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木兰诗课件

木兰诗课件

木兰诗课件

木兰诗课件范文第1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6B-0063-02

《木兰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首流传广、影响大的乐府民歌,被收入现行的语文课本(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从诗歌对木兰家庭的描述可以看出,木兰不是一位大家闺秀,而是一个长于农家、以耕织为生的普通女性。这样一位普通女性,却替父从军,做出了一番不普通的事业。这样的一位女性形象,根植于北朝尚武的社会风俗中,却又高于现实生活。

一、理想女性的塑造

通读全诗,不难看出,木兰是诗人意识里理想女性的化身。在诗歌中,诗人主要通过以下两方面塑造了木兰这一理想的女性形象。

(一)通过构思木兰替父从军、辞官还乡的情节,塑造了具有自由思想的木兰形象

《木兰诗》中,诗人赋予木兰这一女性形象以自由的思想。这突出表现在木兰两次不同寻常的主动选择。

第一次主动选择是替父从军。之所以说她是主动选择,原因有二:第一,木兰没有从军的义务。中国古代历史上,没有对女性征兵的先例,而且文中木兰所说“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也证明了这一点。按这两句诗理解,木兰家里应该从军的首先是“阿爷”,其次是“阿弟”。无论是政府还是家人,均没人想到让木兰从军。况且,即使在特殊情况下需要由女性从军,就木兰家中女性成员看,木兰并非排行老大,诗句“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看出她尚有“阿姊”,按照长幼顺序,也不该是木兰从军。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木兰并非因为某种义务被迫选择从军。

第二,木兰有从军的积极愿望。“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这是她内心活动的表白,“愿”字表明了她的主动。虽然开始时木兰在“叹息”,但她的“叹息”并非因为无奈,而是突破陈规前的矛盾和犹豫。一旦做出决定,木兰就不再叹息,而是满怀激情地投入到从军的准备活动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些准备能够保证木兰未来军旅生活的质量,所以置办时她欢快地全心投入。在民歌中这种有关东、南、西、北方位的铺陈渲染,不乏表现欢快场景的例子。如汉乐府《江南》中“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就用多方排比,表现鱼儿游戏的自由与喜悦。而且木兰能够四市行走购置军需,也是她日常行动具有充分自由的体现。

第二次主动选择是得胜后辞官还乡。诗中说:“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由此可知,只要木兰愿意,她可以在朝廷做官,但是,“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木兰还是主动选择了辞官还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阿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或许是实写亲人们激动准备迎接木兰回家的场景,或许是作者的暇想,但都可以反映出木兰对于返乡后家庭生活的憧憬和盼望。从军有木兰对军旅生活的憧憬,是对不寻常生活探索与冒险的尝试;返乡则有她对家乡生活的渴望,是对其倾心的生活方式的自主选择。

诗人正是通过替父从军、辞官还乡这两个情节的描写,使木兰既完成了自我价值的追求,又完成了对亲情的付出,从而塑造出一位做事果敢,能胸有成竹应对突发事件,不贪图功名富贵的具有自由思想的女性形象。

(二)通过对木兰家居生活与从军生活的描写,塑造了刚柔兼济的木兰形象

《木兰诗》在开头和倒数第二段描写了木兰的家居生活。

诗歌开头两句:“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用一个典型的织布场景衬托出木兰的勤劳,用停机沉思引发的“叹息”表现出木兰的细心与敏感。而“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则表现出木兰对于亲人的柔情关怀。

在此,不妨把木兰与另一首北朝乐府诗《李波小妹歌》描写的女英雄李波小妹做一比较。此诗说道:“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妇女尚如此。男子安可逢。”(《古诗源》)李波小妹的彪悍形象通过特定的生活场景——马上骑射得以体现,颇有男儿气概。在此。我们无法想象李波小妹端坐织布机前的情景,她虽然英勇善战但没有柔性美。两相对比,同是女英雄的木兰对于女性美的保持是多么可贵。

诗歌倒数第二段则是这样描写木兰的返乡生活的:“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从这个描写可以看出,木兰的日常穿着与“褰裙逐马如卷蓬”的李波小妹截然不同,她是完全女性化的。由她对镜打扮,更可看出她对女性美的追求一点也不因驰骋疆场而减弱。如果单看这两处描写,我们对木兰的认识几乎就是一个从事耕织的农家女子,有着女性打扮,且不乏爱美之心的传统女性形象。

如果仅限于此,木兰就不会是木兰了。使木兰区别于其他女性的,正是她阴柔外表之下的内在阳刚。这阳刚的一面借助于从军这一环节得到凸现。《木兰诗》中木兰决定替父从军,已初显她的坚韧。接着通过描写她果敢地到市场购置从军行装、暮宿黄河边、暮至黑山头奔赴战场,渐次赋予她巾帼不让须眉的阳刚之气。而“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写出了她在战斗过程中经受的艰苦卓绝的历练。“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十年战斗生涯,从军将士在残酷战争中死亡无数,但木兰不仅能生还,而且还“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建立了赫赫战功。这一描写,无疑将木兰阳刚英武的形象浓墨重彩地烘托了出来。诗歌以木兰从军为中心的所有环节的设置,都是为了突出木兰阳刚英武的一面。

可以说,诗歌正是通过上述两种不同生活的描述,完成了木兰刚柔兼济个性的塑造。木兰在寻常生活中就是一位寻常女性,一旦身处非常情境,她超越一般女性的思想就会促使她做出非同寻常的举动。刘向的《列女传》中,这类感召与鼓舞着人性积极向上的女性不在少数,如挺身救父的缇萦,为父复仇的女休,这些女子照耀千古的理想形象的完成,均得益于非常事件的发生。

二、文学表达的赏析

理想女性的形象塑造必然借助其优秀的文学语言表达,这也是《木兰诗》成为文学名篇的原因之一。

(一)体会诗中挑衅的语气

诗歌结尾:“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体现了诗人的两性认识,即:不否认男性和女性的生理差异,但强调在非常事件中,女性也可以和男性一样建立同样功绩,实现社会价值。诗人于女性立场,表达语气中明显流露出对男性的挑衅。“出门看伙伴,火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伙伴的反应,也是诗人设想到的很多男性在木兰面前的惯常反应。

(二)留心性别用语的两次转换

首节和“旦辞爷娘去”一节,诗人陈述与木兰自称均用“女”,说明木兰在从军后,内心并未把自己等同于男子,对自己的女性生活也没有排斥与背叛,而是满怀想念,只不过把万般柔情藏于阳刚的外表之下。“万里赴戎机”之后的争战过程和“归来见天子”两节中均以“壮士”和“儿”称呼木兰。返乡后的一节中又分别以“女”“妹”“姊”和“女郎”称呼木兰。可以看出,诗人对于木兰的称呼,随着木兰社会角色的转变而转变,即木兰的性别角色跟随她的社会角色同步转变,而且这个转变非常自然。

这种自然转变显然源于诗人对性别的认识,即所谓男女性别的界定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而非绝对的、无条件的。这也照应了诗歌末句“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的挑衅语气。诗人在塑造一个理想女性的同时,也在试图填平两性间的深堑,修正世人对两性的寻常界定。日常生活中女性角色的出现与战争环境中男性角色的出现都很寻常,并未让木兰纠结与痛苦,相反,她都能坦然接受并且圆满地实现了二者截然不同的社会价值。

这样的转换其实也暴露了诗人的潜意识,一般意义上的男性本色更加适合战争环境,女性因温柔和婉约故而是被排除在战争之外的。所需注意的是,“壮士”一词非指一般男性,而是具有阳刚本色的男性。木兰的优势在于刚柔转换的自然,因为她本身就是这样一个融男性的豪侠与女性柔美于一体的理想的、自由的女性。

(三)关注诗意生活场景的选取

《木兰诗》仅有三百余字,叙述的语言非常简练,但是却概括了木兰从从军前的准备到从军而后返乡的整个过程,而且不乏生动感人的细节描写,这不能不归功于诗人对诗意的生活场景的选取。全诗所选场景有这样几个:当户织、买行装、夜思乡、堂辞官、迎返乡。前两个场景的主角是女性角色的木兰,“当户织”这一场景不仅表现出木兰的勤劳,而且用“叹息”表现她的敏感细心和对亲人的体贴。“买行装”这一场景则表现出木兰面对突发事件的果决与行动的迅速。中间两个场景的主角是男性角色的木兰,“夜思乡”这一场景表现出木兰虽然已伪装成阳刚的男性,但是内心依然保留有女性的温情与自然。“堂辞官”这一场景突出木兰对于人生选择的清醒与理性的把握。“迎返乡”这个场景,是作为一个理想女性对于自己钟爱的理想生活的回归,渲染了亲人们对于她的回归所表现出的理解与感激,洋溢着冒险实践后的满足与自由回归后的喜悦与激动。行军前后,木兰过的都是乡村生活,但是前者是无意识的被动行为,后者是有意识的主动行为,就像陶渊明后期的归隐田园一样,是一种经过审视后的生活方式的自主选择。

笔者认为,针对中学生的语文阅读,首要不在于知识的传授,而是阅读方法的习得与独立思考习惯的培养,这样它才能同其他人文学科一同承担起独立人格精神的塑造。诗人创作的初衷我们已不得而知,本文所述也只是笔者眼中的一个“哈姆雷特”,但是不失为引领中学生赏析《木兰诗》的一种值得探索的方式,或许可以借此开阔学生的眼界,并鼓励学生产生解读文学作品的创新精神。

木兰诗课件范文第2篇

一、学习内容要有目标

这是开放性学习的前提和目的。开放性学习,并不是教师想教什么就教什么,或学生想学什么就学什么,而是每节课都要有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为此,教师首先要读透课标、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然后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换句话来说,不管学习内容怎样开放,都要有学习目标且不能偏离学习目标,要不然开放就会变成杂乱无章,语文课就会变成杂烩课、拼盘课了。因此,学习要有针对性,要有目标。

二、学习内容要丰富多样

1.基础知识学习的丰富多样性

语文最基础的知识就是字词。那么字词的学习,怎样才能丰富多样,让学生有兴趣去记,而且记得牢呢?这就需要我们细心观察,寻找规律,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在教学《木兰诗》时,有这样一句诗“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这句诗用夸张手法,既写出了木兰的英姿飒爽,又写出战事紧急,是文中的重点语句,在测试中经常以默写题的形式出现。可学生经常写错“戎”和“度”这两个字。“度”字写成“渡”字比较好纠正,提醒学生这句诗写“过山”不是“过水”,所以“度”不加“氵”,强调几次后学生就不再弄错了。但还是经常将“戎”误写成“戍”。“戍”指军队驻守边关,而“戎”指军队军事。采用相近字形识别法来记,“戎”是“绒”的声旁,把“厂”看成鸡鸭的表皮,而“、”看成它们的绒毛,一半在皮肤里,一半在外,所以“、”在边上,一边讲解一边书写。另外,我还把“戊”和“戌”这两个相近的字拿来一起比较,最后归纳成简单的一句话:点戍(shù)横戌(xū)戊(wù)中空。这样,学生就把这几个容易混淆字的字形、字音很清楚地区别开来。

2.课文内容理解的丰富多样性

语文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有人认为“生活即语文”。因此,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时要善于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把握课文内容。还是以《木兰诗》一文为例,我在引导学生理解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时,并不局限于“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这一句,而是让学生联系全文和生活经验,说说木兰代父从军的其他原因。学生一听到这个问题,都很感兴趣,他们一边从书上找答案,一边小声议论,最后各抒己见。学生的想象力很丰富,有的说因为木兰父亲太老了,有的说因为木兰弟弟年纪还小,有的说因为木兰的姐姐出嫁了,还有的说他们家重男轻女,怕弟弟去了绝后,等等。对学生的这些丰富想法,我都一一作出肯定,然后引导他们归纳出木兰善良、孝顺的优秀品质。又如,在教学《邓稼先》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苦,在讲解文中的“吊古战场”时,我穿插讲一些从网上搜集到的有关我国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1980年探险罗布泊失踪,以及中国探险队寻找他的尸体的故事。这样既启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又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三、作业布置和批改要多样性

新课标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这不仅体现在课堂内容教学上,也体现在作业的布置和批改上。学生的基础知识、智力水平和认知能力都有差别,所以无论是简单的字词抄写、听写,还是背诵、默写,或是作文,都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区分层次对待,千万不可为了省事图方便而采用“一刀切”的方法。布置作业可分为必做、选做和附加作业这几种形式,并落实到个人,避免能力较强的学生偷懒,基础较差的学生对作业产生厌恶或恐惧心理。

木兰诗课件范文第3篇

一、《木兰诗》是“诗歌”

《木兰诗》作为传统名篇,被各种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收录。诗行的排列也大都一样:散文式横排,“唧唧复唧唧……惟闻女叹息”一段,“问女何所思……从此替爷征”一段,“东市买骏马……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一段,“万里赴戎机……壮士十年归”一段,“归来见天子……送儿还故乡”一段,“爷娘闻女来……不知木兰是女郎”一段,“雄兔脚扑朔”至末一段。

《木兰诗》属古体诗(乐府诗),这样的排列,既不是古代的排法,也不是对古诗的新式排法,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对诗体的认知。

我们熟知的现代对古诗的排列方式有两种――单句成行排列和双句成行排列。以杜牧的《清明》诗为例: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种排列,学生一见就注意到这是一首诗,文体十分明确。在学习中也就会注意到诗体的一些特征,比如对偶的使用,韵脚的安排等等。《木兰诗》的排列不是这样,是现代的散文式排列,虽然题目含有“诗”字,但学生对文体的判断还是会被弱化以至变得模糊不清。

教材对《木兰诗》的排列近于古代的诗行排列(横排竖排忽略不计),但古代是按以类相从的原则排列,以清代蘅堂退士编著的《唐诗三百首》为例,是按五言古诗、乐府、七言古诗、七言乐府、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这样的诗体类别分类排列,每一首诗系于对应的类别之下,诗体非常清晰。《木兰诗》在选入教材后,有时排入文言文单元,有时排入诗歌单元;在排入诗歌单元时,诗行又与其他古诗甚至现代诗行不类,这以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其作为“诗”的特征。

在教学中,应注意补救教材的不足。教师可以重排诗行,用多媒体呈现给学生;也可以提醒学生注意这首诗的排列与其他诗歌排列的区别,请学生自己重写排列,以唤起学生对诗体的认知。

这里抄录蔡厚示先生的排列及标点(见《诗词拾翠》),仅供参考,经过蔡先生的排列和标点,人物的对话、语句的关系都变得清晰起来。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郭茂倩《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

二、《木兰诗》是“民歌”

《木兰诗》有着典型的民歌特征:

首先,前有艳歌、后有趋的诗体特征。《木兰诗》前段云:“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徐仁甫在《古诗别解》一书中指出,《木兰诗》前有艳歌,后有趋。“此所谓叹息思忆,谓女子有思嫁之意。北曲《折杨柳歌》:‘敕敕何力力,女子临窗织,不闻机杼声,只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阿婆许嫁女,今年无消息。)’此木兰诗前为艳词所本。”

“《木兰诗》末段云:‘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此四句与木兰本身无关,然‘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与‘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意义完全相同。乐府诗后有趋,所谓趋步者也。即《诗》所谓‘倡予和女’,后世所谓和韵。‘不知木兰是女郎’是倡,‘安能辨我是雄雌’是和。乐府谓之趋。”

这样的结构,在与《木兰诗》并称的《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也有(其说详见徐仁甫著《古诗别解》一书),因而具有作为乐府民歌的诗体意义。

其次,鲜明的叙事性。清代编《曲谱》评云“乐府如《焦仲卿妻诗》《秋胡行》《木兰诗》,并铺陈点缀,节目分明,是即传奇之滥觞。”“传奇”一词,在唐指小说,在明则指由南戏发展而来的戏剧,二者都以叙事婉曲动人为特点。这里是认为《木兰诗》等已经具有小说、戏剧的因素了,后来《木兰诗》被改编为戏剧、电影也就不奇怪了。

三、《木兰诗》是诵读的好例子

《木兰诗》风格明快,又有变化,是诵诗的好例子。这是朱光潜、傅庚生先生的共识,有资于教学。傅庚生先生说:

“问女何所思”四句,止是一“思”字耳;“东市买骏马”四句,止是一“买”字耳,句多而不厌其冗累者,以其词句明快也。试问女儿木兰是何等心性,“明快”二字尽之矣。昨夜见军帖,今朝女叹息,叹息尚未及已,已决计从此替爷征矣。黄河流水,燕山胡骑,关山度若飞,十年一瞬耳。愿回故乡,着旧时裳,出看火伴,火伴惊惶。女儿从军,两大件之奇事也,木兰游戏视之;非如此明快人,不能就此千古奇业也;非如此明快文,不能拟此千古奇女也。沈德潜云:“事奇、诗奇,卑靡时得此,如凤凰鸣、庆云见,为之快绝。”吟讽此诗之所以兴“快绝”之感者,由于原诗之明快耳。夏月饮冰,人之爽,由冰之冽也。此又“生香天色”之别一表现矣。(《中国文学欣赏举隅》)

木兰心性明快,助成诗之明快,给人快绝之感,朱光潜先生指出,要在诵读中通过高低疾徐的声情变化体现出明快的神情:

诗的神情有许多要在诵读时高低急徐的变化上见出。……《木兰辞》也是研究诵诗最好的实例。这首诗全首的音节是极快的,尤其是“万里赴戎机”以下六句,和“爷娘闻女来”以下十二句;但是“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四句要慢。全首诗的语气是欢喜的,尤其是“爷娘闻女来”一段,但开章“唧唧复唧唧”以下十六句却须带有若干忧愁的神气。这些地方如果一律用念经的调子去哼,就不是诵诗了。(《诗论》)

在教学中,艳歌、趋、对话、对偶及律句等部分可采用多种形式的诵读,或多重的唱和,读出古诗的声韵,诵出民歌的明快,让学生通过诵读,感受、传达诗中的欢喜或忧愁。

四、木兰是千古“奇女子”

当下的解读多突出木兰形象中爱国、英雄的一面,而《木兰诗》更多突出的却是她无奈之下替父从军,赶赴边疆时的思亲,功成还家时的急切,木兰形象即是爱家孝亲之奇女子。从上文所引“艳歌”及结尾“趋”并全文结构看,《木兰诗》始终扣住女子形象写,艳歌有“女子思嫁之意”,而“木兰无长兄”即含“长女”之意,之后详写奔赴战场途中的思恋父母,亦颇见女子细腻心思,略写战争,浓墨重笔渲染归家时的欢悦,直至重着女儿装。诗歌要凸显的是普通人对家庭、亲情的热爱,而战争无疑干扰了普通人的生活。她出征时是那样坚决,但也饱含无奈和思恋;她归来时是那样果断、急切,满是对故乡的思念。而战争的过程几乎被忽略,似乎不愿提及,这其中的对比就很明显了。

当然,木兰形象的英雄化与华夏民族多次遭受异族入侵的背景相关,特别清末以至抗日战争时期,戏剧、电影、歌剧、话剧版都助推这一趋势,增加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宏大主题,如1926年梅兰芳京剧版《木兰从军》、欧阳予倩桂剧版《木兰从军》、1951年常香玉演出的豫剧《花木兰》。而在和平建设时期,对木兰形象的再塑造也从阳刚回归阴柔之美。在当下,教学应使木兰形象适度向女性回归。

木兰诗课件范文第4篇

上学诵读《木兰诗》时,是怀着一颗纯洁的心的,书上怎么写我们就怎么信,老师怎么教我们就怎么说,结果就是,花木兰替父从军的壮举让她成为名流千古的巾帼英雄,是当代女性的学习榜样。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花木兰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花木兰观后感1今天我观看了《花木兰》这部电影,影片的内容感人,主要讲了:在北魏,有个从小学习武术的女孩,名叫花木兰。她不忍心让身患重病的父亲上阵,就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她刚进军营时,就因为武艺精湛,被副营长文泰所注意。某天,胡奎的玉佩不见了,命令全体士兵脱衣搜身,正当花木兰的身份快要暴露时,她居然说是她偷的,才免去了脱衣。

但她将被砍头。一场战争开始了,文泰顺势吧花木兰救了出去。而花木兰却把对手的首领给杀了,升了官。经过一次次的战斗,最终花木兰得知,原来文泰是皇上的儿子,原来以前皇上是想磨练一下自己的儿子。最后和平了,文泰回到了自己的皇宫,花木兰也回到了家乡,和父亲一起生活。

这片电影,我想起暑假里发生的一见事。那天我出去买东西,看见一个十多岁的儿童,推着轮椅,上面坐着的是自己的奶奶。他边走边帮奶奶讲自己发生的有趣事情,哪个小男孩时不时问一问奶奶饿不饿,渴不渴,如果奶奶渴的话,就会去给奶奶去买水,他为自己的奶奶干了许多事,但他的脸上还是满溢着笑容。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长辈,但不见得每个人都会孝敬长辈。花木兰就是一个孝敬长辈的好姑娘,好例子,是我们的好榜样。我们都应该向她学习,做一个孝敬长辈的好儿女,好孙女。

花木兰观后感2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一首流传了千年的《木兰词》,现在被改编成了电影《花木兰》,我和几个朋友前些天到万达看了这部片子。赵薇做客《咏乐汇》时,说自己看预告片的时候流泪了,看完电影,真的觉得她所言非虚。看到魏国将士唱着军歌“人生百年,如梦如幻,大丈夫生有何欢,死有何憾”,为本国战俘送行时,我落泪了;本是一个阵营的战友,却为了不再让更多的人做无谓的牺牲,要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被柔然部族残杀,这该是多么撕心裂肺的痛楚!看到文泰为救病中的花木兰,不惜割腕喂血时,我流泪了;在木兰身负重伤却又找不到一滴水的情况下,文泰,实际上是魏国皇子,割破了自己的手腕,用鲜血来濡湿木兰干涸的嘴唇,这是何等深情之爱!看到最后两人如此相爱,在国仇家恨前,却不得不分开,我再一次落下了眼泪,为他们无疾而终的爱情。而影院里的其他观众,也不时用手拭着眼睛。很佩服马楚成导演和本片编剧,很熟悉的情节,被拍摄的不落俗套。剧情扣人心弦,整部片子更是始终充满着深沉的爱,魏国将士宁死不屈对本国国土的爱;花木兰和文泰为了让天下百姓过上太平的生活,放弃了自己的爱情,文泰最终和柔然公主联姻,这是对天下苍生的大爱。发自肺腑的说,本片确实值得一看。

看过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感触颇多。这几天一直在我脑海里盘旋的主要是:谁说女子不如男?男子能做到的事,女子也同样能做的出色。不要因为自己是女儿身就妄自菲薄。在实际生活中,常听身边的人说:“女孩子,就是比男孩子笨”,“不要要求太高,女孩子干的好不如嫁的好!”等等,更为可气的是,上述言论还都是出自身边女性之口。且不说本片中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就连大魏天子也忍不住感慨:“有你这样的女人,是国家的福气!”即使是在现时生活中,和男子同样工作出色甚至超过男子的女同胞们也大有人在。有被誉为女包公的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任长霞,;有服务千万旅客,并以自己名字命名了工作室的余瑞青,有见义勇为的女医生汤明,还有那些女企业家,科技战线上的女专家,试问,她们又比男同胞们差在哪里?

除此之外,我还在想,__年征战,多少人为国捐躯,变成了大漠里的一具尸骨,而木兰却能荣归故里,这仅仅凭的是运气吗?我想,这应该得益于她小时后勤于练武,苦学兵法,对如何打仗这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才能在战场上有勇有谋,屡建奇功。所以我们要想做成某件事情,也要注意平时各方面的积累。如:考试要想考的好,靠的是平时一点一滴知识的积累;工作要想干的好,靠的是一丝不苟的态度和对待任何事情都严谨认真的习惯,而这种习惯和态度,也非一日两日就能养成的。

过去,花木兰的故事激励了多少女同胞;今日,她的精神仍然深深激励着我,男儿当自强,女儿也应巾帼不让须眉,尤其是在现在这个提倡男女平等的新社会里,女性的幸福更不能只系在“嫁得好”这一根弦上,而应该有自己的一份工作,并在工作中努力和男同胞们做得同样出色!

花木兰观后感3“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这首名垂千古的《木兰诗》把花木兰这个英雄人物深深地烙印在人们的脑海里。周五看的《花木兰》的电影让我更深入的了解了这个不平凡的女人。

尽孝

木兰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以女孩子的形象出现的。她骗她父亲吃药,这一幕让我们班笑翻了,但这也是木兰在荧屏上呈现给我们的第一个尽孝道的表现。接着,,“可汗大点兵”,点到“花弧”的名字时,花木兰担心焦虑的心情全都浮现在脸上。她是多么爱自己的父亲。多病的父亲怎么能去打仗呢?这一去肯定回不来呀!花木兰深深地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木兰第二天就带上了父亲的宝剑,穿上了父亲的战袍,骑上了父亲的战马,这些曾经伴随花弧东征西站几十年的东西,曾染上父亲的血迹,如今饱含这木兰对父亲的爱,对家乡的不舍,伴随着木兰去打仗,也带着花弧对女儿的期待,在后来漫长的军旅生活中给了木兰信心、希望和坚定的信念。

父母给予我们的太多太多了,从我们出生那一天,父母就开始为我们而操劳着。比起代父从军的木兰来说,我们不应该感到惭愧吗?不应该对木兰感到敬佩之情吗?不应该对父母感到亏欠吗?木兰穿上军装的那一刻,我被深深震撼了,我们都被深深震撼了,那一套军装成为木兰代父从军最好的见证。

爱国

除了为父亲,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为了国家。没有了过,哪会有家?国家和平,百姓才会安宁;国家强盛,百姓才会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木兰为了过,为了家,就这样踏上了征途。

“没有了国,何以为家?”文泰的这句话成为了木兰一直没有放弃,一直前进的动力。这何尝不是一句真理呢?为了百姓不会流离失所,木兰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前进,和那千千万万的战士一齐,怀着一颗沸腾的爱国心,踏上了无边无际的大漠。它们每一滴汗水,只会让他们坚定地向前走去。

现在,我们的国家强盛起来了,我们的日子变得温馨而快乐,没有战役发生。因此我们应该珍惜今天,以自己的绵薄之力报答祖国。我们做不到像木兰那样过关斩将,也要为祖国做出贡献,哪怕是参加公益活动,当一名小小的志愿者;哪怕是参加募捐活动,献出自己的心意……

在战争的时候,杀害别人是一件痛苦的事,但是木兰又必须去做,因为,那是她的责任,木兰没得选择。文中令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一句话便是“打仗的时候不应该有感情”。我认为这是错误的。正是因为国家,他们才会去打仗,这是爱国之情;正是因为父亲,木兰才会从军,这是父女之情;正是因为战友,他们唱出《人生百年》才会显得那么慷慨激昂,悲壮豪迈,这是“同行十二年”的兄弟情啊!

感情、责任、国家迫使木兰代父从军。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这首木兰诗不仅仅是一首要背的古诗文,而是对花木兰这个拥有男人气概的女子的真实写照,也是她为国家,为百姓,为父亲付出的最好的见证。

花木兰观后感4这天,我们看了一场电影——《花木兰》。

最后一节课是晚自习,一个长达一个小时的一个语文课,但这节课并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丰富有趣的。在学校看电影的经历,再一次发生了,这感觉好极了。

小时,我就能随口背出“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电影花木兰跟学过的这首诗并不太相像,但也无妨,最终都衬托出花木兰的英勇。看到这个电影,我脑海中浮现出“谁说女子不如儿男?”,“巾帼不让须眉”这类的话。

电影中添加了很多新的元素——木兰家的祖先显灵和小龙木须,小蟋蟀。他们的加入自是好的,让传统的情节发生了改变,故事更是一波三折,丰富了内容。切合我们发挥无限的想像力,突出主要人物。木兰的小马阿汗,它是一匹多么通人性的马啊!当然,这些动物的加入也大大增强了影片中的趣味性。

当然,我还不忘说这篇影片的中国元素。其实,我认为最具有我们中华文化元素的是影片的主人公---花木兰。花木兰所穿的衣服,她的行为举止这也是中国元素。最明显的,当属那古代的建筑以及古代庆祝的方式,如:舞龙舞狮。

这部影片让很多人认为影片中的木兰很吸引人,也许是因为她有时做事也会出错,也生活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年代,这让人觉得她是一个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通的人,很真实。看完这部影片,我更对花木兰这一形象而歌颂。我并不知道是不是有这么的一个人,但是,她的精神却会被我们传承下去。你的执着,你的忍耐,你的不屈,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花木兰观后感5木兰的事迹传至今,主要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绝唱,是这篇长篇叙事诗歌颂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现在更有许多人将它拍成了电影,千古流传。

战争产生英雌,在世无男英雄的情况下,便会有女英雄,北魏与柔然战争没有突出的男人,就有了突出的女英雄花木兰。她本是个柔弱的女孩,可他为了年老的父亲,就不再柔弱;她本是个织布女子,但她为了父亲,就参军打仗。她从不向男的低头,大声告诉了世人:巾帼不让须眉。花木兰就要出征了,是多么的急促紧张,是多么的昂扬士气,行军多急,军情多紧张,军令如山倒,作为一个少女离开闺阁,投入战场,何异投入另一个世界。她与男人同吃共住,吃一样的苦,受一样的累,却干出与男人不同的事迹,创出了与男人不同的辉煌,同时也证明了“女子哪里不如男?”

花木兰回来了,这很不容易。她重视生命的可贵,更加懂得家庭的温暖。她拒绝了天子的赏赐,也不愿在朝为官,将荣华富贵轻轻地抛下,她愿驰千里足,早日还故乡。

她回来了,年迈的父母搀扶着出来迎她,姐姐理妆相迎,弟弟磨刀霍霍向猪羊,以实际行动迎接姊姊的回来。看到这一切,花木兰由衷地高兴,十二年的沙场出生入死,多难。十二年的乔装而不露痕迹,多难,然而这一切都过去,花木兰内心的精神力量,该是何等地伟大。

木兰诗课件范文第5篇

运用及体会

长沙市第十二中学语文组 周垚

当学生们纷纷议论从各种媒体上得到的有关教改的各种消息,并为自己能脱离应试教育的苦海而欢欣鼓舞的时候,摆在老师面前的却是一道难题:传统的教学理念必须更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必须更新,这并不是最大的难点,难就难在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诠释新的教学理念,如何打破现代教育技术纯工具性的局限而使之成为教师教学理念的最佳载体,教师如何成为技术的主宰而不是受制于技术。

在语文课堂上,我一直苦苦思考着这样的问题:我们的语文教学到底是要教给学生们什么东西?到底是要让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该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更易于接受,更乐于接受?诚然,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但是我们的语文教学的目的绝对不是培养工具。但由于某些语文教师对语文工具性的绝对认同,使得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过份的执著于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传授。因而,很多文质兼美的文学性课文被肢解成为考点罗列的考试演练场所。事实上,这种人为的砍斫不仅使这些文学性的课文失去了它们固有的文学美质,而且使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因缺乏必要的训练失去其生成发展的根基。更直接的问题是,我们的传统课堂教学形式“一根粉笔一张嘴,重点难点加要点”的满堂灌不适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常常是老师在讲台上唾沫横飞,学生在课桌上呼呼大睡,这绝对是失败的教育。

那么,如何把一堂语文课上得形象生动、引人入胜,如何把原汁原味的文学美感尽可能直接的传达给学生,如何真正的从素质教育上下工夫,如何结合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打破原有传统的“手写式”教学方法,这些就是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下面我就以《木兰诗》的教学为例,谈谈我对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有关问题的一些想法。

《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故事性很强,所以图示法尤其利于讲授此类课文。我采取的就是图示法,用一幅幅图画来反映整篇课文的故事情节。简单的讲,就象小时侯我们看的连环画,图画和故事情节联系得十分紧密恰当,色彩丰富,形象直观,符合初中学生的学习规律,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在观赏图片的同时不自觉的掌握了课文内容。高尔基说:“艺术的作品不是用叙述,而是用形象、图画来描写现象。”强烈的感官刺激使学生甚至在尚未完成对课文原文的记忆之前已经牢牢的记住了那几幅图画,而图画又跟课文原文紧密相关,学生在课后回忆的过程中就能根据对画面的记忆追本溯源的回到课文本身上来。多媒体的性质是什么?或许有很多老师都会回答:多媒体是教师讲解演示教学内容的工具。然而,这并不是完全的理解。现代教育理论下教学媒体的性质已经发生的根本的转变。现代教育理论要求要注重对学生认知方法的培养,教育技术的应用应能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探究和意义构建的途径获取知识。也就是说,教学媒体应该是学生进行发现、探究、认识社会、接受新信息并最终完成进行意义建构的工具,是学生学习的帮手,而不再是教师讲解演示的工具。所以在每幅图画展示完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我又加入了对课文内容的总结及理解,并且用配图文字的形式展示出来。这就避免了纯粹用形象思维代替抽象思维,学生在接受具体而直观的信息的同时,也在积极的进行总结概括等抽象思考,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锻炼。

比如课文的开头部分,“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我就用两幅图画来展示课文内容(见图一、图二)

从木兰停机叹息引出母女对话,说明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从中看出木兰深明大义,既体贴父亲年老、家中无成年男子从军的困难,又考虑到天子征兵是保家卫国的大事,毅然决定代父从军。(心事重重、军情紧急、忠孝两全、)

(图一) (图二)

课文的画面感本身就具有艺术欣赏的价值,何况课文纯粹是运用文字来达到画面的效果的,所以展示范图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通过老师的讲解课文字句,学生能够比较快、比较准确的掌握课文内容情节。

如分析课文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一段,因为是描述性文字,而且非常凝练却又意蕴丰富,所以学生理解课文必须掺入自己的想象。这段文字虽寥寥数 (图三)

语,却很具画面感,生动形象的描绘出木兰横刀跨马、飞度千山万水的矫健英姿,凛冽北风传送孤寂的打更声,冷森森的月光映照着明晃晃的铠甲,活脱脱一幅塞外战地景致,正如(图三)所示。“一切景语皆情语”,用边地战场的残景来反映战争的冷酷无情、悲壮惨烈,同时又与“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的少女木兰形象构成强烈的对比,从而更加突出战争的残酷性。有了画面

的提示,学生的想象也有了一个大致的依据,

甚至可以引发他们对战争场面更多的想象,

在他们的脑海里诱发更多的生动画面,起到

“抛砖引玉”的作用。

同样的,在课文主题的挖掘上,通过图 (图四)

示法也能起到很好的提示作用。如(图四)所示,我们就能够从画面中木兰的两种不同装束体会到她既有巾帼英雄的豪气干云,又有纤纤少女的儿女情怀;既有对国家的忠,又有对父母的孝。这样的人物形象就显得十分的丰满和富有人情味了。

另外,课文的审美价值不光是体现在画面感上,文字的优美也是审美的一个重要方面。课文文字的音韵十分和谐动人,如“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等,无不铿锵流美,读来使人有珠圆玉润之感。

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象、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对多媒体课的极大兴趣,于是很多教师便在这一方面大做文章,在课件中集中了大量声音图象信息,并在课堂上充分运用,但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读书声越来越稀小,以前的那种书声朗朗的语文课堂在现在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冲击下似已呈日薄西山之势。有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现代教育手段,还要不要花费课堂时间让学生去读?答案应该是不容置疑的。中学语文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通过教学活动的进行,促使学生的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都能有全面的发展,缺少了任何一方面,都不是完整的中学语文教学。很多非语文学科的老师在听了语文课之后都会说:现在的语文课已越来越不象语文课。这给只注重多媒体课件的多种信息的融合,而忽略了朗读这一最能体现语文教学特点的课堂活动的教师提了一个醒。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应起主导作用,多媒体技术是为收到一定的教学效果而使用的一种手段。如果盲目地依赖于多媒体技术而把所有的教学环节全部使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出来,那么教师就会成为多媒体技术的奴隶,只起到了播音员和解说员的作用而起不到教师应有的主导作用。不能“为用多媒体手段而用多媒体手段”。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声、光、电等多种信号刺激,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如果不顾实际教学需要,盲目使用各种媒体,使课堂中的信息过多过滥,则会造成无效信息的泛滥,同样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仅不能辅助教学,反倒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关期刊更多

荆楚学术论丛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北大学学报编辑部

科学大观园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福建乡土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民主同盟福建省委员会