红色故事在当代社会的文化“软着陆”,那么2014年播映的电视剧《十送红军》以及新世纪以来的长征故事也找到了与现实生活的切合点。

《十送红军》作为一首广为流传的革命歌曲,最早被人们熟知是1964年大型音乐舞台史诗《东方红》中的插曲,用于红军被迫离开瑞金、北上长征的历史背景。这首歌曲实际创作于1960年,由空政文工团的张士燮、朱正本两位音乐人共同完成,吸收了他们在江西采风时收集到的当地送别红军的民歌,因而,其曲风婉转优美、歌词也朗朗上口。《十送红军》的文化意义主要是作为长征故事的一部分。万里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中最为惨烈、也最为辉煌的事件,红军不仅要经受自然环境和严酷战争的考验,如爬雪山、过草地、躲避军队的围追堵截,而且红军内部也面临着激烈的路线斗争,以博古、李德为代表的共产国际教条派与以为代表的马列主义本土实践派成为两种不同的革命道路。遵义会议之后,的政治路线取得支配地位。可以说,长征不只是身体和意志的磨练,也是共产党及人民军队完成政治成熟和涅的过程。

早在1959年就有表现长征的电影《万水千山》,随后1964年《东方红》也把长征作为中国革命的华彩篇章。相比异常惨烈、艰苦卓绝的长征叙事,《十送红军》这首抒情歌曲成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长征故事的另外一幅面孔。这首女声演唱的歌曲既表达了苏区百姓对即将战略转移的红军依依惜别之情,又呈现了革命军队与人民群众鱼水情深的传统。2001年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长征》选用《十送红军》作为插曲和片尾曲,这部央视出品、金韬导演的主旋律电视剧的意义在于塑造了一种新的形象。与八九十年代以来“走下神坛的”不同,这部剧让唐国强这样一个大众明星来扮演。唐国强因为成功扮演过厉行改革、鞠躬尽瘁的雍正皇帝而成为皇帝专业户,这次扮演共和国的缔造者,让人产生诸多联想,剧中也把遭受共产国际排挤和党内不同派系打击的书写为不屈不挠地、越挫越勇地寻找中国革命出路并最终取得胜利的成功者。

2014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反映红军万里长征的新剧《十送红军》,这部剧没有以长征中重大事件和政治路线斗争为主线,而是选取十个普通红军战士的故事,从父子、战友、爱情、母子等不同角度呈现红军不畏牺牲、忠贞信仰的革命精神与意志。如果把这部剧放在80年代以来红剧演变的背景下来理解可以看出,《十送红军》再次实现了红色历史的华丽转身,就像美剧、韩剧一样既保持了商业性、可看性,又传递了当下时代的主流价值观。相比其他红剧和长征故事,《十送红军》主要有两个鲜明的特色。

其一,这部剧把叙事视角从长征故事中的及激烈的上层政治斗争转向普通士兵身上。在50-70年代的革命历史叙述中,由于强调人民史观、工农兵主体和基层生活,即使偶然涉及到长征等重大事件(如《万水千山》等)也不凸显领袖的作用,而把普通士兵、人民作为历史的动力和主角。80年代以来的主旋律(尤其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不再把革命叙述为、雷锋等普通士兵参与的事业,而是历史伟人创造功绩的舞台,如《大决战》等影片把国共历史书写为两大政治集团尤其是两大政治集团的精英人物之间的楚汉战争。可以说,《十送红军》这种从领袖到红军战士的转移也是对经典红色故事传统叙述的回归。

其二,这部剧在突出普通士兵亲情、爱情、兄弟情等人性视角的同时,也把革命、牺牲、信仰等红色价值观呈现出来。如在第一个父亲拯救儿子的故事中,老兵钟石发是一个坚持原则又有人道主义精神的基层红军。第一个场景是大雨中钟石发放“白匪”俘虏一条生路的故事,让他们重新做人。随后钟石发执行军团长为红军家庭留后的命令去劝退自己的儿子从敢死队中撤出,结果亲眼见证四个儿子为了革命献出生命,并对同样牺牲儿子的老乡大声喊出“今天欠你一口棺材,明天还你一个世界”的豪言壮语,这种打碎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愿望正是参加红军的内在动力。

红军长征故事范文第4篇

今年是红军长征71周年,在这个暑假里看了许多红军长征的故事。知道了长征时期红军战士物质格其匮乏,甚至连生存条件都不具备,但是红军战士胜了难以想象艰难险阻,最终取得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

红军长征途中的艰辛是非常人所难忍受的,过草地时红军战士没的干粮就啃树皮、吃草根,过雪山时,红军战士又冷又饿,加上夹金上海拔4500米,山上空气稀薄,天气幻莫测,进到山里,雪花飞舞,红军战士一个个变成雪人,有的同志累了坐下休息,就永远没有起来,有的同志走着走着不知怎么倒下就永远没有站起来,前面的同志牺牲了,后面的同志继续前进,雪山终于被红军战士不折不饶的革命毅力征服了。

我认为,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最高体现。长征故事可歌可泣,红军所经历的艰难困苦世所罕见,得是千难万险压不倒红军战士,征服一切困难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非常优越,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在以后的学习中,碰到困难,我们要发扬长征精神,树立坚定的信念,以不屈不饶的精神去战胜和克服困难。我们一定要发奋图强,争取获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将来报效祖国。

红军长征故事范文第5篇

一、开展“童心向党好风传家 跟党走”2021年度“六一”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活动。

5月28日,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县妇联党支部与县实验小学党支部联合县委组织部、县纪委监委、县委宣传部、县公安局、县检察院、县法院、县工会、团县委、县关工委在县实验小学开展了“童心向党 好风传家 跟党走”宝兴县2021年度庆“六一”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活动”,实验小学51名农村留守儿童和监护人参加了活动。活动在嘹亮的国歌声中拉开了序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充满关爱、温馨和激情,为孩子们送去意义深远的特殊礼物。

一是红色教育。孩子们的监护人与孩子一起同台进行家庭经典诵读、讲述夹金山红色小故事。倪秦同学与她的小姨秦浩的经典诵读让人热血沸腾,斗志昂扬。五年级官可蕊同学讲述的《红军三次翻越夹金山的故事》将人们带回那战火纷纷,冰天雪地的艰辛岁月。

二是普法教育。“童心向党 护法成长”“防性侵安全教育”等普法讲座,“法治小知识”有奖问答。让远离父母的孩子树立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知道了如何避险,遇到危险和伤害如何救助等等技能。

三是家风教育。优秀家风家教故事分享,中年妇女辛正书讲述了子女不在身边,如何教育孩子,如何与孩子友好相处的经验,给其他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提供了可学可鉴的经验。也让孩子们更加理解了爷爷奶奶的不易,也更加理解了父母外出务工创业的艰辛。而“学百年党史 传廉洁家风”的讲座,让孩子们在学党史中,传承好家风,从小接受廉洁教育,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童心向党”,放飞希望梦想。

四是关心关爱。活动中各单位纷纷为孩子们送上学习用品、体育用品等各种节日礼物,让孩子提前感受到节日的喜悦。

五是结对帮扶。现场建立“一对一”结对帮扶,并形成长效关爱机制,让孩子们能得到持续的关注和及时的关爱。共结对帮扶11名需要特殊关爱的儿童,其中县妇联结对帮扶2名儿童.

活动在全场齐声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雄壮歌声中圆满结束。通过活动,给予这些长年远离父母的孩子保护和关爱,温情和陪伴,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妇联组织的关心,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接受红色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从小植根爱党爱党爱家的情怀,树立良好的家风家教,坚定了童心向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

二、开展“童心向党红色基因代代传 宝兴县开展2021年度庆六一夹金山红色小故事演讲比赛”活动。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红色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要从孩子抓起。6月1日,在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的喜庆日子里,宝兴县妇联党支部在五龙乡东风村儿童之家举办了“童心向党,红色基因代代传——宝兴县2021年度庆六一夹金山红色小故事演讲比赛”。县委组织部、县检察院、团县委、县心理志愿者协会、五龙乡关工委应邀参加了活动。

宝兴是一片红色的热土,留传着许许多多红色的故事,夹金山是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留传着许许多多红军的故事。演讲以宝兴当地的红色故事和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的故事为内容。《红军翻越夹金山》《藏族向导马灯红》《忆长征---红军翻的第一座雪山》《谢振华将军爬雪山的故事》《党员席懋昭的故事》《党史我来讲,红色照我心》......小朋友们一个个或绘声绘色、或声情并茂、或高昂,或低沉向人们讲述了那艰难岁月里的壮丽史诗、动人故事,14名参赛选手嫣然一个个小小讲解员,娓娓讲述着宝兴的红色、夹金山的长征故事。经过激烈的角逐,五年级三班的杨怡歌小朋友获得了一等奖。活动共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6名。县妇联为获奖选手发放了奖品,以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